西医论文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医论文(通用8篇)

西医论文 篇1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教学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日益在临床医疗中显示出其优势。作为综合性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我们承担着西医院校护理学生的中西医临床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向临床一线输送的护理人才的质量,西医院校护理学生在中西医护理中的临床教学已引起高度重视。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教学的必要性

1.1 将“辨证施护”融入“整体护理”,构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

“整体护理”是当前我国护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保持人与内外环境的平衡。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与自然和社会相统一。这种将患者置于自然和社会的整体中通盘考虑的护理理念与现代护理所提倡的对病人进行系统、整体、全身心的护理理念不谋而合[1]。而其中“辨证施护”又是中医护理的特色,其通过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患者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护理评估,进而辨病辨证,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措施。因此,“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为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近年来有人提出将辨证施护融入现代护理的新观点[2],认为中医“辨证施护”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有利于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是现代护理理论的有效补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在继承祖国医学基本学术思想如整体观、辨证论治观等基础上,吸收现代护理理论及工作模式和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已在临床工作中逐渐成为防治疾病,解除病痛的重要护理手段。因此,对此加以发展巩固应用,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1.2 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教学,使学生具有中西医护理双向技能

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但课程设置时间较短,往往只着重于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如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学、针灸经络学等基本理论,对针灸学等在临床上更有实践意义的内容则浅尝辄止[3]。而一些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如穴位按摩、拔火罐、刮痧、熏洗疗法、敷脐疗法、捏脊等,至今在临床护理上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因此,西医护理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将在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科室的临床护理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进一步掌握中西医护理的双向技能,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相结合,从而提高护理实践的有效性。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教学方法

2.1 重视临床师资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带教老师首先要懂得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目前临床教师都是西医护理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中西医兼通的护理人才,中西医护理方法和手段也未能真正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临床上中西医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而且普遍存在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因此,作为临床护理教育者,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和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科学性与必要性,认识各自优势和护理内涵的共同之处,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实践。为此,我们组织西医护理专业的带教教师系统地学习了中医护理理论,并组织所有带教教师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集中培训,共同探讨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规范带教流程和方法,鼓励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科研。最后,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考核才授予带教资格,提高带教教师的中医护理操作水平与实践能力,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将中西医护理操作紧密结合,为临床实习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2 探索有效教学方案,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在临床教学中,首先,建立科学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设立教学总带教,负责安排临床理论授课、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及时听取带教教师及护生之间的相互反馈,进行经验总结,改进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到位。其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一带一”临床教学模式,安排一名带教老师带一位学生,分管4~8个病人,运用护理程序对所管辖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开展从入院至出院的全程护理,运用“望、闻、问、切”采集病史评估资料,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确立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并完成健康指导、医护患的沟通、中西医结合护理病历的书写等工作。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一对一随师带教,并注意结合PBL教学法,带领学生到床边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实地讲解、手把手操作示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随时根据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指导及时整改。并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提高和巩固临床所学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理论及技能。

2.3 结合中医护理基本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技能培训

通过改革带教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随时与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相联系。在相关项目的基础操作练习中增加中医操作方面的知识,如在注射练习中结合中医的穴位进行穴位注射,在大量不保留灌肠练习中结合示教中药保留灌肠,护理肿瘤化疗病人时采用药物止吐的同时配合穴位按摩、耳穴敷贴等方法,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由于中医的护理操作技能较多,而实习课时有限,并且有些项目在带教中也不能由护生直接在病人身上练习,对于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我们便通过开展强化训练完成,让学生和师生之间相互操作共同提高。操作训练时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医生查房、典型病例讨论等,着重培养其临床分析判断的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以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把现代护理理念与传统中医护理方法相结合,创建出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护理模式,是中西医护理同仁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护理路径和临床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的优势进行互补,才能培养出适合新形势的中西医结合复合型护理人才[5]。

【参考文献】

黄君,毛喜莲,秦锋,等.临床护理教学中融入“辨证施护”的探讨.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11(5):85-87.Tanner CA.Nursing education: current themes, puzzles and paradoxes.Community Nursing Research,2007,(40):3-14.陶衔玥,区鸿斌,李华锋.临床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 892-893.中国科教期刊学会主要负责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的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重点期刊的学术论文征稿。全程代理论文发表,提供写作指导,按杂志社要求前期审稿。

[5]佚名.西医院校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教学初探.http://ccclw.cn/yxyy/html/?136976.html

西医论文 篇2

晚清之际,以合信为代表的新教传教士,将多种西方医学著作翻译到中国,系统介绍了近代西医,给中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此时的汉译西医著作不仅包括医学知识,还包括医学认知方法和医学的哲学基础,即西医作为西方文明中的一个集知识、方法与观念的综合载体传到中国。然而,由于中医已经发展出高度完备的知识与理论体系,且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当中国知识阶层带着这种文化自信接触到西医时,必然会有吸收与排斥,表现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全面拒斥西医的保守派,废除中医的激进派和主张汇通中西医学的汇通派。汇通派既精通中医,又对西医有较多了解,他们的汇通主张与实践涉及了两种医学的更深层次,并切实影响到了中医体系的发展,因而更值得深入探究。

关于晚清西医东渐的研究文献已汗牛充栋,然多是从知识传播的角度分析,或着重于传播的一方,或着重于接受的一方。中西医汇通派也是研究重点之一,涉及它的产生与发展,相关中医家的生平著述等等,对于他们的医学汇通思想与实践,也注意到“西学中源观”以及用西医比附解释中医的特征。本文则尝试将西医译著所介绍到中国的医学视为一文化体系,既包括西方近代医学知识,又包括机械主义观念和自然神学思想等属于西方文化深层次的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中西医汇通派对这一文化体系在不同层面的吸收与取舍,由此探讨近代中西医学的冲突与融合以及文化传播的一些表现形态。

一晚清西医东渐与中西医汇通派

晚清之际来华的新教传教士,最初奉行“藉医传教”的方针。他们先在中国南方边境开设医馆,吸引民众,传播宗教,后因就诊者众,行医与传教难以兼顾,[1]遂开始招募华人学徒,编译医学手册供其学习与训练。随着对中医了解的增加,传教士医生更将多种西医著作编译成中文,以传西医所长,救中医之弊,兼以纸面文字传播上帝福音。

1851 年,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 Benjamin Hob-son,1816—1873) 出版了他与陈修堂合作翻译的《全体新论》,第一次将西方近代解剖生理学知识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合信毕业于伦敦大学医学院,1839年受伦敦传道会派遣来华,先后在澳门和广州等地行医传教。此时已在华工作十余年,对中国的医疗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编译西医著作是为了“将西医科学确定的原则和事实介绍到中国,以促使中医体系的转变”。[2]随后他又编译了《西医略论》《妇婴新说》《内科新说》和《博物新编》,合称“西医五种”。这些译著将西方近代医学中的解剖生理学、外科、妇科、儿科及内科知识介绍到中国,影响甚巨。

合信的工作开创了西医译著的范式,其后,更多西医著作依据这一框架和思路在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被介绍到中国。如嘉约翰( John Glasgow Kerr,1824—1909) 、傅兰雅( John Fryer,1839—1928) 等人的《内科阐微》《内科全书》《割症全书》《全体图说》《全体阐微》等,尤其是1875 年英国传教士医生德贞( John Dudg-eon,1837—1901) 在同文馆出版的《全体通考》,在规模和水平上都超出合信《全体新论》,但编译方法和体例皆依合信所创。这些西医译著将大量西方医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形成了西医东渐的洪流。

近代西医产生于西方文明之中,它不仅是单纯的西医知识,还包括医学认识原则、医学的哲学基础等等。合信等西医译著传播到中国的,即是这样一种医学文化的综合。它在中国引起了知识阶层的不同反应。一些对中医有很深造诣,又对西医有较多了解的中医家,主张在中医的基础上吸收西医,汇通中西医学,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也因主张相近,被称为中西医汇通派。

晚清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张锡纯等人。他们当时都是中医名家,且都出生在19 世纪60 年代初或更早,受到合信著作的影响较大,由此产生了汇通思想,并留下相关著作。[3]唐宗海( 1846—1897) ,光绪十五年进士,四川名医,较早用西医解剖学解释中医理论,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朱沛文,出生于19 世纪中叶,岭南名医,曾中秀才,主张折中中西医学,求同存异,著有《华洋脏象约纂》4 卷,又名《中西脏腑图象合纂》; 张锡纯( 1860—1933) ,河北人,自幼习经书,两次乡试未中后,遵父命习医,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汇通派学者多具儒学背景,又精通中医,能够从医学的内在理路与实用性出发,对中西医学做深入的比较研究,站在中医的文化背景上,对西医做出深层的吸收及批判,亦即他们所谓之汇通。汇通派与盲目否定或全盘接受西医的群体不同,其汇通的努力能够反映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在医学领域的理性对话,是以平等心态展开的医学融合。

二汇通派对西医解剖知识的吸收

解剖是西方医学的传统。古罗马著名医生盖伦,即通过解剖动物来认识人体。漫长的中世纪过后,近代医学上的“革命”也是以维萨留斯的名著《人体结构》的出版为标志。对近代西医而言,没有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的了解,便没有医学存在的基础。自文艺复兴至19 世纪中叶以前,几乎所有西方医学的重大进展都是解剖学上的新发现。如罗伊·波特( Roy Porter,1946—2002) 在其医学史名著《剑桥插图医学史》中所言: “坚实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对科学的医学至关重要,而医学只有通过系统解剖才能得到发展。”“当时的观念和社会风气促使解剖学成为医学的基础。”[4]在合信生活的时代,各种解剖学名著在英国广泛传播。解剖学知识是当时西方医学的基础与核心部分。当合信在中国了解到,人们竟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知识模糊不清,甚至是一无所知,便迫切地希望把这部分知识介绍到中国。

合信与他的中国合作者通过西译中述的方式,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西方解剖生理学知识。《全体新论》共计有身体略论、全身体骨论、面骨论、手骨论、肌肉功用论、眼观部位论、胃经、肝经、血脉运行论、溺经等三十九论。详细地将人体骨骼、脏腑、肌肉、五官、脑以及血液循环等解剖学知识介绍进来。对于每一部位,都先介绍组织构造,后论述生理功能,并附有雕刻精细的插图。《西医略论》《妇婴新说》介绍的外科、妇科、儿科,同样是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础,并配有多幅人体解剖或医疗器械插图。合信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把西方解剖生理学知识大量传入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5 - 6]

面对西方医学的传播,首先打出“中西医汇通”旗号的是唐宗海。受当时流行的西学中源说影响,他对中西医学的关系也是如此认识。他认为中医在古代已经发展到高度发达阶段,西医中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在《内经》《难经》等经典中都早有论述。因而,他所主张的汇通,便是用西医来印证和解释中医经典。例如,关于西医中的血液循环学说,他说“西医谓心有左右二房,生血有左房出,有运血管由内达外,然后入回血管,由外返内,复入于心,……由右房入,又由左房出,循环不休。西医此说,即《内经》‘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之实迹也,所谓‘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也”。[7]27这种以西医比附中医,在西学中源套路下的汇通,是他的主要方法。虽然此种方式有较大的局限性,但他毕竟重新解释了中医经典的语义,在客观上接受了西医描述的事实。另外也不乏直接吸收的内容。如对于肝脏,认为“( 肝)旧说七叶,居左肋下,非也。西医云四叶,后靠脊,前连隔膜,胆附于肝之短叶间……”;[7]7旧说即传统中医的认识,唐宗海明确其非,而以西医所述为准。关于心脏则有: “西医言心内,分左右四房,皆有管窍,为生血回血之用”[7]9,并附上心图。书中其余各脏腑肢体的描述皆类此。唐宗海虽然是比较保守的汇通派,但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医解剖学知识。

广东名医朱沛文,在《华洋脏象约纂》中,对西医解剖学知识则更加坦率而充分地加以吸收。他对中西医有关人体脏腑器官的形态、功用的学说加以比较,认为有些“宜从华”,有些“宜从洋”,关于脏腑官骸“形”“体”的描述,他多主“从洋”之说。还充分肯定西医在“格物”方面的长处: “华书所载脏腑长短、大小、轻重之说,不能无疑。”相比之下,“洋医剖髅验视”,“既而言之凿凿,著有成书,按谱可寻,自非无据”。认为西医有关“脑筋、回血管、胆汁、精珠等说,尤能补古之未备”,因而“言脏象者莫如《内经》,但文义渊奥,蹊径难寻……惟西医剖验脏腑,拆影洗涤,有形可据”,故“洋说更征实”。[8]

张锡纯的汇通主张与唐宗海类似,曾自述“年过三旬始见西人医书,颇喜其讲解新异多出中医之外,后又十余年,于医学研究功深,乃知西医新异之理原多在中医包括之中。”[9]300也是从中医寻求西医之源,用西医比附解释中医经典。例如,西医言人左右心房各有二,而《难经》谓心有“七孔三毛”,显与西医不符。对此,他“尝考古训,凡细微难察之物,恒比之于毛……盖人之心房虽只有四,而加心下血脉管及回血管与心相连之处,则为六孔矣,至心上血脉管、回血管与心相连之处,似又加两孔而同在一系之中,故古人仍以为一孔,是共七孔也。此言心之孔虽有七,所易见者只有四孔,其余三孔则如毛之微细而不易视察……”[9]300 - 301,用了个减法,把中西医的解释等同起来,而实际上则接受了西医中左右心房、血脉管( 即动脉) 和回血管( 即静脉) 等知识。

19 世纪中期,西医解剖学与生理学尚未严格区分,合信及其后传教士编译的医学书籍中也把两者放在一起论述。汇通派对二者的态度还是有差异的。对于解剖学知识,他们多信从西医,而对生理学的部分,则不完全接受。因为对脏腑生理功能的解释,西医仅根据其形态来解释其功能,而中医则根据传统体系( 如阴阳五行) 做出解释。如朱沛文所谓中西医“各有是非,不能偏主”,亦是此意。

汇通派在接触到描述准确、有图可据、有形可验的西方解剖学知识后,认识到中医相应的不足,亦谓“托空配药不足为凭”[7]553,“医治人身之道,确乎有象可据,非可空谈名理。”[8]进而在实际上加以吸收。因此,西医解剖学知识在汇通派那里几乎畅行无阻,得到了较好的传播,体现了知识性的内容因直观可验、具有普适性而利于传播的特征。

三汇通派对西医认识方法的批评

合信在西医译著中,把人体比作一架机器: “人身脏腑百体,如钟表轮机,若不开拆看验,无以知其功用及致坏之由。”[10]2,这是当时西方机械主义世界观的反映。近代西医的认知方法和原则也以此为基础,带有较强的还原论色彩。在当时认为“世界是架时钟”的西方人看来,人体即类似自动运转的机器,肌肉、神经、气管和肢体都是机器的零部件。17 世纪的解剖学家普遍把人体当作机器来处理,伽利略的学生、天文学家与数学家博雷利( G. A.Borelli 1608—1679) 还著书详论人体运动的各类几何原理与力学特征。

基于机械主义人体观,便有了相应的医学认知方法和原则: 像分解机器零部件那样解剖人体,认识人体。这便是合信着力介绍到中国的所谓西医“确定的原则”。在18 世纪实验研究方法在西方兴起之后,这种还原论的价值观日渐盛行。[11]

合信在书中不惜笔墨,多处强调西医解剖方法的重要,同时批评中医因缺少此方法而造成的无知。如“欲治其症者,必先识其源; 欲探其源者,非剖割究寻,无以识其中部位浅深之奥”[5]22。又如: “西国准割验死者……故西医皆明脏腑血脉之奥; 华人习医,无此一事,虽数十年老医,不知脏腑何形,遇奇险不治之症,终亦不明病源。”[10]2 - 3医学必须要靠解剖,西方人因解剖而医学昌明,中国人因没有解剖而不明病源。他认为中国的医书虽多,却“半属耳闻臆断,未可依据”,[10]1就是因为中国医学的基础不是建立在坚实的解剖学之上。中医“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 每用一药,必以色香形味分配脏腑。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脏腑功用,茫然不知”[12]1。其结果自然是“耳闻臆断”,“未可依据”。

合信致力于“促使当前中国医学体系的改变”,因此极力推崇解剖的方法,主张将它作为获得医学知识的唯一原则。这比单纯介绍生理解剖学知识更进了一步,属于医学认识方法的范畴,因而涉及更深的文化层次,体现出浓厚的机械论和还原论思想。

然而,虽然中医也有藏象学,但其认知方法却超越了对具体脏象形骸的追究,在形而上的层面上认识人体; 跳出对局部肢体的关注,从整体上把握生理运行规律; 不拘泥于表象,而注重辩证推理和相互联系。这种认识方法是中医的精髓与传统所在,汇通派中医家对这套理论可谓登堂入室,并深信不疑,奉为圭臬。中医不可能割裂地对待每一人体部位,独立分析各“部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用来讽刺庸医的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高明的医生不会追求把人体的每一个细节弄清楚。因此,他们便首先不能接受对人体的带有机械论色彩的表述。

汇通派不仅反对医学止于解剖的方法,而且针锋相对地直陈了西医因为过分倚重解剖而导致的缺陷。唐宗海认为“西洋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质而不知气化”[7]533是“得粗遗精”。这里的“精”便是中医在整体思想的指导下对人体进行抽象的、思辨的认识。张锡纯认为“西医合信氏所著《西医五种》于人身全体之精微,皆能详考实验,纤悉无遗,而竞于脏腑之各有性情,及全身气化斡旋流通,分毫未尝言及”。又言“盖西人但知重实验,而不知重理想; 但知考形迹,而不知究气化”[9]316。“气化”也是一种抽象思辨的中医解释方式。朱沛文则认为中医“精于穷理”却“拙于格物”,而西医则相反,是“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并说“洋医未尽达生人脏腑之运用,故逐物太过,而或流于固”[8]。肯定西医解剖成果,而认为其在“穷理”方面则有不足———不能对“脏腑之运用”进行思辨的把握,过分追逐生理事实,拘泥于形体———因此同中医相比,便“流于固”。

汇通派对西医的认识,与明清之际方以智学派对西学的论断如出一辙,即西学长于“质测”却短于“通几”。汇通派认为西医解剖知识可取,而在生理解释方面不足,拘泥于形迹,不知“气化”原理。西医受机械主义影响,把人体分开看,尤其注重局部解剖的认识方法,甚至可说“解剖之外无医学”,而中医对人体则是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整体把握,超越具体部位,以辩证的、联系的方法来认识人体。所以,对于合信所宣扬的医学的方法与“确定的原则”,在汇通派医家看来恰是西医缺点产生的根源,因而遭受指难。

汇通派接受了西医人体解剖学知识,却并没有接受把解剖的方法作为获得医学知识的原则,颇似买椟还珠,得鱼忘筌,而此实有其必然性。中西医在认知方法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与冲突,且难以调和,西医在传播上遇到批评和抵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汇通派对自然神学的抵制

传教士编译的医书中所带有的自然神学思想,阐释了西方人对人体和医学的根本看法。在基督教影响至深的西方文化里,自然神学有着悠久的传统,人们认为自然科学的主要目的是“诉诸理性和经验证据,在大自然中发现上帝的作为,从而颂扬主的智慧和全能”[13]。自然神学思想在19 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尤为盛行,它为科学家理解和解释自然提供了必要的途径,也为探索自然的奥妙提供了动力。同当时许多传华科学著作一样,西医译著中也带有这一色彩。

《全体新论》的参考用书中,不仅有卡彭特( William Benjamin Carpenter,1813—1885 ) 、奎因( Jones Quain,1796—1865) 、威尔逊( Erasmus Wil-son,1809—1884) 等当时英国著名解剖学家的著作,还包括著名神学家佩利( William Paley,1743—1805) 的名著《自然神学》( Natural Theology) ———这本著作曾在19 世纪前半期风行一时。[14]这使得合信医书中自然神学思想常有体现。例如,《全体新论》在讲到人体脊骨运动之灵活、构造之巧妙时说“可见造化于人之妙”,[5]7而他在书前明确交代:“是书所称上帝,或称上主,或称造物主,或称化工,皆指创造天地之一主宰而言。”[5]故前文所称“造化”应指上帝无疑。在人体骨骼篇后,他写到“然其始,实何从而来乎? 何由而成乎? 盖由造化独一之主也。鸡鸭之卵,覆翼旬日,即成毛骨,显著造化生成之妙,如吾人之日蒙其恩泽者,应如何钦崇感戴耶”;[5]13在肌肉功用篇后,则有: “故上帝以其神智全能,使之( 指肌肉,笔者注) 自行其用,不困不息,困息即死。上主鸿庥大德,赐赋于人者,吾人赖之,不容少间,可不深思而敬佩也哉?”[5]15至于结尾两篇“造化论”与“灵魂妙用论”更是直白地传播宗教思想。

在《妇婴新说》与《内科新说》中也有同样的论述。“造化主权能,不可思议。人当自思身从何来,何以宇宙之大,古今之久,形体无一人不同? 何以一身功用如此奥妙? 此必有主宰之者,奈何不知敬畏乎?”[15]12“造化主造万物,灵奇莫如人,变化亦莫如人……”[12]4。经查对合信所参考的英文底本,如卡彭特的《动物生理学》( Animal Physiology) 和奎因的《植物原本》( Elements of Anatomy) 等科学著作,发现其中并无此类对上帝的赞美,是合信将自然神学思想带到解剖生理学中来,以为传教服务。

汇通派自然注意到了西医著作中此类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内容。但是,他们将原作者的本意化解于无形,完全摒弃掉了其中的宗教思想。唐宗海认为: “西医谓造化主惠育群黎。所谓造化主,即天地之神也,与中国人本天地之中以生之义不谋而合,但语言文字略不同耳。”[7]5把传教士本欲表达的基督教人格神“上帝”理解为中国的天地之神,认为二者只是语言文字上的不同。不管这是他对“造化主”的真实理解,还是故意的曲解,都表明其对自然神学思想的拒斥。

唐宗海用传统理论解释了生命的本源与构造。他说“兹且举天地生人之理,先注明之天地,只此阴阳化生五运六气,人身秉此阴阳,乃生五脏六腑”[7]5。进而他用阴阳解释了生命的诞生与人体的长养,又描述了人体生理运行的“阴阳交互之理”,并且将人体脏腑与阴阳对应。阴阳变化,不仅是生理运行的原因,而且是人体物质形态的基础。“天有五气,地有五行,人本天地之中以生,而有五脏。脏者,藏也,藏天地之精气,所以成其形而为人也。”[7]6这样,便用阴阳、五运六气、五行等中医固有概念解释清楚了人体的产生与结构的一切原因。唐氏认为这是“医学之大源”,显与自然神学凿枘不合。

受唐宗海影响的汇通派医家罗定昌,在《中西医粹》( 又称《脏腑图说治症要言合璧》) 中,虽然沿用的解剖图出自合信《西医略论》,却用乾坤等八卦对应人体上下四周方位和器官,并用其解释人体脏腑的属性。[16]“天地一大天地也,吾身一小天地也。八卦之在天地,流行不息; 八卦之在吾身,亦流行不息。人身之气血,即天地之日月也,五脏六腑配合八卦干支,自然而然……”张锡纯则用“元气”解释生命起源和人体后天的保养: “人之始生也,絪缊化醇,胚胎初结,中间一点动气,似有脂膜绕护,乃先天资始之气,即气海中之元气也。此元气得母荫育,渐渐充盛,以生任督二脉; 又渐渐充盛,其气冲开督脉,由后上升,复通于任脉,由前下降,以生全身……”[9]306并用 “大气”流行解释人体的运化。[9]306 - 309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决然不见作为万物创造者的人格神的存在。

总之,中医以其原有的解释体系,在阐释生命本源时,摒弃了西医中的自然神学思想。中西方两种人体起源观的差异,使传教士医学著作中的自然神学思想在遇到本土医学时,被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拒在了门外。

结论

文化具有普遍价值而同时带有地方性,医学科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样如此。医学在当地文化中形成,势必体现当地文化的诸多特征,诸如对宇宙和人自身的根本观念、认识方法等等。晚清新教传教士通过编译西医著作传播到中国的西方近代医学,就是以医学为载体的西方近世文明的综合,其不仅传播了客观的解剖生理学知识,还传播了源于欧洲文化的机械主义人体观和解剖的医学认知原则,以及基督教文明的自然神学思想。近代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实际上是欧洲科学文明在中国传播的一个缩影。当以中国本土医学与文明为底色的中西医汇通派,在对待这样一个来自异质文化的医学知识与思想体系时,吸收了它有关人体解剖事实的知识,却批评了它包含的机械主义人体观念和还原论的医学思想,抵制了基督教色彩浓厚的自然神学思想。在经历这番取舍后,汇通派融合了西医的部分长处,促进了中医的进步,对于西医更重要的认识方法和原则却没有真正采纳。由于受本土医学传统整体观念和气运思想的影响,汇通派并没能实现全面的“汇通”。这一现象表明,在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客观知识因地方性色彩较弱而容易被不同文化接受,思想与观念的部分因地方性较强,而容易引起冲突和对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以上即是本文通过分析汇通派在汇通中西医学上的努力和结果后,所得到的关于异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特点的启示。那么,如何评价这种“汇而不通”的交流方式? 恐怕很难给出确定的回答。直到今日仍然存在的关于如何实现中西医结合的探讨与争论,恰是近代这一文化交流难题的历史延续。今人当然比一百多年前的汇通派走得更远,但中西医的矛盾与隔阂却没有因此而有丝毫的减弱。源自两种文化背景的医学体系,“汇通”的道路依然漫长而不确定。

摘要:晚清西医东渐之际,医学传教士藉译著将西方近代医学体系传入中国,其包括西方近代解剖生理学知识、机械主义人体观、医学认识原则与方法,以及自然神学思想,成为集知识、方法、观念与哲学思想为一体的文化系统。中西医汇通派在处理这一系统时,对不同层次的内容持不同态度并作取舍,实际效果则是汇而不通。这一现象表明,在文化传播与交流时,本地文化对外来文化中知识性的内容较易吸收,而对其方法性和思想性的内容却因其在更深层次上连接着异质文化的根基,并显示出更强的文化特质来,反而较难接受——尽管它们或许更重要。

西医论文 篇3

1926年初,随着病情日益加重,梁启超不得不入院治疗。在此之前,有人劝他服用中药,也有人建议他出国治疗,但他坚持选择了北京协和医院,这是当时国内最好的西医医院。梁启超做此选择,还有另一层深意,他毕生笃信西方科学,并极力向国人推广西医,此时正好身体力行,给国人做榜样,当然首选西医。

梁启超对协和医院充满信心,住院时依然乐观豁达,他给家人写信说:“我要你们知道,我快活顽皮的样子,昨晚医生检查身体说,五十岁以上的人体质如此结实,在中国是几乎看不见第二位的。”医生诊断,他的右肾病变,需做切除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出院之后,梁启超依然尿血,病情丝毫未见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回院复查,结果把所有人都惊呆了,手术竟然出现重大失误,医生错把他健康的肾切除了,只留下了一个病变的肾!这是一起重大医疗事故,对于病人而言,后果可想而知,可是事已至此,神仙也无力挽回。

命运往往就是如此诡异,梁启超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毕生推崇的西医,最终却害了他,悲愤之情不难想象。对于医生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梁启超的家人无比愤怒,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消息传出,当时的各大报刊纷纷撰文谴责协和医院,梁启超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导师,他的不幸遭遇,牵动着许多中国人的心,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人本来就对西医心存疑忌。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就在国人对协和医院口诛笔伐之时,作为受害者的梁启超,竟反过来为医院说话。梁启超发现事态正在扩大,赶紧在某报副刊发表文章《我的病与协和医院》,文中详细讲述了手术经过,并极力为协和医院辩解:“出院之后,直到今日,我还是继续吃协和的药,病虽然没有清楚,但是比未受手术之前,的确好了许多……”用意很明显,劝大家不要再追究此事。

大师的宽容,令人动容。既然当事人都站出来表示既往不咎,别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在梁启超的努力下,事态渐渐平息。但仍有人感到不解,梁启超遭此变故,自己不追究也就算了,为何还要劝别人不要议论,难道他与医院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没有人知道真相,此事在当时成了一个谜。

人们只猜中了一半,梁启超心里确实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当时的旧中国民智未开,大多数普通百姓不懂科学为何物,仍然愚昧守旧,盲目排斥西医。梁启超身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受到举国关注,此时他如果站出来揭露事故真相,维权当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如此一来,对于初入中国的西医,有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这也将是民族的灾难。在大义面前,他毅然放弃了个人利益,用心良苦。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因病情恶化在北京逝世。大师的高风亮节,永远光照后人。

西医考研复习计划 篇4

(1)5月至9月:第一轮复习。每天坚持5-6小时。看书要细,不要放过任何细节。看完一节的书,再做《辅导讲义》上的题,如果还有时间再做各科的《医学考研真题解析》。第一轮复习完,可能会忘掉80%。但是基础肯定是有了。

(2)10月和11月:第二轮复习。主要看第一轮在书上划过的和《辅导讲义》上的知识讲解。然后做《同步练习》。

(3)12月至考前一周:第三轮复习。主要做《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和北医绿皮书。加起来共有30套题。每天一套,大约1个小时就可以做完。2个小时改错。然后再从头看书,主要查这段时间做题中自己有问题的知识。如果有时间应该再把《辅导讲义》上的知识点看一遍。

(4)考前一周:复习《同步练习》以及《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和北医绿皮书这30套题中做错的题。考前那天晚上要复习历年真题。

注意事项:

(1)基础三门课内涵大、外延小,投入产出比更高。

(2)一定不要从头一题一题往后做,而应该做完一门课再做一门课(A型B型X型)。推荐顺序:生理、内科(包括诊断)、生化、病理、外科,因为生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病理和外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生化跟两边都不相关。

(3)多选题:先固定一个选项,提高正确率。比如D项肯定不选,那么ABC三项的组合只有6种可能。多选题每年有4至5道全选,两项、三项、全选比例接近2:1:1。多选题重在排除,而不是优选,所以尽量多选,少排除,但慎重全选(全选在生化、外科骨科中比较多见)。

(4)病例题:外延大,但是区分度小,经常要用“极端法”病例题重在诊断。外科喜欢出在普外科和骨科,内科喜欢出在肺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梗)、溃疡病、胰腺炎、肾炎、糖尿病等。

(5)《考试大纲》后的附录有近三年的真题分析和难度系数。可以查一查每道题的难度系数,但是不要以难度系数为标准,而要以自己“确定”“拿不准”为标准。记住难度系数小于0.3的题,一般都看似简单,但是都事陷阱题,特别容易想当然。一共180道题,能够“确定”的题和“拿不准”的题应该保持在2:1。

(6)不可能把180道题的考点都回忆起来,所以考试时切忌求全尤其乍看题时,容易犯蒙,先跳过去不做,等这一科的题做完再回来重做。尽量先回忆后分析,最后再蒙。

西医资格考试心得 篇5

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即职业技能鉴定,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西医资格考试心得,希望有所帮助!

1、吃透考试大纲

通过看书,做试卷,要领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复习的时候要边读边写,慢慢就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这个阶段的学习就是要以思考为主。千万要记住以书本和考试大纲为主。

2、制定学习计划

使知识再现、解题更熟练。按计划办事就会使生活和学习有规律,逐渐就会形成条件反射,生活和学习似乎达到了一种“自动”的境界。一切都要按自己订的复习计划来学习,相信你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适应这种生活,直至考试的时候,带着自己的信心去考试。

3、定期整理复习笔记

整理复习笔记是要让知识从繁而杂转化成少而精,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几张纸,把难以理解的术语转化成自己容易看懂的说法,把容易混淆或不易记忆的知识点改写成比较醒目的图示。

4、必须有诚心

医学考试难度实在不一般,经过多次考试,我已深深领教。先前的两次考试相对较容易,自己仍没有考过,核心问题就是心存侥幸,没有至诚之意。如果想获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必须诚心诚意,这才是最深厚的动力。

5、必须学会掌握试题的特点

我的多次失败,从技术上讲,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试题特点的深入把握,甚至可笑地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复习。只有深入把握题目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目前网络上的试题比较多,可以上一些医学类的网站搜集,还带有解析。

6、反复练习

此次考试过关,得益于所做的大量练习。试题既有理论性强的知识,又有具体的临床实践,该理解的、该背的十分多,但总体来说都是很基本的东西。对这些内容的掌握,仅通过看书或者蜻蜓点水似的做几个练习是不行的,必须反反复复做练习,把知识融化到大脑中才行。

治疗手癣的西医方法: 篇6

鳞屑角化型:复方苯甲酸软膏、3%克霉唑霜、1%益康唑霜或1%联苯苄唑霜、2%咪康唑霜。

水疱型:0.2%醋酸铅浸泡,干燥后再涂擦上述外用药。

浸渍糜烂型:先用1%依沙吖啶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撒足癣粉,干燥后外用上述霜剂和软膏。

2、内服治疗

西医论文 篇7

关键词:中药,慢性结肠炎,腹泻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是一种常见病, 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 (黏膜丧失功能) 和化生, 常累及贲门, 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 也可累及胃体, 伴有泌酸腺的丧失, 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中医认为, 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 饮食不节, 劳逸失常, 导致肝气郁结, 脾失健运, 胃脘失和, 日久中气亏虚, 从而引发种种症状。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论治。本研究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并与单纯西医疗法作比较, 探求最佳的慢性胃炎治疗方法。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 我们利用了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50例, 并与50例单纯接受西医疗法的患者进行对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标准

诊断符合1978年全国纤维内镜检查经验交流会议关于纤维内镜下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与分类。胃镜所见于部分胃体部、胃窦部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黏膜充血水肿, 呈花斑样改变或有糜烂。中医标准参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委员会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案 (草案) 标准制定[1]。

1.2 临床资料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 男性28例, 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48岁。病程8个月~32年,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13例, 慢性糜烂性胃炎5例, 其中合并食管炎6例, 合并消化性溃疡5例。对照组50例, 男性26例, 女性24例;平均年龄为46岁。病程6个月~30年,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4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14例, 慢性糜烂性胃炎3例, 其中合并食管炎5例, 合并消化性溃疡4例。治疗前, 两组的性别、年龄、病情发作时间等, 均具有可比性 (P>0.05) 。

1.3 方法

1.3.1 治疗组

治疗组予中西医综合疗法。中医辨证分为: (1) 肝郁犯胃型:患者胃脘痞满隐痛, 两胁撑胀疼痛, 嗳气频频, 时有泛酸, 食欲减退, 舌质红苔薄白微黄, 脉象弦细。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宜疏肝理气、健脾安胃。药用柴胡、白芍各15g, 白术、茯苓、香附、醋元胡各12g, 当归、川楝子、乌药、枳壳、佛手、苏梗、吴茱萸各10g, 黄连、甘草各6g。1剂/d, 水煎服。 (2) 脾胃虚寒型:患者胃脘坠胀不舒, 食欲不振, 呕吐酸水, 隐隐作痛, 遇寒加重, 得暖则轻, 饿时疼甚, 进食稍减, 大便稀溏, 神疲乏力, 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 苔薄白, 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 宜补中益气, 健脾温胃。药用炙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g, 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各10g。1剂/d, 水煎服。 (3) 胃阴亏虚型:患者胃脘灼热疼痛, 嘈杂不适, 虽饥而纳差, 口干口渴, 大便艰涩, 舌质红有裂纹, 舌苔光剥或少苔, 脉象弦细数。证属肝脾不和、胃阴亏虚, 宜疏肝健脾、益阴养胃。药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g, 北沙参、玉竹、白芍、全栝楼各15g, 麦冬、花粉、草决明、草石斛、山楂各12g, 川楝子、醋元胡各10g, 甘草6g, 1剂/d, 水煎服。 (4) 瘀滞伤胃型:患者胃脘刺痛或锐痛, 痛处拒按, 时感胃部灼热嘈杂, 纳差, 舌质暗紫有瘀斑苔薄黄, 脉象涩滞。证属气滞血瘀、郁热伤胃。宜活血化瘀、行气理胃。药用丹参、蒲公英各30g,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g, 香附、元胡各12g, 三棱、莪术、五灵脂、蒲黄、川楝子、乌药各10g, 砂仁6g。1剂/d, 水煎服。 (5) 湿困脾胃型患者胃脘痞闷, 纳呆, 少食即感胀, 口淡无味, 渴而少饮, 肠鸣辘辘, 大便稀溏, 身重乏力, 困倦懒动, 舌质淡胖苔白腻, 脉象濡细。证属湿阻脾胃, 困遏中焦。宜健脾祛湿、理气醒胃。药用薏苡仁30g, 苍术、茯苓、鸡内金各12g, 藿香、佩兰、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陈皮、干姜、枳壳、连翘各10g。1剂/d, 水煎服。 (6) 食滞伤胃型:患者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 食积胃脘, 胀满痞痛, 恶心呕吐, 嗳腐吞酸, 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 舌质红, 苔厚黄腻, 脉象弦滑。证属食滞伤胃、腑气不通, 宜健脾和中、消食开胃。药用白术、茯苓各12g, 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各15g, 木香、厚朴、半夏、陈皮、枳实、大黄 (另包后下) 各10g, 生姜5片。1剂/d, 水煎服。

西医治疗:庆大霉素片8万U口服, 3次/d, 萎缩性胃炎加服胃酶合剂;糜烂性胃炎加服胃膜素。据病情轻重连续用药1~3个月。

1.3.2 对照组

行单纯西医治疗, 予庆大霉素片8万U口服, 3次/d, 萎缩性胃炎加服胃酶合剂;糜烂性胃炎加服胃膜素。据病情轻重连续用药1~3个月。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胃脘痛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胃镜检查正常。好转:症状缓解, 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胃镜检查较前好转。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胃镜检查无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用Ridit处理。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36例 (72.0%) , 好转11例 (22.0%) , 无效3例 (6.0%) , 总有效47例 (94.0%) 。对照组治愈22例 (44.0%) , 10例 (20.0%) , 无效18例 (36.0%) , 总有效40例 (64.0%)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1) 。

3 讨论

慢性胃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 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 年龄越大, 发病率越高, 特别是50岁以上的更为多见, 男性高于女性, 慢性胃炎主要是胃黏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 如药物、微生物、毒素和胆汁返流等的经常反复侵袭, 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 虽然病因不明, 而病理过程基本相似, 由轻到重, 由浅表到萎缩, 呈进行性发展, 炎症性变化包括充血水肿、糜烂出血, 病变范围主要在腺窝层, 由于胃黏膜的再生改造, 腺窝层的剥脱变性和坏死, 最后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 形成萎缩病变为主的慢性胃炎。同时, 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组织学变化。临床表现为慢性上腹疼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发病率位于各种胃病之首, 胃息肉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常见的类型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等。近年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免疫因素是慢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本病嘱中医“胃院痛”、“嘈杂”等症范畴。祖国医学认为, 胃院痛的病因虽有不同, 但其发病机制却有共同之处, 即所谓“不通则痛”, 有寒凝而痛, 食积而痛, 气滞而痛, 血瘀而痛, 阴虚胃失濡养而痛等。

在中药辩证治疗方面, 柴胡、白芍、香附、川楝子、乌药、枳壳、佛手、苏梗等中药能疏肝理气、健脾安胃;炙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等中药可补中益气, 健脾温胃;北沙参、玉竹、白芍、全栝楼、麦冬、花粉等中药可益阴养胃;香附、元胡各、三棱、莪术、五灵脂、蒲黄、川楝子等中药可活血化瘀、行气理胃;薏苡仁、苍术、茯苓、藿香、佩兰、白蔻仁、厚朴等中药可健脾祛湿、理气醒胃;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等中药可健脾和中、消食开胃。配以西药庆大霉素等以消炎并保护胃黏膜。总之, 中西药合用, 能有效改善胃内环境, 消除胃内炎症, 加速胃黏膜的修复, 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对慢性胃炎结合中医辨证者确有良好的疗效。慢性胃炎具有病程长, 病情反复等特点。单运用西医消炎, 保护胃黏膜的治疗比较单一, 长期效果观察疗效较差。但中医中药对胃炎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总之, 只有取长补短,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才能见效快, 治愈率明显提高, 同时还要重视生活情志调理。慢性胃炎易反复发作, 究其病因不外乎与饮食, 起居, 情志等平时生活习惯及性情有关。因此在治疗同时, 饮食起居, 情志精神, 锻炼身体等方面给患者耐心细致的指导, 对提高和巩固疗效都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 相对单纯西医治疗, 中西医综合疗法能较好地治疗慢性胃炎, 减轻其所带来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疗效稳定, 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西医论文 篇8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中西醫结合;中医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5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39-02

支气管哮喘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肿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的慢性炎性疾病,并引起气道缩窄。是北方临床常见病。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呼吸困难等,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临床上采取多种治疗方案控制病毒性感染。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两个月收集的88例病例,比较对照传统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优势及疗效,超越传统的单纯性治疗效果满意,比照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支气管哮喘病临床诊断标准 凡3岁以上儿童临床具备以下条件时诊断为哮喘:主要症状体征(必须反复出现>13次)。①喘息、气短或胸闷。②阵发性咳嗽。③肺部出现哮鸣音。

1.2 一般资料 针对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岁,18-58岁,平均年龄(40±0.3)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进行吸氧、采用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19-60岁,平均(41±0.2)岁。88例中轻度哮喘48例、中度哮喘40例,无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属于非急性加重期哮喘病症范畴,听诊时,明显的哮鸣音波及双肺。除外,对照组两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就诊时间、体温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经过进行吸氧、平衡患者体内酸碱度、抵抗感染的常规基础治疗及雾化吸入治疗,采用布地奈德悬液1ml(0.5mg)加入生理盐水2ml雾化+面罩吸入,每次10-15min。一天两次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和雾化吸入治疗外,追加服用中药:麻黄20g、杏仁10g、细辛3g、桂枝9g、半夏15g、地龙10g、僵蚕10g、桑皮10g、蝉蜕6g、白芍10g。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早晚温服。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根据病症体征消失的时间长短来判定临床药效。

1.4.1 显效 患者在治疗3-5天后,叩击肺部,肺罗音消失,咳喘症状消失,精神食欲恢复正常。

1.4.2 有效 患者在治疗6-7天后,肺部啰音减轻,气喘、咳嗽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

1.4.3 无效 治疗7天以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有加重情况的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根据统计学将采集数据分为二类,一类计数型数据,另一类计量型数据,然后计数型资料采用X2分布检验方法,计量型资料采用t分布检验方法来进行计算t、X2值,所有计量型资料以均值及标准偏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高度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疗效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86.95%;对照组总有效率73.80%。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由表2可见,治疗组的咳嗽、气喘,肺哮鸣音消失时间及治愈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上一篇:出纳(出纳复核)岗位职责下一篇:锅炉工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