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送礼礼仪差异(精选8篇)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人们常以送礼来表达情意。有时候礼物本身并不贵重,却深深表达了送礼人的心意,使受礼人为之感动。但综观全世界,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不同,各国皆有送礼的风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社会交往中,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送礼差异
1.对送礼的看法不同
中国人送礼比较重视礼品本身的价值。而西方人送的礼物一般都很轻,如向女朋友表达爱情,送上一枝玫瑰花;朋友过生日,送上一张贺卡;参加朋友的周末晚会,带上一盒巧克力。他们并不在乎礼品的贵贱,认为意思到了就行。有位男士送给他女朋友一枝已不太新鲜的花作为生日礼物,她仍然很高兴,认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生日。中国人送礼重内容,而西方人更重包装。西方人送别人礼物,包装精美,包装的价值往往超过内涵的价值。你有时收到看来很大、很豪华的礼物,而拆开来一看,里面却是很小、很普通的物品。
2.对送礼的处理方式不同
中国人送礼讲究藏而不露,甚至行若无事,主人在客人走了以后才会发觉查看。而西方人讲究当面拆开,当面表示惊喜和感谢,以示对送礼者的尊重。英美人接受礼物时,会立即说:“It’svery nice.”“I really like it.”“That’s what I just wanted.”之类的赞美话,以不辜负送礼人的一片心意。如因某种原因,不想当面拆开,必须予以说明,并致歉意。
3.对送礼的接受方式不同
中国人收受他人礼物时,喜欢再三推辞,以示谦让和客气,并且在收到礼物后虽然满心欢喜,也会将其搁置一旁。但是西方人则不然。他认为你的礼物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所以送来了,就要毫不客气地“笑纳”,并且还要当着你的面打开看看,除了要惊叹一声外还要再盛赞一番。
礼仪差异
1、一般而言,西方人请客、送礼,其实与中国人有很大不不同。某一天,当你受到盛情邀请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应当欣然接受,并口头表示感谢:“Thank you,it’s very kind of you to invite me. I’d like to come。”
2、首先来说一说送礼,在西方人眼里平常他们一般不大喜欢相互赠送礼物,除非是在生日或重大节日的喜庆场合,而且这种馈赠也仅限于家人或亲密朋友之间。因此,来访者不必为送礼而劳神,主人绝不会因为对方未送礼或礼太轻而产生不快。
3、比如美国人,除节假日外,当进行交注应邀到美国人家中作客甚至吃饭一般不必备厚礼,忌讳接受过重的礼物,只要送些小礼品如鲜花、美酒和工艺品即可,如果空手赴宴,则表示你将回请。
4、而德国人送礼不注重礼品价格,只要送其喜欢的礼品就行,包装则要尽善尽美;法国人呢,是将香槟酒、白兰地、糖果、香水等视为好礼品,体现文化修养的书籍、画册等也深受欢迎;英国人喜欢鲜花、名酒、小工艺品和巧克力,但对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不大欣赏。
5、不过在西方不同国家送礼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忌讳,比如向阿拉伯人送礼要尊重其民族和宗教习俗,不要送古代仕女图,因为阿拉伯人不愿让女字的形象在厅堂高悬;不要送酒,多数阿拉伯国家明令禁酒;向女士赠,一定要通过她们的丈夫或父亲,赠饰品予女士更是大忌。
关键词:送礼,礼仪,文化差异
一、前言
众所周知, 礼仪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而送礼, 作为交际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因文化差异, 各国对礼仪的理解各有差异, 送礼的习俗和禁忌也各有不同。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各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 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因此, 本文从“送礼”这一社会现象入手, 具体比较中西方有关送礼的习俗, 禁忌和对礼仪的不同理解, 探究其深层文化根源, 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 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礼仪概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仁、仪、礼、智、信”, 其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经典、最辉煌的一页。它的影响深远, 至今还倍受人们的推崇。随之送礼也就成了最能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 “来而不往, 非礼也”, “礼多人不怪”的说法。而西方社会, 作为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 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的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
礼仪, 作为人际交流的基本原则和工具, 在日常交际中它“协调着人际之间的关系, 规范着人们日常的行为, 影响着各色人等的社会文化心理, 从而使人类社会规律化、有序化地运转。”纵观全球, 各国皆有送礼的习俗, 但“礼多人不怪”这一传统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将面临更多挑战, 所以以下将就中西方送礼中所体现的礼仪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三、对比分析
1、送礼的场合
在中国, 送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逢年过节, 日常亲朋, 邻里间走动, 托人办事或答谢等, 礼物都会被派上用场, 而送礼的场合也是名目繁多。从小孩满月、百日、周岁;长辈或老年人, 甚至年轻人和小孩的生日到日常的婚、丧、嫁、娶诸类重大活动和乔迁, 开张庆贺等, 应邀的亲朋好友自然要送礼。
相对而言, 西方国家的日常送礼就没那么频繁, 但在亲朋好友生日、订婚、结婚周年纪念日、乔迁、告别, 大学毕业以及圣诞节等重要日子, 或应邀到他人家中拜访时通常也会带些礼物。
2、礼物的选择
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 认为礼物越贵重就越尊重对方, 其表达的感情也就越真挚, 所以赠送礼品时一般都会考虑到具体的对象和场合。而在生日, 乔迁和日常的婚、丧、嫁、娶中, 送钱则较为普遍, 这在西方是非常少见的。但中国人不太注重礼物的包装,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们对包装也给予了更多关注。
西方国家在礼品的选择方面没有太多讲究, 他们一般不送也不接受太贵重的礼物, 因为这可能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礼轻情意重”, 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赠送礼物人的心意和祝福, 而不是礼物的价格。一束鲜花, 一瓶酒, 一盒巧克力, 一块手表, 一些房间的装饰物, 纪念品, 自制的手工艺品或卡片等都是很好的礼物。但西方人比较注重礼物的包装, 无论买来或自制的礼物一般都要经过精心的包装。
3、送礼方式
中国人在挑选礼物前一般都根据具体的场合和情况仔细斟酌, 然后精心挑选, 送出礼物时一般双手奉上, 而且即使所选礼物价格不菲, 他们也会谦虚地说“小小礼物, 不成敬意”, 或“我随便挑的, 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等。拜访他人时有的人甚至一声不吭, 随便找一个地方把礼物放下, 待最后人走了, 主人才惊奇地发现礼物。
相反, “西方人把礼物献给对方时, 即使是很小的礼物, 人们一般也要描述他的礼物很好, 自己觉得很别致, 很适合对方, 甚至告诉对方自己是如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千挑万选买来的, 希望对方也能喜欢。”
4、受礼方式
中国人在看到对方为自己准备的礼物时一般不会喜形于色, 在收下礼物前出于礼貌, 往往会客气的推辞再三并客气地说“看你太见外了!”“让你破费了!”之类的话以表明自己并不在意对方送不送礼物, 重要的是双方的情谊。即使收下礼物后他们也不会立即打开看, 而是把礼物放在一边, 然后热情招待客人, 一般等客人离开后才打开看。
西方人送礼时一般期望接收礼物的人当面打开, 希望看到对方收到礼物时的愉快心情。因此西方人总是非常热情、愉快地收下礼物, 然后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 与对方一同分享自己的惊喜和快乐, 同时会真诚地说“Thank you!It is the best gift!或“how thoughtful of you!”等。
5、与送礼相关的禁忌
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中西方在送礼的禁忌上也存在着差异。
(1) 宗教。“宗教根植于文化之中, 它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它的教义和信条也规约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信仰基督教的人在包装礼品时忌讳把丝带系成十字交叉状。在伊斯兰国家不要送任何与女人的图像有关的物品, 也不能送酒和猪肉制品。又如, 在印度, 印度教视牛为神灵, 送牛皮制品给人是犯忌的。
(2) 数字。在中国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此日常交际中的礼物往来或碰到喜事时所送的礼物一般都“好双忌单”, 但是数字“四”因与汉字“死”的发音相似, 被视为很不吉利。而在西方国家, “十三”是非常不吉利的数字, 人们常把它与厄运联系在一起;此外星期“五”也是应该尽量避开的, 特别如果哪个月“十三”号恰逢星期五的话尤其不吉利。
(3) 颜色。颜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会被赋予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在中国, 红色是一种非常吉祥的颜色, 它代表了欢乐、好运、祝贺等。而对白色和黑色则比较忌讳, 视其为哀丧和凶灾之色。在西方国家, 白色则有纯洁无暇之意;而红色则被认为是激进和暴力的象征。因此在送礼时应注意包装的颜色。
(4) 风俗习惯。在中国人们一般不送剪刀、刀子等利器给别人, 因为那代表着要断绝关系。此外, 忌送老年人“钟”, 因为它与汉字“终” (意为“死亡”) 的读音相同, 被认为是诅咒。在西方国家, 忌送昂贵的礼物, 香皂和内衣一般不适合作为礼物送给女性, 以免引起误会。此外在英国忌送百合花, 因为这意味着死亡。
四、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礼仪在其历史演绎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带有其本土文化的特征。日常交际中不同的习俗和禁忌本质上都有其深层的文化根源, 所以在理解和尊重这些礼仪差异前应对其文化根源有一定的了解。
1、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
根据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五大价值维度之一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维度来看, 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个人主义文化。
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 中国人群体观念较强, 对群体有依赖性, 认为每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体, 而是复杂的群体网络中的一分子。因此,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 力图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 中国人重“礼”, 崇尚“礼尚往来”, 希望通过互赠礼物的方式维系或加深与他人的关系往来和情感联结, 从而得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西方最为推崇的却是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尊重个人权力, 向往自由, 崇尚平等。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文化模式里松散的个人, 相对独立于集体, 对集体的依赖性较小, 并把自己的利益和自我实现放在群体之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重建立群体关系, 所以送礼的场合相对于中国也少得多。
2、面子观
说到“面子”, Larry曾定义过“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希望拥有的个人自我形象”在中国, “面子”是构成人际关系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尽量避免“丢脸”, 要“给面子”、“顾全面子”。因此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 认为如果送的礼物太便宜了不但丢了自己的面子, 还得罪了别人。
在西方, 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本身, 人际交往中崇尚自由、平等。因此, 送礼更多表达的是对对方的喜爱和肯定, 并不十分关乎礼物的价格和双方的面子。
3、谦虚VS自信
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为了维持人际交往的和谐, 人们一向推崇“卑己尊人”, 主张谦虚、含蓄。在待人接物时要自贬、自谦以表谦虚有礼。因此在送出礼物时一般会谦虚地说“小小礼物, 不成敬意”, 或“我随便挑的,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等。此外在接受礼物时也会谦虚含蓄地推辞再三, 即使收下后也不会立即打开。
西方人则强调自我价值和自信, 推崇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 过分谦虚反而会被看作是虚伪。因此在送出礼物时一般会自信满满地说这是精心为对方挑选的礼物, 或者说礼物很好, 很适合对方。接受礼物时也会落落大方地收下, 同时打开礼物, 毫不掩饰地与对方一起分享自己的惊喜和快乐。
4、高语境VS低语境取向
“‘高语境文化’ (high context culture) 和‘低语境文化’ (low context culture) 最早由爱德华·霍尔 (Edward Hall) 在《超越文化》 (1976) 一书中提出。”在高语境文化中, 人际关系紧密, 往来频繁。在交际中往往使用间接、含蓄的语言来沟通, 在谈话中有时对自身真实想法有所保留, 而且反应很少外露。相反, 在低语境文化中, 信息大多数都是通过外在、明了的语言方式传达的。该文化注重个体的自主权力和自由, 不喜欢被群体或社会价值所左右, 因此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但人际交往中关系却不怎么紧密。
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 群体观念较强, 注重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 送礼不仅仅指送出礼物这一行为, 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此外在交际中, 主张谦虚和含蓄, 许多事情往往意在言外。相比较而言, 西方文化则属于低语境文化, 该文化以个体为导向, 受群体的约束较少, 交际中习惯用直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沟通。这诸多差异从以上关于中西方送礼的对比分析中也可窥见一斑。
五、结论
总之, “送礼”这一日常交际中随处可见的社会习俗, 是生活中人际交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与送礼相关的习俗和禁忌本质上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随着生活中跨文化交往的增多, 理解这些深层文化的本质和特征有助于双方加强沟通与认识, 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可能引起的误解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舒安娜.交际礼仪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3) :26.
[2]王爱英.中西交际差异对礼仪的影响[J].公关世界, 2006, (7) :54.
[3]刘甜甜.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J].时代, 2008, (4) :47-48.
[4]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rter and Lisa A.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Pek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9:104.
【关键词】中西方 餐桌礼仪 文化差异
第一,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必要性。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通中学新课程标准对跨文化交际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课堂上适当向学生渗透中西方文化知识对学生积累西方文化知识。学生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上。餐桌礼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因此,以此为切入点最能让学生深刻并且切身地体验。餐桌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的了解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及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西文化冲击,为以后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石。
第二,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形成均有其独特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因素。中国人推崇孔孟的儒家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中国人喜欢在就餐时围坐在一起,感受团圆和睦的团体或家庭氛围。而在西方,早期的游牧狩猎生活造就了西方人亲近大自然,本质中不羁、崇尚自由的民族特性。因此,西方人追求个体解放、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因此,西方人喜欢分餐而食。
笔者将围绕“出席时间的差异、餐具的使用礼仪差异、席位安排差异、进餐礼仪差异、及餐桌上交谈的礼仪差异”五大差异对中西方餐桌礼仪进行对比。
一、出席时间的差异
中国人在出席宴会时 认为“宜迟不宜早”。时间总是随心而定。因此,假设一场婚宴的开始定为时间是六点半开始,但八点才能真正开始。因为,宾客要到七点五十分左右才会基本到齐。所以,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去参加外国人的宴会,如果根据中国的习惯来,会遇到尴尬。西方人信奉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他们认为:不尊重时间就不懂得尊重他人。因此,一定会准时、甚至提前到达,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二、餐具的使用差异
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体现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受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选择最原始的进食工具——筷子。我国北方多木因而北方人用木筷;南方竹子多,因此南方 人都用竹筷。而西方人吃饭时用刀叉源于古欧洲人的猎人属性。在打猎的过程中,西方人用刀把烤熟的肉割下来,再用叉子叉起来吃。刀叉和筷子的使用,直接导致中西方人进食习惯的差异,并且对东西方人生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人用刀叉决定了他们必须分开吃,因此西方人最独立。并且,在就餐时,筷子与汤勺不可一起使用;而西方人就餐时,则必需左手执叉,右手握刀。因为餐具使用的不同,中西方人吃的方式也有差别。例如,吃面条。因为面条比较长,用筷子只能夹住,所以中国人吃面用力把面条吸进嘴里。是以在中国面条又被称之为“吸溜”。而西方人会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再吃,不用发出声音。
三、席位安排差异。
在席位安排方面,中国与西方均比较讲究。在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古代中国宴请宾客时,男子方可入座主宴会厅,女主人及女宾则只能就席于内厅。到了现代,虽然讲究男女平等,但依然严格遵守“长幼有序”的礼仪。入座时,主人会请年长、主宾或者高位的重要宾客坐上座,双方会互相“让座”。长者、主宾或高位者坐上座;被特邀来陪伴主客的 “陪客”则坐于两旁的偏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就座。男女主人坐下座。
西方用餐时坐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按顺序就座。西方讲究“女士优先”,因此,主宾夫人座位被安排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就座时,男士会展示出“绅士风度”殷勤地为女士拉出椅子,并驻足等女士入座后才自己就座。
四、进餐礼仪差异
中西方进餐礼仪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以礼待人,每上一道菜,主人都要请客人先吃,俗称“让菜”,而客人会与主人互相谦让后才开始吃。中国的宴席中如果有酒的话,劝酒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酒是先上桌的。主人会举着酒杯一一敬酒。席间,主宾之间会猜拳比酒,气氛越热闹,越能显示宾主尽欢。而在西方,酒是每道菜上完后才上桌的。在西方,客人会等主人先品尝后才开始吃。与中国人一样的是,西方人喝汤时也不发出声响。西等汤菜不烫再吃。方人进餐时也可交谈,但是音量不能太高。中西方人都会遵守的餐桌礼仪之一就是:不可在食物未咽下前与人交谈。
五、餐桌上交谈的差异。
聚餐是中国人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首先,“不成敬意,请海涵”等自谦词语频频出现,其实主人已准备最丰盛的酒菜来招待客人。而客人则回以,“让您费神、多有打扰”。餐桌上用语要文明。例如:古人说“如厕”,现在用“减轻”来代替“上厕所”。在西方,主客间交谈的交流以真诚为主。主人精心准备菜肴,主人会如实地对宾客说:“I’m honored to have you here. ”,以示对客人的来到的感谢。客人将菜都吃完的话,便是对女主人最好的赞美。西方人同中国人一样,餐桌语言也比较含蓄。例如,“Excuse me?” 、“May I use the washing room?”可以被用来代替“toilet”。
二十一世纪在经济、文化两方面都已经成为国际大融合的一个世纪。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够不被社会所淘汰。中西方餐桌礼仪因为其历史、文化渊源,所以成为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我们可通过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来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这样有助于我们避免以本国的文化及价值观去衡量西方的文化。我们充分认识到: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盲目追求外国文化,摒弃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是不可取。
【参考文献】
[1]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痰盂、尺、片糖、银包皮带、花瓶、铜盆及鞋、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摸橘子、牵新娘、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由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新、借、蓝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摘要: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关键词:礼仪 文化 文明 差异
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是一种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由于世界各国人民信仰的宗教不同,使得各国人民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西方社会,是古代几大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在中西方礼仪文化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1.1中国礼仪文化演变简史
自50万年前,山顶洞人缝制衣服开始,文明同时也伴随着人类发展,“炎黄五帝礼理起于大一,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之说。我国最早的秘书人员“史官”起,礼开始以正规的方式出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典”已足够说明当时礼仪的规范体系。大约在夏商周三代,礼仪开始典制化。最早的秘书机构“太史寮”的建立,第一部记载‘礼’的典籍《周礼》的出现,“三礼”的盛行,标着着中国古代礼仪进入成熟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礼的大力推行,孔孟等思想家的礼仪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古代礼仪文化的基础。
形成于秦汉时期的封建礼仪及“三纲五常”的提出,清末至民国时期,科学、民主、自尊、平等的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标准得到传播和推广。
五四以来,中国的礼仪更注重吸收目前国际礼仪的长处,为我所用。1.2西方礼仪文化演变简史
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千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封建化过程,12至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中世纪欧洲形成的封建等级制,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将封建主与附庸联系在一起。此间制定了严格而烦琐的贵族礼仪、宫廷礼仪等。14至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的不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不过资本主义时代也编撰了大量礼仪著作。例如,捷克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公元1592—1670年)编撰了《青年行为手册》等;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于公元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画》。
一直到近代,西方各方面实力的增长,对贫困国家的殖民,将他们的礼仪也逮到被殖民国家,开始影响着世界的礼仪文化,成为世界礼仪文化的典范。2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人民有着基本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这是造成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2.1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2.2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但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造就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3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3.1交际语言的差异 3.1.1打招呼
作为传统习惯,中国人打招呼是基于对外的一种礼貌,中国人见面较喜欢互相问候,而且越是先问候别人,越显得热情、有教养。例如: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工作中最普遍的是“你好!再见!”等话,有时再加上一句恰当的称呼,如:“王师傅,您好!”“李老师,再见!”这样就会显得更加亲密。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
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
同样作为习惯,西方人打招呼时流露的是一种更随意的感觉。以美国人为例,美国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 “How are you doing?”“How’s everything going?” “Howdy!” What’s up?”。由此可见,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打招呼用语是五花八门的。3.1.2称谓
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家庭关系,亲属间称谓语大都能把身份、辈分、亲疏关系表明得一览无余。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强调独立的个性,家庭观念不如我们强烈,因此亲属称谓不如汉语复杂。
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很多称呼。例如,西方人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跨国交流的日益频繁,如今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再如,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伯伯、叔叔、舅舅”等;“aunt”可以涵盖“婶婶、伯母、姨”等,况且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对家庭亲属方面的关系不如中国人那么分明,中国父亲那边的称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3.1.3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再如,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闲话)。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3.2餐饮礼仪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方在餐饮礼仪方面有许多差别。在饮食方式上,以宴席为例来说。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宴席上,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会出现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现象,就是大家到来后,便会齐聚一桌,共享一桌。一般来说,宴席用的是圆桌。从形式上来看,给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氛围。当许多菜摆放在桌子的中心时,这些特色菜就成了人们欣赏、品尝的对象。与此同时,它又成为人们联络感情的媒介。在中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喜欢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这显示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美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礼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很不卫生,但中国人喜欢团圆,这正符合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态。而饮宴对西方人来说,尽管食品和酒似乎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在他们眼里那些只不过是用来作为陪衬的东西。他们举办宴会的目的在于交际。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仅此而已。其实,中国式的宴席与西方的宴会交谊都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是,中式宴会表现了一种全席的友谊,而西式的宴会则表现宾客间的交际罢了。
在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也很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用餐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烫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3.3服饰礼仪的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它是指服装、饰物、衣着方式、打扮,包括发型、化装在内的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肉体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现。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作为象征身份的体现;中国人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穿中山装时,不仅要扣上全部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在穿西服时,宜穿白色衬衫,并打领带,领带打好整理后的标准长度,是其下端抵达皮带扣。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参考文献:
[1] 金正昆 商务礼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陈平商务礼仪 中国电影出版社
摘要: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以后,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就不能只注重自己的餐桌礼仪了,因为我们将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这些人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我们存在较大差异,以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而现在,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餐桌礼仪在交际当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习和运用正确的餐桌礼仪,已不仅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双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笔者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文化交际中的餐桌礼仪,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关键字:餐桌礼仪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引言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1]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本文正是以这些存在于中西方餐桌礼仪上的不同之处为切入点,分析导致这些不同之处的根源,进而引伸到研究更深层次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中来。[2]
一、就坐形式的差异
中美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的宴席,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对着大门的是主座,如果客人确实有严重的忌口或爱好,应当轻轻告诉主人家,主人自然要替他做主,满足客人小小或大大的要求。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3]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4]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西方的‘入坐礼仪’,如果是以主人的身分举办宴会,则男女主人应该分别坐在长餐桌的中间、面对面而坐。身为主人的你要逐一邀请所有宾客入坐,而关于邀请入坐的顺序方面,第一位安排入坐的应该是贵宾的女伴,位置在男主人的右手边,贵宾则坐在女主人的右手边。坐定之后要维持端正坐姿,并且注意与餐桌保持适当的距离。用餐完毕之后,必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的人才能开始离座。
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在固定的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用餐工具的差异 中国人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筷子。筷子可说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中国以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西方的野蛮武士。一双筷子和一张要滋味的嘴巴造就了富于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西方人进餐时则要用刀叉。一般都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即一刀一叉成双成对使用的。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而决定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区别。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喝汤时,要用大号勺,而喝咖啡和吃冰激凌时,则用小号为宜。[5] 吃西餐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具,如果是合餐,每个人都可从大盘里取用的话,那么一定有备用的公用叉或勺供大家使用。使用叉需注意:不能用叉子扎着食物进口,而应把食物铲起入口。
三、就餐方式的差异
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
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
四、中西餐饮对象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有些中国人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小。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6]
五、东西文化差异影响饮食差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
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
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基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西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
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强调整体功能,西方强调形式结构。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和为贵,烹饪上以和为美。西方人对形式结构的强调也直接源于其宇宙模式。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
结束语
西餐与中餐一样, 是一种饮食文化, 是文化必然就会有传播和交流,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交流,才可能了解,才有可能发展。
参考文献
商务会议是指带有商业性质的会议形式。一般包括:新产品推广会、上市公司年会、项目竞标会、行业峰会、答谢宴等等。会议是做生意的重要一部分, 无论是召开还是出席会议的人都应该具备良好的商务礼仪。在现如今各国之间的商务会议盛行的今天, 中西方在商务会议礼仪方面却仍需要磨合。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 他们的不同源于不同的背景, 不同的文化。东方以儒家思想为文化核心, 而西方以基督教为文化核心, 精神上追求的是英雄主义。由于中西两个文化思想体系的不同, 便产生了中西方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的差异, 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下, 中西方也呈现出各有特色的商务会议礼仪特点。
1 商务会议中见面礼仪的差异
1.1 称谓的差异
中国人对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 年轻人通常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他们对平辈称“大哥”、“大姐”。而西方对于亲属称谓相对模糊, 而且指称宽泛, 对于他们除了区分辈分之外, 什么都不那么重要。例如, 一个单词“aunt”, 就相当于中国的“阿姨”、“姑姑”、“婶婶”、“舅妈”这4个词。因为西方人倡导的是人格平等, 不必太在意年龄, 可以直呼其名, 对话时无论辈位多高直接称呼为you。因此, 在英语中亲属称谓根本没有汉语那样多与复杂, 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在会议人员初次见面时的称谓尤为商务礼仪的展现, 作为中方的代表要称外方的代表中的女士为Miss or Mrs.而男士为Mr.其实中国人不必拘泥于西方人的职位, 而特别在称呼时一定要叫什么经理什么部长;相反地, 中国人则很在乎职位, 外方要常将其职位挂在对中方的称谓后面。只有这样的称谓才会让双方都舒服且合理的接受。
1.2 问候的差异
在召开商务会议前的打招呼, 主要用以向对方询问安好、表示关切, 或者致以敬意。常用中国人最常用的汉语是说一声:“您好!”。但是西方人更愿意说“Nice to meet you”。除此之外, 中国人问候的同时习惯于与对方握手, 而西方人甚至有时候会热情的拥抱, 中方一定要接受这种友好的方式并同样热情的拥抱对方。有时见面简单的问候之后, 人与人之间会有简单的寒暄, 即人们在平日问候他人时所讲的一些应酬话。外国人见面的寒暄主要是从天气开始, 如果用中国人的习惯去问候就会被认为你是在关注对方的隐私, 打听他们的私事, 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
所以, 在会议前的寒暄时双方一定要多注意对方的禁忌, 说话讲求适度合理。
1.3 交际语言的差异
在商务会议中, 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语言习惯的不同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这次会议的成功与否。在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中, 认为谦逊是一种美德, 当面对别人的夸奖的时候, 中国人通常都喜欢说“不行, 不行, 还不好”、“哪里, 哪里”、“还不够”等, 而这种回答方式却与西方人的传统截然不同。在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里, 夸别人的人总是希望被夸奖者对他的赞扬做出认可。例如, 在商务会议中, 中方人称赞外国人时, 他们而则会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 这样的举动在中国人看来是不谦虚的, 而中国人的做法在外国人看来也比较虚伪。
因此, 双方都需要深入了解两国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 更多的去考虑对方, 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的话语交谈。
2 商务会议中社交礼仪的差异
2.1 时间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的时间观念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因此对时间是一种环形认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反思过去, 才能知道现在的缺点, 才能知道下一步去做什么。而道家思想认为, 万事万物都出于“道”, 经过生长变化之后又都复归于“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中国人使用时间灵活性较强, 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 中国人对时间的随意性较强。这也就是经常可以看到中国公司的领导人更改时间表。但是, 在外国人的思想中, 他们要把时间算得十分精确, 所以, 他们会有严格的时间安排, 如在美国、西欧的商务会议活动应提前两个星期, 甚至更长时间来安排好约会。由于观念的不同, 中西方在商务活动中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例如, 西方人认为时间是金钱, 会谈开始就直入主题, 在会谈的过程中, 他们多是速战速决。而中国人在贸易往来中比较注重细水长流, 通过宴请或非正式会晤等商业活动, 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2 商务交涉礼仪的差异
在商务会议中对方发言时, 中国人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 并且认为此时提出问题打断别人讲话时非常不礼貌的, 是不谦逊和爱挑剔的一种表现。而西方国家的人则对此感到非常疑惑, 认为你这样做表示你没有好好听, 要么就是厌倦和生气了, 这时他们会不高兴的一再重复。因为在西方国家如英国或者美国, 他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 提出各种问题。因为他们的员工和领导都是平等的地位, 有什么想法与意见可以随时提出。
2.3 馈赠礼品的差异
会议双方互赠礼品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确认伙伴关系的形式, 不仅中国人有送礼的习惯, 外国人同样讲究送礼之道。但是, 中外对送礼的认识上却是截然不同, 外国人不会送非常贵重的礼物, 他们讲求的是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 以及浪漫的情调, 比如本国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 而且他们非常在意礼物的外在包装, 体现感情的深厚。正所谓“礼轻情意重”。然而。现在的中国人都喜欢送和接收贵的礼物, 这样反而让西方人不知如何是好。
相比较之下, 我更喜欢西方人的观念, 金钱是无法衡量感情的深厚的, 礼物送的有意义远比用钱来砸人好得多。
3 商务会议后宴请礼仪的差异
商业会议结束后的宴请, 已经成为中西方非常有潜力的商业工具, 商务人士都认为餐桌是绝佳的会谈地点, 轻松愉快的用餐更有利于促进合作关系。中餐注重的是热情, 而西餐讲究的是优雅和浪漫, 这就使得中西宴请礼仪存在很大差异。
3.1 座次安排的差异
在正式的商务宴请中, 位次的排列往往比菜肴的选择更引人注目。中餐一般以圆桌为主, 面门居中即房间正门中央的位置为主位, 因为中国自古有种“男尊女卑”的观念所以一般是男主人就坐, 主人右侧的位置是男主宾, 宾主双方其他人员不必交叉, 主方人员可以坐在主位的左侧, 客方人员可以坐在主人的右侧, 也就是主左宾右。不同的是, 在西方的宴请中长方形桌子居多, 而且在西餐礼仪里, 女士处处备受尊重, 女宾的座要比男宾的座位稍高, 在排列位次时, 女主人坐主位, 男主人坐第二主位, 男主宾坐女主人右侧, 女主宾坐男主人右侧, 其他男女应遵循交叉排列的原则就坐, 即使夫妇也应交叉而坐, 这样可以广交朋友, 男性也方便对身边的女性进行照顾。
这样不同的座位习惯就需要双方的助理及时搞清领导们的位次安排, 然后进行协调, 避免当场不必要的尴尬发生。
3.2 赴宴举止的差异
中国人有时参加宴会穿着很随便, 而西方人士参加宴会时服装考究, 男士最好是西装革履, 女士要穿套装或晚礼服, 并配上高跟鞋。在用餐中, 中国人举止可以很随意, 拉扯入座、激情劝酒、频频夹菜, 只要能表达热烈的感情都可以;而西方人用餐时一定要从椅子的左侧入座, 并会正确使用餐巾以表示优雅, 多饮用红酒, 举止优雅端庄, 整体环境和气氛安静浪漫。尤其在宴会中喝酒要适度, 中国人经常用朋友情谊的口号把对方灌醉, 这是非常不当的商务礼仪。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要入乡随俗, 哪方为主要宴请者另一方就要遵从宴请方的风俗礼仪习惯来就餐。
3.3 餐后交谈礼仪的差异
用餐结束后会议双方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意地进行交谈, 而这时的言谈举止才是最容易触碰到对方禁忌的时候。中国人总是特别爱聊天, 本质是好的却常常让外国人不自在。因为中国人常常唠唠就涉及人家的隐私领域, 什么婚姻、工资、生活等等, 这些都是外国人不愿多说的。而且很多中国女工作人员还愿意给单身的外国伙伴介绍异性朋友, 常常闹的尴尬。这时就需要双方在交谈时都掌握尺度, 中方不要多过问私事, 西方也不要太在意中国人的幽默风趣之处。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务会议礼仪。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中国同各国的经济碰撞、摩擦日益增多, 要想成功地进行商务会议, 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 从文化层面上更好的理解各国的商务会议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以有利于与贸易伙伴培养感情, 促进商务会议的成功举办最后签订贸易协议。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导致我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伴随着的商务会议也就多了起来。国际性的商务会议需要各国将良好的商务会议礼仪呈现出来, 而且良好的商务礼仪是从业人员有高业务本领和高综合素质的完美体现, 它也决定着此次会议的成功与否。然而,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他们的商务会议礼仪也有诸多差异。因此, 本文着重阐述中西商务会议礼仪的差异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商务会议,礼仪,中西方差异
参考文献
[1]韩慧如.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J].新西部, 2011.35-36合期.
[2]李少伟.从文化层面探究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J].商场现代化, 2007, 6.
[关键词] 文化商务礼仪差异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的商务礼仪文化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了解不同文化下商务礼仪的差异,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交际障碍,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更加有效的交际。概括来讲,造成商务礼仪这种差异的主要有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语言习惯及非语言习惯等。为此,下面本文将就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
一、 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生的价值都是体现在它的社会价值之中,重视社会价值,否定个人的自我主体性,人生的道义往往与“忘我”相联系。汉语中有“光宗耀祖,显赫门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 等字句,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总是把个人或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从社会价值出发判断评定个人价值,而不是从个人出发构建社会价值。它所追求的是一种群体和谐、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个人不能脱离社会,个人有个性,应该弘扬个性,但个人永远不能置于国家、集体之上。
这种非自我主体性的价值观念与西方的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大不相同。西方文化中,个人是社会的本位、目的和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应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他们主张利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个人具有最大全力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主张个人具有自己生活上的隐私权。
下面我们以中美文化中对年龄看法的不同对中西价值观念的不同加以说明。
美国文化重视青年。青年代表着未来,是可能和希望的象征。而老年人则成为相对不受重视的群体。与之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强调尊重长者。长者是智慧、权力和权威的象征。汉语习语中就有很多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念。如“宝刀未老”、“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等等。在汉语的称呼中,对待年长者常加称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先生”,“老同志”等。甚至在姓氏后面加一“老”字以示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如“刘老”、“张老”等。而在西方,和年老者谈话时应尽量避免提及年老的事实,即使涉及有关内容,也总以委婉的形式出现。如用senior代替old man,用elderly,advanced in age代替old。
另外,西方人过分推崇自己,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从而使人际关系非常冷漠。在对待隐私的问题上,中西方人的观念有很大不同。在西方人眼里视为“隐私”的事情,在中国人眼里却是关心他人的具体体现。如见面后寒暄,询问别人的年龄、籍贯、职业、收人、婚姻状况、家庭情况、体重等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而在西方,这些都属于隐私,询问这些问题均被视为有失礼貌的。在中国,老朋友可以不用敲门就“登堂入室”,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即使是一件小事要问,他们也需要先打个电话,问主人是否方便。
二、时间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时间的认识是一种环形时间观念。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出于“道”,经过生长变化之后又都复归于“道”。在道家思想中,生命都有一死,但死不是绝对的,它只是宇宙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道”的展开过程中,先是逝,是远,最后是反,反也是返,即回到本原的道中。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个体生命之死,只是回到宇宙整体生命这个大熔炉中,投入整体的生命再造之中。阴阳五行说认为,阴和阳的相互推移和相互转化,导致了昼明夜暗交互轮回,春暖、夏暑、秋凉、冬寒周而复始,以及六十甲子为一个周期的气运变化。这些以阴阳交替盛衰为根源的循环过程,就形成了自然界的时间结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人不重视预约,有时即使预约,也不严格遵守约定时间。
与东方人环形时间观念不同,西方人信奉的是线形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一条有始有终的直线。他们使用时间非常精确,做任何事都严格按照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着一种对时间的“紧缺”感。
在两种不同观念的支配下,各种文化里的人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比如说,在美国商人的眼中,时间永远是金钱。“开门见山吧”,他们愿意在第一次会见时就能得到口头的承诺。“我们是不是说定了?”会谈中,他们不喜欢停下来或者保持沉默。他们习惯了集中精力、速战速决。因为他们的线形时间观念只是注重现在、计划未来,所以为争取时间应该及早地进入正题。
而中国人经商乐于感情投资,喜欢投其所好,送点小礼物,或通过宴请对手,在推杯换盏中边吃边谈。所以商务活动进展缓慢。中国商人不喜欢美国人急于求成的态度。以生意为中心的美国人和欧洲人都认为应该在双方协议好的一段时间内完成具体任务。中国人则更看重长远的相互信任。
三、饮食观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反映了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中国菜肴强调“五味调和”和“色、香、味、形、器俱佳”。以追求味美为第一要求,致使营养问题成为影响中国饮食科学性的最大弱点。西方人饮食重科学、讲求营养。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等的要求。他们追求清淡少油,强调使用新鲜原料,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味道。摄取食物时基本上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吃得也较为简单,享受在饮食中基本上不占重要位置,所以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这就首先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 达到交谊的目的。中国人吃喝出声与西方人吃喝不出声,反映着中西饮食文化的根本差异。中国人既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 至乐之中自然以享受为第一要务;反过来,西方人仅把饮食补充能量的一种手段,难免就要为进食制定清规戒律。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女士优先、尊重妇女”是人们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宴席中,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四、语言习惯
在中国,保持低调、谦虚是一种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总是自谦,如“哪里”、“不好”、“不行”、“还不够”等,而这不符合西方文化传统,特别是美国。虽然这在中国文化中合情合理,但他们把这种过谦视为自卑,在人面前显示自己是无能之辈。中国人讲究贬己尊人,把自己的家叫“寒舍”,自己的作品叫“拙作”,称对方为“您”,对方的意见为“高见”、“宝贵意见”。而英语中的敬语和谦词则非常少见, 在英语环境里, 不管谈话的对方年龄多大、辈份多长、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您老、鄙人” 等敬谦语。我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面对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时,中国人常会说出一连串的“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我做得不好”、“不行,不行,还差得远呢”等自谦语。这往往使他们因为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感到中国人不讲礼貌。因为,在西方文化里,夸赞人家的人总是希望对方对他的赞扬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反应。西方人在听到别人的赞扬时,总是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这在中国人看来显然是堂而皇之的接受了别人的赞扬,是非常不谦虚的。
中国人见面时总喜欢问一声“您吃饭了吗?”,“您去哪儿?”。这在国内人听了非常亲切,可要是放到欧美国家说,他们听了就会反感。前面提到,西方人最不喜欢别人过问和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你问他去哪儿,他会认为你这是在打听他个人私事;你问他吃饭了没有,他会误认为你想请他共进午(晚)餐。在西方国家譬如英国,人们见面时总习惯于问一声“今天天气怎么样?”。
五、非语言习惯
中西文化差异也大量存在于非语言习惯之中。商务活动中,举手投足之间往往都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通常,非语言习惯包括手势语、身势语、目光语、体距等。
现代商务礼仪中最常见的非语言习惯首推握手。在西方国家,两人握手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而中国人为了表示热情和尊重对方,常常握住对方的手久久不放,还十分满足的闲谈消磨时光,有时还往往拍打对方的肩和背,对此西方国家的人会觉得就窘迫不堪,他们认为体距太近会显得过于亲密。
耸肩,也是许多西方国家常见的身体姿势。他们在耸肩时,常常表示“有什么办法呢?”、“我不知道”、“无能为力”,而在中国我们在表述上述意思时只是摇头或摆手。
在听别人谈话时,中国人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并且认为此时提出问题打断别人讲话时非常不礼貌的,是不谦逊和爱挑剔的一种表现。而西方国家的人则对此感到非常疑惑,认为你这样做表示你没有好好听,要么就是厌倦和生气了,这时他们会不高兴的一再重复。因为在西方国家如美国,他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提出各种问题。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务礼仪,当今世界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经济碰撞、摩擦日益增多,要想成功地进行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从文化层面上更好的理解各国的商务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避免产生不经意的误会,以有利于与贸易伙伴培养感情,促进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熹:跨文化交际语言得体性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
[2]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
[3]胡文仲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高华伟: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
[5]金正坤:商务礼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中西方送礼礼仪差异】推荐阅读:
浅谈中西方礼仪差异06-13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06-29
中西方文化电影差异09-16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06-28
中西方婚礼差异_英文07-18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10-29
中西方财务会计的差异范文05-31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09-24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10-04
王琛--中西文化差异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