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和谐社区(精选8篇)

和谐社区 篇1

文化社区隶属铁西新陶办事处,社区占地面积108000平方米,东至三道街,南靠大陆街,西至九道街,北邻陶官街,由五个自然委组成。.社区由五个自然委组成,管辖居民楼31栋,居民2963户,居民7521人.社区干部10人,其中主任一人,副主任4人,助理5人,平均年龄37岁,平均学历大专。

文化社区办公楼于200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设有一站四室,总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楼内设有办公大厅、医疗室、健身室、警务室、救助站。在办公大厅社区办理低保程序、公益活动制度、社区低保工作主要职责、救助大龄就业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就业流程等相关制度均张贴上墙,所以社区工作者均在大厅办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优质、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健身室是集学习、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活动站,室内为居民提供图书千余册(并根据破损程度和居民需求不断更新)、健身器材6组,乒乓球台一台。医疗室为居民提供便利、实惠的医疗服务,使居民小病不出社区。社区门前设有公共橱窗,橱窗内分别展示社区简介、社区工作者照片、职务、姓名、社区工作职责、计划生育宣传栏等社区相关政策。

社区结合辖区特点,以创新的意识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社区以“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为宗旨,重点加强社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社区职能,增强居民主人翁责任感。社区成立了老年志愿者队伍,每天坚持在社区内巡逻,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帮助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制止不文明现象发生。社区设立了以“了解民情、化解矛盾、普法维权、维护稳定”为目的的管事婆婆调解站,管事婆婆调解站由十五人组成,平均年龄65岁,党员8人,该站成立以来,先后调处邻里、家庭等方面纠纷数百件,促进了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助长了居民“关爱邻里、关爱环境、关爱社区,做厚道公众”的民风。

各有特色的“管事婆婆”聚成一个团队后,还负责起了社区的稳定和安全,听说社区里的学生受到社会青年的骚扰,她们承担起了护卫学生的责任,戴上小红帽和袖标,早上、中午、晚上每到上学、放学时间,在学校门口巡逻,不论寒冬、酷暑都坚守岗位,至今已坚持了三年之久,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好评,孩子们都说:有了戴小红帽的大爷大妈,我们上学放学再也不用害怕了。

在社区建设中,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建立健全社区当组织,07年7月发展预备党员2名,吸纳积极分子2人。社区党支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题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居民志愿者队伍,为居民群众提供有效服务,发挥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党员的推动作用。社区党员不定期开展便民、利民义务奉献活动。在07年4月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在7月1日,建党86周年之际开展了以美化、净化社区环境为主题的活动,社区党支部率领社区志愿者冒雨清除了社区内墙体广告,清理了社区花园及居民取杂草,整个过程历时3个多小时。为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社区不定期的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在06年3月,举办了拔河比赛;5月组织了老年人棋类比赛,7月、10月分别举办了拥军晚会和迎国庆庆中秋文艺晚会。

07年4月社区举办了以“发展和谐邻里 创建文明社区”为主题的邻居节。由居民参与的现场文艺表演、饺子宴,把活动推向了高潮,使“邻居节”的种子扎根到每个楼组、每个家庭、每个居民的心中,为居民群众搭建了一个加强沟通、增强了解、联络感情的平台;成为融洽邻里关系的一个重要契机,平时忙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邻里,借邻居节这样一个机会欢聚一堂,互通有无,交流看法,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同时为“新陶人”积极参与“创和谐,讲文明,迎奥运”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

依据社区实际情况,在社区内还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写心得”的活动。在寒署假举办 “社区中小学生科学常识知识竞赛”、跳绳比赛等活动。社区成立了社区儿童德育中心,开展了以社区为中心,以学校为纽带,以家庭为依托,采用社区学校、爱心学校、社区家长学校、俱乐部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如开展“阳光教室”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开展以“关注环保、守望家园”为主体的公益活动,设立家长课堂等。

为了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使居民真正意义上知法懂法,社区每季度举办一次与居民密切相关的法制知识讲座,内容涉及“残疾人保障法”、“城市低保实施细则”、民法知识、禁毒教育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教育方式起到了较好的普法效果。

社区以街巷以街巷整治和综合改造为重点,努力改造社区环境。在06年进行了社区路面改造、供水管线改造,改变了街巷路面坑洼、管道老化、绿化缺损、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并新安装室外健身器材一组。

社区不断加强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一条龙服务,形成了以经济发展促就业,以优惠政策促就业,以技术培训促就业,以职介服务促就业的再就业工作机制。仅在06年就为居民推荐就业岗位200余个,通过培训、指导使300余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07年社区进一步完善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依法推进了社保全面工作。07年上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

在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中,社区围绕创新管理体制,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立足规范化,打造服务型社区;坚持多样化,打造商居型社区;着眼社会化,打造法治型社区;凸显自治化,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文化社区历年来先后获得“市级安全文明小区”、“市级先进党支部”、“市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和谐社区 篇2

1 社区警务战的概念与特征

社区警务 (munity policing)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期, 七十年代后先后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开始推行, 并在逐步地推行过程中, 显现出它的发展潜力。实践证明它对世界警务改革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世界警务发展的历程来看, 社区警务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原因:

(1) 政治因素是社区警务产生的动因之一。上世纪, 政治上的骚动以及暴力犯罪的急剧增加, 使得公众对当时的社会治安状况极为不满, 警民关系陷入了恶化的状态。这期间的民权运动更是进一步加深了警察与民众的冲突, 城市的警察成为大家所攻击的对象。政府为缓解这一状况, 开始推行警务改革, 让坐在办公室的警察深入民众, 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2) 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整体财富在不断地在增加, 但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开支并没有相应的增加, 这种差距使得用于警察业务的预算也相应的减少, 使警力无法增加。面对有限的资源, 无穷的民力就发挥出它强大的作用, 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要使社会治安形式得到良好的维护, 就必须依靠广大民众的参与, 警民共建和谐社区。

(3) 理论的发展也为社区警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如社区理论、系统理论、破窗理论、公共卫生之犯罪预防模式。

社区警务, 这一对现在警务改革和未来警察模式具有深远影响的核心概念, 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为了把这一战略更好地运用到我国的警务改革中, 我有必要对其概念和内涵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国内有学者认为, 社区警务即立足社区, 警察与民众密切合作, 主动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 形成预防和控制犯罪机制的运作平台。

通过比较研究, 我们认为社区警务是指社区居民在警察的带领和指挥下, 采取各种合法和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充分研究社区问题, 利用社区资源, 以有效地维护社区治安, 预防和控制犯罪的运作平台。

从以上有关社区警务涵义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 社区警务包含了以下特征:

(1) 警务工作立足社区, 警民联动。传统的警务工作强调警察打击犯罪, 维护社会治安的专业职能, 特别是科学的发展, 在警界发了一场“科技强警”的战役。但这只能治标, 无法治本。然而社区警务却能改变这一弊端, 让广大民警深入到基层社区, 发动民众, 让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警务工作中来, 共同谋其社会治安的良性发展;

(2) 警务作风由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传统的警务工作只打不防, 重打击, 轻防范, 仅对案件的发生采取事后反应, 完全是一种被动反应型的警务模式。然而社区警务将警务工作提前, 遏制犯罪产生的根源, 防范于未然, 先发制人, 从根本上预防犯罪, 减少犯罪;

(3) 警务工作公开化, 广大民众参与自治, 警务室设在社区, 接受广大民众的监督, 并且让广大民众积极参与, 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 从而能更好的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创造自己满意的社区治安环境。

2 警民联合, 共建和谐社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我党和政府开始将社区警务这一先进的警务理论引进国内, 我国的警察界也开始接触并介绍社区警务战略。全国的公安机关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战略, 增强其对社会治安形势的控制能力, 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警务战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打防结合, 预防为主。这既是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区警务的理论依据。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这样高技术的环境里。注重人际交流的社区警务活动, 是我国警务改革的主要内容, 也是密切警民关系, 发挥基层公安机关及社区内的基层保卫组织和人民群众最佳效能的根本途径。

由此看来, 社区警务战略已经充分的运用于我国的公安工作当中, 并在公安工作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效, 成功地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亲近民众, 惠及百姓,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警民联动, 共建和谐社区。虽说各地公安机关在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时有自己的特点, 但这其中永远不变的基调是:警民一家亲, 警民共唱和谐乐章, 共同创建和谐社区。

在实际的公安工作中, 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这一基调的作用让社区警务战略深入到我们的公安工作当中警民联手, 共建我们的和谐社区:

(1) 广大民警要深入社区, 了解社情, 体恤民情, 创造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 是我们开展公安工作的基础。我们也知道当前的警民关系处于恶化状态, 这使得我们改善警察公共关系成为了必要。社区警务立足社区, 扎根社区。我们的民警深入社区, 了解民情, 体恤民众。将我们的公安工作深扎群众之中, 想群众之所想, 做群众之所想。充分调动社区民众, 让广大民众参与到我们的警务工作中来。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广大民众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公安工作, 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达到良性互动, 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共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创造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

(2) 改革我国目前的公安体制, 充实基层, 完善公安派出所的工作机制。 (1) 组织开展广大民警深入学习社区警务战略, 让广大民警对社区警务战略的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以便民警在新时期的公安工作中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地的实际, 将社区警务战略的精神运用到执法工作中, 已取得更好的工作绩效。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开展人民工作, 在广大民众中树立人民公安的新形象。 (2) 警力下沉, 充实基层, 合理划分警务区, 建立社区警务室。社区警务战略强调公安工作深入社区, 这使得传统警务工作中坐办公室、坐警车办公的模式无法开展下去, 我们必须把我们有限的经历投放到基层。并结合各个社区的情况, 合理划分警务工作区, 在各个警务工作区中建立社区警务室, 每个社区警务室派驻一名民警, 由其开展社区的警务工作。 (3)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公安派出所的工作体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建立科学、严格的社区民警责任制, 让民警深入社区, 承担警务工作, 让其在与民众的交流沟通当中, 维护好社区治安, 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3) 充分发挥治保会的基层治安组织的作用, 在警民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调动社区治安积极分子, 共同构建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体系。 (1) 公安机关通过治保会等治安基层组织, 可以和广大民众紧密的联系起来, 以更好的深入群众, 开展群众工作, 预防和打击犯罪。了解到我所不知道的社区情况, 为我们采取更合理的措施打下基础, 而且我们也可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2) 充分调动广大治安积极分子的积极性, 搞好我们的信息队伍建设, 增强我们对社会治安形势的控制力。有利于公安机关布控治安眼线, 加强对重点人口、重点地区的监控, 及时的对出现治安隐患的地区采取预防措施, 从而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有利于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创建民众满意的社区治安环境。

社区警务战略在我国的实施, 给我国的警务战略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将认真把握这一机遇, 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落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战略:警民一家亲, 警民共唱和谐乐章警民共建和谐社区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中国警察学界开始接触并介绍国外的社区警务战略, 这给中国的警务战略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不少学者和与实务部门的警员结合我国国情对社区警务的概念予以界定, 并将此战略运用于我国的警务实践之中, 奠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警务的基调, 这也是我国在资源相对缺乏的条件下最为经济的警务模式选择。亲近群众、惠及百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警民共唱和谐乐章, 警民共建和谐社区。

关键词:社区警务,社区警务战略,和谐社区

参考文献

[1]史昌旭, 杨宗辉.中外社区警务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5.

[2]熊一新, 王太元.最新社区警务工作指南[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3.

[3]陈占旭.积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全面促进社区健康发展[J].公安研究, 2003.

和谐社区 篇3

仙霞社区加强楼组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程新友

楼组是城市居民基础的生活场所,是家庭间互动的纽带、是关心互助的港湾、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延伸,更是发挥群众自治管理的平台。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社区以楼组为生活平台,开展“楼组创建系列活动”,明确“三个延伸”,创新楼组建设理念,完善“三个机制”,促进创建积极性,从而优化了邻里关系,改善了居住环境,畅通了与居民沟通的渠道,更好地传递了社情民意,营造出和谐的社区氛围。

楼组建设;社区党建

“家庭是细胞,楼组是基础”,楼组作为直接面向居民的基层组织,作为居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在城市社区管理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海市长宁区仙霞社区以楼组建设为切入口,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使楼组成为群众展示自我的舞台、发挥群众自治功能的平台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延伸,成为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仙霞社区基本情况

长宁区仙霞社区有居民楼组约1800余个,是个典型的老公房居住区,居民们渴望拥有融洽、互助、和谐的邻里关系。通过对社区内23个居民区开展下发问卷、走访居民区干部、召开群众座谈会等调查,发现了社区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

(一)新居民激增,传统的邻里关系面临挑战。随着城市的扩张发展,大批外来人员涌入上海,仙霞社区紧靠两大开发区,承载着大量白领人士、外来务工青年买房、租房的需求,从统计数据看,房屋转手、出租所占的比例达到总户数的50%左右。新居民的入住打破了以往相对静止的相识相知的邻里关系,租房户的频繁变动也为邻里之间交往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社区居民老龄化现象严重。仙霞社区内原住居民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的征地农民、动迁居民及不少大院大所大厂的在职职工,20多年过去,居民们渐渐步入老年,社区老龄化程度达到21%,高于19%的上海平均水平。同时仙霞社区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吸引了不少老人在此买房养老,社区老龄化现象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退休老人生活空闲,有着交流、交友、娱乐、被照顾的需求,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三)邻里关系淡化,治安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楼组内防范意识差,加上邻里之间不熟识、不相知,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因此,虽然每年社区投入资金用于物防技防,提高小区的防范能力,但发生在楼组内的入室盗窃案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控制。

(四)居委在开展楼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楼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与团队建设相比,有着功夫深、见效慢、成效不明显的特点。在调查中发现,近两年各居民区忙于开展团队建设,创设文体俱乐部,对楼组工作有所淡化;居委干部充实调整后,年纪相对轻了,但也出现了坐办公室时间多了、下楼组时间少了,委托楼组长跑腿的多了、与居民的交情浅了等新问题,亟需尽快传承“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传统工作方法;楼组长与楼组不完全匹配。全社区共有1800多个楼组,但楼组长仅1730人,存在100人的缺口,散布在十个居民区中,最严重的缺25名楼组长;楼组长年龄偏大。在调研中发现,70岁以上楼组长占楼组长总人数的百分数,全社区平均水平为20%,有9个居民区超过平均水平,最严重的居民区70岁以上楼组长达到42.22%。

二、仙霞社区加强楼组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明确“三个延伸”,创新楼组建设理念。社区服务要人性化,社区工作者要群众化。必须重申楼组的基础作用,创新楼组建设的理念。为此,要努力推进“三个延伸”的工作。

一是将工作重心从居民区延伸到楼组。结合上海市实有人口试点工作的契机,根据“百户单元”管理要求,以200户、约8-9个楼组,重新划“块”,做到社区全覆盖;规范块长工作,推出“一三一”楼组工作法,即一个网络(居委会→块长→楼组长→四大员→楼组党员联络员、居民代表、业主代表、党员),三本台账(实有人口信息表、出租户情况登记表、楼组骨干情况表),一项考核(块长季度百分考核,由楼组长从十个方面考评),提高块长做楼组工作的能力;通过特色楼组创建,使街道各职能科室将工作落实到楼组,示范到基层,并建立考评检查、现场办公、群众评估体系,以确保工作重心从街道指导层面、居民区工作层面、群众评价层面向楼组延伸。

二是将工作对象从楼组长延伸到每一户居民。通过建立、完善《楼组知情册》引导居委干部、楼组长开展楼内居民互访活动,通过访问、调研,将生活在楼组内的居民粗略划分为三类:依靠对象(如:党员、老干部等)、服务对象(如:独居老人、残疾人、重大病人等)、关心对象(吸毒人员、两劳释放人员等),精细划分为19种人。针对各种人群不同的需求,开展特色服务,使服务更人性化。

三是将工作内容从邻里互助延伸到全方位和谐创建。楼组创建的内容要多样化。在基层实践的基础上,社区楼组建设提出了“五在楼组”的和谐创建理念。组织开展“楼组沙龙聚会”,“给新上海人提个醒”等活动,使邻里相认相交相助在楼组;选举楼组党员联络员,广泛创建党员示范楼,党建工作落实在楼组;动员居民自觉交纳管理费,自觉不在走道乱堆物,营造优美生活环境,将物业管理沉到楼组;通过“自律式”文明公约制订、协商性“当家人会议”召开,推荐“一长四大员”,把基层民主践行在楼组;结合楼组实际情况,推广“学一学、扫一扫、劝一劝、帮一帮”楼组礼仪,把文明建设深化在楼组。

(二)完善“三个机制”,促进创建积极性。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楼组长、块长服务基层的积极性是楼组建设长效常态的重要保证,为此还要完善管理机制、参与机制、激励机制。

整合管理机制,促进创建积极性。一是建立楼组长管理机制。明确楼组长的基本要求,以增强楼组长总体责任;明确楼组长产生的民主程序,以提高楼组长的公信力;规定对楼组长的关怀措施,以鼓励楼组长的奉献精神。二是规范楼组工作机制。即每月一次楼组长会议,核对居民变动情况,通报社情民意;每半年一次“当家人会议”,开展楼组文化活动,协商楼组事务;每年一次居代会,由居民对区、街道居民工作进行民主测评;每年一次居民区楼组建设中途检查、楼组建设推进会,以检查促进创建,用交流巩固经验,做实楼组工作。三是行政指导支持机制。为把楼组工作做扎实,仙霞街道提供了财力保障,为每个居民区提供了楼组建设经费,匹配了居民区爱民帮困经费,以及订阅了100多种报刊杂志;完善了楼组建设的发展目标,要求每个居民区积极开展文明楼组创建活动,文明楼组不低于80%,三年内达到95%,特色楼组作为文明楼组的排头兵,不低于10%,三年内达到30%。

丰富参与机制,扩大受益面。一是开展楼组“三小”工程建设。建立《楼组知情册》,动态摸清楼组内的人员信息;修缮楼道内设施,倡导楼道新风;设立废纸箱、废电池箱等,养成环保习惯。二是完善楼组安全防范设施。升级防盗设备;免费开展煤气检测;加强防范宣传,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形成邻里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三是大力推进民心工程。实施“平改坡”等小区综合改造工程,给居民楼带帽(“平改坡”)、换胆(调换上下水管)、穿新衣(外墙粉刷、添补绿化、改建通道),使近2万户居民受益;推进楼道防盗门安装,受益居民将近7000户,有效降低了入室盗窃案的发生。四是积极推动社区文化活动,仙霞街道投资为每个居民区建造活动室和健身点,大力组织群众文化团队,每年组织读书节、歌咏节、旅游节、体育节等文化团队活动,组织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吸引居民群众从楼组走向社区、学校,交朋友、舒心胸、长本事。

优化激励机制,扩大建设成果。一是优化评比机制。改变以往单纯由居委干部举荐的评选情况,组织开展由群众评比、楼组“咬尾巴”评比、“一季度一评”的楼组长评选等方式,评选先进楼组、星级楼组,民主参与的评选过程增强了楼组“争先学先保先”的荣誉感。二是改进表彰方式。改变以往“开一个大会组织一次表彰”的方式,以发放到社区每家每户的社区报为宣传阵地,报道社区中的好人好事、新风新貌和楼组建设中的经验做法、优秀楼组长等,将表扬方式长效化、动态化、生动化,使先进典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推出服务品牌项目。把深受居民欢迎的工作项目化、涌现出来的热心群众团队化,持续推动服务群众的工作,如组建以社区居民施红心名字命名的“红心法律咨询站”;组建街道在职党员志愿者总站,放大了党员在楼组中的作用。四是树立先进典型。在社区文化的影响下,大批有能力有水平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发掘宣传,推荐他们的优秀事迹,涌现一批先进个人,引领着社区居民,使“小区是我家,爱心奉献它”的理念深入人心。

(本文据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调研汇总资料写作而成,在此表示感谢)

D267.7

B

1009-928X(2010)04-0048-02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车站社区文明和谐社区申报材料 篇4

车站社区居委会南起车站街,东临临汾站,西邻平阳北街,北至北外环桥,管辖面积0.6平方公里,辖区内设七个居民小组,74栋楼,有常住居民3466户,10271人。自2002年社区居委会成立以来,在上级党委和办事处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尤其是在“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活动中,精心设计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在辖区内形成崇尚文明,讲究礼仪,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的社会风尚。

一、争创文明社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

(一)、深入开展“爱、树、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提高在防灾避险、疏散急救、困难帮扶等方面的支援服务能力。通过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向更广层面、更宽领域延伸。

(二)、结合“爱、树、建”工作的深入宣传“临汾文民市民公约”和文明市民“十不”公约,并积极开展“时尚社区,低碳生活”活动。以“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意实效”为原则,广泛开展关工委工作,先后举办了未成年人法制讲座,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讲座,小手拉大手“唱红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价值体系,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一)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选树“文明和谐家庭”和“五好家庭”,进一步在辖区内形成学习、崇尚和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二是以“爱、树、建”活动为契机,扩大文明礼仪知识宣传,加大民族精神和文明市民精神的宣传力度。三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为载体,利用社区宣传栏,党员学习日等形式深入宣传党的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国情事情教育,推进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和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四是以“中华魂”活动为契机;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读书活动。

(二)突出社区文体特色,丰富文体活动内容。举办趣味运动会,世博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为居民的业余生活增添运动的活力。

(三)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二是加强文化环境综合治理。要坚持一手抓打击、一手抓建设,加强日常监管,配合派出所、办事处安监处开展网吧清理整顿、聘请义务网吧监管员等工作,为未成年人创造了健康的网络环境。

治理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坚决打击侵犯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三、精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继续加强文化阵地、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充分发挥文化中心户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在继续抓好“两节”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国庆,元旦,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祖国颂”汇演,“盛世重阳”汇演,“三八”妇女节汇演,“和谐社区、从邻开始”汇演等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按照“高效、精干、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要求,通过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和对十七届四种全会精神的学习活动,提升了班子成员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本领,通过“人脉管理学习”等专题培训,增强班子成员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强化领导意识,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五、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紧紧围绕提升辖区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这两个目标,坚持以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为原则,把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落实困难家庭的低保申

请,保障困难家庭基本生活,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申报工作,加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申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注“五老”群体,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社区干部本着“倾情、倾心、倾力”的态度,实实在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供了保障。

着眼于巩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社区成果,推进区级文明社区创建。有选择地广泛开展 “社区邻里节”、“美化社区环境,清除白色垃圾”、“消夏文艺演出”等主题活动,努力构建“与邻为善、互助友爱、明礼诚信、和睦共处”的新型邻里关系。协调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组织,深入开展“文明家庭”、“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拓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面和辐射面。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先后荣获“文明社区建设奖”、“十佳社区”、“红旗党支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区“文明和谐社区”等多项荣誉。

和谐社区 篇5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全面进步

——xx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材料

Xx社区成立于xx年xx月,社区位于xx西北部,东起人民路,西至满达路,南起校园街,北至国铁,辖区建成面积0.35平方公里。xx总体规划布局合理,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周边商业楼区,广场使建设中的xx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社区现有居民xxx户,总人口xxx人,全部建成后预计入住居民将达到xx户,xxx余人。

xx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帮助下,首先解决了社区办公场所问题,之后又投入20余万元,使社区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区办公室内设有办公服务大厅、牵手心语室、党员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绿色网络学校、多媒体活动中心、爱心捐助站、健身文体活动中心等。

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一直是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几年来,xx成立以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挂帅,居民代表为成员的和谐社区创建领导小组,按照《居民委员会自治法》及市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和民主自治,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居民,坚持软件完善与硬件建设同步,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做起,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活动,确定了以社区为载体,以居民为主体,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活动的总体思路,详细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加强创建工作宣传,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在辖区内家喻户晓,开创了全民共建的新格局。2007年xx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称号,2008年被评为“xx市五个好社区党组织”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荣获xx市2006—2009“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有”创优先进集体、扎区“和谐社区;2011年荣获xx区“和谐社区”、xx市“十佳精品社区党组织”、xx区“十佳精品社区党组织”,2012年荣获“2010—2012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全国示范农家书屋”、“xx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惠民服务示范站点” 等荣誉称号。

一、强化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xx现有党支部2个,社区党员44名,社区党总支在创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加强制度建设。社区党总支先后制定了组织生活、党员管理、联系群众等各项工作制度,有健全的党总支组织生活制度、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社区还建立了“六到家”的工作制度,即家庭纠纷调解到家、有病住院看望到家、新迁居民走访到家、“两劳”人员帮教到家、生活保障发放到家、下岗待业安置到家。党组织成员岗位职责明确,支部学习每月两次,学习气氛浓厚。几年来,我们始终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团结党员、教育党员的重要途径,在党员中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等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组织生活,教育了广大党员,更是深深地感染了社区的居民群众,“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居民的共同心声。

(二)加强班子建设。社区党总支坚持优中选优,打造一流支部班子的思路,提出“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和“让党员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的具体要求,在班子成员中提出了“四个必须”:班子成员必须思想上、言行上率先垂范;必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工作的关键时刻必须到位,在党员、群众最需要之时雪中送炭;班子成员通过沟通协调,必须营造和谐氛围。

(三)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社区党总支以“民心工程”活动为载体,确立了“核心在组织、专心抓党员、热心办实事、真心换民心”的工作思路,把党的工作落实到温暖民心、稳定民心、赢得民心上。2006年以来,我社区党总支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推出“有困难找党员”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解决各种工作生活问题30余起,为6名贫困大学生解决资金1.3万元,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家。同时,社区根据党员身体状况、爱好特长等情况,先后组建了义务巡逻队、家庭纠纷调解队,保洁队等多支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居民中得到广泛赞誉。

(四)扎实开展“党员议事会”活动。为把党建工作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拓宽社区党员参与渠道,以社区内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活动,为社区居民解决了10多项热点和难点问题,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长期开展“民心驿站”活动。“民心驿站”是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为方便居民群众,集中受理居民的各类求助、投诉、信访的群众工作服务平台,更是收集社情民意的良好途径。在党总支和居民小区中设有专门的记录员,便于及时反映群众诉求。

(六)、积极开展“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以“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社区党总支书记带头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民意,进一步增强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进xx全面科学发展。

二、齐抓共管,推进民主自治

在认真遵循《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探索社区建设新模式,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1、建章立制,夯实自治基础。在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我们设立居民代表大会,建立居民自治小组,制定《居民公约》《社区自治章程》《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居民代表提案制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专职工作者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等,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功能。

2、整合资源,挖掘共建潜能。社区充分挖掘和发挥辖区各类资源,主动搭建社区建设的实践平台,与帮扶单位共同开展了“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探讨、解决社区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造全方位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共建成果显著。在xx市粮食局、人口计生局、发改委、金融办;x区人大、人社局、公安分局刑警队、xx小学的帮助下社区共有18户困难群众得到帮扶,帮扶资金和物资达到26000余元,真正为老百姓办了实事,解决了困难。

三、以人为本,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位 以人为本,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一直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居民群众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面、多领域的,我们社区提供的服务也相应地在项目、内容、深度、广度上都达到更高层次。

(一)健全的就业服务网络。为了解决社区内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我社区针对失业需求,耐心细致当好“红娘”。一是千方百计与各方面联系就业信息,积极为失业人员寻找就业机会,不厌其烦地介绍合适的工作,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二是办好信息栏目,及时提供就业信息。社区专门设立了招聘信息栏,发布各类招工信息400余条,30多名失业人员通过我们的的招聘信息找到了工作。实实在在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搭建了一座再就业的发展平台。近年共安置下岗职工43余名,为失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70万余元,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为稳定就业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健全的社区服务设施。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社区不断完善服务设施,设立了卫生服务站、劳动保障工作站、计生服务站等工作站,成立了领导小组,配备了专管人员,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为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搭建平台。

(三)优美的社区环境。为切实完成好创建xx市文明卫生城市、整治环境卫生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居民群众的文明、卫生素质。我社区一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动员辖区各单位、各居民小组利用各种宣传形式,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大力宣传创建卫生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仅今年以来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十余张,刊发黑板报24期,广泛动员广大居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卫生整治工作;二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开展除“四害”,“门前三包”等、卫生保洁等环境整治工作。

(四)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建立健全了扶贫助困的动态救助机制,全面掌握社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困难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社区工作者自始至终把弱势群体生活作为工作的重点,组织社区的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为社区内的残疾人服务。在“三八节”、母亲节、春节等节日,社区工作者联同帮扶单位一起为社区xxx、xxx、xxx、xxx等困难家庭送去节日的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和温暖。

(五)社区卫生服务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基本能满足辖区居民的就医需求,做到了居民小病不出社区,我社区居委会成立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健康教育知识专栏,开展发放宣传单(册)、健康知识讲座等一系列健康教育宣传、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健康检查、健康咨询等活动,在居民群众中进行健康教育问答考试,社区服务站还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在计划生育服务方面,社区一直把对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放在工作的首位,免费为她们体检,发放避孕药具,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广大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大大提高,卫生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已开始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

(六)综合治理成绩突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xx以社区警务室为龙头,以社区治安联防队为基础,社区警务室常年有一名民警在社区办公,对于各种突发案件能做出快速反应,社区治安有了较大提高,为居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保障。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巡逻检查体系,使社区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1、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经常配合治安警务室,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领、强化管理、完善服务”的原则,对出租房和流动人口进行清理、登记、办证、建立台帐、掌握其基本情况。

2、帮教工作成绩显著。我社区成立由社区工作人员、片警、社区居民组成的帮教小组,对辖区“两劳”释放人员采取“定对象、定任务、定职责”的“三定”办法对他们进行帮教,每月定时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及思想情况,积极安排就业,鼓励他们自谋职业。

3、积极消除安全隐患。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社区还定期组织专职治保人员对辖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于消防栓、重点单位每月定期检查,积极号召并组织志愿者进行维护,对实在不能主动消除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决不让这些隐患威胁到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安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由于社区治保工作的突出成绩,于2007年获得区级“平安社区”的光荣称号。

4、人民调解成效明显。为了切实维护社区治安稳定,我社区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切实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矛盾纠纷的及时排查对辖区的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社区治保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本上做到了一般民事调解不出社区。

(七)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为了凝聚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我们采取社区搭台、居民唱戏的办法,积极创新载体,服务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发展特色文艺团队。创建并发展了社区秧歌队、腰鼓队、红歌队等文艺团队,各团队成员现已发展到50余人。围绕社区工作,结合重大节日、庆典,社区广泛开展文艺汇演、书画展览、手工艺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5次,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

2、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小区宣传栏、文化活动站、图书室、市民文明学校、科普课堂、绿色网吧等载体,与科协、医疗、文化、司法等一起,大力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广泛宣传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党的建设、卫生健康知识、法制宣传知识、环境保护、“八荣八耻”等内容,“四进”社区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小区居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挂帅,老干部、老党员为成员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辖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的了解,为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提供帮助,寒暑假开展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区阅览室还专门准备了一批幼儿图书,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阅读。为了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们聘请了网吧义务监督员,对辖区网吧进行每日巡查,杜绝未成年人沉迷于网吧。同时加强法制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

4、办好各类教育学校。社区建有社区市民学校、家长学校、法制学校、妇女学校等,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居民思想生活的实际问题,每季度开展一次市民素质教育活动,把公民道德标准、与创建有关的各种常识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小区居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意识全面提升。并专门建有图书室免费向居民开放,社区现藏书已达到千余册以上。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社区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区功能室日益完善,社区干部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我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社区组织健全、服务功能完善,创建了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方式健康向上、居住环境舒适幽雅、社区管理规范有序、社区保障功能完善、生活服务方便快捷的文明社区。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服务中感受真诚。在工作中我们深刻的感觉到社区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社区一班人苦干实干,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就一定能得到居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周围,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真情面对社区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琐事难题,真诚帮助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Xx办事处xx

和谐社区 篇6

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集体、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省级先进街道社区党组织、民主法制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安全文明小区、先进科普社区、巾帼文明示范岗、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五好关工组织、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社区组织召开驻区单位、居民代表座谈,共谋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成立由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主席朱东辉任顾问,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制订创建规划,加强领导,统一部署。

二、强化宣传,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社区利用社区文化长廊、宣传板、横幅标语、社区小报、倡议书等宣传阵地结合入户宣传、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楼长会议等方式,向居民宣传创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动员驻区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从而形成驻区单位,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和谐社区运行机制,共同推动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三、精心组织,全面开展创建活动

(一)强化核心,促进社区组织和谐

一是加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保障服务、治安调解、环境卫生、文化教育、计划生育五个委员会,设立综合治理协会、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业主委员会、社区服务站、再就业服务站,经常性 爱心捐赠站等组织;组织成立老年协会、青少年协会、妇女协会、残疾人协会、社区志愿者协会、文体爱好者协会、民营企业员工协会等群众组织网络;成立在社区居委会领导下的业主委员会,对物业公司及其经营者进行监督。二是组织作用发挥明显。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引领居民,建立主人翁意识,在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积极努力,从2007年开始,在各个自治组织中开展了 “重民生、强服务、比贡献、争做百姓贴心人”的系列实践活动,扩大志愿者队伍,倡导成员心系群众,了解民生,关注和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难点、热点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共解决民生问题70多件,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突出服务,促进社区人际和谐

1、面向贫困居民开展救助服务。社区先后建立帮扶对子60余个,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先后向贫困居民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价值28,000余元,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难题。

2、面向下岗职工开展再就业服务。社区开展再就业培训服务,培训下岗职工430余人次;以提供劳务信息、开办社区小市场、办理小额贷款的方式安置了48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就业。

3、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社区组建了以党团员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8支、187人,提供法律咨询86次;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健康讲和义诊。同时建立了32个家政、托老托幼、医疗等8大类便民服务网点,基本满足了社区各个层面居民的服务需求。

4、面向辖区单位开展社会化服务。为辖区单位、个体业户建立档案,并坚持做到“五个上门”,几年来,主动为驻区机企单位提供法律、政策、环境、治安等服务80余次,解决实际困难近150个,赢得了驻区机企单位的信任和支持。

(三)、优化环境,促进社区环境和谐

1、创建优美和谐的居住环境。几年来,社区以创建国家卫生、文明城为契机,以居民组为单位划分了责任区,按照《伊春市环境容貌标准》,开展了清理城市“疮疤”、植绿护绿、创建特色楼道、绿色社区、“楼道清扫日”、“公共设施清洗日”等活动,实现了楼道“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文化的卫生目标。以市民学校为依托,开展“创卫”讲座22次。建立了驻区单位及个体业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社区保洁员责任制等制度,成立了以老党员为主的义务环保监督员队伍,对违反社区绿化净化规定的单位及个人以下发通报的形式进行批评教育,通过这些方式,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社区卫生环境的和谐。

2、创建平安和谐的治安环境。将社区划分成5个治安巡护区域,设立治安岗,确定工作职责,组织年富力强的党员志愿者参加夜巡队,退休在家的党员志愿者白天义务守楼护院,三年来,及时消除防火安全隐患41处,预防盗窃案件12起。同时积极发挥社区民调、帮教工作队伍作用,坚持对“释解”人员、存在矛盾纠纷家庭、辍学学生家庭每季一访,先后化解民事纠纷33起,无“释解”人员重新犯罪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帮助2名辍学生重返课堂。组织开展了法律知识宣传进户,法律服务进家庭的“双进”活动,组织讲座15次,法律宣传8次,开展“创新思路开展反盗窃”大型系列活动两次,向居民发放法律宣传单近10,000张,进行法律援助6次,代写法律文书16份,打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

3、创建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充分发挥辖区学校集中,文体人才多的优势,先后组建了6支文体活动队伍。搭建了“小巷讲台、小巷舞台、小巷擂台、小巷影院、小巷之音”等“五小”平台,利用“日、月、节、会”等形式,坚持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以“五.一二”四川震灾为目的,开展大型募捐活动;以“五.四”青年节为契机,开展“三个一”纪念活动;以宏扬红十字精神为导向,开展救护演练、帮困、志愿服务等红十字活动;以“迎奥运”为内容,开展礼仪知识竞赛;以廉政建设进社区为题材,开展廉政文化展;以恐龙博物馆、资源馆和科技中心为教育基地,开展了“爱我林城一日游”和“科普宣传日”等活动;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主题,开展了“讲文明、拘小节、改陋习,树新风”活动月;以增进邻里关系为重点,举办邻居节;以健康为主要内容,举办了家庭趣味运动会、少儿运动会和“老年之声”音乐会;以“四自五爱”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加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以社区图书室和文化长廊为阵地,举办“中华魂”读书活动。先后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近30场,举办科普、书画展11次,并创作了具有卫星社区特色、突出互助互爱为主题的社区之歌--《用爱呵护你我》,目前已在社区居民群众中广泛传唱。为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争做文明人,争办文明事的积极性,社区还开展了“五好十优六文明”评选活动。先后评出了10个支持社区建设好单位、10名支持社区建设好公仆、10名文明市民标兵、10户文明家庭、10名优秀自管党员等共计160人,增强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继续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加强“四个和谐”建设,即“文化和谐陶冶人、环境和谐吸引人、秩序和谐凝聚人、治安和谐约束人,使社区居民处处受到和谐氛围的熏染,不断促进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发展。

伊春市伊春区红升街道卫星社区

和谐社区 篇7

一、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档案管理的服务性

1. 传统社区档案管理的服务性不强。

长期以来, 我国档案工作形成了一个传统, 即档案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档案材料的保管。社区档案部门也往往认为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社区档案的保管工作,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区档案的利用工作。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受社区档案工作水平有限所致, 另一方面也与社会公众对传统社区档案的利用需求不高有一定的关系。总之, 种种因素导致了传统社区档案工作“重保管、轻利用”的局面, 而这种局面长期存在必然导致传统社区档案工作的服务性不强。

2. 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档案管理的服务性较强。

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档案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同传统社区档案管理相比有很大不同, 从社区行政管理类活动转到关系社区居民民生问题的各种活动上, 使得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档案管理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 并且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服务作用更加突出。首先, 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档案管理服务于和谐社区建设, 担负着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依据、凭证及考核指标的任务。如通过社区档案真实记录和反映和谐社区建设活动的过程、效果等内容, 不仅能直接反映出社区工作的全貌, 还能为全面考核评估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依据。其次, 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档案管理服务于社区居民。一方面要通过对社区居民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来指导和谐社区建设活动开展;另一方面作为社区与居民联系的桥梁, 起到沟通的作用。

二、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档案管理的自主性

1. 传统社区档案管理的自主性较弱。

传统社区档案工作的自主性, 主要是由我国档案工作一直以来形成的工作原则所决定的。我国传统档案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则包括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安全与完整原则等;同时, 我国的档案事业体制属于集中式体制, 即实行执政党和政府的档案、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下的管理体制。这些工作原则和体制说明传统档案工作是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进行的, 在一定程度上就难以发挥档案部门的自主性。另外, 在没有开展和谐社区建设活动的时候, 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保障社区顺利运行的各种行政管理活动上, 社区档案主要是在这些管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转化而来的, 是社区日常活动的真实记录, 主要发挥凭证和参考价值, 档案工作自主性不强。

2. 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档案管理的自主性较强。

由于和谐社区建设活动是以社区为对象, 社区管理者为主导, 根据本社区情况开展的, 所以其活动本身的自主性就比较强, 也就使得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档案工作具有较大的自主性。首先, 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档案工作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是由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改革所决定的。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国的行政体制进行了很多变革, 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既不是机关单位, 也不是企业事业单位, 而是城市居民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一方面接受街道办事处、政府部门的指导, 另一方面通过社区自治活动实施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因此, 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的自主性使得其社区档案工作也相应具有了自主性。社区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级主管部门, 未完全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集中式管理体制, 而是根据社区所处实际环境制定社区档案工作范围及各项工作制度, 通过自主性的发挥推动社区档案工作及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进行。其次, 和谐社区建设中产生的社区档案属于社区居民委员会所有, 属于“社会其他组织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档案。”同时, 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情况, 如居民构成、地理环境、开展活动的种类与内容等都不尽相同。因此, 和谐社区建设中不同社区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体现出差异性, 决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 而是应该充分发挥社区自身的主动性, 找到适合本社区档案工作的方法。

三、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档案管理的超前性

1. 传统社区档案管理不具有超前性。

以指导全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例,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将文件从其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以文件价值形态的不同分为不同阶段, 即通常所说的现行文件、半现行文件和非现行文件。传统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半现行文件和非现行文件。一方面, 非现行文件对于形成机关即社区的第一价值基本丧失, 如果还有针对其他利用者的第二价值, 则由社区移交给档案部门进行保管。另一方面, 随着整个社会档案工作的发展, 传统社区档案工作也逐渐包括了半现行文件, 通过对社区建设活动中的半现行文件进行管理, 最大程度地发挥社区档案具有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 传统社区档案管理主要集中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和活动结束后, 基本不具有超前性。

2. 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档案管理具有超前性。

和谐社区 皓首欢愉 篇8

邓家社区隶属于吉安市青原区河东街道,辖区范围内常住人口有2700余人,其中老年人占10%左右。该社区是吉安市首批三星级社区和示范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敬老爱老先进单位,全国、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社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社区,全省百佳民主法治社区等荣誉。

2005年,该社区将临街500平方米的店面改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进行规范布局、标准配置,将优抚低保、劳动保障、家政服务、法律宣传等纳入“一门式”窗口服务,设置了居务公开和文化宣传长廊。为了方便老同志了解相关政策和社区工作信息,该社区特意在社区服务中心内安装了触摸显示屏进行居务公开和社区宣传。社区在尊老、敬老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在社区生活的老年人很有归属感。

“要想社区和谐稳定,就要让老年人思想稳定。”这一点深深扎根于社区党支部邓书记的心里。邓家社区居委会的前身是邓家村,它是青原区最先由村改社区的。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邓家村的全部农田都被征用进行开发,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失去了保障。年轻人可以外出务工,自力更生,但是老年人的生计问题就成了社区工作的首要难题。为了使老年人住有所居、困有所帮,社区从2002年就开始着手开发建设农民发展余留用地。社区主动与区政府、区建设局、街道协调,办理规划审批和土地管理登记等手续。目前,社区所有的发展余留用地都基本开发建设完成,大部分家庭已有1~2套新住房和1~2间新商铺或仓库。社区的老年人说:“原来我以为户籍由农变非农,我们这些老人,一无农田二无单位,苦日子在等着我们了。可怎么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进这样宽敞明亮的商品房里,而且每年仓库租金收入都有近万元。在这样和谐的社区生活,我们老年人很舒坦。”

2005年,该社区率先在全省建立爱心慈善超市,并募集到价值13万余元的爱心物品。在40平方米的爱心慈善超市里,摆放着各界人士捐助的棉衣、棉被、食用油、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社区定期将爱心超市的物品发放给每一位生活贫困的老年人。每年社区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社区还特别拨付2万元,为爱心慈善超市添置老年人的生活必需品。

邓家社区时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建设了4个规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并提供上门救助服务;在社区的两个文化休闲广场,都配备了健身器材;社区还建立了医疗保健室,针对老年人易患的腿脚无力、颈椎酸痛、腰椎间盘突出等,配备了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健身器材和康复设备,老年人每天都可以在那里进行康复锻炼。

该社区还投入36万余元资金建立了老年人活动室、文体娱乐室、老年人学校和图书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内有图书2万余册,以及各类报刊。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含周末)定时开放阅览室,协会会员可以免费借阅报刊。每个月,社区会组织老年协会的会员开展集体活动3次以上;还会组织社区义工为老年人提供理发、修车、修表、家电维修等各类服务,以及医疗、心理、旅游、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在老年人学校,社区会不定期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为老年人讲授养生保健、依法维权的知识等。

本着“开发健康和快乐,提升老年人的自身素质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的宗旨,邓家社区组建了老年人腰鼓队、扇子舞队和“婆婆劝网队”(社区妇联牵头,组织6名老年妇女成立了“婆婆劝网队”)。在周末和节假日,“婆婆劝网队”的成员采取轮班制,两人一组,对在辖区内网吧上网或欲进网吧的未成年人进行劝阻教育,对沉迷于网吧的未成年人做细致、耐心的思想转化工作,和他们结对子,开展谈心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教育他们不要沉迷于网吧。老年人腰鼓队和扇子舞队不仅活跃了本社区的文艺生活,而且还经常到其他社区、单位进行演出,为邓家社区提升了知名度。

上一篇:中学生课堂礼仪教案下一篇:如水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