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共20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这个办学理念和“道德自律、学习自主、健体自觉、交往自如”的海小文化,以 “喜迎上海世博,争当四好少年”为主题,依托我校德育县级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专项训练之研究》,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重点,努力开展适合二年级学生实际的少先队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工作要点
1、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和学校工作计划中的“四自”海小文化及海小五小队员(父母的“小帮手”、文明礼貌的“小标兵”、同学朋友的“小伙伴”、保护环境的“小卫士”、主宰自己的“小主人”)等内容开展始业教育,让学生学习并努力争做。
2、继续开展德育主题系列活动。本学期学校的德育大主题是“喜迎上海世博,争当四好少年”,围绕主题开展各项中队活动。
3、努力搞好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符合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好晨会、班队活动时间抓好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反邪教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等,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切实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充分发挥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访的作用,指导、引导好家庭教育。
5、抓好诚信崇洁进校园、进教室、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校园”这一条主线,细化班级安全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晨会、思品、班队、黑板报、队报、网络等各种教育形式,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饮食卫生安全、家庭生活安全、户外活动安全等安全常识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警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7、配合学校少总部积极开展各项少先队工作。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引领学生的思想、展示学生的风采
1.在电脑演示中, 学会观察, 提取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运用信息解决数学问题。
3.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在电脑演示中, 提取数学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引入课题
1.播放歌曲《郊游》 (鼓励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
板书:快乐的队日活动 (电脑出示背景图) 。
2.谈话。秋天到了, 大雁高飞, 天气十分凉爽, 一群小朋友来到郊外, 绿绿的茂盛的树木, 清清的小溪……多美丽的景色呀!同学们决定在这里露营, 举行快乐的队日活动。把你在图中看到的情景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二、主动探究, 解决问题
1.电脑出示帐篷图。在队日活动中, 小朋友们都是能干的小主人, 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瞧, 他们在队日活动中做了哪些事情呢?
随机板书:搭帐篷、晒毛巾、烧烤、搭鸟窝、钓鱼、洗菜……在这些活动中, 包含着许许多多我们能够解决的数学问题, 我们一起把这些问题找出来!
老师提醒:提问题时要按照顺序观察图画, 把一个活动中包含的问题都提完了再去看其他的活动, 比如围绕前两项活动, 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小组交流, 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记录下来, 标清1、2、3……开始吧!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老师参与其中, 并请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写一些问题, 每人一个, 注意不能重复。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 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2) 3个帐篷一共住几人?
(3) 晾毛巾一共有几个夹子?
(4) 一共有几人搭帐篷?
老师随机:若每人用1条毛巾, 每个帐篷住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中一人钓了4条鱼, 两人钓的同样多, 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3.汇报答案。
(1) 一共有多少条毛巾?6×6=36 (条) 。
(2) 3个帐篷一共住几人?A:每人用1条毛巾, 有6×6=36 (条) 毛巾, 一共有36人;B:每个帐篷住12人, 有3个帐篷, 一共有12+12+12=36 (人) 。
(3) 晾毛巾一共有几个夹子?晾一排毛巾用6个夹子, 有6排毛巾, 一共有6×6=36 (个) 。
(4) 一共有几人搭帐蓬?3人搭一个帐篷, 一共有3×3=9 (人) 。
4.小结。大家观察得很仔细, 以搭帐篷活动就提出很多数学问题, 并用各种方法解决了问题。我们再看看其他的活动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呢?
三、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1.选择喜欢的活动项目, 仔细观察, 和同组小朋友说说,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并比一比哪组同学提的问题最多, 解决的办法最好。
2.各小组选择相关活动, 组长安排, 互相提问, 开展讨论。教师巡视, 与同学交流, 有针对性地指导。
3.汇报、交流、补充。
(1) 烧烤活动:参加烧烤的一共有几人?4×4+1=17 (人) 或4×3+5=17 (人) 。
老师随机:烧烤时手中有几根棒?4×3+3=15 (根) 。
(2) 洗菜活动:一共有几人洗菜?2×3=6 (人) 。
老师随机:一共有几个篮子?4×3=12 (个) 。
四、总结提高, 拓展应用
(一) 今天你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
1.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小主人, 真棒!
2.经常使用乘法解决问题, 可以带来很多方便。
(二) 老师提出希望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学习能力;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身为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一、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中的课文,仅靠教师的一张嘴和手中的一支粉笔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而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
二、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集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吸引了学生,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丰富了语言的文化内涵。
三.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参与可以为朗读平添色彩,也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地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坪山小学:梁灿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69个孩子,38个女生,31个男生。他们天真活泼,顽皮可爱。在上个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很多情况我都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不再像刚接手这个班级时的毫无头绪。有的学生经过一年来的品德行为训练,对行为规范有了一定的掌握,十分清楚一些基本的学生守则,能很好地遵守纪律。但是部分同学还不能适应“辛苦”的小学生活,缺乏自控力与自我约束能力,对老师的要求还不能完全的理解与执行,需老师耐心的讲解与反复的督促。
二、具体教学工作安排:
三月份(重点:良好行为养成教育、安全教育)
1、各班开学初开展文明礼仪、纪律、卫生方面的常规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一日常规》,继续建立全体教师参与的导护制度,树立良好班风、校风。
2、制订工作计划。
3、召开家长会议。会议主题: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会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4、组织学生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关活动。
5、对学生进行在校和假期中的交通、防火、防溺水、防中毒等安全教育。
6、组织开展全校学生行为规范评价活动。
四月份
1、各班对学生遵守《小学一日常规》情况进行小结。
2、1-6年级家长问卷调查。
3、做好教室美化工作。
4、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5、组织开展“五好小公民”的征文演讲活动。
6、组织选拔校园小画家活动。
7、加强晨午检,预防传染病,做好防溺水等安全工作。
8、组织开展紧急消防疏散应急演练。
五月份
1、组织读书活动。
2、组织学生参加葫芦丝培训。
3、开展校园合唱队合唱比赛。
4、强化学生行为习惯。
5、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讲座。
6、做好关于“关爱明天,普法先行”资料的收集。
7、开展校园小画家作品展活动。
六月份
1、组织“六一”节目活动。
2、组织学生积极复习迎考。
3、加强安全教育,做好防溺水等安全工作。
三、具体措施
1、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室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空间,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一个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无疑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搭建活动的平台。活动是小学生最乐意参与的一种班级生活方式,它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理想手段。班级文化的创建离不开活动这个载体。本学期的班级活动主要在学校活动整合的基础上建立有班级的特色活动。如“我为美化教室出份力”书画活动、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聪明在于勤奋”主题队会、“万事讲规则”主题班会、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做大自然的小卫士
3、抓好班级一日常规,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课堂纪律,提高效率。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反复的、长期的训练形成的。实践证明,行为习惯的训练要从小抓、尽早抓。利用晨会课时间,教育及强调校内外讲文明问题,给学生阐述讲文明的重要性,并以学校中真实的事例进行教育。
5、树立榜样,效仿行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行为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每个人都时时、处处注意礼帽,使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为班级增光。在班级中形成文明、守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使整个的班风、班貌都呈现绿色,让绿色教育渗透整个班级的每个角落。注意在同学中树立先进典型,要求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指导他们由仿效榜样的行为过渡为自己的自觉
行为。
6、利用班级刊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
7、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8、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9、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10、加强学生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抓好班级的室内卫生及包干区卫生;要求学生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11、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一、阅读目的:
课外阅读可以增加识字量,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增加对课文的感知程度,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并能陶冶情操,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熏陶,在人性上达到共鸣.为一个人的情感、素养和思想的发展达好基础,对学生的未来充添色彩.
二、活动措施:
(一)环境的营造:
1、搜集和在教室中张贴读书名言、警句,并联在学习园地中张贴启发、鼓励学生读书的标语,让孩子们体会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聪明。
2、设立图书小书柜。通过向学校图书馆借阅和学生自带,使图书角都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再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每周可换书一次。
3、根据学校的.活动安排,每学期开展荐书活动。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好书,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这学期我班将阅读《安徒生童话》、《名人故事》、《神话故事》、《格林童话》。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1、每下午活动20分钟读书给孩子听。
2、每周的三、四早晨7:50——8:10为美文诵读的时间。
3、每天中午12:30——13:20定为自由读书读报活动时间。回家以后,每天自觉看书。
(三)教给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兴趣积累法。提倡学生在看书时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随时摘录好词、好句或精彩片段,并写读书体会。
2、做好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不同的读物能采用不同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
(四)加强阅读评比。
1、制作一份阅读评价表,请家长合作把学生一周来的阅读情况进行周评,于星期一早上交给老师进行批阅,并把每一位学生一周阅读情况展示在“千里之行,始于读书”的班级评价表中,以供互相学习,进取。
2、定期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组织朗诵,出读书小报活动,每月评出一名“阅读之星”,颁发奖状。
三、每周课外阅读课内容安排:
周 次 具 体 内 容
第一周:《名人故事》推荐
第二周:《名人故事》导读
第三周:《名人故事》故事会
第四周:学生刊物阅读与交流
第五周:《安徒生童话》推荐
第六周:《安徒生童话》导读
第七周:《安徒生童话》优美片断朗诵比赛
第八周:《格林童话》推荐
第九周:《格林童话》导读
杨雪
一,情况分析:
曾子(2)班共有学生24人,是一个班风纯正、积极向上、活泼进取的班级体,在这个大家庭里面,大家日常相互帮助,学习相互赶超,班级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批优秀的小干部在学校和班级的岗位上崭露头角,初显锋芒。本学期将在以往的基础上,拓展班级活动的深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重点工作: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认真领会、深入贯彻《纲要》的精神,结合纪念日以及重大节日,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抓紧夯实养成教育的基础、法制教育,培养合格的小公民,合格的小学生。
(2)深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晨会、周会等德育主阵地,探讨养成教育实施的新载体、新途径、新方法。本学期重点是结合‘清明节’、‘感恩社会’系列活动和‘雷锋月’主题教育,让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习惯。
(3)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结合假日小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成长,选择合适的教育阵地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抓好班级博客的建设,积极对外宣传班级。将传统活动与重点活动有机结合,突出新意,力求创新,追求实效。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班风建设,加强少先队小干部的培养,多设岗位、多给责任、多加锻炼。
(2)严格训练学生的一日常规。抓紧平时的训练与指导,抓紧平时的检查与评比。重点是突出学生的自律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班级管理自动化。
(3)充分挖掘鲜活的教育元素,利用好传统节日的时代因素,结合中学校工作安排,做好班队活动。
(4)大力改革班(队)会制度,突出这节课的德育因素,开展自主班会、自主晨会,给学生说话的权利,使之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
四,每月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活动主题:养成教育
1,寒假生活总结。
2,布置班级橱窗。
3,选出班级寒假小明星。
4,利用“三八”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5、增强环保意识,利用植树节开展实践活动。
6,缅怀革命先烈,做好扫墓准备。
7、不知清明文化橱窗,宣传“寒食节”等传统文化。
四月份
活动主题:革命传统教育
1,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
2,小菜园种菜一次。
3,利用世界卫生日,对学生普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利用世界读书日,去书城买书一次。5,参加学校的卖报纸募捐活动。
五月份
主题教育:我运动,我健康
1,进行今日我当家活动。
2布置班级橱窗,彰显体育精神。
3,“我与你同行”(5.21全国助残日)4,利用母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5,筹备“我运动、我健康”运动会。
六月份
主题教育:勤奋学习教育
1,开展迎六一儿童节活动。
2,开展今日我当家。
3,布置父亲节橱窗。
4,校星评比。
基础日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日语语言方面的基本功, 为学生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而高级日语则是在基础日语的基础上, 进一步巩固一、二年级所学知识, 掌握更新日语知识和技能。大学二年级的日语精读课处于基础日语向高级日语的过渡阶段,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要求日语教师也应充分注意这种过渡性的特点, 在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要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日语初学者到日语初通者再到日语精通者的过渡。
据相关调查统计, 在日语教育的过程中, 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各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担任教学的模式。因此出现教学分散性的问题。大部分老师因为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使用单一教材的习惯。从而造成了以每位老师各自为战的状态。于是, 在教学过程中, 造成了不是老师以学生为中心, 而是学生去适应老师的现象。并且随着学生每年的升级, 担任各门课程的老师也是经常地发生变化。这样使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较为分散的状态下, 穷于应付。很难树立起一个统一的、贯穿于四年日语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环境。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学方法不当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 片面强调书面语法, 而忽略口语。
在使用日语的环境里, 根据不同场合必须交替地使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这是日语表达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而且即使表达同一内容, 书面语也是和口语差别很大。口头语言的学习不足, 必然会造成学生在口头语言方面理解和表达产生偏差。
(2) 单词的孤立性记忆。
传统教学过程, 主要是学习新单词之后, 再重点围绕课文对文法点进行授课。那么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也是建立在对课文的理解之上。这种单词的记忆方式, 不但比较枯燥也容易使单词与生活场面脱离。
(3) 归纳能力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注意归纳能力的培养。翻译是很难将说话人的原话原封不动地传达给第三者。所以在时间许可范围内, 必须在理解说话人原意的基础上, 短时间内进行归纳和整理, 然后传达给第三者。所以要求作为现场翻译工作的学生, 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发言人的原意进行取舍, 从而造成断章取义, 最终使自己所翻译的内容出现偏差。
为了避免问题出现和发生,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目前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为基础日语教学的实施者, 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 有的放矢、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与语言学习和运用相关的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采用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的教学形式, 把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文化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课程的效益, 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使学生在掌握外语的同时获取文化知识, 正确理解所学语言, 提高准确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总之, 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教育, 是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一专多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必经之路。为此, 应把日本文化语言学作为今后研究的课题, 主动积极地研究和探索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把不断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努力培植语言文化一体化的教学机制。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教师应解放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更新观念方面, 教师应首先做到精读课教学中,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文件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顾问, 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 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其具体做法是:
首先, 在宏观方面, 教师应当按照外语学习的规律和科学的外语教学理论, 根据国家的教学大纲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需要组织好整体的教学体系。在集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该以自己为主角, 把课前准备好的单词, 惯用型、句型段落、篇章结构等滔滔不绝地讲给学生, 上课满堂灌, 而应以学生为中心。本校日语专业二年级的精读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主编《新编日语》第三、四册。该教材的课文是由本文、会话、应用文构成的。本文是每课的主题内容, 可供朗读练习和连贯叙述时用。会话是根据本文展开的连贯性的对话, 用于听说训练。应用文除了一部分介绍日本的自然和文化外, 大多数是与每课的主题内容相关而又独立成篇的, 题材广泛, 目的是通过阅读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教师应在课前, 要求学生做好充分预习, 并指定一些相关的参考书, 让学生在预习中努力掌握自己所能掌握的, 然后再把没有弄懂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这样, 教师则可以不必花费大量时间逐一讲解每一个问题, 只要集中精力解决好学生们感到困惑的重点问题即可。这样, 教师可以把用于阅读理解上的大量时间节省下来组织学生们进行听、说、写等方面的练习。例如, 在写作方面, 可以做些造句练习、课文改写、写读后感等;在会话方面, 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口头讨论或者模拟出与课文相似的背景做些适当的情景对话等等。应当注意的是, 无论哪一种练习形式, 都应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既综合锻炼了学生们的外语各项基本功, 又巩固了其所学的知识。另外, 即使是在阅读理解上, 授课方式亦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先听磁带, 然后课上由学生直接朗读, 教师只起一个纠正、评价的作用。尤其是课文翻译时更应如此。对待一些语言上的难点, 亦不应由老师直接先讲出来, 而应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在一旁做引导、补充、归纳等工作。而只有对学生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才应做些重点的讲解。总之, 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自己, 进而提高其自身的各项能力, 而教师则应是课堂的主持人, 学生的学习顾问。这样, 学生的学习则具有主动性,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可以进行外语各项基本功的综合学习, 并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外语精读课教学中, 我们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学生本身和积极参与来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水准。
结语
在外语教学中, 对教学的研究和教材的开发是关键环节之一。尤其是精读课程, 它是外语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能起到主导作用。大学二年级日语精读课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期, 精读课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个特殊性, 采取“特殊问题特殊对待”, 才会对学生的以后外语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提高我国日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水平日语人才。
责任编辑:王宇
摘要:日语精读课是日语专业综合课程的主要科目, 大学二年级的日语精读课处于基础日语向高级日语的过渡阶段,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目前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日语初学者到日语初通者再到日语精通者的过渡。
一、尊重学生的观察感受
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的学生,看到同一事物感受也会不同。但是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如,《小白兔运南瓜》(第一册),两幅图上都有小白兔和南瓜。前一幅画小白兔和南瓜在一片南瓜地里,后一幅画是小白兔和南瓜在家门口,有兔妈妈。抓住两幅画上的景物(一片南瓜地)和(家门口,还有妈妈),让学生仔细观察,再说一说。学生看到的肯定不一样,说的也不一样,有好有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察感受,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引导学生注重图中的细节,展开想象
教师应该注重细节的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想象。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细节上给学生一些提示,但就是这一点提示,可能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细节成为学生想说想写的突破点,从中加深对图意的体会。例如,第一册第四单元《怎么办》,先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从整体看(小明是怎样做的),再到部分观察(小明和王爷爷是怎么做的,表情有什么不同),这样使学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更容易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观察到细节。
三、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
只有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看图写话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在图画之外合理想象,给写话加一个作铺垫的开头段和富有哲理性或有一定意义的结尾段,使文章更加充满活力。例如,《小白兔运南瓜》(第一册),两幅图上都有小白兔和南瓜。前一幅画小白兔和南瓜在一片南瓜地里,后一幅画是小白兔和南瓜在家门口,有兔妈妈。抓住两幅画上的景物(一片南瓜地和家门口,还有妈妈),提问小白兔是用什么方法把南瓜运回家的。这里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想象,小白兔可能用滚的方法把南瓜运回家(或一步一步慢慢搬回家)等方法。可能学生会说出许多不同的方法,教师要正确对待,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尽量给予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四、注重写之前说的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尊重每一个有条理的观察顺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版本,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在说的同时师生共同点评,做到及时指导。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词句,可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如,表现春天的图,可以用上“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对学生写话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然,对学生的写话训练方法多样,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我将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
编辑 董慧红
靳利平
书如其人,自古以来人们就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体现一个人做事做人的态度,留给他人一个好的映像。
一:指导思想 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2.提高写字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的艺术个性。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字教学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有利于促进其他学科质量的提高。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特别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对高年级的书写评价,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情趣。
二、学习目标
1.在书法活动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 2.指导学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对其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社会交际起到深远的影响。
3.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4.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三、活动实践
1.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课,从指导笔画笔顺入手、字的间架结构细处入手,做好写字指导。
2.鼓励学有余力在自愿的基础上购买一本随堂钢笔字贴,利用写字课以及课余时间进行描写练习
3.利用《写字》书本,强化仿写练习。
4.采取自主和协调的方法,建立写字活动小组,有计划、有落实,完成写字活动的具体目标。
5.在组与组之间,开展每月一次的书法比赛,对做的好的小组给予表彰奖励,对做的差的小组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跟踪指导评价。6.将学生的优作张贴展览,让他们拥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写字练字的积极性。
7.指导教师做好活动总结,将活动的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完善活动的文本资料档案管理。
8.活动成果以手抄报,优秀习作,硬笔书法等形式展出。
三、具体活动安排
第1--2周 钢笔书法及其基础知识 第3--4周 笔画书写——横、竖、撇、捺的写法 第5--7周 笔画书写—--点、钩、折、提的写法 第7--10周 笔画书写——-横撇、撇点的写法 第11--14周 笔画书写——常用偏旁部首的写法 第15周 临摹书写 第16-周 仿写例字 书写比赛
学生生活在农村,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又受年龄小的影响,知识面及生活常识都知之甚少。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直观、具体、形象的表面上,但对新鲜的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模仿力极佳。容易接受新知并喜欢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本班班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用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对于班级组织的队活动都能积极参加,比如劳动技术活动、科技节活动、文体活动等,也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但还有个别自我学生约束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活动中缺乏互相帮助的习惯的养成。这一学期将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组建一个团结、有集体向心力、凝聚力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体。
3、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4、进行尊师教育和团结教育,通过课堂学习文体活动竞赛等培养学生尊师团结、互相帮助的高尚品德,培养他们从小热爱集体,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5、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锻炼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
三、活动措施
1、改进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寓教育于教学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中。
2、培养骨干,树立标兵,抓典型带一般,使其得到全面提高。
3、完善“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教育活动。
4、开展三个教育“学雷锋周”“自律周”“自理周”。
5、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通过互助互爱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和能力。
6、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7、让学生自我评定,并组织进行课堂表演或竞赛。
在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由活动,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重视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阅读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二年级阅读课《酸的和甜的》,我创设了实物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一串葡萄)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谁来尝尝是什么味道?(指名上台品尝)告诉大家味道怎样?(甜甜的)奇怪了,葡萄明明是甜的,味道好极了。有一群小动物却都嚷着:“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酸的和甜的》”一问完,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酸的和甜的》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葡萄究竟是什么味道。
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學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另外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我以《看雪》为例,由于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让学生首先画出你心中的雪景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我设计了一些表格进行每月评价,在学期结束对每月评价制作统计表来向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的结果。我认为作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难忘的一天》时,学生问:“难忘的一天是指那一天?”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这一天为什么令“我”难忘?”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正用问“?”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再如我在教《我选我》这篇课文后,我班王彦飞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呢?说得真好,我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呢?这样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都是孩子,他们更喜欢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决定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并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书上册第三单元中《坐井观天》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学生做个游戏,老师可以把书卷起来放到学生眼睛上,并让学生通过书中间的那个洞看天,问学生看到的天有多大,学生的回答就会越来越贴近那只井底之蛙的答案,所以,让学生现走进青蛙的内心,之后再让学生把书从眼睛上拿开,再看看眼前的天是怎样的,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就发现原来天是看不到边际的,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课文,也要让他们懂得,我们要跳出来看世界,不要总是主观判断,并把自己拘泥在一个小地方,这样,学生就会很轻松的了解这篇课文的意思,同时也学到了重要的知识。
二、丰富教学内容
八九岁的孩子是处于一个爱听故事的年龄,并喜欢了解不同故事中的不同人物,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点,多多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八单元《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教学之后,老师可以接着给学生讲一些关于爱迪生的其他故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例如,老师可以介绍一下爱迪生,他是美国伟大的发明家,他不仅发明了白炽灯,还发明了留声机,这两样东西是爱迪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发明。另外,给学生讲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孵蛋的故事:“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很爱动脑筋的孩子,好奇心也特别的强,有一点早上他妈妈发现爱迪生不见了,就发动全家到处找爱迪生都找不到,直到晚上,才发现小爱迪生趴在鸡舍旁并肚子下面压了一堆鸡蛋,这时可以让同学们猜猜小爱迪生在干嘛,同学们一定会有各种答案,然后老师接着讲,原来他是想用自己的肚子付出小鸡来,结果鸡蛋被小爱迪生都压碎了,并且他终于明白了母鸡可以孵出小鸡,但人由于某种原因是不能孵出小鸡的。”教师可以在讲课文的同时教给孩子们一些课外的知识和课外的小故事,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了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方法
语文这一学科是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一门学科,识字这一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一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面对这么一个重要但又枯燥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用字谜教学法来指导学生认字写字,例如,守门员———闪;有人偷车———输;一口咬掉了牛尾巴———告等,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验汉字奇妙的同时,加深对所学生字的理解和记忆;并可以在时间长了之后让学生自己编字谜,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开动脑筋,然后,老师在必要的时候给主动编字谜的学生一些奖励,这种激励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另外,教师也要培养学生朗读和表演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一株紫丁香》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带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适当地在班级举办一个朗读比赛,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或者是在《小柳树与小枣树》的教学中就要选出两个学生进行对话,一个扮演小柳树,一个扮演小枣树,并要带有个人的动作和感情,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表演能力的效果,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全面发展。
根据本文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分析以及提出的策略,可以说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和年龄,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到知识,作为老师也要多多和学生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你的课堂中去,学会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地提高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都是八九岁的孩子,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比较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是不容易长时间集中精力,同时这些孩子也像一张白纸,老师怎么教孩子就会怎样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品格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教师要注意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觉得课程枯燥,尽量搞活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就如何提高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傅昊.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艺术策[J].方法交流,2013(6).
阳春三月,春风吹绿大地,万物吐露芬芳。此时,我们总会想起一个光辉的名字——雷锋。雷锋的故事一代代传颂,雷锋的歌曲一代代传唱,雷锋的精神已经成为亿万中国人民不朽的精神财富。虽然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雷锋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一代代传承。值此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之际,为了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热爱集体的习惯。为共建“和谐的校园”做出新的贡献,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培养青少年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二、活动主题:学雷锋 树新风、我与雷锋精神同行
活动时间:三月份
三、内容与安排
(一)“学雷锋”活动动员阶段——“我与雷锋交朋友”(1日——7日)
1.做好一次号召学雷锋活动的国旗下讲话。
2.在班内开设学习园地与宣传栏,对雷锋事迹、好人好事进行宣传与表扬,出一期有关雷锋精神的黑板报,3.播出一期以学雷锋为主题的红领巾广播。
4、利用班会课学习雷锋事迹。
(二)“学雷锋”活动落实阶段——“我以雷锋为榜样”(1日—15日)
活动要求:从小事做起,身边做起,从岗位做起,参加一次献爱心活动、举行一次“学雷锋,树新风”主题班队活动。
1、开展了“向身边的同学学习”的活动。
2、一次献爱心活动。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清理校园死角垃圾;擦去校园墙壁污渍;使德育教育真正的转化为行为。
3、举行一次“学雷锋,树新风”主题班队活动。
4、举行“做文明的小学生”主题班会,观看“雷锋主题”的电影。
5、学习雷锋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施学雷锋“三个一”活动:每位同学至少为社会为学校做一件好事,帮助一位困难同学,在家为父母做一件家务,在公交车上给老幼病残孕让一个座。读一本好书、学习一种精神。
(三)活动总结阶段——“我与雷锋并肩行”(3月1日~31日)
回顾一个月的活动,认真总结所得所获。表扬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促学生对自己、对同伴进行合理评价。认识到雷锋精神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热爱生活,就要热情奉献。
撰写人:华青松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班的感恩教育是一种通过家庭学校联合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方法,通过一些活动和形式对学生实施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是为了擦亮学生蒙尘的心灵,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铭记于心。也是我校加强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要求学生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做到孝敬父母从家里的小事做起,从关心父母的生活起居做起,从体验父母一天上班的辛劳做起。在家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关心同学关心老师的好学生。具体在下列几个方面:在家里,孝敬父母,关心体贴父母,尊敬长辈,知恩报恩。在学校,尊敬老师,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关心同学,帮助同学。
一、活动的主要内容
1、感恩父母,就是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尊敬长辈。
2、感恩师长,就是要感谢老师的教诲和辛勤的培养,尊敬师长。
3、感恩同学,就是要感谢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友情。
二、具体安排
1、宣传发动
(1)收集一些古代的或者是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班会上交流。(2)幻灯片看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仲由负米》、《彩衣养亲》、《哭竹生笋》、《卖身葬父》等。(3)学唱一支感恩歌。《小乌鸦爱妈妈》——“路边开放野菊花呀!飞来一只小乌鸦呀!……”
(4)背熟5句孝敬父母的名人名言。
2、品滴水之(1)感恩父母
组织学生开展“走近父母、体验父母、理解父母、回报父母”、“小手牵大手”的活动。记住父母的生日,知道父母最喜欢吃的菜和水果、食品等。跟着父母去上一天班,体会父母的辛劳。为父母做一件事:洗脚,倒垃圾,拖地,洗衣服,洗碗,做饭,做菜,端茶。和父母一起参加游戏活动,如贴鼻子游戏,绑腿游戏,投掷游戏等。亲子互动,传递亲情。(2)感恩老师
体验老师每天批改作业、备课、上课、给学生纠错的辛苦,知道老师默默无闻地付出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为了为祖国培养有用人才。开展“假如我是老师的”演讲。
(3)感恩同学
组织学生开展“温暖的手”的活动。同学摔倒了,伸出友谊之手拉一把。同学没有笔,伸出援助之手借一支。同学家贫穷,伸出温暖之手帮一帮。还让班长把每个同学的生日全部记下来,用 一张纸按月的顺序排列下来,每当这个同学生日的先天,由班长提醒,然后每个同学在家做一些准备,比如:画一张贺卡,或者一幅画写上祝福语。到了同学生日的当天早晨晨会的时候,全班唱生日歌,然后同学献上不花钱的礼物和祝福语。
3、感恩回馈
(1)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a、记住父母生日或者父亲节和母亲节画一幅画,写上祝福语。b、跟着父母上一天班,体验父母的辛劳。
c、为父母做家务:倒垃圾,拖地,洗衣服,洗碗,做饭,做菜,端茶等。e、给父母剪手脚指甲,洗脚,洗头。
(2)写一封“写给爸爸妈妈的知心话”的信。
(3)看金故事——影响孩子一生的81个感恩故事。然后交流故事心德体会。(4)感恩老师的培育之情。
a、观察老师上课的一天,体会老师有哪些地方辛苦。
b、正确理解老师的批评与表扬。尤其理解老师批评的用途。开一次批评与表扬的辩论会。
c、理解老师的奉献与无私。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d、人人当一天小老师,管纪律,教生字。(5)感恩同学之间的友情。
一、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 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就是情境教学。 例如, 笔者在《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中, 首先在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创立了教学情境:“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知识, 那么现在老师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 它还是三角形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角”, 而后将《 角的初步认识》 引入教学正题。
二、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擅长利用、开发教学资源, 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即时、 多元化的评价。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 建议广大小学二年级教师吃透教材, 把握住教材的知识体系;灵活处理使用教材。 另外,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样化的鼓励措施,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氛围的有效性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有益, 教师在课堂应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发言,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 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教师应着力改变师生“ 不平等”的教学关系, 促使师生平等的交流沟通, 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 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讲练结合。 新课标一直强调要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故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教学方面, 而忽视了练习对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状况, 进行设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通过讲练结合,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 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等方式, 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小学数学教师。 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方面还有很大的有待进步的空间, 期待中国未来的小学教学教育改革可以取得显著性的成功。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
一、前言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难度。研究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相关内容,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当前其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的教学策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普遍存在教师灌输性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现象。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灌输性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一些教师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部分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交代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讲解课本知识,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应用古板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师是学生学术生涯的领路人,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位乐于教学的老师能够开启他们语文学习兴趣之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然而,当前一些教师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旧使用古板的教学方式,根据课本教材讲解相关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活跃课堂氛围。
3、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单一,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阶段,一些偏远山区缺乏完备的教学设施,这就不利于高校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大城市的小学虽然拥有齐全的教学设备,但面对当前的应试教育趋势,很少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这就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甚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强。
三、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是教师必做的功课之一。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沉闷的教学方式,积极大胆地寻求一种趣味盎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交流,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教师不吝赞美之词,褒奖那些有独特看法的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不但陶冶了情操还受到了激励,只有这样他们自主学习的劲头才会更加充足。
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适时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尤为关键,课堂时间虽短,但是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并且在一堂课中自始至终地坚持下来,就只有创设情境。小学二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那么照书本上教、在黑板上写就显得过于呆板了,不生动活泼,没有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字迹就模糊,抽象而不具体。我们可以用很多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比如,卡片识字、图片识字,这样就把左右大脑全部调动起来帮助学生记住文字;猜谜识字,针对那些可以设谜的字,把这个字写到黑板上,教师说出谜面,让学生去猜,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了情境之中。
另外,利用美术图画醉人的美感很容易把学生引入到你设置的情境当中,还有音乐优美的旋律也是制造情境的手段之一,无论哪种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好奇心,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四、注重语言运用,挖掘语文学习潜能
1、多媒体教学,生动再现语言魅力。多媒体教学从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这一角度来看,更具优势。它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还原”,把作者笔下的“境”再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也可以模拟与教材相似的情境,谋求形似和神似。而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传达信息的,可借助图像把作品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便于感知课文内容。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语言创新精神。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自主地位,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尤其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可加大实施的力度和深度,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探索作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要从塑造学生“真、善、美”的人格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向,通过学生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潜移默化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五、创新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形式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识字是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针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识字任务,笔者特意引入了字谜教学来指导学生写字识字:例如:①守门员——闪;②有人偷车——输;③一加一——王。这样的教学渗透于每个识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得以体验文字的奇妙,并对字形字体有了更深刻的记忆与理解。在长期的熏陶下,学生也会慢慢懂得编字谜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也来自己编字谜。这样的要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像在做游戏一样,同时还让学生得以自己开动脑筋去联想去记生字,并且主动地去编写有意思的谜面。笔者对于编字谜编得好的学生不仅会进行口头表扬,还会有一些小小的意外惊喜送给他。精神激励加上好玩的要求,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涌现了很多很有创意的字谜。例如:①一只牛,猜一个字。答案是:生。②一边是水,一边是山,猜一个字。答案是:汕。③九十九,猜一字。答案是:白。④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答案是:秋。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喜欢竞争与比赛,笔者还特意为字谜比赛设置了小组对猜,让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创意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加分。当然,也会有学生在家查了资料过来,用已有的字谜来让对方组猜测。对于此,笔者不加限制,毕竟学生年纪偏小,要求其全用自己想的字谜来竞猜也是过于苛求。笔者只要求所有的字谜都应该是没有在课堂上出现过的,并且要求其谜底是教材上的生字,同时规定了每组可以出的字谜数量。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下课后主动去找资料的兴趣大大增加,并且学会了如何去拓展自己的语文知识面。
六、结语
通过对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教学工作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重点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小学二年级语文的实际教学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教学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金振邦.全方位开拓中学阅读教学的空间[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3):88-89.
[2] 李遐.汉语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J].昌吉师专学报.2014(03):115-116.
[3] 张凯.阅读教学要突出“三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9):50-52.
教学目标: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重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学习“大舞台”之“花海流连..
一、学生读”花海流连“
1.学生自读,明确其内容及活动要求。
2.学生交流自读感悟二
(1)”赏花姿“养花.与家人一起欣赏。
(2)”解花语“花代表祝福,花种不同,代表的祝福也不同。你知道哪些花语?
(3)”赞花魂“花似人‘也有她的品质、精神。唱一首花的赞歌或吟一首小诗。
二、教师引导
1.展示一盆花,与同学们一起欣赏,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欣赏花的色、香、形。(1)这种花具有什么特点,能表达什么语意。
(2)教师吟诵有关这种花的小诗。
2.学生交流欣赏体会。
三、学生”赏花姿“”解花语“”赞花魂“
1.学生展示自己的.盆花。
2.学生”解花语“,吟诗或唱歌来”赞花魂“。
3.学生评议,教师点评。
4.学生完善自己的小诗或赞歌。
四、活动小结
将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总结一下,与同学们共赏吧。
板书设计:
赏花姿
解花语
Xxx 2016.2
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健康、快乐、主动的宗旨,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跳绳是深受小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经常进行跳绳对于各运动器官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能够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和弹跳、灵敏、协调、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具有显著效果。本班学生在一年级练习的基础上,有的还不是很会跳绳,进度参差不齐。但是花样跳绳对二年级学生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本学期要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坚强的意志。
三、活动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种花样跳绳的动作方法,做到至少能连续跳五个花样,最好达到连跳10个花样(两个八拍)。
2、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思维灵敏等素质,培养正确的跳绳姿势。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的精神,体现互帮、互学、互练的团队意识。
四、活动措施
1、利用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的第二课堂进行练习。
2、辅导老师做到课前点名,课中指导、巡视,结束排队点名离场。
3、加强活动规则和安全教育,做到跟班,保证巡视安全。
4、根据活动计划课中活动,进行活动结果检测,确保活动有效果。
五、活动安排
第一周:个人独立跳小绳。
第二周:前后跳、左右跳、开合跳、交叉跳四种花样连续进行,比赛评比。第三周:单人单绳前后挽花跳练习。第四周: 单人单绳前后挽花跳练习。
第五周: 单人单绳前后挽花跳小组比赛活动。
第六周:合着音乐节拍练习连续跳五种花样:立定跳、前后跳、左右跳、开合跳、交叉跳。
第七周: 合着音乐节拍练习立定跳、前后跳、左右跳、开合跳、交叉跳训练。第八周:练习单人挽花跳。第九周: 单人挽花跳比赛。
第十周:指导学生学习车水跳小绳的方法。第十一周:学生自由练习车水跳小绳。第十二周:指导学生学习单脚跳小绳的方法。第十三周:学生自由练习单脚跳小绳。第十四周:指导练习扭臀跳。第十五周:指导练习单绳双人跳。
(一) 情境图应用题的定义
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育中, 学生开始接触和熟悉了应用题。应用题在数学日常教学和测试试卷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情境图应用题是二年级数学基本应用题的主要题目类型之一。情境图应用题, 就是教师在日常指导学生学习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情境图的具体细节和文字等因素的综合分析,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分析力, 指导和培养学生在处理情境图应用题时能够构建好观察分析、灵活思维和客观理解等良好的统筹思维。
(二) 情境图应用题的特点
在二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 情境图应用题不仅出现在小学数学的日常作业中, 而且也会在考试题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与其他的应用题类型相似, 情境图应用题的主要特点有: (1) 客观性; (2) 真实性; (3) 灵活性。
二、二年级情境图应用题教学中的考虑因素
(一) 二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
1. 直观思维的局限性。
客观上, 二年级学生的生理思维和心理思维都还没有构建成合适的系统性逻辑思维。因此, 尽管学生的模仿性强, 善于通过对直观形象的具体观察和分析。但是, 学生在阅读和收集信息时, 可能会由于思维程度、范围和联系等因素, 在处理情境图应用题时, 一方面可能会因为无法理解应用题的本意而出现不知所措地对情境图型的相关信息进行盲目地合拼。另一方面是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性地接受图片或文字上的信息, 致使阅读过程中漏了大量信息、计算时把具体的数字看错或抄错、口头表达与应用题的考点不相符等粗心大意地做题。
2. 主观意识过强。
虽然二年级学生依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 但由于自我表达意识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膨胀, 因此学生往往会更注意自己的身心需求。所以, 不同学生在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分析力和观察力时, 往往不能长时间去保持良好的思维模式。面对情境图应用题的讲解时, 部分学生会因为对情境图或部分文字的过分敏感, 从而在没有了解全局的状态下就忽视教师的指导和提议, 从而一知半解地盲目做题, 造成丢三落四的困境。同时, 由于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有待加强, 还有学生会在教师对相关情境图应用题进行讲解时, 可能会随便东张西望, 也可能会运用语言或动作等形式去干预身边的同学, 从而产生开小差等无声型的抗议。
(二) 教师在开展情境图应用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 覆盖性地进行文字灌溉。
无论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还是在试卷成绩评价中, 数学教师都能通过学生的不同表现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的文字指导或情境图启示等。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因为身心发展的不够成熟, 在接受和吸收数学知识时多数都是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如果数学教师在设计和开展二年级数学情境图应用题相关教学时, 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消化程度, 那么, 就容易在不知觉中过大范围地把与情境图应用题的相关知识结构附加在日常教学中。
2. 分析过程中忽视情境与文字的融合。
情境图应用题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日常教学中, 数学教师一般都会针对班级或者学生个人等多种因素, 分类地安排、准备和调整相关情境图应用题的训练。在指导学生理解同类题型时, 大部分教师可能会因为考虑到上课时间段的限制、情境图应用题的多种多样或应用题模式的相似性等各种因素, 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直接、明确、客观地介绍和分析同类题型中情境图与应用题文字两种基本因素的联系和融合, 造成学生在看图理解题型的应用范围、应用时效和应用价值时容易过分观察某一类知识点, 忽视了情境图与应用题文字两种知识的联系和融合。
三、怎样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情境图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一) 理性收集情境图应用题型,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虽然情境图应用题是要把图片和文字两种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包容, 但是, 不同类型的情境图应用题在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这些基本因素方面, 是都有相似的规律。因此, 教师在准备和设计情境图应用题的讲课模式时, 可以理性参考与应用题有关的并符合时效性的相关教材。通过对相关教材的借用, 教师可以合理运用生活和教学过程中有趣的情境图形或语言文字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促进学生灵活地学习和掌握好小学二年级数学情境图应用题的基本规律。
(二) 灵活收集学生的困境, 加强教学指导的针对性
在准备情境图应用题的相关教学指导中, 数学教师要考虑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 定期地设计和统筹好情境图应用题的类型、特点和思路等基本信息, 灵活地、耐心地、细致地观察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解题时面临的困境, 客观分析学生的困惑点, 加强课堂教学与试卷模式之间的环环相扣。当教师在指导学生处理情境图应用题时, 就能有针对性地分析出学生可能存在的解题误点, 加强对日常教学的适当调节。
(三) 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 增强师生的换角度思考
在了解、分析和处理情境图应用题时, 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 都需要仔细、认真、客观地观察情境图及其运行模式。所以,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育时,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意识增强的客观现实, 使学生多从不同角度、不同切入点和不同侧重点去收集情境图应用题中的具体信息, 增强师生的思维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解题胆量和创新思维, 从而提高二年级数学教师在运行教学策略时能客观、快速、有效地构建合适的教学模式。
四、总结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现状;措施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多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为主,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此,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
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
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在人们眼中数学课就是简单的记公式、做运算的一门课程,而且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依靠“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和掌握公式和定理,通过大量的习题和训练,巩固和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感受不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和魅力所在,甚至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和抵触的心理。同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认为,会背“九九乘法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只要能够背会“九九乘法表”,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运算能力。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使得小学数学教师忽视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二、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贪玩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主要特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咱们班总共有62位学生,有21位学生喜欢音乐课,其他的学生喜欢美术课,那么喜欢美术课的有多少?学生会根据教师的问题,主动观察班里的学生,然后通过口算、数数、笔算等方式,思考问题,给出答案。
2.合理使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大多数都停留在具体的事物之上,因此,合理使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例如,在讲授“角的初步认识”时,虽然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和分辨出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基本图形,但是却未曾认识和了解抽象的角,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三角板辅助教学,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拿掉三角板中的一个角,利用实物,引出角的概念,在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角之后,引入纸片、桌子、红领巾等,让学生观察角的特点,然后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让学生自己画角、做角,以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课之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调节好自己的个人情绪,面带微笑地走进课堂,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奠定基础。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带动课堂教学氛围,确保课堂活动的有序开展。
4.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开展评比活动,表扬表现好的学生,鼓励落后的学生,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攀比心理,营造出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二年级数学是学生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二年级科技活动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科技(剪纸)教案(二年级下册)11-05
二年级上册科技制作教案11-29
二年级课外活动计划07-21
二年级《语文活动10》教学设计07-21
五年级科技活动教案09-12
二年级上册班主任计划活动安排05-25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方案体育活动方案11-14
六年级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06-04
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06-14
秋游科技馆三年级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