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食品安全示范创建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东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共8篇)

广东食品安全示范创建 篇1

2018年第156期(总第709期)

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办公室 2018年8月23日

【国内资讯】

昆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期绩效评估工作动员部署会

毕节: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广东动态】

佛山高明区局召开小微型食品生产企业集体约谈会 河源源城区创建办开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宣传工作

————————————国内资讯——————————— 昆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期绩效评估工作动员部署会

2018-8-23近日,昆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期绩效评估工作动员部署会举行,副市长王冰在会上提出,要抓好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共创共建,加强关键环节监管,全面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云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本军对昆明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指出昆明市目前仍存在部分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不达标等问题,他希望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加强综合整治,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验收。王冰强调,要以此次迎检工作为契机,综合整治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和重点企业展开排查,发现企业违规情况要“一次死亡”绝不手软。(来源:昆明市人民政府

链接:http://)

河源源城区创建办开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宣传工作

2018-8-23近日,河源源城区创建办组织东埔街道广场社区和建设社区、区食药监局及万隆集团在市区内人流量大的场所、路段开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宣传工作。据了解,区创建办主要在万隆城、坚基商业中心、丽日购物广场、东埔街道的建设社区和广场社区投放各类宣传广告,利用展板、宣传栏、横幅、立牌等宣传方式,全面营造源城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宣传氛围;同时,区创建办工作人员开展入户宣传,向人民群众详细介绍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相关内容和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扩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的影响力。下一步,区创建办将进一步扩大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宣传范围,通过微信公众号、报刊媒体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增进群众了解,动员群众参与,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食品安全宣传氛围。(来源:河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链接:http://fda.heyuan.gov.cn/view.aspx?id=5165)

分送: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各地及以上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东食品安全示范创建 篇2

刘赐贵在讲话中指出,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广东省在陆海联动防治海洋污染、海洋保护区建设、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和海洋碳汇试点等方面勇于探索、积极实践, 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经验。国家海洋局将大力支持广东开展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希望广东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 坚持科学引领, 勇于先行先试, 进一步调整结构、完善布局, 构建蓝色经济体系;坚持防控结合、综合治理, 打造海洋生态安全新格局;坚持生态保护, 人海和谐, 积极探索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为实现我国海洋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郑伟仪在致辞中说, 在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下, 广东将以珠海横琴新区作为试点开展海洋生态修复, 积极探索海洋产业和生态环境相协调、陆地与海洋相统筹的发展道路, 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探路示范。

李嘉在致辞中表示, 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是深入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 对于广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加快打造海洋经济强省, 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珠海将以此为契机, 以横琴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修复项目实施为重要抓手, 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特色海洋产业, 弘扬海洋文化, 全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为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广东教育创强的典型示范 篇3

在比省定目标提前2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良好基础上,肇庆市委、市政府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于2010年提出了“要在2012年把肇庆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发展目标。两年来,全市各地以教育“创强”为抓手,统筹教育事业发展各项工作,推进城乡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党政重视,强力推进“创强”工作

2010年5月,肇庆市高规格召开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动员大会,会上,市长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市、区)工作责任书》。同时,制定出台了《肇庆市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决定》和《肇庆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创强”的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一是成立专门领导机构,为推进“创强”提供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肇庆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一名市委常委和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和市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小组成员,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全市“创强”工作。各县(市、区)把“创强”工作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相应“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在“创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创强”工作目标如期实现。二是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创强”工作落实。市和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调研,靠前指挥,多次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创强”乡镇(街道)和中小学校现场办公,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场研究解决,使各“创强”乡镇(街道)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校舍项目建设等主要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各地充分发挥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立体式、全方位宣传创建“教育强市”和提升教育综合实力的重大意义,努力使教育“创强”这一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创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市各地形成了以加大力度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为主的教育“创强”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抓投入、抓建设、抓质量,加速推进“创强”工作,为“创强”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县为主,多渠道筹措“创强”资金

肇庆市政府加大对“创强”工作的资金投入,各县(市、区)积极履行“创强”经费投入“以县为主”的工作责任,多形式、多途径筹措资金投入“创强”工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市财政从2010年起到2014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以奖代拨方式对如期完成“创强”工作目标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进行奖励。两年来,市财政本级累计已划拨教育“创强”奖补资金总额达到5470万元,为各地教育“创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为了破解山区县“创强”经费缺口问题,市政府积极争取省农村信用社肇庆办事处的支持,由市财政贴息2926万元,为广宁、德庆、封开、怀集4个山区县争取到贷款2.2亿元,专门用于教育“创强”。各县(市、区)政府在财政资金吃紧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安排资金投入“创强”工作。高要市坚持“以县为主、镇级补充”的资金分担原则,累计已投入“创强”资金3.16亿元,成为到目前为止投入“创强”资金最多的县(市、区);四会市各镇“创强”的基建投入和配置教学仪器设备资金投入全额由市财政负责;广宁县在地方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为每个乡镇安排了500万元“创强”启动资金,并对通过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的乡镇给予200-300万元的奖励,为各“创强”镇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二是广开渠道筹集资金。各“创强”乡镇党委、政府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通过充分挖掘潜力、积极盘活资产、吸引民资、发动社会捐资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投入教育强镇创建工作。2010年以来,全市社会机构及个人为“创强”捐资总额达1.2亿元,为顺利完成“创强”工作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部门联动,形成“创强”工作合力

肇庆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创强”工作。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的具体实施部门,积极履行“创强”工作“总参谋部”和“作战指挥部”的职责,积极协调县(市、区)、镇两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创强”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及时为“创强”安排了专项资金;国土、住建、规划、消防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项目落实了优惠政策,为项目审批创设了“绿色通道”。为了加快新建校舍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工作,市住建局与市教育局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校舍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在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审图单位在资料齐全的前提下,确保5个工作日内完成一级以上的学校建筑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3个工作日内完成二级及以下的学校建筑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为教育“创强”基建工程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为了减轻各“创强”乡镇的经费压力,从2012年起,各地新建校舍项目的建筑施工图审查费用统一由市统筹安排解决。全市各政府职能部门在事权范围内对校舍建设项目报建相关规费进行了减免,两年来全市累计减免中小学校舍基建项目各类规费达4100多万元,提高了“创强”资金的使用效益。住建、质监、消防等部门,在学校校舍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加强管理,指导施工单位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认真抓好安全施工和建设质量。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程、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顺利推进,为如期完成“创强”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茂名:积极创新教育创强工作思路

茂名市自2011底开始,市、县两级由常委直接分管教育工作,党委政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导、统筹、协调能力显著增强。2012年7月和8月,茂名市先后召开全市创强动员会和加温会;2012年底,出台市级教育创强资金奖补方案,市财政投入3.7亿元奖补教育创强;首次实行公选校长,采取新录用教师抽签定校、重奖名师等举措,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13年1月,出台《关于加快市直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审批意见》,建立起创强绿色通道。2013年1月25日,罗伟其厅长在该市创强工作简报上批示:“茂名的教育工作全部实现由常务副市长、副县(市、区)长分管以来很有成效,很得人心。要注意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及时推广。”

投入3.7亿元奖补教育创强

2012年底,茂名市出台了《茂名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资金奖补方案》,投入资金3.7亿多元对“创强”镇(街)和县(市、区)进行奖补。

该市根据2012至2016年“创强”规划,按照“创强”镇(街)人口比例安排奖补资金。一类镇(街):10万人口以上(含10万人)的镇(街),每个镇(街)奖补400万元;二类镇(街):5万人口以上(含5万人)至10万人口(不含10万人)的镇(街),每个镇(街)奖补300万元;三类镇(街):5万人口(不含5万人)以下的镇(街),每个镇(街)奖补200万元。对今年第一批“创强”镇(街),每个镇(街)加奖30万元;每超额完成一个规划进度达标任务镇(街)的县(市、区),加奖200万元;未按计划完成年度“创强”任务的县(市、区),每少一个镇(街)扣减奖补资金100万元。奖补资金年初预付50%,当年验收通过后,再发放50%。当年验收未通过的,扣减奖补总额20%。同时,对按创建规划通过省教育强县(市、区)的,强县(市)每个奖补1500万元,强区每个奖补800万元。根据这一方案,茂名市本级共计划投入资金3.7亿多元,从2012年起至2016年,平均每年安排7400多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于市级财政。

茂名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加大教育投入,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创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此举必将进一步调动各县(市、区)、镇(街)的工作积极性,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步伐。

为教育创强工作开设“绿色通道”

茂名市把教育创强建设项目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工作试点,为教育创强开设“绿色通道”。2013年1月28日,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市直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审批的意见》。《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校舍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把加快校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汇聚更多财力物力,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确保校舍建设审批时限压缩到43个工作日以下,切实加快校舍建设步伐,推进全市教育创强工作。同时,《意见》要求各县(市、区)参照制定适合当地的审批意见,审批总时限不得超过市规定的时限。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优化工程报建程序,加快项目报批。在确保安全施工,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简化各项审批。严格做到先勘探,后设计,再施工。各审批部门严格按照学校建设工程项目联合审批流程图设定的审批事项限时办结。流程图上未列的事项一律不再审批,原来作为下一事项前置条件的,在下一事项审批时视为通过。把强力推进基建项目并联审批作为先行先试的突破口,确保审批时限压缩到43个工作日以下。

二是规范资料的报送和减免收费。严格按照审批资料清单收件。同一部门相同资料只能要求业主提供一次(可一次多份),由本部门发出但要作为下一审批事项审批依据的,不能要求业主提供,只能使用部门留存的资料作为依据。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列管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严格按《茂名市公益性建设项目收费减免试行办法》减免幅度收取。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要足额、及时下拨市直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报建等相关资金,确保学校建设项目不因资金问题而延误。

三是落实责任,加强监督。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责任落实,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和督促检查。要求各建设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报建工作,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并负责组织报建人员到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学习报建业务。各级政管办要委托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各学校的报批业务,并派出专人负责跟踪落实。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不按时办结的及时进行查处。

开展“教育创强、走听看想”活动

近期,茂名市开展了“教育创强、走听看想”活动,促进各县(市、区)和镇(乡、街道)相互交流,比学赶超,效果良好。

“走”是指走基层,实地察看当地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听”是指听汇报,听取当地党委政府关于教育“创强”的工作汇报,了解推进“创强”的工作措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的办法;“看”是指看现场看进度,掌握“创强”基建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想”是指对照先进镇和县(市、区),想一想本县本镇的差距,想一想应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进展,迎头赶上。通过走听看想,学经验,找不足,明思路,在全市营造创强工作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各地教育创强工作。

茂名市“教育创强、走听看想”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每次一天,现场察看一个县(市、区)。具体做法:一是随机选点。现场察看的县(市、区)、镇(街道)、学校均为随机点抽,目的是全面、真实了解教育创强情况。二是针对选人。有针对性确定参与活动的人员,由市领导带队,市教育、财政、政管、督查等部门领导,各县(市、区)政府领导和教育、财政等部门领导,以及2013 年53 个创强目标镇(街道)的党委书记参加。三是注重实效。要求被察看的镇(街道)安排党委书记现场汇报创强工作进展情况和介绍创强工作经验;现场察看结束时召开点评会,由县(市、区)领导作介绍,市有关领导作点评。

清远: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随着我省各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市区、城镇转移,导致城区学位日益紧张,农村生源逐年下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推进城区教育资源扩容提质与保障农村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之间取得平衡,有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为全省各地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2012年底,清远市政府出台《清远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一方面,实施“创强争先”战略,努力实现市中心区域教育扩容提质,解决好市中心区域“有书读,读好书”问题;另一方面,实施教育资源向农村下移战略,积极推进教育资源从相对集中城区向乡镇下移,从相对集中乡镇向农村下移,大力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这种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路径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近年来,清远市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差异明显、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与人民群众对均衡、优质、公平的教育期盼仍有一定差距。为此,清远市政府于2012年底出台了《清远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要用4年时间,明显缩小区域和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实现各县(市、区)教育发展水平基本持平,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至2015年,普及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力争到2016年,全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达到珠三角地区水平的80%以上。

一、以“创强争先”为总抓手,提升全市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2013年建成教育强市,教育强县覆盖率达到100%,教育强镇覆盖率达到90%。启动城区、佛冈、清新、连南等县区的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建设。市财政对2011年前、2012年、2013年通过教育创强的县区,分别给予每县区1000万、800万、500万元的奖补。

(二)2015年前市中心区新建、扩建13所中小学、7所幼儿园,盘活、整合市中心区域现有教育资源,实现市中心区域教育扩容提质,解决好市中心区域“有书读,读好书”问题。并以此带动和提升清远教育的整体实力,加强与广州及珠三角地区交流与合作,把市中心区域办成全市教育现代化的先行区,努力缩小市中心区域与珠三角地区的教育差距。

(三)推进省职教基地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省职教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提升该市职业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构建市中心区域、英德、连州三点一线的职业教育框架。

二、实施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下移战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重点实施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工程、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农村教育装备及信息化工程、北部地区提升办学水平工程、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工程等五项工程,促使资金、设备、师资等向乡镇和农村下移,进一步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该市计划投入约13.46亿元推进上述五项工程建设。其中:

(一)投入2.6亿元,改善村小、农村教学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使之达到合格标准。并从2013年起对在校生100人以下的村小、教学点,根据规模分档,按照小学生均公用经费1.2-4倍的标准拨付公用经费。

(二)从2013年起,对北部“连阳地区”乡镇以下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师,每人每月发放300元岗位津贴,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发放范围。对在农村学校从教满25年并在农村从教至退休的教师,给予终身岗位津贴。

(三)2013-2016年,投入1.6亿元,对2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43所村级幼儿园进行规范化建设。

(四)2013-2016年,投入1.6亿元,实施教育信息化和装备工程,实现中小学“校校通”、“班班通”。

梅州:借助社会力量,共促教育创强

在教育创强过程中,各地在积极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投入渠道,广泛发动社会各界采取多种方式资助教育发展,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梅州市自2008年教育创强工作启动以来,共筹集创强资金37.34亿元,其中社会捐资总额达15.0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创强工作。梅州市争取社会资金支持教育创强的主要做法有三:一是领导亲力亲为。在各种会议,不同场合,各级领导只要有机会就向华侨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宣传教育创强的重要意义,甚至亲自到境外做华侨乡贤工作,向他们介绍学校建设规划及项目,争取支持。二是营造良好氛围。市、县、镇、学校通过致华侨乡贤的一封信,召开市情、县情、镇情、校情通报会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教育、宣传创强,使教育创强工作深入人心,形成共识。三是大力表彰典范。在每年教育工作表彰时,优先考虑捐资兴教的华侨乡贤和企业。近年来,先后有20多位华侨乡贤和50多个民营企业获得创强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称号。优良的尊师重教传统,浓厚的教育创强氛围,有力的工作举措,使梅州社会力量捐资兴教的路子越走越宽。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省教育厅“创强争先”办公室提供)

广东食品安全示范创建 篇4

——普宁二中实验学校创建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工作总结

普宁二中实验学校是普宁市一级学校,普宁市文明学校,揭阳市中小学德育示范校,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项目实验学校,新世纪中国十佳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参与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如何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子课题的研究,荣获优秀课题实验学校。长期以来坚持“融贯中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以优秀的师资队伍、鲜明的办学特色、完善的设施设备、科学的学校管理铸就出优质的教育品牌。学校在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视少先队工作,并从2008年以来长期坚持以“雏鹰争章”为主体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学校现有54个少先队中队,少先队员3178名,展现出少先队组织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时代风采,开创了少先队工作新局面。

一、完善大队部管理,创建雏鹰特色教育阵地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少先队组织在政教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成立少先队大队委,选拔大队委干部,聘请中队辅导员和校外辅导员。下设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志愿者小分队,心理辅导站等机构。我校德育组织的常务机构:政教处: 成员有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心理卫生导师;大队部: 成员有中队辅导员、大队干部。上学期,我校为了更好的创建省红领巾示范校,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由xxx校长担任组长,xxx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有:政教处主任xxx、教导处xxx主任、办公室xxx主任、总务处xxx主任、大队辅导员xxx老师。下设工作小组,大队辅导员兼组长,成员有学部xxx干事,综艺组xxx老师及各中队辅导员。大队部先后制定了《大中队辅导员职责表》、《大队委工作制度》等制度;制定了辅导员、队集体和队干、队员的考核、评优表彰制度。本校的全体少先队员都掌握少先队的知识和基本礼仪,红领巾、队干标志佩戴率100%。同时,实行定期召开少先队干部培训。随着这些制度的实施,各中队设计主题队会的能力和队员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二)阵地建设,富有特色

结合实际,我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内、校外两大系列教育阵地。校内设有队部室、舞蹈室、体能训练场、劳动实践角、德育展厅、宣传教育窗、“花开有声”红领巾广播站、艺术苑等多个校内教育阵地,是大队部对队员进行教育的有利舞台。同时,队员们自制小队活动计划,奋斗目标,每周定期开展活动。如:学校的“花开有声”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广播2次,设有《校园瞭望》、《争章园地》、《疯狂英语》等栏目,通过队员们的自主参与,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建立中队活动阵地,包括:四好少年专窗、中队角、图书角等。此外,我们还订阅了《中国少年报》、《辅导员》、《少先队员》、《少先队活动》、《少先队干部》、《课堂内外》等书报,供辅导员学习,吸取经验、丰富知识。另外,以普宁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方方纪念馆、林则徐纪念馆、大南山革命史纪念馆、流沙革命烈士纪念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我校的校外阵地,开展各项丰富多采的主题活动,进一步促进我校少先队活动的广泛开展。

(三)优化队伍,形成网络

我们对辅导员有侧重地进行分层锤炼。另外,专门成立了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组成少先队工作的组织机构,并广泛招募热心家长、老干部、老教师和社会各届人士为校外辅导员。每年进行少先队干部竞选活动。定期组织少先队工作会议,制定教育计划。从而加强少先队组织的领导,构建出精干的辅导员队伍。

二、全面推进雏鹰行动,形成校本评价系统

回顾我校的雏鹰行动,在定义上我们修订为争做校园之星。可以分为三大阶段。(班级之星、年级之星、校园之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校园十无》制度,以及“创十无校园,做校园之星”的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有道德的人。第一阶段是争做班级之星,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中队辅导员为组织者和评委,认真落实相关制度,督促学生参与活动,做好每一项,日常做好记录,在每周星期五班队会时进行总结,学习先进学生事迹,并由中队辅导员综合提名5位学生作为班级之星候选人,在全班进行公开民主投票,得票最高者为班级之星,上报年级组备案参评年级之星。此阶段主要以班级日常生活和学习行为为主,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了,走好了雏鹰行动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是争做年级之星,每星期在各班级上报到年级组的班级之星中以年级为单位综合评选一名年级之星。年级组长为评审,上报大队部。一至六年级各一个年级之星,每周一升旗仪式宣布获得者名单,并颁发年级之星奖状。所有年级之星获得者自然成为校园之星的候选人。

第三阶段是争做校园之星,通过以上方式评选的年级之星在学期末将举行校园之星的评比活动中进行评比,活动形式为先进事迹报告演讲,以年级为单位的班级民主投票和网络民主投票。最终根据演讲及得票情况决出校园之星,并进行公示。我们的想法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有单元测验,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就应有每周一次的颁奖活动,只有坚持以这个评价体系来管理,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更好的落实,才能更有实效。同时,我们给每位少先队员都配备一本成长记录册,引导少先队员“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并自我评价。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雏鹰主题活动,展现队员英姿

(一)日常主题活动,丰富少先队教育内涵

坚持每年举行新生入队仪式,进行新队干竞选活动,为我校少先队大队部补充新鲜的力量。每年3月,大队部组织学生到社区公园进行“做新时代的活雷锋”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践行雷锋精神,例如今年3月29日,大队部组织部分优秀少先队员到“手拉手”联谊学校——梅林镇高田小学进行“学习雷锋,书送爱心”手拉手联谊活动,为山区小伙伴送去图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4月,大队部组织学生到普宁市赤水山革命烈士墓进行缅怀革命烈士,培养爱国精神教育活动。开展少先队员爱运动——“趣味体育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精神面貌。开展“我不是垃圾虫”环保大签名活动,争做“环保星”。让队员们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参与环保实践。各中队坚持开展课前讲故事活动等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同学们养成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每学期进行防火灾、防地震教育及演练活动,培养学生求生技能。

(二)特色主题活动,打造二实少先队品牌

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成立英雄中队。要求每个中队选择一个英雄作为中队学习榜样,从而辐射开来,并以该英雄名字命名该中队,如一4中队为雷锋中队。此举活动在师生和家长中取得良好反应,在揭阳市少先队队工作会议上,共青团市委江水书记特意表扬了我校的英雄中队活动。

开展“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活动。以“学礼仪 筑队魂 展风采”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把“学礼仪筑队魂展风采”主题教育作为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内容来抓。

以“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活动为契机,营造一种讲文明、讲礼仪,有道德的良好氛围,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展文明礼仪竞赛评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成长,逐渐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的礼仪素养的形成,完成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通过开展“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系列活动,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和谐、融洽,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教师参与组织、策划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要处处起到示范表率作用,促使教师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逐步提升,师德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今年3月,作为主题活动中的一项,将校园之星的评比与三月学习雷锋相结合,开展了“让校园之星在弘扬雷锋精神实践活动中闪光”的主题队会活动,并邀请团普宁市委书记出席活动,普宁电视台专题报道,获得家长和社会良好评价。

(三)创新主题活动,紧跟时代步伐

结合省团委的要求,我们大力开展“飞扬的红领巾竞赛日”的有关活动,比如:一年级中队开展“自理小能手”主题班队活动,二年级中队开展“少年儿童平安队日”主题班队活动,三年级中队开展“书香与我们同行”主题班队活动,四年级中队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班队活动,五年级开展“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主题班队活动,六年级开展“环保知识竞赛活动”主题班队活动。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舟曲地震大队部倡议和发动全体少先队员积极捐款,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关心。响应团省委号召,积极参与“捐赠爱心压岁钱,幸福广东第一棒”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各中队还把相关的活动方案,总结,照片等材料上传到了省少先队网站,参加“飞扬的红领巾”竞赛日活动。

三、创建雏鹰特色中队,成效显著

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教育阵地,结合少先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英语特色活动。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学校少先队工作,把少先队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在过去的工作中也取得一定的成绩。2008年,在教育部关工委举办的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集体一等奖。我校参加揭阳市、普宁市中小学艺术节的器乐,舞蹈比赛多次荣获一等奖。我校小学生铜管乐队荣获广东省中小学器乐比赛一等奖,潮汕星河杯二等奖; 我校少先队被评为揭阳市、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2009年我校少先队大队部荣获广东省少先队“红领巾共促和谐”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定为广东省第二批红领巾示范校创建单位,2010年六(1)中队、2011年五(7)中队被评为广东省先进中队;2011年大队辅导员刘勇老师被评为“揭阳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当选为揭阳市少先队辅导员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9年黄劲东同学、2010年李德滨同学、2011年陈枫潼同学分别获得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其中李德滨同学还是第二届“南粤雏鹰之星”自强之星获得者等。

广东食品安全示范创建 篇5

社区申报材料

树立科学理念

构建和谐科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新市区)二工街道办事处科学北路社区

二0一一年二月科学北路社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

申报材料

树立科学理念

构建和谐科北

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产业区(新市区)二工街道办事处科学北路社区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区科协的具体指导以及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科普法》,全面推进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普工作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坚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作为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符合本社区实际的科普工作模式和有效机制,形成了科普组织网络化、科普活动经常化、科普形式多样化、科普资源共享化、科普投入多元化的格局,提高了居民科学素质,促进了社区文明建设,积极营造了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一、社区科普工作基本情况和已经具备的条件

(一)社区基本情况

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产业区(新市区)二工街道办事处科学北路社区成立于2000年8月,地处科学二街181号,辖区面积约为 0.8平方公里,有中科院新疆分院、自治区科

技厅、自治区地震局等10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一个商住小区。常住人口2806户,8283人,其中少数民族223户,882人。流动人口258户401人。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党员91人。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北路社区充分发挥单位型社区特殊的地缘优势,确定了走特色社区发展思路,并且通过特色社区建设,精心打造品牌社区、示范社区。社区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精神文明示范社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国家级群众文化先进社区”、“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自治区三级达标社区”、“自治区科普示范社区”、“自治区先进文化社区”、“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乌鲁木齐市十佳示范社区”、“乌鲁木齐市老龄工作先进集体”、乌鲁木齐市“四·五”普法先进社区等30多项荣誉称号。

(二)科普示范社区建设的总体情况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形成科普创新机制

科普工作得到了社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把科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主任兼任组长、社区科普专干为成员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督导科普工作情况和进度,不断完善科普工作长效机制。定期召开科普工作会议,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及时督促、检查工作进展。

社区积极动员辖区单位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与共建单位中科院新疆分院签订了共建协议,共建单位为社区提供科普基地资源,配合社区免费开放场馆,做好居民、党员、青少年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学习。

社区设有文化体育教育服务站,办理社区相关为民服务事宜,三名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科普日常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科普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档案,做到了工作开展有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完成工作。并在社区中抽选出一些文化程度高、热心科教事业的社区成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社区科普宣传员和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由社区科普工作队伍、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队伍等有效地保证社区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为提高辖区居民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居民科学健康生活意识,社区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评选“科普示范家庭”的活动。社区积极与辖区单位联系,得到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共同参与评选,要求评选家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支持和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家庭成员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邻里关系和睦。共评选出了王青云、刘兆玲等100户“科普示范家庭”。社区将以科普示范家庭的评比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动科普进社区、进楼幢、进家庭的活动,并力求使科普工作与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文化有机融合,使科普之花在社区遍地开放,吐露芬芳。

2、落实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阵地建设 为确保社区科普活动阵地更好地发挥作用,社区通过上级扶持和自筹经费来完善科普设施建设。一是对社区内大小宣传栏做好维护,定期更新、丰富科普宣传栏、健康教育宣传栏、计生宣传栏等的内容。二是利用社区活动室、图书室,建立了科普宣传活动站,购置了电视机、DVD、各类书刊、杂志等科教必需用品,定期向社区居民开放。三是社区设有科普学校,每月在固定时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有近百名学员。四是社区与辖区单位科分院共建的近12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对社区内所有居民开放,可开展健身、舞蹈、棋牌、台球、乒乓球、麻将、声乐、阅览等多项活动。羽毛球场、门球场也先后建成,并在各居民点配备了40余套全民健身器械。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科学健身,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

3、发挥优势,打造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社区同辖区四家单位达成书面协议,将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新疆地震局防震减灾教育基地、自治区数字图书馆、气象卫星观测教育基地等资源列入社区科普教育基地,并组建了由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理化所、天文站、自治区环科院及科分院子校热衷于科普志愿的科研、教育人员组成的科普专家顾问小组和科普志愿者队伍。通过教育基地面

向社会开放,专家顾问和科普志愿者义务讲解,让更多青少年和群众分享科教资源,掌握更多的科普知识。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构建了以学校为龙头,家庭、社区、单位、为平台“四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另外,社区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启动了以“假日新视野”为主体的科普教育“一日游”活动。活动以参观科普活动基地为主线、以弘扬民族团结为依托,通过一天的时间参观四个科普教育基地,用全新的视野丰富科普知识,帮助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增进气象知识、防震减灾、自然生物等多学科的科普知识,激发了青少年认识新疆、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的热情。截至目前,已举办37期科普教育“一日游”活动,共有20000余人参加。

社区先后组织科普专家在科学院子校、自治区地震局举办了以“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营养与健康”、“防震减灾”、计划生育、预防艾滋病等专题知识讲座,并组织居民观看了“科技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及“远离毒品”等科普录像,参加科普活动人数达1700余人(次)。

社区成立了老年大学,开办了书法、绘画、电子琴、声乐和京剧等5类课程,先后有10000多名学员进行了不同专业的培训。社区还组织成立了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科学城西域艺术团”,包括合唱队、舞蹈队、模特队、秧歌队、腰鼓队等。其中“老年大学”的京剧班、“科学城西域艺术

团”的模特队经常全市巡演,并多次在市级老年艺术演出活动中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4、深化服务,提高水平,以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普示范社区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科普示范型社区建设,科学北路社区继续加强自身科技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应用能力,切实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将信息化建设融入社区建设之中,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科普工作建设。

一是建立“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社区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投入资金40万元,由辖区单位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研发了一套适合社区区域环境、居民居住状况、人员流动的管理专用数据库软件,在全市率先使用了“四知四清四掌握”信息软件系统。社区可在软件的帮助下,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的掌控力。此软件最大的优点就是信息检索查询系统,可使社区工作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汇总和查阅工作。

二是启动社区数字化监控系统。在共建单位中科院新疆分院、自治区科技厅等单位大力支持下,投入127万元进行监控系统建设。对科北社区南北2条道路、4条巷道、5个出入口、12个重点部位设计部署了监控探头,主监控中心部署在社区一楼,分监控中心部署在二工派出所。该系统覆盖整

个社区主要道路、大部分办公场所和家属院,是当前维稳大局的有力保障。

二、社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保障条件

1、完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提高认识

社区领导十分注重组织机构的自身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对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成立由社区书记、主任兼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社区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及辖区四个科普教育基地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领导小组,以确保科普工作更加有序、有组织地顺利完成。调整后的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普工作的开展,加大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纲要》,促进科普事业的全面发展。

2、健全科普组织网络,发挥作用

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在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科普团体建设和规范科普志愿者队伍管理。通过进一步充实和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逐步完善社区科普工作队伍、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传员、科普志愿者、科普爱好者于一体,自上而下、优势互补的社区科普组织网络。

3、保证和加强投入,改善科普工作环境

实行科普经费专款专用,并派专人负责科普经费管理工作。社区还随着科普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通过上级扶持和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形成科普投入多元化格局。

4、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各方联动

科普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离不开辖区单位的广泛参与。在开展科普工作中,社区按照科普工作总体发展方向,结合社区各个方面工作,充分整合辖区内社会资源,加强与社区工会、团工委、综治办、计生办等部门的联系,同时主动协调辖区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开展活动,以各方联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有效的促进了社区各部门、社区和辖区单位之间的协作,切实地将辖区内社会资源进行了合理的优化,进一步推动了科普知识的普及工作。

三、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建立和完善科普事业长效机制。加大财政保障,落实科普经费,形成政府投入、社会辅助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完善创建工作机制;科普组织健全,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具体拟计划完成以下项目:

一是建成社区航模活动室。航模活动是很多航模爱好者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喜欢参加的课外活动。这不仅是学生的年龄层次决定的,更重要的是航模活动集科技性、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实践性等优点,对锻炼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社区计划腾出专门活动场地作为航模活动室,以多种宣传图片、基础模型

等增强青少年对航模的了解,使学生在航空国防知识、航空科普知识、航模科学技能等方面受到形象生动的教育,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将给同学们提供亲手制作简单航模的条件。在完成制作过程中要经历一次次失败,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这将是一次难忘的,愉悦的心理体验。

二是建立科普展室。科普展室将展出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如交通安全、烟花爆竹安全、用火安全等各类科普知识,并定期更新展示内容。社区科普展室将对所有居民开放,和科普学校、航模活动室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供居民参观、学习,极大地发挥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技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技创新的教育作用。

三是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室。社区心理咨询室在缓解社区居民的生活、学习、就业压力,化解心理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社区将安排专门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作为心理辅导教师,并聘请社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党员做我们的心理辅导员。解答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着力解决青少年各种青春期问题,如网络成瘾、厌学、情感问题以及其他居民的工作生活压力问题,使社区居民关系更和谐、心理更健康。

四是实现社区科普学校“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机制。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普学校的作用,面向社区广大家长、青少

年,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教学采取授课、讲座、活动等方式进行,通过把老师请进教室,把孩子、家长带进社区,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为孩子们普及各类科普知识。

五是更新触摸屏查询机。走入社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触摸屏式查询机。它为居民提供了社区简介、社区党建、社区机构、服务指南、社区科普、便民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公示八个模块的服务查询。但是随着社区服务项目的日益完善,原有的查询功能已不能完全涵盖现有服务,在完成触摸屏查询机更新后,将为居民提供更快捷、方便、全面的查询服务。

六、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为广大青少年、居民服务。社区将有计划地组织更多的青少年、居民参观四个科普教育基地,尤其是要充分利用起位于南山的气象卫星观测教育基地。在寒暑假等假期组织青少年走到户外,在切身学习科普知识的同时,丰富假期生活。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大胆创新,奋力拼搏,围绕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以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为切入点,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

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标语 篇6

2、建立诚信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3、食品安全要重视,qs商标少不了。

4、三无食品少去碰,小摊小贩离远点。

5、蔬菜瓜果不能少,牛奶鸡蛋营养好。

6、食品安全人人知,身体健康最重要。

7、营造食品安全大环境,呵护幸福健康小家庭

8、食之有味,品之安全

9、安全食品为大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10、一串麻辣三分美,二串麻辣十层灰。

11、食品卫生得注意,若是马虎要不得。

12、保障食品安全,共建和谐社会

13、勤查狠抓严把关,食品安全重于山

14、一心一意关注食品安全,十全十美创建和谐社会

15、欲食天下鲜,安全记心间

16、食品安全有保障,绿色消费享健康

17、食品安全警钟长鸣,健康生活和谐温馨

18、保障食品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食品 人品 大家品,品食 品人 品和谐

20、普及食品科学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21、食品安全共同的心愿,社会和谐快乐的`家园。

22、食品安全,百姓安康

23、食品安全警钟长鸣,健康生活和谐温馨!

24、群策群力共创食品安全,互助互爱同筑和谐家园

25、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6、三无三无,卫生全无;三无三无,健康全无。

27、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

28、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促进浙江和谐发展

29、己所不食,勿施于人

30、食品卫生无小事,您的健康是大事

31、食品安全,情系万家

32、食品安全从严把关,关爱生命责任如山

33、全面实施食 品放心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34、手牵手维护食品安全,心连心构筑和谐浙江

35、法行天下,食者无忧 方宪遵

36、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37、情系食品安全,心铸和谐家园

38、给食品多一点关注,对生命多一份负责

39、食品安全,百姓安康 蔡文远

40、想要健康活到老,食品安全不能少

41、食品安全你我同创,和谐健康大家共享

42、今日不防真可惜,若要福寿定得防。

43、关注食品安全,关爱人生健康

44、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5、家家关注食品问题,人人阻截问题食品

46、手牵手把好食品质量关,心连心守好食品安全门

47、品放心食品,享健康生活

48、开口吃个爽,莫把安全忘

49、培养食品安全公德心,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

广东食品安全示范创建 篇7

1 农机安全示范村的创建条件

以村为基本单位, 确保村内农业机械与驾驶员年检审、农业机械上牌率均达90%以上, 农业机械与驾驶员配套比例为1∶1以上。村内年内无农机重大事故发生, 农业机械的事故率、死亡率、重伤率均低于0.3%, 农业机械技术状态、安全设置良好。村内每一位农机手参加安全培训达6次, 每人手持一份农机安全操作手册, 群众和学生在年内接受农机安全教育达100%。村内所有农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 提高了安全驾驶意识。乡村道路规划良好, 无安全隐患[1]。

2 创建农机安全示范村的必要性

2.1 加强互助县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农业生产面广, 且种植的种类不同, 农业机械的作业环境不同, 各类农机安全生产的隐患也不同。如设施农业机械、山地农业机械、规模种植的大型农业机械所在的作业环境不同, 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就不同。这就要求从每一个人做起, 以村为单位创建农机安全示范村,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从源头上消除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2]。

2.2 有助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

《交通法》的颁布明确了农机管理的法定地位。应正确面对当前农村农机管理工作的现状, 探索新形式、新方法, 全方位地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以点带面, 创建农机安全示范村, 树立典型, 带动其他村开展农机安全示范村的创建工作[3]。

2.3 有助于健全农机安全管理网络

通过农村税费改革, 乡镇农机站撤并到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 农机管理岗位少, 上级业务部门监督管理脱节, 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跟不上, 农机安全生产日趋严重, 这就要求各级部门齐抓共管, 搞好农机安全工作, 把创建农机安全示范村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避免乡镇一级脱管。

2.4 有助于提高农民农机安全意识, 确保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 普遍存在一部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后, 不上牌行驶, 不参加正式驾驶员培训, 拖拉机搭人等违法现象, 究其根源, 是农民普遍缺乏遵章守法的意识以及交通安全意识差。应发挥村干部的带头作用, 成立农机安全领导小组, 加强宣传农机安全知识, 提高农民交通安全意识[4]。

3 农机安全示范村建设对策

3.1 各级政府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创建农机安全示范村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近几年来, 从各乡镇开展的农机安全示范村成果来看,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过于形势化, 干的多, 巩固的少, 长期效果不太明显。为更好地抓好农机安全示范村的建设, 要确定各乡镇开展创建工作的标准以及验收标准, 督促各级政府长期、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 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开展[5]。

3.2 各级农机部门确立为民服务意识

创建农机安全示范村, 农机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应以服务作为切入点, 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培训工作, 深入每户进行农机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脚踏实地地服务于农民[6,7]。

3.3 落实责任, 全面发展

各级政府要成立领导机构, 明确责任到人, 由专人来抓, 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示范村创建标准, 规范农机安全操作的各项章程, 与农户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 把责任落实到人到户,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 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 从互助县的基本情况出发, 阐述创建农机安全示范村的基本条件、必要性和建设对策等方面内容, 以促进互助县农机安全示范村的创建。

关键词:农机安全示范村,创建,青海互助

参考文献

[1]张海涛.确保平安力求发展努力打造平安农机示范村——嘉祥县朱街村“农机安全示范村”创建纪实[J].山东农机化, 2009 (3) :23.

[2]林永廉.遂溪举办省级“农机安全示范村”服务活动[J].现代农业装备, 2008 (11) :73.

[3]蒋建荣.创建农机安全示范村的意义和思考[J].农业机械, 2008 (26) :53-54.

[4]王申广.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扎实推进省级“农机安全示范村”建设[J].浙江农村机电, 2007 (2) :10-11.

[5]吕继卫.找差距促整改争创十佳“农机安全示范村”[J].湖北农机化, 2005 (5) :23.

[6]朱炳杰.创建“农机安全示范村”的新方法[J].中国农机监理, 2005 (6) :31-33.

怎样创建休闲农业示范区 篇8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呢?

创建示范县(市、区)需要坚持哪些原则

坚持示范创建与示范带动相结合

通过示范引领,总结发展规律,探索发展模式,明确发展思路。既要抓好示范创建,树立典型,培育品牌,又要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全面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更好发挥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和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形成吸引各种资源要素流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机制。

坚持系统开发与突出特色相结合

紧紧依托农业生产过程、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避免盲目发展。注重挖掘乡土文化,强化人文创意,培育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品牌知名度。

坚持设施改造与素质提升相结合

在创建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改造基础设施条件,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强化策划创意,注重科技支撑,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创建示范县(市、区)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优势特色突出

有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历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带或集聚区;主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有地域、民俗和文化特色,体验项目和餐饮服务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依托当地特色种植业、畜牧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发设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农业与加工业、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

规划编制科学

有明确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发展思路清晰,功能定位准确,布局结构合理,工作措施有力。示范县(市、区)探索出了有效的农民利益链接机制,有成熟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范和模式。

扶持政策完善

当地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能根据本地实际需求,落实创设完善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

工作体系健全

确立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管理职能和主管部门,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已建立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重视公共服务,能为经营点提供信息咨询、宣传推介、教育培训等服务。

行业管理规范

围绕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民俗村等类型分别建立了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近3年内无安全生产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无擅自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行为,无以破坏农业生产为代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现象,没有发生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

基础条件完备

县域范围内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要做到通路、通水、通电,通信网络畅通,要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具备电子商务推介平台,要有路标、有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卫生等基础设施要达到相应的建设规范和公共安全卫生标准,生产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

发展成效显著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主要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总数须超过100个,精品线路10条以上,其中要有10个以上精品点在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在60%以上,近3年游客接待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均超10%。

示范创建对象以示范县(含县级市、区)为主体,全区域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整体发展水平高的地级市(州),可视情况进行整体创建。

如何申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示范县(市、区)不超过3个,计划单列市等上报示范县(市、区)不超过1个,超名额申报的退回重报。

按照自愿申报的原则,通过自我创建,达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市)创建条件”的县(市、区),均可申报;由各县(市、区)级农业管理部门填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申报表》,附本县(市、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发展规划等材料,并按程序逐级上报。

上一篇:3到6岁发展指南论文下一篇:拿到试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