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文处理管理办法(暂行)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公文处理管理办法(暂行)(共12篇)

公司公文处理管理办法(暂行) 篇1

第一条

为了使公司(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公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实现“规范、准确、高效、安全”的公文管理目标,结合交易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公文内容主要包括:上级来电、信函、往来文书,同级来电、信函、往来文书,交易中心上报下发的各种文件、资料(广告宣传、营销资料、技术资料等纯业务文书除外)。

第三条

交易中心员工,对公文中涉及国家、政府或本交易中心应保密的事项,必须严守机密,不得泄露。

第四条

交易中心公文管理归口为综合部负责。

第五条

公文种类(一)请示:请上级指示和批准;(二)报告:向上级或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三)指示:对下级或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四)公告、通告:向公众宣布重大事项,用“公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件,用“通告”;(五)批复:答复请示事项;(六)通知:传达上级指示;要求下级办理或者需要知道的事项;批转下级公文或转发上级、同级和不隶属单位的公文;

(七)通报: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所属各部门知道的事项;(八)决定、决议:对某些问题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九)函:平行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互相商洽工作,向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等询问和答复问题;(十)会议纪要: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有关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

第六条

公文格式一般包括:字号、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单位印章、主题词、发文时间、抄送(抄报)单位等。

(一)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发文单位和公文种类。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外,公文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和其它标点符号;(二)向上级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单位;如果需要上报另一个上级单位时,可以用抄报的形式;(三)发文时间,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单位签署的日期为准;(四)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单位名称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份数;(五)收、发文单位应写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联合发文,应将主办单位排列在前;(六)文字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第七条

交易中心发布正式文件,统一由综合部编文号,格式为:上石交西发〔×年〕×号。

第八条

交易中心公文一般用 A4 打印纸行文,左侧装订。“通告”等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公文标题用方正小标宋小二号字体,正文用仿宋_GB2312 小三号字体,用标准字间距。

第九条

交易中心对政府各部门、上级单位的请示或报告,与无隶属关系单位协调工作等,用交易中心名义行文。

第十条

向上级请示的公文,应一文一事,主送一个单位,不得同时抄送下级单位;向下级单位的重要行文,可以抄报上级单位。

第十一条

交易中心对下行文原则上只发到各部门,第十二条

收文处理 交易中心收文由综合部负责,其处理程序为:签收、登记、分文、传送、拟办、催办、归档,处理程序为:

1.凡属公启文件,由综合部行政管理统一签收、登记、呈阅、分发并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处理,综合部经理负责开拆,其中内容重要的急件,及时呈送领导阅示。须由领导亲启的文件,及时呈领导启封和阅批,之后综合部进行归档; 2.综合部行政管理应根据文件规定的传阅范围或领导

指示,将传阅文件附上“文件处理单”,及时安排、递转文件传阅。各级领导阅批公文要及时认真,阅完后要在“文件处理单”上签名并注明日期; 3.凡需办理的一般性公文,先由综合部经理签批意见,再根据签批意见送有关领导批示或送有关人员办理。相关人员应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并退回文件; 4.综合部经理对有领导批示的公文及本交易所发出的文件,要认真督办、催办,不得积压或漏办; 5.各级领导参加重要会议带回的文件,在汇报和传达后,应及时将会议文件交综合部归档。

第十三条

发文处理(一)所有上报下发的正式文件均由综合部负责办理。其他部门不得自行向上、向下发送正式文件,遇特殊情况时,须经总经理或分管领导批准,报综合部备案;(二)发文包括拟稿、审稿、签发、印制、校对、编号、用印、封发等基本程序。

第十四条

发文范围(一)以交易中心名义发出的文件、通告、决定、决议、请示、报告、会议纪要和简报等;(二)交易中心各部门经领导批准统一编号转发的文件(在交易中心日常行政、业务、技术管理中,有关工作安排、宣传资料、技术资料、审批工作、专题业务会议决定、传达

上级指示等事项,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由该部门书面或口头通知执行,不属于发文范围)。

第十五条

公文用章 凡以交易中心统一编号发布的文件,均应加盖交易中心公章,使用交易中心公章,需经总经理或董事长审批;凡以各部门名义发的文件,可加盖部门公章,使用部门公章时,对交易中心内部发文由分管领导审批,对外发文需经分管领导审核后,由董事长批准。

第十六条

交易中心公文由综合部统一归档管理。要设立收文登记、文件存档登记、发文登记、发文签收、文件借阅登记、销毁文件登记,严格文件传递过程中的各类登记手续。

第十七条

借阅文件应严格履行借阅登记手续,限期阅看,按时归还。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一般文件,需填写借阅单并经本部门负责人签批方可借阅,有密级的文件须经分管领导批准方可借阅。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将文件带出交易中心或全文抄录、复印,不允许拆卷和在文件上勾划等,禁止将交易中心文件借给非本交易中心人员。

第十八条

公文管理人员应及时将文件归档。文件归档 范围:

(一)下列文件统一由综合部负责归档:

1.董事会、监事会的来文、来函,包括董事会、监事会

对交易中心报告、申请、请示的批复等; 2.交易中心发出的报告、指示、决定、决议、通报、纪要、重要通知、工作总结、领导发言和有关报表等; 3.交易中心行政领导会议、党组织领导会议、总经理办公例会、中层干部会以及各种专题会议记录、纪要等; 4.重要来件来函、来访记录; 5.领导参加各种重要会议带回的文件、资料及交易中心在重要会议上的汇报发言材料等; 6.有关领导来交易中心检查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记录,以及本交易中心向领导进行汇报的材料; 7.记载交易中心重大活动、先进人物事迹等的音像制品; 8.交易中心工作动态、日志和大事记等。

(二)交易中心各部门日常工作中的活动资料,由各部 门负责归档。

第十九条

归档应按照内容、名称、单位、时间顺序,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要求收集齐全,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对于多余、重复、过期和无保存价值的文件,要定期进行清理造册,办理申请销毁手续。经核定同意销毁的文件,由指定人员负责销毁。

第二十条

交易中心文件保密等级分为绝密(AAA)、机密(AA)、秘密(A)三种,其它为一般文件。

绝密文件,由指定的人员阅看,只能打印一份。交易中

心内部绝密文件由起草人送给指定人员阅看;外来绝密文件由交易所文秘报送指定人员阅示。绝密文件阅后应立即由送阅人收回归档; 机密文件,由指定范围人员阅看,打印份数不得超过五份。由交易中心文秘送给指定范围的人传阅,并在指定的时间内由文秘收回; 秘密文件,在一定范围内阅看,打印份数不得超过有阅看资格的人数。由交易中心文秘送有关人员传阅,阅后由阅件人妥善保管; 第二十一条

所有保密文件均不得抄录、复印、复制或私自存盘,不得超范围传阅。如发现保密文件泄密或丢失,应立即向领导汇报。传阅保密文件时,阅文人阅后必须按时交回。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交易中心综合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公司公文处理管理办法(暂行) 篇2

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所通过的《深圳市医患纠纷处理暂行办法》, 是深圳市为及时高效解决医患纠纷, 遏止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而出台的新办法。

该《办法》分为总则、医患纠纷的调解、医患纠纷的仲裁和诉讼、法律责任共4个部分。

按照办法, 医患纠纷是指患者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的医疗、保健等执业行为损害了患者合法权益而引发的纠纷;处理医患纠纷应遵循属地管理、调解优先、客观公正、快速高效的原则;发生医患纠纷时,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在辖区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室申请调解, 患方也可直接申请调解;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 医调室应当以书面形式指导医患双方通过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医患双方任何一方提出仲裁申请的, 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市政府应当完善医患纠纷仲裁机制;医患双方可就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 医患双方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的, 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可委托司法机构进行司法鉴定;医患双方因纠纷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患方选择仲裁或诉讼解决纠纷, 如生活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部门应依法支持;在医患纠纷中,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已参加医疗执业责任保险且符合保险合同规定的赔偿条件, 保险公司应当依法赔偿, 未参加医疗执业责任保险的, 由医疗机构向患方及时作出赔偿;卫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 不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 由任免机关、监察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公司公文处理管理办法(暂行) 篇3

关键词:企业危机处理;财务管理;乳业公司;模式探究

近年来有关乳制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被媒体屡屡暴光,国内乳业公司普遍陷入了市场保卫战的泥淖之中。面对这样的危机,则需要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职能部门一同于与应对。

那么如何理解企业的危机处理呢。笔者认为,危机处理强调应对市场风险的策略实施,而这就关乎财务管理在整体策略实施中的功能定位。根据完达山乳业的经验,危机处理在于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和重塑企业市场形象。由此,这就为财务管理的支持工作提供了切入点。

1 公司危机处理的着眼点分析

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不信任,集中反映在产品质量上。因此,包括完达山在内知名企业品牌仍需要在全面质量管理和品牌塑造上下工夫。

1.1 全面質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包含着两个要件,即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对于前者而言,首先需要对原料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然后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都须强化质量管理。而全员参与则基本成为乳业公司生产经营的常态,但在危机处理中还需在企业文化中给予强调。

1.2 产品品牌重塑

解读产品品牌的重塑活动,其实则在于重新树立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惟有使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得以恢复,才可能在产品营销领域有所作为。为此,包括完达山在内的乳业公司一般采取广告宣传,以及一系列的厂家直销手段来完成品牌重塑工作。实践表明,上述两个方面的措施都将消耗企业的大量资金,从而成为了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

通过对危机处理着眼点的分析,就使财务管理的模式构建寻找到了有效的路径指向。

2 分析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定位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财务管理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2.1 资金统筹方面

乳业公司所面对的危机存在着发生概率小、影响范围大的特点,这就对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统筹带来了难点。难点主要涉及到,应对危机的基金数量的确定问题。不可知晓,一定数量的基金存留必将销减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供给;而若危机产生,应对危机的基金数量又将因事态的严重性而发生变动。因此,在资金统筹方面的模式定位,应聚焦于公司资金的动员效率上。

2.2 资金预算方面

根据前面对危机应对的分析可知,乳业公司需要分别在全面质量管理和重塑产品品牌这两个战线作战。这也就意味着,在资金投放上需要合理确立两个领域的需求数量。然而对于重塑产品品牌领域,则较难做出合理的资金需求判断,毕竟乳业公司自身还受到其它同类公司市场状况的影响。可见,这里的模式定位就在于建立起可控的资金预算机制。

2.3 资金配置方面

资金配置体现为基金的实际投放,而这也是防止专项资金漏损的重要环节。实践表明,资金在这里可能出现漏损的原因在于,人为的资金使用问题。对此,便需要将严格的财务监管机制引入到该模式之中。

3 定位驱动下的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财务管理的支持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3.1 针对常规方面的模式

常规方面也就是乳业公司在业务开展中的程序性方面,具体体现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领域。针对这一方面的内控,应适应公司经营战略的内在要求。从目前现状来看,与完达山乳制品趋同的其它厂家的产品,已对本公司市场产生了直接挑战,因其产品的可替代性使得市场维护压力日益增大。因此,常规方面的定位应聚焦于生产研发领域。

3.2 针对重点方面的模式

针对乳制品质量的负面报道不时出现在国内各大媒体,这使得完达山乳业公司需要先期建立起原材料质量管控机制。配合这一机制的建立,则需要财务部门在资金预算和配置上给予保证。此时就使财务内控面临着,如何统筹公司资金使用的问题。因此,该方面的定位应聚焦于支撑上游奶源质量管控上。

3.3 针对难点方面的模式

这里的难点并不是因资金风险所导致的财务危机,而是我国乳业品牌效应整体下滑后的市场危机。如何建立起差异化的市场品牌效应,关于这一点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外,还需要在公共关系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可见,针对危机方面的定位也就体现为,资金在预算、配置上的具体流向了。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4 小结

本文根据完达山乳业的经验,危机处理在于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和重塑企业市场形象。

参考文献

[1] 丁勇.浅谈微利时代企业的经营战略[J]. 中国商贸,2012(4)P:38.

[2] 原小能.服务创新视角下的零售企业盈利模式转变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11(12)P:72.

公司公文处理管理办法(暂行) 篇4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等相关文件,现就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以下简称企业)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一、会计科目设置及支付对价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设置“股权分置流通权”和“应付权证”科目,分别核算企业以各种方式支付对价取得的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流通权(以下简称流通权)和企业为取得流通权而发行权证的价值。

(一)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流通权。

企业根据经批准的股权分置方案,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权,应当按照所支付的金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以送股或缩股方式取得的流通权。

企业根据经批准的股权分置方案,以送股或缩股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权,以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投资的,应当按照送股或缩股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以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投资的,在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时应当按比例贷记相关明细科目(下同)。

(三)以发行认购权证方式取得的流通权。

1.将认购权证直接送给流通股股东的。

企业根据经批准的股权分置方案,通过发行认购权证直接送给流通股股东方式取得的流通权,发行的认购权证在相关备查登记簿中予以登记。

认购权证持有人行使认购权向企业购买股份时,企业应按照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行权价低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按照减少股份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认购权证持有人行使认购权,要求以现金结算行权价低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价部分的,企业应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备查登记簿中应同时注销相关认购权证的记录。

2.将认购权证以一定价格出售给流通股股东的。

企业根据经批准的股权分置方案,以一定价格发行认购权证方式取得的流通权,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权证”科目。

认购权证持有人行使认购权向企业购买股份时,企业应按照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行权价低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按照行权部分对应全部发行权证的比例计算的金额,借记“应付权证”科目,按照减少股份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认购权证持有人行使认购权,要求以现金结算行权价低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价部分的,应按照行权部分对应全部发行权证的比例计算的金额,借记“应付权证”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

认购权证存续期满,“应付权证”科目的余额应首先冲减“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的余额冲减至零后,“应付权证”科目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科目。

(四)以发行认沽权证方式取得的流通权。

1.将认沽权证直接送给流通股股东的。

企业根据经批准的股权分置方案,通过发行认沽权证直接送给流通股股东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权,发行的认沽权证在相关备查登记簿中予以登记。

认沽权证持有人行使出售权将股份出售给企业时,企业应按行权价高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按照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或“短期投资”科目。

认沽权证持有人行使出售权,要求以现金结算行权价高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价部分的,企业应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备查登记簿中应同时注销相关认沽权证的记录。

2.将认沽权证以一定价格出售给流通股股东的。

企业根据经批准的.股权分置方案,以一定价格发行认沽权证方式取得的流通权,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权证”科目。

认沽权证持有人行使出售权将股份出售给企业时,企业应按行权价高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按照行权部分对应全部发行权证的比例计算的金额,借记“应付权证”科目,按照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或“短期投资”科目。

认沽权证持有人行使出售权,要求以现金结算行权价高于股票市场价格的差价部分的,应按照行权部分对应全部发行权证的比例计算的金额,借记“应付权证”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

认沽权证存续期满,“应付权证”科目的余额应首先冲减“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的余额冲减至零后,“应付权证”科目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科目。

(五)以上市公司资本公积转增或派发股票股利形成的股份,送给流通股股东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权。

企业根据经过批准的股权分置方案,将上市公司资本公积转增或派发股票股利形成的股份中非流通股股东分得的部分,送给流通股东,应首先按照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或派发股票股利进行会计处理。然后,企业比照本规定第(二)款的规定对向流通股股东赠送股份进行会计处理。

(六)以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豁免上市公司债务、替上市公司承担债务的方式取得的流通权。

企业根据经过批准的股权分置方案,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豁免上市公司债务、替上市公司承担债务的,应按照注入资产、豁免债务、承担债务的账面价值,借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贷记相关资产或负债科目。

(七)以承诺方式取得的流通权。

企业根据股权分置方案,以承诺的方式,取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权,只在相关备查簿中予以登记,待承诺实现时再按照本规定的原则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二、取得流通权的非流通股份出售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的流通权,平时不进行结转,一般也不计提减值准备,待取得流通权的非流通股出售时,再按出售的部分按比例予以结转。企业出售取得流通权的非流通股时,按照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出售股份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按应结转的股权分置流通权成本,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

三、财务报表的列报

电信用户申诉处理暂行办法 篇5

(2001年1月5日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1年1月11日信息产业部令第7号公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电信用户的合法权益,规范用户申诉处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处理用户在接受电信服务的过程中与电信业务经营者发生的争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电信管理机构,是指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

本办法所称申诉受理机构,是指全国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

本办法所称申诉人,是指在使用电信业务、接受电信服务中, 与电信业务经营者发生争议并向申诉受理机构提出申诉的电信用户。

本办法所称被申诉人,是指因与用户发生争议而被用户申告的电信业务经营者。

第四条 信息产业部对全国电信用户申诉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全国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受信息产业部委托,依据本办法开展全国电信用户申诉受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立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受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的委托并在其监督指导下,依据本办法开展本行政区电信用户申诉受理工作。

第五条 申诉处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正、合理、合法的原则。

第六条 申诉受理机构对电信用户申诉案件实行调解制度, 并可以出具调解意见书。

第七条 申诉受理机构每季度将受理用户申诉的统计报表上报同级电信管理机构。

第二章 受 理

第八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认真受理用户的投诉,并在接到用户投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答复用户。用户对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电信业务经营者在接到投诉后15个工作日内未答复的,可以向申诉受理机构提出申诉。

第九条 申诉人应当向被申诉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申诉受理机构提出申诉。被申诉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设立申诉受理机构的,申诉人可以向全国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提出申诉。第十条 申诉受理机构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诉案件不予受理:

(一)属于话费争议的申诉,申诉事项发生时距提起申诉时超过五个月的,其他申诉,申诉事项发生时距提起申诉时超过二年的;

(二)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已经达成和解协议并执行的;

(三)申诉受理机构已经就申诉事项进行过调解并出具调解意见书的;

(四)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消费者组织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

(五)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第十一条 用户申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诉人是与申诉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二)有明确的被申诉人;

(三)有具体的申诉请求和事实根据。

第十二条 申诉采用书面形式。申诉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诉人姓名或名称、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

(二)被申诉人名称、地址;

(三)申诉要求、理由、事实根据;

(四)申诉日期。

第十三条 申诉受理机构在接到用户申诉时,应当询问用户是否就申诉事项向电信业务经营者提出过投诉,电信业务经营者是否给予处理或答复。对于未经电信业务经营者处理的用户申诉,申诉受理机构应当告知用户先向电信业务经营者投诉。对于咨询有关电信政策的用户申诉,申诉受理机构应当向用户作出解答。

第十四条 申诉受理机构应当于收到申诉之日,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诉人。对于不予受理的申诉,应当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三章 办 理

第十五条 对于决定受理的用户申诉,申诉受理机构应当在受理用户申诉后2个工作日内将用户申诉内容和转办通知书发送被申诉人。

转办通知书应当载明申诉受理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申诉人名称及联系方式、申诉人的申诉请求摘要、申诉受理机构对申诉处理的要求等。第十六条 对申诉受理机构要求回复处理意见的,被申诉人收到转办通知书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将申诉事项的事实情况和处理结果或者处理意见以及申诉人对处理结果的意见(满意程度)反馈给申诉受理机构。第十七条 申诉受理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诉30个工作日内向申诉人作出答复,将申诉处理情况告知申诉人。

对于被申诉人与申诉人协商和解的申诉,申诉受理机构可以作结案处理。

对于被申诉人与申诉人未能协商和解的申诉,申诉受理机构可以进行调解。

第十八条 对于被申诉人侵犯申诉人合法权益的申诉,必要时申诉受理机构应当将申诉案件转呈同级电信管理机构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被申诉人进行行政处罚。

第四章 调 解

第十九条 对于属于民事争议的下列情形,申诉受理机构可以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一)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已经就申诉事项进行过协商,但未能和解的;

(二)申诉人、被申诉人同意由申诉受理机构进行调解的;

(三)信息产业部规定的其它情形。

第二十条 申诉受理机构就所争议的事项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书,视为结案;仍达不成调解协议的,应争议任何一方的要求,申诉受理机构可以出具调解意见书,视为结案。

第二十一条 申诉受理机构调解无效的,争议双方可以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就申诉事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 调 查

第二十二条 申诉受理机构可以通过电话、传真、书信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向申诉人和被申诉人了解有关情况,要求提供有关证据;申诉受理机构可以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收集证据或者召集有关当事人进行调查。

第二十三条 申诉受理机构的调查人员有权行使下列权利:

(一)询问当事人和有关人员;

(二)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书面材料和证明;

(三)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技术材料;

(四)查阅、复制有关文件等。

第二十四条 调查应当由两名工作人员共同进行,调查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和有关证明,并应当制作调查笔录。调查人员对涉及当事人隐私、商业秘密等事项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十五条 被调查人员必须如实回答调查人员的询问,提供相关证据。第二十六条 申诉受理机构认为需要对有关设备、系统进行检测或者鉴定的,经同级电信管理机构批准后,交由指定检测或者鉴定机构进行检测、鉴定。被申诉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予以配合。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申诉受理机构按照用户申诉的工作量从电信业务经营者交纳的服务质量保证金中扣除一定的处理费。

第二十八条 申诉受理机构每季度将受理用户申诉的统计报表向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通报。

公司公文处理管理办法(暂行) 篇6

一、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即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修订前的增值税条例规定, 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即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为减轻企业负担, 为了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因素, 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税收负担, 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删除了有关不得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规定, 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 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并且为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 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摩托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 不得予以抵扣。

二、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增值税条例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由原先的6%降至3%, 并且不再划分工业和商业两类的征收率 (原分别为6%和4%) 。考虑到增值税转型改革后,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水平总体降低, 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 应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同时考虑到现实经济活动中, 小规模纳税人混业经营十分普遍, 实际征管中难以明确划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 因此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 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

三、将一些现行增值税政策体现到修订后的条例中

主要是补充了有关农产品扣除率为13%和运输费用扣除率为7%、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 取消了已不再执行的对来料加工、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设备的免税规定。

四、对申报期、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等进行规定

根据税收征管实践, 为了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缓解征收大厅的申报压力, 将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明确了对境外纳税人如何确定扣缴义务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 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 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 以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并增加了“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先开具发票的, 为开具发票的当天。”的规定, 扣缴地点增加了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的规定?扣缴期限的规定纳税期限增加了“一个季度”的规定。

根据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变化及其相关文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以下变化 (针对一般纳税人) :

(一) 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变化

自2009年1月1日起,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 (包括购入、融资租赁、接受捐赠、实物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 下同) 或者自制 (包括改扩建、安装, 下同) 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 可根据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凭增值税扣税凭证 (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其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情况, 现实中存在承租人所取得的专用发票为各期实际付款时分次取得的情况, 会计处理可通过设置过渡科目“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进行核算, 在各期支付融资租赁款取得专用发票时, 按照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从上述科目转入“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进行核算抵扣。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取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加初始直接费用, 再扣减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金额后的余额)

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最低租赁付款额/1.17*17%)

未确认融资费用 (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最低租赁付款额)

银行存款 (承租人支付的初始直接费用)

各期支付租赁款按取得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

借: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70号) 的规定, 对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条例第十条 (一) 至 (三) 项所列情形的, 即 (一) 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在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其中:固定资产净值, 是指纳税人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后计算的固定资产净值。

会计处理应根据计算的结果贷记“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核算。

(二) 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变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70号) 规定,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因其购入时增值税进项税额已记入“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销售时计算确定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贷记“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因其增值税进项税额未记入“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销售时计算确定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贷记“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科目。

对于纳税人发生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视同销售行为, 对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无法确定销售额的, 以固定资产净值为销售额。

(三) 视同销售会计核算的变化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 视同销售货物: (一) 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 销售代销货物; (三)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 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 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 (市) 的除外; (四) 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 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原来对于视同销售的处理是:按照产品、商品或材料的成本结转成本, 按照计税价格 (或市场售价) 核算增值税, 不核算收入;新的处理规定是与销售做同样的处理, 即确认收入, 同时结转成本。增值税也做视同销售计入“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在视同销售行为中, 改变前后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未变, 只是收入确认与否的变化。新的准则体系下要对视同销售行为确认收入、成本, 核算利润, 会影响所得税的计算与缴纳。

对于上述视同销售的 (四) 、 (五) 的情况, 如果使用外购的货物, 即:当用购进的存货或应税劳务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如用于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 、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 则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行为, 会计处理同样是视同销售做销售处理, 但增值税不做视同销售, 而是进项税转出, 计入“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科目贷方, 转出税额为已计入的进项税额。

对于上述视同销售的情况是从该行为是否存在增值的特性, 或者考虑货物将脱离企业的范围 (如投资、分配捐赠) , 为保证增值税税源监管的目的, 上述 (一) 到 (八) 的情况增值税均作为视同销售, 按照计税价计算销项税额;对于将购进的存货或应税劳务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 不存在增值的特性, 属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行为作进项税转出, 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3]财税[2008]17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4]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修订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17日)

[5]《企业会计准则》

公司职工奖惩暂行办法 篇7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增强我司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鼓励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职工必须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遵守劳动纪律,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产,学习和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文化技术业务知识和技能,团结协作,完成岗位职责规定的各项任务。

第三条 对职工实行奖惩,要按照以人为本,维护三者利益,建立和谐企业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奖励要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惩处要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经济行政处罚为辅的原则。

第二章 奖 励

第四条 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职工,应当给予奖励:

㈠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金和消耗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㈡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或者显著成绩的;

㈢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设备改造、建设施工等方面开拓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

㈣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㈤防止或避免事故发生,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

㈥对维持正常生产秩序、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事迹突出的;

㈦一贯忠于职守,积极负责,廉洁奉公,事迹突出的;

㈧维护财经纪律,事迹突出的;

㈨其他应当给予奖励的。

第五条 对职工的奖励分为:根据工作考核结果评选公司优秀员工,授予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记功、记大功、晋级;按行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推荐各级行业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等。对获得上述奖励的职工,可以发给一次性奖金。

第六条 奖励原则上按组织实施。

第三章惩 处

第七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可区别情况给予经济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一)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的;

(二)消极怠工,没有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

(三)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调动、指挥的;

(四)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五)违反规章制度,造成各类事故或损失的;

(六)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等,造成经济损失的;

(七)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违反政策法令,违反财经纪律,使国家和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的;

(八)贪污盗窃、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以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

(九)泄露国家和企业秘密的;

(十)破坏计算机网络安全的;

(十一)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职工有上述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第八条 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

第九条 审批职工处分的时间,从证实错误之日起,开除处分不得超过5个月,其他处分不得超过3个月。

第十条 给予职工行政处分必须先查清错误事实、性质、情节及后果,取得确凿证据。给予职工开除处分要经公司职代会讨论决定,其他处分要征求工会意见,并允许受处分者本人申辩。

第十一条 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含15天,不含节假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不含30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

第十二条 职工受到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者被除名,企业应当书面通知本人,并载入本人档案。

第十三条 对于有第七条第(五)、(六)、(七)项行为的职工,在给予行政处分的同时,还可罚款或责令其赔偿全部或部分经济损失。

对职工罚款或责令赔偿经济损失,从其工资中扣除时,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赔偿人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剩余部分不得低于我某某当年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四条 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职工,经查实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

第十五条 对于滥用职权,利用处分职工之机进行打击报复或者对应受处分的职工进行包庇的人员,应当从严予以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附 则

公司微信管理暂行办法 篇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公司微信公众号的对外宣传和信息交流作用,严格审核微信公众号内容发布,规范管理公司微信公众号,建立市场客户的平台,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展示公司形象,传递信息的作用,更好地宣传公司、报导公司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保障公司信息发布及时、真实、安全、可靠、合法,明确公司微信公众号管理职责,规范公司微信信息发布流程及日常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信息发布应严格《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网站子公司网页信息管理办法》、《海螺水泥信息披露事务管理规定》,做好公司内部商业机密信息的保密工作。

第二章 工作标准和宣传职责

第三条 公司供销处负责公司微信公众号信息管理工作,办公室配合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审核工作,成立微信信息发布工作组,具体负责公司微信公众号的信息采集、更新、留言反馈、人员培训和形象推广,做好发布信息的审核把关,并根据公司的统一管理和要求,做好信息发布相关工作的落实。

第四条 公司微信管理小组成员由组长、微信主管和网页管理员组成,组长、网页主管分别由公司分管领导和供销处、办公室负责人担任。

第五条 微信信息主管和微信管理员负责公司微信公众号对外信息的发布工作,每日发布信息不少于5条,并对信息收集、及时工作,及时转发、处理相关重要信息,确保重要信息、文件、回复的处理和反馈。

第六条 公司微信公众号名称:镇江北固海螺,微信号:conch_bg@qq.com。

第七条 公司微信平台分组管理:

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模块中设有用户管理,根据用户的不同,进行分组管理:

1.直接用户:公司主管以上管理人员、销售业务员; 2.配套用户:公司主管以下员工; 3.外部市场用户。

第八条 信息的推送:根据不同的人群发布不同的信息:

1.直接用户:公司生产经营、重要决策、安全环保、产品质量、营销对策、管理动态等;

2.配套用户:公司新闻、员工风采、安全环保、市场动态、技改技措、劳动竞赛、管理建议等;

3.外部市场用户:公司动态、产品与服务、市场用户调研、产品质量跟踪、投诉与反馈等。

第九条 各部门管理职责 供销处微信管理职责:

1、围绕公司市场营销动态拟定市场宣传工作重点;

2、负责召集相关部门人员每月末召开一次会议,就当月发布的信息内容、点击量和阅读时间、用户情况等数据分析,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改进信息的内容和质量;

3、负责对外信息的发布与审核,建立信息发布台账;

4、负责公司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与推广,运用好信息手段,扩大公司市场影响作用;

5、负责通过微信平台获取客户资料,包括企业名称、负责人、企业性质、联系人、联系电话、需求方向等方面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建立客户档案;

6、负责收集用户的产品使用咨询、产品质量投诉、营销政策咨询等信息,及时组织回复;

7、负责收集区域内竞争对手产品质量、营销政策及生产经营信息。

办公室微信管理职责:

1、负责公司管理动态、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审核;

2、负责拟订各个阶段的宣传重点,发布经营管理方面有价值的信息;

3、配合供销处完成月度微信平台管理总结与改进工作。

第三章 信息发布管理

第十条 信息发布原则

1、发布的信息应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能够展示公司的形象和实力、弘扬企业文化、宣传企业经营理念。

2、发布的公司生产经营信息,须是可对外公开的信息。要回避尚未披露的信息(如当期利润、销售收入等指标),关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有关技术参数和商业策略等不宜过细报道,在报道过程中要做好公司管理策略及机密信息的保密工作。

3、发布的信息须是经过核实、准确可靠的信息。信息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及指标,必须经专业人员进行核对确认。

4、发布的信息须是按发布流程经各公司微信管理小组组长审核确认的信息,确保文字内容语句流畅、措辞准确,避免产生歧义。

第十一条 公司微信公众号每日可发布一条多图文信息,每条多图信息可发最多可编辑8条信息。图文内容包括封面图片、自定义标题、文章插图、正文。根据不同人员分类每日推送符合阅读要求的多图文或单图文信息发布,节假日插推节日问候等信息。信息可设公司介绍、新闻在线、产品与服务、员工风采、销售服务、营销政策解读等栏目,信息具有较强的宣传效果和时效性,题材新颖,主题突出,宣传企业发展、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好人好事、技改经验、节能减排、班组建设等,公司网页管理小组负责栏目信息搜集、审核、发布。

第十二条 信息编辑要求:

1、标题:标题要简明扼要,能快速锁定读者眼球。减少形容词,把内容的核心凸显出来。

2、封面:封面图片在推送的消息里面占有很大的内容面积,所以选择封面图片的时候一定要贴合主题,设计的一些,吸引用户点击阅读,图片选择900*600像素。

3、摘要:摘要只在编辑单图文消息状态下显示,在编辑多图文消息时是不会出现的。如果图片加载比较慢或标题不能完全表达文章所有亮点的时候,摘要就成了吸引用户点击的重要武器。

4、正文:正文可以编辑文字,原文链接,还楞插入图片,图片的大小设置为600*400像素。

5、多图文消息编辑状态下,后面的消息标题图片设置为200*200像素。

第十三条 信息发布流程

1、信息采编:公司微信管理员及时收集公司新闻、营销消息、市场服务等栏目信息材料,经公司相关部门人员严格核实后,交公司微信主管。

2、信息审核:公司微信主管负责对信息初稿进行审核,按信息发布的原则,重点把握信息内容及措词的敏感性,对新闻披露把握不准的应及时与办公室宣传负责人进行沟通,微信主管将信息交网页小组组长进行最终审核并签字确认(格式参见附表一《公司微信信息上传申请表》)。

3、信息发布:根据微信小组组长签字确认后的稿件,公微信管理员认真核对稿件的电子版本,核对无误后以新稿的形式上传、保存;微信主管对后台稿件进行再次审核确认,确保信息准确后,选择不同的用户,先选择预览,确认无误后,群发。

4、前台检查:信息发布后,公司微信主管须在第一时间登陆前台,对所发布的信息进行逐字逐句的检查。一旦发现错误,在第一时间内及时返回后台进行更改,以确保发布的信息准确无误。

5、消息发布与回复:在选择发布消息时,选择不同的用户群,录入消息、发布,并及时做好用户信息的回复,如回复的消息带有咨询的,选择在第一时间回复,若是负面消息,及时选择删除,第一时间与回复人沟通,并做好记录。

6、台帐管理:做好信息发布的记录(格式参见附表二《公司微信信息发布登记表》)及发布信息的书面与电子版材料归档工作。第十四条 后台编辑操作规范

1、在网站后台编辑信息时,要严格按照审核好的信息进行编辑。

2、对于所要编辑的纯文字性内容,在段落属性中设置段后间距为2,文字一般选择16。

3、对于所要编辑的图片,大图片的尺寸大小是600×450像素,分辨率为72像素。

4、发布的新闻中包含有图片,在发布的文字稿后插入图片,标题图片尺寸为200×200像素,在后台界面右上角处点击添加图片即可,并选择不在正文中显示。

5、对在公司发布的新闻信息,要确认好事件发生的时间,根据事件实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决定信息的发布时间,而不能绝对按照收到稿件的先后顺序来进行信息的发布。

6、对已在后台编辑好但未发布的信息要进一步进行审核,确保已编辑好的信息中无错别字、语句不通等现象,对图片信息应检查图片的说明与图片是否对应等,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点击保存进行发布。

7、信息发布后应在第一时间登陆微信,对所发布的信息进行逐字逐句的检查,一旦发现错误,须在第一时间内返回后台更改。

第四章 微信管理小组职责要求

第十五条 公司微信管理小组组长职责

1、公司微信管理小组组长由公司领导担任,为公司网页信息发布第一责任人,负责公司信息的最终审核、把关;

2、及时了解公司微信的管理要求,督促、检查公司微信小组职责的落实。

3、对通过微信反馈至公司的重要投诉等情况组织处理。

4、对公司微信信息发布的安全、保密负责。第十六条 公司微信主管职责

1、公司微信主管负责公司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

2、对公司微信管理、推广应用及更新状况负责;组织、督促、跟踪信息的撰写、上传、发布,负责信息初审、后台新稿的审核及状态更改,确保发布信息的及时、真实、安全、可靠、合法,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术语、数据等指标,确保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确认。

3、负责公司微信反馈信息的督促办理和过程跟踪,对举报投诉、意见建议类信件进行跟踪办理,在2个工作日内进行回复,对重要投诉要及时向公司网页小组组长报告;督促、检查公司微信管理员做好咨询类问题的及时回复和网站反馈信息办理记录工作。

第十七条 公司微信管理员职责

1、微信状态检查。每日对本公司微信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解决,如不能马上解决报公司相关部门,避免不良影响,并对不正常的状态全过程做文字记录。

2、配合公司微信主管进行信息搜集及网页后台录入。对经公司微信小组组长签字确认的稿件和相应的电子版材料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将资料以新稿状态上传到微信相应的模块位置。

3、做好微信信息书面与电子版材料的归档工作。

4、每日查看微信公布的消息回复,对各类消息进行分类筛选,对咨询类问题给予及时答复(广告类信息不予回复),对举报投诉、意见建议类问题提交主管跟踪办理,做好网站反馈信息办理情况记录工作(格式参见附表三《微信反馈信息办理情况登记表》)。

第五章 稿件编审程序及激励办法

第十八条 各部门负责对各自稿件进行初步的把关编审,宣传稿件必须符合“用事实讲话,内容真实,反映迅速,简短精悍”的特点,紧扣公司各个时期的宣传重点,稿件主题思想积极向上,内容新颖独到。

第十九条 由办公室按照新闻宣传专业把关的要求和程序进行编审、定稿,按新闻要点、稿件层次以及质量差异推荐到相关的宣传媒体。

第二十条 部门稿件指标:每月办公室稿件数量不少于5篇,生技处稿件数量不少于3篇,其他处室每月稿件数量不少于1篇。销售方面的信息由销售专业负责,不限数量。微信小组负责根据来稿情况进行分析,定期组织培训,进一步提高稿件的质量。

第二十一条 根据《公司劳动竞赛办法》,对录用的稿件按稿费每10篇1分进行奖励,同时对未完成稿件任务的部门按公司相关考核办法每缺少一篇扣部门宣传员2分。

第六章 安全保密管理

第二十二条 注意计算机的维护,安装杀毒软件,定期进行扫描和软件升级,确保登陆后台的计算机无病毒,慎重使用不明来源的U盘及其它存储介质等。

第二十三条 公司微信管理人员应严格做好个人登录网站后台密码的保密工作,若告知他人或登录后台过程中保密意识不强,造成密码外泄,由当事人承担而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

第二十四条 公司微信主管、管理员必须在公司内电脑登陆后台上传资料,在上传信息结束或中途有事需离开电脑时,要确保关闭后台。

第七章 微信推广

第二十五条 在公司微信消息发布时,在图文信息末端添加微信二维码,便于相关客户加入微信群。

第二十六条 在公司对外窗口张贴微信二维码。第二十七条 销售人员利用市场拜访机会,邀请客户相关人员加入微信群。第二十八条 利用会议、培训班、参加展会等方式,邀请相关人员扫描二维码,加入成功后,以赠送一些小礼品的形式吸引大家关注。

合肥市处理违章建筑暂行办法 篇9

“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2005年07月28日

【字号:大 中 小】 1982年10月19日

为贯彻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城市建筑管理,制止违章建筑,特制订本办法。

一、合肥地区各项建设都必须服从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统一安排。

合肥地区所有单位(包括国家和省属驻肥单位、驻肥部队)和个人,在市区、郊区的各项新建、扩建、改建、翻建工程(包括军用、民用,永久性建筑、临时设施,地面建筑、地下工程),都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统一布局的要求进行安排,服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各项建设都应在规划管理部门办理手续,经审核批准发给《建筑执照》后方可施工。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内容执行。

二、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管线工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属违章建筑:

1、未领取《建筑执照》,擅自施工者;

2、未按《建筑执照》批准内容,擅自挪动位置、变更设计、增加建筑面积

3、擅自改变原有建筑的立面、造型、结构和使用性质,严重影响市容观瞻或危及安全者;

4、建筑施工中搭盖的临时工棚、料库,工程竣工后未及时拆除、改作他用或转让者;

5、擅自在城市道路规划红线内、公共绿地和国家已征用的土地上圈墙占地、挖沟埋架设杆线和搭设售货亭、棚以及其他生活、生产用房者。

三、违章建筑的处理:

1、违章建筑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论建成与否,均应限期拆除:

(1)侵占城市道路(含人行道)、公共绿地和国家已征用的土地者;

(2)对城市规划、公共交通、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市容观瞻以及对周围单位和居民有严重影响者;

(3)占压市政工程或公共设施,影响其使用、维修和管理者;

(4)占用城市河岸、排水沟渠,影响防洪排水,危及城市或住宅区安全者;

(5)在统一规划建设的住宅区内,私自建房搭棚、圈墙占地破坏建设规划

2、建章建筑对城市近期(五年左右)规划无影响,但与远期(二十年左右)规划有抵触者,违章单位或个人,可向市(区)规划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报告,申请暂缓拆除。经审查批准,可发给《暂缓拆除许可证》。但在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制止违章乱建房屋紧急通知》(即合政[1981]

350号文件)下达后搭建的违章建筑,应处以工程造价百分之三至五的一次性罚款,方可发给《暂缓拆除许可证》。暂缓拆除的违章建筑,今后国家建设需要拆除时,违章单位或个人应按规定期限无偿自行拆除。

3、虽属违章建筑,但与城市远期规划无抵触者,违章单位或个人可向市(区)规划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报告,申请补领建筑执照。经审查批准,并处以工程造价百分之三至五的一次性罚款后,可补发《建筑执照》。

4、违章建筑对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和周围单位、居民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违章单位或个人负责赔偿。

5、本办法公布之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再搞违章建筑。违者从严处理,加倍处罚。单位违章者,还要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责任,视违章建筑情况及其本人处理违章建筑的态度,处以十至三十元罚款(个人承罚,不准报销);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个人违章者,市(区)规划管理部门,有权没收违章建筑物及建筑物资、材料。施工单位不得承包违章工程,违者处以五百至二千元罚款;情节严重的,今后不准在我市承包建设工程。

四、处罚的执行:

1、违章建筑一经查觉,由市(区)规划管理部门发出《违章建筑处理通知书》。违章单位或个人接到通知后,对违章建筑应停止使用,正在施工的立即停工,不得以任何借口突击抢工,违者从严处理。对已发《违章建筑处理通知书》的未完工的工程,银行要停止拨款,施工单位要停止施工,建材部门要停拨材料。违章单位或个人的上级单位,要主动配合规划管理部门做好对违章建筑的处理工作。

2、应立即拆除的违章建筑,由市(区)规划管理部门发出拆除通知。违章单位或个人接到通知后,限期一周内自行拆除,并清除残留杂物余土。逾期不拆者,由市(区)规划管理部门组织人力强行拆除,所拆物料予以没收。对个别违章单位或个人不服从处理,阻挠执行任务,蓄意煽动事端,危害公共安全,围攻谩骂、殴打工作人员者,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提请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3、违章罚款,由市(区)规划管理部门填发“罚款通知单”,书面通知违章单位或个人限期到指定地点或银行交纳,逾期一天加收滞纳金百分之五。违章单位拒不交纳时,其上级主管部门应责令按章交纳;如仍拒交,超过一个月的,由规划管理部门提交司法部门裁决后,银行代扣。个人罚款,通知其所在单位,在本人工资内扣交。

4、今后国家建设需要拆除房屋办理拆迁手续时,基建单位和房管部门应查验建筑物的《建筑执照》。对无照建筑或未按执照批准内容擅自扩大面积以及暂缓拆除的违章建筑,一律不得计算恢复面积,不予补偿和安置。无理刁难者,可强行搬迁。

五、城郊结合部位的违间建筑处理,应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郊结合部干道两侧建筑管理的通知》(即合政[1981]430号文件),参照本办法予以处理。

六、处理违章建筑的主管机关是城市规划管理处。市规划管理处负责全市规划管理工作,直接处理合肥地区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和所有全民、集体企事业单位的违章建筑。各市区城建管理局和郊区基建局,负责处理所辖区的居民、社员和个体工商业者的违章建筑,协助市规划管理处处理本辖区内各单位的违章建筑。

七、本办法与我市过去颁发的有关通告、通令、布告一并执行,过去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者,以本办法为准。

公司干部交流、轮岗暂行办法 篇10

公司干部交流、轮岗暂行办法

编号:RL--20

批准:

制订部门:人力资源部

批准年月:

年 4 月总

1.1 为做好公司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加强公司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根据《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干部交流、轮岗暂行办法》,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1.2 干部交流、轮岗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司实施人才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锻炼干部和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1.3 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要坚持制度化、规范化。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依法办事、有序推进、劢态管理。

1.4 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原则:

1.4.1 服从、服务于公司战略发展的原则

1.4.2 开发使用和培养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1.4.3 组织安排不个人申请相结合的原则;

1.4.4 严格程序、依法办事的原则。

1.5 人力资源部是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履行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等职能。对象和范围

2.1 交流是干部到公司所属单位(非本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任职或挂职锻炼,或按上级要求选派到地方政府、其它企、事业单位任职或挂职锻炼的干部培养制度。

2.2 轮岗是在公司本部各部门之间,同级丌同岗位调换任职的岗位轮换制度。

2.3 干部交流、轮岗的对象和重点是公司管理的干部,并符合下列条件的:

2.3.1 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

2.3.2 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

2.3.3 在重要岗位同一职务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

2.3.4 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和经验的干部;

2.3.5 按照有关规定需要任职回避的干部;

2.3.6 按照上级要求选派的干部;

2.3.7 因公司发展需要交流,或其它原因需要交流的干部。

2.4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则上丌安排交流:

2.4.1 经考核被确定为丌称职的;

2.4.2 因健康原因丌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2.4.3 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2.4.4 其它原因丌适合交流的。组织实施

3.1 交流、轮岗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公司的有关规定,分级负责。

3.2 需要按法定程序任免或选举的干部,按法定程序办理。

3.3 干部交流(挂职锻炼)的审批:

3.3.1 交流(挂职锻炼)到公司所属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的,按公司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审批决定;

3.3.2 交流到公司所属单位担任中层职务的,由人力资源部提出建议,经不所在部门及拟调入单位协商后,报公司领导同意后实施;

3.3.3 交流到地方政府或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公司管理的干部按公司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审批决定。

3.4 轮岗工作的审批

公司管理的干部轮岗,按公司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审批决定。

3.5 干部交流、轮岗一般在干部任职期满后,结合干部聘任工作进行。因工作需要,也可在任职期间进行。交流、轮岗必须符合拟任职务所要求的任职条件。

3.6 干部交流、轮岗的要求

3.6.1 交流干部应于接到通知后的十五天内将工作交接完毕,一个月内到新单位报到工作;

3.6.2 交流干部原则上应按规定办理调劢手续,转移人事关系。异地交流的应同时迁移户口和人事关系,户口和人事关系一时无法迁移的,人事关系可委托原单位管理,并协商管理事项。交流干部的待遇按新单位同岗位确定,若待遇低于交流前原岗位待遇的,采用协商解决的办法处理。人事关系委托原单位管理的交流干部,其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由原单位交纳,所需费用,单位缴纳部分由现所在单位支付,个人缴纳部分由个人支付,缴费基数由新单位按同岗位人员确定。

3.6.3 轮岗干部应于接到通知后的一周内将工作交接完毕,到新岗位报到;

3.6.4 挂职锻炼干部原则上丌办理调劢手续和人事关系转移手续,其人事关系仍由原单位管理。挂职锻炼干部的待遇按新单位同岗位确定,若待遇低原岗位待遇的,可保留原岗位待遇。其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由原单位交纳,所需费用,单位缴纳部分由现所在单位支付,个人缴纳部分由个人支付,缴费基数由原单位按同岗位人员确定,其他待遇协商解决。按规定办理临时党(团)组织关系;

3.6.5 异地交流和挂职锻炼的干部,配偶、父母在外地的按公司规定享受探亲假和报销往返路费。

3.6.6 交流、轮岗干部因特殊原因或工作需要需延迟办理手续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审批。纪

4.1 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应讣真做好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并遵守以下纪律:

4.1.1 严格按公司干部管理办法执行,按程序办事;

4.1.2 坚持标准,公道正派,丌得借交流、轮岗工作打击报复;

4.1.3 丌得拒绝执行交流、轮岗的组织决定;

4.2 交流、轮岗的干部,应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对无正当理由拒丌服从组织决定的,给予批评教育,或依照有关规定给予降职或免职处理。党员干部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4.3 本人对交流、轮岗决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书面向公司有关部门申请复核。

4.4 纪检监察部门对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附

5.1 人力资源部要做好交流、轮岗干部的跟踪考察,对表现优秀的干部,要重点培养、合理使用。

5.2 各级领导要顾全大局,支持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讣真做好交流、轮岗干部的思想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并帮劣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公司公文处理管理办法(暂行) 篇11

电子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自治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电子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电子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电子公文,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细则》,通过电子公文处理系统形成的公文电子数据。

第三条 电子公文处理是指电子公文的接收、办理、传输、管理、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 电子公文处理系统是指提供电子公文处理功能的综合信息技术系统平台,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等系统。

第五条 电子公文处理工作应当符合国家安全保密的法律和有关规定。

第六条 电子公文处理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 通过认定的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生成、存储及传输的电子公文,与相同内容的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八条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电子公文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电子公文处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机关的电子公文处理工作。

第九条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电子公文处理工作,及时接收、处理电子公文,保障电子公文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受文机关对一般公文应在24小时之内接收,对紧急公文应在2小时之内接收,对受文机关接收紧急公文,发文机关应当在2小时之内跟踪确认。

第十条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应当建立本机关的电子公文处理系统,并按照本办法开展电子公文处理工作。

第二章 格式规范

第十一条 电子公文的显现格式和还原成纸质公文的格式,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办公厅公文格式细则》的要求。

第十二条 电子公文的存储格式,应采用通用文件存储格式,能够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计算机中使用。

第十三条 将电子公文打印成纸质公文时,应自动标注打印人姓名、打印时间和打印机关机构代码。

第三章 系统功能

第十四条 电子公文处理系统,应当涵盖电子公文接收、办理、传输、管理、整理、归档的全过程。

第十五条 电子公文处理系统,应当具备电子公文处理过程信息自动记录和不可篡改机制,能够完整记录电子公文处理过程中的版本、修改痕迹、事件、时间和流程,以及用户访问等信息。第十六条 电子公文处理系统,应当具备用户权限控制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用户的使用权限。

第十七条 电子公文处理系统,其用户访问控制系统应当具备有效性和唯一性验证机制,并使用实物密码及动态密码技术。

第十八条 电子公文处理系统,应当具备数据定时备份和灾难恢复系统,数据定时备份每天不少于2次,并定期归档。

第四章 传输交换

第十九条 电子公文的处理,应当在全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务内网进行,禁止在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进行。

第二十条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电子公文处理系统,应当相互兼容,在安全保密和有效的原则下,能够互相收发电子公文。

第五章 办理模式

第二十一条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不得拒绝受理电子公文。第二十二条 电子公文打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打印机关证明章,视同正式文件妥善保管。

第二十三条 已启用电子公文处理系统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受理机关在办理附有电子公文打印件的材料时,应以本机关电子公文处理系统收到的电子公文作为办事依据。涉及重大事项的公文需提供附件材料的,可要求以纸质公文作为附件。

第六章 系统认定

第二十四条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建设的电子公

文处理系统,经自治区有关部门组成的专家审核组审核,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认定后,方具法定效力。

第二十五条 电子公文处理系统认定程序为:下一级国家行政机关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电子公文处理系统认定请示和相关材料,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组织和协调专家审核组进行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认定。

第二十六条 涉密电子公文处理系统,按国家有关规定认定。

第七章 归档

第二十七条 电子公文的归档,应当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电子公文数据,应当记录在不可篡改的记录介质上。

第二十九条 电子公文归档处理,应当标识并附带满足电子公文档案使用要求的系统平台。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电子公文处理的有关技术标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制定。

公司公文处理管理办法(暂行) 篇12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妥善处理本镇信访及矛盾纠纷,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民间纠纷处理办法》、《信访条例》、《甘肃省化解和处理群众集体上访问题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乡、村两级组织调处矛盾纠纷的范围,即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

第三条

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应当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乡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负责本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及对村一级信访工作的督查,各村村民调解委员会,负责本村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及向乡人民政府上报调处情况。

第二章

第五条

当事人提请处理的矛盾纠纷,由当事人所在村组调解组织受理,若遇超出职权范围,应及时协调上级有关部门解决。

第六条

受理矛盾纠纷,应当有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申请,申请可以采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并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和申请事项、事实根据。

第七条

一方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纠纷,以及乡人民政府已经处理过、当事人没有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的纠纷,乡人民政府不予受理。

第八条

对未经村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而直接要求乡人民政府调解的纠纷,应当劝说当事人先通过村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第九条

由乡人民政府调解处理的矛盾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相关对口部门申请处理。

第三章

第十条

对群众初信初访,第一位受理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处理,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向信访人说明原因,需转交有关部门办理的,要向信访人说明转办情况。第十一条

矛盾纠纷发生后,村民调解委员会应及时到纠纷现场尽力平息事态,防止扩大,必须在二天内调查了解清楚纠纷发生的全过程,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二条

村组调解组织处理纠纷时,小纠纷要在五日内调处完结,一般纠纷要在十日内调处完结,重大矛盾纠纷要在二十日内调处完结。

第十三条

村调委会调处重大疑难纠纷需要延时调处的,应在规定期限到期三天前报告乡信访工作机构。第十四条

村组调解组织对重大疑难纠纷,需报乡政府有关部门协助调处的,要及时向乡信访工作机构报告,由负责人指派相关成员单位予以配合,对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关部门要负责做好宣传、答复和解释工作,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联合调处办案。

第十五条

联动联办调处的矛盾纠纷的回访等善后工作由乡信访工作机构落实。

第十六条

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调解工作人员署名并加盖乡人民政府或村委会印章。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应当予以履行。

第十七条

经过调解后,仍达不成协议的纠纷,乡人民政府可以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八条

作出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一方当事人经两次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不影响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九条

作出处理决定应当制作处理决定书,并经乡人民政府负责人审定,调处工作人员署名后加盖乡人民政府印章。

第二十条

乡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当事人必须执行。如有异议的,可以在处理决定作出后,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十五天不起诉又不执行的,乡人民政府根据当事人一方的申请,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执行。第二十一条

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申请人撤回申请或者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终止处理。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二条

加强矛盾纠纷的信息报告制度,各村每月23日前要向乡综治办报告矛盾纠纷排查报表,对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或群体性事件,要在事发后12小时内向乡综治办报告。对矛盾纠纷不及时报告和对矛盾纠纷超过时限不及时调处,借故推诿、拒受,引起较大矛盾造成不良后果和经济损失的,首先追究村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主要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在双文明责任制考核中按比例扣分。

第二十三条

乡党委每月对信访问题突出的村、组及部门进行通报。被通报的村组、部门若在通报后2个月内工作无改观、仍被列为通报对象的村组及部门由乡党委、乡政府分管领导谈话,限期整改。谈话后,三个月内工作仍无改观、连续2次受到通报,继续被列为通报对象的村组和部门负责人,按有关法律程序实行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

第五章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建立完善矛盾纠纷

领导预警排查联动等七项工作机制的意见

各乡(乡)综治委、县综治委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促进各级各部门认真处置各类不安定因素,更好地维护全县社会稳定,现就建立完善矛盾纠纷领导、预警、联动、排查调处、分析研究、预防、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领导工作机制

切实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亲自处理群众反映集中、可能影响本地区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归口调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

二、预警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基层治保、调解组织、治安中心户长、调解信息员(十户调解员)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动态。各部门特别是信访、政法、统计部门要不断拓宽情报信息来源,及时了解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反映。

2、实行矛盾纠纷信息“零报告”制度。各乡(乡)综治委、县综治委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将所排查掌握的矛盾纠纷隐患情况以书面形式,于每月25日前连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度统计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类情况统计表》、《县级以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挂牌督办情况登记表》一并上报县人民调解协调小组办公室。

3、发现重大纠纷隐患(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越级集体上访)应当及进报告同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并在4小时内报告县人民调解协调小组办公室。

4、保持矛盾纠纷报送电话畅通,遇到节假日必须有人值班。

5、各乡乡和矛盾纠纷比较多的部门和单位,应及早做好应急预案,积极稳妥化解矛盾纠纷,防止激化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三、“三大调解”联动工作机制

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多,要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调的合力。各综治委人民调解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要根据矛盾纠纷的特点,相互配合,积极调处。

2、相互毗邻的村(居)之间,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联合调解委员会,负责调处涉村际、乡际之间的矛盾纠纷;本乡(乡)内涉及两个以上村(居)的,乡(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调处或召集相关村(居)人民调委会联合调处。

3、跨乡(乡)的矛盾纠纷,相关乡(乡)党政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调处工作,必要时由县指导人民调解协调领导小组召集相关乡(乡)共同做好调处工作。

4、较大跨县的矛盾纠纷所在乡(乡)应当及时报告县有关部门,并与对方所在乡(乡)联系,取得其支持,共同调处。

5、重大疑难的矛盾纠纷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乡(乡)难以调处的涉及多部门的,县有关部门应当相互配合,积极参加与调处;必要时,成立专门调处小组开展调处工作。

四、排查调处工作机制

1、实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要以重点工程建设、企业改制、移民安置及重大矛盾纠纷等为重点,不定期“拉网式”排查本地区、本单位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县综治委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原则上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矛盾纠纷集中大排查大调处,重要会议、活动、节假日前后要组织专门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排查。

2、建立矛盾纠纷分析例会制度。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联席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各乡乡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分析会,对各级各部门呈报的重大、突发、疑难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办法,并实行挂牌督办。

3、实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责任制度。各级要负责组织、协调辖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共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职能,切实负起责任,主动做好排查调处工作。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如下: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问题,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协助配合;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按部门分工牵头负责;农民负担过重和“三乱”问题,由农业部门牵头,纪检、监察、财政、计划(物委)等部门共同负责;因社会集资、企业债券不能正常兑付和金融诈骗引发的矛盾,由政府协调政法、财政、金融等部门共同解决;因金融债券、存储款等不能正常兑付而引发的矛盾,由有关金融部门牵头,计划委、财政等部门共同负责;土地、山林、草场等边界纠纷,由民政部门牵头,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共同负责;学校问题,因学校和教育系统内部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由教育部门牵头,因外部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由地方政府或综治委牵头,教育及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共同负责;因宗教、民族问题引发的矛盾,由统战部门牵头,民族、宗教等部门负责;因房地产交易及住房拆迁、建筑施工等城市建设工作引发的问题,由建设部门牵头负责;群体性信访事件苗头的排查调处由信访部门牵头负责,属于涉法问题的由政法委牵头负责;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问题由公安机关牵头负责处理;婚姻、家庭、邻里等民间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以司法行政部门为主,公安、民政、法院、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各负其责。

五、分析研究工作机制

在县、乡、村三级建立每月矛盾纠纷分析例会制度,通过这个载体掌握矛盾纠纷动态;研究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调处方案和防激化措施;交流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经验,安排下一步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同时,充分利用月例会的成果,逐级上报每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综合情况。月情况综述的内容要做到: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数量、类型;有综合分析矛盾纠纷特点、动向和规律;有矛盾纠纷隐患预警、对策和措施;有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效;有成功调处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案例;有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举措;有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月例会和月情况综述这个平台,掌握面上的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具体的措施,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水平。

六、预防工作机制

1、进行法制宣传。尤其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计划生育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地方政策规章等要深入宣传,使群众知法、懂法,进而自觉守法,避免因不懂法而产生纠纷。

2、发挥“三大调解”作用,从根本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针对矛盾纠纷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如农村春节前后容易发生婚姻家庭纠纷;年终时,容易发生赡养纠纷和债务纠纷;农忙季节,容易发生生产经营性纠纷;农闲季节建房多,容易发生房屋宅基地纠纷;城乡建设,容易发生拆迁、安置补偿纠纷等等。各级调解组织应掌握这些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预测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防患于未然。

3、重点人和重点地区要重点预防。重点人、重点地区是引起纠纷的焦点,对重点人定期走访,对重点地区的监控,可以使纠纷在萌芽状态下得以消除。对这项工作要做到腿勤嘴勤脑灵。

七、突发重大矛盾纠纷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要建立突发重大矛盾纠纷信息报告制度,各乡镇及各部门要随时上报突发重大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信息。各地对涉及人数在100人以上,引发打、砸、抢、烧以及阻断公路、公共场所等突发重大矛盾纠纷信息要随时专报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类型的突发重大矛盾纠纷,制定应急方案,研究处置方式,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突发重大矛盾纠纷能够依法果断有效处置。一旦发生突发重大矛盾纠纷,纠纷发生地的党委政府、涉及单位和调解组织要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准确界定矛盾纠纷的性质,判断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研究确定处置措施,尽快平息事态。处置突发重大矛盾纠纷既要强调领导亲临一线。

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又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既要坚持疏导方针,又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不违背政策乱表态;既要防止矛盾激化,强调慎用警力,又要对矛盾纠纷的发展变化有充分估计,该出警时果断出警,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大。

各级党政、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亲自处理群众反映集中、可能影响本地区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县综治委把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领导、预警、联动、排查调处、分析研究、预防、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作为党政领导综治责任制考评的内容,对工作有特色、有成效的进行表彰;对制度不健全、工作不落实,导致矛盾纠纷激化,影响社会稳定的,坚决实行综治一票否决。

武平县综治委指导人民 调解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2005年4月14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做好矛盾纠纷

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

(中共三堡乡委员会 三堡乡人民政府)

为切实加强信访工作,着力开展集中排查调处重大矛盾纠纷活动,维护全乡稳定,根据市、县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委会议研究,现就我乡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信访、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以关注民生、疏解民困、保障发展为目标,强化领导责任、工作责任、考核机制和运转机制,努力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切实杜绝或减少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努力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坚持每月排查汇总各类矛盾,按月进行分解落实,切实做到对苗头性矛盾纠纷掌握预兆,及时疏导;对群体性矛盾纠纷掌握要害,针对疏导;对隐患性矛盾纠纷掌握症结,适时疏导;对突出性矛盾纠纷掌握火候,重点疏导,进一步完善落实镇党政班子成员和镇干部分工包片相结合、各村组按区域包干的工作运转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和问题有人抓、有人管、规范处理、有效解决,积小安为大安,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三、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信访和矛盾纠纷分级调处制度。发生矛盾纠纷后,各村、组要全面掌握情况,积极调解处理。村上调解处理不了的,由分管领导、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研究措施,协同处理,仍调解处理不了的,由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协同相关人员和上级业务部门调解处理。各级要强化领导责任,属于本级调处的矛盾纠纷和问题,不得推诿给上级。

2、全面推行干部定期下访制度。镇党政班子成员、包片干部、各村“两委会”成员要深入组户摸排矛盾,及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隐患,定期研究可能引发个体访、集体访、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处理办法。

3、实行信访接待首问责任制。要坚持“谁接访,谁负责”的原则,对凡是来镇的信访人员,镇党政班子成员或干部要及时接访。对来访人反映的问题,属于接访人职责范围内可以解决的,要及时予以解决或答复;对不属于接访人职责范围内解决但属本镇应予以解决的矛盾纠纷或问题,要明确告知当事人解决的程序、办法和具体承办人;对不属于本镇解决的问题,要向来访人说明情况,告知受理单位、部门,并做好思想说服工作。凡是未经所在村调解处理到镇来访的,镇上通知所在村主要负责人半小时内到镇政府协同调解处理。

4、完善信访问题包干化解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各村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村级化解矛盾纠纷、处理信访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对本村内发生的矛盾纠纷和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负总责。工作中,要坚持做到“包排查、包调处、包稳定”,切实摸清群众思想动态和一个阶段内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发现矛盾要及时上报,并适时召开会议,分解落实工作责任,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因小问题积累成大矛盾。

5、严格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各村要在实行民主理财的基础上,对村务、财务定期进行张榜公布,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透明化、公开化,做到内容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源头上消除村、组管理不透明的问题,减少纠纷隐患。

6、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为了把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归口办理”的原则,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对越级到镇、县、市、省、京上访的,每发生一次,镇上将对村干部、镇包村干部及包片的镇上领导分别罚款100元、300元、500元、800元、1000元。对越级到县群访和到市、省、京上访的,实行一票否决。年内未发生非正常上访的村,分别对其村干部、镇包村干部及包片的镇上领导各奖励现金200元,并在相关会议上通报表扬。

四、组织领导

全镇信访及维稳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遇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镇党委会议集体研究解决。各村党政主要负责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信访工作要亲自抓、亲自问和亲自处理,遇来访者不得推诿、应付或将事态扩大,对因工作不到位引发重大群体性纠纷,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体访、集体访和群体性上访,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将信访工作纳入镇三位一体责任书进行考核。

民间纠纷处理办法

(1990年4月19日司法部令第八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妥善处理民间纠纷,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九条第二款、第二条第二款和第十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司法助理员是基层人民政府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处理民间纠纷的工作。

第三条 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的范围,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的民间纠纷,即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

第四条 处理民间纠纷,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准绳,对于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五条 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可以决定由责任一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所列举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但不得给予人身或者财产处罚。

第六条 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不得限制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第二章 受理

第七条 当事人提请处理的民间纠纷,由当事人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政府受理。跨地区的民间纠纷,由当事人双方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的基层人民政府协商受理。第八条 受理民间纠纷,应当有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的申请,申请可以采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并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和申请事项、事实根据。

第九条 一方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纠纷,以及基层人民政府已经处理对、当事人没有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的纠纷,基层人民政府不予受理。

第十条 对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应当劝说当事人先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第十一条 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明确规定由指定部门处理的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指定部门申请处理。

第十二条 具体负责处理纠纷的司法助理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纠纷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纠纷当事人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纠纷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证处理的。

基层人民政府负责人决定司法助理员的回避,并另行指派他人负责处理纠纷。

第三章 处理

第十三条 处理民间纠纷,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允许当事人就争议问题展开辩论,并对纠纷事实进行必要的调查。

第十四条 处理纠纷时,根据需要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群众参加。被邀请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做好处理纠纷工作。

跨地区的民间纠纷,由当事人双方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的基层人民政府协商处理。

第十五条 处理民间纠纷,应当先行调解。调解时,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第十六条 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司法助理员署名并加盖基层人民政府印章。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应当履行。

第十七条 经过调解后,仍达不成协议的纠纷,基层人民政府可以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八条 对于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过的纠纷,处理时应当先审查原调解协议书,并按下列情况处理:

(一)原调解协议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作出维持原协议的处理决定;

(二)原调解协议书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应当予以撤销,另行作出处理决定;

(三)原调解协议书部分错误的,作出部分变更的处理决定。

第十九条 作出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一方当事人经两次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不影响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条 作出处理决定应当制作处理决定书,并经基层人民政府负责人审定、司法助理员署名后加盖基层人民政府印章。

第二十一条 基层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当事人必须执行。如有异议的,可以在处理决定作出后,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15天不起诉又不执行的,基层人民政府根据当事人一方的申请,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执行。

第二十二条 处理民间纠纷,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处理终结;特别复杂疑难的,可以延长1个月。

第二十三条 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申请人撤回申请或者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终止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司法部 发布日期:1990年04月19日 实施日期:1990年04月19日(中央法规)

五五”普法七字歌

党和国家发号召,五五普法要搞好;全体公民均需学,法律素质都提高。人人都与法有关,莫把普法当负担。学法用法好处多,依法办事不会错。法律学不学得好,关键要把宣传搞。宣传法律有律条,全靠司法耐心教。广大公民请注意,切记莫忘学法律。依法治国是方略,请你一定要牢记。宪法刑法经济法,民法更要勤学习。基本知识应掌握,全面领会莫偏废。根本大法是宪法,事事都应遵循它;权利义务宪法定,公民人人依法行。新的刑罚内容多,条条款款认真学。触犯刑律要惩处,法网恢恢逃不脱。民事法律条款细,方方面面都涉及。违法侵权担责任,维护权益有凭依。治安管理有法律,处罚条款要熟记。讲求道德守秩序,抑恶祛邪树正气。信访条例须记清,逐级上访莫乱行;众人反映同一事,推选代表三五名。土地延包政策明,三十年里不变更;签订合同办公证,大念田野致富经。土地使用要登记,占地建房政府批;保护耕地生命线,违法用地要处理。自然资源归国家,采矿要依资源法;取石挖沙莫随意,资源保护靠大家。森林资源很匮乏,偷砍滥采必受罚;植树造林保水土,绿色家园美如画。婚姻法里写得明,一夫一妻早规定;妇女儿童受保护,遗弃虐待罪不轻。公民生育要学法,生儿育女有计划;少生优生广提倡,违法生育要处罚。突发事件危害大,未雨绸缪早谋划;应急预案层层定,保护民生法制化。合同签订要谨慎,忽视合同出纠纷;惨遭损失难弥补,信守合同买卖兴。村民行使自治权,直接选举村委员。村务公开合民情,民主管理建家园。民事纠纷找民调,按情论理解苦恼;民调万一调不好,再去法院讨公道。刑罚改革人为本,社区矫正五类型;融入社会改前非,洗心革面重做人。合法权益受侵袭,运用法律维权益;有理无钱莫气馁,法律援助帮助你。公事私事有麻烦,律师为你解忧患;公平正义是宗旨,惩恶扬善树正气。公民学法永受益,千万莫失好时机;学法用法创大业,争夺文明双胜利

“五五”普法“三字经”(来凤县绿水司法所 蒋延钊)社会稳,法先行,先调解,是保证。保平安,是主旋,促经济,大发展。思路清,社情明,不怕苦,言必行。办公事,要称职,化纠纷,要及时。法条款,记心间,对群众,要宣传。严防范,不怠慢,有问题,立刻办。小纠纷,不可轻,群众求,及时应。遇大案,莫越权,要汇报,配合办。下乡跑,勤用脑,装卷宗,不可少。调解卷,写规范,质量高,内容全。

人与人,讲文明,当贵宾,笑脸迎。心态好,效率高,不猜忌,无苦恼。全身心,调纠纷,创和谐,投安宁。共和国,多英烈,洒热血,建伟业。

看今朝,条件好,苦难多,难不倒。树雄心,鼓干劲,保平安,求稳定。

法制课,人人学,明是非,分对错。矛盾事,要克制,不冷静,后悔迟。生活中,万花筒,有分寸,莫受蒙。行业间,不同篇,分类明,实施严。对交通,更要懂,行靠右,精力中。若驾车,须严格,不饮酒,不超客。对林木,严保护,人人建,绿宝库。野动物,不乱捕,猴蛇雕,皆是宝。对刑法,学习它,莫打架,不砍杀。黄赌毒,如恶仇,沾染上,一生束。对婚姻,要忠诚,未到龄,莫结婚。血缘亲,莫动心,少生育,富家庭。对民事,有规制,邻里间,不惹事。责任田,莫乱占,属集体,明责权。推六进,更可行,社会面,广辅成。进社区,不务虚,求实效,方可取。进机关,层层管,人心齐,成效显。进单位,要学会,讲法治,不后退。进学校,传帮教,德智体,都重要。进企业,讲原则,安全事,不松懈。进乡村,对农民,不懂法,矛盾增。

上一篇:建设项目的竣工移交验收下一篇:电气安装与维修(3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