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总结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务公开总结(精选9篇)

校务公开总结 篇1

校务公开是一项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工程;是一项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工程;是一项推进教育改革,创建行业新风的希望工程。我校校务公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七大精神”为纲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文明行业”为契机,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推进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的步伐,已经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较完善的校务公开工作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优化体制,健全机制,保持校务公开的创新态势

我们建立了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民主理财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坚持校长负责,工会协调、监督,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科室付诸实施,广大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校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将推行校务公开与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创建文明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地结合起来。学校从公开的主要载体入手,着力建设好教代会制度,通过教代会切实履行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二、制度到位,注重载体,提升校务公开的制度意识

(1)完善校务公开程序。公开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财务收支、学校政务等;设立公开专栏、会议通报、公告、广播、家长会等形式进行公开;定期审核并公开学校招生财务收支情况;对重大决策、重大问题、临时性工作以及其他需要随时公开的事务及时公开。

(2)完善教代会制度。重大决策必由党政工集体讨论通过;实行民主理财制度,每个学期都由财务中心小组对学校财务进行不定期审查、期末审查并将结果公开;实行民主评议行政领导制度;实行办事公开化制度,学校的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都进行公开。

(3)完善财务审批制度。学校规定1000元以上的购买必须经校长行政会议讨论,物品购置,要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方可报销。

三、拓宽渠道,多元公开,确保校务公开的良好效应

(1)突出教工会的主导作用。在每学期初校长会议都要就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等重大事项及教职工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和审议。近几年来,我校发展规划、学校工作计划、财务预算计划、考核奖励方案、基建项目立项、大宗校产购买、重大校产处理等问题都得到全面落实。不断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使校务公开发挥应有的作用。

(2)突出校务公开栏的主阵地作用。公开的内容涉及基建项目发包、考核评优、财务收支、职称评定、干部任职考察等方方面面,使广大教职工能随时了解学校行政活动的真实情况,增加行政活动的透明度,从而也容易取得教职工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一心一意抓教改,同心同德谋发展。

(3)突出重点项目公开的主体作用。在逐步推行校务公开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求与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均予以公开。把教师、家长最为关心,反映最为强烈,社会最为敏感,容易引发矛盾的内容作为公开的重点。

——学籍公开。利用校内宣传栏,主要公示全校班级数、学生数、起始年级的班级数及学生数,新生报到、中途转学须提交的资料等。

——财务公开。利用校外公开栏,向社会与家长公开“一费制费用细目表”,让社会监督。校内校务公开栏公布各月报表、预算表、收支表、重大采购项目表等。

——政务公开。利用校内公开栏,把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目标和学生管理情况和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教研计划、活动方案等向教师与社会公布,并公布学校的行政机构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名单。

——党务公开。利用校内公开栏,一是公布党支部组织机构及支部委员名单;二是把与党员相关的党费、议事制度、组织工作规程等进行公开;三是把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对象进行全面公开。

四、强化监督,加强制约,营造校务公开的和谐氛围

强化监督、加强制约是校务公开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保证。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公开内容、公开的途径与形式、公开的程度与深度等方面的监督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供了有效的监督保障体系。另外,我校明确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职权及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的职责,为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形成校务会、行政例会、党政工联席会议等议事制度,通过固定的校务公开栏、学校宣传栏等途径和形式将议事结果进行公示。就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称和学校招生收费等焦点问题,及时向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公布。

五、活动导航,思想护航,共建风清气正的文明行业

近年来,学校先后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党员创先争优教育”,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杜绝违规收费、倡导教师廉洁从教,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争创活动,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和党员教师“创先争优”承诺书,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后勤不后,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立意见箱,学校教师电子备课室配备二十台电脑采用政府采购办法,学校明德楼、教学楼建设都采取了规范的政府招投标程序。近年来,我校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将实行校务公开落到实处,还家长一个明白,还教师一个清白,还社会一个公道。培植清正廉洁的校园沃土,让文明的校园实起来。由于成绩突出,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北安市 “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存在的问题:一是少数同志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校务公开精神缺乏理解,只看到校务公开工作对其工作形成监督和压力的一面,而看不到校务公开能使其工作获得更多的理解和争取更多的支持的一面。二是发展不平衡,在重视程序上存在着差异,个别教职工还停留于表面现象形式。三是我校教代会还未能主动、全面地发挥职能。

2、今后校务公开的努力方向:

(1)领导继续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几年来的校务公开之所以开展得比较顺利,与领导班子认识一致有关,与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我们从现在开始要依托教代会这一载体,扎实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继续为群众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发挥公开栏,校园广播,意见箱,各种座谈会,电子邮件箱和监督电话等形式的作用。保证校内外教工、群众积极参与有一个良好的畅通渠道。

(2)联系工作实际,突出公开重点

校务公开工作涉及面广,即要维护干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又要维护行政领导依法办事,依法治校的权力。因此,校务公开工作要联系实际,才能抓出实效。突出公开重点,在重大问题公开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环节,做到群众满意,教职工满意,领导满意。

(3)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民主管理

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开展校务公开工作的保障,是克服工作随意性的基础,是实现公开目的的保证。在校务公开过程中,必须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务公开的作用,提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努力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虽然我们在校务公开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通过这次检查测评,虚心接受检查组领导的指导,认真总结,发扬成绩,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校务分开稳步开展,促进我校的改革和发展而努力!

由于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增强了主动性,注重了实效性,做到了长期性,强化了督查性,极大地增强了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科学理校、民主治校、法制兴校的水平。学校品位得到了提高,效应得到了彰显。

高校校务公开工作探讨 篇2

关键词:高校校务公开深化

高校校务公开是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校务公开工作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校实施校务公开的意义

1.校务公开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校务公开作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尊重师生的主人翁地位,保障其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通过实施校务公开,把学校的重大事项向师生公开,让师生员工关心、参与和监督学校的大事决策,实现依法治校、民主治校。

2.校务公开有利于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广大师生通过校务公开能够及时了解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了解学校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相关信息;了解学校未来的主要工作。在实行校务公开过程中,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能够体会到师生对学校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期望,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获得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3.校务公开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高校实行校务公开,把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置于民主监督之下,可以规范党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同时,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营造讲正气、尚廉洁的校园文化。

4.校务公开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学校内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各种矛盾得到适当的化解。校务公开充分体现出对师生的尊重,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和师生关系,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学校发展的坚强动力。

高校校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1.校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第一,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应由教职工参与讨论并充分听取反馈意见。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翁,只有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重大决策中,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赢得充分支持,保证各项决策的顺利进行。第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包括教师职务聘任、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评选先进、教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和使用等。这些工作从政策的制定到具体实施过程均要向教职工公开,全面实行“阳光工程”。第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包括学生的奖励、处分情况、评优结果等。学校应依法将有关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公开,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第四,财务收支和收费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这就要求高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各项收费的政策依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向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公众公开。

2.校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第一,以教代会为载体推行校务公开。高校要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通过召开教代会,让教职工了解学校的重大事项及教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讨论,能够吸纳教职工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校务公开的主要形式,高校要定期召开教代会,征集提案,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第二,通过召开会议进行校务公开。根据工作需要和教职工需求,应不定期召开校务公开信息通报会,如职能部门专题说明会、教职工座谈会等。会上就学校的重大决策、职能部门工作总结、教职工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认真听取教职工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管理部门与教职工的沟通。第三,设置校务公开栏扩大宣传力度。在校园内设置校务公开宣传栏,就相关制度文件、表彰决定等进行公开,让教职工及时了解学校的重要事项,并接受教职工意见反馈,实现信息公开与意见反馈相结合。第四,利用公文和媒体拓宽公开渠道。通过下发各种文件、通知等公文以及利用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媒体资源及时向广大师生公开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最新信息,拓宽校务公开渠道。

深化高校校务公开的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深化校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高校领导干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高度认识做好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把校务公开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地做校务公开的领导者、组织者、监督者和实践者,使校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2.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

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抓落实,纪检监察和工会协调监督,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要高度重视校务公开工作,提出工作计划和总体目标;形成校长负责制,行政具体部署并组织实施;纪检监察部门及工会要加强督促检查;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广大师生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校务公开工作中。只有坚持上述体制机制,才能把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的理念落到实处,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程序

建立校务公开相关制度,规范运行程序是深化校务公开的根本保障。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校务公开实施细则,针对校务公开的机构与职能、对象与范围、内容与程序、责任与监督,都应有明确的规定,使校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从根本上避免工作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低效性,确保校务公开顺利开展。

4.把握重点,注重实效

高校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群众关注的兴奋点、廉政建设的关键点和民主监督的重难点来深化校务公开。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核心是把师生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重点进行公开,努力做到工作规范、内容真实、形式多样、结果时效。高校校务公开的重点应包括学校的重大决策、发展规划以及与师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等。通过直接、简便、有效的方式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分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动态性工作及时公开,把师生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校务公开的根本标准。

5.严格检查,有效监督

深化高校校务公开的关键环节是建立监督检查机构,制定监督保障制度和实施方案,使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一是要建立一个能代表广大师生利益的校务公开监督机构;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三是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四是要广泛动员师生参与监督;五是要通过纪检监察部门和工会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

6.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深化高校校务公开,还需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要注重考核内容的针对性、考核程序的规范性和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让教职工对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校务公开工作情况和最终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相关部门及时改进,提高工作质量。校务公开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坚持把校务公开工作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校务公开的长效机制,切实深入地开展校务公开工作,规范民主管理,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黎明、吴有明、查俊刚,《全面推行校务公开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年1月.

[2] 幸红霞,《浅谈高校校务公开工作》,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11月.

[3] 朱欣,《依法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3月.

[责任编辑:于 洋]

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3

实行校务公开,是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有效形式,也是依法治校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学校充分认识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好处,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把校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努力促进学校廉政建设和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领导

1、思想重视,成立机构。

学校建立了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小组,一是校务公开执行小组,全面负责校务公开工作的具体实施;二是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全面负责校务公开工作的监督。这两个小组的成员组成人员既有学校行政人员,又有普通教师代表,既有在职教师代表,又有支教教师代表,体现了代表性、广泛性。

2、职责到人,职责分明

学校坚持校长负责,广大教职工群众用心参与的校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推行校务公开与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此作为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务公开工作,及时收集公开资料和群众对校务公开结果的意见和要求,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负责材料的分类整理保管。并根据校长负责制精神,规定校务公开工作的职责范围:

(1)校长对校务公开工作负总责,为第一职责人,对校务公开工作负全面领导和直接领导职责;

(2)分管教师根据分工,对职责范围的公开项目负重要职责,对其分管的负责人履行校务公开制度负主要职责。

(3)经办人员对其从事工作的公开项目负当事人职责。

二、健全制度。

全面推行校务公开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障,我们加强了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凡涉及教职工利益、教职工普遍关心的事项一律公开,为使校务公开工作更加及时、全面,专门开设了校务公开栏,具体资料如下:

(1)综合栏:学校重大决策、规章制度等。

(2)收费栏: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批准文号、有关政策等。

(3)财务栏:财务收支状况(包括大数额的教学仪器设备采购)、教职工奖金分配等。

(4)职称评聘栏:教师职称评聘的任职条件、评聘程序、推荐人选等。

(5)奖惩栏:师生评优评先条件、名额,推荐人选等。

2、校务公开采取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相结合,以事前公开为主;固定公开与灵活公开相结合,以固定公开为主;文字公开与口头公开相结合,以文字公开为主的原则。在途径和方式上主要有透过全体教师会直接参与、设立了校务公开专栏和收费公示专栏、举报电话,并透过会议通报等形式进行公开。

3、强化监督,加强制约是校务公开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保证。为确保公开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们建立了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健全了监督机制,用心引导广大教职参政议政,鼓励教职工用心行使监督权,对校务公开进行全方位监督,保证公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收获展望。

实行校务公开,学校中的大小事情,件件桩桩都公开了,群众心里明白,领导心里坦然,给群众一个明白,还领导一个清白,猜疑与误解减少了,理解与支持加强了,改善了干群关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高了依法办事,民主管校的自觉性,增进了班子团结,这样全校上下构成了巨大的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提高了学校办学的透明度,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的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2011-2012校务公开总结 篇4

(教职工大会2011年9月15号通过)

实施校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是新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在学校推行校务公开有利于加强教职工和群众的民主监督,发挥师生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它的顺利开展,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期初拟定的计划,本学期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开展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推行

学校高度重视校务公开工作,期初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提高教职工对推行校务公开制度的思想认识。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校长为组长,学校行政、公会为成员的领导监督机制,保住了校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在开展过程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二、公开标准,增加透明度

对照学校校务公开制度,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公开内容,给教职工和群众以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本学期公开内容如下:

(1)职称评聘公开。职务评聘推荐委员会以及评聘领导名单

(2)财务管理公开。我校每季度的财务预算计划、财务收入情况,学校每月的资产负债表。

(3)办事公开。学校办学指南、教师联络电话地点公开。

(4)收费公开。我校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严格按照市物价局和财政局联

合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实行亮牌收费,并公示了免收杂费的通知。

(5)职工奖惩公开。各级各类先进评选奖励范围、对象、条件、名额、评

选程序要求,评选活动过程,确定上报人选和评选结果均实行公开。

小学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5

实行校务公开,是促进学校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有效形式;也是依法治校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2012年,我们结合本校实际以教代会、工会会议为基本形式,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密切干群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一、规范化、制度化接受民主监督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了《河垴小学校务公开实施方案》,方案较详尽地阐述了校务公开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等,具有可操作性。校务公开使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制度上得到了保证。

二、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

要真正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就必须提高教代会的质量。学校的重大事宜、规章制度、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必须提交教职工会审议,表决。学校领导对教代会十分重视。作了大量的准备和调研工作。

1、凡是需大会审议的内容都提前下发到代表们手中,组织各室学习讨论。

2、会议期间,领导们下到各组让代表们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对内容再进行合理的修改,使之更趋合理。

3、在教职工会期间学校行政领导作“学校工作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在报告中,学校工作中应公开的内容,如学校的师德承诺、信用承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及修改情况、学校财务的预决算、学校大宗物品采购、招生转学、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住房补贴、先进班级的评比等都在报告中作了详尽的阐述和总结,使代表们既看得见又听得到,心中一目了然。公开的内容真实、公开的程序规范、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以保证这项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校务公开做到了满足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一)公开形式:

我校几年来一贯坚持了民主公开的形式,主要有:教代会报告制,教代会代表决议制,行政班子会议决策制,党政工团队联席会议研究制,教研组长会议讨论制,校务公开栏布告制,家长书面通知制,学生集会、广播播报制,收费公示制。

(二)公开内容:

1、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如学校的工作计划及学校的发展规划、奋斗目标、办学特色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这些关系到学校发展或与教职工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都要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并及时公开。比如我校的考核方案中老师们对考核计分、课时津贴、各类得奖的奖励、代课费、班主任补贴等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充分地说明理由。学校领导在广泛地听取意见后,作了重新修改并在教代会上进行审议,最后获得了代表们的一致通过。

2、公开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学校在认真执行财务政策,合理使用经费的同时,每年列出财务收支清单,并在教代会上作财务工作报告。办学收费严格按上级要求执行,不多收一分钱,并做到及时公开张贴告知家长。

3、公开招生、转学、借读情况。学校开展招生工作,首先在我们的服务区内张贴招生政策,对招生计划、服务区的划分、借读生的认定以及特殊情况的规定等都予以公示。从而使家长对子女的入学的政策做到心中有数。

4、公开学校基建维修等项目的招标情况。我校购买的档案柜、办公座椅等大宗物品都经过统一进行采购,并将清单予以公示。并且校长对学校建造维修的进程,经费的使用情况在全体教师会议上予以公布,让老师们对学校的扩展工程也能了如指掌。

5、教师的职称评定及评优情况公示。教师的职称评定是老师们非常敏感的问题,为此学校专门成立职评小组,然后公示职评的条件,再对符合条件的老师进行审议,通过民主评议以及各项指标打分最后落实职评人员,并进行述职、公示,接受全体老师的监督。对于各级各类评优、评先的对象、条件、名额、上报人选都及时公开。考核程序规范,全体教师参与评议,并公开结果。

6、公开学生代管费收支情况。我校制订了严格的收费制度,每学期严格按照收费项目进行收费。并在学期初向家长公开收费标准和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严格杜绝乱收费。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经核实有一定困难,学校作适当的补助,其名单和金额都予以公示,并请家长回执。做到收支分明,家长满意。

四、校务公开调动了干部和教职工的积极性

校务公开并不仅仅在于形式,而在于他的内涵。通过形式,我们要达到的是凝聚人心。

1、校务公开缩短了教职工之间、领导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大家都以学校荣为自己荣,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2、校务公开提高了学校办学的透明度。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的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3、校务公开增强了干群关系的亲和力。进一步提高了学校领导贯彻“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的思想认识,畅通和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校务公开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大家把学校的发展与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胶乳相融,荣辱与共”的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工作氛围,现在学校的每位老师都感到有压力,但这种压力并不完全来自于外部,而是出于每个人的工作责任心和主人翁的意识。

五、不断总结,努力提高,把校务公开工作持之以恒做下去。我们决心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把校务公开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做到源头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并做到公开的完整性,公开的真实性,公开的规范性。为创造衙口中心小学明天的辉煌,同心同德,共同努力。

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校务公开 篇6

一我校校务公开的基本情况及做法

(一)总体情况

随着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推进,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对于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形成了学校各级领导班子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促使学校对于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更加具体、全面和实际,达到了“知情、监督”的目的。2008年我校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年制定了《中共西藏大学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务、党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编制详细的校务、党务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明确了公开的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目标,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部门。学校党委对校务公开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校行政把校务公开纳入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之中,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保证校务公开工作从组织、制度、形式、内容、程序以及执行监督等方面得到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西藏大学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组长的“西藏大学校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目前我校有12个二级学院,也相应成立了“院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持,纪检、监察、工会(教代会)协调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全力协助配合”的工作格局,认真听取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二)我校校务公开的主要做法

1校务公开主要内容

(1)学校重要决策和落实情况:主要包括学校发展建设规划、重大改革方案、重大对外合作项目;规章制度制定或修订;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学校议事规则和有必要公示的议事结果等;(2)人事管理:主要包括人才引进名额与条件、程序以及招聘结果;学校机构设置调整和人事调配;学校和部门定编定岗定责;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条件和选拔程序;学校各类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条件和名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政策规定和任职条件;先进评比等推优评比条件与程序;(3)经费管理:主要包括学校年度经费的预算和执行情况,重大采购项目等。

2校务公开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校主要通过每年召开职代会议、座谈会、学校信息栏、学校网站、民主公开测评会、校长书记信箱、简报等多种通报途径,切实保障好广大师生员工有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目前,我校积极通过相关制度机制有效落实校务公开:

(1)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校务公开。会议由校长通报学校的重大改革与决策情况、财务处处长通报学校财务预决算的相关情况,职代会对学校的大政方针进行讨论、审议,形成建设性建议。(2)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校务公开。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规定了决策程序、决策形式和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的内容。学校按照党政联席例会制度要求,认真执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对一些敏感问题,为做到公平、公开、公正,都实行公示制度。

二实行校务公开,有利于领导班子改善民主作风、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校务是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管理事务及其有关信息。推动校务公开就是将学校的重大事项公开,让师生员工关心、参与和监督学校的大事,实现领导班子依法(规)治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促进和谐。

实行校务公开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领导班子民主作风的必然要求。列宁曾经说过:“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是很可笑的。”实行校务公开进一步落实了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人、财、物等管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扩大人民民主”,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高校作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学校是师生员工工作和生活中心的“小社会”,其公共事务的管理直接涉及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校务公开推行,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密切相关,有利于促进基层领导班子民主作风的改善与提高,有利于建设民主协作的民主型的领导班子。

实行校务公开是提高领导班子决策水平的必然要求。黄炎培说:“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个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个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决策参与机制,为重大决策提供了民意基础、智慧源泉和力量支撑。重大事项决策前通过制度与机制程序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吸纳合理建议,可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易获得群众支持,增强认同感、提高信任度。学校师生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力,是以对公共事务的了解为前提的,如果不能获取基本的信息,群众就无法选择、监督管理。实践证明,没有制约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也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实行校务公开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尊重了广大师生的首创精神,更加广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强决策行为的透明度,使决策获得了绝大多数师生员工的支持,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进一步增强基层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

三积极落实校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推动高校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校务公开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将管理放在阳光下,实现有效的监督,这是加强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但目前高校院务公开尚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公开的方式简单、内容避重就轻,将公开等于例行公事的公布,而且许多教职工最为关心、关注,最想知道的内容,如经费使用、人事聘任等群众却难知晓,工作不规范,师生对公开的认同度不够高;二是师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需要进一步疏导,这是提高公开效率,健全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制度,积极推动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一)强化意识,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实行校务公开的自觉性

一要强化领导班子民主作风意识。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充分认识校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高度去认识校务公开,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强化公开意识。二要强化领导班子群众路线意识。校务公开工作的动力源泉,在于教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领导班子要进一步继承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领导班子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宣传、动员、组织教职工群众参与校务公开的各项工作,畅通参与渠道,激发教职工蕴藏的工作积极性和智慧。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提高领导班子科学管理能力

加强班子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凡公开事务规矩在先,便于广大师生监督。一是要建立公开工作制度。首先要将校务公开与相关制度相结合,如与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与学校或学院管理的各项制度相结合;其次学校在校务公开制度的原则下建立完善事务公开的原则、内容、依据、程序、结果以及相应的监督措施,并毫不保留地向师生员工宣传说明;同时要完善公开的载体,特别要积极推进网络公开平台等制度性构建。二是规范公开内容,建立健全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在相关制度中应该进一步明确凡是列入校务公开目录的,特别是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涉及师生切身利益、广大师生关注的问题以及“三重一大”事项,都要及时公开;其次要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落实学校重大事项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进行决策机制,完善定期向师生报告工作等制度;再次是畅通民主渠道,营造民主氛围,当前我校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座谈会、公示栏、意见箱、院长书记信箱等多种通报途径,切实保障好广大师生员工有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加强监督,规范运作,有效推进领导班子廉洁自律

一是完善公开程序,确保监督实效。造成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机制,而实现真正的监督和制约则离不开程序规则。要进一步健全管理程序,确保管理过程的公正、透明、廉洁,特别涉及到人、物、财等事务管理程序要做好公开。实行动态信息公开,将管理各阶段公之于众,权力行使方能随时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证,实体正义也是程序正义的延续。现实中往往师生对程序过程“暗箱操作”不透明的不满,导致对结果存疑。二是把公开内容作为领导班子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校务公开要寓于党风廉政建设和管理中,紧密结合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考核结果要结合相关考核工作使之得到充分运用。每年年终可由教职工进行评议,与干部工作考核和奖惩挂钩,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让教职工对公开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测评。这些做法,有效提高班子成员开展公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强化了班子廉洁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2002.

[2]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三中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7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从源头上遏止不正之风,塑造良好的教育形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市教育局校务公开实施办法的要求,我校结合师德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切实加强校务公开工作,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现把我校一年来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开展校务公开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务公开工作的运行机制

年初,学校领导班子在讨论确定本工作计划时,就把如何进一步搞好校务公开工作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拿出来进行专门研究,并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工作监督考评小组的成员进行了新的调整,重新明确和落实了责任,做到了分工具体,责任到位。之后,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调兵山市教育局校务公开实施办法》并结合落实师德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实施校务公开工作,是践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依法治校和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维护师生合法权益,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措施和途径。

二、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注重实效;活化形式,把握环节,公开及时

(一)、在校务公开的途径上活化形式。一是通过校务会、全体教

师大会、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以及校务公开监督员联席会议等各种会议进行公开;二是通过公开栏、公开板、墙报、校园广播以及向学生、教师、家长发放通知单、明细卡、承诺书和公开信等形式进行公开;三是设立校务公开举报箱、举报电话、建立校长接待日等途径,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反馈信息相关问题。

(二)、在校务公开的程序上把握环节。对校务公开的所有项目和具体内容都采取提出、确定、审核、公开、评议、整改和反馈的程序,使校务公开工作做到规范,有序,科学,合理。

(三)、在校务公开的内容上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注重实效

1、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收费,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申报分

配贫困救助金名额、等级及款项的落实是教师、家长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我校在对待这方面的问题上更是不敢大意。在落实贫困救助金问题上,首先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就评选的等级与条件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其次,学校校务会认真把关,对各班报上来的贫困学生就学习、品质及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甄别、比较和筛选。通过这样的细致周到的处理,这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称赞,不存在虚假和任何水分,使大家觉得公平、公正、合理、满意,因而也没有矛盾发生。“两免一补”政策深入民心,因此也成为所有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重点。为此,由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全校性的家长会,对“两免一补”政策的内容、项目、款额以及落实的对象、方法和措施都作了具体详尽的解释和说明。之后,又征求了多方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学校就这项工作做的非常到位。

2、其他常规性的工作和事情,如学校各项工作计划、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教师课堂教学评优的评价;教师的评职晋级;学校财务预决算和使用;大型物资采购及大金额使用情况;教师的生活福利待遇的分配;学生的评优奖励;新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按照相应的程序和途径给予及时公开。

三、定期自查,严格评价,及时整改,努力使校务公开工作做得具体、到位

学校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工作运作流程进行定期自查,每年保证自查两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在自查整改的基础上,学校针对校务公开工作确定的内容和项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细则,领导小组为自评,监督小组为小组评,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代表为民主评,对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评价。

四、校务公开的成果与体会。

1、加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勤政、廉政建设。

保证了 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权力运行的规范性。增强了班子的团结和凝聚力、提高了依法办事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避免了校长、领导班子决策、处理问题出现失误。

2、赢得广大教师的信任,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落实校务公开,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削除了 教师与领导之间、校长与教师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误解。增强了学校内部的活力。教职工的责任感明显增强,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使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出现了喜人的局面和成果。

过去,我们每次校务公开时,公示板前师生驻足观看,关注的程度可见一般。现在,由于广大师生对我们的工作十分的信任和十二分的放心,驻足关注的场面不见了,已经由关心到放心,实现了我们开展校务公开的真正目的。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干劲的倍增和硕果的取得。本学期教学成绩

每年我校都搞调查问卷,学生满意率、家长满意率、教师满意率三率均在98%以上。真可谓:教师心,学校魂;得师心,学校兴。3、校务公开促进了社会、家长 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我们通过收费的公开、家长委员会和开放日等,缩短了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使家长、学生对最关心的收费问题不但有了认识和了解,而且也掌握了学校收费的法律、政策依据。因此,对学校工作给予热情支持。家长对学校收费问题的咨询电话越来越少。也使领导从忙于接待工作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社会对学校的看法,重塑了教师的良好形象,老师的社会声望再一次升高。

以上所述是我校2010一年来校务公开工作的总结。我校校务公开工作能够结合师德建设、教育行风建设和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责任分解虽然做到了细化,但责任人之间缺少协商和沟通,使一些交叉的和共性的内容和环节出现空挡;在管理上和评价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今后,我校在校务公开工作上会加倍努力,取长补短,我们决心更加努力,团结奋进,不断研究探索,使校务公开工作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具有民族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为中国的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真正树立起良好的学校形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调兵山市三中

二0一0年十二月

调兵山市三中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调兵山市三中

学校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篇8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根据实际,我校及时调整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形成了校长负总责亲自抓,领导组成员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校务公开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重实效,保证校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校务公开监督小组更具全面性、代表性,不定期召开监督小组成员座谈会,及时了解校务公开的工作效应,了解教职工和广大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反馈检查情况,促进提高校务公开工作的效能。

二 、进一步抓好校务公开工作的重点工作

1.财务管理公开。学校财务预结算,财务收入,教职工奖金、福利分配方案,资金财产管理,财务支出等情况公开。

2.推行“阳光收费”。认真落实收费公示制度,真正做到零收费。

3.校舍维修、大宗物资采购进行公开招投标。由学校成立的采购小组全程参与,并分别将招标过程及结果向全体教师及时公开。

4.教职工奖惩公开。各级各类先进评选奖励范围、对象、条件、名额,评选程序要求,评选活动过程,确定上报人选和评选结果以及对违纪职工的处理等情况公开。

5.职称评审公开。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包括任职条件,上级下达的职数,学校职称推荐成员,量化评分标准,申报者实绩,确定推荐人选等公开。

6.招生事务情况公开。招生计划、招生政策、录取结果等公开。学校每学年招收数、每班生数,每学期将学生姓名、年级、班级、家长(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所在班级班主任,科任老师等情况公开。

7.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公开。学校每学年评选的各级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名称、标准、评选程序和结果等公开。

8.凡是关系到学校发展重大决策、学校章程及重要规章制度、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要事情,都要通过教职工大会、教代会等多种渠道向全体教职工公开。

9.投诉渠道公开。学校设立的监督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对来电来信来访情况和反映的问题,学校认真分析研究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合理化建议要及时采纳,并将办理结果公开。

三、大力强化监督管理,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我们始终围绕学校发展这个主题,扎实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反腐倡廉和行风建设工作,推动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

1.加强权力运作监督制约,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坚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过程在阳光下运作、结果在阳光下公开”的`工作机制,将旅差费、办公费、大宗物品采购等师生关注的问题得以公开,努力构筑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防线,从而有效的消除了猜疑,为学校的凝聚了力量。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遏制不正之风。学校将学生代办费的收费依据、项目、标准、结算情况向学生、家长、社会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并向全体家长作出“正师德、塑师表形象”承诺,使学校杜绝了乱收费等行为。

3.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促进教学质量上新水平。校务公开的推行,还学校领导一个清白,给师生、家长一个明白,密切了学校与师生、学校与家长的关系,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4.以监督促落实。采取平时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与师生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虚心接受上级领导和群众对校务公开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校务公开的实际效果。

春校务公开工作思路

1.校务公开的内容应当准确真实可信,办事结果应当公平公正。

2.实行校务公开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

3.实行校务公开要以保证学校稳定为前提,根据不同情况,分层面,分时机,按程序公开。

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 篇9

4月6日下午两点半,王国庆准时出现在国新办会见厅,接受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甫一坐定,他就拿出一本《政府发言人15讲》递给记者:“先送你一本书。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会对你有帮助的。”

今年54岁的王国庆脚穿一双普通的黑色平底布鞋,衣着随便,表情和语气都非常温和,但眼镜片后的目光睿智而有力。

2000年11月,王国庆就任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一职,从那时候起,他就一直致力于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说起这方面的工作,曾经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华盛顿记者站首席记者的王国庆笑言,自己的记者工作经历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真正启动是在“非典”过后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有20余年历史,但是直到近几年才为人们所了解。你在国务院新闻办分管这部分工作,中国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这些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王國庆:中国的“官方”新闻发布真要追溯起来历史也是很悠久了。早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共谈判破裂前,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举行过多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也可以说是我们早期的“官方”新闻发布会。1965年9月29日,陈毅副总理兼外长也曾举行过一场轰动中外的记者招待会。但是党和政府真正把政府新闻发布作为一项工作提出来,应该是在1982年。当时从加强对外宣传需要的角度制定了一个文件,明确要求外交部和对外交往较多的中央部门要设立新闻发言人,对外开展新闻发布工作。1983年,外交部率先把这项工作开展了起来。

外交部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就是在这个大楼的一楼门厅里举行的,连座位都没有,大家站着,发言人是当时的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同志。钱副总理在他的《外交十记》中有这么一段话:“这是我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主持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也是最后一次。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从此成了惯例,每周举行。”

应该说这是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个很好的开头,但只有外交部坚持下来了,其他部门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跟上去。没有跟上的原因有很多,客观上这方面的要求不强烈,我们政务信息传递的渠道是畅通的,我们所习惯的层层开会传达、逐级下发文件、报纸广播报道等方式很有效。主观上也缺少这方面的愿望,所以大家普遍认为新闻发布的方式不一定有必要,这项工作也就一直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需要国际社会有更多的了解。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加强对外介绍中国又一次被提了出来。1992年底,根据中央的精神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国务院新闻办起草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开展对外新闻发布工作的设想》。1993年初,国务院召集了60多个部委的有关负责同志研究国务院新闻发布工作,并形成了一个会议纪要,明确规定国务院介绍国内情况的新闻发布工作由国务院新闻办负责,确立了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为主、吹风会、集体采访和发表谈话等形式为辅的新闻发布制度。从那以后,组织新闻发布会就成了国务院新闻办的一项日常工作。但工作进展一直还是很缓慢,坦率地说,还是在政府新闻发布工作重要性、必要性上认识不足。那时,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一年也举办不了几场,除了外交部、国务院台办、国家统计局等少数几个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的新闻发布会可以用寥若晨星来形容。

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真正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是我们在经历了2003年“非典”考验之后。人们还都记得,“非典”初期,权威部门不说话,主流媒体报道不充分,对外也只有在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问一句,答一句。信息严重不对称,小道消息满天飞,造成了社会公众的恐慌。国际上也对我们群起而攻之。

严峻的疫情和不利的舆论形势让大家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应当尽快通过适当的方式,把疫情、把抗击疫情的措施、把党和政府的决心如实地告知公众。于是我们向国务院领导同志建议举行由中外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通过卫生部负责官员和新闻媒体记者的互动,把国内外公众关心的信息全面、完整、充分地传递出去。

关于“非典”的首场新闻发布会是在2003年4月3日下午举行的,后来我们陆续组织了6场。北京是“非典”疫情的重灾区,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了9场发布会。这些发布会为消除公众恐慌、动员全社会共同抗击“非典”和改变对我不利的国际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让人们看到新闻发布会这种政府和新闻媒体的互动形式很好,传递信息很有效。所以,2003年的“非典”过后,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一时成了热门话题。

外国记者也问过我,是不是“非典”才让中国政府认识到要搞新闻发布会。我说不对,这个说法是不全面的。只能说是“非典”让我们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和广大社会公众对新闻发布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瞭望东方周刊》:“非典”过后,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是不是相对要容易一些?

王国庆:我是2000年底到国务院新闻办任职的,五年多一直分管这块工作。我的体会是,开始的两年时间里,推进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难度一直比较大。办里要求每周至少组织一场,这个要求并不高,除去节假日,一年也就是40来场发布会。可是前些年全办上下用上九牛二虎之力,一年能举办30来场就很不错了。

问题在哪里?关键还是认识上的问题,你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媒体和公众很关心,需要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来讲一讲,说明情况,引导舆论。可你找到那个部门时,他们可能有100条理由说“不”。

李长春同志在2003年初的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省区市人民政府三个层次的政府新闻发布体制。“非典”之后,这个机制真正启动起来了。

2003年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41场新闻发布会,2004年是60场,2005年达到68场。现在发布会的数量可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过去是我们去说服有关部门,而现在经常是有关部门主动找上门来。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利用国务院新闻办这个新闻发布平台,有时我们就有些应接不暇了。所以去年底,我们就提出了发布会要“控制总量、提高质量”。

还有一点特别可喜的是,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新闻发布工作在过去的三年中推进得也非常好。去年底,我们总结时有这么一段话:近三年来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新闻发布工作成绩显著。各级领导

同志对新闻发布工作越来越重视,广大公众对各级政府和部门开展的新闻发布工作越来越认可,国内外新闻媒体对我国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加大党务政务信息的透明度普遍给予高度评价。但这并不表明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已经完善了,新闻发布工作已经完美了,新闻发言人的发布水平已经很高了,而事实应该是我们已经起步了。我们有了一些实践,已经积累了一点经验,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简而言之,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阶段。

我们这里所说的逐步完善,至少应该包括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和提高质量。

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就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而言,都有哪些成文的制度规章?

王国庆: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供人们查阅的成文规章似乎还没有,但相关的文件已经很多,譬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差不多都制定了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文件。为了规范政府新闻发布工作,1982年、1983年,国务院新闻办的前身——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曾制定下发过《新闻发言人工作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文件。最近,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一个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通知,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区市政府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推进新闻发布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今年还第一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这十个字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

《瞭望东方周刊》: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地市一级,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王国庆: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国务院新闻办要切实策划、组织好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中心工作和引导舆论需要的新闻发布会,同时要加强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指导和协调。指导和协调地州市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职责应该是在省区市。对内从推行政务公开的角度讲,政务公开不只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事,各级政府包括地州市都必须推行政务公开。对外从展示中国政府形象的角度讲,中国政府的形象不只由中央政府和省区市政府构成的,还应该有各级政府包括地州市。所以我们主张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把新闻发布工作切实开展起来,形成政府政务信息发布的完整体系,成为新闻媒体获取权威信息的主渠道。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强求整齐划一,应该因地制宜,开放度比较高的地方,需求比较迫切的地方,可推得快一点,需求还不那么强烈的地方,可以慢一点。总之,不能把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变成“形象工程”,而是应该成为政务公开和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瞭望东方周刊》:近两年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等党的工作部门应邀陆续到国务院新闻办出席新闻发布会,去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出席新闻发布会,公众解读为这是一次意义非比寻常的亮相,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党务走向公开。请问党的工作部门到国务院新闻办开展新闻发布是不是因为受了政府部门新闻发布工作的影响?

王国庆:我认为可以这么说。政府部门把新闻发布包括举行新闻发布会作为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方式,轰轰烈烈地做起来了,而且效果很好。党务也要公开,这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来的。怎么公开?当然也可以利用新闻发布这个平台。

其实,请党中央的工作部门到国务院新闻办来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建议,还是驻京的外国记者提出来的。我们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一个被请出来的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后来陆陆续续有六个部门应邀出席发布会,有的还不止来了一次。目前,据我们了解已经有六个党的工作部门建立了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了新闻发言人、指定了新闻发布工作机构。我想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会向社会公布党的工作部门新闻发言人名单和新闻发布机构联系电话,进一步推动党的工作部门的新闻发布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公开是正常的,不公开是例外

《瞭望东方周刊》:公众知情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给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带来了哪些压力,目前我们的发布工作都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国庆:现在公众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知情权也被认为是不能侵犯的权利之一。公众要求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应该了解的政务信息,作为政府责任是必须保证这一权利不被剥夺,要满足公众在这方面的需求,现在我们的工作压力是越来越大了。首先是在内容上,是不是该讲的都讲了,特别是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如果你回答得不全面,就会引起公众的质疑,甚至是严厉的批评。现在的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了解民情民意的渠道。其次是在质量上,过去,开发布会本身就是新闻,媒体和公众都感到很新鲜,所以不发愁开了发布会,媒体不报道。现在不行了,发布会的主题策划得不吸引人,记者都请不来。发布会的内容不策划好,会开完了,烟消云散,媒体不给你报道,就无声无息了。所以如何提高新闻发布会的水平和质量,把主题和内容策划好,这个压力也是很大的。当然最大的压力还是在时效上,权威信息缺位和滞后,特别是一些社会公众关注、甚至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发生后,我们有时还不能及时进行新闻发布。对于这点人们的反应还是非常强烈的。提高针對性、权威性和时效性,是我们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中应该不断下力气解决的三大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例,看得出来,地方政府还是没有动力主动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发布,是否有可能把政务透明和政绩考核联系起来?

王国庆:非常坦率地说,现在我们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还有一个提高认识和能力水平的过程。我们应该看到,各级政府和官员的执政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政务公开、信息透明、科学执政、保障知情权等等理念已越来越成为共识。但在实践当中却还存在很多惯性的东西,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开始那么多天无声无息,污染团快到哈尔滨了,市民被告知要停水的理由是“供水管网维修”。“善意的谎言”引起了社会恐慌,也给政府的信誉和权威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害。想出这个“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确实是善意的,初衷是希望避免引发市民恐慌,但事与愿违,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现在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你不讲,自有别人讲,所以“谎言”很容易被戳穿。这种教训已经是不少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一个重要文件或政策出台,搞场发布会解读一下,效果是很好的。2004年,中央下发一号文件,我们这么做了,去年和今年我

们还是这么做的,效果很好。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建议就重要文件和政策出台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往往用“太敏感”三个字就把我们的建议否定了。为此,我经常据理力争,我们是在为民执政,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出台文件、制定政策肯定是考虑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即使不得不触及甚至影响一些人的利益,如果在这点上敏感的话,那又有什么不能讲的?把实情告诉大家,绝大多数人将受益,少数人可能受影响,原因是什么。说清楚了也就不敏感了。等敏感问题酿成了舆论热点再被动地去“引导”舆论,不如在意识到问题敏感时就主动设置议程去主导舆论。

还是那句话,政务信息公开是常态、是必须,不公开是例外。

发言人要时刻准备面对记者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我们国家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大多还是兼职,这有什么利弊?今后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会向专职化方向发展吗?

王国庆:从我们这些年的工作经验看,各级政府和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兼任新闻发言人,对推进新闻发布工作、提高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是非常有利的。由于新闻发言人掌握全面情况,直接参与决策和处理问题,所以他们在“发言”的时候往往底气很足,谈工作如数家珍,讲问题切中要害,解疑释惑有理有据。当然,也正因为我们有不少新闻发言人是由于工作分工而担负新闻发布任务的官员,他们没有新闻背景,也缺乏新闻发布的专业训练,所以有些新闻发布会被开成了报告会、通气会,记者们被当成了部下、学生和“敌人”。

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政府新闻发言人专业化的问题是应该考虑的。但我认为,目前条件还不成熟。这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对目前担负新闻发布工作的同志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具备新闻敏感性,掌握新闻发布的技巧。

做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有点新闻背景非常重要。从严格意义上讲,他应该比记者更具新闻敏感性,这样他才能知道哪些话必须讲,突出出来让记者抓住,哪些话不必讲,说多了该突出的内容反而淹没了。善于与记者打交道,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新闻发言人要有记者缘。就这两点而言,专职的新闻发言人可能更具优势。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有一些学者提出应该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实行问责制度,该说的没有说,或者不该说的说了,要有一个事后的责任追究。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国庆:这个意见是对的。形象地说,新闻发言人只是一张嘴,嘴里出来的声音是大脑指挥着的。新闻发言人站在台上就不是代表他个人,而代表的是他的那个部门和那级政府,所以对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是要负责任的。在有关文件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反复强调“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专业要求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这项工作”,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坦率地说,在问责这点上,目前我们还必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现在我们的新闻发言人中,“不愿讲、不敢讲、不会讲”的大有人在。本来他就不愿意讲,怕出错,怕挨板子,你还强调要问责,那就更没人敢说话了。我常在大声疾呼:要给新闻发言人创造十个较为宽松的“话语环境”,谁都会说错话,只要不是原则性差错、不是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就不要求全责备,新闻媒体不要抓住不放,有时候领导还应该主动承担一点责任。

当然我们对新闻发言人的要求还是不能降低的,当你站在新闻发布会的台上时,你必须想到,你讲的每一句话都是要负责任的,不仅对你自己负责,还要对你代表的政府和政府部门负责。

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要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发布的水平和质量要不断提高,新闻发言人三个“不”的现象必须改变。“不愿讲”——产生的原因是:我们的“官方”新闻发言人都是班子分工、领导指定才挑起了这副担子,并非他的目标岗位。讲多了、讲好了,经常没人说你好,弄不好还有人说他出风头;讲不好、讲错了,可能就要被人抓辫子、挨板子,弄不好还要掉“帽子”,所以不愿意讲。“不敢讲”——原因很简单,授权太有限,或掌握情况不够,心里没底,所以不敢讲。“不会讲”——就是缺少专业技巧,不太会和记者打交道。我们提倡新闻发言人要解放思想、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善于总结。要想改变这种三“不”现象,“话语环境”太拘谨是不行的。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政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还是在政府手里,或说在新闻发言人手里,那么除了新闻发言人本身的自律和自我严格要求以外,有没有相关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新闻发言人电话无人接听”的事件不会重演?有一个更为激烈的说法是,要防止新闻发言人封锁新闻。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王国庆:我理解你这个问题的意思。从理论上来讲,政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永远是在政府手里的,所以我们要把政务公开、信息透明作为一种制度明确下来,大力推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把社会公众希望、也是应该了解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布于众,新闻发言人充当的是公布信息的角色。这次“两会”上也有政协委员提出,新闻发言人不要成为摆设,不能把推进新闻發布工作弄成一个形象工程。这个意见很中肯。如果一个部门设立了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平时不“发言”,遇事再躲起来,其他官员又把新闻发言人当挡箭牌,那么权威信息渠道不是畅通了,而是被堵死了。这就违背了我们推行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初衷。

我们要求政府新闻发言人要有随时随地面对记者。面对公众的意识。新闻发言人不只是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他应该随时准备回答记者的提问。国务院各部门新闻发言人的名单是向社会公布的,联系电话是公开的。我们要求这些联系电话必须随时有人接,当然不一定是发言人本人去接每一个电话,但他应该知道有人打过电话。然后,他要考虑和研究如何对电话、对提问作出反应。

上一篇:珍爱生命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下一篇:对研究性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