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共12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篇1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这学期,我们班的精读书目之一是笛福的名著《鲁滨逊漂流记》。读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鲁滨逊在一次海难中漂流到一座荒岛。他很快战胜了忧郁失望的心情,从沉船上搬来枪械和工具,依靠智慧和劳动猎取食物,修建住所,制造工具,种植谷类,驯养山羊,使自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从野人手中救出一个俘虏,取名“星期五”。他在岛上生活的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终于乘船返回英国。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我能活下来吗?答案显而易见,不能。在这样一个荒岛上,没有人说话解闷,还处处有危险,如果不是凭着一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鲁滨逊又怎能在荒岛上活下来呢?我们学习鲁滨逊的这种精神,像他那样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我大开了一次眼界,也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只要我们像鲁滨逊一样,在困境面前毫不退缩,有他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在绝境中求生的信念,有什么事情我们不会成功呢?又有什么事情能比鲁滨逊所遭受到的更糟呢? 现在的我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受过人生真正的挫折。但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成就一个真正坚强的人。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的道理。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篇2

班级读书交流会作为一个有组织的集体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参与阅读、自主交流,因此,交流会的书目应由学生提供。开学不多久,在课文《一本男孩必读的书》的带动下,全班学生自发地掀起了一股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热潮。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书中鲁滨逊这一形象不墨守成规,倾心开拓,三番五次地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后,他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这样一部冒险小说,这一传奇人物,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班级读书交流会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应运而生。

一、精彩回放——创设交流氛围

学生读完全书,对其中最基本的东西掌握得如何?这是教师最需要知道的。经典名著大多是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理清故事情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全篇,也告知学生:阅读一本书,首先得知晓故事的梗概。

《鲁滨逊漂流记》的读书会上,为调动交流会的氛围,笔者通过多种形式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以接力的方式交流“鲁滨逊一生都漂流过哪些地方”;以知识竞猜、学生提问的方式交流故事内容;以展示学生读书批注的方式交流“印象最深的情节”……多样的检查方式,极大地活跃了读书会的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品味人物——进行心灵对话

“一部好的经典名著,一定会有深入人心的人物”。经过多次的班级读书交流会,学生们对故事中的人物特别敏感。交流会之前,笔者调查了学生阅读时的关注点,发现每个人都对鲁滨逊这个人物特别感兴趣,于是话题就这么诞生了——

鲁滨逊这个人物,吴缅的评价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你认可他的评价吗?在学生认可吴缅这一评价之后,接着讨论:“在你眼中,鲁滨逊还是个怎样的人物?”“鲁滨逊这漂流的人生,有人说是精彩的,有人说是坎坷的,也有人说是不幸的,你是怎么看待他的人生的?”两个问题逐层展开,形成一个有一定意义的逻辑结构。

现撷取部分学生的现场交流:

生1:我觉得鲁滨逊还是个十足的冒险家。他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地过一辈子,一心向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

生2:我还觉得鲁滨逊是个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这28年来,他没有等待,总是在行动,在追求。

细细聆听,你会发现,这些针对书中主人公鲁滨逊的闲聊,让学生的思想在激荡,在碰撞,一个互补的阅读交流状态就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优质的读书交流会,是所有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在互相分享阅读感受的同时,逐步明晰、深化自己的体验与认识。

三、成长启迪——获得人生感悟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一定的现实生活,因此,读书交流会还应关照学生所处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作品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点,帮助学生跳出书本看生活,做一些理性的分析与思考,拥有更多的人生体悟。《鲁滨逊漂流记》读书交流会上,能从话题设计中看到这样的培养目标。

上一环节提到的两个主要话题“在你眼中,鲁滨逊还是个怎样的人物?”“你是怎么看待他的人生的?”是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概括与提炼,学生在提炼的过程中,也收获着一种精神,一种人生感悟。

生1:身处逆境、坐以待毙、怨天尤人是没用的,只有自己救自己,才是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

生2:在困境当中心态非常重要,我们有的时候不是被困境所困,而是被自己的心态所困。

生3:只有经过一番磨难,人才能变得更强大。

学生完全沉浸在作者笛福所营造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殿堂中,他们读懂了“漂流”的真正内涵,从中汲取着正面的人生感悟、精神力量。如此丰厚的人生感悟,也许是一个人用一生也无法体验得到的,但是学生却能在阅读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本有形的书,却能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这就是“最是书香能致远”。

四、经典百味——好书大家分享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它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之外,吸引读者的还有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魅力、小说创作上的语言魅力等。“经典百味”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小说的经典之处,来进行好书推荐。长期这样训练,对学生获得文学阅读能力与方法将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生活》杂志1985年在百万读者中展开评选“人类有史以来最佳书”活动,最后推选出的10本“最佳书”中,《鲁滨逊漂流记》排名第二。这本书“最佳”在哪里?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能说出几点理由?

在音乐烘托出的温情的氛围中,学生向在场的几十位听课教师推荐了《鲁滨逊漂流记》,从情节的曲折离奇,到人物的深入人心,再到语言表达上的魅力,如:采用第一人称的独特的叙述视角,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等,推荐理由一条接着一条,使听课教师心动不已。

及时地展现读书的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化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具有积极作用。交流会上的种种交流如果是“阅读无痕”,书面形成的文字就是“阅读有痕”。课前,学生做了不少阅读“有痕卡”,有摘录书中精彩语段的,也有摘录书中地理知识的。如:对人物(鲁滨逊、星期五、船长)的分析、人生的感悟、与现实生活的对照等等,更有一个学习小组别出心裁,将组内成员各自阅读的体验编成读书小报,内容丰富多彩,有作者简介,还有对作品人物进行的分析描述等,读书小报的内容完全由各书友组自行决定,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设计、编排完成。这样的一个过程正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出发的。

鲁滨逊漂流记 篇3

但我前面说过,当船长从我舱房边经过,并说我们都要完蛋了时,可把我吓坏了。我走出自己的舱房向外一看,只见满目凄凉,这种惨景我以前从未见过:海上巨浪滔天,每隔三四分钟就向我们扑来。再向四面一望,境况更是悲惨。我们发现,原来停泊在我们附近的两艘船,因为载货重,已经把船侧的桅杆都砍掉了。突然,我们船上的人惊呼起来。原来停在我们前面约一海里远的一艘船已沉没了。另外两艘船被狂风吹得脱了锚,只得冒险离开锚地驶向大海,连船上的桅杆也一根不剩了。小船的境况要算最好了,因为在海上小船容易行驶。但也有两三只小船被风刮得从我们船旁飞驰而过,船上只剩下角帆而向外海飘去。

到了傍晚,大副和水手长恳求船长砍掉前桅;此事船长当然是绝不愿意干的。但水手长抗议说,如果船长不同意砍掉前桅,船就会沉没。这样,船长也只好答应了。但船上的前桅一砍下来,主桅随风摇摆失去了控制,船也随着剧烈摇晃,于是他们又只得把主桅也砍掉。这样就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甲板了。

这时风浪更加凶猛了,我看到了平时很少见到的情况:船长、水手长,以及其他一些比较有头脑的人都不断地祈祷,他们都感到船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到了半夜,更是灾上加灾。那些到船舱底下去检查的人中间,忽然有一个人跑上来喊道:船底漏水了;接着又有一个水手跑上来说,底舱里已有四英尺深的水了。于是全船的人都被叫去抽水。我听到船底漏水时,感到我的心就好像突然停止了跳动;我当时正坐在自己的舱房的床边,一下子感到再也支持不住了,就倒在了船舱里。这时有人把我叫醒,说我以前什么事也不会干,现在至少可以去帮着抽水。听了这话我立即打起精神,来到抽水机旁,十分卖力地干起来。正当大家全力抽水时,船长发现有几艘小煤船因经不起风浪,不得不随风向海上飘去;当他们从我们附近经过时,船长就下令放一枪,作为求救的信号。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放枪,听到枪声大吃一惊,以为船破了,或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句话,我吓得晕倒在抽水机旁。

这种时候,人人都只顾自己的生命,那里还会有人来管我死活,也没有人会看一下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另一个人立刻上来接替我抽水;他上来时把我一脚踢到一边,由我躺在那里。他一定以为我已经死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苏醒过来。

我们继续不断地抽水,但底舱里进水越来越多。我们的船显然不久就会沉没。这时,尽管风势略小了些,但船是肯定不可能驶进港湾了。船长只得不断鸣枪求救。有一艘轻量级的船顺风从我们前面飘过,就冒险放下一只小艇来救我们。

小艇上的人冒着极大的危险才划近我们的大船,但我们无法下到他们的小艇,他们也无法靠拢我们的大船。最后,小艇上的人拚命划浆,舍死相救;我们则从船尾抛下一根带有浮筒的绳子,并尽量把绳子放长。小艇上的人几经努力,终于抓住了绳子。我们就慢慢把小艇拖近船尾,全体船员才得以下了小艇。此时此刻,我们已无法再回到他们的船上去了,大家一致同意任凭小艇随波飘流,并努力向岸边划去。我们的船长许诺,万一小艇在岸边触礁,他将给他们船长照价赔偿。

这样,小艇半划着,半随浪逐流,逐渐向北方的岸边飘去,最后靠近了温特顿岬角。离开大船不到一刻钟,我们就看到它沉下去了。这时,我才平生第一次懂得大海沉船是怎么回事。说实在话,当水手们告诉我大船正在下沉时,我几乎不敢抬头看一眼。当时,与其说是我自己爬下了小艇,还不如说是水手们把我丢进小艇的。从下小艇那一刻起,我已心如死灰;一方面这是由于受风暴的惊吓,另一方面由于想到此行凶吉未卜,内心万分恐惧。

尽管我们处境危难,水手们还是奋力向岸边划去。当小艇被冲上浪尖时,我们已能看到海岸了,并见到岸上有许多人奔来奔去,想等我们小艇靠岸时救助我们。但小艇前进速度极慢,而且怎么也靠不了岸。最后,我们竟划过了温特顿灯塔。海岸由此向西凹进,并向克罗默延伸。这样,陆地挡住了一点风势,我们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靠了岸。全体安全上岸后,即步行至雅茅斯。我们这些受难的人受到了当地官员、富商和船主们的热情款待;他们妥善安置我们住宿,还为我们筹足了旅费。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或去伦敦,或回赫尔。

当时,我要是还有点头脑,就应回到赫尔,并回到家里。

(节选自天涯在线书库)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篇4

该书主要写了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就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周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亲友去航海,后来他乘坐的.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唯有他一个人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并被抛弃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逊从绝望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他在小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开拓荒野,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作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取名 “星期五”,并把他收作仆人。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伏了叛乱的水手,才得以返回英国。这时他的父母已双双亡故。后来鲁滨逊收回了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利益,并把其中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

【相关资料】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17,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后来该小说成为世界著名的冒险小说之一。

【好词】

搁浅、吞噬、烟波弥漫、怡然自得、妒火攻心、心烦意乱、油然升起

【好句】

1、一般人往往有一种通病,就是对于上帝和大自然替他们安排得生活环境经常不满。照我看来,他们的种种苦难,至少有一半是这种通病造成的。

2、尤其是,在这种不幸的境遇中,上帝指引我认识他,乞求他的祝福,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这种幸福足以补偿我曾经遭受的和可能遭受的全部不幸还有余。

【感想与感受】

当一个人独立生活的时候,能像鲁滨逊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实在是难得可贵。在困难面前,鲁滨逊没被吓到,反而迎难而上,勇于挑战自我,它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正是这样的心态,帮助他战胜困难,并最终回到故乡,回到亲人和朋友中间。

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也能克服千难万险,取得成功,可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不过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而且有这么优异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有老师的辛勤培育,有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不更该好好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吗?然而有的同学却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有的应付老师抄袭作业;有的不遵守纪律……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学习不是为了老师父母,而是为了自己!这怎么能对得起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和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呢?鲁滨逊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梦想,我们更不能被困难所吓倒,要做战胜困难的主人。要像鲁滨逊那样自强不息,愈挫愈坚,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是晴朗明媚的春天。

【读书感悟】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篇5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的丹尼尔·笛福写的。讲述了鲁滨逊遭遇海难,被冲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凭借着惊人的智慧和乐观的精神在荒岛上求生长达二十八年,最终获救的妙趣横生的故事。

整本小说中描绘的种种鲁滨逊求生的场景令人震撼。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如果荒岛上的人是我,我会自暴自弃呢?还是顽强求生?”我无法思考。但鲁滨逊当他失去活下去的信心时,没有抱怨,叫苦连天,而是理性的去思考。他将好处和坏处对比起来宽慰自己。书中有一句话“多看自己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少看生活中黑暗的一面。”都体现了鲁滨逊积极乐观,毅力顽强。这一点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尝试去反思:“生活中总是有许多事情打击我,因为这样生活才有趣,我以后应该去理性思考,多看看好处,而不是忍不住落泪,认为自己十分可怜。”鲁滨逊有胆识有勇气,为了航海梦不顾一切,不甘于平庸,我也要想他一样追寻自己心之所向。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篇6

故事主人公:

鲁滨逊・克鲁索

好词摘抄:

名门望族   安勉舒适    走投无路    资产雄厚    野心勃勃    自找苦吃    苦口婆心    年轻气盛    泪流满面    孤立无援    一干二净    老老实实    胆战心惊    酩酊大醉    烟消云散    九霄云外    亚茅斯    耶尔河    不亦乐乎    勃然大怒    佛得角    一丝不挂    绝处逢生    喜出望外    救命之恩    忠心耿耿    终身难忘   胡思乱想    异想天开    半死不活    绰绰有余    奄奄一息

佳句及感悟:

危难之时向我求救,我必救你,你也要是我荣耀,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小学生作文大全

(出自于《圣经》)

从他者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 篇7

一、地理他者——“荒岛”和“巴西”

西方哲学中的二元对立思想将自然看作人类的竞争对手, 人类征服的对象。而作为地理他者的荒岛则是鲁滨逊征服的第一个对象。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畏惧自然。在鲁滨逊才流落荒岛的头几年, 为了躲避野兽, 风雨而只能屈居于山洞。当发生地震时。“我从未见过这种场面, 也没人跟我谈起过, 我吓得如同死去一般。”偶然发现海岸的脚印却以为是魔鬼来了, “像一个失魂落魄的人, 思绪如万马奔腾, 一片混乱”“每走两三步, 就要回头望望”“受惊的兔子和狐狸逃到地下时也没有我跑回家跑得快。”第二步:探索自然。经过多年对荒岛的适应后, 鲁滨逊建了间乡间别墅还经常进行环岛旅行, 探究岛的地形及生存物种。捕捉雨季旱季的规律以便进行作物种植。第三步:征服自然。在岛上生活了20多年后, 鲁滨逊在岛上建了座城堡, 两个很大的养羊场, 储备了大量的粮食, 饲养各种动物。“我看上去像个国王, 手下臣民不少。”

对鲁滨逊而言, 巴西也是作为地理他者。鲁滨逊第二次航海到了巴西开始从事种植园管理。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当地优渥的天然环境在当地挣了很多钱。在笛福所处的时代, 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海外扩张时代, 鲁滨逊在巴西的成功反映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对地理“他者”资源的掠夺以满足“我们”资本聚集的需求。

二、人的意义上的他者

鲁滨逊一个人流落荒岛时, 没有了归属感, 自己成了人类社会的“外人”, 成了荒岛的“他者”, 由此陷入存在主义式困境。存在主义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 尊重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 认为人本身就是生活在一个无意义的环境中, 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无意义的, 但人却可以在这个无意义的环境中自我创造, 活的精彩。原来本身宗教意识淡薄的鲁滨逊流落荒岛后, 内心极度缺乏, 空虚。但他不畏艰难, 不息劳作, 一步步成为岛的主人。存在主义理论大师让·保罗·萨特提出:“他人是地狱。”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在选择的过程中, 面对的最大“阻逆”是缩小自我选择余地的他人的选择。每个人的自由都可能影响他人的自由。于荒岛而言, 鲁滨逊是“他者”, 对鲁滨逊而言, 荒岛是“他者”。鲁滨逊是代表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荒岛是象征着自然界最真实未被人类破坏的一面。如果鲁滨逊自暴自弃, 最终定然是自然界吞噬了鲁滨逊, 一个“他者”吞并另一个“他者”。

对鲁滨逊所代表的欧洲高等文明来说, 人的意义上的他者是非洲, 南美洲等地的低等文明下的人群。如小说中的野蛮人, 加勒海人, 几内亚人, 摩尔人等。对这些人的意义上的他者, 鲁滨逊对他们进行了去他者化和他者还原。当鲁滨逊在逃离被奴隶的命运而漂零大海时被一位善良的白人船长救后, 却以主人的身份自居将同甘共苦的摩尔人休瑞卖给船长, 并约定十年内如成功将休瑞改造成基督徒后才结束其奴隶身份。鲁滨逊则成为“还原”休瑞的间接人及始作俑者。救下星期五后, 作为主人的鲁滨逊先是对他进行“去他者化”。为改变星期五的饮食习惯和吃人的欲望, 鲁滨逊通过威胁他如果再想吃人肉就开枪打死他和教他学习吃羊肉这种软硬兼施的方式终于让星期五不再有吃人的欲望。并教他穿衣服, 练习用枪打猎, 克服对枪的恐惧。成功完成对星期五“去他者化”后开始对他进行“他者还原”。二十多年的荒岛生活让鲁滨逊将曾经不管不顾的圣经烂熟于心并成为虔诚的基督徒。因此而当起传教者。向星期五宣讲基督教教义, 企图在思想上让星期五“归化”成西方人自诩的文明人。星期五原本是有宗教信仰的, 虽然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他们信“贝纳莫柯”, 而经过鲁滨逊的宣扬, 星期五被去除了民族特性, 丢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完完全全使星期五这一“他者”归化成“我们”中一员, 鲁滨逊也曾多次表示自己和星期五的关系就像“父子关系”。十六世纪时, 英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 与全球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的西班牙积怨已深。所以鲁滨逊是不可能将西班牙人看成“我们”中的一员, 对他们也是不信任的。当那个被鲁滨逊在荒岛上从野人手中救下的西班牙人回去召集同伴前往鲁滨逊的领地时。鲁滨逊明确要求他们签一份契约, 保证他们不会做出危害自己的事, 并承认鲁滨逊对他们的所有权。但是当鲁滨逊随英国船回国时, 却对这些同属西方文明社会的西班牙人不管不顾, 仅留下一些指令就走了。而对于同为英国人的落难船长, 鲁滨逊则一见面就称“我们”, 并帮助船长平息叛乱收回船只。对于叛变有罪理应受到审判的英国人, 鲁滨逊却为其求情让他们呆在荒岛以免死刑, 并教这些上帝的罪人如何在岛上谋生。

三、赎罪之路

鲁滨逊不顾父母的谆谆教导, 违抗父母之命私自出海。这种不孝行为在基督教教义里就是有罪的。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原罪为鲁滨逊后来多次不幸的航海经历埋下伏笔。船上十二人, 十一人都死了, 就唯有鲁滨逊这个负罪的人活下来了。在基督教里死亡并不可怕, 死后经审判还有机会升入天堂, 而上帝选择让鲁滨逊活着是为其活在世间赎罪。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只能凭借信仰得到救赎, 而且这是在上帝面前成为义人的必要条件。鲁滨逊幸存下来后, 一步步走上赎罪之路, 思想上一点点向上帝靠拢。在这条赎罪路上, 上帝是辅助人克服困难的外在精神力量, 具有安慰人心的作用。并对人的精神的自我完善起了推动作用。

笛福创造出鲁滨逊这样面对暗涌流动的海洋坚毅不屈, 面对陌生的异质文明求真务实的形象反映了资本主义冒险精神又揭示了“他者”被“我们”所征服的时代主流。

参考文献

[1]、祝远德.他者的呼唤—康拉德小说他者建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篇8

这本书叫《鲁滨逊漂流记》。它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鲁滨逊被海浪卷到了孤岛上,他把沉船上的东西运送到了岛上,给自己搭建了帐篷,还种下了大麦,驯养了狗、猫、羊等动物。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毅力和聪明才智,战胜了害怕危险的心理,在孤岛上成功地生存下来。后来,鲁滨逊成功地从野人手中救下了一个俘虏,因为这天是星期五,于是取名“星期五”。从此以后,“星期五”就成了鲁滨逊的仆人和朋友。二十八年后,鲁滨逊和“星期五”发现了一艘船,终于离开了孤岛。

读了这本书,我被故事的情节深深吸引并感动,更被鲁滨逊的这种坚强的毅力所折服。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因为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而在各个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张海迪、桑兰、海伦·凯勒……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勇于和生活的不幸做斗争;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可以用凡人难以理解的心情书写了不平凡的一生,以此激励着世人,在困境中不断地前进。

想到他们,再想到我自己,想到自己有时候做事情半途而废,缺少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自惭形秽。记得有一次,在手工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模型,我在用剪刀把形状刻出来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刺了一下,于是就停了下来。可是下课后,却看到同学们做得都很漂亮,当时就觉得特别的后悔,如果刚才坚持一下把模型做完,此刻也会享受成功的乐趣。可是,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鲁滨逊漂流记》支撑着我,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鼓舞着我,不畏艰难的坚强毅力激励着我,让我在生活的道路上,不管未来有多少荆棘和坎坷,都要踏踏实实地笑着走下去!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读书笔记 篇9

一、好词摘录

愁眉苦脸 闷闷不乐 心事重重 忧心如焚 愁肠百结 愁肠寸断 忧心忡忡 无精打采 郁郁寡欢愁眉不展 愁云惨雾 于心不安 愧怍不安

羞愧难当 无地自容 魂牵梦萦 朝思暮想 睹物思人 望穿秋水 望眼欲穿

二、佳句积累

1.在向他说明这些道理时,我自己在不少问题上也获得了很多知识。这些问题有的我过去自己也不了解,有的我过去思考的不多,现在因为要教导星期五,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想,凡是诚心帮助别人的人,都会有这种边教边学的体会。

(这句话结合了我的实际,例如生活中在我妈妈教育我的时候,有些问题妈妈自己也没有经历过,但是她在教育我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知识。)

2.离开小岛时,我把自己做的那顶羊皮帽、羊皮伞和我的鹦鹉都带上船,作为纪念。

(这句话写了鲁滨逊虽然即将重返英国度过自己的余生,但还是不忘这座让自己绝处逢生的小岛,以及小岛上度过的那些日日夜夜。)

3.我要求他们把这些条件都写下来,并亲笔签名。我知道他们那边既无笔,也无纸,他们怎么能把这一切写下来并亲笔签名呢?可是,这一些我们大家都没有想过。

(这句话写出了鲁滨逊总是想到大家都想不到的.东西,正是因为这个,他才能成为这座岛上的“国王”。)

三、感受写一写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篇10

《鲁滨孙漂流记》中讲述了一位航海冒险家的神奇航海经历,在笛福的笔下,这位年轻的主人公鲁滨孙坚持想去海外打拼一番。他不听父母的劝告,离开了家,开始了航海旅途。

有一次,他去出海时,遇上了大风暴,但鲁滨孙以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活了下来。他在岛屿上和与世隔绝的野人生活。鲁滨孙用他那超人的智慧,丰富的人生阅历,惊人的体魄,使他巧妙地运用岛上的一切资源。之后,鲁滨孙还救了一个叫“星期五”的野人,他教“星期五”英语,子弹用法,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好伙伴。不久,一艘英国商船来到了小岛附近,鲁滨孙制服了叛乱的水手,并借那条船返回故土。此时,鲁滨孙在岛上已经生存了28年,离家35年了。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篇11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 艺术评介 主题评介 不平衡

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初版于1719年,此后就开始了它在各个民族、各种语言中的漫长“漂流”。近二百年之后,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交汇点上,这部小说来到中国,开启了另一段百年漂流。本文将把目光集中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这一中国人初次大量接触西方小说的时期,主要分析当时的主要译本及相关的评介,厘清此期中国人接受《鲁滨逊漂流记》的主导倾向、时代特色,以这部英国小说名著在中国的遭遇作为典型,映照我们对西方小说的认识和接受过程。

要了解《鲁滨逊漂流记》二十世纪前半叶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状况,最直观的方法莫过于考察此期的译本——译本的种类、译本的翻译方式。最早的中文译本是沈祖芬的缩译本,1902年由开明书店出版,书名为《绝岛漂流记》。1905年,林纾、曾宗巩的译本《鲁滨孙漂流记》由商务印书馆初版,随后曾多次再版。从这个译本开始,这部小说的中文译名开始固定下来,尽管还有细节上的差别。例如,有的译本把人名写作“鲁滨逊”,有的写作“鲁宾孙”、“鲁宾逊”;有的写作“漂流”,有的写作“飘流”。而后出现的重要译本有严叔平译本(1928年崇文书局初版)、徐霞村译本(1930年商务印书馆初版)、顾均正、唐锡光译本(1934年开明书店初版)、李嫘译本(中华书局1941初版)、汪原放译本(建文书店1947年初版)、范泉译本(永祥印书馆1948年初版)等等。这些译本有全译,有缩译、节译,有文言,有白话,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当我们越过这种直观印象,用一种简单的二分法来提问:我们的接受偏重于它的思想价值,还是偏重于它的艺术价值?这时,真正的接受状况才开始呈现出来,我们将会发现在这两种接受方面的失衡。

我们首先从各译本的序跋之类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介绍来观察这种不平衡。在1902年沈祖芬译本(《绝岛漂流记》)的译者自序中,谈到的是作者被鲁滨逊的冒险精神感动,所以立志将它翻译成中文,借鲁滨逊的冒险进取之志气“以药我国人”,对此书的艺术魅力却并未着笔。林纾、曾宗巩合译的《鲁滨孙漂流记》(一般称林译本)是二十世纪初最为流行的本子,林纾在书前《序》中只简略地提到此书“实为欧人家弦户诵之书”,大量的篇幅被他用在阐发此书的思想启迪上。这两篇序中对小说思想教益写得洋洋洒洒、对艺术手法和价值惜墨如金的做法,也同样出现在清末民初一些报刊的评论上。

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在我们看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跟清末民初小说引进中那种“得鱼忘筌”的工具主义态度有关。“小说界革命”、“新小说”运动的发起,最初的动因就是借小说输入域外思想文化,达到“新一国之民”的政治目标。在二十世纪之初,像蔡元培提倡“美育”,像鲁迅兄弟主张把“异域文术新宗”移植到“华土”,这些比较重视文艺本身涵育人格的价值的主张,还只是“小众化”的声音。既然如此,对这一时期的人们来说,引进和介绍域外小说,当然要大力说明它在启发和改造国人思想上的作用,流连于小说的艺术本身反而像是不务正业。

第二个原因可能更为重要,影响也更为持久,那就是时人对《鲁滨逊漂流记》这类小说的艺术还不能接受,或者虽然内心能够欣赏它的艺术,却缺乏必要的批评话语来加以表达,以致心知其善而口不能言。

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如果不能说是走着一条“西化”的道路,至少也可以说是一条不断与西方小说融合的道路。但在二十世纪初期,对于习惯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读者来说,骤然涌来的域外小说中还有许多他们不能接受的艺术形式。1905年,《新小说》杂志“小说丛话”栏发表了侠人的看法,他明确提到:“中国小说,卷帙必繁重,读之使人愈味愈厚,愈入愈深。西洋小说则不然,名著如《鲁滨孙漂流记》、《茶花女遗事》等,亦仅一小册子,视中国小说不及十分之一。故读惯中国小说者,使之读西洋小说,无论如何奇妙,终觉其索然易尽。”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早的一个译本——出版于1902年的沈祖芬译本和最后一个译本——出版于1948年的范泉译本,都是缩译本,大致相当于中篇小说的规模,其文体已经类似于“故事体”。这种译法,固然有针对少年儿童提供通俗读物的考量,同样也考虑到了“原汁原味”的《鲁滨逊漂流记》是否方便读者接受的问题。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鲁滨逊漂流记》的译介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受到国语运动和新文学运动的影响,《鲁滨逊漂流记》的译本几乎都采取白话语体,内容上也较前一阶段的译本更忠实。从借助缩译来克服《鲁滨逊漂流记》的接受障碍,到中国读者能够真正接受“原汁原味”的《鲁滨逊漂流记》,这需要在长期的文学交流中培养出读者的新趣味。从对于《鲁滨逊漂流记》艺术手法的“无言”和无从言说的状态,过渡到能够中肯地阐发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质和文学成就,需要译介者深入到西方小说艺术之中,并更新自己的批评话语体系。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我们看到了译介者这方面的努力,但还没有看他们实现这个目标。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相较于对《鲁滨逊漂流记》艺术方面的介绍和分析,译介者对说明这部作品的“思想价值”更感兴趣一些,谈论得更多一些。然而,他们热衷于此,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这部作品主题的阐释是全面的、丰富的。在半个世纪中,牢固地贴在这部小说头上的是“冒险小说”、“探险小说”这样的标签,评介者反复申说的是鲁滨逊“冒险”、“探险”经历对国人的启迪、教育作用。这部小说包含的其他一些重要内容,如个人主义、宗教观念等,或者被评介者忽略,或者被评介者回避。这些情况意味着,这半个世纪对《鲁滨逊漂流记》主题的评介也是不平衡的。

首先为《鲁滨逊漂流记》贴上“冒险小说”标签的是“小说界革命”运动的发起者梁启超。1902年,他为即出的《新小说》杂志打出广告,预告杂志的栏目安排,就以《鲁滨逊漂流记》作为“冒险小说”的样板:“如《鲁敏逊漂流记》之流,以激厉国民远游冒险精神为主。”①在梁启超发布广告的同一年,署名“跛少年”的沈祖芬缩译本在国内出版,但远在日本的梁启超未必能够见到,这则广告代表着他那种“虚位以待”的态度。1905年,二十世纪前期影响最大的林纾译本出版,林纾在《序》中引述曾宗巩的话,说在西方世界“探险之书,此为第一”,因此“各家序跋无数”、“欧人家弦户诵”②。林《序》中说《鲁滨逊漂流记》是“探险”小说,与梁启超所说“冒险”小说略有差异,但在晚清批评语境中,这两者含义大致相同。林纾译本后来收入商务印书馆“林译丛书”时,封面就题写着“冒险小说”这可以作为“冒险”、“探险”互换的例证。因此,从翻译者的角度看,实际上是林纾第一个为《鲁滨逊漂流记》贴上“冒险小说”的标签,他的《序》也的确花了很大的气力来揭示小说主人公的敢于冒险的性格。他试图把这种冒险精神推荐给国人时,显然意识到它与中国传统观念存在的冲突,为此他不惜重新解释“中庸之道”的含义,声称不敢冒险的做法不过是“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而不是真正的“中庸”,而真正的“中庸”却是敢于冒险的。这样,他就借了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的名义为引进《鲁滨逊漂流记》里的冒险精神保驾护航。

为什么这半个世纪中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缺乏深厚根基的“冒险精神”会成为翻译、评论界推荐的重点?

“伟大国民,冒险精神”。当“冒险”与“国民”联系在一起,冒险精神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冒险,它还被赋予激励、警醒国民的重任,但这样似乎有违原作者笛福的本意,而它本身也存在新生事物缺乏根基的弱点。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迫切需要“冒险”“自强”的精神去改变“懦弱”的国民性。冒险精神的出现如同一剂“强心针”,令爱国者重新燃起了激励国民、救亡图存的希望。1906年,革命先驱宋教仁在暂居日本时阅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也认为“其冒险性及忍耐性均可为顽懦者之药石”(1906年12月)。

除了时代对冒险精神的呼唤外,中国人的“英雄崇拜”情结也是《鲁滨逊漂流记》译本偏重冒险精神的重要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英雄崇拜的传统,与中国人崇拜智慧之美和顺应天命的精神恰恰相反,西方多崇拜力量之美和开拓精神,西方文学中的英雄大多集力量与勇气于一身。鲁滨逊就是这样一位富有勇气和冒险精神的西方英雄,在他“来到”中国以后,他的英雄形象被赋予中国色彩。在沈祖芬译本中,为了“激励少年”,鲁滨逊被塑造成哥伦布式的英雄。沈祖芬以后的林纾、严叔平、徐霞村等人对鲁滨逊的形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写和重塑,着重突出既能冒险又可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将中西方英雄形象糅合在一起,使其既能带给读者新鲜感又更符合中国人的英雄崇拜情结。

我们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鲁滨逊漂流记》的译本偏重于表现冒险精神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当时社会呼唤冒险精神,译者为迎合社会需要使译本内容着重表现冒险主题;第二,中国人自古有“英雄崇拜”情结,鲁滨逊的冒险精神成就了国人眼中新的英雄形象,其顺应安命的情怀刚好符合国人的英雄崇拜。

在西方文学史中,《鲁滨逊漂流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冒险故事,除了冒险精神以外,它还涉及西方殖民主义、个人主义、宗教观念等其他主题。但是这些主题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汉译本中鲜少被提及。从《鲁滨逊漂流记》不同的译本可以得知,当西方小说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观念不符时,译者往往选择遵从传统文化,摒弃西方的价值观念。

《鲁滨逊漂流记》在中国的百年漂流并不是一帆风顺,它在历史的洪流中载浮载沉。从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译本来看,当时的中国人对它有好奇,但是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1950年以后,随着新时代的开启,《鲁滨逊漂流记》的译本越来越多。自1950年至今,《鲁滨逊漂流记》的译本的数量比起二十世纪前五十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较具权威性的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徐霞村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黄杲炘译本、译林出版社的郭建中译本等。这些译本与前人译本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避免了只重一面的不平衡,这与人们对西方文学的接受水平不断提高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鲁滨逊在中国摸索着“漂流”了五十年以后,终于找到了正确航线,沿着正确的路线重新出发。

注释

①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5.

② 达孚著,林纾,曾宗巩译.鲁滨孙飘流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5:2.

参考文献

[1] 狄福著,沈祖芬编译.绝岛漂流记[M].上海:开明书店,1902.

[2] 蔡元培著.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 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 (英)达孚,著.林纾,曾宗巩,译.鲁滨孙飘流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5.

[5]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 第一卷(1897——1916)[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 Daniel Defoe,著,徐霞村,译.《鲁滨孙飘流记》[M].香港:商务印书馆,1930.

[7] 陈平原,著.《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 李艳丽.《东西交汇下的晚清冒险小说与世界秩序》[J].社会科学,2013(3).

[9] 宋教仁.宋教仁日记[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篇12

一、土著他者与父权帝国

作为老牌的殖民帝国, 英国在16世纪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17世纪夺取了海上霸权, 18世纪获得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先后在爱尔兰、美洲、加勒比和亚洲建立了自己的海外帝国。在主宰全球欲望的驱动下, 帝国的冒险家们争先恐后地从这里出发去远征世界。与此同时, 英国的航海小说浪潮也应运而起。这种称霸海洋的帝国激情理所当然、一成不变地重复出现, 形成了18世纪英国语言和文化实践结构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呱呱坠地的。

在西方殖民史上, 鲁滨逊可以说是帝国文化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典型的殖民者。鲁滨逊背井离乡是出于经济人传统的原因, 此乃改善他的经济条件的必由之路。在小说中, 驱使主人公五次航海的动力就是一个英国人对于海外财富的渴望和对陆上权力的神往。初出茅庐, 鲁滨逊还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国商人, 依靠欺骗的商品交换在非洲海岸进行贸易掠夺。后来, 他又干起了贩卖黑奴的海盗勾当, 开始参与书写早期殖民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尽管鲁滨逊贩卖黑奴的梦想还未实现就破灭了, 然而他的行为却不折不扣地代表着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并导致它建立一个宠大的海外帝国的那种精神。所以, 在流落荒岛之后, 他就转而运用殖民主义者的逻辑, 开始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父权帝国。小说作为当时英国前帝国主义时期殖民小说的范式, 展示了他建立海外殖民地的全过程。获取利润是他唯一的使命。因此, 当他踏上一座荒岛之后, 就立刻对历史进行了重构。他认为一切都是他的, 他是那里无法废除的国王。所以, 他绝不允许海岛的当然主人染指这个独立王国。土人留在海滩上的脚印以及他们虐杀俘虏的现场, 都使他怒不可遏, 其根源倒不是因为他们同类相食, 而是因为鲁滨逊认为他们竟跑到他的地盘上撒野。为此, 他决定采取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必要时大开杀戒, 用火枪血洗敢于侵犯他的领地的土人。

就这样, 帝国主义小说中的殖民先锋登上了历史舞台。这种探险英雄的产生, 是由于那些编造和鼓吹这种故事的人对土著人的存在熟视无睹而造成的。鲁滨逊·克鲁索的“处女”岛代表了帝国主义文化的扩张意愿, 也说明了帝国主义者患了健忘症。这种健忘症状决意对过去的所有权一笔勾销。从此, “探险”成了帝国主义小说中的重要部分, 也成了殖民主义叙述的基本成分。在小岛立足之后, 鲁滨逊建立父权帝国的第一步是通过奴役野人将小岛文明化。在24年的漫长的岁月中, 他已不再满足于在小猫、小狗、小羊和鹦鹉组成的动物王国中称孤道寡, 而是梦寐以求地希望驱使一个奴隶, 在人类社会中独享帝王的权力。他决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把一个野蛮人弄到手。一年过后, 鲁滨逊的幻想奇迹般地变成了现实, 而且其掳掠一个野人的过程与他梦中情景重合得丝丝入扣。救出了星期五, 他强烈地、不可抗拒地感到, 这下子能弄到一个仆人。而被枪声和火光吓得呆如木鸡的星期五也心甘情愿地匍匐在鲁滨逊面前, 认同了后者的权力, 就这样, 通过设置星期五这个人物, 笛福将鲁滨逊的殖民狂想转化成一种虚拟的存在。他们共同享受着没有女性恩泽的田园牧歌, 主与仆的宗教关系构成了文明社会的最初形式。

笛福在荒岛推行欧洲文明的策略是首先将古老的美洲文明——语言、文字、宗教一笔抹杀, 然后用自己的文明去重新统一历史。在作者笔下, 他者文明统统患了失语症, 处于不在场的地位。在小说中, 鲁滨逊甚至不屑于询问土人的名字, 便将他重新命名为星期五。在成功地颠覆了他者的语言之后, 鲁滨逊便进而彻底摧毁美洲文明。他从星期五的思想中清除了关于美洲造物主贝纳莫柯的信仰, 然后用基督文明来填充他的头脑, 经过了三年时间的教化, 他终于把星期五改造成了一个出色的基督教徒。小说中的这些描写, 无疑为欧洲殖民主义统治打开了方便之门。对于那些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宗教方面都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欧洲人来说, 土著的造物主只不过是魔鬼的代名词, 意在诱骗人类走向毁灭。在历史上, 正是这种“异教徒礼拜”的神话促进了种族主义的泛滥。因为加勒比人拒绝信奉基督教, 欧洲人就有理由在加勒比地区实施宗教大屠杀。

鲁滨逊在岛上稳固地建立了基督教文明之后, 便开始加速自己王国的殖民化, 对小岛的资源进行掠夺性的深度开发。在救出星期五的父亲和一西班牙人之后, 他在岛上初步建立了殖民统治, 他命令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到大陆去说服在海滩上的16名白人, 让他们对着《圣经》和《福音书》进行忠诚宣誓, 并在服从他统治的契约上亲笔签名, 然后上岛共谋殖民大计。很显然, 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然而, 这种契约观念正是欧洲文化传统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作为西方文化源流之一的《圣经》, 就是以两个契约为前提和核心的。《旧约》是上帝通过摩西和以色列人订的约, 而后耶稣作为传播上帝福音的使者又与其门徒订了《新约》。到了近代,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和欧洲的殖民扩张, 各种条约就成了殖民主义打开各个古老帝国门户的一块遮羞布了。

笛福不仅在《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孤独史诗中虚构了一个冒险乐园, 而且凭空塑造了一位帝国英雄。作为小说主人公原型的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克因与船长争吵, 1704年被遗弃在太平洋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岛上, 不过四年就变成了野人, 丧失了语言能力。然而, 鲁滨逊经过作者的精心制作和包装, 却在28年的孤独岁月中, 在建立父权帝国过程中成了一位文化超人。这种夸大自己阶级创造力量的帝国叙事, 表现出了强烈的种族情绪。

二、经典话语和文化重构

笛福生前穷困潦倒, 负债累累, 始终没能进入知识精英阶层, 最后客死他乡。然而, 他的《鲁滨逊漂流记》问世后却风靡一时, 以致他接连写了续集和第三部《鲁滨逊的深思集》。据统计, 到19世纪末期, 这部小说的各种不同版本、译著和仿作已经不下700种。

《鲁滨逊漂流记》最初主要受到中下层读者的欢迎, 但它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无数知识精英们的诠释, 逐渐被经典化了。法国作家卢梭把这本书视为一本具有一切书本知识的书。伴随着欧洲主流社会的吹捧, 在《鲁滨逊漂流记》走向经典的过程中, 笛福也就当然成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与此同时, 这部小说也逐渐融入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教育体系。它流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进入了英语国家的中学讲堂。在英语国家, 那些反映和鼓励帝国掠夺的文学作品成为必修课程的一部分, 它们把欧洲——英国的准则视为“经典”, 而把殖民地归入“他者”。英联邦的孩子们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 已经自然地接受了黑人与白人、帝国与殖民地之间关系的既成结论。可以说, 19世纪的英国作家奥斯汀、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特、康拉德都从这部小说中吸取了营养, 正是这些人的创作, 构成了欧洲文化帝国的叙述链。

对于《鲁滨逊漂流记》的殖民主义说教, 许多第三世界的知识精英们都有着一种清醒的认识。E.皮尔曼曾把鲁滨逊描写成一个杀人犯、一个剥削者, 问题不在它是英语小说中最流行的一部, 而在于许许多多的读者都对书中主人公的性格熟视无睹, 他是一个激进的个人主义者, 是新型经济塑造出的典型, 是危险的独裁主义者, 也是一个难以救药的野蛮的殖民主义者, 如果脱去这本小说民族优越感的外衣, 我们便看到其殖民主义的本质。一个无法在自己的国家获得成功的懦弱的人, 一个生性浮躁、反复无常的人来到异邦, 他在国内接受的技术文明很快使他优越于当地人。于是他掠夺土地, 屠杀异教徒, 用武力使那些改变信仰的人成为他的工具。他蔑视土著人, 但也害怕他们。如果他的安全受到威胁, 他随时准备对他们进行屠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扩张和殖民主义滋生了。

事实上, 《鲁滨逊漂流记》问世后, 一方面受到欧洲文化主流的推崇, 另一方面又在被后世不断地重读与重写。加勒比作家萨缪尔·塞尔封在《升天的摩西》中, J.M.柯埃泽在《福》中, 都回溯了《鲁滨逊漂流记》。他们认为它是欧洲与“他者”固定关系过程的一部分, 在此过程中既建立起阅读的变异形态, 同时又描写了那种变化的固定性, 在自身的认知符码中自然化了差异。这样一个“经典性”的文本在殖民地边缘的功用, 也变成了帝国的物质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萨缪尔·塞尔封的小说, 代表了解构笛福的殖民主义叙事的另一种倾向。在《升天的摩西》中, 摩西买下了托尔罗大宅并成为房东, 主持英联邦边界的一个匪帮。作为被彻底殖民化的特尔尼达岛人, 摩西经过20年的斗争, 终于作为当地的“地主”立足。为了把他的成功冠以鲁滨逊之名, 他从英格兰的荒野之地, 中部的黑人区, 雇佣了一位白人鲍勃作为星期五。在小说最后, 摩西发现英国人鲍勃竟不会读书也不会写字, 便决定教鲍勃学字母、读《圣经》。很显然, 这样的文化颠覆反映了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如果说, 以上这些作家是立足于另一种文明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文化消解, 那么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则是从欧洲文明的内部对笛福的帝国叙事进行解构的。他的小说《礼拜五或太平洋的虚无缥缈之境》 (1967年) 对它进行了裂变式重构。这部小说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是因为作者在小说中解构了人类的文明与野蛮。小说突出地描写了野蛮人的智慧与才干。星期五知道红蚂蚁会吃掉腐烂的东西, 从而解决了生活垃圾对小岛环境的污染问题。他会用山羊脑壳制成一种能发出原始的天籁之音的琴。这些具有原创性的生活智慧, 是作为文明人的鲁滨逊所望尘莫及的。更重要的是, 星期五帮助鲁滨逊由大地的人变成了“宇宙的人”, 提高了他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在重新解读了人类的文明与野蛮之后, 鲁滨逊在短短几个小时中就发现“白鸟号上”的船员们都沉沦于现代文明的深渊之中, 他们拼命追逐财富, 抢夺岛上的金币, 大谈贩卖黑奴的巨大利润。为此, 鲁滨逊不禁极端厌恶起这种欧洲文明, 觉得生活在荒岛远比回返大陆自由自在、丰富多彩。通过这样的描写, 图尼埃成功地颠覆了文明与野蛮的关系。当然, 由于西方主流社会的深刻误读, 鲁滨逊这个至今仍然在西方信息世界中飘来荡去的文化幽灵, 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仅靠一种改头换面的重构, 是不可能彻底颠覆它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叙事的。因此, 对这部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批判意识, 仍是当代学者的良知所在。

参考文献

[1]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张蕾芳, 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0.

[2]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M].谢小波, 等,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M].高原, 等,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

[4]吉尔伯特.后殖民主义批判[M].杨乃乔, 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暑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保险缴费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