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表情作文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难忘的表情作文(精选6篇)

难忘的表情作文 篇1

人生道路上总会布满荆棘、坎坷。那刻,你仿佛深陷黑暗之中,走也走不出去,这时候,朋友一个安慰,老师的一个鼓励……都如阳光般照入你的心房。在记忆深处一直有个表情挥之不去。

我们班有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女生,外号叫“胰哥”,她是一个又善良又乐于助人的“十大好青年”。在班里,谁有事都找她帮忙,她也乐此不疲。老师也总是称赞她说她人长得漂亮又能干活,最主要是学习好,简直是班级的骄傲。

但她外表虽然文静,美丽,但她却是我们班的开心果。这周是我校的第一次月考,也是我们上九年纪的第一次月考我们都非常紧张,化学老师在考试前专门令我们复习,复习到第二单元时老师用一个细管当做导管手指头当做插头插进细管里为我们演示,全班都看懂了唯独她不懂,可她又不好意思问,她就把嘴张大,把牙露出来眉头皱在一起,鼻子津在一块儿,一个劲的摇头示意老师,当老师看到时,怔在那了,我们也顺势往她那看,1,2,3,“哈哈哈,哈哈”全班暴发出了大笑声,她那表情可爱的萌翻了全场,也放松了我们一直紧绷的弦。可以说,我们这几天都靠着她难忘得表情活。

胰哥呀胰哥,你那萌死人不偿命的表情将是我在初中最最难忘的表情。

2难忘的表情

笑,是一种表情;微笑,是一种最普通的表情。但是,微笑也具有著一种神奇的魔法。我见过无数的微笑,最使我难忘的是一位陌生阿姨的微笑。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因为要买钢笔,我不得不骑著自行车向文具店出发。进入了一个小胡同。一滴汗水从刘海滚落,就要滴入眼睛。我抬起了一只手,准备擦擦汗。可是手还没从脸上划过,车子便撞上了一个小石子。还没等我回过神来,我的车子带著我撞上了一个穿著白色连衣裙、吃著冰泣淋的小女孩。小女孩跌倒在地,我的车子歪在一边,我惊恐的从地上爬了起来,看著周围的一切:我的车子微微变形,小女孩在号啕大哭,白色的连衣裙上已经沾上了泥沙和冰泣淋上的奶油,还有一圈被女孩的哭声所引来的.人们。

很久,我缓过神来。明白了――我闯祸了。我忐忑不安的想象后面的事:小女孩的家人蛮横地把我带到了公安局,接著会把我的父母请来。小女孩的家人会向我的父母要医药费、营养费……我不敢再往下想了,只能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受着旁人的责怪,等待着家长的处罚。

3最是难忘那表情

漫步在浓荫遮蔽的林间的小路上,听着山脚下“叮咚”的泉水欢唱。抬头仰望山顶,陡峭的黄山如同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我一定要登上黄山,一睹它美丽的容颜,!”我暗暗下定决心。爸爸妈妈手中各紧握着一根登山杖,他们问我“要不要”的时候,我拒绝了,心里得意地想着:“不就是一座黄山,登山杖,我才不需要呢!”我跟随着人群一步一阶地走了上去,抬头望去,半山腰间,黄山像系了一条若隐若现的白绸带,唯美至极。

爬到半山腰,我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两条腿像灌满了铅了,“要不,放弃吧?才一半就累得气喘吁吁了,怎么可能登顶嘛!”我自暴自弃地想着。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和我津津有味地聊着天,想分散我注意力,为我缓解疲劳。可我还是一屁股坐在了石阶上,再也不想多走一步。这时,一个挑着重担的老爷爷从我身边走过,他满头大汗,一脸沧桑,却健步如飞。我向他伸出大拇指,情不自禁地的赞道:“真棒!”老爷爷回过头,给了我一个浅浅的微笑:黝黑的脸上映着雪白的牙齿,额上的深深的皱纹挤到一起,眼睛就像一道细缝,眼神中却充满着坚毅的力量。这个微笑给了我继续登顶的力量。我站起身,跟上父母的脚步,继续向上。

终于攀上了顶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生。秀美奇绝的景色尽收眼底,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刻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

难忘的表情作文 篇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种心情,凝聚着一个故事;一种感受,镌刻着一段人生体验。请把你深藏于内心的感人故事倾注于笔端,让我们一起从“亲情故事”中领悟作文的真谛吧。

请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真情故事”倡导“我手写我心”,写出真情;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本文文章的立意必须是对于亲情的感悟,所以描述对象不能是老师、同学或者朋友。确定了立意之后,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了。感悟亲情,如何感悟?不是空洞的赞美与抒情,而是应该结合具体的亲情故事,进行详略得当的记叙,穿插合理的议论与抒情,做到以记叙为主、以议论为辅、以抒情为点睛之笔,将自己对于亲人之间的亲情感悟真挚地表达出来。

亲情故事可以是在自己与亲人之间发生,也可以是亲人与亲人之间发生,甚至可以写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关键是做到亲情故事与亲情感悟的有机结合。

现在,我们可以撷取生命历程中那些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的亲情故事: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的地……在精选亲情故事之后,考生也可以尽情地抒写自己对于亲情的真挚感悟: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你那失落的心,使你重整旗鼓;面对误解和仇恨,亲情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使你坦然面对;面对赞扬和奉承,亲情是一把锥子,刺破你那虚无的梦,使你不断进取;面对烦恼和忧愁,亲情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使你平和释然……

【写作指导】

作文要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透过精心锤炼的语言,我们能够“看见”作者的思维过程,“走进”他的心灵深处,与之同欢乐、共烦忧,产生强烈的共鸣。考生该如何安排语言,写出一篇篇出彩的作文呢?

1.形象逼真

写作时,考生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形象逼真。为此,可以抓住描述对象的特点,精准地描绘出人物或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别里科夫的描写:“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通过逼真的描写,一个性格孤僻、保守落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详略得当

一篇文章,最忌洋洋洒洒,漫无边际,均衡着墨,考生要能分清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在行文过程中,该详细的重点部分必须详细,该简略的地方必须简略。比如夏衍的《包身工》一文中,详细地描写了老板娘像对待猫狗一样给没吃上饭的工人胡乱地刮一点残渣,接一点冷水,并且用油乎乎的脏手随便搅拌一下的情景,让我们看清了资本家鱼肉员工、视员工如机器的冷漠与傲慢。

3.画龙点睛

有的时候,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可以轻松地将人、事、物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对于大雪的描写,两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传神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得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把汗。

4.巧妙引用

用典历来是给作文锦上添花的妙招。如果在一篇作文中巧妙地引用一些名言名句,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也能让我们体验到作者在作文之外“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儒雅与博学。如《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寂寞空屋,可有形可无形,是一个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证据。人之智慧便在这空屋中岁岁积淀,蕴于血脉的最深处。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是归有光的寂寞空屋。室仅方丈,容不下金银珠宝,亦容不下繁华如梦,容得下的仅是那一份割舍不断的回忆。‘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在这里读书成长,身后有母亲嘘寒问暖的身影。空屋虽寂寞,此心却温柔,体察父母亲情,就是我们最平实的智慧感悟。”对于归有光《项脊轩志》的引用,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无形的亲情让寂寞空屋变得温馨起来,就是一种最平实的智慧感悟。

【原作雏形】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深冬的早晨,北风呼啸。街上的人很少,伴着几声刺耳的声音,在枯木间穿行。这天一早,我像往常一样背起书包去学校上课。就在我走出小区门口后不久,看到了个奇怪的场景:一个又高又瘦的老爷爷,踩着拱形广告气囊的绳子,好像嘴里还在念叨着什么。(踩绳子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这里可以增加一些对老爷爷举动奇特之处的细节描述)

我悄悄地走近一看,这才知道:广告气囊被风吹倒了,这倒下的大广告气囊随时会被绳子拉起,他的老伴正在老人的后面走着,如果就在他老伴走来时,气囊突然被绳子拉起,那他的老伴就有危险。(老伴有危险,他自己也会有危险,此处有必要作个说明)

片刻,老伴走过去了,老人才放心地拿开脚去追他的老伴。在朝霞的映衬下,我看着他们俩一前一后地走着,直到消失在晨曦深处。

原来,这是一对老夫妻,看起来老太太有点粗心大意了,面对倒在地上随风扭动的巨大的廣告拱形门,她还是慢慢地走过来,岂不知年老的她要是被绳子绊倒,那后果就是可大可小的了!不过还好,细心的老先生虽然身体虚弱,但是还是在时刻留意着身边的老妻。看到路边倒下来的充气广告拱形门,害怕随着广告门翻滚的绳子绊倒就要走过来的老妻,便冒着自己被绳子拉倒的危险,像个年轻人一样,毫不犹豫地挡在了危险前面。

看着他俩慢慢消失的背影,我不由得联想开来:他们年轻时也曾有过感天动地的海誓山盟,如今他们已经老去,可那份相濡以沫的关爱却始终没有改变。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老人已不是年轻时那英俊倜傥的壮小伙,而老伴也不再是刚刚相识时那闭月羞花的小姑娘了。可他们之间那段坚贞的感情却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浓、越来越深、越来越真。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甚至是一个都算不上小事的细节,虽然他俩没有那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天动地的故事,但是他们却深深地感动着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眼前的老夫妻已经牵着手走过大半辈子,走到了人生的暮年,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爱却历久弥新,虽然步履蹒跚却也安然地走过人生的每一步!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此人此情,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吧!

(对于老夫妻之间已经由爱情转化为亲情的感悟显得单薄了一些,可以增加一些感悟性的内容)

【升格支招】

文章的立意很好,选取了街头一对老夫妻的亲情故事,老先生顾不上自己是否安全而全心照顾老太太,由此引发了小作者充满好奇的观察,并发现了蕴藏于其中甜蜜的亲情。总体而言是一篇较好的习作,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其一是字数少,其二是场景描述不夠具体细致,其三是感悟部分显得单薄,对于亲情故事的意义发掘深度有欠缺。如果在这三方面加以改进润色,可以成为更出色的作文。

【升格佳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周恒虎

深冬的早晨,北风呼啸。街上的人很少,几声刺耳的声音,在枯木间穿行。这天一早,我像往常一样背起书包去学校上课。就在我走出小区门口后不久,看到了个奇怪的场景:一位瘦高的老大爷步履蹒跚地走了过去,慢悠悠地去踩充气广告拱形门上固定用的绳子,这根绳子现在不但完全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反而比充气拱形广告门扭动得更欢。老大爷花了很大一番工夫才踩到了绳子,我这边倒是悄悄地埋怨起老大爷了:万一突然来一阵大风,还不把老大爷也给拉倒了?这位老大爷还真是童心未泯啊!

踩着绳子的老大爷回过头来。顺着他的视线,我看到了一位胖墩墩的矮个老奶奶正向这边走来,老奶奶的动作明显有点迟钝。经过他们身边时,我看到老大爷指着绳子,还听到他不断大声地对走近的老奶奶说:“老太婆,这根绳子落在地上,要是你走过来突然起一阵风的话,这个充气的东西会拉动绳子,能把你绊倒的!”

“唔唔唔”,老奶奶依然以迟钝的表情走着路,嘴里含糊不清地应答着。

原来,这是一对老夫妻,看起来老太太有点糊涂了,老先生虽然身体虚弱,但是还是在时刻留意着身边的老妻。看到路边倒下来的充气广告拱形门,害怕随着广告门翻滚的绳子绊倒就要走过来的老妻,老先生便冒着自己被绳子拉倒的危险,像个年轻人一样,毫不犹豫地挡在了危险前面。

我想,这一定是老先生一生中的坚持。曾经年少的他俩,也曾花前月下,也曾海誓山盟,也曾因为柴米油盐而偶尔争吵。但是,彼此相濡以沫才是他们爱情的坚定信念。如今,他们已经白发苍苍,老太太也开始犯起了糊涂,这种彼此关爱变成了老先生单方面的行为,然而,老先生却是一如既往,不在乎老太太是否还有当年那种心领神会的眼神和柔情似水的回报。

看着他们继续一前一后地走去,许多许多关于爱情的文字汹涌而至。

赵咏华那段对爱情的深情演唱:“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

《诗经》里那首让爱永恒的执着宣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时间流逝,这份珍贵的爱情已渐渐升华为一种亲情。

还有什么样的动作能够比今天抬脚一踩的瞬间更生动?

还有什么样的感情能够比眼前伸手一指的关爱更真挚?

还有什么样的幸福能够比老夫老妻的相依相伴更浓郁?

【升格小结】

难忘的表情作文 篇3

枫树下。

还记得我们初识的那个秋季吗?我记得,那天校园里的枫叶格外红,你拉着白色的行李箱,晃动的马尾调皮的仿佛在笑。

你礼貌地问我报名处在哪,我顺手指去。你礼貌地道谢,路过校园里那棵最大的枫树时,你抬头。那时,刚好一片树叶落下,你伸手,刚好落在你的手上。

你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伸手从白色的行李箱里拿出了一个手机。你沉思了一会,向我摆手。我走去,你问我是否能帮你照个像,我微笑地答应。

当我按下快门,你甜美的笑便在照相机里保存了下来。可却不知,也在我的记忆里永远的保存了下来。难忘你甜美的笑,更难忘你的表情。

窗户边。

幸运的是,我们被分到了一班,你因为优异的成绩理所当然的担任了我们班的班长。或许是因为我们班的差别太大,开学半个学期,我们之间的交集少而又少,你与班上的每个人都很少说话。

你就像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只能生活在那高贵的广寒宫。你就像那生活在城堡里的公主,只适合在城堡里养鱼种花。

你就像那宇宙中的小行星,孤单而又高贵的在宇宙中巡视。

可你就是你。孤单的你坐在窗户边看一本和你一样漂亮的书。阳光透过玻璃射在书上,映出一小片斑驳的从影,你知道吗?那一刻你的表情被我定格成美好,难忘你的表情。

跑道上。

一晃儿,我们已经到了初三。现在的你和我已成为密不可分的好朋友。别人都在惊讶:一个长相甜美,一个相貌平平,一个成绩优秀,一个毫不出众,为什么能在一起玩的那么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这是他们口中所说的缘分吧!

我们坐在跑道上,互相回味着以前。一会笑的哈哈叫,一会表情沉重。不经意间,我触到你有些扎手的短发,心里一酸,因为我是短发。为了配合我,你也剪成了短发。

你突然面对着我,我特别认真地说,“等中考完,等中考完,我们还要常见面,常联系。”那一刻你认真地模样被我定格,难忘你的表情。

你枫叶下甜美的笑,窗户边阳光下的淡然,操场上一语不发的认真。我会用一生记住他们。

最难忘的表情600字作文 篇4

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岁月真是不留人啊。放学了,我喜滋滋的背着书包回家了,一路上车辆来来往往,时不时我会左看看右看看,看看有没有人来接我。别人的父母早就将自己的孩子接回家中去了,我真希望自己的父母也来接我。哎,我回来了,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把妈妈给招来了。妈妈问“怎么了,脸干什么拉的那么长。"我回答说:为什么不来接我,别的父母早就站在校门口等了,为什么你不来接我。我的语气越来越高,像是吃了炸药似的。妈妈又说:你别回来没事找事,不要没大没小的,哪有这样对父母说话的。你在学校也是这样跟老师说话的吗?我无话可说,只好站在一旁反思去了。

过了一会,饭煮熟了,菜也炒好了,妈妈说:吃饭了!”我便站在那一动不动的,故意气她,妈妈:我不吃饭了!”我说。妈妈气冲冲的走来,步伐从轻到重一步比一步重,我心慌了。妈妈走到我的面前,我抬起了脑袋看着她的脸,气势汹汹的眼睛瞪着我,表情既可怕又严肃,眉毛特别的“冷”。我看见了她像是看见了老虎,那心一直在“扑通”“扑通”地。她开口说:你爱吃不吃,不要威胁我,你以为这样我会求你来吃吗。真是气死我了,脑子里气哄哄的,我跑进了房间,把门一关。躺在床上睡觉去了。

晚上,妈妈蹑手蹑脚地把门打开,将热好的饭菜放在我桌子上,她轻轻地坐在床边叫我,“来来来”,起来快把饭吃了。我朦胧睁开了眼睛,一看是妈妈,妈妈给我将菜又炒了一遍,我赶紧坐起来吃,妈妈对我说吃慢点,我说: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应该向你撒脾气,对不起。

难忘那表情作文800字 篇5

夜深后,楼上总传来拐杖“咚咚”叩着地面的声音。翌日下楼时,老奶奶一脸抱歉地向我解释,原来是腿脚不便的她要日夜照顾常年卧病的老伴。“那您的子女呢?怎么没回来照顾?”她听完,似乎有一瞬间的恍惚,眼神中包裹着淡淡的失望,旋即又变成掩饰性的欣慰:“他们都在外工作呢,忙得很。我们没事的,工作要紧。”

之后的某一天,“咚咚”的声音忽然消失了。我心中没由来地不安,夜愈深,愈强烈。突然听到楼下传来许多汽车的声音以及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不会是……”我期盼着不是自己所想的事情,期盼着那熟悉的拐杖声能够再次响起……

然而却是一夜寂静。

大约两三日后的黄昏,我散步回家,见一群人簇拥着老奶奶从楼里出来。我留神了一眼他们的着装,全是沉重的黑色,无一例外。我看着他们渐渐松开握住老奶奶的手,渐渐散开围着老奶奶的圈子,渐渐离开,渐渐远走,只留下她一人在原地。那一抹孤单落寞的身影,使人泫然欲泣。她始终拄着拐杖,目送他们的离开,总是望着他们的身影,直到再也望不见。她扭头,似是见到我很惊讶。可我刚见她的那一刹那的表情却使我深深震撼。

深凹的眼睛泛着点点泪光,在夕阳下折射出一片悲凉。布满皱纹的脸轻轻颤抖着,像一朵开败的花,在风中快被吹落。嘴唇翕动,像是在喃喃自述这些年的忧愁委屈,又像是在卑微求人聆听这一路的无奈心酸。她望向我,两眼空洞无神,倏尔便流下两行浑浊的泪。眉头是紧缩的。她是在怨吗?怨她老伴抛下她一人在这世上冷清地生活?还是在怨她的子女不替她养老令她老无所依?又或是怨上苍给她这诸多的不公?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从那天后,我常常去外婆家,每每见到外婆,我在那同样苍老的脸上,仿佛看到那悲哀凄凉的表情;从那同样佝偻的背影中,想起黄昏下那个孤寂无依的背影。

所以我愿意陪她消遣聊天,愿意与她欢笑,愿意与她挽着手在老街散步;不再因自己的不耐烦而打断她的话,不再因自己的骄纵而对她发脾气,不再找借口不去她家,也不再让她一次次目送我离去的背影……

这一切都源于我不愿在外婆脸上看到同样的表情。

胡同的表情 篇6

我自小在胡同里生活,儿时那条狭窄幽深的胡同至今还留在记忆里。几十年天南海北地闯荡,眼前流过大漠、雪山、戈壁、草原、河流、山川和都市风景,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家乡的那条胡同。

公元2000年前夕,我在中原突然萌生了去北京拍摄《横跨千年看人生》纪实专题,意在通过2000年12月31日12点至2001年1月1日12点这个特殊时段北京长安街的人生状态,折射中国从两千年向三千年跨越之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风貌。执行这一拍摄任务的还有五个在校生,他们的任务是探路、场记和后勤保障。2000年12月31日12点我们从东单开拍,之后边走边看,每十五分钟拍摄一个镜头,就这样一直到晚上12点走进天安门广场,拍祖国“心脏”里的人生状态和共和国新千年的第一次升旗。不料,这天因特殊原因,广场上的灯光于午夜时分全部关闭,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等待升旗的外地人不得不离开广场。没有人,也就没了拍摄对象,此时已经到了后半夜,街上人单影稀,业已设计的拍摄计划面临着考验。怎么办?我突然想到附近有个历史悠久京味浓郁的大栅栏,去那个方向进退方便,不会耽误第二天清晨的升旗拍摄。

拍了大栅栏,我们往西走,左边突然冒出一条胡同,我们钻了进去。这条叫“朱家胡同”的巷道狭窄而弯曲,置身于此,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大概是夜深的缘故吧,除了我们几个外来者,整条胡同不见人的踪影,静极了,这里的居民显然已经进入了梦乡。此时我想到阿富汗,那里的百姓正在战火里熬煎,可没北京人这样享受太平的福分。朱家胡同以西是一个胡同群,所到之处都充满着和平安宁的气息,只有这时我才真正领会了“国泰民安”一词的涵义。

我们在胡同里穿行,如同在历史长廊中游走,既能领略北京人的现实生存状况,也能直面北京人昨日的生活图景,与古人进行视觉对话。我们试图用心灵感应北京人的脉搏,用镜头触及令人心动的门楼、院落和通道。北京胡同在灯光照耀下异常美丽:房舍朦胧含蓄,斑驳的墙壁印满了岁月的痕迹,地面隐约铺排着无数层男人、女人、老者、孩童和青春的脚印。

五颜六色的天空如同悬挂在人生舞台上的幕布,神奇而斑斓。在这里拍照当然不能用闪光灯,那突如其来的亮光会刺痛岁月老人的神经,把立体的图景变成生硬死板的画片,损伤“老北京”的尊容。于是现场光成了摄影曝光的唯一光源,三脚架成了每个镜头的必用工具,我用佳能EOS-1V机身 35-350mm和17-35mm两只镜头、柯达ISO200和ISO400拍摄,为了扩展景深,强化画面的空间效果,我用f/16或f/22小光圈,快门速度选择30秒或1分钟,如此操作可以把灯光下的场景全部拿下。

有关北京胡同的画面是我跨新旧千年拍摄行动中的意外收获。2001年5月我在郑州和开封举办《横跨千年看人生》的专题影展,胡同那些照片竟成了那个展览的亮点,不仅得到河南摄影权威人士的肯定,还赢得了国外一些摄影名家的好评。

我的作品的第一读者历来是我的家人——妻子和女儿。妻子虽然不是职业摄影师,她却想在家庭成全两名职业摄影师。从大西北到中原,她一直是我的坚强后盾,“横跨千年看人生”那次摄影行动困难颇多,如果没有她的精神资助,我可能没有勇气在寒风刺骨的24小时内丈量北京那条十里长街。小女在南方一所大学读书,她也参与了胡同的拍摄,在摄影方面她有她独到的见解。因而,妻子和女儿既是我的照片的读者,更是评判者。她们认可了我的《横跨千年看人生》,同时也肯定了北京胡同那些画面,看到了北京胡同的潜在魅力。这时全家人做出一个决定——从当年(2001)开始每逢“十一”都要在北京过节,目的有三:一是感受北京的文化氛围,二是观察拍摄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生状态,三是继续拍摄北京胡同。郑州到北京只有六个小时的路程,从2001到2003,我们的“北京计划”连续实施了三年。每次到京,都在前门南边的宾馆落脚,周边有南北风味的小吃,大栅栏、胡同、天安门近在咫尺,玩乐拍照都很方便。置身那个生活空间,你会感受到浓浓的 “中国味儿”。

上一篇:2024年暑假前安全教育周总结下一篇:村级党员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