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学科总结(精选8篇)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村庄,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如:钢笔或签名笔书写比赛),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如:布置“查找错别字比赛”活动,要求: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经常犯的或者最容易犯的)。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都予以专题系统性的解析训练。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及强调。据我接触后进生,让我惊讶的是我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他们竟然没大的变化,使我沉思找根子,后来在早读中发现后进生根本连读都很困难何况其他呢!后来我在课堂上多给机会鼓励他们站起来大声宣读让优秀生评一评,就此他们掀起读书热潮。就这样逐渐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灵活机动处理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因些我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己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时而以读代讲,自主感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而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强调课一定要预习提高自学能力,上课时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一方面的,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心理学里关键“遗忘规律”有机复习,学会追忆,形式多样化,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四、做好扶优转差工作,样样普及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且想吃。差生能吃,善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秀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我还感觉到不管优差生要有一定的学习气愤下才能实践目标。通过这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行之有效。
五、突出章节过关且推动学习兴趣
本期教学内容,分为八组。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测试,针对学生生存在的知识难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六、拓展知识视野联系实例深受感悟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如:“猜字谜、歇后语链接”活动;如:“小小推销员”活动,介绍物品的性质特征,作用,自主设计广告图,广告语;如:“书法竞赛”活动,让他们查阅有关祖国古代汉字演变资料,感受名人作品;如: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收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进行各种词汇收集。如AABB式,ABB式,ABAB式,ABAC式等,以及符合各种要求的词汇,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开展各种语文游戏。如词语转换,如“大海”——“学校”,学生可
通过“大海——上海——上学——学校”的两次转换来达到目的;如同音词组“攻击——公鸡”,“隶书——律师”,“人民——人名”等,在限时比赛中,比的是学生的反应和机灵,学生在活动中既增长了知识,又训练了动脑筋的能力。进行讲演比赛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间不在长短,关键是要勇于参与。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常开展语文活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是有直接关系的。
(一) 现状和问题
在小学语文学科的学生作业中, 字词抄写是一项最为常见的作业。字词抄写一般又分成两项作业, 一项是生字词抄写, 即一篇课文中的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抄写;另一项为熟词抄写, 所谓熟词, 即学生在以前的课文中已经学过的词语, 教师在课文中挑选出一些让学生抄写。无论是生字词抄写还是熟词抄写, 一般学校都要求学生抄写4遍, 这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常规作业。以上海的小学语文中年级教材为例,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平均的抄写量如表1所示:
如果以抄写一个词语用时15秒计算 (暂且忽略学生抄写词语间停顿看书的时间、写错擦去重写的时间不计) , 完成一课的生字、熟词抄写作业至少需要40分钟。抄写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 这些抄写的词语还需要经过复习并且默写一遍的过程。这样算来, 为了记住这些词语, 学生约花了60分钟的时间。当然, 这还不是语文作业的全部, 更不是学生一天所有学科回家作业的全部。
众所周知, 激发学习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但是如果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培养学习兴趣乃是一句空话。对学生而言, 学业负担减不轻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来自作业, 语文作业中的字词抄写作业耗时过多, 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负担。因此, 本实验拟从字词抄写的作业改革入手, 尝试寻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的途径。
(二) 思考与假设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字词抄写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 因此一直以来, 字词抄写都是传统的语文作业之一, 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常规作业。但是我们似乎并没有更进一步地思考:是否抄得越多就能记忆得越牢固?学生在抄写作业中所用的时间是否有效?字词抄写是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010年下半年, 笔者在美国南加州两所小学实地学习八周, 重点观察和研究美国小学语言类学科作业的设计。其中我了解到加州几乎所有的小学都没有抄写单词这一项作业, 对于应掌握的单词只要求学生默写的做法引起了我的思考。美国的小学生没有经过抄写单词的过程也能默写, 我们中国的小学生是否也可以作类似的尝试呢?
据此思考, 我拟在小学中高年级 (3至5年级) 学生中进行熟词免抄的实验, 假设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免去熟词抄写并不影响学生的有效记忆, 那么学生的字词抄写作业量就将减少约3/4, 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该实验假设依据如下:
1.中国的汉字与英文单词的结构是不同的, 汉字的读音由音节组成, 字形则由偏旁部首和基本笔画组成, 而英文本身就是是拼音文字, 所有单词都是由26个字母组成。两种文字的结构不同决定了学生记忆的途径也存在差异, 完全仿照美国加州小学的做法免去所有的抄写是不可行的, 故免去抄写的部分是有选择的。
2.低年级 (1至2年级) 学生初学汉字, 从拼音、笔画、部首学起, 可以适当地通过一些描摹和抄写来记忆和巩固。因此低年级学生不在此项实验对象之列。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部分常用字, 对造字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将实验的对象确定为中高年级学生。
3.生字的学习可以通过适量的抄写来记忆, 相对熟词, 生字词抄写更有必要, 因此对生字抄写作业的研究暂不属于本实验研究内容。本实验拟免去教师从课文中划给学生的熟词部分的抄写作业, 但仍要求学生通过默写复习这部分熟词, 研究这一新的做法是否会影响学生对这些熟词的记忆。
二、实验的目标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证数据, 比较熟词抄写与熟词免抄两种方法分别对学生记忆熟词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分析和判断哪一种方法更为有效。通过实验, 选择并实施对学生掌握字词更有效、学生更喜欢的作业设计, 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 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三、实验的方法与时间
(一) 实验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中高年级小学生对熟词抄写的接受程度及相关原因。
2.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证数据, 比较与分析熟词抄写和熟词免抄两种做法与学生熟词记忆的之间的关系。
(二) 实验的时间:2011年4月至12月
四、实验的过程
(一) 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学生对熟词抄写作业的接受程度和原因
熟词抄写的作业是否受学生欢迎呢?我们在学校3~5年级年级的125名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问卷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调查在各种类型的语文作业中, 学生最喜欢的作业和最不喜欢的作业分别是什么。统计结果 (如表2所示) 表明学生喜欢阅读, 喜欢能够有较大自由创新空间的作业, 不喜欢记忆类的作业和写作, 熟词抄写作业在“最不喜欢的语文作业”中排名第三, 仅次于背诵课文和写作, 属于学生不喜欢的作业之一。
第二部分仅针对熟词抄写这一作业的接受程度以及相关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如表3所示, 在没有其他类型的语文作业作比较的情况下, 熟词抄写依然不是学生喜欢的作业, 原因是重复机械的劳动过程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犹如数学解题时获得的茅塞顿开的喜悦, 不少学生认为熟词抄写作业很单调、浪费时间。即使选择喜欢熟词抄写的学生大多选择“抄写简单, 无需思考”等理由, 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该作业没有积极的情感。
(二) 第二阶段:分组实验比较熟词抄写与免抄对学生记忆熟词的影响
1. 随机分组
(1) 在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3—5年级中, 根据教师自愿报名情况随机选择6个班级为实验班, 分别为三 (1) 班、三 (5) 班、四 (3) 班、四 (5) 班、五 (1) 班和五 (5) 班, 共计216名学生。这六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参与实验和数据统计。
(2) 根据各班学生学号, 每班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其中单号学生为实验组, 双号学生为对照组。
2. 分组实验
步骤一:同年级两个实验班的老师统一教学进度, 选择一个单元的教材 (包括5篇课文) 进行实验, 并且统一在课文中划抄熟词的数量。每学习一篇课文后, 实验班教师都会分别给两组学生布置作业———实验组学生免去熟词抄写作业, 但是仍然布置该组学生默写熟词的作业;对照组学生要求抄写熟词并复习默写。次日, 实验班教师给全班同学听写这些熟词, 并分别对两组学生的默写情况进行批改、统计正确率。正确率统计的步骤为:
(1) 统计个人默写得分率。如某生25个熟词默写中有20个词语默写正确, 该生默写得分率为80%。
(2) 统计两组平均得分率。即分别计算两组所有学生得分率的平均数。
(3) 一个单元的五篇课文学习结束后, 分别统计两组五课平均得分率, 即计算五课默写平均得分率的平均数。
依据上述统计的步骤, 6个实验班的统计结果如表四所示。
步骤二:进入第二个单元 (五篇课文) 学习, 各实验班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换, 即实验组须抄写熟词, 对照组免抄。实验班教师以同样的方法对默写情况进行统计, 统计程序同“步骤一”。第二个单元实验默写正确率统计见表5。
步骤三:一个月后, 在6个实验班的学生没有复习准备的情况下, 进行两次听写词语测试。第一次听写测试的词语在第一个单元的熟词中抽取, 第二次听写测试的词语在第二个单元的熟词中抽取。同年级的实验班学生同时听写, 听写的词语和数量都相同。根据学生默写的情况, 实验班教师再次统计默写的正确率。
(三)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比较熟词抄写和免抄与学生识记的相关性
根据实验所得的各组数据, 比较分析熟词抄写和免抄与学生识记这些熟词的相关性, 具体分析如下:
1.表2表3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 74.2%的学生对熟词抄写作业不喜欢, 其中41.6%的学生认为熟词抄写作业单调, 43.8%的学生认为熟词抄写作业占用比较多的时间。作业形式单调重复, 占用时间长, 作业内容没有留给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思维空间等原因导致熟词抄写不受学生欢迎, 属学生不喜欢的作业。
2.表4表5实验所得数据显示, 第一单元实验组 (免抄) 与对照组 (抄写) 的默写正确率是91.68%:92.33%, 免抄的实验组正确率略低了0.65%;第二单元实验组 (抄写) 与对照组 (免抄) 的默写正确率是92.93%:93.63%, 免抄的对照组正确率略高了0.7%。实验数据表明, 无论学生抄写熟词还是免抄熟词, 两组学生默写的正确率的差距小于±1%, 也就是说熟词的抄写或者免抄, 与默写的正确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
3.表6实验所得数据显示, 学习课文一个月后, 学生在没有复习准备的情况下参加了复测, 第一单元实验组 (免抄) 与对照组 (抄写) 的默写正确率是87.7%%∶87.92%, 免抄的实验组正确率仅略低了0.22%;第二单元实验组 (抄写) 与对照组免抄) 的默写正确率是89.5%∶88.92%, 免抄的对照组正确率略高了0.58%。实验数据表明, 一段时间后, 两组正确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进一步证明熟词的抄写或者免抄, 与默写的正确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
4.综合分析表5和表6的数据, 学生在学习课文一个月后, 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 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默写正确率都出现了下降。数据说明, 学生对熟词的记忆与默写前是否经过复习有密切关系。
五、实验的结论
(一) 实验结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科可以免去学生熟词抄写的作业
(二) 理由陈述
1.小学中高年级熟词抄写作业耗时多, 作业形式学生不喜欢, 与默写正确率之间无明显正负相关性, 是可以免去的作业。
2.在小学中高年级实行熟词免抄, 仅要求默写的做法, 受到学生和家长普遍欢迎。减少了作业量和作业时间, 学生作业负担减轻, 学生复习记忆熟词的积极性增加, 默写正确率没有受到影响, 相反还有小幅的提升。
3.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输入的信息会成为人的短时记忆, 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 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 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 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因此保持记忆与是否复习有关, 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熟词,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复习和默写的方法记忆, 而不是再一次抄写。
4.免去熟词抄写作业, 为学生节省大量时间,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一段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制作读书札记或者参与其它语文学习活动。学生同样可以在这样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重温曾经学习的熟词。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的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他干过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上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箱。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和老张家都换了双保险锁。
1.以上是一篇微型小说,请概括小说情节,不超过30个字。
2.通过这篇小说,作者要提醒人们的是( )。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
B.不要相信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足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
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完美无缺。
3.小说两次写到大姑“眨眼”,两次眨眼,各有用意。写出第一次眨眼和第二次眨眼的用意。
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的意思”实际上可以分析出几种来,请你谈谈两种理解。
5.小说倒数第2段,“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中“也”字在此有何含义?
王存艳
一、指导思想
1、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
2、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3、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4、力求为教学提供便利;
二、教材分析
全册课本安排了八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4篇,共32篇。每单元安排习作一篇,共八篇。
三、教学内容
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
四、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共56人,男生28人,女生28人。学生知识基础良好,但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与强化,并加强学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
五、具体措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实行小组竞争机制,评选出学习认真的好学生,奖以花朵、笑脸,以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在早读和练字的时间里,安排两位学生当“小老师”负责朝读的读书情况。一位安排读的内容,一位边读边在下面转着看,以免有些学生开小差。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朗读能力。经过不断努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了,课文读熟了,上课的热情自然就高涨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2、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发作业本时强调:表扬优秀的,有进步的,鼓励作业差的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这样,学生慢慢的开始对比了,开始竞争了,对老师作业上的批语重视了,书写习惯也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3、养成习惯。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良好的学习习惯。“该说时就说,该听时就听,该写时就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
(2)写工整字,做规范作业。强调文字书写的重要性,并适时进行写字训练与指导,统一规范作业格式。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本学期结合阅读课,为学生配备了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从中积累好词佳句,并对有特点的词句进行归类,及时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先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故事,然后初步写出自己的感想。
(二)、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语文知识,我做好每一节课课前准备,深钻教材。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运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敢想,做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本学期还特别关注学困生。给他们以最大的鼓励,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学而有趣,有所进步。
(三)、加强培优补差的工作,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为了促使每一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着重“抓两头,带中间”。注重培养优生,同时,还在班级里开展“一帮一”的活动。激励学困生树立信心,做到课外辅导,课内多给他们创设机会,以此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班里掀起一股,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先进更先进的好的风气。这样,全班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同时做好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尤其是复习期间,能监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有能力的家长参与辅导,对学生的生字进行听写检查,家校合力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在学困生的辅导上,还离不开班里的班干部,对于基础作业,背诵课文等作业,实行优帮差,优生及时检查自己的帮扶对象,使其在复习期间能迎头赶上。
综上所述,在本学期里,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汲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认真地做好了教学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制定教学计划。
对不同的课文明确了重难点。教学计划使整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在预定的安排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安排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长城》一课就采用了看图与学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去年的树》一文就用情感引读法,激发学生不同的情感,让他们感悟、想象、思索,达到教学目标。《乌塔》就用朗读为主,体会文章的内容,自学完成教学目标。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用最简单、最恰当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三)、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
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天放学时都为学习布置具体预习任务,并适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新课授完,必要求复习。用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捡的方法进行督促。通过一段时间,学生知道该如何预习了,也能自觉复习啦。
2、正确的上课方法。“该说时就说,该听时就听,该写时就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
3、写工整字,做规范作业。强调文字书写的重要性,并适时进行写字训练与指导。统一规范作业格式。学生坚持每天练字
(四)、针对本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文方面的弱点重点突破。
1、汉语拼音。
利用早读,教学生字时等一切可得用的一切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字词记忆。
从开学起,坚持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读写、听写。
3、课文朗读。
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
4、阅读。
从平时上课到考试,刻意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多思考,多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水平。
(五)、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采用了一些个性化的方法。
1、每位学生都有一本摘抄本,将所学课文,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喜欢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进行摘抄记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2、每周写一篇作文。一般不规定作文内容,进行自由作文。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发展学生的创作才能。
六、工作反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重视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发挥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做到一读促讲,以读为主,注重体会;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狠抓识字写字关及语汇积累;并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踏着欢庆的鼓点,我们又一次相聚在五二班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一年又一年,人依旧,物依然,非常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正因为有了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顺顺利利,圆圆满满。今天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再一次的相聚,希望在你我的携手下,孩子的语文素养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分析学情,有的放矢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孩子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1、基础方面:从上期最后一次考试来看,孩子的基础比较扎实,积累也在丰厚。
2、阅读方面:孩子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做题的技巧,大部分孩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书籍的选择也越来越广泛,很多孩子都开始接触一些经典的名著。
3、作文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已经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习作,且表达顺畅,有一定的深度,进步较为显著。
当然,回头看看我和孩子走过的足迹,有得也有失:
1、一小部分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还不够美观整洁。
2、课外的积累还不够丰富,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3、作文方面:一小部分学生由于课外阅读量小,缺乏积累,因此视野不够开阔,选材略显狭隘。由于积累的缺乏,使部分学生的表达略显吃力,语言过于平淡,不够生动具体。
针对上期出现的问题,结合本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我对下期的语文教学有如下设想,也请家长朋友们多提宝贵建议。
二、结合要点,制定措施
1、夯实双基,加强训练(识字)
到了高年级,识字写字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学期要求学生认字150个,写字230个;要求学生独立识字学词,教师仅对一些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难写的字给予指导;板书示范不容易写好的笔顺、笔画、结构,要求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坚持写好读书摘录笔记,达到错别字率不能大于1%的要求。
具体的措施:
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及句子,并做好相关笔记。②积累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培养积累词句段的习惯,并能在写作和交际时加以运用。③加强预习检测,保证质量。
2、重视阅读,培养能力
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拓展孩子的视野,还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及写作技巧。本册教材共有10个单元,26篇主体课文,13篇拓展阅读课文,背诵的课文及片段共10篇,语文天地的古诗和名言警句等;坚持写好批注笔记和提纲笔记;重点培养孩子的四方面的阅读能力:写心得笔记、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发散思维的训练和联系社会背景深入开掘人物的思想感情。
具体措施:
(1)课内多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积累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语言的过程,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丰富学生的语言,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也为习作和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坚持写好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材的金钥匙,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为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外多读书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说”的储备、“写”的基础。要鼓励学生以课本为依托,向课外延伸,广泛阅读,读好书、读整本书,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后感,希望家长朋友在家里也能及时督促孩子多读书。多留心生活中的语文,多积累方方面面的语文知识。坚持每天阅读积累优美的片段,写好每周一次的读书笔记,定期开展阅读交流会、朗诵会、演讲等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师生共读,生生共读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果您有时间,我建议亲子共读。
孩子已经上五年级,应该有选择性地读一些课外书籍,家长朋友在孩子选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名著,使孩子多与经典接触。本期我们的共读书目是《夏洛的网》、《三国演义》,推荐书目是《绿山墙的安妮》、《草房子》、《你也能当发明家》、《汤姆叔叔的小屋》、《寄小读者》,家长朋友可以做以参考。
本期,我校的阅读考级活动仍将继续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促进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书香班级,争做书香达人”,我们会在学期末评选出我们班的“书香达人”。
(3)与经典同行
认真扎实地开展好“经典诵读”活动,本期我们的经典诵读内容还是《道德经》和《千字文》,我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教学,要求人人过关,并及时给予评价,丰厚孩子的文化底蕴。
3、习作教学,常抓不懈
习作是孩子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一贯思路是:①始终认为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是写作第一位的要素。②学生是在写作实践中逐步学会写作的,所谓“写作实践”,一是多看,二是多练。“多看”包括观察和阅读,“多练”包括练笔和修改。本册写作方面的教学要点是:①继续练习给习作写评语。②学习习作方法。全学期的习作练笔次数不少于30次。
具体措施:
(1)教学中,重视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与日记相结合,引导学生能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及时揣摩
写法,并且针对写作效果评出榜上有名和奥斯卡,希望家长们及时关注孩子的习作情况,以肯定、表扬、鼓励为主,千万不可打消孩子的习作积极性。
(2)坚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一篇习作,首先自己进行评价,然后同学评改,并在小组内进行传阅,评出优秀习作,集体公布结果及推荐理由。最后在班级内宣读优秀习作,并将习作张贴在教室,供全班同学学习。孩子们在评改自己习作和他人习作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修改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习作水平。本期,我们还会坚持,将它做得更好。
4、综合学习,提升素养
综合性学习是孩子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体现。本册教材共安排了3个综合活动,重点培养孩子的对方意识、倾听别人意见、并能根据对方的发言及态度调整自己的看法和发言;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交流质量。
具体措施:
(1)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教学,创设各种情境,模拟借书、购物、当导游、当小记者,讨论、辩论、讲演等,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建议家长朋友多和孩子聊天,为孩子提供交际的语境,使孩子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2)坚持开展每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继续开展我们的“口才炫亮童年”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副金口才。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习语文就像烧开水,不到100摄氏度是不会沸腾的,语文知识重在积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是一两天能看出成绩的。我深知每个孩子灿烂可爱的笑脸背后都承载着家长殷切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作为孩子的语文老师,我会尽我所能,将每一节课上得活泼生动,把每一篇课文变成香甜可口的可乐,使孩子们每一天都能学有所获,共享语文学习的乐趣!
很快的,一个学期将要过去,回首过去的日子,一幕幕都仿佛是在眼前。反思一学期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现做总结如下: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下面主要说说我对新课程的体会。
1、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
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采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联系生活,创设富有儿童趣味的语言和场景,是激发孩子们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在识字量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利用生活的场景,来开发孩子的潜在能力效果可以大大增加。
3、结合多元智能更好理解文本。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语言传递为主,结合听说读写,这样做容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短时间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语言、数学智能的发展,但容易忽略其它几项智能,诸如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潜能资源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忽视。这个问题已经受到许多老师的高度重视,我尝试借鉴了了几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A、语文的课堂上,把肢体活动用在语文教学中,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较困难,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课堂上表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记忆,从中也加强了肢体运作智能、交际智能和语言智能。
B、几千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解将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适时地穿插些音乐,不仅可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而且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C、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交际智能得到了培养。
以上只是我对多元智能的粗浅、片面的认识,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提高。总之,单一学科的培养,并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只有学科的综合,在综合的基础
上进行分化,才可能提高效率,完成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
4、新课程 “以人为本”,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人为本”,这是新课程教育思想的体现。
5、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材,《宽容》,问题,修改建议
语文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语文教材编制的质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以《宽容》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试图说明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修改建议。
一、问题
(一) 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在语文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利于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预习过程中的自我探究意识的培养。因此, 教材编写者应该明确助读系统的概念, 重视助读系统的研究与编制。广义的助读系统是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切知识、提示、图像等材料, 它包括预习提示、插图、知识短文、附录等。为了便于评析, 笔者采用狭义的助读系统概念, “指的是教材帮助学生阅读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切材料, 包括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课文提示、注释、作者介绍, 等等”。[1]
《宽容》一文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第二单元第8课, 其助读部分的预习提示在课文前并没有特别指出, 而在其单元导语“同学, 与美德为伴, 和文明同行, 会使你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受人欢迎的人。本单元的课文将引领你一同去体验被信任的喜悦、感受微笑的神奇力量;明白‘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的道理……请你认真默读这些鲜活的故事, 注意不断加快默读的速度;边读边想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想想作者这些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把你读懂的文章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中我们可以看出编写者的意图, 即简单地让学生读懂这些美德故事并在思想上得到启发, 仅此而已。此外, 选文除去第28页上的插图外再没有其他的助读内容, 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则出现在教材最后的“词语表”部分, 在文章中并无任何注释。可见, 此书在助读系统上过于简单, 虽然助读系统简单明了利于教师的自主发挥, 但是过于简单则不利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 选文系统。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选文要求:“教材选文要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2]这一建议概括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科书选文的基本要求。对于《宽容》一文而言,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课文通俗易懂, 贴近学生生活, 适切学生的心理发展。但是, 笔者认为该文不适合选入教材, 其理由如下。
1. 从“知识和能力”维度看。
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基本均为陈述性知识, 且通俗易懂, 通篇语言平实, 但是缺乏语言特色, 并未达到“文质兼美”的要求, 对于真正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发展的策略性知识及程序性知识却很少涉及, 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
2. 从“过程和方法”维度看。
该文内容简单明了, 不需学生多元解读, 课后练习的设计单一, 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学法指导得甚少。
3.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看。
该文的目标在于让学生懂得宽容他人。仅以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故事为例来教育学生, 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标。而选文应该富于思想内涵和时代特色, 但是该文并不具备, 完全可以在道德教育课上给予学生思想教育, 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及好奇心, 对于学生思想意识提高的引导性不强。
(三) 练习系统。
练习系统, 也叫训练系统、作业系统, 也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体现语文教材价值与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练习系统指的是语文教材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目标而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口头或书面的练习题、思考题和活动方案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部结构, 一般都包含着两条线索和四个系统。所谓两条线索, 一是知识的线索, 二是能力训练的线索。语文学科, 固然不是以系统讲授语文知识为主, 但它毕竟还是有自己必须讲授的知识, 其中包括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 听说读写的规律性知识, 以及各种文体知识、文学知识, 等等。编制语文教科书, 不能不考虑这一条线索。而语文学科的根本宗旨, 又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讲授必要的知识, 其主要目的还在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培养, 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 有一定的过程。这就构成了另一条线索, 即能力训练的线索”。[3]这一段论述所指的虽是中学语文教材的情况, 但其实也适用于小学语文教材。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写, 而且需要实践练习。语文教材中的练习是为了配合教学设计的,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此外, 选文仅是给学生呈现了文本, 其深层次的内涵还需要练习设计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可见, 练习设计在语文教材及教学过程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就《宽容》一文而言, 其练习部分仅以“学习小建议”的形式标注:“初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再读课文, 找出描写‘我’对新护士‘宽容’的词句, 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历, 说说你对‘宽容’的理解。”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练习设计的特征:
1. 语言缺乏亲切感。如“初读、再读”等词语带有命令的色彩, 让学生觉得这是一种任务, 而非循循善诱。
2. 问题缺乏挑战性和新颖性。
此问题再次重复了单元导语部分的部分内容。对于文章所叙述的小故事,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读懂, 所以设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显得多此一举, 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提出, 不必在文本中再次呈现。
3. 提问就事论事, 缺乏拓展延伸。
文章练习部分总共提出三个小问题, 绝大部分是针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仅“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历”一问涉及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问题设计单调, 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均无涉及。
二、编写建议
(一) 选文需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选文是教材编写的关键环节, 选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选文要经典, 经典的文章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质兼美;选文还要富有时代气息, 陈旧的内容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材设计需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材不仅应关注一些直接的成果与经验, 而且应适当增加探究发现知识过程方面的内容;不仅应注重陈述性知识方面的内容, 而且应重视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设计, 以便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三) 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需精心设计, 多元文化相融, 从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出发进行设计。
助读和练习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设计得好坏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 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程度的高低。因此, 教材编写者要十分重视助读系统与练习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阎力钦, 倪文锦.语文教育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88.
[2]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
关键词:语文单元迁移;教学探究;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不要让学生局限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通过单元迁移教学促进知识的运用和丰富,满足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思想的要求。
一、迁移教学的概念
学习迁移主要是一种学习到的知识对另外一种知识产生的影响,在一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可以在另外一类知识里面得到迁移。教学的目的不是记忆和背诵,更多的是在知识的获取上有更多认知技能的活动。而智慧、技能是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把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转移到没有学习到的知识上,但是知识之间有很多共通点,通过知识的迁移,总结出相关的规则,不同的知识学习中解决同一类问题,语言的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内容,甚至有的题目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教师具有迁移能力和迁移意识
“迁移”是学生智慧技能的最好培训途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运用迁移这一规律,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语文教师一直把语文教学看成对字词的理解和作文训练,没有意识到迁移教学的重要性,其实语文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多学科课程,很多学科的基础都是语文。比如,数学应用题的基础是语文的理解和迁移能力,历史学科要依靠语文的知识迁移,尤其在问答题中这样的体现更加明显,学生能够运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答案,有的学生知道答案,但是无法用语言清晰明确地呈现给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如果学生具备迁移学习能力,在学习上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效能才能更大发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的迁移意识对学生的迁移意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不具有迁移能力,就不能培养具有迁移能力的学生。
三、迁移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发挥
1.教师明确迁移教学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对迁移方向有把握,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简化,或挖掘,寻找学生能够适应的方法;并且把这些目标结合教学教材目标加以研究,明确整个单元知识点的训练目标,并且在整个知识网络体系中起到重要的方向指引作用。教师对教学的情况要做到胸中有数,在头脑中要有一棵纵向贯穿的“知识树”,并且在每一个树枝上进行横向知识迁移讲解,比如在给学生讲解词语“奇迹”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延伸幸运、意外、偶尔和奇迹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学生就能掌握一个词语的运用方法,了解到其相关词语的运用方法。教师在课前应做好相关的教学准备,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带领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并且在深入的分析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的再学习、再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重组的学习体系。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为当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思考和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并且能够想到和自己认识知识点相关联的知识体系,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现阶段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性因素。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强求记忆是为学生挖陷阱,学生记忆到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够灵活运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这才是所谓“鱼”和“渔”的辩证关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在学习中有目地进行知识学习对比,分析比较其中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以及概括能力,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最好把现有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知识的迁移不是凌乱地学习知识点,而要形成系统化以及结构化,并且有效地融入知识网络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典型的案例带领学生回忆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对待相同的知识和相同的学法,进行有效的迁移,总结新的学习方法,由学习到领悟,用中学新。
3.学生语言本质探索能力的提升
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篇幅,教学中教师还是习惯于运用简洁的主旨表现其本质内容,所以学生要通过繁复的文字描写了解其背后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这也是五年级学生该有的理解力和分析力,真正地学习是抓住重点,让书越读越薄。例如,在课文中有一篇文章《小桥流水人家》,主要是描写自然朝起夕落的生活,平和安静的太平生活。这其实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密切关系,所以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场景,学生因为生活阅历少,所以对这种场景的感触不深,教师最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其他场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什么都不想,去尽情地玩,学生也许会说在考试,在写作业,或者和父母在郊外踏青。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勾勒学生想象中的图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语言描述画面中出现的场景,了解课本中的精彩内容,对比出自身描述的不足,这种对比教师可以不出面,让学生自己查找自己的不足,学生自己找到的问题在进行补救的时候会更加认真,学生内心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会大量地阅读书籍,通过其他文章中的人物描述延伸到现有的学习内容中,把死的文本和活的人联系在一起,挖掘出比较到位的主旨,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本质探究能力。
4.举一反三,知识横向迁移
学生在一篇课文中学习相关的学习方法,如果在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下没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就不能充分地理解和吸收。新情境中知识的灵活应用,并且能够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才是真正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学习的知识才能做到有意义。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知识都是由教师进行传授,教师的有些教学方法能够让知识当堂得以运用,但是很多时候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涉及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不能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教过或者学过,关键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学习不是目的,转化为技能才是教学开展的根本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迁移。以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作为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时间的顺序安排材料,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写一处景物”,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两项教学内容,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阅读教学和写作过程相结合,在教学中让读和写有机地结合,教学指导中要结合运用读和写的原则,并且带领学生回忆和复习之前的景物描写文章,借鉴其中能够运用的语句和写作方法,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都要学习。在短时间内,学生的作文学习水平不能马上提升,因为作文是积累学习的过程,要在循序渐进中得以发展和提升,但是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迁移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得到一定的普及和运用,在教学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能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的复习和巩固,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知识的延伸性,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国强.试论小学课文教学“语文核心价值”的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14(29):3-5
[2]韦芳.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误区、归因及对策[J].教育导刊,2014(06):11-12.
【小学语文五年级学科总结】推荐阅读:
五年级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总结09-26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组工作总结06-20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经验总结09-21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语文学科培训总结11-07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考10-17
小学语文五年级知识点07-02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07-05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文稿07-10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知音》教案09-14
小学语文五年级作文公开课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