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与永恒作文(精选10篇)
曾经从一本书上看到,当一个人靠近黑洞时,头部受到的重力和腿部受到的重力相差极大,这个人的身体会被拉长,被重力碾压成分子和原子,被吸入黑洞,这时,这个人的意识会停止,或者是变成了永恒。咱我们看来,他的湮灭只是一瞬,儿从他的角度来看,它却成为了永恒的存在。
永恒,世间万物都渴望着变成永恒的存在,不料岁月无痕,亘古匆匆,流年易逝,繁华难留。时间不可能停止,也不会倒流,纵然人生寥寥几十年,也不过只一瞬。又有何能长久?闪电划过夜空,一刹那的光芒降临,这是一瞬,却又是闪电的永恒。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观念来看其他事物,在他们眼里我们可能只有一瞬,我们自己却认为我们得到了永恒。
在我们的记忆中,有很多片段使我们不曾忘却,有时那就是短短的一瞬间,我们却记住了一辈子,不得不“叹太短的一生,却有着太长的一瞬”,那刻骨铭心的`记忆令我们在闲暇时间有所可想,有所可悟,也使我们多了份美好的回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独坐一隅红尘,笑看花开花落,浅观云卷云舒。落叶回到树上,流水奔向源头,花落走向花开,我们都希望时间可以重来,岁月可以更改,我们的要求又有谁能办到?即使能办到,那些能够办的的人会在乎我们的存在吗?
我也渴望永恒,毕竟,永恒是得不到的,也是最诱人的。一瞬间的美丽,好似烟花绽放的那一刻,绽放之后就冷了下来。但人生命中的一瞬,不会冷却,我希望也不会冷却,那是在孤独时的陪伴。
无论一瞬,还是永恒,我们的认知还无法触摸,未知的事物总是令人向往。
长久以来,杨玉环扮演的是那样不光彩的形象,都说,是由于李对杨的宠爱似的唐朝由胜转衰。可是,人们却忽略了一点,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杨是被动的,谁又能拒绝被爱,拒绝去爱呢?杨玉环所追求的,不是权势财富名利皇位,而仅是简简单单的感情,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利之争,只是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一个朝代的衰弱,不是因为皇帝所喜欢的女人,而大多是皇帝自身的缺少自制,喜功自傲,不辨忠奸。这段感情,发生在帝王和妃子之间,而随后是唐朝的衰落,便成了罪恶的源泉;这个故事,由于它悲剧的结局,而广为流传。
无论怎么样的情节,往往是悲能比喜更打动人。那些广为传诵的爱情故事,几乎都是生生死死,分分离离。或许,正是由于它们的不圆满,才造成了极大的吸引力。毕竟,我们的生活是不完美的,一个人若不能欣赏悲剧的美,便无法承受生命的沉重。而那些构想出来的浪漫的大团圆的故事,代表的只是一种希望,可以带给我们欣慰,却没有震撼和醒悟。
两个相爱的人生死离别,是可悲的。而对于杨玉环,她的可悲仅在于此吗?起初的三千宠爱在一身,七月七日长生殿,誓共生死,到最后竟是花钿委地无人收。而君王何在?所谓的心似金钿坚,也不过是掩面救不得。看到这里,我们没有办法不感慨世界的无常,而变换是唯一的永恒。
或者,这个不能称为可悲吧,毕竟,曾经拥有过,曾经珍惜过。我们不该有这么多苛刻的要求,只是一种选择,没有什么值得指责和抱怨。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对方为自己牺牲,即使你是他所爱的,但是,你毕竟不是他唯一所爱的。当需要取舍时,有刹那的犹豫和挣扎,最终却依然的决然无情。曾经有过的承诺,代表的不过是一时的情感和态度,而世事的变化,是承诺者所始料未及的,没有人需要对过往的诺言负责。而杨玉环,在六军不发的关键时刻,她成为被放弃的一方,宛转娥眉马前死。
有人说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是不朽的,但是,世界上存在不朽吗?也有人说,李隆基是可以谅解的。确实,作为一个君王,一个男人,他首先想到的只会是天下是事业是自我。对于杨玉环,则象一场美丽飘渺的梦,好多事情都是后来才看清楚,然而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
世间没有永恒,如果有,那也是刹那间的记忆,一个永远的回忆
可是,爱,哪怕只是短暂的一天,也会让觉得你一生拥有。杨玉环就是这样的,执着而痴情,哪怕是牺牲了自己,仍不改初衷。渴望着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
白居易的浪漫想象,给了故事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可是,想象终归是想象。即使是李隆基升天入地求之遍,也不过是匆匆一见,不管多少深情多少无奈多少誓言,结果仍是此恨绵绵无绝期。而恨,又是为什么呢?两界相隔无法团聚,还是幸福短暂无法把握?而真正的又有什么是可以把握呢?爱似流星,瞬间的美丽,燃烧的却是全部。
瞬间能铸造永远,因为瞬间的美最令人怀念。当飞蛾以幼小的身躯迎火飞去,它的生命虽不能长久保全,却以最灿烂的光热点燃黑夜的勇气;当昙花耗尽所有力气凋谢飘落,没有人不为它一现的美好与芬芳倾倒。瞬间的美虽短暂,却是积蓄了许久的勇气,沉淀了岁月的热情,一旦爆发,当然会以它最亮丽的方式绽放生命的美,这种美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永久的印记,令人神往,难以忘却。
瞬间能铸造永远,因为瞬间的壮烈往往摄人心魄。当董存瑞毅然冲向碉堡将炸药举过头顶,鲜红的血色将英雄的气魄永远染在了胜利的旗帜上;当蜡烛燃尽最后的光热走向生命的尽头,却已耗尽热情和能量,在黑暗中照亮孤寂的心灵。瞬间的选择能造就旷世美谈,瞬间的牺牲能成就历史的兴替。以这种壮丽和宏大,怎能不震撼心灵?瞬间飞逝,却将风采永久地刻进人们的情怀,挥之不去,缠绕心头。
永远遥不可及,瞬间却能尽在掌握。世间有很多永恒都是由瞬间铸造的,抓住一瞬间就抓住了永远。这就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真谛。
当刘翔昂首跳上奥运之颠,人们惊艳于他的卓尔不群;这一瞬间却也成为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被铭记在奥运史上。瞬间的华美往往像被相机定格的画面值得永远珍藏,像披风斩浪的航帆引领着驶往永恒的方向。
仲夏,在炎炎烈日下如期而至。暑假前的一个月,一直体弱的外公又进了医院。在短短一个多月里,希望、失望、绝望、期望……各种期待反反覆覆,在经受痛苦、疲惫,恶化之后,外公的生命慢慢凋零。我的心每天总是悬挂着,仿佛在瀚海中沉浮,直到期末考的前一天清晨,爸爸脸色沉重地告诉我:"外公去世了。"
就在这一个瞬间,依然期盼外公好转的亮光全部熄灭,我转眼被推入更黑暗更冰冷的深渊,我拼命抑住喉间的哽咽,可仍抵不住泪水弥漫双眼。
这一个瞬间,我仿佛看到在老屋的林荫小道上,一个老人用绳子系着一辆小椅轿,拉着我慢悠悠地散步;老家的院子里,一双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握住我细嫩的小手,陪我晃晃悠悠走过整个童年;外婆生日的宴席上,一双含着笑意的眼和一盘外公亲手烙的香味四溢的蚝烙;寻常聊天的茶几上,又见拎着一袋袋薯粉豆干的身影……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可那些瞬间在如今都成了不寻常。忆起往昔,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每个人在心灵深处,都有一座花冢,埋藏那比滂沱更为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自从外公离开,我的花冢埋藏了那些瞬间,作为往后岁月中最真挚的永恒的温暖。
外公走后,我的生活中少了一个常微笑却又沉默寡言的老人。可自那以后,每一个突如其来的晴天,每一个倾盆而下的雨天,每一阵徐徐而来的清风,每一场连绵不断的细雨,都有了他的影子。外公还在我们身边……
我知道外公并不曾走远,我朝着天堂的方向,十指呵护我心爱的影像。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唯有他一直住在我心间,也住在过去与将来的每一个瞬间。
一朵朵的花虽不起眼,但却能构成五彩斑斓的花园;一束束阳光虽不算亮,却能温暖风雨如磐的人间;一个又一个的瞬间,虽短暂,却又让生命有了亘古的永恒。
永恒,是大浪淘沙,留下了真金在那闪烁;流行,是微波小河,沉下了沙石留在水底。
如今,流行歌曲响遍大街小巷,其广泛性远远超过当年屈原的《离骚》,流行歌曲不能流行长久,而《离骚》却能流芳百世,其原因在于作品所拥有的内涵。流行歌曲是很流行,甚至比《楚辞》中任何一首都更悦耳、更上口,但其只能适合我们这一时代的某一时刻,相比之下《离骚》的成就也就不需要我在这里多说了。
流行也许是永恒的开端,但永恒不一定是流行的句号。
流行是永恒的前奏,一句“李杜诗篇万口传”,写出了当时李杜的诗篇流行之广,那时就是流行。这种流行经过时间的冲刷,岁月的考验,现在它就成了永恒。这正因为李白与杜甫的流行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达到了人们产生共鸣的要求,才有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永恒。
流行能促成永恒。古时,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人们居室是通透的,空气中没有这么多的“雾”。人们流行居于山水之间,所以当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相辅相成时,就呈现出诗一般的永恒;人们流行于欣赏自然之美,所以当花的艳丽与蝶的活泼相互映衬时,就会显示出如画般的永恒;人们流行于赏月品酒之乐,于是那份“举杯邀明月”的洒脱和“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愉悦,就成了仙人境界般的永恒。由此看来,其实流行与永恒是相关联的。
如今的流行,是一种纯粹的“流行”。经济飞速发展,水泥建筑物迅速拔地而起,大自然已不再“自然”,人们的心灵也好似被蒙上了一层看不见的隔膜,这时“流行”的是那些快餐歌曲、攀比时尚……人们的心灵在饱受压力,人们的思维在逐步统一,人们已不再能够真正的随心所欲了,社会给你施加了太多的枷锁,这时的人们渴望曾经的流行,向往曾经的永恒。所以当流行不流长久,不能升华时,它就会走向衰落,走向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流行与永恒相差又”很远。
流行因为其流行所以流行。
永恒因为其永恒所以永恒。
流行与永恒所在,其实很近,近得几乎等同。
流行与永恒所在,其实很远,远得几乎相隔千里。
还记得那一个晚上,似乎很安静,什么都没有变,忽然,母亲听到我屋里的嘈杂的破碎声……原来是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怎么做也做不出来。气得我打翻了桌子,杯子、存钱罐等都被我打个稀扒乱,面对母亲的惊讶的面孔,我只哄了一句:“看什么看,让开。”我“啪”的一声就关上了门。我哪知道母亲在家里默默的流泪……
我出去后,深深地吸了一口空气,给同学打了个电话,可是,本就烦躁的我,更加生气了,因为——―没有一个人会这道题!!!我生气的冲上了楼,使劲地踹了一下那可怜的门,母亲开了门,我发现母亲的眼睛红肿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母亲却说:“回来了,吃饭吧!”我不经意的看了一下我的房间,居然干干净净,仿佛连灰都没有。我问母亲:“妈,是你收拾的吗?”母亲什么也没说。默默的走进厨房……
吃饭时,您给我夹菜时,发现了您的手上有血,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冲到洗手间,望了望镜子,眼泪终于顺着脸颊落了下来,面对镜子的我,无比惭愧,脑海里有浮现刚才的情景,这时才知道:母亲是那盏油灯,熬尽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母亲就像一个天使保护着我长大,不让我受伤。
当高贵与罪恶交织,化为深海中纯粹的泡沫,而当这些泡沫,幻化成这世界上最美丽的身体时,一切终已结束的,又以另一种姿态,重新开了篇。但始终如一的是那眼眸中无法拭去的忧伤,依然经受着永恒的劫难。
当迷与美好并存,黑色的装束与嘴角的弧度琢磨不定。或许,蒙娜丽莎已经止步在昨天,但她的微笑与那微笑背后所存在的谜,还将以各种匪测的姿态,展现在为她所惊叹的世人眼前。她是从历史的海洋中幻化的一株珊瑚,呈现出生命静止却又鲜活的美。
当哀伤与旷达并立,是小我与大我境界的超脱。我们,是生命的载体,是宇宙中的一个细胞。我们望江月,望见的是宇宙的永恒;而江月视我们,仅是生命的一个过客,却又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存。“江月何年初照人?”追溯无根源;“不知江月待何人?”展望无穷尽。只有举酒相吟一句“春江花朝秋月夜”,看尽人生凄凉,落得眼底迷茫。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不在我身边,却在我心里。”这是一个来自神秘国度的告白,是一种唯美却又令人心酸的深情。让我的哀伤,由时间浸泡、酝酿,再由你来品尝,你会尝出它的滋味,是海在哭,却没有眼泪。当我们一路孤独走来,不懂什么叫爱,我们只是天地间的一个独行者,一个试图通过拼搏改造自己命运的人。但一旦我们遇见了那个人,仅仅一个眼神,就已深深触动我们内心隐藏的柔情,短暂的际遇背后,是难舍难分的缠绵。若你没有影子,我将分一半于你;如果你没有心,我会割舍一半,让你看清我的真情。从此,你在我身边,亦在我心里,永远是多远,我不在意,只要与你相守,因你是我的全部。爱情,往往令人神迷,却从不质疑她的美好。当爱经过时间的考验,已褪色,黯淡,昨日的相守已成今日的陌路,仍相伴的,是记忆。
最伤的,竟不是执手相看眼泪。而是隔烟隔柳,见你红酥手,酌一杯酒,这酒却不是为我而倾,你手心的温度,亦不再为我而热。
若人生真只如初见,就好了……
江水滚滚东流,独一轮孤月永悬天上。我着一袭青衣,酌一壶美酒,只身驻于江畔。这月光柔波荡漾,含情脉脉,她曾轻叩过多少人的心扉?她曾被多少炽热的目光凝视?她的风韵,又曾被多少人暗暗珍藏?她就这样温柔地见证了人类的世代繁衍与历史变迁。她的姿容未老,人已过千年。今夜星稀、月冷,我衣衫上沾湿的,是露珠,还是眼泪?从上古黄帝大战蚩尤的烟尘中走来,从六国争霸,豪杰并起的历史中经过,从始黄满脸高傲、威严地登上皇座的一刻,到现在长安的牡丹争奇斗艳、宫中的乐声不绝于耳,人类已历尽了沧桑,走向繁盛了罢!或许,这只是片刻的`安定,但终将是的。生命,终将衰败、枯萎,但历史是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这是短暂与永恒的并存,而非冲突。千里之外、千百年间,于草房、与红楼、于挫伤、于兴起,都是共一轮明月,共念一种美好。虽宇宙中各空间相互平行,但生命,如线团、如蛛网,是交织在一起的。站在生命的共点上,我极力远望,历史将弯延至何方?我不清楚。但在此看来,该是永远,永恒的罢!
在这里,我想继续延伸至现今的科学上。人身,仅是一具躯壳,意志,由灵魂掌控。我们生活的,仅是宇宙中相互平行的一个空间。当肉体死去,丧钟敲响,我们在这个空间中的时间已耗尽,像我们刚结束了一段旅程,但终点的背后又将是一个起点。灵魂,脱离了躯体的束缚,漂浮在空气中,上升、上升,它的头顶,是浩瀚的宇宙。它将化身为宇宙中构成的一部分,还是通过某个隧道,进入另一个空间?我也不清楚。但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所阐述的,也正是人类生命与宇宙的交织性和延续性。人类的生命无休无止,我想也包括个人,只不过中途换了形式、换了站点、亦换了躯壳,但那双眼,是亘古不变的,所以从双眼中所折射出的,往往令人敬畏。它经历着时间的纷尘,却纤尘不染,它亦是最纯净,不含一丝杂质的。
灵魂,重0。2g,却似应了那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人类的畏惧,是对自然规律的无法理解与接受。有些体重,但减无妨,但若触及了那最核心的0。2g,就像无意间用一把钥匙解开了身体这层枷锁,瞬时,目光逐渐呆滞,因为你平时对镜子看着你的眼睛,就是看着你的灵魂!个人的生命,局限与一段,是短暂的,但若从本质上讲,它与宇宙并存,就像人类、
历史在一个空间中的繁衍、变迁,是永恒的。
我们应敬畏生命,因它有我们无法想象的伟大!
我们也应歌颂爱情,因它实有生命也无法超越的坚强!
就如泰戈尔所写:
当死神莅临并对我耳语“你生之时到了尽头”,让我这样回答他:“我已生存在爱中而并非在时间里。”
论流行与永恒
青春的光环上总带有流行的色彩,忘了那是什么样的颜色。在这个安静的季节里,诉说着青春的永恒。
逝去的生命恍如水流浸润过的纸,即使晾干,依然会留下一痕一痕如涟漪般荡开的凹陷与突起,任谁如何努力地平抚都无法使之平整如初。如同我们的青春一样,伴着追逐梦想的信念驰骋与流行的列车上,传承着永恒。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年代,无论是红色的,还是黑色的。我一直在迷宫的十字路口处寻找着我的年代,一辆又一辆打着不同标志的班车驶过,只是见不到属于我的那一辆。
沉默着。开始思考关于十七岁的一切。理想,追求,还是别的什么?看者身旁的`他们和她们,越发不懂得十七岁的我们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在肆无忌惮地谈论着今年流行的颜色,流行的发型等等,看着一些时尚的字眼从他们的嘴里蹦出,感慨着他们知识面的广博,殊不知他们对正儿八经的教科书却一无所知。
“流行”在我们中间开始蔓延,逐渐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近来,“非主流”一词以热火般的气势席卷了我们90后这一代人。“非主流”所表现的是一种不真实感,它那模糊、朦胧的感觉吸引了很多人的忠爱。“非主流”图片,“非主流”音乐……凡是用“非主流”命名的一切事物都被我们用来“装饰”自己。它的孤独悲伤,颓废都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我们的心情。当我们看着“非主流”图的时候,你的思想会静止,仿佛空气都会因此凝固,时间会在这一刻停止,那种感觉美好得让人近乎“上瘾”。“非主流”像毒品一样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间开始“泛滥成灾”。
“非主流”一词源于台湾,它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在街头随处可见。然而我们在追逐时尚的同时,是否还会在乎那些亘古的历史,永恒的情怀呢?
“流行”与“永恒”,似乎注定是我们讨论的话题。
青春的我们却没有经历青春的生活,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上学,放学,回家,吃饭,上网,听歌,睡觉。背着个灰白色的挎包,屁颠屁颠地来来回回走那条走了十几年的老路。有人说,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如果我的青春只能是这样的话,我宁愿钻进被窝里,永远不要出来。
记得那年看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一篇文章《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那年的我完全不能理解作者近乎畸形的文字,只是感觉特别有意思,他居然能那么抽象地把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牵扯到一起。看完之后我像笑,而且是近乎夸张的大笑,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每天从上床睡觉到起床,像是反反复复的死亡与重生,想起来很有意思。
与那时的我相比,现在的我越发懂得那些古怪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那是一种青春的忧郁,它是人在这个时期所独具有的,并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身上永恒延续。
青春的我们在追求时尚新潮的同时也印证了十七岁所具有的永恒的气息,这种气息永远不会磨灭。当它流经青春的你时,你便开始追逐流行的步伐,当你不再青春,它又会从你身上侵入另一个青春者的身上,如此延续着。
当青春的我们徘徊在流行的长廊之时,同时也在诉说着青春的永恒。
论流行与永恒
生活中,流行的往往是时尚,永恒的却是文明。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词却在现代生活的推动下走向了一起。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已不再为饱暖而担忧,取而代之的是寻求刺激,永恒就在这种氛围环境中慢慢衍生为流行。永恒与流行只在那一步之遥,流行因为有了它自身的存在价值而逐渐变为永恒,永恒只是在人们的需求中成为流行。作为90后的我们,是在流行时尚中成长,并不觉永恒是一种魅力。我们是在周杰伦的歌声中飞扬,在韩寒的小说中倘佯,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总是那么流行,那么时尚。永恒已被我们视作为逝去的古老远去的文明,已不在为我们所崇拜,所追寻。新一代的我们又怎么会理解永恒的真正含义呢?我们虽然是流行的,但我们狂妄自大,不明事理,终究不会成为永恒,永久的文明。
流行与永恒虽然只是一步之遥,但又是遥远的。流行的事物虽然只是昙花一现,表面似乎并无多大价值,但更深一层去理解,就会觉得其实它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不是偶然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永恒的最初发展也是流行的,只不过它与其它的流行相比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成为永恒。流行与永恒是相辅相成,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从永恒中发现流行,也可以从流行中找到永恒的影子。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
现在,全国各地又兴起一阵私塾风,私塾作为古代的教学处所,在现在,已成为了永恒的历史,但这一阵,又流行起来。其实永恒与流行并无本质区别,只在于那一步,流行可以成为永恒,永恒瞬间可以成为流行。
再往后迅速浏览,才知道“她”原来是母亲的女儿——“我”啊,
从日记本上可以看出,从我出生的
“1月2日,是女儿出生的第三个月,由于受了凉发高烧,我带她来到医院。隔着玻璃,看着细细的针头慢慢地插入她的体内,我的心也随她嘹亮的哭声而猛烈地震憾着,我只能乞求:孩子快快好起来吧……”
“6月7日她又发高烧了,咳嗽一声接着一声,我只好来到医院打吊针,
书法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一年级时,我参加了第一场书法比赛。领来内容和纸。练了几个难的字,我开始写正稿。一笔一画,写完最后一笔,我长呼一口气,拿起作品,细细端详,看着看着,在一瞬间,我的心底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我在比赛中完成了作品!这是第一次啊。我原来挺棒呀!监考老师来时,看到了我的作品,说了句“写得不错呀”!我心里美滋滋的,同时也很欣喜,这一瞬间,是五味瓶中的甜。
一个月过去了,比赛结果揭晓了,我并没有获奖。在那瞬间,我犹如被雷劈了个正着,呆呆地站在那儿,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随时有可能会低落。对我打击太大了,这一瞬间,是五味瓶中的苦。
回家路上,我心不在焉地走着,脑瓜不知在想些什么,到家里,爸爸妈妈见到我这幅失魂落魄的样子,自然明白了一切。安慰了几句,我豁然开朗,在这瞬间,我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心中便燃起熊熊斗志。也越发促使了我要发奋练习书法。五年中,关于书法的奖项拿了不下几十项,我坚持下来了,我做到了,我激动又自豪。
【一瞬与永恒作文】推荐阅读:
时间与永恒作文07-20
以流行与永恒为题目的作文06-18
瞬间与永恒作文600字五年级12-18
小学生爱与永恒的作文01-01
精彩一瞬间作文06-18
一瞬间高中作文06-21
小学作文那一瞬间06-28
一瞬间作文500字09-15
一瞬间作文600字11-02
一瞬间的温暖作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