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散文赏析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粮食散文赏析(精选8篇)

粮食散文赏析 篇1

1、“作品的形象”广义上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散文中的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物象。欣赏散文中的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形象的特点以及塑造方法和作用,二是形象的内涵、意义。

“作品的内涵”是指由作品中的特定社会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要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领会和把握的前提下,领悟文章所表达的言外之意。

2.高考在“作品形象”方面的命题有何特点?

答案(1)就命题文体上讲,偏重选择咏物和写人散文,因为这两类散文都包含着形象——人物形象和物象。

(2)作品的内涵较广泛,命题时往往选择它所依附的事物,如象征物、人物形象等考查,这时,形象和内涵就合二为一。有时会选择一些内涵丰厚、情感丰富的句子作为命题对象。(3)虽说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但就散文而言,考查重点放在“物象”上。考查“物象”,主要考查主要物象、次要物象的内涵和作用。散文中的人物形象考查主要是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人物品格、品质、精神、思想等,尤其注意从细节、对话方面考查对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

基础整合

一、认识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掌握其分析方法 【知识储备】 1. 基本概念

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有所不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2. 分析方法

(1)明了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和内涵,包括身份、地位、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性格牲和人物形象意义。(简言之,性格+精神)

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2)掌握分析人物的手法,理解、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

散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所不同的两点是:①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因此,在分析概括时,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集中概括。②与小说不同的是,散文中作者经常会有议论、抒情,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规范答题: 1. 审题

审题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题差不多,主要审清: ①是分析还是概括。②是形象特点还是性格特点。(“分析”必须结合文中材料)2. 答题

答题的核心是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作出准确的概括和分析。为此,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掌握文章写作背景与作者的情感倾向,特别要学会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来解读人物言行,找出其独特性。②人物的精神风貌由人物的思想、人物的社会价值组成,特别要关注其思想特征。③善于结合生活实际,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设身处地地站在文中主人公的角度品味和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感情。

④掌握答题模式: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可。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⑤注意使用术语。答题模式:(总分或分总)例如:《黄土》邹志安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②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使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jǐn,饥荒)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夜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药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钱能买近20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③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病中神志不清说的胡话。谵,读zhān),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④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予,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精神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⑤他现在去了!在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⑥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77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合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⑦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就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答: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⑤精神上的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总分即先用一句话从整体对人物作一个定性分析,再从几方面作定量分析;反之亦然。)

相关题目拓展:

学生用书《金版教程》155《忆韦素园君》 156《觅渡,觅渡,渡何处?》

二、认识散文中的物象,掌握其分析方法 【知识储备】 1. 基本概念

所谓物象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事物形象,它在以事物形象本身出现的同时,也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物象不仅是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到的物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形象。2. 分析方法

(1)抓住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以“红砖”为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其内在品质:纯朴、谦逊、无私,普通、刚毅、无求,献身、奉献、无悔等。通过外形分析出内在品质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2)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

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文中描写了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最后写到了在荒漠中劳动的石油工人,那么作者的赞美对象就很清楚了。题点突破

如何分析物象的作用?

1. 如何分析中心(主体)物象的作用

中心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串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分析其作用,一般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内容主旨作用。中心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载体,分析其作用,首先看其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一般而言,写物的散文要找志,写景的散文要析情。

(2)艺术构思作用。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

(2011年北京)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层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今朝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漾,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 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 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案】“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雪”化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 “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圣灵神韵,是人生亲切之感; “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 “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解析】所谓“文眼”,通常是透露出作者在文章表达的主要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或者是有组织全文素材的线索词句,而“祁连雪”两方面兼而有之。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作答。2. 如何分析次要物象的作用

对次要物象作用的考查,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①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②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规范答题

1、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①根据全文概括××在文中的含义。②××在全文中有何意义? ③请分析××在全文中的内涵。

2、审题

①审清是主要物象还是次要物象,如是次要物象,应考虑到与主要物象的关系。②审清“作用”的方向。有的题明确了“作用”方向,如要分析结构作用,或在全文情感、文脉及表现中心方面的作用;有的只是笼统要求答作用,应全面考虑。

3、答题

①有判断文体的意识。文体不同,形象的作用就不同。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写人叙事散文中,它是主旨、情感之所在;物象主要出现在写景状物散文中,它是全文记叙、描写的对象,是作者“情”“志”之所在。不过,有时,在写人散文中会出现物象,在状物散文中也会出现人物形象,这时,答题要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②有整体把握全文的意识。形象题大都考查的是整体阅读,即便是次要物象也是如此。因此,先要整体把握全文,再对主要段落、关键语句进行筛选和提取、整合和概括,才能形成对形象特点、作用的准确评价,同时要结合写作背景适当拓篇二:散文赏析 散文赏析

一、散文赏析概述——散文的特点

散文或许是一个内涵较空疏、外延极宽泛的模糊概念。就文学体裁分类的传统 而论,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无不特征鲜明、疆域了然。惟独散文包罗万象、融汇大千。似乎不宜归入前三类体裁者,都应划作散文的范围。

散文在表现方式上,自由自在自主,记人叙事、摹景状物、抒情论理皆纵意所如;在题材对象的选择上,无拘无束无穷,笼天地于形内、聚万物于笔端,全然一副海纳百川的博大气象。形散神凝——历来被视为散文的本质特征。其所以散者固然是指题材的无穷无尽,更是指格局结构、章法笔意的无拘无束。对此,一代文宗苏轼颇多妙喻: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吾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散文崇尚真诚。唯真诚方能自然。它记真人事,绘真景物,抒真性情;所以如泉涌瀑泻、风流云起,无心营构、随意命笔;当行则行,不可行则止。欣赏散文当然要珍惜这一特性,认真体味作者的心境意图,感受其喜怒哀乐。

散文是灵魂的倾诉、心弦的交响。强烈的精神个性、真切的生命体验,通过自然景物的灵性透视、世态人情的静观默察而渗露挥发,化作一种无法抑制的抒情冲动。这便是散文与诗歌血脉相通的共质。散文中那些托物言志、寄怀山水之作,因其意象丰富、情景交融、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而最接近于诗。如果稍加韵律修饰,这样的散文便可称为“散文诗”了。在文言文中,那些本属于应用文体的散文,其文学价值的形成更依赖情感的表现。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公文,可通篇流溢着忧国忧政的苦心孤诣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也属公文,但以简洁朴素的文笔将作者的坦荡襟怀披肝沥胆地倾吐出来。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深沉苍凉的笔调传达了为事业忍辱发愤的悲痛心情,表现出作者崇高的人格境界。此类散文都是实用的,并非以发表为目的的文学创作,作者的心绪情怀更坦诚真挚,诗歌的情蕴意味也因此而生成在语体特征方面,散文也是多姿多彩诸体皆备且独具风貌:含蓄凝练、形神兼备、声韵并美的诗歌语言比比皆是;真率质朴、本色天然、如话如诉的日常口语也屡见不鲜。由于在题材、结构、篇制、语言等方面少有局限,散文的审美空间更为广阔。诗歌的本性在散文中已经扩张放大。唯此,诗歌的赏析方法、思路大都可移用于散文。

二、散文赏析概述——散文的分类

散文分类的标准不太严格,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1.抒情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指侧重于表现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的散文。它们或咏物状景中言志抒怀,或在叙事记人中传达情思。此类散文往往以小见大,追求诗情画意的统一和语言的精粹,以获取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般说来,最受人们喜爱、历代传诵不已的散文,如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就多属此类。

抒情性散文大都以作者情感的展现为构制线索,溶吉光片羽式的描写、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浮光掠影式的叙述为一体,所以有形散神凝之谓。抒情散文同诗歌一样注重意象和意境的表现。不过,意象、意境与其它诗歌要素都因溶解稀释到更大的语言系统之中而相对地“淡化”了。2.记叙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或以记人为主,或以叙事见长,也有二者并重难分主次的综合类型。除了经典的文学散文之外,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回忆录、游记等也属于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性

议论性散文不同于政治性、科学性论说文。它托物言理、寓论于事、寄说情景,以充沛的感情、雄辩的论理汇成一种情理交融的气势和意韵,具有较鲜明的文学性和审美特质。它虽以论说见长,但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现象或言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由表及里地剖析、议论,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生成强大的艺术冲击力、感染力。议论性散文中影响较大的是杂文和小品文。

杂文侧重抒写杂感随想。优秀的杂文体式短小精悍,行文泼辣尖锐,多用讽刺幽默的笔调,极富感染力、说服力。鲁迅先生的杂文堪称颠峰之作。其关注视野之广阔、批判锋芒之犀利、哲理议论之精辟、文化底蕴之深邃、语言 表达之精纯完美,在文学史上罕见其匹。

小品文是一种短小精练带有较强抒情意味的议论文。所谓知识小品、科普小品、随笔、札记即属此类。小品文篇制虽短但立意集中,行文挥洒自如,语言或诙谐幽默或雅致蕴籍,溶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兼知识性休闲性之并长。虽然社会意义、时代精神有限,但可拓展视野陶冶性情,满足人们求知、审美、休闲的文化需求,因此也拥有大量读者。

三、散文赏析点

1、了解创作背景:

了解创作背景本是文学赏析的一般方法,其渊源可上溯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之说。但对散文赏析来说,它别有一番意义。散文创作求真实、忌虚构,其背景对于内容解读的指示作用更显重要。例如,古代散文中多应用文体,其内容往往涉及一些具体的人物、事件和历史环境。无论议论性散文或是记叙性散文,凡涉及具体背景的,总要先把背景搞清楚。

了解创作背景的另一个任务是熟悉作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概况。也就是从作家的角度了解背景。散文篇制短小,集中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并无多少困难。这样,从作家生平切入了解背景就更为必要了。了解创作背景的方法主要是查阅有关资料。好在一般散文选本都附有注或提示,作到大致了解并无困难。重要的问题是在平时学习中扩展阅读范围,积累大量的文史知识,将大致了解提升为深刻了解。

2、分析作品结构:

结构解析应为散文欣赏的着眼点。这是因为散文样式差异较大,结构灵活多样。要透过繁复各异的形态去把握凝聚贯注的神韵,似乎非由此不可。前述散文大致分为抒情、记叙、议论三类,是说它们的表现对象、内容、方式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必然导致结构的差异并形成一定的模式化趋向与文体化特征。无论任何对象,只要其结构呈现出规律性,那么由此开始认识的进程都是较便捷的。

现代散文的结构可以分为两重:思想内蕴结构和艺术形式结构。古代散文往往还要多出一重文体结构。古人作文非常重视文体特性。其立意谋篇、记事说理都要受到文体的规范。现代散文的文体结构比较自由,模式化趋向不太显著。

例如,古文中的“记”以记叙为本,要先记地点,次记景物、传说,再叙事件经过或事物特性,最后还要说明作文原由。“记”的这种写法说明:文体结构实质上是一种表达模式。早在魏晋时代,曹丕就曾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由此可见,文体结构对文章的内容、风格也会产生较直接的影响。熟悉文体结构对提高欣赏效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请看下例:

3、感受审美内蕴 : 艺术要表现人生的况味与真韵,怎能回避对思想哲理的呼唤?散文在这一领域中也有着数不清的成功尝试。余秋雨先生认为:艺术哲理的本质,在于对世界、人生的内在意蕴的整体性开发。

哲理性的文学作品,既不侧重于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塑造,也不着重于表扬好人好事,一般地抒发爱憎感情,揭示一般的人生道理,褒赞一般的品格,而是对社会的总体感悟,对人生意义的普遍开发。例如一只羽毛未干的麻雀幼雏被大风从树巢里摇下来,痴呆地、绝望地蹲在地上。这时一条猎狗慢慢地接近它。突然,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从附近一棵树上飞快地冲下来,落在狗鼻子前面,它蓬松着羽毛,惊恐失态,迎着獠牙狰狞的狗嘴跳着,要以自己软小的身躯掩护幼雏。如果到此为止,只是把老雀护雏这一件事真实地记下来,不去突破故事框架作更多的构想,那么,这篇散文的内容未免矢之琐碎,意义就有限得很,没有多少美学价值;或者如某些惯于结笔点睛、开拓哲理者所做的那样,下面用一段文字,就老雀的行动议论开来,落实到母雀无所畏惧的勇敢精神上。这样写,对原先的故事框架虽有所突破,思想意义增强了,但是,它所揭示恶毒仅限于庸常的道理,而不是对人生意义的整体性开发;而且,这种脱离故事、缺乏形象意蕴的孤立发挥,不能给人以美感享受,与艺术哲理相距很远。可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麻雀》(见〈屠格涅夫散文选〉)的写法却不同,它突破如上故事框架,使其在理性光辉的照耀下,显示出非凡的意义。在叙述老雀从树颠冲下,迎着凶犬“绝望而哀戚地吱吱地叫着”之后,文章这样写道: 它俯冲下来救护。它用躯体掩护自己的幼雏但瘦小的躯体,吓得浑身颤抖,小小的叫声变野,变哑了。它垂死挣扎。它准备牺牲自己!对它来说,猎狗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呵!可它不能稳坐在安全的高枝上,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烈的力量,把它从那里抛了下来。我的猎犬特列佐尔停下步子,后退了一下,显然,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爱,我认为,比死亡和死之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能维持和推动生活前进。

作者既没有纯然叙事,也没有简单地用叙事加议论的方法拔擢事件的内蕴,而是把力量大小悬殊的两个动物对比着描写,以收到超出故事之外的特殊意义。这里有两组艺术比照:凶猛庞大的猎犬与躯体瘦小、惊恐失态、哀凄绝望的麻雀比照;浑身颤抖、吱吱哀鸣、勇敢冲向狗的嘴边,以死相拼的麻雀,与凶猛的猎犬一时停下、向后退一步相比照。这种反差强烈的比照,具有异常鲜明动人的美学效果;同时也就自然地于寻常意义的琐碎的故事中,渗透着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道理:“爱,比死亡和死之恐惧更强大”,“只有爱,才能维持和推动生活前进”。这就是屠格涅夫对社会爱的哲理认识。

散文对哲理的追求,往往通过作者精神活动得以实现。日本散文家得富芦花在“相模滩”观看落日,看着,看着,片刻之间,作者内心涌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体验:在风平浪静的黄昏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庄严之极,平和之至。纵然一个凡夫俗子,也会感到已将身子包裹于灵光之中,肉体消融,只留下林灵魂端然伫立于永恒的海滨之上。落日溅沉,接近山顶。终于剩下最后一分了,猛然一沉······

举目仰视,世界上没有了太阳。光明消逝,海山苍茫,万物忧戚。太阳沉没了。忽然,余光上射,万箭齐发。遥望西天,一片金黄。伟人故去皆如是矣。(《相模滩落日》)

我们所见过的写落日的散文,一般侧重于山光水色、余光反照的客观描写,或从中引出悲喜之情,而《相模滩落日》却不同。作者不是纯客观描写落日与后辉下的海滩奇景,而是把自己置身于风平浪静的黄昏滩头那“庄严之极,平和之至”的气氛中,描写心灵上引起的触动、顷刻之间产生的特有的感受—“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伟人故去皆如是矣”--一种“宏大无比的悲喜的情绪性体验”。这种体验当然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个人的悲喜之情,所以作者说:有物,幽然浸乎心中,言喜则过之,言哀则未及。经过理性纯化而超乎喜哀之外的这种感情,无疑是哲理化感情。

赏析: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葵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与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虽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列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赏析: 通达幽远的生命放歌 ——读《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历来被誉为书、文兼美的艺术珍品。作者一扫风靡流行的骈偶时尚,以清新自然的散体笔法记述了那次在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会;并触景生情,临境兴叹;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自然真谛的追问,坦诚且酣畅地倾诉于人性觉醒的启示录中。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佳作,仍然真切地感受到这一曲生命之歌的巨大魅力。

这篇文章的记叙成份只有短短三行文字,其中还包括这一段细腻精巧的景物描写。自“俯观宇宙之大”句后,都是亦情亦理的论说感叹。由于语言浅显晓畅,其表层文似无疑碍,但要深谙其底蕴,则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精神个性。关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前辈学者宗白华先生的评说似可代表学术界之公论: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由于政治腐朽而导致的严重内乱,西晋王朝存在仅三十多年就迅速崩溃。北方少数民族的大举入侵使士族地主阶级同普通民众一样,在战火烽烟中经历了惨痛的生离死别、颠沛流亡、国破家亡。东晋王朝所提供的相对稳当的生存环境,使他们有机会在噩梦般的回忆中,细细品味那可怕的历史灾变和人生苦难。为了寻求慰籍、解脱以至麻醉,玄学与清谈之风在士人中长期流行。这其中自然会生发出对人生苦难、生命意义、生活理想的深刻思索与大胆探求,进而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思潮与文化氛围,孕育出象王羲之那样以超迈、旷达甚至叛逆的精神姿态,勇敢追求个体人格自由与心灵解放的“魏晋名士”。王羲之虽出身与士族名门,但并不热衷于仕途经济。他为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狂放不羁。那段“东床坦腹”的传说,那泰山般屹立在书法史上的“书圣”地位,活灵活现再现出他的性情、才华和精神个性。在这篇文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生活理想的探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日,四十多位名士会聚在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清流激湍”之上,修禊嬉游、流觞赋诗、畅叙幽情,真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正是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人群环境中,作者怀着由衷的欣喜与陶醉道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境界: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在这里,我们不难体会:浩浩茫茫的天宇、林林总总的万物所引发的不仅仅是作者惊异、欢快,而且也激活了作者的思考与联想。能够听到、看到这无穷且神秘的宇宙,这繁盛且生机勃勃的世界,为什么信可乐也?当然因为这种感觉提供了主体生命存在的确证。作者大概不曾得到这一结论,但他的确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妙与珍贵。于是他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真挚坦诚地与朋友交游;摆脱物欲世情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解放、精神的自由;超逸生活的常轨,忘却生老病死的压迫,在快然自足的心灵状态中尽情地享受生命。

孔夫子曾经说过,不知生,焉知死。其实反之亦然:生之疑虑释于死之洞彻,生之快乐始于死之通达。王羲之对生命的珍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样来自于对死亡的超越。他也为“修短随化,终其于尽”深感痛惜。但是,这不能被误解为消极颓废的悲观情绪。正因为勇敢地直面自然规律,他才会认同“生死亦大矣”的古训,发出“岂不痛哉”的长叹;才会斥责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荒诞,文中散发出来的哲学意识却不难感悟。赏析: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世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到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篇三:【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 明辨散文手法,多角度切入,赏析结合讲义

第四节 品析艺术技巧

第1课时 明辨散文手法,多角度切入,赏析结合(复习课)南昌滕王阁联 李春园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这是集句联,你能写出其中涉及到的古典人物及其诗句吗? 答案 ①“我辈”句出自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②“目极”句出自韩愈《新修滕王阁记》。③“奇文”句见陶渊明《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奇文,优秀或奇特的文章。此处指王勃那篇著名的骈文《滕王阁序》。④“人在”句由《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演化而来。(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粮 食 学 群

①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②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③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④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⑤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⑥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⑦“猪娃子耶,回来哟!”

⑧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⑨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⑩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1.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散文开头段落的作用,分析时,首先应掌握全文意思,然后考虑段落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的写作对象是粮食,开篇以“吃饭了吗”的问好方式谈起,内容上就显得亲切自然。结构上,由人们对“吃饭了吗”这一问候语的不同看法,引出下文,要具体阐明引出了什么内容。

答案 ①以人们日常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②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话题,突出其重要性。2.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散文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首先确定“养猪送猪”的描写在第④~⑧段。其次分析具体有哪些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包括搔痒,梳理毛发,清除虱子,特意放些红薯皮和糠,看着它吃,于心不忍,垫麻袋,肥膘的颤动,猪哼哼唧唧,奶奶的呼唤等。指出这些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然后分析这些细节在内容上表现出的感情。最后分析“养猪送猪”这一情节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

答案 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搔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颤动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考点一 鉴赏表达方式 [先做 后讲](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篇四:散文名句赏析 先秦部分

i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远 《左传·醒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碱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庄公十年》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人谁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左传·昭公二十年》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愿以小人之腹,为群子之心。《国语·晋语九》

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有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战国策·齐策一》 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战国策·赵策一》 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战国策·赵策二》 夜行者不能为奸,不能禁狗使无吠己也,故臣能无议君于王,不能禁人议臣于君也。《战国策·魏策四》 无谋人之心而令人疑之,殆;有谋人之心而令人知之,拙;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战国策·燕策一》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战国策·中山策》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则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矣。《孟子·腾文公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庚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篇》

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荀子·性恶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六章》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秋水》 人生天地之一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人者变,其色亦变,五人而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吕氏春秋·当染》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秦汉部分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免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上书谏猎》 狡兔死,走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淮阴侯列传》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与众。《史记·魏世家》 抱薪救火,薪水不尽,火不灭。《史记·魏世家》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孔子世家》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乡往之。《史记·孔子世家》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

粮食散文赏析 篇2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以心灵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为主要目的, 主要精髓在于“仁”。所谓“仁”, 孔子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 就是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亲爱他人, 尊重他人, 与人为善, 不侵害他人利益。孔子所尊崇的“仁爱”有两条重要原则, 一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二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两者合起来, 就是孔子说的“忠恕之道”。只有以此待人, 才能达到“在家无怨、在邦无怨”的和谐境界。在这里, 我把儒家的“仁爱”思想分为三个层次。

1. 以自爱、自尊为内容的“修身之学”, 讲究修养, 以德为先

孔子认为, 自爱、自尊是获得他人“爱”与他人“尊”的前提。要想得到他人的爱心, 就要先自爱;要想得到他人的尊敬, 就要先自尊。只有从自身做起, 以自爱、自尊之心把自己修养成“仁人”, 才能由自爱而人爱, 由自尊而人敬。做人要自修其身、自爱其身, 将自己修养成品德高尚的谦谦君子, 做到心与身的有机统一。《劝学》写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充满了讲究道德人格、学会做人的道理:“仁者爱人”, “君子言必信, 行必果”,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不能正己, 焉能正人”。类似的格言, 在《论语》中俯拾皆是。

因此, 必须弘扬以“自爱”和“自敬”为核心的儒家“修己之学”, 按照孔子的“君子谋道而不谋食”的人生价值观和超越功利主义思想, 建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道德境界, 实现人性真正的真善美, 获取人生的真正价值和快乐源泉, 这才是修身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理想。

2. 以“亲亲”之爱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以感恩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孔子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 (德) “知” (智) “勇” (体) “乐” (美) “才”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修养和发展的教育家。孔子言仁的一个重要特点, 是以血缘宗法的孝悌为基点, 通过层层外推, 达到普遍意义的“泛爱众”, 故有子将其概括为“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矣”。对于孔子与儒家, 爱首先是亲子之爱, 即亲慈、子孝、兄悌。这是爱的不二源头, 是一切人际关系稳定、可信和真实的来源。儒家的仁爱思想首先要体现在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中。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是仁爱的根本。“父母在不远游”, 孝之道自古有之, 它贯穿着人类文明的长河。百善孝为先, 这孝是善, 也是本性。

高中语文选入了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文章通过记叙项脊轩引出自己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的一段“多可喜, 亦多可悲”的往事, 抒发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至爱真情。如写母亲, 借老妪转述的“儿寒乎?欲食乎?”, 写出了一个母亲最平常亦最深情的呵护。写老妪述说母亲的事后, “语未毕, 余泣, 妪亦泣”, 写出了作者对至亲骨肉刻骨铭心的哀思, 委婉动人。又如写祖母一节, 文章最后写道:“瞻顾遗迹, 如在昨日, 令人长号不自禁。”作者就是抓住这些描写, 传达出亲人之间的真情至爱, 让人读来哀婉悱恻。

现代中学生在学习上述文章时, 无不为主人公的孝所感动。他们联系到社会、他人、自己, 觉得只有做到孝, 学会感恩, 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恰恰是一种强烈的社会关怀的思想, 体现了高尚的道德美, 这样的思想品德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当今社会尤其值得强调。

3. 把“亲亲”和感恩的“仁爱”思想贯穿于治国之中, 用“为政以德”的理念治国平天下

子曰:“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以仁德的思想作为指导, 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是治国的根本。

《过秦论》先以诸侯的协力齐心反衬秦破诸侯之快, 继以微弱的陈涉反衬秦的余威不减、败亡不易, 又以九国之师的强大反衬陈涉破秦之易, 终以秦昔日由弱而强与今日虽强而败自成对比, 突出秦败亡之速之快。四组对比, 贯穿全文, 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一气呵成, 水到渠成地推出“仁义”要旨, 故有“古今第一气盛文章”之誉。

散文阅读赏析 篇3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子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至今还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略有删改)

赏析:

这篇散文撷取了生活中让人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温暖”的几件事来叙写,无论是雪天里抱起滑倒在马路中孩子的中年女人,还是雪地里帮助拖车的乡亲们,事情虽小,但以小见大,在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一种力量,热情赞美了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在结构上,作品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文中的“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到的、雪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到温暖。作者恰到好处地将看似散乱的珍珠穿起来,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景物描写生动传神,文中有近十处描写雪景的句子,作者灵活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抓住雪花的特征来写,被感动的心灵深处自然而然地抒发了感怀,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譬如“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一句,用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进行对比,有力地烘托了中年女人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热情似火的品质。文末“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一句,深情地赞美了雪花,进一步抒发对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阳湖名城51幢乙单元1201室

赏析散文形象教案 篇4

(以《向一棵树鞠躬》为例)

【教学目标】

1、继续掌握高考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教学重点】

继续掌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

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

练习巩固法,掌握散文形象鉴赏的一般常识,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巩固提高方法技巧。【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考点梳理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评价是阅读最高层级的能力。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它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有时也包括物象,如对文中出现的动物、植物的形象的鉴赏。在实际考查时,可单独考查,也可与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结合起来。

从试题内容看,命题的材料主要是现当代具有较浓人文色彩的散文,也有少量小说。从题型看,通常是以简答题形式出现。

(一)、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方法 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 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二)、物象的分析:

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

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和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景物描写本身是艺术形象,同时它又往往为描写人物服务。分析景物描写,包括体味景物特点,把握景与人的关系,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时要和语言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景物的特点是静谧感、层次感。景物对于表现思想内容和刻画人物的作用,不外乎直接表现思想内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等。

第二课时

一、明确学习内容:《向一棵树鞠躬》

二、回顾上节学习内容,明确: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解读思路:

1、物之性+人之情→志

2、整体感知,梳理结构,理解主旨。

3、注意划出描写这棵老榆树形象的语句,并学习概括其特点。即我们强调的概括形象三个字:“划、析、明”。

三、学生阅读文章,教师巡察,给予指导。

四、师生梳理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

1、设置悬念挈领下文。

2-

3、我无意发现这棵树的惊异、震撼。4-

8、生存环境恶劣

生存姿态高 生存智慧 生存信念坚强

9、小结扣题,呼应开头标题。

15、砖垛不见-蹒跚老人-砖垛来历-十八年家庭变故-老人对树的赞叹-作者感悟树人老人的翻版。

16、对树与老人的深思:树形人形叠加,忍辱负重,坚强不屈的精神。

17、呼应标题,对一种伟大精神的礼赞。

五、解答问题:文中描写的这棵榆树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外形矮小,纤弱,(或:枝叶稀疏,蓬松,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忍受痛苦,顽强生长(或:固执顽强)。

引导划出描写榆树特点的语句。第五、八段。

六、写作启示:一棵榆树,一位老人,一个民族。文章层层深入,完成了主题的三级跳。阅读本文要注意树——老人——民族三者的联系点以及作者是如何在这一联系点上展开的内容的。要特别注意文章对榆树的描写,这是下文主题得以升华的基础。拟人化手法是本文最大的特色,阅读时要认真体会。

作业:语言积累 拟人化:像树一样思维

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原文:

向一棵树鞠躬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里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颗榆树而感动。

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度过的。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当初砖每块五分,现在涨到三毛七。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用砖,要活成精呢!”

我看见肩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宛如沉甸甸的历史背负着一个厚重的民族,就那么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人生哲理散文赏析 篇5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萦绕在我们心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呐喊激荡在我们耳边。纵观古今,几许仁人志士在“生”与“义”的抉择之时,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最高明的一步,方成就其民族英雄的一生。

昔日悉达多太子,面对玉盘珍馐,沉鱼落雁甚至梦寐难得的皇位之时,毅然选择剃度出家,只为普度众生、脱离苦海。在六年日食一麻一粟以维生的菩提树参悟之后,终了得四圣谛十二因缘之法,成就无上圣道。

回顾中国,同一时期,圣人到有惊人的相似。被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以七旬高龄,孤身一人,独处大散关,为的便也是舍身问道,终在途中完成后人难以参透的《道德经》。

圣人的`一步,不仅影响了自己,更决定了后世的一生。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可以说是李白选择了酒成就了“诗仙”的美名。亦可以说是酒选择了李白而彰显其文雅高贵的气质,因此成为后世文人骚客的必备之品。

枉自三顾,卑躬之至。这一段佳话流传至今。难道东山靖王之后没有抉择吗?是镜花水月的颜面,还是光复汉室的明天?

而诸葛亮,他难道不怕失去一次鸿图大展、经天纬地的机会吗?但他深知累世难逢的明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于是,他依然效法姜太公,一生直钩垂钓以求贤主。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看似荒诞,却蕴含深意,“是时候鞠躬尽瘁以酬三顾了。”

天下三分,汉室大兴、北定中原指日可待。这是刘备孔明互相选择的结果。一人一步,一步一生,岂知人人步步相钩连。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的儒将风范犹在目前,“既生瑜,何生亮?”的惆怅也仅为罗公的笑谈而已。但英年早逝却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之终了,却选择了鲁肃作为继承人,实属高才。以至于后白衣渡江,火烧连营。斯为奠基,笔者钦佩之至。

散文《蝶》赏析 篇6

田也老师去了趟北京顺义的七彩蝶园,便和蝴蝶较起了劲,心灵随蝶翩翩舞,舞出了一段人生佳境,给文苑平添了一篇精美短文,令笔者捧读玩赏,情思跌宕,几叹美文的佳妙。

一叹立意的新颖独特。

散文的立意要求出新:别人未涉及过,很少涉及到或者虽然涉及到了,但在深广程度上又有新领域的开掘;散文的立意也要求独特,即文中的感悟是体现作者独特情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的感悟,是他人未曾产生的精神产物,他给予读者的最好是一个全新的思想、观点和思绪。

那么,面对鲜花绿草间翩翩飞舞的蝴蝶,什么样的立意才够新颖独特呢?喜爱它的美丽轻盈、绚丽优雅?赞美它破茧之后获得重生?说它是梦幻或者爱情的象征?这些无异于看见蜡烛想起老师,看见葵花想起小学生:诸多“感悟”已经被人写烂,如果复制这些并非产生于作者本人内心体验的感悟,恐怕不会给我们带来新鲜感和美感,而是厌倦,甚至憎恶,那么自然就谋杀了我们的阅读欲望。

散文《蝶》偏偏立意新得出奇,它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满园芬芳,蝴蝶翩然起舞,一派美丽祥和,令人惬意无比,这恰如人生的温和之态;然,蝴蝶面临“悬崖绝壁”勇于挑战,沉着度险,然后翩然飞起,则如人生的另一形态:面临困难险境,自如应对,超越自我,人生出彩。——“温和”与“多彩”这两种形态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状态,而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战胜险境的乐趣和超然的姿态则更令作者欢欣无比,所以他把笔墨重点倾洒在了蝴蝶战胜险境过程的描写上,赞美了蝴蝶挑战的勇气和应战的沉着。文章体现了作者对多彩人生的渴求,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哲理性的认识,其思想性、哲理性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其热烈丰富的情感给读者平静的内心带来一次新的冲击和洗礼。

二叹选材的以小见大。

要表达生命形态的温和与多彩,可以月照流霜,可以惊涛拍岸;可以小桥流水,可以夜阑听雨;可以梦寻伊人,可以沙场点兵……田也老师却没有观照人生的大起落,落笔大事物,而是单单钟情于小小的蝴蝶、蝴蝶的走“路”。——这个卑微的昆虫!它竟牵动作者心灵与之共舞,血液为之沸腾,情感因之升华,认知由此飞升,可见本文选材 的“小处着眼”, 入笔精微,以小见大。

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作者要善于感悟出他特有的不同凡响的东西。罗丹说:“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田也老师发现的不再是别人的丽蝶、庄子的梦蝶、梁祝的化蝶,而是拨开这些熟悉的印象,从蝴蝶身上找到陌生点,发现人们从不在意、没有思考过和没有写过的东西,他来写蝴蝶面临困难险境的大胆、谨慎、沉着,自如,这才是他自己独特的体验、心灵的感悟。正如雷达先生所说:“生活的内涵不是眼睛看到的,而是心灵体会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东西。”田也老师的散文,大多从人们熟悉的普通人物、平凡事物或者微小细节中发现其不平凡的意义,表达出独特的体验和感悟,传达给读者的感受是新鲜的,愉悦的,振奋的。

粮食散文赏析 篇7

一、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游褒禅山记》名为游记,其实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二、前后照应,慎密谨严

1.从整体来看,前边的记游是为后边的感慨和议论提供形象根据,为它服务;反过来,后边的议论又揭示了记叙的意义和作用,赋予记游以一种特定的思想意义。这样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而后段开头的“于是予有叹焉”,正是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前后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从各个自然段间的关系看,除了末尾两小段记同游者和写作年月日外,主要四段的安排是,一四段相呼应,一三段相呼应。第一段引出“华”字的“音谬”,第四段则应“音谬”,对“后世之谬”抒发感慨,提出必须“深思而慎取”的劝勉。以二、三两段而论,写前洞是为后洞的幽深难“穷”作陪衬,而两洞的叙述又作为第三段的张本。第二段记前洞的“其下平旷”和“而记游者甚众”,记后洞的“窈然”“甚寒”和记游者之“已少”“又加少”,则是与第三段中“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遥相呼应。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概括。至于第三段的“世之奇伟……常在于险远”,实因前段中“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一句而得到启发,加以引申发挥。

3.两段文字末了都在“悔”上作结,也显得作者在布局上的精心安排。

综上所述,可见其决非任意凑合之作可比。尽管作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但除为说理者外,实无多余之笔,因此显得章法谨严,无懈可击。

三、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文章结构的严密还表现在题材的选择和详略安排上。可以这样说,文中所用题材都是围绕着所要阐明的道理的,因而其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凡与所提的中心论点有关的就写得详一点,反之,就简略一点,甚至干脆不写。试看作者对褒禅山、华山洞的景色就不作具体详尽的描写,对登山探洞的动机、所作准备和当天气候等一般游记常写的内容略而未提,而在头段中却用大半文字写与华山的“华”字直接有关的内容。这一处理显然是为后文说明“深思而慎取”的必要性埋下伏笔。但这一点又与全文中心论点无直接关系,所以第四段只用不到五十字带过。第二段写前后两洞更是详略分明。后洞较详着笔,其实也只着重于写“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下的经过情形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的悔恨,而洞内所遇却未着一字。警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异常简括,用连锁句式强调洞“深”、进“难”、见“奇”三者间的因果关系,以便为后文“非有志不能至也”这一观点提供依据。这样,有详有略,详略完全服从于思想内容的需要。

第三段是全文的中心段。它从古人“有得”谈起,接着以““有志”为中心进行分层论述。文章作在“至”和“悔”上。先说““至”,作者肯定“非有志者不能至焉”,说明“有志”,是“至”的首要条件。而后又用两个“亦不能至也”,说明“力”和“物”在一定条件下对“至”也会起决定作用,因此“有志”还不能说是充分条件。最后又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不能至和“尽吾志也不能至”两种情况,得出“有悔”和“无悔”两个不同的结论,从而强调“有志”的必要性。这正是作者的所谓“所得”,也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所在。

粮食散文赏析 篇8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林徽音的散文《一片阳光》的结构艺术,认为全文是以“情绪的旅行”为线索,串连起宇宙客观自然与人性、文化艺术与人的情绪、美与人的情感等众多内容间的密切关联,汪洋恣肆之论与娓娓道来之笔相得益彰;作者以感受现实中的一片阳光带来的美感起笔,以再现记忆中对同样的心境的联想结束,全文纵横捭阖,收放自如。

关键词:林徽音《一片阳光》结构艺术《一片阳光》是林徽因作品中不多见的轻快之笔,尽管字里行间也时时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与寂寞,但文章处处洋溢着美,跳跃着乐观与激情;作者用饱蘸智慧之笔,抒写着她丰富细腻的情感和对文学艺术与人性的独到思考和理解。阳光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源,阳光代表光明、温暖、积极、热情、希望、力量……“阳光”的意象充溢着诗情画意,标题“一片阳光”既是真实的阳光,生命的阳光,也是作者心中的阳光,颇具象征意蕴,耐人寻味。

《一片阳光》全文约三千字,形散神聚,结构谨严。

文章起笔就把读者带进那种林徽因式的灿烂而又纯净恬静的诗美境界。当那一片澄黄的阳光由窗棂横浸到室内,作者就习惯地在沉寂中要辨别它那交织烂绚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看它洁净地映到书桌上时,感到桌面上平铺着一种恬静。“那种静,在静里似可听到那一处琤琮的泉流,和着仿佛是断续的琴声,低诉着一个幽独者自娱的音调。看到这同一片阳光射到地上时,我感到地面上花影浮动,暗香吹拂左右,人随着晌午的光霭花气在变幻,那种动,柔谐婉转有如无声音乐,令人悠然轻快,不自觉地脱落伤愁。”这一段对令人悠然轻快、脱落伤愁的阳光的描摹,融合了听觉、视觉、嗅觉等诸多感觉营造出了多维度立体的意象,不但抒写出作者对美的瞬间的捕捉、发现与执着的追求,也浸透着作者本人那优雅、潇洒、浪漫的气质,所谓境由心生。读者从“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可以体味作者对阳光、对自然、对美的无限钟爱。以心去感悟美,以诗化的语言去表现“美”,这美就已成为从作者灵魂深处发出的生命之美,她用“艺术家的眼睛”,用“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底里去”的触觉,细腻地表现了美的瞬间的感觉。

作者因这一片春初晌午的阳光,思绪翩然蝶舞,引发了应如何珍惜人类文化的探讨,接着,通过回答“我们活在这世上到底最珍惜些什么?”的问题,宕开一笔,引入“宇宙万物客观的本无所可珍惜,反映在人性上的山川草木禽兽才开始有了秀丽,有了气质,有了灵犀。……没有人的感觉,人的情感,即便有自然,也就没有自然的美,……惟其人类有这类情绪的驰骋,实际的世间才赓续着产生我们精神所寄托的文物精萃”等对自然的美、宇宙客观事物与文化、人性等宏观问题的阐释,这同时也是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思。

作者的思绪一发不可收,进而探讨“艺术所由来的渊源(人的情感智慧)又当如何珍惜才算合理?”的这一核心问题,这一问和上一问两个设问紧密相关,体现了文章内容的内在逻辑,即由宏观问题的讨论转回到作者个体的情绪:作者为着这片清婉可喜的阳光、一种“美的感人的力量”迫使自已把握住这一种“无踪迹的流动”的“各种或可捉摸的质素”,并设法表现自己“内心交流变化的各种联想”,即所谓“艺术冲动”,这“艺术冲动”虽使作家此时情绪上一片紊乱,但此时作者头脑中清楚无比的是它的“质素”至少包括“内心交流变化的各种联想”,下文顺其自然地写出了两种豪侈的光常引起作者“心绪紧张如同花开”的联想:一种是烛光,另一种便是这初春晌午的阳光。而且,作者再一次抒写这一片阳光美得如画如诗,美得具有动人的气息。作者不断地抒写这一片阳光的美,并没有令人觉得重复,反而令人觉得这是一种不断深化、扩展的过程,虽又回到起点上,却又有了朝向新的可能。

于是,牵出对过去那萦绕于心挥之难去的关于童年时经验的联想:作者6岁时因病被囚禁休养,在那种孤独寂寞难堪的日子里,在被初春的那一片诱人的阳光触动的一瞬间,萌发出对美的体察和感知。进而回答了“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尽管作者说这“问题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但事实上——那片阳光是照进孤寂之心的圣洁之光,是光辉灿烂,是恬静平和,是生机、繁盛,是自由,永恒,是温暖、欢乐,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征,是缓解寂寞孤独的良药,因而有着“动人的气息”。

正是因为有了童年的这种感觉作为依托,阳光在作者的眼中才变成那样特别的事物,才是“诗”,才是美,而且产生了强烈的表现它的“艺术冲动”。读者再联系文章开篇第一段末尾的那一句“在舒扬理智的客观里使我偶一回头,看看过去幼年记忆步伐所留的残迹,有点儿惋惜时间;微微怪时间不能保存情绪,保存那一切情绪所曾流连的境界”。作者这里不是怪时间流逝得太快,而是怪一切美好的情绪都消逝得太快。但是,惟独这二十年前小孩子在孤独中养病时的那一片阳光的美,带给作者的心灵震荡,却长长久久地留在记忆里,成为此时极自然的联想。个体生命中童年的这种特殊的经历,使作者获得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的情绪体验,这片美的阳光也成为作者一生面对苦难战胜病痛折磨笑迎悲绝生活的力量。

尽管岁月带走了作家的童年,但童年赤子纯真的心灵状态依然故我。艺术家在对现实的观察和体验中,由于融入了个体的情感、文化经验和审美理想,所以在凡人看来常见的阳光,在作家眼里是那样独特而敏感,一片阳光对于作者来说,就成为产生艺术冲动的灵感之源,成为孕育创作之树的根。

全文充溢着天花缤纷的灵思妙想,但步步铺设,环环相联——大到讨论人类对自然、对文化、对艺术共通的思想意念与情绪情感,小到作者内心因这一片阳光而产生的不易抑制的“艺术冲动”以及关于美的解读,情思如泉喷涌,作者写来开阔处疏可走马,细致处密不透风;超逸流畅,无拘无束。但并未肆意行文,通篇以“情绪的旅行” “情绪的驰骋”为线索,串连起宇宙客观自然与人性、文化艺术与人的情绪、美与人的情感等众多内容间的密切关联,现实与记忆交错相辅,汪洋恣肆之论与娓娓道来之笔相得益彰;作者以感受现实的一片阳光带来的美感起笔,以再现记忆中对同样的心境的联想结束,全文纵横捭阖,收放自如。

参考文献:

[1]刘雨.艺术经验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临床总结 论文下一篇:改善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