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精选12篇)
口头上当面叫“妈”、“娘”、“妈妈”。字面上或是对外人说时称之为“母亲”、“家母”、“我妈”“老母亲”“老娘”“老太太”“老妈”、“高堂”等。,当面口头叫“爸妈”、“二老”、“爹娘”等。书面或对外人时称“双亲”、“二老爹娘”、“二老”“父母”“爹娘”等。,口头当面称呼为“爷爷”、书面或对外人时称“祖父”、“爷爷”。口称曾祖父为“老爷”,书面或对外人称之为“曾祖父”。高祖,口称“老老爷”书面为“高祖父”。
孙子称祖母,口称当面时叫“奶奶”,书面或对外人说时为“祖母”、“奶奶”。口称曾祖母为“老奶”、高祖母为“老老奶”。书面称曾祖母为“曾祖母”,高祖母为“高祖母”。,口头当面称“大爷”、“大伯”、“大大”或“大爹”、“二爹”等。书面或对外人时则称之为“伯父”。
父亲的弟弟,口头当面称为“叔叔”、“大叔”、“二叔”“三叔”或“大爹”、“二爹”„„等。书面或对外人时称之为“叔父”、“大叔”、“二叔”„„等
伯父的妻子,当面口头称“大娘”、“大妈”、“二娘”、“二妈”等。书面或对外人称“伯母”、“大伯母”、“二伯母”等。
叔父的妻子,当面称“婶娘”、“婶子”。书面对人称“婶母”“婶娘”。
姐妹,一般都称“姊妹”,当面称或书面称呼都是“姐姐”、“妹妹”、“大姐”、“小妹”等。
兄弟之称呼,当面口头称兄为“哥哥”、称弟为“兄弟”、书面称兄为“兄长”、“兄台”,称弟为“弟弟”、“老弟”或“老三”、“老四”等。
口头当面称,或者直呼妻子的名字,或者叫“小X”“老X”,农村有些地方叫“孩子他娘”、“孩他妈”。书面或对外人时则称道较多。书面往往直呼其名,或是“亲爱的XXX”。对人时则称“爱人”、“老婆”、“内人”、“妻子”、“夫人”、“家里的”。有些甚至称“贱内”,“贱荆”。年龄大时则称为“老伴”、“老婆子”。
妻子称丈夫,口头当面称“当家的”、“孩子他爹”、“他爸”、“老张”、“老李”或者直呼其名。对人时则称“男人”、“我那一口子”、“丈夫”、“爱人”、“孩子他爹”、“孩他爸”、“老伴”等。
妻子对丈夫的父亲,口头当面称为“爸爸”、“爹爹”、“达达”,是随着丈夫而称呼的。对人或书面称呼则称为“公公”、“公爹”、“孩子他爷”。
妻子对丈夫的母亲,口头当面称“妈”、“娘”,是随丈夫来称呼的。对人或书面时则称“婆母”、“婆婆”、“妈妈”。
妻子对丈夫的兄长,口头当面称“哥哥”、“大哥”、“二哥”等。对人称“大伯子”。书面称为“大伯”“哥哥”“大哥”等。
妻子对丈夫的弟弟,口头当面称“兄弟”、“弟弟”或直呼其名。对人称时叫“小叔”、“他二叔”、“他三叔”等。书面称时叫“弟弟”或直呼其名。
妻子对丈夫的姐姐,口头当面称为“姐姐”、“大姐”,“二姐”等。对人称为“大姑子”、“孩子他姑”。书面称为“姐姐”、“大姐”、“二姐”等。
妻子对丈夫的妹妹,口头当面称“妹妹”、“小妹”、“大妹”、“二妹”等。书面称时为“妹妹”、“小妹”。对人称时为“孩子他姑”、“小姑子”、“小姑”。
妻子对丈夫兄弟的配偶,口头当面称长者为“嫂”、“嫂子”、“大嫂”、“二嫂”等。长称幼为“弟妹”。互相之间称为“妯娌”。对人称“孩子他婶”。
兄对弟的妻子,对人称为“兄弟媳妇”、“弟妹”、“弟姐”、“老二家的”等,当面称“弟妹”、或直呼其名。
弟对兄的妻子,对人、当面、书面均称“嫂子”、“大嫂”、“二嫂”等。
祖父母称孙子辈为“孙子”、“孙女”、“孙子媳妇”或直呼其小名、大名。
父母称子女直呼其小名,爱称“小子们”、“闺女”。称儿子为“小子”、“大小”、“二小”等,或者直呼其名。称闺女为“闺女”、“丫头”、“妞儿”、“妮子”“奴儿”或直呼其乳名。
称儿媳妇,对人时叫“媳妇子”、“媳妇”、“儿媳妇”。当面叫“XX他妈”,前面把孙子的名字加上。或者是直呼“XX媳妇”,前面把儿子的名字加上,也有的直呼其名。
兄弟的儿女,兄弟、姐妹、妯娌都称之为“侄儿”、“侄女”,出嫁之后的姊妹则对人称为“娘家侄儿”、“娘家侄女”。
一、只称正职不称副职, 以正代副
人们之间的关系, 主要有亲缘、地缘、业缘三大类。业缘关系是在具有共同事业或从事相同劳动、工作的人们之间形成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业缘联系越来越占据人际关系的重要地位。因此, 从业人员之间的称呼语也就越来越充实并完善化。
可是, 人们现实的口头称呼中, 出现了一种只称正职不称副职、以正代副的情形。如明明是“副科长”“副处长”“副局长”却一律称为“科长”“处长”“局长”。探究起来, 其中有语音上的问题, “科长”“处长”“局长”等两音节, 合乎汉语词双音化的倾向, 读起来比三音节的“副科长”“副处长”“副局长”等上口。而更重要的大概还是出于想要满足被称呼者的心理期盼。对这种较普遍的以正代副的职衔错称现象, 目前已不容易去人为地断然规范, 不过在正式交际场合以及书面语领域要加以限制。
二、“小某”比“老某”大 (“某”表姓氏)
在人们交往的称呼中, 有一种很普及的姓氏附词素“老”或“小”式, 对青年叫“小某”, 对中老年叫“老某”, 而对有一定贡献的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老年人尊称为“某老”。这里的“老”“小”不仅有区别年龄的意义, 也有表情作用。“小”有年轻、亲切的意味;“老”除了有亲切的意味, 还带有尊敬的色彩。这种称呼式反映了我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可是, 与上面“老”“小”表年龄的基本意义相违, 现实常常出现一个单位里“老某”比“小某”实际年龄小, “小某”比“老某”实际年龄大的奇怪现象。究其原因, 一是称呼具有习惯性, 年轻的“小某”已经不年轻了, 人们相沿袭还叫他“小某”。这会形成后入单位的“老某”小于单位原有的“小某”。二是称呼与性别有关。一般来说, 男性追求成熟意识较盛, 而女性向往青春心理较强。顺应被称呼者的心态, 人们对女性多偏称“小某”, 对男性多偏称“老某”。这也会促进“小某”大于“老某”现象的存在。与此种反常称谓有类似点的还有如:某些人称呼的“小兄弟”或“小妹妹”, 实际上与其子女同龄;孩子们把与自己姥姥年龄相当甚至高于姥姥的保姆唤作“阿姨”, 孩子们的家长也随之称“某姨”;一些年轻人, 特别是男青年, 对年龄与父母相当的中年女同志称“大姐”等。
三、称“大叔”“大伯”的妻子为“姨”, 把上一辈的女性均称为“姨”
现今一些人们使用的拟亲属称呼已打破传统的系统, 出现了很大的变异。传统上, 小字辈对上一辈的拟亲属称谓规律大致是:以自己的父亲 (如果父亲不在, 则以母亲) 的年龄为标准, 较长者称“大伯”, 其配偶必称“大娘”;较幼者称“大叔”, 其配偶理所当然地称“大婶儿”。可是, 今天在城市里, 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儿童的称呼中, 基本上取消了“大娘”“大婶儿”, 取而代之的是一律称做“姨 (或阿姨, 下同) ”。不仅如此, 在今天的变异称呼里, 青少年、儿童对上辈熟人中的未婚女性, 也一律称为“姨”而不称“姑”。
这告诉我们, 现代汉语拟亲属称谓词的亲属色彩正在弱化, 现代汉语拟亲属称呼系统正在简化。这种对上一辈女性一律称为“姨”的简化称呼也方便交际, 符合现代生活追求简明便捷的潮流。
四、爸爸叙称妈妈为“妈妈”、妈妈叙称爸爸为“爸爸”, 女儿自称为“女儿”
称呼词一般区别为对称、叙称、自称三种形式。对称是说话人当面称呼听话人的称呼;叙称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交谈中叙述到第三者, 而对第三者所作的称呼;自称是交谈中自己称呼自己。考察现代汉语称呼系统可以发现, 人们在叙称、自称的使用上也存在反常现象。
语例一:在现代小家庭中, 夫妻与子女交谈叙称对方往往是随着子女去称呼。比方, 丈夫对孩子说:“明明, 别闹, 让妈妈看书”, 妻子对孩子说:“明明, 去叫爸爸来吃饭”。不仅如此, 父母对“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叔叔”等的称呼, 也均随同子女角度去称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随儿称呼”的反常现象呢?可能主要是出于方便子女的语言习得。父母是子女习得语言的第一任教师。这样称呼当然易于幼儿的学习与掌握。因此, 随着子女年龄增长、语言习得的完成, 这种“随儿称呼”的现象会逐渐减少, 以致最终会完全回归。另外, 这也对表达亲缘关系的感情, 对创造一种祥和亲切的家庭气氛是有用的。
语例二:夫妻双方互相随同对方称呼亲属。这也是一种变换视点的称呼语。而且这里的变换视点的称呼, 既可用于叙称也可用于对称。比方, 妻子直接称呼公公、婆婆为“爸爸、妈妈”, 丈夫也直接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等等。对比传统, 可以发现直接称对方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 亲情意味最浓。现代家庭中夫妻双方一般都采用此种称呼, 以致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感觉不到它是一种反常使用了。我们应该充分肯定这种新派称呼法。它对表现亲情, 对密切亲属关系, 创造现代家庭祥和亲切的氛围都是大有裨益的。
语例三:在与对方交谈时, 立足对方视点自称自己。这种反常称谓不仅在亲属称呼系统中存在, 社交称呼系统里也有。如, 父亲对女儿说“孩子, 爹不是不关心你”。老师对学生说“你要听老师的话”。女儿对爸爸说“爸爸不要生气, 女儿向您承认错误”。徒弟对师傅说“让徒弟自己做吧”等。
上面诸例, 不论是对称还是叙称、自称, 它们的共同点是立足对方视点去使用称呼, 都是站在对方角度去说话, 因此它们都具有密切人际关系等明显的社交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一、给历史以新闻的观照
《厚重河南》是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版面,但它在展现历史时采取的不是对史学家的史料的简单复制与粘贴,而是由记者亲自跑到历史的现场去感受,去采写,它是记者眼中的、手下的历史,而不仅仅是史学家的历史;它是由新闻人采写的、以新闻的视角、新闻的手法表现的历史;它是历史,但它又具有了新闻的价值。具体分析《厚重河南》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记者亲自去采写信息。这在每一个主题中都有清晰的体现。例如:1.体现在大标题中的"访"字,《踏雪寻访博古城》、《冬日寻访墨子故里》、《探访郑州老坟岗》、《叩访朱仙镇》等;2.体现在文章中作者对在某时去了某地的交代上,"深秋时节,沿着商代古城墙,记者实实在在地走了近似正方形的一周……"(《商都梦寻》);"采访'杜康',正值三夏大忙……"等。(二)由现实景观切入历史。《厚重河南》对历史的展现采用的不是直接进入远逝的历史的方式,而是由历史遗留下的现实景观作为切入点,由作者亲赴历史现场,在对现实的采写感受中逐渐地深入历史,而有关现实景观的信息本身就是新闻,比如在《从厨师到名相》中有关伊尹祠现状的一段描写:"眼前伊尹祠规模不大,正殿5间,东西两配殿各3间,前门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内瓦砾遍地,凌乱的蒿草一米多高,一棵老梧桐下的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整个祠堂灰瓦灰墙的色调暗淡,屋顶满是枯叶,正殿后墙坍塌,失去支撑的屋脊也塌下一边。陪同记者的姬朝武老人,退伍后……前不久,他听人说在一条水渠的下面,有一块关于伊尹的清代石碑,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老人一合计,每人出200多元钱雇农民把石碑给挖了上来。"伊尹祠破败不堪的现状及新挖掘的石碑都是为广大受众所不知的新鲜信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三)用新闻的手法表现历史。《厚重河南》在展现历史及获取信息的方式上,很多时候采用的是新闻的手段。比如,通过who、when、where、what四个w展现信息,"2003年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嵩山纸房乡龙头村空桑涧旁的伊祠……"(《从厨师到名相》);"几天前,我们步行来到熊儿河桥上,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新的南关大街已露雏形,但桥下仍是记忆中的臭水沟。一个闲坐在这里的老太太听说我们问熊儿桥的情况……"(《寻古问今郑州古桥》);通过采访获取信息,"据王宴春老人讲,吹台西去300米外的繁塔……"(《禹王台下话古今》);"第二次到岗李村,见了岗李村的李杰三老人。他说,岗李村是从山西阳城县迁来的……"(《古荥陈迹思古风》);"当地的同志说:'如今的梅林铺村早已没有梅林了……"(《踏雪寻访博望古城》)。
二、给历史以艺术的风貌
《厚重河南》独特的写法除了表现在它的新闻性上外,还表现在它的文学性上。把历史与文学结合起来,给历史以文学艺术的风貌,使之符合大众的口味,让大众想读,乐读,爱读,是《厚重河南》的目的之所在,也是《厚重河南》的成功之所在,更是《厚重河南》的创新之所在。《厚重河南》的文学艺术性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一)形式上。《厚重河南》的文学性在形式上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标题制作上的文学性。从《厚重河南》每个主题的大标题上,读者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它扑面而来的文学气息。如:《多少旧梦是城中》、《商都梦寻》、《古荥陈迹思古风》、《百年沧桑大同路》、《荆紫关传奇》、《会馆闻笙竹汴京怀晋商》等。二是写作手法上。《厚重河南》在写作上的文学性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对现实景观的描写上,"此时此刻我就站在淅川县荆紫关镇的制高点上,俯瞰着脚下的这座小镇。在深秋透明的阳光里,在野菊花和黄姜的馨香中,这座地处南阳盆地西部的小镇显得越发神秘而幽远。"(《荆紫关传奇》);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上,"晋商从'俭为美'到'奢为贵的蜕变,当然不是看戏的错。开封陕甘会馆之所以笙竹之声不绝于耳,也不完全是为了功利的目的,还有自娱的味道在其中,也和开封乃至中国戏曲盛行的大环境有关。
都说晋商到了后期,越发腐败了。想想也是一种必然。
一旦生意做大时,晋商与官府的来往就不可避免。最初做易货贸易时,靠的是勤勉,不求人也罢;后来做票号,专为工商业提供金融服务,仗的是信义和严格的管理;但是到了后期,票号的业务重点转移到争取巨额官款,生意成了交易之后,穷奢极欲的风气随之大开。"
"山西商人最后在生活上走向腐败,与清末的时势也有一定的关系。作为男人,作为商人,在眼看着国事已现颓势,又无力挽回时,难免会有些人到脂粉堆里寻觅安慰,在吞云吐雾中逃避现实。"(《会馆闻笙竹汴京怀晋商》);对历史细节的放大上,如:《范仲淹墓园的历史之谜》中用三千多字详写范仲淹墓园中'神道碑'上缺20多个字的谜。(二)内容上。《厚重河南》的文学性在内容上的典型表现就是对民间传说、民间习俗的采用上。比如:在《迎福迎祥我城隍》中有一段关于隔扇门的传说,"说起城隍庙的隔扇,还有个离奇的传说。据说,当年修建郑州城隍庙的时候,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来到施工现场。他说自己是个木匠,会雕刻,想在这里找点活。监工非常不耐烦地说,没活可以让他干。老木匠执意请求:'让我试试吧。'监工根本没有把老木匠放在眼里,心想随便打发他走得了,就用手一指说:'那边有个树疙瘩,你想刻个啥就刻个啥吧。'
老木匠没有再答话,拿起墨斗走到树疙瘩前,蹲在那里,就在那个树疙瘩上横一线,竖一线地画起来。画过墨线后,老木匠拿起墨斗悄悄地走了。
干活的人们突然发现老木匠走了,便都围过来看这个树疙搭。除了横七竖八的墨线外,再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监工走过来说:'我就知道他干不了什么,横竖是个混饭的。'说着,他抬起脚朝树疙瘩一踢。奇迹出现了:只听见'哗啦'一声,树疙瘩开了,霎时变成了六扇精美绝伦的雕花隔扇门。人们惊喜地大叫:'鲁班爷爷显圣了'!"像这样的传说在《厚重河南》中有很多,它们不但增加了这一版的文学性、趣味性,而且为该版赚取了许多的眼球。
三、给历史以历史的本真
《厚重河南》是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刊,写历史自然是其主要的内容。历史是客观的,写历史显然要遵循史学的规则。比如:根据考古的发现来写某一处遗迹,从发现到完全显现的过程,在这里以《商都梦寻》中的《古都追梦》一节为例。在这一节里,作者详细地记述了古代商城遗址是如何在50多年前由一个名叫韩维周的小学教师发现的,又是如何考古挖掘的,以及如何推测出它就是具有了3500多年历史的古商城遗址的全过程;根据文史资料的记载来再现历史的真实等,"据《史记》记载,张良的祖辈5人先后担任韩国的国相,韩之后,20多岁的张良把全部的家产变卖,寻找勇士刺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多少旧梦是城中》)《厚重河南》对于远逝历史的展现都是严格按照有关的文史资料的记载进行的,目的也就在于给历史以本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厚重河南》专刊在写作方式上是非常独特的,它不但涉及历史、文学的写法,还涉及新闻的写法,是一种兼及三者的创新文体。这种文体既照顾到了历史的原貌,又糅合了文学艺术的风味,同时又在总体上给以新闻的把握,使历史不但具有了新闻的价值,而且还具有了文学艺术的风貌,真正做到了新闻性与历史感的统一、理性思考与感性描写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雅与俗的统一、创新与创收的统一。
(编校:张红玲)
在北京中国记协俱乐部里,记者和诗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兴致正浓时,记者问:"诗人今年几岁?"答曰:"千岁,鼻祖五千岁。"诗人问:"记者今年年庚几何?"答曰:"记者今年九十九。"
这一问一答很有意思,幽默、实在而又不玄乎。"诗人千岁"隐喻我国最早的诗歌专集《诗经》已有千年的文明史,"鼻祖五千岁"系指五千年的文明史。然而"记者今年九十九"也是有根有据的。记者,即新闻记者。在我国最早出现"记者"一词的日期是1905年3月10日上海《申报》,一篇题为《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的文章中。从1905年到2004年,正好九十九岁。
1905年以前,中国的新闻记者叫什么?说来也真有趣,从"笔者"、"笔耕者"、"笔受者"到"友人"、"访友"、"访事"、"访员",然后又由"访事"、"采访"、"访员"到"记者",确实由称呼的发展变化中,可以观窥到一部中国新闻史话的缩影。
1875年(清光绪元年)7月7日,《申报》首次刊登招聘访事的广告,应聘担任访事的条件是:"必须学识兼长,通达事务,并为人端正,实事求是者。"并称:"薪金当从丰酬送,愿者来馆面议。""访事"就是"记者"的前称,从这个中国最早的记者招聘广告上看,首先把广义的"笔者"、"笔耕者"、"笔受者"趋向专业化,然后又突出了新闻报纸的特性,再后规范了从业人员的身份特征权利义务。
李霞说:“李局长找刘主任有事,我和他这就回局里。”说罢就与刘二一道走了。
一晃几个月过去,这天晚上,刚吃完饭,刘二的手机响了,接起来一听,是李霞。李霞说:“刘二,李局长要的总结稿你写完了没有?”
电话那头的声音,小丽听得一清二楚,她想说什么又忍住了。
又过了几个月,这天晚上刘二和小丽在外面散步,突然碰到李霞。李霞先朝刘二打招呼:“喂,晚饭吃了?”两个人没说几句话,李霞就走了。此时,小丽一点儿散步的雅兴都没有了,对刘二说:“回去吧,今晚风大太冷。”
一回到家,小丽就大发雷霆:“你老实交代,是不是跟李霞有一腿?”
“你这是说的哪儿的话呀,根本没影儿的事!”刘二虽然回答得理直气壮,但心里却打颤鼓,因为李霞真的成了他的情人。
小丽骂道:“你以为我是傻子吗?我已经看出来了。”
刘二一想,自己和李霞刚刚搭上情人关系,小丽凭什么看出来?于是硬着脖颈说:“说话要有证据,没有证据就是诬陷。”
父亲的父亲:爷爷、公公 母亲:奶奶、婆婆
父亲的哥哥:大爷(轻读)、伯伯、伯父 嫂子:大娘、大妈、伯母 父亲的弟弟:叔叔 弟媳:婶婶、阿姨
父亲的哥弟的子女:堂哥、堂弟、堂姐、堂妹 父亲的姐妹:姑姑、姑妈 姐夫、妹夫:姑父、姑爹、姑丈
父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父亲的祖父:太爷、太公 祖母:太奶、太婆 父亲的伯父:大爷、大公 伯母:大奶、大婆 父亲的叔叔:三爷、三公 婶婶:三奶、三婆
父亲的伯父、叔叔的子女:堂伯、堂叔、堂姑 父亲的姑姑:姑奶、姑婆 姑父:姑爷(不轻读)、姑公
父亲的姑姑的子女:表伯、表叔、表姑 父亲的外祖父:太姥爷、太外公 外祖母:太姥、太外婆 父亲的舅舅:舅爷、舅公 妗子:妗奶、舅奶、舅婆 父亲的姨姨:姨奶、姨婆 姨父:姨爷、姨公
父亲的舅舅、姨姨的子女:表伯、表叔、表姑 母
母亲的父亲:姥爷、外公 母亲:姥姥、外婆 母亲的哥弟:舅舅 嫂子、弟媳:妗子、舅妈
母亲的哥弟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母亲的姐妹:姨姨、姨妈、阿姨 姐夫、妹夫:姨父、姨爹、姨丈
母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母亲的祖父:太姥爷、太外公 祖母:太姥、太外婆 母亲的伯父:大姥爷、大外公 伯母:大姥、大外婆 母亲的叔叔:三姥爷、三外公 婶婶:三姥、三外婆
母亲的伯父、叔叔的子女:堂舅、堂姨 母亲的姑姑:姑姥、姑外婆 姑父:姑姥爷、姑外公 母亲的姑姑的子女:表舅、表姨 母亲的外祖父:太姥爷、太外公 外祖母:太姥、太外婆 母亲的舅舅:舅姥爷、舅外公 妗子:妗姥、舅姥、舅外婆 母亲的姨姨:姨姥、姨外婆 姨父:姨姥爷、姨外公
母亲的舅舅、姨姨的子女:表舅、表姨 其他
什么是舅表、姨表、姑表?
你管表姐的爸爸叫舅舅,她就是你的舅表。你管表姐的妈妈叫姨姨,她就是你的姨表。你管表姐的妈妈叫姑姑,她就是你的姑表。怎么称呼舅表、姨表、姑表的家人?
去舅舅家,碰到妗子的家人,一般是按舅表的叫法叫,他叫姥姥,你也叫姥姥。去姨姨(姑姑)家,碰到她丈夫的家人,也和表哥姐弟妹一样叫法,他们叫爷爷,你也叫爷爷。
怎么称呼伯母、婶婶的家人?
第一,行政职务。它是在较为正式的官方活动,如政府活动、公司活动、学术活动等活动中使用的。如“李局长”、“王总经理”、“刘董事长”等等。
第二、技术职称。如“李总工程师”、“王会计师”等。称技术职称,说明被称呼者是该领域内的权威人士或专家,暗示他在这方面是说话算数的。
第三,学术头衔。这跟技术职称不完全一样,这类称呼实际上是表示他们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造诣如何。
第四,行业称呼。如“解放军同志”、“警察先生”、“护士小姐”等等。在不知道人家职务、职称等具体情况时可采用行业称呼。
第五,泛尊称。它是指对社会各界人士在较为广泛的社交面中都可以使用的表示尊重的称呼。比如“小姐”、“夫人”、“先生”、“同志”等。在不知道对方姓名及其他情况(如职务、职称、行业)时可采用泛尊称。
问候细节
?问候要有顺序
一般来讲,下级首先问候上级,主人先问候客人,男士先问候女士。
?握手时谁先伸手
握手时讲究“尊者居前”,即尊者先伸出手。主人和客人握手,客人到来时,主人先伸手;客人离开时,客人先伸手。
?因场合而异
在国外,女士与男士握手,女士可以不站起来。但是在国内,工作场合男女是平等的,在社交场合讲究女士优先、尊重女性。
?内容有别
由于中国人和外国人、陌生人和熟人、本地人和外地人的风俗习惯都不太一样,可以使用最普通的称呼包括行政称呼、技术称呼、行业称呼,也可以选择时尚性称呼,比如先生、女士等。和外商打交道时,更习惯称呼先生、小姐、女士等,慎用简称。
称呼原则
① 礼貌原则。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合乎礼节的称呼,正是
表达对他人尊重和表现自己有礼貌修养的一种方式。交际时,称呼对方要用尊称。现在常用的有:“您”--您好,请您… … ;“贵”--贵姓、贵公司、贵方、贵校;“大”尊姓大名、大作(文章、着作) ;“老”张老、郭老、您老辛苦了;“高”高寿、高见;“芳”芳名、芳龄等。在交际场合对任何交际对象都忌用浑号、绰号。
② 尊崇原则。一般来说,汉族人有崇大崇老崇高的心态,如对同龄人,可称呼对方为哥、姐;对既可称“叔叔”又可称“伯伯”的长者,以称“伯伯”为宜;对副科长、副处长、副厂长等,也可在姓后直接以正职相称。
如果说教师称呼学生的姓名是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话, 那下面这样的称呼就是无情剥夺学生姓名权了。很多教师借班上公开课、评优课时, 面对不熟悉的班级和学生, 他们不是试着提前去熟悉学生、记住其姓名, 或提前准备个姓名座次表, 而是于课堂之上手指学生“你, 你”地叫着, 或以方位词“前面的这位, 边上的那个, 后面的那位”等指称。这是多么居高而下的手势, 多么冰冷和无情的符号般的呼叫, 这体现的是师生间我尊你卑的上下级关系, 演绎着的是教师的强势和学生的孱弱。师生关系怎么能平等、和谐、自然?以“你”或方位符号代名, 总感觉很陌生, 很不舒服, 很没有尊严, 没有令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被信任。要知道“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为何不能试着提前强记学生的名字, 为何不能在姓名座次表的帮助下准确呼喊学生的名字, 传递一份尊重、重视、温馨和关爱呢?
《剥开教育的责任》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罗恩·克拉克老师应邀带着全班37名学生去白宫, 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希拉里接见了他们。学生们参观了白宫, 并与总统和夫人交谈。当同学们列队与总统和夫人告别的时候, 克拉克注意到, 总统夫人希拉里竟然叫出了每个学生的姓名。书里说:希拉里是“用心在做功课”, 从而赢得了学生的敬意。
一个“用心在做功课”道出了所有的玄机。试问:“我们用心了吗?”我们做得如何?
细心观察, 你会发现:很多名师的课堂之所以能让学生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这不仅仅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技艺炉火纯青, 还因其个人素养魅力四射。这可以从师生间的称呼窥见一斑。在孙建锋老师的课堂上, 师生间的称呼是多元开放的, 老师允许学生大胆创新, 于是“孙建锋”、“建锋”、“锋”等称呼在课堂里荡漾, 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亲切、亲密之情溢于言表、溢于课堂。孙老师走下“圣坛”, 融入孩子;放下尊严, 亲和孩子;人格平等, 对话孩子;教师等高孩子: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想迸发, 个性解放, 思维放飞, 思路广开, 创造创新。
毕生追求“我就是数学”崇高境界的数学大师华应龙老师认为, 教师的角色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更是欣赏者———会欣赏所有的学生, 从学科的角度欣赏学生的正确, 会从教育的角度欣赏学生的差错。因此他把学生看作天使, 并说自己生活在天堂。他的课堂诠释着泰戈尔的名言:“甜蜜柔软的新鲜空气, 像花一般地在孩子的四肢上开放着。”他习惯地称学生为“孩子”, 而这两个字只有在他嘴里才听起来那么自然与妥帖, 决不矫情与造作。于是他在课堂上温暖地融错, 让学生在“错”中学习, 在“错”中发展, 在“错”中成长。而学生则称呼他“华应龙”、“华罗庚”, 他甚喜欢。
很多教学效果好或学生喜爱的教师其课堂上师生间的称呼就别有一番风味。他们一改传统的叫法, 从欣赏孩子的角度真心改革课堂称呼:有的在课堂上只称呼学生名 (去掉姓氏只喊名, 如张子健则称:子健) , 或者是在名的最后一个字前加上“小”字 (如张子健则称小子健) , 或者直接称呼学生为“孩子”;或者呼喊学生的特长“美称” (如数学成绩好的称呼“数学才子”;美术成绩好的称呼“小美术家”;跑步快的称呼“小飞人”) 等等, 亲切温和, 自然真意, 尽显关怀关爱赏识之情, 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醴, 学生的心房豁然洞开, 交流发言积极踊跃、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学生思维迸发, 灵感频现, 课堂思绪飞扬, 磁场强大。师生间的感情亲密无间, 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学生成长突飞猛进。
这些老师像称呼自己的孩子一样称呼学生, 他们似乎也把课堂上一个个可爱的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关爱和呵护, 包容宽容他们的一言一行, 把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成才当做自己 (为父为母) 应尽的责任, 把孩子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从称呼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师生间的关系, 亲切亲密的称呼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民主平等和“亲其师, 信其道”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冷冰冰地呼喊学生的姓名体现了师生间因“师道必须尊严”的隔阂和距离, 而以符号或指代词呼唤学生, 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无礼和无视, 反映了师生间你尊我卑的不平等关系。称呼这一细节体现了师生关系, 这个关系的好与坏, 决定了教育的前景。为何不尝试着改变呢, 课堂即学堂, 学生是主角,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合作伙伴, 甚至是“学生”的一份子, 师生本应平等相待, 称呼更需平等以待。没有称呼上的平等, 很难想象会有课堂上教与学的真正平等, 没有思维、灵魂的平等对话, 就没有有效、高效课堂的达成, 更没有真正的学堂。
很多老师对此有所领悟:对学生实施了个性化的称呼, 鼓励标新立异, 比如把孩子分为几个学习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都有个性化的命名, 如小荷尖尖小组、雏鹰起飞小组等等, 小组成员也有个性命名, 老师则亲昵地称呼学生为个性名字。甚好!
故事一:马达的动力
马向达是初一某班的学生,个子不高是个神豆似的人物,开汽车骑摩托之类的事非常精通,只是在学习上显得一窍不通。更叫老师难以接受的是他没有一刻安闲,总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他就是这样一个让老师喜欢又让老师愁的学生。他的名气相当大,他的周围常常围着一群人,显然是一个领袖级人物,人们大多叫他马达。我对这个小家伙早有耳闻但是没有见过,因此接手这个班语文时他成为我重点关注人物。我甚至准备了多种开场方法,没想到第一节课前就在教室门口突然地见到了他。确实他貌不惊人,但很显眼,一双小眼睛很有光彩,还闪烁着几丝狡黠。他站在那儿,两手抄兜,倚着墙斜站着和几个个子较大的学生说话。凭直觉我断定他是马达。机会不错,不妨投石问路,走上前我叫了一声:马达。果然不出所料,甚至他还有些吃惊地望着我。我微微一笑说:“名如其人呐,真像马达一样有劲又有力,我是你们新来的语文老师,你是我认识的咱班的第一个学生。我觉得你在学习上一定像马达一样充满动力,是吧?”以后马达一有松懈我就问马达的动力哪儿去了?
故事二:陈健峰的隐痛
陈健峰是一个非常不好接触的学生,散漫不羁,难以调教。一次我让他到前面听写生字。他写出的字如同天书一般难以辨认。我让他站在所写的字旁说:“都说字如其人,你正好相反,字像柳条随风舞。父母给你起名健峰,就是希望你人如山峰挺健,为人做事也像山峰挺立,别辜负了陈健峰这个好名字。”健峰刚一走上来时的嬉皮笑脸的神态慢慢变得有些难为情,可说到最后一句时,他撩起眼皮看着我说:“别叫我陈健峰,叫我健峰吧。”我当时很吃惊但又不便再说。事后我了解到健峰八九岁时随改嫁的母亲到了继父家后改姓陈,家庭生活不美满,所以他痛恨姓陈,自然也讨厌别人叫他陈健峰。
启示:你要和学生保持多大的距离,学生则会把这距离加倍,或是更近或是更远。称呼很大程度上是师生距离的外在显示,从这个角度说称呼很重要。
(作者单位 河北省任丘市北汉中学)
陌生人见面切忌称呼:“喂!”很不礼貌,别人可以不理你。但称呼啥呢?这是一门学问,很讲究的。
记得很久以前,称呼不认识的男的一律叫“同志”,女的叫“女同志”。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称呼也变化了。
在一个单位是同事,是熟人,年龄相仿大多数人喜欢直呼其名。年龄大的叫年龄小的可以称呼“小张”“小马”等等。然而,年龄小的就不能叫年龄大的为“老张”“老马”。“老张”“老马”是同龄人才可以叫的。对老板、领导、上级的.称呼不在这里谈及。
亲人之间的称呼是代代相传,长幼辈分,不能乱叫,该呼啥就呼啥。
我主要想说的是陌生人之间的称呼。
外出办事,异地公务,旅游途中,都会与陌生人打交道,就免不了称呼。称呼好了,就有好的氛围,说话办事就方便,心情愉悦,否则,就会尴尬,甚至有麻烦。
记得好几年前,我与同事在西双版纳办事,要去车站,不知往哪儿走。见到路边穿着打扮一看就知是当地的两个女子,同事上前去高声问道:“大嫂,请问车站往哪儿走?”他连问几声不见答应。我给他使了眼色。同事退了回来,我走上前去,轻声问道:“打扰两位阿妹,我们要去思茅,麻烦你们告诉我们车站在哪个方向吗?”两位傣族女子笑眯眯地说:“就从前面一直走,岔路口往右,就看见了。”原来,她们不喜欢陌生人称呼她们嫂子,却喜欢听别人叫她们阿妹。
那年,单位组织去爬华山。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挤进上山车,已没有座位了。旁边坐着的两个女的,穿着打扮很时髦,但还是一眼就看得出来应该是母女,长得很像。路上弯道大,车子甩来甩去的,免不了碰着她们一下。我赶紧说:“对不起!这破车,让我不小心挤到你们姐妹了!”那位母亲赶紧说:“没事的。”说完把坐在我旁边的她的女儿拉了坐在她身上,对我说:“这位大哥,你坐下来。出门不容易啊!”巧的是,在山上游玩时又遇到这对母女,那位母亲老远的就朝我笑了笑。
传授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人被尊称为老师或教授,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的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老师陪伴我们成长,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都应该对老师说一声“您辛苦了。”,那么,你知道老师的主要称呼有哪些吗?
古人对老师的尊称
师 这是历代对教师的尊称。从先秦至今,一直沿用,没有例外。古人还把“天地君亲师”写在大红纸上,磕头顶礼,以示对教师的尊敬。
师 长是对教师与长者的尊称。据《周礼·地官师氏》载:“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后来,通称教师为师长。
博士 自先秦以来对国家教师的称呼,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授,经学教师称博士。到唐宋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 祭酒 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相当于现代国立大学的教授。
司业 古代主管音乐兼教国学的人。故后世称教师为司业,相当于国立大学副校长。
学官 汉代太学教师的称谓,也称“校官”。《史记·儒林传》载:“公孙弘为学官。”到东汉时,太学教师被称为“讲郎”。 教习我国封建社会主管课试事项的官员。明代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即庶吉士)之师称教习。清末兴办近代学堂,也沿称教师为教习。
教谕 宋代在京城所设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元、明、清时,县学皆设教谕,为正学官,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老师”是今天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称谓之一,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有老师。参加了工作,称前辈也为“老师”。总之,“老师”逐渐地演变为一种尊称,是一个应用范围很广的词语。可是“老师”最初可不是一个平民的称呼,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称为老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干”阶层专属的称呼。
师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的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是指教国子的官员,它原来是商、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的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弟子,开办了“国学”,由高级军官“师氏”任教。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由此可见,老师的前身—教师不是一般的平民,而是政府的官员,而且教的也不是一般的子弟,而是贵族子弟。
那么“教师”又是如何被俗称为“老师”的呢?原来,“老师”最初是指年老资深的教师或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这里就是指荀子是资格最老,学问最深的人。到后来,人们就习惯地把“老”和“师”并称,逐渐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了,一概称教师为老师。“老”字在这里带有了尊敬的味道。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中说:“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我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所以我国古代老师还有许多尊称,如称家庭教师为和西宾”,这是因为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
我很羡慕那些被老公甜蜜地称作“老婆”的人。可是老公却是个少言寡语的人,不善甜言蜜语,每每向他提出在说话前要称呼我的时候,他总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学着灰太狼的柔声细语跟我开玩笑:“老婆,心急吃不了小肥羊!”“老婆,我抓羊去了。”“老婆……我差一点就成功了。”我真拿他沒辙。
细究一下,和他相识整整十年,他对我的称呼极少。最深的记忆,是结婚前他有一次向他的领导介绍我:“这是我的女朋友!”那一次,差点让我感动得痛哭流涕。因为,他从来没说过他爱我,也没认真地向我表白过,只是在写给我的信里委婉地说:“你要学会做饭哦,我将来才不会饿肚子的。”或者说:“我在加班,我要多挣点钱,这是建立一个家庭最基本的条件。”对于他这样的人,在领导面前能承认我们的关系,那已经是让我很兴奋的事。
结婚后,印象里最深的一句他称呼我,是在医院里。那天轮到我照B超时,我刚好接一个电话,医院太吵,我便走到外面走廊上。没过多久,远远地就听见他焦急地喊我的大名,这是十年中第一次听他直呼我的名字,我既惊讶又生气,他却理直气壮:“医院那么多人,不喊你大名喊什么?要是喊老婆,一堆美女回头看,那怎么办?”
十年中,我们聚少离多。交流最多的就是QQ。笑脸表情是他常发我的第一句,再见表情是他发的最后一句,其间,我从没听过他称呼我。气极之下,我也从“老公”的昵称到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后来干脆直呼全名,他对此却不羞不恼,说这样挺好,死不悔改。遇事,依旧没有称呼,直奔主题。
昨天吃饭的时候,我又将称呼这事提起。正气愤间,老公突然笑起来,说:“你听,楼下那对把老公老婆喊得甜得冒蜜的夫妻在干什么?”不用细听,他们在吵架,我早就知道他们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习惯了,老公幽幽地说:“如果让我每天喊你老婆,然后每天跟你吵架,这日子,你觉得如何?”然后,只听见他说:“我是过不下去的!”
仔细想想,自认识他以来,因为他的宽容和理解,我们很少拌嘴。“吵架”之火总是在我刚点燃时就被他熄灭了。十年了,虽然他很少称呼我,但对我的爱却是全心全意的。想想楼下那对夫妻,再想想我们,我突然间醒悟,我们就这么一直幸福下去,称不称呼,已无所谓。
一、称呼语的选择模式
1. 名字或名字+姓氏(在汉语中,名字+姓氏)
在汉语和英语中,名字和姓氏被直接用来称呼其人。在汉语中,这种称呼形式常出现在雇主与雇员之间,长者与年轻人之间,或者年龄相近且社会地位差距不大的社会成员之间。然而,在英语中,亲密的朋友之间更习惯于直呼其名,比如:Albert, John, Bill等,全然不考虑在年龄、辈分、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2. 称呼语的一般词语
在汉语中,有诸如先生、女士、老师、小姐、同志、师傅等称谓词,而且通常在称呼他人时,给这些称谓前冠以姓氏,如:王先生、刘女士、吴小姐。英语中类似的词语包括sir、madam、以及Mr. (Mrs.、Miss或Ms) +姓氏,如:Mr.Smith、Miss Jones等。
3. 用于头衔和职务的称呼语
这种称谓形式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环境下均可使用,尤其在汉语中更为常见。当称呼某位带有某种职务的人时,汉语会在他(她)的职务前冠以姓氏,因为这样做被中国人视为对受话人的礼貌。在英语中也有此类的称呼,但不如汉语那么普遍。一些研究者指出,英语中的少数词语也被用作称呼语,如:doctor、judger、governor、mayor、professor等。
4. 亲属称谓词
在汉语中,诸如大哥、二嫂、三叔之类的亲属称谓词在家庭成员和亲戚之间使用,并且还有许多此类称谓词拓展到邻居之间。而在英语中,除非称呼自己的父母,否则他们很少用亲属称谓词。对待邻居和朋友,他们更喜欢直呼其名。
基于以上,我们从称呼语的功能方面,对称呼语模式的选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称呼语的选择是动态的,在特定的语境下,一些称谓形式会带有一定的暗含性质。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何种语言,句子的意义都大于组成它的词语总和。从数学的角度来说,2加2等于4,而不等于5或其它,但语言却不能等同于算数。”从这个意义上说,称谓词不仅具有指称功能,而且还有语用功能。
二、称谓词的语用功能
我们在序言当中已经提到,对称谓词的研究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畴。按照菲尔莫尔的观点(1971),社会指称被说话人用语言学的方式反映出来,从而用来迎合日常交际的需要,并指导人们自身的言语行为。因此,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可以被用来分析与称谓形式的使用密切相关的言语行为。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一个人在与他人谈话时,会表现出三种言语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话语本身的正确性,它包括音节、字词、短语和句子的正确性。言外形为指通过说话者的言内行为,反映出其真正想表达的意图。言后行为则是指言语行为的结果,即说话人想要让听话人做什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我们可以判定,称谓词不仅仅是指称的表达,而且它还是一种带有执行功能的语言形态。
1. 说话人之间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关系的体现
称谓可以反映出说话人与受话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在日常谈话中,由于人们在社会地位、年龄、财富以及辈分等方面的不同,谈话的参与者往往处于不平衡的关系中。如果谈话的一方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是年长者、拥有大量财富、并且还是长辈的话,那么他便会在谈话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方则沦为被支配的对象,这种现象被一些心理学家定义为“权力”。在相互交谈的过程中,谈话双方对彼此的社会关系是很敏感的。他们通常会选择非交互的语言来确定并接受彼此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下面是发生在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一段对话,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确认这种不同。
(1)许良佑:(故意惊诧)怎么,难道你是怀疑祝先生会跟鬼子有勾结?
(2)刘升:(对祝茗斋)老爷,太太请。
(3)苏婉兰:(难过)我还不够委屈吗!茗斋!
以上的三个例子是三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祝茗斋的称呼,苏婉兰是一个茶庄的老板,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游击队和日本鬼子之间周旋。在这三个说话人当中,许良佑是他的老部下,刘升是他的仆人,苏婉是他的妻子。他们分别从地位、关系和亲属三个方面对选择了对祝茗斋的称呼。
通过上述引用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在汉语的称谓系统中,使用头衔称呼他人体现出对受话人的一种尊重。事实上,这也充分说明,从指称的角度而言,谈话双方正试图在谈话中用对他人称呼确认自己身份。这种以权力为导向的称呼语的使用,汉语比英语更为突出。最近,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更为流行的称呼方式:姓+官衔的第一个字。比如,姓王的局长被称呼为“王局”,而不是“王局长”,类似的称呼语还有“张处”、“李科”、“赵队”等等。
2. 情感的折射(改变)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语言形态有不同的蕴含。因此,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使用相关的称呼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如赞同、喜爱、厌恶,甚至憎恨。例如,“姓张的”和“老张”从语义上来讲指的都是同一个人,但在情感上确有很大的不同。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许多种与情感相关联的称谓形式,比如表示尊敬的、表示喜爱的、表示轻蔑的、表示诅咒的等。中国人称呼外国人“洋鬼子”,而外国人称呼中国人“支那人”。在汉语中有诸如“心肝宝贝”、“老不死”、“小杂种”等称呼,而在英语中则有“baby”、“old chap”、“son of bitch”等。
有的时候,情感的变化可以通过对称谓词使用的改变体现出来,对于那些已经被确定了称谓的特殊主体,任何一种在称呼上的改变都是在传递一种信息,即在称呼语的使用中受到言内行为的影响。
总之,说话人的情感在称呼语的选择上起到了控制作用。对于同一主体,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称谓形式。它带给我们启示是,称谓词是说话人感情色彩的真实写照,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符号。
3. 交际场合的体现
另外,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语言使用者会选择适当的称谓词。这其中有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之分。在正式场合,要依据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来选择合适的称谓词称呼他人,对他人以示尊重头衔称呼语经常出现在正式的交际场合,而随意的称呼则多被拿来用于非正式的闲谈,如果称谓词使用不当,交际便是失败的。
三、结论
称呼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行为,它一直对社会交际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称谓词的合理选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进行成功的社会交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选择适当的称谓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有赖于特定的环境。对称谓形式语用功能的研究,对于丰富我们的语言教学,以及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Eleanor Dickey.Forms of Address and Terms of Reference[J].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97 (33) :261.
[3]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