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知识(精选8篇)
人类管理活动开始以后,管理领域便逐步扩展。在管理分类上,可以大致分为公共管理和非公共管理,两者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不可缺少的。把管理作为学科来进行专门研究,应当认为是在工商企业方面肇其端,然后及于其他部门或工种。各种管理之间既有共性原则和要求,也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即无不在存在区别的同时,又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非公共管理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公共管理的配合和支持。为发展知识经济而实施的知识管理也是如此,它对公共管理的依赖或需求主要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管理的发展战略与公共管理
在,曾有专家指出:“今后的一个最为火爆的题目就是知识管理。……最佳的公司是把知识管理作为一项战略目标来做的,……以使其符合他们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1]我们首先从对知识管理的发展战略同公共管理的关系考察开始。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对在实施知识管理方面名列前茅的11家公司和组织进行调查,提出六种模式和实施方法。其战略模式为:
(一)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是一种综合性战略计划。通常将知识视为产品,坚信对知识实施有效管理会对企业赢利甚至生存产生积极影响。
(二)知识转移和最优实践活动,是最普遍采用的知识管理战略计划。将知识融入产品和服务,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增加销售,鼓励知识转移活动。
(三)以客户为重点的知识战略,旨在通过获取、开发和转移客户需求、偏爱和业务情况等知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这一战略要求对客户问题实施知识管理。
(四)建立员工对知识的责任感,使之认识到知识对其高度竞争性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而建立激励机制和纳入评估体系,并努力建设有利于知识管理活动的企业文化。
(五)无形资产管理战略,充分发挥专利、商标、经营管理经验、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作用,重点是无形资产的更新、组织、评估、保护和增值以及市场交易。
(六)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战略。通过企业基础和应用研究和开发,进行新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活动。要不断地发现和创造知识,明确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关于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方法是:
(一)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要有领导人、专门小组和基础设施,如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和图书馆等。
(二)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动员全企业从上到下为知识管理投资,以保证其管理活动正常开展。
(三)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包括职业道德、企业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等。领导者的支持是成功的保证。
(四)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因特网和内联网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催化剂,要开发数据库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
(五)建立知识管理评估系统。研究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如无形资产组成指标法、计算知识管理的投资回报率等。
实施知识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到:
(一)建立递增收益网络。
(二)通过内联网把人们联系起来。
(三)承认个人在知识发展中的独特性。[2]
从以上各点不难看到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例如知识转移活动、对客户实施知识管理、专利、商标、基础设施等,均涉及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其中颇多属于政府行为。某些重大基础设施,亦非企业所能和所愿办理,因为投资既大,还要管理、维修、更新和向全社会开放。
知识更新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没有这一得力支撑,便难以顺利实现。原因是从各方面进行激励、协调,只有国家能够做得到,政府也有责任发挥其应有作用。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意见,“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一系列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企业)组成的系统和网络……活动和相互联系、作用和影响决定一个国家扩散知识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3]这些是通过政策、体制、机制和组织等方面来结合进行的。以下试以美、德、日三国为例,可见梗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有:自由主义经济传统、崇尚创新、投资大、重培养新公司、实行间接投资,以免造成不平等竞争。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历史久,有优势,基础研究好,技术集中化程度高,七家大公司研发(R&D)投资达总额的31%。
日本国家创新体制中,政府和大企业作用大,背景为代表国家力量的大金融财团,以技术模仿为主,忽视基础研究,创新能力较差,导致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下滑。[4]
我国也有“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等国家创新体系。
二、知识管理的发展环境与公共管理
个别企业要实施知识管理,必然会接触到公共管理领域的有关事项。仅就企业间的问题或纠纷而论,不少要依靠公共管理部门来解决或处理,还不说许多必备条件和整个发展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
大环境如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不仅国家要有措施,还要有国际协议来保证,不容许有转嫁污染等错误行为。
发展经济需要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这又是非政府不能承担的重要职责。跨国犯罪和国际恐怖事件,还需要国际协作去防治。
事关全局和根本、长远的特大工程和基础设施,是公共管理中经常性的或被看作是“保留”项目,如道路交通、能源电讯、网络等。
研究、开发中的巨额风险投资,个别企业也常缺乏相应的胆识和能力。不进行高代价的试验,科技创新又难以有突破性进展。
诚然,“知识管理是一个范围广大而复杂的题目,……对关系企业来说,知识就是力量。”[5]可是,“知识是一个难以表述的目标。要具备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也是不实际)的”[6],问题在于对不具备的知识有迫切需要时怎么办?那就要看到咨询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咨询业是社会中介组织,属于非政府的公共管理范围。知识经济时代,咨询业将更加发达。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管理虽还在起步阶段,遇到的难题却已很多。有人提出了“知识管理为何这么难”的问题。由于知识管理需要尽量发挥集体知识和智慧的作用,关键在于个人乐于奉献。这需要适当的风气和一种企业文化的文化氛围,因而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难就难在文化。”[7]
但是,企业文化不可能是孤立自生的.,它与所处的大文化环境存在各方面的联系。后者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挥起重要作用。应当肯定,在公共管理领域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风气,必将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
譬如说,企业文化以诚信为本,员工要有敬业和乐业精神,重视效率、质量等等。倘若早有这些素养,显然就比较容易合乎要求。否则,必然有很大的差距和难度。因此,“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在每个时代都起着推动时代前进的作用。随着社会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变,文化和精神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8]重要到什么程度呢?不妨借中外两位教授的意见来回答。
一位是我国的两院院士、电子学家罗沛霖教授。他说:“伴随新的产业革命,文化不再仅仅抽象地、间接地作用于社会物质实践,而且文化事业(产业)终将占据社会物质实践的绝大部分,并终将成为整个社会物质实践的压倒的支配因素
。这是人类进步史中无可比拟的大事件。”
另一位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管理学教授威廉・哈拉尔。他用一张“工作演化”(TheEvolutionofWork)图(略)表明:“随着时代的进程,以文化为主导的精神(Mental或Spiritual)不断成长,从事精神和文化活动的人员大大增加,以至社会最终将成为以精神和文化为主导的社会。”[9]
因此,如果说实施知识管理必须倡导、创建和弘扬优良的企业文化的话,那么,一方面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企业文化成为愈来愈热的热门话题;另一方面,与公共管理状况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大文化环境的重要性,也就显得格外突出。因为任何一种优秀文化,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或下一道命令所能形成,需要社会群体共同作不懈努力和进行长期的积累。这就涉及人才培养中的文化、品德素质等问题。
三、知识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供应与公共管理
这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要害问题。关于知识、技能、思想、精神、品德、文化之类,都离不开作为载体和主体的人。以下是从人力资源和供应的角度,相对集中地考察知识管理对公共管理的依赖或需求。从特定意义上来看,称之为知识管理的核心或重中之重均不为过。
事实是,若没有符合质量和素质要求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或不能保证供应并及时到位和积极发挥其如所预期的作用,发展知识经济便将成为空想、空谈。而个别企业无论其实力有多么雄厚和历史有多么悠久,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能摆脱的制约因素,出路只有把希望寄托于人才市场。
然而,常识告诉我们,没有货源就不成其为市场。经历过“有行无市”、短缺经济的人们,都不难回忆那是什么光景和滋味!人才市场也是一样,就是同样要有“货源”。所谓人才争夺,即由于求过于供。尤其是拔尖人才,则更加如此。问题在于,人力资源在哪里?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开发并保证不断供应?而时代和社会的经常更新和对此的广泛需要是渴求得到满足的。
极其自然,人们把目光和思路转向了教育事业。后者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等,既有不同的层次,又有不同的门类和内容,还有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等。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教育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求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
通过兴办教育事业来培养人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也历来是公共管理特别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知识经济时代没有改变这个格局,因为个别企业办教育的局限性极大,无法对人才完全实行“自产自销”或“自给自足”。
教育面广量大,着眼于全民素质的改善,是艰巨的任务和庞杂的系统工程,还要循序渐进和全面联系。既要注意普及,又须重视提高。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是可行的和必要的,但国家责无旁贷。由于教育有公益性质,将教育管理列入了公共管理领域。
广义的教育不限于学校教育,还要发展各种教育设施,鼓励自学成才(有自学考试制度),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技知识,奖励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以及发展文艺、体育、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发行、图书、博物、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均有助于培养人才。
由于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和竞争加剧,加强各种培训已成为普遍的共识。有一种流行的形象说法,把这比作“加油”、“充电”,以利于不断提高和继续前进。那么,这“油”和“电”从何而来?又怎样去加和充呢?除一般培训外,涉及高、精、尖、新的科技和管理理论、方法,即须借助于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团体等,就是要与公共管理领域有所接触和打交道。
情况清楚地表明,因为无论任何一个实力哪怕真的是达到富甲天下或富可敌国程度的超特大企业,也没有必要和可能兴办、维持和发展一个完备的教育网和学科齐全、尽收全国、全世界杰出专家、学者的人才库。咨询业之所以愈趋发达,已部分地反映了这种情况和说明了这个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之所以特别重要,亦在于此。
与此相联系和相类似的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与日俱增的客观需要。在为回答如何才能使这类迫切需要及时得到满足的问题寻找答案的时候,上述情景也同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科技日新月异,新人新事层出不穷,看来,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越来越少不了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支撑。
在出现知识经济的知识时代和知识社会里,建立和发展学习型组织的事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也日益增多和受到重视。问题具体到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同谁讨论、向谁请教等等。其中最突出和最集中的是知识创新,而为了真正切实做到、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努力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以及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这也正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焦点所在,不认真、彻底改变过去的领导观念、方法、作风不行。
问题还在于对“共享”和“集体”的范围,除相对狭小的自身领域(包括工作领域和学科领域等)外,还要想方设法和灵活巧妙地去扩大、更扩大。于是,面向广阔天地的公共管理,极其自然地将成为支持各种学习型组织和整个学习型社会的最得力的因素。
总之,公共管理不能不关心知识经济的发展,不能不注意我们正在进入知识时代和知识社会。因而公共管理研究也就不可无视、忽视知识管理的兴起,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美]赛勒斯・弗赖德海姆著,《万亿美元的企业――企业联盟的革命将如何转变全球工商业》,顾建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月版,第158,159页。
[2] 自“战略模式”以下,参阅孙涛编著《知识管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5月版,第23-30页。其中关于“模式”和“实施”与其他有关资料有出入。如:冯鹏志:《知识管理的涵义、模式及其文化意义》,载《求索》20第5期。待核对。
[3] 徐勇、王福今等著:《知识管理――如何构建中国的知识型企业》,广东经济出版杜,198月版,第190页。
[4] 参阅同上,第194-195页。
[5],[6] 《万亿美元的企业》,第158页。
[7],[8] 金吾仑著:《知识管理――知识社会的新管理模式》,云南人民出版社,年1月版,第141,150页。
[9] 同上,第150,151页。原注:罗沛霖:《对新产业革命深探一步的尝试――人类历史在坚稳的过程中终将进入文化发展牵引经济的时代》,载《系统研究――祝贺钱学森同志85寿辰论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第193-206页。又:资料来源:W.E.Halal,TheNewManagement:DemocracyandEnterpriseAreTransforming
一、知识经济概述
1.知识经济的定义
知识经济, 也被称作智慧经济, 是指依靠知识和信息的使用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与以往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不同, 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促进经济的发展。
2.知识经济的特征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知识经济以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经济资源为指导思想, 这在稀缺资源已经消耗殆尽的今天是十分有用的, 因为知识经济能帮助我们开发新的资源来弥补稀缺资源的不足。此外, 知识经济的投入主要是以知识、智力、信息等为主的无形的资产。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以知识和信息为导向的经济形态。
二、简述公共卫生管理
公共卫生管理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民众健康的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重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控;其次就是对关系人们卫生安全的食品、药品、以及公共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最后就是就是进行公共卫生相关的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和疫苗接种。
三、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公共卫生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高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的素质教育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高素质的人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 公卫人才的培养在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的要求, 公共卫生管理者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掌握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相关的理论、具备熟练的管理技能、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些高素质的人才, 无论将来是在卫生行政机构, 或是在医疗卫生单位都能够独当一面。用他们的知识为卫生管理事业做贡献, 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2.转变公共卫生管理观念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管理观念事关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因此, 在公共卫生管理中必须转变管理观念, 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知识经济强调以知识和信息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种以投入无形资产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 公共卫生管理观念必须有所转变, 坚持“人才强卫”的管理观念, 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 实施加强公卫人才培养的人才战略。在公卫管理中重用那些有专长的人才, 充分利用人才资源, 在人才的培养、选拔中坚持以人为本。此外, 过去公共卫生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严格的管理制度, 这种陈旧的管理观念也应该被摒弃,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应该建立与知识、信息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3.不断扩展管理者的信息获取渠道
知识经济时代, 及时的掌握相关管理信息对公共卫生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及时的抓住瞬息万变的信息, 就不可能在这一时代把握先机, 也就谈不上与时俱进地促进管理者自身发展。这就要求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关单位为管理者提供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 以便他们能通过这一渠道不断的加强对公共卫生知识的积累。例如, 可以通过为管理者建设图书阅览室, 电脑信息室等帮助他们获取新的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新知识的获取速度和获取能力, 并掌握处理所获取的信息知识的能力, 让他们学会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分类,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将掌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并用理性认识去指导管理实践。
4.不断强化“知识兴卫”意识
过硬的公共卫生管理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公共卫生管理者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他们在自己的管理岗位上, 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提供的便利, 不断的学习公共卫生管理的新知识, 新理论。全面的掌握知识经济时代公共卫生管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技能。此外, 在培养公共卫生管理的人才时要着重培养公共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如熟练掌握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 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公共卫生管理的能力, 也是适应经济时代的要求。
5.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能够帮助公共卫生管理人员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激励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掘公共卫生管理中管理者的内在潜能。及时有效地激励能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激励杰出的管理者, 使他们再接再厉,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二是鼓励管理能力相对欠缺的管理人员,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迎头赶上。建立和完善这种“你追我赶”的激励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它能充分发掘管理者的潜能,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他们处在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从而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质, 提高他们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不断输入人才, 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知识经济, 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继三个经济时代后跨入的一个新时代。这个以知识促经济的时代对公共卫生管理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 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一时期的公共卫生管理必须不断的加强研究, 不断探索出科学的管理方法, 以此来促进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雪梅.中国公共卫生信息网建设问题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6, 25 (1) :8-9.
关键词:增殖的知识;公共知识;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1A-0047-04
知识增殖是指由一种知识引发出多种新知识的现象,是课堂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增殖的知识是指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个性化知识。公共知识是指学习过程中大家都能接触到的知识。由公共知识的界定可知,教材知识是最主要的公共知识。但公共知识不仅包括教材知识,还包括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有价值的共识。知识增殖需要公共知识的引燃和促进。可见,增殖的知识与公共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一、增殖的知识与公共知识的联系
(一)公共知识是增殖知识的基础
学习是建构公共知识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需要明确知识存在条件,明晰知识使用范围和情境,还原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理清知识内涵与内在关系,开发知识的多维价值,预测知识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其间产生的许多新体验和新发现都属于增殖的知识。因此,知识增殖离不开公共知识的引燃和促进。如学习苏科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下)细胞的有关内容后,学生增殖的知识: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并能感受外界刺激,感受刺激是通过细胞膜进行的;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还会有更微小的结构,促使细胞完成一些生理活动。这就为细胞知识发展与延伸奠定了基础。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但复杂的功能单个细胞是无法完成的,这样就能对“肺泡是肺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和“肾单位是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透彻解读。在理解和解读知识过程中,还会增殖一些新知识。增殖的知识不仅包括概念、观点、规律的生成,也包括策略方法的优化,还包括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等。公共知识都是集“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教育性知识”于一体的。学习不是简单记住知识本身,而要弄清其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对公共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有深刻认识和理解,也会对隐含其中的知识进行充分挖掘,进而使心灵得到荡涤,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正向发展。增殖的知识从不同层面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促使他们由“知识人”向“智慧人”转化。
(二)增殖的知识可以转化为公共知识
增殖的知识与公共知识之间没有绝对界限。众多公共知识在产生之初,都是以个性化知识形式存在的。那些具有很高价值的增殖知识会逐渐发生质变而最终成为公共知识,这种转变要具备一定条件。首先,增殖的知识要在一定范围具有公共影响力,并被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其次,增殖的知识要有科学性和概括性,科学性保证知识的正确,概括性体现知识的浓缩。第三,增殖的知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检验。不经历检验过程的增殖知识,是不可能成为公共知识的。检验时间长短不一,少则几小时,多则几个月甚至若干年,这与增殖知识的公共程度和影响力大小有关。一般来说,增殖知识的公共程度和影响力越大,检验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科学界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检验。如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其最初都属于个人增殖的知识,经过漫长时间检验逐渐成为人类的公共知识,并最终进入教材成为浓缩的知识精华。因此,学习过程离不开知识的检验与论证。检验与论证会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全面体现知识的价值,必然引发知识增殖。对学生来讲,师生公认的增殖知识就可以成为小范围的公共知识了,需要检验的时间也不长,一般为几小时、几天,最多也就几周。增殖的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增加了公共知识的数量,提升了公共知识的质量,丰富了公共知识的内涵,扩充了公共知识的精神能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为增殖知识的转化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这种转化既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途径,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还是鼓励学生的最佳方式。一般来说,多数增殖的知识都不具备转化为公共知识的条件,仅是为理解和建构公共知识服务的。否则,教材知识就不再是浓缩的知识精华了。少数价值很高的增殖知识的转化,既促进教材知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又提升学生的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其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二、增殖的知识对公共知识的作用
(一)丰富公共知识内涵
一般来说,公共知识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而不断丰富。知识经验的增多一方面源于主动接受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则源于增殖的知识。后者对公共知识内涵的丰富要比前者更及时。学生在校学习是按照固定的课程知识编排顺序进行的。如果没有学到相关的知识,公共知识的内涵就只能局限在学生现有的认知领域,很难及时得到丰富与发展。而增殖的知识则不然,它完全不受课程知识编排顺序的时空限制,伴随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随时都可能产生一些新知识来丰富公共知识的内涵。这些新知识时常会超越课程规定的范畴,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讲,学习就是知识增殖的过程。没有增殖知识的支持和促进,有时甚至连公共知识的最基本内涵也很难被准确理解。所以,公共知识内涵的及时丰富基本都是通过增殖知识来实现的。增殖的知识对公共知识的诠释、补充、修正、完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在理解和建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公共知识都会增殖一定数量的新知识。随着学习深入进行,增殖的知识还会进一步增多。增殖的知识、通过课程资源获得的知识、已有的知识经验,共同构成了丰富的背景知识。随着背景知识增多,公共知识的内涵会越来越丰富。这不但会提高建构公共知识的效率和质量,还会进一步拓展其价值,实现更深层次的知识增殖——在增殖知识基础上进行再增殖。endprint
(二)透彻解析公共知识
解析知识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透彻理解与合理建构是解析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透彻理解与合理建构,对知识的解析必然是肤浅的、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公共知识的来源、发展、内涵、内在关系、发展趋势和价值等都是解析的内容,在解析过程中往往蕴含着论证与检验。解析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后者是前者的升华,是解析的更高层次。从“想”到“说”是思维的一次飞跃,从“说”到“写”是思维的又一次飞跃。“想、说、写”是思维递进发展的过程,会促进思维不断深化,促进知识被更深地理解、建构和运用。针对所学知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课堂辩论、公开讲述或演说等都属于口头解析,这种解析比“单纯阅读与理解”要深刻得多、高效得多。口头解析能促进思维碰撞与合作共享。撰写知识的解析报告、实践运用报告、学习论文等形式属于书面解析,能够清晰地理清思维,促进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排他性的恶性竞争,实现更广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有效地解析知识,不仅能透彻地理清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为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提供依据。
学习是思维递进发展的过程,既能促进学生对公共知识的多元理解与建构,又能激发创新灵感,诱发知识增殖。教师对知识解析得再好、再透彻,也不可能代替学生对知识的解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解析知识,同时还要准确地分析学生的解析过程与结果,以便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师生对公共知识的解析是有一定差距的,差距的大小决定着教师点拨指导的多少。差距越大,点拨指导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教师对公共知识的解析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否则,即使解析得再好,依然很难被学生接受。教师的解析必须是在学生解析基础上的深化与拓展,否则就很容易造成对学生思维的侵扰,而成为一种强制的灌输,既不利于思维发展,也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传统课堂对知识的解析基本都被教师独自把控,学生对知识的解析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其原因就是认为学生不具有解析知识的能力,其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完全接受教师一元的思维结果,以提高所谓的课堂效率。岂不知这不但不会提高效率,反而会严重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发散和知识增殖。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增殖的知识作基础,就很难全面解析公共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增殖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也决定着学习的创新水平。增殖的知识越多,对公共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就越深刻、全面、高效,越富有创造性,越能促进学习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充分体现公共知识的价值
公共知识中的教材知识都是浓缩的智慧经验,通常表现为概念、公式、原理、判断、结论等。知识的浓缩性决定其增殖性,浓缩性使知识拥有很大的增殖潜能。学习过程中,许多浓缩掉的知识往往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还原回来,因为这部分知识对启发思维、引燃创新依然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学习过程中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比较困难,一方面是由于背景知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充分还原浓缩掉的知识造成的。知识增殖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殖,还表现为价值的增殖。数量增殖的结果是知识量的增加,价值增殖的结果是知识价值的拓展与延伸。不同背景下,知识价值表现形式往往是不同的。价值增殖会使课本知识价值呈现多样性。一般来说,公共知识通过其自身体现出的价值往往是有限的。要实现其价值增殖,除了与其它知识广泛融合外,还必须借助增殖知识的价值来促进。增殖知识的多样性使公共知识的融合范围更广。融合范围越广,涉及知识就越多,知识相互作用就越复杂,对思维影响就越深刻,思维就越发散,创新灵感就越多,实现价值增殖就越容易。另外,增殖知识的多样性也决定着价值的多样性,这同样会在不同层面丰富教材知识的价值。知识数量增殖必然促进价值增殖。一般来说,增殖的知识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教材知识价值被开发得就越充分、越全面。
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价值的认识和实践是不同的,这一方面是由对公共知识的理解和建构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增殖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不同而造成的。公共知识的价值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传统课堂往往过分注重知识的物质价值而忽视其精神价值,而过分追求物质层面的价值很容易导致急功近利,这是教育缺乏人文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知识精神层面的价值有时反而更重要,它与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密切相关,关乎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一生。没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支撑,心灵是污浊的,思想是空虚的,灵魂是低俗的,即使物质再丰富也很难有精神的幸福依托。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道德滑坡,损人利己的事频频发生。知识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价值都要充分重视,不能偏重任何一方。许多公共知识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能量,对策略方法、思想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重要引领作用。公共知识对精神品质的影响,对人文品质与道德修养的提升等,属于增殖知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公共知识与价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缩短或消除这个距离,一般都是通过增殖的知识或实践来实现的。实践是检验知识价值正误的唯一途径。其实,通过实践检验的不仅仅是公共知识的价值,更多的则是增殖知识的价值。因为公共知识价值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增殖的知识来体现的。增殖的知识是学生思维的产物,能够全面而又透彻地解释、说明和补充公共知识的价值,是公共知识的细化与延伸,能够更直接、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增殖的知识比公共知识更有亲和力与创新力。纵观古今中外的创新发现,大都是在增殖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的。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智力运动的结果,当然不可否认智力的作用。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相同条件下,智力好的人增殖知识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智力一般的人,从而决定其创新力优于一般人。智力再好,如果不能实现知识增殖,依然很难有创新成就。
(四)及时补充和修正公共知识
公共知识不断发展,促进其自身的完善和价值拓展,这就为知识创新与增殖提供了充分条件。随着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考古学、天文学等学科研究的发展,新的知识会不断涌现,一些知识从其进入教材开始就已经落后了,需要增殖的知识及时补充或修正。如初中教材关于“动植物细胞区别”表述为“是否含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认为并不是植物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只有那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才具有叶绿体。于是,他们就把动植物细胞主要区别修改为“是否含有细胞壁、液泡等”。增殖的知识会涉及教材知识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其最新发展区域。如苏科版八年级(下)生物教材“人体的免疫防线”,学生利用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研究的成果“树突细胞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发挥的作用”来补充教材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搜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过程中获得的,通过教材免疫知识的引燃而呈现在学习过程中。再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理论被八大行星理论所代替。增殖的知识对公共知识及时补充和修正,既能充分提升公共知识的价值,又促进高质量的知识增殖,还能为增殖的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提供“量”的积累。endprint
(五)促进公共知识向更深处增殖
增殖的知识会从不同维度来解析和建构公共知识,使其内涵更丰富、价值更多元、融合更广阔、创新更自然。知识内涵的丰富会拓展思维,促使学生在更多领域里展现公共知识的价值,进而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增殖的知识会不断补充或修正教材知识,使其更完善,与学生的思维更接近,进而引发一些价值更高的新知识。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建构知识会在更广的领域里进行,使公共知识与更多知识产生联系,促使知识融合领域不断扩大,产生一些更高质量的新知识。这一切都会促使公共知识引燃功能不断增强,促使知识增殖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形成了公共知识和增殖知识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这种态势会促使知识增殖向更深处发展。
总之,没有增殖知识的多维促进,公共知识的价值就很难充分显现出来;没有公共知识的充分引燃,课堂就很难实现丰富的知识增殖。明晰增殖的知识与公共知识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知识创新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丁伟红、石萍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liferated and Public Knowledge
LI Shi-wei
(Tongshan Weiji Middle School, Xuzhou 221120, China)
Abstract: Public knowledge refers to that everyone can get access to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whereas proliferated knowledge indicates new knowledge triggered by public knowledge. Both of them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at is, public knowledge is the basis of proliferated knowledge and the latter may convert into the former. Proliferated knowledge is important for public knowledge, including enriching the connotation, completely interpreting, embodying the values, rectify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knowledge.
一、名词解释
1.管理: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客体实施控制的活动过程。
2.公共事务: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为保护社会正常秩序,维持公共环境的可持续能力而实施公共管理的目标和过程的体系,其内涵是指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满足其共同需求、关系其整体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活动
3.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综合。
4.政府职能: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包括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等职能。
5.公正:社会关系主体中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各自履行的义务及享有的权利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6.道德规范: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而形成的行为规则,包括约束性的行为规范和激励性的行为规范两大类型,其功能在于通过激励人的善行去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7.公共组织: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利并以此配置社会资源,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所有组织实体。
8.管理的实质:是指管理理论形成的内容、思想要求反应着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以及这种管理理论为什么样的生产劳动、社会活动服务以有利于社会过程的再生产。
9.公共伦理意识:是公共组织以及成员在公共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念,包括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等主要内容。
10.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维系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而由社会管理组织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形式或规范体系,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和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11.社会公德:是一定社会的全体居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判断题
1、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道德现象,伦理学就是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
2、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公共伦理准则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道德准则
三、简述题
1、公共组织的组成要素 分为伦理要素和非伦理要素两部分构成
权利要素、人的要素、预期结果要素、运行规则要素是伦理要素 物质要素、职能要素、构成方式要素和技术和信息要素是非伦理要素
1.权利要素:公共组织要进行公共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公共权利才能得以实现。2.人的要素:认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也是组织中的主要要素和管理主体。3.预期结果要素:管理者所实施的管理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
4.运行规则要素:就是组织的规章制度,以管理理念为基础,体现着管理的宗旨和目标 5.物质要素:基本的物质要素是公共组织开展正常活动的基础,包括场地、房屋、资金等 6.职能要素:职能是组织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职能是组织目标的具体化,它决定着组织规模、职位设置等方面内容。
7.构成方式要素:机构作为一种组织方式要素系统,要根据组织职能范围设置的。8.技术和信息要素:作为非道德因素,技术和信息是公共组织运作的具体体现/
2、政府组织伦理(政府组织的合法性)
1.一是历史和人民选择而奠定的合法性 2.二是民主选举制度确认的合法性 3.三是政府的现实业绩验证的合法性 4.四是国际地位的合法性
3、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首先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统一的
其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既是有区别的,又是统一的。再次,个人利益是构成公共利益的要素
最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的基础是公共利益 解释:
4.1:在公共利益的构成上,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需求体现为公共利益,因此公共利益也包含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4.2:公共利益作为个人利益总和的载体,应当成为个人利益最集中、最权威、最现实、最直接的代表,但这有绝非是代表各种简单相加的个人利益。
4.3:个人利益是公共利益的因子,只有个人利益是最活跃的、健康发展的,公共利益本身才会更加体现出与个人利益的根本一致性。
4.4: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但这种辩证统一要能够成立,必须有一个使统一体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公共利益。只有更注重公共利益,人们的个人利益才可以更好的实现。
4、制度与伦理的关系
1.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看,制度安排本身不存在单纯的伦理活动,但其中又无不以一定的伦理思想和伦理价值作为基础
2.制度本身就包含着伦理规范,因此,简单的说,制度伦理首先指称的就是“制度中的伦理“,它强调的是制度的道德性、正当性。
3.制度伦理的另一个含义是“道德的制度化“,其核心是”道德立法“。”道德立法“并非是模糊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4.由此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它是制度的道德性与道德的制度化相协调的一系列规范和规则的制度安排,是社会道德价值与道德建设的规范体系的辩证统一。
5、公共责任分为那些?
1.政治责任是指支付的政治决定和整治行动必须以民意为基础,增进民众的福祉为目的,为人民负责。
2.行政责任是指政府的行政分支秉承法的授权而做出的决定和行动,并对此决定和行动负有法定的或纪律的责任。
3.法律责任是指经由司法过程对政府的政治行为和政治行为所作的责任追究和责任判定,包括司法审查、行政诉讼、侵权赔偿等。
4.道德责任是指政府的决定和行动必须符合民众对政府角色伦理的认同。
6、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什么? 1.长期以来,人们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存在着“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的兼顾论和效率与公平相互统一的结合论。
2.公平和效率的协调统一,是以生产力的发展和制度建设为基础的社会历史过程,二者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存在的矛盾时难以避免的。以效率为基础,只有做到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才有基本的保证,其结果才可能是公平的。忽视效率,片面追求结果均等,这是平均主义的公平观。
3.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社会公平都应该拥有绝对的优先性,那种把效率置与公平之上的做法,都只能理解为特定条件下的权宜之计。
4.事实上,只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产品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才有公平分配的物质基础和可行性;只有以公正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并成为社会产品、资源配置以及权利和义务分配的保障,公正、公平才能成为现实;也只有公正的制度才能促使人们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无限的创造力,效率才有真正的保障。
6、论述题
1、公共权利伦理分析
1、公共权利具有特定的价值属性和伦理关系,人们对权利价值属性的看法和观点就是权利价值观。公共权力价值观是公共管理主体对权力的意义和指向的伦理把握,在行为实践活动中,就是人们对于权利所进行的价值评价、判断、选择的内在主体尺度,是公共权利主题和对象对公共权力具有的意义的看法和态度。
2、公共管理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利、从事公务活动中,必须确定一定的伦理理念,遵守一定的伦理行为规范。公共伦理体现在公共权力方面,就是公共权力的使用者(公共权利的主体)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伦理。他既体现了社会对于公共权利行使者在运用权利的时候所要求遵循的伦理规范,有反应着公共权利使用者在权利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追求和伦理人格。
3、执政主体是由权利主体和道德主体构成的同一主体。
4、政府组织具有权利主体和道德主体的双重性、一致性以及权利主体和道德主体二者相分离的可能性。政府组织作为公共管理者既是权利主体,又是道德主体,这就是政府组织作为权利主体和道德主体的双重性。就权力的来源而言,权为民所授,权力主体和道德主体本质上是一样的。
5、权力主体和道德主体的一致性是政府合法性存在的基础,但在实际过程中,权利主体和道德主体存在分离的可能性。就主观因素而言,错误的权力价值观导致权利主体与道德主体相分离。权力主体不能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失去了道德自律,以权谋私,行为上出现了道德失范,权利主体与道德主体相分离的根源在于权力主体丧失了道德属性,权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失去了有效监督,这是导致权利主体与道德主体发生分离的制度原因。
6、事实上,权利主体的到的属性是由权力主体和非权力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以公民权力制衡公共权力,首要的前提必须是公共权力保障公共权利。
7、在权利主体和道德主体的关系中,情形要复杂得多。权利主体之中既有权力主体,也有非权力主体。一方面,权力主体执掌政权,履行义务,应当依法享有一定得权力,这就是权力主体应有的道德权利。另一方面,非权力主体的义务和权利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的权利来自于权力关系的转换,是受权力保护的一种利益。但是,当他们的权力得不到保障,托付出去的权力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意义,非权力主体就成为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个人。所以,无论是从权力主体方面看,还是从非权力主体方面看,义务和权力的分离,关键在于权利主体与道德主体的分离。
8、权力和权利深刻地反应者一定社会的利益关系。对利益的追求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客观事实。为谁的利益而奋斗是权衡权力运作的基本价值标准。因此,以权为公,执政为民,追求公平正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这就是检验权力运作是否正当的价值尺度
2、塑造责任政府——实现公共责任的途径
1、塑造责任政府是政府建设的起点和落脚点,是公共伦理建设的核心内容。
2、责任政府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宪法法律制度,体现着价值追求,因此,就有行政制度意义上的责任政府和宪法制度意义上的责任政府之分。
3、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积极主动履行职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就是政府的主动责任。如果政府组织及其官员应对公民正当诉求无力,甚至不能做出及时回应,无所作为,这就是被动责任。对此失职的行为问责极其重要。作为行政制度意义的责任政府和作为宪法制度意义的责任政府,两者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在实践中最终都必须为人们负责。
4、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塑造责任政府,实现公共责任,其基本的途径首先在强化责任主体意识,牢固树立责任观念。伦理道德在社会意识结构的要素中最具实践性。所以,强化责任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对公共管理主体的约束具有事前性的特点,能有效激发主体的责任感,成为行为的责任动力。
5、其次,加大责任监督力度,广开责任监督渠道。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检查、审计等专门监督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监督的系统,在体制层面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6、再次,完善责任制度和责任机制,行为应有责任依据,后果应有出发尺度。公共责任是公共伦理的制度化、契约化、,明确的责任制度,顺畅的责任机制是公共管理的基础。
7、最后,责任追究罚处应规范科学,处罚力度避免因人而异。
8、总之,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责任行为是不可能在孤立的情况下形成并得以有效维持的。如果要使负责任的行为实现,那么由个人的道德品质所表现出来的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社会期待等环境支持在总体上应相一致。
3.能力素质
1、就个人而言,能力是指个人在技能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学习锻炼所发展起来的处理特定的人、事、物机能,是一个人知识、经验、智慧等综合的外在表现,即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2、进入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严峻复杂,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加强执政党的能力建设,增强个人的管理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任务。
3、沟通能力是指公共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进行的信息、观念、价值、情感等的传递、表达、交流、控制、影响的本领。沟通是管理的基础,也是公共管理者基本的能力素质,沟通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积极倾听、重视反馈、控制情绪等。
4、决策能力,是指公共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根据环境,事件与信息的情况,对预定目标与行动方案所做出的正确决断的本领。科学决策是公共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实现科学、有效管理的基础环节。
5、组织指挥能力,是指管理者所具有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等能力的总和。指挥是管理者通过组织系统的权力,指引和率领被管理者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6、创新能力,是指公共管理者在公共活动中能够及时发现新问题,善于提出新思想、敢于采用新办法、有效解决新问题的本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得组织管理就是一个变动创新的过程,不进则退,不改则亡。管理者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组织和社会就会僵化失去活力。
4.公共伦理建设的制度分析
1、首先,公共伦理建设必须以政治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程度为基础,政治法律制度的建设首先必须体现出正确的伦理价值导向,即正确的公共伦理思想意识。公共伦理意识的核心是管理中的公共价值取向意识,它是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公共利益相互关系在管理主体意志中的反映。公共伦理意识的形成必须以观念的变革为前提。公共管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统治,不是专政,更不是专制,而是服务。这就意味着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之间,不是矛盾对抗关系,而是是民主协调关系。
2、其次,政治、法制作为一种制度,包含着深刻的伦理意蕴,政治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公共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度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的基本规则体系,是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的价值准绳。得民心的制度必定是符合民意、符合公共利益的制度。
第一节 全科医学概况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起源于18世纪的欧美,正式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香港全科医学院介绍给我国医学界并引入中国大陆。1993年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
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大力培养全科医生。之所以全科医生愈来愈被政府和医学界关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提高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改善医德医风,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2.合理使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3.实现人人健康的战略目标。
一、全科医学的定义
全科医学是一门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行为科学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学科。其范围概括了不同性别和各种年龄的各种健康问题,其宗旨强调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长期负责式照顾。
二、全科医学的目的
不仅仅是对抗疾病和死亡,而是提高生命质量和预防早死。围绕这一目的,医务人员必须能够理解病人、服务病人、满足病人的需要。使医学真正成为服务于人的科学。
三、全科医学研究的对象
1.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断、医疗、康复和预防。
2.完整的人体健康问题,即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来理解病人的需要。3.家庭的健康问题:即以家庭为单位,理解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对健康的影响。
四、全科医学的特征
1.整体观和医学观,把医学看成一个整体、把病人及其健康看成一个整体、为病人及其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性服务。
2.现代的服务模式,用系统性理论和整体理论的方法来理解人群和病人的健康问题。注重病人及其健康问题的背景和关系。采取整体社会、生物、心理服务的模式。
3.独特的方法与技术,采取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方法。强调团队合作和人际交流等技术。
4.独特的服务内容,主动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5.高度的重视服务艺术,全科医学注重人胜于疾病、注重伦理胜于疾病诊断,注重满足病人需要胜于疾病诊断。在强调技术水平的同时,十分注重服务艺术的重要性。
6.全科医学与临床专科的不同点:临床学科是在一定的领域范围内不断朝纵深发展、是一种深度上的医学专科。而全科医学是在一定的领域范围内朝横向发展、是一个范围宽广的临床医学专科,它是一个适应于基层医疗、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学专科。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是全科医疗的具体体现。它将全科医疗的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以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为主的一种基层医疗。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主动服务于社区的全体居民。
2.整合内、外、妇、儿及各种临床专科服务。3.开展生物、心理社会服务模式的照顾。4.兼顾个人、家庭和社区。
5.防、治、保、康、教、计一体化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内容与方式包括:
一、基层医疗保健
是一种以门诊为主体的第一线医疗照顾。它以相对简便、便宜而有效的手段解决居民90%左右的健康问题,也称为“首诊服务”,并根据需要安排病人方便而及时的进入其他级别或种类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人格化照顾
全科医疗重视人胜于重视疾病、对于照顾的目标不仅仅寻找疾病的器官、更要注重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视服务对象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从整体人群的生活质量的角度全面考虑其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并加以解决;以个性化、人格化的服务调动病人的主动性使之积极参与健康维护和疾病控制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三、综合性服务
体现了全科医学的“全方位”: 服务对象:不分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服务层面:满足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服务范围:涵盖个人、家庭和社区,要照顾好社区所有单位、家庭和个人,无论种族、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情况和居住环境有何不同服务手段:可利用对服务对象有利的各种方式,包括现代医学、传统医学等。
四、连续化服务
全科医疗是从生前到死后的全过程服务,其连续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生各个阶段:婚前咨询-孕期-产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直至濒死期,当病人去世后,全科医生还要顾及其家属居丧期的保健。
第二,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全科医疗对服务对象负有一、二、三级预防的不间断责任。
1.一级预防:(易感受期)无病防病 非特异性:健康促进或保健行为。
特异性:计划免疫、消除病因、职业预防、高危人群保护。2.二级预防:(症候前期+临床期开始时)有病早治 早期发现:病例发现、定期筛查、自我检查。及时治疗:早期合理用药、防止恶化、转移、带菌蔓延、防止合并症。3.三级预防:(临床期+带病生存+濒死期)既病防残
限制残疾:长期建立治疗(追踪监控),避免恶化和进一步的合并症和续发疾病,提供设备以限制残疾和避免死亡。
康复: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提供适宜的康复机构和就业机会,社区康复、临终关怀(使之最大限度的自立与回归社会)。
第三:服务对象出差或旅游甚至住院期间,全科医生对其负有连续性照顾的责任,随时提供服务,连续性服务是全科医疗区别于专科医疗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特征,包括:
1.建立家庭保健合同,固定医患双方相对长期关系; 2.建立预约就诊制度;
3.建立慢病随访制度,使任何慢性患者获得规范化管理而不致失控; 4.建立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使全科医疗“首诊”得到保证;
5.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全科医疗病历)使每一个服务对象的健康-疾病资料获得完整确切的记录。
五、协调性服务
全科医生应成为动员各级各类资源服务于病人的枢纽,包括:
1.掌握各级各类专科医疗的信息和转会诊专家的名单,以便为病人提供全过程“无缝式”的转会诊服务。
2.掌握了解社区各类健康资源,如社区管理人员、健康促进组织、志愿者队伍、托幼托老机构、营养食堂等。必要时可为病人联系有效的社区支援。
六、可及性服务
全科医疗应该是可及的、方便的基层医疗照顾、体现在: 1.地理上的接近2.使用上的方便 3.关系上的亲切 4.结果上的有效 5.价格上的便宜
建立全科医疗试点(社区医疗站)应在地点上、服务内容上、服务时间上、服务质量上、人员结构素质上以及服务价格和收费方式上考虑地区居民的可及性,应使居民感受到这种服务是其自身可以并值得充分利用的服务。
七、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全科医疗是立足于社区的卫生服务,主要实施地点是在社区的场所,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院(养老院)、善终病院、病人家庭或单位等地方。
八、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
全科医疗重视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健康时就应提供关注,因此其服务对象除了病人之外还应包括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这是全科医疗的突出特征之一。
九、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全科医疗的综合性、持续性和协调性服务的特征靠全科医生的孤军奋战不可能实现。各国全科医疗服务都以团队工作的模式,即以全科医生为中心、有大批辅助人员配合一起对服务对象提供立体网络式健康照顾。一般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由社区护士、公卫护士、康复医师、营养医师、心理医师、口腔医师、其它专科医师、中医师、接诊员、社会工作者、护工等。围绕全面改善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的目标共同工作。
第三节 初级卫生保健
初级医疗保健面对的问题是常见疾病早期和功能问题,全科医生必须有能力用简单、便宜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来处理这些问题
初级医疗的范围往往不十分确定,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全科医生负责的范围极宽,往往承担了一部分专科医生的责任;而在许多富裕的城市社区却缺乏综合性的初级医疗服务,致使病人奔波于不同的专科之间,劳民伤财又得不到满意的服务。
我国近几十年来的高度专科化,大部分城市社区医疗服务都属于后一种状况,急需改进。否则会影响到老龄化社会的保健问题和WHO全球战略的实施(人人健康)。
第四节 社区诊断
社区诊断的目的是评价社区的特征及健康需求,并实施社区卫生保健的计划。
一、社区诊断的内容
(一)社区健康状况
包括社区人口学资料:人口数量及构成:人口的自然生长趋势、死亡率(包括粗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等)及死因构成;患病率及疾病构成;残疾发生率;社区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吸毒、不良饮食习惯、无预防注射或无定期健康检查等);社区居民的健康信念、求医行为等。
(二)社区环境状况(包括自然环境状况及社会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如安全饮用水普及情况、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等)情况,家庭居住环境及工作学习环境等。
人文社会环境:如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家庭结构和功能、人口稳定度、社区休闲环境及社区内各项计划的执行情况。
(三)社区资源及能力
社区解决健康及满足健康需求的能力,包括:
1.经济资源:指社区整体经济状况、产业性质、公共设施、交通状况等。这些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卫生保健服务的提供利用。
2.机构性资源:包括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如公、私立诊所、医院、红十字会、疗养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如基金会、社区慈善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如协会、工会等。对这些机构的功能的掌握有助于全科医生提供连续性、协调性保健。
3.人力资源:包括各类医务人员;卫生相关人员如行政人员、教师、宗教团体成员、居委会成员等。都是社区医疗保健团队的有效资源。
4.社区动员潜力:包括居民的社区意识、社区权利机构及运用。社区组织的活动,社区居民对卫生事业的关心程度及社区人口素质及经济能力等。
二、社区诊断的步骤
(一)确定社区诊断的目标
目标主要围绕社区卫生需求或需要来确立。如:预防治疗糖尿病、新生儿健康质量;6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等。
(二)界定目标社区或社区内的某个人群 目标社区可由地理区域或特异人群来界定。
(三)收集目标社区资料 资料来源:
1.已经掌握的医疗卫生保健相关的统计资料(如人口数量、死亡率、出生率、患病率、疾病谱、死因谱等),可以从卫生局、医院、卫生院等医疗部门和公安部门获得;社区经济资源、社区环境资料可以从社区行政部门获得。
2.社区调查:根据社区诊断的目的内容进行调查、普查和筛查,准确度较高,但所需人力物力较多。
(四)确定所需解决社区问题的优先顺序
(五)考虑干预的可行性 如:
社区初级保健系统能否干预该问题,成功的可能性如何? 干预的花费怎样? 该问题能否被干预? 社区提供多少支持?
第五节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管理计划、合理组织技术力量、制定各项诊疗规章制度和全科医疗服务活动中的协调。
一、制定全科医疗服务管理计划
(一)管理计划的依据
1.卫生事业的方针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政策和规定; 2.上级的要求和指令;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体规化确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4.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 5.全科门诊、住院的诊疗规律;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可供限量。
(二)全科医疗服务管理计划的内容与要求 1.基本内容
门诊、急诊、住院、随访、出诊、入户服务、家庭病床的全科医疗工作数量、效率及质量目标;新开展医疗服务项目的方向、规模;技术力量的配备和团队组合;完成计划的主要措施、步骤和执行计划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安排等。
2.基本要求
应有长远的目标规化、年度计划和近期的执行计划。制定计划一定要以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在执行计划过程中,要注意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计划制定要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和适应性。
(三)管理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1.制定任务目标:如年医疗门诊人次、病床开放数及建立家庭病床等。
2.需求预测:根据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和需要量,测算全科门诊病床、技术人员的需求量。
3.供需平衡分析:对需求量和可供服务的条件和数量进行平衡分析,最后确定计划目标,目标审定后就应该认真组织实施,并进行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价。
二、合理组织技术力量
全科医疗技术人员的配备和组织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科室完成现定任务所需人员数量、素质、骨干及其工作时间等合理组织调配。
三、制定各项诊疗规章制度
主要包括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全科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全科医疗各级岗位职责,各科诊疗常规,各科技术操作规范等。
四、全科医疗服务工作中的协调
1.根据社区居民医疗需求调整全科医疗服务的目标和方向; 2.随着医疗任务的扩大需要对全科医疗人员进行全面调整和组织;
3.医疗技术发展新项目的开发,要求对业务科室再进行调整,并加强科室间门、部门间的协调;
4.为社区居民提供全科医疗服务尚需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协调等。
第六节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全科医疗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能否满足病人的需要,主要包括: 1.诊断是否正确、及时、全面; 2.治疗是否有效、及时、彻底
3.医疗过程中对病人有无损害(包括生理、心理的)、差错、事故; 4.工作效率的高低;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职能的范围有()。
A.企业的人事管理B.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C.企业的注册登记D.企业的财务管理
2.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是()。
A.国务院研究室B.海关总署C.国土资源部D.国家环保总局
3.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市财政局B.区人大常委会C.省政协D.村民委员会
4.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在处的阶段为()。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5.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任和非委任的事务官员的国家是()。
A.英国和英联邦国家B.法国C.美国D.日本
6.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于()。
A.1995年1月l日B.1994年8月14日
C.1993年10月1日D.1993年8月14日
7.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职务,最低为()。
A.副处长B.副处级C.副主任科员D.副科长
8.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后,国家公务员的身份()。
A.分流的,保留三年B.不予保留
C.分流的,保留一年D.分流的,保留二年
9.我国行政领导体制在()年以前一直是委员会制。
A.1956B.1978C.1979D.1982
10:下列不属于推定的“首长”的是()。
A.委员会副主任B.审计署副审计长
C.省工商局副局长D.镇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与其他公共组织一起,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1)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活动;(2)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3)除政府以外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作为一门学科,公共管理是指研究政府机构及其他公共组织活动规律的学科体系,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是一个学科整合的研究领域,借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与工商管理中单纯的企业管理者不一样,公共管理中的管理者包括: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它强调的是治理(governance),即由众多行动者组成关系网络,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公共管理的使命。在多元发展的社会里,社会利益是多元的,社会的价值也是多元的,而且利益和价值之间往往也是多元的,政府需要在多元的,甚至是冲突的利益和价值之间做出平衡和抉择。所以,公共管理承担着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职责。它强调价值调和责任,不仅重视“三E”,即:经济、效率、效能,也重视公平、正义和民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赤字、绩效赤字,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政府管理的运作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这股浪潮,被赋予不同的称谓,如:新右派、新治理、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等,可被通称为“新公共管理”。关于新公共管理问题,著名的公共管理专家C.Hood曾归纳了7个要点:(1)即时的专业管理,这意味着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2)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管理的目标必须明确,绩效目标能被确立并加以衡量。(3)强调产出控制。用项目与绩效预算取代传统的预算,重视实际成果甚于重视程序。(4)转向部门分权。打破公共部门的本位主义,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建构网络型组织。(5)转向竞争机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品质。(6)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7)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
整个学科体系可以分为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通过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来观察认识自然世界,通过土木、机械、电子化工、环保等工程技术学科来加工改造自然世界;在人类社会领域,我们通过文史哲、宗教、经济、政治等人文社会科学来观察认识人类社会,通过法律、教育、管理、外交等社会工程学科来协调管理人类社会(如图1所示)。
显然,公共管理是定位于协调管理人类社会这个领域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价值定位和活动规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科。标准化协调处理的问题包括: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标准化与公共管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共同空间。
3 标准化的内涵
我国GB/T 2000.1将标准化定义为:“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这个定义还有两个注解:一是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二是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这个定义是对ISO关于标准化定义的等同采用,也是目前最为普遍接受的定义。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很多著作都把这一定义视为标准化领域最权威的定义。
荷兰Erasmus大学鹿特丹商学院Henk de Vries(1999)认为,标准是“对于实际的或潜在的匹配问题(matching problems)建立并记录一套有限解决方案的活动,为促进参与的一方或多方获得利益,平衡他们的需要,有意图或期望让所建立的解决方案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相当数量真正需要它的相关方的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对于中国标准化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定义;对于标准化理论建设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
尽管各种标准化机构、标准化学者对标准化内涵的认识存在很多的差异,但标准化活动涉及公共利益因而属于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范畴的意义都能在各种定义中发现。仅从定义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将标准化与公共管理联系起来。
首先,标准化解决的是多个利益相关者的问题,而不只是单个利益主体的问题。标准化的目的是要“获得最佳秩序”,其主要作用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显然,这不可能只是追求某一方的利益,而是要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公共利益。
其次,标准化需要在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协商一致。因为标准要能够“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就不能依据少数人的主观意志来制定标准,必须在生产者、使用者、政府、研究机构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认真深入的讨论,充分体现协商一致的原则,“平衡他们的需要”,确保所制定出来的标准能被各方共同接受并使用。
再次,按照Henk de Vries的观点,标准化是针对“实际的或潜在的匹配问题(matching problems)建立并记录一套有限解决方案的活动”,而实体之间的匹配问题包括: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匹配等3种类型。这些匹配问题大量存在于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因为人类为了生存、追求生活更美好,永远在探索如何将所发现的科学规律和所发明的新技术付诸实践。这个过程就需要大量的公共管理活动。
4 标准化中的公共管理
本文借鉴并部分修改Grindley(1995)对标准的分类方法,可以进一步从标准的经济属性角度来分析标准化中存在的公共管理问题。
根据标准的公共利益属性和私人利益属性的高低程度,可以将标准分为公共标准(Public Standards)、协定标准(Agreed Standards)、专属标准(Proprietary Standards)和标准竞争(Standards Contest)4种标准存在形式。
第一类是公共标准。它的作用是为产品或服务提出最低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强调兼容性。公共标准的竞争性不强,因此,产业和企业对此关注较少,但是由于它在技术发展、市场竞争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接近完全公共产品,所以需要政府较多的投入和管理,这一类标准基本上属于国家强制标准。
第二类属于标准竞争。这类标准的私人属性较强,行业或者企业会主动介入,但是如果标准制定或者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公众利益受损和影响产业未来发展,即同时具备较高的公共属性。因此,在出现标准竞争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对这类标准的制定和形成进行监管,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保障公共利益。
第三种是协定标准。虽然兼容性标准对于市场、产业发展有很高的利益,但是由于单个企业无法从标准中单独获利,因此,企业不愿单独承担标准制定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般采用事实标准或协调产生行业协定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发展的水平对于标准的制定非常重要,标准的制定和形成基本由市场主导,政府仅需要提供与公共标准类似的条件,即制定最低质量和可靠性标准、提供必要信息和保证兼容性。
第四种是专属标准。主导此类标准的企业可以通过掌握标准获得大量的私人利益,同时推广此类标准并不必然影响市场的整体发展,标准制定属于企业或者企业间的战略问题。可见,专属标准是典型的“俱乐部产品”。此时,标准制定由企业主导,政府的作用应当仅仅是引导标准,防止市场上出现垄断。
从这4种标准的制定来看,公共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公共标准由于其接近完全公共产品而需要政府的全力介入,标准竞争需要政府的强力监管,协定标准需要政府提供最低质量和可靠性标准,即使在由企业主导的专属标准中,也需要政府的引导,以防止垄断现象出现(如图2所示)。
5 标准化的公共治理
从另一方面来看,标准也是公共治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根据所在领域的差异,可以将标准分为技术、经济和社会3个属性。
技术属性的标准主要规定相关产品或生产程序的技术参数,要解决的问题是产品怎样做出来,这是一个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果不按照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参数去做,产品就会做不出来,即使做出来了也变成了其他产品,或者相关程序不能正确运行。因此,技术属性的标准规范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经济属性的标准主要规定其产业特征,强调其作为产业发展的最低技术要求,但不是某个产品生产的最低技术要求。很明显,经济属性的标准要高于产品生产的最低技术要求,也就是说不仅要把产品做出来,还要把产品做到符合人类健康安全消费的要求。比如:食品安全标准,低于这个标准也能把产品生产出来,但只有按照安全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才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没有这些安全标准,产业本身不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发展得更好,但会严重影响到公共利益。因此,经济属性的标准规范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社会属性的标准主要规定一些产品或者服务的制度要求。这些标准与纯技术问题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更多是一种出于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考虑而制定的直接的社会规制。它们并非技术上非执行不可的标准,而一旦制定并执行,就可能会引导或者规范技术发展的方向,比如:碳排放标准、燃油的限值标准、汽车百公里油耗标准等等。社会属性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制定者的主观性,受当时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发展环境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比如:环境污染标准等等。因此,社会属性的标准规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3种属性的标准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一些技术属性的标准也会具有经济属性,成为市场规范;或者具有社会属性,成为社会协调工具;而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交叉的标准则发展成为产业规制(如图3所示)。
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知识体系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标准化与公共管理之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第一,标准化与公共利益。如何通过标准化来实现和提高公共利益,比如:在一致性、互换性、互操作性标准中保持技术优势,以促进技术进步;制定和实施相应标准来确保人类便捷、安全、健康的社会福利;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实现创新学习、规模经济、网络效应等产业利益。
第二,标准化协调管理机制。根据标准的技术、经济、社会属性来选择政府主导或者标准化组织主导市场协调的标准化协调管理机制。这就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现有标准化管理协调机制,强化标准化组织主导和市场协调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作用,给予协会标准以相应的法律地位。
第三,标准化与公共政策设计。充分认识标准化作为公共政策工具的作用,进一步协调标准与其他公共政策的相互关系,构建标准与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产业规制、知识产权、市场规范、技术联盟等公共政策之间的合理互动机制。
第四,标准化的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充分考虑标准化过程中厂商、用户、政府、研究机构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与博弈,以及跨国公司、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外部因素在标准化中的影响,合理运用和协调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Hood C.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Public Administration,1991,69(1):3-19.
[2]Henk.de Vries,Standardization—a Business Approach to the Role of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3]李春田,标准化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如果说发行“潘币”(正如潘石屹自己所说的)尚且只是一桩“娱乐”事件的话,那么,在网络发表时评则是公共性的文化事件了。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都有“爆红”的权利和机会,潘石屹爆红与否,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事。鉴于潘石屹是著名的公众人物,而且又当中国房地产市场陷于某种复杂的处境之时,潘石屹在网络上的表现,引起公众的热切关注和争议就理所当然了。有网友认为,潘石屹越来越像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了。但也有网友认为,潘就是一个商人,而一个以追逐利润为工作目标的商人,企图扮演“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来介入公共事务,则纯属“做秀”,云云。
无论潘石屹的动机何在,首先,他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在我看来,每一个人都会有多重身份,不可能只有一种单一的身份。任何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场合里,有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身份表达。不同身份扮演,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的分配和给定;另一方面,又是个人自我选择的结果。公共知识分子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职业角色,没有一个人天生就被规定为“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也是一种自主选择的结果。任何一个有知识的人,能够在公共领域里发表言论,并且有比较知识化的表达,但又不是谈论其专业领域里的事,而是谈论公共话题,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可能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如果一个知识分子经常地这样做,并且,其言论所表达的立场和观点,能够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和支持,那他就已经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了。
潘石屹确实是一个商人,尤其是当他在做房地产生意的时候。但他在微博上的发言,并不是在卖房子。他读过书,有一定的知识,就不能排除他能够扮演知识分子的角色。至于他扮演得好不好,合格不合格,那就另当别论。无论是商人还是知识分子,都不是天然的和一成不变的概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现代商业早已不是简单的商品买卖问题,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成功的商人,往往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广泛的知识的人士。既然知识分子能够成为商人,商人为什么不能成为知识分子呢?当然,是否成为公共知识分子,这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作为职业为商人的潘石屹,在某个特定的时空里成为“公共知识分子”,这并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也有人认为,潘石屹之所以能在微博上拥有数百万的受众,是因为潘石屹现象实际上是少数拥有金钱、地位,并控制了话语权的“精英”阶层,在刻意引导舆论,而公众也很容易认为这些“精英”的意见很重要,他们希望能从这些成功者口中听到解决一切麻烦的答案,从房价走向、汇率变迁、国家实力的兴衰到教育改革和家庭幸福。但是,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并不在于其拥有的受众的多寡,而首先是因为知识的公共性,其次是因为其所讨论的话题的公共性。微博上的受众数量并不可靠。网站有意推介一些名人在他们的网站上发言,以增加网站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会大量赠送“僵尸粉”。大量的“僵尸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听众。不过,如果一个微博写作者的听众数量是一个大数字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人们认为此人的言论是比较重要的和值得关注的,于是,很可能也会去关注他。这样,就会形成“名人效应”。
的确,民众期待从商人潘石屹的口中听到对时下热点以及一些公共领域问题的点评,此时,民众对潘石屹的期待,已经不是对商人的期待,而是对公共知识分子的期待,或者说,是对社会名流介入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的期待。从事一般行业的公共知识分子,并不缺少对公共事务的介入,但传播力和影响力明显不足。而潘石屹这样一位在商业领域赢得巨大成功的社会名流,他的介入的影响力就不同一般了。
然而,一个人是否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从根本上说,与受众的数量和反馈情况,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看到,网络上那么多拥有成百万受众的文化名流和娱乐明星,他们并没有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甚至经常有网友在一些重大事件上逼他们出来发言,他们也依然选择沉默。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社会精英对舆论的垄断性地位,实际上正在逐步丧失,一个人如果没有超越法律的权力的话,想在微博上垄断话语权,在我看来是自不量力,最终只能自取其辱。互联网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文化的去精英化而准备的。社会精英(尤其是所谓“专家”)在微博上被公众“群殴”的事件屡见不鲜。社会精英可能会比一般网民拥有更多的资讯,尤其是拥有一些非公开化的资讯,但也仅限于此。这并不代表他的意见就很重要和能够左右舆论。
【公共管理学知识】推荐阅读:
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题07-27
公共管理学重点题目11-05
公共管理学领导力07-18
公共预算管理试题06-07
公共部门目标管理05-31
公共管理英语讲义09-22
公共厕所管理办法10-06
公共管理硕士真题10-07
公共管理案例论述答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