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文档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文档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文档 篇1

--------肖春梅

才上班短短半年的我,说实话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是与老师们的探讨和交流吧。

一、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孩子们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三、教学方面

对于低段的学生,我们可以将预习指导纳入课堂,提出具体步骤、要求,一一指导落实。预习可以采取“三读”法:一读:划出生字词,自学生字(标偏旁,标笔画,读正确);二读:读通课文(字音准,断句对,不加字、不漏字,流利);三读:解

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查字典弄明白不懂词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理解了的地方可做批注或记号)。也可以采取“三步法”:

1、划生字新词,查字典解词意,识记生字;

2、熟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

2、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很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想了一些小方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要陆续教给他们,目的是尽快使学生的写作规范化。如:标点的正确使用;习作正确的书写格式;如何开头和结尾;一些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说明方法的使用等。其实以上这些,在课文的学习中都会逐渐的涉及到,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有重点的教给学生,通过文后的小练笔,日记等方式进行专项的训练,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进步是会让我们对写作教学充满信心的。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经验 篇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另一方面教学成绩必须以良好的基础知识作保证,这要求老师把知识架构给学生梳理得很清楚,打好文字功底,反复强调汉字、短语、句子等显得枯燥的基础知识。这往往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如何做到将兴趣教学和应试教学有机统一,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扎牢汉语基础的重要实践。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绩的实践经验,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体系奉献一份力量。

一、教学目标由应试型向实用型转化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导向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和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

1.注重主体参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积极体验。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能因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力、个性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展欲,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使课堂充满活力;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主动建构过程中,发展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给予积极的鼓励,肯定的评价,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不断体验学习中的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

2.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将使自主学习有一个长久的动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反馈和积极评价,让学生能根据学习成败自我奖惩以实现对学习实施自我强化。

3.创建有利的环境和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运用形式多样的、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为学生自主从事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提供条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策略由“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

语文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表述,为今后学习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不能唯成绩论,不能仅仅关注考试成绩,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让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1.抓好预习,提倡“五问”。一问自己,遇到问题首先自己动脑筋,认真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问工具书,要独立查阅资料,做一番学习探索;三问课本,遇到问题要反复认真地读书,联系上下文思考,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四问同学,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五问老师,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老师寻求帮助。同时,小学生预习的技能已形成,且有一定独到的见解,教师此时可适当放手让他们进行课外学习。

2.专心上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课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考,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勤做笔记。引导他们积极地运用汉语思维,参与大量的语言实际。通过这些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紧跟教师的思路。另外,教师减少了教学指令,有利于师生密切配合、人人参与。

3.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习兴趣源。汉语课是一门语言学课程,对小学生来说汉语学习缺乏交际的真实情景。仅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加上班级人数较多,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实践量微乎其微,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就需要教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如开展讲故事比赛、分组表演、举办汉语晚会等活动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和较高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由“单一填鸭式”向“学用结合”转变

达尔文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它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领域,也适用于一切人类活动实践,对于困难而复杂的工作来讲,方法的研究和学习尤为重要,作为小学最困难学科的汉语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

1.恰当运用交际法。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人与人交流,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便产生了,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才能使一种语言用于实践。交际法的运用首先是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尝试错误学习语言,并鼓励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教师无需严格规定被使用的语言项目,要把流畅、熟练、得体的汉语应用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和主要追求目标;再次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状态主动性,方法要灵活多样,有与现实接近的东西,使得学生兴趣浓厚。

2.注重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因材施教提出几点经验。

一是要了解学生,层层推进。实施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难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计划,由简易到疑难,层层深入,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相同的材料,但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二是要掌握学生心理,尊重鼓励学生。汉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特别是对于成绩差的同学,要用积极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他们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

三是全面肯定学生的进步。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一份试卷、一次课堂表现来评价一个学生是非常片面的。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良好表现,学会欣赏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在课堂上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取更大成功的愿望。

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文档 篇3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的智力,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下面把两年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做以回顾和思考。

一、明确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既重视软件建设,也重视硬件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从而实现我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

二、构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员重视,根据这一特点,确定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体系:学校校委会成员齐抓共管,紧紧依靠广大师生,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前进。

三、加强研究,合理规划,建立制度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好的规划,应体现与时俱进。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每年举办一次研讨会,就我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如制订了《孙庄小学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学校形象建筑实施方案》、《创建文明班级方案》、《创建文明宿舍方案》、《文明食堂建设方案》、《教师文明行为规范》、《学风建设实施意见》、《学生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奖励办法》、《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实施细则》等,为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制度的保证。

四、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健康向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们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为目标,一是加强硬件建设,通过学校的建筑物及其布置来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周恩来总理的光辉题词“为祖国崛起而读书”以及介绍我校情、校史的校史室,高度概括了我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对师生的影响巨大;又如醒目的校训“勤学、敬业、求实、创新”和校歌“前进吧,古城”,对培养学生对母校的自豪感,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开拓进取,起到极大的作用;再如构思精巧的假山、雕塑,身临其境,自然会唤起美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重视信息网络安全。三是用先进文化覆盖整个校园。如我校校园广播每周有“校园漫步”、“体坛冲浪”、“魔力音乐”、“文化沙龙”、“缤纷阳光路”等节目,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栏、报栏、校园小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先进文化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推动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一)结合新形势,扎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坚持理论学习,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构筑他们的精神支柱。我们通过“两课”教育、学习培训、研讨会、座谈会、主题班会、专题报告、知识竞赛、社会实践、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坚定了理想信念。

2、坚持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激励他们“面向新世纪,豪情意气发,苦练本领建中华”。多年来,我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与改革开放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开展了许多教育活动。我校以维护祖国统一为主题开展了“祖国宝鸟台湾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动;以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为主题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读书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增强了学校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持续开展了“塑造文明学生形象”活动,主要内容有文明学生征文比赛、“我心目中的文明学生”评选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

1、大力开展科技学术活动,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探索真知,立志成才。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通讯网络、中国入世、科技成果转化等知识,开展了科普宣传、科技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艺术活动对于丰富学校文化生活,营造文化氛围,展现学生风采,陶冶情操有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我们加强了学生艺术团的建设;举办了“文艺晚会”;参加了全镇学生文艺汇演;我们平时还开展了大量的如读书活动、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赛、歌唱比赛、音乐欣赏、各类体育竞赛以及邮票、书法、绘画、摄影、插花、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这些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校德育和美育工作,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六、经验和体会

不断推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新时期对学校育人工作的新挑战。纵观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历程,结合当今形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如下体会。

(一)校园文化建设必需坚持正确的方向,有明确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至关重要。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围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个中心,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基础,以校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努力建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具有我校特点的校园文化,为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和更好地为古城经济建设服务。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不可否认,将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成才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制订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发挥规范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需要的活动,学校加强引导和大力支持,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我们在活动的设计上,也应考虑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不要刻意追求轰轰烈烈,过多注重某项活动的参加人数,而活动小型化、多样化、经常化的趋势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如兴趣小组等活动就应大力倡导。

(三)校园文化活动要不断提高品位。

在充满挑战和激烈竞争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间的竞争,关键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话题。如前所述,校园文化建设对育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活动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上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应避免过多追求形式,不注重内容的误区。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当前我们应特别重视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帮助广大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引导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

(四)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特色。

创特色是现代学校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校园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只有创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才有其无限的生命力。“书香校园”就是我校的特色。在我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我们紧紧围绕我校的办学特色,加强引导,形成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引导学生的勤学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培养实践能力这一我校校园文化特色,为促进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甘草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文档 篇4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字词语教学再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生字生词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趣味性,所以学生很难长时间把精神集中在字词上,要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记住字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一,尽可能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声音与图像结合更能形象生动的展示汉字的魅力。二,创设情境,可以把字词放在课文中去理解,还可以自己创制一种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情境让学生去体会。

三、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是所有教师最理想的教学方式,但基于种种现实的限制,游戏教学只能成为教师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方式,如何把游戏教学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生字词教学看似简单乏味,只要教师深层次的去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还是有很多趣味性的:“嚼头”。四。激励式教学 简单一点就是把比赛的方式融入教学当中去,让课堂形成一种激励的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效率。

关键词 : 语文字词教学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汉子教学

多媒体的技术在教学运用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性处理。有了多媒体的支持,汉子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汉字的音、形、意不在脱节,且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在辅助学生汉字学习时发挥了优越性,能化静为动、化繁为简。把静止、繁琐的汉字形象化、简单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把生字教学置于情境中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由此,我们也能清楚看到,情境教学模式既不同于教育学,亦不同于教学论,它仅仅是依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原则,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生字词教学也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优势,让每个字,每个词都在有利的学习环境中存在。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准确的理解字词的意思,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文档 篇5

本学期我校高年级语文教研工作继续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为主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立足我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研促教,立足课堂,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结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

二、工作重点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每个备课组活动应以“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正确把握三维目标,同时确立一个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此外,老师要根据通知准时高质量参与活动。

2、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课后写好教学反思。师生对话应讲普通话,老师板书写规范字。

4、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5、辅导: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每周三下午第四节为语文教研组集中活动,学习领会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大家共同收益,共同提高。内容包括: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感悟。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6)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具有作业批改的现代理念,包括建立学生的错题记录。

2、听课: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同年级组老师相互之间多学习,多交流,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要多听课。

3、公开课: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节课。做到专家引领和同组老师的努力相结合;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并收齐研究课的全部资料存档。

4、利用学习型教师、名教师的优势,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5、开展师生共读及共写随笔活动,加强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三)搞好学科活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原则:尽量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运用、在参与中体验。

三年级体验阅读,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

四年级学习办手抄报,掌握组织材料,编排版面的方法,培养综合能力。

五六年级阅读感悟,培养初步的文学修养,做好读书笔记。

2、常规性活动:全校经典诵读、师生共读活动及各年级语文自行的竞赛活动。

3、做好学科整合。如:语文与信息科技的整合,利用信息课查找资料及写话练笔,语文与德育整合,结合活动写小练笔等等。

4、继续开展古诗词及名家名篇诵读活动。

四、每月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教学计划、进度。

2、随堂听课。

3、组内开展开课、评课活动。

四月份

1、随堂听课继续。

2、组内开课、评课活动继续。

3、做好期中教研工作,迎接期中考试。

五月份

1、随堂听课继续。

2、组内开课、评课活动继续。

3、语文教学论文评比

4、迎接学校的质量抽查。六月份

1、随堂听课继续。

2、组内开课、评课活动继续。

3、六年级毕业考试

5、做好资料整理工作。

6、及时做好总结。

二、具体工作

1、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创设引发学生思维、情感体验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高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民主、和谐、生动。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固定在知识传授者的讲台上,而在教室里流动起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成为学生的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挚友。这样才能打造“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

2、加强课堂教学研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以探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每周至少有一位教师在组内开课,课后做好评课工作,使组内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每位教师在组内至少开1节课,完成听课15节,并在听课时实行签到制度。

3、加强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后记的撰写。教学后记的撰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原因分析,改进对策等。要求每月完成两篇教学后记(不少于800字)。

4、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读书中获取知识,学会做人。要求各班建立小图书角,每月向图书馆借书二次。每生每周至少看一本书,同时做好相应的记载。为使读书蔚然成风,教研组将开展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评比活动等。

本文来自: 好词好句网(/2013317/19879.htm文教研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校本,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贯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课堂教学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开拓创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响应全面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号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工作要点: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

1、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精讲、互动、高效”的原则,继续落实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实现三个“转变”:由重视教学效果向重视教学过程转变;由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方法设计转变;由封闭性课堂价值取向向开放性价值取向转变。要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上课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创造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发散共享,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

2、继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转变观念。要潜心研究了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继续注意转变以下教育观念: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人才观,从培养“笔杆子”走向育人“打底子”;科学观,从“封闭”走向“开放”;目标观,从单一目标走向多个目标。要继续努力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3、改革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要从重教师转向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注意从多角度考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努力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单一评价和多种评价相结合,基础性评价和创造性评价相结合。提倡学生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在评价中获得体验和发展。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开展个人课题的研究,争取多出成绩。本学期还将进行新一轮的课题申报和立项。因此,号召年轻教师从开学初就积极收集、准备材料,争取多一些申报课题能够在市、县级立项。

5、加强课改过程管理。本组教师要积极切磋教法学法,积极上好课改实践课、研究课,开展评课交流,及时反思、提炼和总结经验。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重视组内和组际之间的团队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教研组信息化建设步伐,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争创学校先进教研组。

二、悉心指导,优化服务,规范语文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集体备课,各备课组精诚团结,注重合作,做到节约劳动、提高效益、资源共享,切实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要加强管理,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学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弹性。作业练习要基础性跟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理搭配,本学期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就以上要求及时调研、指导、服务。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要将语文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要控制期末复习时间,提倡期中调研分析,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多次、小范围地进行随机质量调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同时加强各类素质竞赛,如朗诵比赛、故事大王赛、听写比赛等,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加大力度,催长骨干,积极推进名师工程。

1.加强教师的培训。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时,组织教师配合学校创建学习型校园,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5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写一篇心得体会,上一堂公开课等。

2、重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跟踪培养和使用工作,注意做好推荐开课、讲学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课题研究参与等催长活动。同时也要重视发挥非骨干、非青年教师在语文课改中不可低估的作用,注意教师的均衡性发展,落实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3.认真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优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更多的机会。本学期将组织进行“每人一节精品课”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上出一堂好课,并请学校领导、名师进行组织评优。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立足常规教学管理,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紧紧抓住教学主渠道,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课堂教改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方式,落实教学常规、规范,落实、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同时结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形成一支专业水平相对高的语文教师队伍。

(二)教学研究,以提升教研实效为准绳

1、学习:开展教师“阅读·梦飞翔”活动,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自读一本教育教学类书籍,并写好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2、听课:教研组长在“周三听课日” 跟随行政听本组老师随堂课;其他语文老师组内公开课必听。结对师徒要多听课,徒弟听师父的课每月不少于2节,师父听徒弟的课不少于一节。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0节,3、公开课: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节课或做一次经验交流。

4、外出学习:有机会学习要积极参加,每次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并写好学习心得,与组内教师分享。

(三)语文活动,以提高学生素为己任。

1、继续开展阅读活动。

开展有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将阅读教学纳入到校本特色课程,配合县教研室争取建立分层阅读教学体制,设置各年级段教学目标要求,有可能的话分年级段编写阅读教学教材,更加规范阅读教学活动,形成我校有特色的阅读活动,并作为传统活动进行传承。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篇6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经验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过程、思维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为培养其终身学习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奠定基础。

2.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的教学策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课堂逐渐地被还给学生。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去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互相补充,最后总结概括出结论。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又有了完成任务的机会,自然会精诚团结,互相帮助,共度难关。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堂上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形成互动。

二、把握数学教学中知识的整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数学知识前后联系比较紧密,系统性很强,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单一,很少有整体意识。但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2.基于此,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改变过去那种“接受式”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3.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之源,是成功的催化剂。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这就要求我们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4.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三、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注重情感渗透。

1.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想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师必须把握好上课的前20分钟,因为这一时段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机首先,上课时教师要精讲,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走下那矗立在学生眼前的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特别是采用分组教学,教师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活动,增强师生间的亲密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古人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也!

3.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对了,才叫做真正学会了”。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练习要适量,确保学生能完成。

4.在精讲精练的同时,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性,注意克服教育中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现象,研究發展个体的特长,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

总的来说,我认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是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等,每年的课程变化都要心中有数,在做到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做到有基础,有机会,有能力的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文档 篇7

骨干教师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贾爱霞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而我校的校情是:地处镇偏远地区,又与镇中心小学仅3里地之隔,家长大部分为上班打工族,绝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小学生都进入市区或者镇中心小学再或者是全托至私立小学就读,而我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年龄不够,学习基础又整体偏低。这既体现在考试成绩上,也体现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由于孩子的年龄小、基础不好,进入校门就对学习有惧怕、没信心、无所谓等心理。

针对这样的学情,我认为:只有将常态下的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减小课堂任务量,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才易于消化、吸收。我的灵感来自于中央电视台上的一节牛奶广告:细化营养更好吸收,我瞬间改成了细化知识更好吸收。把知识分解细化后,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自己能学会了,知识不难、检测能过关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就自然而然逐渐培养起来了。在此基础上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就不难,这样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当然,分解目标、减小课堂的知识容量并不是降低学习难度,简单的说就是把原来一节课要学完的知识分解成两节课甚至三节课来完成。这不 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和内容上的分割,更强调的是细化教学过程。在进行这样初步的探究与交流后,我就从学校实情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提出了“分解教学目标、细化教学过程、构建真正有效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理念,构建了“复、导、学、评”的课堂教学模式。

“分解教学目标”:开学前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全册教学内容目标逐一明确仔细划分好,并根据学时制定教学进度。而平时教研提前一周将下周教学目标按照课时进行目标分解,做到科学安排,进度统一,有效分解,不能产生前紧后松、前松后紧或时紧时松的现象,正常课时不够用,可以占用自习时间,还可以缩短复习时间,但必须保证在学期末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

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的特点:

1、内容目标较小,如果教学参考指导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用1个课时完成,我们可以按照框题的分解,用2—3个课时完成。

2、难度不降低。由于教学目标进行了分解,教学时间就很充分,所以不但要保证重难点的突破,基础知识的全面落实,更应该加大知识的拓展延伸、学科间的互相渗透以及学生能力的大幅提高。

“细化教学过程”:为了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便于教学和交流研讨,我们推出了“复、导、学、评”四步走的课堂教学结构。

“复” 即回顾学过的知识,别名为“温故而知新”。复习的旧知必须和新知有联系,能促使学生把旧知迁移成新知,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太长影响新知的学习与巩固,但不要小看这个课前的复习!

“导”即教师导学,别名“师傅领进门”。这一步的特征是必须明确目标,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分为多个环节,如:导入新课、制定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流程及方法等。

“学”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别名“修行在个人”。这一步必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教师可以设计多个环节,如:新课讲授、合作研讨、小组展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等等。

“评“注重的是课堂知识的落实与反馈,别名“更上一层楼”。这一步,必须体现两个环节:课堂检测和学生自我评价。

第四步中的“学生自我评价”环节是我们课堂模式中的亮点与特色。通过一节课的充分调动、充分学习与基础知识检测,学生应该掌握的较为理想,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呢?是在这一学期特别新添加的这个环节,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

1、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2、谈谈掌握的技能。

3、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识与提高。

虽然以上三点就是三维目标,我们都讲过,课堂上充分学了、练了、还检测了,但经过学生自己一总结,在他的思维里就更清晰、更完整、更深刻了,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从学生的自我总结中看看有没有错误的地方。

4、谈自己在学习思想、方法、态度方面的转变及感受,、5、谈自己的疑问,进行质疑。

6、用图表、诗、文、画、歌、舞等形式。

7、评价别的学生。

如此等等,通过这一环节,我们就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表达能力、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使学生在每一节课更加积极、主动、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以此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当然,“复、导、学、评”四步走的课堂结构只是个大框架,我们把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自主权更多地给了教师自己,给了老师们发挥自己教学特色的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广阔的空间。

如何“充分”呢?简单地说,可以是同一目的,用两种方式分别进行两次,可以是由面向少数变为面向多数(如提问时、表扬时),可以是由量少变为量大(如习题、检测题量大一些;给学生补充的图片、资料量大一些)等等。由于同等内容安排的教学时间比别人长,我们就必须在“充分”上下功夫,把时间有效利用起来。

这样从细节处下手的研讨,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具体问题的修正与改进。一个人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样从大框架上进行规范,从小细节上进行改进的教研方式,更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而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兴趣激发也只有在这一环一环的细节的充分运用上才能得以发展与提高。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的探讨目前还仅限于像我校这样,学生整体年龄偏低、整体基础较差的校情,而且目标经过分解,很有可能要占用一些自习时间进行课堂学习。

班主任工作交流文档 篇8

各位领导、各位班主任好:

很高兴与大家坐在一起进行工作交流。以下说说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说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体谅。

我认为,当好班主任的确很不容易。首先学生方面:因为初中学生的独立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可以说软硬不吃;这给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其次工作方面: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做好本身的学科教学工作外,要做的班主任工作多而繁杂。例如每天督促学生打扫卫生,经常性带领学生大清洁,早上提前到班检查人数,组织早读等。各种集体活动,班主任都得到场。每学期工作计划,期末总结,平时不定期的班干会,学生会,布置教室,出黑板报,主题班会,体艺节活动、学生手册的填写、各项收费等工作都要到位。加上每天发生的偶发事件,请假追踪等琐事,耗费的时间、精力无法计算。

班主任的工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用好班干部。

作为班主任要注意培养班级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中的事学生能干的一定要让学生干。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可以培养班干部的组织能力。我班的事情一般由班长负责,具体工作分工到班委。宿舍、教室、包干区清洁安排人负责检查,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小组长负责。大清洁把任务分工到人,劳动委员负责检查。当然,我会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哪里不干净,找到当事人立即补救。平时我会对班中的事情及时作出总结,表扬先进,指出不足。

二、充分利用“班规”。

作为一个女班主任,要想在学生心中有较高的威信,那只能是“以理服人”,靠集体的力量来制约个人,做到“有理有据”。所以我发动全班学生制定班规,然后逐条列出来进行学习,再张贴出来。这样当学生违纪后,我已做到了“有法可依”,不是我来批评他,而是要受到同学们的遣责,这样违纪学生也减少了逆反心理。

三、教育学生“虚心接受批评”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很多时候,我们苦口婆心地找他谈话,他们“爱理不理”,有时还会有抵触情绪。为此,我专门在班级中强调,无论老师什么时候教育你,批评你,这是老师对你负责任,所以,你在接受教育时,应“虚心接受批评”。这其实也是一种感恩教育。

四、允许学生犯错误。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所以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正确面对,如果我们要求过于苛刻,势必会使自己工作难做。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智力水平不一样,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可以了。作为老师,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要求学生。我们应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

ɡuī

kēmóshì下面再说说本校班主任工作管理的个人看法:

1、班主任对班中学生有教育责任,但我认为,班主任非圣人,并非所有的kòu大小事都能兼顾得好,希望学校不要把扣班分扣钱挂在口边,管理班主任。例如,班中的台凳损坏,宿舍公共财物的损坏,有些是自然损坏的,当然有些是学生损坏的,但有时事太多,未必能留意得到是自然损坏还是学生损坏。但按学校的管理,到期末时是要扣班主任的钱的。

2、文明班评选,我认为不是绝对公平、公正。有些班经常做好事,对班主任来说,反而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影响班主任间的团结。

3、我认为,在座没有班主任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有时只是有心无力。希望学校对班主任工作要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分担,少一点指责。

洋思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篇9

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洋思中学推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将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所谓“先学”,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思考、讨论、练习,进行自主学习。所谓“后教”,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彼此更正,相互启发,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取长补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目的是通过严格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课堂教学的过程就变成了学生自学、探究、实践的过程。我认为在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中体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能让学生有事做。应该说,洋思课堂模式既有一个总的课堂目标定向,同时,在学、教、练的每一环节又都有具体的目标要求,如具体的看书的范围,思考的内容,安排的时间,达到的目标等,教师根据目标要求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学习,最终完成教学总目标。由于学生总是有事做,所以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较好。

在学习洋思经验的基础上,我在教学《海上日出》一课时,让学生先根据我设计的学案自学,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最后当堂训练巩固,感觉效果很好。现将教学过程中的部分内容展示如下:

(一)学习四、五自然段(教师出示自学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2.默读第四自然段,想像云层薄时的日出景象,再讲给同学听。

3.检测。

举例:云薄时所看到的海上日出: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填空:云厚时所看到的海上日出: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 )一道光亮亮的金边,后来,太阳( )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 )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二)当堂练习

1.读下面的句子,判断修辞手法。

①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

②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

③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2.选择正确的读音。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chóngzhòng)担(dàndān)似(sìshì)的。

3.比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本节课学生忙于思考,忙于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变得高效紧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课堂中也应借鉴洋思的成功经验,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并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赞赏评价,激发兴趣

在洋思中学的语文课堂上,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能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同学的提问谁的回答最准确,谁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较长的故事情节谁能在快速阅读后准确地复述出来等等。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喜悦,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高涨。教师还不失时机地给表现好的学生以肯定和褒扬,除了语言激励之外,有的教师还采取加课堂表现分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种课堂上的成功教育对我们的小学生学习语文尤其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也要多表扬少批评。如:“你观察得真仔细,你回答得太好了;你的想法真有创意,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这样的语言评价,能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很多学生身上都存在学习语文的潜力。比如:有的学生善于表达,有的学生善于朗读,有的学生思维活跃……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用心寻找每位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洋思教学经验的学习与吸收,是一项艺术。我们应活学活用,而不应邯郸学步、盲目照搬。否则会把语文课模式化、形式化,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文档 篇10

北寺联小吴爱芹

自从我当班主任这几年来,没有什么经验,只是有一些体会而已这次期中考试五年级语文的作文题目是《班级我的另一个家》。是啊,班级是同学们的另一个家,我就是这个家的家长。作为|“家长”要管好这个家。一.用爱心唤真情。我觉得做好一个班主任首先要发自内心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可亲可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班主任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繁杂琐碎,所以班主任还需要有三心,即爱心、耐心、细心。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有意无意通过外部流露出来,在班级体活动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比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严肃的手势等都可以表达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使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和关怀感。还有,找学生谈话,与家长联系等也是心灵交流的重要方式.班主任的情感投入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对学生有所偏爱,因为任何偏爱都会失去教育的力量。在老师的心目中,那些外表美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很容易获得老师的爱,而那些相貌丑陋的、衣着简朴的、成绩一般的、智力平庸的、顽皮的学生,一般引不起老师的注意,这就需要班主任去发现、挖掘这些同学的优点,用老师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去关注这些同学。所以我认为情感教育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谁能不说情感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美好的东西呢?班主任只有把爱心奉献给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无私奉献,教育才会展示出惊人的魅力。

其次,作为班主任不能忽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后进生有增多的趋势。我们都有这样的想法,当教师难,当一个称职的教师更难。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想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过来的。对他们要报以满腔的热情,要与其他同学平等对待。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想成为差生,谁不想受到别人的夸奖和称赞呢?有些后进生看似倔强不温顺,甚至和老师顶撞。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他们非常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这种认可和尊重有时是很低的,只要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听懂了吗”之类的问候他们就受宠若惊了。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歧视差生是老师最优秀的品质。我们不要认为你偏向好学生好学生就尊敬你,有时恰恰相反,好学生也不一定买你的账,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歧视任何学生。其次,要付出。应该认识到,转化工作是相当繁重的。不要抱着轻松的态度。或者认为我都把心掏出来了,他还是那么不懂事。那么你再把除了心以外的东西都掏出来可能就见效了。差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过程,班主任必须要树立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也要有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坚定。抓好“四套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多年当班主任的经验告诉我: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根据他们性格、能力的差异,安排相应的工作,尽心地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所以我特别重视班干部的队伍建设。

所谓“四套班子”是指:班干部、科代表、小组长和寝室室长。他们是一个班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模范作用如何,他们的管理能力怎样,这对于班主任管理班级至关重要。因此在每次接班之初,我都要慎之又慎的选拔好“四套班子”,为了选出老师放心,学生称心的干部,在选拔过程中,我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竞选原则,做到每个学生参与,最后由全体同学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票,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同学推出担任干部,让他们一开始就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班级影响力。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决定。班干部机构确定之后,在工作中,我让他们既分工明责,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定一些适合班情的管理措施,只要有利于班级管理,在不违反校规校纪大前提下,所有班干部制定的“政策和法规”在班委会通过了,我都予以认可并在班上进行实施,树立他们的权威性。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但是,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比如说041 班班长李虹,我倾注了很多心血来培养、指导,一是教导她要大胆工作,不要缩脚缩手,瞻前顾后,办事犹柔寡断。二是支持她的工作,只要是她作出的决定,只要是正确的,我全力支持,并经常叫她到讲台上去安排工作,同时私下里也不断对她工作中的失误给予纠正,但从不当倒全班学生的面批评她。我们知道,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我要求班上的大凡小事,班干部都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不容许出现班干部唱单干,纪律差,只有纪律委员一个人在那起劲地吼,其余的班干部作壁上观,无动于衷,做每一件事都要体现合作精神,真正做到齐抓共管。此外,我还坚持要求他们经常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善于发掘了管理人才,对那些认真负责,热爱班集体,关心同学,工作细致周密的学生充实到班的班干部队伍。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意识为断增强,辨别真善美的能力也随着提高,创办班报和黑板报也是净化灵魂、丰富知识的过程。由四个小队轮流编排设计,让学生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的特长。找资料、设计版面、编辑抄写,学生们既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班级集体的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按照学校的安排,今天要我谈谈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感到十分惭愧,即使我当班主任已有25年的时间,却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今天,我只想在这里跟大家谈谈我是怎样作班主任工作的,也顺便谈谈作班主任的一些感想吧

一、倾注情感,转变理念

“以制度规范言行,以情感凝聚众心”是班主任工作追求的境界。学生只有在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师爱的无私、师爱的纯真后,才能将心交给老师。班主任只有给学生以真挚的情感,给学生以亲近和信任,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仰慕心理,才会向老师敞开内心世界,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发挥学生的长处,开发学生的潜能,创建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二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一个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容易做到,对于学习、品质差的学生,要做到就比较困难,可班务工作的重要方面就在这部分学生身上。我知道一个班主任,时刻应该用“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笑容,一次课余恳谈,有时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会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你的奉献会得到回报。因此,我总做到:

1、严格,优生差生一视同仁。优等生足够让我们引以为荣。然而,优等生同样也会存在一些缺点,严格,才能让他们在自身的基础上成长进步。一位专家说过:“真正危险的学生,不是差生,而是那些优秀的学生。”其原因当然是因为优等生承受了太多的荣耀,背负了太强的自尊,心里承受能力太差,在挫折面前难免走极端。今天,当我面对这些优等生的时候,我必须着眼于他们心里素质的提高,弥补他们成长中的缺陷。

2、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作为教师,我觉得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任何人,你只要违反了我们共同的规则,你就只有受罚,自认了。因为在一个班中,我们面对的不是几个学生,而是几十位,没有严明的纪律,如何有良好的班风?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意识非常强。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躁动不安,情绪不稳,容易陷入迷茫,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极端。这迫切需要关注和安慰。如果我们老师不能宽容,过分苛求,违背生理成长规律,我想我们的孩子也许就被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毁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就经常注意换位思考。学生犯错心情沮丧时,拍拍他的肩膀,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有时候可能要比批评的话语更能催人改正,激人奋进。学生思想出轨时,我基本上都是予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批一通,更不会有过极的行为。当然,有些时候,学生做错事时,你的苦口婆心真觉得无力时,把“惩罚”加进去还是有必要的。方能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这样,我所带的学生,都能做到主动承认错误,积极改正错误,并能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三、采用家校联动教育,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学校的职能毋庸置疑,但是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一种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及时交换掌握学生有关信息,让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支持班级工作。我记得041班的谢栋梁同学长期放学不按时归家,喜欢泡在网吧,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主动与家长商量,上学和放学由家长负责。如果家长确实没有时间的话,就采用打电话的方法,用准确的作息时间规范他的活动。平时在班上多注意他,关心他,也提醒他网络的危害性,他稍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且建议家长也给予奖励,坚持了一个学期后,他终于主动脱离了那个虚拟世界,走上了学习的正规,最后顺利的考上了加中。94级有个学生叫王景友,家里条件较差,在我的班上成绩较好。因母亲说,即使考上高中也没钱供他,所以他放弃了,在中考前,几乎在外玩,在学生中间影响非常坏。为了纠正他逃学的恶习,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对他进行说服教育。坚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和家长、任课教师联起手来,齐抓共管。一段时间后,他的行为规矩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并且开始奋发补课了,初中毕业后顺利考上了高中,又上了大学,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给我电话,说:“没有你当初的关心,我便没有今天,班主任,谢谢你„„”。现在,他是海军425医院的一名军医。994班一个学生在川南大学念书,地震后,他给我电话,说:“谢谢你,班主任,你让我懂得什么叫感恩。”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如果在班级管理中,你树立一种不仅是对学生现在负责,更要为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观。那么你就会无限地延续你的生命之魂!

二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不是完整的教师,虽然其中有太多的辛酸苦辣,但它却能绽放出桃李满园的馨香。我更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在学生

身上注入的每一分情感,投入的每一次努力,都不会化为乌有,明天,他们将回报我以坚强,以优秀,以宽广。

如有不妥之处,恳请赐教。

小学语文课例分析报告d 文档 篇11

国培培训期间,我们有幸参与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参与《我和祖父的园子》设计工作坊;聆听了步进老师关于教学设计的指导;观摩了同课异构,两位学员上课并互动交流;江苏泰州特级教师沙华中的名师示范。从备课到听课,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特别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分析”的报告。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思路有了一些反思。

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优秀发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主要写了“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好奇、贪玩和幼稚。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就像作者说的一样,“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鲜漂亮”。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基于对文本的解读,我设想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童年的愉快和对爷爷的怀念、眷恋 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环节:与生谈话,引出课题,简介作者课。始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第三环节:走进园子,品味童年。可以引导学生背诵或抄写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第四环节:积累语言,留住记忆。可以引导学生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

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孩子们面前呈现一个亮丽清新而又富有童话色彩的园子,场景是那么熟悉,仿佛就发生在他们身上一样。但是按照从吴教授的视角来看,这不是教语文。课文仅仅停留在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没有触及课文的教学价值,把学生的关注点落在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上。

吴教授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的主张,提出了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并明确主张:“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反观自己的语文课堂的常态就是带着学生一篇一篇讲读课文。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是从第一课开始到最后一课,由一篇篇课文连缀而成。语文课的主要活动是阅读课文,严格意义上说就是教师领着学生深入分析理解课文。

吴教授又对“讲课文”这种常态化的语文教学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是长期来我们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当作了语文课主要目标进行教学,造成语文课“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错位,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吴教授把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从哲学层面看,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

但是,沙华中老师的《我和祖父的园子》的这一课,却很好地处理了了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系。

这堂课,沙老师引领孩子品读:读—抓关键词---说感受---再次品读。敏锐地挖掘到孩子看不到的点。体现了语文实践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从认识到理解、到积累,再到运用,这些都是“本体性教学内容”。

而我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尽管也想方设法地插入朗读、词语教学、人物描写方法等各种“本体性教学内容”,但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沦为一种点缀,一种无足轻重的添加。可以肯定,学生学完这篇课文留下的痕迹就是知道了萧红童年的快乐,对爷爷的怀念以及对童年的无比眷恋。但是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方法,或在语文技能方面究竟有哪些提高,不仅学生不明白,恐怕我们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这种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颠倒或错位的语文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教学一篇课文,如果教师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到位,往往会引来批评或指责,而教师在本体性教学内容方面究竟教了什么,学生会了什么,学生在语文知识、方法或技能方面究竟有何长进,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为何很多教师上的语文课会缺少“语文味”,为何不少语文课会上成思想品德课、自然常识课、历史课或地理课,究其原因,盖出于此。

当下语文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教师要深刻认识语文课程中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区别,并且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然后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落实来组织语文课教学。

语文教师虽然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语文课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是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首先要依据课文合理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教学一篇课文,除了必须落实的生字、新词教学和课文朗读这些基本要求之外,其他在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方面还应该教什么,教师必须有明确的选择。我们的语文课时间也非常有限,更应该提高效率。而不能每天忙忙碌碌地在给其他科目打工。把好端端的一节语文课上成们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音乐课、美术课或者是科学课。

吴教授告诉我们,一篇课文可以选择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很多,一些“基础性”教学内容每篇课文都需要落实,比如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朗读等等,无论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务必将这些基础性教学内容的落实放在首要位置,作为一堂课教学的“保底工程”。中高年级课文教学除了落实这些基础性教学内容,还需要新授一些其他的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方法,进行必要的语文技能练习。吴教授将这些新授内容称为“发展性”教学内容。如果语文课上教师想教的发展性教学内容过多、过散,解读文本时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不肯舍弃,什么都想教,那么结果只能是每个知识点教学都是蜻蜓点水,什么都没有教会。吴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语文课不应该追求“教过”,而是应该追求“教会”。因为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教学一篇课文除去必须落实的基础性教学内容之外,所剩时间不会太多,因此“发展性”教学内容必须集中,明确。

我应该怎样夯实我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呢?我自问。

首先,转变思想认识。语文教学不能再这样不顾实际的“解读文本”。语言教学,要理解,要积累,更要运用!其次,重视语言积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经典的语句,优美的语句,意味深长的语句有时含蓄,有时模糊,有时意会却不能言传,那么就让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日积月累,在阅读、生活中不断完善阅读体会。我们成人不也是在生活中某个特定的情境中,对掌握的知识有“顿悟”,“豁然开朗”之感吗?,为什么要牵强孩子去生涩地体会某一词,某一句呢?

再者,创造表达机会。利用阅读材料中的有机链接点,训练学生的表达。“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进行反复的语言实践,把“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训”,强调教师的指导,“练”,强调学生的反复练习。因此,我们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应坚持学生自主练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避免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现象,坚持以点带面,关注全体的原则,避免训练蜻蜓点水走过场。吴忠豪教授的提醒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语言训练的实效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大部分语文老师已经非常注重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训练,但是如何找准语言训练点,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形式,是我们如今最需要去研究的。一堂课只有40分钟,如何高效地落实语言训练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时懂得取舍,围绕一个训练点精心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实实在在,但也要注意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共鸣和感悟。

设计了有效的语言训练点后,如何在课堂中去更好地落实,以达到设计的目的,也是需要我们去研究的。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层次不同,感悟能力也不同,面对同一个语言训练点,学生的反馈肯定也是不同的。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浅薄一点,会狭隘一点,但是来自真实的心灵对话,因此会比教师的“灌输”和“牵引”来得有效。

上一篇:生产与技术管理制度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