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反思(精选8篇)
牛宗芳
听了这五堂数学课,让我感受颇深,有年龄大的老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的课有太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谈一下听了这几课以后给我的启发一、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语言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要做到严谨简练,并且要具有亲和力,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王老师虽然是一名男教师,但语言很轻柔,很具有亲和力,他儿童化的语言一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及时的表扬孩子,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刘老师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其语言已经做到了严谨简练。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的一点。
二、数学源于生活,最后必须要回到生活当中。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如果脱离实际来学知识的话,其学习的意义不大。所以在数学课上,必须让学生知道在现实中的应用。这几位老师在讲课的最后,都会把今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是我以后课堂上应该做的。
三、教师灵活的教育机智,在巩固练习环节,翟丽华老师反馈纠正及时,分解了题的难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
我感触最深的第一点是:无论是什么级别的优质课或公开课, 以及什么形式的比赛, 只要有机会, 一定要参加。参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奖, 而主要是为了历练自己。就我自身而言, 在2005年到2012年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都获得了奖项, 从区级二等奖到区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 在这整个过程中, 无论是我帮别人设计, 还是我自己讲课, 都得出了很多的感悟。我当时觉得课的设计整体上是令人满意的, 环节完整, 语言简练精确, 但是在具体实施之后, 总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 有很多需要加强和值得注意的地方。特别是有优质课评比时, 英语组的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 作为组长, 我希望出现这种局面, 一来可整体提升学科组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来也可减轻我的压力。现在回想起来, 虽然当时是省事了, 可长时间没有正儿八经地讲一节公开课, 所以有时候教师听我的课, 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想, 反正我自己觉得语言有点啰嗦, 表达也不是很准确, 设计得也很粗糙, 老套没新意, 学生积极性不高, 课堂沉闷, 连我自己都很不满意。讲完之后, 我回去以后再作修改, 第二天一早再讲一节, 听取他人建议, 弥补不足, 基本上对自己的课就比较满意了, 讲的效果也比较好。从我自身的感受,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每经过一次正式的讲课, 对于我们每个人讲课的素质就是一种提高, 无论从教材的挖掘, 还是对课型的设计, 对自己心理的培养, 对自己的自我认识, 甚至是对课堂的认识, 对学生的认识, 都是一次在心理上的洗礼和革新。所以, 想要成为优秀的教师, 我建议大家抓住每一次机会。
我感触最深的第二点是:在讲优质课时, 首先要对教材十分熟悉。对一堂课的理解不仅仅是一节课, 而是整个单元或是一册书, 教材前后都是有联系的, 所以景点平时就应该善于总结、联系、整合, 多做课后反思。由于我一直跨课头, 所以对教材相对熟悉, 当课抽好后, 心里马上有了思路, 当即就和大家商讨更好的思路, 一起研讨一起交流, 前后联系, 合理处理, 详略得当, 前思后虑, 精雕细琢。
其次, 一定要先找好思路, 把课设计好, 然后再去做课件。现在上公开课, 一般都需要课件, 而大多数人都觉得课件难做, 不抓紧时间做, 只是下载模仿, 反正课也很熟了, 用不着费什么劲。可我完全不赞同这种观点。讲优质课时, 尽管有半天的准备时间, 有思路, 课件也只是辅助课堂需要的, 而不是课件引导整个课堂的, 但是教师也要自己进行设计、思考。现在有很多教师觉得只要有课件, 顺着课件也能完成课堂, 虽然自己轻松, 但是没有自己的思想, 知识得不到升化和灵活应用, 学生的技能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结果上课时没有明确的思路, 语言也很啰唆。我听过很多这样的课, 我们组的教师也走过这样的弯路。所以这次讲课, 上午抽签之后, 我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然后理清自己的思路, 用一晚上的时间, 写出了详细的思路和讲稿, 甚至在每一个环节, 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过渡, 都设计好了。我也在反问自己是不是用得着这样, 可是我自己的水平还没有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 而出去讲课, 要求又比较高, 所以设计得严密一些, 对于讲课还是有好处的。
当然, 教师还应该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师生的适应过程等等我都一一考虑, 在自己的头脑中一遍一遍地预演。虽然我们平时讲课没有这么高的要求, 但是也应该精心设计, 很多东西是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 不可能指望着一蹴而就。
我感触最深的第三点是:集体的力量, 团结的力量。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 我们在备课时也是这样。我们英语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每一位教师都有很强的业务素质, 每一位教师也都很积极向上, 尤其可贵的是, 多年来, 我们始终团结在一起, 坚持不管谁出去讲课, 都是大家一起备课、试讲、点评, 集中大家的智慧, 来实现我们英语组的共同提高, 这充分说明了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今年, 我们对于集体备课又有了新的理解, 就是麻烦不同学科的教师, 来为我们听试讲、提意见, 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侧面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像这一次我讲课准备时, 就麻烦我们组的好几位教师为我指导, 帮助我理清思路, 设计课型, 修改教案, 制作课件, 准备教具, 来为我提意见。领导的支持, 同事的鼓励, 使我得到了全方位的指导, 正是这团结的力量, 集团的力量, 使我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一、导入——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授课都有一个导入的教学环节,而且导入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目的都是吸引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这次课采用的是情境导入.教师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大家近来最关注的国际大事是什么?”学生立即回答:“马航.”教师就势创设第一个情境:马航失联客机可能飞行路线.并给学生观看了46秒的视频,由位移的合成引导学生归纳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在学生兴趣正浓之时,接着创设第二个情境:中国搜救船——雪龙号在搜救中的行驶速度.由速度的合成引导学生归纳出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利用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导入,能激发学生情感和探究的欲望.这样的导入真实而又新鲜,感染力比较强,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而不再是以前的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这也符合了新课程倡导的“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
二、过程——精导妙引
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导妙引,就是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引导、启发.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发展.在这节“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优质课中,强调的是学生对新知识建构,以及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教师通过启发式问题、比较教学和梯度性强的练习设置,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识,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从情境启发得到向量加法的两个法则,进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个法则的异同.从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加法到两个共线向量的加法;从两个向量的加法到多个向量的加法.从有图的向量加法到没图的向量加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知识的比较中构建新知识.在随堂检测中,设置了有层次的课堂练习,依次为巩固训练、强化提升、拓展迁移和挑战高考,这样有效贯彻“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三、结尾——情感升华,师生共鸣
新课的导入是为了把学生更好地引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而结尾的艺术,则是要让学生将教学的小课堂带入到人生的大课堂,将最好的效果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所以,结尾也是一节课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这节“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优质课的结尾,教师设置了三个逐渐递进的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是: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点?由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概括和提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第二个小问题是:在生活中,你遇到哪些可以用向量求和来解释的问题吗?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有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非常踊跃的发言,紧接着教师展现一组图片,“合力提水浇花”,“齐力推车助人”,特别是具有本市特色的图片“端午节龙舟赛”“金滩海边拉大网”,这使得学生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最后,教师抛出了第三个小问题: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悟?当时有一个学生立即说到:“人多力量大.”教师反问:“人多,真的会力量大吗?”又有学生答:“不是.我们刚刚学了向量的合成,只有当向量的方向相同时,合向量的大小才是最大的!”教师接着问:“那我们怎么说才更合适呢?”此时,部分学生齐声说:“团结就是力量.”教师趁热打铁:“是的,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就能使我们的班级团结,民族昌盛,国家富强!”伴随着教师激昂的语调,教室里沸腾了起来,学生都使劲鼓掌!此时,整节课达到了高潮,师生达成了共鸣.
一堂课的结尾通常都是课堂小结这一个环节,课堂小结同其他教学环节一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一个精彩的课堂小结,能有画龙点睛之妙用,能促使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养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小结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的概括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所以,无论是常态课,还是优质课,教师都需要关注学生发展,以此来设计教学.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威海市小学英语优质课的观摩,一天的学习,我感受到不同教师的迥异风格和不同课堂构思产生的思维碰撞。
一、巧用热身,复习铺垫
虽然热身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充分的热身对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英语学习氛围,降低新知难度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能充分得以体现。例如,环翠教研中心孙杰老师在热身环节通过Listen and answer:What did I do yesterday?和Guess: What am I going to do tomorrow?两个问题帮助学生“把耳朵叫醒”,同时复习了本课的两个重点知识过去式和be going to 结构,为新授环节课文理解扫清了障碍。高区一小郭永华老师对课堂气氛的驾驭能力在这一环节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个打地鼠游戏让学生玩的尽兴,同时复习了动词短语。结合自己的教学,我也感受到,热身环节的设计即要考虑到教学内容,也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选择恰当的热身形式,让热身环节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二、围绕文本,理解运用
英语教学专家曾指出,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课文创设的情境,基于文本理解课文并掌握目标知识。说白了,就是讲课文读懂、读透,进而读活。孙杰老师在执教时,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先后4次进入文本,问题由难到易,由整体到细节,让学生对文本大意和细节都理解的非常透彻。毕丽丽老师则是采用边学边练的方式,学习一个部分紧接着创造相似情境让学生操练一个句型,趁热打铁,这种方法也值得借鉴。
三、合理归纳,语法教学
———观看王昆老师说课、田湘军老师讲课视频之后的感想
感谢王老师的介绍,使我接触到了这两位优秀的老师。从他们的说课和讲课中,有以下的几点让我深受影响。一. 准确理解英语新课程的实质,并坚持不懈地去践行它。在王昆老师的说课视频中,王昆老师和我们所有人分享了她对英语新课程实质的理解,即 “ 把文本课程通过教师的努力,变成学生的体验课程,最后再变成学生的能力”。我觉得这点是对应英语新课程理念的十分准确的解读而且也很符合王昆老师所教的小学生的基本状况。2001年秋季教育部颁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六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些理念的先进性以及它对当前新课改的指导作用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印证。王昆老师的将“文本课程变成体验课程”就是对六个基本理念中“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另一种结合自己学生特点的阐释。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深化自己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理解,在课堂中发现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结合自己所教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而形成自己独到而有创新意识的见解,而不是一味地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标机械地给学生灌输一些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二. 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多一些积极地情感体验,让这些体验鼓舞、激励着他们不断追求在英语上的进步。王昆老师在视频中提到了以下自己对语言教学的见解“ 语言是有声的,所以课堂上应有听说的体验;语言是有形的,所以课堂上应有读写的体验;语言是有情的,所以课堂上应有情感的体验”。王老师不仅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课堂上为了教学生“cold、warm、hot”这几个单词专门拿了一杯凉水和一杯热水,先让学生摸,然后再让学生想怎么才能用这两杯水弄出来一杯温水,学生马上就想出了办法,这样warm这个新单词也学会了。同时如果哪个同学答对了问题的话,王老师都会和学生拍一下手掌,这样学生就明显更有自信了,而且还有说不出的一种喜悦感。这些细节以及王老师在说课中讲解,让我自己也开始反思自己在英语课堂上的一些活动设置是不是过于单一,尤其是是否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调控。新课标中提出了“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时刻用自己对英语的激情和喜爱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够体会到被赏识、被尊重的感觉和经过努力解决了一个难题之后的成就感。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不得强化。三. 选择适当的歌曲,导入课堂或结束课堂,会让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在田湘军老师的讲课中,田老师分别用了两首歌。课堂一开始田老师和学生集体合唱英文歌 “Bingo”, 通过不断加快歌曲的节奏,让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并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又用了 “ if you are happy”, 并根据歌词内容结合相应的肢体动作,比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带着一种愉快的心情,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歌曲运用恰当自如、从内容和难度上都很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也让学生在这节课上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学生就在这些歌曲的熏陶中对英语产生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而不是每天只是不听地重复着念几个英语单词和句子了。既然小学英语课堂中可以用歌曲,为什么初中和高中课堂中就不能适当地使用呢。老师不应该把自己就局限在课本上所设置的教学内容的范围内,而应该大胆地根据自己对所教学生背景知识地了解,适当地留出时间给学生介绍一些经典、动人的英语歌曲或电影。用这些优秀的文化产品去感染和熏陶他们,这些活动有时可能要比老师苦口婆心地说教更有效。比如在去年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期中考试之后学习上比较懒散,各科老师都不满意,每位老师上课几乎都要批评一些学生,但是似乎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当时恰好我看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所高中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觉得很适合用它去激励我的学生,因此我就花了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观看了一下。同学们之后纷纷到我这来拷贝,并且说这个视频对他们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会积极地在网上收集一些对学生很有用的文本、音频或视频资料,和学生一起分享。四. 教师要学会合理地控制自己的音量和语速,来创设一个或轻松优美或活泼紧张学习环境。根据不同的情境音量大小、音调高低和语速快慢都应有所变化。有时教师的声音可以很轻柔,像细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时教师的声音可以很柔美,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梦一般地美好世界;有时教师的声音可以很激昂,足以让一个迷失的心灵找到新的希望。而教师的语速,快如急雨,让学生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慢是则一字一迸,字字珠玑。在田湘军老师的视频中,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田老师是如何通过娴熟地运用自己的声音和语速,进而恰当地掌控课堂的节奏和进度,并让学生切实地感觉到语言的魅力。有时哪些稍显夸张的语调都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感染力,而且会让他们的记忆更深刻。特级教师斯霞也曾有过这样的说法“ 我讲到主要的地方就重复一遍;讲到高兴的地方就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就情绪高亢;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可见课堂上声音的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对老师都是很重要的。五. 重视合作教学,不断去探索如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丛慧娟
很有幸参与到本次的区优质课听课中去,讲课的每个人都各有特色,同样是讲《热爱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这节课,但是经过每位老师的思维升华成一堂堂精彩的优质课。本次课是统一课题,本单元的主题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主要是让学生在了解要珍惜宝贵的生命之后更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本节课的难点“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而本环节是属于比较抽象的内容,而学生理解起来有很有难度,所以这就需要讲课老师挖掘教材,并把枯燥乏味的知识点通过形象有趣的活动呈现给学生。
通过这次听课,我感觉到作为老师,特别是思品老师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课本知识,应该走出去看一看。跟上时代,看人家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其方法是什么,好不好;我的方法是什么,改进的地方又在哪里。即使它不是优秀的东西,均有值得借鉴之处,从而反照自己,正视差距,缩短差距,不断进步,也才能打破自我感觉良好的状况,方可在教学上不断突破超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多听听名家的点评,多与别人交流,产生思想上的碰撞、理念的更新,无疑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时大有裨益的。
一、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1. 概念引入
观察1:描述图1中的变化过程, 并列出y关于x的关系式.
观察2:一支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 燃烧t小时后, 剩余高度为h (cm) . 描述图2中的变化过程, 并列出h关于t的关系式.
观察3:一桶水原有18. 5升, 水流出速度为0.037升 / 秒, 接水时间为t (秒) , 桶内剩余水V1, 杯中水的体积为V2. 描述图3中的变化过程, 并分别列出V1, V2关于t的关系式.
观察4:图4是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体. 描述正方体的体积V和表面积S关于a的变化过程, 并列出V和S关于a的关系式.
2. 概念的形成
通过学生对上述四个情境中变化过程的描述和对列出的关系式的观察, 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 函数y=kx+b (k, b都是常数, 且k≠0) 叫作一次函数;当b=0时, 一次函数y=kx+b就变成y=kx (k为常数, k≠0) , 叫作正比例函数.
3. 概念的辨析
(1) 请完成下表
(2) 填一填
已知, y关于x的函数y= (m+1) x+m2-1, 当m____时, 它是正比例函数. 当m_____时, 它是一次函数.
4. 概念的深入理解
(1) 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4cm, 在弹性限度内, 挂不同质量物体时, 其长度如下表:
1请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 k和b具有怎样的实际意义.
(2) 请说出一个可以用y=2x+10表示的生活实例.
5. 概念的实际应用
(1) 求出员工1和员工2应纳税所得额与应交税
(2) 求出单位所有员工的应交税
6. 课堂小结
(1)
(2) 本堂课思维导图
7. 作业
作业本7.3 (1)
二、一次函数优质课成功归因分析
1.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注重“举三反一”
“举三反一”是指通过多个实例的讲解而明白其中蕴含着的不变的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的目的是提供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 经历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抽象本质属性.
“一次函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较难理解. 在案例中执教者设置了四个具体的情境:“加油的金额随着加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境”“蜡烛的剩余高度随着燃烧的时间而发生变化的情境”“水杯中的水和桶里剩余的水随着接水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境”“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变化的过程, 找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y=6.40x;h=-5t+20;V1=-0.037t+18.5;V2=0.037t;V=a3;S=6a2. 通过比较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这种对应的依存关系, 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在这个“举三反一”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积累了数学的活动经验.
2. 在概念的应用过程中注重“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是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是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它和“举三反一”两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
在“概念的辨析”环节中对于y=2 (x-1) , 教师追问y与x-1之间是怎样的函数关系?对于y+5=-3x, 是y关于x的一次函数, 教师追问:可以看成什么关于x成正比例关系?一下子提升了思维的层次, 促进了学生对于一次函数概念的本质理解. 在“填一填”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题后反思. 带参数的一次函数考虑因数:系数 (k, b) 和次数 (一次) ,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概念的深入理解”环节中, 学生借助弹簧秤这个直观易懂的实际例子, 引导学生观察x的变化量Δx和y的变化量Δy之间的关系. 发现Δy随着Δx的变化而变化且k=Δy/Δx, k的实际意义是每千克重物拉升弹簧的长度, l表示弹簧的原长. 更一般的知道了一次函数中y随x的变化是均匀的.
在“实际应用”环节中, 教师改编了课本的习题, 在学生利用口算轻松解决问题1时, 抛出了计算整个公司每个员工的应交税, 让学生一下子觉得利用口算已经不是办法, 需要利用今天学习的“一次函数”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一次函数”的必要性和数学是有用的,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教育.
在概念的应用过程中, 通过“举一反三”的多个环节, 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一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之所以在这些环节中能非常的投入, 与执教老师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有很大关系, 与“一次函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举三反一”也是分不开的, 只有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对概念的应用.
三、概念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第一, 概念 (特别是核心概念) 教学中, 要把“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作为核心目标之一. 由于数学概念的高度抽象性, 决定了其认识过程的曲折性, 不可能一步到位, 需要一个螺旋上升、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再概括的过程. 正如本案例中对“一次函数”概念形成中“举三反一”的过程.
第二, 人类认识数学概念具有“渐进性”, 因此学习像函数这样的核心概念, 需要区分不同年龄阶段的概括层次 (如变量说、对应说、关系说等) , 这也是“教学要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原因所在. 本案例中的“一次函数”是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函数, 学生都还比较陌生, 在表述上采用“变量说”比较通俗易懂.
第三,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概括活动, 教师要重视让学生自己举例, “一个好例子胜过一千条说教”. 案例中“请说出一个可以用y=2x+10表示的生活实例”, 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四, “细节决定成败”, 必须安排概念的辨析、精致的过程, 即要对概念的内涵进行“深加工”, 对概念要素作具体界定, 让学生通过对概念的正例、反例作判断, 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的细节.
关键词:中学语文;优质课;情感;灵动;人文;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1-0028-02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迅速迈进,像诸如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等就成了课改洪流中的宠儿备受众人关注。诚然,开放的教学理念,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精彩纷呈的创新设计,再辅以多媒体的参与,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堂堂漂亮。我观摩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光盘,也参加过一些优质课比赛,过后细想每堂课的成败,总觉得在包装绚丽的光环下还缺些什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课堂反思,我认为优质课堂应是情感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人文的课堂、艺术的课堂。
一、情感的课堂
语文教学应是一个以心灵耕耘心灵、以精神铸造精神、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语文课堂首先应是情感的课堂。一个只注重积累知识和提高能力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课堂会因缺乏师生情感的交流而黯然失色。纵观许多语文课堂,很多成功的教学设计终因没有教师情感的融入而显得那么生硬、苍白。一个不能挖掘文本精髓,不能把个人情感与作者情感交融,不能把自己的真诚和深情带入课堂的教师就无法构建情感的大厦,更无法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所以,教师应当成为语文课堂情感的“引擎”和“纽带”,带动学生去寻觅、去体验、去品味,从而找到师生和文本心灵的结合点,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因有了真情而温暖,散发出人文的气息。当然,这种情感不是教师的自我陶醉,也不是教师将排练好的优美句子的简单堆砌,更不是教师生硬的口头教育,而应是教师与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的自然生成。可以说,这种情感包容着教师对文本内在美的独到体会,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心灵的真情导航,更包裹着教师本身对人生价值的深刻体味。所以说语文课堂不应只是知识、能力的汇总,更应是师生情感的交融。
二、灵动的课堂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尤其在比赛中,都依照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按部就班的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铺好的“轨道”,在进行中也唯恐哪个学生因思维发散做一回“流星”而无法收场。其实这正是课堂资源生成的良机,成功的课堂就应该有这种动态生成,因为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灵性有思想有独特生活体验的个体,这就决定了课堂具有不可预知性。我们不否认课前要进行周密的教学设计,但不可保证一切都按预设的过程进行。当课堂真正开始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个体的差异性就决定了他们思维的扩散性,教师应允许并关注跳跃式的瞬间生成的内容,适时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巧妙地让其思维“归队”,这种灵动的生成既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考验,又是课堂宝贵的动态资源。
课堂是教师最好的练兵场,教师对教材的透悟、对课堂的珍惜、对教学的痴爱都将成为搭建动态课堂的宝贵财富,以促成课堂达到自然、机动、灵巧之美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善于在课堂上开发动态资源,也许是教师个人瞬息的灵感迸发,也许是某种情境给了教师新的体验,也许是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了新内涵,也许是从学生的质疑中找到了新奇点,也许是从学生的回答中悟到了新思路……,只要是离开预设轨道的哪怕一点点,都会让原本平静的课堂掀起新波澜。课堂经过不断地变化、创造、生成、润泽,将会有效地促进师生的思想生成和情感积淀。总之,压抑个性的“圈套”程序因没有了动感而缺乏生机,只有不断注入“活水”,才会让“半亩方塘”更具魅力。
三、人文的课堂
以人为本已成为课改的根本理念,尊重人、发展人、培养人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质的课堂就应站在这个制高点,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为目标,努力创设和谐温暖的课堂氛围,培养并构建学生完美的精神世界。
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并搭建好从课堂到生活的平台,完成语文服务于生活的宗旨。在教材中有许多具备人文色彩、意蕴深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如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不同的态度中,引导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从而迁移到现实生活,真切体会到亲情的可贵,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其次,教师还应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师生互动的动态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拥有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从而陶冶性情、培养习惯、完善人格、健全人生。即使我们培养出的不是高材生,但一定是一个积极乐观、富有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的独立个体,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为任何生命的长河都源于涓涓细流的累积。
四、艺术的课堂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优质课的课堂上,教师就犹如一个雕塑家去雕琢一件件作品,既需从大处着眼整体布局,又需在细微之处细细打磨,最终才可成为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课堂艺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构思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一)教学过程的构思艺术理应成为一堂好课的“窗口”。如导入新课,无论是歌曲、图画,还是问题、故事,都应以给人自然之美为原则,不求华丽但求真挚,不求时尚但求有效;主体教法学法应完成趣味性、实效性、灵活性的有机整合,有一种动静结合的和谐之美。整个课堂应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师生和文本的统一、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就像渔翁撒网,时而张开,时而收拢,真正做到开而不乱,活而不散。总之,灵巧的构思让我们的课堂既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静谧美,又要有惊涛拍岸的动态美;既要有团结协作、逐渐柳暗花明的探究美,又要有情感激荡的人文美。(二)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语文优质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恰当准确的表达可以寄厚于轻,寄深于浅,寄直于曲,有效地传情达意。朴实真挚是一种美,稳重亲切也不乏是一种风格,活泼幽默也是一种特色。或激情澎湃,或平静柔和,去浇灌学生的心田。简洁又不失情感,朴实又不失生动,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去感受生活,在语言的海洋里徜徉。“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涉及到教师的评价性语言。有的课堂没有赏识,有的整堂课都在肯定,前者缺失的是人文,后者缺失的是真诚,中肯的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评价是要给学生一个信号,或需战胜自卑,或需改进方法,或需学会合作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读出希望,获取动力,赢得自尊。(三)板书艺术也是优质课的一大亮点。因为它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重点的把握、对美的追求三者合一的智慧的集结。或直观性强,或趣味性浓,或启发性大,总之它是教学内容的精华。如有人把《行道树》一课的板书设计成树的形状,树干标为人生价值,树枝部分标上高尚、神圣、深沉等关键词,这既是对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引导,也吻合了通过树去关注人的原则,同时达到一种立体的美感。
【优质课反思】推荐阅读:
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飞机》07-16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6的组成》06-16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保护色》06-29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虎头鞋》07-06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赛车》含反思09-07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反思《生日墙》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