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精选11篇)
文件名称: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Q/ZTL.QEO.GC.01-04-2005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Q/ZTL.QEO.GC.01-04-2005
成都中铁隆工程有限公司Ranken Railway Construction,Ltd
文件名称: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Q/ZTL.QEO.GC.01-04-2005
(六)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配置、调配、报废等工作;(七)组织公司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八)定期和各使用部门核对固定资产台账。
成都中铁隆工程有限公司Ranken Railway Construction,Ltd
文件名称: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Q/ZTL.QEO.GC.01-04-2005
(三)一般设备(交通工具等);(四)文物和陈列品;
(五)软件、图书(业务用书、装订成册的杂志等);(六)其他。
成都中铁隆工程有限公司Ranken Railway Construction,Ltd
文件名称: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Q/ZTL.QEO.GC.01-04-2005
时进行变价出售、转让或拆零维修。变价款应如数上交财务部,其他部门不得随意变价出售。
成都中铁隆工程有限公司Ranken Railway Construction,Ltd
文件名称: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Q/ZTL.QEO.GC.01-04-2005
查明原因并填制出盘盈、盘亏表(分别列出名称、数量、原价、盈亏原因等),按
成都中铁隆工程有限公司Ranken Railway Construction,Ltd
文件名称: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Q/ZTL.QEO.GC.01-04-2005
附件:
1、ZTL.R.GC.01-01-04-2005
“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单”
2、ZTL.R.GC.02-01-04-2005
“固定资产报损、报废报告单”
3、ZTL.R.GC.03-01-04-2005
“固定资产报损、报废流程图”
4、ZTL.R.GC.04-01-04-2005
“固定资产购置流程图”
版本/修订状态:2006版/0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现状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 我国化工企业开始加入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在国外上市, 国内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 制约着我国化工企业的发展。因此, 推进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代化, 增强化工企业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 本文对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使用管理进行分析, 探讨完善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方式, 目的在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提高化工企业经济效益, 增强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介绍
1、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种类及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 固定资产主要指化工生产装置、占固定资产总额的70%左右, 其他固定资产如:施工设备、运输设备、动力设备、机修加工设备、传导设备、通讯设备、供排水设施、工具及仪器、房屋、一般建筑物及其他设备等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30%左右, 固定资产管理就是对这些固定资产从投资计划、采购、建造、安装调试、投产使用、日常维护修理、改造直至报废处置全过程进行管理, 首先要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可行性论证, 防止固定资产的盲目投资。其次是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报废处置进行管理,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减少固定资产流失, 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包括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使用管理和报废处置管理,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就是加强对固定资产整个管理流程的管理, 形成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2、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
与一般企业相比, 化工企业是高危险、高污染、高收益的行业, 化工企业生产流程及产品对固定资产具有强腐蚀性。因此, 化工企业在投建一套生产装置时, 不仅要充分调研装置在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先进性, 原料及产品的市场情况, 还要注重装置的设计、选材、工艺、施工等各方面的质量成本, 以及考虑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成本。所以, 固定资产投资额大, 使用年限短, 技术淘汰快, 折旧摊销大, 维护费用高。
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意义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对化工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 能够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水平, 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减少投资失误;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 坚持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 能够盘活闲置资产, 淘汰低效落后资产;对重要固定资产建立运行台账, 详细记录各项运行指标、维护检修情况, 能够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及企业投资决策提共第一手的数据支持;采取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能够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内得到折旧补偿;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及处置管理, 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及处置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批, 禁止报废资产再利用, 能够避免给企业带来安全隐患, 防止资产流失。因此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化工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化工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上, 而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水平和利用效率, 因此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使用管理和报废处置管理在企业整体性的经营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需要引起化工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在企业实现规模化、集中化、科学化管理的进程中, 尤其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央企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的信息化集中管理, 同时信息共享极大的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减少了闲置资产, 为资产调剂调拨、更新改造、淘汰不良资产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信息, 但在现实中, 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这些薄弱环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化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体系不健全, 投资决策效率较低
当前化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流程不够科学化和合理化。化工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有一定的业务流程, 特别对新建成套生产装置, 首先是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调研,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安全评价、职业评价、土地使用、地质灾害评价、原料供应、产品销售、装置技术能力等等, 国家级项目要进行几十个具体的论证报告分析, 其次是对编制的可行性报告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反复论证修改, 再次是根据装置投资规模按审批权限对论证后的可研报告进行逐级上报审批, 企业在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过程中, 大多选取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及相关专业科研单位进行各项论证, 由于参与的单位较多、涉及的专业人员较广, 因此,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环节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 有的项目前期工作甚至要进行几年, 加之各专业报告都有时效性, 国内外化学工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较快, 显得企业的投资决策效率极低, 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 不利于企业进行及时进行投资决策, 抢占市场。
另外,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及经济规模、资金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不能有效兼顾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长期经济效益的关系, 没有建立长期可比的、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后评价定量分析体系, 所以在购建固定资产时, 较为注重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 不能有效地关注固定资产的长期效益因素, 比如固定资产的技术水平,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安全性的高低、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费用等, 过分关注节约购建成本造成投资后技术很快落后淘汰, 失误现象普遍存在, 而化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巨大, 一旦决策失误将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2、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落后, 企业不能有效处理固定资产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修之间的关系
大多数企业不能有效处理日常保养和定期维修之间的关系, 过多关注日常清洁保养, 而忽视定期维修, 对经常重复维修的固定资产不能分析查找原因, 落实责任, 并制定防范措施。往往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能很好地保持长周期安全运行, 生产效率低下。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单一, 不能有效地执行配比原则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 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方法一经选定, 不得随意变更, 当前化工企业固定资产一般选择单一的直线法计提折旧, 随着企业发展速度和科技进步的加快, 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迫切需要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不断研究和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以适应国内外激烈竞争的经济形势。于是, 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早期, 技术较先进, 维修费用较低, 随着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越来越大, 而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逐渐提高, 这样, 化工企业采取直线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已不能使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有效地进行配比, 也使得企业的利润不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完善化工企业投资决策流程, 提高决策效率
大型化工企业应当设立投资管理中心并配备相关专业人员, 专门负责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分析。编制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规划, 制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并对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进行管理与监督, 这样能够有效缩短投资决策流程, 提高决策效率。再者,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后评价体系, 要从经济角度、技术角度、安全性角度和产能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后评价定量分析, 促使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时, 不仅考虑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 还要综合考虑固定资产的安全性、环境保护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费用等, 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加强固定资产维修和保养管理, 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化工企业应该对重要固定资产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及维修保养制度, 通过建立技术档案, 及时记录和反映固定资产的检维修及生产运行动态、技术性能状况、使用安全情况、对相关的数据做好分析工作, 加强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日常保养, 正确处理固定资产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修之间的关系,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的安全性, 有效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3、健全固定资产折旧体系, 使得收入和费用能够有效配比
化工企业应当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及其产能特点, 改变运用单一的直线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方式。固定资产在前期的产能较高, 折旧和维修保养费用之和较低, 在后期产能较低, 而折旧和维修保养费用之和较高, 因此, 为了使得收入和费用相配比, 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多提取折旧, 在使用后期少提取折旧, 可以考虑采取加速折旧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4、做好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工作, 定期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减值测试
对固定资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应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的部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冲减企业当期利润, 避免企业利润的虚增, 同时保证企业资产账面净额的真实性、可比性。
5、制定长期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考核规划, 加强培训, 提高管理水平
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首先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 化工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增强自身竞争力, 处于不败之地, 必须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此, 企业应当制定长期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考核规划, 加强培训, 提高管理水平。
6、加强对固定资产报废及处置的管理, 完善固定资产的报废及处置审批流程, 禁止报废资产再使用, 防止资产流失
加强固定资产的报废及处置的管理, 完善固定资产的报废及处置审批流程, 是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最终环节。建立报废资产及处置备查实物台账, 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从进厂到出厂的全过程管理, 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总之,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加强环境保护、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国内化工企业应当不断推进改革, 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而化工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因此化工企业应当不断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戴建才:关于化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4) .
[2]马冬冬、潘延辉:化工企业设备管理方法的探讨[J].广州化工, 2010 (2) .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1.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1.1固定资产核算的特点
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增减变化方式繁多,如固定资产的增加就有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更新改造、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接受捐赠等多种方式。相应的科目也很多,核算较为复杂。使用期限超过一年,能够长期反复的参加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固定资产并将其投入生产经营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基本保持其物形态而价值逐步转移,能根据各生产经营的收益程度将其损耗逐步转为成本、费用。固定资产有独有的反映其价值转移的核算方式:折旧。影响折旧的因素有:折旧基数、已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五个方面。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选用一般不得随意变更。
1.2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如: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减少、固定资产变动处理、报表与查询)、折旧计算(自动计提折旧、手工计提折旧、生成财务记账凭证、结账)、查询统计(固定资产卡片查询、固定资产台账查询、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历史表、固定资产折旧历史汇总表、固资产折旧历史对比表、固定资产工作量、历史统计表)等。固定资产管理应配备有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强,懂业务、会计算机操作,会讲肯干的专职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一旦失控,其所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一般的商品存货等流动资产。
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难题
(1)企业固定资产预算容易流于形式。企业中,固定资产预算不象销售预算那样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处置随意性比较大。
(2)一些非生产用专用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较难管理。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随着时间、人员、科室的变化,某设备在哪里是否在用已经很难查清,形成长期帐实不符。虽然每年都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但无法通过盘点查清盘盈盘亏的原因,也无法明确相应的责任人。
(3)不重视对设备的保养,或用修理来替代保养,无形中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基础建设工程操作程序不到位。工程项目未进行招投标,工程预算存在随意性,工程规模随变随改.工程完工后也不及时进行竣工决算审计。
(5)重采购,轻管理。或极易走到“重人力、财力管理,轻物力管理”的错误倾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配备不足。
(6)有些部门擅自报废固定资产而不通知财务部门作相应账户处理。
(7)企业各关联部门设备调拨频繁,固定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时常脱节。
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保证财产完整、安全的需要,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采取如下措施。
3.1健全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购置固定资产方面,一是认真对待贯彻执行现行的固定资产购置审批程序,二是严格控制超支,发挥上级主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质量管理;三是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明细账。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来进行。规定企业所有固定资产由设备部门统一购买(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等信息资产也统一部门购买),但必须先由各部门填写请购单,并由设备部门作技术论证,进行询价和价格比较,填写好采购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能、质量,估计费用等资料,送相关部门会签并报总经理批准。建立固定资产的专责保管制度。坚持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落实责任,使责任到工段、工组、人头。
3.2建立新增固定资产的验收与交付使用制度
由基本建设单位交付的工程设备,均应通过办理验收交接手续才能正式人账和投产使用。入账与交接要有签字手续。固定资产交接,应由主管基建的企业领导人会同施工单位、企业职能部门、使用保管单位或个人、集体承包人在固定资产交接证明上签字验收。固定资产在输验收交接时,要邀请使用保管人(即责任者)参加,使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一次落实到人头。
3.3杜绝“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
建立固定资产的使用保养制度。使用保管部门和责任者,应经常注意防灾防盗。使用保管单位责任者按规定用途和技术操作规程使用操作,按技术保养规范保养,定期维修和大修,以保证固定资产的良好状态。固定资产非经批准不得任意拆卸、改建、迁移、转让和变卖。各职能部门应经常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保养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使用保管单位和责任者按规定使用和保养。
建立固定资产的盘点清查制度。固定资产购建完成后,对设备及时进行测试和清点,并贴上标识名牌。验收不合格,不得办理结算手续,不得交付使用,定期对设备进行盘点,核对账、卡、物,保证账账、账卡、账物相符。各使用保管单位每年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查,清查时必须由主管的领导负责,按照固定资产名称逐一进行清点查对。清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对于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财产要查明原因。凡不按期盘点清查处理,而招致账实混乱、不符,甚至丢失短缺等,有关负责人和责任者应负后果责任。
3.4建立员工和素质培训和奖惩制度
设立企业各职能部门内部的设备管理员,并加强对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对其所在部门设备使用和变动情况的监管力度。组织管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定期对他们进行法制、廉政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体体制。促使他们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对于那些工作不负责任,思想不健康,不适合在此岗位上继续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对于认真管理、合理使用、精心保养、妥善保管固定资产的个人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离岗位,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而造成资产流失、损坏的要查明原因,视其情节通报批评。
3.5建立企业内部调拨制度
固定资产调动由需要调入固定资产的单位上请有关职能部门,经有关职能部门同意开出调拨通知单,然后进行固定资产调拨命令作人账凭证。
3.6加强固定资产更新、报废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1 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指以固定资产为对象所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使用和控制等工作的总称[1]。根据2012年1月卫生部、财政部颁布的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为: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分为4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2]。做好固定资产,尤其是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不仅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和避免设备闲置浪费,提高设备利用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医院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要手段。
2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制不健全和使用与管理缺乏约束机制
医疗设备具有价值高、移动多、损耗大、更新快以及品种繁杂和科室共用等特点,导致管理比较薄弱、监管和约束粗放、管理模式落后。科室是医疗设备的主要使用者,同时也负有对科室设备的管理职责,虽然科室已建立了资产台账,但不健全。职能资产管理部门(设备科)职责和权限不明确,缺乏相互约束和控制,管理职能较为分散;部门与科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够,虽有制度,但流于形式,出现问题时,易导致科室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如:设备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分属不同科室,在盘点时常发现账物不符的现象,由于分工不明确,双方都不能及时协调解决;职责和交接措施不规范,致使账物未做到一一对应[3]。临床科室负有管理好医疗设备的职责,虽然我院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固定资产分户账。而在现实中,临床科室重医疗、轻管理,对科室设备缺乏有效的管理,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之,不可避免出现科室领导的调离或科室的整合,往往会导致设备的流动,“物随人走”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如何办理移交手续和转移使用,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2.2 信息化程度不高
虽然医院实现了对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但只停留在出入库管理上,并没有实现设备从购入到报废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多数医院依然是手工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特别是在台账管理上还处于手工操作状态。2004年我院作为天津市医疗资源调整单位之一,将4家医院整合为一体,新组建天津市人民医院。建院初期虽然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HIS),但没有真正实现对各种医疗设备从计划、选购、验收、使用、维护、维修、折旧、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随着资产规模、品种的增加,手工处理已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特别在设备查找、核对、清理时明显滞后,从而影响会计核算和科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3 重购置、轻保管,使用效率低
随着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临床科室为了提升业务水平,申请了许多新型大设备,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科室在填写申请设备购置理由及可行性论证时,只是以“科室业务需要”为由,敷衍了事,对计划购置设备预期使用、预期效益等情况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盲目购置,从而造成一些设备采购后不适用或使用效率低,甚至闲置的现象。重购置、轻使用、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4]。
2.4 设备报废处置不规范
医疗设备报废随意,缺乏独立于资产管理部门的有效论证和监督机制[5]。加之使用者对设备的维修情况不了解,报废前未多方征求意见,有的尚达不到报废程度(如计算机实际使用应在5年以上,而有的科室使用时间不到3年,就以内存或硬盘的存储空间不够为由,申请重新购置);有的科室存在人员调动时未办理设备交接手续;科室之间设备调拨不办理调拨手续。部分固定资产未折旧就已报废,而报废、报损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冲减等。
3 加强医院设备管理的对策
3.1 优化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
按照医院资产管理制度[6],我院重新调整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组织领导,从医院领导、职能科室到使用科室实现层层责任制。实行了院主管领导、处室领导、财务及购置、使用部门负责人的分级管理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做到层层落实。并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报废及赔偿制度”、“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制度”等,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纳入科室工作的重要范畴,做到合理使用,管理完善。
3.2 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新模式
根据医院资产的特性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为此,医院在现有的HIS的基础上,与东软公司合作开发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资产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将手工操作变为现在的信息化数据处理,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大量资产统计数据误差。医院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医院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完整保存,有利于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避免了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节约经费。通过固定资产信息平台可以迅速进行资产清查,确保固定资产实物和账目一致,实现了对固定资产各类信息进行全面、动态、实时监控,通过动态管理和监控,对每一件资产做到来源清、去向明。此外,我院还将条形码技术引入医院日常医疗设备管理中,对设备进行“身份证”式管理,利用条码信息介质,对设备进行全过程跟踪,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能,有效地解决了医院固定资产清查中医疗设备方面出现的问题,保证医疗设备账物一一对应,真正达到卡、账、物相符[7,8]。
3.3 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
充分发挥医疗设备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盘活现有设备,提高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编制了《精密仪器使用效率记录》表,要求科室每月按时填写上报,医院定期对在用的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测算其成本和收益,并将结果与科室考核挂钩,通过考核强化科室增值意识,以促进各科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率。对于低端或准备淘汰的设备,采取做调剂或是维修后再使用等合理的处理办法,让大型医疗设备在医疗诊断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3.4 加强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
根据贵重仪器设备精密度高、更新换代周期短、使用频率相差悬殊等特点正确确定折旧率,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报废流程,避免未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被报废[9]。对拟报废的的设备,由科室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院医学工程处组织由设备主管负责人、维修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论证鉴定,经鉴定同意报废的由审批领导签字后交由财务部门作账处理。对于大型设备(价值超过5万元以上)的报废需主管领导、医学工程处主管,会同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专门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以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财务处理。对不按程序办理,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总之,加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其利用率是保持医院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来不断完善医疗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推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医疗工作,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就当前医院固定资产,尤其是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管理的对策,通过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实现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产清查,设备使用率
参考文献
[1]程薇.医院会计和财务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卫生部,财政部.医院财务制度[EB/OL].Available from:http://www.moh.gov.cn/mofhome/gp/shehuibaozhangsi/201101/t20110120/20/421087.html.
[3]陈洁.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2,25(11):59-60.
[4]包素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7):110-111.
[5]韩梅英,梁燕妮.浅析报废医疗设备管理及残值利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3):111-112.
[6]刘国祥,李斌,徐小雪,等.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31-33.
[7]常骁毅,吴智泉,曹枫.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固定资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4):61-63.
[8]向华,张和华,段美佳,等.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分类及信息化管理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7):156-158.
关键词:定资产;大型企业;成本管理;作用
资产管理的目标是把管理的对象看做是资产管理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企业的资产,动态化的管理企业的资本,确保企业的资产投资最小,这些可以视为企业的基础数字,它们能够为企业投资和融资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实现大型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1]。拥有庞大的资产是大型企业值得一说的最显著的特点,正因为大型企业拥有庞大的资产,才使得大型企业的开拓能力比较强,同时还有比较强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大型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断扩大,但是能够很好地管理发展中的企业的资产管理的体系却没有进行实时的调整,更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监督体系和有关法规,因此致使大型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出现了问题,没有做好良好运行的资产管理工作,并且资产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下,也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资产管理难题。因此,我们面临着怎样建设节约型企业,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的问题。
一、现在大型企业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大型企业内部没有形成浓厚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近段时间以来,很多大型企业都特别偏重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往往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忽视了现有资产的管理以及使用,对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非常不重视,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大型企业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资金的支出工作,不过固定资产在被购置以后,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对象是谁,企业中应由谁来管理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哪些方面应进行管理以及应该如何管理固定资产。因为企业内没有形成浓厚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没有制定相应的财政管理制度,致使有的员工就占用企业的公共设备物资,时间长了,没法查找有关的设备物品,因此就出现了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
2.大型企业往往会出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大型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没有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及会计信息不能很好地说明固定资产的情况,更有甚者有的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真实的固定资产相差太多。例如,一个大型企业有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但是却没有进行必要的固定资产验收、登记和入账等资产核查工作,对于那些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在短期内进行有关的审核工作,出现了账务不符的情况,家底不清,根本谈不上进行成本管理。
3.大型企业没有利用有效的预算方法来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进行年度预算的时候,没有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企业中往往是比较随意地购置固定资产,并没有从节约和整合资源的角度来合理地安排固定资产的购置和预算。企业的财务部门并没有从必要性的角度来考虑固定资产,那种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非常多。
4.大型企业也存在着不重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监控,固定资产没有按照规范性的情况来处置。企业的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部门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财务部门的工作只是管理核算有关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又没有真正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有些企业向各有关部门配置有关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后,并不按照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固定资产,因此很多固定资产都长期不存在,但是企业并不了解这种情况。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大型企业有效进行成本管理
1.从环境控制的角度加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企业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对企业来说,内外环境对企业来说一样非常重要。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企业的管理层要建立具有合理特性的组织机构,在一定的基础上设置和完善采购、验收和保管等一系列的部门,要清楚地了解岗位职责相互明确和独立,不能出现越权的情况,形成相互监督的体系,真正实现了企业有效的成本管理。
2.加强大型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有效地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盘点制度。企业大多不重视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很少能够做到全面认真地清查企业的固定资产,导致了大型企业存在着很多不实的资产,有的已近失去了使用价值,致使的原因非常多。由于公司的固定资产有相当广泛的分布,有的资产和管理部门的距离非常远,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及时发现,短时间内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的途径是固定资产的盘点。企业的财务部门每年应进行有必要的抽查和盘点,财务部门还要编制一定的固定资产盘点表,经过一系列的核查,确定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数额等,一定要查明原因,根据规定的审批权限办理一定的手续,按照有关的批准进行账务处理的有关工作,为企业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做好了准备。
3.大型企业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流程进一步强化,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的报废资产的处置,应该说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终端环节,不过这个环节也容易被忽视。尽管企业报废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比较低,但是可以积少成多,假如管理的力度不到的话,一样会形成资产流失。如果对资产进行审批和审核,财务部进行有关的处理,这样能够做到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
三、结束语
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牵涉着企业的生存竞争。因此,大型企业一定要注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管好固定资产,还要用好固定资产,让它的效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韩 东:固定资产管理对国有大型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06):122-123.
[2]富茜楠 陈卫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0(02):48-51.
摘 要 一直以来,高校普遍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强化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一体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突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完善高校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制度是改善现状的一些可行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 价值评估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都作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之一,高校固定资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多元化。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宽,包括可以用财政拨款资金购置、用自主知识产权构建、用事业性收入增加、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也可以用商业贷款购置,还有社会捐赠等。二是固定资产形态的多样性。高校固定资产具备形态多样、种类繁多、数量大、价值高等特点,并且应用于各种形态固定资产的资金数额会越来越大。三是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并存。高校固定资产除用于教学科研活动外,还用于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或校办企业,因此,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并存,共同构成高校办学的物质基础。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足够重视。一直以来,高校各级领导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教学、科研、创收等方面,很少考虑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是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重钱轻物、重投轻管思想普遍存在;二是不重视制度建设,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购置、保管、使用、处置、报废管理及财产管理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三是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专业人才缺失,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
2.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弊端。目前不少综合大学是按资金来源、用途归口分类管理的方法来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学校财务部门统一进行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监督,实物管理则归口分属各职能部门管理。如后勤处管理土地、房屋、行政设备等,科研处管理科研设备,图书资料归图书馆,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和完整的管理体系。学校无法统筹安排统一的采购、验收、登帐制度,对各部门资产余缺无法进行调剂与再分配,因此,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现象严重。
3.账面不清,固定资产流失严重。部分高校固定资产的账面不清,更新、维修、调入、捐赠各项资产没有及时登记入账,甚至出现漏帐的情况;对已经消失或处理的资产不进行及时更新,会计信息落后,与现有的资产账面有出入,资产家底不清。另外,固定资产流失严重。许多固定资产的处置不遵循相关审批、评估程序,导致尚有相当价值的固定资产被处置或应处置资产处置价格明显偏低,形成资产流失。一些高校在“非转经”过程中,价值不经过有关机构评估,随意转让,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国有资产被无偿占用。
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对策
1.强化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首先,学校领导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广泛宣传,增强全校教职工的资产意识,改变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二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購置、保管、使用、调拨、转让、清理报废等制度,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纳入高校领导的政绩考核和相关单位、人员的业绩考核中。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固定资产,尤其是大型设备要进行审计,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三是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要选拔学历层次较高、思想品德优秀、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资产管理队伍,并对现有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建立“一体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高校应建立“一体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将各自为政的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归并合一,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能机构,并将其他部门涉及资产管理的部分也纳入统一管理,形成以分管校领导为核心、固定资产统一管理职能机构为首级管理层、下设各部门专职人员为二级管理层的网络模式。同时,协调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一体化”关系。财务部门统一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内部审计部门则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进行监督。
3.突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财务部门应定期清查固定资产,采取查账簿、查档案与实地盘点相结合,实行使用单位自查和学校全面检查相结合。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查明原因,按照管理权限及时进行审批处理。对清查的结果,统一登记造册存档,并录入管理系统。其次,财务部门应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把好采购、登记、使用、报废等关口,对资产的日常增减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财务处理,做到账表、账帐、账卡、账实相符。再次,借鉴企业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采用计提折旧政策,以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完整地反映高校固定资产整体状况,正确核算成本,提高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新《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已提出在高校实行折旧制度,将于2011年颁布实施。
4.完善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制度。高校的固定资产处于不断变动之中,随时都会有资产因损坏、过时,被处置、报废,也会有大量资产用于资产交换、租赁,或是被改扩建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制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高校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资产处置过程中不会出现资产价值流失。
参考文献:
[1]席红梅.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运城学院学报.2007(12).
[2]孙淑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讨.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医院的各级领导务必树立钱物同值的思想, 像重视医疗创收、业务管理一样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医院党委要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 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大意义, 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 加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业务量相当繁重的工作, 医院领导要为财务、医疗、器材等部门配备必要的专业资产管理人员, 只能专职而不能兼顾, 并明确责、权、利, 以便对全院资产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二、强化核算、规范操作
核算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基础不打牢, 其他就无从谈起。要加大资产管理力度, 对固定资产从购买前论证到处置每一个环节都要规范操作。购入资产时, 特别是大型设备购入、大项工程立项必须经充分论证后报院党委研究确定, 开支严格按批准的预算执行, 否则财务部门不得办理报销和资产入账。对资产的报废、调出等要凭领导的审批单方可办理, 财务部门也要及时调整账目, 做到资产账上有登记, 件件有人管理, 以使各使用部门对项目、设备的需求有效地进行自我约束, 要避免上了项目没有产出, 进了设备没有效益的现象。医院要成立以院领导、医疗科、器材科、财务科等有关人员组成的清查小组, 定期组织检查, 对资产自下而上以物对账, 自上而下以账对物进行清查, 确保医院资产安全与完整。
三、建章立制、有章可循
制度化管理是搞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要管好用好固定资产, 首先要建章立制, 做到有章可循。完善资产核算体系, 对资产的购入、交付使用、维修改良、折旧、报废等方面都要制定相应的核算管理办法, 如预算管理制度、处置审批制度等。其次要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各医院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 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尽快建立包含项目申报制度、审批论证制度、报告制度、验收制度、定期保养制度、责任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再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把实物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与科室的年终评优, 个人的奖金、评功结合起来, 增强单位和个人对资产管理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医院财务各部门可以制定资产考评标准对各部门、科室的资产管理使用综合情况进行考评。通过考评掌握各部门、科室资产的管理情况, 及时向院通报考评情况, 奖优罚劣, 确保管好用好实物资产。
四、分析效益、发挥效能
第一, 财权的分散。对于乡镇下属管辖的单位来说, 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 而在管理上有属于乡镇直接管理的, 有属于上级委派下来的, 也有双管的。而部门的多种多样以及单位的不同, 使得它们都有着自己对应的收入来源以及对收入的支配权限。如固定资产中, 有当地政府统一购置的、也有上级单位为其专门配备的、也有单位自身购买的。有的在账本上有记录, 有的却没有相应的记录, 导致管理上过于分散与混乱。
第二, 财务人员应有的职权受到了限制。对于有关财务人员人事权利的下放, 导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财务人员行使监督权利。相比前几年未进行权利下放来说, 如今的乡镇财务人员的责任感迅速下降, 而危机感在迅速攀升。财务人员得不到相应的授权, 也就使得财务人员根本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工作管理。
第三, 领导管理观念淡薄。在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中, 管理观念淡薄的现象严重, 许多乡镇干部以及单位都有着“重视现钱, 轻视物资、重视采购, 轻视管理”等观念的存在。目前, 乡镇首要看中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招商引资、新农村的融合聚集等关系到乡镇长远发展上的问题, 而忽视了乡镇资产的管理, 普遍认为资产管理较为琐碎。正是由于领导在管理上的不重视, 才导致了下面进行实际工作人员的无权作为。
第四, 固定资产在购置程序上的不足, 资产的采购随意性较大。各个部门只考虑到自身的需求, 在未经过上级部门的批示前, 就先将其购入, 然后才到财务处进行报账处理。这样就使得财务人员对于其管理处于被动一面。大多数单位没有参照财力办事, 对于采购计划的制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各种超支、超标的现象日益严重。此外, 部分商品政府采购价格高于其市场上的价值, 使得乡政府或部门不愿意通过政府采购购买固定资产, 导致固定资产购置混乱现象发生。
二、强化管理乡镇固定资产的具体措施
第一, 将固定资产纳入结算体制, 改变现有的财政体制。试想一下, 如果将购置固定资产纳入到结算体制中, 以改变现有的财政体制, 那么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将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编造成册, 制定统一的编号, 并进行备案、记录, 将现有的固定资产作为核定的基数。同时, 将每一年购置固定资产的计划纳入到财务预算的编制范围内。每一年的年底, 乡镇企事业单位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财务清查, 对当年的购置金额以及购置数量进行核对, 并跟当年的核定基数以及财务预算进行比对, 依据每一年的购入量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财力扣减。此外, 应当将此项工作纳入到领导的政绩考核中去。在这样一个财政体制的制约之下, 乡镇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就会给予其足够的关注, 从而将管理固定资产的工作纳入日常的重要工作之列。
第二, 做到财务核算跟实物管理并重, 强化管理意识。树立资产观念, 也就是资金观念, 成功克服“淡化责任, 只管使用”这一错误思想。因此, 乡镇企事业单位应当成立起一个专门的管理固定资产的机构。在日常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当中, 固定资产的分类价值核算由财务部门负责, 同时对固定资产的预算进行审核, 检查并监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管理固定资产的专门部门要负责编制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的计划、入库情况的验收、保管的登记、领用以及发出、保养以及维修、处置以及调拨等具体的管理工作, 并负责进行分类的实物量核算。
第三, 强化资产管理, 把握关键环节。在乡镇中, 需要用制度来对固定资产的购买、购回验收、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来约束资产管理存在的随意性。在年初的时候, 需要做好购置预算, 审批以及对购置的询价等环节;购买固定资产需要提前打报告申请, 并报财务部门审核, 购买的固定资产在政府采购目录上涉及到的, 必须经过政府采购购买;对于已经达到了报废时间或者是损坏到无法再进行修复的资产, 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加、变动、调拨以及减少情况, 都需要制定出“谁使用谁管理”的措施, 如果出现了损坏、丢失等现象, 要将责任落实在人头;在出现了人事变动或者是某些原因, 岗位上的职工需要调离等, 也需要做好资产的交接, 避免使用与管理出现脱钩现象;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 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核对, 从而保持实际、登记卡相一致, 在每一次的核对中, 要对固定资产的实有数、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进行严格的审查, 对使用、维修、保管等环节是否合理、正常, 对清点中存在的问题, 要追究责任、及时处理。
第四, 对于固定资产信息需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乡镇应该确立固定资产管理专员, 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对于乡镇中的每一项资产, 都可以做到企业一样的处理方式。建立相应的登记卡, 对于同一类型的资产进行归类处理, 做到一卡一号一物品。而对固定资产的购买时间、使用部门、管理人员、更换等都需要做好登记处理, 并且落实相应的维护与保管, 从而做到丢失有人负责、维修有专人的管理方式。
总之, 针对乡镇固定资产中存在的固定资产的购买、核实等方面问题,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做好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 才能够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 才有利于乡镇发展。
摘要: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着乡镇管理的根本性问题。而从目前情况来看, 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乡镇,固定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 管理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卫生经济体制的改革,固定资产占医院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保障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医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一、医院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领导不重视,管理理念薄弱
长期以来医院的固定资产不需要核算使用效益,且管理效益与医院业绩不挂钩,医院考核的往往是业务指标,而对固定资产的考核可以说很少甚至没有。资产的清理工作未得到领导层面的重视,导致清算工作中形式主义和马虎现象,影响到了资产清算的实际结果。资产使用部门无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财产登记不全。单位向各部门安排配置了资产后,对于使用情况不闻不问,以至于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在,单位却一无所知。
(二)资产利用率低,重购置,轻管理
当前,很多医院发展迅速,一方面离不开医生精湛的医术,另一方面要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辅助医院和医生开展工作。这些现代化设备,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其准确性与性能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很多医院不惜血本购置昂贵先进的医疗设备,造成医院投资大幅增加。在这种大型资产采购过程中,一些医院往往缺乏必要的论证信息,导致采购时容易忽略重要数据,影响采购质量,造成固定资产不合理分配和浪费。
(三)信息化条件不高,计算机对资产的管理,多数以形式为主,只起出入库管理
如:数据共享达不到要求,多数部门的资产管理,仍沿用手工账目管理,以下发核对为主。固定资产的动态化管理,在平时工作中,不能体现便利。
二、优化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
(一)领导重视,积极发挥财务人员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领导从意识层面和思想上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加强全院职工爱护医院财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全院职工共同参与到管好用好固定资产的工作中来,同时将固定资产的安全.效率.保值.增值等指标列入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手段。从上到下层层监督与考核,强化全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为固定资产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奠定基础。设立专人管理固定资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购买,验收,出入库,保管领用制度,建立资产盘存制度,定期组织核对盘点清算,保证实物与价值一致。同时加强使用人员爱护公共财物和自觉管理资产的意识。特别是固定资产报废,要有专人进行技术论证,贵重设备还要采取集体审批,不再是一人或几人就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或处置。
(二)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一级分类明细账,二级分类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卡(台账)。由固定资产会计做好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并定期进行核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同时督促各科室护士长和负责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健全内部配置标准及费用标准,密切结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整合现有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化,促进医院内部资源更加优化。实行固定资产的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设备采购论证,购买前使用部门要对医疗市场进行调研,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讨论,医院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认真研究,组织有关医学和工程专家开会商讨,从而全方位来论证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庞大的资产仅仅靠资产,财务部门进行管理远远不够,需要实施全员和全过程管理,才能管好用好,发挥应有的效益。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全面掌控固定资产的流动性,合理调配资源。一方面可以及时登记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避免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可以合理组织和调配闲置资产,促进闲置资产再利用,避免浪费。因此建立计算机网络,实行资源共享,引入条码技术来对固定资产管理。每一新购入固定资产,输入相关数据后,由计算机直接打印条码,条码上有固定资产名称,购入时间,使用部门,维修时间等,将条码贴在新设备上,给盘点工作带来极大方便,同时可避免重复和错盘。引用计算机管理可促进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加强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可及时准确统计各种报表,有利于成本核算的开展,为合理配备,有效使用和更新报废固定资产,提供详实可靠依据。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国家财政补助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医院要适应市场求生存,就必须重视医院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费有勇,姜林.新时期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28.).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信息化已经融入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无一不体现出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特点, 可以说, 信息化为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了较多的便利, 对信息化的良好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对于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来说, 针对信息化的运用也能够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真正体现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先进化。可以说, 基于信息化基础上来进行高效固定资产的管理分析有助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升级和更新, 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信息化和高效固定资产管理的融合。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来说, 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显没有良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尤其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环境下, 高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还有待提升, 无论是在指导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理念上, 还是在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制度规范上, 乃至是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一)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理念不先进。
在当今社会环境中, 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普及程度有目共睹, 而在学术知识较为前沿的高校中对于信息化的运用程度不是很高, 尤其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 管理人员没有强化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认知, 缺乏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的认知和意识, 没有主动去吸收新鲜事物, 没有主动去认知新鲜事物, 没有对信息化充分地利用, 可以说管理理念不先进成为了限制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
(二)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无论是对于任何一个管理工作来说, 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是保证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 各种因素层出不穷, 为了更好地落实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但是, 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情况来说, 管理体制和制度的不完善恰恰成为了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综合能力, 许多高校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的不重视则是导致其管理体制薄弱的重要原因。
(三)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细节不科学。
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完善性, 尤其是在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上, 忽视了科学性。比如说,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定期的排查和清查, 需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核算, 而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却忽视了这一点, 尤其是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 高校没有注重细节的完善。忽视具体管理细节的完善必然会导致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必要性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基础环节, 只有在良好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来开展其他管理工作才能保证高校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同时, 从高校本身的发展角度来说,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为高校的全面性发展提供了物质的支持和保证, 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一) 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教学的基础。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其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 而国家所提供的固定资产则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可以说, 没有高校的固定资产就无从谈及教学改革, 没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无从谈及高校的全面和综合性发展。随着我国对于国民素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 各大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高校必须在强有力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上来进行其他内容的管理, 进而更好地发展。
(二) 固定资产管理是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
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 无论是教学的管理工作亦或是其他的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固定资产的管理, 固定资产的管理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支持, 为高校的综合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措施分析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 高校为了更好地体现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以信息化为基础来进行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从而在信息化管理的全过程中突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比如说, 可以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理念上进行优化, 在体制和制度上进行完善,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优化等等, 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升级。
(一) 提高高校固定资产利用率。
高校固定资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高校固定资产是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的, 尤其是在现今环境下, 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有助于可持续的固定资产管理。从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来说, 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提升高校固定资产利用率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 要对高校固定资产“精打细算”, 高校固定资产来之不易, 要在具体使用的时候精打细算,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其次, 对于高校固定资产来说,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化的规划, 即在具体的使用中要有明确的规划, 避免资产的流失。
(二) 完善高校资产管理办法。
随着我国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在具体的进行高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进行过程中, 首先要尊重高校现有固定资产的情况和状态, 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规范。同时,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完善, 在进行高效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融合信息化的力量, 建立一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 以便于更好地配合高校信息技术的发展。从目前我国高校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展的固定资产管理状况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 因此需要进一步地完善高校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进而全面地带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完善。
(三) 优化管理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体现出人的重要性, 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并以管理者为媒介来突出信息化的运用, 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 在高校管理队伍的建设中要体现出管理队伍的优化, 建立起相应的责权机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领导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才能, 并合理地带动好管理的基础工作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其次, 要鼓励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自我的提纯, 当其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地给予解决, 不断吸收新的知识, 以便于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 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四) 强化管理的独立性。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独立的工作, 而在当今的大多数高校中, 其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到了其他的管理工作中, 没有建立独立的部门进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这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来说是一种阻碍。从目前来说, 高校要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需要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独立性。首先, 要具有独立的部门, 即成立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并给予其独立行使管理的权利。其次, 要配备专门进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 并保证其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能力, 以便于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驾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五) 建立完善的信息体系。
以信息化为大背景进行的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 从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化水平来说,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因此, 为了更好地拓展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固定资产的模式,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援助,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以便于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总之, 在我国高校对信息化技术应用逐渐成熟的阶段,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也要具体落实信息化管理模式, 以信息化发展为基础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升级, 从而更好地体现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优势, 带动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梁进.试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监督[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陈诗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 2007.1.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行使各项职能,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任务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以及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不断变革和资产管理制度相继出台,单位资产管理和核算工作显得日益重要。
一、提高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是时代的需求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必须牢固树立“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并重”的新理念,改变“重钱轻物,重用轻管”旧观念,充分认识加强资产管理的必然性、重要性、紧迫性。
1.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单位都无法离开固定资产而单独存在和运转,继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等改革后,资产管理成为改革关注重点,可见国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财政投入事业单位的资金逐年加强,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比重相对变大,变的更加琐碎,也使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成为十分紧迫而困难的任务。如果财政财务工作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或缺位,那么不管资金管理方面做得多好,其财政财务工作也是不完整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成为财政财务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科学化的表现。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关注,政府也在规范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积极探索,中央和各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和文件,为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一定依据,对促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无论从中央还是从地方而言,各种政策的相应出台使得了固定资产管理向有理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的条件日渐成熟。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是时代改革的需要
1.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定期盘查制度
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定期盘查制度,管理意识淡薄,重购买、轻管理,账外资产、有账无物现象严重,对于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措施,购买时一味追求“小而全…超前…‘高标准”,没有充分论证设备的使用效益或脱离了单位的实际,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单位在资产使用、报废处理等手续办理上不严,疏于管理,致使有账无物。该减少的不减,该增加的不加;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账卡形同呆账。不断增加的账外资产,往往流失个人手中,随着退休调离而“物随人走”的现象突出,造成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
2.资产类别划分不具体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固定资产的划分,既要以财务规则为依据,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的性质差异很大。如普通型照相机,未大批购买的办公桌椅等,按低值易耗品处理,不去按固定资产类管理。而在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善,使用几次后,就物易其主了,为个别人侵吞造成可乘之机。一些单位负责人只知产权登记这个名词,却根本不理解其含义,没有国有资产的观念,对资产管理主观随意,常常会“随意变卖低价处理”单位资产。
3.管理基础工作还未得到充分重视
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如资金管理基础工作那样被重视。从事业单位特点看,由于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和政府负担,其性质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存在本质区别,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计成本,导致事业单位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的意识方面比企业薄弱。从事业单位管理看,各单位长期以来对资金管理高度重视,规章制度健全,而资产管理虽然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未能形成较完整的管理体系。通常人们对财务的认识都停留在资金上面,固定资产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对其管理制度的陌生和不认可,甚至认为固定资产并不涉及事业单位的任何利益,重视程度不高。从事业单位人员看,在资金管理上每个干部和职工都知道要遵纪守法,否则就是违法乱纪,要被追究责任。这又造成固定资产增减,出入库、领用、台账、资料归集、登记、实物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工作未能得到完全实施,从而使各项管理制度及规定应发挥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创新管理方式成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核心竞争力
1.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有利于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利于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为此,任何单位务必从思想上统一,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国资观念,增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单位领导,更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程度,并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监管,协同配合,促进我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实行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
首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谁使用、谁管理原则,实行固定资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为此,要在本单位建立资产问责制,做到在资产配制、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其次,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严格履行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和日常管理职责。既要做到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与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核对,期末会同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又要做到从编制固定資产预算、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发出到维修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第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使用人(责任人)要承当相应责任。实行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要将每一件固定资产确认到具体使用人(责任人),并明确各单位领导、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者的职责范围,即:一般干部直接对自己使用的资产负责,资产管理员对本处所有资产的管理负责;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负总责。
3.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改革现有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首先,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确保账账、账实相符。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增强财会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工作态度,在财务入账时认真审核,与资产部门加强沟通,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资产视同资金管理,及时与资产部门核对,确保账账相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固定资产盘库制度,不定期地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通过清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其次,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在资产类别中增加“折旧”项目,并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并将其列示于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与“固定资产”科目抵减后,反映固定资产净额,使折旧和固定资产在资产类项目中结合,从而直接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额。避免造成账实、账卡不符,滥“折旧”的名目“冲账”,使国有资产流失。同时,增设“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等原因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
4.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做好日常办公设备配置管理工作
首先,事业单位要借鉴企业对作业链和价值链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单位的业务管理实际上是由诸多流程组成,流程由作业组成。要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依次转移,直至形成最终的产成品,提供给外部顾客。事业单位如果想实现其经营目标,必须优化作业链,而对作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分析的工具就是流程优化。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好也要优化作业链,使各环节应达到作业连接合理,高效运转。要制订和完善实物资产的购人、使用、报损、核销、报废等工作流程,使各个环节能够衔接,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定履行手续;及时对实物资产的购入、调出、报损、报废进行会计核算。在制度建设中,还要特别注意梳理财务工作流程,建立比较全而的工作流程体系。其次,随着单位事业的发展,事业单位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各种现代化专用设备相继购置,资产配置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要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日常办公设备配置工作。一是制定合理可行的资产配置标准,提高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办公设备配备标准的认识。二是对超出配备标准的单位,严格控制日常办公设备的配备,转变有些部门存在的求大求去全、盲目攀比的错误认识。三是充分发挥办公设备的作用,积极探索实现资源共享的方式,这要求在办公设备配置时要有统筹考虑,要实行能够提高办公设备使用效率的新管理方式。四是将办公设备配置与预算编制相结合,实现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04.1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推荐阅读:
门店固定资产管理09-28
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07-21
超市固定资产管理制度09-20
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10-29
浅议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论文06-21
公司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07-03
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11-02
固定资产自查06-06
固定资产情况汇报07-01
固定资产工作汇报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