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0篇)

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1

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文/刘万刚

摘 要:体育新课标中强调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集中注意、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或是冷淡、散漫、不满和压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体育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体育教学;榜样

一、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实例证明,良好的榜样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意志、毅力,从而形成优良品质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用各种榜样去影响学生。比如我在体育教学中经常用体育赛事中著名的运动员来激励学生,适时让学生参观各种运动比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毅力。

二、利用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运动潜能

新课标中的淡化竞技运动技能教学不等于不要竞技运动技能教学,竞赛依然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学中可以降低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简化规则,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远大理想。

我在体育课中,经常将学生分成组,每组进行各项运动的比赛。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比赛中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更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利用典型的事例,充分熏陶和感染学生

我在课堂上经常介绍在比赛时,经常会有些运动员利用不道德竞争手段带来的祸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对胆小、缺乏毅力的.学生进行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竞争品质教育。同时在趣味游戏和比赛中,通过设置困难环节对原有练习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形成必备的机智、勇敢和顽强等品质。在技术教学中可采用分组循环练习法和分兴趣小组活动展示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从而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品质。

四、利用学生的实际,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用发展的眼光从多个角度、方面去看待学生,重视对学生进步的肯定,实行进步就是成功,成功就应该激励的评价机制。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进步的喜悦。

体育教学要与情感教育紧密相连,让学生体会到体育与美是紧密相连的,在教学中要以美感人,培养美的心灵和美的行为,陶冶美的情操。

参考文献:

冉孟玲。谈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文理导航,(03)。

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2

一、用心感化学生,建立师生感情。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是对差生和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不要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善于诱导,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所以,有些差生就对语文课越来越失去信心,最后甚至放弃语文科。

美国成功学家、现代社会学家卡耐基说得好:“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里往往会好受得多。”我在指导语文差生时,采用个别指导的方法,避免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点名批评他们而让他们感到丢脸。我找他们面对面座谈,先表扬和鼓励他们的闪光点(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比如书写工整、态度认真、不抄袭别人作业等等), 然后委婉指出不足之处,如能改正这些不足之处那就更好。这样学生很乐意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因为他们明白,老师是真心为他们好,想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学习成绩。这样,学生便会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建立起来了。

关心爱护学生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二、巧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王国维说: “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教学中,可以通过诗词中的意象,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体悟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就容易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培养起学生各种纯洁而高尚的情操。

如在教学苏轼的 《赤壁赋》 时,我抓住文中的景物描写以及“苏子”与“客”的感情变化来创设教学情景:

情景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这是一幅多么明丽和谐而宜人的“清风月下泛舟图”,如此美景,苏子与客开怀畅饮,其乐融融。

情景二:客人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人生感慨。———许多历史英雄人物一去而不复返,他们的英雄业绩也不可重现,因而客人感叹人生短暂,苏子亦被客人的情绪感染而满面愁然。

情景三:苏子以“水”和“月”作比喻,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明了“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道理。——这是一种多么阔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明确了人生的真谛,苏子与客又转悲为喜,开怀畅饮。进一步点拨学生:如果人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一些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官场上就会少一些贪官污吏,人世间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通过设置以上的教学情景,学生很容易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纯洁、旷达、乐观和积极的情感。

三、用丰富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情感。

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先要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在讲授 《记念刘和珍君》 时,教学语言要低沉而悲愤,把作者对刘和珍在反动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女子的勇毅的赞扬和敬仰,对反动派的无耻、残忍地屠杀爱国学生的愤怒,以及对学生请愿行动的深刻思考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在讲授刘和珍被杀害一节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流下眼泪,在讲述反动派的暴行时,课堂气氛异常严肃而凝重。爱憎分明而充满激情,机智幽默而富于同情心,气势流畅又有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可以使学生情感得以提升。这就是利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情感的效果。

四、用不同教学方法,陶冶学生情感。

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化学教学; 情感教育;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49-001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学生除了学科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品德,爱憎分明,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可见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意义重大,让情感教育赋予化学教学新的生命活力。

1.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鼓起学生学习热情

借助侯氏制碱法实验原理,介绍侯德榜的感人事迹,侯德榜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不为国外高薪所动,为祖国争得荣誉并把侯氏制碱法全部献给祖国和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丹麦物理学家波尔被迫离开祖国,为了表示一定要返回祖国,他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中而保存起来。战争结束后他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重新铸成诺贝尔金质奖章。这凝聚着波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让学生了解化学成就,鼓起学生学习热情。如:“神州”系列航天飞船载人飞行,在近乎真空的外太空飞行,航天飞船结构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在返回时外壳承受几千度的高温以及与大气激烈的摩擦,使用什么样的外层材料既能耐高温、机械强度好又能保护好宇航员。

2.教师的语言成为学生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2.1亲切、幽默的话语让学生沉浸于探究知识的乐趣中

教师语言富有亲切感、幽默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电解池的讲解时,我用痒痒解释阳氧,并做出小猴挠痒痒的姿势,学生记忆深刻。善用口诀,善用比喻,能让学生兴趣大增。如我用池塘里鱼的密度升高,鱼碰面的机率就增多来说明稀释有利于电离,“越稀越电离”让学生易于记忆。在《物质的量》一章记忆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等计算公式时,我用称苹果时斤数乘以单价就是金额,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就好似单价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师对教学的情感对学生影响是显著的。

2.2教师的激情飞扬、鼓动性的话语让学生热情高涨、感情饱满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教师在授课中全身心的投入,声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配以画龙点睛的手势,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都有独到的妙处。

我在讲课中经常说:“你们有点反应呀,反应激烈一点呀,越激烈越好。”让学生参与思考、探究,学化学的学生对“反应”这个词语很敏感,极易让他们神经震动,调动他们一起思考,与老师相互呼应,真正的课堂就应是师生共同的,不然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独角戏了。我在讲解晶体结构时经常取来教具,8个小正方体木块或者粉笔盒随意拼搭,让学生理解原子共用的情况。教师满腔热情投入课堂中,想学生所想,与学生产生共鸣,挥洒自如与学生一起遨游在探究知识的海洋中。

鼓动性的话语让学生学习热情升高。班级里坐在后排的同学往往被老师忽视,我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为了让你们每个学生都公平地接受教育,黑板上我的字写得又深又大,就是为了让后排的同学清晰的看到”,“我身高有1米8,我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你们后排的同学,你们一旦有什么小动作或开小差,我都能看在眼里”,“因为我一眼就能看到后排的同学,所以我最容易提问的就是你们后排的同学”等等的话语充满着关怀又富有鼓动性,让后排学生感动。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被信任感、被尊重感和归属感,从而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由此产生的积极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3.广泛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良好情感的养成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中写到,“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个性上滋润着智慧的心,了解社会与大众的热诚,服务社会与大众自我牺牲的精神。”

化学学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知识特别多,这些知识可极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屡次暴光的假酒案就是不法奸商把工业酒精兑水制成,使人失明甚至丧生;用硫磺熏制的食品、漂白了的木耳,用甲醛浸泡晶莹发亮的水果等等都是激发学生“爱憎分明”、责任心、正义感的好时机。如关注热点,煤矿矿难、瓦斯爆炸频发。私开私采的小煤矿设施简陋,老板利欲熏心,置工人生命于不顾,既采煤浪费严重,又污染环境。另外,媒体曝光的一些化工厂,废水废渣随意排放,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这时学生的同情心、良心、善恶评价等情感又可得到激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同时鼓励学生探寻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又如奇特的地貌地形、溶洞中美麗的石笋、钟乳石让我们体味大自然的神秘,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情感,同时要培养环保意识并热爱大自然、关注大自然。

4.教师发自内心对学生倾注爱心是情感教育的升华

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情。教师用真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实践着教育。他们手下的学生也能用爱心来回报,教育真是心与心的交流,“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即使是差生,也都有爱心,这需要教师用心去激发出来。要由衷的热爱学生,更多的要发自内心,不要对学生随意的呵斥,当学生向你提问时,他已经鼓足了勇气,你必须让他满意,这是你的义务,也是你的知识素养、人格素养的展示的有利时机。

许多的反例已经给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如有大学生出于嫉妒和自私杀害或者毒死自己的同窗,有些学生心理素质极差、人格品德极不完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自负、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教育不能只传授知识,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品德、良好的情感体验。

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4

【内容摘要】:多年来语文界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大纲与新教材的改革,这种改革,使语文的定性从过去更多的立足于语言至现在兼顾语言和文化,确立了人文性的地位。如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使人文性进一步的体现,本文提议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培养学生用情感作文,浅析情感教育的意义和操作。通过介绍这种教学方法,强调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及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

【关键词】:情感教育;作文教学

好作文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同时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那真挚的情感。然而现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语言枯燥,让人读之如同嚼蜡,其中虽有文采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是缺少感情投入,从而导致所写的文章基本上是东拼西凑,这样必然是呆板乏味、没有滋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写作之前就具备了丰富的情感,这样在写作中才会以“情”驭文,以“情”蓄势,以“情”炼字,最终达到文情并茂。为此,我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以“情感心理学教学”思想武装自身思想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重视写作技法、技巧的传授,只要学生能按照教师传授的方法写出规范作文即可得高分。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可谓是“千人一面”,没有过多让人眼前

一亮、心灵一动的感觉。对于这种状况的产生,如果把责任都归结到学生身上,那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教师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是否应该有改进的地方。要在作文教学上有突破,首先在自己的思想认识上要有新突破,即要把“情感心理学教学”的精髓思想渗透入自己的思想中。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传统的作文教学课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经常是老师教得累,学生听得烦,关键是师生之间缺少了情感交流。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因素后,就会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学生写作技法、技巧)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作文教学目标,增强作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其情感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同时让学生在学中求乐、学中求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活动,并能引起师生见的思维共鸣,使作文教学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教师只有真正把情感心理学教学的精髓化为己有,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轻松驾驭课堂气氛,并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情感心理学教学”思想激活作文教学课堂

(一)创设情感体验情境,“虚”“实”空间结合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活学习兴趣首先必须是诱发情感。而在作文教学中,诱发学生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而教师自身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是“重要法宝”。夸美纽斯曾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感染功能,以情施教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和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以情促知,知情交融的教学效果。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情绪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情感起着关键性的激发和调节作用。在这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中,正是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的思维在语音和声调的感染下畅想,情感在气氛和情境的熏陶中共鸣。学生们闭目静思的神情告诉我,这种情感的力量已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此时洋溢于整个教室的,是一种与教师的心境完全协调一致的崇高的美。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活动,很多学生都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一系列可写的作文话题呼之欲出:〈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想象作文),成长是一件____的事(半命题作文,横线上要求学生填写表示情感体验的词语,如快乐、烦恼等)。

(二)参与生活的情感体验,“身”“情”有机融合

现在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与孩子的隔阂越来越深。家长想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往往被孩子拒之于门外:家长在书房门外干着急,不知孩子是否真在认真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还在于平时父母与孩子交流太少,尤其是学习以外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学校围绕“感恩”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给妈妈的一封信”“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等活动。尤其是“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活动,更是在同学中间引起了不少反响。趁着同学们群情激昂的时刻,我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洗脚体会。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犹豫不决。等到吃完晚饭,我鼓足勇气走到妈妈面前,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妈------我来帮你洗脚吧!妈妈喜出望外地答应了。我端来脚盆,轻轻地帮妈妈脱鞋、脱袜子,随后小心翼翼地捧起妈妈的脚,把它们放进水里。我低声地问妈妈:“水烫吗?”妈妈高兴地回答:“不烫,水温正好!”当我偷偷抬起头时,却发现妈妈的眼睛湿湿的------一系列朴实而真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是小作者亲身体验的真实写照。孩子们以前只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服务”,从小到大,父母给孩子洗过无数次脚,有哪一次孩子会对父母说声“谢谢”呢?而自己的偶尔为之,却让父母感动地落泪,这份情感的震撼力肯定激起了孩子原本平静甚至冷漠的“心河”,情感的流露是喷涌而出。

没有这种生活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身”如何投入生活,他的“情”更加无法融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苍白无

力,更是“无情”的。要让学生做“有情人”,首先就要让他们做“有体验”的人,而这种体验更多地来自平凡而丰富的现实生活。

三、以“情感教学心理学”思想巩固作文教学效果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情感心理学教学原理,创设富有情感感召力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有效地获得教师的指导,并使自身深埋内心的写作激情“喷涌而出”。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教师应给予怎样的评价呢?我认为此时,情感的强化功能将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一贯写作出色的学生,教师当然不会吝惜表扬、赞美之辞,让这些学生继续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那么对于那些并不出色的文章、甚至有些词不答意的文章又该如何评价呢?我认为此时教师更应该慷慨大方地把赞美之辞赠给这些学生。在批阅这些学生的作品时,教师手中有笔,心中更应有一面“放大镜”,把他们不多的优点尽可能“放大”,并“大张旗鼓”地给予热情鼓励,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而且这种表扬与肯定不应是“流星”那样一闪而过,而应像“恒星”那样持久:在课堂上经常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在课后更应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交流,让教师的热情鼓励像一把扇子,煽亮学生原本如萤火般微弱的自信之火,让它逐渐演变成熊熊大火,把对写作的热情融入到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四、以“情”激起千层浪

(一)紧扣时代脉搏,激发写作情感

我们要求学生应当多读报纸,多听广播,多看电视新闻。这样可

以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在适当的时候将所积累的素材引入自己的作文中,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增强爱国责任感的良好素质,而且还可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的欲望。如可以让学生针对“申办奥运”、“希望工程”、“打工潮”、“追星族”、“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信息高速公路”“学生上网”等热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热烈的讨论。再比如,对于“希望工程”,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我们今天虽然还不算富有,但是比起贫困地区的孩子,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了,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珍惜自己今天的学习环境,不断地奋发努力,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尽量节省开支,充实自己的‘小金库’,这样可以为我国的希望工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呀!”有的说:“我国的希望工程不只是救助一部分失学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啊!请同学们团结起来,积极努力,共同为祖国的未来而出力吧。”通过学生讨论,既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又统一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到了这个火候,老师就可以布置作文了。由于“情”注满于心,不吐不快,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极高,他们不需老师点拨便可迅即动笔,写来得心应手。从此学生感到了作文并不神秘可怕,相反写作反而是一种享受和乐趣。如此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一定情境,激发写作情感。

学生在平常的写作练习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有时在写作中

思路中断,有时无法选材立意,有时文字艰涩、难以连缀成文。为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创造与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并自觉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调动潜在情感,慢慢地进入最佳的写作状态。如在指导学生写作《2008年的一天》时,我们就可以向学生展示21世纪后的我国的科技蓝图,然后创设出一幅幅画面:假如你在这一年回乡探亲,农村变化将会使你耳目一新;假如你漫步在城市,现代设施会让你感到琳琅满目;假如你想遨游太空,科技将会帮你进入太空;假如你观看奥运,你会激情澎湃,为我们的健儿,为我们的祖国而自豪!假如你重返母校、同学聚会时,你一定会心潮澎湃„„茫茫的宇宙,五彩缤纷的世界,将由学生自己去装点描绘!

美妙的写作情境,这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必然会触景生情,从容动笔,一气呵成,如此必然会写出一篇篇“文通字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唯有如此,学生定会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聪明才智,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那美妙而自由的王国!

(三)以爱心为铁水,铸造情感的堡垒。

作为老师,我们时常会忘记面前的学生也是有情之人,因而,老是板着面孔给他们讲概念、讲道理,忘了学生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忘了他们在家需要父母的爱,在学校需要同学和老师的爱!我们知道这样一个规律:学生们常常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上了老师所教的这门课。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我们在平时的上课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当向学生传达出自己的爱,给全体学生创造一个亲切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老师是“爱

我”的,如此,才会使每一位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让这种美好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写作活动,再加上

一定水平的写作技巧,那还写不出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文章才是咄咄怪事呢。

优秀的作文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洋溢着浓郁的个性色彩,激荡着生命的活力;而虚假的作文之所以令人厌恶,就是因为它失去了率直,背叛了自我,湮没了灵魂。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举手投足之间,闪现着生活的独特魅力,那么,在作文中,每个学生都应用真情,写真人,画真魂,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当前,学生的活动范围还不广阔,心里空间相对狭窄,学生尤其要重视表现自我、真我,用手中的笔描述自己的喜怒哀乐,倾吐自己的肺腑之言,说出自己的理想追求,刻画自己的卓然而立,用真话、真情打动人,使一个个血肉丰满富有个性,鲜活独特的“我”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具有丰富情感的教师,才会像火花一样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导火线,“引爆学生内心的” 情感弹药库,迸射出无穷的情感火花;教师只有努力拓宽学生的情感体验渠道,才能有效挖掘出他们深藏于心的写作资源;而只有真实有情的体验,才会“催生”一篇篇深情并茂的美文佳作。

总之,采取情感教学策略,注意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感受,学会用文章表达出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的学做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5

关键词:情感教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应用

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地传授情感教学心理学这门课程是教师的责任所在。只有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自身修养。

一、情感教学的提出环境

情感教学是指当教师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对其加以利用,从而达到完善教学、优化教学的目标。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知识的求索中获得快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在学前教育学中合理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情感。

二、情感教学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观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儿童及如何对待儿童的总和。儿童观所包含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儿童的能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发展,儿童与教育之间的联系,等等。教师的儿童观决定着学生儿童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教学以沟通配合为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从而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沟通,有效提升个人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三、情感教学在学前教育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时合理控制自身的情感

在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课堂应该是开放性的,以学生为主角,师生合理做到情感沟通。教师要到学生中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踊跃发言。肢体动作的运用也是教师感染课堂气氛的方式之一,有效的情感互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活泼风趣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更多的喜爱与关注,在不自觉中增加师生间的情感。

(二)加强对学科情感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源自于对学科的了解程度。加强对学生学科情感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只有研究透彻学前教育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通过完善有效的传授技巧,才能达到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例如,在“10元购物”这堂课中,教师可以在纸上画出1元、2元、5元、10元的购物券,然后让学生买够10元的物品,并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搭配?怎么组成10元?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再进行评比。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分析情感的教学案例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点较多,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情感相联系,增进学生的学习亲近感,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上经常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通过对案例进行讨论,在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例如:在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情感中,教师可以以《八月十五月儿圆》这首歌为切入点。在课堂上,先播放音乐,写出歌词,引出主体:“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情啊/爷爷是个老红军呀/爷爷待我亲又亲呀/我为爷爷唱歌谣呀/献给爷爷一片心啊。”通过对歌曲的理解,教师可以教育学生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爷爷。最后,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引导学生关爱老人,如扶老人过马路或者在公交车上要给老人让座位,等等。

四、结语

幼儿时期是孩子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情感教育的关键阶段。只有对孩子做到全面的了解,才能针对其特点做出合理的教育,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孩子优秀的道德品质与高尚情操。在学前教育学中,全面合理地实施情感教学心理学对于每一位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家庭、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陆克平.情感教学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31):24.

[2]夏丽洁.以情优教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应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3):187-188.

[3]杨秋侠.浅谈情感教学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刊),(6):209.

作者:杨建 单位:河南省新蔡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情感教育原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6

点击数:1214 次 录入时间:2011/9/14 10:53:00 编辑:zhangwei19910302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的作用,是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所有非智力因素都伴随着情感因素,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现代教学理论指出,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输出──输入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过程。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而且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和审美素质。在以知识和智力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中,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情感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造成了种种缺陷,给实施素质教育设置了许多障碍,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许多教师辛辛苦苦却事与愿违──成绩不尽人意;真正喜欢数学的学生很少,数学“尖子”并不愿意报考数学专业;学生学了数学知识以后无处可用,无处能用„。这些现象令人担忧和深思.调查表明,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对该学科喜欢的程度,而对该学科喜欢的程度主要视该学科内容是否有趣、有用以及对老师是否喜欢等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水乳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从而使数学教学成为令学生真正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现结合笔者几年来的实践探索,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四条基本原则的应用。

二情感教育原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⒈激发性原则的应用

利用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作用于学生心境来唤起学生的内部需要,产生相应情感。

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心理学认为,思维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没有认识的需要就不会引起积极的思维。认识需要常来自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是学生似乎熟悉但又不清楚、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去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使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品尝学习的乐趣。如在教《圆的定义》时提

出:车轮为什么要作成圆形的?能作成三角形、方形、椭圆形吗?使学生感到自然、必要和富有情趣;讲《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时,先给学生讲故事: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在游览埃及金字塔时,发现塔高竟无人知晓,他惊讶地说:“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啊!”随后,他根据影长,很快测算出塔高为131米。他是怎样测算出塔高的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学习情绪很高。

⑵挖掘知识魅力,引发学习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本质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蕴含在知识本身之中的,我们必须挖掘教材的魅力,用教学内容去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知识本身的魅力比分数和考试的刺激更吸引人,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更持久、更深刻的强大动力。如讲《等比级数求和》时,给学生讲故事:印度国王要重赏发明64格国际象棋的大臣西萨。西萨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麦子,第一格只要一粒,以后每格都是前一格的2倍,这64格都摆完就行了。国王说,你的要求太低了。同学们,你们说,这要求低不低?同学们议论纷纷,大多数认为太低了。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2+22+23+„+263=***709551615粒≈5270亿吨,相当于全世界200年内生产的全部小麦总产量。同学们听后都很惊讶。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等比级数求和》。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把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个性和特长,陶冶品质和情操。数学活动课一般可分为三个小组:①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标,内容有游戏、故事会、板报、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猜数学谜语、实地测量、知识讲座、趣味数学竞赛活动(多解比赛、速算比赛、抢答比赛、最优解比赛等)和学习方法介绍等;②竞赛小组:为参加各级数学竞赛而设,以培养数学尖子为目标,内容有专题讲座、模拟竞赛;③补课小组:专为后进生补缺补漏而设,以转化差生为目的,内容主要有缺漏知识补习兼有学习目的性教育、学法指导、双基比赛等。

⒉鼓励性原则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偶然产生的暂时性积极情感給予肯定和鼓励,使它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积极情感,进而对知识始终产生强烈的欲望和追求。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让学生成功地学习,成功地对各种疑难的解决,从而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获得满足,并体验到认识活动的快乐情境,使即时兴趣向稳定兴趣转化。

⑴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多给学生提供亲身经历成功的机会。学生成功的体验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而要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独立解决问题。要把课堂当作科学家当初发现定理的场所,启发学生联系有关知识,通过一番思考,归纳总结,猜出规律。不管是定理的结论,还是其证明方法都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出来。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先从一副三角板和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引导学生发现具有共同的结论:90°+60°+30°=90°+2×45°=3×60°=180°后,提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这种关系吗?让学生任画一个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他们就会发现三个角之和都等于或接近180°,从而获得定理的结论。证明定理时,又从结论入手,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联想:180°与什么知识有关?怎样证三个角之和等于平角?怎样相加?在哪里制造平角?又怎样制造同旁内角互补?并让学生动手尝试,得出多种证法。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最大参与,通过不断的成功建立起稳定的、持久的自信心。

⑵及时表扬与鼓励。学生参与行为始发于“爱的需要”,满足后又追求“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试探性转入主动性,希望有成就,能胜任,获得赞识与高度评价。马斯洛特别指出:“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一种自信的感情,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而这一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一种自卑、软弱、无能之感觉”。因此,教师要扣紧“最近发展区”来创设问题情境,并提供丰富直观教材,以保证学生获得成功。要因材施教,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滋味,或将一个较远的“大目标”通过一步一步设置较近的具体目标来达到,为学生设置成功阶梯,当学生达到目标时应及时给予评价表扬,并让其他学生一道分享成功的欢乐;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失败信心不足时,应及时进行免励,注意从失败中挖掘部分成功,以保证学生的自尊心,并继续帮助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教师肯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功感的获得非常重要,学生若能经常受到这种成功的激励,就会使他们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对数学更感兴趣。

⒊渗透性原则的应用

情感教育不能靠硬性灌输,尤其是推理性强、抽象的数学科更不能强加于人,只能以知载情,以情促知。数学科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应不失时机地渗透在课内外数学教学活动中。

⑴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逐步树立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分析教学内容中的一系列辩证关

系(如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推论),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矛盾统一规律、运动变化规律,认识到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⑵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渠道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古今数学家献身科学的优秀事迹,叙述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艰辛与欢乐,给学生予深刻启迪,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甚至由此产生锲而不舍的追求勇气。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可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有关的典故:当今世界许多科学家正在试探寻找“外星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案等。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勾股定理”的图案(像教科书封面上的图案),若宇宙人是“文明人”,则一定会认识这种语言的;讲“勾股定理”的证明时,给学生介绍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美国第12任总统加菲尔德也提出一种巧妙的证法,至今世界上可查到的证法有400多种,可以编成一本书。通过介绍,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⑶结合教学内容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数学蕴涵的内在美(不变美、对称美、相似美、类比美、简结美、和谐美、创造美、严谨美等),学生通过鉴赏,无不感到激动,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⑷揭示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如农药的配制、利息的计算、测量物体的高或两地之间的距离、计算拱桥所在圆的半径,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如何尽快追捕走私船、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炮弹能否击中目标等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不断、反复地用生动的事例来阐述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具体看数学与他们日常生活、将来工作和学习有密切关系,并及时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之明确学习的目的,产生持久的浓厚兴趣。

⒋感化性原则的应用

情感教育的又一重要特征就是它具有感染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他人,使之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⑴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饱满的情怀、真挚的爱抚去对待学生,使之产生情感共鸣,产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效应。⑵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育技巧、深厚的教育科学素质和高水平的讲授。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优秀的心理品质。⑶对学生要怀有一种真挚的爱,这种爱是由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交织凝聚而成的一种教育情操,具有强烈的感化、引动、调节和激励的功能,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教师人格的影响是教师人情美和人性美对学生心灵的感召、感动和感化,是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教师只有德才兼备,以人教人,集朋友、导师、楷模于一身,才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一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情感教育的效果

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名列省市前茅。由于情感教育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协调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十几年来,我担任的试验班不但数学科成绩名列县市前茅,高分率基本达80%以上(最高达标100%),及格率基本达100%,而且其他学科成绩也都超过对照班。试验班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共150多人次获县级以上奖励,3次分获泉州市团体总分第1名、第4名、第5名,其中全国一等奖6人,全国二等奖25人,吴伟平、康亚强两同学均以泉州市第1名、福建省第1名和第3名的优异成绩,荣获“福建省池伯鼎数学奖学金”。有18个同学撰写的“小论文”获全国一、二等奖和县一、二、三等奖。

⒉转化了“差生”,育人效果显著。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差班”,由于基础很差,学生大多数对学习没有信心。尽管这是一个“差班”,但我毫无气馁,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教的学生”的至理,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巨大作用,以心换心,以爱换爱,跟学生打成一片,学在一起,一点一滴地耐心辅导,当学生解题出错时,我总是和蔼地说:“我知道你会做的,请你再做一遍好吗?你肯定能行!”并给予启发和指点,及时表扬与鼓励。老师的微笑,驱散了学生心头的阴影,鼓起了学生走向成功、不怕困难的信心,使他们消除自卑感,启动内在力,很快就扭转该班局面。至期末县统考,该班平均达78分,优秀率达56%,及格率达90%,名列全县前茅,可与快班相比媄。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曾有康燕英同学因学习成绩差,家庭贫困,父母不让她继续上学了,我知道后马上到她家理了解情况,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并答应给她辅导。经多次动员,她返校了,学校安排她留级插在我班,在我的精心辅导下,进步惊人,数学成绩从40分上升到100分(满分),一年后参加数学竞赛获市二等奖(全市第11名),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师,如今她已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学生康丽玉,父亲患重病长期不能参加劳动,家庭生计难持,就要辍学,我就供她饭食,资助她学费。她非常感激,把教师对她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刻苦钻研,成绩非常优秀,读初二年时就超前参加初三年数学竞赛并获全县第一名。

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数学教学成了师生追求幸福的“天

堂”。学生学习培养了“三不”精神:敢于向教师说“不”、敢于向课本说“不”,敢于向资料说“不”。学生在上课时可以自由讨论和发言,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老师从不批评,课堂气氛宽松。火热的思考,活跃的思维,常常喷射出创新的智慧火花!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学生常在笑声中学到许多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正像前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的所有大门都将在他面前敞开,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⒋学生对数学的深厚感情呈现可持续性。实验班学生升入高中后,数学学习仍十分兴趣,成绩非常优秀;许多学生高中毕业后纷纷报考数学专业(单97届就有3位同学报考重点大学数学专业);在中小学工作的大多是数学教师。这正是数学情感教育的显著成效!

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7

关键词:情感教育,英语教学,运用

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校教育成败的一个标准。常言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方法必然会给教育带来危机,“亲其师,信其道”是每一位教育者应牢记的真谛。

一、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及目标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对英语和英语使用所持的态度、对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以及本族文化与所学语言国文化关系的看法。情感对学习有动力或阻力作用。基本的情感可分为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等;高级的社会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积极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1. 情感对记忆的影响。

学生如果萎靡不振,毫无兴趣地学习教材,那么记忆的效果就会差得多;当任务完成,学生内心受到触动的时候,记忆效果就会好得多;当学生觉得自己的力量能克服困难,且由此引起了愉快时,对于识记教材就会有更好的效果。这就是说记忆力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2. 情感对思维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情感教学策略

1. 激发学习动机,揭示学习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必需的老师。很多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一直对学习外语有浓厚的兴趣。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形式、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可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口语竞赛、联欢等活动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运用各种讨论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2. 自主探究学习,发挥学习潜力。

在明确学习目标和激发学习动机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多种感官进行自主学习。情景教学使用的语言更接近学生,更接近生活,内容更直观,更易被学生吸收。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从而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既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也可以将新知识直接置于情景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更直接、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很快将学生带入情景,以顺利进行教学。

3. 组织交流讨论,形成合作学习氛围。

新课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参与和合作的教学理念。英语的“情景教学”、“活动课教学”,以及现在提倡的“任务型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合作。合作性学习能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合作精神是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内容上,积极给他们创造合作的空间,多开展分组活动、角色扮演和任务型教学,在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另外,在合作形式上也要有变化,有时我把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优势互补,互相带动;有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就让他们自由组合;有时又把男生和女生进行不同的组合,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教师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再者,教与学是双向的,老师和学生也要建立融洽、民主的互动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如课前的Free Talk和Duty Report,不失为很好的教学环节。情景的设置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这时,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担任的“导演”是发动者、组织者,又是参加者和评判者。学生之间的交流、参与,可增进学习主体意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可增强课堂凝聚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频繁交流,形成了合作气氛,获得了交际的乐趣。

4.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坦诚、无拘无束的交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热情、具有同情心,多采用恰当的鼓励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建立信赖、理解型的情感人际关系。课堂气氛应融洽,不宜过于拘谨、死板或严肃。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错误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多使用积极反馈,少给消极的反馈。同时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也要允许学生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因此课堂上英语教师的耐心尤为重要。

英语情感教学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把文化渗透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世界意识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格、语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我们要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培养其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才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2]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7.

[3]林立, 程乐华, 叶嘉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自我表露对学生评价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3) .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在教学中,各科都渗透着情感教育的内容,特别是语文教学尤为突出。要想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感情这一中心环节。教师根据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既要进行必要的理论教育,又要搞好情感教育,即以情育人。从教学实践看,教师要激发学生,说理远不如动情,要号召学生,情比理容易。可见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到底什么是情呢?对于情感这一复杂的心理现象,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尹喜在《关尹子》中早已作了精辟的论述:“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尹喜所说的“性”是机体的平时状态,像江河的水一样,虽时刻在流动然而是平静的;“心”是指水的流动状态;“情”是一个非常状态的流动,如平静的水遇风激起骚动叫波涛,有机体的骚动可谓之情。可见,情是具有骚动性质的动态心理过程,骚则动,不骚则不动。问题是怎么骚?谁来骚?用尹喜的话说是风,用现代心理语言说是刺激。很明显,对于接受知识的学生,只有受到刺激才能情动。伟大的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我们说学生的情感当然由教师来刺激,教师应如何来刺激呢?首先,必须“披文入情”,即进入“角色”。然后,用染上情感色彩的语言以及能诱发情感的美的教态,把教材中蕴涵的情感表露出来,叩动学生的心扉,点燃智慧的火花,使之产生求知的欲望,又受到美的熏陶,继而进一步升华,使学生学得语文知识。这样方能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先进的思想和美好的道德。

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如此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掌握高层次的教学艺术。在讲读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复述课文,以语动情。

教学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教师在授课时,可根据课文感情的基调,使语言随文章“情脉”的变化而变化。悼念伟人的文章,语言要悲壮;喜剧性的文章,语言要犀利尖刻;说明性的文章,语言要清晰明快。如教学《党员登记表》时,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我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课文。因本文具有波澜起伏的情节,语言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故可使学生随语言的变化“披文入情”,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尊敬先烈、仇恨反动派的强烈感情。

第二,讲析课文,以情育情。

情感的显著特点是感染性,而以情动情是“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连的情感”。因为教师的喜、怒、哀、乐能够直接地感染学生,所以教师在讲析课文时,要像出色的演员一样,面部表情要富于变化,特别是要利用眼睛能传神的特点,把课文中蕴涵的情感表露出来,以启动学生情感的门扉。如在分析《药》的人物时,讲愚昧、麻木的华老栓等人时要气愤中带有平和;在分析夏瑜时则应是和悦的。这样学生会随老师面部表情的变化而变化,以激发学生的爱憎感。

第三,范读课文,以声传情。

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教师只有具备了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学生。在范读课文时,要“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如范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要求教师深刻理解作品所蕴涵的丰富的感情因素,体会作者对大堰河无比深沉、无比思念的真情实感,达到感情上的沟通。只有教师动情,学生才能动情。

第四,演讲说理,以手表情。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手应当像脸面富于表情。”教师在平时讲课时,要用手势帮助说话,也即用手势表露丰富的情感,来挑动学生的情弦。手势虽然基于语言,但有时手势所表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如《最后一课》,其中写了对祖国无限热爱的韩麦尔先生正在给孩子上最后一课时,教师里敲响了十二点的钟声,同时窗外传来了普鲁士士兵收操的号声,于是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然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话也不说,只向学生作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此时无声胜有声”,韩麦尔先生这个手势所表露的情感,比纵横着热泪的面容、号哭的语言更富有感染力,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这个手势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深情,使爱国主义精神在读者心中潜滋暗长。

第五,阅读名篇,以情化情。

教师应随着各单元的具体内容,有目的地指定课外阅读篇目,学生在阅读指定的名篇时,可受到文章中各种情感的感化,培养出高层次的健康情感。因为艺术是通过移情产生社会效果的,一切的艺术品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容,在读者身上唤起各种情感,并使之懂得什么是美好的情感。教师引导得好,可以产生以情动人、以情化情的强大艺术感染力、使学生的心灵在审美中得以陶冶。

总之,教书育人是各种教师在施教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怎样既能教书又能育人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主要的一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更应是不断进行反馈调节,牢牢抓住学生的情思,使其兴趣盎然,领略文中的妙趣,进入艺术的境界,受到积极、健康情感的感化,从而达到求知和育人的双重目的。

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9

南平剑津中学 杨友琴

【摘要】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在中学思政教育中运用情感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中学思政教育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中都要重视情感教学的运用,运用过程中更应遵循情感规律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 情感教学

意义

运用

注意问题

在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中学生的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思政教育的盲点,中学的思政教育也常常因为脱离了学生的情感现实而流为空洞的说教。而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因此,探讨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情感教学对中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思政课程标准中,注重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确立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优先目标,说明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善于发掘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要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方面的途径和规律。中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肤浅,理性情感较弱,他们开始不以老师、父母的评价作为唯一依据,有了对周围人事物进行评价的愿望,有了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兴趣,这种需要的产生,正有助于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在思政课中,存在着的一种倾向是注重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指导,即“明理”和“导行”,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导致了教学中的“明理”难以深化,“导行”难以落实,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一些青少年在“理”方面并不是不懂,而在“行”方面却总是常常越轨,致使思政课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情感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一)思政课课前准备中的情感教学的运用

首先,要关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的挖掘。中学思政课的教材内容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教育等内容进行教学。要使学生进入角色,教师自己先要进入角色。在课前准备中,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并把它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同时,要关注课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师生情感的和谐又能促进教师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学业成绩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人格特征、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有关。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融洽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

(二)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运用

1.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思政课中,由于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常常枯燥乏味,特别是有些老师常常是划杠杠背条条,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时没有一种愉悦感,影响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在讲课时,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融入情感,在思政课堂中创设情境

情感教学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元素,教师要学会借景生情,以理激情,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以便根据教学预期触发学生某方面的情感。情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情境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是丰富情感的有效途径和推动情感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情感要从情境开始。中学思政新课程的实施,特别倡导教师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新课程生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以及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恰当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望,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思政课课后反馈中情感教学的运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是克服各种教学障碍、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师生情感交融的关键是教师要施爱于学生。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将爱浸入学生的心田,将积极的情感带入课堂,触动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引起师生间情感的共振。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仅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寻找多种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去赢得学生的心,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这就需要教师要用情感去教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教学思想和语言的表达,更为主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认识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三、情感教学运用应注意的问题(一)运用的情感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

真情流露能将学生牢牢的吸引,他们会感到老师的诚信、坦率、为人的原则,这其实比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而矫揉造作的情感则只能让人近而远之,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学生加以模仿那就更为可怕。因此,教师在运用情感的过程中,产生出真情实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是真情流露出来,从而给学生以启发。思政教育是德育学科,它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所以运用的情感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

(二)注意进教室时的情感状态,同时遵循情感运动规律

教师也是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由喜怒哀乐,但是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却比其他工作更为重要,教师的心情会影响到学生,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课堂时决不能被自己不佳的心理状态所困扰,而是应该努力将自己最好的情感状态表现在学生的面前,以自己的良好的情感状态去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有所得。

(三)情感辐射的面要广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记住自己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自己认为需要关心的学生,因为在学生中,往往存在着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在班中表现一般,性格较为内向,成绩平平,往往教师所忽视,但他们却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非常在乎老师的细微动作,哪怕是一个可亲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因此,教师在情感辐射时面一定要广,使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在看我,老师在鼓励我,从而充分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在老师情感辐射下,激发出更多的情感体验,感觉到真情实感的流露对自己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变得丰富起来,学会去主动关心他人,从而更加有利于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论

中学思政教育需要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思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没有情感教学,思政教育就失去了神韵和灵魂。只有充分重视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认真把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不断地走向健康、文明。参考文献

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以情感教育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英语教育;情感教育

近年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仅仅通过被动的灌输和机械的接受,对于语言教学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多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浪潮的兴起,很多英语教师也提出,英语教学方法应逐步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应该注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影响的。在课堂上,教师的表情、目光、语言都会成为学生注意的焦点,也能成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各种手段、方法、策略都会得到学生的反馈,教师的情绪也会感染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情感障碍

1.1学生的自卑情绪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消极情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极大障碍。其中自卑情绪是消极情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卑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水平高低不平的压力造成的。由于各地中小学教育不平衡,中小学教师水平不平衡,学生以往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也有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问题,使学生英语基础差距极大。有的同学英语基础很好,表现得比较自信,也会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而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通常会很自卑,害怕犯错误,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丑,在英语学习中跟不上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脚步,经常有挫折感,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并背起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这样使得英语成绩更加难以提高。

1.2学习目标的不明确

由于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生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不是语言的实际应用和交流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也开始有了社会实践的机会,有时学生们会发现自己所学的并不能完全应用于社会,而社会上所需要的往往又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在学习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在社会生活与交往中熟练的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这样,他们的学习意愿就会发生动摇,学习目标不再明确,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产生怀疑。他们认为从大学英语教育中学不到他们所需的知识,也不知道通过怎样的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对英语的需要。这样英语学习又成了一种负担,很自然有了消极情绪,学习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融入情感教育,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2.1夯实基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信服,要保证所传授的知识一定是准确的。所谓“爱屋及乌”,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门课。反之,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也做不到触类旁通,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情绪,抱怨老师和课程,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也只有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也才能在教学中熟练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对学生一视同仁,鼓励教育取代批评教育

对教师而言,可能最难做到的不是备课,不是组织教学,而是真正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但这一点对于有自卑情绪的学生们来说恰恰是最为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平等相待,在教学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参与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听取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的意见、建议,让教学在一种无拘无束的轻松心理氛围中进行,教师以真情感化学生,真心真意地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降低他们的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使他们愉快地参与语言学习。

2.3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尽管大学生把英语四、六级考试当成学习目的,但考试和实际工作中的需求毕竟还是不同的。因此部分学生就会觉得学习目标不明确,从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学习目的,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使学生清楚通过英语学习,可以在哪方面增强他们的自身能力,从而满足社会上对他们英语水平的要求。学生对这样的交流感到很新鲜,激发了他们的热情,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如何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如何把课堂所学应用在工作中,并让学生掌握切实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学生明确了学习英语的目的,也因此更加有动力。

2.4改进教学模式,增进教学中的趣味性

成功的教师不再以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英语教学,而是通过语言的特殊媒体创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在电化教学日益普及的今天,充分利用诸如磁带、录像、幻灯片、网络等资源设备,创造一定的社会语言情景,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教授教材选编的文章,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人生、自信心,亲情、爱情、婚姻、健康、社会问题、科学技术、环境问题等等,每一篇文章都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能够引起共鸣的切入点,使英语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增强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了情感因素,以情换情,使课堂成为精神享受的地方,上课成为美好的享受,快乐的经历。不知不觉中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结语

上一篇:第九套广播体操学习推广计划下一篇:爷爷生日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