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程设计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摄影课程设计

摄影课程设计 篇1

[摘 要]电子商务的摄影工作在电子商务企业工作流程中的多集中在商品摄影。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摄影器材价格的下降,加之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的后期数字化处理能力,使得电子商务的商品摄影对作品的规格要求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都与传统商品摄影大相径庭,同时也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商品摄影课的课程组织和实训室设计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以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商品摄影实训课的一点经验,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实训室的设计方面做一下初步的探讨。[关键词]电子商务 商品摄影 电子商务商品摄影流程

一、背景

1.传统商业摄影所处地位

商品摄影是一项传统的商品表现形式,摄影师通过摄影作品将设计创意人员对广告主的需求,在图片美观性和艺术性的指导原则下,对商品的材质、特性、用途等方面进行创作。图1所展示的是一个典型的广告公司工作流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传统商业摄影在项目的企划流程中,摄影师作为最后的执行者从一开始就受到项目预算、策划设计、媒体投放等利益相关方的“干扰”,如一部摄影机器一般服从客户的需求,着力于创意人员创意想法的实现,自我创新的发挥空间不大;

作品多为展示目的,某种程度上存在有 “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局限,很容易脱离实际消费者的消费品需求; 并且传统商业摄影只是作为企业众多宣传推广的手段之一,这样企业在分配预算的时候势必会有受众覆盖面、投资回报等考虑,从而营销摄影作品的企划和质量。2.电子商务商品摄影的变化

电子商务展示的虚拟化性质,使得网站上的商品主要以图片和文字两种元素体现出来。对于电子商务公司,如果除了商品采购、网络营销、业务运营、客服和仓储物流等业务以外还要兼顾摄影的工作,那么在通过传统的广告或媒体公司处理商品摄影的时候,高昂的费用以及漫长的产品制作周期将会是企业运营中成本的主要负担。另外由于商品摄影也并非电子商务公司主营业务,一般公司只会由人兼任少量的商品拍照或后期处理任务。

目前以淘宝商品摄影外包服务商的业务为例(如图2所示),摄影作品的商业属性决定了业务流程从创意开始就由摄影师发起,包括主题创意的设计,商品的搭配,模特的造型,直到拍摄的实施到图像的数字化处理,以及文案创作,一个成熟的电子商务商品摄影团队每天可以完成2000个sku的生产。这其中的摄影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环节的总工程师,由于互联网公司人员的结构多是有业务驱动所决定,摄影师在懂得摄影创作的同时,还了解客户和消费者心理以及市场信息,善于商务谈判,更能够驾驭团队的协作以及控制拍摄预算。

图2 典型淘宝商品拍摄外包服务商的工作流程

二、电子商务商品摄影的教学实践 1.创意工作的流程化

摄影行业的特点是入门门槛低,尤其在摄影器材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少则两三个人就可以成立工作室。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摄影的学习曲线漫长,并且商品拍摄是一项需要注入大量创意的工作。如何在规模扩张和产品质量之间寻找平衡是一个电子商务商品摄影工作需要关注的。

在电子商务网站图片工作流程中,一切的目的都是在为促进客户下单为目的,如何能够吸引并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是设计实训内容的关键。以相册图片为例(图3),多是以五张图的形式出现,其侧重点各部相同:

第一张:白底正面全貌图; 第二张:白底背面全貌图; 第三张:侧面图或者细节图1 第四张:细节图,用于表现商品侧面全貌图、领子、袖口、logo、商标、衬里、材质等 第五张:模特图或者细节 图3 电子商务的五张主图

在实训中的摄影、造型、设计以及后期的商品详情描述和文案处理中,将实训内容细化到诸如图片清晰明暗度、灯光角度、清晰度、图片尺寸、边框、水印、留白等几十个参数。归纳出数种最受欢迎的风格,并分解成具体参数对内培训,以保证不同针对不同的实训班级都能够按照标准的流程要求拍出一致产品效果。2.实训室的设计

本实训室的设计遵循了主流电子商务公司的影像采编工作流程,分为商品摄影区、服装待拍区以及影像编辑区三个区域。摄影区设置了2大6小共8组摄影室,以及两个试衣间和两张化妆台。其中两组大摄影室用于拍摄大件商品,如服装、人物、床上用品和家用电器。6组小型摄影室用于拍摄箱包、鞋类、饰品和手机等小型商品。所需的摄影器材,包括数码相机、反光板、柔光灯、静物台等器材。对于模特拍摄时需要对模特的化妆以及衣服的更换,可以在化妆台和试衣间完成。

待拍商品区由货架和衣架组成,用于待拍摄商品的取放。所需器材包含有衣架、货架、货梯。

图像处理区用于对所拍摄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工作,实训内容包括图片相框的制作、白平衡的调整、图片降噪、影像合成、商品e化等内容。本区域的环境设置为6人工位结构,模拟企业中团队情景。所需设备有pc,扫描仪,打印机以及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图4 商品摄影实训室

三、总结

电子商务商品摄影是一个因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情况发展起来的新事物,与当前欧美pininterest为代表的兴趣图谱分享类sns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之路。中国电子商务仍处于网络零售业态,从而对商品摄影方面在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摄影器材价格的下降,以及图像处理软件要求从业人员以低成本、摄影的流程化和以及小团队协等方面要求适应当前业务的需要。这样的标准化流程作业方式无论是在企业工作场景中,还是高职的实训教学中都具有可复制、可量化以及低成本的优势。参考文献:

摄影课程设计 篇2

广告专业摄影与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上机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优秀的广告摄影作品和影视广告片的拍摄工作,为以后的广告设计和制作、策划打好基础。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进行广告图片的拍摄与影视广告画面创作的技巧、技能.

根据实验指导书《广告摄影与摄像基础实验》安排,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广告摄影与摄像的基本理论知识,再通过各项实验的表现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摄影与摄像的基本技能和基础操作。

2 主要实验设备和器材的配置

广告摄影:专业单反数码相机(尼康D700)、普通数码相机(尼康P500,学生用机和普通三脚架每人一台)、测光表、静物灯具、静物台、三脚架、快门线等。

广告摄像:专业高清摄像机(索尼Z5C)、专业摄像机(索尼DSR-PD198P,学生用机和普通三脚架平均2人一台)、60分钟DV磁带若干、三脚架、Premiere操作系统非线性编辑工作站(平均2人一台编辑机)等。

3 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广告摄影实验共分六个实验项目:专业单反数码相机、普通数码相机的操作和使用;景深及其实际应用;摄影曝光的决定;摄影的一些常用技巧;测光表、摄影棚灯具的使用;常见题材的拍摄等内容。总课时32学时,广告摄影理论知识8学时,摄影棚及室外拍摄训练24学时。

广告摄像实验共分八个实验项目:各种型号摄像机的操作和使用;摄像的画面景别、角度的拍摄;摄像的画面构成;广告摄像的拍摄方式;广告摄像的用光和表现技巧;广告摄像的镜头蒙太奇意识;综合摄像训练以及后期编辑等内容,总课时32学时,广告摄像理论知识8学时,室内外拍摄训练12学时,后期编辑12学时。

4 实验教学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拍摄动作规范、图片聚焦清楚、构图合适、色彩适当;摄像画面清晰、匀稳、构图标准.

1)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系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边学边实践。只有充分掌握照相机、摄像机的拍摄技巧,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使用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对于摄影与摄像课程来说,学生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家里已有传统相机、数码相机甚至数码摄像机,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摄影与摄像课没什么可学的或学习不够投入;而对于一部分从未接触过或很少接触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学生来说却感觉这门课程深奥难懂,他们甚至连数码相机为什么不用胶卷都不知道!因此给摄影和摄像实验课带来较大的困难。

那么如何设计实验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克服本实验课程概念抽象、知识点多、操作性强的教学困难,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操作水平。

首先要激励学生学习摄影和摄像的热情,鼓励那些操作熟练的学生和操作不熟练的学生自由组合,形成一帮一的模式,这样既能发挥那些操作熟练学生的特长,肯定他们的技能,挖掘他们的潜力,又能为他们的自由组合增加交流的机会而相互提高技能。其次,培养学生对摄影和摄像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此实验教学应更多地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讲授有关的原理、概念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熟练操作和使用照相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从需要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照相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陌生感。

实践表明,恰当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摄影和摄像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学习摄影和摄像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自学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自身潜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摄影与摄像实验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注重教与学双向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中的每一环节,自主选择拍摄题材,拍摄中遇到问题可单独进行交流解决,鼓励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扬。

例如,在上摄影实验课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热情:

(1)将好的作品在多媒体教室通过展示台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展示,充分肯定学生作品的“闪光点”,使他们树立信心。

(2)举办照片形式的影像作品展,让学生更好地知彼知己,一比高低。由于这种作品展是面向全校数以千万的师生,每一位学生都会珍惜难得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将促使其在拍摄实验中倾注精力和热情。

(3)举办网上影像作品展,让学生面向世界大舞台展示。

(4)鼓励学生投稿发表。

(5)鼓励学生经常参加社会上的一些摄影比赛和摄影沙龙活动,这样就能和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摄影技巧。

以上措施无疑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荣誉感、进取心,调动学生创作的欲望和热情,在实验教学中为他们搭起比武的大舞台。

3)广告摄影与摄像教学以课堂理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辅以观赏优秀作品,完成作业时的交流和进一步解决实际拍摄中的问题。

例如,在上广告摄像实验课时,在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摄像机的基础知识和摄像要领以后,就要求学生做一些广告拍摄的常规训练,比如景深的拍摄训练;角度的拍摄训练;画面构图的拍摄训练;运动物体的拍摄训练;长焦镜头、特写镜头、变焦镜头的训练;光线的训练;电视场面的调度训练和综合摄像练习等,在这些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用三脚架或肩扛,在室内外用不同角度和光线拍摄静物和运动物体。每人拍摄10个左右镜头,完成一个事件的叙述。

通过以上对摄像机的实际操作和训练,再利用多媒体教室,把学生的作品通过投影机大屏幕展示出来,教师现场分析效果并作指导点评。根据教学安排,播放几段经典广告影视作品,分别讲述这些广告片段在用光、景深、焦距、光圈、镜头、特写、蒙太奇意识和推、拉、摇、移、跟等各种表现手法以及广告策划的创意表现。同时要求学生在拍摄广告影视作品时,首先能够较好地运用画面进行叙述,表现自己的创意。能够较好地运用摄像的综合造型手段,完成画面的创作。学会写分镜头工作台本和拍摄提纲,要求提前写出创意策划、分镜头脚本、摄像阐述和拍摄计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掌握综合运用摄像造型的各种表现手法来独立完成影视广告创作的目的。

5 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广告摄影与摄像每次平时操作和完成的作业进行综合考评,按18-20分、15-18分、13-15分、8-13分、0-8分五个等级评定成绩,具体等级标准如下:

1)18-20分:平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照相机、摄像机、测光表等器材的基本功能,并在完成的作品中有较强的广告表现能力和创意。

2)15-18分:没有熟练掌握和运用照相机、摄像机、测光表等器材的基本功能,但完成的作品中有初步的广告摄影或摄像的创意意识。

3)13-15分:能够掌握和运用照相机、摄像机、测光表等器材的基本功能,但完成的作品中创意欠佳。

4)8-13分:器材的掌握一般,完成的作品中大量应用数码技术制作而成,成了设计作品,但有较好的创意表现。

5)0-8分:拍摄、制作、创意都一般。

6 总结

1)通过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照相机、摄像机、感光材料、灯具和广告摄影艺术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广告的审美修养,培养对广告的创意思维,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摄影语言在表达物体的作用,达到传媒的作用。

2)实验中采取以理论为基础,以示范操作达到自己操作,结合完成作业时的实际问题,达到熟练使用器材,能较好地拍摄完成广告作品。辅以经典广告作品和影视广告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通过评议、分析优秀的广告摄影作品和影视广告片段,使学生从中获得灵感和激发创作欲望。

4)通过摄影与摄像的操作与示范训练,为以后的广告创作拍摄等奠定坚实的基础,能胜任创作工作。

摘要:广告摄影与摄像实验教学是《广告摄影与摄像》课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的广告摄影能力和运用画面语言进行叙述表达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学生的摄影和摄像的技能操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广告创作专业水平,并能提高广告摄影与摄像的创作能力。

摄影课程设计 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 摄影基础课程 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景观摄影的研究——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项目编号:14Q042)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2-02

摄影基础课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随着数字化发展的加速,传统的摄影基础教育己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知识需求,面对教育技术本身的发展变迁,需要对摄影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整体目标,在摄影课教学中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摄影基础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与其他专业课程衔接作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形成科学完整的摄影基础课程体系,提高摄影课教学质量。

1.注重专业的综合性特征,明确教学目标。摄影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摄影艺术并掌握摄影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专业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创新,丰富所学专业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强专业的表现力。

2.依据专业特点,修订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专业要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在修订大纲时结合不同专业与摄影课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共同法则,设定基础理论讲授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

3.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调整摄影课教学内容。数字化对摄影从硬件器材到制作手段、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学内容也应随之而变,增加数字存储和后期处理技术、影像输出技术、数字暗房技术、数字色彩管理等数字摄影知识。

4.丰富教学内容,加强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摄影在艺术学科中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学习摄影,需要了解视觉艺术的基本规律掌握影像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还要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如:摄影美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传统思维模式发出挑战,用创新的理念去探索未知世界。

二、摄影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

摄影基础课教学方法,受着传统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中应用了美术类课程成功的教学方法,如:摄影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将艺术设计中的三大构成的表现方法讲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构成原理来理解摄影的构图。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但是社会在发展,时代所需的人才也会有所变化,而教学的要求也要随之改变,这些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现代摄影教育的需要,对艺术设计类摄影教学方法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1.新媒体技术在摄影教学中的使用。在摄影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摄影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直观、生动、易学。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现场拍摄,并对摄影作品进行各种后期处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帮助。

2.摄影课程中引入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教师将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基础在网络上开设教学平台,用平台完成学生的作业递交、批改、并且和学生及时交流,将课件放在WEB 网络教学平台,给学习者提供一个随时可学的空间。将摄影学习相关的文章、图片下载建立一个学习专栏,并把一些国内外优秀的网站连接放在上面供学生参阅,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3.创作实践与作品赏析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摄影创作,支持学生参加摄影展览和摄影比赛。通过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学生进行优秀作品赏析。在教学中,作品赏析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作品赏析可以通过学生在研究分析摄影家的作品艺术表现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

4.改革摄影课程考核办法。摄影课程考核考查了学生对摄影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也通过作品体现出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例如期末考试要求学生进行专题创作,题目自拟,可以包含纪实、广告、人像、风景、新闻、时尚、观念等领域,要求以组照的形式反映主题,并对创作进行文字阐释,通过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手法,可以发挥他们的独到见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

三、摄影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和摄影实验室建设

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摄影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开设的时间很短,现有的摄影教师中有很多都是非本专业毕业,缺乏系统摄影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摄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从业背景,才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又没有教学经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摄影实验室的配套也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现代摄影课堂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高校摄影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验室的建设势在必行。

1.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以学科的发展和培养人才为指导方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制定培养目标、中期规划和近期培养计划。通过提高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学习等途径进行专业教师的培养。如鼓励教师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申报教学改革项目。支持教师参加摄影比赛或举办摄影展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鼓励教师申请教学研究项目,在专业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教研论文。在国内外访学项目上多考虑青年教师。

2.制定摄影专业教师的激励机制和教学评价体系。留住人才就必须尊重人才,在学校里面很多摄影专业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工作还无偿成为学校的专职摄影师,不管什么活动都会被安排到场,把这种额外的工作作为摄影教师的应尽的义务。这种摊派的工作不仅影响了平时的教学工作而且使摄影教师的工作得不到尊重,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议从尊重人才,平等对待为出发点,尊重教师的劳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将教学外的工作折算成分值,作为年终评定的依据。鼓励教师积极创作,参加各类摄影大赛和举办个人展览,对大赛中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并进行表扬和宣传,在职称评定中作为加分项。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表彰,让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肯定。

3.加强数字摄影实验室建设和完善。数字相机和拍照手机的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摄影门槛越来越低,摄影技术更加简单,影像传输更加容易,这些也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而数字摄影实验室必须有配套的设施,保障数字影像的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新时代数字技术对摄影教学提供了很好地支持,在数字化环境下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完善影像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项目, 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凤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教学探述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5

[2]程平,严晶.浅谈摄影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6.6

[3]宋春颖,李红钧.摄影课实践教学改革与效果评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2010.6

[4]钱华欣.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科技文汇.2011.1

作者简介:

邓俊峰(1979-),男,汉族,湖北十堰人,硕士研究生人,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像传播、视觉传达设计。

摄影技术课程总结 篇4

时光如流水,在匆匆忙忙中,又一学期结束了。半年来,本人在教研室的正确领导、全体教师的大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学期初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更收一层楼,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而开发的摄影校本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摄影校本课程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本学期平面设计课程共教授3个班级,各24课时。

学习摄影艺术理论,打造基本艺术素养。学习必要的艺术理论知识,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不仅为学生的艺术活动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形成。举起照相机,用取景器对准被摄对象,按下快门,看起来多么简单的动作。但就摄影而言,许多艺术的涵养都是蕴含在这一简单的动作之中。因此,在摄影课中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学一些必要的摄影艺术理论,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艺术涵养,成为组织摄影课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比如在“摄影用光”教学中,利用典型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光线是摄影者的画笔,是摄影的灵魂。让学生正确认识光线,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学生在掌握了光的艺术造型理论之后,创作出了不少有着优美光影效果的的摄影艺术作品。

对摄影家来说,艺术的生命在于独到的审美和敏锐的发现。为了让学生达到如此境界,我们结合自己所拍摄的校园生活摄影作品,系统地讲了诸如线条、影调、景深等各种摄影艺术造型理论,以此培养学生对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技能,从而形成敏感而细腻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千变万化事物的瞬间完美把握。比如,我们在进行花卉专题摄影教学中,引导学生观赏校园中的各种花卉,分析摄影艺术造型手段在花卉拍摄中的运用,用特写及小景深来突出花卉这个主体,同时运用侧逆光使花卉更富有质感和立体感。学生掌握

了这些理论后,拍摄出的花栩栩如生。正如学生程强在拍摄活动中所说的:摄影让我渐渐学会了用美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用摄影镜头来记录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可见,摄影艺术的熏陶,使学生学会了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独特的美质,他们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积聚于内心,从而升华成稳定的艺术素养。

二、开展摄影创作实践,提高创造美的能力。艺术创作实践可有效地让学生将审美理念转化为艺术成果,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使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摄影艺术如同其他造型艺术,操作性强是是其基本特点,摄影创作活动在摄影艺术活动中理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我上摄影艺术课一直主张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一方面可让学生为千姿百态的世界所陶醉,主动地去发现美、捕捉美、表现美;同时又能引发创造美的欲望、兴趣。学生张莹运用自己制作的针孔相机,通过观察和选择,拍下了许多身边的建筑,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构筑出一幅幅美的画面。

一幅好的摄影艺术作品,不但要表现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人对社会美的感受,表现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审美情趣。在风光花卉、校园生活、体育运动、小城风采等一系列摄影专题创作中,学生们创作出了不少自己对自然美和社会美深有感触的摄影作品。摄影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逐渐形成了其基本的艺术素养和高尚情操。

三、全面组织摄影评论,发展审美评价能力。只有提高了美的分辨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开展摄影评论,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是摄影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总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通过对佳作的欣赏,可以体验到原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而能够与作者共享作品的美。为此我在组织教材上的“佳作

赏析”教学时,除了让学生仔细品味教材中对摄影作品的点评外,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该作品的看法,让学生分析作者从构思到各种造型因素的成功运用,分析作者对作品的感情投入,充分领会摄影作品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以及作品中其他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此外,摄影作品欣赏课中我们还展示一些诸如布勒松等名家的名作让学生欣赏,并从中了解常见的一些摄影流派、摄影风格,通过对摄影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逐步形成自身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除了通过欣赏佳作获得审美感受外,我们还让学生对摄影艺术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认识与理解,写出简短的摄影评论,也可以是学生摄影作品的自评与互评。我将学生书面摄影评论作为摄影课学习评价的内容之一,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摄影评论写作活动,并将学生的部分优秀摄影评论以“一影一评”的方式在橱窗里展示出来,以便同学之间相互借鉴、交流。

摄影化妆实践课程标准(张冬) 篇5

课程编码:0201100

1课程类别:职业必修课

学时:60

适用专业:影视多媒体技术

开课单位: 电子工程系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影视多媒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化妆基本技巧(生活妆,职业妆,晚宴妆,新娘妆),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美,知道美,了解美的能力,对审美标准加以不断扩充

和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拓宽就业面做准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摄影化妆实践为专业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通过教学方式和手段

变革、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建立以项目为导向, “以学生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

学指导思。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模块化教学为基点,学习按照难易程度依次递进的思路设计的。通过该系列项

目的学习,反复训练,培养学生化妆基本技巧(生活妆,职业妆,晚宴妆,新娘妆),同时提

高学生认识美,知道美,了解美的能力,对审美标准加以不断扩充和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拓宽就业面做准备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对《影视化妆实践》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实践为主导,应能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理

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能熟练掌握基本化妆技巧,应对不同场合的摄影化妆。

2、具体目标

通过本学习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下目标:

(1)提高学生认识美,知道美,了解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不同风格的美,对审美

标准加以不断扩充和完善,充满时代气息。

(2)掌握基本的日妆,职业妆的技巧为日常生活,职业需要做准备。

(3)掌握晚装,新娘妆化妆技巧能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4)与专业结合,用于各种场合摄影所需的人物化妆。

三、课程内容

1、基本知识(2学时)

(1)化妆品及用具的选择和应用

(2)基础化妆(粉底,立体打底,定妆粉,双色修容饼)

(3)局部化妆分解(眉毛的修饰,眼部的化妆,唇部的化妆,腮红的修饰)

2、基本技能

各类化妆技能

(1)生活妆 4学时(包括:教学示范1学时,实践练习3学时)

(2)职业妆 4学时(包括:教学示范1学时,实践练习3学时)

(3)晚宴妆 4学时(包括:教学示范1学时,实践练习3学时)

(4)新娘妆 4学时(包括:教学示范1学时,实践练习3学时)

(5)复习考核 2学时

总学时:20学时

3.实训要求

(1)掌握各种妆面的化妆技巧

(生活妆,职业妆,晚宴妆,新娘妆)

(2)根据不同妆面拍出不同风格的摄影作品

(三)实训进度安排及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周练习一个妆面,并完成实训报告。

四、实施建议

(一)组织实施建议

1)课程组织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小组团队协作。

通过项目驱动、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法,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引领,导入技能点与知识点。以知识点支撑技能。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掌握摄影化妆技巧。

2)教学方法:主要运用项目驱动,情境教学,综合运用讲解、实验、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引导法、教师辅导法、小组讨论法、激励与鼓励法,团队协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考核评价建议

考核方式:考查科目

成绩计算:平时成绩占100%(包括考勤占10%,平时作业30%、抽取一个妆面化妆成绩占60%)。

(三)教材编写建议

建议:目前学生没有定专业的教材,可以自编教材,根据专业特殊性,结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自身情况,编写符合我们学生,量身定制教材。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教学建议:分小组进行不同妆面的竞赛,并以此来评定期末成绩,从而激发学生的积

极主动性。

2.实训场地与设备建议:

(1)实训场地(教室或者校园)

(2)所用设备(化妆品,护肤品,美发用品,相机)

(五)教师素质要求

具备讲授《影视化妆实践》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灵活组织课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能力。

(六)教学管理

课程负责人及教学团队

1)教研室主任:×××

课程负责人:

2)主讲教师:张冬梅(包括校内外专兼职老师)

3)实训教师:×××、×××

制定单位:时间:

制定人: 张冬梅时间:2010.7.13

审核人:时间:

审定人:时间:

摄影课程设计 篇6

纯度对比 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补色对比 将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具有补色关系的色彩彼此并置,使色彩感觉更为鲜明,纯度增加,称为补色对比。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于其间)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空间 1).重叠 2).景深 3).透视 4).质感 5).视点 空间 6).虚实 7).运动 8).张力 9).变形 10).简洁 重叠 中国式构图,表现被摄体的繁杂,对被摄体的虚实处理可以使繁杂的空间变得有秩序且主次分明 景深 景深 可以营造被摄体在深度空间中的比例关系、虚实关系及虚实范围,可以创造空间中的动态与动态关系,还可以创造摄影画面的形式美感,可以能动地为摄影师的主观创意服务 控制景深方法: 1).镜头焦距长短 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小 2).镜头光圈大小 镜头光圈越小,f数值越大,景深范围越大;镜头光圈越大,f数值越小,景深范围越小 控制景深方法: 3).拍摄距离远近拍摄时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远,景深范围越大;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近,景深范围越小 4).被摄体之间距离大小 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透视 1).在某个位置上直接面对被摄体,它的整个正面呈现为平面(一点透视)2).移动到一个边线中心的位置,使一根垂直线最靠近摄影师,所有底部和顶部的边线都向两边深远退缩,消失在左边和右边的灭点(两点透视)3).假定一个位置相当高于或低于对象,就会使立方体所有的面、顶边和底边聚合在很远的灭点上(三点透视)质感 1).真实的质感 2).模仿的质感 3).抽象的质感 4).创造性质感 构图的形式法则借鉴 1).多样统一与照应 2).均衡 3).对比 4).反复与渐变 多样统一与照应 1).景物:突出的部分以及吸引视觉注意力的部分要整体统一;细部、小面积以及不引人注目的部分要有变化,产生“对立面的相互作用”。2).人物:视线、精神面貌、情绪上要统一,外形、姿态要多样有变化。均衡 1).处于引人注目位置的景物重,反之则轻; 2).有生命的景物重,无生命的景物轻; 3).人造物重,自然景物轻; 4).动的景物重,静止的景物轻 5).深色影调重,高调中的黑色中,小面积黑 色比大面积白色重; 6).暖色重,冷色轻;高纯度重,低纯度轻; 7).轮廓清晰的重,轮廓虚糊的轻; 8).近景重,远景轻 对比 1).思想内容的对比; 2).形式的对比:形体对比、影调对比、色彩 对比 反复与渐变 1).反复:摄影画面中构图元素有规律地交替 出现; 2).渐变:画面构图元素的大小、高低、明 暗、浓淡等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3).韵律:体现照片的形式特征,表现出一定 的思想内涵 构图的视觉心理 1).横向式构图:平衡、宽阔 2).斜线式构图:运动感、不稳定感 3).金字塔式构图:稳固感 4).V形构图:飞腾感、不稳定感或危险感 构图的视觉心理 5).S形构图:流动感 6).锯齿形构图:紧张感、痛苦感 7).L形构图:空间感 8).X形构图:丰满、深远 9).圆形构图:完美、柔和 构图的基本元素 1).线 2).形式、形状 3).色彩 4).空间 线 1).作为画面结构的骨架,不仅有构成具体形象的作用,还有对具体形象进行表现的功能 2).使摄影画面产生视觉上的均衡感 3).既有规定被摄体形状与特征的物理功能,又有启发人的具体感受的视觉心理功能 形式形状 图形、基底区别因素: 1).图形必须明确地从基底分离出来; 2).通常把画面中较小的面积看作图形,较大的面积看作基底; 3).图形和基底不能同时觉察; 4).邻近的相似视觉成分结合成为图形; 5).对成和相对封闭的形状通常倾向于被看作图形 对形状的具体要求: 1).构图通过形状来捕捉事物的本质; 2).从一件复杂的事物身上找到一个突出的标记或特征; 3).对构图形式进行简化 色彩 色彩形成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色彩形成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 物体色: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色彩形成

色彩组成 基本色:一个色环通

常包括12种

明显不同的

颜色。色彩组成 三原色:能够按照一

些数量规定

合成其他任

何一种颜色的基色。色彩组成

近似色:主题可以实

现色彩的融

洽与融合,与自然界中

能看到的色

彩接近起来

色彩组成

补充色:色环中的直

接位置相对 的颜色 色彩组成 分离补色:由两到三种

颜色组成,一种颜色的

补色在色环 的另一面 色彩组成 组色:色环上距离相等的任意三种颜色。当组色被用作一个色彩主题时,会对浏览者造成紧张的情绪,因为三种颜色形成对比。色彩组成 暖色:由红色调组成,比如红色、橙色和黄色。它们给选择的颜色赋予温暖、舒适和活力 色彩组成 冷色:来自于蓝色色调,譬如蓝色、青色和绿色。这些颜色将对色彩主题起到冷静的作用 色彩对比 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 色相对比 当对比的两色,?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时,?对比的效果越明显,?两色越接近补色,?对比效果越强烈。明度对比 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 纺织品拍摄布光 如果纺织品做成时装,穿在模特身上,则既要强调时装造型,又要表现面料质感。模特身形的起伏在主光照明后会形成部分明显的阴影,需要对其补光,光质要软于和弱于主光。皮革拍摄要领

表现皮革三大要素:皮纹、光泽与柔软度 对焦清楚,表现皮革表面纹路及半反光质感 采用大面积柔光光源,呈现皮革光泽 软皮革制品摆置不要太平整,表现柔软度 皮革拍摄布光 不论何种皮革制品,亮面还是毛面,有无纹理,主光均应使用适当的散射光照明。对亮面皮革,适当地在弯曲和棱角部位营造高光是强化质感不可缺少的。皮革拍摄布光 皮革制品中,深色、黑色的色调占相当大的比例。由于被摄物的亮度低,布光中会引起判断的失误,尽量提高主光的亮度,其结果导致反差过大失去亮部或暗部的层次。对越是深暗的被摄物,越宜使用散射、适当弱一些且较大面积的软光照明,并在曝光中进行补偿。饮料拍摄要领 使用甘油加水混合液喷在容器外,会呈水滴状,表现清凉感 利用食用色素或水彩调水,代替饮料或酒,拍出色彩缤纷效果 冰块及茶包等到正式曝光前再放到饮料中 可使用假冰块代替 实践活动 1).尝试不同的布光方式。2).练习几种典型题材(玻璃、塑料、不锈钢、纺织品)的拍摄布光,并分选室内室外拍摄作品各一幅上交。产品摄影构图 构图的原则 1).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 2).从主题思想出发,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 和环境的关系。通过取景使照片的画面能有力地表达其思想内容和摄影者的观点,说明问题,吸引和感染观众。构图的要求 简洁、完整、生动和稳定 影响构图的因素 1).拍摄距离与角度 2).横竖画面的决定 3).画面的结构中心 4).突出主体 5).前景与背景 6).透视规律的应用 拍摄距离 1).远景 2).全景 3).中景 4).近景 5).特写 拍摄角度 1).水平角度:正面、前侧面、侧面、背侧 面、背面 2).垂直角度:仰角、平角、俯角 横竖画面的决定 1).决定于主线的横竖 2).决定于主体移动的方向 3).决定于主体和陪体、环境的关系 画面的结构中心 1).结构中心应在视觉中心上 2).结构中心不在画面几何中心上 视觉中心(九宫格图)几何中心 突出主体 1).利用主体的位置和宾体、环境的指引突出 主体 2).利用对比突出主体 前景与背景 一张照片可以没有前景,但绝不会没有背景。透视规律的应用 1).线条透视:拍摄距离、拍摄方向、拍摄高 度 2).阶调透视(空气透视)透明物体外轮廓暗线条的表现 利用光的折射作用形成。布光方法是将背景处理成明亮色调,并使被摄物与背景之间拉开足够的空间距离,主光几乎都不做直接照明。背景多用连底背景,目的是消除垂直面和水平面的交线,背景材料有半透明和不透明两种。透明物体外轮廓亮线条的表现 利用光在透明介质表面的反射现象实现,布光方法与表现暗线条相反。必须使用深色甚至黑色的背景,才能衬托出玻璃器皿明亮的线条。亮线条的宽窄取决于光位,光位越向逆后轮廓线越窄,越向前侧轮廓线越宽。被摄物的反差既决定于背景的明暗,又决定于投射光的强弱。玻璃器皿在布光时一定要隔离任何光源对背景的照射,如果背景受光,则不能达到以深背景衬托物体轮廓亮线的效果。本体表现 强调玻璃本身质感的表现,对于造型复杂或多面的透明体,多采用本体表现。布光的特殊要求是,背景如为半透明体,主光从背景后方投射,用散射逆光照射玻璃器皿;背景如为不透光物,可将投射光投向背景,再利用背景的反射光照射玻璃器皿。在玻璃器皿的前侧方可用较弱的散射光作为辅光或用反光板补光,以强调玻璃器皿本身的质感。瓷器与塑料拍摄布光 在用光上,一般不宜采用直射光照射,否则易产生刺眼的反光点,同时也不宜布光的光位过多,否则易产生杂乱的投影。不透明瓷器与塑料拍摄布光 采用一盏灯,用柔和的散射光来照射,照明灯前方约50cm处,竖一张白色半透明纸柔化光线,或用反射光照射瓷器。半透明瓷器与塑料拍摄布光 可采用正面光与逆光或侧逆光相结合的用光方法,要注意两者之间应有足够光比。一般来说,对半透明的瓷器与塑料,宜以逆光或侧逆光作为主光,来强调被摄物的光感,再使用来自被摄物前方的弱光来表现质感。拍摄瓷器餐具、茶具等组合瓷器时,应精心考虑布局,可以把一部分物品水平放置,一部分物品垂直放置,以 充分表现其造型和质感为基本目的。布局时,有时可以 表现每一餐具、茶具的形态为主,有时也可以表现其在 桌上、台上组合的总体感为主。力求和谐统一是布局的基本要求。首饰拍摄要领 将珠宝体积表现得够大,达到能清楚表现质感的尺寸 可作一大一小反光,增添晶莹剔透感 一定要去除毛屑、指纹 首饰拍摄布光 首饰拍摄大都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以他们为主体,独立构成画面,强调造型特征和魅力;另一种是以模特为陪衬,突出佩戴他时的光彩。金属首饰用光要软,对多面宝石应用直射光,如果光线过硬,可加柔光屏使其弱化。对金属首饰的补光适合用各种小反光板。对宝石补光,不但可使用反光板,还可使用反光镜和凹面镜。纺织品拍摄布光 棉布和毛料属吸收型物质,布光重点以表现纹理和花色质感为主。粗糙的面料主光可采用稍硬的直射布光,光位宜低,角度宜侧。对于细布,主光光位可提高,光质要适当柔化,以表现出平滑、细腻的质感。印花布应主要表现其花色,有时不必过分强调其纹理。纺织品拍摄布光 丝绸和锦缎既要表现出美丽的花纹,又要表现出柔和、魅人的闪亮光泽的质感特点。布光时光源要柔而散,且不宜太强。摆放时应使表面有皱褶起伏,使他具有光泽。纺织品拍摄布光 纱与尼龙织品大多属半透明体,正面光要软而散,用来显现织物的质地,逆光也应软而散并稍亮于正面光,才能透射出表面的纹理和质感。如果织物上印有花色,要适当控制逆光亮度,过强会使花色泛灰或泛白并减弱反差,过暗则表现不出半透明感。拍摄白色或浅色纱时,最好使纱的表面有所折叠,这样,逆光照射产生纱的厚度差异会形成明暗对比,强化半透明感。背景不要过暗,否则会产生沉重、压抑感。光源种类 1).主光 2).辅光 3).效果光 4).背景光 实践活动 1).请收集10幅以上产品摄影为主体的杂志广告页,观察画面中被摄物的光影效果,并分析不同材质(金属、玻璃、纺织„„)的被摄物在采光过程中的特点。2).选择一张你认为拍摄效果不理想的作品,对其进行后期修改及处理,并保留好修改前后作品进行对比。采光设计 常用布光方式 1).单灯布光与多灯集中布光 2).两灯布光 3).三灯布光 4).多灯布光 5).部分包围布光 6).全隔离布光 7).大光量多灯布光 常用背景布光方式 1).无投影布光 利用玻璃台面 利用半透明台面 2).白背景布光 3).渐变背景布光 典型材质拍摄布光 1).反射型 2).透明型 3).吸收型 4).复合型 反射型材质拍摄布光 1).全反射型 不锈钢器具、电镀制品、光滑塑料、汽车 光洁度极高,对光的反射能力极强。能清晰映照物象,高光处耀斑明显。主光用较软散射光,光照均匀,发光面积宜大 反射型材质拍摄布光 2).半反射型 皮革、珠宝、磨光的木制品 光洁度比全反射型低,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强。不能十分清晰的映照物象,高光处耀斑不如全反射型明显。主光用较软散射光,光照均匀,发光面积宜大。透明型材质拍摄布光 1).全透明型 水晶、玻璃 主光多为间接光照明,也可使用直射光。光性可稍硬,使之有一定的穿透力。暗线条表现使用亮背景,逆光照明;亮线条表现使用暗背景,侧逆光或顶光照明。透明型材质拍摄布光 2).半透明型 毛玻璃、塑料制品 主光多用直射光照明以强调造型与光感,光性宜稍硬。为强调光感,光位多以侧逆光、轮廓光、逆光照明。吸收型材质拍摄布光 1).表面质感粗糙类 表面粗糙,纹理结构清楚,吸收光的性能强。主光用硬光,强调质感。光位用侧光、侧逆光 2).表面质感平滑类 表面平滑,纹理细腻,吸收光的性能低于粗糙型,反射光性能高于粗糙型。主光光性应适中,宜软不宜硬,间接照明较好,光位用前侧光、侧光、后侧光等,适当高于被摄物 复合型材质拍摄布光 1).表面质感相似类 主光应使用与被摄物质感相近的光性照明,主光灯位根据造型与质感的表现而定。2).表面质感相反类 主光光性尽量使用对不同的质感有兼顾性的照明。以重点质感的表现为主来设定光位,并兼顾其余质感的表现。典型题材拍摄布光 1).玻璃器皿 2).瓷器与塑料 3).首饰 4).纺织品 5).皮革 玻璃器皿拍摄布光 为了表现其晶莹剔透的特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透明布光方式。把主灯置于半透明的丙烯板和描图纸后面,当光线透过丙烯板照射透明的物体时,由于这些透明物体各部分的厚度有差别,就会使物体的形体线条显露出来。《产品摄影教程》 PRODUCT PHOTOGRAPHY 产品摄影概述 产品摄影是指针对产品而开展的摄影活动,它是商 业摄影的一个种类。完美的产品设计会在拍照过程 中使产品图像相当耐看,而良好的产品摄影技术又 会使得产品图像锦上添花。产品摄影分类:珠宝摄影,手表摄影,家电摄影,卫浴摄影,箱包摄影,美食摄影,灯饰摄影,玩具 礼品摄影,医药摄影,化妆品摄影,家居用品摄影,工业产品摄影以及电子数码摄影等。产品摄影的特征 1).技术特征 2).艺术特征 3).媒体特征 产品摄影的技术特征 1).最能代表产品的特征、风格 2).最具市场竞争力 3).最具吸引力 4).兼顾媒体特点 产品摄影的艺术特征 1).客观存在的被摄体 2).准确再现被摄体细节的能力 3).时间的依赖性――决定性瞬间 4).光的依赖性 5).通俗易懂 产品摄影的基本要求

时装摄影课程的史论教学 篇7

与国际水平相比, 当前中国的时尚产业刚刚起步, 相关的“教育培训体系发展相对滞后, 专业化、国际化人才还比较短缺”。从当前国内的时装摄影现状来看, 随着国内摄影行业走俏, 从事时装摄影的人员越来越多, 本土摄影师虽然大多经过专业的摄影教育, 但时尚理论基础较弱, 创作过程难免唯技术论, 画面唯美有余而人文情怀不足, 真正有思想、有创意的摄影师寥寥无几。

从高校的摄影教育来看, 虽然目前国内艺术类本科高校的摄影课程已较全面地涵盖了摄影技术、美学理论、摄影派别和作品赏析等环节。但时装摄影作为一门较独立的专业摄影课程的教学体系还相对薄弱。目前高校中的时装摄影课程更多的是讲解时装摄影的技术手段 (包括曝光、构图、影室技术及后期处理等) , 而以时装摄影为主题讲述时装摄影观念、历史发展和人文分析的通识课程尚属空白。

二史论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时装产业的发展以及摄影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地位得到确立, 时装摄影自19世纪中后期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 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且已成为当代摄影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分支。从当代西方时装摄影的发展来看, 时装摄影不仅记录了每个时期的时装特征, 更反映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服装产业经济的变迁, 成为现代时尚产业发展的一面镜子。因而, 西方时装摄影的发展历史有其文化的复杂性和丰富的社会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时装摄影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具有其独特的课程内涵和教学内容, 应与纯粹的商业摄影教学有所区别。

西方时装摄影的发展与摄影技术和艺术的发展一脉相承, 融合了西方时装史和西方文化思潮的内容, 又与精英摄影家的努力和时尚媒体的幕后推动不无关联。从社会的因素来说, 工业文明和现代时装业的发展是产生和推动时装摄影走向世界舞台的内在动力。换言之, 时装摄影是集艺术、技术、商业因素和人文因素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 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审美诉求。了解时装摄影的历史, 也就了解了时装摄影各种风格、流派出现的社会原因, 对于摄影师捕捉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参考意义。从人的因素来说, 精英摄影师的个人作用不容忽视。自时装摄影诞生至今所涌现的时装摄影大师及其作品引领了当时的时尚潮流, 并且为后世摄影师所竞相模仿。讲述他们的生平及作品对时装摄影师的创作是一种启示。从媒介的因素来说, 时尚杂志在整个时尚行业中对时装摄影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时尚杂志 (如VOGUE、HARPER’S BAZAAR) 的幕后推动, 才造就了大量的职业时装摄影师, 并为现世留下了无数摄影佳作。因此了解时装杂志的历史, 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了解杂志对摄影作品评判的基本思路, 从而为摄影师从事本行业工作指明方向。

面临众多国际大牌先后涌入国内市场, 本土服装企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不得不接受市场的挑战。怎样在大牌林立的时装市场中寻得自己的容身之处, 怎样把中国元素和文化推向世界将是服装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本土品牌来说, 时装摄影是发掘品牌内涵, 提升品牌价值最直观的手段。然而同服装设计本身一样, 时装摄影在中国一直在走模仿的路线, 我们总能在本土服装品牌的产品大片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服装企业和摄影师的功利主义成为制约中国时装摄影行业和艺术创作走向国际化的瓶颈。因此, 高校时装摄影课程需要探索一条提高学生创新摄影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从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来说, 大学本科教育应当侧重以专业理论为基础的通识教育, 应当与注重应用技能的专科教育区分开。开设时装摄影课程的目的, 不仅是教会学生怎样使用摄影器材拍摄服装模特,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审美判断的能力以及创意创新的意识。而必要的史论知识和时装摄影美学教育对于提高本科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水平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史论教学的内容

时装摄影课程的史论部分可以以西方时装摄影历史发展为讲述内容, 以摄影通史、西方服装史和现代设计史为参照, 通过对摄影技术变革过程、重要摄影师 (如理查德·阿维顿、欧文·布鲁门菲尔德、诺曼·帕金森等) 及其作品、时装摄影主要流派和风格的总结, 帮助学生分析西方时装摄影作品所体现的价值观、人文思潮、社会和商业背景。

如果以时装摄影作品的风格及其体现的人文因素来划分, 西方时装摄影的发展可以分如下几个阶段来阐述。19世纪50至60年代:时装摄影形式确立、技术准备时期;20世纪初至20年代:古典主义画意风格;20世纪30年代:户外摄影、职业摄影师出现, 现代主义风格;20世纪40至50年代: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纪实摄影风格;20世纪60年代:反传统、亚文化以及色情文化影响下的时装摄影;20世纪70至80年代:多元文化、世俗价值观影响下的时装摄影;20世纪90年代至今:大片时代、人道主义、自然主义以及纪实主义风格。

时装摄影课程的史论教学除了对过去的总结, 还应包括对现今的认识。即从时尚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 与学生探讨时装摄影与时装品牌的营销策略、品牌文化以及大众消费观念之间的关系, 以此来帮助学生认识时装摄影的商业和文化之双重本质。对当代时装摄影作品的鉴赏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代时装摄影的特点和趋势, 同时也是一个“拿来主义”的过程, 只有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 学生才能学会时装摄影大师的“精神”, 而非“形式”。

四展望

随着数码相机和电脑图像处理技术的普及, 摄影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摄影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活动。摄影技术理论本身, 甚至于照片后期处理的手段对于当今的大学生们已经不是神秘而晦涩的高深学问。而时装摄影作为一门现代艺术, 抑或是一种商业文化则远非简单的摄影技术手段所能概括。基于这种形势, 国内本科院校的时装摄影教学增加史论知识和人文修养内容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摄影评论家顾铮老师说:“摄影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 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视觉人文素养。”时装摄影作为当今炙手可热的摄影门类, 亦需要在教育的环节上重视学生艺术人文素质的培养, 通过认识了解西方时装摄影的历史过程来探索当今中国时装摄影的发展道路, 真正培养有理论、有思想的专业时装摄影人才。

摘要:时装摄影的发展与西方服装产业经济、社会人文思潮和消费观密不可分, 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对帮助学生理解时装摄影的风格流派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本科专业, 时装摄影课程的教学需要接纳更多专业史论内容, 以便加强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进而提高其创意摄影的水平。

关键词:时装摄影,本科,史论,教学

参考文献

[1]顾铮.摄影收藏、摄影教育与大学文化[J].美苑, 2005 (4) :13~14

摄影课程设计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课程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93-02

一、引言

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中,考试是监测教学效果、保障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考核应与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相适应,服务于教学,突出实用化,强调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全面促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方法。

二、高职摄影测量课程现行的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内容的结构不合理

过分依附于教材内容本身,基本知识、记忆能力等知识考核较多,忽视对知识运用、创新能力、实践及应用性技能考核,不能体现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的更新,抑制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消极应付考试。

(二)考核形式单一

考核方法以终结性考核为主,即教师出试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闭卷完成,考试结束后按照标准答案进行阅卷,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得出该课程学生的总评成绩。这种终结性考核知识覆盖面小,对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而摄影测量课程应着重考核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因此难以客观、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使学生学习就为了考试,考试完成后所有知识又还给老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也不能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水平,很难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考试内容主观性强

考试出题一般由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重点进行,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考试完成后任课教师自己阅卷,导致教师为考试而教,而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能根据培养目标和教育目标有效出题、组卷,不能客观、真实地考核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考试评价方法片面,缺少反馈机制

由于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有的学生在考试前采取题海战术或在考试中投机取巧,这些都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学生考试结束后,就认为该课程已经结束,对于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与教师进行交流反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双证书制度不完善

学生即使考取了相应专业的全国测量员,也必须完成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相应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教学内容与相应专业的全国测量员考试内容的融合。

目前我院现采取以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等)占40%的方式来确定学生的成绩,已经是成绩评价的一次进步,但是期末一次考试不能涵盖所有的考查点。因此摄影测量课程还需改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全面发展。

三、摄影测量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我系组织专家、教师依据最新的教学大纲、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培养目标等,在高职摄影测量课程考核理论上,开展了考核方法的改革研究,构建了摄影测量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密切结合职业考核标准,在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实践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考核评价体系的组成

摄影测量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包括理论考核评价体系和能力考核评价体系两个部分,如图1所示。

图1摄影测量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理论考核评价体系

理论考核评价体系采取期末考试机考的形式。目前我院摄影测量课程已建立了网络课程,并由学科专家及任课教师建立了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并使其尽量符合职业考核标准的摄影测量课程网络考试题库。并且要求题库的题目涵盖该课程每章节的知识点,并将知识点和题目进行关联,同时对每个题赋予难度值,在随机抽取试卷时可根据权重自动组成试卷,突出题目设计的灵活性。在期末考试时,采用学生上机随机抽取试题的形式进行机考,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对于取得摄影测量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根据考证的内容免考该课程的理论考核部分,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还可以使课程学习与证书考试相互促进。

(三)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突出以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注重能力的培养。而理论考试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必须进行能力考核。能力考核主要包括实践和平时成绩形成性测验考核,重在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并对综合能力进行考评,以规范摄影测量课程平时成绩的考评过程和实践部分的考核测评。

1.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根本性的标志,目前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实践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高职院校的现状,由行业企业与教师共同制定合理评价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标准,构建摄影测量课程实践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摄影测量综合实训大纲,内定向、相对定向、核线重采样、绝对定向等实验,矢量测图实训的模块式综合考核和评分标准,具体从每项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效果、提交的实习报告、成图等方面对摄影测量实践技能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平时成绩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理论课程平时成绩形成性考核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网络课程在线作业或课后作业)、小论文、小测验(每章结束后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在线测验)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考核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通过本体系去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摄影测量课程成绩组成如下表所示:

表1课程成绩组成

为更好开展教学,在开课初教师应将考核评价体系的方案告诉学生,明确课程成绩组成,以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在每一单项考核结束后,对考核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找出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可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形成“教考相长”的良性循环,从而体现该体系的真正价值。

四、结束语

要改观现有的考试模式,必须要更新观念,以形成切合目前我院摄影测量课程实际的准确的考试理念。为完善摄影测量课程考核体系,应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结合教学模式的特点,确定考核内容和方法,构建更完善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以多元化、多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促进摄影测量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柏雯娟.关于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0,(12).

[2]杨红,苏春梅,姚金凤,梁翠茵.高职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 ,(4).

[责任编辑:碧瑶]

上一篇:语言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下一篇: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