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 置管维护的研究进展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PICC 置管维护的研究进展(精选2篇)

PICC 置管维护的研究进展 篇1

【摘要】 系统评价PICC置管维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新进展。【关键词】 PICC;维护;研究新进展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可以较长时间留置使用(3-12 个月),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能迅速稀释药物浓度,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适用于需长期输液、重症、血液、肿瘤化疗患者。但如果维护不当,也可造成并发症,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病人的治疗。目前,住院病人的维护均由专业护士完成,而出院带管病人由于PICC发展不均衡,从而出现出院维护难等一系列问题。现综述影响PICC置管病人维护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新进展。1 PICC的使用

1.1 使用前先注入10 毫升0.9% 氯化钠注射液确认导管通畅,如无特殊需要,不可抽回血,以免发生导管赌塞。

1.2 每次输液后用20毫升0.9% 氯化钠注射液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

1.3 输血、抽血、输注脂肪乳等高粘稠性的药物后立即用20 毫升0.9% 氯化钠注射液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1.4 禁止使用≤ 10 毫升的注射器冲关、给药、不可用暴力冲管,以免损坏导管。1.5 可以使用此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但是不应用于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

1.6 经常观察输液速度,如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 妥善处理。2 PICC换药

2.1 置管后24 h内换药1 次,每周换药一次,严格无菌操作,患者若得了感冒,换药是应该戴口罩避免增加感染。2.2 自下向上小心拆除原有敷贴,避免牵拉导管,严禁将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2.3 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

2.4 观察并记录导管体外导管的刻度,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色泽及温度,同时测量上臂围,每日1 次。

2.5 导管在体外呈S 型弯曲,将透明膜贴到连接器翼型部分的一半处,似的导管体外部分完全治愈贴膜的无菌保护下,禁止将胶带直接贴于导管体上。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活动时牵动导管,排尽贴膜下气泡。

2.6 如因为对透明膜过敏等原因而必须使用通透性更高的贴膜,要相应缩短更换贴膜的时间间隔。PICC置管前的护理安全管理 3.1 PICC置管前的安全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 患者一般情况的评估(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居住地医疗条件、静脉血管情况的评估)、患者疾病情况的评估(适应症的评、用药情况、是否患有感染或出血性疾病上腔静脉疾病史、是否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置管相关因素的评估(对导管材料过敏情况、预置管静脉血管条件、患者配合情况、导管的自我维护能力)等。通过一系列的安全评估,及早发现患者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将患者的置管风险降至最低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3.2 PICC置管前签定知情同意书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导管异位是PICC的常见问题,发生率约6.7%;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在置管后2 ~10d 内发生。由于PICC置管仍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及并发症,因此,在置管前置管人员应将PICC置管目的、操作过程及合作期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问题、以及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进行详尽告知,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签订 PICC知情同意书,并留存于病历中。4 PICC带管病人的维护

4.1住院病人的维护 ①目前住院的PICC病人由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进行统一标准化的维护,从规定的胸部X线确定导管位置,到更换敷贴、冲管,封管操作流程和并发症处理流程等。但是由于不同的护理人员也存在着维护差异。如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对PICC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无菌概念等,从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李旭英等认为,成立医院PICC护理小组可有效降低因导管维护不当所引起的并发症。PICC护理小组成员对置管后的病人可进行跟踪,指导、监控临床各科护士对PICC维护及记录情况,及时纠正临床护理不当的地方,保证正确合理使用导管。②应提高病人的维护意识,一些病人住院期间由临床护十进行按时维护,出院后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及时维护,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所以住院期间应对病人进行导管相关知识的宣教。杨丽莎等认为,健康宣教应贯穿护理全过程,可提高病人认识,使其依从性提高,从而按时完成维护,顺利完成治疗。PICC导管价格相对较高,如果置入后不能进行规范的维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任何原因导致的置管失败都将给病人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因此,在病人出院时应做好出院宣教,告知病人应每周进行导管维护。指导病人带管出院期间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告知病人避免穿刺肢体的过度活动,保证穿刺部位局部清洁、干燥,让病人自己学会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及透明贴膜的固定情况,如有不适及时来院复诊;指导病人如何洗澡。保证个人卫生,睡眠时勿使置管肢体受压。对长期带管的病人,告知其带管期间的正确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

4.2出院病人的维护 ①出院病人的维护形式多样,可选择医院的PICC门诊、最近的社区服务中心、私人诊所、家庭护士的上门服务。目前,由于PICC知识的普及面不均衡及医院发展的不全面,导致有些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护士对PICC技术缺乏了解,不熟悉导管的维护,造成病人出院后导管的维护不便,从而出现PICC导管出院病人不按时或无法按时完成每周1次的维护。②影响病人PICC维护的原因包括:病人的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对导管的认识不够、对住院期间护士的健康宣教接受能力有限,未能全面了解,从而未能及时来医院维护;大多数医院没有PICC专科门诊,此项技术没有全面开展,不是病人所在的所有社区服务中心都有能力提供相关的护理;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些病人家庭经济条件差,认为往返车程费及换药太花钱,往往延时来医院维护甚至不进行维护;病人经治疗后身体状况差,体力限制了病人的出行;每周1次的维护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诸多不便,如往返医院需花费大量时间、就诊时需家属陪同而影响家人正常工作等。

4.3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维护 目前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到病人所置管的医院进行维护,有很大一部分病人需回当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维护,由于有些病人住在较偏远的农村,到县级医院维护不便,往往使病人放弃置管或拔管。张艺等建议提高社区、尤其是农村城乡结合部护理人员的维护能力,加强社区护理的覆盖面、普及率。让更多的病人在享用先进护理技术成果的同时,能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减少每周维护不便而被迫拔管的发生。5 PICC的宣教

5.1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贴膜有卷边,松动。贴膜下有汗液、不密封及时请护士换药。

5.2 可以从事一般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需要避免使用穿刺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

5.3 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手臂;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衣袖,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再脱患侧衣袖,注意不要将导管带出。

5.4 可以沐浴应避免盆浴和泡浴,沐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包裹穿刺点上下至少10CM 缠绕2-3 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沐浴后检查有无进水,如有应及时换药,尤其是穿刺后第一个24 小时不已沾水。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5.5 治疗间歇期每周到医院冲管1-2 次。嘱咐儿童不要玩弄导管体外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把导管拉出体外。

5.6 穿刺处如有红、肿、疼痛、渗出、导管内有回血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医生或护士处理。参考文献:

[1] 赵林芳.国内外输液小组与PICC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5—9.

[2] 李旭英,谌永毅,袁忠.成立PICC护理小组对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117—118.

[3] 杨丽莎,陈素梅,廖小玲.等.健康教育在提高肿瘤病人留置PICC管依从性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115—116.

[4] 张艺,姜秀文,叶黎爱.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院外管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45—47. [5] 薛嵋,陆箴琦,胡振娟,等.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插管门诊的建立与管理[J].上海护理,2008,8(2):82—84.

PICC 置管维护的研究进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 年6 月至2014年6 月, 本院未实施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期间,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 本院实施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期间,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80 例患者中, 男52 例, 女28 例, 患者年龄12~82 岁, 平均 (46.55±4.56) 岁。在观察组的80 例患者中, 男51 例, 女29 例, 患者年龄13~82 岁, 平均年龄 (46.57±4.62) 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如下方式开展:

1.2.1 建立PICC置管维护小组

首先建立PICC置管维护小组, 设组长和副组长各1 名, 由经验较为丰富的护士长及医师担任组长, 组员至少5 名, 均为经验丰富、实践技能水平较高的护士长和技术骨干担当。对医院内的PICC置管、会诊以及培训等活动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1]。

1.2.2 建立PICC护理操作管理制度

对PICC置管中的更换敷料、冲管以及封管等流程制定明确的操作要求和管理制度, 明确PICC置管中患者并发症状的处理方式以及患者PICC维护宣传册发放时间, 健康教育的方式等等。明确各项操作流程, 并进行规范化、有序化的管理, 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PICC置管维护情况进行考察与监督, 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达到PICC置管维护规范化管理的要求[2,3,4]。

1.2.3 设定安全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科室负责护士长、护理人员以及PICC小组成员为一体的三级质控体系, 对患者的病例资料、PICC置管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 对患者并发症状的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以及拔管记录等进行细致核对与分析[5]。PICC小组的成员可以随机抽查科室的PICC维护情况, 并走到患者当中, 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际考察, 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避免出现更多的不良情况。

1.2.4 PICC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

PICC小组成员自身要注意不断的学习和参与各类PICC相关知识的学习活动, 更为深入、细致的学习PICC置管维护方式, 提升自身的PICC置管维护方式以及维护质量。医院内部可以开展一些PICC相关知识的讲座, 使更多的护理人员能够对PICC置管知识产生更多的了解, 从而更好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6,7]。同时, 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 为患者适当讲解PICC置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状, 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 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情况、并发症状发生情况以及非计划性拔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主要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 计数资料采用 χ2进行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和非计划拔管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维护情况以及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在本次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与效果研究中, 对照组的80 例患者中, 一次置管成功68 例, 非计划性拔管5 例, 静脉炎发生3 例, 堵管发生2 例, 导管移位发生2 例, 并发症状发生率为8.8%;观察组的80 例患者中, 一次置管成功78 例, 非计划性拔管1 例, 静脉炎发生1 例, 堵管发生1 例, 导管移位发生0 例, 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2.5%。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维护情况以及并发症状的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根据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的结果能够看出, 在PICC置管维护规范化管理之后, PICC置管中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上升, 非计划性拔管次数降低, 患者的静脉炎等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众多医学研究者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证明了PICC置管维护规范化管理的效果, 同时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的结果也与所用参考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诸多临床实践研究充分证实了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的价值。

综上所述, 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PICC置管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升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对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与效果。方法: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 本院未实施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期间, 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 实施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期间, 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进行临床护理效果的实际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的80例患者中, 一次置管成功68例, 非计划性拔管5例, 静脉炎发生3例, 堵管发生2例, 导管移位发生2例, 并发症状发生率为8.75%;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 一次置管成功78例, 非计划性拔管1例, 静脉炎发生1例, 堵管发生1例, 导管移位0例, 并发症状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维护情况以及并发症状的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PICC置管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升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对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PICC置管维护,规范化管理,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京慧, 唐四元, 贺连香, 等.PICC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对临床置管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29 (6) :638-643.

[2]李力, 曾从容, 杨春雪, 等.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用于新生儿PICC置管风险管理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5, 30 (3) :7-9.

[3]陈惜遂, 陈映琼, 应文娟, 等.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研究[J].中国校医, 2015, 29 (4) :299-300.

[4]袁静华, 李勤, 陆建芳.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效果评价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8) :85-86.

[5]沈玲, 宗慧霞.护患双方对经外周静脉的中心静脉置管带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认知差异性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10) :15-18.

[6]吴群华, 蒋国军, 徐燕红, 等.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 (27) :69-72.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及对策下一篇:环境行政处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