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共8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篇1

莱阳一中 李宪伟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审美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亮点。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意蕴,学生往往不是通过一次阅读就可以深入领会的。它需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去一而再、再而三地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的重读,提倡从不同的角度随机地进行阅读理解,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下面,试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组织开展鉴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谈一些肤浅认识和做法。

一、发掘教材范例,点亮鉴赏之灯

教材(包括教科书、读本和阅读材料)是学生阅读和鉴赏的基本材料。多数篇章闪耀着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之光和对人生的认识之光。善教者应从教材入手,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引导学生踏上鉴赏之路。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组织富于美感的作品去鉴赏自然美与人性美、人情美,如《边城》《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边城》中,沈从文创造出闪耀着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既体现着人性中的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也同时反映了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式的情怀。正如沈从文在抽象的抒情中所说:“生命在发展中,变化是常态,矛盾是常态...惟转化的文字,为形象,为节奏,可望将生命某一种形态,某一种状态,凝固下来,形成生命另外一种生存和延续。通过长长的时间,通过遥遥的空间,让另外一时另外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注,无有阻隔。”二是重视发掘教材中蕴涵求异、创新意蕴的文本,并引发学生头脑中的旧有观念的激烈碰撞,使之在对新与旧的观念的质疑,思索中进入鉴赏的境地。如学习《庄周买水》是鉴赏作者的巧妙构思,折射现代生活的面貌。作者借用了有关庄周的一些事情巧妙地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真实完整的情节。同时作者用当代人的眼光来观照古人古事,用现代意识加以改造、生发,让内容折射现代生活的色彩。教学实践证明,这一鉴赏对学生的震撼是很大的。三是注意通过教材的比较阅读,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主动地去鉴赏。教学孙犁的《荷花淀》时,可组织学生对比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让学生感受到一文在景物描写中暗指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妇女的成长,一文在景物描写中寄予了自己在大革命失败时期“颇不宁静”中偷来片刻的淡淡喜悦。

在这里,自主学习是“本”,但教师的点拨是“火种”,也不可缺少。教师应努力做到善

于引导学生为自己制作“火种”,进而培养学生燃起大火“照亮自己”的能力。

二、立足问题教学,培养鉴赏能力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鉴赏是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要切合语文学习的目的性、特征和规律,让学生学会品味学习材料中所负载的信息,学会推求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会获取与人实践能力。事实鉴赏学习的策略,主要是要立足于问题教学。在这里,“问题”是教学的重点,需倾注极大的热情。首先,要精心设计鉴赏性的问题,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引领。鉴赏性学习是可以将问题作为落脚点的,因此,能够寻求到富有鉴赏意味的问题是教学的第一步。评价“问题”质量的标准,一是能否激发学生鉴赏兴趣和热情,二是是否具有启发性和思辨性,三是是否符合“知人论世”的原则。在问题提出方面,应努力从教师设疑布阵的“要我鉴赏”到学生自发释疑的“我要鉴赏”。其次,要精心组织鉴赏性的讨论,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教学中,应极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一直处于自主鉴赏的积极状态之中。第三,要恰倒好处地惊醒总结,并留有余地,把鉴赏的热忱延续到课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都会对教师讨论的问题进行评判,看看孰是孰非。不评判固然不对,但不把握好评判的“度”也不利于鉴赏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鉴赏的良性发展。比较理想的评判,应是在肯定鉴赏行为的基础上,对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进行扼要的剖析,对一些还需作进一步透视的问题进行思路、方法或角度的点拨,或将鉴赏要点深入浅出地处理,同时勉励学生在 课余时间探其精髓。

三、组织网络教学,提高鉴赏水平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篇2

此次新课改与以往不同的是,将培养学生的鉴赏、探究能力放在了非常突出重要的位置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相结合的美育思想,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法国雕塑家罗丹也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其重要性首先体现在:教会我们的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美,怎样去发现真正的美。通过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鉴赏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立人”。其次体现在:学生在提高鉴赏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应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肯定的是,审美并不是奢侈品也并不是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精神境界的途径,是紧靠语文能力的生活积累。

而我进一步认为审美鉴赏是目的和途径,探究是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应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由知到不知再到知的探究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学生受一种审美鉴赏冲动的驱使,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并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知是一种残缺,而残缺也是一种美丽,断臂的维纳斯便是明证。残缺也可以说是期待的美,期待实现完形的美。残缺美是激发人们探询未知世界的审美动力。如《诗经·静女》言:“爱而不见,搔首踯躅”,本诗描述了一次从不顺利到顺利的爱情约会,这次约会的味道恰在开头的不顺利之上,女孩的躲藏不见给男子带来了担心与焦急,也激起了对女孩的热烈期待,强化了他后来见到女孩的惊喜之情。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最好的状态不是教学生学懂,而是教学生质疑,教学生鉴赏,教学生探究。正如陶潜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相与”一词点破了鉴赏的快感,探究的快乐。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抓住空白,激发审美冲动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拥有的最可利用的阅读文本便是课文。课文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而学生面对一个完美的整体往往是茫然不知所措,缺少审美的冲动,更谈不上审美的体验,所以老师的首要任务便是激发学生的审美冲动,其办法便是从整体的空白入手。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人民教育出版社90年版的教材中就没有“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和梁元帝《采莲赋》的诗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实验教材所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又将曾删去的内容全部照排。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被删去的文字所形成的空白进行思考,为什么被删去?可能因为其女性色彩太浓,担心对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据此可进一步追问,朱自清为什么在文中使用那么多阴柔的语言形象呢?从那些带着鲜明女性色彩的阴柔意象中我们可以推断文章弥漫的淡淡的哀愁,可能源于其优柔的性格特质。这样从残缺的地方探究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而且能把思考带向深入。还可以进行作文的续写或补写训练。比如拿一篇优秀作文,只提供原文的开头或其他的某一部分,让学生作续写或补写,然后再将原文进行比较,看孰优孰劣,其实《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高鹗已经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2 实现联想,获得审美喜悦

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文章几乎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而后,可进行比较阅读、分组讨论,接着由老师进行综合点评,也就是让学生做自主的独立的具体的分析,使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体会文中的美的所在,积累自己的鉴赏经验。

3 培养合作探究意识,转变学习方式

90后的学生都普遍自主意识强,加上独生子女的优越感,使得他们的性格中偏于自私,偏于主观,有时甚至狭隘,而他们恰恰是课堂学习得主体,所以善于合作尤为重要。因为探究绝不是一个人的探究,往往是和他人组成一个探究团体,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对话、沟通。只要有探究的眼光,任何载体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对象,都能从中获得鉴赏经验。比如:学习庄子的《逍遥游》,有的学生就以“庄子真的逍遥吗?”、“庄子哲学的存在价值”、“人文庄子”等为题,以组为单位,激发他们的欲望,写了一些随笔和心得,为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留下了宝贵的记录。

回过头来想一想,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也是很危险和很不负责任的,虽是不能承受之重,但却是不可推卸之责。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才能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以其富有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常会发表独到之见,写作也就会出现角度新、立意深、构思巧的佳作,教学相长,共同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93-01

我国可以称之为诗歌国度,诗歌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在塑造人们美感、培养情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诗歌鉴赏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语文考试必考对象。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把握诗歌背景开展教学

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之前,教师应当先与学生一起搜集诗词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了解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涵,并为鉴赏诗歌奠定基础。其实,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如果教师深入钻研,每首诗歌都能够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突破口。有的诗歌可以通过介绍作者生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介绍柳永的诗词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有一位词人不仅是个风流才子,还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常喝常醉的酒鬼,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奉旨填词”的中国第一位专业词人,浪迹江湖的游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惹怒皇帝的笨蛋,敢恨敢爱的汉子,无室无妻的光棍,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如此新颖奇特的作者简介立刻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与诗歌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教学,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视听方面的刺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当学生鉴赏的热情被点燃后,教师还需要引导他们深入感悟作品,这样能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足问题教学,培养鉴赏能力

鉴赏是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要切合语文诗歌学习的目的性、特征和规律,让学生学会品味学习诗歌中所负载的信息,学会推求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会获取与人实践能力。事实鉴赏学习的策略,主要是要立足于问题教学。在这里,“问题”是教学的重点,需倾注极大的热情。

首先,要精心设计鉴赏性的问题,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引领。鉴赏性学习是可以将问题作为落脚点的,因此,能够寻求到富有鉴赏意味的问题是教学的第一步。评价“问题”质量的标准,一是能否激发学生鉴赏兴趣和热情,二是是否具有启发性和思辨性,三是是否符合“知人论世”的原则。在问题提出方面,应努力从教师设疑布阵的“要我鉴赏”到学生自发释疑的“我要鉴赏”。

其次,要精心组织鉴赏性的讨论,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教学中,应极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一直处于自主鉴赏的积极状态之中。 第三,要恰倒好处地惊醒总结,并留有余地,把鉴赏的热忱延续到课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都会对教师讨论的问题进行评判,看看孰是孰非。不评判固然不对,但不把握好评判的“度”也不利于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鉴赏的良性发展。比较理想的评判,应是在肯定鉴赏行为的基础上,对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进行扼要的剖析,对一些还需作进一步透视的问题进行思路、方法或角度的点拨,或将鉴赏要点深入浅出地处理,同时勉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探其精髓。

三、培养学生本身的批判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敢于对诗歌进行理性的批判就是一个阅读者所具有的文学素养的直接表现。早在先秦时代,孟子就已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尽信书不如无书。新时代,对于书本不能够盲目地迷信,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不忌惮权威,避免出现人云亦云的机械化思想。比如学习李商隐的《锦瑟》时,教师可以摆脱原有的课本指导和诗词讲述,让学生们发散思维,对这首古诗的意境及所要表达的中心进行随意理解和扩张;教师再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要求学生进行支持或者反驳,并说出理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本身的发散思维就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在抓住古诗词的关键语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和欣赏,同时对古诗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理解和体会,并最终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把握住了诗歌本身的灵魂和精髓。

四、注重情感的培养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喷涌的结晶。无论是惆怅,还是闲适;无论是激越,还是悲怆,一切真实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轨迹。所以说,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应把握诗中情感,领略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

诗人的情感可以通过对诗句的诵读、对意象的分析来感受体验。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信息来把握诗歌的情感。

知人论世是我们分析作品必须的方法,感悟诗歌的情感知人论世的方法也不可少。李清照一生历经坎坷,早年生活优渥,词中多是贵妇闲愁,后期国破家亡,词中是深沉的家国之痛。知道了这些,才能分清《醉花阴》与《声声慢》中愁的不同内蕴。了解李白的济世抱负和赐金放还的背景,才能理解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的蔑视权贵、对现实不满、不屈于世俗的叛逆。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与否。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诗歌教学中,不断更新诗歌鉴赏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提升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忠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策略[J].神州:下旬刊,2014(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篇4

河北东光县大单中学 刁泽放 061605

当前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可谓不多,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在毕业走上社会后(也许拿着不错的毕业成绩),却不会读书甚至根本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最大的失败!其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大多和教师只重视课内 的讲和练,而忽视了让学生进行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无关系。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条腿,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吕淑湘先生在谈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时曾说:“少数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这足以应该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深思:缺乏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其直接后果是阅读兴趣的丧失,而丧失了兴趣的阅读又何谈阅读习惯的养成?

说起来如此重要的课外阅读,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再加上和人们重视的考试成绩也许“关系不大”,所以在实践中往往难以落到实处。也许有的老师会感到000委屈:“我让学生做了那么多课外阅读训练题,怎么能说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呢?”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

做课外阅读训练题和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不能说毫不相干,最起码关系不大。

做题时学生阅读到的是一个个“考点”,魂牵梦绕的是“对还是错”,大量训练后的感觉是一个字--累!而阅读过程中应有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却根本没有。真正的课外阅读除了内容上的.“课外”,还有时间上的“课外”,是指学生自主的在课外时间进行的大量广泛的课外读物阅读活动。是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的阅读活动。

我们常常说要给学生“减负”,该减的到底是哪些“负”?正是那些大量机械的应试训练!而学生应有的“负”--大量自主的课外阅读,我们的学生何曾重过?他们放学回到家,除了完成如山的作业外,如果有幸还有点时间,也许会去上网、听歌、看电视、打游戏,能够坐下来读书的有几个呢?

这不能怪我们的学生,也不能怪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只能怪我们老师引导无方或根本未曾引导。学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我们只注重了课内的“举一”,而奢望学生课外会“反三”。殊不知学生如果能课外自主去“举三”,也许就会自己去“反一”。“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多么浅显的道理!至少在阅读教学上是这样。带领学生跳出题海,徜徉书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打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课内的阅读教学是圈养,而课外的自主阅读就是放养。但放养决不是放任自流。牧者要把羊儿带到水草肥美的地方,还要看着它们吃饱吃好,管着它们别打架、别让饿狼伤着。教师的作用类似于这种牧者:“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刘国正语)。

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广博的视野、更要有开放的胸襟。经典的名著要选,优秀的时文也要选,但时刻注意要和课内阅读教学紧密联系。毕竟学生的时间有限,容不得我们随便挤占和浪费。学完了《背影》,不妨趁机推荐《父亲的爱》、《父亲的洗发水》、《父亲的自行车》等优秀时文,以加深学生对父爱的理解;讲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以乘热指导阅读金圣叹批《水浒传》的相应回目,也可以参照同集电视剧录象,比较编导对原著有哪些改动?有何匠心?可有欠美伤美之处?如此的课外阅读学生何累之有?相反还会乐此不疲,兴趣十足呢!正如刘国正先生接着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教师要根据精读和略读的不同,做出相应的指导。“精读的时候要纤屑不遗,略读的时候要提纲挈领”(叶圣陶语),但“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的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教师切记的是:要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精神俘虏。教师要时刻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面对作品和学生同作者平等对话,允许并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从而“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作品的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李镇西语)。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包括哪些阅读素质。

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养成以后,学生就会慢慢明白:阅读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生活,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渴求,并且将成为陪伴自己终身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享受。除此之外,还应着重培养如下阅读素质:

1,丰富的阅读审美素质。

要善于在阅读中找到情感共鸣。披文入情,通过阅读获得审美体验。废寝忘食,乐而忘忧,做一个小“读书人”。要有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乏味,面目可憎”的感受,让每一篇美文都能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道迷人风景。

2,勇敢的阅读批判素质。

真正的阅读是做书的主人而不是书的奴隶。“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和作者进行平等对话而不是做作者的思想俘虏。既尊重权威,更崇尚真理,大胆质疑,科学探究,这是学生应具备的阅读素质。

3,独特的阅读创造素质。

阅读不是读者的被动接受,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阅历、知识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领悟和理解。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正的读懂是从作品中读到自己,应该让学生从作品中独到自己的“哈姆雷特”。

4,敏锐的阅读比较素质。

钱钟书小时侯读书就善于比较阅读,他曾经困惑:关云长、李元霸、孙悟空,都是书中的大英雄。可他们的兵器重量却相差天壤(82斤、800斤、36000斤!),他们到底谁更厉害呢?思考的结果是:一个英雄只能在一部书中称英雄。后来钱老成了学贯中西的比较文学专家。中学生虽然不一定非要成家,但养成这样的比较阅读素质也是很必要的,它能锻炼人的求异思维,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以上就课外阅读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略陈浅薄,衷心希望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10月5日

参考文献:叶圣陶 《语文教育书简》

《叶圣陶吕淑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集》

刘国正 《做个视野开阔的中国人》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篇5

开 题 报 告

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关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学习低效率的研究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我校课题组在2004--第一学期起,在高一年级开展“培养优良注意品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课题研究。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是一所新建高中,由于高中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对高中生学习困难原因及对策的研究提上了学校发展的议事日程。我校课题组通过对高中一年级近五百名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表明: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除聪明才智外,主要是学习能力的强弱,即学习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 、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个性。心理学上将前者称之为智力因素,将后者称之为非智力因素(指与智力、能力活动有关的一切非智力、非能力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等)。注意品质虽属智力因素,但受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究表明,智力正常的青年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效果主要是由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决定的。故而,本研究将学生学习困难原因的研究界定在非智力因素范畴。以期通过对注意力因素对高中生学习的影响及高中生注意品质的开发与培养的研究,初步形成提高高中生学习质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构建大面积提高我校学生学习质量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课题界定

注意属心理学的范畴,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基本特点。

指向性是心理活动对活动对象的选择。客观事物并不都能被主体清晰认识,人们在每一活动瞬间都能依赖意识和需要选择某个特定的对象而离开另一些对象。因此,注意的对象又叫做被主体选择的客体;注意的背景是其他没有被选择的客体;选择的范围是一个或几个互有关系的对象。

集中性是心理活动不仅离开一切无关事物,而且抑制了无关活动,使选择的对象维持在相对的时间内,保证对对象的清晰反映。如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等。由于高度集中注意,心理紧张度极高,如医生做手术、电脑上机,注意范围缩小,有时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境界。指向性和集中性密不可分,是保证心理活动顺利开展并继续维持下去的前提条件,被誉为“心灵的窗户”。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亦叫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所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以及活动的任务越具体,个体的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广度就越大。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或对象上。注意的分配是可能的、必要的,但是有条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练的,其他都已达到相对自动化的,即不需意识控制的程度。

注意的稳定。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持久的集中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对象的新颖性、多变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个体的精神状态,健康状况等等,是保持注意稳定的条件。

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迅速地把注意从一种对象或活动,指向另一种对象或活动上去。先后对象或活动的新异程度,吸引程度,以及个体对对象或活动的认识和兴趣等等,都会影响注意转移的迅速程度和难易程度。

注意力和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在智力结构中,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正是由于注意力的组织和维持,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实验和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

“注意品质”这一概念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提出了“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的著名论断,法国著名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也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给人类带来进步的伟大发现,与其说由于科学家们的教养或者他们的知识,毋宁说是由于完全聚精会神的能力。由于他们的智慧能购埋头于他们感到兴趣的工作”。这就强调了注意这一人类共同的心理现象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注意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及运用经验适应环境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古今中外的一些杰出人物的成功实例也证明了注意力在一个人的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王羲之写字入了迷,竟把墨汁当蒜泥,用馒头蘸着吃,牛顿做实验时,把手表当鸡蛋煮;居里夫人课间演算习题时,身旁被恶作剧的同学堆满了凳子,竟丝毫没有察觉;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时,竟把和他一起乘车的小女儿忘记了;比尔盖茨童年曾痴迷计算机,数学家陈景润童年痴迷看书、做题,昆虫学家法布尔在童年观察昆虫习性,从早到晚伏在大石头旁看蚂蚁搬家。江苏省高考学生总均分居全省第一的如东奔茶中学,在班级常规中,有一条就规定学生的“注目率”要为零。所谓“注目率”就是老师在上课或自习课时从教室门前、窗下走过,学生转头、抬头情况。正是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时专心致志的能力,才使得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以二流的生源,创出了一流的成绩,全校637人参加高考,学生平均总分达593.55分,600分以上有306人,几乎人人都达到一本的录取线。所以,本课题组择其精要,就影响学生注意品质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环境、情感、意志、气质等问题予以研究。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习的动力系统中具有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学习动机的激发,必须有一定的诱因,是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成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某一问题反应倾向的强度(TRG)是由内驱力强度即需要(MG)、达到目的的可能性即诱因(ERG)和目标对学生的吸引力即价值(IG)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即:TRG=MG×ERG×IG。据研究问题难度在50%左右时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度的控制问题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2、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趋向某项活动,并会与积极的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他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大胆地探索,并去从事与此事有关的活动。它使人的认识优先地指向某种事物,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了解它和探究它。因此,学习兴趣问题,受到了众多教育家的重视。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进行学习。一个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总之,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厌学情绪是当今学生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据一项对上海市的438名学生的调查发现:有26%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有43%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内容枯燥乏味,19%的学生回答不愿读书。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3、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所做出的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反映,是认知转化为信念、行为的必要条件。在任何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情感永远是联系双边的纽带。

4、意志。意志是在实现预定目的时对自己克服困难的活动和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马克思曾有这样一段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段话讲了“不畏劳苦”和“达到光辉的顶点”之间的关系。所谓“不畏劳苦”,从心理学上说,即指坚强的意志力。意志坚强与否,是学习上能否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我们所学的课程一定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但为了以后的发展,就要分清兴趣与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学习活动中,光有智力不行,有了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必须有坚持到底的意志,要求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上,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学生,不仅能促进其情感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主导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按照自己预定的目标,克服困难,勤学苦练,向知识的高峰顽强地攀登。

5、气质。气质是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在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三项品质上,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呈现出优势。在注意稳定性上,胆汁质和抑郁质有显著负相关。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注意力品质存在差别,有些学生天生反应阈比别的学生低。反应阈低,是指孩子先天气质中对任何声光、嗅、味、触觉的敏感度较别人高,因此容易受到周围刺激的干扰而分心。稍微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足以让他心不在焉,譬如听到电话或电铃声,立刻呼叫家人接听或应门;吃饭时,手拿着筷子眼睛却不停的瞄着电视;写功课时,有人走过就东张西望更是家常便饭。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基本目标

(1) 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理论,研究注意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2) 探讨影响注意力的原因,

(3) 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注意品质,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

(4) 形成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各学科的基本课型,优化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注意品质发展的主体,研究应尊重其发展的主体地位,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探求学生的内动力上,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

(2)指导性原则。研究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科学的教育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的注意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3)发展性原则。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学生的注意品质,时刻都在变化和发展,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从发展的高度出发,才能了解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动力状态,探索其发展的条件和影响发展的因素,揭示注意品质发展的规律。

(4)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要考虑所有学生的气质特点和个别差异,正确对待个别差异,特别是对长期养成不良习惯,或在生理上心理上有缺陷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找准原因,从他们身上挖掘积极因素,创造有利于注意品质发展的优势,因势利导实行有效优化。

(5)差异性原则。明确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个体差异。研究中要面向所有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使他们都有获得体验成功的机会。

(6)激励性原则。运用激励策略,鼓励学生敢于挖掘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敢于战胜困难,对存在注意力困难的学生给予理解,帮助他们对注意力不集中进行正确的归因,从而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3、研究内容的初步构想

(1)高一学生注意品质的状况的调查及对比分析,找出与名校学生在注意品质方面的差距。

(2)通过调查的分析,提高高一年级师生对注意力作用的认识。

(3)探求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以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4)得出培养注意品质的指导性方法,以有助于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4、预期突破的难题

(1) 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及分析。

(2) 影响注意力的主要原因的研究。

(3) 培养优良注意品质的科学方法及途径。

(4)通过注意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

四、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研究者的主体是学生,研究工作要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因此,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教育和学习行动研究法,同时,根据需要和可能,结合运用观察、调查、总结、实验、对比和个案研究等方法。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

参与研究的班级为:高一年级1、2、3、4、6、7、8、9、10、11、12班。

(二)、研究措施

1、端正思想,统一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及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注意力方面的理论,提高全体课题组成员的认识水平和教科研理论水平,指导解决科研中的问题。在学习中端正思想,统一认识,明确注意品质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2、定期研讨、交流,有阶段性成果,进行试验课活动,写好教育札记,开展科研论文的交流与研讨,每个课题组成员在每一个阶段结束后撰写课题总结。

3、培养学生注意品质的具体措施

(1)以课堂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注意品质

①学习动机的培养:

目标激励法: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目标,通过外在的目标导向,使学生不断形成一个个直接的短时的近景性动机;采取积极的措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了解的需要和解决认知矛盾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自觉地集中注意力。

及时反馈法:给学生的注意品质予以及时反馈,可以增强他们自我约束的动机。学生在了解培训结果后,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参与的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同时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争取更好的发展。

增强学生的自我有效感。自我有效感是动机模式中的核心成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要增强他们的自我有效感,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认为自己的注意力可以提高。班杜拉说过:积极的能力概念是成就动机的基础。在动机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因此,第一、要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培养注意力的环境,并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学习中有可能获得这种机会,从而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第二、树立成功的榜样。这里的榜样示范不是学习优良学生示范,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与自己能力相近者获得成功的学习行为来激发自信心,增强自我信念。第三、在自身进步中体验由于集中注意力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能力。

进行必要的归因训练。归因是学生对他人或自己的学习行为成败的原因作出解释或推测的过程。目前有人归纳了几种比较好的归因训练方法:第一、团体发展法。通过3-5人在一起分析、讨论学习成败的原因,让每个人填写归因量表,要求从一些常见的原因中选出与自己的学习成绩关系最大的因素并对几种主要因素(注意力、努力、任务难度、同伴帮助等)所起的作用做出评定。由教师对他们的自我评定和归因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指出归因差误,鼓励比较符合实际的积极归因。第二、强化矫正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对完成任务的情况作出归因。对积极的归因给予鼓励和奖励,对那些很少作出积极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因为注意力是长时间养成的结果,有些学生能够认识到,但有些学生认识不到,通过归因可以促使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了解。第三、观察学习法。让学生观看归因训练的录像,引导他们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之于自身努力。由于归因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变量,它对后继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通过归因训练矫正不良的归因倾向将有助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成绩的提高。

②学习情感的培养

情绪感染法: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积极情绪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学科上,积极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变枯燥的学习为愉快的学习,自然注意力就得以集中。

情景创设法: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在感知、感受、感动的全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出一种形象生动、声情并茂的教学情景,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和谐的音乐旋律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产生情绪体验,使体验随着教学内容的理解得到强化,注意品质得到培养。

师生情感的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交流认知,也交流情感;不仅交流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也交流着师生人际间的情感。而师生人际间的情感也会通过迁移功能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情感和态度。我国古代教学名著《学记》中“亲其师,信其道”之说,便深刻揭示了这一道理。而师生情感交流的核心是爱心融入。这就要求教师从职业道德的高度认识师爱的意义,培养师爱情感,并掌握施爱学生的艺术,因为“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也就是会爱。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施爱于细微之处。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深情”。往往在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施爱于需要之时。根据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教师首先应考虑如何将自己的师爱之情化为满足学生某些合理而迫切的需要的行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促进师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全身心地从事学习活动。

第三、施爱于意料之外。根据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客观事物越超越出预期产生的情绪强度越大。因此教师要使自己的行为能真正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振动,从而产生师生情感上的炽热的碰撞,那么教师就要设法在师生交往中使学生产生某些出乎意料的感觉。

第四、施爱于批评之中。师爱具有明显的教育性,这是一种慈与严相结合的爱。教师不仅要怀着一片爱心去鼓励、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去批评、指正学生的缺点错误。由于批评易引起学生不悦、反感甚至恼怒的情绪,因此在批评时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拳拳之心、真挚之情是不容易的,然而这也是批评教育的艺术性之所在。

第五、施爱于学生之间。教师一方面把自己对学生的爱直接施予学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学生集体将爱传递给学生。这不仅有利于直接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蕴含在学生间情感背后的师爱。

第六、施爱于教鸭淝楦斜澈蟮氖Π?br>

第六、施爱于教学之余。不仅在教学中,在教学之外也有大量的师生接触,注意课外的“感情投资”会获得教学中意想不到的效果。

③学习兴趣的培养

直观激趣法:长时间用同一方式进行单调的教学,会引起学生大脑皮质的疲劳,使神经活动的兴奋性降低,难以维持有意注意。如果教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交替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不但可以使他们减少疲劳,还能引起学生注意,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通过直观演示、实验操作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改变对学生的刺激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培养学习兴趣;适度地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克服困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巩固学习兴趣,自然注意力就集中了。

以知激趣法:教材上的内容是各科知识的精华,是人类社会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淀。利用知识固有的引力,或者将本学科学习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强烈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新激趣法: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突出新字,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新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以疑激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心组织设置疑难,使学生面临问题,产生求知欲望,教师从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设置疑难应注意问题的难度,要使学生感到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在熟与不熟,懂与不懂中,进行积极努力的思考,“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并经过努力,解决了疑难,感到所学的知识有用,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以情激趣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一种教学艺术,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和艺术手段,因为教师发自内心的强烈情感,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这门课很有兴趣,,很有研究”的感觉,并由“老师很感兴趣”导向“我也感兴趣”。这样学生会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并达到情感交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以趣激趣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上,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④意志品质的培养

学习是复杂而辛苦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不随意注意难以完成学习任务。为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把注意力贯注在所要学的知识上,这需要较强的意志品质的支持。

第一、以知促意,以对学习目标、意义和结果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意志行动。

认识和意志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是意志的基础和前提,是意志行动达到最终目标的根本保证。只有有了对事物和活动本身及其结果的深刻认识,才能作出完成任务的有效的意志努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对学习的认识来促进学生的意志努力,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的做法,是认知和意志关系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唤起积极行动去实现这一目标。因为明确的目标是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行为目标越明确,行动的方向也就越能正确把握,对行动的推动力量也就越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目标定向或目标导向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并随时以目标的实现与否督促学生的意志行动,促进其学习任务的完成。

其次,对学习的意义和结果的认识也能激发学习中意志努力。如前所述,人的意志力量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动机的强弱决定的。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学习的意义、认清学习的结果便是激发动机,进而激励意志的一种手段。所以,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引导学生认清学习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展望在学习中战胜自我、获得成功后的令人向往的情境,并示以适当的奖惩措施,以激发学生通过意志努力去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在国外的心理训练课程中,“自我暗示”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要求学员尽可能清晰地想象自己在某件事上获得成功后的情境,以增强动机,加强信心,有助于意志行动的贯彻。

第二、以情促意,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意志力量。

情感和意志也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一规律,通过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使之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积极的情感能激发起人的行动动机,使人表现出巨大的意志力量,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战胜困难,完成任务。这正是发挥了情感的动力功能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呢?首先,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师生关系,将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中去。在学校学习中,学生因喜爱某一位教师而克服困难努力学好这位教师所教学科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要以正向的、鼓励性的评价为主,不仅对成功的行为结果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在对待失败的行动结果的评价中也应尽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这样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增强自信心,以促使他们敢于接收更高目标的挑战。相反,对行动结果的漠视或负性的评价,会令学生失望、沮丧,从而减弱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怯于面对下一步的考验。为了使学生获得足够多的成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教师宜在教学中遵循“小步子”原则,即让学生达到的行为目标不可太高,必须适合他的现有水平,最好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让学生分段逐步完成,并在完成后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第三、设难砺志,以学习任务锻炼意志,在锻炼意志中促进学习。

学校的日常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内容,通过日常教学中具有一定困难的活动来磨练学生意志,既有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又促进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能获得一举两得的效果。在这方面,“挫折教育”的某些做法是可以借鉴的。因此,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设置一些困难情境,让学生经受适度的挫折,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磨砺意志。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一要把握时机,一般说,最好在学生的意志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对具体学习活动的意义、目的有一定认识,并有相应的情感激励的条件下实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易产生“拔苗助长”的负面影响;二要注意个别差异,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如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强而又骄傲自满的学生,可较多使用这类方法以锻炼其意志,而对自卑感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应慎用这类方法。

⑤良好性格的培养

第一、进行说服教育

进行说服教育要求教师通过言语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性格完善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并帮助学生明确性格完善的具体目标。

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还不稳定,个性特点亦未成熟,他们已有性格特点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状态,开始对权威性怀疑,对教师所说的内容希望在道理上有所依据。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希望被教师或社会上成人尊重,对被强制要求“做什么”、“怎么做”很抵触,甚至因为逆反心理做出相反的行为,而这些学生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对外部事物的批评性还未完善,常过分自信,意识不到自我人格的缺陷。

教师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就比较适合学生特定年龄期的性格特点,学生往往感觉到被尊重,没有被压制感,因而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另外,学生在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也有进一步完善的要求,教师通过强调性格完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青少年的行为目标明确,如果教师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性格完善的具体目标,可促使学生按目标去行动,这对他们的性格发展更有促进作用。

第二、运用榜样作用

榜样是青少年模仿的对象,榜样作用在个体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很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注意力具体培养时,不可忽视运用榜样的作用。教师可通过树立历史上的伟人、现实中的模范和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等作为榜样,让学生学习,以对这些榜样的优秀注意品质进行模仿与认同。以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作为榜样,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因为是同龄伙伴关系,年龄相近,有共同语言,而且天天在一起耳濡目染,所产生的影响更大。教师本身对学生也具有榜样作用。在学生面前,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注意品质优秀者,理所当然地被要求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作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首先培养自己的注意品质,尽可能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一位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又注意品质优秀的教师能培养出一批有多种学习兴趣的学生,却难以想象一位对学生管理简单、注意品质低下的教师能教育出热爱学习、专心致志的学生来。

第三、提供矫正的机会

智力因素中的许多能力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习得的。个体注意品质的形成就是通过相似情境的反复刺激,使某种行为表现或心理状态不断得到巩固并成为习惯后建立起新的注意特点。教师可利用这一品质形成的机制,在教育活动中积极地利用和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对良好的注意品质进行行为训练的机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化,从而形成好的性格特点。

第四、实施有效奖惩

实施有效奖惩是对行为习惯进行外部监督的基本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好的性格特征,矫正不良性格特征。但奖惩的效果是相对的,它取决于许多因素。首先,学生受奖惩的过去经历会对效果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学习困难学生平时受的指责、批评较多,教师如果再对他们的某些行为加以指责,所起的效果不大;但如果学习困难学生偶尔有些好的举措,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学生很容易受感动。同样,好学生有了过失,教师进行一次善意的批评教育,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不轻易批评或表扬学生的老师,偶尔一次的表扬或批评效果就较大。而评论者的权威性,也会影响批评或表扬的效果。权威者的表扬,能引起学生的愉快和自豪感,促进努力学习;权威者的轻微指责也会比没有威信的教师的严厉批评更能促进学生较快地改正缺点。此外,师生关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关系好的师生之间,教师的批评能起到类似表扬的作用;相反,师生关系紧张,即使表扬,学生也会心存疑虑。

可见,对学生行为的奖惩、褒贬虽能够促进性格的发展,但老师施予的奖惩必须对学生有效才行。客观、合理、适当地利用奖惩,才能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

第五、注意个别指导

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的核心成分,世上绝没有性格完全相似的两个人。不同学生的性格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培养学生性格时要注意到学生性格在素质基础上客观存在的差异以及在形成原因上的客观差异,不该不顾这些差异的存在,强求千人同“性”;相反,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允许对不同学生确定不同的性格培养目标。

第六、发挥集体作用

良好的集体和集体舆论对学生注意品质的形成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内,如果绝大多数学生能专心致志地学习或干一件事,有从众心理的作用,大家都会这样去做。所以教师应该注意班集体中舆论的倾向和性质,要及时通过自己的言行给集体舆论以明确方向,肯定正确的舆论,否定错误的、不好的舆论。例如,可通过出墙报、写作文、开班会等形式对某种言论或行为进行讨论和评价,确立正确的集体舆论,表达集体的愿望和要求,以此促进学生的某些性格特点,通过集体的力量共同发展。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很注意建立一个坚强的班集体。

第七、优化学习的环境。学习场所要单纯固定,所谓单纯,即将无关的图书杂志放在视线之外,各类必须的书籍文具放在固定的地方,以免因寻找而中断学习。这就好像烧锅炉,冷却之后再加热又得费去许多时间。而在固定的场所学习,容易定下心来。学生一旦坐在自己的书桌旁,就很容易和学习的意识联系在一起。

五、 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已有多年组织研究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地起到协调、组织、实施作用;课题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中级教师2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他们普遍有热情,有干劲,思想解放,能保证研究的顺利实施。学校一贯重视教育教学科研,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各类资料。学校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校园局域网,英特网,便于资料的查询及收集,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有一批计算机操作熟练的教师,便于研究数据的处理和资料的管理。

六、研究进度

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为研究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写好方案,选好实验班级,做好研究的必要准备。预计到5月完成。

第二步为研究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注意品质培养,对实施过程实行监控,对实施效果进行阶段检测,对实施情况进行阶段小结,对实验方法不断完善。预计在2012月完成。

第三步为总结经验、写好研究报告、完成结题,推广实验成果阶段。预计在12月完成。

研究周期:2年。2012月前完成。

七、成果形式

1、阶段性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

2、实验班级成绩量化对比,提供数据说明。

2、课题研究结束,形成课题成果报告,并汇集各成员研究成果专集。

3、阶段性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会,汇报会活动,展示高效优质的示范。

八、课题组织机构

1、课题的组织人员及职称:

课题顾问:

张荫林(兰州外国语高中校长,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侯一农(兰州外国语高中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赵多山(兰州外国语高中教科研室主任,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

课题组组长:张辅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副组长:徐美云(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参研人员:

徐晓丽(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常振家(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彭  倩(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麻秋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鱼建英(中学地理一级教师)

王民英(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何永芳

2、课题的管理:

由课题组长全面负责,并实施全面管理;学校由教研室负责课题的组织和档案资料 。研究人员分工负责,并指导和实施具体研究。每个成员定期上交阶段论文,或实验情况反馈。

九、经费

1、学校保证整个实验过程有足够的必要经费。

2、对该项实验的优秀论文、总结、调查报告等成果予以奖励。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篇6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仅是学生听之有趣,学有所获,想有所得,忆有所感;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又像是从事一种导演职业,想法子要把教和学的关系统一起来。它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专拣好听的讲,以讨好学生;也不是板上钉钉,有板有眼,一切依照既定模式,循规蹈矩,招惹学生反感;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多元的,经过优化组合的,不露痕迹的,但又是有据可查的;它应该是无迹可寻的,应该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但不是主宰课堂成败的。说的形象点,好的结构模式应该像魔术师手中玩的纸牌,无论怎样神出鬼没,总受魔术师的控制;又像是弹力球上系着的尼龙绳,无论弹力球如何奔腾跌宕,始终不脱离尼龙绳的牵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要么是教师一讲到底,要么是学生自学到头,中庸的做法是讲练结合--无论哪种做法,都有其模式。我要谈的便是模式的隐显问题和优劣问题。一般说来,过于显现的`模式和过于保守的模式均有以下一些弊端:

(一):格式化痕迹明显,受教案牵制显然。无论什么课文,什么体裁,教师都若以不变应万变,这多少有点呆板,同时自然不自然地给学生一种不敢打破现状的定势影响,迟早也会让自己的学生变成循规蹈矩的呆子,对新模式的适应能力减弱。

(二):影响学生求知兴趣,使课堂教学陷入疲软状态,老师上课没有新鲜感,最终招致学生厌恶。

(三):对语文教材上的精品篇目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无论什么样的课文,都运用一种既定模式,一方面体现的是教师的水平问题,另一方面也影响学生对语文精品篇目的欣赏,达不到鉴赏的目的。

那么,究竟怎样构建语文教学模式,构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算是实现了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呢?我认为构建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依照学科特点,以语言表述作为模式的承启链。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语言的整合,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预想课文有关内容的表述技巧和遣词,从而让课文无生气的内容变得灵动飘逸,让人回味不尽。有这样一个例子,说两个教士在做礼拜时都想抽烟,其中一个对主教说:请问我在祈祷的时候能否抽烟?主教拒绝了他。另一个则说:请问我在抽烟时能否祈祷?主教答应了他。同样的要求,只因表述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很有争议的“逸马毙犬于道”的古文句的表述就有七八种之多,这足以说明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述的重要性。

(二):坚持以学生接受能力为前提,以书面语言为主流的语言表述模式。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作出不同的表述。例如为表达“时光白白的流逝”这个意思,对高中学生我们可以说“蹉跎了许多岁月”,但在初中生面前这样说就显得不大合适了,只能说是“浪费了许多时光”,同时表述时,教师应尽可能的使用书面语,追求一种“雅”的语言;方言或口语虽也在“通俗易懂”方面增色不少,但若用滥了,也会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语言。

(三):依据具体篇目,优化组合分类构建最佳模式的原则。

从事语文教学者都知道,适应于说明文的教学模式不能用来给学生讲解记叙文;同样,记叙文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用来讲析说明文。一般说来,说明文的分析需从说明对象,说明方法上切入,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之,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认识能力;而记叙文则从事件本身入手,教给学生事件表述的方法,技巧,当然不能忽略的还有语言表达。散文重在意境的欣赏体味,诗歌重在意象的领会和诗意的挖掘;议论文重在逻辑的推理和道理的分析上;小说则重在整体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的欣赏分析上。篇目不同,其教学重点不同,在模式设计上就要求教师依据具体篇目,组合出最佳模式,从而提高语文课的魅力和质量。

(四):留给模式更多的弹性,在具体施教中注意灵活增删有关内容的原则。

这实质上是教法有无灵活性的问题。死的模式教活的课,势必会有很大的弹性,加之语文学科从素质教育的面上来看,授课中的灵活和内容的延伸或压缩日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有无魅力的关键所在,但必须注意,压缩不等于把该讲的不讲,延伸不是一发不可收拾,恰到好处的延伸是容量的增加,反之,则成了题外话。这个度,好的语文教师一定能把持。一句话,课堂教学中,内容是明线,模式是暗线。

也许有人会拿“教无定法”来反诘,这自然不会形成争论的焦点。所谓“教无定法”也是针对死板的教学模式而提出的,它的精神内涵和原则四是一脉相承的。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篇7

一、自由朗读,自由感知

读了一篇文章,首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我们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总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它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再说学生平时课外阅读时,难道有人给他们布置整体感知的问题?阅读教学有时应该返璞归真,追求本色的东西。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进行的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二、欣赏品味,合作探究

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可以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问题可以这样设计: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怎么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哪些观点你赞成或不赞成,为什么?学生也可以不按上述问题思考,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这个流程很注重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小组)体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以往的教学是“传授—接受”式,学生的思想是教师给的,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感悟,这等于剥夺了学生对课文独特感受的权利。此外,教师要大力倡导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不仅要教会学生从书本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学习,还要从他人那里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特点的文章,引导探究的角度是不同的。以下常用的几种方法:

1.对于关键词句的探究。作家都善锤炼语言,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作家锤炼语言时多在形容词、动词、副词上下功夫。这三类词是语言中最富表现力的。

2.对主题的多元思考和深化延伸。对文章的主题,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探究文章的主题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化延伸的探究。比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东坡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既想出世又想入世;既积极进取,又退让无为。因此,我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不仅苏东坡,像李白、欧阳修、范仲淹等等都具有这样的人格两重性,造成这种人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写探究性小论文,有一部分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中国古代文人很明显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一是儒家思想,二是道家思想,人生仕途得意时,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失意时,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是这样的。这种见解很有见地。

3.在比较阅读中探究。学习了同一类课文,我常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如学习了《纪念刘和珍君》和《小狗包弟》后,我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对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探究。学生通过这种比较阅读的探究,不仅深入地认识了这两篇文章的特点,而且学会了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还可以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高中阶段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了,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苏轼的作品,去探究这位散文家作品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在独自品味探究后,教师请每位学生在小组内宣讲自己的观点,其他三名学生听后可以修改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阐述自己或本小组对课文探究的结果。对学生的发言教师首先鼓励其他同学修正他人的观点。如果有的学生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那么教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要予以纠正;有的思想是表面的、肤浅的,教师要适时点拨,诱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如果学生没有触及课文的重难点,这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四、总结评价,补充深化

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用精当的语言,对学生的探究与宣讲过程作总结性、指导性评价,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做出点评。对所研究的问题中学生应涉及而未涉及的地方作提示补充,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有时候还可归纳出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供学生以后运用;对有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可提供研究背景而不做出结论,留下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研究之热情。这一环节有时也可完全由学生来完成,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以上几个流程始终遵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原则。相信随着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习惯的养成,随着学生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出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阅读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摘要: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质量的表现,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认知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尤丽.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阅读感悟能力[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06)

[2]董淑侠.阅读鉴赏的和谐创新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13(89)

[3]陆明泉.例谈诗文阅读鉴赏答题三要领[J].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1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内容,也是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鉴赏等思维与能力。从实际学情看,阅读能力是学生比较薄弱的一环,需要教师加强训练与指导,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质疑探究、鉴赏与评价等综合能力。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下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一、夯实基础,培养分析与概括能力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是收集与加工信息、促进思维发展、增强审美体验、提升知识涵养的有效途径。为了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题型在高中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席之地,却也是学生比较头疼的部分,有些学生甚至一看到阅读题目就产生畏惧心理,望而却步。这就需要教师由日常教学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夯实基础,丰富阅读积淀,提高阅读技巧,也给学生终身学习准备好技能。

首先,通过默读、朗读、阅读等方法,咀嚼字词语句,分析字词本义、引申含义及所起的作用;感知语言结构,体会语言特色;梳理情感,培养学生推理与判断意识,提高分析能力。如《江南的冬景》(苏教版),文中多次引用诗文名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互换位置?是否能替换这些名句?说说原因,探究诗句的作用。另外,把握概括方法。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概括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阅读技能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同学的综合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快速而准确的把握文章中心内容与主旨大意。如学习散文类作品时,抓住“文眼”,概括内容;学习议论、说明或者记叙类等文章,注意关键词句与语段,即对表达中心、表述内容起作用的词语、承上启下的句段,提炼信息,归纳文章内容。或者依照标题及段意等,加以概括,理解作者思路,如何安排表达顺序,梳理结构。

二、放手阅读,强化质疑与探究能力

阅读需要读者的自主思维。但有些语文教师受传统思想影响,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质疑与探究意识的培养,常常是包办代替,学生依赖心理较重,甚少有自己的思维,抑制了学生质疑与探究能力的发展。因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布置的读前问题进行思考,教师未提问时,就不会主动提问与探索,因为思维是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的。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与探究,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养成质疑探究意识,增强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如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时,以“质疑与探究”为主线,精心组织多样活动,教师适时予以启发与引导,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把握质疑探究方法,能够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也提升审美与鉴赏情趣。比如引导学生课前阅读全篇,组内交流阅读中遇到的有关语言语句、篇章构思、细节问题等等方面的疑问。整合质疑问题,教师再予以筛选,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以鼓励性语言略加评价,不作重点探讨,以维护学生质疑积极性;对文章的难点问题或者探究价值较大的问题,比如作者为何心里颇不宁静?为何写到江南采莲之事?等等,教师予以提示与启发,让同学们多方位分析与探究;对本文必须要解决的但学生未想到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诱导与启发,比如本文的美主要表现在哪方面?等等;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组织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深入探究。同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碰撞思维,实现个性化文本解读。其次,深化阅读,拓展延伸,进一步训练学生探究,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强化探究能力。

三、指导方法,提高鉴赏与评价能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鉴赏与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基于感受与理解之上的艺术审美与人物事件评说,需要较高的品味与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发现文学作品的好与美,还能具体说出好在何处,美在哪里。但学生在这一方面是比较薄弱的,需要教师强化指导与训练,不断强化学生鉴赏与评价力。

首先,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指导鉴赏方法。如叙事性作品,主要是鉴赏与评价人物形象或事件。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主要由人物活动或塑造方法、故事情节、社会地位、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切入,探究人物的鲜明性格特点,思考其蕴含的艺术价值或者社会意义。而抒情性诗文,则需要抓住意象,领悟意境,并能够知人论世,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同时,在文学作品鉴赏时,还需要注意语言风格、结构构思、体裁等艺术形式,发掘其中的艺术匠心。如鲁迅的《祝福》一文,开头和结尾都描绘了祝福时的氛围,通过乐景巧妙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增强批判力量。其次,还应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背景知识,做到知人论世,给文本赏析与评价做好铺垫。另外,注意运用比较、质疑等不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如教学必修四第三专题中的《蝶恋花》时,引导学生比较《蝶恋花》与《虞美人》,探讨:这两首词是晏殊与李煜各自的代表作品,表现了婉约词的某些艺术风格上的共性。请分别从意象选择、词的意境、艺术手法、思想感情以及蕴含的哲理等方面展开对比,交流讨论,强化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予以补充与小结。这样,通过比较阅读,可帮助学生辨别异同,把握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阅读环节,强化阅读训练,指导学生的阅读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阅读的空间与时间,提高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与评价能力。

上一篇:金融学考研试题答案下一篇:消除眼部脂肪粒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