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精选8篇)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 篇1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及其途径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材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现代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旨在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课堂教学管理是搞好现代课堂教学的`保障,其特点是充分挖掘课堂中的心理因素,运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教学原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一、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特点的主要标志现代课堂教学管理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教学管理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及其优化组合为基本特征的教学管理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心理和行为进行组织控制,从而有利于学习,有利于规范,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应具备以下主要标志:1.科学的教学管理目标目标准确、全面、具体,不仅有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认知目标,还有思想品德、情感、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目标。目标具有层次性,课堂一切活动都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目标统领教学管理各环节,贯穿教学管理始终。2.管理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师生之间民主、平等。课堂气氛既是紧张的、严肃的,又是和谐的、愉悦的;课堂内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课堂充满生气,充满活力。3.

[1] [2] [3] [4] [5] [6]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 篇2

1 现代远程教育面授教学的特点

现代远程教育的面授辅导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形式上都采用班级教学,都是学生和教师直接接触,但本质上有显著的区别,首先,传统教学中,面授是教学的主体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远程开放教育中的面授辅导,是教学的辅助形式,其作用主要是“导学”、“助学”,一般不进行系统讲授,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合理使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从而让学生科学地安排自己的自主学习。其次,传统的面授教学,是系统讲授学科内容,讲究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面授辅导主要是讲课程的重点、难点,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传统的面授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现代远程教育中,提倡开放式、互动式的面授辅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如专题讨论,问题答疑等形式,第四,由于面授教学是传统教学中的主体形式,因此,授课的时数安排较多,教学任务基本上是课堂上完成的。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面授辅导是教学的辅助形式,因而学时数安排较少,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网络媒体自学。一般情况下,根据课程的难易、网上资源的情况等因素,面授辅导学课的学时数仅占该课程总学时的1/3左右,不超过1/2。

2 现代远程教育面授的教学方法

2.1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现代远程教育的面授辅导是一种指导式的教学活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要在教学中改传统的以教为导的教学方法,改教学为导学,变教师为导师。面授辅导中的课程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把服务性及现实性原则贯彻设计始终,即为学习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吃透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和资源特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目的[2]。根据面授辅导课的总体设计,一般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教学信息和教材框架导学,课程内容导学和考前期末导学3个部分和阶段。

2.1.1 教学信息介绍和教材框架导学

第一次导学辅导课是学员与教师的首次接触和了解,在全部面授辅导课中十分重要。教师的导学内容主要为:其一,介绍教学信息。包括介绍远程教育的学习特点,网上教学平台的学习资源的种类及利用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路导航,以便学员上网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向学员介绍中央电大主讲教师、主持教师,省电大专业责任教师、课程辅导教师的联系地址和电子邮箱,以便学员及时与老师联系,随时都可质疑问难;其二,教材框架导学。主要是向学生全面介绍课程的结构体系、基本框架、章节关系,形成对课程的整体认知,化整为零,聚零为整,系统全面地构架课程,为学生学习全部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1.2 课程内容导学

这是辅导课的第二阶段,也是辅导的中心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普遍存在的疑惑及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展开形式多样的辅导讲解。灵活采用各种形式如讨论式、答疑式、音像讲评插播式、网上资源运用指导式或作业刺激式。这种辅导应该是既体现个别化辅导,又体现普遍性指导。

2.1.3 期末考前导学

这是面授辅导教学课程的收尾阶段。主要任务是为巩固整个课程的教学成果,为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做好准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程的全部知识由“厚”读到“薄”,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提炼教材各部分的知识点,让学生胸有成竹、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2.2 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动机的激励

2.2.1 学习方法与学习资源利用的指导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各种远程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学生了解各自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诸如学习任务、学习手段、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条件,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建议。如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如何找出要点,提出难点,发现疑点;如何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如何进行知识系统化整理等;如何运用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带着问题参加讨论、提问和辅导;如何进行备考和进行考试等。进行学习资源利用指导。面授老师要向学生提供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信息,使学生明确各种学习媒体的内部结构和作用;从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指导学生选择媒体,如对各种媒体的主要内容、对学习的作用、方便程度等进行介绍;从对学习的帮助、使用方便程度、使用条件限制等角度提出选择方案,使学生能够对各种学习资源合理地选择、综合地利用。

2.2.2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和引导

这是面授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于这方面的指导和激励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主要通过动机激励,加强学生对成就学业的自我认识和了解,明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等。通过激励,不仅使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而且激发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自学成才的信心。

2.2.3 学习计划与进度的督导

面授辅导中,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制定的自学教学计划和学习安排,指导学生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要检查学员的自学进度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

2.3 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2.3.1 传统讲述法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辅导课。在运用时要注意:第一,讲述要有针对性。它主要对主讲教师的直播课或VCD、CAI课件起拾遗补缺作用;第二,明确范围。一些需特别理解、记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操作性强的内容都适用于这种方法。

2.3.2 问题揭示法

把教学难点、疑点转化为问题形式,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尤其是对学生反映较大,存在着共性的问题要通过分解,层层深入,引导他们理解其内涵和实质。

2.3.3 示例、对比法

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可通过和相近或相反的同类内容的比照来突出它们各自不同的特征,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一些难以解说的问题及疑难点,教师可以通过示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地进行理解,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运用这种方法,要精选例子,务必有典型性。

2.3.4 联系实际法

开放教育的学生来源于各行各业,他们感性认识丰富,一旦联系到他们的工作、生活实际,他们必将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3.5 直观演示法

采用实物、图形或幻灯、课件等的形式,有目的地给学生做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掌握要领和突破学习障碍。

2.3.6 问题讨论法

辅导教师在通过平时作业、电子公告板、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学习中需要解答的问题,有意识地放在课堂上讨论,师生共同参与。辅导教师可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再因势利导,或赞成,或纠偏。这种方式,可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以“导”为核心的知识传授

教师应从学科理论体系出发确定教学重点,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出发斟酌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少而精,注意“点”“面”结合,主次分明。辅导课不能多讲,应抓住重点,分散难点,注意“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并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谈对难点问 题的理解,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互动教学,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即避免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满堂灌教学。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面授辅导教学,需要从远程教育的特点出发,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坚持以“导”为重点内容的面授辅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关键词:远程,教育,面授,教学

参考文献

[1]应卫勇,钱自强.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 篇3

一、独生子女化与体育教学的相应改革

独生子女问题是我國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对多数。因此研究独生子 女的身心特点,并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仅是一 项关系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怎样 扩大教育功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紧迫课题。

“独生子女不可独处”,要让独生子女从“独处”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独生子女与同龄人的交往机会相对 较少,易产生孤独和寂寞感,因此,独生子女有强烈的交际欲望,追求集体活动。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 体育教学内容,提高集体项目的比重。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一定的优势。 分组练习就是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练习。以小组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有 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精神。分组练习是一种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以各个小组 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这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集体主义的观念。小组练习将学生之间的 互助合作、相互作用视为教学活动中赖以进行的动力源泉。小组练习不仅讲合作,而且还要竞争。学生之间是 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全力以赴,与同伴和睦相处的能力。分组练习能够 增加独生子女之间的接触,使得优、差生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改变独生子 女不合群和胆小的不良性格。

二、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 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 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 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 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 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 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 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 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 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 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 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加强安全教育,以保证教学效果

现代军事装备材料的特点 篇4

新材料在军事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 前言

新材料,又称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是指新近研究成功的和正在研制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能满足高技术需求的新型材料。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材料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而新材料则是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材料技术一直是世界各国科技发展规划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它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一起,被公认为是当今社会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总揽人类全局的高技术。材料高技术还是支撑当今人类文明的现代工业关键技术,也是一个国家国防力量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国防工业往往是新材料技术成果的优先使用者,新材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国防工业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 军用新材料的战略意义

军用新材料是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物质基础,也是当今世界军事领域的关键技术。而军用新材料技术则是用于军事领域的新材料技术,是现代精良武器装备的关键,是军用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对军用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加速发展军用新材料技术是保持军事领先的重要前提。

三 军用新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军用新材料按其用途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主要应用于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兵器工业和船舰工业中。军用结构材料

1.1 铝合金

铝合金一直是军事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结构材料。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加工性能好等特点,作为结构材料,因其加工性能优良,可制成各种截面的型材、管材、高筋板材等,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提高构件刚、强度。所以,铝合金是武器轻量化首选的轻质结构材料。

铝合金在航空工业中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的蒙皮、隔框、长梁和珩条等;在航天工业中,铝合金是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行器结构件的重要材料,在兵器领域,铝合金已成功地用于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上,最近研制的榴弹炮炮架也大量采用了新型铝合金材料。

近年来,铝合金在航空航天业中的用量有所减少,但它仍是军事工业中主要的结构材料之一。铝合金的发展趋势是追求高纯、高强、高韧和耐高温,在军事工业中应用的铝合金主要有铝锂合金、铝铜合金(2000系列)和铝锌镁合金(7000系列)。

新型铝锂合金应用于航空工业中,预测飞机重量将下降8~15%;铝锂合金同样也将成为航天飞行器和薄壁导弹壳体的候选结构材料。随着航空航天业的迅速发展,铝锂合金的研究重点仍然是解决厚度方向的韧性差和降低成本的问题。钛合金

钛合金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441~1470兆帕),较低的密度(4.5g/cm3),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和在300~550oC温度下有一定的高温持久强度和很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是一种理想的轻质结构材料。钛合金具有超塑性的功能特点,采用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可以以很少的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将合金制成形状复杂和尺寸精密的制品。

钛合金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制作飞机的机身结构件、起落架、支撑梁、发动机压气机盘、叶片和接头等;在航天工业中,钛合金主要用来制作承力构件、框架、气瓶、压力容器、涡轮泵壳、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及喷管等零部件。50年代初,在一些军用飞机上开始使用工业纯钛制造后机身的隔热板、机尾罩、减速板等结构件;60年代,钛合金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扩大到襟翼滑轧、承力隔框、起落架梁等主要受力结构中;70年代以来,钛合金在军用飞机和发动机中的用量迅速增加,从战斗机扩大到军用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它在F14和F15飞机上的用量占结构重量的25%,在F100和TF39发动机上的用量分别达到25%和33%;80年代以后,钛合金材料和工艺技术达到了进一步发展,一架B1B飞机需要90402公斤钛材。现有的航空航天用钛合金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多用途的a+b型Ti-6Al-4V合金。近年来,西方和俄罗斯相继研究出两种新型钛合金,它们分别是高强高韧可焊及成形性良好的钛合金和高温高强阻燃钛合金,这两种先进钛合金在未来的航空航天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陆军部队需求具有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多功能的先进加榴炮系统。先进加榴炮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新材料技术。自行火炮炮塔、构件、轻金属装甲车用材料的轻量化是武器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保证动态与防护的前提下,钛合金在陆军武器上有着广泛的应用。155火炮制退器采用钛合金后不仅可以减轻重量,还可以减少火炮身管因重力引起的变形,有效地提高了射击精度;在主战坦克及直升机-反坦克多用途导弹上的一些形状复杂的构件可用钛合金制造,这既能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又可减少部件的加工费用。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钛合金由于制造成本昂贵,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近年来,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开发低成本的钛合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要提高钛合金的性能。在我国,钛合金的制造成本还比较高,随着钛合金用量的逐渐增大,寻求较低的制造成本是发展钛合金的必然趋势。

1.3 复合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是比通用复合材料有更高综合性能的新型材料,它包括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等,它在军事工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进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耐烧蚀、抗侵蚀、抗核、抗粒子云、透波、吸波、隐身、抗高速撞击等一系列优点,是国防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类工程材料。

1.4.1 树脂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形工艺性、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低的密度、抗疲劳性、减震性、耐化学腐蚀性、良好的介电性能、较低的热导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以各种热固性树脂为基体,加入各种增强纤维复合而成的一类复合材料;而热塑性树脂则是一类线性高分子化合物,它可以溶解在溶剂中,也可以在加热时软化和熔融变成粘性液体,冷却后硬化成为固体。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制备工艺容易实现,原料丰富。在航空工业中,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飞机机翼、机身、鸭翼、平尾和发动机外涵道;在航天领域,树脂基复合材料不仅是方向舵、雷达、进气道的重要材料,而且可以制造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绝热壳体,也可用作发动机喷管的烧蚀防热材料。近年来研制的新型氰酸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耐湿性强,微波介电性能佳,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制作宇航结构件、飞机的主次承力结构件和雷达天线罩。

1.4.3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高的比模量、良好的高温性能、低的热膨胀系数、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在军事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铝、镁、钛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基体,而增强材料一般可分为纤维、颗粒和晶须三类,其中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已进入型号验证,如用于F-16战斗机作为腹鳍代替铝合金,其刚度和寿命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在具有高比强度的同时,还有接近于零的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成功地用于制作人造卫星支架、L频带平面天线、空间望远镜、人造卫星抛物面天线等;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抗磨损的特点,可用于制作火箭、导弹构件,红外及激光制导系统构件,精密航空电子器件等;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氧化性能,是高推重比发动机的理想结构材料,目前已进入先进发动机的试车阶段。在兵器工业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可用于大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托,反直升机 / 反坦克多用途导弹固体发动机壳体等零部件,以此来减轻战斗部重量,提高作战能力。

1.4.5 陶瓷基复1.4.6 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纤维、晶须或颗粒为增强体,与陶瓷基体通过一定的复合工艺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材料的总称,由此可见,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在陶瓷基体中引入第二相组元构成的多相材料,它克服了陶瓷材料固有的脆性,已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热机械性能和抗热震冲击性能好的特点,是未来军事工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之一。陶瓷材料的高温性能虽好,但其脆性大。改善陶瓷材料脆性的方法包括相变增韧、微裂纹增韧、弥散金属增韧和连续纤维增韧等。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作飞机燃气涡轮发动机喷嘴阀,它在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和降低燃料消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4.7 碳-碳复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增强剂与碳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抗热震性好、耐烧蚀性强、性能可设计等一系列优点。碳-碳复合材料的发展是和航空航天技术所提出的苛刻要求紧密相关。80年代以来,碳-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入了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的阶段。在军事工业中,碳-碳复合材料最引人注目的应用是航天飞机的抗氧化碳-碳鼻锥帽和机翼前缘,用量最大的碳-碳产品是超音速飞机的刹车片。碳-碳复合材料在宇航方面主要用作烧蚀材料和热结构材料,具体而言,它是用作洲际导弹弹头的鼻锥帽、固体火箭喷管和航天飞机的机翼前缘。目前先进的碳-碳喷管材料密度为1.87~1.97克/厘米3,环向拉伸强度为75~115兆帕。近期研制的远程洲际导弹端头帽几乎都采用了碳-碳复合材料。

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装载质量不断增加,飞行着陆速度不断提高,对飞机的紧急制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碳复合材料质量轻、耐高温、吸收能量大、摩擦性能好,用它制作刹车片广泛用于高速军用飞机中。

1.5 超高强度钢和先进高温合金

超高强度钢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超过1200兆帕和1400兆帕的钢,它是为了满足飞机结构上要求高比强度的材料而研究和开发的。超高强度钢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发??压容器和一些常规武器。由于钛合金和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应用的扩大,钢在飞机上用量有所减少,但是飞机上的关键承力构件仍采用超高强度钢制造。目前,在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低合金超高强度钢300M,是典型的飞机起落架用钢。此外,低合金超高强度钢D6AC是典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材料。超高强度钢的发展趋势是在保证超高强度的同时,不断提高韧性和抗应力腐蚀能力。

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动力系统的关键材料。高温合金是在600~1200oC高温下能承受一定应力并具有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的合金,它是航空航天发动机涡轮盘的首选材料。按照基体组元的不同,高温合金分为铁基、镍基和钴基三大类。发动机涡轮盘在60 年代前一直是用锻造高温合金制造,典型的牌号有A286和Inconel 718。70年代,美国GE公司采用快速凝固粉末Rene95合金制作了CFM56发动机涡轮盘,大大增加了它的推重比,使用温度显著提高。从此,粉末冶金涡轮盘得以迅速发展。最近美国采用喷射沉积快速凝固工艺制造的高温合金涡轮盘,与粉末高温合金相比,工序简单,成本降低,具有良好的锻造加工性能,是一种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制备技术。

1.6 钨合金

钨的熔点在金属中最高,其突出的优点是高熔点带来材料良好的高温强度与耐蚀性,在军事工业特别是武器制造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特性。在兵器工业中它主要用于制作各种穿甲弹的战斗部。钨合金通过粉末预处理技术和大变形强化技术,细化了材料的晶粒,拉长了晶粒的取向,以此提高材料的强韧性和侵彻威力。我国研制的主战坦克125Ⅱ型穿甲弹钨芯材料为W-Ni-Fe,采用变密度压坯烧结工艺,平均性能达到抗拉强度1200兆帕,延伸率为15%以上,战技指标为2000米距离击穿60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目前钨合金广泛应用于主战坦克大长径比穿甲弹、中小口径防空穿甲弹和超高速动能穿甲弹用弹芯材料,这使各种穿甲弹具有更为强大的击穿威力。1.7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长程有序的超点阵结构,保持很强的金属键结合,使它们具有许多特殊的理化性质和力学性能。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热强性,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积极研究的重要的新型高温结构材料。在军事工业中,金属间化合物已被用于制造承受热负荷的零部件上,如美国普奥公司制造了JT90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美国空军用钛铝制造小型飞机发动机转子叶片等,俄罗斯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代替耐热合金作活塞顶,大幅度地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在兵器工业领域,坦克发动机增压器涡轮材料为K18镍基高温合金,因其比重大、起动惯量大而影响了坦克的加速性能,应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及其由氧化铝、碳化硅纤维增强的复合轻质耐热新材料,可以大大改善坦克的起动性能,提高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此外,金属间化合物还可用于多种耐热部件,减轻重量,提高可靠性与战技指标。

1.8 结构陶瓷

陶瓷材料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材料,它已经由单相陶瓷发展到多相复合陶瓷。结构陶瓷材料因其耐高温、低密度、耐磨损及低的热膨胀系数等诸多优异性能,在军事工业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国内外对军用发动机用结构陶瓷进行了内容广泛的研究工作,如发动机增压器小型涡轮已经实用化;美国将陶瓷板镶嵌在活塞顶部,使活塞的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德国在排气口镶嵌陶瓷构件,提高了排气口的使用效能。国外红外热成像仪上的微型斯特林制冷机活塞套和气缸套用陶瓷材料制造,其寿命长达2000小时;导弹用陀螺仪的动力靠火药燃气供给,但燃气中的火药残渣对陀螺仪有严重损伤,为消除燃气中的残渣并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需研究适于导弹火药气体在2000oC下工作的陶瓷过滤材料。在兵器工业领域,结构陶瓷广泛应用于主战坦克发动机增压器涡轮、活塞顶、排气口镶嵌块等,是新型武器装备的关键材料。目前,20~30毫米口径机关枪的射频要求达到1200发/分以上,这使炮管的烧蚀极为严重。利用陶瓷的高熔点和高温化学稳定性能有效地抑制了严重的炮管烧蚀,陶瓷材料具有高的抗压和抗蠕变特性,通过合理设计,使陶瓷材料保持三向压缩状态,克服其脆性,保证陶瓷衬管的安全使用。军用功能材料

2.1 光电功能材料

光电功能材料是指在光电子技术中使用的材料,它能将光电结合的信息传输与处理,是现代信息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电功能材料在军事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碲镉汞、锑化铟是红外探测器的重要材料;硫化锌、硒化锌、砷化镓主要用于制作飞行器、导弹以及地面武器装备红外探测系统的窗口、头罩、整流罩等。氟化镁具有较高的透过率、较强的抗雨蚀、抗冲刷能力,它是较好的红外透射材料。激光晶体和激光玻璃是高功率和高能量固体激光器的材料,典型的激光材料有红宝石晶体、掺钕钇铝石榴石、半导体激光材料等。

2.2 贮氢材料

某些过渡簇金属,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晶格结构的原因,氢原子比较容易透入金属晶格的四面体或八面体间隙位中,形成了金属氢化物,这种材料称为贮氢材料。

在兵器工业中,坦克车辆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率高而需经常充电,此时维护和搬运十分不便。放电输出功率容易受电池寿命、充电状态和温度的影响,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坦克车辆起动速度会显著减慢,甚至不能起动,这样就会影响坦克的作战能力。贮氢合金蓄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耐过充、抗震、低温性能好、寿命长等优点,在未来主战坦克蓄电池发展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3 阻尼减震2.4 材料

阻尼是指一个自由振动的固体即使与外界完全隔离,它的机械性能也会转变为热能的现象。采用高阻尼功能材料的目的是减震降噪。因此阻尼减震材料在军事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外金属阻尼材料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船舶、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美国海军已采用Mn-Cu高阻尼合金制造潜艇螺旋桨,取得了明显的减震效果。在西方,阻尼材料及技术在武器上的应用研究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一些发达国家专门成立了阻尼材料在武器装备上应用的研究机构。80年代后,国外阻尼减震降噪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他们借助CAD/CAM在减震降噪技术中的应用,把设计-材料-工艺-试验一体化,进行了整体结构的阻尼减震降噪设计。我国在70年代前后进行了阻尼减震降噪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阻尼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喷气机等控制盘或陀螺仪的外壳;在船舶工业中,阻尼材料用于制造推进器、传动部件和舱室隔板,有效地降低了来自于机械零件啮合过程中表面碰撞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在兵器工业中,坦克传动部分(变速箱,传动箱)的振动是一个复杂振动,频率范围较宽,高性能阻尼锌铝合金和减振耐磨表面熔敷材料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主战坦克传动部分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2.5 隐身材料

现代攻击武器的发展,特别是精确打击武器的出现,使武器装备的生存力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单纯依靠加强武器的防护能力已不实际。采用隐身技术,使敌方的探测、制导、侦察系统失去功效,从而尽可能地隐蔽自己,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抢先发现并消灭敌人,已成为现代武器防护的重要发展方向。隐身技术的最有效手段是采用隐身材料。国外隐身技术与材料的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起源在德国,发展在美国并扩展到英、法、俄罗斯等先进国家。目前,美国在隐身技术和材料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在航空领域,许多国家都已成功地将隐身技术应用于飞机的隐身;在常规兵器方面,美国对坦克、导弹的隐身也已开展了不少工作,并陆续用于装备,如美国M1A1坦克上采用了雷达波和红外波隐身材料,前苏联T-80坦克也涂敷了隐身材料。

隐身材料有毫米波结构吸波材料、毫米波橡胶吸波材料和多功能吸波涂料等,它们不仅能够降低毫米波雷达和毫米波制导系统的发现、跟踪和命中的概率,而且能够兼容可见光、近红外伪装和中远红外热迷彩的效果。

近年来,国外在提高与改进传统隐身材料的同时,正致力于多种新材料的探索。晶须材料、纳米材料、陶瓷材料、手性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等逐步应用到雷达波和红外隐身材料,使涂层更加薄型化、轻量化。纳米材料因其具有极好的吸波特性,同时具备了宽频带、兼容性好、厚度薄等特点,发达国家均把纳米材料作为新一代隐身材料加以研究和开发;国内毫米波隐身材料的研究起步于80年代中期,研究单位主要集中在兵器系统。经过多年的努力,预研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该项技术可用于各类地面武器系统的伪装和隐身,如主战坦克、155毫米先进加榴炮系统及水陆两用坦克。

目前,世界上正在研制的第四代超音速歼击机,其机体结构采用复合材料、翼身融合体和吸波涂层,使其真正具有了隐身功能,而电磁波吸收型涂料、电磁屏蔽型涂料已开始在隐身飞机上涂装;美国和俄罗斯的地对空导弹正在使用轻质、宽频带吸收、热稳定性好的隐身材料。可以预见,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国防技术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四 我国军用新材料的产业化趋势

应用于军事工业中的新材料均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因而军用新材料的产业化速度普遍比较缓慢。世界范围内的军用新材料正向功能化、超高能化、复合轻量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此看来,钛合金、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在军事工业中具有十分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4.1 钛合金

钛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性能优异、资源丰富的金属。随着军事工业对高强低密度材料需求的日益迫切,钛合金的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在国外,先进飞机上钛材重量已达到飞机结构总重的30~35%。我国在“九五”期间,为满足航空、航天、舰艇等部门需要,国家把钛合金作为新材料的发展重点之一,预计“十五”将成为我国钛合金新材料新工艺的高速发展时期。

4.2 复合材料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要求材料不再是单一的结构材料,在这种条件下??国在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在“十五”期间的发展会更加引人注目。21世纪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是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化。

4.4 纳米材料

浅析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 篇5

不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的陶瓷雕塑中,人物题材始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成为艺术家们的宠儿。

以姚永康教授的作品《世纪娃》(见图1)为例,这一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题材上看,其并非具体的宗教神话人物,也不是有史可寻的伟人,只是一个概括的孩童形象,但正是其身份的不具体性使得作品本身的象征意义更加广泛;从工艺技巧上看,该作品运用了上文所提及的现代创作手法:撕、卷、拉等,使作品的艺术形象打破了传统的必工必整,完美无暇,直白地呈现出更多的创作痕迹,随性而自然,轻松而不失大雅,这痕迹是作品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创作者心绪的表达。

除了常见的人物题材,现代陶瓷雕塑中越来越多地涌现出众多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

以周国祯教授的作品《猫头鹰》(见图2)为例。这一作品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就是其材质运用的恰如其分,材料的色泽、质感及肌理效果,综合于一身,生动体现了形象本身真实的视觉感受。从创作技巧上看,几个简介的大体面将形象的动态刻画地憨态可掬,竖起的耳朵在空间上给人以上升的动感,使整体的动静对比更加自然。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那双直勾勾却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更是足以抓住观赏者的灵魂。这正是现代陶瓷雕塑的魅力所在,并不费细致入微的雕琢之工,却在恰当的位置运用恰当的手法将理想中的形象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在现代,人们已经渐渐从精致、华丽的艺术过度到自由、淳朴的欣赏风格,而作品本身给人们带来的身心愉悦更是现代艺术消费中的一个重要诉求。

以笔者在景德镇乐天陶社创意集市搜寻到的系列泥娃(见图3)为例。这一系列作品给人的整体映象是小巧可爱。其取材是古代的孩童形象,却结合现代的.审美取向,加之丰富的面部表情,使作品具有了很强的感染力。从创作手法上看也是丰富多样的,头部运用模印的手法,而身体、衣服及配饰又采用了卷、捏、拉等现代手法,使具象中又不失生动、自然。

通过上述实例的分析,我们不难总结出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大致来说,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功用的审美性和雕塑空间的相对自由性。中国最早的陶和瓷塑,大多与宗教信仰相关,其中一部分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摆设。所以,它的制作范围,一部分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小型的陶瓷雕塑雕刻,另一部分则是用于建筑装饰的陶瓷雕塑,主要是陵墓陪葬器物。而后。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过程中,陶瓷雕塑的审美性渐渐超越了它的实用性。直至现代陶瓷雕塑,审美性成为了主导功用,而且审美取向更加符合现代人追求的自由、质朴。而从陶瓷雕塑的形象体积来说。一类是像庙宇等公共环境中供奉的宗教形象,这些形象的体积一般较为庞大;另一类则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陈设物,这些相对微小。前一类陶瓷雕塑有特定的空间限制,是为特定场合所制作的,在制作工艺和后期安装等方面都需要根据环境的要求适时做出调整;后一类的空间需求则相对灵活。但是即使像前一类有空间要求的陶瓷雕塑,在制作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空间灵活性。而日常生活中的摆设和工艺陶瓷雕塑更是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种雕塑空间的自由性,充分体现了中国陶瓷雕塑在功能上的特征,它在主导倾向上追求的是陶瓷雕塑品与人的日常生活尽可能接近的功能,而不是脱离这种关系。这也体现出现代陶瓷雕塑意蕴浓厚的生活色彩和理性意识。

其二,写意性和表现性。与传统雕塑相比,现代陶瓷雕塑不重细致的刻画、逼真的再现,而是追求气势和神韵。在上述几个实例中,“因势象形”的艺术特征表现得十分充分。从创作过程来说,艺术家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来“创意形体”,给人以一气呵成的艺术享受,同时赋予了作品灵魂。这其中,不注重对真实物象的再现,不能等同于艺术手法的缺陷,而是将艺术家对表现对象的理解以更加艺术化的相对自由的方式表达出来,其艺术价值同样不容忽视。简练的雕塑语言,明快的造型,以及变形和夸张手法,都凸现出物象的神韵,耐人寻味。

其三,动态美与平实美的风格。如前所说,现代陶瓷雕塑与传统陶瓷雕塑相比,体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通过创作痕迹明显的自然手法,现代陶瓷雕塑在静态的形象中给观者呈现出动态的视觉感受,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得行随心动。而无论是从材质、肌理还是整体的创作风格都更加趋于平民化,真实、自然、不拘小节,这使得大众更容易与艺术家产生共鸣。

3 结语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 篇6

关键词:现代建筑论文发,发表传统建筑文化论文,仿古建筑论文投稿

1建筑电气的概念

建筑电气是一个综合、复杂、系统的概念,其主旨就是通过建筑物作为平台,建立起现代电气应用的体系,使建筑能够实现自动化、系统化、智能化的功能,做到对建筑空间的优化,生活生产环境的创新,使建筑物能够实现对各类需求的有效满足。

2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的原则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应该尊重电气设计的规律,这是确保建筑电气设计工作质量的关键,一般的建筑物电气设计中都遵循如下的原则。

2.1功能性原则

建筑电气设计工作要最大程度的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其中包括建筑物内部的照明功能。保障建筑物内部的风量及其温度,还要满足建筑物其外在的建筑物的工艺要求。

2.2经济性原则

现代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新特点探索 篇7

应用化学是宁德师范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如何培养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不仅是学科专业的需要,也是学校能否获得当今社会认可的首要任务[3,4]。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类专业的第一门实验必修课,其地位尤其重要。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适应社会的需求。

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的经验,就现代化条件下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实施的特点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建议。

1 现代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特点

1.1 注重学生实验能力培养

选择和确定较好的实验内容,并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科学组织,是确保实验教学较好实施的基础。因此应不断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更新,改进和丰富。根据国家教育教育部1995年修订的无机化学(理科)教学大纲,在总结多年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和改革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院校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宁德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的教学大纲多次改革。最初无机化学实验课开设24个实验,其中基础操作实验4个,占16.7%;基础理论方面的实验4个,占16.7%;无机制备实验2个,占8.3%;性质实验11个,占45.8%;综合设计实验3个,占12.5%。理论验证和性质验证实验共15个,占总数的62.5%。这类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但多为试管实验,操作简单,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使学生感受不到实验的乐趣和意义。

实验教学大纲改革后,实验总个数仍为24个。其中基础操作实验7个,占29.2%;基础理论方面的实验3个,占12.5%;无机制备实验3个,占12.5%;性质实验5个,占20.8%;综合设计实验6个,占25%。加大了基础操作实验的个数,为学生的化学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大量的性质实验内容采取了精选合并和分而处之的办法,部分的物质性质实验内容改为综合设计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实验过程与结果的重视,并且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5]。

1.2 无机实验绿色化发展

用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改革正逐渐成为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绿色化学是设计研究没有或者只有尽可能少的环境副作用,并在技术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6]。具体到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首先,推广使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节约药品,减少污染。微型化学实验具有实验仪器微型化,实验试剂微量化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快速、安全、方便和防止污染等特点,在无机实验教学中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其经济、环保效益和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其次,降低药品浓度,提高实验效果。比如指示剂的浓度降低以后,实验效果更明显。另外,循环利用溶剂,充分利用反应产物。如萃取或洗涤用的有机溶剂可以回收蒸馏反复使用。称量练习实验称取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可以供后面的酸碱滴定用,避免了重复称量。溶液配置实验配置的硫酸铜溶液可以留作镀铜实验时使用。冷凝管用冷凝水打破原来的单一流动模式,改为采取多组冷凝管串联的方式冷凝,可以直接减少冷凝水的用量。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应依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指导日常工作,细心留意实验的每一个细节,达到节约药品,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1.3 实验教学方式多样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在学生预习实验时观看各个试验的知识背景、注意事项、仪器基本操作特点等,如一些气体的制备装置,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的使用,通过直观的影像加深印象。

考核方式也不应拘泥于书面形式和简单的仪器组装,采取第一学期书面形式和基础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第二学期增加了设计实验的考核。选择容易量化和评价的实验,如混合碱的滴定,未知离子的鉴定,加强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达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目的。

2 实施现代无机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2.1 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

现代无机实验室仪器更加精密化,尤其是新建实验大楼的学校,购置仪器的时候往往本着一步到位的原则。同一种仪器有新款不用旧款,这样可以令学生见识新事物,跟上时代进步,但也存在局限思维,不利于学生了解事物本质,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水浴加热控温系统,由原来的电炉、控温器、水浴锅,改用恒温水浴锅。恒温水浴锅是否适合全部水浴加热实验。首先恒温水浴锅容量固定,比如20 L水加热升温费时费电。其次仪器损坏修理困难,比如数字显示屏损坏,非专业人士很难修复。而组装系统要灵活得多,锅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随意更换,电炉、控温器都可以单个修理和更换。另外组装系统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仪器的组装线路,消除神秘感、距离感,熟悉以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装,加强动手能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可以快速地适应不同仪器。当然并不是陈旧的就好,现代化仪器优势明显,如封闭电炉取代普通电炉,更方便、安全。因此,在无机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场景切实考虑做出最佳选择。

2.2 加强社团合作

现代高校学生课外生活丰富,社团众多,几乎每个专业都有和自己专业相关的社团。如果能把实验教学和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宁德师范学院的绿点社团是化学系创办的专业社团,和无机化学实验室进行对接协作,举办的活动趣味十足,知识点丰富。如叶脉书签的制备展览,生活用水硬度测定等,既能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又是对课堂的有效延伸,还能起到宣传效果。

2.3 加强科研思路引导

作为普通高校的化学专业毕业生,有一部分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还有较大比例学生进入企业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具有缜密的科研思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7,8]。教师在指导无机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通过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使思维系统化。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实验技能技巧的同时具有科学的实验思路,不仅知道如何操作某一个实验,还懂得如何设计成组实验,为以后从事更高级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现代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已经取得了不菲成绩,在其鲜明的特点下,一些弊端也开始显露。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先进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思想,对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调整改进,达到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合理配置,教学方式方法科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实验[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朱辉,张庆云,郝鹤,等.加强化学实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J].现代医药卫,2007,23(8):1260-1261.

[3]刘琴.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4):81-82.

[4]曹铁平.高师院校微型化学实验改革与创新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3(3):86-88.

[5]童吉灶,王典伦.改革无机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验能力培养[J].上饶师专学报,1994,14(6):88-91.

[6]茹婷婷.研究型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1(2):132-133.

[7]周金池,王美娟.研究生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改革思路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138-141.

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及发展 篇8

关键词: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发展

园林不仅是城市的容貌表现,更是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市民使用频繁的公共休闲场所。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以后,精神上更有多方面、多方位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园林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现代园林如何形成既有本土自然文化特征,又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园林文化,是摆在每一个园林师面前的挑战。

虽然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但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风景园林大师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应深入研究西方风景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可以说,设计观念的国际一体化和设计手法的中国本土化,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方向和捷径。

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并融汇贯通于实践之中。实际上,现代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无不从前人的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的设计理念与灵感。就中国传统园林而言,有许多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值得现代风景园林师去继承和发扬。

一、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园林是有生命的,其本质是一种追求愉悦的纯粹精神活动。园林的本质可以说是自然之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那么,也可以说园林文化的基本线索:使自然人化和使人自然化。中国传统园林的中国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将全园划分景区、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楼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大”和“小”是相对的,现代较大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分区以及较小的园林空间中景观的浓缩,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和造园手法。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2、布局流畅。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和整个园林的内容、形式、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使景观移步异景,也对场地的缺陷进行良好的弥补。用地广阔者不显空乏,狭小者不显拥促,狭长者不显冗长,扁阔者不显短浅。

3、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化选择植物种类、精心配置,充分利用自然形和几何形的植物进行构图,通过平面与立面的变化,造成抽象的图形美与色彩美,形成高质量的绿化景观,使作品具有精致的舞台效果;

4、抽象性、寓意性,具有意境,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它不脱离具体物象,也不脱离群众的审美情趣,把中国园林中的山石、瀑布、流水等自然界景物抽象化,使它带有较强的规律性和较浓的装饰性,在寓意性方面延续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

5、渐进的空间组织,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的局部,似乎是没有尽头的。过渡、渐变、层次、隐喻等西方现代园林的表现手法,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同样得到完美运用。

二、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是依据自然规律对遭到破坏的自然进行人工整治,或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形成具有自然活力的人类活动空间。现代园林提出的自然化的设计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模仿自然的概念,是要在原始的自然与营建的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联系,使营建的自然真正具有自然的功能与属性。因此,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中国风景园林师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的风景园林作品。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就像园丁一样,要充分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要精心选育适合这片“水土”的种子,并加以精耕细作、细心呵护,使其健康成长。

现代园林设计师要开阔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使中国园林和人文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得到延续和发扬光大。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人文,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

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再创中国园林的辉煌时代。

综上所述,深入了解国际一体化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借鉴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营造具有深刻内涵、本土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的风景园林作品,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杨彦.传统风景园林与当代中国景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7

[2]李岚.文化的表达与挖掘———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倾向性分析[J].规划师,2001年第6期.

上一篇:传染病管理相关职责下一篇:分子生物学总结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