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论述题答题步骤(推荐5篇)
一、辨析题
1.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
答:正确。(1)唯物史观既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论,也坚持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巨大反作用的历史辩论法,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2)唯物史观是唯物论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结果,因而也必然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二、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质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唯心主义哲学。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3)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时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于客观。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它在哲学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主要依据是:(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任何哲学理论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关系问题。(2)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哲学家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本立场、根本方向和路线以及基本原则和方法。(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哲学史上各派哲学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人们在实践中的一切活动,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件大事。都是在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指它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不仅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且还指它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成就,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式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事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改造世界,发挥其革命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只有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并在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其科学性。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伟大意义。
答:(1)列宁在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为物质下了一个科学而完备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而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它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了物质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提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的局限性。第四,它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同历史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5.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2)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处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关键;③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3)强调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不是要以它代替其他规律和范畴,而是要全面而有重点、完整而又准确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把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6.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答:(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规定着事物的特殊本质而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因为: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的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区别事物的前提。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其事物的特殊本质和规律,才能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③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具体矛盾的正确方法。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答:(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它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它把反映论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对社会的意识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全面地、科学地解释了意识和存在、主观和客观在认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反映论,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以,能动的反映论,既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又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1)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论,因而否认真理标准的客观性。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用客观事物本身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因此,也不能正确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①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因此,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在主观范围内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同时,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因为客观事物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相比较,同样也无法解决真理检验标准的问题。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同时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通过实践活动,就能够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相对照、相比较,检验出理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程度如何,即检验出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9.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1)所谓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物质要素。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总和。所谓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意识要素、精神活动和思想关系的总和。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既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也承认社会意识的相对的独立性及其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内容。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和变化。第三,社会存在的阶级性决定社会意识的阶级性。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存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三,每一种形式的社会意识具有自己纵向的历史继承性。第四,不同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具有横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0.简述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答:(1)所谓经济,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总称。其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其内容主要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包括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体制等方面。经济生活是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唯一途径,是包括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决定的意义。
(2)所谓政治,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总称。其目的主要是维护国家、组织、个人及其他权利主体的社会权益,其内容主要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规范权力主体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现象、政治活动、政治关系、政治体制等方面。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一方面,经济决定着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政治为经济服务,政治是经济的保证。
(3)所谓文化,就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总称。其目的是主要是满足人们 精神需要,其内容主要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包括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文化关系、文化体制等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是:一方面,经济决定政治,经济与政治一起决定着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反映着经济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11.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及其根据。
答:(1)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这两对矛盾之所以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根据是:第一,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基本关系,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二,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决定着每一社会形态的性质,决定和支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辩证联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在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12.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答:(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体现着生产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着生产中人与人的物质关系。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
(2)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相对活跃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13.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答:(1)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上层建筑是对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制制度与设施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称,体现着社会中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社会形态。
(2)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第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主要是: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1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不懈探索实际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5.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答: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由此可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四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它包含三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16.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1)1953年,党中央和毛泽东正式提出并完整表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得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二者相互联系和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17.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
答:(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这一概括,对于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9.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答:(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是有机统一的,二者不可偏废。但在当前应当特别强调和重视它的后一层含义。20.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答:(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它的简明概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本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21.简述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特点。
答:(1)第一步,现实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规划了21世纪中叶之前我国的战略目标和部署。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第一,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第二,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第三,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四,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22.如何正确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不是权宜之计。
(1)现在的世界时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孤立于世界之外、闭关自守是不行的。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就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学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科学观察的结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
(3)我国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迫切需要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以克服我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等困难;可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可以参加国际经济、科技、人才和信息的交流;可以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现代化。
(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国不仅目前需要对外开放,而且今后经济、技术水平提高了,仍然要实行对外开放。
2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必然性。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包括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①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正确的,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24.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答: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得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所决定的。具体原因是:
(1)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凭借自身的力量和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3)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控制着生产和流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切实保证。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2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③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①这些理论为打破传统观念,解除思想束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②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尊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26.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主要是: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营管理法制化,等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现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因而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27.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答: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28.如何正确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孤立于世界之外,闭关自守是不行的。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就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科学观察的结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对外开放。扩大开放可以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以克服我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知识不足等困难;可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可以参加国际经济、科技、人才和信息的交流;可以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现代化。(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国不仅目前需要对外开放,而且今后经济、技术水平提高了,仍然要实行对外开放。29.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各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外一切事务。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真正的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维护和平。我国的对外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因为:和平不仅是世界人民的愿望,也是我国人民的愿望;维护和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我国各国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平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0.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答:(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点:一是“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三是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置特别行政区。四是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三、论述题
1.试述坚持一1.试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答:(1)在实际工作中,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是从主观意志出发,自以为是,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的表现。(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所以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以下原理: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就是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理。这正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所要求的。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去认识事物,这就是坚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的原理。它要求我们指导实际工作的方针、政策,要与时俱进。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考虑时空条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就是坚持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的原理,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按照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实际情况,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坚持物质运动具有客观规律的原理。
(3)我国当前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就是要看它是否从这个实际出发,是否符合这个实际。
2.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目的。第一,中国解决自身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保证“一国两制”的贯彻执行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强大的物质条件。第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发展情况。
(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克服过去形成的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各种旧体制,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反过来,只有发展,改革才能持续下去,深入下去,才不会半途而废。
(3)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保证。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社会稳定,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是政策稳定。在改革和发展中,我们既要做到变,同时也要做到稳定,把变和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最大限度地把改革的深度、广度和发展的速度同改革、发展方案的稳妥、协调以及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改革促进发展。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
3.如何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答: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对依法治国的含义作了明确的概括:“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一科学论述,深刻说明了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所依靠的是宪法和法律。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要求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各种经济关系和各种经济行为,以法律形式建立起各种市场规则,形成完备的法规体系,为市场经济的有序性提供法制保证。
2)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历史上存在着人治和法治之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从封建专制国家到资本主义民主法治国家,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实行依法治国,这是我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
3)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稳定,是我们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都不能搞好经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妥善处理和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4)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建立起自己的法律制度。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民主制度、民主结构、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都需要有法律加以确认、规范,并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确立,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识的深化,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依法治国的新阶段。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其次,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最后,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昭示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必须是十分明确的,是不能动摇的。这对于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复兴,曾经进行过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但终因没有先进阶级和先进政党的领导而归于失败。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明确的革命道路,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总之,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必然结果。(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也是决定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的重要因素。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②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掌握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③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力量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④它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因而能够随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战胜任何困难和敌人。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巨大的政治优势,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合格的领导者。在当代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别的政治力量都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6.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答: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和相互关系是:
一、主观题考点分析
人教版的高中政治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内容, 主观题的考点也是针对这些内容而展开, 每一道题都有相对应考查的知识点。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6题给出了两段阅读材料, 材料一说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 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中国之谜”。材料二是说中国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 有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弊端。首先可以确定的是,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经济与生活方面的知识点, 问题一和问题二都是围绕经济与生活的知识点展开的, 提出的措施要注意实用性。一般来说, 主观题的问题设计是层层递进的, 并且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知识点相互交融。例如这道题的第三个问题考查的就是哲学常识, 要求学生用哲学的原理与材料的问题对应起来。
二、找准答题坐标
回答主观题首要的任务就是准确找到知识的定位, 这也就是答题的坐标, 所有回答的内容都要围绕坐标而展开。还是以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6题为例。材料一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这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基础。材料二反映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问题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问的是“中国之谜”的原因;第二个层次要求提出相关措施, 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结合哲学常识当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 分析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问题三就上升了一个层面, 要求学生从理性的角度, 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的现实意义。考生在回答时, 要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的具体内容列举出来, 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等。
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考生反映自己对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原理已经掌握透彻, 对每一个原理所有包含的具体内容也能一一列举出来, 但就是无法在主观题上取得高分。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回答原理的具体内容时没有注意与材料进行结合。回答原理的过程是摆道理的过程, 有了道理才能说服人。道理要怎样才能讲得透彻呢?这就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材料阅读题来说, 原理和实际结合显得特别重要, 要不然就失去了材料本身的意义。比较容易掌握的技巧就是, 抓住原理的层次, 或者说原理中的概念, 找到材料分析中与原理概念有关的点, 再将这些点按照原理中的关系模式表达清楚。有些主观题是要求学生表明态度的, 学生要注意在谈论问题的时候要作出明确的态度表示, 否则也会失分。
四、理顺逻辑关系
在高考评卷中, 很多老师发现, 有的学生对知识点有比较清晰的把握, 但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面面俱到, 答题时没有层次之分, 显得逻辑很混乱。所以, 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答题的技巧, 以便学生能够理顺逻辑关系。在考场上, 更改主观题的答案是很冒险的举动, 有可能会造成时间不够, 答题不完全的后果。所以教师可以在平常的训练中, 要求学生先在草稿纸上列举好提纲, 这一点对于问题层次比较多的主观题来说特别管用。这样回答的时候就知道要先说什么, 后说什么, 不会出现想到什么说什么的混乱情况。
五、明确评分要求
教师要在平常的模拟训练中, 让学生明确主观题改卷的具体要求。大致的要求有:1.按知识点给分;2.逻辑要严密, 层次要分明;3.书面整洁, 字迹工整, 语言规范;4.不允许出现方言和网络语言;5.原理和材料要紧密结合;6.切忌空题和从选择题中直接抄答案。
实际上, 主观题是一种相对发展成熟的题型,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固定的回答模式。如果学生的主观题答题技巧掌握得好, 是很容易在政治考试中取得高分的, 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平时模拟题的讲评中渗透答题的要领。
参考文献
[1]陆敬源.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要在“巧”上做文章[J].考试周刊, 2010 (3) .
[2]贾艳华.谈高中思想政治学法指导[J].才智, 2010 (33) .
自从2016年广东高考采用全国卷以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形式与往年高考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由原来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兼有的考查形式变成了单纯的客观题,题目由4道减为3道,分值也由原来的16分变成了9分。虽然考题形式和分值有所变化,但考查目的和能力要求依旧还是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在“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命题。
因此,解读论述文的客观题时,学生除了能够运用论述文的文体知识通读文本,对论述文本的结构、思路、大意了然于心之外,还需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即论述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考场中快速准确高效地解答论述文的客观题。现依据笔者多年来的备考经验,就论述文客观题的解答思路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明了转述方式
学生除了要明了命题者设置的干扰项的特征之外,还应懂得语言转述的具體方式。论述文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到客观题中,选项几乎没有照录原文语句的,都是对文章的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但这些转述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需要考生在全面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依据题干的要求,做出明确的判断。所以,了解转述的基本方式也是学生去伪存真、确定选项的重要前提。现就此问题谈谈命题者设置选项常用的三种转述方式:
1. 概括式转述
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判断这一转述是否符合原文语意,一定要注意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这种一般性结论是否可靠;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2006年全国卷第6题A项对应的原文是:“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
选项转述为:“大运河实际上是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这是一个典型的概括性转述。要判断它正确与否,要看转述中传达的两个信息是否正确:⑴大运河是否连结着中国古代几个重要的文化区域;⑵大运河能否算得上是连结这几个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原文的确列举了大运河流经的几个古文化区域,是不是“桥梁和纽带”原文没有明说,但从原文看这两个词用以概括大运河在贯通文化区域中的作用也是恰当的。因此,这个转述是正确的。
2. 具体式转述
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和结论的例证。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主要从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材料是否切合原文表达意图的角度去思考。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1题A项对应的原文是:“悲剧产生于社会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选项转述为:“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这是典型的具体式转述。选项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来解说了“悲剧”的形式,“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追求爱情自由”代表“真、善、新”的社会力量,在与“假、恶、旧”的封建势力冲突中失败,最终“双双殉情化为蝴蝶”。不难看出,这个转述可以看成是用事实来论证“悲剧”的一个例子,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命题者命题的意图就是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原文的意思。
3. 同义变式转述
同义变式转述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不作变更的转述方式。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种说法”。常见的变式句有两类:一类是单句成分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一类是复句中分句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因果倒置句、转折倒置句、条件倒置句、假设倒置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的互换等等。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恰当,可以利用句式变换的一些知识,方法来帮助解题。学生要特别注意那些摘抄原文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需要细致辨析,不可盲目认同;而那些变换了说法和表达方式且在原文中相应语句对应的选项,却不能轻易否定。毕竟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正确,关键还是在于判断转述的句子是否“同义”。
2015年全国课标卷I第2题D项对应的原文是:“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选项转述为:“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这个转述实质上就是由上面那段文字转述而来,只是将原文“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变换“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提供了技术条件。”仅仅是句式变换了一下而已,语意丝毫未变,完全符合原文的表述,是正确选项。
二、辨识陷阱类别
全国卷论述文阅读都是客观题,题目中凡是不符合题意和原文的选项都是对原文的理解或分析推断有误,都是命题者设置“虚假信息”的陷阱,所以学生在解答客观题时首先要能够辨识命题陷阱。一般论述文客观题常设的陷阱有:
1. 偷换概念
故意将选项中的重要概念予以错误解读,乍看与原文一样,但仔细推敲琢磨,却并非一回事。2016全国统一卷第1题D项“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据原文第1段“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可知,是“卜辞资料”印证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属于偷换了概念。
2. 张冠李戴
这种干扰项常常把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是乙的观点。2014年课标卷Ⅱ第3题B项“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原文第3段有“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者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的表述,可见选项的主体应该是“各个行会”。
3. 无中生有
即原文中无此论断而主观臆测,导致选项的分析与原文的论断出现偏颇,甚至风马牛不相及。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第1题A项“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比較原文第2段的表述“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的”可知,此选项于文无据,文中只说明“典”是宋代形成和发展的。
4. 故意扩大或缩小
这种选项往往不是原文的真实表述,而是夸大或缩小某种作用、程度和范围。2016全国统一卷第2题B项“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据原文第4段“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可知,命题者故意将“旧史学”的修饰语“一切经不住史证的”删除,导致“旧史学”的范围扩大。
5. 断章取义
指选项概括原文内容不全面,并据此曲解文意,妄下结论,得出一个错误的论断。2015年四川卷第1题C项“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而原文第2段只说了“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完全是命题者曲解文意的错误推断。
6. 混淆已然与未然
命题者有意将文本中“未然”“将然”或推向的结果,说成“已然”的结果。即有意将原文中没有发生的事情说成已经发生。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5题B项“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就是将文本第1段“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这种将来可能发生的现象说成了既成的事实。
7. 混淆或然与必然
命题者有意将文本中“或然”或可能的结果,说成“必然”的结果。即有意将原文中可能发生的事情说成必然发生。2014年安徽卷第3题B项“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的倾向,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就是把原文第3段“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中的“可能”表示的或然状态说成“势必”的必然状态。
8. 混淆肯定与否定
即命题者在选项转述时故意用一些具有否定意味的词语或变换句式的形式来改变原文的肯定或否定判断。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第4题C项“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原文第4段结尾“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肯定了“人们”是可以“获得悲剧感”的,选项却故意否定。
9. 强加因果
即将原文中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说成是因果关系。2015年全国课标卷Ⅱ第2题A项“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而原文是“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原句中“召唤结构”与“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三、定位检索信息
论述文阅读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地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答案一定在文本中,我们完全可以凭借客观题中各选项提示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1. 明确题干指向
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前提。明确题干的“指向”,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审题时要知道命题者设题的角度和考查方向,每一道客观题的题干都包含了许多有效的答题指向信息,这些信息对我们确定答题区间和正确选项既是一种提示,也是一种限制。
①审清题干要求是选择“正确”选项还是“错误”选项,是选择“符合”原文选项还是“不符合”原文选项。全国卷的论述文客观题都是单选题,因此,学生在确定某一个选项的过程,实际上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过程,所以在审题时务必要明确“排除”的依据。
②审清题干筛选信息的标准或依据。学生要关注题干中“表现”“原因”“结果”“观点”“性质”“主旨”“思路”等关键词,正确选项不仅要符合原文表述,还要符合题干要求。如果学生只看是否符合原文,而忽略题干要求,就有可能出现“选”非所答的问题。
③审清题干提示的信息检索区间。有的题目并未关涉全文,它只是针对文本的某一个段落或某几个段落设题,解答时只需关注题干相关涉的段落即可。此类题目往往有关键词提示本题的信息检索区间,因此,学生在整体阅读时如果能够根据题干中“关键词”的提示快速精准 “定位”,确定与本题相关的段落、语句,无疑会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答题的准确率。
④审清题干的命题特点。一般情况,不同的题型,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也有所差别,学生在审题时如能注意命题特点与“陷阱”的某种联系,就能快速发现错误选项,准确答题。譬如“理解概念題”,常用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扩大或缩小范围等陷阱命题;“理解句子题”则喜用曲解文意、混淆肯定与否定、混淆已然与未然、混淆或然与必然、加深或减轻程度等陷阱命题;“筛选信息、理解文意题”爱用偷换对象、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范围等陷阱命题;“推断题”由前提和结论组成,学生要注意前提是原文的内容,结论是由前提推断出来的。只要前提正确,即使结论不是原文的表述也是正确的。所以命题者设题时往往用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将可能当肯定、加深或减轻程度等陷阱命题。
2. 强化文本意识
一般论述文的阅读,无论是理解层次的还是分析综合层级的,解读必须依照文本,客观题的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确定选项信息来源的“源头”,然后将选项的表述和原文结合起来,两者对照,确保选项判断的准确性。
①区间对应意识。即选项的内容,必须在原文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相关段落或语句。
②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的对应意识。判断选项是否正确的依据是文本,所以,学生在解答客观题时必须将选项表述与其对应的原文内容进行比较,区别异同,做出判断。
③原文与引文的对应意识。作者在论述文中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时往往会引述他人的观点看法加以佐证,故学生在阅读时要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的对应关系,把握作者引用的目的和二者之间的异同。
3. 锁定答题区间
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语、文本的照应词语确定与选项对应的照应句。有的题干有明确的阅读区间,学生可以直接锁定答题区域;有的题干却毫无提示,这时学生需要把题干中有引号标明的词语或其他关键词,在文本中找到他最先出现的段落,然后以此为中心,上下检索,确定信息区。与选项对应的信息一般集中在一个段落或者一个段落的某个层次,但亦有分散在互相补充的几个段落或层次。学生需要仔细分析比较,然后据此确定相应的答题区域。
四、比较原文选项
在框定的阅读语区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句,比较选项和照应句,看是否有表述差异。对学生来说,理解和分析的重要信息就是指题目选项中所涉及的,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不是直接采用原文的语言,而是改头换面,有所转换,或者是故意设计陷阱,所以,学生必须熟悉命题者设置陷阱的规律,检索出选项中命题者作为干扰和迷惑的虚假信息,然后排除干扰,不为所惑,才能对客观题选项的正误做出快速而又准确的判断。具体而言,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
1. 比较逻辑关系的变化
论述文在论述某一论题时,必须阐明不同概念、论断之间的逻辑关系。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因果、条件、转折、主次、总分等。比较选项和原文时,要特别留意命题者在选项中是否故意混淆或颠倒了原文的某种逻辑关系。2015年四川卷第2题A项“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与之对应的原文是“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原文并无“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的前提,可见此前提条件是命题者故意添加的。
2. 比较语言分寸的变化
论述文在阐述观点时,要求语言严谨,其褒贬好恶必须旗帜鲜明,不可含糊,故其在一些时态、程度、范围、语气等方面的表达上力求恰当准确。常见的表示分寸的词语有表时间先后的“目前、有时、将会、在……时、当……时、某时、某年”等;表范围大小、数量多少的“一些、有些、几乎、全部、全不、全都、所有、普遍、绝大多数、除……之外、到……为止”等;表程度深浅、质量好坏的“更、更加、尤其、最”等;表推测或肯定“也许、或许、可能、大约、大概、已经、不一定、不可能、一定、必定”等。学生在比较选项与原文时,应高度关注这些表示语言分寸的词语的变化,以免落入命题者的陷阱。2013年山东卷第2题D项“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原文第4段是“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却“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显然,命题者有意将原文表推测的“似是”变成了“现实”。
3. 比较论断成立的依据
论述文的论断一般都是在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缺少了某些特定的条件,有的论断可能无法成立。辨析选项是否符合原文表述,不仅要看主要论断是否一致,还需特别留意选项在转述原文时,是否有遗漏、更改或增加了某项前提。2012年辽宁卷第1题C项“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是人与自然不再对立”,其对应的第1段原文是“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原文用“不管”来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是无条件的,不会因外部条件而改变结果。选项在转述时却变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的必要条件就能实现“人与自然不再对立”的结论,从而改变了原文结论成立的依据,也改变了原来的结论。
五、选项复位验证
选项的确认不是凭空进行的,是学生在充分理解并把握文本内容的前提下,从原文中找出依据与选项进行对比、辨异,用超人的语文智慧识破并躲过了命题人设置选项的种种陷阱,最终才做出的判断。所以,确定客观题的选项后,还应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原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词义连贯,意思准确即为正确。
总之,论述文客观题在设置正确选项时,往往运用“似非而是”的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远离”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相符。为达到相应的效果,往往在变换句式时运用合理的省略、调序、增添、替换、归纳或发散,这种合理的省略、调序、增添、替换、归纳或发散就是正确的表达式。
这是考生应该了解掌握的正确表达式,它代表的是合乎逻辑的正确思维方式。为此,我们必须回顾复习相关的语言学、语用学知识,面对文本能准确转换,以期自如应对。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关注“陷阱”的设置方式上,需知所有的“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都将成为考生失分的陷阱。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高考真题中学”,“在专项训练中学”,经由经验、探究来学习。一旦学生真正形成准确、快速阅读的能力和正确转换的逻辑思维能力,论述类文章阅读得高分甚至满分是不难的。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 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 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三、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答:(1)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其二是相对于 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其三是相对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言,事物没有发生那种形式的运动而处于其他形式的运动之中。
(2)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 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是无条件的。所谓静止是相对的是说,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另 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即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在运动与静止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四、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 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具体 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是指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 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这是指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 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 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五、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1)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所谓联系实质上是矛盾与矛盾、矛盾这方面与矛盾那方面的联系,所谓发展实质上 是矛盾推动下的发展。第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 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二方面的展开。第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而是否承认矛盾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第四,唯 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则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2)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但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要在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完整地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六、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1)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 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实践的。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实践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 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七、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1)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两个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 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两个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 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特点、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与理性 认识的统一主要表现在: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理性认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不上升到理性认识,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了感性因素。
八、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答:(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第一,劳动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觉活动。第二,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 工具。第三,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人类自身为主体改造整个世界并创造人化世界。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 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九、简述劳动创造了人?
答:(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更是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主要是:第一,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变为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也使猿的前肢变为了人的手。第二,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意识具有了物质的外壳,从而使抽象思维和意识的交流成为可能,动物心理才变为人的意识。第三,劳动合作的需要 产生了人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标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变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猿之间的动物群体 关系变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十、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1)国体亦称国家的类型,指的是国家的阶 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它联合哪些阶级去统治哪些阶级。政体亦称国家的形式,指的 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2)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政体是阶级统治的具体形式,所以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十一、简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答:(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 化。第二,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也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十二、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答:(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 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 展。
十三、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答:(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 务的。第二,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三,从性质上 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 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十四、简述人的价值?
答:(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
(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
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
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卷面欠规范: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科的考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五)、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2、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6、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六)、从高考阅卷看怎样答政治主观性试题
1、要想方设法使你的答卷成为能够得分的答卷——这是前提
2、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关键;
3、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这是保证
考生能够赢得同情分通常有以下表现:
(1)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
(2)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
(3)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
(4)考生答卷字数适中。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题的字数控制在50~60字以内,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在30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眼力,产生厌倦情绪。
(5)除上述情况外,试卷要保持完好,不要有擦破,划破,让人怀疑可能做记号。
返回目录>>>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题型分析
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政府、公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家整体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返回目录>>>
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3、(有利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资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题型六“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技巧】: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
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依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回答时先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态度要鲜明。
题型七“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题型八“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解题技巧】:答案构成:(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题型九“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前后相继的关系。其中又以(1)(2)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返回目录>>>
主观题失分的主要表现
1、审题不清,答错答题的范围,即答非所问。 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政治常识甚至哲学常识的知识来回答;题目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来回答。
2、张冠李戴,答案前后不对应。 这在哲学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面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面却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等等。
3、盲目调用知识,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而是使用文学化、生活化的语言答题。 例如,有些学生在回答通货膨胀时不是说国家发行的纸币量多了,而是说国家把钱发多了;物质决定意识说成物质决定想法;国家职能说成国家做事等。
4、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 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写成人民民主专制;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5、思维混乱,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 “会而不对 ”、 “对而不全 ”、 “全而不准 ”的现象。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论述题答题步骤】推荐阅读: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套路09-25
成人高考政治考试10-29
云南成人高考政治复习07-09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要点09-13
成人高考时事政治10-19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库05-24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方法11-04
高考政治答题思路及方法总结10-09
2024年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训练07-17
成人高考经验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