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精心培育企业文化(精选8篇)

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器集团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是国防工业呈现出竞争开放的格局和互联网时代的跨界竞争、快速竞争,使集团公司转型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深化改革新突破的使命前,如何凝聚起近三十万兵工人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应对、积极作为,文化的作用愈加重要,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影响甚远,文化软实力的培育正在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争夺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因此,兵工企业坚持“统起来、深下去”的思路和方法,加大力度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培育和创新企业文化势在必行。

坚持“三个需要”,注入兵工文化新活力

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兵工企业文化要和国家战略结合,重要一点就是要落实核心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没有精神支柱、没有道德支撑,企业就走不远。兵器集团作为服务国家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兵器集团科学发展、做优做强、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要求。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兵器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教育全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员工心理形态的转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员工共同追求、共同向往、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真正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教化作用和规范功能。企业的文化责任,既符合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当企业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协调、相融合时,文化的力量就会被激发,并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因此,动员全体员工立足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必须担当的责任。

二是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员工思想多元化的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进行了新的全面部署。集团公司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任务十分繁重,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多样化、劳动关系契约化趋势愈发明显,企业员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员工与外界社会的联系、交往日益频繁,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增多,来自外部的各种思想、观念对职工的影响不断增强。其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极少数员工“精神上缺钙”,缺乏理想信念,淡化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些员工期望值与现实生活有较大落差,心理失衡等。在这种条件下,抓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加大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人民兵工精神的宣传力度,加大企业模范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讲好兵器的故事,传播好兵器的声音,进一步统一全集团员工的思想,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三是实现兵器集团基业长青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基因和灵魂,是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一个企业的控制力仅靠资金等硬实力支撑是很有限的,只有依靠强大的文化力才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就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做出精辟的阐述:“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当前,面对保增长的巨大压力和转型发展、深化改革的繁重任务,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兵器工业,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通过开展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促使集团公司上下摒弃旧观念、旧思想,消除思想上的困惑与疑虑,牢固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与转型发展、深化改革相适应的观念,发挥文化潜在的巨大力量,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凝聚起全集团推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面对新挑战,进一步推动兵器工业实现转型升级。

坚持“一主多元”,打造兵工文化新合力

所谓“一主”,是指企业文化的统一性,即共性;是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对兵器集团而言,就是我们的价值理念体系。兵器集团价值理念包括核心价值理念4个主元素和子文化理念10个方面。其中,企业使命的两个服务:服务国家国防安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它的内涵至少包含五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国家利益”,这是兵工人必须坚守的;第二个元素是“国防担当”,这个担当包括能力、技术、水平,在国防建设、国家安全中,我们更应彰显这个担当;第三个元素是“社会责任”;第四个元素是“人民情怀”,人民兵工精神充分彰显我们的人民情怀,是我们兵器的灵魂,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植根于人民,既是灵魂也是根基;第五个元素是“再展雄风”。过去人民兵工为共和国的建立、为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更需要与时俱进将“幸福兵器”、“法制兵器”等元素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引领兵器人立足新起点,做出新贡献。关于10个子文化理念的内涵,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内容、准确释义,丰富内涵、突出特色,而不是简单的引入。

所谓“多元”,是指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即个性;也就是各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出行业特点、体现出单位特色、体现出员工的个性化需求等。就是以兵器集团价值理念体系为统领,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融入到中心任务,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研发、管理、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特别是要融入到员工群众的行为习惯中,培育和提炼反映本单位特色的企业文化或文化元素,使之更具操作性和适应性,并形成体现出结合实际、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化。

文化的一致是企业灵魂的统一,是企业的重要纽带。没有统一的文化建设要求,就不能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氛围、统一的企业形象和统一的企业品牌。大力推进“一主多元”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就是要所有员工清楚地认识兵器集团价值理念体系与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实现兵器集团公司上下企业文化底蕴相同、特色鲜明、基础扎实、薪火相传的目标,用“一主多元”企业文化体系统一思想认识,打造兵器形象,凝聚发展力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为兵器工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坚持“把一切献给党”,增强兵工文化凝聚力

“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我们传承光大了几十年,在战争年代,在建设时期,是时代的生动写照。在改革开放时期,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把一切献给党”人民兵工精神的内涵是什么,需要进一步挖掘。不能光喊口号,要与时俱进,要研究,要发展。坚持创新思维,抓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停滞不前,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满足现状。特别是我们要用互联网思维思考企业文化建设,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互联网的全面社会化对我们提出了新挑战。因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

大力推进集团公司“一主多元”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必须继续弘扬人民兵工精神和老一辈兵工人的光荣传统。在人民兵工8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兵工人奋发有为,涌现了一批以吴运铎为代表的人民兵工战士。进入新时期,集团公司广大员工继承老一辈兵工人的光荣传统,践行着新时代的人民兵工精神。我国三代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同志一生坚守着“把一切献给党”的庄严承诺,用人生的余年执着攀登技术科研的巅峰,被誉为“独臂总师”,是一名自学成才、从“土八路”成长为高科技兵器专家学者的传奇人物。他身残志坚、博学睿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有功不傲,多次放弃各种荣誉和利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老专家的优秀品德和光辉形象,闪现着人民兵工优秀文化的光芒、积淀着兵器工业厚重的文化底蕴。新时期,兵器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挖掘以祝老为代表的一大批兵器优秀员工的先进事迹,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企业文化案例,讲好兵器故事,让全体员工切实感受到优秀文化、典型事例带来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广大员工主动服务兵器集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锻造兵工文化生命力

总书记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文化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持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诸多内容。企业文化是管理运营之道,这个道是要把握企业内在潜力、内在深远的发展力量,必须具有自己特色。因此,第一,要重视战略文化。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非常重要,战略文化要跟进。战略发展的方向必须让全体员工尽快地了解、认同,变为自觉的行动,要能够激发起员工的热情。第二,要建设人本文化。大力营造尊重人、塑造人的文化氛围,搭建企业人才成长的平台,使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共增长。必须把企业的精华荟萃引入到领导层面来,同时注重发挥员工的责任感,一定要把个人的目标同企业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人人以企业为家,我就是这个家的一分子。第三,要规范制度文化。主要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制定完善企业用人规划和经营管理制度,让员工参与管理等等。第四,要打造团队文化。现代社会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靠团队。第五,要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才能注入活力,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企业发展生生不息。

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和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提炼形成既突出兵器特色,又彰显时代精神,既涵盖集团价值取向,又体现人本精神的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兵器特色不能丢,这是我们的根,这是我们的魂。时代精神也不能丢,形势发生了变化,兵器文化的内涵理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各单位要在兵器集团统一价值理念体系的统领下,处理好“过去”文化与“现在”文化的关系,做好文化衔接,但绝不能推倒重来;根据不同行业特点、企业特点和地域特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补充,正确处理好“树干和树枝”的关系,真正实现“把集团价值观传递到每个单位、每名员工,形成全集团统一的文化意识”,时刻展现兵器文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坚持“五个融入”,提升兵工文化管理力

兵器集团的价值理念和子集团、直管单位的特色文化只有进班子、进部门、进班组,进岗位,传递给每一名员工,并让员工理解、接受、认同,最终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才能实现企业文化真正落地,将企业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管理力。

一是融入中心工作。将企业价值理念融入到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科研技术、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转化为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岗位职责、行为规范,体现到奖惩激励、人才培养、干部任用、日常管理等制度中,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管理内容,使文化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相融共进。把文化建设融入团队建设,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注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实施员工关爱工程,推广员工帮助计划,形成“企业关心员工、员工关心企业”良好氛围。围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发挥集团文化的统领作用,着力开展与企业管理互动的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活动,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上下功夫,将核心价值理念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文化落地。

二是融入制度机制。制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推进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要将企业文化的要求“渗透”到相关的制度之中,变无形为有形,变柔性为刚性,形成规范化、人性化的约束机制,为企业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这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明晰企业的每一个工作流程,把复杂的事项简单化,把简单的事项流程化,用流程来推动工作,让员工通过流程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从而使企业管理不断向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工作流程中,用制度、流程来保证员工“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

三是融入领导行为。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一定是领导人员“说”和“做”高度统一的文化。实现集团公司企业文化落地,关键是“从领导抓起、从领导做起”,缩短“说的”和“做的”之间的距离。首先,领导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领导人员要在自己的管理行为中处处体现出本企业的文化特点,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品位,带动广大员工自觉效仿和实践企业文化,使社会公众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好地认识企业的文化内涵。其次,领导人员要亲自宣讲文化、解读文化。领导人员要像“传教士”一样,不断地向员工宣传企业文化、解读企业文化。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必须对兵器集团企业文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领导者就要不厌其烦地、重复地在各种场合、把握各种机会宣讲文化,让员工切实感觉到集团文化如此的重要、如此的受到尊重。

四是融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不仅是外在的规范和准则,更是发自员工内心的一种“态度”。当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被认同,荣誉感较强的员工就能立即改变,让自己的行为方式符合企业的要求。在强化员工队伍建设、引导员工身体力行文化方面,首先,开展各层级的文化培训活动,让各级员工了解熟知集团公司价值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检讨”以往言行中违背兵器集团文化的做法,通过“纠偏”把思想、行动统一到集团文化上来。其次,组织文化推进承诺活动,根据文化落地的目标要求,从每名员工到各级领导进行文化推进承诺,并对承诺、践诺情况进行评审和奖励。第三,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符合企业文化内涵的先进人物及事迹。要重视典型选树,挖掘符合文化理念倡导的学习榜样,并加以宣传和推广,既让“榜样们”坚持自己的行为方式,也让其他员工按照榜样的行为去改变自己,争取成为新的“榜样”,形成人人践行兵器工业核心价值理念的生动景象。

五是融入考评体系。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开展企业文化管理考核评价,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找出文化落地的主要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推动企业文化落地。首先,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企业文化落地目标任务的考核,明确领导人员在文化落地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让领导人员真正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并带头自觉践行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其次,加强对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考核,引导各单位结合实际创新性地推进文化落地,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习惯中。第三,完善即时奖励机制,对符合企业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的人和事及时给予奖励,反之则要及时给予提醒甚至处罚,鼓励更多的员工遵守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立足本职为改革发展做出贡献,培育形成文化的正能量。

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篇2

一、把安全理念和岗位技能作为安全文化的“根”来浇灌, 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文化水平

1. 加强理念渗透, 促进行为养成。

公司以煤气化《企业文化手册》为主要内容, 通过广播、办公楼前的电子屏、宣传栏、班前班后会等媒介和形式, 座谈、讨论、竞赛、考试等手段, 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理念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让职工熟记理念、认识理念、理解理念、践行理念, 并成为企业与职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 使职工从服从管理的“要我安全”逐步转变成自主管理的“我要安全”, 基本上形成了“四个没有”的共识: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 没有安全就没有员工的家庭幸福, 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没有安全就没有矿井的稳定发展, 安全文化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2. 加大培训力度, 促进全员素质提高。

面对煤矿工人素质差异大的实际, 强化培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本着“干什么, 学什么, 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 注重发挥公司四级培训基地的作用, 对各个工种的岗位技能采取不同时间、不同内容、不同要求、不同措施的方式进行培训, 采取了脱产半脱产、班前班后、夜校等形式, 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注重了培训的实践性, 提高了培训的时效性,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仅2009年就组织内外培训100余期5000余人次, 为全面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把优化环境作为安全文化的“基”来夯实, 努力规范形象识别系统, 着力拓展视觉文化, 切实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1. 加大投入, 着力打造神州煤业特色的视觉文化。

先后投资数百万元硬化、绿化、美化了公司环境;投资建立了井上、井下文化长廊, 井上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神文明建设、廉洁文化、精细化管理为重点, 制作、悬挂文化牌匾80余块;井下以安全文化为重点, 在井下候车室和750大巷制作了安全文化长廊, 内容涉及“安全知识50条”、“安全文化理念”、“安全警句”、“安全漫画”等, 悬挂安全警示牌60余块。通过悬挂文化牌匾, 制作文化漫画, 有效丰富了企业文化, 特别是安全文化的内涵, 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稳步实施。

2. 加大安全设施硬件投入, 努力改善安全生产的内外部环境, 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几年来, 公司坚持按吨煤15元提取安全管理基金, 逐步加大安全设施硬件投入, 收到良好效果。先后投资90余万元安装和维护了监测监控系统, 投资10余万元购置了便携式瓦检仪190台, 投资50余万元更换了KL4LM (A) 型矿灯900盏和1000余个化学氧自救器等, 通过加大安全投入, 有效改善了安全生产环境, 促进了公司的安全、稳定发展。

三、把安全管理作为安全文化的“干”来塑造, 促使安全理念转化为职工的安全行为方式, 做到了“三铁” (即:

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 、“五勤” (即:脑勤、眼勤、口勤、腿勤、手勤) , 树立起了“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安全管理理念, 安全文化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为了充分发挥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公司重点抓了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检查及制度建设三方面的工作。

1. 大力加强安全教育, 促进安全素质的提高。

通过队组班前会、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办公楼前的电子屏、安全知识问答竞赛、部门部务会、中层干部大会、每天早上的生产调度会、公司广播站等形式和媒体大力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宣传贯彻上级安全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 宣传、普及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大力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努力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 为公司安全生产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2. 大力加强安全现场管理, 促进安全生产的稳步推进。

通过每周一的安全大检查、每周五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 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井上、井下现场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和标准化建设工作, 抓“三违”, 查隐患, 堵漏洞, 盯重点, 守关键, 使事故在萌芽状态便得以消除, 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促进了公司的安全生产, 2009年共组织各类安全检查90余次, 查处安全隐患1000余条, 安全罚款20余万元, 实现了安全生产无重伤、无死亡事故的好成绩。

3. 大力加强安全制度建设, 促进安全管理上台阶、创水平。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促进了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上台阶、创水平。几年来, 先后出台了《安全目标管理及奖惩制度》、《安全奖罚细则》、《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安全监控管理制度》、《“一通三防”工作实施细则》、《领导干部深入井下的规定》、《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机电专业职责范围及相关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职工休假请假及考勤制度》、《井下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坑木、火工品、坑代品管理制度》、《井下隐蔽工程、生产影响签证工等报批审核程序管理办法》、《瓦斯治理责任制》、《安全质量标准化奖罚细则》、《山西神州煤业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关于领导干部包队盯面的实施办法》、《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制度》等。由于注重加强基础管理, 注重规范日常工作行为, 注重加强制度建设, 基本实现了以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理想效果。

四、把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安全文化的“枝”来培育, 以安全质量标

准化为载体, 促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

1. 提高认识, 抓好制度落实。

公司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组, 并细分了各个专业组, 每个专业组均由一名公司领导负责, 明确了责权利, 为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夜校等多种形式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进行反复学习贯彻, 做到了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年有总体安排、部署和目标, 月有重点工作安排、督查、检查和考核 (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奖罚额度占工资收入的30%) , 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得以有效推进。

2. 围绕工程质量等级化、工作质量程序化、岗位操作规范化、文明生产日常化, 注重做好“五个坚持”, 达到“四全”, 严把“三关”。

“五个坚持”是指:坚持纠正习惯性违章, 坚持使用前探梁连锁, 坚持消灭电气件失爆, 坚持完善皮带机保护, 坚持工作面监测监控。达到“四全”是指:领导机构完善健全, 管理制度资料齐全, 图纸记录齐全, 硬件装备齐全。严把“三关”是指:严把工程关, 严把运输关, 严把“一通三防”关。通过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始终坚持常抓不懈, 稳步推进, 扎实实施, 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逐渐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促进了公司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基本实现了又好又快、安全、高效、和谐发展的目标。在太原煤气化公司以及上级有关组织和部门组织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中, 公司矿井达到国标一级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五、把班组管理作为安全文化的“叶”来呵护, 努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通过加强班组建设, 建立了班组《岗位生产责任制》、《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制度》、《文明生产制度》、《劳动纪律和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各种例会制度》等, 出台了《班组精细化管理方案》, 对班组“两长五大员”的产生、培训、责任与权力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对班组生产和服务管理、安全环境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现场管理、基础管理、政治思想道德宣传教育管理六个方面的考核细则做出详细安排和部署, 从根本上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2009年还推行了班组长竟聘上岗, 对班组的设置、待遇、竞聘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采取了理论考试、面试、民主测评、部门推荐、领导班子集体上会研究、党政联合下文聘任的竞聘程序, 既规范了管理, 又促进了“比、学、赶、帮、超”氛围的形成, 为全面完成公司年度奋斗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篇3

《2011版课程标准》中,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纳入了课程资源系列之中。那么,如何把握校园文化的精神实质,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呢?

一、道德修为,树立培养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呈现出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从而导致了文化内容的不断扩展,个体精神的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是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认知冲突、道德迷失,影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面对文化开放、多元性带来的挑战,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核心的道德观、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教师对学生、学生与社会的对话与沟通,使道德文化教育具有指导性,让学生在认识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注重道德文化教育的细节,并将日常小事纳入教育行动之中,哪怕是一句“谢谢”也让其体现“润心”之功效一言以蔽之道德文化应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知行统一树立良好的道德文化标杆。才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人生境界。

二、校园环境,争创“儒雅”之风

校园是学生在校活动的外部条件,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努力营造整洁、美观、雅致、富有人文情趣和感染力的校园环境。比如:宣传标语的设计既要有目标导向作用,又要注重人文关怀;花卉景观的设计既要有视觉的享受,又要受到心灵的陶冶;教室的布置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又要体现班级的特性,彰显独特的个性等。

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力求在“精、美、独、特”上下功夫,要美而不俗、艳而不骄、香而不腻、散而不乱。要让每个角落都会说话,每块绿地都能育人,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启迪智慧、展现风采的目的。这才是:草木含情迎骄子,景物怡人现性情,笔墨达意传风采,款款深情蕴其间。

三、日常管理,彰显人文精神

学生作为一名独立的个体,有着他们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原则习惯等,但学校作为一个集体,又要有管理的原则、方式、方法。这就要从高起点、高标准出发,全面规划学校的工作,确定学校的长远目标和发展方向,建立比较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形成有优良、和谐、长效的学校管理文化。教育工作者应以平等的态度去为学生的成长把舵护航,使之学会做人、学会思维、学会生存,以“人文主义”精神作为学校管理的准则,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创造为统帅。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高智商”的人才。

基于这一点,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应以激励表现为主,以批评纠正为辅,以引导启发为手段,因人施教,共同进步,真正体现学生的均衡发展,唤起每一位学生的成才欲望,将被动管理转化成为主动发展,化外部条件为内在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活动展示,体现蓬勃生机

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调和剂,更是塑造学生健康心态、良好性格的奠基石。校园活动开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气,活动有声有色,则学校气脉旺;活动淡化如水,则学校气脉衰。因此,学校应在紧张的教学之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学识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个性特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为学生“学以致用”搭建一个平台。

活动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如:文艺演出、体育竞技、演講比赛、科技展览、知识竞答、社会实践调查、参观访问、旅游观光等,无论哪一种活动,都应该制定方案,考虑周全,组织严密,确保活动有始有终,达到实效,要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互利互补,从而完善对学生的教育体系。

五、人际交往,塑造健康心态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社会的每种元素都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学生、老师、领导之间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心态决定成败”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学校和谐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应该是绿色的、环保的、和谐的、健康的。

人际交往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如何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呢?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利禄不惑、得失不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己所能为社会、为他人施以爱心。同时,让学生在丰富真实的交往案例中掌握基本的交往常识,发展初步的交往技能,拥有积极的交往行为,培养良好的交往情谊,从而促其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为今后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如何培育企业文化 篇4

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和非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是营销学里的概念: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立法”。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内部隐含的主流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企业文化可以使公司产生凝聚力并且提供竞争优势。

非标准答案是我的理解:

1、企业文化是一种宗教,在企业这个教堂,通过制度、管理、传播、会议、形象包装等综合性的手段,修订和凝聚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并试图使价值观得到相对的趋同性,认同企业的作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成为企业价值链的组成部分并分享部分利益。相信信仰忠诚的员工会为该宗教奉献更大价值,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些忠诚的信徒将获得比其他信徒更好的待遇以带动其他信徒的信仰提升。

2、企业文化是从上至下的文化,也是老板文化,不要试图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企业的文化,除非你是企业的拥有者和决策人。

3、培养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的最高领袖是否具备一种稳定的气质或明确的价值观点,并有专门的人根据这种气质和价值观,对企业进行制度的修订和明确的行为规范。通过不断执行和检查来确保行为被实施。

4、做不到明确的规范,也会形成企业文化,但这种文化的精粹形成的叫“混乱”和“内讧”。事实上,不管企业是否推进,任何组织都会形成文化!

相关介绍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基本概念

企业文化

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1]),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式

打造餐饮连锁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一般是在健全的领导机构领导下,做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即对企业文化现状的调查研究与评价,企业文化理念的定格设计,企业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实践巩固,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在实践中,这四个环节构成餐饮连锁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循环往复,促使企业文化不断升华,趋于成熟。

主要特点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1.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2.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3.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4.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5.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6.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1.如何倡导企业文化

2.如何宣贯企业文化

3.如何打造感恩企业文化

4.如何搞好企业文化

5.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

6.如何打造一个企业文化

7.如何建立健全企业文化

8.什么是企业文化

9.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篇5

近年来责任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方面逐渐被企业发展所重视。特别是对于煤炭企业,责任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资源,是员工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通过上下共同遵守,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每个人的思想。所以说,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责任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责任文化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一、找准定位,如何提高责任文化认识。

责任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个突出的子文化品牌。在企业文化整体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即对家庭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如果说智慧和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样东西更为可贵,那就是担当责任的精神。责任是每个企业的文化之源。企业要想成就百年基业,责任必须贯穿始终。如果在企业文化中强调员工做事必须从小处培养员工的责任心,从大处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并使员工养成自觉的行为,那么这个企业员工的责任文化就已经形成。

二、明确重点,如何发挥企业文化作用。

(一)责任文化可以激发员工潜能。强烈的责任意识,是履职尽责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员工的责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员工责任意识的匮乏,往往会成为一个企业运营不善的直接原因。深化责任文化培育,会引爆员工的内

1在潜能,使员工抛开任何借口,将自己的忠诚、责任和热情内化为尽职尽责的动力,彻底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

(二)责任文化可以凝心聚力。责任是凝聚力量的纽带,人人主动履行职责,才会形成整体合力,才会想法设法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一旦员工形成明确的个人责任意识和勇于负责的理念,企业的执行力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运转会更加流畅、高效。只有共同担当起责任,形成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氛围,才能保障公司安全生产。

(三)责任文化可以提高工作质量。煤炭生产工作担负着重大责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与煤炭安全生产直接相连,每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打造具有企业工作特性的责任文化,让责任贯穿工作全过程,能够使员工按时、按职、按量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和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

(四)责任文化可以抵抗企业风险。大力加强责任文化培育,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于进一步认清严峻形势,增强应对挑战的信心,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针对煤炭企业来说,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全体员工共同担当起责任,立足本职工作,严格执行流程,认真落实工作计划,严把工作质量,安全高效,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责任文化可以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犹如一个生命体,由数以百万计的细胞组成,这个生命体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到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每个细胞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煤炭企业来说全面履行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生产保障

能力,是共同面对的目标责任。这就要求以企业利益为重,处处为企业着想,全身心投入工作,明确本职工作责任,全力以赴保证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紧贴实际,如何加强责任文化建设

(一)深化责任理念宣传,构建核心价值观。

一是加强责任文化宣传。行之有效的责任文化宣传,是提高干部职工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针对企业各个时期发展战略目标和不同阶段任务要求的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宣传手册、电子屏幕、展示标牌、宣传板报等宣传工具作用,宣传企业责任文化理念及成果,让员工明白企业的责任,清楚自身承担的责任,形成责任共担、责无旁贷、不找借口、不打折扣的干事创业风气,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此外,通过开展责任文化征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全体员工对责任文化的认识,为责任文化的执行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是强化责任文化教育。员工的责任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和其他任何美好品格的形成一样,教育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必须结合企业实际需要,企业在教育培训形式上要不拘一格,采取专题授课、交流学习、现场参观、典型引导、主题演讲等形式,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主人翁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发展意识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就更辉煌的自我。

三是发挥典型示范教育。榜样的力量无穷的,企业在责

任文化建设过程中先进典型是非常多的,这就需要企业本身会发觉、会挖掘、会宣传,通过宣传干部职工身边的人和事,让员工学有榜样、比有实例,从而把责任转化为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全身心地履行职责,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氛围。

(二)建立完善责任体系,强化管理规范行为。一是构筑安全责任管理文化。煤炭企业的责任文化离不开安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用“流程”来驱动,用文化来感召,使企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要让广大员工从被动承担转化成“我要负责”的创造性工作,每名员工从理念,到机制,再落实到行动,进而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上水平,达到安全生产上的日臻完善。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长期保持和不断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正激励的作用,引导每一个员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并使之形成自然习惯。通过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引导和鼓励员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从而严格按照标准,落实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以坚韧不拔的信心和勇气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反之,如果不尽责,就会造成失责、失职、渎职行为,将受到责任追究。

(三)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营造舒畅和谐氛围。一是公平一致。企业责任文化培育摒弃居高临下的工作方式,从尊重员工的立场出发,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激励干部职工的潜能,营造人人负责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在责任文化的执行和实施上,企业要从高层做起,班子成员、管技人员

首先落实。

二是贴近实际。责任文化培育不是空泛的口号,企业要结合发展实际,将大道理分解、将大目标分解,转化成员工能够切实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事,转化成可以实现的小目标。以贴近干部职工的具体工作为切入点,让干部职工感受责任文化的氛围,让责任成为干部职工自觉的行为。

三是心情舒畅。努力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氛围,让干部职工心情舒畅,乐于奉献。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每个干部职工才能自发地形成对企业的忠诚感和责任感,发自内心地认同并接受企业倡导的价值观念,最终实现员工自我控制,充分发挥其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

四是奉献社会。培育责任文化要兼顾各个方面,对社会要勇于承担捐助、救助、扶助责任,不断塑造企业信誉度、美誉度,激发干部职工回报社会和被社会所关注的自豪感、幸福感。

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篇6

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凝聚企业职工的向心力,以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已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研究企业文化的实质是研究企业用什么凝聚人心?其主要内容有:远景规划、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要使企业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能够真正

成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的内在动力,就必须在生产经营中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针对企业职工的不同层次,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和手段,把职工的各种不同需求,动机和愿望同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协调起来,在逐步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领导体制和企业规章制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友爱、和谐的企业中的人际关系,进而创造适合于本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和谐的集体氛围——企业精神。

一、企业精神的形成企业精神属于精神范畴,泛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在某些一地区、某一集团中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共同观念,其中包括信仰、思想、文化、行为规范等内容,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这些在精神领域形成的一定地区或一定集团的共同观念,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凝聚一部分人思想的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将会不自觉地进入到人们的头脑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开始自觉的掌握和运用这种精神范畴和凝聚力来统一某一地区或某一集团的思想和行为。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产物。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逐渐从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群体竞争力的作用,从而去寻找能够成为凝聚群体的办法和途径。这时,属于精神范畴的凝聚力量自然而然地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被引入企业,企业吸收了这种凝聚力的精华,结合企业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意识、环境、职工素质等特点,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企业精神。这种意识起初在一些比较发达国家的企业中被认识并加以应用,显示了它不可替代的力量和作用。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产品。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本质的内容,它反映着企业的精神风貌、竞争姿态、进取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企业精神的内涵是通过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贡献体现出来的,可以说,企业精神既是企业内部的内聚力,又是在企业外部表现出来的企业拼搏能力、竞争能力、辐射能力和爆发力,这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力量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如同原子核的内聚力越大,释放出来的能量就越大一样。有了企业精神,企业就有了灵魂,就有了把企业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的向导。因此,企业在创造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资产品的同时,也要创造出崭新的、适应于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企业精神。这是对每个成功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企业精神的作用企业精神在市场经济时代尤为重要。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是竞争。既然是竞争,就要克服惰性,就不能墨守成规;既然是竞争,就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拿出新的“绝活”来战胜对手,否则就可能导致竞争失败甚至破产。所以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必须把职工的全部聪明才智挖掘出来,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的内在实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因此,企业精神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资本主义社会企业也在用各种形式研究工人的行为,挖掘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我们应该看到,只有在和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出真正的企业精神。共产主义运动靠的是《共产党宣言》,用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来凝聚工人阶级的力量;中国工农红军走上井冈山,靠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凝聚全体官兵的士气,使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同样是新时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我们可以看到,中外许多企业已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致力于运用各种文化手段去培育一种先进的、起主导作用的群体意识,以熏陶、激励职工自发地形成先进的思想道德和主人翁责任感,形成一种有约束力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形成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优良作风,也就是力求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我们烟草行业也同全国的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改革重组和技术创新的挑战,各种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相交的多种矛盾经常冲击着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拼搏而不翻船,没有万众一心的向心力和内聚力是不行的。围绕“人”这个中心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具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任何一个制度都是一个由顺应——引导——规范的动态过程,而激励则是贯穿于这个动态过程始终的主要手段,针对不同职工的不同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使之达到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也正是建设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目的。有了企业精神,企业就有了灵魂;有了企业精神,就有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有了企业精神,就有了推进企业前进的动力;有了企业精神,就有了把企业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的向导;有了企业精神,就可能凝聚企业的干部、职工心;有了企业精神,才能使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现实。

三、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想办法激发人的动机,运用动机的机能去影响职工的行为,把企业目标变成每个职工的自身需要,不仅要求职工要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把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与职工的个人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职工自觉地、积极地为企业努力工作。所以说在进行企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是培育企业精神的过程。为了实现企业管理和培育企业精神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可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用激励的方法来培育企业精神上做一些如下如下尝试:

(一)物质欲。人的一切行为生产于动机,动机来自于人们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则是多方面的,其中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一切需要的基础。企业也是如此,当生产经营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反复现象,特别是采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办法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所以在分配上要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职工的物资利益挂起钩来,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有差别。这样才能使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成为现实,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会使职工从中得到实惠,职工的物质需求就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从而使职工对企业更加信赖,对企业更加忠诚。

(二)自我表现欲。人在社会实践中所进行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需要。但是,当简单的生活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后,便自然地向更高需求的层次迈进,这是一个规律。在企业由于每个职工都有这样和那样的才能和天赋,都想通过不同的途径表现出来,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周围同志及社会的承认。因此,为了使职工的才能在企业这个小天地里得以充分地发挥和表现,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为职工的愿望能得以满足提供场所,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如:“假如我是厂长(经理)演讲会”,针对企业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把企业搞得更好、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让职工各抒已见。正是通过这些人发表的“施政纲领”,使企业领导从中受到启发和发现人才。这样,既能满足职工的自我表现欲望,又能提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

(三)求知欲。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也在不断深化,迫使企业的职工在知识、技术方面要不断有所更新。要想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注重平时的岗位技术培训、技术练兵,还要鼓励职工钻研业务技术,增强职工的进取心,使学习、钻研业务技术在企业中蔚然成风,让干部、职工有参加学习、培训、受教育的机会,以满足职工的求知欲望。

(四)荣誉欲。人们都喜欢经常受到别人,特别是领导的表扬,表扬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而荣誉用得恰到好处,将激励人们不断奋发向上。因此,在工作中要注意发挥这种作用。有的职工有一技之长,可有意识的举办比赛活动去吸引他们参加,当他们经过努力拼搏,以辛勤的汗水和熟练的技艺取得名次成为参赛的佼佼者时,既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能为更高级的比赛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这些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对其他同志也是一种鞭策,从而使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会得到充分发挥。

(五)自我发展欲。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会有自我发展的欲望,他们不仅需要参加各种培训来提高自己,希望自己的业绩得到组织的肯定,更希望得到组织上的培养和职务的晋升。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关心职工的政治上进步,也要关心职工的个人发展,要把企业的发展与职工个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培养、锻炼、激励职工。有的企业只注重短期效果和职工的短期业绩,而不太注重职工的发展,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往往是“业绩向导”型的,你给我赚更多的钱,你不给我赚钱就走人。久而久之使企业与职工的眼界超来越窄,以至演化成“暴君”和“暴民”的冲突。职工的自我发展欲望是本能的,对职工个人来讲,是对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体现。

四、领导行为的影响力领导者是率领并引导职工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带头人。领导班子是企业的决策团体,作为每个领导干部个人来说,最可贵的是无私,最可怕的是无知。领导者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要善于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帮助人,善于与职工同甘共苦。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企业、为职工办实事,领导干部要“勤”,工作上勤勤恳恳,生活上勤俭不奢。清朝有位思想家讲过:“官懒吏遭欺,将懒士卒离,猫懒鼠不走,狗懒盗不移,母懒儿号寒,夫懒妻涕饥。”所以,领导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更要为职工带好头,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周围的同志,在用人上、廉洁自律上、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上都应该起带头和表率作用,用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和好的行为去影响、熏陶广大职工,使职工信任你、支持你,配合你、关心你、帮助你,融合于你,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向心力。使企业在制定各种制度更实际,领导班子的集体决策更准确。

五、企业精神的发展在创建企业文化和培育企业精神的过程中,中仅靠不同的动机和不同的需要是不能形成先进的道德和主人翁责任感的,必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各种办法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形成有约束力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形成本企业的优良作风,培育有利于本企业长足发展的群体意识,也就是要培育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最本质的内容。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其目的就是使职工真正关心企业,自觉自愿地为企业工作,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与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职工在企业发展进步的同时,不仅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能够满足职工本身的需要。企业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融合在一起,使其渗透和深入于企业的管理之中,与企业的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内部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进而形成企业合力和企业团体的竞争力。

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篇7

一、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班主任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也是班级学生的管理者, 作为一名初中少数民族学生班主任不仅要做好最基本的课程教学工作, 而且还要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课后活动的组织、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等工作。作为班主任, 必须了解并掌握所教育、管理的对象, 在此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

1. 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少数民族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我校以畲族学生居多, 他们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 道教为主, 本地神兼容佛教。畲族每三年举族大祭一次, 典礼甚为隆重;男子年满16岁, 要举行祭祖仪式, 祭祖多在冬季举行, 家里祭过祖的人愈多, 愈受人尊重。初中学生恰逢16岁, 因此每年的冬季12月份左右, 班里特别多男生请假回家办“成人礼”, 对于他们说是非常隆重的礼节, 班主任必须要了解并掌握畲族学生的宗教文化, 尊重并支持他们的宗教信仰自由, 借此对他们进行励志教育。

2. 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

正是因为生活的特殊地理环境, 再加上宗教信仰的影响, 使少数民族学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 这其中包括:饮食习惯、服饰衣着习惯等, 畲族人民辗转迁徙, 物质生活尤为简朴。畲族学生在生活习惯上通常较为随意, 班主任必须在尊重他们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教育。

3. 理解他们的困难。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区域较为落后, 大多出生于多子女家庭, 他们居住在山区和农村, 经济状况较差, 父母文化程度偏低, 职业多为农民或外出务工人员, 学生的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均偏低, 他们无论在思想观念、学习劲头上都有些偏弱, 学习方面普遍基础较薄弱, 竞争意识不强。作为一名班主任, 必须带着理解、关怀、关切的心情去开展自身的工作, 用耐心和爱心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 重视家校联系, 使他们逐渐转变思想、提高认知水平, 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同时培养他们为民族争光的远大理想和志向。

4. 他们更懂得感恩。

正是因为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 朴实、善良、感恩是他们最大的优点, 一次交心的谈话, 一粒糖果的赏识等都是他们进步的动力。因此班主任应该了解他们的特点, 将赏识、感恩和励志教育合为一体, 引导他们奋发图强, 教会他们感恩母校, 感恩亲人, 以优异的成绩和优良的品格回报和感恩一切需感恩之人, 做到将感恩教育升华。

在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学生这些特点的基础上, 班主任要本着尊重、理解、宽容、引导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学习并掌握一些特别的技能, 听懂少数民族语言, 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与生活工作中同学生及家长做好沟通和交流, 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一视同仁, 营造和谐环境

教师对待不同学生的公平程度往往会最大程度地引来学生的关注, 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健康成长。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思想成长的关键期,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思想导师, 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教师必须具备“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师德素质, 对待所有少数民族学生, 不分学习优差、不论家庭贫富都采用统一的眼光和标准进行教育引导, 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公正、平等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平衡感、自信感、自我效能感。

三、科学激励, 创造良好班风

俗话说, 环境塑造人, 一个班级的环境、风气、学习劲头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班主任必须善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班风, 让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风气的熏染, 能自觉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并形成同学间的相互监督。班主任可以制定一些符合班情的班规, 每周二班会课作班级情况总结, 对一周以来发生的好人好事给予公开点赞, 与时俱进与地与学生分享一些具有激励性和励志性的视频, 如刚开学时针对学校布置的主题班会《节水·节电·节能》给学生观看有关环保的热点片子;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作者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相反, 对于一些不良现象则要进行适当的批评。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寄宿生, 我们应该做到“以生管生”, 对于问题学生应做到“动之以情、巧之以礼”, 形成一种团结友善、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氛围, 让所有学生都自觉接受班规, 打造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四、尊重理解并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是每一个班集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 班主任必须正确地理解并认识学困生问题, 从思想上彻底杜绝抵制学困生、放弃学困生的念头, 而是要站在全新的角度来审视、看到学困生的问题。

“一个都不能落下”是班主任的信念, 学困生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劲头、增加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而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这其中需要班主任掌握科学的战略和方法。首先, 思想上的正面教育与引导, 要建立对学困生的尊重和信任, 理解他们的缺点和不足, 尊重他们的人格, 本着多鼓励、多激励的原则来加强对学困生的引导和教育。多给学生推荐及奖励他们一些励志和传递正能量的书籍:如《做最好的自己》《靠自己去成功》《学会自己长大》等等, 让他们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心灵上都产生一种备受重视的认知感, 这样才能为他们的转化奠定思想基础。

其次, 增加对他们的辅导教育, 要全面认识到学困生的学困原因, 从而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指导、课上增加提问次数、课下进行额外辅导。我校大多数都是寄宿生, 班主任应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倾注精力帮助学困生转化。同时, 还要通过营造和谐互助友爱的班风, 将优秀学生与学困生融合在一起, 形成同学间互相帮助、师徒帮带的氛围。

最后, 班主任应改变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许多寄宿生基础比较薄弱加上不大好的学习习惯, 班主任要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及习惯给予正确引导, 给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目标, 也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由于初中生都具有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的心理, 班主任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如“你真行!”“你太棒了”“你真聪明, 我的好孩子”等等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五、丰富课外活动, 营造积极的文化气氛

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优点, 善于为学生创造机会, 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多组织一些课外文艺活动, 鼓励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展示自己的才华, 打造出一个充满朝气、活力、生机盎然的班集体。例如:班主任可以密切关注不同少数民族的节日, 比如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冬至, 每学期利用周末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些亲子活动, 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家长喜欢唱畲歌, 由于历史的变迁, 现在许多学生汉化, 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特别的节日氛围, 同时让少数民族学生多学畲语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艺, 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

同时, 通过这种课外文体活动也能有效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 让他们转换心境, 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通过课外文体活动,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能增进交流、增进感情, 对于和谐班集体的营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担任我校寄宿生学生的班主任很累, 但是, 当你走上讲台, 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转变, 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地谈笑, 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 变得懂事听话独立了……”班主任的那份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

六、总结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 教师要加深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 采用科学、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掘他们的优点, 使他们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与教育, 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宏宝.浅谈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J]中学课程辅导 (江苏教师) , 2011, (13) .

[2]梁元星.民族预科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高教论坛, 2004, (4) :100-102.

[3]杨万菊.少数民族预科班级文化建设与班主任工作创新[J].考试周刊, 2010, (18) :229-230.

精心培育国际化商务人才 篇8

2004年,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香作为高校领导赴美培训团的一员,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八所知名高校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回国后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经验,结合对外经贸大学的特点,陈建香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高校的国际化之路及学生工作方面有了许多新的体验。

转行高教领域边学习边实践

陈建香是从金融领域转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对其他很多高校领导而言,并非科班出身。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陈建香考入兰州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在金融系统工作十多年时间。1999年,到中国金融学院任纪委书记。一年后中国金融学院与对外经贸大学合并,陈建香成为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

“1991年,我赴法国参加国家人事部组织的公务员培训,为此封闭学了半年的法语。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对西方发达国家有了直观的认识,尤其是通过培训让我对国外公务员制度也有了全新的了解。1996年~1998年,我参加了社科院研究生院货币银行学专业的学习。1999年进入高校前,我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并不了解,但工作内容变了。接触到新的工作领域,就要勤于学习,熟悉、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否则不可能开展好工作。2000年~2002年,我参加了教育部师培中心、北师大心理学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研究所合办的“心理辅导博士方向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成为班上唯一的高校领导。两年间,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为做好学生工作奠定了专业基础。”陈建香谈起培训的收获滔滔不绝。

但是,“对我从事高教领导工作影响最大的,还是2004年在美国的培训。”陈建香从美国回来后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了一系列的课题报告,对美国高等教育有深入的理解,并在日后的工作中,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

美国一流高校在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具备国际化人才竞争能力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陈建香说:“斯坦福大学在国际化方面下足了功夫,不只是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而且送本国的学生利用假期到国外学习、考察,并要求回来后有成果报告。学校规定本科生中有条件的都要去国外实习10周左右,相当高比例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学校为本校学生到异国他乡学习生活提供必要条件。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学生可申报感兴趣的项目,经批准后可以到国外从事调研活动,学校提供帮助与支持,同样要求学生回来写出研究成果报告。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他们更多地了解到不同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并亲自参与研究和解决问题,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研究新问题的兴趣、能力和水平。正如斯坦福大学汉林斯校长所说:现代企业正在国际化,学生也应当国际化,要增加学生国际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的求职更有机会。”

外经贸大学在国际化方面一直做得有声有色,受到教育部的肯定。陈建香介绍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留学生在全体学生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外经贸大学有本科生7500人,研究生3500人,留学生则达2500人,其中很多学生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读学位的占到60%以上。双语教学也是外经贸大学的一大特色,相当一部分老师有过海外工作或学习的经历,还有一部分老师在国外做过商务参赞。正因为如此,该校的毕业生成为外语能力突出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受到商务部、外交部、金融机构国际业务部门、大型外贸公司和知名外资企业的青睐。

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一直是陈建香工作的重点。在博士班求学时,陈建香曾师从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学习的就是人本学派理论。对美国高校的培训考察,使陈建香对他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

“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本,以为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的需求提供帮助为本。要了解学生需求,学生需要什么就要给予什么。美国高校在这些方面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要学生有需求,就有相应的部门为其提供帮助,尤其是奖学金体系完备。”

“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达不到自我期望时容易走向消极一面。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校有责任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要让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知识、有团队精神、有能力、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需要,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比如一入学就要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进行学业与职业规划。很多学生入学后,结束了紧张的高考一下子迷茫了,不适应高校的学习方式,要帮助他们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做职业规划,建立新的目标体系。大学生多是第一次离开家,有些学生会发生沟通障碍;有些学生失去了原有优势,自信心受挫;有些从农村来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通过细致入微的关怀、做工作包括心理辅导、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实现顺利过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都会为学生及时提供帮助,“我们有一支学生工作队伍,学校还开设心理咨询中心,我自己就兼咨询中心的老师。我们也会请专家和学者来为辅导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讲座,力求学生们满意。”

学生的社会参与度

美国高水平大学在审查生源资格时,除了看学生高中平均学习成绩和会考成绩的名次外,几乎通行着一种做法,就是要看申请人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和公益性活动。他们不简单以学习和考试成绩取人,而关注申请人是否具备一种重要的潜质——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培养潜能。

美国几乎所有大学对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从事实习、社会实践以及参加学术调研活动等要求,从学时或学分上加以明确规定。只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和学历层次要求不同,使大学生实践性活动从制度层面得到保证。

为此,陈建香积极倡导和支持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制度机制的支撑配套和资源协调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各方的努力下,外经贸大学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和学术科研,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科研的情况被作为必要学分和综合考评奖励的要素记录在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志愿者的高校之一,外经贸大学将为第29届奥运会提供十个语种和多门类的服务,陈建香认为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校毕业生

中国大学生很优秀,但创新能力却逊于西方的学生,而社会原创能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理工科要有创造发明,人文学科要有创新思维和理念。

美国一流高校注重推动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合作与发展,着眼于能够解决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多元的问题,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应变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如加州伯克利大学创造了全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MOT,即把工程学院、商学院和信息与管理学院三个学院进行资源整合,在此基础上组成了一个70多人参加的跨学科项目,设计了50多门新课程,专门培养新兴的具有商科背景的管理科技型人才,很好地适应了现代高科技企业的用人需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南加州大学在跨学科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具有专业深度和问题广度的课题方面也有很好的尝试。这些都为学生学习与实践和拓宽成材之路创造了更多机会,架设了“立交桥”。

而且美国高校与企业尤其是所在地域的企业、行业之间保持着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如硅谷已成为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著名大学学生的实习场所、实践基地、就业和创业基地。学校的科研创新、学科专业的调整与发展,学生的学习成才与回炉再造,都和硅谷的高科技研发与生产实践有密切关系,并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态势。位于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的财务系与华尔街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人文学院与一些文化单位及博物馆有合作关系。

美国高校紧盯着政府、企业、社会(社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最新需求或需求趋势,通过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发项目开展合作,使高校既得到了大笔的科研项目经费,又服务了市场需求、解决了问题。同时,在项目研发中,学校吸收了很多学生参加,促进了他们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为他们的职业取向和就业、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加州洛杉矶州立大学的太空望远镜实验室,承担了一部分国家空间实验室的研发实验任务,该校的工程电脑与技术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有机会去实验室学习和实验,与教授们一起参与整个研发过程。该校的太阳能车实验室和飞行动力推进实验室都是师生共同来做。正是因为他们很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他们的学生深受欢迎。加州伯克利大学与联合国共同合作项目,承办国际会议,吸收很多学生参加整个项目的设计与组织工作,使联合国有资金和经验与大学有科学技术和人才两方面的优势得到发挥和互补,所参与的学生受益匪浅。

“美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深远的眼光,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个层面注重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创新、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操作层面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和良性运行的态势,因而能够培养出美国地区经济、国家经济甚至于全球经济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使美国的高等教育始终位于世界的前列。”

陈建香最后总结时说:“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期,高校数量很多、规模很大。面对我国新时期开放型经济体系新战略对人才的要求,如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是每所高校的责任所在。”

上一篇:裁判员加油稿下一篇:自我防护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