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生产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共5篇)
一、基本概念
1.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系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以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保证生产全过程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CIP(Cleaning In Place)
是指设备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在原位进行的清洗操作。
3.EDI(Electrodeionization)
是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膜分离脱盐工艺又称填充床电渗析 4.SCFE(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的技术。
5.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对某项操作作出书面的指示性说明并经批准的文件。6.RO(Reverse osmosis)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下,借助于只允许水分子透过的反渗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除水以外的阴阳离子分离,从而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7.Unidirectional Flow
以均匀的截面速度,沿着平行或垂直流线以单一方向流过洁净室的气流
8.Falling Film Evaporator
物料液体沿加热管壁呈膜状至上而下流动而进行传热和蒸发过程 9.HVAC(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是包含温度、湿度、空气清净度以及空气循环的空气调节系统
10.ISP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即国际制药工程师协会,是致力于培训制药领域专家并提升制药行业水准的世界非官方非盈利性组织
11.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即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是由美国国会即联邦政府授权,专门从事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执法机关。
12.OSD(Oral solid dosage)
即口服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剂等机型
二、填空题
1.纯化水的制法有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电法去离子、反渗透法
和
蒸馏法。
2.空气净化系统(HVAC)中,一般采用三级过滤器,即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
、高效过滤器。
3.制剂车间工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很强的工作,通常是由 工艺设计
和
非工艺设计
两项工作组成。
4.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 10Pa
,温度控 制在 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 45-65%。
5.铝塑泡罩包装机一般可分为三种,即 滚筒式、平板式、滚板式
。6.真空制膏机有三组搅拌,分别是 主搅拌、溶解搅拌、均质搅拌
。7.物料、产品的待验、合格、不合格状态应醒目标识;一般以三种颜色
以示区别,这三种颜色分别是 黄、绿
、和
红
。8.高速压片机压力单元分为 预压、和 主压 两部分,其中 预压 是为了颗粒在受压时空气的溢出。9.在粉针剂生产工艺过程中,加塞工序一般又分 半加塞 和 全加塞,分别在冷冻干燥前和冷冻干燥后进行。
10.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基本过程即 前处理、提取精制
和
制剂加工。
三、选择题
1.流能磨的粉碎原理是
A.高速气流冲击使物料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器壁之间相互作用
B.不锈钢齿或T型小锤的冲击作用
C.瓷球或钢球的研磨或撞击作用
D.切割刀的剪切作用
2.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
A.50℃以上保温循环 B.80℃以上保温循环 C.70℃以上保温循环 D.60℃以上保温循环
3.沸腾床流化制粒的工作原理是
A.将物料粉末直接压缩成片材后,再粉碎成颗粒
B.是将粉末与粘合剂混合均匀后,再用热空气干燥
C.是通过搅拌器及高速切割刀的搅拌剪切作用将湿物料制成颗粒
D.用热空气流将粉末悬浮呈流化态,再喷雾粘合剂使粉末凝结成颗粒
4.洁净厂房最好建在城市最大频率风向的E.上风侧 F.左风侧
G.右风侧
H.下风侧
5.板框压滤机是由
A.滤板排列组成滤室 B.多块滤板与滤框交替重叠排列组成 C.滤叶和罐体所组成 D.滤网和集液盘组成
6.拉丝封口火焰使用的燃烧方式为
A.氧-天然气火焰 B.氧-煤气火焰 C.氧-氢气火焰 D.氧-乙炔火焰 7.容器回转型混合机有
A.V型混合机 B.槽型混合机 C.三维运动混合机 D.螺旋锥形混合机
8.哪些药物的生产区域应设置独立的专用净化空调系统
A.青霉素类 B.激素及抗肿瘤药物 C.抗高血压药物 D.避孕药
9.注射剂在配料过程中添加针用活性炭的目的在于
A.脱色 B.助滤 C.吸附杂质 D.稳定剂 10.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图有
A.生产工艺流程图 B.物料流程图 C.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D.设备布置图
四、判断题
1.电法去离子(EDI)的最大优点是树脂再生不用消耗酸碱。(√)、2.对生产中发尘量较大的设备应附设防尘装置。(√)
3.多效蒸发器的生产能力是单效蒸发器的若干倍。(×)
4.制粒与整粒所用筛网目数是相同的,以便使颗粒规整化,大小一致。(×)
5.滚压法干法制粒中的轧辊转速越快物料受压时间越长。(×)
6.真空制膏机中有三组搅拌分别是主搅拌、溶解搅拌、均质搅拌,其中 主搅拌转速最快。(×)
7.在洁净室中最大的污染源是生产设备。(×)8.干燥设备的进风口应有过滤装置,排风口应设防止尾气倒灌装置。(√)
9.最终灭菌制剂在热压灭菌后应立即打开灭菌柜门,以防产品受热时间 过长。(×)
10.A级层流区一般使用的是非单向流,通过稀释环境的空气达到净化的目的。(×)
五、简答题
1、简述制剂车间布置的原则。
2、简述全自动硬胶囊机生产过程。
3、简述片剂生产工艺过程。
关键词:固体制剂,厂房车间设计,工艺布置
1 概述
固体制剂是我国制药生产企业中的普遍剂型, 常用的固体剂型由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等。在固体制剂的制备过程中, 首先将物料进行粉碎与过筛然后经过制粒工序后才能加工成各种剂型。由于固体制剂生产中需要转运大量的粉体或颗粒状物料, 因此在固体制剂车间设计中, 生产设备布置、人物流走向、物料的转运储存和粉尘控制等问题需要注意。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固体制剂车间布置和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讨论, 得出一些固体制剂车间的设计心得。
2 案例分析
2010年本人承担了某药厂保健品制剂车间的设计, 车间为混凝土框架结构, 三层结构, 其中一层为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区, 剂型有片剂、硬胶囊、散剂、颗粒剂, 层高7.2m, 二层为软胶囊生产区, 三层为辅助生产区, 建筑面积6 293m2, 设计规模为片剂35亿片, 硬胶囊2.5亿粒, 年工作日300天。下面详细叙述一层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区的工艺设计。
2.1 车间布置
2.1.1 整体思路
该车间东侧为连廊, 连廊与综合楼、生产车间及综合库相通, 连廊一层为物流通道, 二层为人流通道, 生产人员在总更换完工作服通过连廊进入生产车间, 因此, 车间内人流通道、物流通道及货梯设置在车间东侧, 生产区内整体的物流走向为从西向东, 并设计U型F级走廊, 充分考虑生产的可参观性。
该车间生产的固体制剂剂型包括片剂、散剂、颗粒剂、硬胶囊, 除散剂是直接分装外, 其他三种剂型具有相同的制粒工序, 因此, 合并片剂、颗粒剂和硬胶囊的制粒工序, 再分别进行压片包衣、胶囊填充、颗粒剂分装工序, 形成一头三尾的模式, 从而达到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节约人力的目的。
2.1.2 工艺设备布置
该车间在设计时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模块化设计的特点是将剂型按模块来设计, 模块内包含全部的工序, 使模块能独立成一个体系。该车间内包含了配料、制粒、总混、压片包衣、胶囊填充、内包、外包等模块, 其中制粒模块分为防爆和非防爆两个区域, 分别设计单独的空调系统, 压片包衣、胶囊填充模块设计一个空调系统送风, 各自全排风, 在最大限度上节约了空调能耗, 可以同时生产不同品种, 不会互相影响。将中间站和器具清洗设置在各个模块的中心位置, 缩短了物料运输路线, 提高了生产效率。
2.1.3 人物流途径
该车间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料进出生产区域的出入口, 生产中易造成污染的废弃物设置单独的出口。原辅料及包材从物流通道进入北侧F级走廊, 通过脱外包、缓冲进入洁净区D级走廊, 通过料斗转运依次进入配料、制粒、总混、压片、包衣、胶囊填充、包装工序, 物料运输路线顺畅, 距离最短。所有成品包装线东西向布置, 成品输送带自南向北通过车间东侧连廊进入综合库, 所有操作人员在总更换完工作服后通过连廊经过人流通道进入南侧F级走廊, 通过人员更衣区进入D级洁净走廊及各个生产岗位。人流和物流南北分开, 避免了交叉污染。
2.1.4 物料的转运、储存
由于固体制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固体物料, 因此采用合适的转运设备尤为重要。该车间在粉碎过筛工序中, 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采用真空上料机进行加料。在制粒工序中, 每次加料量为湿法制粒机的生产批量, 加料频率为每30min~40min一次, 因此采用固定提升机加料。物料在洁净走廊中转运采用密闭的料斗运输, 防止粉尘污染。
固体制剂车间洁净区内存在大量的中间体物料及待包待检物料, 因此处理好物料转运问题的同时, 物料的存储问题也很重要。该车间在各个模块的中间设置有一个大的中转站, 在压片包衣模块和内包模块附近都设有中转站, 方便物料的存储, 同时也能缩短物料运输路线, 提高生产效率。
2.1.5 空调机房的设置
由于该车间固体制剂产能大, 一、二层生产区域布置比较紧凑, 而且根据工艺需要所划分的空调系统较多, 所需的空调机组较多, 占用面积较大, 因此将空调系统、蒸汽分配包、空气缓冲罐等设置在车间三层, 二层空调风管直接穿楼板进入二层技术夹层, 再分到各个操作间, 节约风管。一层多数空调风管通过车间南北两侧的管井下到一层穿墙进入一层技术夹层, 只有少数回风管通过二层生产区内的风井回到三楼空调系统, 尽量少占用二层生产区位置。车间东侧连廊送风机组布置在东侧靠近连廊的位置, 通过车间东侧风井进入连廊, 节约风管。
2.2 工艺布置与设备选型
2.2.1 制粒工序
由于固体制剂制粒工序生产时间长, 是固体制剂生产的瓶颈工序, 所在设备选型是要充分考虑工艺和产能要求, 合理选型。该车间部分产品采用干法制粒的形式, 其他大部分产品采用湿法制粒加沸腾干燥机的形式。除湿法制粒机、沸腾床主机等放在D级洁净区内, 其他辅机和配套清洗站均放在相邻的一般区, 通过管道与主机相连, 减少洁净区域面积, 减轻空调负荷, 同时也减少了粉尘对洁净区域的影响。
2.2.2 总混工序
该车间工艺要求制粒工序完成后物料需要添加一些辅料, 然后再进行混合, 因此添加辅料用的地中衡设置在总混间, 物料制完粒后用料斗转运到总混间, 在总混间称量好辅料添加到料斗里。根据总混批量要求, 该项目选用1 500L自动提升料斗混合机, 自动完成夹持、混合、下降、松夹等全部动作, 物料只在同一个料斗中不需要转料, 可以有效的防止粉尘污染。
2.2.3 压片/胶囊填充工序
该车间生产的片剂产量大, 选用双出料的高速压片机, 片重精度高、操作简便、保养自动化、全封闭, 对工艺颗粒的适应性强, 同时考虑生产的灵活性, 以应对不同的产品需要。胶囊填充机选用与产能匹配的型号。压片间和胶囊填充间为粉尘较多的房间, 因此上料均采用固定提升机上料的方式, 使料斗出料口和机器进料口密闭对接, 减少粉尘的产生, 同时配备除尘机房, 每台压片机和胶囊填充机都有单机除尘系统, 除尘机房设计为一般区, 与压片间或胶囊填充间相邻, 通过管道与压片机或胶囊填充机的除尘接口相连, 进行除尘操作。
2.2.4 器具清洗工序
转运物料所用的料斗长期反复使用, 若仅仅采用人工清洗的方法无法达到对料斗清洁的高标准要求。因此, 该车间在设计时采用料斗清洗机对料斗进行彻底的清晰, 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又能符合验证要求。料斗清洗机由清洗系统、泵站系统、空气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料斗推进清洗站后, 根据特定的清洗程序对料斗进行彻底清洗, 清洗完成后, 设备自动进入设定的烘干程序将料斗进行烘干。清洗完毕的料斗存放在净具存放备用。
2.2.5 包装工序
包装工序分为内包和外包, 设计时需要考虑包装线长度和建筑物伸缩缝的位置。因为一般情况下洁净区最好不跨越伸缩缝, 因此将伸缩缝布置在内包和外包的连接处。该车间根据产品要求设计了全自动包装线。以瓶包线为例, 瓶包线由全自动理瓶机、全自动数粒机、高速塞干燥剂机、直线式旋盖机、电磁感应封口机、铝箔封口机、立式圆瓶贴标机、全自动热收缩膜包装机、输送带、成品提升机组成, 到铝箔封口机为内包装区域, 设置在D级洁净区, 以免对产品造成污染, 同时加上提升机和料斗的位置, 考虑到操作的方便性, 内包间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加上外包区域的设备, 整个瓶包线的长度大于30m。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空间大, 并且具有很好的参观性。如果厂房位置不够的话可以采取包装线拐弯布置, 以缩短生产线占用的长度。
3 结论
以上通过对本人实际设计的固体制剂车间的车间布置和工艺设备选型的讨论, 得出一些固体制剂车间设计可遵循的模式。但是考虑到不同的生产厂房的不同要求及其自身条件的限制, 在工艺布置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在设计时, 工艺专业应与建筑、结构、通风等专业充分沟通, 综合考虑其他各专业的设计意见, 这样才能设计出最合理的固体制剂车间。
参考文献
[1]韩蓓蓓.梁毅固体制剂GMP综合车间设计实例探讨[J].机电信息, 2010 (11) .
[2]毕瑞林年产20亿片 (粒) 固体制剂厂房工艺布局设计[J].硕士, 2006.
第一章热处理设备常用材料及基础构件
热处理设备常用的材料有砌筑炉墙用的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炉内金属构件所需的耐热金属材料,电热原件所需的电热材料,炉壳所需的金属材料。
耐火材料——凡是能够抵抗高温、并能承受高温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材料。耐火材料的主要性能:
耐火度:是耐火材料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指耐火材料受热后软化到一定程度时的温度。
(反映的是一种高温抗软化性能,耐火度不是材料的熔点。)普通耐火材料 1580-1770℃ 高级耐火材料 1770-2000℃ 特级耐火材料≥2000℃
荷重软化温度:是指耐火材料试样在0.2 MPa压力下,以一定的升温速度加热至开始软化变形0.6%的温度,此外也标注4%和40%的软化点。荷重软化点反应材料的高温结构强度。热稳定性: 是指耐火制品抵抗耐急冷急热而不破坏的能力 标准测定方法:加热850 ℃,保温40 min,然后在流动的冷水中冷却3 min,重新加热冷却,直至试样破坏。
高温化学稳定性:是指在高温下抵抗炉气、熔盐、金属氧化物等侵蚀的能力。重烧线变化(体积稳定性):耐火制品加热至高温,制品尺寸(长度)发生的不可逆变化,以%表示,正值表示膨胀,称重烧线膨胀;负值表示收缩,称重烧线收缩。
它是将耐火制品加热到规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冷却至室温后其长度所产生的残余膨胀或收缩。
常用的耐火制品(定型):)粘土质耐火砖:是以耐火粘土作原料。特点:热稳定性好(10-15次),耐火度1580-1770℃,中性、偏弱酸,荷重软化温度不高,使用温度不超过1350 ℃。
使用范围: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和干燥炉的炉体,不宜做电热元件的搁砖,不宜做高碳气氛炉的内衬。)高铝砖:是有高铝矾土、硅线石、天然或人造刚玉、工业氧化铝等经配料、混合、成形等工序最后经高温焙烧而成。
特点: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都高于粘土砖,使用温度可达1400-1650℃(高于粘土砖),中性,抗渣性和热震稳定性较好。重烧收缩较大,价格较贵。使用范围:高温炉的(1000 ℃以上)内衬,电热元件的搁砖。4)石墨制品: 普通石墨制品:是用天然石墨做原料,添加耐火粘土做结合剂制成的产品
优质石墨、高强石墨、高纯石墨等可制作电热元件,使用温度可达2200-3000℃。特点:高的耐火度和荷重软化温度;机加工性能好,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强,1700 ℃时,强度超过所有氧化物和金属材料;大气中加热易氧化。使用范围:具有保护气氛或真空系统的高温炉。
5)抗渗碳砖:用于砌筑渗碳砖,可以为粘土质也可以为高铝质,严格控制氧化铁含量(Fe 2 O 3 低于1%,H 2 和CO使Fe 2 O 3 还原产生Fe、Fe 2 C、C等产物,使体积膨胀)用途:可控气氛炉内衬材料。
重质抗渗碳砖:炉膛内表面和负荷大、易磨损部位 轻质抗渗碳砖:隔热层
耐热金属材料
热处理设备用耐热金属材料有耐热合金钢、耐热铸铁等
耐热合金钢:高于450 ℃条件下工作,并具有足够高的强度、抗氧化、耐腐蚀性能和长期的组织稳定性。
在选择和使用电热材料时应考虑以下性能: 1)耐热性和高温强度 2)电阻系数 3)电阻温度系数 4)热膨胀系数 5)机械加工性能
电阻温度系数(1/ ℃):表示电阻当温度改变1度时,电阻值的相对变化。电阻温度系数小的元件,功率稳定;
电阻温度系数大的元件,以工作温度的电阻值作为功率计算依据; 电阻温度系数很大的元件,需配备调压器。热膨胀系数(1 /℃):电热元件受热伸长后的长度由下式确定L T =L 0(1+ βT)对热膨胀系数较大的电热元件,设计安装时必须留有充分的膨胀余地。常用电热元件材料:金属电热元件、非金属电热元件、红外电热元件 金属电热元件:常用的金属电热材料有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真空和保护气氛中也使用钼、钨、钽。
非金属电热元件:常用的非金属电热材料有碳化硅(硅碳棒)、硅钼棒,石墨等。
第二章热处理炉的传热原理
传热的基本方式: 传导、对流、辐射 传导传热:热量由物体的一部分传至另一部分,或由一物体传至与其相接触的另一物体的传热现象。固、液、气态中都能发生,要求物体相互接触,无能量形式的变化。对流传热:流体中不同部分的相对位移时不同部分的质点相互混合,或者在运动质点与一相接处的固体表面之间所进行的热交换,只能在流体宏观运动时才能发生,无能量形式的变化。辐射传热:受热物体将热能部分转化成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当投射到另一物体时部分被吸收转化成热能,无需中间介质,既有热量的交换,也有能量形式的转化,不论温度高低任何物质都向四周放射辐射能。
热流:单位时间内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的热量叫热流或热流量Q。
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的热流,称为热流密度,用q表示。传导传热的基本方程式:
热导率:反应了物体导热能力的大小。其数值为导热物体中相距1 1 m 处的温差为1℃时,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 单层炉墙的稳定态导热计算:
单层圆筒炉墙的稳定导热
式中字母的含义:
简单描述应用:
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内存在温度(浓度)差,造成流体各部分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称为自然流动(自然对流换热)。强制对流:流体受外力(如风机、搅拌机等)作用而发生的流动称为强制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层流和紊流可用一个无量纲数,即雷诺准数(Re)来判别 当流体在光滑圆管中流动时:(1)雷诺数小于2100为层流
(2)雷诺数大于2300为紊流
(3)雷诺数在2100--2300之间时,可能为层流,也可能为紊流。
透热体:到达物体表面的热辐射的能量全部透过物体,此物体称为透热体。
白体:到达该物体表面的热辐射能量全部被反射。当这种反射是规则的,此物体称为镜体;如果是乱反射,则称为白体。
绝对黑体:达该物体表面的热辐射的能量完全被吸收,此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所有投射到物体上的辐射能,不论其波长大小,全部被吸收,这类物体就叫做绝对黑体。理想灰体:若某物体在任何温度下的辐射能力,都等于同温度下绝对黑体辐射能力乘以同一系数,这种物体叫做理想灰体。
第三章热处理电阻炉
一、箱式电阻炉(RX)
箱式电阻炉按其工作温度可分为: 高温箱式炉(>1000℃)中温箱式炉(650~1000℃)低温箱式炉(<650℃) 命名方式为:RX□-□-□,RX3-30-9(设计序号功率(kW)最高温度)中温箱式电阻炉可用于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或固体渗碳等(结构图见课件)高温箱式炉用于高速钢或高合金钢模具的淬火加热,其结构与中温箱式炉相似,但电热原件布置在工作室内。(结构图看课件)
低温箱式炉大多用于回火,主要靠对流换热。
圆体箱式电阻炉是近几年国内厂家参照国外先进技术制造而成,产品外形、炉膛为圆形,而炉膛尺寸、炉底板、电热元件等均保留原有箱式炉特点及互换性。外表面积小,蓄热少,热损失比RX系列产品减少20%以上,节能显著。
二、井式电阻炉
井式电阻炉外形为圆形,一般置于地坑中,适用于加热细长工件,以减少加热过程中的变形(吊挂)。井式电阻炉炉膛较深,上下散热条件不一样,为使炉膛温度均匀,常分区布置电热元件,各区单独供电井控制温度。
中温井式电阻炉适用于轴类等长形零件的退火、正火、淬火及预热等。与箱式炉相比,装炉量少,生产效率低,常用于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
低温井式电阻炉最高工作温度为650℃,广泛用于零件的回火。
三、台车式电阻炉
台车式炉适用于大型和大批量铸、锻件的退火、正火和回火处理。其结构特点是炉子由固定的加热室和在台车上的活动炉底两大部分组成。与箱式炉相比增加了台车电热元件、通电装置、台车与炉体间密封装置及台车行走驱动装置台车炉密封性较差,加热室与活动台车接触边缘采用砂封装置密封。
四、转筒式炉
转筒式炉是在炉内装有旋转炉罐的炉子,炉罐内工件随炉罐的转动而翻动,以改善加热和接触气氛的均匀度,主要用于处理滚珠等小尺寸标准件。
炉型选择的具体基本原则:
1)多品种、小批量:周期性作业的箱式炉 2)批量大、品种少:各种连续式机械化作业炉 3)零件表面要求高:密封性好的箱式炉、井式炉、4)可控气氛多用炉、真空炉
5)大尺寸型铸锻毛坯件(质量重):台车式炉 6)小型轴承钢球:转筒式炉 7)对变形要求严(细长):井式炉
8)化学热处理:井式渗碳炉、氮化炉、可控气氛炉 9)大批量的化学热处理:贯通式气体渗碳炉
炉膛尺寸的确定: 炉膛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实际排料法:按照工件实际摆放面积作为炉底的有效面积,再根据炉子温度均匀性的情况,确定实际炉底面积。
有效宽度、有效长度、有效面积:
炉架的作用是承受炉衬和工件载荷以及支撑炉拱,一般采用型钢焊接而成,型钢型号随炉子大小、耐火材料和结构而异。炉壳的作用是保护炉衬,加固炉子结构和保持炉子的密封性,通常用钢板在炉架上焊接而成,厚度一般取2-6mm 炉衬的作用是保持炉膛温度,使炉膛的温度均匀、减少炉内热量的散失;同时炉衬本身也应减少自身的蓄热,确定其厚度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炉外壳温度不超过许可的温升(50-60 ℃)炉底的作用是保持炉内热量和承载工件。
炉顶结构形式主要有拱顶和平顶两种。热处理炉大都采用拱顶。拱顶的砌法有错砌和环砌两种。错砌比较常用,但拆修不方便,一般用于炉内工作温度一致,不须经常拆修的热处理炉及烟道的拱顶;环砌多用于各段温度不一致的连续式炉或工作温度较高,拱顶易损坏的拱顶
拱角:拱顶的圆心角称为拱角,标准拱角为60°。
电阻炉功率的确定:
电阻炉功率计算列线图,过A线对应点与D线对应点,做直线交于E线O点,过O点与C线对应点做直线,延长交B线于一点,该点即为所求功率。
电热元件的表面负荷:是指单位表面积上所发出的电功率
电热元件的计算:主要包括元件的截面积、长度、重量以及一些结构尺寸的计算,必须满足炉子功率和一定的使用寿命
(一)金属电热元件的理论计算
(1)元件尺寸及重量
1)直径为d 的线状电热元件
2)带状电热元件
(3)电热元件寿命计算:通常把电热元件截面积氧化率达到20%,或元件的电阻增加 25%、功率降低20%时的使用时间作为电热元件的使用寿命。
电热元件的引出端
电热元件穿过炉壁引出炉外的部分称为引出端。对金属电热元件常另外焊接不锈钢引出棒,其截面积应为元件的3倍以上。对硅碳棒引出端,其截面应为其工作部分的1.5倍以上
第四章热处理燃料炉 无焰烧嘴:当空气与煤气在烧嘴内预先完全混合后再喷出燃烧时,其燃烧过程属于动力燃烧,无明显火焰,故这种烧嘴称为内混式烧嘴或无焰烧嘴。
有焰烧嘴:当空气与煤气在烧嘴外边混合边燃烧时,燃烧过程属于扩散燃烧,有明显火焰,称为外混式烧嘴或有焰烧嘴。
利用离炉烟气的余热对助燃空气和煤气进行加热的装置称为预热器。炉子排烟分为上排烟和下排烟两种方式。
理论空气消耗量:理想条件下燃料完全燃烧所需最少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消耗量。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消耗量与理论空气消耗量之比为空气过剩系数α。高发热量Q高: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物质的原始温度,且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冷凝成0℃的水蒸气时,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低发热量Q低: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物质的原始温度,且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冷却成20℃的水蒸气时,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着火温度:燃料和空气的可燃混合物可自行正常燃烧的最低温度。回火:可燃混合气体从烧嘴喷出的速度若小于火焰的传播速度,造成火焰或其根部返回到烧嘴里去的现象。
脱火:可燃混合气体的喷出速度大于火焰的传播速度,则会将火焰吹散,使燃烧不稳定,甚至引起熄灭的现象。
预热装置:离炉烟气温度一般为500-1000℃,带走热量占炉内供热量的30%-50%。
第五章热处理浴炉及流态粒子炉
浴炉:利用熔融液体作为介质进行加热工件的热处理炉。特性:1)综合传热系数大,工件加热速度快
2)工件加热均匀,变形小
3)浴炉的热容大,温度波动小,易实现恒温加热 4)盐液保持中性,易实现无氧化无脱碳加热
5)热损失大、启动较难、劳动条件差、消耗盐碱量大、6)不易实现连续化生产
1、按热源分类:
2、按工作温度分类:
3、按浴液分类:
盐浴炉:低温盐浴炉用于550℃以下的等温淬火、分级淬火、和回火;
中、高温盐浴炉用于600~1300℃范围内工模具零件加热和液态化学热处理。
碱浴炉:
油浴炉:使用温度低于230℃的低温回火和分级淬火。铅浴炉:传热速度快但毒性大。
4、按照加热方式分类:
二、内热电极盐浴炉(加热方式)
电极布置在熔盐内,直接通电,以熔盐为发热体产生热量。热量主要发生在熔盐内部,交流电通过两电极间熔盐时产生较强的电磁力,驱使熔盐在电极附近循环流动,升温快,可采用非金属浴槽,熔盐内的温度场与电极的布置有很大关系,电极间的熔盐易过热而分解。
1、插入式电极盐浴炉 结构和原理:
电极从坩埚上方直接插入熔盐,通入低电压(6~17.5)大电流(几千安培)的交流电,由熔盐电阻热效应,将熔盐加热到工作温度。
优点
①结构简单
②坩埚和电极可单独更换 ③电极制造、装卸方便 ④电极间距可调 缺点
①炉口只有2/3面积能使用,其它被电极占据,效率低,耗电量大
②由于电极自上方插入,与盐面交界处易氧化产生缩颈,电极寿命短,损耗大 ③电极在一侧,远离电极侧温度低(炉温均匀性差)④工件易接触电极,产生过热和过烧缺陷
电极盐浴炉的启动
固态盐电阻值很大,无法在工作电压(低电压)下使其导通,因此在浴炉开始工作时需使电极间盐熔化,电极盐浴炉启动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的启动电阻法。
将电极之间的盐加热到熔点以上100~250℃,然后再用电极继续加热使坩埚内盐全部融化。启动所需功率按照熔化1/3盐量计算 启动方法
空炉启动:将启动电阻体放在炉膛底部电极区域内,加入能将电阻体覆盖的盐并使其熔化;然后将电阻体取出,再用高档位电极通电加热,将随后加入的盐全部融化。
二次启动:由于开始启动时启动电阻处于冷态,其电阻值比热态小很多,为使启动电流不过载,应低档启动。当启动电阻的温度升高后,再调至高档,加快盐的熔化速度,缩短升温时间。盐基本熔化后就可脱开启动电阻,直接用电极加热。启动注意事项: 1)启动电阻安装在电极附近或电极之间的坩埚底部,加入一定数量的盐,将启动电阻覆盖,逐渐加盐,当熔盐升高接触电极后,再将启动电阻取出。
2)在生产结束停炉前,再将启动电阻重新置于坩埚,备下次启动用。注意不能靠近电极,不能过高。
3)对插入式盐浴炉还可采用碳棒接通两极直接启动。4)启动电阻和电压要配合好,否则会烧坏。5)炉膛深的电极浴炉采用双层启动电阻。
流态粒子炉:炉膛内具有流动状态粒子的间歇式热处理炉 工作原理 炉罐底部安放布风板,气体通过布风板进入炉膛,是炉罐内的固态粒子(石英砂、刚玉砂、石墨粒子或其他粒子)形成流态床,工件在流态床中加热、冷却或进行化学热处理。第六章连续作业炉
连续作业炉:借助某些机械机构(皮带、推杆等)连续地或间歇地进行装料和出料,连续、顺序地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的全过程。特性:
1)适合大批量生产,效率高 2)产品质量稳定,劳动条件好 3)易于进行自动化设计
炉膛有效长度按生产率和推料周期来计算:
炉膛宽度按下式计算:
炉膛高度H的确定方法与箱式炉相同。有时炉膛高度不等高,两端较低,中部较高,一般情况下取值(0.52-0.9)B
预处理炉: 渗碳零件表面预处理,脱脂并形成氧化膜 温度在450-500℃之间,顶部设置离心风扇
振底式炉
振底式炉设有振动机构,使装载工件的活动底板在炉膛内往复运动,借惯性力使工件连续向前移动。依据振动机构的不同分为机械式、气动式和电磁振动式。
振动原理:
实际工件移动距离:
S=L2-L
1滚筒式炉: 炉内装有旋转炉罐,炉罐不断旋转,炉内的炉料也随之旋转、翻倒和前进,小型物料不至于堆积,有利于均匀加热和均匀接触炉气氛。处理滚主类等小标准件。
第七章真空热处理炉及等离子热处理炉
真空热处理是随着精密机械制造业、国防等尖端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热处理方法 按照真空度分类: 低真空(~ 10-1 Pa) 高真空(10-2 ~ 10-4 Pa) 超高真空(10-4 Pa~)按照工作温度分类: 低温炉(~ 650℃) 中温炉(650℃~1000℃) 高温炉(1000℃~)
第八章可控气氛炉
在一般空气介质电阻炉中加热钢件时,容易发生氧化和脱碳两种缺陷。要使钢件加热时不氧化和脱碳,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向炉膛内送入保护气体,使钢件在保护气氛下加热;为了使工件表面不发生氧化、脱碳、烧损现象或对工件进行化学热处理,向炉内通以可进行控制成分的气氛,称可控气氛。2)把炉膛内空气抽除,使钢件在真空状态下加热。
脱碳:是钢加热时表面碳含量降低的现象。
脱碳的过程:钢中的碳在高温下与氢或氧发生作用生成甲烷或一氧化碳。氧、氢和二氧化碳(水)使钢脱碳,而一氧化碳和甲烷则使钢增碳。
可控气氛加热的基本原理:
通过钢在可控气氛中加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了解可控气氛中各种组分的性质与作用以及对钢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脱碳增碳反应的影响,进而确定可控气氛中的控制对象 常用的可控气氛:CO、H 2 和少量的CO 2、CH 4 和H 2 O等气体 在热处理温度条件下,气体与钢进行化学反应。
钢在炉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1、钢在CO-CO 2 气氛中的反应
钢在空气中加热与氧发生氧化反应,在560℃以下生成Fe3O4,在560℃以上形成三种氧化物,内层为FeO,中层为Fe3O4,外层为Fe2O3,通常认为氧气对钢的氧化过程不可逆,无法控制。
钢在CO-CO2气氛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则有所不同,是可逆的,其反应速度和反应方向决定于CO/CO2比值和温度。其反应方程式:
反应方向由平衡常数(压力商)来判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气氛中各种气体浓度不再改变,其平衡常数为:
制备气氛的种类
1、吸热式气氛
1)制备原理
吸热式气氛:原料气与理论需要空气量的一半(n≤0.5)在高温及催化剂的作用下,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气氛
2、放热式气氛
1)制备原理
放热式气氛:是原料气与较多的空气(n=0.5•~0.95)的不完全燃烧产物,所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进行
8.4 可控气氛碳势及氧势
8.4.1碳势的控制(以吸热式气氛为例)
1、碳势的控制原理
碳势的控制:控制可控气氛的碳势,使之与钢的表面确定的含碳量相平衡。
控制原则:控制气氛中CO/•CO 2、H 2 /•H 2 O组分的相对含量,使炉中气氛的碳势与钢表面要求的含碳量相平衡。
在吸热式气氛中CO 2 和H 2 O的含量很低,少量的变化即可影响气氛的碳势。因此,控制CO 2 和H 2 O的含量即可控制碳势。、碳势的控制方法
1)红外分析仪法:基于各种气体对红外线的不同吸收效应而测定气体成分,常以测定、控制气氛中的CO 2 含量,来控制碳势。
2)露点仪法:通过露点(气体中水蒸气凝结成水雾的温度,即在低压力下气体中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下的温度)来控制碳势。露点越低,气氛的碳势越高。
3)电阻探头:奥氏体状态的渗碳温度下,一段细铁丝很快被渗碳,其电阻值与含碳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从而通过测量细铁丝的电阻值便能感知炉气的碳势。8.4.2 氧势控制
1、氧势的控制原理
在渗碳气氛中,还有如下反应:
2、方法:Po 2 通过氧探头测定
氧化锆传感器基本原理:氧化锆具有高温下传导氧离子的特性。当两侧的氧浓度不同时,高浓度侧的氧分子会夺取铂电极上的自由电子,以离子的形式通过氧化锆到达低浓度侧,经铂电极释放多余电子,从而形成氧离子流,在氧化锆管两侧产生氧浓度差电势。
第九章热处理感应加热及火焰加热装置
一、中、高频电流的特点:
1.集肤效应
2.邻近效应
3.圆环效应
4.尖角效应
涡流:由于工件内存在着电动势,从而产生闭合电流,称之为涡流。
交流电流通过导体时,在导体表面电流最大,越向内部电流密度越小的现象称为集肤效应
电流透入深度:电流频率越高,集肤效应越显著。在工程上规定,当涡流强度从表面向内层降低到其数值等于表面最大涡流强度的0.368倍时,该处到表面的距离就称做电流透入深度。
感应热处理设备的选择
二、感应热处理设备的分类及特点
感应加热可用于淬火、回火、正火、调质、透热等
透热:快速加热时,为了获得性能均匀的工件,其首要条件就是使金属透热,即表里温度均匀。
三、感应式加热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优点:
1)无需整体加热,可有选择性地进行局部加热 2)加热速度快,工件表面氧化、脱碳比较轻
3)可根据需要调整设备的工作频率和功率,控制表面淬硬层
4)经感应加热热处理的工件,表面硬层下有较厚的韧性区域,具有较好的压缩内应力,使工件具有更高的抗疲劳和破断能力
5)加热设备便于安装在生产线上,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便于管理,可有效地减少运输,提高生产效率
6)一机多用。可完成淬火、退火、回火、正火、调质等,又可完成焊接、熔炼、热装配、热拆卸等工作。
7)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随时开启或停止,无须预热。
8)即可手动操作,也可半自动和全自动操作;即可长时间地连继工作,亦可即用即停随机使用。有利于设备在供电低谷电价优惠期的使用。
缺点:设备比较复杂,一次投入的成本较高,感应部件(感应圈)互换性和适应性较差,不宜在形状复杂的工件上应用等。
★但它的综合指标好,优点明显多于缺点
感应加热是目前金属加工的一种主要工艺。是取代煤炭加热、油料加热、燃气加热,及电炉加热、电烘箱加热等的理想选择 应用:
感应器设计概要
感应器设计的是否合理,会影响到加热层的形状和深度以及设备功率能否正常发挥等
一、感应器结构尺寸的设计
感应器的设计:根据工件形状、尺寸以及热处理技术要求设计,由施感导体(感应圈)和汇流板两部分组成。感应圈用壁厚1.0-1.5mm紫铜管制成,多为矩形内通冷却水。汇流板用厚2-3mm紫铜板制成,一端焊在感应圈上,另一端接到变压器次级线圈上,向感应圈输人电流。
感应器的设计:包括感应圈的形状、尺寸、圈数,感应圈与工件的间隙,汇流板的尺寸与连接方法,冷却方式等。其结构尺寸主要根据中、高频电流的特点以及感应线圈的使用寿命等综合考虑。
淬火机床分类:按生产方式分,淬火机床有通用、专用、生产线三大类型。
一、小车淬火
可进行各种直线、平面、回转体表面及斜面零件的淬火与回火,如机床导轨、大型轴承圈、滚道、铁轨等。
一、工序的分类:佳豪与劳克 佳豪: 接单登记——图纸审核——排单下料——封边修边——排钻扩孔——组 装——检验修补入库——交接单收备。劳克: 接单登记——图纸审核——排单下料——封边修边——排钻扩孔——组 装、钉装——工艺制作—— 一次组装——转入油漆一班——整个油漆工 序完成检验——成品组装——质检合格入库、不合格品返回——油漆二班 ——交接单收备。
二、工序组要求:由各车间负责人、班组长负责接单生产及图纸审核事项,安排各工艺工序的生产监督。
1、木工下料工序组 在接单生产过程中,要严把下料尺寸关,对有疑问的图纸,经负责人确认后 执行下料程序,下料参照工艺要求进行。移交下道工序组要有班组长进行检 验交接,须合格品方可转入下道工序组,签字确认。
2、钉装工序组 要严格对照图纸尺寸及下料板材进行钉装,对结构上有疑问的图纸,即时与 厂部负责人进行沟通,确认后方可进行钉装。严禁错装、钉装,工艺工序组 参照工序钉装要求操作。对于柜体是一体盆的浴柜,要进行试装(一体盆试 放及尺寸复核等)。
三、钉装要求:钉装人对图纸及钉装产品负责,钉装尺寸要与图纸尺寸相符。钉装工艺要参照工艺生产标准执行,完工后自检钉装结构,钉装对角线的复 测、工艺雕刻的质量、成套产品的试装等。包括钉装、涂胶量的均匀、钉装 后的清理、板材的开裂修复、棱角的粗磨、板材的卫生清理(铅笔线、划痕、板材上面的污垢等)等。转交下道工序合格后签字确认——油漆一班。
1、油漆一班对木工车间移交的产品进行检验,参照工艺工序要求进行验收签字(不合格产品即时返回修复)油漆一班参照工艺工序要求进行施工,工序为: 白坯处理——打磨——清理——放棱角——做封闭底——补钉眼——打磨— —批灰——打磨——批灰修复——喷底自检——修补——喷底——研磨自检 ——研磨修补——研磨——合格后转入二班签字。
1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现有考核体系分析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密不可分, 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更是不可或缺。而现有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多是以结果考核为主, 考核形式主要有问题解答、项目操作和现场提问等, 结果的好坏多由考核教师个人决定。其考核内容也往往因学生多或操作繁琐而停留在某一方面。所以, 现有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存在以下不足: (1) 评价主体单一。现有的考核体系突出考核教师的评价标准, 缺少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或评价, 尤其对一些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 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的发展动态, 导致“标准”不标准, 评价不权威。 (2) 内容片面化。现有考核体系在内容的选取上多集中在某一点或某一重要方面, 致使考核内容单一、片面, 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缺乏联系性。实践教学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进入生产企业后能够适应岗位操作要求, 而现有的考核内容缺乏与行业企业生产岗位的联系性, 不能体现生产一线的操作要求。因此,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现有考核体系还有待完善和发展[3]。
2 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思路与方法
传统的实践教学多集中在普通实训室上课, 无法对教师的讲授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量化。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将教学场所转移到药物制剂实训车间, 将课堂讲授转变为车间模拟, 并结合多种方法 (如直观模拟、逐步启发、视频演示、分组训练、角色模拟等) 进行教学;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 开发出以岗位生产流程与车间管理两条主线为主的课程体系;引入药品生产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通过制度来管理学生, 最终实现学生思想上的转变。通过实训车间“企业化”, 可培养学生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生产与管理, 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 进一步提升学生软实力, 缩短了与以后工作岗位的磨合时间, 使他们能够迅速转变角色, 快速适应新的环境, 获得行业企业的好评[4]。
3 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以实训考核和第三方评价为主。实训考核依托药物制剂实训车间进行,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岗位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考核。学生需要完成生产前准备、生产中操作和生产后处理3项内容, 每项内容均由一名专任教师和一名行业企业人员考核, 学生的最终得分由所有考核教师共同决定。考核指标包括教师授课水平、学生熟练程度、设备操作规范性、车间管理能力等。通过综合评价可发现授课方式及课程内容是否恰当, 并结合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
4 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与现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对比分析
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与现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各具特点, 通过对比, 可发现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1) 评价主体。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除同行评价外, 又引入了第三方评价, 即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参与, 评价结果既能体现公平、公正, 又具有权威性与说服力;而现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评价主体单一。 (2) 考核内容与方式。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考核内容与生产企业的岗位要求一致, 且能根据行业发展及时加以调整;内容的选取不仅仅停留在点或者面上, 而是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考核。考核形式采取操作与口述相结合的方式, 这种考核形式既体现了整体性, 又体现了联系性。现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内容不仅少而且缺乏整体性与联系性。 (3) 反馈效果。通过同行评价与第三方评价可对课程的合理性、授课方式的科学性及考核内容的适应性加以评判。根据考核结果可及时对上述内容适当进行修正, 并以此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而现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缺乏相应的反馈功能, 不能对课程与授课产生指导作用。 (4) 适用范围。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以实训车间为依托, 相对来说, 适用范围较窄, 无法大范围实施。现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因容易操作, 其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5 结语
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在某些方面弥补了现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不足, 有力促进了药学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考核体系的评价与反馈能正作用于药学专业实践教学, 并不断相互促进, 形成良性循环。同时, 该考核体系的构建也能够为其他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摘要:现有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内容片面化及缺乏联系性等不足, 对课程建设与改革无法起到支撑作用。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能够有效促进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关键词:药物制剂实训车间,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文宝, 杨俊涛, 邢志霞, 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学综合实训技术课程的开发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5) :56.
[2]刘德云, 陈国华, 曹庆景.高职药学专业“能力本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5) :49-51.
[3]王晓慧, 周效思, 吕立华, 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剂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2) :136-137.
【药物制剂生产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推荐阅读: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标准07-08
制剂个人总结07-14
固体制剂研发流程10-14
中药制剂研究计划07-14
中药制剂新剂型11-22
制剂科管理规章制度10-10
第三章灭菌与无菌制剂习题12-08
抗生素在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中的应用11-08
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操作规程11-09
医院管理-中药制剂室工作制度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