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的建议(精选11篇)
泽州代表团
赵晓霞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特别在农村教育方面,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面貌和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却长期被忽视。
问题分析
一、国家级政府部门不安排农村教师住房是导致农村教师住房困难的一方面原因
多年来,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基本上不安排农村中、小学住房建设项目,我市农村中、小学校也基本没有教师住房。绝大部分教工散居在自然村中。为解决住房问题,部分中、小学教师只有通过自建房或购买商品房等方式自行解决住房问题。但是由于教师的户口不在农村,现在村里也不给划宅基地。如果购买商品房吧,又因经济条件有限,买不起商品房,所以大部分教师只能在外租住居住条件极为简陋的房屋,还有的教师一家三、四口人住一间简陋的集体宿舍,既当办公室,又当卧室。有的年轻教师急着结婚因没有房子结不了婚,有的老教师的孩子到结婚年龄了,也因为没有房子给孩子结不了婚。
二、经济收入低是导致农村教师住房困难的主要原因
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和某些企业的工人相比较,相对要高些,但是仅凭自己的工资收入也买不起商品房,而买经济适用房又不符合条件,所以农村教师的住房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三、农村教师住房难直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深入发展 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是防止优秀人才外流的有效措施。我国农村教育落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缺少优秀教师,而住房难正在成为农村师资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教师录用采用招考方式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属于外地招录,这些教师通常只能住校。如果学校不能提供安全实用的住房,必然会使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不安心工作,而是想方设法往城里或经济发达地区调动,导致城镇学校教师超编、农村教师严重不足。这种现状已经影响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想吸引优秀人才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必须解决好住房这个后顾之忧。
建议:
(一)加快实施 “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工程”,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二)将布局调整中形成的新增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可改造成为教师周转宿舍,降低教师周转宿舍的建设成本,减少投入。
(三)建立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发放住房补贴、按公务员住房公积金比例发放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以拓宽农村教职工筹措建房资金的渠道。
(四)各地应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特别是在编制公共租赁住房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需求,将改善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列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划,并予以优先保障。
(五).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住房需求,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相对集中的镇或县城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向符合条件的本县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
一、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的背景与基础
(一) 住房是农民实现“安居”和“乐业”的基础性条件
与城市住房相比, 农房承载有更多的内容和功能, 在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农民住房兼具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功能。住房是农民遮风避雨、安身立命的重要生活设施, 又是从事生产性劳动、经营性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场所。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 依托自有房屋创办“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小作坊和手工业, 已经成为不少地方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住房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形式和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主要依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安土重迁”、“富而置地”、“以房为产”的观念, 农民对住房有很强的新建和翻建的欲望, 住房事实上是农民最重要的财富体现形式。近年来, 农房还渐次成为农民分享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成果的主要依托。不少地方农民通过将居住自用的房屋用于发展生产、经营服务业和出租, 在实现农房价值明显升值的同时, 也带动了生产利润、经营收益以及租金等不同形式资产性收入的快速增加。3.住房是农民基本福利保障的实现形式。农房与农民高度一体、不可分割, 在现行的“一户一宅”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框架下, 多数农民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和代价建造起足够自己家庭居住使用的住房。农房与宅基地一起确保农民“住有所居”基本权利的实现, 并为农民家庭提供生产、生活的双重保障。
(二) 现阶段农村困难群众住房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农民住房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快速增长, 农民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基本解决了居住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 我国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为9.4平方米, 砖木结构所占比率不足20%。1990年、200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依次发展到12.2平方米、24.4平方米。进入新世纪后, 我国农房建设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年竣工建筑面积保持了5~6亿平方米的较高水平;2006年底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8.4平方米, 与1980年、1990年及2000年相比, 分别增长204.3%、134.4%和17.2%;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占比率上升到66.6%。但是, 在总体状况显著改善的同时, 因为长期缺乏政策方面的优惠安排, 而主要由农民依靠自身力量去解决的缘故, 各地农村还普遍存在困难群众住房简陋破烂、防灾与安全水平低、居住舒适度差等问题。比如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 2005年底尚有6.4万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低保边缘家庭住房逼仄残漏、不御风雨;在中部地区的山西省, 2007年还有住房困难户40.1万户、80.5万人, 分别占全省农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6.5%、3.5%;在西南地区的云南省, 2006年底仅25个边境县 (市) , 就有95万农户居住在茅草房和树枝搭的“杈杈房”中, 居住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在西北地区的宁夏自治区, 在通过实施“危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2.2万特困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后, 南部山区仍有数十万困难群众居住在危房危窑中。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 持续时间长, 影响范围大, 在给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困难的同时, 也进一步凸显了当前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的严峻形势。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 20个受灾省 (市、区) 和新疆建设兵团共有42.9万间农房倒塌、136万间农房不同程度受损, 分别涉及18.4万和60.3万农户。此次灾害造成的农房毁损具有显著特征:倒塌毁损的农房呈散点状分散分布;多数毁损农房为土木结构, 建造年代久远, 长期失养失修;除了少数已经闲置外, 多数农房毁损前仍然在居住使用;这些房屋的居住使用者多数为低收入困难群众, 既无能力在灾前进行修缮翻建, 也无法仅依靠自身力量在灾后迅速恢复重建。
二、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的意义与内涵
“住房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必需品, 人人都应享有合适的居住设施”, 这一观点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接受。随着《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7]24号) 的发布,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针对城市低收入群众的完整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今后城市中各类低收入群体都有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逐步改善住房条件。在农村地区, 近年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趋于完善、收入水平的持续稳步提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加快, 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农村居民的衣、食、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此时, 探索建立针对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及因灾因病返贫农户等困难群体的住房救助、帮扶和保障的制度框架, 切实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解决“住有所居”问题, 就成为既符合逻辑推理又契合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
当前, 贯彻落实200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要求已经具备几方面有利条件:一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帮扶的力度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普遍共识和实际行动, 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稳固的组织基础;二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财政收入快速增加, 针对低收入群众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为稳步推进此项工作提供了充裕的资源保障;三是浙江等部分地方通过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等, 已经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能够为有序推进此项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鉴。当然, 要做好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工作, 首先须全面理解“住房安全”的内涵。所谓“住房安全”, 综合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应当包括四层涵义:
一是确保“住有所居”。实现住房安全首先必须解决好有房可“住”的问题。要保证每户农村困难家庭不管是通过优惠价格购置、采取低廉租金租住, 还是获得免费集中供养等方式, 都能够拥有一所“可以负担得起的住宅”;要保障农村所有鳏寡孤独废疾者合法、合理的住房需求皆能得到满足。
二是具备基本的安全与防灾功能。保证农村困难群众在新建、翻建、维修住房时, 能够得到必要的技术援助和服务;保证其住房在规划选址、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质量等方面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质量安全要求;保证选址能够避开地质断裂带和地震、泥石流易发区等灾害不稳定区域, 房舍周边有必要的水源、取水设施等消防基础设施;确保其住房能够抵御正常设防水准下的地震、暴雨、大风、凝冻等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
三是达到基本的适居宜居要求。保证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能够达到“适宜居住”要求。房子本身的功能设计合理, 通风、采光、保暖隔热性能较好, 居住生活所需各种功能比较齐全;所在的村庄或居民点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能够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比如安全供水、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污水无害化处理等。
四是形成比较完善的住房救助、保障体系。要逐步完善针对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机制;要保证一旦有气候或地质灾害发生并造成房屋毁损后, 群众在及时获得外界必要的帮扶和资助后, 能够迅速开展毁损房屋的重建缮建, 从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三、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的地方经验
近年来, 一些地方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吉林、重庆、宁夏、贵州、新疆等省 (市、区) 分别实施的泥草房改造、洞棚消除、茅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等。这里就将以起步早、工作实、成效明显的浙江省为例, 具体介绍其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方面的成效和经验。
(一) 做法与经验
自2003年起, 浙江省先后开展了五保户集中供养、残疾人“万户安居工程”、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工作, 累计投入52.3亿元。截至2007年10月份, 已经解决了94.3%的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 并对1.3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及1.8万户农村困难家庭的老旧住房进行了改造。浙江省的基本做法是:将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列为“为民办实事”的工程写入到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 向社会公开承诺并接受公众监督;建立由建设部门牵头, 民政、财政、发改、残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帮扶工作机制;参照城镇廉租住房的成熟做法, 确定了“1人户一般不超过40平方米, 每增加1人可增加20平方米, 每户原则上不超过100平方米”的救助、帮扶标准以及“农户家庭申请———村民委员会评议———乡镇政府审核和公示———县级建设和民政部门核准———乡镇政府组织实施”的工作程序。这些年来, 浙江省在工作中积累的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从最困难群众入手, 有计划、分阶段逐步推进。先解决农村五保户和残疾人家庭的住房困难, 再通过救助、援助、互助等多种手段, 渐次将救助覆盖范围推广到农村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因灾因病返贫户等困难家庭。
第二, 因势利导,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经济发达、村民富裕、宅基地稀缺的村庄在宅基地分配中采取有偿选位的方法;将富裕村民因选到有区位优势的宅基地而上缴村集体的资金用以解决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及村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管护。
第三, 注重与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同步实施。对于通过置换、购置、新建等方式更新住房的, 村集体要购回困难农户原有住房并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对于采用扩建、修缮方式改造住房的, 村集体补贴部分资金对房屋的立面、屋顶和外墙进行必要整治。
第四, 注重对农民住房财产权益的保护。除了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设计施工图纸, 提高新建农房综合防灾能力外, 为有效降低困难群众的因灾损失, 自2006年底起, 还在全省逐步推广以市场化运作、政府补贴为特征的农房政策性保险, 覆盖面已达96.1%。
(二) 几个典型案例
1. 楼村经验。
义乌市佛堂镇楼村采取三种方式推进对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救助与帮扶:一是补贴修缮。利用各级财政资金补贴困难农户自主修缮、改造、扩建房屋, 村民集体组织负责工程监理及验收。二是补贴置换。对于新建住房农户尚完好的旧房, 由村集体出面购回后低价向困难群众出售, 困难农户原有住房及宅基地也由村集体回购整理。三是集中建设解困公寓。村集体统一组织修建以小套型为主的农民公寓, 建成后以约为成本价40%~60%的价格向困难农户出售, 购房农户交回原住房、宅基地, 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农户事实上只需要支付购房款与宅基地回收补偿款之间额度极小的差额部分。
2. 江山经验。
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缺乏非农就业的基本技能及发展生产的基础条件。江山市在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帮扶、救助工作中, 统筹考虑困难群众的转产转业及增收致富问题, 积极创造条件, 吸引居住在环境恶劣、资源贫乏山区、库区的困难群众向城郊、中心镇和工业园区异地搬迁, 为其发展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帮助困难群众树立了改善生活条件的信心, 实现了困难群众增收由“被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改变。清湖镇花园岗村转移到中心镇后, 通过发展白菇种植、竹木加工等产业, 全村2/3以上的劳动力实现转产转业, 人均收入快速增长到7180元, 接近搬迁前的4倍。
(三) 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中, 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是, 当前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需要通过新的实践逐步解决。
一是对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够。不少地方存在一种认识上的倾向, 认为仅仅通过一段时期内对困难农户新建、翻建住房, 集中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共财政补贴, 就能一步到位解决好这一问题, 忽略与改善困难群众生产条件和发展能力的统筹协调。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入住新房的困难农户仍然缺乏就业技能和渠道、缺少稳定的收入来源, 生活水平难以有实质性提高。
二是没有形成独立稳定的长效资金投入机制。目前, 除了对五保户、灾后重建困难农户、残疾人困难家庭的住房救助有相对固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外, 其他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帮扶的资金来源主要有省级公共财政的专项资金、市县财政的配套资金及村集体通过有偿选位等自筹获得的资金, 具有来源杂、缺口大、保障差的局限。
三是对于社会力量参与住房安全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不够。除了商业保险公司推出政策性农房保险参与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帮扶工作外, 大量民营企业、经济园区及专业市场在此方面的积极性、能动性及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社会捐助等手段也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四、对策建议
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是加快改善农村民生、让困难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从现有实践来看, 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 必须立足当地实际, 坚持政府主导、各界积极参与, 采取多种积极措施, 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帮助农村困难群众树立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第一, 统一思想, 确立做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考虑到困难群众数量众多、个体差异极大, 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长期战略和目标要求的确定, 应遵循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分类指导的原则。二是工作思路的确定, 应坚持政府帮扶引导、农民自主选择与市场化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工作方法和机制的确定, 应遵循分层实施、梯度改善、逐步推进原则, 要在确保把农村五保户和低保对象纳入救助范围的基础上, 适时将保障覆盖范围扩展至因灾、因病、因学致贫群众以及低保边缘等其他困难群众。四是结合扶贫解困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原则。五是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与为其创造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基础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鼓励困难群众在有稳定收入和资本积累后能够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来持续改善居住条件。
第二, 明确职责, 切实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切实落实“住有所居”民生目标, 最主要的责任和任务在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都应在建立和完善城镇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体系的同时着手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要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将其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及各级政府重要日常工作中, 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将此项工作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 不断加大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建立跨部门工作机构或议事机构研究工作推进的整体思路, 就重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统筹、协调、检查、指导落实跨部门职责。加大公共财政对保障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工作的资金扶持, 充分利用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有利时机, 从财政支农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 还要适度增加用于此项工作的资金比例和总量。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帮助困难群众提高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拓宽稳定就业的渠道, 以便在改善其居住条件的同时帮助其稳定经济来源。
第三, 创新思路, 建立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农村低收入住房群体规模大、成因复杂、基础弱, 单靠政府救助、帮扶远远不够, 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志愿者、企业家、个人等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救助、帮扶工作大有可为。各地应高度重视, 加紧研究, 积极探索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的工作机制, 制订相关实施方案。要搭建工作平台, 加强舆论宣传, 搞好引导服务, 努力营造各界关注、支持和参与农村群众住房安全工作的浓厚氛围。二、三产业及私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贴息、税收、补助等政策措施, 实施合理监管, 鼓励、引导私营企业及个人参与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工作;要掌握和及时交流社会力量参与的进展情况, 要及时总结,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要通过不同形式予以鼓励。
参考文献
[1].安丰仁周强.新农村建设北方农宅应遵循的设计原则.中国建筑.2007/4
[2].陈志强.小康建设中, 如何解决好农民住房问题.国土资源导刊.2005/5
[3].董宏林刘刚黄亚玲.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低成本之路:农民就近转移与住房多模式置换机制相结合.宁夏农林科技.2007/4
[4].黄晓明.村镇农房规划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城乡建设.2000/4
[5].骆中钊虞文军.传承民居建筑文化铺垫农宅设计新途——福建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设计初探.小城镇建设.2003/5
[6].文典.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房建设健康和谐发展——对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房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小城镇建设.2007/4
[7].魏青张燕.发展农民住房贷款助推新农村建设.审计与理财.2007/10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小额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0—0064-03
一、我国农户金融信贷需求的特点
(一)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较为普遍。现阶段农户借贷构成中,生活性借款比重较大,一方面说明农户先进购买力过低,生活压力过大;另一方面也表明农村生产经营性借款市场狭窄。
(二)就农户贷款情况看,收入水平与其贷款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收入等级越低,贷款额越低;收入等级越高。贷款额也越高。收入等级高并向农业发展的农户,其贷款基本用于生产经营,而低收入水平的农户,其贷款用于生活支出的比例较高。
(三)小农经济的特征是农业规模不足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收益率低下。这种条件下的农户及其借款行为也就带有明显的小农经济特色。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表现出一定的特性:一是贷款数额小。家庭经营的规模决定了用于家庭生活和生产方面的贷款需求规模不会太大。二是希望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由于土地的所有权不属于农户,土地不能用于抵押,住房作为农户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又很难用于抵押,因而农户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很少。三是农户希望贷款手续简便、灵活、及时。
二、农信社是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的重要力量
(一)农户小额信贷的概念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它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根据农户的生产周期确定不同的贷款期限。手续简便。利率优惠。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政策效应
1、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发展的现实选择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活动的有效途径。就农村信用社而言,贷款业务是其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农村应该是其最主要的市场,因此能否抓住并赢得一般农户关系着各家农村信用社今后业务发展与竞争成败。农村市场主体——农民大多数以家庭为作业单位,进行小规模经营,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又无有效抵押物作担保品。农户小额信贷,改变了过去金融机构追求抵押、担保,寻找大户的贷款方式,采取了分散、小额贷款形式,按照农户信用等级或采取联保方式发放的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市场提供的最适合产品。
从农户小额信贷的实施效果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资产的优化和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支农实力。形成良性循环。如今的农村信用社已经是商业化了的独立经济主体,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因此。如果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不能为其带来任何好处的话,其必然会退出小额信贷市场。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热情不断高涨,这无疑源于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成功实践。因此,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不仅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且是不断满足农户贷款需求的一种积极表现,同时也是培育自身新的金融业务点和盈利点的需要。
2、农户小额信贷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农信社小额信贷极大地改善了农户贷款环境,而且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由于村委会成员对本村村民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采取与村委会成员合作组成信用评定小组对农户进行全面的信用等级评定,并在此基础上发放贷款证,农户凭贷款证可以随时到农信社营业点柜台办理贷款,这种贷款方式对于农户来说。不仅简化了贷款手续,还降低了一些不必要的成本。
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在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抑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发展有了新的要求——中国农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疑为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三、农户小额信贷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资金需求仍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目前,农户的信贷需求呈现多样化、分散化和复杂化的状态,并且,农户的信贷能力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金融组织和不同形式的金融供给来满足。尽管目前农信社对农户的支持力度较大,但由于信贷资金总量有限,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农户的资金需求额也越来越大。因此,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凸显出来。
(二)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接受信贷者不能按约偿付贷款的可能性,这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首要风险。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贷款。面大,对农户信用调查、评级及贷款后检查的工作量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检查、审查、监督,农信社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可能加大。同时,农业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都较大,农户信用等级和经营收入、还款能力会因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变化。农信社一般规定每两年对评定的农户信用等级重新审查一次,如果在两年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承诺”期限内农户信用等级发生变化,农信社的信用风险程度必然会受到影响。因为农户信用等级降低,意味着农信社的贷款信用风险增加。最后,由于一些农户的还款意识不强,使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过高。管理难度较大。
2、农村信用社的内部风险。信用社由于缺乏有效的信贷管理和制约监督机制,有的出现违规放款、以贷谋私等问题。有的信用社对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执行不力。致使个别信贷员工作不负责任。对信贷的管理缺乏责任意识。并且,有一些信贷人员缺乏相关的金融业务知识,不可避免地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呆帐、坏帐,严重影响了信用社的贷款质量,也造成了管理成本偏高。
(三)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单一
农户对贷款融资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随着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品种单一的小额信贷已经难以满足多层次的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产品结构全面升级,已由以往单一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转向以种植业、渔业、养殖业、畜牧业等多方面为主,以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构造环保节能型生产、餐饮、旅游业等附加产业推进的全面综合的农业产业结构。因此,当前小额信贷的额度、期限等特点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并且,金融产品自主创新薄弱,更多局限于对他人金融产品的简单引进与修
补,很难立足客户需求推新产品服务,特色产品、品牌产品短缺,产品服务的引力和张力显得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综合化、优质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推动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虽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和不少难以操作之处,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农村资金投放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短缺问题。对维护农村金融稳定。繁荣农村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为了加快“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步伐,我们须积极地、审慎地发展小额信贷业务,克服这一贷款方式存在的一些缺陷,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展发展空间。
(一)解决多层次贷款需求的供给问题
1、明确并规范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是解决供求失衡的关键。小额信贷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农户,如果不顾对象,造成的结果便是不需要贷款的农户出于逆向选择参与贷款,而真正需要的农户却不一定能够贷到足够的资金数额。明确小额贷款的对象是当务之急。基层组织(以村委会为主)应该及时、全面地掌握本地农民的收入、生产情况,并与农村信用社积极合作,农村信用社全面掌握了农户信息后确定各个农户适合贷款的种类,做好资金规划,通过这些措施,更加及时、有效率地为农户提供融资服务。
2、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疏通横向资金融通渠道。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的自然条件、产业构成不同,信贷资金供求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的地方资金严重不足。有的地方资金过剩,需要找出路。由于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余缺问题,单靠短期拆解是难以解决的,这就需要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中央银行应继续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的投放力度,有效调节农村自给供求关系。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控制
1、按照《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的规定,发放小额贷款。农村信用社为增强自身防范信贷资金风险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贷款的发放上就必须坚持以小额、流动、分散为主,逐步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现信贷资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
2、适当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主要面向种植业,并不包括农户急需资金的养殖业、运输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农信社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结构单一,许多农民可能种植同类庄稼或养殖相同种类的禽畜,在气候反常或出现流行性疾病的时候导致较高的风险。因此,农信社应该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用途,减少一些不确定的风险。
3、提升内部管理素质。农信社是高风险的行业,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理智的头脑,坚持把防控风险、稳健经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采取治本措施,以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为核心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以规范信贷风险管理为轴心来提升风险管理效率:以构建新型考核评价体系为基础来完善内部激励机制:以完善案件防控机制为重点来推进和谐系统创建。
4、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由于小额信用贷款主要用于农业领域,而农业生产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受到自然资源、气候及市场等因素的多重制约,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加大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为了分散和规避风险,可在农村推行农业意外保险制度,扩大承担风险的主体,提高信贷当事人的抗风险能力,使农业风险由信用社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
(三)促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
从农村金融市场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出发,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加快金融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以满足农民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首先,农信社应充分发挥其扎根乡土、了解乡土的优势。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设计不拘泥于金额和期限的、围绕项目周期来进行的贷款发放。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除此之外,推动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必须允许多元化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在小额信贷业务中推出若干创新举措。比如。创建“呼图壁模式”。即由农村社保机构与农村信用社共同创建农民养老保险证券质押贷款制度,解决农民生产性融资贷款问题。又如,开发公务员担保模式。部分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小额贷款操作中,实行由农村地区的国家公务员为农户提供担保。该模式的违约率和不良率都很低。
房紧缺的报告
尊敬的张一搏董事长及贵公司各位领导员工:
威宁县哈喇河乡六角小学位于哈喇河乡西部,距政府所在地6公里,创办于1968年,距今已有43年的办学历史,现有42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栋,7个教学班,学生458人,教师15名,外地特岗教师4名,是哈喇河乡村级较大规模的学校之一。但学校住房十分困难,其中有一个班都是租用民房来进行教学,光线太暗,坏境太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办公室仅有10平方米的一小间,老师们挤在里面办公十分不便。图书、仪器等无教室摆设,无法操作,以至于没有很好地派上用场。学校也无围墙,社会闲杂人员经常进入校园内打球、骑车,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不便于管理。许多来得很远的年轻特岗教师更是没有住房,学校无奈,只得租用民房,但仍有部分教职工因学校附近租不到民房而陷入要走很远的山路来上课的困境,大大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老师们虽能乐业,但实难安居。面对此情此景,作为学校领导的我们,虽抱以十二万分的同情和理解,但根据我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却无能为力,只得恳求贵公司帮助解决修建300平方米的教师住房及学校办公室,用于缓解我校办公室及必须住校教师的住宿问题为盼!
此致
威宁县哈喇河乡六角小学
外卖,日前在我校大门口白天摆成线,晚间聚成群,严重损坏学校对外形象,已经成为我校学生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学工委通过多次和对方七家进行过交涉,他们仅仅只有两家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
学生外卖不仅屡禁不绝反而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为:一是食堂排队难;二是价格偏高;三是口味欠佳;四是品种较少。
九月上旬,学工委将外卖、摩的及学校上放学交通问题做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向市教育局学安科谭霖、陈经正两位科长做了专题汇报,同时也向泰山社区派出所做了沟通。
九月中下旬,学工委正式与外卖七家进行正式交涉。九月底,学工委召开专题会议,就禁止外卖问题广泛征求各学部,制定了整改措施,做了具体的安排。
十月六日,高中部学工处开始值班,严抓严控学生外卖行为。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新的问题出现,学生攀爬围墙现象开始复燃。
如何解决外卖问题,我们的建议是既要“堵”更要“疏”。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提出供学校参考:
一、“猫捉老鼠式”:这种方式是一种强制手段,一方面要加强对我们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教育,也要采取强制措施严禁学生购买,还要对外卖者进行驱逐。
二、外助式:申请城管、工商执法等部门依法取缔。
三、租赁式:建议将北门招生办一排闲置的门面租赁给有合法经营手续的外卖者来经营。
四、承包式:在食堂一、二楼各转让一个窗口,让有合法手续的外卖者将加工好的食品出售,接受学校统一管理。
五、整改式:学校食堂要切实改进服务质量,改善菜品质量,提高菜品种类,增加饭菜份量。
第一、二种方案相对比较消极、被动,不是根治办法。而且第二种方案容易激化矛盾,引发冲突。第三、四种方案一方面可以促进食堂自我改进,强力提高;第五种方案需要勇气和力度,更需建立监管机制。但是,后三种方案皆为比较积极、主动的措施。
上述建议仅供学校在研究解决问题时进行参考。
学生工作委员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现阶段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分析了环境保护对农村建设发展的必要性,并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几点改进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希望为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提供一些思路。
0 引言
目前,由于我国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及其工业的污染源不断向农村地区转移,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出点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新旧污染交织的局面,再加上工业化、城镇化及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正逐步推进,使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环境保护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政府、环保部门以及相关组织机构予以重视,加大农村环保力度,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1 农村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1.1 环保是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必须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农村环境是现代化农村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生产极大地依赖资源环境,人类不能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必须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来进行农业开发。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是科学合理、长久的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业生产率的稳步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环保是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但目前我国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例如化肥、农药等过量使用;畜禽养殖排泄物的污染;部分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农产品减产、降质,制约了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环保理念,科学规划与节约资源,保障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3 环保是建设整洁、有序村容的重要内容
当下,受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及习惯的影响,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污水及垃圾乱倒、柴草及粪土乱堆等,导致农村的村容出现脏、乱、差等问题。随着环保理念的推广普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着眼于环境治理,合理规划农村街道,集中处理污水及垃圾,畜禽开始合理地圈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环保是建设整洁、有序村容的重要内容。
2 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农村的环保意识薄弱
农村环境保护动力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环保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生活上,由于长期受传统农村生活习惯及方式的影响缺乏进行环保行为的观念;二是在维护环境权益上,由于法制观念的薄弱导致依法维权意识不足,对破坏或污染环境的行为没有依法维护环境权益;三是在生产上,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领导只注重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来获得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
2.2 缺乏有效的农村环保监管
农村环保监管力量不足,主要是缺少必要的农村环保监管机构,规范化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环保工作人员,导致农村环保监管处于失控状态,各项环保方针及政策很难落实到位。
2.3 农村生产科技水平偏低
目前,农村生产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及薄膜等严重污染了农田土壤以及地下水和空气。同时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理念的缺乏导致农村的生产经营依然沿用低技术含量的粗放形式,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
2.4 农村环保投入不足
农村环境问题涉及面较广、类型繁多,治理起来难度较大,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但由于经济重于环境,城市重于农村的不合理格局,导致环保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3.1 深化农村环保意识
首先,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介,例如电视、网络等积极开展环保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改革传统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还要加强对农民环境权益的维护,提高农村的环保意识。其次,作为农村环保的指导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及科学发展观,确保农村环保有依有据。同时要加强对乡镇企业领导管理者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循环、生态经济理念,向集约型经济方向转变。
3.2 建立全面、系统化的农村环保监管机制
有效的监管机制是确保农村环保高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应结合新农村、新环境的建设目标建立综合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地方政府的环保职能,并且在乡镇设置专门的环保机构,配备专职专业人员,提高环保管理和建设指导的科学合理性。另外,还要实施全面、定点、定期、系统的监测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重点环境问题的监管。同时建立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并且制定激励性的支撑政策。另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是一项基础性、社会性、公益性的公共事业,提高农村环保水平,可以创造巨大的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划拨专项财政资金,为农村环保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需要加大政策、税收等扶持力度,改革农村环保投资市场,加强与相关企业的交流,引入社会投资农村环保事业,积极推进农村环保多元投资体制,为农村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资金基础。
推动建立农村环保多元投资体制。
3.3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的使用,农村环保也应紧随时代的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快垃圾集中收集与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建立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炉、生态公厕,配置垃圾箱、垃圾运输车。
一是要建立村收集、镇中转、区集中处理的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二是农村污水的处理,结合“三改”(改厕、改厨、改圈)并利用沼气处理技术,对农村生产、生活污水进行综合性处理。
三是积极倡导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发展理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及农民生活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采用“畜禽养殖+沼气+作物”的生态农业模式,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增加农村新能源和有机肥源。以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把“三废”变“三料”,即将粪便、秸秆、垃圾转化为饲料、肥料、燃料。
4 结束语
关键词:住房建设,政府职能,规划建设,生态环境,观念
一、我国农村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
1、过去的状况。
以前, 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管理, 统一分配”的住房制度, 这种状况适合低水平的生活状态, 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2、近期的状况。
自“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以来, 政府把它全面的贯彻了下去, 切实的给农村居民带来了福音。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政府下发文件, 只要农村居民有意愿按照规划盖新房, 政府将免费提供盖房所需的砖。这样一来, 盖房的投入就减少了许多, 因此基本上所有的农村居民都同意盖新房。在得到居民的支持后, 新农村的各项规划就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了, 乡镇政府带领各个村支书进行了总体规划, 又由各个村支书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部署。一时间, 居民抽签选房址, 道路的规划建设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异常顺利, 住房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
二、农村住房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在建设中职能欠缺。
众所周知, 农村是因为各项条件不够好, 所以才要有所改善, 但是建设中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方面存在欠缺, 公共服务方面依然薄弱。如政府虽然为建房的居民免费提供了砖, 但是运输问题却要居民自己解决, 包括找车还有缴纳过路费, 这样直接导致了运输费的上涨, 到居民手中的实惠被中间环节剥削殆尽。而且城乡结合处的路况条件非常差, 路面难以承受源源不断的运输带来的压力, 导致了路面坍塌, 这将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很多基层政府对于易出“政绩”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一些公共产品, 有非常高的供给热情。但是对于文化设施建设、市场信息提供等, 则不愿提供或提供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 在担负社会管理、提供公共物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政府担负着主要责任, 所起的作用也是其他组织和公众无可比拟的。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房屋质量存在隐患。
房屋的选址方面是按照抽签抓号的方式选定的, 但政府事先并没有让相关部门测定选址是否适合建房, 延边州是山区地带, 地势起伏相对较大。选址不合理将直接导致地基不牢固, 影响房屋质量。再者, 在建设过程中, 劣质建材普遍用于住宅建设中, 究其原因, 应该是农村建设市场管理不规范, 劣质建材产品随处可见, 其质量控制更是一个盲区, 一方面农民缺乏建材方面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是对价格要求不能太贵, 对质量要求较少。质次价廉建材就有市场前景;再一个原因是工商、技术监督、建设等部门对农村市场疏于监管, 农民所购的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 大部分无产品合格证, 也谈不上取样做复检试验。
3、居民本身的观念影响房屋建设。
中国人的住房观念是相当传统的, 并且农村普遍都是三代同堂, 有一个大家长。老年人对自己居住生活多年的地方有浓厚的感情, 基层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 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农村的院落是居民使用多年的私有财产, 街道的规划要占用大面积的院落, 人们的心里难免会产生抵抗情绪, 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农村的整体规划进程, 也将影响邻里关系。因此, 基层的协调尤为重要。
4、当地环境对住房建设的影响。
延边州是多山地区, 因此农民建房所用的石头基本上是就地采掘, 这样直接导致了山体的垂直变化, 当下大雨时, 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延边也处于火山地震带, 但是长期以来, 广大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淡薄, 所建的房屋基本上没有进行抗震设计, 没有采取抗震设施, 住房的抗震能力普遍低下, 所以当发生小震级的地震时, 也会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 公共设施的破坏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规范农村住房问题的对策
1、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职能。
乡镇政府的职能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履行经济发展职能。在建设过程中, 乡镇政府要抓好建材方面的监管, 以保证房屋质量, 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 同时要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使农民增产增收, 来减少农民为盖新房所承担的压力, 还要加大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的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 培养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第二是围绕“乡风文明”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对乡村社会进行管理, 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加强综合治理, 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调节和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和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抓好农村思想建设,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乡村社会文明新风。第三是围绕“村容整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抓好公共服务, 提供公共产品, 政府责无旁贷, 在建房过程中, 要组织好农村产品的供应, 提供各个方面的保障, 尤其是生产方面的保障, 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管, 把“有形手”和“无形手”结合起来, 规范市场秩序,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坚持高水平的规划与建设。
乡村的住房虽然规定了统一标准, 但是真正落实到实处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基层部门下大力狠抓。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 包括土地利用、房屋建设、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要有统一规划, 并且要加强宣传, 把规划落到实处。同时要在设计住房、定点放线、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方面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3、注重生态环境, 促进和谐发展。
在建设中, 对石头的无限制开采必然会有恶果, 因此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对资源的使用要先申请后开发, 减少盲目性。同时在后续建设中, 应植树造林, 防止水土流失。基层组织要加强宣传, 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对水资源的使用方面, 也要有合理的规划, 保护日益减少的水资源,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安生.新农村住宅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 2008 (23) .
[2]高乐胜.当前农村住宅建设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城乡建设2007 (04) .
[3]王宏强.政府角色定位刍议[J].江汉论坛, 2004 (12) .
[4]胡忠英.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
[5]刘龙.浅谈农村住宅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07 (33) .
影响农村教育改革最关键的问题是农村师资问题,如何加快农村师资培训步伐,提高师资培训的实效,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成为众所关注的关键问题。但在当前的农村教师培训过程中,困难重重,真正高质量,能实现预期目标的培训并不多。下面对当前农村教师培训的现状和建议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存在的问题:
1.教师培训动力不足。大多数教师培训意识薄弱,学习动机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一是教师自我培训意识、危机意识缺乏。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为了满足现状,为了混到工资,不愿意把时间花在枯燥的学术研究上,这是教师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一种良性的激励机制,激发人的斗志,人们就容易陷入混日子的状态,失去了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这是教师培训质量低下的内因。二是培训评价不规范。有些学校由于培训结果不与教师在校的教育教学直接挂钩,教师往往把学校交给的培训任务看作只是完成本职工作的一个部分,只要能应付过去就行,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受教育行为。有些教育行政部门也未能将参训与否和评定职称挂起钩来,大多数教师参加培训失去了结果评价。此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参训态度和学习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后继学习,一旦受训完毕,再也没有提高的动力。
2.培训系实效性不强。农村教师培训的首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出擅长教学和科研的教师队伍,使农村教育的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所以教师培训是否具有实效性是最重要的。一是针对性不强。教师培训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水平的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培训单位在实施培训过程中没有制定出因人而异,因人施教的教学计划,只是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这使得参训教师再学习的效益,再学习的目标,再发展的思想得不到充分体现,这也挫伤了参训者的积极性。有的培训专家很少考虑到教师教学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其讲授的内容不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无法让农村教师学以致用。讲授示范课的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教师可从课程中借鉴的内容不多。重理论培训导致培训目标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二是系统性不强。当前教师培训大多没有长远的规划,随机性太大。今天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不行,就开展如何上课的培训,明天觉得教师理论功底太差,就忙着学习理论,后天又觉得教师不会搞科研,又急着培训怎么搞科研。对师训工作缺少系统思考,找不到适合的切入口,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症结。教师忙于就付,被动学习,培训的实效性就可想而知了。师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缓慢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很难想象,一支队伍在几个月之内就实现现代化。这种急功近利的泡沫现象,是师训工作的大忌。师训是一个分层次有计划默默积蓄力量的过程。
针对培训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调动教师的能动性。现代管理以人为本,一切管理工作都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正因为如此,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就尤其重要。一是增强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各级相关部门应制定一些良性竞争机制,引导教师合理竞争,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增强教师的职业危机感,从本质上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如果没有这样的制度,就会导致很多教师出现混日子,不求上进的思想。二是规范培训评价制度。各级学校相关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有效评价教师的培训结果,对教师的成长培训有实质性的循序渐进的记录、评价,可以与学校的绩效工资、教师的职称评定、教师的评优评模等进行交互评价,使教师的培训从内在到外在,双杆齐下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2.注重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一是找对培训要点,做出培训规划。作为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教师培训,要找准培训的切入口是一个十分困难问题。要找准这个切入口,就有必要对教师的现状作一次全面真实地了解,分析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找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做出针对这个关键点的长远培训规划,明确近一段时间的重点培训内容。二是要注意其针对性。教师需求往往是自己实际工作要碰到的难点和困惑,往往重操作、重技能、重现实的多,而对能力素质的提高、考虑发展的需求较少。作为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必须站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既要注意农村教师现实的需求,又要考虑他们发展的需要,既要解决他们操作层面的问题,又要研究他们理论支撑和知识拓展的核心问题,总的来说,农村教师培訓工作应以提高实施新课程能力为突破口,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培训内容模块,帮助培训对象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其可持续的发展这是确立有效模式必须要注意的。同时要注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要求,有不同的学习需要,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如果忽视这些客观现实,会挫伤不少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会引起一部分中老年教师的反感。因此,教师培训时要考虑到分层要求,对不同的教师要有不同的要求。
3.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方法单一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的目标内容,由于方法不同,产生效果可能也会截然不同。在组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运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多实现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可采取“自学”与“互教”相结合的形式,请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交流培训心得。或请县内某方面有专长的教师作“名师讲坛”,操作上以更新观念为主,以构建分阶段递进式培训格局。也可采取研训一体”的模式把接受式培训与互动式培训、研究式培训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培训方式。既发挥了领导在统一部署、分类指导方面的积极性,又发挥了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追求完美的积极性。既注意学校教育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利用,又不是自我封闭、拒绝先进经验和先进思想的引进。也可以让部分学员参与授课由于学员来自不同学校,各校都有自身一些不同的特色与好的做法与经验,这完全可以拿来供学员享用,或许对于受训者在操作层面上更有益处。而且由于学员个人的知能水平、兴趣、需要等方面的差异,有些教师在某方面独有专长或特有研究,他们完全可以现身说法,将自己工作探索的感受及经验讲给学员听,这也是激活学员教育资源的一个好方法。
代课教师的前身是民办教师。在2000年左右,全国各地基本都通过转正、辞退等方式消除了民办教师现象,但是随着“两基”工程的深入展开,换名为“代课教师”的聘用编外教师的现象又紧接着开始抬头,并且代课教师数量越来越多,引起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大。
2006年,教育部提出,要在较短时间内将全国44万余名代课教师彻底予以清退,各地开始大量清退代课教师。时至今日,按照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1万的数据,表面上代课教师数量显著减少,实际问题却更加突出。近年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对代课教师现象进行了持续的报道,代课教师群体窘迫而尴尬的生存状况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代课教师现象的出现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农村教师编制不合理:
2001年,中编办、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共同颁布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规定了23:1的农村小学教师编制标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编制标准已经远远落后于当前农村地区的教育实际。该编制规定城市、县镇、农村小学的教职工编制分别为19、21和23,城乡编制的差异在客观上造成了教育不公平的现实,为“民转公”截止后的代课教师数量的反弹提供了所谓的“行政依据”。我在去年就已经对农村教师编制问题提交了提案,代课教师正是这一不合理编制下所产生的特殊后果。
2.“两基”的压力: 2004年,国家加大力度推进“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西部“两基攻坚”战略。为配合普九和两基攻坚工作,各地纷纷采取行动,边远地区为了完成任务,只好聘用大量的代课教师以满足需求,直接造成了近年来代课教师数量猛增的结果。一定程度上看,代课教师现象也是国家在推行两基战略中遗留的欠账。
3.局部地区财力不足:
经济落后地区受困于拮据的财政状况,宁可教师编制空缺也不补充。虽然国家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明确了教育部门的标准财政支出,但地方政府中吃财政饭的人普遍偏多,导致转移支付资金不能全部覆盖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超出的部分只能靠本级财政来解决。例如一个百万人口的县,教职工编制往往在6000人以上,每年这一部分的实际工资支出将至少达到9000万元,对那些年财政收入在2个亿以下的百万人口县来说,教师工资给财政支出造成了非常沉重的压力。既然一个正式教师的工资可以请来几个代课教师,那么这就成为了无奈而又必然的选择。
5.贫困地区教师招聘难:
代课教师很多出现在边远贫困地区。因为生活条件差、交通与资讯极不便利,正式教师往往不愿意前往执教,当地只好就近招聘乡村中较有文化的人担任教师。
6.代课教师转正难:
我国实行教师资格上岗制度,多数代课教师因为种种原因,譬如年龄、学历等原因无法获得教师资格证,甚至有些代课教师考取了资格证书,却因为编制紧张或者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而不能转正。
代课教师问题造成了诸多的不良后果。
首先,代课教师现象不能彰显公平。农村代课教师收入低、待遇差,又没有任何福利保障,却承受着与正式教师同样的工作压力和劳动份额。这是典型的“同工不同酬”现象。在很多地方,雇佣者(地方教育部门或乡村、学校)对代课教师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一呼一挥之间,除了微薄的工资外,没有其它补偿。
其次,代课教师现象属于典型的行政违法。绝大多数地方聘用代课教师的方式都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具体体现在,不和被聘用的代课教师签署劳动合同;代课教师工资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保障数额;没有为代课教师提供基本福利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是国家着力推行的公民保障体系的三个方面,代课教师在本质上是由基层行政部门聘请的教育工作人员,其权利必须予以保证。否则,连政府部门都不能依法为自己聘请的人民教师提供劳动权利保障,我们有什么资格对社会、对企业提出要求?
再者,代课教师现象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我国是具有优良的“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家,教师本来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值得尊敬的职业,而代课教师的身份之尴尬、待遇之低下却与他们为农村教育所做的贡献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代课教师群体数量众多、覆盖范围大,近些年来,代课教师上访现象层出不穷,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非常恶劣。
再次,代课教师现象致使农村教育质量降低。代课教师聘用的过程无序化、考核简单化、培训空白化,以及代课教师群体客观存在的低学历、低素质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此同时,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对代课教师问题讳疾忌医、得过且过的态度,更使得代课教师队伍人心不稳,人员交替比较频繁。因为看不到未来,相当一部分在岗者不能安心工作,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
建议:
代课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条件落后的山区,生活的不便利和信息的闭塞是公办教师招聘难的一个现实因素,那些本乡本土的代课教师才更容易留得住、干得好、干得久。代课教师存在的必要性在教学工作中也可以得到反应。在教师编制紧张的农村地区,一名正式教师,在日常上课、备课的同时,无论是生病、休产假、事假,或者参加教育部门提供的各种培训等等,都有可能会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一旦教师离岗,就只能在有限的编制内调拨其他老师兼管缺失的岗位。每个教师的工作都已经比较繁重,额外增加的代课任务使他们的工作难度大大增加,教育教学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证。在此情况下,适当雇佣一小部分代课教师,对教学工作将形成重要的补充。
教育最高行政部门并没有力量将最基层的教育需求大包大揽,这样的计划体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国家这么大,各地的情况这么复杂,我们必须要允许局部地区灵活安排各种形式的教育师资。在此前提下,国家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为这些不同于计划内教师编制的教师们提供最基本的公平保障。
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如下: 1.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要认可代课教师群体的合法性,必须要认识到代课教师现象在短期内的不可消除性,必须要依法保障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
2.应以《劳动合同法》为依据,在全国普遍推行规范的农村代课教师聘任制度,尽快督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同当地现在在岗的农村代课教师签署劳动合同。代课教师的工资应不低于该地区的最低工资保障数额,同时必须在合同期内为代课教师办理“三险”。应予以代课教师与正式教师一样的培训、学习机会,将其纳入当地教师培训计划,提升代课教师素质。
3.对连续在岗10年以上的代课教师,应根据《劳动合同法》与之签署无固定期限合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工资及相关待遇。
4.代课教师的工资及其它费用由县级以上财政(含县级)解决。5.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国家应设立教师工资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切实保障教师工资不受地方财力影响。同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6.在2~3年的过渡期内,各地方政府必须补足当地农村的正式教师编制,不得以任何理由压缩教师待遇。在补足编制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将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转为正式编制。
7.国家编办、教育部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调整2001年的编制办法,拿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编制比例来,以期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调整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农村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寄宿学生需要生活教师等因素,对农村教师编制给予适当倾斜。
8.对现年50岁以上、可查教龄在15年以上,而因政策原因被清退的代课教师们,应由地方政府逐一核查,每月发放不低于200元的生活保障费用,并赠予荣誉称号。
9.代课教师现象存在的根源在于目前的教育人事体制。在代课教师转正方面,转得了得就是铁饭碗,转不了的没饭碗,有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转不进来,能力低下、责任心差的正式教师退不出去。我国教育人事体制的改革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教师岗位不应该再保持“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计划体制。当教师职业成为铁饭碗的时候,教育行业也就成了一潭死水。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并推行职业化的教师聘任制度,打破教师终身制,有效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上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我市是用工大市,外来建设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许多外来工子女已被城市接纳,实现了在城市就学的愿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有以下几种状况:其一,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往往是受户籍制度、教育投入机制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是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其二,公办教育学校限制多,使得外来务工子女多在简易的民工学校就读。由于民工学校收费方式比较灵活,招生条件宽松,入学办理手续简单,而公办学校招生往往先满足本地生源,才会考虑外来民工子女,并且,公办学校在入学办理手续上要求民工子女要持有流入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暂住证、健康证等一系列证明,往往使得想让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家长奔
波、折腾一番,这让当初到城市务工人员积极性受损。其三,现行中、高考制度规定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各省(区)教材、考试题目不同,给农民工子女考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和很多不便。建议:
第一,建立平等教育机制,减少公办教育入学户籍限制,使外来务工子女能够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减少公办教育限制条件,简化入学手续,平等对待不同生源的受教育者;探索制订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第三,加大社会宣传,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让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为下一代营造更加健康、宽松的成长和学习环境。
翁荣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问题的关心。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问题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教育局在市委市府领导下,历来重视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入学问题。近年来,我市认真执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这几年教育局采取公办学校解决为主的方针,充分挖掘公办学校的招生潜力,尽最大可能招收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严格执行省政府文件要求,我们将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公办学校条件设为在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且父母在义乌有居住证(临时居住证),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的,就可以在公办学校申请就读。近年来每年新增外来建设者子女在义就学人数都在5000人左右,目前在我市公民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建设者子女就有5.5万人。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把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问题列为政府十大实事,要求公办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3000个学位接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可以说,近年来新建的环中心城区的十余所学校,如前店小学、荷叶塘初中、黎明小学、东洲小学等等,外来建设者子女比例均在50%以上。从2007年起,利用学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创办了何宅小学、隔塘小学等6所公办处来建设子弟学校。2011年在连续两年增加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个学位。我们可以承诺,只要符合省人民政府相关规定的外来建设者子女,我市将可以全部予以接收。面对每年数千人的入学增量的压力,无论哪座城市都是困难的事,土地、经费、师资等要素筹措越来困难,且建设需要时间周期,短期完成如此数量的学校建设确非易事。因此,也需广大市民的充分理解并共同克服困难。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市已将企业中的员工包括企业家及外来建设者子女的教育纳入到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将在城郊及镇街新建小学二十余所,预计到时可以扩招三万余名学生,可以基本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在公办学校的就学问题。我们继续按照我市城市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我市的教育事业,以满足全市人民(包括外来建设者)的教育需求。
同样,如果省政府制订出台外来建设者子女可以在本地参加中高考,我市将会按要求执行。
摘要:改革开放后,产业工人阶层结构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新兴工人阶层的兴起,带动了国家建设的发展,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对于新兴的产业工人,为产业结构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报酬分配,生活保障,社会安稳等等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根本的改善经济收入入手,通过工人自身和政府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关键词:产业工人 农民工 公平制度 改善知识 政府扶助
产业工人阶层是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阶层分类指标确定此阶层的社会位置是,体制内或体制外第二产业中的蓝领受雇者或自雇者。
在最近十年,产业工人阶层经历了几个方面的重要的变化。首先,此阶层的人员规模有所减少,它在阶层结构中的比重略有下降。其次,产业工人阶层的人员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往城镇国有企业工人是此阶层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而现今,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替换了城镇国有企业工人,成为此阶层的主要部分。
农民工进城,大多数都是从事生活最底层的工作——建筑工、环卫工、保安员、工厂临时工和季节工、饭店商场服务员等,都是城市人不愿做的工作岗位。
新工人群体现状令人担忧。一是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生活环境差、就业差别待遇、权益屡受侵犯、负担不断加重、社会保障缺位、教育培训滞后、子女就学无门、受社会歧视等。新工人群体实质上已成为城市社会中工作最辛劳、地位最低的弱势群体。二是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大多数新工人文化素质偏低,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由于没有专业技能,只能从事最苦、最累、最脏的力气活;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大多数住在简易的民房、工棚、甚至更是恶劣的环境;劳动所得报酬低、工资常被拖欠、安全和健康没有保障„„“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①
据统计,从2000年至今,每年拖欠新工人群体血汗钱的总额达几千亿元。不断地激发了一些新工人的逆反心理,不同程度地产生了非理智行为,给城市治安及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和谐的音符和劳资纠纷将拖欠工资、集体上访和罢工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种种迹象表明,新工人群体的现状和问题已到了大调整和大改革的关键历史时期。
截止2010年,我国新工人群体总数在2~3亿人。新工人群体已成为工人阶级和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使工人队伍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他们的状况不仅关系到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改革、稳定和发展。然而,老一代农民工处于“两栖”状态,打算赚一笔钱后回农村做生意;新一代农民工已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工人阶级意识。
虽然提倡全民社保已很有几年,但由于现有社保制度不够完善,在分配领域中出现了参保不公现象。据全国总工会透露,在城镇就业人员中,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仅为60%,新工人群体的参保率更低。
再由于收入分配失衡和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的社会情绪波动,让百姓对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出现了“公有制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劳动不再光荣”等价值观误区。
综上,新工人群体现状依然处于穷困的“红线”和“决口”上——工资待遇最低、工种服务被动、工作岗位低能、生活水平低下、物质条件落后、居住环境不理想、社保医保不完善、子女就业困难、全凭体力劳动获取报酬等。新工人群体所有现实问题,全都是因收分配严重失衡和贫富差距悬殊扩大化惹的祸。
因此,目前只有尽快启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各方配合的原则,结合深层次原因和直接原因,制定适合新工人群体成为小康群体的改革方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工人群体的现状和困境。
议题:
新兴工人阶层的问题最基本的就是经济问题。对工人自身而言,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工作技能,对社会而言,需要更多的正规企业提供足够完善和合理的工作岗位。
解决方法概述:
改善工人知识水平
工人群体的文化知识是阻碍其创业和发展的最大难题。因为,暴富时代已经过去、一夜富时代已成为历史。
故而,今天想富裕,只有靠知识和科技。新工人群体急需学习、急需培训、急需知识。只有知识才能武装新工人群体的头脑,从而更快、更准、更顺地进入后富群体。
在本区域的大学或中职高专开办新工人群体培训班或夜校显得非常迫切。因办培训班或夜校需要一定的经费,建议由政府或知名企业共同出资。
通过办学、办培训班、办夜校等途径,全面或有针对性地提升新工人群体的知识面。通过为新工人群体
开办创业培训班、技能提升培训班、企业转岗培训班、劳动预备制培训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等。从头到脚对新工人群体的知识结构实行全服武装。
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成立新工人创业调研办公室或相关部门,以便更好地为新工人创业服务、找项目、当顾问、当参谋;还要建立新工人创业监控和文化扶持创业等平台;根据创业新工人的不同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经济状况、个人特长等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数据库等。解决新工人创业中将会出现的发展瓶颈。加强对新工人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而增强其创业竞争力,最终解决新工人知识结构和创业生命力问题的瓶颈。农民工的“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现有的教育资源, 委托具备一定资格条件的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为农民工提供的劳动技能性培训服务, 应坚持自愿原则, 由农民工自行选择并承担费用,政府可给予适当补贴。用人单位应对所招用的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和生产安全培训。劳动保障、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对各类培训机构加强监督和规范, 防止借培训之名, 对农民工乱收费。”② 破除流动之碍 按照通常规律,社会流动越畅通,社会流动率越高,就越能调动各个阶层尤其是中低阶层的积极性,使他们充满希望,通过后致性规则也即通过个人的后天奋斗,实现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的愿望。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开放性社会。总体而言,在封闭社会,先赋性规则(家庭出身、阶级成分等)是主要的社会流动规则;而在开放性社会,后致性规则(个人教育程度等)是主要的社会流动规则。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现代社会流动机制的模式,那些标志着社会区隔的重大制度和政策,诸如阶级成分、单位制、城乡二元体制,或者退出历史舞台,或者式微。个人的教育程度和那些先赋性要素,在社会成员的地位获得上的作用力大幅度地此消彼长,现在,对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们而言,他们不是通过国家而安排工作,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而决定自己的事业的局面。这一切可以说:中国社会的开放性程度正逐步提高。在中国社会结构趋向开放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特别注意的倾向。报告指出,1980年以来,在处于较为优势地位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阶层中,代际继承性明显增强,代内流动明显减少,表现出多进少出的趋势;而处于经济社会位置较低阶层的子女,要进入较高阶层,其门槛明显增高,两者间的社会流动障碍在强化。再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有向上层集聚的趋势,大量原本只拥有其中一类或两类资源的人,到近些年则基本同时拥有这三种资源。这些倾向,对于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和社会阶层结构,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存有一些既不合理又欠公平的制度歧视,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畸重畸轻、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隔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意识到,经济持续发展要依靠公平而合理的社会关系加以保障。只有进一步打破对社会成员流动的一些不公正的制度性歧视,中国社会的开放与公平程度才能更为提高。”③
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深度转化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仅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的转移, 造就庞大的城市农民工大军, 更要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深度转化, 从本质与表征上把农民工融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从当前的情况看, 应着重从以下3 个方面促进农民工向工人阶级的深度转化。1 制定颁布《农民工权益保障法》, 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呼之欲出, 政府应尽快建立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机制, 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所有不合理限制;支持和鼓励外出农民工自愿、有偿转让承包地使用权, 不得向外出务工的农民在规定承担的有关税费外加收其他任何费用;明确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 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不得以任何名目拖欠和克扣, 并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威慑力, 不让违法者得到任何便宜。各级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检查监督, 尽快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监控网络, 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 要责令限期补发;对于有钱不发、故意拖欠者,须依法严惩。在逐步健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还须尽快制定配套而公平的农民工就业政策, 将解决民工群体的困难纳入政府日常的工作规划, 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内。2 彻底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给农民工完全国民待遇
农民工之所以还称为是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户籍以及附加在户籍上的不公平待遇。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取消二元户籍为一元户籍, 真正还农民工国民待遇。要还农民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就业权。
政府财政支持 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大力为新工人群体勇于、敢于、有能力、有实力创业的人提供技术、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通过资金和扶持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先培育和发展一批新工人群体创业,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是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第二轮分配改革的关键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助推新工人群体成为后富群体、成就“富二代”的动力。投资、创业、经营、收入和致富,是新工人群体迈向富裕群体道路中最艰难的几个问题。而摆在新工人群体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是,想创业、想发展,却没有资金。怎么办?只有通过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和扶持。
在鼓励一部分有能力、有实力、有本领、有才干的新工人创业的同时,针对一些适宜于新工人致富的途径,如临时运输、小商小贩、自产自销、个体经营、简单服务等非正规创业路子不仅不能限制,还要适当地给予支持。在鼓励和允许一部分新工人群体先富的政策下,严防一些政府执法部门出现“吃、卡、拿、要、罚”的怪现象。
财政支持路径。一是加强财政金融扶持。各级财政建立新工人创业基金,为新工人创业提供贷款补贴和贷款担保。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民间贷款组织,解决新工人创业的起步资金问题。二是对有创业意愿、又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的返乡新工人,给予创业培训、项目开发指导,并在创业场地、税收政策、金融信贷、创业服务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以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助创业。各地劳动保障、工商、税务、金融等有关部门放宽对新办企业注册资金和经营场所的限制,规范收费行为,简化审批、办证手续,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协助创业人员解决人员招聘、劳动合同签订和社会保险缴纳等实际问题,为新工人群体返乡创业服好务,为新工人群体致富铺好路。④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工人产业阶层,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从经济问题开始,涵盖工人阶层的基础教育,福利保障等等。需要工人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帮助。采取全方位的措施,保证工人阶层的权利,解决和其他不同阶层的利益问题,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于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的建议】推荐阅读:
关于解决农村代课教师,民办教师遗留问题06-08
关于请求解决社保问题的报告07-11
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05-26
关于要求解决调动工作的报告10-06
关于请求解决生活困难的报告11-26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10-18
关于请求解决学校维修改造资金的报告06-26
关于请求解决小学附属工程资金的请示范文10-31
关于建议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请示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