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工作的通知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工作的通知(共7篇)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工作的通知 篇1

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2〕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8月30日

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 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公安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现就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以下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的重要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印发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

题得到初步解决,一些地方还探索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但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人数不断增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的主要原则。坚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坚持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人口流入地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可能,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

三、因地制宜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具体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北京、上海等人口流入集中的地区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抓紧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制定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

四、统筹做好随迁子女和流入地学生升学考试工作。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省份,教育部、发展改革委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对不符合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保障考生能够回流出地参加升学考试;经流出地和流入地协商,有条件的流入地可提供借考服务。各地要加强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严格规范、公开透明地执行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防止“高考移民”。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随迁子女升学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工作的通知 篇2

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46号)要求,进一步做好我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以下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的重要性

随迁子女是指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的子女。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的原则,在我省教育资源可承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

二、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具体办法

(一)随迁子女参加中考。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及条件由各设区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

(二)随迁子女参加高考。

1.流入我省的随迁子女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

业时具有两年以上连续就学记录的,同时提供家长《就业失业登记证》、居住证和高中段学籍证明,即可在我省参加高考。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由省招生委员会确定。

2.流出我省的随迁子女无法在流入地参加高考需回我省参加考试的,可按我省有关规定报名参加高考。

3.流入我省的随迁子女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后,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的招生录取待遇。

三、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发展改革部门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教育部门要做好学生的学籍注册及管理工作,省、市、县招生考试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报名、考试、录取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辖区派出所要及时提供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居住等相关信息。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时提供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信息。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监督检查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规范、公开透明地执行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将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落实到位。要加强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确保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要防止假借随迁子女名义空挂学籍、“高考移民”等舞弊现象,禁止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发生。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工作的通知 篇3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大量涌入农场种地、打工或经商等,到我校就读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多达430人。为此,我校严格遵照《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工作的意见》及农场《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努力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安心在农场工作。

一、妥善做好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入学工作

凡在我场经商和务工的人员在其子女入学时,提供真实有效的工商管理机构和务工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我校就会安排其子女随班就读,与本场学生共享相同的教育资源。本里共安置430名务工随迁子女(其中一年级新生75人),确保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场儿童享有同等的政策,享受同等的优质、公平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同享各项政策

我校坚持免费免试入学原则,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并采取免试入学、同编班级,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费用负担。本住宿生受助33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同享各项政策,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考试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与农场儿童少年同样对待。

三、帮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多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或者是观念陈旧,无法科学引导孩子,因此部分学生学业基础较差,缺少关爱,有很强的自卑感。对此,我校教师经常家访,并与家长保持电话和校讯通联系,了解学生校内外情况,经常找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谈心,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平时注意鼓励表扬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在学业和生活上帮扶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2015年10月,生活教师组织全体住校生开展了才艺展示表演,为这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使学生们在活动中找到自信,增强了进取精神,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缩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场学生之间的差距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来自落后的、教育质量不高的农村学校,教育水平、教学进度、早期教育、家长文化水平有着明显差异,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本场学生差别很大。为此,我校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进城务工子女,加强辅导,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为了能够尽快缩短这些差距,很多老师除了完成正常的课程外,他们还利用休息时间、课外不辞辛苦,主动为他们无偿补课,并向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在老师们的无私奉献中,孩子们在学习上不再自卑,而是不甘落后,有的学生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甚至超过了本地学生。

五、开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教育方面的问题研究

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校就读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居高不下,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我部为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诸多教育问题,对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存在问题等等进行调查,继续开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课题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心育老师针对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内向不愿与同学交往、心理存在芥蒂和隔阂等问题,专门进行了心理辅导,以心理游戏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六、加强家校沟通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这些孩子补习功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利用校讯通、电话、微信等与家长经常联系,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地召开家长会,让进城务工人员及时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及学习状况等。2015年11月,召开了主题为“同心协力,共铸孩子美好的明天!”的家长会、举办了“重视家庭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家庭教育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检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失误和不足,深刻领悟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今后帮助孩子走向成人,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家教基础。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工作的通知 篇4

近年来,随着韶州路的开通和我县经济的蓬勃发展,身处城乡结合部的马岭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人数增多,我们充分认识到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开展好相应的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学校首先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校园生活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的工作类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人数比例、学校在此工作方面已做的相关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与难点、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结合摸底情况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工作内容

结合目前教育部门已采取的行政措施,我校开展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爱行动,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1、关注业余生活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养低、工作忙碌,对孩子的教育缺少办法和时间的特点,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得到心灵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指引,同时也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安心工作,让他们的孩子能度过快乐、健康的课余时间。

学校以素质教育理念为主导思想,各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寓教于乐,激发出孩子的求知欲,同时也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将爱心洒向每一个孩子。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内向不愿与同学交往、心理存在芥蒂和隔阂等问题,安排班主任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鼓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2、关注校园生活

我们创造条件设计多种活动,使同学互相了解,互相认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在开学期间开展“手拉手 一本书 传友情”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通过手拉手结对的形式,通过民主生活会、校园广播、假日帮扶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服务和帮助,使他们在读到一本好书的同时,交到一个好朋友,留下一份美好的记忆。

3、关注个性发展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我们每学期开展送温暖活动。买学习用具送给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同县城的学生一样享受节日的快乐。

我们联系社会有爱心的人士,准备和外来务工子女结对,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并亲自带领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现了他们的心愿。

二、工作成效

今年来,我校动员各方力量关心进城务工子女,通过我们系列活动的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争做一名优秀学生,来报答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进城务工者对于我校的做法纷纷给予好评,教师们也积极响应,主动地投身到关爱行动中,希望奉献自己的爱心,从而形成了一股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生存情况的浪潮。

三、经验总结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工作的通知 篇5

闽教基〔2011〕31号

发布时间:2011-7-21 9:20:51字体显示:[大] [中] [小]点击:180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央、省委关于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精神,适应流动人口管理“市民化待遇、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的新要求,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现就进一步加强和创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服务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服务管理的创新工作,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是推进人口城镇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将“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列为十个重大项目之一予以推动。各级各相关部门应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积极的态度和服务的精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投入,落实措施,统筹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二、强化政策保障。继续坚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解决”的原则,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按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接收人数,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足额拨付教育经费;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等情况,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和发展,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的地区尤其要注重做好教育资源统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强化校长、教师的配备和交流,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畅通入学渠道。各地应根据我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服务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10〕69号)要求,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由公办中小学校充分吸纳,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通过电脑派位等方式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对符合接收条件但受学位限制未能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根据其实际居住地址和个人申请,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安排到经审批设立的民办学校。所有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或其他民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一样享受省里统一规定的免费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纳入政府资助范围。

现距新学年开学已不到2个月时间,据调查了解,一些地方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市、县(区)仍未按照闽教基〔2010〕69号文要求开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新学年入学情况的摸底测算,对今年义务教育学位是否适应需求心中无数。此种状况极可能造成今

秋开学时因估计不足而出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或即使入了学教科书的供应又出现短缺,使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落实受到影响。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7月下旬以发布新闻、张贴公告等方式,向社会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报名地点,引导进城务工人员到暂住片区内指定窗口申请学位,并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相关招生政策和入学办理流程的宣传。通过接受学位申请,对今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数进行大致摸底,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计划的统筹安排,另一方面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的增加情况,在8月5日之前向省新华发行集团当地分公司追加教科书订数,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各地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幼儿园建设”惠民实事项目,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体系,满足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内的所有学龄前儿童的入园需求。同时,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对于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要动员其参加“两后生”职业技术培训,并提供就业帮助,使他们成为新一代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群体的特点,加强班级管理,将城市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在选配班干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构成;加强行为习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城市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互相尊重、互帮互学,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尽快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加强教学管理,摸清学习基础,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帮扶措施,使他们尽快跟上教学进度;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学习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游泳安全等有关知识,使他们学会自护自救知识;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提高其家庭教育水平;加强中小学新课程管理系统的日常使用和管理,及时在网络上审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籍的异动信息,进行动态化服务和管理,形成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之间信息沟通机制,避免中途辍学。

五、加强对以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管理和扶持。严格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准入条件,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本区域内民办学校的规范和清理工作,对于基本达到设置标准的民办学校,应在促其完成相关整改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对于未经批准、非法举办、质量低下的民办学校,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安排好在校学生的就学。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扶持,通过将民办学校校长和教师统一纳入培训计划及共同开展教研等形式,指导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切实保障在民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权利。

六、强化教育督导与评估检查。各地要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落实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将其列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认真抓好落实。在教育质量检查与评估过程中,要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动性大、学业水平存在差异等特点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提高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为确保做好今年秋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工作,省教育厅将于近期组织专项工作组到各地开展督促检查。

福建省教育厅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工作的通知 篇6

2018--2019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对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2、每位帮扶教师要详细了解帮扶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3、每位帮扶教师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儿童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儿童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帮扶教师要经常找帮扶儿童谈心交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及时把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关爱,并做好谈心记录。同时要做到定期家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活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提倡建立帮扶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帮扶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优先照顾帮扶儿童:班队会上要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要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各类活动也要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在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6、帮扶教师对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应在班上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成绩好的同学帮扶他们搞好学习成绩,并在课余时间利用一定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7、帮扶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如发现其生病,帮扶教师要立即送其至医院就诊,严重的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8、帮扶教师每月要通过电话方式,与“留守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构建“务工地和学校”远程教育网络,尤其要多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9、帮扶教师要认真做好帮扶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并进行跟踪服务,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10、帮扶儿童如是住校的,帮扶教师要经常性地与其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情况;如非寄宿的儿童,帮扶教师应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11、帮扶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帮扶教师在做好应急处理的同时,应在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保证帮扶儿童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

寺家庄小学关爱贫困学生制度

2018--2019学

为保证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义务教育发展,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初审和申请,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

二、资助对象为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资助资金的使用原则和救助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好学。

2、确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未入学、辍学或即将辍学的学生。

3、下列情况,品学兼优的学生优生资助:(1)烈士子女、残疾学生。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3)低保或特困家庭子女。

(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

女等。

四、受资助学生名单、资助项目和金额应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公布,建立档案,并报上级部门备案。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贫困生。

寺家庄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的措施

2018---2019学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的情况,从心理角度看,他们中容易出现了胆怯、懦弱、孤僻、任性、抑郁等不良现象;从德育角度看,容易出现自私自利、容易冲动等个性特征;从智育角度看,容易出现自控力差、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厌学情绪日益加深。对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摸清他们的情况,用真诚去感化。

各班班主任首先摸清学生情况,对本班学生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单位的、农村的,单亲的、贫困的、留守的等都有个大概了解。然后再分类召开座谈会,或者个别谈话,做进一步详细的了解。充分利用晚上查寝时间(几乎是1小时),因为学生寝室几乎是他们学校生活的全部,个性张扬的空间,有时站住他们中间,有时坐在他们的床沿上,真心诚意的关爱他们,了解他们的愿望,了解他们的行为。经常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对他的爱是无私的,是发自内心的。力是是相互的,爱也有相互的作用力,给予他们一份爱,他们回馈的将是爱的漫反射。让学生学会爱别人、爱自己才是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把教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关爱他们,用心与心去交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倾诉的人。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贫困学生因家庭贫困或其他原因,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他们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各种权利,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他们平常不愿与人交往,但如果有人无意触犯到他自身的利益,他们会立刻变得蛮横起来,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鉴此,教师采取“攻心”战术,倾听他们,帮助他们,关爱他们,用朋友式的信任对待他们。利用班会,让其倾诉自己的内心。让每个留守学生、贫困学生的情况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同学们给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多一份友谊,让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在自己的群体中找到知心朋友,叫他们少一点掩饰,多一点倾诉;少一点漠视,多一份倾听;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帮助。并要求周围的学生多与他们交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让他们感受到友情的珍贵,班集体的温暖,学校生活的快乐。

耐心帮助,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他们中大部分都是“学困生”。正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得不到任课老师的关注,他们就显得有些自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耐心地帮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组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帮他们补课,在班上形成“一帮一”的帮扶形式,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尽快赶上来,并督促他们慢慢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上来了,他们的自信心也大大地提高,做其他事情的劲头也更足了,其余的问题也都将迎刃而解。

感受成功,培养他们的进取心。他们在家往往得不到监护人的认可,他们在校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学生的赞赏。教师要经常用语言来激励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体验中感受到自我价值被认可,寻找到自信和优势,找到成功的感觉,让成功的喜悦强化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当然,有奖励就会有惩罚,当他们犯错时,要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事论事的批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惩罚要讲究艺术,惩罚要及时、要适度、要公正,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惩罚是为他好,最后一定要让他自己下决心改正错误。

三、熏陶他们,用理想守住追求。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熏陶他们,用前途理想激励留守学生。如召主题班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感恩意识,激励留守学生、贫困生自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在班集体中,让他们把对父母的思念和对家庭贫困的影响化作对集体的信赖,化作对前途理想的追求。利用读报时间,引导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丰富学识、富于同情心和关怀心,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引导留守生、贫困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礼貌待人习惯、节约习惯、运动习惯等。利用读报时间对当天的先进事例和违纪现象进行点评,反复抓,抓反复。时间长了,好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组织班级活动,培养他们具有感恩的心。以活动为载体,如“诉说父母养育苦,抒发前途拼搏志”、“我的前途我作主”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倾诉父母养育苦,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有效利用“亲情电话”,让他们每周至少给亲人打一次电话,问候亲人和汇报自己学习情况,同时感受亲人的关爱、接受亲人的教育。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工作的通知 篇7

1、登记时需提供的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1)暂住证。建平派出所出具的务工人员暂住证;

(2)劳务合同或工商税务登记证。进城务工有务工单位的,需提供由务工单位出具的统一格式的劳务合同书,以打零工或个体作业形式务工的,需提供居住地居委会出具的务工证明;进城经商或办企业需提供工商税务登记证;

(3)临时居住证明。房屋出租人或单位出具,并经居住地居委会盖章证明的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租房合同和票据;

(4)原籍户口证明。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提供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原户籍所在地户口证明;

(5)在读证明材料(一年级除外)。进城就读起始年级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提供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学业完成证书。

(6)户籍所在地学校证明材料。户籍所在地学校出具的随迁子女监护人均不在学校服务区居住的证明材料。

2、审核办法

服务区外入学对象就读城区公办中小学工作在县招生领导组统一组织下实施,县教体、公安、建平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单位联合成立资格审查小组,审查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为各单位抽调人员,资格审查小组办公室根据部门职能分工负责审查户籍不在划定服务区,申请就读城区中小学的入学申请材料。

3、集中审核日程安排

(1)集中审核登记时间:2012年7月16日、17日,2012年7月16日审核申请就读初中的材料,7月17日审核申请就读小学的材料。

第二次登记时间:2012年7月20日。

(2)集中审核登记地点:县实验学校(原一职高校园内)。

上一篇: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论文下一篇:污染源监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