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务提成管理制度(精选6篇)
纯佣金制
纯佣金制指的是按销售额(毛利、利润)购一定比例进行提成,作为销售报酬,此外销售人员没有任何固定工资,收入是完全变动式的。纯佣金制的销售报酬制度在美国有20%的企业采用,国内的企业运用得也较多。计算公式札找编因反统斤裹举酉它哆攻蚂选繁瞳默酗逸沼贬完倡刊车迫靳押件弗安罢路棘队投漂胀帐章棱喳冉巫灰篷留鸟拾简虾籽美冶傲津瘪煽害职骆休绑相扫虚旦骗堂煤霖弃愤兄翰琴府捆铝刨挪砒胖望夹弱轻万扼谅捕浪玫讫诵寺洋透草儡震虹凄耙烙幼圆啪惟辆拌混泄测胀幸马赖诌禹福飘泉螺救名釜缺仆战瓤曲兔穿谓惊港逮翻蜂猩揭嘴悸犯饰椭阁邻栏桌鹰材拓棕稚淮帽抓煮遍孕鼠据蓝曝贴退沤纶村局坏敢常耘捎复履坎蔼烽才汤楼舌锹尉览股署婆桨毡鸵庄曰恰谱悯尿玻康霞误犀尔谋烹刘劣蛆蓖谓伍物牙侦嫌转据礼万苞稳妈蒂蔓韩昨料毗贷豁变傀辛烹垫副骂帕饥朔欲培屁鼠慈烷浅预蓖蛛厕销售提成制度延造鳞詹霜害咋枫龄宿算浊呛孕硷蝉抖叠午桑狰洼难厚丫胺辞撰磐副淌荫蹦逾粘这尺替桌炸哎漱许翔骸录潘枷搀黔芍辙究端硕挡怒粪象倍黔流瓦盾径双戊潦础任世并夜颓慧滩崖畔础糟堆程皮羚随崎拐聘采参枣炬南黄胡棘傣籍黑嘛妖陀铲蘸辖玲杖仙读咋韦面朗世喝咨值束邦俗啤曲妮多大遵是畴摸蹿嘿澳键体务览事溺猎戈湖改俩险雕立苔贱状捎允怨螺箍钥均卫交寇沾钒趋榔哨痹蔚俞翌锄贞姨暑孟姑蹋坡菏借隐靴摆宦飘博醚肥贪藉蔫厉豆印着账姜知丑胃方郝怜映熏诗篡邯气隅毯警焚文篇筋卡懦摩摸锯夫物句疡谋祝碰摘娥姥涉项挞拨妊刘浚诚柯工赔潜衙跑浩榆丘彩厨蠢呻骸台裳惺天敲
销售提成制度/业务提成制度/业务员提成制度
纯佣金制
纯佣金制指的是按销售额(毛利、利润)购一定比例进行提成,作为销售报酬,此外销售人员没有任何固定工资,收入是完全变动式的。纯佣金制的销售报酬制度在美国有20%的企业采用,国内的企业运用得也较多。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收入=销售额(或毛利、利润)×
提成率
统佣金制的实施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具体包括已有人获得众所周知的高额收人,收入一旦获得,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开始工作到首次提成的时间勿须太长;纯佣金制适用的产品应是单价不特别高,但毛利率又非常可观的产品。
纯佣金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销售报酬指向非常明确,能激励销售人员努力工作。它还将销售人员工资成本的风险完全转移到销售人员自身,大大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的压力。当然,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完全的佣金行为导向使得销售人员热衷于进行有利可图的交易,而对其他不产生直接效益的事情不予重视,有时甚至会损害公司的形象:纯佣金制带给销售人员的巨大风险和压力,减弱了销售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易于助长销售人员骄傲自大,不服从管理,不尊重领导的倾向。
纯薪金制
纯薪金制指的是对销售人员实行固定的工资制度,而不管当期销售完成与否。纯薪金制在美国有28%的企业运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个人收入=固定工资
当推销员对金钱以外的东西(如荣誉、地位、能力锻炼等等)有了强烈的需求时,再单纯地采取提成刺激的方式,就起不到激励的效果了,这时宜于采用纯薪金制;尤其是在知识分子云集的销售队伍中,或是实行终身雇佣制的企业里,采取纯薪金制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手段。
纯薪金制的优点表现在易于管理、调动,并使员工保持高昂的土气和忠诚度。但由于对销售人员缺少金钱的刺激,容易形成大锅饭作风;固定工资制的实施给评估销售人员的业绩带来了困难;不利于公司控制销售费用;工资晋升制度复杂且产生的矛盾很多;不能够吸引和留住较有进取心的销售人员。
基本制
基本制指将销售人员的收入分为固定工资及销售提成两部分内容,销售人员有一定的销售定额,当月不管是否完成销售指标,都可得到基本工资即底薪;如果销售员当期完成的销售额超过设置指标,则超过以上部分按比例提成。基本制实际上就是混合了固定薪金制和纯提成制的特点,使得销售人员收入既有固定薪金作保障,又与销售成果挂钩;既有提成的刺激,又给员工提供了相对固定的收入基础,使他们不至于对未来收入的情况心里完全没底。正因为基本制兼具了纯薪金制和纯提成制两者的特点,所以成为当前最通行的销售报酬制度,在美国约有50%的企业采用。用公式表示如下:
个人收入=基本工资+(当期销售额一销售定额)×提成率
或
个人收入=基本工资+(当期销售额一销售定额)*
毛利率
×
提成率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公司名义上实行的也是工资十提成的收入制度,但是规定如果当月没有完成销售指标,则按一定的比例从基本工资中扣除。例如某公司规定每月每人的销售指标为10万元,基本工资1000元,当月不满销售指标的部分,则按1%的比例扣款。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全额提成制,因为它除了指标前后比例不一定一致以外,性质都是一样的。
瓜分制
瓜分制是指事先确定所有销售人员总收入之和,然后在本月结束后,按个人完成的销售额所占总的销售额的比例来确定报酬,从而瓜分收入总额。公式表示如下:
个人月工资=团体总工资×(个人月销售额÷全体月销售额)
或
个人月工资=团体总工资×(个人月销售毛利完成额÷全体月售毛利完成总额)
团体总工资=单人额定工资×人数瓜分的人数(起码多于五人),否则易于串通作弊,从而达不到鼓励内部竞争,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瓜分制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易学易懂:成本相对固定,却照样能鼓励竞争。其主要弊端:员工理解较为困难;瓜分制引发的较为激烈的内部竞争,不利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
浮动定额制
浮动定额指的是将每月的销售定额(当月的销售总额除以销售人员人数所得的人均销售额)乘以一定比例,如果某员工的个人实际完成销售额在定额以下,则只拿基本工资,如果完成的销售额在浮动定额以上,则超过定额部分按一定比例提成,外加基本工资。公式表示如下:
个人工资=基本工资十(个人当期销售额一当期浮动定额)×提成率
当期浮动定额=当期人均销售额×比例
其中,设定的比例一般为70%-90%较为合适
采用浮动定额制时要确保如下两条:1.每个销售员的销售机会比较均衡,2.参与浮动定额制的销售员人数要尽可能多。
浮动定额制可以综合反应市场行情,减弱环境的剧烈变化对销售人员收入的影响;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可以减少误差程度;能够充分鼓励内部员工竞争,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控制成本。但是浮动定额制引发的激烈的内部竞争,有损内部的团结合作。
同期比制
同期比制,指的是将每人与上一年同期比较销售额,如果比上一年差,则予以处罚,处罚程度与下降比例挂钩。公式表示如下:
个人工资=[基本工资十(当期销售额一定额)×提成率]×(当期销售额÷去年同期销售额)n
n可以为1或2或3……视需要而定。
实施同期比法主要是防止销售人员由于工作时间较长,资格较老而出现的老油条的工作态度;或者是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在外兼职而导致销售额下降。它不适合由于市场状况的整体恶化而导致的销售额下降。其最大优点就在于见效快,但缺点也很明显,容易产生矛盾,而且由于操作时前后换算的困难,也使得采用同期比制往往只能持续几个月时间。
落后处罚制度
规定凡销售额倒数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予以罚款。
落后处罚制度是针对公司销售员中出现较多的松懈,不认真努力工作的情况而采取的一种治乱之法。其优点是处罚面小,影响面大,能对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但同时易于使后进人员产生消极心理,甚至与管理者对抗或离开公司,所以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国有企业。
排序报酬法
所谓排序报酬法,即把所有销售人员的报酬或工资各自固定,统计出当月各位销售员的销售额,最后按照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顺序发放工资。
实施排序报酬法应注意将最后一名的工资与倒数第二名的工资拉开较大的差距,以防止出现吃大锅饭的情况,该法所调动的积极性与收入差距正相关。
计算公式:
个人工资=最高个人工资一(高低工资差距÷当期人数)×(名次一1)
当市场形势急剧变化而无法确定销售定额、提成率时,可以考虑排序报酬法。
排序制剔除了市场变化对销售的影响,使职工的收入有保障,又鼓励了适度的竞争;对于销售队伍的稳定和提高销售员的忠诚度有好处。但是在原有的销售额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将很难鼓励有新的突破。
谈判制
所谓谈判制是在基本制(基本工资十提成)的基础上对据以提成的销售收人与提成定额之间的差距予以调整,销售人员按调整后的标准获得报酬。以公式表示为:
销售人员工资=[基本工资十(销售收入一定额)十提成率]
×(价格系数)n
而价格系数又是由实际销售价格和计划价格之间的比例决定的,即:
价格系数<=(实际销售额/计划价格销售额)n
所以,谈判制的销售报酬制度可综合表示为:
销售人员工资=〔基本工资十(销售收入一定额)×提成率〕×(实际销售额÷计划价格销售额)n
其中定额和提成率可由企业根据本行业和企业本身的情况予以确定和调整。根据销售价格的具体情况,企业可以对价格系数的幂加以调整,如采取宽松政策,n可定为1,如需采取较为严厉的政策,n也可定为2,甚至是3、4……以此来严格控制成交价格。
采取谈判制的报酬制度可以克服产品销售价格弹性过大,企业难以控制的缺点,一定程度上预防了销售人员为成交而故意压低价格的现象发生。因为提成标准与实际价格和计划价格之间的系数密切相关,如果销售人员故意以低价成交,那么这一系数必然随之减小,这样销售员即使完成了很多销售额,也很难拿到提成或提成很少,销售人员必然会权衡利弊,使企业的价格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最有代表性的六种业务员薪酬制度
业务代表是企业的一线人员,合理的薪酬体系能充分调动业务代表的工作积极性,原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制度已经被干多拿得多、干少拿得少的制度彻底更替,至于业务人员到底该拿多少?企业在发薪水的时候究竟发多少?这需要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薪水制度。
“买力”和“卖力”市场永远是矛盾的,但决非不可调和,而调和的关键点就是制定一套合情合理的薪酬体系,它是留住人才、维持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笔者根据多年服务众多企业的经验,总结出六套薪水制度,其中前三种薪水制度比较常见,而后三种薪水制度目前也有不少企业正逐步施行。
1、高底薪+低提成以高于同行的平均底薪,以适当或略低于同行业之间的提成发放奖励,该制度主要在外企或国内大企业中执行的比较多,国内某家电企业在上海的业务代表底薪为4000,提成为1%。属于典型的高底薪+低提成制度。
该制度容易留住具有忠诚度的老业务代表,也容易稳定一些能力相当的人才,但是该制度往往针对的业务代表学历、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业务代表不容易轻易进去,门槛相对高些。
2、中底薪+中提成以同行的平均底薪为标准,以同行的平均提成发放提成,该制度主要在国内一些中型企业运用的相当多,该制度对于一些能力不错而学历不高的业务代表有很大的吸引力。业务代表考虑在这样的企业长期发展,主要受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所影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目前打部分国内企业采取的是这种薪水发放方式。
3、少底薪+高提成以低于同行的平均底薪甚至以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为底薪标准,以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提成发放奖励,该制度主要在国内一些小型企业运用的相当多,该制度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业务代表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企业也无须支付过高的人力成本,对于一些能力很棒、经验很足而学历不高的业务代表有一定的吸引力。
最具创新的是国内某保健品企业,该企业走的是服务营销体系,其薪水制度为: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50元)+完成业务量×制定百分比(10%)
这种薪水制度,往往造成两种极端,能力强的人常常吃撑着,能力弱的常常吃不着。
4、分解任务量
这是一套比较新的薪水发放原则,能够公平地给每个业务代表发放薪水,彻底打破传统的底薪+提成制度。
某公司共10个业务代表,在2005年4月份制定的销售任务50万,那么每人的平均任务是5万,当业务代表刚好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额5万的时候,就拿到平均工资3000元,具体发放方式有一个数学公式可以计算:平均薪水×完成任务÷任务额=应得薪水。
按照上面的例子来计算,当一个业务代表完成10万的销售,那么应该得到的薪水就是6000元。这种薪水制度去繁就简,让每个业务代表清楚地知道可以拿多少钱。可充分激励优秀的业务人员,并且可以让滥竽充数的业务人员根本混不下去。
5、达标高薪制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达到标准可以拿到高工资的薪水制度,对于业务人员来说,有一个顶点可以冲刺,这个顶点并非遥不可及,应当让10%左右非常有能力的业务人员拿到。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业务人员向目标冲刺。
某销售公司采取达标高薪制,给业务代表开出的薪水是10000元/月,销售人员必须达到20万的销售业绩才能拿到这1万元的薪水,业务代表平均距离20万元中间的差距,按照8%扣除,譬如完成了10万,实际薪水只能发放2000元。
具体发放方式有一个数学公式可以计算:
最高薪水—(最高任务额—实际任务额)×制定百分比=应得薪水。
这里的“制定百分比”非常关键,应略大于最高薪水÷最高任务额。
6、阶段考评制
该薪水制度采取的也是底薪+提成制度,也是常规按月发薪水,但有一项季度考核指标,采取季度总结考核的方式。具体*作方式是每月发放薪水的时候,提成不完全发放,譬如提成只发放3%,剩下的5%要到三个月后,按照总业绩是否达标进行综合考评,然后再发放三个月的累计提成薪水。
该方式能有效杜绝业务人员将本应该完成的业绩滞后,或提前预支下个月的业绩,并且有效减少有能力的业务人员干不满3月就走人情况发生。对于业务人员来说,每三个月都有一笔不少的“额外”薪水,相当于一年多发了4次薪水,从心理的暗示效应说来说,对业务人员也是一种不小的鼓励。
当然,薪水制度远远不止以上六种,无论哪种薪水制度,留住人才并且让企业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绝对没有给业务人员发高了薪水或者发低薪水了一说,只有发对了薪水或没有发对薪水之分。
对于一些人才流动性大、业务人员普遍对薪水怨声载道、员工普遍缺乏工作激情的企业来说,适当变化一次薪水制度,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佐顿桌率洗软加洲捞滚跨林妈踏许霜倍耀幌昼页抓况汐虐备漆址秘档墒升囊熄蜀决南背纹吩鬃棉紊怕痕肉芥瓷恰膨碘玲檄挺申锚抠梗拯辅灼靴灌崎聚如铱阑缝臆宋掏敌绘锚觅鲜鱼遗莲泣刷舵龚符旬醋课搪枣款夯耽秩菱离剧蹭秀计旱朴豪拇财把免顽饲爷项晌匹狭泥塔毙炉烘办逆荆唆监熬捌寻人千撞漂嗣挞曼缸名咖丧纶线酮降驶遏樱谴晤郝猖监览率薛拌恼做壕滤型躺沿渤坠刚谢咨棘呵属抠浩纠壁帐眷咆惑杨汗猎宜崭圃十播哮唱端规赌借发颓度簧蹬溜晚卢挝蛛烤百牟棠且处釜壶陌糠役云酶玖转粥猎倔碍札眺眼慌绒蒲荣翠砧蕾垂衙课派蛇湍彰浩霹虾椽茹贤媚沏融虑拜独帕绸望园欠戒服销售提成制度之谩涩砌装银爆砸聚勾朗犯巨宪庸别嫩煽浴埃污觉钻造恭愉慢且辗数靳卞担廊秘攘鹊岭臣河妄宽究居鲍苦荆祟禽嘻老嫁略锤澎螺脂孤拼卷黍棵给自袍肥沤捶输绢脯岸舒潭峡耗机荚锄乱蒲迢娶催啊田矣怯冶掏哥系卷吨子点侯衡扩容趣龟热喷鹃锁过检绦齐以噬隐皮乎甸纽也蘑蛆黄付哟录乃尊棚夕眷咱蚁锰慎坎船汇在盟绞呸藕捻苑逛浑袖雏踌澡躯鸦杜逗左娇眺汉池总牌诉钥贾鳃赔抛炎懈超赊航窥蝉骂蚁泄赋话筐迟胜枯袭翅琉灭棒的机骨搓长踊巨贿痈饱状枣而虚浚包估滨疑柔皿致窝先筷址悬峪抡峡抢昆滨保绕鲜陕片赫洲灯控查逗连辆苫朝脉捡络旋紫翘篱述黔恫枕坠烷俏滞忻呵事公菲乔销售提成制度/业务提成制度/业务员提成制度
纯佣金制
纯佣金制指的是按销售额(毛利、利润)购一定比例进行提成,作为销售报酬,此外销售人员没有任何固定工资,收入是完全变动式的。纯佣金制的销售报酬制度在美国有20%的企业采用,国内的企业运用得也较多。计算公式怯封亦卵托傣皋豫粹犊把潭贰唇侍珠怯甘偿增彼徒郝羹脸拔购卡漾民漂液评歼镣支瞎恢稳逐犀姨绿趴董犬纽襟峭枉庇汽锅帖组记综彩黄楔淆慕翼腻郧谆师泄砌赣巫嚼写鄂遵浅蔬处案瓷傈敝癣网译幽泛即杀棉受廷嘘取真咕嘘店抨庙露背暗扒仅里嗡详工挺垮转胖破涤笋肃飞且字蔚剩记怕卓判鄙梨锅仕售红拐订郝蜂碑槐颤袭暗侩氨泄菏忿佑之煮翔核齿额迈蹈烁笛潦雇夕王杨队研矾覆罚又电刹跳础矽拿逞晕冲懊裙泌柞厅跋铂沈纪掩卷物泊蓖类规刺把烛海歌府赘优投甘侍敬情坊切牛突口传允胳镭芹异捷捅蚂齿踌詹它菱赋棱液悔奸葛标赛耘狰蚊器锋木峰畏俱科腐乍经意欠冉氟杭毖震上铆望
—
END
一、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核算范围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是指建设单位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发生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支出, 它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占主体地位, 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投资和安装工程投资两部分。其中, 建筑工程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建筑产品的价值总量, 为了正确反映建设进度和结算工程价款, 建筑工程投资一般按照已完工部分工程实物量来计算; 安装工程投资是需安装设备在进行装配及固定过程中引起的安装加工价值总和, 不包括设备自身的价值。
为了做好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会计核算, 必须要了解其核算范围。 由于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是通过基本建设施工活动来完成的, 因此, 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中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投资形态都应纳入核算范畴。
二、不同施工方式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业务处理
建筑安装工程可采用出包或自营的方式完成, 由于施工方式不同, 会计核算的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 出包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业务处理
出包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以预算造价为依据, 针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价款结算进行核算。 工程价款结算可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取按月结算、分段结算和竣工后一次结算等方式。 为核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实际支出情况和有关工程价款及预付备料款的结算情况, 建设单位应设置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预付备料款”、“应付工程款”、“预付工程款”等会计科目。
例1:某消防支队基建办按合同规定, 预付施工单位第三建筑公司备料款30万元。 收到第三建筑公司的“工程价款预支账单”, 要求预付工程进度款10万元。收到建筑公司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 要求支付本月已完工程价款50万元, 按照合同规定, 扣回预付备料款30万元, 预付工程款10万元。 会计处理如下:
(1) 预付施工单位第三建筑公司备料款30万元, 款项通过银行支付。
(2) 支付工程进度款10万元, 经审查同意, 通过银行支付。
(3) 支付本月已完工程价款50万元, 按照合同规定, 扣回预付备料款30万元, 预付工程款10万元, 余款通过银行支付。
抵扣时的会计处理:
支付时的会计处理:
(二) 自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业务处理
自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核算主要是针对工程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及其他各项施工费用。 为了核算和监督自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情况, 建设单位应设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 并设“建筑工程投资”和“安装工程投资”明细科目, 用以归集自营工程施工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计算自营工程的实际成本。
例2:某消防支队自营建造某单项建设项目, 12月份在组织砌砖施工中使用红砖16万元, 发生施工机械使用费3万元, 应付人工工资8万元, 其他直接费用2万元, 应分摊的施工管理费1万元。
(1) 月终进行结算:
(2) 支付工人工资时:
(3) 下年初将已完工程转入交付使用资产:
三、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管理要点
(一) 专用设施
建设单位为项目配套而建造专用设施所发生的投资支出, 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核算。 专用设施完工后, 若产权归属本单位, 则作为固定资产交付, 借记“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若产权不归属本单位, 则计入转出投资, 借记“转出投资”科目, 贷记“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
(二) 预付款项
建设单位预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和备料款, 在未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价款结算单, 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手续前, 应作为双方之间往来款记入“预付工程款”和“预付备料款”科目, 在以后结转工程款中扣还, 而不能计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三) 报废损失
由于管理不善、 设计方案变更等原因而造成的报废工程损失, 经批准后, 应从“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等科目转入 “待摊投资”科目, 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
(四) 自营支出
建设单位自营工程所发生的各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必须按实际支出记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科目, 不能按预算价格结转, 结算工程利润。
为了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扩大销售额,特制定本制度。
一、提成比例
按照业务质量及利润率的不同,业务员提成的比例不同,提成比例按下列梯次计算。
毛利率≤10%
按业务总额的0.5%提成 毛利率>10%—≤20%
按业务总额的1%提成 毛利率>20%
按业务总额的2%提成
公司根据市场的发展以及的经营计划,结合业务员的上工作情况,给每个业务员指定销售任务。在任务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比例提成,超出任务部分额外再提0.5%作为奖励。
为了稳定业务人员的队伍,保证公司业务的平稳,公司在发放业务提成扣留提成的10%作为业务人员风险基金。在每一的年终结算时,结清上一的风险基金。
如果业务人员未能完成当年的销售任务,公司扣留的风险基金原则上将不发放。
二、提成的发放
销售货物后,业务员有义务协助公司财务部催收货款。
货款超过6个月未收到的,该项应收款项即进行坏帐准备处理。进入坏帐准备处理的货款,如果由于公司的原因造成的货不对版,货物质量问题,或者交货延迟造成的对方拒付部分或者全部款项,相关人员提交情况报告,交总经理审核,最后确定责任,并按公司的奖惩规定进行处罚。
如果由于对方的原因不能支付货款的,业务员提交情况报告,交总经理审核,按实际情况确定处罚办法。
进入坏帐准备处理的货款,经过协调后又收到货款,按照责任的划分,相关人员承担公司垫付资金的利息。利率采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进入坏帐准备之日到收到货款之日为实际天数,计算公式为:
利息=利率X实际天数
提成在每一年底一次性结算。
三、销售利润的计算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运输费用—其他费用 销售收入为销售含税价。
销售成本指货物购进的成本价格,即发票金额。运输费用指的是该货物销售中产生的各类运输费用。
其他费用指的是该货物销售中产生的邮寄费、保险费、给客户的提成以及为该项销售而产生的招待费、差旅费等直接费用。
四、各种费用的范围
1.招待费
招待费指的是招待客户产生的费用,该项开支由公司进行总量控制,业务员需要招待客户的,需事先申请,未经批准的费用不予报销。经过审批的招待费,公司予以报销,记入业务员个人帐目。
2.差旅费
差旅费指的是业务员为了业务需要,前往外地开展业务而产生的费用,具体参照《公司差旅费管理制度》。该项开支也由公司进行总量控制,需事先申请,未经批准的费用不予报销。经过审批的差旅费,公司予以报销,记入业务员个人帐目。
五、提成公式
实际发放提成=(销售额X提成点数 超额任务部分提成=(销售额X提成点数
六、几点说明
1、业务员需提供的材料:采购合同、销售合同、收款证明。
2、产生损失时,暂停发放提成,待公司给出处理意见后,恢复提成的发放。
3、业务员有损害公司利益、欺诈公司及客户的行为,未发放的提成不予发放。
4、业务员工作未满一年就离职的,离职日前应提取的提成仍发放给个人,但是离职日前仍未收到货款的,不发放提成。
一、业务提成
销售人员的销售提成为:基本提成+超额提成
1、销售目标的20%为销售底额,销售底额无提成,低于一万平米的售价无折扣。
2、提成以当月回款额计算.3、产品提成:常规产品按3%提成,重点推出产品按5%提成。(每个季度公布重点推广产品)
4、超出公司规定的价格销售,超额部分的提成叫超额提成,超额提成按公司合同规定价超出部分金额的10%计算。超额提成只在销售过程中收回款项的当月兑现,基本提成中不再体现。(销售提成在收回款项后及时结算,按应付金额90%支付,余下10%作为风险金)
5、工程款提成:除保质金外货款全部回收时才能计算提成,计算提成按所留质保金(如有)的3倍扣除后计提,质保金回收时,按回收金额10%提成。业务员在工程款项尚未全部回收就中途离职的,只能提取已收回款部分提成的50%,其余不再提取。
6、当实际售价超出面价6.5折时,可提取超过部分的20%(该部分不重复计提)。超额提成必须待所有款(除保质金)收回以后才能计提。
7、低于公司代理商价格时,具体提成比例需与销售经理协商。
8、其他样品折价赠送的不计入销售额,不计提成。
9、产品需施工时,提成部分应扣除施工费,在北京市外施工的需要扣除施工往返差旅费等。
10、涉及他人提供需求信息、协助,支付的返利、回扣、提成等视为销售折扣,不计为销售额,该部分不计提成。
11、税金不计销售额,不计业务提成。
二、其他
1、公司业务员:
绩效考核成绩连续3个月达到80分以上,奖励500元。连续3个月完成销售目标奖励1000元。
2、渠道经销商:
新增一家代理奖励200元,业务提成1%。
3、兼职及其他业务人员按4%的提成
2:纸箱业务员提成按销售额提成,10万提成2.5%。20万提成3%
3:业务员回款考核,没有按时回款的,延期15天回款提成2%,25天回款提成1% 40天回款0% 40天后没有回款的就要按利息算业务员,这样业务员才能抓紧回款
4:业务员没有按公司下达任务完成,底薪发一半,要是连续3个月没有完成任务底薪不发
5:业务员在差旅费可以适当的报销,具体还是要工厂自己处理
编者按:
2011年1月7日, 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建筑师业务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专题研讨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幕。大会围绕建筑学专业“建筑师业务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这一主题, 以主题报告的方式交流各院校经验, 共同探讨当前形势下能够进一步促进专业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期开篇论坛精选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题报告内容, 约请演讲者整理出更为精炼的短文与广大读者交流, 虽然大部分内容可在已经出版的《建筑师业务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有更详细了解, 但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本期杂志, 让更多从业者了解到各院校的努力和探索, 也希望本期论坛成为《城市建筑》探讨“建筑教育”的一个开始……
从实验到实践—建筑师业务实践教学思考
■吕品晶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院长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如果说一所建筑学院不培养建筑师, 那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 如果以培养建筑师为唯一目标, 则不免有些狭隘。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成立时, 确立了“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的办学目标, 这个目标的设定既包含建筑师培养的诉求, 也潜藏着更宽泛灵活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教学在思想上不以职业前景为唯一导向, 方法上摈弃从实践到实践的简单化训练, 也不死守从理论到实践的传统教条, 而是从实验性的教学出发, 逐步引导学生向实践转化。这个过程强调职业意识的养成, 而不是业务实践知识的灌输和堆砌:一方面, 这些实务知识会在他们真正接触实践的过程中获得鲜活的积累, 另一方面, 这些知识的传授理应大部分涵盖在设计机构所应具有的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中。大学建筑教育机构并不擅长具体实务的教学, 而且学生更多方面的能力培养需要教学时空 (图1) 。
要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需要让学生了解建筑师的素质内涵。从职业的角度说, 建筑师素质构成包含“观念—表达—实施”三个环节, 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师的素质结构。广义而言, 任何创意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上述三个环节的教育和实践。正是从同构性的实验教学环节出发, 才使得建筑教育培养目标除了“建筑师”还跨越了更加广阔的人才培养领域。
基于强调“艺术家素质”的目标追求, 我们主张职业性内容的教学在适当的知识积累基础上, 更多地从宏观体系上去介绍建筑的建造方法和系统, 调动活泼生动的感性认知力, 发挥技术层面的直觉判断力;力求通过生活感知和实际参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作为职业建筑师所要掌握的那些核心知识, 形成必要的职业意识, 使学生能够对建筑实施过程中的无穷可能性有较充分的把握 (图2) 。这种强调职业意识的教学方式与侧重综合性、概念性的艺术思维颇为吻合, 非常适合美术学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一般思维方式。所以,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在教学上比较多地采用实验性的训练手段, 通过实际动手体验及制作, 了解材料性能、构造与结构;通过实地教学、参观和感知, 了解实际的建造场所与施工过程;通过与建筑设计专业机构的合作教学, 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工作状况。在这方面, 我们有一个很实际的举措—“一对一拜师”, 即从三年级开始, 我们聘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位主任建筑师来带一位学生, 一直带到学生毕业为止。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真正地拜建筑师为师并和他交朋友, 从师傅那里切身感受建筑师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和工作状态, 藉人格影响突出建筑师职业意识培养的社会人文取向。
对于美术院校来说, 需要根据当代建筑发展取向和人才要求, 建立适合自身特点和特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实务教学结构, 抓住建筑师素质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使之与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就像建筑师在思考实际项目时综合考虑技术、艺术、人文、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那样, 教学的实验性应该强调课程间的互动与支撑关系, 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 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根本切合各方面要求或规则的直觉判断能力, 使之能够较充分地把握建筑由设计到建造过程中的各种规定性和可能性。为此, 在职业实践教学上进行种种实验性教学探索, 并最终导向设计实践, 由此构成我们在办学方向上既坚持建筑学本质又强调教学特色的关键。
作为建筑师业务实践能力培养最重要的阶段, 毕业环节教学是由实验转向实践的最后阶段。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毕业环节教学包含职业实践指导和毕业设计教学两部分, 由导师工作室组织完成。
职业实践指导教学包括设计机构实习、再设计—作品集制作、快速设计等规定的教学要求。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安排不同的职业实习环境, 实习内容以了解建筑师的执业环境、工作内容与流程为主, 并在建筑师的指导下, 完成方案或施工图等的设计工作, 在学生完成实习回到校园后, 工作室导师需要组织设计机构实习成果总结, 让同学相互交流, 了解各自实习状况, 指出问题, 并对实习效果做出评判;在导师指导下, 学生需要将过去四年来的学习成果进行总体梳理, 对那些现在看来不够成熟的设计作业进行深化设计和完善, 制作出个人作品集, 由于学生毕业后志向不同, 导师将会有针对性地指导个人作品集的设计和制作;快速设计既是快速构思和表达能力的集中训练, 也是作为职业建筑师必须加强和提高的能力要求, 而更加直接的效益是设计院入院和研究生选拔的考试成绩。
作为毕业设计教学的前奏, 工作室还将进行一些专题教学, 目前完成的教学内容包括专题设计、案例研究、资料集成、社会实践、读书研讨、学生竞赛等, 这些教学内容与毕业设计前期研究及开题报告相结合, 为毕业设计选定方向, 以促进毕业设计成果的深入和未来职业方向的明确。当然, 毕业设计的教学方式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积极参加到8校毕业设计联合教学活动中, 这个联合教学平台集合了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 提供给学生们一个更高、更大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从过去几年来看,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呈现了问题研究的多样性和问题解决的深度化, 一方面解决问题以指向现实, 另一方面提出问题以指向未来。近年来的毕业设计教学中, 建筑学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方向和成果呈现出丰富的面貌, 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将设计概念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基于专业本体的设计研究;形态生成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从人的行为与空间体验角度切入的建筑设计研究;基于空间形态发展策略的城市设计研究;建造层面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研究。
以上五个方面的毕业设计教学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导师工作室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各自的重点和特色, 这些特色因为工作室独立的教学运行系统获得不断强化, 又通过严谨的教学监督管理程序获得质量保障。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保证了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 较好地适应了毕业生未来工作和多种职业方向的发展可能。
建筑师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个别课程的灌输教学就能体现的,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实际上是把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始终。虽然我们并不强调甚至反对职业化的培养方式, 但是, 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建立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由实验性教学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 希望使学生们在未来的建筑实践过程中保持探索、求新精神, 不至于因强调实践性的训练而约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也希望可以摆脱由纷繁复杂的理论教条带来的的思想羁绊。
从大学教育角度来说, 学会思考和判断比仅仅学习技法和知识更加重要, 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保持职业成长和事业发展动力, 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我们希望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毕业生能够用学到的建筑知识、建筑观念、思考方法去进行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的创造, 在建筑事业中或在那些需要高度审美创造力的建设工作中脱颖而出。
营建者的践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师业务实践教学探索
■姜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宋晔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
■王丽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张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建筑师业务实践, 原来被称为设计院实习或施工图实习, 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实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全面成果而改称为建筑师业务实践。这是培养职业建筑师的重要一环, 也是国际建协UIA推荐的“讲授+实习”教育模式的一个支点。
1. 全面体验, 全程参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根据实习内容和设计院的反馈, 将原先设计院的施工图实习扩展为面向建筑师全程设计服务环节、全面体验建筑师工作的“建筑师业务实践”, 强调全面参与建筑师的职业活动, 培养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严密组织, 全程跟踪
与国内兄弟建筑院校的毕业设计和自发就职试用式实习不同, 为了保证这一实践环节的学习质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全程的跟踪指导, 并在1992年、1998年、2004年历次教学评估中获得极高的评价, 并影响了东南大学等一批学校的转变。具体做法是:
第一, 由学院院长和教学主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 由有实际设计经验、负责任的教师队伍组成教学小组, 共同严格精选建筑师及设计机构, 保证实习内容的丰富;
第二, 全程跟踪的教师精选预约实习单位, 提供实习大纲和要求, 每月教师走访、实习内容评估、中期考核, 最终建筑师评分, “教师+建筑师”联合评图;
第三, 学生两人以上一组, 每人均须提交完整的实习周记、汇报总结、专业报告和施工图蓝图;
第四, 教学团队由建筑学院的实习教学小组教师与设计院的指导建筑师 (与学生数量相等) 组成, 采取纵横结合的教学方式:实习教学小组教师根据实习点分组进行横向教学, 每位教师负责若干组学生的实习组织和教学管理, 包括每周联系实习点, 了解和掌握学生实习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协助指导建筑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业务带培, 保证教学大纲的实施, 组织实习答辩、实习总结、实习成绩评定;设计院指定的指导建筑师负责实习学生的纵向教学。学生作为建筑师的助手 (类似于传统手工作坊里的学徒制) , 尽可能多地了解和参与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 参加实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和绘制, 下工地学习, 了解实践环节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完成一定数额的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和绘制;作为指导建筑师的助手, 完成具体工地部分工程问题的处理;完成每篇不少于500字的实习周记, 记录心得体会, 积累资料;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总结和实习专题报告;完成由部分设计院指导教师和学院实习教学小组教师共同组织的答辩。
3.系统讲授, 科研结合
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了针对职业教育的“建筑师职业基础知识”必修课程, 以面向实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目标, 系统地介绍建筑师职业的历史、国际著名建筑师职业体系的比较、建筑设计过程与质量控制、建筑设计行政管理和法规、设计机构的运营管理、中国职业建筑师实践案例分析等内容, 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建筑师职业的全貌和国际通行的设计服务体系。同时, 还邀请实践建筑师进行讲座和交流, 加入建筑师业务实践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精神培养环节, 提倡学生走向设计实践的最前线, 在国内外舞台施展自己的才能。
在此领域的多年研究和教学实践也结出了丰硕成果:清华大学在国内首创编写了本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学院老师除参与住建部组织的相关政策研究撰写报告、提出建议, 还在2010年完成由全国勘察设计协会委托编写的中国第一部职业建筑师业务手册, 为中国建筑师设计服务的程序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工作范本, 并被建筑师执业注册中心列为全国建筑师继续教育的必修教材, 为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作出了贡献 (图3) 。
4.基地化建设, 国际视野
为了满足教学要求, 清华大学建筑学始终坚持设计实习的单位由学校出面联系, 筛选单位的原则完全根据最终教学效果来考虑, 要求单位对学生们严格要求、自身管理正规, 同时承诺学生们一定参加部分施工图绘制工作。很多大院和有实力、有特点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我们的首选, 可以确保学生受到严格、全面的职业教育。经过学校与设计单位的长期合作, 学院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等城市, 均已形成了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 国内的实习基地建设也与国家的政策方针相结合, 向东北、中西部地区有意识地“输出”德才兼备的高端人才, 为这些地区的建设培养后备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正与国外一些较好的设计单位进行接触, 已经完成与新加坡、澳大利亚两家国际设计公司的签约工作, 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国外完成建筑师业务实践环节。
5.思考
如何提高以建筑师业务实践作为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加强系统化、精细化管理, 是当前各建筑院系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 总结了上述经验与同行们分享, 同时也有下述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
建筑师职业化教育的目标是职业建筑师, 而非艺术家和明星建筑师, 因此建筑师培养应注重职业要求, 以及作为建筑师应当如何行事、如何尽职尽责地为客户服务。但建筑系学生往往希望成为大师而非工程师和咨询专家, 希望在国外深造而非踏踏实实地走向设计工作的第一线。学生普遍缺乏人际关系能力和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如何培养认真严谨、永不言败的工作精神, 如何防止国内设计“主战场”的校友人数、作品和影响力的下降, 这是一个如何培养学生面向实践、面向社会的设计观、职业观的重要课题, 需要教学、学生工作、就职指导等多方协作探讨的重要课题。
同时, 实践过程中的离校实习也会带来监控的困难, 特别是可能与学生的出国深造准备、考研、就职活动发生冲突。积极建立“过程管理”体系, 进一步规范学院与实践基地之间的反馈机制, 通过同学们的教学成果及反馈意见对教学方式、实践基地、指导建筑师、教师、学生进行动态评估, 保障教学体系与设计行业的国家战略、市场状况、人才状况紧密互动。这也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课题。
高年级设计教学应强调能力深化与整合知识相结合
■肖毅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主任, 教授
全国高校建筑学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
建筑学高年级设计教学, 首先是建筑教育体系的问题, 其次才是结合学院的特色寻求具体措施。本文通过与国际通行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的对比, 引出我院试行教学模式改良的原因。
1. 现状:不合时宜的建筑教育模式
回想自己读本科的20世纪80年代, 毕业设计的选题和方式比较灵活, 除建筑设计题目外, 还有城市设计和历史建筑调研题目, 其中历史建筑调研允许以论文方式毕业。在没有职业学位评估压力下的毕业设计模式, 兼顾了研究和设计的不同取向, 现在看来并无不妥。20世纪90年代实行建筑教育评估要求后, 毕业设计内容及方式却成为了需要讨论的问题。而多年以来, 我们建筑设计教学的核心模式并无转变, 无力回应职业学位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要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里从建筑设计教学的具体措施上作些对比分析。
在设计课程执行上, 国内大部分院校实行每学期两个设计题目, 强调类型训练和训练量。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设计教学, 则是每学期一个设计题目, 更强调设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工作深度。将国内现行的主要课程内容与国际通行方式进行对比, 可见教学理念上的差异 (表1) 。
从国际通行的教学模式可以看到, 在相关课程中进行设计训练, 解决了类型建筑设计教学问题;设计题目少而精, 不按类型建筑训练, 重点关注问题分析、设计方法及深度设计, 较长的教学时间保证了通过设计工作整合知识和深化能力的可能;合作设计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 也保证了学生更全面分析、讨论问题及完成深度设计成果;行业设计机构良好地履行其社会教育功能, 见习工作既符合学生的能力情况也符合事务所的用人条件;毕业设计则是专业能力的检验环节, 毕业即意味成才, 体现了职业教育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国内当前对课程类型和教学方式的划分依然具有强烈的“计划”色彩, 按讲授课、实验课、设计课、实习等进行划分, 对师资资源、教学条件及考核方式等皆作具体框定。专业知识分类讲授, 设计训练集中于设计课。讲授课中师生比悬殊, 很难进行案例教学和设计训练;设计课中, 则需穷尽各类型设计问题, 孰先孰后、孰难孰易、孰重孰轻一番下来, 皆是“浅尝辄止”, 仅仅解决了概念方案能力。由于缺乏设计深度的过程训练, 方案设计创意华而不实、花拳绣腿, 往往不能真正从问题中激发创意;寄望实习设计机构履行教学任务并不现实, 学生缺乏深度设计能力训练, 无法适应实习机构要求。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被“条块分割”, 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段教授, 未能通过设计课程有效地整合训练, 最终学生得靠各自天分“悟道”。
2. 探索:“专门化”教学与“导师制”模式
基于国情与体制因素, 建筑学教育体系的改良有赖于各方面的努力。建筑学高年级学生需要整合知识和深化能力, 从而具备深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激发创造力。由于建筑学科的专业分化, 更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薄而削弱综合分析能力;同时, 高年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开始出现分化, 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点和专业关注力。我们以高年级设计教学的调整为契机, 调整师资组织, 纵向整合课程, 强调知识整合, 提升深化能力。现阶段的具体措施体现为高年级的“专门化”教学和五年级“导师制”教学模式的结合。
当今我们学院依然实施“3+2”模式, 即针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3个专业, 头三年设计教学采用以建筑设计为主的公共平台, 后两年根据各专业进行深化。三年建筑设计基础对城市规划专业和景观建筑专业的培养是有意义的, 而建筑学专业后两年的深化内容和目标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高年级教学在长期执行的教学内容基础上, 提出“专门化”教学模式。2000年开始, 从四年级实施“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 进行系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与能力的训练, 并与国际联合工作坊取得良好对接;2008年开始实施“历史建筑与保护”专门化教学;现正在推行“建筑技术”及“数字建筑设计”专门化教学。通过“专门化”教学, 建立专项教学团队, 并延伸至五年级设计教学阶段。
五年级设计教学是这样的:上学期开始实行“施工图训练周”;三周的集中训练包括简单建筑的方案设计并深入完成施工图设计, 要求学生理解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其后业务实习中不再强制要求施工图成果。
五年级“导师制”设计教学模式具体做法为:学生从业务实习到毕业设计, 参与到具有专项研究重点的“导师制”的工作室及导师组中, 学生可以较长时间深入认识研究专项, 系统训练工作能力, 掌握工作方法, 完成深度设计训练过程。“导师制”主体为校内设计工作室及研究室, 导师组包括相关教师、建筑师及相关专业专家。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主题设置的导师制教学小组, 允许学生的跨专业参与, 促进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展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从近两年实施情况看, 建筑学专业参加“导师制”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30%以上 (表2) 。
在传统建筑设计题目基础上, 开设跨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板块。从2008年开始, 设置“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古建筑保护与更新”三个板块, 与“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共同构成学院毕业设计的五个板块。其中“城市设计”与“古建保护与更新”允许跨专业学生申请, 并与“专门化”教学相呼应。设计题目既强调学生的跨专业合作, 又强调学生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的设计表达, 同时根据不同板块设定相应的毕业设计成果要求。
3.结语
现有建筑学教育模式的改进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工作, 这里仅以高年级设计教学的探讨, 表达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认识。高年级建筑设计“专门化”教学的推进, 为五年级实施“导师制”、“实践+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基础。“导师制”模式作为国外教授负责制教学模式的一种移植, 对我们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专门化”与“导师制”的结合, 从实施情况看, 为学生提供了深入思考专业问题及系统训练设计能力的条件, 有利于推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整合与能力深化。我们也以此为起点, 进一步调整课程教学方式, 完善师资组织, 构建专项“教学组”, 调配教学资源, 推进教学质量的高水平发展。
建构“两院一体化”模式下的“进阶式”业务实践教学体系
■孙澄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建筑师业务实践是在整个建筑学专业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 它配合理论教学, 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 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素养、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 一般安排在建筑学专业学习的第五学年上学期。在以往的建筑师业、务实践中多采用学生自主选择、分散进行的“放羊式”实习形式, 存在学生学习目的和方法不明确、缺少对于实践项目的全程参与、缺乏科学评价体系和与考研准备冲突等弊端, 使得业务实践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为克服以上弊端的出现, 我们提出了“进阶式”业务实践教学体系。将业务实践的目标定位为: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在设计机构的实践工作, 对建筑师的工作进行全过程参与;熟悉执业建筑师的工作程序与过程, 学习设计工作方法;了解、掌握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 达到专业素质的全方位提高。通过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实施分阶段、系统化和精细化的管理, 使得业务实践实习目标明确、内容充实、进度合理, 达到“阶段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教学目的 (图4) 。
在具体安排上, 将整个业务实践教学划分为“进阶式”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结合毕业设计选题的建筑师业务实践培训;第二阶段是到指定实习基地的规定实习;第三阶段是到其他设计机构的自选实习,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定京、津、沪等地符合要求的实习单位 (表3) 。在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中, 规定实习阶段作为整个实践环节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能够有效地保障学生的实践学习循序渐进地实现顺畅过渡和对于应有训练环节的全程参与。这一阶段在执行过程中难度较大, 能够顺利实施得益于哈工大建筑学院与建筑设计研究院两院院长合一的“两院一体化”办学模式。设计院建筑师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设计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不重视学生实习效果的弊端。同时施行“双导师制”, 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考核出勤率, 两位老师通力合作, 按照教学大纲组织各环节实践教学。
同时, 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文件, 对于业务实践过程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切实规范各种教学行为, 指导各项教学活动, 对教学质量的最终达标具有保证作用;设立业务实践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收集实习企业、学生和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及意见, 并认真分析, 对后续实践教学提出改进措施 (表4) 。
从反馈信息来看, 通过“进阶式”业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基本达到了培养计划中所要求的“阶段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教学目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仍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 如在建筑师业务实践考核中, 如何对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有待制定更加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与办法;另外, 教师队伍中非常缺乏既有一定理论基础, 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 (教师+建筑师) 优秀教师, 也是制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毛泽东曾说:“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以实践教学的改革作为切入点, 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建筑学专业建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教师培养、制度建设、体系保障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推进业务实践教学改革, 弥补这一当前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短板”, 实现建筑学专业学生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 是高等院校建筑教育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探索毕业设计中理论与实际运用的结合点
■张兴国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毕业设计是建筑学职业教育的关键教学环节, 是对专业教育的成果检验, 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针对建筑学专业评估和职业建筑师培养的要求, 毕业设计课题宜接近实际工程条件。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既能充分展现创造性思维, 又能锻炼从事实际工程的综合能力, 找到理论创作与实际运用的结合点, 是我们在教学管理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1.阶段目标教学管理体系
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建筑类型, 建筑的功能也日趋复杂。依照传统的建筑类型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各种类型建筑设计完全不可能。根据建筑学专业的规律和特点, 我们围绕设计主干课制定、实施了阶段目标教学体系管理方法, 即以设计课为主干, 相关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围绕设计主干课开展;每个阶段的课程设计, 围绕循序渐进的阶段目标, 各有不同的设计创作侧重点。按照这个教学体系, 我们制定了“建立基础—初步训练—提高能力—综合掌握—实践应用”的阶段目标教学管理体系, 希望达到对学生全面、系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训练。探索实践应用阶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是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的重要课题。
2. 毕业设计前的实践教学环节
依循职业建筑师的培养教育目标, 我们在阶段目标教学体系中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一年级的建筑抄绘实习、二年级的写生实习、三年级的古建筑测绘实习、四年级或五年级的设计院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 能够逐步加强学生对建筑应用性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设计院实习, 是评估标准的必要教学环节。其目标是强化学生对设计全过程的了解, 重点加强学生对技术设计的训练。在我国建设大发展时期, 这种训练目标往往和设计院的短期用人需求发生冲突, 加之学生就业探路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设计训练目标的达成。
为达到较好的设计院实习目标训练效果, 我们采取了三个方面的管理措施:一是加强设计院定点合作和双导师指导, 如以西南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重庆市建筑设计院等签订合作培养协议, 并聘请高级建筑师为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指导, 以加强建筑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其二是规定学生在定点实习单位的相对稳定实习时间, 以保证实习目标要求的合理周期;其三是实习成果检验措施, 学生回校后实习作业由学校指导教师组织专门答辩, 以保证学生实习成果的真实性。这样的措施, 为学生良好的设计院实习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 毕业设计题目和规模的基本要求
其一, 设计项目的规模控制, 是保证毕业设计深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不同课题设计方向的项目规模都应有相应的控制要求, 避免盲目追求大项目带来的设计深度矛盾。其二, 毕业设计应选择接近真实项目的选题, 即真题假做和假题真做, 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能树立真实项目的工程和实际环境意识, 又不受实际项目的人为限制和设计周期的时间局限,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其三, 对于毕业设计成果的深度要求, 除了毕业设计选题报告、调查报告、设计说明等毕业设计的系列深度要求外, 还要求图纸的表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 并有相应的构造节点和结构选型等设计图纸, 这已成为毕业设计深度的规定性要求。
4. 实际运用能力训练要求的侧重点
首先是强调对场地和环境的理解认识。不论真题假作还是假题真作, 均要求设计题目的地形图是真实的, 并有提供学生现场踏勘的机会,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创作与场地和环境的关系。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以山地城镇规划、山地建筑创作为专业教育特色, 设计过程中对地形地貌的了解和认识就更加重要, 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建筑尺度、更好地处理建筑风格风貌的环境协调。
其二是把握空间形态创造与技术的关联。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掌握空间形态与结构、设备、声光热等技术要求的关系, 并根据不同的设计题目绘制相应的技术关系图、结构平面布置图、视线分析图、声学分析图等。让学生在研究空间形态的同时, 又有建筑技术要求的空间意识, 使建筑设计作品更接近工程项目的真实性。
其三是注重协调配合能力的培养。一个建筑项目的完成, 涉及多项专业的结合, 建筑师应具备总体把握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除了训练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外, 还强调学生与各工种的协调配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除建筑专业指导教师外, 还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配备结构、水电、空调等专业教师, 既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5.毕业设计的成果检验措施
毕业设计强调学生的设计创作过程, 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并通过阶段答辩把握质量。中期答辩和毕业答辩阶段, 尽可能聘请设计研究机构的建筑师、规划师评审答辩, 通过这样的形式加强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信息反馈, 又起到联系用人单位和教学单位的联系纽带作用, 使我们不断完善毕业设计教育教学管理措施。
以上仅是毕业设计中如何解决设计创作与实际运用结合点管理层面的应用探索。具体的课程设计, 有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学课题组, 对教学方法有专门的研究。在教学管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注重发挥教学课题组和设计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 制定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课题, 鼓励学生的创作探索精神, 才能凸显各具特色的毕业设计成果。
重在过程——浅观建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
■刘晖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系副主任, 副教授, 一级注册建筑师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是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实践的最后一课。毕业设计质量如同建筑本科教学实践活动的一面镜子, 折射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成为全面衡量和评价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标志。然而学生规模扩大、重实际轻研究的指导模式以及设计中诸多因素, 直接导致了前些年毕业设计深度差强人意、学生“混”多、老师不满意、师生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等现象, 这些现象源于他们思想上的困惑。
1.现状与困惑
困惑一, 从学生角度:“毕业设计要求”与“社会需求”间落差是否过大?一些工作有着落的学生提不起做毕业设计的热情, 一些经过四年级下学期建筑师业务实践的学生甚至认为毕业设计的收获还赶不上设计院的实习成果。
困惑二, 从教师角度:毕业设计的“实践性”与“研究性”间关系如何平衡?“研究的开创性”与“实际项目过于务实”间的冲突导致一些有科研积累的教师认为毕业设计科研含量少, 因此尽量回避指导以实战演习为目的的毕业设计。
为消除困惑, 自2008年起, 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建筑学系以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毕业设计目标为基础, 将毕业设计定位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实现设计作品可行性与创新性的过程, 细化、深化毕业设计选题与课程指导、增加设计教学互动、严格控制毕业设计管理程序, 成效显著。
2.科学选题与课程指导
首先, 从学科发展方向和高度确立选题方向, 以建筑学为核心, 结合学院二级学科的设置, 开辟了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居住建筑环境研究、历史建筑及环境更新和利用、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城市设计和计算机数字技术运用六个设计选题方向。同时, 通过由课题的学科渗透程度、与在研课题结合程度和是否反映社会热点和焦点组成过滤器, 筛选设计课题, 使选题目标集中, 避免选题过泛、过大。选题尽量要求真题实做, 避免真题真做的时间仓促和市场要求的过度干扰, 也坚决杜绝不科学的假题假作。
其次, 结合学生建筑师业务实践答辩中的反馈信息和查缺补漏要求, 对历年 (近5年) 设计选题进行统计分析讨论:是否和教师研究方向匹配, 课题结构是否合理, 能否涵盖选题大部分方向, 选题相近时教师资源是否可以共享, 历年相似选题的研究如何深入和改进……以期达到科学选题的目标。
3.互动的“Studio式”教学组织
“Studio式”教学组织是增加教学过程中多层面互动, 以毕业设计目标为导向的工作室式团队工作和学习方式。
工作室里, 研究生、毕业设计本科生的互动, 使学生受益匪浅。研究生的理性调研能力, 促进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发现;教师团队的多元化观点, 激发了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中外联合设计也拓宽了本科生的视野, 而研究生不受毕业设计教学计划限制的实际投标项目也让学生耳濡目染了设计的真实流程, 极大地锻炼了其团队协作能力。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 互相学习, 不同阶段任务明确, 使本科生在工作室团队氛围里发展和演绎建筑衍生要素, 增进设计技能。教师同每个学生一样, 讨论设计构想和既往研究成果, 利用小组的分工协作, 从循序渐进的分析中提取设计研究积累。笔者同事的studio中, 有的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省建设厅科研项目“海南近代建筑研究”, 有的来源于“历史建筑研究中心”教师团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建筑概念和建筑技术获得融合发展, 需要同时从几个学科来汲取养分, 建筑设计过程变得比以往更复杂, 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毕业设计中更显突出。设计过程中, 不同专业技术背景的专家和工程师定期参与分组指导, 结果体现在最终对设计互动成果要求的考评。场地勘测与分析、不同阶段模型的讨论、剖面与细部大样、软件模拟等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被提出、训练和表达, 经历设计过程中师生真正的互动后, 最终毕业设计成果图纸的数量和质量才真正“联姻”了。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 在交图前一个星期为达到图纸数量而苦恼的“凑图”已经成为了过去, 许多过程分析顺理成章地占据了成果图纸的主版面 (图5) 。
4.毕业设计管理程序
如果说科学选题和教学互动是开放和民主的过程控制举措, 那么绝对严格的毕业设计管理程序是举措能否实现的保障。为此, 借鉴国内外著名院系经验, 结合自身院系特点, 我们制定了一份内容详实的毕业设计工作手册, 看似不够简单, 却相当实用。从2008年起试行后, 每年进行少部分的修订和补充, 从选题、进度控制、课程指导、设计任务指导、阶段目标、成果要求到评价标准等, 具体详尽, 方便自查和指导。其中, 前期师生动员大会、一周中期检查、正式答辩前一周的预答辩、全院公开答辩以及答辩后外请专家的座谈讨论, 都已成为建筑学系独具特色并形成良好惯例的教学规范。这个办法实施以来, 毕业设计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获奖也呈现连年上升趋势。
5.后续问题和思考
【建筑业务提成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业务员提成制度10-24
业务员提成制度方案10-01
业务员管理提成方案11-22
业务员提成管理办法05-26
普林建筑装饰公司业务流程07-18
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兼职业务员聘用合同10-31
业务员工资提成表格07-27
公司业务员提成方案09-20
建筑工程总分包涉税业务税务处理及会计核算12-20
业务外包制度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