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活出完整人生作文(精选4篇)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读书笔记1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本书来自我的舍友。一次偶然借到了这本书,初看书名对内容没什么感觉,读完后便觉得这是一本很温暖的书。故事围绕“小哥白尼”的校园生活展开,介绍了少年时期的迷茫与困惑,讨论了生而为人真正重要的东西。每当“小哥白尼”把自己感受到的生活分享给舅舅,舅舅便写下一篇日记作为答复,最终舅舅把日记本交给“小哥白尼”并希望他可以继续观察生活,体悟生活。
宫崎骏曾评价到:“这本书传达出这样的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困难、残酷,都要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书中的内容也时刻不离人性中的美好,一件件小事折射出的皆是生命的光辉。如果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迷失自己,不明白生命的意义,那么这本书就是很好的良药。语言通俗易懂,道理深入浅出,以孩子的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成人的视角剖析问题。带领我们从迷茫走向清醒,从胆怯走向勇敢,从随波逐流走向坚定不移。犯错就去道歉,感到不平就出手相助,携着孩子般的善良与美好在世间行走。
书中反复提到“人类”:“活得像个真正的人”、“了解人类本来的模样”、“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的确,这本书离不开对人类真善美本性的唤醒。“小哥白尼”对世界抱有好奇而与舅舅讨论,舅舅心怀正义与善良为他解答疑惑。无论是哪一方,失去了任何一种品格这本温暖的书都难以继续。
书中这样说到:“如果一心一意满怀希望的努力被无情地打碎,我们的心灵就会流出看不见的血;如果生活中感受不到温暖的爱意,我们的心灵很快就会充满难耐的渴求。”所以,请保留着内心的正直与温暖生活吧,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再追寻其他东西,或许你的执着会在“成人”的路上豁然松解,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读书笔记2
整个故事可能没有名字如此吸引人,我时常会拿我想过的生活是什么?类似的问题来问自己,在这本书中,我没有找到答案。当然这本书写的也不无聊,舅舅记录下14岁本田润一的疑问并且引导润一思考。这本书以一个小孩的视角来讲述大人社会中的常见现象,本田润一的疑问与思考,舅舅和妈妈的引导。
舅舅称本田润一为小哥白尼,小哥白尼有一群好朋友,北见,水谷,小哥白尼经常与好朋友在一起玩的很开心。浦川是班上学习成绩不好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大家会欺负浦川。小哥白尼看不惯同学们欺负浦川,站在浦川这一边。浦川长时间请假,小哥白尼主动帮助浦川补习功课。浦川的家境较为贫寒,小哥白尼并没有因此瞧不起浦川,相反觉得他很小就开始为家里分担责任。小哥白尼对待浦川的态度和由此引申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连接,我们看待人的态度很难有纯粹的客观态度,往往带有社会上的评价,由此带来了彼此之间的伤害。
高年级的学生扬言要处罚北见,小哥白尼与朋友们说好一起面对。在北见被高年级学生欺负的时候,很多朋友勇敢站出来支持北见。小哥白尼由于当时缺乏勇气没有站出来,事后小哥白尼十分后悔,十分难过,生病在床。在舅舅和妈妈的开导下,写了道歉信给朋友们,朋友们原谅了小哥白尼,小哥白尼为因为得到朋友们的原谅而十分高兴。小哥白尼处理友谊中矛盾的方法,开诚布公的交谈,表达自己的愧疚。人总是会犯一些错误,关键是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只要初心是好的,没有恶意,误会总会解开。
这本书不能解答你关于你想活出怎样人生的疑问,但是可以让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你想过怎样的人生?这个问题不一定是关乎你的职业,具体的生活,可以是宏观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让读者跳出日常生活中思考的范式,回到最原初的状态思考这个问题。时常感觉生活充满了层次性,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也正是由于生活的层次性,跳出社会规范的条条框框进行思考,不失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读书笔记3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是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所写,曾被评为阅读第一,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赞美。该书主要讲述了发生在14岁学生小哥白尼周围的故事,通过故事来折射人生哲理。该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关心灵的`成长与人生的启迪。如:人在现实中难免以自我为中心,当你摆脱它后,你才能看到一个崭新的、广阔的世界;当我们面对身陷贫困的人时,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们,不能因为自己优越的物质条件而觉得高人一等。同样,当我们身处贫困时,我们也应不卑不亢,不能卑躬屈膝,觉得自卑难过。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故事是《拿破仑与四名少年》,由英雄拿破仑强大的军事领导才能和旺盛的精力以及面对失败的淡定从容的大将风范,来引出英雄主义这一概念。在听说下学期高年级同学要教训北见,小哥白尼、水谷和浦川怀着英雄主义情怀表示要与好友一起面对,如果挨打就一起挨打,坚决跟朋友一起共存亡。回家后小哥白尼的舅舅对他们的做法表示赞许,表示这就是真正的英雄主义。在舅舅的笔记本中有令我最受启迪与冲击,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等你长大后慢慢就会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善良的人,他们满怀好意,却因为懦弱而无法发挥善心。许多人并不是坏人,却因为懦弱而给自己和他人招来不幸。未能与人类进步相结合的英雄精神是空虚的,而缺乏英雄气魄的善良也同样空虚。
之所以深受启迪和冲击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就是存在着这样虚无的英雄精神。大部分人看到了真相,却因为害怕遭到报复而不敢开口;遇到摔倒的老人,却因为害怕被敲诈而不敢扶。其实我们并不是坏人,我们也想帮助他人,但却没有勇气,最后只好退缩放弃。正如书中所说缺乏英雄气魄的善良是空虚的,因为不敢表达,不敢行动,这样的善良没有丝毫的作用。再好的想法,没有行动,也只是想想而已,永远不会变成现实。
视频中,少年在家中礼貌地接待录制人员,父子两人像朋友一样交谈。父亲尊重孩子的爱好,支持他的音乐梦想,从他四岁开始就为他买下喜爱的乐器、唱片、乐队周边。自由、平等的成长环境使少年大方、有教养又有主见,评论下满是赞赏、羡慕的留言。
当录制人员拿起桌上一本名为《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书,问少年读后感想时,少年虽一时没想到如何回答,但转发该微博的《奇葩说》辩手、武汉大学老师陈铭说:“我觉得的确不必用语言回答,整部片子都是答案。”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个乍一看有点宏大又抽象的问题,别说青少年,成年人也不一定想过。但在日本,一本引导人们思考这个问题、树立人生观的小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已经整整畅销了八十年。
教作业重要,教做人更重要
近年来,家庭教育问题引发的家庭悲剧屡见报端。十七岁男孩因与母亲发生争执,当着母亲的面跳下高架桥;北大学子弑母藏尸后,精心布局各地逃窜;十二岁男孩因不满母亲管教持刀弑母,事后表现冷漠,令人毛骨悚然。
许多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也可以追溯到家庭教育的不足。无辜的女生只因长相姣好,就可能在街头被陌生男人乱刀砍杀;搭乘滴滴的年轻空姐,也可能因司机的一念之差被害。数起案件之后,一段这样的话在网络上流传开来:“我教了我的女儿二十年,让她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而你却一秒都没有教过你的儿子,不要伤害他人。”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中,犯下无差别杀人案的凶手母亲对律师哭诉道:“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但对于父母来说又像是世界上最难的考试,它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也没有补考与重来的机会,于是有人失败,有人甚至放弃。也有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到教孩子作业、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上,却忽视了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孩子“做人”。
其实,有智慧的家长一定是重视教孩子“做人”的家长,因为学会“做人”是一生的根本、成功的基础。人格健全、明辨是非才不会轻易误入歧途;拥有思考能力、良好习惯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直是教“做人”,从《三字经》《弟子规》到四书五经,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尊天地亲师都是为人之道的具体要求。
在日本,同样有这样一本书贴合当下,用生动的故事与浅显的道理为数百万孩子解读为人之道,引导他们建立人生观,早已被编入学校教材,影响力跨越了三个年号。它就是著名知识分子、明治大学教授、岩波少年文库创始人吉野源三郎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人格养成国民读本,家庭教育启蒙之书
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十四岁的少年小哥白尼在校园中遇到了许多不能理解的事情:家境不好的同学受到欺负;高年级学生制定下无理的规则,要求低年级服从;因为没做到和朋友约定好的事,小哥白尼的内心久久无法释怀……他的舅舅就这些困惑与他写信交流,探讨关于贫富、欺凌、勇气的问题,引导小哥白尼树立人生观,开始思考“我要活出怎样的人生”。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但面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人”这些略显抽象、宽泛的概念时,家长常常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与孩子从何谈起。
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小哥白尼遇到的问题使这些抽象概念有了一个个具体情境,他身边发生的事,同样发生在每个孩子周围,关乎人格养成的方方面面。舅舅循循善诱,解释每一件事背后的问题,引导小哥白尼思考其中的意义,不仅为所有遇到同样问题的孩子指点了迷津,也在教育方式上为家长带来了启发。因此这本书不仅是日本的人格养成国民读本,也是一本家庭教育的启蒙之书。
《跟去你家可以吗》中的父子,就像现实中的小哥白尼与舅舅。少年的实际行动就是受到父亲良好教育的佐证,而对于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他也显然有了答案。从书中的舅舅与视频中的父亲来看,其实,教孩子“做人”首先只要从这三个关键词开始——平等,尊重,思考。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故事开始于小哥白尼一次奇怪的体验,当他和舅舅在商场顶楼俯瞰街道时,他突然感到自己仿佛漂浮在未知的巨大漩涡中,世界这么大,无数的人各有各的想法、过着各自的生活,他第一次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分子。
就像一开始人们都以为世界是围绕着地球转的,直到哥白尼发现日心说。孩子们的认知体系一开始也是以自己为中心的,长大后,他们才会以广阔的世界为前提,了解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人与事。舅舅敏锐捕捉到了哥白尼的转变,意识到他开始独立思考,客观地看待世界。
因此在之后的交流中,舅舅一直把小哥白尼当作独立个体,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每一次解答疑惑时,都会尊重他的想法,在肯定他的思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表意见。
我们常常犯下轻视孩子的错误,以“过来人”的姿态一味否定他们的想法,教给他们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却忘记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思考的能力。其实,教孩子“做人”绝不是真正的“教”与灌输,更重要的是给予尊重与理解,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在小说的第二个故事中,舅舅一再对小哥白尼强调独立思考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品味:
“我可以教你英语、几何或代数,却无法用‘社会就是如此,人活着就有如此的意义’讲清楚社会和人生的问题。
自上小学以来,你已经多次在学校的修身课上学过,人应该遵守怎样的道德规范,这当然不可忽视,可是你已经长大了,光这样做远远不够。
重要的是,比起世人的眼光,你必须从灵魂深处真正明白人究竟是什么地方了不起,这样你才能从心底想要成为一个杰出的人。这是好的,那是坏的,无论是逐一做出判断,还是随后付诸行动,你都要时刻珍视从心中涌出的真挚感情。
这是1935年日本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候在日本出版的一套《日本少年国民文库》中的一本,是基于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现状,是想传播自由的文化,让读者跨越狭隘的国粹主义和反动思想,尽早树立有关人类进步的信念。
书写的比较轻快,通过一个中学生“小哥白尼”的故事,传播一些生活和生命的理念,读下来,感觉最印象深刻有以下两个地方:
1. P19《看待事物的方法》,是“小哥白尼”的舅舅写给他的信,从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说起,“地心说”是以自己为中心,“日心说”是以广阔的世界为前提,人习惯以自己为中心思考、判断事物,特别是在关乎自身利益的时候,要客观做出正确判断更十分困难,但是坚持不以自己为中心思考,才能看清真相。
2.P188《人的烦恼、过错与伟大》,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疼痛、觉得痛苦,是因为身体出了问题,反馈率多亏能感到痛苦,我们才知道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这正是痛苦将身体的不正常状态告诉了我们。
生命是精彩的,是美妙的,但同时却又是困难的,艰辛的。虽然人生的路不好走,但我们也得勇敢的面对它。像鲁迅先生曾说过: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难道我们就不该浩浩荡荡,风风火火的走过这一人生吗?
许多人都会说:前进的路上,即使没有莺歌燕舞,没有盛开的鲜花,那最好也没有风雨、没有挫折。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不经历点风雨怎么会见彩虹呢?
20XX年春晚,小沈阳凭借与赵本山的合作,一炮走红。而小沈阳家境贫寒,只读到小学毕业就出来闯荡,进入铁岭县艺术团学习二人转表演,出场费才35元,住在猪圈一样的小剧场里,甚至没有回家的钱。唱二人转时穿女装,搞些阴阳怪气娘娘腔,并早早地恋爱结婚生子,钱全部交给老婆保管,所有这一切,都与东北地区表演二人转的草根农民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小沈阳却在不声不响,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创造了走红的基本条件。长年的二人转表演的摸爬滚打,为他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尤其是进入吉林林越艺术团后,训练和演出更加系统,为他的演艺水平的提升奠定了更牢固的基础。在喜剧表现和艺术领悟上,他的确有天赋,虽然他唱歌只限于模仿秀,但在首次实行真唱的春晚上,他在《不差钱》中的唱功确实令人惊艳。当然,最具决定性推动意义的是赵本山的格外器重和力捧,在《不差钱》中,赵本山明显就有甘做绿叶烘托小沈阳幽默光芒的意思。原本的小沈阳可以在安安静静的在农村里过自己的生活,但他并没有,他却想着向众人展示自己,他可以不顾及别人对他的不理解甚至是歧视,但却要坚持自己的目标永不放弃,这就是生命,这就是人生。
相比我们,已经高二了,也算是半个大人了,却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没错,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当心中美好的憧憬与愿望同现实的无情与残酷发生猛烈的`撞击时,身心就变得那般无力、那般无奈、那般脆弱、那般不堪一击。昔日的理想如同昨日黄花,往日的激情恍若消逝流水,一去不返了。于是,就逐渐颓唐、悲观、怨天尤人,抑或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再或是被生活与岁月磨得无棱无角,看惯了平庸,习惯了世俗。总之,那曾经拥有的激情与梦想、昂扬与纯真都变得无影无踪:再没有了对生活的激情,人就在这已经逝去和即将逝去的日子里迷失了自己的希望和方向。我想,这样的人,即使是作为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平常人,他也只是在活着,而不是在生活。不要质疑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害怕苦难,不用畏惧困难,挺起胸膛大步的往前走,这才是你该过的人生。
【怎样活出完整人生作文】推荐阅读:
请让我完整的成长小学作文01-11
完整的十六岁600字优秀作文07-06
完整教案格式12-26
完整核销流程01-13
有价值的人生是怎样的07-24
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09-19
毛概完整课件05-26
六国论教案完整07-27
完整婚礼主持词09-22
晚会完整策划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