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语文备课备课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五册语文备课备课(精选6篇)

第五册语文备课备课 篇1

一、本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由三篇课文、一次习作、一组练习构成。17课《石头书》、18课《小稻秧脱险记》、19课《航天飞机》这三篇课文均为科学性的小品文或童话。习作六是“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要求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练习六安排了五个板块,包括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读读背背8个成语和古诗《竹石》。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17个二类字,认识多音字“壳”,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在此基础上,能演一演《小稻秧脱险记》这个童话故事。

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什么是“石头书”,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及本领。

4、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5、通过课外搜集各种资料,使语文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初步体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状物文章写作的要领。

三、本单元教学提示: 17课《石头书》教学提示:

1、教学中可以紧扣关键词“刨根问底”展开,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出课文最后一句话:“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结合课后练习4构建这样一个话题:“川川和磊磊是如何从石头书中学到这么多学问的?他们从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

2、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品读悟读,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其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结合课文语境,特别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来理解石头书是一本怎样的书,从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来看我觉得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4、这篇文章的遣词造句是十分有特色的,尤其是人物对话的提示语形式多样,很值得让学生来探究一番。

18课《小稻秧脱险记》教学提示:

1、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本课的教学落脚点:一是理解、感悟语言,特别是文中运用的大量表现力极强的四字词语;二是了解科学常识,于潜移默化间培养科学精神。

2、话题的构建可以从题目“小稻秧脱险记”入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又是如何脱险的?”

3、“小稻秧遇险”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难懂的四字词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杂草嚷叫的语言和小稻秧柔弱的反问进行有感情朗读,从而加深学生的阅读感受。同时学习这一段还可以结合教学渗透写事四要素的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4、“小稻秧脱险”一节是本文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一段的教学仍要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凭借文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自由创造想象,在读读、演演、评评中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5、重视课后第3题,用“激烈”“纷纷”两个词语造句,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后再练习造句。19课《航天飞机》的教学提示:

1、教学重点是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在第三自然段,通过智慧老人之口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特殊本领作了详细的介绍。我们觉得首先得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智慧老人的话。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朗读收获。这一段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航天飞机飞得更高、飞得更快的特点,了解作者用对比、列数字来说明航天飞机飞得高、快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明白这样能把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清楚明白,要向大家介绍你的文具盒、玩具时就可以学学这一写法。

2、课后练习4: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让学生说一说,练习时可以先让同桌两人互相说,一人扮演飞机,一人扮演航天飞机,引导学生抓住航天飞机的特点说话,可以学习运用课文中总分的结果说,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写一写。

习作6的教学提示: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能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在上19课〈〈航天飞机〉〉这一课时写一写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为习作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之前,首先要准备好“下锅之米”——一方面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一种文具,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细致观察自己喜欢的文具,对文具的样子、颜色、功能进行全方位考察,搜集、储备习作素材。说写不可分割,在写之前可适当指导学生先将所想说一说,但说不可喧宾夺主,在学生写的欲望被激发之后,不可再多说,应立即安静下来,让学生在一个安静的、思维活跃的环境下开始写文。

练习六教学提示:安排了五个板块,包括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读读背背8个成语和古诗《竹石》。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

“学用字词句”将多音字作为一个专门的类别来训练,共安排三个小练习,其中第一小题是难点。“写好钢笔字”的教学,先引导他们观察左高右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书写。“读读背背”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读背“~风~雨”式的成语,二是读背古诗《竹石》,可让学生看看插图,读读诗句,说说诗意,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然成诵。“口语交际”教学中,可以先布置学生动手做一件小制作。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小制作展示”,要求组内每个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等等,其他学生充当听众,可以提问,要求介绍者回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班级“产品”推销会,由各组推荐的学生上台交流。

lengyue at 2009-9-29 10:57:00

ldjun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材料 周村区新建路小学三年级组

一、教材简析

今天和大家一块研讨交流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有《石头书》、《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三篇讲读课文、习作6和练习6组成。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篇。

(一)《石头书》这篇文章的题材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向学生讲述的是川川和磊磊这两个孩子与勘探叔叔的交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课文还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自然的强烈愿望。这一点通过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来,比如“好奇”“刨根问底”等。课文借着川川和磊磊这两个孩子与勘探叔叔的对话,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画”及这些化石的价值和作用。

(二)《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性故事,全文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小稻秧成长的保护,在故事中让学生学习农业常识。文章分为“遇险”、“脱险”两大部分。

(三)《航天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从而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志趣。

(四)习作六:本次习作时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体会“文具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它们毫无怨言的为大家服务。”

(五)练习六

学用字词句注意读准多音字。读读背背

8个成语中都有“风”“雨”,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注意理解“风”“雨”的实际意思。《竹石》是很有名的一首古诗。要着重理解山上的“竹子”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石头书》:

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习惯。《小稻秧脱险记》: 教学目标:

1、能总结出故事的内容。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进行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4、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航天飞机》: 教学目标:

1、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2、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习作六》: 教学要求:

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再写下来。练习六: 教学要求 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2 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3 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4 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三、教学提示: 《石头书》:

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练好重点,突破难点,作如下简析:

1、以课题为切入点

板书课题,围绕课题质疑。如:石头书是什么?石头书上有什么?石头书有什么用?等。

师:同学们非常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探个究竟,这就是“刨根问底”。文中的川川和磊磊也在刨根问底,他们“刨”到了什么?请带着这一问题读书。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感知大意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边读书边勾点圈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明白的问题,不明白的地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处理方法:词语可以结合语言环境师生共同理解解决。可以给与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3、把握文眼,精读感悟

抓住两个问题:石头书上有什么?研究石头书有什么用?

这两个问题抓住了全文的核心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中勾画出问题的答案,并在班上进行交流。解决文章的教学难点。

文章读熟后,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课文,这也是文章的教学重点。课后题的处理: 写字重点指导:

叔:左宽右窄,左松右紧 矿、怪:左窄右宽,左紧右松

壳:提醒学生上面一个“士”,而不是一个“土” 第二题的描红要提醒学生书写姿势,笔画到位。第三题词语:先读后写 形式:指名读 领读、齐读 第四题:结合讲课文的讲解解决。《小稻秧脱险记》: 教学的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杂草的蛮不讲理,知道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教学建议:

1、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教学: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画出有关语句,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激烈、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让学生感悟杂草的蛮横无理。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杂草围攻小稻秧的情境,结合情境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于永正老师指教这一课时就曾经让学生进行表演。比如于老师说:“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第二个问题: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方法同上,抓住:警觉、收拾、有气无力、纷纷等关键词语,借助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表演,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小稻秧开始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总结课文,熟读课文后应该不算难了。小稻秧刚搬到稻田来不久,它就被杂草抢营养。(师插话: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杂草就来抢营养)后来喷雾器大夫喷了一些化学除草剂,把杂草消灭了,小稻秧这才脱险。正如于老师所说,“书读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课后题:课后第三题的造句可让学生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再进行试造句。写字重点指导:欺 《航天飞机》:

教学重点:通过读书,引导学生感悟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神奇本领。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学生对航天飞机的知识了解少可能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大障碍。课前查阅资料成为理解课文的关键。教学提示:

1、教学前一定要让学生查阅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阅读,以便于对航天飞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教学重点。

3、重点问题:航天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本领? 可抓住三点进行教学:

一点是外形大。(庞然大物、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

二是飞得快和高。(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几十万米高。速度是普通飞机的三十多倍。)三是本领大。(绕着地球转,释放和回收人造卫星。)指导学生读好智慧老人的话成为了解航天飞机特点和神奇本领的关键。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落后,可以让学生边读书,边画出答案。这一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课后第三题的处理

要求: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

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把课文读得非常熟练。熟悉课文内容是做好自我介绍的关键;其次向学生讲清楚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把自己当成航天飞机,向其他人介绍自己;再次,教师可以示范说一小段,让学生听一听,了解一下怎样说这一段话。

(四)习作六教学提示 教学准备:自己喜欢的一种文具 教学重点难点:

⒈重点: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⒉难点:观察要有顺序,叙述要有条理。教学提示:

1、导入课题后让学生先学习例文,通过例文的学习重点让学明白写一种物品要写清楚它的名称、外形特点(颜色、样子等)、作用、情感。还要告诉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语言显得更加形象生动。

2、让学生细致的观察自己准备的学习用具。可以按一定顺序:由上而下或有整体到部分,或由前到后,或由外到内。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观察:文具的形状、上面的图案、组成部分、每部分的使用方法等

3、学生先练说,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拿着自己的学习用具向同学们介绍,大家进行评说。教师可根据学生说的情况进行评点,包括用词用句方面给予学生帮助。

4、书面写作。

(五)练习六 教学提示:

1、多音字:让学生读题目,明确要求。指名学生读词句,师生互相订正。学生会的不教。

2、读读背背:学生先自由读,找出不认识的字,师生共同解决。指名读、领读、齐读,把这些四字词语读熟。特点:带“风、雨”的四字词语。学生说说自己都理解了那些词语,说说意思。不理解的教师帮助理解。只让学会生知道大体意思即可。

对于古诗《竹石》,指导学生读熟,大体理解意思,背过即可。

3、介绍我的小制作: 审题。

(1)揭示话题:介绍我的小制作。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功能及制作设想等等。要说具体,有条理。练习。

(1)分组练说,组员间互相评议、指正,师巡回指导。(2)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说,本组可以纠正、补充。

第五册语文备课备课 篇2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满井游记》一文, 课后练习第三题有这样的问题:“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 有的表示修饰关系, 可译为‘的’;有的表示限定关系, 可译为‘从’;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可不译。试加以辨析, 并说说这些用法现在是否还在用。

……髻鬟之始掠也。”

人教版中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级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157页, 对“髻鬟之始掠也”中的“之”解释为“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可不译。这种用法现代汉语已不用”。

下面我们来看学生用书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五册136页) 对这句话是如何翻译的呢?课本对“髻鬟之始掠也”的注释是:“刚梳过髻鬟。”

从上述翻译我们可以看出, 课本虽然对该句中的“髻鬟”译得不准确 (“髻鬟”应译为美丽的发型) , 也没有讲清楚其中“之”的用法;但是从全句的语序来看, 将该句的语法现象弄清楚了;把提前的宾语 (髻鬟) 理顺并后置了 ([刚]梳<过>髻鬟) 。因为该句句末的点号是句号:这是叙述句的标志。

现在我们来分析“髻鬟之始掠也”的句子成分:

“髻鬟”之[始]掠也。

从上面句子成分标记法可以看出:“髻鬟”作宾语, “掠”是谓语, “始”是状语, “也”是虚词 (语气词) , 不能做句子成分, 只表陈述语气。“之”是叙述句宾语提前的标志。对此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251页, 曾有如是论述:“古代汉语叙述句, 在一般情况下, 宾语是在动词后面的;但是, 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 可以把宾语提前, 在宾语后面用‘是’字, ‘实’字或‘之’字複指。”

因此, “髻鬟之始掠也”中的“之”的作用, 不是上述《教师教学用书》上讲的“舒缓语气”, 而是古汉语叙述句宾语提前的标志。

于是, 诚望《教师教学用书》再给这句中的“之”的作用, 作解释时, 将这一错误予以纠正, 不要再出现上述常识性的错误。兹为吾所盼。

二、“泉香而酒洌”该如何理解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醉翁亭记》一文, 课本对“泉香而酒洌”未作注释, 而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150页, 将“泉香而酒洌”解释为“泉水香酒水清”。这便大错而特错了。因为“泉香而酒洌”是采用古汉语倒置的修辞手法。

何为倒置呢?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四册1368页有如下论述:“由于对仗、平仄和押韵的需要, 古代作家往往着意造了一些次序颠倒的句子。”

例如:使人意夺神骇, 心折骨惊。 (江淹《别赋》)

这一例句的作者一方面为了使“心折骨惊”和“意夺神骇”, 构成对仗 (这是古诗词的术语, 修辞上叫对偶) :两句字数相等, 都是四个字:“意夺”对“心折”, “神骇”对“骨惊”, 都是主谓型的合成词。词性相同:“意夺神骇”和“心折骨惊”都是并列短语, 结构相同;是十分工整的对仗。另一方面, 为了押韵:“意夺神骇”中的“骇”与原文中上文的“名”、“盈”, 下文的“精”、“英”、“声”、“情”等押韵。再者还追求平仄的要求:“心”对“意”:平对仄;“神”对“骨”, 仄对平;平仄相对。

当我们明确了倒置这一古汉语的修辞手法后, 下面我们来看“泉香而酒洌”, 如何构成倒置的呢?

作者在这句 (“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用倒置, 是为了追求对仗和平仄的需要。

先来看如何构成对仗的。作者为了使下句的“泉香而酒洌”和上句的“溪深而鱼肥”构成对仗 (两句字数相同, 都是五个字。“泉香”和“溪深”, “酒洌”和“鱼肥”, 都是主谓型的合成词, 词性相对;“溪深而鱼肥”和“泉香而酒洌”都是并列短语, 结构相同。) 将本该是“泉洌而酒香”倒置为“泉香而酒洌”。

再来看怎样讲究平仄。作者为了平仄的需要, 通过上述词序的调整, 从而使出句的末尾词“肥” (平) 和对句末尾的词“洌” (仄) , 平对仄, 平仄相对。这也是对仗的需要:因为严格的对仗不仅要求字数相等, 词性相对, 结构相同;而且要求平仄相对。因此, “泉香而酒洌”应译为:泉水清冽 (指水质好) , 酒就香。

第五册语文备课备课 篇3

一、运用网络教学的背景

21世纪的人类面临着一次历史的飞跃——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公路、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0载体,在一个容量无限的信息库,可以找到几乎所有需要的信息,无论是你见过的,还是没有见过的,想知道的,还是不想知道的,从而真正体会“地球村”的内涵。

我国颁布的《新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二、网络教学前的准备

1.学生全面搜集,网中遨游

资料的搜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沒有大包大揽,基本上是让学生们自己搜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完全能够驾驭这些。有了目标,学生激情高涨,他们也乐于一显身手。所以两天之后,我在电子阅览室服务器上打开学生的文件夹,发现绝大部分同学完成情况很好,有文章朗读,有教学影片,有对鲁迅的解读,也有对阿Q的评价,甚至有的同学把相关网站链接了起来。

2.老师科学整理,建立平台

在远程教育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除了要更新教育观念外,还必须掌握网上远程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教学理论、多媒体计件制作、网络基本知识等。这样才能对学生需要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并建立教育平台。

“学习论坛”模块是一个最活跃的地方,它也分为两大板块:主要问题讨论和自由讨论。主要问题讨论是老师参考教学要求对学生设计的一些有关小说的重要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任选一种交互方式进行讨论,如电子公告牌、聊天室、电子邮件等。自由讨论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三、网络课堂的规范

网络学习既有利也有弊,如网络教学在时空上的无限性,也导致自由与约束的失衡,多媒体的信息传播在方式上使知识变得易学,但却可能导致浮躁的学习态度和无深度思维等问题,老师必须针对这些采取一些措施,使之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如运用好计算机的多种功能:

1.交互、示范功能

可将任何一个学生音、视频信息回传给教师或全体学生,通过键盘、鼠标的交互操作,可对他们进行不离开座位的手把手地引导。

2.遥控、监视功能

学生与老师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遥控,以进行点对点的帮助。学生练习时,老师可回显学生屏幕以督促学生的操作。

3.锁键、复位功能

教师在进行授课讲解时,锁定学生的键盘,以保证学生专心听讲,需要时才全体或分组开机。

4.全体执行功能

教师可以命令的方式执行学生电脑的软件资源,相当于远程登陆,适用于全体学生的同步操作与示范。做到自由与规范的结合,既有教师统一的指挥,也有学生自由的探索。

四、网络教学的丰硕成果

在网络教学中,老师不再背着手,踱着步,学生不再愁眉苦脸,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在轻松而又愉快的气氛中渡过,老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管是在主要问题论坛上,还是在自由论坛上,还是在“我的大作”模块中,学生的才气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如一位同学写了一篇《一颗被矛盾纠缠的灵魂谈鲁迅的婚姻和爱情》的作品,就出乎我们的意料。虽然不算什么经典,但他能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谈出自己的见解,且有理有据,这充分说明学生在网络课堂上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五、网络教学的重大意义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它完全改变了我讲你听的师生关系,实现了真正的课堂教学民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保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借助于网络平台提供的强大交互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到了快捷、丰富。既增强了师生间、学生间交流的快乐,又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是一个目前非常适用的教学方式。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篇4

主备人:杨萍孔子拜师

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怎样进行本课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字的指导,可以有机地穿插在课文学习当中,和词语、句子的学习结合起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读音是否准确,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认记字形。可以通过扩词的方法增加生字的复现,体会生字的用法,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敬佩,玉佩。另外,“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

要求写的12个字,要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几个容易写错的字。如,“尘”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观察所得,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笔画。有的字不容易写好,如,“等”字容易写得过长,中间的几横长短也不一样,学生不易把握,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示范,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及部件的占位。

四、如何理解重点词句? 课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太好理解,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词语的意思。如,“远近闻名、渊博、拜访、纳闷、佩服、敬重”等词语,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并试着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运用。“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可以查字典,并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境,体会词语的含义。

课文中有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会。(1)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

(2)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多谢老师等候。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

以下几个句子对学生加深了解孔子的品行很有帮助,可以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体会。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里,可以抓住重点词“终于”,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文中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三十岁的时候,他还要千里迢迢去拜师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体会孔子拜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等品质;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教学时,还可以重点抓住孔子和老子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读的方式,体会二人在对话中表现出的谦虚、礼貌的品行。

正因为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行,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学生读最后一段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孔子、老子作一下简单评价。

点。

五、怎样进行综合性学习?

这组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要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材用举例的方式提出了活动的指向: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单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节日风俗、各地民俗、各族风土民情等;民族艺术,有各种门类的戏剧、园林建筑、民族舞蹈等;又如民间艺术,可以分为剪、扎、编、织、绣、雕、塑、绘等种类,也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如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等,都可以纳入学生了解的范围。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与学生一起,充分利用适合学生开展本次活动的资源。

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当地的教学条件,给学生提出恰当的建议,如,查阅图书、图像或音像资料,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搜集或制作实物。

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经历,所以在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上可以更放手一些,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如,自主选择活动伙伴,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在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制定一个简单的活动计划,比如,打算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计划用哪种方式开展活动,以及时间安排。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计划表,做到分工明确,心中有数。老师对制定计划有困难的小组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18 盘古开天地

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三、如何教学本课生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数量较多,要抓住重点进行指导。对课文中的生字,可以先让学生分一分,哪些是已经在生活中认识的字,哪些是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记住它?交流时,可以把几个字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指导。如,“猛、肢、肌、辽、液”都是形声字,声旁和字的读音有一定关系,是比较容易识记的。“丈、宗”可以通过熟字“仗、踪”或组词的方法来识记,“逐”也可以借助认识的汉字如“家”迁移识记。另外,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倒”,可以用组词或说句子的方法体会三声和四声用法的不同。“血”在课文中读四声,不是三声,也要提醒学生注意。

要求写的字,教师要抓住难点进行指导。如,“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写字的指导可以与抄写词语和句子的练习结合起来。

四、如何教学生复述课文?

复述是中年级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要求。这篇文章,比较适合用来训练学生复述,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复述。刚开始练习时,可以降低要求,就内容和顺序做一些提示。如,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这样就容易把课文的内容复述出来。让学生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评议复述中出现的情况,如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也可以用给画面配音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复述,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还可以建议学生回家以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赵州桥

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建议学生了解关于桥的一些知识,如,桥有哪些种?世界上著名的桥有哪些?可以通过文字、邮票或图片来获取这些知识。

2.本课要求认的10个字中,“县”字可以结合学生生活识记,“抵”字可以和“低”“底”进行比较识记,“雕”字可以和“准”“堆”“推”等字比较识记。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识记方法,并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或句子,在语言环境中多次复现生字,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本课新学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或组词的方法区分它的不同用法。爪(zhǎo):张牙舞爪;爪(zhuǎ):爪子,鸡爪。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多,有14个。要抓住难点进行指导,如,“县”字的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左竖相连;“设”字的右上角,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横”字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要把其中的“由”写成“田”;“举”字的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且上短下长;“贵”字上面不是“虫”,不要多写一点。这些易错的部分要提醒学生注意。另外,“参”字下面三撇的占位,“案”字的结构布局,是把字写美观的关键所在,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3.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提出总览全局的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赵州桥的?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交流阅读所得。

4.学生在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之后,可以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法。

5.课文写赵州桥的雄伟,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在学生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数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把“雄伟”的气魄读出来。

6.课后练习从三个角度,提示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第一个题目,是读背的题目,提示了朗读课文的情感基调──自豪。建议学生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由学生自主选择想背的部分,可以是某些优美的句子,也可以是某个段落。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希望学生背诵的部分提出来跟学生交流,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值得积累的部分。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要背某一个部分,相机引导学生欣赏、品评语言的能力。

第二个题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练习。题目的角度比较新颖,也比较灵活。学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夸赵州桥,也可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来夸赵州桥;可以就课文内容夸赵州桥,也可以把自己从课外了解到的有关赵州桥的知识补充进来;还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情绪体验。第三个题目是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题目。有着直接的指向:第三自然段写得很生动,就像把龙写活了一样。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抄写下来,积累在自己的语料库里。如果学生有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抄一抄自己喜欢的句段。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教学重难点?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建议学生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欣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也可以准备《清明上河图》的光盘或制作课件。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要把握中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先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课文所选画面的内容十分丰富,课文的文字也非常生动。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建议学生对照图画多读几遍课文,特别是作者描写画面内容的三个自然段,非常生动,传神,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感受《清明上河图》画面的生动。

4.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之后,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时间,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的内容,大都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以及历史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交流课文描写的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讲解员,对照相应的画面,介绍课文中涉及的人物或场景。

5.鼓励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试着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不理解某些词语,对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了一定影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如,“作坊”是什么意思?(手工业工场)可以用查字典的办法解决词义;又如,“一乘轿子”是什么意思?(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可以结合观察画面理解。

6.建议学生根据自己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对照画面,向爸爸妈妈介绍这幅名画。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有效问题

1、《孔子拜师》一课,如何进行本课识字教学?

2.《盘古开天地》的教学目标如何定位?

3、《赵州桥》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有哪些?

4、如何确定《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教学目标?

第五册语文备课备课 篇5

顾妍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4篇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训练。涉及到司马迁的《史记》,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关内容。阅读名著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单元实化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36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能理解并会写本单元文本中的一些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经典语段。感受故事情节的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学习作者运用的一些描写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

4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从名著中感受更多的语言魅力。推荐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相关内容。

三、每课实化教学目标及评价方法设计

18课

将相和

原教学目标是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

经讨论制定的实化目标是从每个故事中体会廉、蔺的性格及品质,综合分析得出三个故事的因果关系。评价方法设计,1、分组学习三个故事,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集体加以归纳

2、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句子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利用多种朗读方法朗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3、简单将这三个故事连起来讲述,讨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事情的因果关系。

19课

草船借箭 原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经讨论制定的实化目标是从语言行动上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评价方法设计

1、在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借文中周瑜的话概括诸葛亮神机妙算。

2、抓住“神机妙算’研读文本,讨论交流从哪感受到他神机妙算?

3、教师点拨深化研读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20课

景阳冈 原教学目标是体会武松的英雄形象。

经研究制定的实化目标是通过指导朗读感受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评价方法设计

1、学生自读,边读边想想。

2、再读课文,把想象的情景读出来。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读后交流感受体会,引导学生透过人物语言,想象动作、神态来体会武松性格。

21课

猴王出世 原教学目标是了解石猴出世经过,体会猴王性格特点。实化目标是结合学生已有认识,边读边想象,读说结合感受猴王的聪明,勇敢。

评价方法设计

1、让学生边读便联系自己对孙悟空的形象想象仿佛看见了什么。

2、想象后说一说。

第五册语文备课备课 篇6

本册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包括《识字5》,课文《称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和《语文园地五》这些内容。从识字到课文到语文天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再到相互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识字5》有五条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称赞》讲的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因为能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相处得是多么融洽!《蓝色的树叶》讲述了一个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事。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而林媛媛舍不得把绿铅笔借给同学,最后,李丽用蓝铅笔画出了树叶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腰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从现在开始》是一篇童话故事,借森林里竞选“万兽之王”这件事,告诉学生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互相尊重,才能和睦相处。《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是讲与别人团结合作做成过的事,也体现与他人怎样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主题。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本组课文中的《蓝色的树叶》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这篇课文的内容故事性强,生动感人,贴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其他三篇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这三课文都是描写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或谚语。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爱听故事,对于故事内容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契机。

单元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通过阅读谚语、童话、儿歌,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团结合作的道理,领悟到在生活中要与人友好相处,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难点:

领悟文章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道理,领悟到在生活中要与人友好相处,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单元课时分配

《识字5》2课时

《称赞》2课时

《蓝色的树叶》2课时

《纸船和风筝》2课时

《从现在开始》2课时

上一篇:《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总结下一篇:盘古开天地 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