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第二十二条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第二十二条(精选6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第二十二条 篇1

第二十二条 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释义】 本条是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规定。

消防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管理、监督下,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因此,《消防法》在总则第三条中就明确规定了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的总的原则,并在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本条将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作为预防火灾的重点时节,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这一期间的消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本条规定的内容在《消防条例实施细则》中已有规定。《消防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在农业收获期和冬、春季节以及重大节日,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安全检查,做好消防工作。”这一规定对保护农业收获成果,保护森林、草原资源,减少森林、草原火灾,做好火灾多发季节和重大节假日期间的火灾预防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这次制订消防法将这一内容规定为一条。原《消防条例》第七条规定:“在森林、草原防火期间,禁止在林区、草原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时候,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关批准,并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本条将《消防条例》第七条中规定的“森林、草原防火期”与农业收获季节、重大节假日期间共同规定为预防火灾的重点时间,并将《消防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内容与《消防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内容合并规定为:“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火灾多发期间应当开展的消防工作更加明确。这里规定的“农业收获季节”主要是指农作物收获期间。《森林防火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火灾发生规律,规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内出现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时,可以划定森林防火戒严区,规定森林防火戒严期。”根据《草原法》第十六条关于加强草原防火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建立防火责任制,制定草原防火制度和公约,规定草原防火期 的规定,《草原防火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草原火灾发生规律,规定草原防火期;在草原防火期内出现高温、干旱、大风等火险天气时,可以划定草原防火管制区,规定草原防火管制期。”这里规定的“火灾多发季节”是根据我国地域辽阔的特点,除上述规定的季节以外,各地方、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等条件不同,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也不尽相同。如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风大物燥,这期间就是北方地区的火灾多发季节。根据本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和火灾多发季节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这里的消防宣传教育是在特定的时间,针对特定的人群或某一类火灾的特点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如在农业收获季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就应针对农业收获季节火灾发生的特点,采取通过广播宣传、制作电视公益广告、通过开各种会议、张贴各种宣传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向广大农民朋友进行消防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在这一季节农业生产的哪些环节上容易发生火灾,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自己首先应作些什么。也可以通过对以往火灾案例的分析,教育农民应注意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2.采取防火措施。虽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但为防患于未然,采取必要的防火安全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关于森林、草原防火期内的防火措施,在《森林防火条例》和《草原防火条例》中有规定。《森林防火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烧荒、烧草场、烧灰积肥、烧田埂、烧秸稞、烧山造林和火烧防火隔离带等生产性用火,必须经过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批准,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经批准进行生产用火的,要有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有组织地在三级风以下的天气用火,严防失火。

(二)进入林区的人员,必须持有当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核发的进入林区证明。从事林副业生产的人员,应当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选择安全地点用火,在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

(三)进入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森林经营区内活动的,必须持有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森林经营单位核发的进入林区证明。第十六条规定:“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作业和通过林区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安设防火装置,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闸瓦脱落引起火灾。行驶在林区的旅客列车和公共汽车,司乘人员要对旅客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严防旅客丢弃火种。在铁路沿线有引起火灾危险的地段,由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开设防火隔离带,配备巡护人员,做好巡逻和灭火工作。在林区野外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规程,严防失火。”第十七条规定:“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使用 枪械狩猎;进行实弹演习、爆破、勘察和施工等活动,必须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森林经营单位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做好灭火准备工作。”第十八条规定:“森林防火戒严期内,在林区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机械和居民生活用火,应当严格管理。”《草原防火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因烧荒、烧茬、烧灰积肥、烧秸秆、烧防火隔离带等,需要生产性用火的,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生产性用火经批准的,用火单位应当确定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落实防火措施,严防失火。

(二)在草原上从事牧业或者副业生产的人员,需要生活性用火的,应当在指定的安全地点用火,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第二十二条 篇2

小说所写的是美国空军的内幕。主人公尤索林要求停飞后复员回国, 与军队里的官僚集团所做的斗争是小说的主要内容。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 疯子可以停飞, 但是前提是他自己必须做出申请。于是他假装疯, 但是二十二条军规又规定, 只要能提出申请的飞行员都不是疯子, 必须执行任务。作品中反复提到第二十二条军规, 可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到底是什么呢?随着小说情节的不断展开,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内容不断地被变化。它有无数项内容, 对一切领域都有效但是又无效。事实上, 这条军规本身就是一个圈套。最后主人公被逼无奈忍无可忍, 为了生存逃去了瑞典。

黑色幽默小说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蕴, 而且它在创作手法上也有本身的与众不同之处。整体上综合起来, 黑色幽默小说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色:幽默风格的特殊性, 作品人物“反英雄”形象和叙事结构的“反小说”化。

幽默风格的特殊性。“黑色幽默”截然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幽默风格。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 能明显的看出悲剧和喜剧:喜剧是着重于讽刺反面人物的丑陋和异化, 悲剧则主要是塑造正面英雄的磨难和不幸的遭遇。然而“黑色幽默”文学的出现则彻底打破了这种喜剧悲剧之间的差异, 用喜剧的形式手段来呈现悲剧的内容, 而且开玩笑的对象则瞄准了磨难和不幸也成, 总言之, 悲剧的内容穿着喜剧形式的外衣呈现在读者面前。黑色幽默小说大都运用漫画式的夸张和寓言式的象征, 去极力寻找事物的抽象意义, 来表现作家所悟出的某种哲理。他们把现代人的危机意识和荒诞处境看作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或“形而上”意义的抽象本质, 是支配和主宰人类命运的某种荒诞“真实”。

黑色幽默属于喜剧范畴, 但这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性喜剧。这类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的内在联系, 作者故意把真理与谬误、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挥的胡闹混在一起, 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印象。在《第二十二军规》中, 小说第三十九章描写尤索林驾机飞到罗马时, 发现一所房内所有女人都被美国宪兵赶走, 只剩下一个老婆子。尤索林问她:“宪兵为什么要这么做?”回答是:“按第二十二条军规办。”“他们有没有拿出来给你们看?”回答是“因为法律有规定, 不必拿来看!”“什么法律?”“第二十二条军规。”2

这是荒诞与滑稽的结合。从表层看, 这些尽是让人捧腹开怀的一堆笑料, 但从深层体察, 实在使人惶恐不安, 啼笑皆非。这就是海勒在驾驭黑色幽默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非凡功力。

“反英雄”的人物形象。黑色幽默小说有意识地打破传统小说的结构模式, 不讲求现实的逻辑, 只求神似, 并常常应用梦幻、科幻手法, 把现实生活中的片段和荒诞的幻想拼凑在一起, 使故事显得支离破碎, 荒诞不经。人物形象也多为玩世不恭、性格怪癖的“反英雄”。“反英雄的人物和非英雄不是同一回事, 非英雄就是小人, 或者奸雄, 但是反英雄却兼具普通人的无奈和英雄般悲天悯人的本质和善良。”3在海勒的《第二十二军规》中, 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爱国青年, 在小说的开头是富有正义感而且是充满满腔热情的。他不畏艰难险阻, 勇敢顽强的作战, 目的是为了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分配的轰炸任务, 被授予勋章, 而且被晋升为上尉。但是后来, 他亲眼目睹了米洛的生意经, 斯克斯科夫的操纵术, 卡思卡特之流所设置的种种阴谋与陷阱, 这才使他对战争的意义产生怀疑, 进而大失所望, 终于驾机逃离。尽管他本质上是一个一个个人主义者, 最终走向了保全自己性命的极端个人主义道路。在飞机上, 他总是浑身发抖, 痛苦不堪地状态;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 扔下炸弹后赶紧拼命地逃命, 对他而言有没有命中目标对他来说没有关系。显而易见, 海勒笔下的尤索林能认识世界的疯狂, 在疯狂的世界里, 作出自由的选择, 表明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英雄, 是一个不具传统英雄含义的“反英雄”意义上的英雄。作者以他的英勇作战而提职授勋为开头, 以他怕死开小差逃往自由之邦结束。可见, 尤索林同样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性人物。

在黑色幽默的作品中, 文中的主人公大多被塑造成都是“反英雄”形象。这些“反英雄”生活在异化变态的社会里, 命运坎坷, 任凭权威力量的支配, 身心备受无理的折磨, 变成言行古怪、人性扭曲的“荒诞人”。作者用喜剧手法, 将社会生活中的荒谬因素加以渲染和凸显, 使人物在绝望的困境中发出辛酸的笑声。

叙事结构的“反小说”性。在传统小说里, “讲故事”是最基本的叙述方法, 在传统小说里, 故事机构是完整的, 叙事的章节是有始有终的, 而且情节的展开也是符合事理的内在的日常的内在逻辑关系。但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出现则彻底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上的限制, 极力夸张的来描述人物内心世界的漫无边际;它脱离了时空的制约, “黑色幽默”可以超越传统的社会道德、超越平常意义上的习俗、超越逻辑层面上的理念。“黑色幽默”小说没有特定的结构也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 在结构层面就显得更加淡化。

在结构方面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不断的强化和重复。在一般的传统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里, 事情的始因、中间过程的发展和以及最后的结局结局交代的很清楚明了, 但是在“黑色幽默”小说里则这套模式被完全颠覆。例如在《第二十二军规》的叙述中, 描写了一个人死了又活, 活了又死的这么一个场景情节。

角色冲突对歌剧多元化表演的启示

——以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银环角色为例

周晓雯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在歌剧表演中, 准确把握角色的戏剧冲突, 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戏剧冲突出发, 以《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银环角色为例, 从贴近原作的真实性, 塑造人物角色的爆发力, 完善人物整体形象三个方面, 阐述把握歌剧中人物的角色冲突对于多元化表演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角色冲突;歌剧;多元化;表演

角色因为人物情节的发展而丰满, 因为人物的戏剧冲突而真实。没有戏剧冲突就不可能构成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它不仅斩获了多项国内歌剧节的大奖, 而且情节动人, 感人至深。它的剧本来源于李英儒先生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同名小说。银环的角色是剧本作者以及曲作者精心打造的人物形象。银环的性格温柔、单纯、善良、忠诚。在战争的洗礼和革命事件的发展中, 银环也逐渐成长。我们可以看到她革命的激情精神、对爱情的忠贞精神以及宁愿牺牲自我的大爱精神。在全剧中银环具有推动剧情发展, 引导全剧戏剧冲突、矛盾冲突形成。

一、从原著中寻找角色冲突, 再现银环的形象

在剧中银环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 也是一位正面人物, 地下共产党员。作者没有把她描绘成一个很有个性、有魅力、成熟的人。相反却把她描绘得单纯、善良, 这是其戏剧冲突的需要。

银环的性格特征导致她在死亡和毁灭面前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让我们不仅记住这个人物并对她留下深刻的印象。银环的戏剧形象和情节发展所孕育的戏剧冲突非常丰富, 这种戏剧冲突主要体现在银环面临复杂环境时所作出的决择:第一, 轻信他人, 美好的动机却带来毁灭的结果;第二, 柔弱的银环举枪击毙了叛徒;第三, 为营救他人关键时刻甘愿牺牲年轻的生命。

1. 银环人物性格的成因

这种情节在传统文学中不曾被见到也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在“黑色幽默”小说中则俯拾皆是。在布局框架上, 作者摒弃了传统小说的组合模式。全书42章, 其中有37章是以人物的姓名或称呼作为标题的, 每章均有一个人物作为描写的中心, 仿佛是一组滑稽的浮雕式的人物画像展览。使整个作品没有一条完整的情节发展线索, 也没有突出的人物形象。没有中心故事或中心情节, 故事不连贯, 情节松散凌乱, 大量情节互不关联或颠来倒去甚至支离破碎;场面转换突然, 线索繁多且各自在混乱的时序中延伸、交错、重合乃至一再重复。这种写法所造成的杂乱感、朦胧感和无所适从感十分适合于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第二十二军规》中, 整部小说充满滑稽、喧闹、粗野、疯狂、杂乱的氛围, 呈现出黑色幽默的格局。作者摒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 既没有首尾相接的情节结构, 也没有细腻的人物刻画与塑造, 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人物画像的罗列展览, 表现许多似是而非的反语, 自我嘲笑, 从中寄予严肃的寓意, 仿佛告诉读者:在这个世界里, 到处都有第二十二条军规存在, 它使人困惑不解, 令人啼笑皆非, 尽是让人无法摆脱荒谬的困境。

作为长篇小说标题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是演示现代荒诞意义绝妙的艺术载体, 是整部小说的命脉和灵魂, 也是小说最具

银环幼年的成长环境相当艰辛。翻阅原著, 银环的家庭是缺憾的, 银环的母亲很早就离世, 只留下了一对姐妹。姐妹二人跟着父亲生活, 不幸的是在逃难中又与父亲失散, 只能和姐姐相依为命。失去了母亲又缺少父爱, 银环是跟着姐姐讨百家食, 住五道庙, 靠着别人的救济生存。生活的艰辛使银环从小就乖巧、懂事。那时候的银环年纪小, 有什么事情都由姐姐出头, 慢慢形成了金环、银环性格很大的差异。金环说话办事泼辣、老练;银环的性格却是温柔、顺从。其次, 银环青年时期的经历十分简单。银环在省城上了护士学校, 是一位进步女青年。由于姐姐是共产党员, 受身边人的影响, 耳濡目染, 银环对革命是满腔热情, 一心要加入共产党。可以看出她的经历十分简单、甚至苍白, 辅以性情的柔弱, 并不具备开拓、独挡一面的女英雄式性格特征。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会有脆弱和幼稚的一面。

2. 银环戏剧形象的悲剧性特点

银环人物的戏剧形象有悲剧的特点,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撕碎给别人看”银环美丽、善良, 在一出场的两场演出中银环塑造的都是一位端庄、美丽、对于事业热情高涨的可爱姑娘, 观众接受并喜欢这么一位可爱的人儿。可是就在人们为这个可爱的姑娘展望美好未来, 能够和杨晓冬有一段美丽爱情的时候, 悲剧却来了。由于轻信, 银环原本美好的动机却带来了悲剧的结果。银环为了营救革命战友、杨晓冬的母亲, 把杨晓冬的下落告诉了高自萍, 她满心希望杨晓冬的母亲可以脱离苦海。可她换来的结果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自己信任的人已经叛变!悔恨、着急、痛彻心扉等复杂的心境找到了这位单纯的姑娘, 银环的内心分秒都在痛苦、挣扎、着急。

面对这种复杂的心境, 银环最终的选择将预示着她性格中潜在的、未被激发出来的部分。她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想要质问叛徒, 叛徒却露出一副要为爱牺牲的面目继续纠缠银环。戏剧冲突到达极点, 银环极端愤怒之下, 为了避免叛徒在党内继续破坏,

恒久魅力的深层结构的生动概括。“它是动态的, 不可捉摸的, 遍布于小说的每个角落和人际空间。”4“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一特定词语, 经过海勒小说的演绎和诠释, 其内涵已得到极大的提升与拓展, 表明它已经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或“无法摆脱的困境”的代名词, 也是现代当权者肆意折磨人类的一种权术和圈套。黑色幽默小说经常用荒诞怪异的想象, 对人物和环境进行极度夸张的、批判式的、嘲讽性的描写, 以表现当代西方世界的荒谬、冷漠、自相矛盾和残酷无情。

参考文献

[1].于东云:《多元视野中的欧美文学》,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

[2].南文等译:《第22条军规》,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3].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第二十二条 篇3

关键词: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逻辑困境;荒诞夸张;零感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140-03

“黑色幽默”如同僵硬在人们脸上的充斥着荒谬和无助且带有悲剧色彩的苦笑。它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70年代。其发生发展与20世纪美国特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现实面前西方民主的思想受到人们的怀疑,国民开始抛弃传统的道德观念,怀疑生活和思想的真理。可是生活还要继续,在这种无所适从的社会背景下,美国的中小资产阶级开始对现实采取嘲笑讥讽、抨击揭露的态度,但是他们力量有限,无法改变现实局面,悲观绝望的情绪在他们的作品中显露出来。一个新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典范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主要表现在创造了一个插翅难逃的逻辑困境,运用了登峰造极的荒诞夸张手法和零感情的写作态度。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浅析书中的“黑色幽默”艺术。

一、“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逻辑困境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故事里有一条无人可以逃脱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它是看不见的,不可触摸的,但又无时不存无处不在。它就像一张被施了魔法的天罗地网,不管你是谁,都休想逃脱它的控制。约塞连为了逃离第二十二条军规统治的世界,他逃避残酷的战争,拒绝不合理增加的飞行任务,以生病为理由躲进医院。医院也不是世外桃源,他被赶出医院,继续按照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的条条框框生活。但是约塞连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继续同第二十二条军规斗争,设法离开战争,最后逃往中立国瑞典。

“第二十二条军规”现在已经成为美国甚至世界的日常用语,象征着人们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约塞连认为第二十二条军规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这也无济于事,问题是每个人都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更加糟糕,因为没有具体对象或规定会让人嘲笑、反驳,让他指控、批评、攻击、校正、随意撕裂、践踏或辱骂。无奈的约塞连拼命挣扎,似乎也难逃第二十二条军规铺天盖地的统治。约塞连原本在战场上表现的机智沉稳英勇顽强,称得上英雄。可当约塞连发现军队指挥官们以爱国为幌子,无耻地勾心斗角大发国难财时,他变成临阵脱逃的怕死鬼,开始逃避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虽然无现成的文字可依,可经过一些居心叵测的人随心所欲的借以发挥,它能使任何人处于无法逃脱的困境和危险当中。约塞连想逃避飞行,为此他请丹尼卡医生帮忙。丹尼卡医生告诉约塞连这样一条军规:医生有责任让任何一个疯子停止飞行,但必须首先得提出要求,如果疯子提出要求,医生则不能让他停止飞行。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凡是想逃避飞行任务的人,不会是真的疯子。第二十二条军规流氓圈套的奥妙所在,无论如何,你必须执行长官命令你做的事。约塞连发现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秘密,他觉醒了,不愿意再当炮灰,不愿意再执行飞行任务,因为约塞连早已完成二十五次的飞行任务,早可以收拾行李回家。然而,无耻的卡思卡特上校竟然为了庆祝自己当上渴慕已久的官职,把二十五次飞行任务的规定增加到三十次,此外还需进行另外十次飞行任务。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逻辑,军规规定飞满规定次数可以回国,但没有规定飞完任务一定回国。如果上级在你飞满规定次数后,继续让你执行飞行任务,你必须听从命令,否则就是违反军规。第二十二条军规看似合乎逻辑,其实是违背科学的强盗逻辑。约赛连很清楚,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不存在的,但它如看不到的魔爪无形无影,却又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第二十二条军规代表一种任意摆布、捉弄、摧残的无耻强权。它总是有理,你必须服从;它可以任意,你必须忍受。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这样的特殊幽默,这是荒诞世界里的荒诞故事。

二、荒诞夸张的表现手法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描写的军营中人物是极尽夸张之能事。文本的字里行间流露着荒谬与可笑,将悲凉感渗入人的每一个汗毛孔内。作者通过这无声的文字,冷静而不带感情地揭露了“正义、真理、自由、博爱、荣誉、爱国”等宣传口号下战争的真实与丑陋。在官僚军事集团的统治下,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分是无所谓的,其实只是一些大人物升官发财的体面工具。这些所谓的大人物趁着战争带来的动荡和混乱,为实现在经济上的利益和个人前途的飞黄腾达,不择手段,置他人的性命于不顾。飞行大队长卡思卡特上校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是一位颇有“勇气”的指挥官,不论何种飞行轰炸任务,卡思卡特上校都会毫不犹豫积极主动要求他的飞行队员去执行任务,他对任务充满着常人不可理解的激情。他对损失的人和飞机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将军宝座,他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地制造功绩,从各个方面为自己创造条件。卡思卡特上校认为,若想取得成就,必得做得轰轰烈烈。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不断地任意增加自己中队飞行员的飞行任务,40次、45次、70次,甚至一度想把飞行任务提高到100次或者300次。反正飞行员的死活和自己没有关系,在他眼里,默默无闻的飞行员应该为他的锦绣前程服务。书中另一位大人物是沙伊斯科普少尉,他本来是一名预备军官训练队的毕业生。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他竟然会因战争的爆发而兴奋不已,原因只是他可以每天穿着空军军官的制服,可以看到飞行员执行任务前的紧张与恐惧。沙伊斯科普少尉无意于战场上建功立业,却十分渴望自己的部下能够在阅兵仪式的检阅中脱颖而出,赢得冠军。他为此想尽办法,每天不厌其烦地训练自己的部下,幻想着第一的荣耀。沙伊斯科普少尉曾异想天开地想让一个在金属器材商店里的朋友帮忙,为每一个士兵的股骨打人特制的金属钉,再用几根三寸长的钢丝将手腕和钉子巧妙地接连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控制士兵在阅兵仪式上手臂摆幅了,从而达到轰动的效果,进而实现自己冠军的夙愿。这样白痴又冷血的方式也只有沙伊斯科普能够想得出来。但这位“天才”的幻想家却在军队里平步青云,从少尉到中尉最后爬上将军的职位。可见当时美国军队是怎样的混乱,怎样的疯狂。随军牧师心地善良,为人正直,但第二十二条军规并没有因为其心灵美丽而放过他。随军牧师的处境尴尬,有一次,牧师被召到卡思卡特上校的办公室,一块儿商谈应该怎样去在所有的飞行任务之前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牧师趁机为民请命,向上校反映了一些飞行员因为飞行任务次数的增加感到不安,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上校考虑调遣一批正在非洲待命的预备机组人员来接替已完成飞行任务的士兵,让这些士兵早日回国。可怜的牧师不知道自己的提议与上校的想法完全相反,上校认为牧师不配合自己的工作,开始憎恨牧师。临别时,上校假惺惺的请牧师拿走一个红色梨形番茄,可牧师没想到,自己的霉运从此开始,不知不觉走向了一个陷阱。由于牧师曾阻止惠特科姆下士举办教堂联欢会和给战斗伤亡人员家属通函等一些无理的狂热想法,下士便自此怀恨在心,并和上校狼狈为奸,联手诬陷牧师。他们向刑事调查部告发牧师偷走了一个装有秘密文件的番茄。这一天,牧师突然被带到地下室受审,少校毋庸置疑地说,牧师一定犯下一项严重的罪行……面对诬陷和这些困境,牧师欲哭无泪。

海勒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展示了一个荒诞夸张、变形的世界。初读文本,会觉得似梦似醒,这种像雾里看花,这正是“黑色幽默”的真谛所在。作者用这种笔调为人们勾画出一幅二战时美国军营的啼笑皆非、荒诞夸张的种种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飞行大队发生的荒诞故事具有普遍意义,《第二十二条军规》成为二战时期美国社会的缩影。

三、零感情的写作态度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嘲讽常常表现得比较含蓄,不带感情色彩。作者不做任何关乎道德伦理的评论,让读者从零感情的字里行间看到特有的幽默。尽管描写时冷眼旁观不加评价,而细细回味却慢慢领悟到其中的幽默讽喻。零感情的写作是一种解构的策略,对现实的沉重无法释怀,精神的羁绊无法摆脱,用直接的字眼会更加令人绝望。而黑色幽默手法则将残酷现实与读者拉开了距离,读者在喜剧中看出了悲剧,在笑声中流下了眼泪。化悲惨为嘲笑,化严肃为戏谑,流过泪的幽默更能发人深思。

约塞连假装生病住进军区的病房后,见到“白色士兵”时的描写,特别是关于护士为这个不知是否真的存在的“白色士兵”换瓶子时的场景,都是零感情的写作是黑色幽默艺术的最好例证。“为那个浑身雪白的士兵换瓶子是件毫不费力的事,因为那些相同的、清澈的液体一遍又一遍的滴进他的身体,没有明显的消耗。当那只盛着滴入他手臂内的液体的瓶子差不多要空了的时候,那只放在地板上的瓶子就快要满了,只要把那两只瓶子从它们各自的管子上拿开并很快换个位置,这样液体就又能滴入他的体内。换瓶子这件事对其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但却使那些看着这些瓶子大约每一小时被更换一次的人受不了,他们对这一程序感到迷惑不解。”海勒用不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像描述一幅油画那般,用冷静的口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已无人样的重伤员。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没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没有人听他讲过一句话,病房里的人看到的只是白色的绷带和两个每天上下交换位置的瓶子。这样的叙述显得滑稽,充满了调侃和讽喻。“白色士兵”是一个怪诞可怕的玩笑,同样令人深思。

以零感情写作态度塑造的典型是丹尼卡医生。军医丹尼卡的名字出现在一次机组名单里,可是在执行任务时,这架飞机不幸坠毁,机上全体人员被通告遇难死亡。于是,丹尼卡医生的名字出现在死亡名单上,被宣布已经死去,军队的人员花名册上也勾掉了他的姓名。但丹尼卡医生实际上并没有在这架坠毁的战机上,他仍然好好地活着。当他返回部队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要证明自己没有死。为此他到处奔波,向见到的每一个人申述自己还活着。但军队已经发布了丹尼卡医生的阵亡通知,丹尼卡医生的死是无法更改的。于是,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说:“你已经死了,大夫!你大概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了,只是先前我们没有发觉罢了。”当他向军士反映时,军士劝他在当局就如何安置他的遗体前尽可能不要露面,因为可能被直接火化或活埋。此时远在美国的妻子收到军部发出的关于丈夫阵亡的消息,妻子伤心痛哭,失魂落魄。一星期之后,她收到十几万美元的抚恤金,她开始变得欢快起来,精心打扮,并染了头发,连她女友们的丈夫也开始和她调情。此时在军队里的丹尼卡医生的处境正在艰难之际。一方面,他不断申诉,努力证明他依然活着;另一方面,他领不到军饷,得不到军队供应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上级拒绝见他,空军部要为他的光荣牺牲开追悼会。现在丹尼卡医生唯一的希望是妻子能够申诉,向部队反映自己丈夫的困境,证明丹尼卡医生其实还活着。可当妻子收到丹尼卡医生的求助信时也收到部队上校的关于阵亡家属的慰问信。妻子打点行囊,离开了家,搬到了其他地方躲避丹尼卡医生。丹尼卡医生找不到妻子和孩子,无法证明自己是活着的,这样唯一的希望也没了。丹尼卡医生从此陷入了深深的恐怖、孤独和绝望之中,后来,他自己也开始疑问自己是否死去。丹尼卡医生的故事荒诞不经,但这个喜剧又显得恐怖阴森,透露出凄凉的悲剧气氛。零感情的写作态度产生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这就是“黑色幽默”的美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5.

〔2〕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6.

〔3〕王先霈.文学批评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周静琼.美国黑色幽默小说欣赏[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第二十二条 篇4

夫妻生育第一胎子女的,应当在怀孕后至孩子出生一个月之内,告知双方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并向女方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生育登记,免费领取计划生育服务卡。

第四十七条 夫妻双方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其子女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父母经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审核确认后,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父母,自领证之日起至子女十六周岁止,凭证每月领取不低于十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或者由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为其办理独生子女人身健康保险,领取独生子女保健费或者办理独生子女人身健康保险,由独生子女父母自愿选择。独生子女保健费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决定。

学习西点军校二十二条军规 篇5

一、绝对服从。

军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会服从。进入西点,一切从零开始,不管新学员的社会经历,新学员都将被视为如同白纸一样的婴儿,新学员受训刚开始是没有名字,没有一切个人的特殊物品(包括最基本的财物),日程安排的满满的,让学员只有时间去执行命令而没时间去思考。

二、工作无借口。

西点纪律的严厉是出名的,开始大家可能只是为了形式,时间一长习惯成自然,学员逐渐地把军校的目标变成了个人目标,变成了自觉的纪律。

西点的“四个标准答案”:只能为“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我不知道”,学员不能多说一个字,长官只要结果,而不是要为什么没有完成任务的解释。

三、细节决定成败。

从小事做起:西点很重视对新学员的细节训练,要求新学员背诵新学员知识,除了记住会议厅有多少盏灯,蓄水库有多大蓄水量外,还包括大声当众背诵日行事历(今天几点将做什么事),学校很注重服装仪容的细节。

“给我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精神病人,我都能把他训练成一个优秀的人才。”这是西点军校校长的名言。

四、以上司为榜样。

西点新学员对上司怎么评价自己,绝对不会太在意,他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对上司充满感激。

五、荣誉原则。

西点的校训为:“职责、荣誉、国家”

荣誉原则:“学员不得撒谎、欺骗和行窃,也不能容忍他人有上述行为。”西点培养的不仅是一名军人,还是社会的精英,在西点说谎是最大的罪恶。

六、受人欢迎。

西点军校认为军人不是一个让人敬而远之的角色,相反是在需要时,能为大家提供帮助的人;西点军人应该是正直、热情、谦虚、有礼貌的人;新学员要对包括学长在内的人敬礼,称呼“长官”、“您”,在军队新学员必须学会尊重、谦虚。

七、善于合作。

1、学会合作以毕业:有什么事大家要通风报信;训练中有必须一组人才能完成的任务;在训练中还会出现因你的同伴“死亡”,你将不得不一个人面对几个敌人的情况。

2、创造一个“共同”的敌人,教官有意识的与学员处于“敌对”状态,增加军校的紧张,令学员更加团结。

3、一个犯错众人担:军队是一个整体,一个人犯错,也会导致整个军事行动失败,所以经常是一个人犯错,全小队一起受罚。

4、军官不能在士兵中有自己偏爱的朋友、哥们。

八、团队精神。

军队是整体,团结力量大,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团结就能做到。

九、只有第一。

只有第一,没有最好。即使你是第一也可以做得更好。

十、敢于冒险。

1、勇敢的面对危险,风险越高,人的情绪越接近恐慌,要训练自己在重大关头能处理恐慌,最好在控制的情况下,练习克服恐慌。

2、总在最前面:西点学员必须明白只有勇敢精神让平凡的自己作出惊人的事业,西点军人

必须在最前面。

十一、火一般的精神

失去了热情,就等于失去了作战的勇气;对军人职业的热爱,是学习、训练不断前进的动力。

十二、不断的提升自己。

永远都不够好,在工作中学习,终生拼搏。

十三、勇敢者的游戏。

你必须勇敢,我们拒绝逃兵;用理性的勇敢去回避恐惧,有恐惧就培养不出勇敢。

十四、全力以赴。

用尽全力完成任务,一没借口,二没遗憾。

十五、尽职尽责。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否身穿军装,都有义务、有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而这出发点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是出自内在的责任感。

十六、没有不可能。

我们不许失败,我们永远都不认输,我们决不惧怕失败,惊慌失措只能乱中添乱,走向更大的失败。西点学员只有50%―70%能最后能毕业,学员执行任务只能回答“我一定做到”、“我能行”,最差也是“我执行”、“是”。

十七、永不放弃。

西点学员必须有勇于挑战“不可能完成”的精神。所有的失败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半途而废。

十八、敬业为魂。

必须建立使命感,这是一种高于社会的道德品德。一个西点的军人是挣的薪水哪怕是最低收入,但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一伟大事业中很重要的一份子,视军人为最大荣誉,把自己的一生与西点军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十九、不为酬劳而工作。

需要的是一种牺牲精神,而不是过多考虑个人利益,只要明白自己努力进步,晋升就是必然的。“不要问国家给了你什么,问问你自己,你给了国家什么。”

二十、理念至上。

人无信仰,行尸走肉。

二十一、自动自发。

积极性和主观的意愿最神圣,力量无穷。

二十二、立即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第二十二条 篇6

一、疯狂求生的典型

美国空军轰炸机投弹手约瑟连是小说的第一主人公, 也是疯狂求生人物的典型代表。身为军人, 他却极度害怕死亡, 而他害怕的原因是正是因为他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想尽办法逃避飞行任务:他装病、装疯, 一丝不挂地在营地游荡;偷偷更改作战指挥图致使飞行任务取消;飞行中扯断飞机的通讯线而导致飞机返航;往食堂饭菜中加肥皂水使全体官兵腹泻而不能参战…...约瑟连这一系列疯狂的举动只是为了获得生的权利, 以避免在战争中成为无谓的牺牲品。因为他在无情的战火中已经看透了这场战争的荒诞——战争不过是将军上校等高官们升官晋爵的手段, 他们根本不考虑部下的生死;甚至也不关心战争的胜负, 只要他们能升官发财就好。无奈的约瑟连只好积极反抗这场荒诞的战争。在约瑟连看来, 生存是人最基本的权利, 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他的生存权利。约瑟连的行动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价值和精神的危机, 在他身上体现了当时美国人信仰丧失、理想破灭的精神特征。所以, 当约瑟连得知他的战友奥尔已成功逃往瑞典之后, 他也毅然选择了逃离战争, 逃离那个荒诞的世界, 去寻求生的希望。

奥尔是约瑟连的室友, 他说话毫无逻辑, 啰啰唆唆, 每次飞行都被敌军击落而迫降于海面, 是大家公认的傻瓜和笨蛋。但其实奥尔是个有心人。他一直在策划出逃, 他故意装傻是在麻痹大家对他的注意;他不仅有出逃的计划, 而且有出逃的能力——他心灵手巧, 生存能力极强:会在野外生火;会手工做各种炉子等各种生活用品;能生吃鳕鱼;能在波涛汹涌的海面划小艇……他迫降海面是在为出逃做演练, 他甚至多次劝说约瑟连和他一起飞行。但当时约瑟连没能领会他的良苦用心而错过了一次绝佳的出逃机会。而奥尔通过看似愚笨的手段成功逃往瑞典, 逃离了那场荒诞的战争, 获得了生的权利。

二、麻木等死的代表

与约瑟连同样恐惧死亡但不敢积极面对的是亨格利·乔。他是约瑟连的战友, 是一个飞行员。他完成作战飞行任务的次数超过了空军里的其他英雄, 他早早就完成了最初规定的25次飞行任务, 并打点行装, 准备回国。可是就在他等待回国命令的期间, 卡思卡特上校来到了中队, 将飞行次数从25提高到30, 并在后来一再提高。结果尽管已经完成了卡思卡特上校不断提升的六次飞行任务, 亨格利·乔还是等不到回国命令, 而且他永远也等不到, 因为统治阶级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亨格利·乔因此几乎接近疯狂的边缘, 尽管他对飞行任务也充满了恐惧, 和约瑟连一样渴望早日回国。他却没有任何勇气去做出自己的选择, 只能将自己的恐惧隐藏于心, 并在每晚的梦魇中发泄出来。因为亨格利·乔本就是个懦弱, 没有头脑的人, 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勇气去积极面对并勇敢解决困难的。最后, 亨格利·乔被吓死在自己的噩梦之中。

内特利是约瑟连的朋友, 他年方十九, 长相斯文, 个性单纯善良, 出身富有家庭, 内特利入伍前他的生活中永远都充满着阳光、公正与美好。他的父母亲对他的教育方式是对人宽大, 不要自私自利。但同时内特利就像温室里的植物, 不谙世事、无知幼稚。他的生活完全由家庭一手包办, 他由于受到家庭的安排而自愿从军入伍, 参加陆军航空军是他父亲的主意, 因为他的参军对整个家族的名誉和生意有好处, 可见他的父母的自私和伪善。

但命运是辛辣讽刺的, 内特利在罗马公寓的妓院里遇到一个妓女, 这个意大利妓女刚开始并不愿意接受内特利的感情, 后来她被一群无赖军官所欺辱, 筋疲力尽而不能休息。内特利给予妓女庇护, 将她救出并让她睡了个好觉。妓女心生感激而接受了他。天真幼稚的内特利居然希望跟妓女共组家庭。他希望她不要再当妓女, 从良当个好淑女。结果遭到妓女的断然回绝。天真幼稚的内特利根本不能理解:婚姻不仅需要爱情, 也需要共同的理想和生活目标。他和妓女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 怎么可能有共同的理想和生活目标呢?内特利的无知和幼稚不仅表现在爱情上, 还表现在政治上。他与妓院的老板在妓院中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爱国主义辩论——在荒谬的地点和一个荒谬的对手辩论爱国主义, 结果可想而知, 内特利被妓院老板驳得哑口无言。

内特利可谓为美国上流社会家庭的青年代表——天真无知, 不知社会险恶。在那场荒诞的战争中, 像他这样的天真青年是不可能长久生存下去的:他为了想继续留在意大利和他心爱的妓女厮守, 在完成自己的飞行任务后, 他还自愿执行卡思卡特上校下达的轰炸任务, 结果被德军击落, 消失在空中。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 传统文学中的正义英雄被疯狂的“反英雄”所取代, 人在荒诞的世界中变了形, 被异化成疯子和傻子。因此, 后现代主义作家笔下的主角多半是疯子、神经过敏者或是被人捉弄的傻子, 他们性格怪异、精神萎靡, 饱受那个荒诞世界的摧残, 又自我轻视, 像一堆被生活洪流冲击得七零八落的废物。只有看似疯狂的人通过积极的行动获得了生的权利;而麻木不仁, 消极逃避的人只能被战争所吞噬。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海勒, 《第二十二条军规》.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微博经典励志语录_经典语录下一篇: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