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点燃创新火花(通用11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谈
北海市海城区八小
梁兴琼
小学高级教师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介绍地球的可爱和渺小以及地球上资源的特点,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尝试突破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教学中不仅仅完成知识目标——学会字词,理解课文,而且完成能力目标和情感德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朗读感悟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爱护人类资源的重要性,受到环保教育。为贯彻修订版“大纲”的精神,突出教学重点,我采取了“激趣自读——合作解凝——读中悟情——实践探讨”这四个步骤上《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动了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独立钻研的精神,其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取得较大成功。
一、情境创设, 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低年龄和好奇心理, 从身边生活环境入手, 结合教学内容, 设疑导入, 吸引学生发现问题并参与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在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这节课之前,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物质有所了解, 我课前准备了一个和学生的小互动, 我说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 我点燃一支蜡烛让一位同学拿着, 然后用一个烧杯罩在蜡烛上面, 蜡烛没有熄灭, 重复了一次, 蜡烛还是没有熄灭。我说:“下一次老师可以让蜡烛熄灭, 你们信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相信。”第三次我用了一个事前准备好的没有氧气的烧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 蜡烛竟然熄灭了, 学生都“哇”的一声, 我表现得很神秘地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那我们这节课就来讲一讲这是为什么。”
通过这些趣味情境的创设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带着好奇心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学习活动中去。此时借机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多思考为什么, 多创造机会让其解决为什么。就这样在好奇中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二、巧用多媒体, 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灵活的独特优势, 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培养独立获取信息能力的学习平台。在科学课的教学中, 巧妙地运用多媒体, 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接收处理信息, 从而形成初步的信息素养。不仅在课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围绕一定的内容到互联网上去搜索有关信息。
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 学生对搜集整理的学习方法由陌生到熟悉, 从而形成技能, 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从而在巧用多媒体中, 点燃孩子“创新的火花”。
三、科学小实验, 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都有动手学习的机会, 在实验教学中我会给学生充分的自己动手时间, 在进行“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实验时, 我让所有学生都亲自动手做一做, 将杯底带纸的杯子竖直的插入水中, 看一看杯中的纸是否会湿?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动手实验, 在动手过程中寻找答案, 然后他们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为什么纸不会湿了, 因为杯子里有空气, 空气挡住了水。”学生个个都像科学家, 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敏锐的洞察力来捕捉学生手脑并用这“星星之火”, 同时在实验中实现自主学习, 让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观察———猜想——思考——得出结论”在这一活动中, 自然而然地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四、在“画”科学的实践活动中, 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生长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小孩子的天性喜欢涂涂画画, 教师在科学课堂上穿插画科学活动能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在教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这一课时, 课程的宗旨是让孩子亲自动手操作绿豆发芽的实验, 观察绿豆发芽生长的整个过程。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学生会明白绿豆发芽需要有足够的水分, 并且发芽过程中不需要阳光, 但是在生长的过程中是需要阳光的, 同时学生也会明白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但是当条件发生变化时, 植物也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通过对种子发芽过程的观察, 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画出种子发芽的全过程。学生画的图画既是自己观察后的实物, 又是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图画中绿豆发芽前的、种皮破裂的、出幼苗的、幼苗长长的以及长出子叶的等。
画科学画的这种实践活动, 从生活实际出发, 既充分强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又在“画”科学的实践活动中, 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五、在科技制作中, 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创新最初都是源自于模仿, 然后改进。科学课程中有很多制作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丰富的想象, 通过模仿和改造的过程, 充分体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艰辛。教学时, 我会不断地引导学生大胆尝试, 运用各种材料, 大胆探索并实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制作“潜望镜”的课程中, 学生利用各种卡纸以及平面镜, 制作出不同的潜望镜, 有的模仿课文中潜望镜的样子制作, 有的把课文中的进行改造, 制作出“旋转型”和“Z型”的。在制作过程中, 学生通过亲历发明创造的过程, 提升了学生收集处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 学会设计发明创造的制作方案, 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发明创造技法完成发明创造。使学生在动手制作中, 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關键词:随文练笔 阅读教学 习作教学 双赢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大多有畏难情绪,作文程式化、成人化、虚假化的倾向十分严重。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作文课,需要找到一个化难为易的切入点。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写作课之外还要拓宽写作实践的途径。笔者认为:课文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例,在阅读教学中优化随文练笔,不断进行有效的读写迁移,让作文教学春风化雨般融入到阅读中去,做到化难为易,最终实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目标。为此,在近年来的阅读教学中,我每一篇课文都安排1-3次的随文练笔,充分发挥了随文练笔的“实、短、快、活、新”的特点与优势,优化了习作方法的指导,增强了学生的习作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开展随文练笔的方法与形式很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巧加运用,将一些习作的难点与重点分解到阅读教学中去,现结合本人的实践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进行文本补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是学生习作能否做到丰富与具体的关键。学生作文的空洞无物,主要原因是缺少想象力。在阅读教学中,许多课文在中间或结尾很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悬念或想象、回味的余地,这就是文本的空白。教师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空白处,让学生进行补白式的练笔,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如在《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全文写的都是志愿军向朝鲜人民告别的话语,却没有写朝鲜人民如何向志愿军话别。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个空白,对学生说:“这篇文章写的是志愿军向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但话别是双方的,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一些什么呢?请你从大娘、小金花和大嫂这三位人物中,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代她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好吗?”这时,学生都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被课文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动笔的积极性很高。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到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战争场面,展开丰富的联想。于是,学生纷纷以朝鲜人民的语气写出了一个个与志愿军血肉相连的故事,表达了一份份依依不舍的真情。这样的练笔既充分表达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多给插图配文,让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小学生写作的一项基本能力。新课标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会学生观察,能使学生在习作时变无序为有序,变无物为有物。
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随文练笔进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图文并茂,其图意大多是文章的形神结合点,但有的插图在课文中的表述并不多,抓住这些插图进行练笔,既能抓住文章的主旨,也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教学古词《村居》时,在学生熟读全词,基本了解了词的大意和所表现的意境后,我让学生再次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词的插图,同样以《村居》为题,写一篇看图作文。学生有了对词意理解的基础,纷纷按图画的方位顺序进行观察、构思和写作,很快一篇篇具有浓郁的农村乡土气息和儿童生活情趣的小作文出现了。这样的练笔显示了作文的生命力与活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培育。
三、对话文本人物,让学生学会真情的流露
当前,小学生习作“造假”的现状十分突出,假人、假事、假感情比比皆是。这种现状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学生习作时未能有真切的情感体会,不懂得如何表达真情。阅读教学时,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我对主人公说”的练笔活动。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先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同时播放《二泉映月》配乐的解说词,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产生了同情心,有的甚至为之落泪。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同学们,当你亲眼目睹了小女孩的悲惨结局时,你想对小女孩说点什么呢?”请大家课后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第二天学生大多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幸福和对小女孩的同情。这样真情实感的表达完全得益于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这样的读写迁移使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情感熏陶,实现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双赢的目标。
四、尝试文段仿写,让学生把握语言的规律
语感能力不强,语言的匮乏、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能力的不足让不少学生对作文心生畏惧。“有话不知怎样写”也是学生害怕作文的一个原因。作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训练,让学生及早把握语言的规律,增强语感,这是学生学会作文的基本前提。
模仿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有许多可供学生进行语言技巧练习的句段,可以让学生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优美文段的仿写练习,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中,在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学着文本中的语言形式、结构特点的等,进行“我想象中的新型玻璃”的小练笔,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事例——特点——结构——运用”的布局方式,写出了自己的新型玻璃。通过这样的仿写练习,教师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托,尝试语言的练习,学着文本语言,加深对文本写作方法的理解并及时迁移,对学生理解能力及写作技能的提高都有着积极作用。
五、根据文义拓展,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把习作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把生活真实融入到习作中去,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要注意挖掘,可以找到许多机会让学生进行生活的思考,体会到把生活真实融入到写作中的乐趣。
如教学《落花生》时,可以抓住“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中心句,进行一次拓展型练笔。首先让学生进行一次辩论:“在当今社会,你想做像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想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在学生充分辩论之后,可让学生以《我想做一名……》为题,以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为题材,写一篇小作文。学生有了对文本内容与情感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见闻与感受,纷纷以“教师、医生、建筑工人、园林工人、警察……”等为题,写下了自己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样的练笔为学生提供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使他们表现自己,张扬个性,不但体现了教学的现实意义,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习作即生活、生活可习作”,激发习作热情。
总之,为全面加强写作实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习作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增强“无练笔不阅读”的理念,加大随文练笔的力度,让习作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点燃,以破解作文教学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2] 谷春艳.读写迁移的时机把握.语文教学通讯, 2003(1).
[3] 陈丽霞.挖掘教材资源,加强语言实践.语文教学通讯,2007(12).
[4] 徐静茹.引、挑、写——高效阅读教学“三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11(2).
“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是课程渗透式的专门训练课的延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利用课内、外的形式, 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为了使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 我根据家乡湖南省醴陵市的实际情况, 确立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活动主题。乡土文化资源是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汇点之一。进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的探索研究, 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使家乡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下面我以《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为主题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多角度自主选题, 提高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为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空。
在确立研究主题的过程中, 我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进行自主探究、发现,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并作出初步结论。活动形式上, 可以是个人活动, 也可以是小组活动。小组的人数不限,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
醴陵乡土文化有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 盛产陶瓷、鞭炮烟花, 有“瓷城”的美称, 且已获“中国花炮之都”称号, 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醴陵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名胜古迹甚多。首先, 我让学生自主确立自己最感兴趣的具体研究内容, 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小主题的设计, 制定小组活动的计划。在此环节中, 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 还自主地到社区中和有关乡土文化的网页上收集相关信息。学生们通过搜集、讨论, 确立本人或本组所研究的小主题, 如“釉下五彩陶瓷的调查”“认识醴陵烟花”、“了解家乡民俗风情”“走进醴陵文化名人”等。不仅如此, 他们还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确立了恰当的活动形式, 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 并且预设了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的方法等。在探究活动中, 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 改变了过去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和自我设计的能力。
二、多形式深入研究,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 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 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才能发展思维。”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资源, 强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强调学生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中, 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悟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开展的《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形式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
案例一:小主题———“了解釉下五彩陶瓷”。
学生先独立上网查找资料, 了解釉下五彩陶瓷的历史、种类和特点, 再与本组所有成员利用周末共同到东方红瓷业公司了解釉下五彩陶瓷的生产情况和销售情况。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调查、访问, 掌握第一手材料, 了解了釉下五彩陶瓷的制作工艺。我还让学生也来尝试设计制作一件陶瓷作品。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了, 他们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 亲自设计制作出许多奇妙构思的陶瓷。回家的路上还感慨万千:制成一件陶瓷艺术品有多么不容易啊;我发现陶瓷艺术品越来越受欢迎;我知道一件釉下五彩陶瓷的制作工序很不容易……
案例二:小主题———“调查家乡民俗风情”。
该组学生对醴陵的传统节目《思情鬼歌》的表演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和研究, 对传统音乐的传承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意见。有的学生对农村现有的民风民俗“七月鬼节”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网络搜索、查阅书籍收集关于鬼节的来历和有关信息, 并通过请教家长、采访当地的老人等途径, 收集了有关家乡鬼节的相关信息。有的学生还全程参加整个祭祀活动的过程, 从而了解了家乡人在过这个节日时的一些独特的习俗, 并针对某些陋俗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活动过程中, 我还不断提醒学生注意把在调查研究过程当中那些动态的、真实的体验、感受和成果及时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包括读书笔记、学习总结、心得体会等。活动后, 我指导学生对所获得的数据、材料还进行了整理、分析与归纳。这样, 不仅锻炼了学生心理承受和社会应变能力, 还提高了处理即时问题的技巧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家乡特色文化, 丰富了课外生活, 增进了对家乡挚诚热爱, 可谓一举多得。
三、多元化展示评价, 发展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成功是人人渴望的, 它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欣喜的感受, 增强自信心,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在成果展示阶段, 我引导学生将研究成果逐一展示出来。这些成果既可以是显性的, 如搜集并整理的有关乡土文化的资料, 也可以有隐性的成果, 如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经验体会、活动反思等。我还鼓励学生用最能表现活动效果的方式来展示。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最有创意的, 有的同学制作PPT展示, 有的同学以手抄报, 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来展示。展示之后是评奖, 我设置了“优秀组织奖”“积极参与奖”“最佳访问奖”“最佳记录奖”“最佳设计制作奖”等多种奖项。我把评比权交给每个小组的成员, 让他们在讨论和评议中产生。活动结束后, 我还让学生填写好活动评价反思表, 有自评、互评, 有过程评价, 也有成果评价。这种评价反思方式是多元的, 重在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杨振宁博士指出, 如果说以前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 那么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 相互合作, 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能实现的。在互评和自评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欣赏他人, 宽容他人, 也懂得了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同学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
“丁伊睿真是个好组长, 她总能照顾到小组的每一个同学, 热情地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
“在调查研究时, 赖宇不怕冷遇, 不怕拒绝。这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
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具备一种尊重关怀他人、民主平等待人、团结合作共事的品质和善于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和信息的能力。有的同学在总结反思中这样写道:“纸上得来总觉浅, 通过调查得知醴陵瓷业的今天离不开技术的开拓创新,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把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搞一次调查活动真的很不容易, 如果没有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 哪有今天的收获。”……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无法获取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 比较教学法 个性阅读
一、语文素养的形成与阅读的关系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对语文长久的、深厚的素质和修养。就其内涵来看,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语文情意和语文审美等五个方面。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学校、家庭与社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阅读资源;社会群体及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见闻经历、知识技能、谈吐行为和兴趣爱好等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中学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有效引导和启发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力、道德观和人生观,而这些恰恰是语文素养的构成和体现。现今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本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而教材本身又缺少理解的知识背景,使得学生能阅读的只能是知识的还原记忆。二是迫于现实中一些统考、升学考的需要,许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应试知识和应试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研究能力的提高。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更是不容乐观。简而言之,“阅读的人越来越少,阅读的品位越来越低。”笔者认为,拯救学生日渐颓废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打破阅读教学的镣铐,用情感和智慧点燃学生阅读火花。
二、点燃阅读火花,提升语文素养
(一)创新阅读教学,唤醒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各自的阅读获得信息,发展自我;二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文本对话。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大胆实践,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原初。所谓“原初”,是指学生阅读作品内容后,随之而生的对作品整体的原始感悟。教师不应以自己的阅读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要尊重学生的“原初”体验和感受。
例如,在散文《汉家寨》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谈谈对汉家寨中人物(老汉、小女孩)的行为和命运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有“封闭愚昧说”, 有“坚忍不屈说”,有“安分守己说”,有“故园情结说”……应该说,这些不同看法的背后体现出学生思想境界、认识水平和情感态度的不同。正是由于存在这些不同,语文阅读教学才可能让学生在个性阅读后,走进读者,理解文本,发展自我。语文教师把教学的视角由作品转向学生,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与文本和教师的平等对话上,更能体现阅读的意义,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各有会心”的权利。教师如果善于捕捉学生对作品的原初感悟,那么,学生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就会凝神屏气,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思绪随作品跌宕起伏,从而使阅读变成一种享受。
2.情感碰撞。语文阅读教学更应注重激发深刻的思想碰撞和成功的情感交流。这种效果并非教师搬用教学参考书,只停留在对作品艺术手法、结构方式、情感因素的分析层面就能实现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用思想垂钓思想、用情感召唤情感,以个人的情感和智慧来吸引学生阅读、思考。
例如,对小说《祝福》的主题分析,如果只是简单地搬用教学参考书的分析,把主题定论为反对封建礼教,学生只会毫无思考地接受,而缺少对小说人物及主题的真切感悟。但如果教师能巧设问题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教师可让学生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去思考、去体味:假如你是鲁镇上的人,你会像鲁镇上的其他人一样成为“看客”吗?还是尽你的能力去解救她呢?或者是像小说中的“我”一样无奈,选择逃避呢?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走进文本,与祥林嫂对话,理解她的倾诉,辩证地看待“看客”的行为,对小说的社会环境及人物的命运有了深切的思考,有了自己的答案选择和价值判断。在教师的思想垂钓和情感碰撞启发后,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由此可见,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了学生思想碰撞,使学生多了情感交流的渴望和阅读的动力。
3.比中求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能使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例如,鲁迅的《祝福》、曹禺的《雷雨》、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三篇名家名作中的母亲形象不论性格、身份还是命运,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善良、勤劳、坚强并没有让她们得到生活的幸福,而是泡在了生活的苦水中。到底是什么让三位母亲有了如此浓郁的悲哀呢?在对三篇作品的母亲形象作比较分析,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个人的缺陷正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而她们悲哀的命运又是当时病态中国生活中的一枚病态人生的苦果。在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比较分析法,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能力,启迪他们的智力,使他们进行思考和赏鉴,从而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搭建阅读平台,鼓励个性阅读
创新阅读教学法,帮助学生点燃阅读的兴趣火花只是万里长征路上迈出的头几步。要让学生阅读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在阅读教学之余,教师在充分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后,可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味浓、品位高的书,并鼓励学生添购书籍共同构建班级“青春书吧”。教师还应适时引导学生制定一学期或一年的读书计划,并在每周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在教室或学校图书阅览室开展“语文阅读导读课”,改变过去那种无书读、无时间读、无计划读、无心情读的局面,变成现在的有书读、有时间读、有计划读、有兴趣读的面貌。教师还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美文阅读推荐比赛”,教师可让学生向全班推荐自己欣赏的好文章,并写上推荐语,印发给全班阅读,形成“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交流局面。
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三、结束语
阅读趣味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注重心灵的体验,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本人对阅读和教学的爱好与尊重。有了教师情感和智慧的引领,学生就会走进比别人更深刻、更有品味、更有诗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彭小明.语文教学专题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2]汪波.阅读:思想的碰撞 情感的交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7):14.
也许人们没有忘记,1968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跳高运动员理查德·福斯伯,以“背越式”飞越了2.24米的高度,刷新了当时的奥运会跳高纪录,一举夺得跳高金牌,他也从此成为体坛超级巨星。殊不知,这种“背越式”跳高竟是理查德的独创。据说他在创造这种跳高方式时,还是一个小学生呢。
那是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了有关跳高的知识、要领。然后,要求大家跳过1.15米的横杆。同学们一个个地试跳,却没有人成功。最后,轮到了理查德——其实他当时正在走神儿,一听老师叫他跳时,便使出全身力气冲向跳高架。由于紧张、走神,那一瞬他竟忘记了老师刚刚讲过的要领。情急之下,他在杆前突然转过身子,面对老师,背向横杆,然后顺势拔地而起,腾空一跃。不料,竟然顺利地跳过那1.15米高的横杆。不过,此时此刻,送给他的不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而是带有嘲弄意味的轰笑——因为,他落进沙坑时,四肢朝天,像个被翻过来的乌龟。小伙伴们哄堂大笑:“哈,理查德是个大乌龟!”“看他落地的姿势,多丑啊。”
理查德涨红了脸。他心想,以后再也不能出这样的丑了。可出他意料的是,体育老师既没有像同学们那样取笑他姿势不优美,也没有责怪他的跳法“错误”,恰恰相反,体育老师赶紧走到他身边,亲自把他扶起来,并大声表扬他的创新精神,鼓励他好好练习这种独特的跳法。同时,老师还表示以后要单独对他进行训练。那位睿智的老师说到做到,不久,真的为理查德开了“小灶”——指导他单独训练,还对他的“背越式”进行了精心地修正、完善。理查德也就是从那时起,真正地爱上了跳高,经过艰苦地训练,最终获得成功。
其实,不只是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这些“天才们”才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时刻都在进行着新的尝试,无论是生活还是游戏,他们都会不时地在大人面前展示自己丰富的想象,闪现创新火花。如果我们能及时给以鼓励、引导,并加以训练、培养,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他们这些潜能和智力,就有可能成就孩子的辉煌人生;相反,如果不能及时捕捉他们创新的火花,甚至熟视无睹,任其浪费,或者取笑、打击,那么这些智慧的火花也只能自行消失。
由于人们经常陷于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因此创新的过程有时会给人以滑稽、甚至是错误的感觉。于是,实际生活中,成人们总是按自己的习惯和经验去束缚孩子,教育也充满了习惯性地“指正”。这就大大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也只能回到成人的固有轨道,人生也就很难遇到什么新的风景。
一、营造唤起想象的教学氛围是创新的前提
动脑思考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而良好的能够激发想象的教学氛围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条件。
1. 丰富学生表象, 唤起事物想象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和教师的启发诱导。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 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
2. 填补学生“空白”, 发散想象空间
所谓“空白”, 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 合理的利用这些“空白”, 发散学生的想象,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 打开思路,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他们的设想不管对或错, 都体现了一种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想象, 拓展思维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今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越来越广泛, 不仅通过电视、书刊获得信息, 还可通过电脑上网等多种途径, 学到许多成人未学的知识。语文教师要保护学生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创新的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必须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去,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也就是说教师要创造性地教, 学生要创造性地学, 教学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1. 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
创造一种适合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体验到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 体验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 把“应试”训练转变为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教师要为学生的创新训练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己选择或设计训练题, 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得到发展。
3. 把传统的教学专制现象转变为教学民主化措施
实现教学民主化, 就是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为一种课堂互动、彼此交流的过程, 让教学在活跃、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使师生在人格上处于平等地位, 让学生真正成为有血有肉、有创新能力的学习的主人。
4. 学会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语文课堂要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 学生即使提出荒唐和不恰当的问题, 也不应该遭到批评, 而应给予积极的评价, 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 因为灵感和创造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
总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既要大胆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又要树立人人都能创造的意识, 把自主探索语文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让他们在对语文知识实现再创造的进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章都是一些大作家的作品, 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得许多作品的结尾言虽尽而意犹存,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如《 麻雀》 的结尾,“ 猎人唤回猎狗走开了”,但小麻雀以后的命运怎样,是回去呢?还是会再次遭到危险?《 凡卡》 一文,凡卡的爷爷会收到信吗? 他以后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只要我们稍加点拨,便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就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逐步树立创新意识,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
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创新学习中产生的新想法、新发现,因而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如,教学古诗《 咏柳》 ,学生已了解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柳枝吐芽之美景的文章,为此,我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么美的图画谁能把它画下来,让大家欣赏? 这一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跃跃欲试,争着上台表演,我又抓住这个契机,鼓励学生大胆模仿贺知章吟唱《 咏柳》 ,学生表演丰富,兴趣徒增,使枯燥乏味的古诗教学变得兴趣盎然。
给予积极的评价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上进心为目的的评价就是积极的评价。 这不是简单的表扬、表扬、再表扬,而是善意的恰到好处的激励,不断在学生中点燃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憧憬美好校园生活的愿望,不断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对后进生更应如此。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以满腔的爱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用无穷智慧去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诚挚的师爱会铺就师生心灵和情感的桥梁,会成为赢得学生信赖、敬仰的风标。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心灵之窗毫无保留地向你敞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当反思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 比如: 在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质疑? 是责备学生:“ 怎么读不通顺?”还是说:“ 相信你读得更好,再读一遍好吗?”是严肃批评学生: “ 你想得根本不对 ! ”还是微笑着说 :“ 这是你独特的想法 ,再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是指责学生:“ 怎么就你问题多?”还是表扬他:“ 你一直在动脑筋,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我深切地感到:教师或许是不经意的一句带有评价色彩的话,很有可能深刻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决不是简单的方法问题。 教师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造我们的课堂。 只有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落到实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孩子足以面对风浪的卓越素质, 让他们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苏格拉底曾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 他们将光明的种子播进每颗渴望的心灵,悉心灌溉、施肥,直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光耀人间。 ”我们拥有这么神圣而崇高的事业,能不深深热爱吗?
一、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作为思维的驱动力,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平时课堂上,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提问,敢于批判质疑,敢于展现自己的成果。
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再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笔者每次上新课的时候,都会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就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笔者就会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班孩子的创新思维火花。就这样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习惯,学会主动思考,获取知识,敲开了未知领域的大门,体验到创新性思维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二、设计多样任务
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言语交际的过程,课文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要体现多样性要求,即阅读任务不能单一化,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要还原阅读的本来面目。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任务,设计时要有侧重点,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推测任务。在阅读教学尤其是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基于图片、文章、标题等设计推测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3 Section C的閱读部分以Graduation Ceremony为标题,介绍了毕业典礼这个话题。笔者根据标题设计的读前推测任务是:(1)What do students do during the ceremony?(2)How will you feel at the coming ceremony?在阅读教学中设计新颖的、打破思维定势的推测任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可以设计贴近生活的真实任务。如,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3 Section B Graduation Ceremony的阅读部分,介绍了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内容紧密结合九年级学生即将毕业的生活实际。在读后活动中,笔者设计了毕业典礼上“与老师、好友、同学话别”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尝试创编情景对话。这个情景对话紧扣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既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而且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任务对话中,学生需要提取语言材料、转换表达方法、使用交际策略,这样的活动突破了传统机械的讲解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思考的机会。
可以设计读后续写任务。续写是对阅读内容的丰富,或是进一步凸显主题,或是扩大对某个情景的描写,如拓展故事情节、想象故事结尾等。如,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1 Section C有关《音乐之声》的文章,介绍了Von Trapp的生活。夫人死后,孩子们每天哭闹,Von Trapp先生孤独易怒,这时Maria来到这个家庭,教孩子们唱歌、跳舞,为他们讲故事,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有了好转。文章到此结束,一家人以后的生活怎样,笔者让学生去想象,为故事续写结尾。通过续写,教师不仅帮助学生学会表达,而且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尊重个体差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合理的问题和任务。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同的阅读材料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偏爱口语交际,教师可以设计新奇的问题、情景对话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习惯。对于八、九年级的学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增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完成阅读材料的改写、续写等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建构活动,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更具逻辑性。
教师还要注意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相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教师应注意任务设计的梯度,不可片面地追求难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得所有学生都乐于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生活中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潜江市园林二中)
一、走下讲台
教师应该走下讲台, 走到学生中间, 与他们真诚地进行交流, 建立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才敢想、敢说, 用“心”思考。教学《论雷锋塔的倒掉》一文时, 学生将该文章的中心内容理解为鲁迅对封建统治和封建思想的抨击,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但是我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一位学生这样回答:“我认为是对忠贞爱情的礼赞。因为只有雷锋塔倒掉了, 白娘子才可以和许仙一家人团聚, 和和美美。”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看法。教学《陋室铭》一文时, 我在分析“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这句话的含义时, 一位学生当即提出:“老师, 这句话也不尽对, 山不高, 仙何居?水不深, 龙何潜?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成功之后, 便以‘仙’以‘龙’自居, 不思进取, 那么这个人或这个企业离失败也不远了。”我惊叹这位学生思维敏捷, 想象奇特, 当场表扬了他。我又反问:“同学们, 那么怎样说才更合适呢?”学生议论纷纷,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最后学生一致认为“有仙之山仍需高, 有龙之水仍需深”。这样, 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 还能继续探究思考, 提高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走出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线, 教师无教材无法教, 学生无教材无法学, 但有了教材, 教师也不能认为万事大吉。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 都是教师设计好的, 是程序化的教学过程。这种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 学生怎不生厌, 怎能还有创新的灵感呢?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学会创新。教师要学会走进教材, 也要勇于走出教材。同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向书本学习, 敢于向书本提出质疑。如学习了《孔乙己》之后, 有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说法是片面的。在封建社会, 靠读书考取功名爬上去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 而没有爬上去的却大有人在, 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成为‘孔乙己’呢?我认为, 孔乙己自身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 好吃懒做, 才成为那个时代的可怜虫。学会适应环境, 学会生存, 这才是这篇小说给我们的启示。”学生这些不盲从书本的新观点, 就是一颗创新的“种子”, 这颗“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下才会生根、发芽。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独特看法横加指责, 那就会扼杀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三、走进心灵
作为教师, 要想提高教学水平, 就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灵。教师可凭借教材中含有浓郁人文色彩的文章, 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去追求真、善、美, 从而使其获得独特的生命体验。
教师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呢?首先, 教师要敞开心灵的大门, 进行心理换位,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对优秀生, 要督促其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中等生, 要引导其总结学习方法;对学困生, 要多表扬、多鼓励他们。其次,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尽量少批评学生, 要客观、公正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包容学生所犯的错误, 和学生做朋友。最后, 教师要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学生。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让学生信服自己, 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完善其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 教师才能慢慢进入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最佳路径》是一篇很长,却缺少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课文,如何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摆在我面前的难题。考虑到学生们年龄小,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便尝试着把孩子这种质疑的天性融入到教学中来展开质疑型教学,以质疑为主线,课堂教学“三步走”。
一、鼓励提问
提问,这一步骤是整个质疑教学法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文章之前必然是有所疑问的。在通读课文过程中,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看文章,用自己的心感悟文章,就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疑问。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问题能使他更加清楚孩子们的疑点在何方,自己的教学重点又该怎样定位,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
在《最佳路径》的课堂上,我首先强调学生要认真读书,鼓励他们把疑惑分享给大家。受到鼓励,孩子们积极提了一些问题,但是问题相对单一,基本是些浅显的字词疑问。如果按每个词去单独解释,课文定会讲得支离破碎,况且,时间也是不允许的。但疑问就意味着思考,学生有了疑问,教学才会继续。
二、引导质疑
学生的提问具有很强的不定性和浅层性,这与学生的年龄段和认知水平有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的义务就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容和意义,完成教学目标。
在深入讲解《最佳路径》时。我向学生提问:“最佳路径的设计成功最应该感谢谁?”经过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热烈的讨论,最佳路线的成功主要感谢的是卖葡萄的老太太,还有建筑师和游客。其中,学生一致认为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思想贡献最大。
文章内容的思考不仅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在学生们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之前简单的字词问题都被顺带解决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以好问题引领全文,这也是进行阅读教学的最佳路径。
三、发散反诘
语文的魅力在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是具有可再创性的,同一篇文章,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一堂课讲完了,他们还有更多的“小想法”。因此,“发散型质疑”就不容忽视。
在《最佳路径》一课即将结束时。一位同学举起手来:“老师,卖葡萄的老奶奶太糊涂了,如果有人不投5法郎就摘走一篮葡萄怎么办呢?”她的质疑立刻让课堂沸腾起来。我及时鼓励她:“你很勇敢,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和大家说说吗,为什么这样想呢?”这位同学得到我的肯定和鼓励后说:“有一次我跟妈妈去果园摘苹果,果园里摘苹果的方法和老奶奶的相同,我看到有的人没有交钱,就把苹果带出去了;还有的人可浪费了,碰到不好吃的就乱丢。”望着她涨红的小脸和那充满疑惑的眼神,我没有立即作评价,而是表扬这个学生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并让学生思考:葡萄园里的顾客是不是值得信任的人?
同学们在小组内七嘴八舌议论开来,几分钟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了“她的葡萄最先卖完”来说明那些顾客是值得信任的人,所以葡萄才能卖完;有的学生还联系了学过的课文《诚实与信任》和学过的名言来证明那些顾客是值得信任的人。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那个敢于质疑的孩子,课下又积极查找资料,找到了《最佳路径》的原文,第二天,她把很有哲理的结尾摘录下来,大声读给我和同学们听,读后还说了一句这样的话:“诚实无价,生活中还是诚实的人多。”我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为她鼓起掌来。课后,我很庆幸自己当时重视了这个孩子的提问,没有伤害一颗创新的幼芽。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特别是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如果不能质疑,又谈何发挥其主动性,促使其更好发展呢?一名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质疑、引导学生质疑并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质疑中追求创新突破。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敢问、会问、从不同的角度提问,是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路径。在质疑问难中,尤其是学生思想中转瞬即逝的火花、生活中的亮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抓住,及时鼓励,做学生学习与智慧之路的引航者。
(作者单位:山东省荷泽市实验小学)
【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点燃创新火花】推荐阅读:
开放性实验室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07-18
开放式问题教学07-07
中三上家长开放日教案06-27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育教学初探06-11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魅力10-14
“教学开放周”反思05-25
基于UML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建模09-20
纸花开放教学设计06-07
远程开放教学模式06-21
中学教学开放周总结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