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的影评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音乐之声的影评(共8篇)

音乐之声的影评 篇1

《音乐之声》影评

《音乐之声》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与其他影片不同的突出风格是: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而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和大量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其语言独具特色:既有用词精练、韵律整齐、节奏规范、艺术性强的高雅诗歌歌词,又有大量朴实、自然而又颇具风趣的日常生活对话。

《音乐之声》讲述了热情活泼的修女玛丽亚到奥地利退役军官特拉普海军上校家当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上校的妻子几年前去世,上校心灰意冷,用管理水兵的方法来管教孩子。孩子们的生活就像钟摆一样循规蹈矩,毫无生气。玛丽亚来到上校家后,顺应孩子们天性活泼的特点,教他们唱歌跳舞,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使家中充满欢乐。她的热情、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最终也赢得了上校的爱慕,后来成了孩子们的母亲。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后,爱国的上校不愿意效力于纳粹海军,于是,在一次民谣节上,上校带领全家成功地逃出了魔掌,翻越群山奔向自由。

正如玛丽亚在电影序幕中所唱的:“群山因为音乐充满生气,唱了千年的歌,我的心中充满了音乐,要唱出每支歌,我心震得像鸟儿翅膀,由湖边飞上树,我心叹息像钟声飘扬,微笑像是小溪流过,夜晚歌唱像云雀祈祷,当我奔向山里心情悲伤,我听到昔日歌声,我心就会歌唱,因为音乐的响起,我要再度歌唱„„”纯真善良的玛丽亚用歌声打开了故事的序幕,从她的歌声中我们可以看出玛丽亚的博爱,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玛丽亚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那群孩子的爱以及她对爱情的渴望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依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杂念,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音乐是这部片子的灵魂,它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音乐声中拉开帷幕,又在音乐声中圆满收场。音乐的旋律始终伴随着影片剧情的发展,不论是玛利亚的悠扬奔放,还是孩子们的活泼欢快,亦或是舰长的深沉优雅,都是发自一颗爱的心灵。《音乐之声》是真正的爱之泼的歌曲“Do-Re-Mi”以其轻快地风格,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这首歌曲歌词声!

音乐之声的影评 篇2

随着2006年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走红”, “短片”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这之后, “短片”的制作日趋成熟和规范, 影响力也日渐扩大, 于是被冠以了一个新的名字——微电影。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微电影在近几年取得了飞速发展, 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技术的角度讲, DV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微电影拍摄和传播的基础;从社会的层面出发, “巨制”仿佛不再适合这个生活、工作节奏如此之快的时代, 而微小说、微博、微电影、微信等“微事物”, 恰恰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大众需求。并且微电影的“门槛”低, 专业与非专业人士均可拍摄;剖析大众的心理, 很多人都有“成名”的梦想, 而微电影正好可以圆他们的“明星梦”, 因此有数量庞大的人乐于加入到微电影的拍摄行列。

微电影尽管“微”, 但它毕竟是电影, 因此具有电影的一切特质。例如前期筹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推广, 以及最终的上映等。但这里的“最终”, 仅针对电影的“技术”而言, 对于作为艺术的电影来说却没有结束。因为电影的上映, 只不过是影片的出品方将一个客观存在通过银幕这一媒介展示出来, 能否被观众接纳、认可, 则是另外一回事。一个艺术品只有为大众理解、或引起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 并将“理解”和“共鸣”反馈给艺术家, 艺术创作才可以称为完成。在这一过程中, 艺术评论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是艺术家获得反馈信息的途径;另一方面, 艺术评论可以帮助大众更好地进行艺术欣赏, 以提升一个国家、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电影的评论简称影评。影评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无论是专业性的影视刊物, 还是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报纸杂志, 都可找到影评的“踪迹”。在世界范围内, 最早的一篇影评出现在1896年的美国;1897的上海, 则出现了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由中国人发表的影评 (《游戏报》第七十四号) 。众所周知, 1895年是电影诞生的年份, 因此可以说, 影评与电影“相伴而生”。影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一种文体, 丰富了人类的文学创作, 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影评人, 如法国的拉尔夫·里舍、美国的肖恩·索普、英国的托尼·雷恩等。他们培育了人们的观影意识、鉴赏能力, 促进了稳固观影群的形成, 因此带动了电影的创作。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 微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但这里的“发展”, 只是狭义的维度, 即“创作”。依照上文思路, 微电影的影评也应纳入“发展”的考量范围, 这就是一种广义的维度了。对事物、现象的评价, 不应仅看其本体, 与本体相关领域的呈现往往更具参考价值。因此, 如果从广义的维度考察中国微电影的发展, 就没有那样乐观了。因为从目前的情形看, 中国微电影的影评相较于创作来说, 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很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 或是没有影评或是在一些关于微电影创作的理论文章中顺带一提, 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篇幅。既然微电影在当下已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现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就应该完善起与之相关的“配套体系”:包括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内的很多“重量级”电影节已开辟微电影的竞赛单元;搜狐等有影响力的网站也相继举办了微电影的“电影节”等。这有助于微电影的创作朝着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趋势发展。但在此基础上, 还要重视一点, 那就是搭建微电影的影评平台。

微电影的影评和传统电影的影评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例如对故事进行读解, 辅助观众理解影片等。但与此同时, 微电影的影评也存在自己的个性。正如上文所提, 由于微电影具有“低门槛”的特点, 所以非专业人士构成了微电影拍摄的“主力军”。他们的拍摄热情高涨, 在题材的选择上不存在严苛的禁忌, 所以时常可以讲述一个立意新颖、意味深远的故事。但由于电影专业理论知识的缺乏, 往往在拍摄和制作上相对粗糙, 或编导难以意识到还有更深层的涵义有待挖掘, 因此在无形中丧失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表达。如果能形成微电影的评论机制, 想必影评人会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而拍摄微电影的非专业“编导”也可从影评中看到存在的不足, 以便找到适合的改进方法, 提升自己的水平, 从而有助于从整体上将微电影的创作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同时, 由于微电影创作团队的“非专业化”, 使得它传达出的往往是一种根植于普通百姓中的人生体验, 是一种“纯”现实主义。在“史诗巨片”、“娱乐时尚大片”将银幕“分割”的今天, “电影”已很少去关注普通人的生存际遇, 因此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显得凤毛麟角, 而微电影可以成为这一缺失题材的补充, 例如关于梦想的《老男孩》、关于孝心的《天堂午餐》、剖析人性的《爱疯5》等。此外, 因为微电影的时长短、冲突集中, 其内涵精髓可以很快为观众接受, 所以教化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影评人尤其是专业的影评人应该清楚, 微电影不仅是“草根”自娱自乐的工具, 而是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但如今, 微电影的影评资源严重匮乏, 具有权威性的影片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 首先一点在于专业影评人对微电影的态度。尽管目前中国的微电影创作势头发展强劲, 从国家到个人的层面都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极具拓展价值的空间, 但真正落实到个体上, 尤其是专业的影评人身上, 微电影仍是“草根”、“业余”的代名词, 因此很多专业的影评人“不屑”进行微电影的评论, 仿佛进行了微电影的评论就“身价暴跌”, 至多是从宏观角度夸一夸微电影的“好”, 或憧憬一下其美好的未来。这种满是空话的评论价值不大, 但鲜有以学术、文化的视角去评论一部微电影的影评出现。其实, 随着微电影创作在中国的发展, 很多知名的导演也加入到了微电影拍摄的行列。例如姜文就在2011年拍摄了时长5分钟的反映亲情的《看球记》;而贾樟柯成立的西河星汇影业在2011年共拍摄微电影17部。在国外, “名导”更是有拍摄微电影的“优良传统”:例如被誉为“新好莱坞电影”开山之人的阿瑟·佩恩就曾拍摄过微电影 (短片) ;大卫·林奇也在2002年参与制作了系列微电影The hire。从这一点也可看出, 微电影绝不是“小儿科”, 因此更能凸显搭建微电影影评平台的重要性。

当然, 也应该承认, 如今的微电影在拍摄质量和思想深度上确实良莠不齐, 粗制滥造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但同时, 如果再没有人以较高的格调去关注、关心、关怀它们, 这种作品将很难获得提升的空间;反之, 如果有相关影评的存在, 局面也许会有改观。因为影评可以使这些微电影的拍摄者 (非专业) 感到一丝因获得关照而产生的“温暖”, 进而激发他们向“精品”迈进的历程。此外, 如果有一位专业的影评人率先将微电影影评作为自己的主要评论方向, 势必会掀起一阵风潮, 通过个人的影响力来带动微电影影评的发展。

但是, 因为艺术创作具有主观性, 所以艺术品不可避免会带有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心理诉求。由于“草根”构成了微电影拍摄的主体, 所以所发出的多是一些来自“底层”的声音, 以及揭露了一些“真实”。而“底层”与“上层”的矛盾、直面真相的难度, 是转型期中国存在的并在短时间内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因此很多专业的影评人为了明哲保身而将此类微电影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忽略。正如前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所言:“我们承认光明正大的行为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压力, 甚或与我们的环境格格不入。” (1) 也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视觉艺术系副教授格兰特·凯斯特所说:“艺术家作为一个在统治社会权限外发挥作用的人物的观念, 在后现代的审视下, 作为一种立场或者甚至一种理想, 已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 (2)

其次, 作为微电影的普通观众——“草根”, 他们看过之后也许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但不一定会产生写影评的“冲动”, 也就是缺少影评写作的意识;即便有这个想法的观众, 由于影视鉴赏能力和文字功底的不足, 很难成文。因此, 微电影的影评写作还是应该依靠专业的影评人, 但又出现了第三个存在的问题——发表渠道。

应该承认, 如今为影评发表搭建的平台越来越多, 除专业刊物外, 很多娱乐性、综合性的报刊也定期或不定期开辟影评的版面, 提供给“草根”影评人一展才华的空间。因此, 如今的中国影评人是一个多类型的群体:专业影评人, 影视专业的大中专教师和在校生, 以及爱好影评写作并具有相关能力的“草根”;此外, 除纸质媒介外, 网络也是一个影评发表的重要平台, 例如“豆瓣”、新浪博客中的“影评博文”等, 都为影评人尤其是“草根”影评人提供了发表机会。但看似庞大的影评人群体、数量和发表渠道, 却几乎没有微电影影评的“生存之地”。特别是专业的影视学、电影学刊物, 刊登的绝大多数是“大片”、“热片”等“电影”的评论, 或是“象牙塔”、“脱离群众” (北大学者王一川语) 。以近期 (2013年4月、5月) 出版的两种专业性的电影刊物为例, 刊登影评类文章近50篇, 但只有三篇文章与微电影有关, 其中两篇还不是针对具体微电影的评论。既然微电影也是电影, 为何不“号召”微电影的影评写作, 并开辟相应的专栏将其收入呢?

因此可以看出, 目前中国对于微电影关注, 多停留在了形式层面, 例如专家、学者的“鼓励”, 在综合性的电影节中加入微电影的竞赛单元, 或举办专门的微电影电影节等。这当然是一个个积极的信号。但理论的缺失势必会导致一种畸形发展。微电影电影理论的构建, 影评是关键一环;而理论的构建, 又可以促进电影的拍摄。例如上世纪80年代关于电影观念的讨论。“大讨论中涉及的许多理论问题很快就会在实践中反映出来;同时, 创作又促进了理论的发展。这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 (3) 对于微电影而言, 如果有大量的影评存在, 就可以从影评中抽象出促进微电影拍摄规范化、专业化的理论, 由此带动中国微电影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 陈丽贵、李涌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 第212页。

[2][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恩:《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 王春辰、李之亮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 第9页。

影评人的天堂 篇3

如果张爱玲一生只写影评,即便质量和数量大大高于此,也不会有如今的知名度。从本质上讲,影评是附在电影业这张皮上的一些毛,是电影产业链的最低端。写影评的人通常都有更高的志向,比如进入电影业当公关啦,写电影剧本啦,甚至当导演。张爱玲后来写过好几个剧本,其中《太太万岁》(1947年)在我看来是中国电影的精品,相隔60多年重看一点也未过时,就好像在讲现在的故事。

姜文有一句骂影评人的话非常出名:影评人是太监,自己不会做爱,却忙着评头论足。我跟姜文有过两次长谈,是这句话之后的事,我并没感到他歧视影评人。他看不起的,是那些没有主见的影评人。他说他不明白为什么影评人要以票房成败论英雄,那是投资人的事。事实上,他对某些敢于中流砥柱的影评人不乏誉美之词。

说影评人是太监,这显然不适用于法国影评界。新浪潮的大师们几乎个个从影评起家,而且评论的多半是好莱坞电影。有趣的是,天天评好莱坞,最后自己拍出来的作品却非常反好莱坞。毫不夸张地说,法国乃影评人的天堂。在法国,不仅电影是艺术,评电影也是极受尊重的。

一般人知道戛纳的主要竞赛单元及金棕榈奖,其实跟它平行的“影评人周”(Semaine de la Critique)具有更明显的伯乐效应。这个“展中展”有个规矩:仅放映七部长片和七部短片,因此所映影片曝光率极高;再者,选片限于影人的第一部或第二部作品,对于新人事业上的推动堪称雪中送炭。

今年,“影评人周”为了庆祝50周年,制作了五张海报,通过五位导演的作品来衬托自己的价值。这五部曾得奖的影片分别是王家卫的《旺角卡门》、贝托鲁奇的《革命前夕》、伊纳里多的《爱情是狗娘》、欧迪亚的《看男人们倒下》和施罗德的《冬日的葬礼》。凭藉如此光彩的记录,即便当作一个单独的电影节,“影评人周”都能够傲立一方,成为A类影展。

相比之下,美国的影评人奖有影响但没地位。美国有十来个影评组织的评比,均在岁末公布。光一两家捧一部作品没什么用,如果半数以上共同看好某部或某几部影片,便形成一种共识,但最终百川归大海体现在奥斯卡身上。奥斯卡将近六千名评委中没有影评人,但他们或多或少关注影评界的取舍。《上帝之城》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委没看完便把它淘汰了(评委年龄偏高,不能接受片中的暴力描写);时过不久,美国影评出现一边倒的叫好声,盛赞该片。奥斯卡被迫面对痛失珠玉的现实,采取补救措施,次年用四项提名(包括重量级的编导和摄影)将该片重新捧进公众的视野。

据我所知,美国影评人没有顺势进入电影业的,只有一个小例外,是《纽约观察家》杂志的莱克斯?雷德(Rex Reed),他参演了1970年的一部影片,叫做《永远的媚拉》(Myra Breckinridge),成为“史上最大烂片”的有力竞争者。瞧,玩票引火烧身了不是?

在中国当影评人其实挺悲哀的,因为没有一个第三方可以保障你的独立性(美国媒体业不景气,造成大批影评人解职,但至少仍有一个小群体存在),要成为一名全职影评人在经济上近乎没有可能。唯一的可能是你有一份其他职业,经济上获得保障,而你把影评当成业余爱好(但不妨碍保持专业的数量和质量)。打进电影圈属于人往高处走,但对于写影评是致命的,因为同行之间不能公开评判,会伤和气,断了财路。所以说,影业内部有很棒的影评人,但只会关起门来评,除非是正面评论。

说起正面,很多人不能区分夸奖式的影评和夸奖式的软文。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前者属于评论,必须出自真心;后者是工作需要,属于公关。最可怕的是,现在连负面评论都可能造假,即不是真心不喜欢某部影片,而是受雇于竞争对手来砸场子。到头来,整个评论的气氛被放了毒气,你说任何话都会有人怀疑你的动机。其实,聪明的读者能区分公关稿和真正的影评,但在浅阅读时代这要求似乎有点高。

音乐之声影评 篇4

《音乐之声》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与其他影片不同的突出风格是:它不仅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而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和超多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

与同类影片相比,其语言独具特色:既有用词精练、韵律整齐、节奏规范、艺术性强的高雅诗歌歌词,又有超多朴实、自然而又颇具风趣的日常生活对话。由于主人公大都是受过教育或有身份的人,尽管对话是口语体,其中有许多省略句,但总体上对话语言比较标准,适合模仿和借鉴。听者可在简单愉快的娱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会受到地道英语听说情景的熏陶。

1959年在美国纽约首演,并在1960年获得第十四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女主角、女配角等五项奖,这是音乐剧大师理查德。罗杰斯(曲)和奥斯卡。翰墨斯坦(词)的最后一次合作创作的作品。1965年的电影版也获得过5项奥斯卡大奖。演出后大受观众欢迎。1965年改编成为同名影片,同年,该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它被认为是最杰出的永恒佳品。这部历久常新的电影,永远抓住小朋友的心,所有学音乐的,听音乐的,都不约而同地被这部电影所感动。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玛丽亚的修女在修道院表现过于反常而受到其他修女的一些双重评价,说她有时很好笑,但有时会时常惹麻烦。最后,院长还是把她派到了一位名叫特拉普的海军舰长家作一名家庭教师。

女主角玛莉娅生性活泼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胆追求真爱,以童心,爱心去照料七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尽显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际的宽容与亲情的和谐,冯·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纳粹爪牙高压的正气,宁可流亡不做亡国奴的爱国情愫,无不昭示了人类向善的意愿。

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乐之乡萨尔茨堡(莫扎特的故乡)的艺术氛围,尤其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妙曼歌曲(出自音乐大师理查德·罗杰斯之手),经过近半个世纪,仍传唱不衰,让人充分体验到艺术和自然之美。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简单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著名《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成为了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自由与专制的斗争、爱与邪恶的较量,永远是人类礼貌史上最壮烈的场景。一曲音乐之声,就是一声自由战胜专制,爱征服邪恶的颂歌。

自由与爱,源自于自然,源自于心灵,是人类最久远、也是最永恒的追求。但专制与邪恶,总不愿意见到人类沐浴在自由与爱的光明中,不愿让人们自由地爱,恐惧人们热爱自由,总要千方百计将自由窒息,将爱毁灭!但自由与爱的伟大,正在于他们不惧任何压迫,不惧任何威胁,不惧任何邪恶。

因为爱与自由源自心灵,源自自然,源自上帝赐与人类的无穷的力量,因此,爱与自由终将战胜专制、战胜邪恶、同时也战胜自己到达新的辉煌。有史以来,每一次专制对自由的压迫,每一次邪恶对爱的污辱,换来的都是自由的更高的境界,是爱的更美的表现。但是我们务必敢于应对专制与邪恶,务必敢于与专制与邪恶说不!

影评格式范例。十七岁的单车影评 篇5

《十七岁的单车》讲述的是关于单车的故事。单车——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而在加上了十七岁的修饰之后,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含义。导演以他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他对城市中下层人的遭遇的看法,以及对于青春的别样的解释。整部影片充斥了反差,纪录片纪实风格的拍摄,没有特技,没有什么高科技,带着一种黑色幽默的色彩讲述着现实。

单车作为影片标题的核心词在片中不仅仅只是一件道具。对于贵来说,那是他的一切,失去了它,他就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存工具;对于小坚来说,单车表面上是他多年来的一个梦想,但实际上只是他虚荣心的表现,而在他失去它之后,又变成为了他在城市中立足的尊严的体现。

如此平凡的代步的工具,居然对贵和小坚来说如此重要,而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就源于这辆车。开始时他们互相争夺单车,都有理由认为这部单车应该属于自己,小坚还为此打了贵一顿。他们根本不去理解对方,甚至根本不想去理解,他们只关心单车的归属。后来,小坚的父亲知道了,把车还给了贵而小坚又要抢回来。在一番激烈的“争抢”后,他们二人达成了协议:一人骑一天。这是多么荒唐可悲的事,在轻快的音乐声中,二人日复一日地在每天的同一时刻,在同一地点交换着同一辆单车。终于一天贵放下车欲走时,小坚叫住了他,并互通了姓名。单车已不再是他们发生联系的原因,而因为这辆单架起了两人心灵沟通的桥梁。他们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共性,作为都市中弱势群体的共性。

两个角色都不属于社会中的强势人群,一个是外来打工的进城者,而另一个则是生活在畸形家庭中生活不富裕的类似于小混混的角色。而在现在看来十分平常的单车也就成为了他们共同争夺,并共同拥有的东西。在导演眼中,即使是美好的青春,物质也是异常重要的。这点对于两者是平等的。对于小坚,有了它他便轻而易举地走向了漂亮女生潇潇。而潇潇和小坚交往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车不错!”,这是多么讽刺的。而他失去她也因为他先失去了单车。这种青春单纯的爱恋也是建立在物质之上的。而后,当他与贵公用单车时,单车的属性受到了考验,单车的物质性降低了,而结果就是单车变回了简单的交通工具。而后另一个混混的一句“车不错”更是对小坚的资本的质疑。相比而言,单车的意义对于打工仔贵来说要纯粹得多——单车的后架上载着的不是虚荣,而是他整个的生活。因而即使在他昏迷的时候,他的手还紧紧地握着单车轮子的钢条——他的青春更加残酷,为了在城市中生存下来,守卫着单车。据说在更初的版本中,有贵做梦梦见他载着红琴在街上的剧情,这些原本就属于青春的幻想、情感也是建立在对物质的依赖上,建立在进城者对城里人的仰望之上。在城市中,即便是本因该最美好的青春,也因为城市本身而变得物质,变得残酷。

同样影片中还是展现了一些原本属于这两个青年的画面。贵在杂货店远望红琴的那种呆滞、青涩的眼神,那种属于青春、体现她年龄的向往是他最应该体现的。还有小坚骑车在湖边双手脱把,校服飞扬在北京潮湿的空气中,配合着音乐,把青春张扬到无限大。两个镜头表现了青春原本的含义。但是,贵始终只是远眺,而小坚又不得不在他的张扬之后把车藏起来。影片中无时无刻展现了这种反差,这种不同于《伊万的童年》中战争游戏的反差,是有一点点美好却又充满着无奈的气息,让人对角色感觉颇深。

影片主要就是表现了两个下层者无奈、残酷的青春。城市人的一种冷漠充斥了整部影片。城市太大,人群太冷漠,足够湮没一个悲苦小角色。当贵拿骑着自己的单车逃避小坚的追赶拼命前行而撞上卡车飞到车上,我们看到的是旁观者的冷漠。导演把镜头游离于理性之外,忠实的长镜头,记录着北京街头时常可见的群殴民工的悲剧,阿贵在被一群人围住抢车身体几乎被五马分撕,及发出的令人心悸的惨叫——“我诅咒这残酷的青春”。当胡同小巷中几个小混混追杀小坚和坚,几个大佬爷们照样悠闲的下着棋,依旧是冷漠。小贵为了生存来到城市,但是他却并不属于这座城市,在城里人的冷漠与非难中他的生存环境一步步地缩小,一步步地艰难,最终陷入了绝境。最后小贵在城市人的麻木的眼光中背着单车艰难的在大街上行走使冷漠达到了高潮,而小贵的悲惨命运也一显无遗。

然而,导演又不时地在片中加入了一点幽默,一点黑色幽默。让人看到了残酷的现实。“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嗯„„上百块,到千块。” “多少钱?” “„„五六七八百。”

影片就在这样含着淡淡幽默的对白中开始了,然而导演用的镜头语言让人感觉到了审判的气息,在镜头中从未路面的面试人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达导演要表达的思想城市人对农村人的冷漠与轻视。而速递公司经理对包括小贵在内的新员工说“你们就是新时代的骆驼祥子”,这话听起来挺别扭。祥子是个悲剧人物,一心想有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但在万恶的旧社会他的愿望却总不能实现。这句话似乎预示着小贵也难真正得到一辆属于自己的单车。这些黑色幽默的无辜贯穿于片子的始终,把现实生活中细节在电影中还原和放大。

幽默是因为反差,反差制造了幽默。而影片中时时刻刻展现的那一份反差往往让人哭笑不得,那种惋惜、那种同情让我们看清了青春残酷的背后。

影片的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主旋律明快的节奏感的反复,伴随着滚滚的自行车轮和人流,烘托着城市的现代感快节奏。之前提到了,贵于小坚日复一日交换单车时背景那轻快的音乐造成的声画对位,也成为片中少有的暖色调。而结尾时苍凉的背景乐则使观众的情感达到了一个极至。

大鱼海棠的影评 篇6

今夏,经历了12年打磨淬炼的《大鱼海棠》终于被搬上了大银幕。万众都期待它能成为继《大圣归来》之后又一部精品国漫。影片上映后对于《大•海》的反馈、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这种现象并不在影片上映前的预期之中,有的人大赞《大•海》并且为之深深感动,而有的人则厉批并且表示非常失望。在这种热议下,《大•海》被进一步关注,票房也一再飙升。

《大•海》的好坏不可一言蔽之。至少,在影片开头时便让观众感受到了创作者的诚挚,让观众迅速得进入了观影的状态,进入了大鱼的世界。要想让观众迅速进入状态,需要的是氛围。而氛围的营造就要靠音乐、配音和画面三者的结合。无疑,《大•海》在这三个方面的处理是非常细致并且成功的。大气深沉的背景音乐自然而然的响起,等发现时,观者的情感已经被勾起。在配音方面,《大•海》的配音阵容十分强大,老年时期的椿和少年时期的椿分别由潘淑兰和季冠霖配音,椿老年时期的沧桑从容和少年时期的表面冷漠内心细腻的性格特点都被两位细致勾勒出来。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海》的画面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整部作品的镜头流畅灵动,色彩饱满唯美,细节之处堪称精致,浓浓的中国元素让人感到熟悉又神秘。

有人说《大•海》与优秀二字失之交臂,诟病《大•海》时会说这部作品是华丽而空洞的。不否认《大•海》有不足之处,但是它却是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和动漫市场上少有的诚意之作。在网络上井喷式的吐槽声中,除了少数的客观公正的批评,大多数的批评或者是跟风、或者是肤浅的。绝大多数观众缺少对影片冷静独立的思考。有些网友在观影后立刻将《大•海》和宫崎骏大师的《千与千寻》进行对比,认为有抄袭的现象。《大•海》的确是在构思上有借鉴《千与千寻》之处,都有建立了奇妙的异世界,主人公都在奇妙的世界里经历了一场让人成长的冒险。可是,这样就真的能断定抄袭了吗?有人说《大•海》和《千与千寻》的人物与场景都十分相似。经典的《千与千寻》的确在不少人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可是抄袭绝不是仅凭最初的主观感受可以判定的。《千与千寻》中的神隐之境和《大•海》中的逍遥世界是构建在不同哲学观和历史观的,前者光怪陆离,后者神秘悠远。其次,《千与千寻》中鬼城取景于台湾九份而《大•海》则取景于中国独具的福建永定土楼、西南梯田等地方。除此之外,虽然《千与千寻》和《大•海》中都设置了许多奇幻的神鬼妖怪形象,但是《千与千寻》中的妖怪都是来自日本文化而《大•海》中的神鬼则是来自于我国的古代传说和书籍之中。我们要找到《大•海》与《千与千寻》间的差距,才能去改进、完善国产动漫,但是我们不必因为《大•海》比不上国外优秀的作品而妄自菲薄,心生怀疑甚至下意识的去贬低《大•海》。

在寻找《大•海》相关资料时,不难发现制作团队相当重视技术问题,这也许致使《大•海》犯下了和《大圣归来》同一个错误――影片节奏把握的不得当。《大•海》的创作团队是由志同道合、怀有梦想的年轻人组成,他们的阅历和经验不见得会很丰富,因此在情节安排和人物刻画两方面显得欠佳。更何况这部作品的制作周期长达12年,中间也有过暂停,在台词和思想内涵方面稍显落后于时代。这些问题毫无疑问是制作者应该接受并且在将来的创作中需要注意的。但是网络上更多的批评却并不是这么合理。许多网友在批评《大•海》剧情时认为椿、湫、鲲之间的三角关系是一大败笔,接受不了椿为救鲲而义无反顾和湫单方面为椿付出却得不到回报。可是这三人之间真的是普通的三角恋关系吗?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初遇人世的椿曾陶醉在鲲的陶笛声里,虽然英俊善良的鲲为救椿而死,但是这不能证明椿对于鲲的情感就是爱情,尽管许多观众理所当然的以为椿与鲲之间有所谓的暧昧。

16岁的椿早已对人间充满好奇与向往。成年礼的试炼更让她亲身感受到了人间的美丽绚烂。鲲为了救她而丧命。她对于鲲不仅仅是愧疚、感激,更有一种对身为人类的鲲的羡慕与憧憬。后来再陪伴鲲成长的过程中,椿对鲲更产生了单纯的友情。如果观众在观影后轻易把椿、鲲二人之间的情感定义为爱情的话,那么自然对于人物的评价和故事内涵的思考就会跑偏,评价就会过于激进。

最令人伤心的莫过于少数网友在指责时称当年众筹的钱都白花了,而往往这么说的人却不是几年前帮助过《大•海》的那四千多个网友之一。制作《大•海》的彼岸天远远不如吉卜力或者梦工厂那些资金充沛,技术领先,人才济济的大团队。因为市场对于国漫没有信心,所以彼岸天团队早前一直找不到投资方;因为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所以一个人负责整部作品3D效果的CG总监在公司住了两年,衣服也只有两套;因为没有人相信他们,所以导演甚至曾经自我放弃过一段时间。即使四千人的众筹取得了一百多万的资金,可是对于一部大制作的动画电影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幸亏《大•海》靠众筹的影响获得了光线的投资。可如今还能在网上看到有网友说:“我买了票去看《大•海》,我这难道不算是支持?”的言论。这算是支持吗?很多人都非常激昂的喊着国漫崛起,支持国漫。可是真正肯投给动漫人的资金却少之又少。暑假里国产片扎堆上映,这些商业片几乎是看一部失望一次,《大•海》也是一部动画商业片,但是却拥有其他同期电影都没有的诚意。

如今,国内的动画虽有崛起之势,但是整个大环境还是不成熟的,这里还没有允许国漫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更何况还有很多制作人和观众抱着“动画就是给孩子看的”错误理念。可是在艰巨的环境下,彼岸天团队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国漫的未来,不离不弃,坚持了下来。就如同椿的台词:“每一个不跳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也是彼岸天的年轻人们心里的执着与信念。

音乐之声的影评 篇7

作为一种较为年轻的艺术形式, 电影反映现实, 但又超越现实, 而“人”则是反映现实的最佳载体。冯小刚执导的影片《集结号》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作品, 一部剧中全是“人”的作品。《集结号》不仅将视角聚焦在了生活中的“人”身上, 更是将围绕在“人”周围的社会语境、个体意志比较客观的呈现在观众眼前。以往冯氏喜剧中的人间温情在影片《集结号》中发展成为一种浪漫, 这份浪漫是理想与现实擦出的火花;这份浪漫是人性在执着中的那份责任;这份浪漫是冰冷世界中的那一抹红色。在这份浪漫中, 个人的价值得到认可, 个人的生命得到尊重, 尊重之下, 是这部电影作品永恒的魅力。

1 历史之中的人, 人的主体性问题

新历史主义领袖人物, 美国著名学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认为, “自我”通常指自我意识, 强调人能进行自我对象化和自我区分, 在认识活动和道德活动中具有主体的作用。人的主体性是在生命活动中力图塑造自我而实现真正的善, 自我意识将自身和一定欲望相统一, 就产生了行为的动机, 而动机是行为中的意志。人之所以具有意志, 就是因为人不满足现状, 力图通过自我塑造而取向完善。

《集结号》中的谷子地可以说是典型的具有自我意志表现的文本形象。在格林布拉特看来, 自我塑造是在自我和社会文化的“合力”中形成的。其主要表征为:1) 自我约束, 即个人意志权利;2) 他人力量, 即社会规约、精英思想、矫正心理、家庭国家权力;3) 自我意识塑造过程, 即自我想成“内在造型力”。而“造型”本省就是一种本质塑形、改变和变革。这不仅是自我意识的塑造, 也是人性的重塑和意欲在语言行为中的表征。

《集结号》中谷子地的“自我塑造”便是在个人和社会文化的“合力”中形成的。中国以往的抗战题材影片往往因其传达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歌颂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典型正面形象而被冠之以“主旋律”之名。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影片因其主角的高大全形象而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饱受诟病。新的历史条件下, 一批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在新的语境之中彰显了其自我意识, 也使得其电影作品更具思想冲击力。

谷子地的自我约束表现在其要为兄弟们“正名”的意愿表达与追求中, 其性格中的“粗”与“真”更是其个人意志权利的表征, 平实、简洁、不做作甚至带有脏话的语言第一次出现在了电影作品中英雄人物口中。然而谷子地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社会体制与文化之中。军人的职责、无法撼动的制度作为家庭国家权利的表征, 对谷子地这个个体的矫正心理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谷子地面对的不是敌人, 却是比敌人还要难以对付的周遭环境。当环境强大到足以淹没个体的时候, 放弃是一种无奈, 而坚持, 更像是一种抗争。虽然由于某些客观的原因, 导演冯小刚不得不刻意弱化这种抗争意味并设计一个美如海市蜃楼般的结尾以期上映, 但谷子地就是在这种个体的个人意志权利与家庭国家全力的抗争与合力中实现了自我意识的塑造过程, 在多次报告上级未果之时, 只能选择靠自己一人微不足道的力量日复一日的在煤场挖掘, 这种做法是不切实际的 (片中煤场工人称之为疯子) , 确实自我意志与国家权力“合力”的结果。影片的第一重浪漫便是在谷子地人性的重塑和语言行为的表征中形成了内在造型力, 实现了“人的主体性”。

2 现实之中的人, 人的个体性分析

影片一开始第一句话就是连长的自我介绍, 谷子地从此出场。从此在影片的123分钟里“谷子地”便成为了一个符号, 一个可以代表全连、可以代表死去的弟兄们的符号, 影片结尾处伴随着连长谷子地那一次回望与离开, 字幕渐渐显现“一九八七年谷子地病故与汶河荣誉军人疗养院, 享年七十一岁。三个月大时父母饿死在逃荒路上, 一个鞋匠在谷子地里拾到他, 见他没名没姓, 取名:谷子地。”与其说《集结号》是一部回忆的影片, 倒不如说是一部铭记的影片更为恰当。铭记的是那些人名, 影片中数次出现“姜茂才”“吕宽沟”“焦大鹏”等名字, 观众也许对不上号, 但却不会忘记它们。

名字的重要性在影片中随处可见, 指导员王金存为连里的战士写信都要署上名字, 不断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战死士兵的名字。谷子地耳朵不好使, 但就是因为听见了“王金存”三个字找到了王金存的遗孀孙桂琴。在无名烈士林中, 谷子地更是痛心的说出一句心声“爹妈都给起了名, 怎么全成了无名的孩子了”。名字是个体存在过最重要的标志, 更是一个人拥有归属的重要标志。

某种意义上讲, 这是一部关于“名字”的电影, 影片对于这些战士名字的重视可见一斑。名字是个体存在于社会的最重要也是极易被忽视的标志之一, 现代社会中, 人们更多的在看经济的宏观增长率有多高、社会的犯罪率有多低等等, 各种各样的指标、数据证明着这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 本片却反其道而行, 舍弃了对于集体的大面积刻画、聚焦在一个个单个人的身上, 四十七个人, 每一个人的牺牲都呈现在镜头之前。这或许是影片所要传达的对于现代社会的另一种思考:追求数据的增长和关注个体的状态在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孰重孰轻?对于这个问题, 讨论过程的意义大于结果。

3 影片中的人, 角色分析

影片整体风格上影调偏暗, 尤其是战争场面的戏份更是使用黑白摄影, 除了那条围在指导员王金存脖子上的围巾。那是一抹极具造型性的红色。围巾是未婚妻送给他的, 红色象征着爱情的热烈, 影片中孙桂琴在遇见邓超饰演的团长赵二斗之后, 其脖子上的围巾顺其自然的从白色换成了红色。

红色更是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性格和热情的精神面貌, 影片结尾, 在非常仪式化的烈士追认现场, 漫天的黑白冷调之中, 象征着军人荣誉的红五角星是那么的显眼, 却又那么的稀少, 镜头最终指向的还是那冷色调的大环境。

谷子地的右眼几乎失明, 从一开始就暗示了其寻找的艰难, 如同半个瞎子般的乱闯, 其暗合了当年无数个寻找失散人员家庭的艰难, 最后的成功靠的更多的是他的坚持, 抑或是运气。

影评人的生活秀 篇8

从电影公映之前看片“试吃”写文章“导读”,到与主创面对面座谈、辩论。在岁末年初商业片最火爆的季节里,一向隐身在媒体背后的影评人突然间也火了一把。

与国外的专业影评人不同,中国的影评人向来低调、沉默,甚至没有形成一批专靠写评论谋生的职业影评人队伍。稿费回报率低和职业地位的尴尬,使影评人时不时陷入收钱当枪手的舆论当中,让其本来就窘迫的群体显得更加暧昧。

事实上,在西方的电影工业体系里,影评作为重要一环,通过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不遗余力地推动着电影水平的提高。

早期的影评人,不仅写影评,还直接参与电影创作。1958年—1962年间,法国一共出现了97部处女作。仅是《电影手册》五大影评人就拍了32部电影。这些电影全部实景拍摄,片中主人公是巴黎街头最前卫的年轻人,他们反体制,挑战权威,在庄严的卢浮宫里赛跑,对男女关系无所顾忌……这就是后来影响深远的“新浪潮”。

在中国,影评人也曾有过辉煌。随着80年代电影创作繁荣时代的到来,电影评论队伍也成长和壮大起来。北京和全国各地相继成立电影评论学会,对新时期影片、电影美学、电影语言和创作中的问题展开评论和探讨。随着电影热的退烧,影评人也淡出了观众的视线,一度成为电影新闻的点缀或混豆瓣的小圈子。

随着微博、网络水军等现象的出现,作为观影圈中的“意见领袖”,越来越多的影评人开始走向前台,为电影发声。围绕影评人的职业生涯,待遇、社会地位、行业认可等问题同样引起关注,凭借“喜欢”的余力,他们如何抵挡生活,在浮燥的电影和观众面前,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继续写下去?

当影评遇上生活

柏小莲,女,80年生人,2005年于《南方周末》做文化记者。柏小莲说,“我在文字的表达上直觉很好,对于事件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淡于人事交道的消耗,喜欢看书看电影养猫,“和人直接打交道的事情,反倒做不来”。

因为有正职工作,最开始的评论都是利用碎片时间写。柏小莲说,她的评论生涯始于2011年,起初为四到五家杂志与报纸写电影与娱乐专栏,同时给某著名门户网站写应急性的评论。因为有爱看书看电影的底子,渐渐写出了一些口碑,“两年下来,累计写的稿件字数也有10万字”。

因为当记者受报道语言的限制,一些日常的采访稿件,自身观点无法在稿件中得以体现。2012年底,柏小莲选择辞职,专业写影评娱评。

对于辞职写评论,柏小莲称想尝试一下这样的生活。虽然没有正职,但是目前的生活状态是自己想要的,有很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不用出差工作,想一想这些,她说这很值得。

为了补充每天的写稿与阅览量,观影成了她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像《007 Skyfall》这种在2012年全球公映的影片,还有2013年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只在香港公映的,我都会自费过去看。”

与大多数写作者不同,柏小莲不喜欢熬夜,早睡早起,她自嘲“健康的生活习惯能保持精力,这样能多写几年”。

“也有不得已的时候”柏小莲说,有时为了工作,什么烂片都要看,甚至被逼着反复去看恐怖片。”为了写电视剧专栏,她每天最少要看一集以上的电视剧,有时候为了写一些新剧,英剧、美剧,没有字幕也要硬着头皮“裸看”。

裸看多是看情节、结构,意思能理出七八分。看多了渐渐对套路,某个领域的生字就比较熟,例如犯罪剧,年代剧,语速比较快的像《神探夏洛克》稍难一点。这样的裸看积累多了,有时也颇丰乐趣,常常看完某个剧等一两天字幕出来重新对照,很有成就感。

一条影评的诞生

与大多数标新立异,制造概念的影评不同,柏小莲喜欢新电影或者话题类评论,语言轻松活泼。“通常报社与网站编辑会提前与我沟通,需要什么样的稿子,要注意几点事项。带着这种要求去看,目的性稍强。”柏小莲说。

她向记者介绍了在香港上映的3D影片《一路向西》的影评写作过程。

当时因为日本导演北野武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明确地表示“3D技术只适合拍三级片”。紧接着情色电影《一路向西》在香港公映。一位媒体的编辑便让她去香港看这部电影,并结合北野武说过的这句话,写一个影评。

看完之后,她回家查证一些资料,比如3D技术的发展、香港曾上映的《肉蒲团》,以及与这部影片之间的关系与来龙去脉。这些工作虽然程序化一点,但是属于目的性较强的一种。

有时柏小莲也会有一些自己看了觉得好的片子想写,比如她去香港看《007 Skyfall》,因为喜欢,回来后她主动向编辑“报题”,认为可以配合《007 Skyfall》全球公映的新闻出一篇稿。柏小莲认为,这是她供稿的另一种形式,这种自发的写作跟其他稿件没太大差别。

“先了解总体范围需要多少字,然后确定观点,一篇文章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要讲什么内容。再细化一点,就是每一部分的关键词关键字。”柏小莲说,她的一篇影评基本按照这个思路写下来。

因为需要给网络媒体提供专栏,柏小莲经常需要“快速反应”。通常上午去香港看片。像《一路向西》,从她所在的深圳湾出发,到香港市中心,花费1到1个半小时,下午看完影片五六点钟返回,到家8点。查资料、构思、行文,晚上11点交稿。遇上春晚、香港金像奖这种节日晚会或凌晨转播节目,熬夜迅速出稿也是必须的。

与柏小莲的经历相似,很久不再给媒体供稿的前影评人张小北表示,以前为媒体写影评,基本是到了截稿前一个小时的时间坐下来,直接完稿。

柏小莲供稿的主要是平面媒体和网络两种。为两种媒体写稿,形式也大不一样。“平媒的读者年龄层次较大,写评论最好有事件叙述,而不是开篇就砸观点,语言表达要稳重。而给网络媒体供稿就需要轻松活泼,尽量使用短句。”

她觉得最舒服的写作,是跟编辑充分交流。“因为好编辑一句话就能让我茅塞顿开,迅速找到思路方向越写越嗨,成稿也会出乎意料的好”。

由于从事过记者行业,柏小莲认为写影评不仅要随时补充营养,紧跟热点,还要心存善意。“我自己有时候过于毒舌,每次都拜托编辑多提供一些更圆通更温厚的角度和方式给我,每次写作基本保持着对不同人的人生尽量给予善意的理解。”

影评人≠枪手

在中国内地,除去影评行业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社会回报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外,影评人在电影产业链上,于创作者与观众之间,也很少有一席之地。

有时影评与电影的联系也完全脱节,有时是影评人觉得电影创作者不专业,而拍电影的也觉得影评人坐井观天。至于影评人引导大众观影趣味一说,则更是妄谈。

影评到底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被称为全国为数甚少的全职影评人木卫二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从电影产业来说,影评就像商场的导购一样,起到介绍影片的作用。包括好莱坞的影评也是这种模式,他们通常会花一半篇幅给观众介绍电影的故事,某部电影是否好看,哪里值得一看。

另一种影评则是完全抛开票房外界的眼光等等,只针对电影本身,偏重批评。“两种影评的类型,跟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相关联”。

显然,国内影评与这两条基准线,要么对各种影片历史细节过度解读而偏离太远,要么以道德的名义“指向正确而流于俗套”。

令中国内地影评人身份尴尬的另一原因,则是红包影评现象,柏小莲介绍:“之前有说影评人有月入6万的传闻,有没有夸张我不清楚。但是一个片子在上映之前,电影的宣传方的确会拉一个影评人的单子,然后一个个去谈。比如有对稿量字数的要求,按稿量付钱。”虽然她自己从不写软文,但是却对这种选择表示理解。

木卫二也给出了同样的看法。“有需求就有动力。内地对票房的讨论是从《英雄》开始,在这些年才比较火,而影评热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本身整个环境收入水平太低,那么肯定会有一批人来接这种活,拿文字养活自己,这也是来钱最快的一种方式。”

当人们在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影评环境而呼吁时,作为《第十放映室》编导的张小北称不需要呼吁,“影评本身就是电影工业产业体系中的一环,目前中国电影产业本来就处于发展初期。一个产业体系,每人挣多少钱,由这个工业体系决定。这是电影产业的资源调配问题”。

但他认为,枪手不是影评人。“一个好的影评人,要懂电影史,对基本的电影艺术、技术方面要掌握,还得有比较好的文字跟口头表达能力。要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张小北介绍,他的朋友圈子,一般看片量不下于3000-5000部,“不是真正的喜欢和研究者根本做不到”。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发达的电影工业社会,影评人是一份可以终身从事的工作,并且在媒体行业中备受尊重,这在中国难以想象。在中国,全职从事影评写作维持个人生存,十分困难。

在写专栏方面收入并非如意的柏小莲与木卫二都表示,目前国内的这种稿酬大大赶不上物价水平,职业氛围也不足以给人安全感。

木卫二自己全职写影评,虽然自己的最低标准是千字五百以上,但对国内的稿酬水平始终不太满意,“不可能依靠这个挣钱”。

柏小莲也试图约固定专栏以求稳定,但是总体她认为自己是快乐的。“我把写作视为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就快乐。为了写作而去读书补充营养也一样,那是一种积累的快乐。”

影评环境虽然不济,影评人们似乎并不介意。木卫二称,“早几十年,电影人是通过写影评来积累自己的经验。我觉得对爱电影的人来说,这很重要”。

这种快乐,更像一种生活方式,有时来自专门喜好他们影评文风的读者。木卫二称,去年,他对滥片的批评比较粗暴,但是也有自己固定的读者,有时他们会在微博上表达一下喜爱,以前有网友也写信给他。

而作为一个影评人,他自己更欣赏素材充足,能旁征博引的文章,“作者有时虽然比普通观众看得更多,但未必要用专业术语,未必用比较娱乐的文风,在嬉笑怒骂之中又富有专业素养,加之好的文笔基础就十分完美了”。

柏小莲欣赏的影评,“不光是不依靠商业机构,也不能屈从大众,我比较欣赏那些在《失恋33天》和《泰囧》大热的时候提出一些中肯批评意见的影评人”。

在影评人看来,生活与电影之间,他们宁可以真我面对外界,给自己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这种空间,有时是一本书、一部好片、一个同道。有时这些小小空间,能最终连成一片,形成自己另一层意义的生活。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秋季观后感300字下一篇:项目经理及各部门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