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读后感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哈利·波特》读后感(精选8篇)

《哈利·波特》读后感 篇1

我是一个多么喜爱友爱、和平、团结的人啊,惜乎现实中好像永远只有我一个人如此而已。

我们这些地球的孩子曾被归之于“游戏一代”,因为我们愿意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键盘鼠标或者电视屏幕前,而不是花在读书上。

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与邪恶的巫师进行着卓绝的斗争,就如在第四部中提到伏地魔复活了,与被他带进来的哈利·波特进行搏斗,虽然哈利·波特不及伏地魔法厉害,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邓不利多的帮助逃出来,但是哈利·波特勇于面对邪恶的伏地魔并与之决斗,毫不畏惧,敢于“亮剑”。

天呀!哈利·波特真勇敢!

记忆中有这样的印象,曾经有文章这样写道:“如果一个外星人在20世纪90年代末来到地球,他会发现:一套关于寄宿学校中的魔法男孩的系列丛书抓住了地球人孩子的心。这套风靡全球的丛书讲述的是,魔法世界里的好孩子和朋友们如何对抗邪恶的成人魔法师及其随从的故事,而男主人公的名字叫作:哈利·波特。”

正基于此,我们如此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地阅读《哈利·波特》,也许是因为我们这“游戏一代”愿意认为这世界上除了惊心动魄的奇迹和变换莫测的魔法空间以外,什么都不是真的。

《哈利·波特》不仅抓住了全世界孩子的心,甚至是许多成年人也趋之若鹜。不仅父母们出于对孩子所产生的浓厚兴趣来读它们,据说不少年轻的职业人士出于自己的兴趣也开始读这些书,正是这些促使《哈利·波特》的出版商制作出特制封面的“成人”阅读版本。虽然,这些版本的销售量明显地低于儿童版,但是乐于承认阅读过这套丛书的成年人比例还是相当惊人的。

那些五彩缤纷、奇妙丰富的想象——鬼魂们要开忌辰晚会啦,在二楼女生盥洗室居住的哭泣的桃金娘是个自卑的冤魂啦,还有蜘蛛阿拉戈克突然成了庞然大物,居然还能与人顺利地进行交谈;恶贯满盈的伏地魔的一丝阴魂就隐藏在汤姆·里德尔的日记本里;曼德拉草是一些哇哇叫喊的小娃娃,它们长大成人了制成药水,就能使石化的人起死回生!神奇的复方汤剂能把你变成另外一个人……

光怪陆离,诡谲离奇,同时又是这样幽默诙谐,这样饶有情趣,怎么不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为作者超人的想象力而惊叹不已。还有书中那种悬念,有的“哈迷”小读者跟我交流说,每到书要结束的时候,简直就是触目惊心,惊心动魄。有时候觉得很恐怖、很阴森,但又有着希望和期待,便会不断被吸引着我们继续看下去。

《哈利·波特》书中的小主人公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身上所具有的英勇、友爱和诚实等优秀品质是当今社会应当提倡的(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而以伏地魔为首的邪恶势力所代表的贪婪、凶残和懦弱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比。美与丑泾渭分明,善与恶是势不两立,故而哈利·波特们不存在妥协的可能性。

所以,在如今这个网络连接全世界、道德观念渐渐沦丧的社会里,这些来自异邦的可爱的小英雄自然就会受到人们的热烈拥戴。

事实上,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世风逐渐日下、人心逐渐不古、道德逐渐沦丧的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对以前所坚信不移的传统道德标准与良好文明风尚产生了怀疑及反思。真假黑白、是非曲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起来。于是,我们这些“游戏一代”寄情于美好空泛的动漫田地,游离于头脑中的魔法世界……

《哈利·波特》读后感 篇2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上映的10年间,哈利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影院海报、时尚杂志、电视画面的醒目位置,他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也“一夜成名”,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回顾10年来每一部《哈利·波特》电影,人们会发现,丹尼尔已从一个圆脸的1 1岁儿童,变成棱角分明的21岁青年,而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茨早已褪去青涩,变得成熟优雅。当哈利和伙伴们已经长大,热爱《哈利·波特》小说和电影的孩子们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其实,主人公哈利在魔法世界中的成长轨迹,正是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写照:他在魔法课上遇到的困难,和孩子们在学校中面对的问题何其相似;他对自我的怀疑,对伏地魔的恐惧,这些成长中的经历和挣扎令人感同身受;他对亲情的渴望,对友谊的忠诚,对爱情的懵懂也能引起每位观影者的心灵共鸣。正因为如此,哈利让你感觉很近,因为你我都要在纷繁的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战胜困难,追寻美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哈利·波特》的小说还是电影,都是一本本成长的记录,在阅读或观影中,每个读者或观众都重新体验着成长。而哈利历经磨难获得胜利的圆满结局,也给了人们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中新的希望。在如梦似幻的魔法世界中,人们可以看到对家庭价值的肯定,对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秩序的重建,这正是我们在生活中所渴望与追寻的东西。

电影哈利·波特驾到 篇3

正如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寻找影片主角哈利的扮演者不知踏破多少双铁鞋。导演克里斯哥伦布认为:“我们不仅要求相貌相似,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表达出哈利的内涵。哈利从小就失去父母,和一群讨厌的‘麻瓜’住在一起,而他对自己的身世并不知情。当他从小小的棚屋走出来后,他开始了寻访身世之旅,他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父母是谁?想知道他为什么会活在巫师的世界里?这对于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复杂的事情。所以扮演哈利的演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内涵和深度,他得把哈利机灵和忧郁并存的气质完美地表现出来。我们所遇到的孩子基本上都不具备这样的气质,直到碰到了丹尼尔·拉德克利夫。”

从2000年初起,面试了几千个孩子,仍然没找到最佳人选。终于在6个月后的一天,制片人大卫·霍曼和编剧史蒂文·科纳维斯去一家影院,发现了坐在过道旁边的丹尼尔·拉德克利夫。霍曼说:“我当时真是呆住了,仿佛哈利就在我面前。更巧的是,通过询问发现我还认得丹尼尔的父亲,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制作组就给他父亲打了电话并正式约见了‘哈利·波特’。”丹尼尔·拉德克利夫曾在BBC电视台根据狄更斯小说改编的电影《大卫·科波菲尔》中扮演童年时的科波菲尔,拍《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也正好11岁。能担此重任,是丹尼尔一生中最令人激动的事情,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电影与小说的差距

哈利的故事是典型的童话故事,有一点点浪漫,有一点点神秘,还有一点点教育性。对孩子们来说,他们可没想过那么多,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简单得很。而这样的童真,正是一群大人想从原著中挖出的宝藏。

担任该片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今年43岁,曾导演过轰动一时的《小鬼当家》和《窈窕奶爸》两部影片。3年前,受女儿的影响他开始接触罗琳的书,并疯狂地爱上了哈利·波特。他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之所以选中我做导演也是因为我力求影片忠实于原著。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一本小说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又何必多此一举对它删删减减呢?有一些人向我建议影片的拍摄不必跟着小说的结构走;还有些人建议把小说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内容结合起来拍成一部影片;另一些人则建议把小说的背景换成美国或是把其中的一些主角换成美国人,实际上这些做法完全没有必要,保持原汁原味才是最重要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拍摄已经顺利完成,也即将播出,现在就等着影片播出后观众们的评论了。制片人大卫·霍曼表示:“我们已经力求影片表现出原著的精神了,我希望观众们和我们一样,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这部影片。”

魔法国度令人期待

刚开始,要找到霍格华兹魔法学校的原型是件特别困难的事。另一制片人格瑞(曾因执导《甘地》和《英国病人》等著名影片获最佳艺术指导学术奖)说:“我们走遍了整个英国,留意几乎所有影片中曾经出现的老房子,发现它们大都属于十八十九世纪,与小说中始建于1497年的霍格华兹魔法学校相去甚远。”几经周折,始建于1093年、1100年的达拉谟大教堂、格洛斯特大教堂,以及牛津大学古老的基督教教堂、神学院、图书馆,成为了霍格华兹魔法学校的教室、古城堡、医院以及图书馆。此外,魔法学校的其他设施又必须转移到英国国家修道院拍摄完成。剧中,澳大利亚驻伦敦高级海滨管理委员会变成了精灵们的藏身之地,伦敦动物园则是哈利与大毒蛇交流的地方,就连11世纪时诺森伯兰公爵居住的城堡也被电影剧组借用。

如此精挑细选,终于获得了回报。当原作者罗琳走进搭好的布景时,完全惊呆了,因为所有的物品都和她书中所描述的一模一样。想想看,当心目中的美妙世界突然真实地呈现在面前,会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就拿魁地奇运动来说,按照书中描述,魁地奇体育场的所有观众席和场上门柱都悬浮于地面50英尺以上,仅就这个背景就制作得相当困难,更不用说还需要在空中进行一场真正的魁地奇比赛——既有观看比赛的观众,还要有骑着扫帚在空中比赛的两队队员。所以,连罗琳本人对这个场景也非常期待,她说:“我最想看的就是这个画面了,因为我已经在脑海里设想过这个画面9年了,到最后我还是要和读者们一起知道最终的效果。”

原作者罗琳亲力亲为

在电影制作上,还得让作者罗琳自己来决定。导演克里斯哥伦布说:“罗琳对制作的细节一丝不苟,她会告诉你在巫师的世界里,哪些颜色该用,哪些颜色不该用。尽管如此,你的思维也绝不会受到限制,因为通过她的描述,你仿佛置身于那神奇的魔法世界中。”

制片人格瑞也对罗琳的认真态度表示了赞赏,他说:“罗琳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她亲手画出了一幅整个魔法世界的地图,我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靠了这张地图才得以展开。”

此外,罗琳对演员的指导也是不遗余力,因为她对每一个角色的熟悉程度不是任何一个演员所能比的,只有她才能真正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在《与J.K.罗琳对话》的文章中,她写到:“我书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来历,我要是把所有的细节都写出来,可能每本书都会有百科全书那么厚了。”

可想而知,要是没有罗琳的帮助,在屏幕上重现书中的奇异世界是多么的困难。(洪丹译自美《名利场》)

《哈利波特》读后感 篇4

一个瘦弱、带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手持一根魔棒,把你带入那“梦幻般的魔法世界”里。他就是我们的小巫师—“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这本书中,作者把我们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变成了事实。以“哈利波特”为主人公,有巫师、精灵、鬼魂、怪兽、龙、邪恶、正义。从这几部书来看,可以体现出对朋友的友情、老师的尊敬、面对困难和邪恶永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拥有了这些,他们就一次又一次的逃过难关。“哈利波特”这几部书讲述了他与他两个最好的朋友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发生的故事。在那里记载着他们一起战斗、一起共享快乐、一起分忧困扰的点点滴滴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在那个魔法世界里住满了巫师,有老有少。猫头鹰当信差。杯子、帽子、信刊都自己开口说话。飞天扫帚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多的都可以和天上的鸟相比,骑着它可以快速飞行,不到几分钟就可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西洋棋会听从主人的话,主人让它到哪它就会到哪。命令—G,自己就会挪动。画像里的人是活的,他们可以谈话、还可以跳出自己的像框到别的像框里。城堡里有许多的鬼魂,他们可以游动、可以谈话、可以挪动城堡里的任何东西、还可以穿透任何物体、有时还搞恶作剧(皮皮鬼)。还有许多都是那么的神奇!怪不得我们的哈利波特小魔法师会风靡整个魔法世界。

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们(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他们面对邪恶和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让我始终难忘。他们始终有一个信念:“我们要战胜一切,战胜邪恶,用我们学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识来战胜我们的敌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可以战胜邪恶,正义永远战胜邪恶”。有了这个信念,他们总会胜利,因为邪恶总是斗不过正义的。

我也很佩服作者JK罗琳,她运用魔幻小说写出生动的“哈利波特”,又运用哈利波特的朋友、老师和这个魔法世界,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感动得流泪的就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才真正表露出了哈利波特与罗恩和赫敏的真实的友情。当他们在一起战胜了一切的难关时,又发生了一些事......最后哈利波特已决定他要去找他的姑妈一家人,接着再去找魂器。罗恩和赫敏知道以后,他们就决定陪同哈利波特一起战斗。从这段中我读出了真正的友谊,那就是“为了朋友、为了拯救这个魔法世界,不惜一切代价。”这才叫真正的友谊。

《哈利·波特》英语读后感 篇5

J.K.Rowing has written seven books about Harry Potter, This is the last book about Harry Potter. In the first six books, we know Harry Potter, Ron Weasley and Hermione Granger are three good friends, they studied in Hogwarts Magic School. After a period of studying, they left school and travelled everywhere. Because after Harry was born, a bad man called Lord Voldemort wanted to kill him only for a prophesy, so they run away.

On their way, a lot of dangerous things happened but their friendship were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During their traveling, some of their friends died like Alastor Moody, House-elf Dobby, Nymphadora Tonks, even Ron’s brother Feed Weasley died too.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Lord Voldemort killed himself , because he wanted to kill Harry and give a killing Curse to Harry , but the killing Curse on himself, so he killed himself.

The story has a happily ending, Harry married Ginny Wealey, Ron’s sister. They had three children-two sons and one daughter. Ron worried Hermione they had one son and one daughter. And the Magic world was space and tranquility.

I was moved when I read the story of professor Severus Snape. He was born in a bad family. His father often beat his wife. So Severus Snape felt very inferior for that. When Severus Snape was ten years old, he met Lily Evans and fell to love with her. Not in purpose, Severus abused Lily as a “Mudblood” , Lily was very angry and never excused him. Later, Lily married with James Potter. They had a son called Harry Potter. Because of the prophesy, Lord Voldomord wanted to kill Potter’s family. Severus Snape asked Dcmbledore to save Potter’s family. Sadly Lily and James was Killed.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save Harry Potter, Severus Snape became a two-sided spy until he died.

I think Severus Snape is a hero. He was brave, firm and persistent. He was sacrifice himself for love. I admirable him very much.

哈利波特读后感 篇6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游子吟》写出了无数母亲对儿女们无边的爱,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一片赤诚之心。是啊,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人世间最值得回报的人,莫过于母亲!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在这十二年的时间里,母爱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的身边,我要感谢您―母亲,感谢您赐予我生命,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

还记得吗?我五六岁的时候,因为我的体质差,经常发烧,而且多数是在夜里。每当我一发烧,您就着急得不得了,连忙起床,衣服也顾不得披一件,就赶快给我找药让我服下,然后坐在我身边,用棉球蘸着酒精擦我的额头、手心等处。您每隔几分钟擦一次,而且不间断地为我测量体温,。就这样直到我的烧退了点您才安心躺下,而这时常常是天也快亮了,第二天一早您又背着我去医院。看着您熬红的眼睛和疲倦的面容,我的心里难过极了。

母亲,您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而且还教会我怎么做人,教会我向困难挑战,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那次,是我上五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当小组长,这是我第一次当组长,所以我很怕,怕自己做不好,便一直不高兴,不想干。回到家,您看到我闷闷不乐的样子,就问我原因。我于是把事情告诉了您,并让您给老师说一声。您听后安慰我说:“别怕,老师既然选你

当,说明老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再说,这也是个锻炼的机会,要相信自己,只要有信心一定能做好,不如你先试试,如果做不好再给老师说。”后来在您的鼓励下,我努力去做,结果做得很好,还被评为优秀小组长。

啊!妈妈,谢谢您十二年来为我无私的奉献,谢谢您十二年来给我深深的教诲,没有您就没有女儿的健康成长;没有您,就没有女儿的次次进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以方寸之心回报春天温暖的光辉,花儿以美丽的笑容报答雨露的滋润沐浴。妈妈,亲爱的妈妈,女儿将把一颗赤诚的心献给您,她会永远爱着您,永远祝福您!

《哈利·波特》读后感 篇7

很多学者不想把罗琳的作品归属于儿童文学。读原因是, 作者最开始的读者定位虽然是是儿童, 但将它的某些描写并不适合儿童观看。书中美化了“好巫师”的所作所为, 比如说, 做错事不必负责, 因为是其他人先对他不好。类似这样的内容, 在书中充斥, 对于破坏校规、法则之类的事, 对“哈利.波特”而言, 更是家常便饭, 永远都有理由, 无须负责, 更不必受罚。同时书中复仇、死亡的信息太过可怕, 一些大恶魔虐待好巫师的内容, 写得太过清楚与露骨。这在成人看来, 也许只能一笑而过。但对于正在接受事物的孩子, 可能会给他们传递错误的信息。

就成长小说而言, “过程”这个字眼很重要——它写的应该是一段成长的过程。而人的成长过程, 即便是在少年时期, 也充满了无序与复杂。成长小说就是将这样一个过程极为真实地和盘托出。在这一点上, 它与纯粹的儿童文学明显地区别开来了:儿童文学是要讲禁忌的, 许多所谓的“阴暗面”的东西, 不宜在儿童文学中展示。而成长小说却能甩掉这些所谓的“分寸”、“尺度”, 进行大胆甚至是放肆的书写。这是一种更放得开, 更无禁忌的文体。在本质上, 在对生活取舍的原则上, 它更接近于成人文学, 甚至可以说, 与成人文学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完全的天真活泼的儿童, 到拥有成熟性格、思维的青年, 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 尤其是精神上, 我们的主人公哈利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成长的阵痛。第七部中那段艰难的逃亡生活, 和挚友的丑陋的争吵, 真挚的爱情描写, 至亲好友的惨叫和死亡, 为了所有人而坦然赴死的心境, 无论是谁, 在经历过这些之后都不可能不成长。

《哈利·波特》系列一开始, 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美好的魔法世界。哈利经过10年平淡无奇的麻瓜生活之后发现自己是一个出了名的巫师, 并被巫师学校录取, 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 从而引发了一段奇异的成长旅程。感觉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只知道冒险的刺激和乐趣。然而, 伴随着随着哈利的成长, 他开始感受到魔法世界的残酷以及人物命运的悲剧。刻骨的仇恨扭曲着他的心灵, 他一次次的冲动、犯错。年少的哈利同时面对内心的折磨和外界的误解和敌意, 更不用说来自黑暗势力无休止的死亡威胁。同时, 随着青春期以及后来更漫长的人生岁月的到来, 儿童的心理侧重必然会发生移位和变更。哈利的那种焦躁, 不信, 他发脾气的原因, 他内心的压抑和郁闷……都是青春期年龄特点。最后, 他的鲁莽让他失去了教父, 但也让他学会了很多:忍耐、克制、决断、如何处理个人情感、区分幻想与现实、领导团队、敢于承认错误、在犯了致命错误的时候如何尽可能减少损失。哈利逐渐剥离天真童稚幻想转而以成熟的心态坦然处世, 剥离浮尘积淀更多的思想并付诸于行为或自我感受。这个阶段哈利不再浮躁, 懂得自己该做什么以及如何把握明天。

成长其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正如《混血王子》系列所展现的, 既有你主观的焦虑和猜疑, 也有客观的复杂与黑暗。如果说《火焰杯》直击个人英雄主义的破灭 (因为英雄们往往是被更强大的力量所塑造和操纵的) 、《凤凰社》揭示政治的真面目 (无论乌姆里奇还是魔法部) , 那么《混血王子》至少让三人组的一只脚踏上了社会。在这里, 非黑即白的二元逻辑已经不再管用:为了生存需要努力给自己的阵营争取“中间派” (霍拉斯) , 你相信的人也一样会“别有用心”地控制你 (邓不利多) 甚至让你为这份信任付出沉重的代价 (“混血王子”用过的教科书) 。从天真到信仰, 从勇气到爱, 多少人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多少曾经的美好。……成长是很痛的。

纵观整个哈利的成长过程,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的青春期综合症, 包括焦虑、多疑、渴望自由、渴望爱情等。尽管现实是残酷的, 但并不是绝望的、一文不值的。在经历和面对种种残酷的经历之后, 哈利和书中许许多多朝气蓬勃的孩子们逐渐长大了, 不管未来充满险恶还是一帆风顺, 他们都有足够的心里准备去认真面对, 这正是残酷的最终意义所在。哈利·波特系列呈现给我们的并不是单一的成长轨迹。哈利要学会承担巨大的责任, 罗恩要学会自信, 赫敏要学会包容, 纳威要学会勇敢。

哈利波特与密室 篇8

在上一集《哈利 波特与魔法石》中,哈利被引入一个神奇莫测的魔法世界中,在大开眼界的同时,年幼的哈利也不得不面对他生命中最险恶的敌人——伏地魔,在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后,哈利凭借父母给予他的爱和自己的勇气,击退了这个魔法界的大魔头……转眼间,哈利在霍格活茨魔法学校第一年的学习顺利结束了,对于哈利而言,离开这个刚刚熟悉的魔法世界,回到女贞路的德斯礼家去,简直是件最痛苦的事情,他不得不去忍受一个暑假他刻薄的佩妮姨妈和蛮横的弗农姨夫喋喋不休的唠叨和监管。

也许是出于对哈处魔法的忌惮,整个暑假都快过去了,德斯礼一家除了不允许哈利做他的魔法作业外,几乎没有太为难他。但是哈利还是觉得很苦恼,因为他在霍格活茨最好的两个朋友——赫敏和罗恩似乎已经把他忘记了,三个好朋友说好要在暑假写信保持联系,哈利不停地给两个朋友写信,但是直到现在,他去还没有接到一封回信。

就在假期马上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名叫多比的小精灵突然出现在哈利的卧室中,它警告哈利,回到霍格活茨将会有可怕的事情降临,哈利会有生命危险!为了保全哈咱的性命,多比截留了所有赫敏和罗恩给哈利的回信——他以为这样哈利就会出于对朋友的失望而不再返回霍格活茨上学,可是哈利坚持要回到霍格沃去,为了阻止哈利,多比在麻瓜世界使用了魔法大闹德斯礼一家,结果哈利耽误了返回霍格沃茨的专列,就在他心急如焚的时候,好朋友罗恩驾着一辆施了魔法的飞车来救驾了,费尽周折,他们终于得以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赶回学校。

而此时,哈利上个学期击溃伏地魔的英雄行为已经在霍格沃茨和整个魔法世界广为传播,哈利突然为成了众人瞩目的中心,有个风吹草动,他就可能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偏偏新上任的黑魔法防御课教授洛哈特(肯尼斯 布拉纳)也是个爱出风头的人物,尤其喜欢明里暗里地刁难一个哈利,然后把自己标榜成为霍格沃茨真正的大英雄。

果然和精灵多比预言的一样,新学期开始没多久,霍格沃茨就频频出现恐怖神秘的事件——几个落单的学生和守门人的猫受到某种可怕的力量的攻击而石化,而哈利的耳边,也时常有一个幽灵般声音响起,告诉他:霍格沃茨的密室之门被打开,邪恶力量的后嗣将会对学校里的泥巴种(即父母不是巫师的学生)进行报复……

一时间霍格沃茨人心惶惶,由于能听得懂蛇的语言,哈利被怀疑是那个传说中邪恶力量的后嗣,围在身边的朋友们也纷纷开始置疑哈利,只有赫敏和罗恩,始终对哈利寄予着百分之百的信任,然后有一天,赫敏也被一遭到了神秘力量的攻击,一向热衷于自吹自擂的洛哈特教授显出懦夫的本性,临阵退缩,只有罗恩坚定地和哈利站在一起对抗着邪恶力量,哈利知道,为了保护他热爱的霍洛沃学校为了拯救和他生死与共的好朋友,也为了洗清加在自己头上的种种怀疑,他必须有所行动了,可是,他面对的敌人究竟是谁?他隐藏在哪里?他的目的又 是什么?哈利陷入一团迷雾中……

花絮

由于片中一些比较骇人的场面,华纳公司曾十分担心影片被划为PG-13级,这样他们在影片上映后同期推出的波特玩具销量将会大打折扣,别小看这些玩具,前年它们为华纳公司带来了超过5亿美了的进帐!它们的最主要购买群体为7到11岁的儿童。

作为一名父亲,导演哥伦布曾对观众们发出这样的警告:“唱票你们带着自己7岁甚至比7岁还小的孩子来看这部片子,请一定要确保他们有能力分辨他们看的是什么。”在原著小说的插图里,小精灵多比穿着一个茶巾改成的、面口袋似的破旧衣服,尖头尖脑,顽皮可爱,像只小老鼠多过像精灵,和影片里的形象差距不小。

影片中的大部分室内场景都是在伦敦郊外一个由废弃机场改造的摄影棚内完成,据说这个位置隐秘的机场内共有22个摄影棚,而《哈利 波特》的剧组就包下了其中的17个。为了拍摄罗恩和波特开着飞天汽车赶去魔法学校一幕,剧组共动用了14辆一模一样的老爷车,以应付不同角度的拍摄需要。

为了凸现了洛哈特教授的爱慕虚荣,导演哥伦布和原作者罗琳女士一起逆命题后,为这个角色亲自设计了各种以丝绸服饰为主的造型,色彩华贵艳丽中又透出一种世俗浮华的味道。

为了奖励丹尼尔在第一集中的出色表现,华纳公司送给丹尼尔一个他梦寐以求的电子游戏软件,虽然价值只有区区10英镑,但却让丹尼尔着实激动了半天。

在霍格沃茨学生宿舍走廊里出现的那些会动的画像,据说画里的人物都是以剧组就地取材,以各位幕后工作人员,比如剧务、灯光师、化妆师等等为模特绘制的。随着电影一部接一部推出,众多的波特迷们等待着罗琳的第五部《哈利 波特》小说问世也是等得心焦,这部已经定名为《哈利 波特与凤凰的命令》的小说,最新的说法,将会在今年6月份正式出版。

上一篇:苍山之旅小学作文400字下一篇:电梯交叉检查制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