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建议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建议(精选12篇)

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建议 篇1

学校食堂、超市的监管建议

近几年各校食堂、超市的财务管理普遍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将收取的学生伙食费、承包费在食堂单独建账,未纳入学校大账统一核算,也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逃避了财政监督;二是将食堂、超市作为学校新的“创收渠道”,其盈余款被用于教职工的福利性支出,在食堂账的“伙食支出”中违规列支教职工的伙食费、学校招待费、礼品费、交通费等;三是食堂、超市收入支出票据管理不规范,没有经办人、验收人和审批人签名,货物采购、验收未实行双人采购等内部制约制度;四是学校食堂、超市用的大宗设备,如锅炉、冰箱、消毒柜等属于政府采购目录内的物品,本应严格按集中采购要求组织采购,却未经市政府采购办审批而自行购置;五是师生上缴的伙食费,应按“收支两条线”原则及时全额缴存食堂专用银行账户,而一些学校却直接用于食堂支出,坐收坐支伙食费收入。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超市的财务收支活动,扫除财务管理盲区,严肃财经纪律,建议:一是学校食堂、超市要建立校长负责制,财务活动由校财务部门统一核算,财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上岗培训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法》的规定,以如实反映学校食堂、超市的财务收支情况,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二是学校办食堂、超市应遵循“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的原则,从维护学生利益、减轻家长负担出发,建立健全食堂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食堂成本开支范围,规范伙食价格,力求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真正使学校食堂成为全体师生享受质优价廉营养餐的服务窗口,给学生更多实惠;三是有关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超市日常财务活动的管理,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和抽查,促进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使得执法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监管不再有盲区。

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建议 篇2

文件要求,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建筑工地食堂许可管理, 按照《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许可条件和程序, 审查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证》。对于申请开办食堂的建筑工地, 应当要求其提供符合规定的用房、科学合理的流程布局, 配备加工制作和消毒等设施设备, 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等。对未办理许可证经营的, 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理。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要督促建筑工地食堂落实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和采购索证索票制度, 不得采购和使用《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减少加工制作高风险食品;要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工制作食品, 严防食品交叉污染;要加强对建筑工地食堂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监管, 加强厨房设施、设备的检查;要针对建筑工地食堂加工制作的重点食品品种进行抽样检验。严厉查处建筑工地食堂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对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违法案件, 要依法加大处罚力度;构成犯罪的, 移交司法机关从严惩处。

职业学校食堂托管有效监管的探讨 篇3

关键词:食堂 托管 监管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食堂作为学校后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化改革先锋的角色,因而饮食服务团队的专业化是学校食堂发展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指引意见,一方面推动食堂的社会化改革,另一方面也规范改革进程。《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浙教计〔2012〕2号)提出:“鼓励有条件市、县(市、区)组建独资后勤实体,对辖区内的食堂实行统一经营,规范服务。通过竞争择优方式委托有实力、声誉良好的社会餐饮企业托管服务……凡实行托管服务和餐饮配送等外包服务的学校,必须签订规范合同,明确双方权益和责任,合理确定服务期限,对卫生、质量、价格、利益空间等载明实质性条款。”

许多职校通过引进优秀的社会餐饮管理企业,借助其在效率、保管、采购、制售等方面都有成熟的经验,既能使食堂的各个方面的质量得到提高,又极大地节约了学校的运行成本。然而,食堂工作是学校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若不能进行有效监管,很容易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和声誉,甚至危及广大师生的宝贵生命。因此,如何对食堂托管行为进行规范,有效规避其带来的风险,考验着学校管理层的智慧,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探讨。

一、食堂托管的风险

1.食物中毒的风险

食品安全工作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食品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学校的食物中毒事件也不少。其主要原因就是食堂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安全措施不到位,食堂管理各环节仍有疏漏。

2.员工不良行为的风险

经营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聘请一些临时工,大多还是外来民工,流动性大。这类员工素质不高,文明行为习惯较差,服务意识淡薄,甚至会造成员工与师生的直间冲突,大大降低师生对食堂的满意度,甚至对学校的声誉造成影响。

3.食堂财产损失的风险

食堂托管经营的时限比较短,多为1~3年,托管的经营企业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少会花较大财力在硬件上做文章,而且对原有的硬件设施设备不加爱惜,不规范使用,甚至对其进行掠夺性使用,从而使学校蒙受损失。

二、如何对托管食堂进行有效监管

1.选择专业而优质的团队

引入专业而优质的餐饮服务企业是对托管食堂进行有效监管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要规范操作,依法办事。建立完善托管相关制度,尤其要严格把关,多方考察,全面审核,保证公开、公平、合法、合理,把食堂托管给信誉良好、经验丰富、资质过硬、让师生满意度较高的餐饮企业。

2.树立托管餐饮企业正确的意识

树立托管餐饮企业正确的意识,是加强托管有效监管的必要手段。

(1)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民以食为本,食以安为先。安全问题无小事,一出问题就是大事,马虎不得,疏忽不得。所以食品安全是托管食堂监管的重点,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是诸多正确意识的基础。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人员安全和食品安全两方面。一方面,要对食堂员工进行有效的食品卫生安全培训,使员工树立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另一方面,学校要切实加强监管工作,除食品安全外,也得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和燃气用电等安全,要严禁冬季节假日食堂值班人员的煤炉烤火取暖等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的不良行为,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确保食堂工作安全有序。

(2)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诸多正确意识的核心,食堂就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服务是食堂运作的根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这是食堂工作的主旋律。学校要充分了解广大师生对食堂工作尤其对饮食方面的需求,及时与托管餐饮企业沟通落实,强化服务意识。可充分发挥职校师资的培训优势,协同托管餐饮企业对食堂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结合星级员工的评比及外出交流学习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3)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诸多正确意识的主体,贯穿食堂工作的方方面面。没有责任意识肯定是做不好工作的,我们要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努力使食堂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把食堂工作进行合理分工,条块结合,每项工作确定责任人,并签订责任状,分工合作,明确职责,有奖有罚,奖勤罚懒。可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对员工的好建议给予一定奖励,并设学期与学年目标考核奖,激励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只要责任意识到位,就会大大降低食堂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

3.实行食堂的精细化监管

精细化监管是对托管食堂监管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对食堂监管制度化、具体化。重视日常动态管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台账,及时反馈,及时整改。譬如,严把学校食堂食品进货关,要100%参与食品配送工程,签订配送合同,规范配送票据,规范留样,规范操作。其次,学校的有关人员要切实参与到食堂消费中去,通过直观的感受去加强食堂的监管工作。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对价格的监管,食堂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职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动量大,对餐饮的要求比较高,但他们还属于较低消费群体,家庭经济条件不一,不少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学校应严格控制食堂的利润空间。食堂应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并做到饮食多样化,保证高中低各档菜肴的合理比例,以适合各类学生就餐。

4.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

完善的监管制度是加强食堂有效监管的前提。监管制度包括食堂生产规范、服务承诺、考核标准、处罚机制等。学校与经营企业应通过签订详尽的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还应切实加强相关人员的制度执行力,并使食堂监管工作透明化,防止腐败现象产生。

5.多层面参与监管

食堂的监管应该是多层面、全员参与的行为,而不应局限于某特定部门、少数人的独立行动。着力“阳光厨房”建设,阳光厨房是让消费者实时看到菜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的一项工程,让消费者实时直观地看到切配间、烹饪间、凉菜间、餐用具洗消间等重点区域硬件条件和现场操作。在食堂公共场所及重要区域设立监控,有线网络连接监控设施,便于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师生能对食堂工作动态实时掌握,有效监管。另外,学校应该成立膳管会,成员应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代表等。膳管会成员除日常参与监管外,还应定期不定期对食堂各环节进行考核抽查,并每月对食堂进行考评。考评表格及内容应精心设计,内容包括服务质量、环境卫生、食品餐具卫生、饭菜质量与价格等等,并附具体的意见与建议,将测评结果每月汇总公布,及时向食堂经营者反馈调查评价结果,公开食堂经营者整改措施及其承诺,促进食堂经营管理的提升。

6.做好应急预案工作

餐饮工作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食物中毒、经营企业因其他地方经营不善影响学校食堂后续经营等。因此,学校应制定应急保障预案,未雨绸缪。同时,还应适当加大应急保障工作建设投入,适当增加托管餐饮企业的保证金,并在经营过程中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确保当突发事件来临时能予以正确快速地解决。

学校食堂和学生营养餐监管总结 篇4

营养餐监管情况总结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国家推行的一项惠民工程,也是我县教育民生工程之一,为了确保新学期学生营养餐工作顺利推进,每年我局联合教育局开展春、秋两季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检查,从而强化安全意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真正打造成为民心工程。现将监督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检查方案

为切实做好每年春、秋两季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检查工作,每年都认真制定了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方案,成立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县教育局有关人员组成的专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二、召开会议、周密部署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县教育局每年都联合召开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就春、秋两季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检查工作进行了周密布署,同时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培训。我局每年都与学校签订《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

三、检查情况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教育局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按着“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抽调精兵强将,分XX个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辖区内(XX乡、镇)学校食品安全开展拉网式检查,按照《食品安全法》和《XX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餐饮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要求,逐项对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监督意见。

此次检查,共历时XX天,出动执法车辆共计XX台次,执法人员共计XX人次。检查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食堂共计XX家,其中中小学食堂XX家,幼儿园食堂

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的学校共有

家,其中初中

家,小学

家。执法人员制作《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份、《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份、签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

份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公开承诺书》

份。通过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降低了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几率,提高了学生在校就餐的安全性。

四、做得好的方面

1、大部分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和内部管理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各学校都建立了以校长(或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负责人。

2、学校领导重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专人管理,制度统一规范。

3、严把食材采购质量安全关,大宗食材做到统一配送,定点采购,并落实进货查验制度。

4、制订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大部分食堂工作环境清洁卫生,从业人员工作衣帽干净整洁。

5、建立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领取健康证书,做到了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体检合格证上岗。

6、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

7、清洗消毒。大部分学校食堂备有有效的洗涤消毒设施和餐具架,能够使餐具和炊具保持清洁。消毒用具与其他用具分开存放,消毒人员能够掌握消毒液消毒和高温消毒的基本消毒常识,餐具、炊具消毒效果能够达到规定要求。

8、大部分学校都能认真执行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坚持食品留样制度,食品留样大多基本规范。

9、各个学校对于营养餐改善计划的实施都十分重视,都配备了兼职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

五、存在的问题 略

六、下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学校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与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知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学校食堂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记录制度。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票据。

3、督促各学校要加强对食品供货商资质、经营范围和进货渠道的管理,严防假冒伪劣食品和食品原料进入校园,杜绝采购、使用散装食用油,发芽土豆。

4、加大对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力度。增加检查频次,加强对学校周边食品摊贩的管理,确保学生食品安全。

5、加大对中标企业的监管力度。实行动态的管理方式,针对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较多,师生反映强烈的生产、供货单位实施退出机制和黑名单制度,确保提供营养餐的生产、供货单位是最好的企业,确保营养餐改善计划好事办好。

6、与教育局继续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切实抓好问题整改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督查。及时督促、指导存在问题的学校、幼儿园,严格按照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强化措施,抓好整改。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要紧盯不放,直到风险排除,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确保我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体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年

对学校食堂建议书 篇5

据我们的观察,学校食堂所存在的问题绝不只是粮食浪费的问题。因为学校饭菜不合口味,越来越多的学生将盒饭或路边小吃带进学校,校园内的白色垃圾也与日俱增。然而食堂到底存在哪些不足呢?上周,我们对整个高一级做了一次调查,由每班班长或生活委员负责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和最讨厌的学校食堂菜,以及记录同学们对食堂的看法和改进的建议。我们共发出了14份问卷,根据9份有效答卷,现归纳和提出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从饭菜质量和口味来看:

1、菜式单一例如蒸水蛋这道菜,几乎每天都有。山珍海味亦会吃腻,更何况这么一道家常菜呢?对此,食堂应该定期更新一些菜式,换换口味。同学们提到的想吃的菜有:盐焗鸡,虾仁炒蛋,香酥鸡等。

另外,同学们普遍喜欢的食堂的菜有梅菜扣肉,香菇滑鸡,酸甜鱼,番茄炒蛋;普遍讨厌的有蒸水蛋,豆芽,红烧豆腐,卤水鸭。

2、口味单一从收回的答卷来看,普遍受欢迎的口味有咸,辣,清淡。所以,食堂应做好协调工作,例如每周做3、4道比较辣的菜;保留酸甜鱼这样的菜;汤做得咸淡适宜;粥里面适当加一些盐等。

3、荤素搭配不当。很多同学都提到学校食堂荤菜不够,好不容易盼来一道,又都是肥膘肉。因此,食堂应当注重荤素搭配,增加荤菜,提高荤菜质量。

4、蔬菜不新鲜。这也是同学们最反感的一点。长期以来,食堂的蔬菜都不尽人意:经常有黄(枯)菜叶;蔬菜没洗干净,有沙。此外,瓜果也不新鲜,如番茄的皮经常是又黑又烂的。前面所提到的豆芽,之所以不受欢迎,除了味道不好之外,也十分不新鲜,总是黑黑的。有同学提到,与其做这样的蔬菜,不如改作其他的菜。其实蔬菜不用太多,如果很新鲜,能让同学们满意,少一点也无妨。

5、汤太淡,豆浆掺水现象严重。我们认为食堂可以对豆浆、汤进行限量供应,提供优质产品。

6、饭又冷又硬。这也是食堂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除了适当提高米饭的质量外,食堂也应对饭做一定的保温措施。

7、鸡头太多。据同学们反映,关于鸡鸭的菜,头尾太多,影响了同学们进食的情绪。我们认为食堂不必将这些部分加入菜里。

8、经常吃隔夜饭菜。实际上这是由于吃饭的人数少于准备的饭菜所致,因为有部分同学未去食堂吃饭、食堂又不忍浪费才出现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无非就是提高饭菜质量,吸引同学们去食堂吃饭。

9、饭菜分量太少。有女生反映,食堂给的饭菜有时过少。也有不少同学反映吃不饱,打饭的阿姨又不肯多给一些。鉴于此,我们建议改自选窗口为加菜窗口,通过此窗口为同学们提供加菜服务,将不同的菜分成一小碟一小碟,按不同的价收费,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吃饱,又能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

10、早餐不够丰富。很多同学希望早餐能做得像宵夜一样丰富,有多种选择。

从非饭菜因素来看:

1、食堂工作人员态度欠佳。很多同学不喜欢阿姨的催促,也强烈要求打饭时阿姨们的口罩要戴好。

2、人太多,太拥挤。相信各位领导也知道,每到中午放学,学生们便会蜂拥般的奔向食堂,用不了几分钟,食堂内便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不走运的来晚了点,到最后连饭都吃不上。相当一部分同学因此而不去食堂吃饭。我们认为,食堂完全可以利用二楼的空间,将二楼也开发利用起来,以缓解一楼的压力。

3、地板太滑,尤其是在下雨天。希望食堂首先尽量避免油撒到地上,其次多用点洗洁精,将地面拖干净。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调查所得的结果。这次调查,许多同学都积极配合,踊跃发表看法和意见,虽然有些语句过激了点,但这表明同学们对学校食堂的改进仍抱有希望。同学们不止一次地向我们表示,他们非常希望学校食堂能够改进,能够越办越好。领导们,你们可曾发现教学楼楼梯间的垃圾桶里有越来越多的一次性饭盒?可曾知道同学们因吃路边小吃而使用了多少塑料袋?如果您知道了,您一定也会为环境而痛心。一份建议书还不足以将事情说清楚,如果您有时间,

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建议 篇6

(2007年6月12日)

郭勇飞

同志们: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是备受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胡锦涛总书记在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4月17日印发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山西省“十一五”食品放心工程规划》,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通过这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人民群众也比较满意。刚才,薛保岚局长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全面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我完全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加大食品安全基础工作力度

保障食品安全,一定要把各项基础性工作做好。一要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对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必须严格标准、严格核查。要严格食品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切实加强日常巡查,建立食品市场暗访制度,对降低条件生产经营的持证单位必须及时整顿,对故意不改和整顿不到位的要坚决予以吊证处理。二要严格规范食品安全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追溯管理制度、生产档案登记制度、农产品编码标准、产品标准管理制度,确保全程质量检测溯源信息的传递和追溯;继续实施食品卫生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以企业自检、消费者送检和执法部门抽检为主要形式的质量监测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食品质量卫生抽检和专项检测,加强日常监督,建立食品市场巡查、暗访、抽查、年审核查等制度,增强监管的有效性。要借鉴农村药品“两网”(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的成功经验,建立并完善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督网络。三要积极建立和健全信用机制。要探索建立以信用信息获得机制、管理机制、使用机制、发布机制以及企业申诉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体系,尽快构建部门、企业和社会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要建立畅通的信息举报、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要加快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征集、评价、披露、分类管理等制度,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档案,积极引导食品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四要推进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是全 2 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省政府把食品产业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的潜力产业,即是我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把扩大开放作为推进食品产业的主要动力,创新发展理念,大胆引进外资和吸引省外企业,促进我市食品资源优势与省外优势企业的联合,逐步建立并壮大我市自己的食品产业品牌,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名优产品。

二、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

要结合《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和《2007年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把好以下四关:一是要把好初级农产品生产关。要围绕农业投入品、农药残留、禽畜产品兽药残留、水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开展种植养殖环节专项整治。要继续做好培训教育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指导,促进“科学种田”,向农民普及安全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激素等知识,规范种植、养殖用药行为。二是要把好生产加工关。对已经获证企业但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生产必备条件不够完善、产品出厂检验得不到保证、卫生条件与规定要求相差较大的,责令其停产整顿、限期整改。经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对质量法制意识较强,切实履行法定质量义务,信守质量信誉,3 推动质量诚信自律机制形成,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企业,要给予大力扶持并鼓励其创建“质量诚信企业”。三是要把好流通关。要围绕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以及节日食品集散地、城乡结合部、加工作坊,开展流通环节专项整治,解决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重点检查肉类、粮食、水产品、豆制品、腌腊制品、酒类、罐头、饮品、糕点、食盐、营养保健品等与消费者生活关系密切的食品,加强对食品包装、标识、商标的整治和学校周边、儿童食品市场、居民集散地的食品专项整治。四是要把好消费关。要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注重引导消费,提高品位,保证安全,使有安全保证的食品抢占市场,使那些作坊式有隐患的不安全食品退出市场。要严格餐饮业、食堂卫生许可的审查条件,加强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和出入库索证、验收登记等制度,确保安全无事故。

三、加大食品放心工程的推行力度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西省“十一五”食品放心工程规划》对我省“十一五”期间食品放心工程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继续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工作,并继续做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今年除对各级政府部门进行综合评价外,还要对食品餐饮消费环节进行综合评价,为此,大家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 4 训。要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领导,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协调机制,通过采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常识,宣传各地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成果,营造人人关注、人人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好四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遏制食品安全群体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净化食品市场秩序。三是规范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和发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从搭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入手,及时向领导组办公室报送监管信息,领导组办公室要定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消费。

四、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组织领导力度

一要将食品安全纳入各级政府责任制考核范畴。各县(区、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今年市政府将把各县(区、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年终由市政府授权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按照《山西省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办法(试行)》进行考核评价。二是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对 5 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经常督查,分管领导要具体部署、抓好落实。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的组织协调作用,保证各部门既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行政,又注重协调与配合,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无缝隙监管。三是要不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抓好食品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希望。市政府今年将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积极推行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积极发挥政府“抓手”作用,加强对全市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齐心协力,分工负责。四是要继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坚持疏堵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对不合格的产品、违规生产加工行为进行曝光,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并加大处罚力度;对规模大、影响大、性质恶劣的案件,要严厉打击,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对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情况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作出评价,及时、准确了解各部门食品安全工作真实情况、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确保食品安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五、加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的保障力度

各级政府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政府的抓手,承担对辖区内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管工作,根据目前体制,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承担,2006年灵石、介休、寿阳、左权、祁县、平遥、榆次县(市、区)政府对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给予了一定的经费保障,尤其市灵石、介休分别投入8万元和5万元,2007年,各县(区、市)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的投入,把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要及时、足额拨付,保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市政府将把此项工作列为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予以考核,同时列为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虽然我们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广大市民的期望,与不断变化的形势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种养殖环节的污染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仍然存在非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使用的农药、兽药的现象。二是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治任务艰巨,突出表现在食品生产企业多、小、散、乱,作坊式生产,集贸式营销,不少企业不具备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三是食品流通秩序整顿仍需加强。食品市场以假充真、以劣充优的问题依然 7 存在,尤其是农村市场不规范,存在很多隐患。四是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宾馆、酒店、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薄弱,小吃店、路边摊点的环境卫生状况恶劣。五是监督体系有待加强。从全市来看,目前我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虽然得到了很大充实和加强,但是不断增加的食品安全监管对象和范围与有限的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特别是在如何安排足够的人力、物力从事经常性、专门性的食品安全检查和监察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从基层工作来看,还存在食品安全经费不足、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政策法规和食品安全管理知识欠缺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突出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四大环节,推进食品生产标准化、流通现代化、市场规范化、经营品牌化、监管法制化、信用普及化,强化监督管理,开展专项整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促进诚信建设,全面提高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建议 篇7

明确责任, 着重完善相关制度

该市现有中小学校638所, 在校师生近35万人, 其中高中7所, 职教中心1所, 初中53所, 小学602所。其中有129所学校建有学生食堂, 有超市或小卖部的学校共36所, 均办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教体局、食药监局等相关单位针对监管重点明确责任分工, 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细致部署, 责任目标分解到人, 认真制订完善相关的工作计划、宣传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等文件, 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建立学校突发卫生事件报告与应急机制。全市中小学校都制定了学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建立了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制度等, 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提高了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夯实基础, 全面提升软硬件水平

一是加强食堂硬件建设。借助省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程、中小学食堂等级量化评定的契机, 对邓州市一高、邓州市二高等8所学校的食堂进行全面改造, 已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一级学生食堂。二是建立食堂食品安全员制度, 做到全市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都实行了持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双证”上岗, 佩证作业、定期审验和体检。三是学校食堂从员人员业务培训常态化, 从根本上提高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开展餐饮器具消毒方法、常用消毒剂注意事项、学校幼儿园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等专业知识培训。

加强教育, 营造浓厚食品安全氛围

指导学校利用班队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 把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了学校的常规教育。通过办讲座、张贴画报、悬挂标语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学生识别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过期 (变质) 食品的常识。

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全市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月”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为主线, 将食品知识宣传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常抓不懈。2016年6月, 该市城区二中、城区三小、彭桥实验学校等校开展多场次“关爱学生成长、关注食品安全”宣传讲座活动。

通过校信通、班级微信群、QQ群等媒体对家长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通过新媒体推送食品安全知识和警示安全, 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

齐抓共管, 落实日常监管职责

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的建议 篇8

关键词: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建议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生存环境、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水平而设立的一种帮扶政策,也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事关扶贫大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为进一步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水平,确保精准发挥扶贫资金的政策效果,建议从扶贫资金运营全过程加强监管。

事前管理做到“四个精准”。一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贫困对象不准、情况不清、扶贫资金指向不明的问题,造成“撒胡椒面”,甚至出现“扶富不扶贫”等现象。要精准确定扶贫对象,严格按照中央扶贫标准、地方扶贫标准,识别认定农村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初选对象后要在乡(镇)、村公示,最后确定扶贫对象。二是精准安排扶贫项目。扶贫项目的立项应严格遵循“通过扶持生产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医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扶贫项目要科学、合理,能够真正起到扶贫脱困、发展经济、优化生态的作用。三是项目实施措施要精准。主要措施应包括组织措施、物资保障措施、技术指导措施、资金运用措施和项目现埸管理派人措施等。四是资金预算要精准。项目投资多少要充分论证、评估,既要防止“狮子大开口”,又要防止资金缺口过大影响项目效果。要严格执行项目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政府采购制。

事中管理把好“两关”。一是明确职责把好问责关。要在财政国库建立扶贫资金专户,不论是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还是地方其它有关部门的配套资金,只要是筹集的扶贫资金,一律存入财政所在银行开设的扶贫资金专户,专人负责、严格审批、封闭运行、把关堵口,做到统一管理、统一批办程序、统一开展核算、统一审批报表。县扶贫办负责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和资金使用精准度的监督,主要监督项目立项和实施是否经过民主决策,项目是否到村到户到人,资金是否用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并与财政、审计、监察及相关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对竣工后的项目进行审核检查验收。乡镇负责指导贫困村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资金报账,乡镇财政所具体负责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并与扶贫办一同指导项目村依法依规使用专项资金,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帮助项目村研究项目实施效益分配办法。二是项目运作把好履约关。项目实施一定要按合同或协议运作,做到精准监管、动态监管,重点把好资金的拨付关、工程质量监理关和项目工期关。

事后管理抓好“四件事”。一是抓好项目的竣工验收。项目完工后,要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财政、审计、监察、有关部门及项目业主代表等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审核检查验收,各方须在验收文件上签字盖章。二是抓好扶贫资金的决算与拨付。项目审核验收合格后,由财政根据审核验收文件,按资金拨付程序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并提出超支预算或结余资金的处置意见。三是抓好扶贫资金的开支公示。项目单位要就资金开支明细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0天),接受群众监督,使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财政扶贫资金的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四是抓好扶贫资金的评价问效。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根本,将多元化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标准贯穿于扶贫项目资金运营全过程,实现扶贫资金从“支出型管理”向“绩效型管理”的飞跃。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建议 篇9

专项检查“回头看”工作

为保障广大在校师生饮食安全、有效防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根据济食安办发„2015‟8号《关于2015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查情况的通报》文件精神,日前,孙村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回头看”工作,检查各学校食堂整改情况。

此次检查结合市食药局2015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导检查工作检查中发现问题,“查”“与“罚”结合,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回头看”。一是对学校食堂前期督导检查中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二是检查学校食堂运行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向学校提出科学可行的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的要求。

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的建议 篇10

摘要:财政扶贫是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生存环境、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水平而设立的一种帮扶政策。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事关扶贫大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建议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生存环境、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水平而设立的一种帮扶政策,也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事关扶贫大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为进一步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水平,确保精准发挥扶贫资金的政策效果,建议从扶贫资金运营全过程加强监管。

事前管理做到“四个精准”。一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贫困对象不准、情况不清、扶贫资金指向不明的问题,造成“撒胡椒面”,甚至出现“扶富不扶贫”等现象。要精准确定扶贫对象,严格按照中央扶贫标准、地方扶贫标准,识别认定农村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初选对象后要在乡(镇)、村公示,最后确定扶贫对象。二是精准安排扶贫项目。扶贫项目的立项应严格遵循“通过扶持生产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医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扶贫项目要科学、合理,能够真正起到扶贫脱困、发展经济、优化生态的作用。三是项目实施措施要精准。主要措施应包括组织措施、物资保障措施、技术指导措施、资金运用措施和项目现埸管理派人措施等。四是资金预算要精准。项目投资多少要充分论证、评估,既要防止“狮子大开口”,又要防止资金缺口过大影响项目效果。要严格执行项目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政府采购制。

事中管理把好“两关”。一是明确职责把好问责关。要在财政国库建立扶贫资金专户,不论是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还是地方其它有关部门的配套资金,只要是筹集的扶贫资金,一律存入财政所在银行开设的扶贫资金专户,专人负责、严格审批、封闭运行、把关堵口,做到统一管理、统一批办程序、统一开展核算、统一审批报表。县扶贫办负责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和资金使用精准度的监督,主要监督项目立项和实施是否经过民主决策,项目是否到村到户到人,资金是否用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并与财政、审计、监察及相关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对竣工后的项目进行审核检查验收。乡镇负责指导贫困村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资金报账,乡镇财政所具体负责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并与扶贫办一同指导项目村依法依规使用专项资金,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帮助项目村研究项目实施效益分配办法。二是项目运作把好履约关。项目实施一定要按合同或协议运作,做到精准监管、动态监管,重点把好资金的拨付关、工程质量监理关和项目工期关。

事后管理抓好“四件事”。一是抓好项目的竣工验收。项目完工后,要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财政、审计、监察、有关部门及项目业主代表等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审核检查验收,各方须在验收文件上签字盖章。二是抓好扶贫资金的决算与拨付。项目审核验收合格后,由财政根据审核验收文件,按资金拨付程序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并提出超支预算或结余资金的处置意见。三是抓好扶贫资金的开支公示。项目单位要就资金开支明细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0天),接受群众监督,使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财政扶贫资金的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四是抓好扶贫资金的评价问效。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根本,将多元化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标准贯穿于扶贫项目资金运营全过程,实现扶贫资金从“支出型管理”向“绩效型管理”的飞跃。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县财政局)

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建议 篇11

一、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是适应核电大发展的迫切需要

截至2008年底,我国运行的核电机组11台,国务院核准在建或即将开建的机组有26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已经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机组17台,合计54台机组。据此计算,到了2012年,我国运行和在建的核电机组数量将达到或超过法国、日本的核电规模,成为核电大国。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将与美国现有核电机组规模相当,进入世界前二名,成为核电强国。因此,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核电发展处于运行与建造并重的阶段,运行机组的数量较多,建造机组的数量极大,这给核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外,我国作为核大国,研究性反应堆和其他核设施,特别是老旧核设施安全隐患突出,历史遗留的放射性废液、废物和乏燃料等的贮存条件也存在一定问题,同时量大面广的放射源,均给辐射监管部门提出了严峻挑

战。

二、严格有效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在为我国核电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监管

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管理体制是由国务院直属的国家核安全局负责核设施安全监管、卫生部负责放射源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局负责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和辐射环境监测。经过几轮政府机构改革,最终确定了由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对全国核安全、辐射安全、辐射环境保护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20多年来,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在核安全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民用核设施核安全监管、辐射环境监测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这些工作,保障了核设施的建造质量和运行安全,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在核电技术设备引进、汶川地震应急等重大事件和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核电良好的安全状况充分印证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有效。从1984年10月国家核安全局成立开始对核电进行监督以来,我国核电站建造质量和运行安全均处于受控状态。到目前为止,我国核电站尚未发生过2级以上事故,安全状况良好。这一方面得益于核电建设和运营单位严格遵守核安全法规,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核安全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

三、监管力量的不足和技术支持平台的缺乏,将严重制约监管职责的履行和监管水平的提升,不适应核电发展的形势需要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当前核能事业高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与其他核能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监管体系不够顺畅,力量严重不足,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管职责的履行。目前,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职责除包括国外相同机构的职责外,还负责核安全设备、辐射环境监测和电磁辐射的环境监管职能,但部机关核安全管理司加上直属的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和六个地区监督站,总人数才300人左右,与核电先进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目前法国、日本各有50台核电机组,监管人员为2000人左右;美国有104台核电机组,监管人员为3900人左右。监管人员的严重不足,已给在役和在建、新建核电厂带来了不利影响。如在役核电厂每年大修期间的装载核燃料、机组临界等控制点,均需监管部门对业主提交的申请方案进行审评,并派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连续监督。如监管人员不能到位,将直接影响机组的核安全风险控制和大修时间,进而影响核电厂的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能力支撑平台缺乏,制约了监管水平的提升。按照国际成熟实践,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要深入到设计、建造、运行的第一线,对设计进行独立的核算验证,对设备可靠性进行技术审查,对核电厂建造、调试、运行进行全过程的现场监督,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安全影响进行独立的技术评价。但是,由于目前能力缺乏,缺少独立的安全审评、核算验证、试验、检验的必要装备和能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尚不能开展深入的技术审查和独立验证。而核电厂业主,不论是人力、财力,还是法律的适用主体上,都不可能也不可以代替监管机构来建立类似的技术支撑平台。

四、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机构和队伍建设。面对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力量。如可以在环境保护部下,考虑设立部管局——国家核安全局(副部级);可以适当增加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数量。与此对应,根据工作职责的加强和工作任务的增加,逐步适当增加人员,在2012年,国家核安全局系统人员总编制人数增加至1200人左右,到2020年增加至2000人左右。同时,监管机构也应积极创新监管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切实履行核安全监管职能。如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程序,明确重点规范监管行为;切实做好在役核电厂监督和执法确保运行安全;加快新建核电项目审查进度和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强化核设施建造现场监督,确保建造质量;进一步完善核安全审查、许可、监督、执法、应急响应程序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是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技术能力支撑体系建设。技术能力支撑体系由共用条件、核设施安全监管能力、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监管能力以及核技术利用监管能力等七个方面组成。建议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分轻重缓急和项目成熟度有序进行;同时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借助现有核工业部门的能力,建立相对独立和较为完整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加强广告监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12

一、根据社会群众的需求做好广告法规的宣传工作

消费者和广告观众是对违法广告最有力的监督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广大的消费者和广告观众是对广告市场进行监管的重要力量。广告市场的三个要素,每个要素都不希望自己所制作发布的广告因违法而受到处罚。现在电视报纸广告铺天盖地,并且消费者购买商品,初步印象都是来源于广告的介绍、说明,所以广告观众、消费者也想辨别哪些广告含虚假的内容,哪些广告是违法的。因此广告监管要不失时机,普法到位。我们应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及“一会两站”向社区居民和消费者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将常见的违法广告的行为、表现及部分法律法规制成宣传单发放到乡镇及村消费者投诉站,进行宣传。宣传工作要做到常抓不懈,宣传中不仅要有简单的法规、法条,还要有生动鲜活的案例。对一段时期查处的广告违法案件要向群众公示,予以警示消费者。

二、拓宽广告监管范围,做到不留死角

目前,我们的广告监管工作仅仅局限于大街、门店上的牌匾等户外广告以及电视、报纸等发布刊登的媒体广告,在广告监管的范围上,我们应该借鉴北京市工商局的经验。北京市工商局提出广告监管中要开展“五进”活动,即进社区、进楼宇、进医院、进学校、进网络,这里尤其突出的是网络上的广告,现在网络上的广告铺天盖地,并且是我们监管的盲区。对于网络广告,首先要掌握在自己辖区内有多少营业性质的网站,开始的时候可以找个较大的广告公司,一般来讲现在的广告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站,他们也比较掌握情况,通过对广告公司的检查,慢慢就会摸清辖区内做广告的网站的数量,然后建一个网站广告的台帐。对有问题的网站复制下来,找到发布者,进行调查取证,再进行处罚。我们应该对所有能涉及到广告的场所进行全面的监测,对辖区内的广告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早防范、早控制、早处理。

三、运用高技术手段推动广告监管工作

上一篇:美好的早安问候语下一篇:[高中物理]提高中差生物理成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