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农村工作调研报告(精选8篇)
XX乡党委书记XXXX
XX乡位于XX县中西部,东临县城,西靠XXX风景区,东距京广铁路、石武客运专线、107国道十多公里,境内县、乡道路四通八达。全乡地域面积80.2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3.9万人,耕地6.5万亩。全乡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地理位置优越。
2010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总体工作部署,按照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按照“项目强乡、农业立乡、集镇活乡、特色促乡、和谐稳乡”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围绕关注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乡域经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维护社会和谐安全,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理清我乡发展思路,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我深入农村基层,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情现状
(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抢抓中央扶持“三农“的大好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协调政策性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安全饮水、村村通、小农水等一大批项目落户阳丰。今年以来,全乡新打配套机井450眼、累计1500眼,修建生产桥涵156座、累计350座,修路21公里,特别是朱屯、刘楼、邢桥、郑湾、王悦、肖庄田间架设了变压器,地下铺设了管网,群众插卡即可浇地,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基本上实现了旱涝保收,为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学校道路的硬化,方便了广大师生的出行。
(二)农村平安建设实现提升。深入开展“一村一警一干一员”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强化社会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构建“统一受理,分类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的大调解格局;加强乡综治服务中心建设,投资10余万元,进一步完善设施,发挥其综合治理、协调各项社会治安问题的功能,积极化解矛盾,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稳定的大局;围绕创建“平安乡”、“平安村”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了稳定工作领导责任、信息网络、预案制定、矛盾隐患排查等机制,专职巡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扎实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公众安全满意度达99%,全乡刑事案件同比降低25%。安阳、周口、驿城区等外地县市多次到我乡考察、学习,先后三次迎接了省平安建设检查,受到了一致好评。
(三)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盖病房楼一栋,又购置了新型医疗器械,乡卫生院成为医疗力量雄厚,设备先进,设施齐全的乡级一流卫生院。2011年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三天全乡13个村完成新农合筹资任务,五天15个村全部完成任务,参合进度名列全县前茅。积极开展扶贫救弱工作,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全年共向农村和城镇低保户发放低保金265万元,发放优抚优待抚恤金67万元。投资1500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资24万元乡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24万元的劳动保障所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扶贫帮困工作提供了保障。按照“抓基层、打基础、上水平、抓亮点、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坚持“三为
主”,推行“三结合”,落实“三到位”,对计生工作真正从心坎重视,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生工作管理机制,加大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力度,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转变群众婚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了先进乡镇称号。全省阳光计生工程暨廉政风险防范现场会在我乡召开,推动了我乡计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农村基层党建得到加强。深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准载体,丰富内容,注重实效,做到了改革思维、创新举措;以提高能力、改进作风为重点,切实加强了村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努力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做贡献、当表率的良好氛围,逐步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了核心、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深化“4+2”工作法,全面实施推行村务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度,通过“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加快了农村发展,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廉政建设进城,凝聚了党心、民心,促进了社会和谐;把村级阵地建设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乡党委、政府筹资5万元,以奖代补,整合力量,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做到了基础好的村巩固、提高,打造亮点;基础一般的村改建、修整,提高档次;基础差的村重建、扩建,改变面貌。使村级阵地真正成为规范管理的窗口,解疑释惑的平台,联系群众的纽带;在年中组织了全乡十五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外出到先进村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谋划发展的能力。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我乡虽然在农村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农业发
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全乡农村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矛看,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当前,部分农民的素质还有侍提高。一是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二是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三是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四是科学技术方面,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二)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首先,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其次,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再次,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化程度较低,较先进的生产技表难以推广,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无法大范围耕种,必然使农户的产出效益受到影响,制约农业资源的优化以及农民的增收。
(三)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暂时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一是村组党员、干部严重老化。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部分村党员、干部仍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导致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村党组织及村委
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好事,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真正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根据现状调查,对我乡农村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完善设施
阳丰是农业乡,“三农”工作的首要问题裁是解决发展农业中农业基础脆弱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同时要完善基层群众生活设施。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管网建设;落实阳丰乡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启动集镇改造建设工程,美化街道,加快集中铺设地面砖、修建排水沟;扩展集镇框架,提高集镇功能。
(二)提高素质
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最关键的内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同样也离不开外因即良好环境的营造。一是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还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技术。二是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根据农民的意愿,组织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利用有利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三)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
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乡一体,社会和谐。按照这个要求,新农村建设规划首先要着眼产业布局,着眼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要与壮大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与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当地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相结合;与启动农村市场相结合。
(四)夯实基础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夯实村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建“五大载体”功能,突出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强化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意识,营造和谐、团结、进取的村班子队伍;认真做好党务、村务公开,严
驾欧乡是一个地域面积小、人口少、经济落后的乡镇。究其落后的原因, 主要是该乡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土地多石山, 土质贫瘠, 地表浅, 蓄不住雨水, 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地区, 大部分村民仅靠农产品收入维持生活, 缺乏其他经济来源, 处于贫困线上, 全乡管辖四个行政村、62个村民组, 共有人口8 225, 现有困难户460余户、约2 000余人, 占24.32%;外出务工人员1 800余人, 占21.88%;人均年收入16 95元。
二、农村基层党建现状
1. 党员队伍年龄偏大。
该乡党组织有六个党支部, 分别为机关党支部、教育党支部和四个行政村党支部, 共有党员230名, 仅仅占全乡总人数的2.8%, 最大年龄88岁, 最小年龄24岁, 平均年龄48.93岁。39岁以下69人占30%;40~49岁72人占31.3%;50~59岁27人占11.74%;60~69岁40人占17.39%;70~79岁19人占8.26%;80岁以上3人占1.3% (见表1) 。
2. 党员队伍文化程度。
全乡230名党员中, 最高文化程度为本科。文盲16人占6.96%;小学文化47人占20.43%;初中文化90人占39.13%;高中文化16人占6.96%;中专文化26人占11.30%;大专文化27人占11.74%;本科文化8人占3.48% (见下页表2) 。
3. 党员队伍性别比例。
230名党员中, 男203人占88.26%;女27人占11.74%。联山支部50名党员中, 男46人占92%;女4人占8%。拉欧党支部54名党员中, 男47人占87.04%;女7人占12.96%。新街党支部38名党员中, 男36人占94.74%;女2人占5.26%。绿林党支部42名党员中, 男38人占85.71%;女6人占14.29%。
4. 党员民族分布。
全乡230名党员中, 少数民族226人, 占98.3%;而226少数民族党员中布依族215人占95.13%。
5. 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 文化素质情况。
全乡四个行政村村支两委共34名成员, 最大年龄60岁, 最小年龄27岁, 平均年龄41岁;特别是在12位村级主要领导干部中39岁仅有两人占16.67%;40~49岁有10人占83.33%;平均年龄45.08岁。
在34名村级干部中, 小学文化两人占5.88%;初中文化19人占55.88%;高中文化10人占29.44%;中专文化两人占5.88%;大专文化1人占2.94%。特别是12位村级主要领导干部中, 初中文化9人占75%, 中专文化3人占25%。
6. 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困难, 基层党组织人才匮乏。
现阶段该乡外出务工的人绝大多数是年轻人, 剩余在家留守的多数是中老年人和儿童, 因此发展党员很困难, 党组织内缺乏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 村级干部后备力量弱。
7. 村支两委集体经济状况。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 没有企业, 无经济实体, 村支两委的活动经费仅靠乡政府拔给, 除了购买一些必要的一般的办公用品外, 没有多少活动资金, 有的村连开会的经费都成问题。
8. 村干部的待遇。
在我们的调查中该乡村干部每月的工资仅为500元, 且不按时发放, 根本无法支付一家人每月的各项开支, 而国家对村干部的养老保障机制又不健全, 因此村干部为了生存, 不可能放弃家庭农活来专门从事村支两委工作, 无心思考全村的发展思路, 村支两委工作不能及时推进, 党的政策和措施得不到及时的贯彻和执行。
9. 村支部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情况。
有的支部不按时开展党组织的常规活动, 有的支部党内生活制度流于形式, 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呈放松状态, 因此, 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 参加组织活动讲价钱。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无法显现, 这可能就是我们在对农村基层党建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时有的支委认为“只有15%左右的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真正原因。
三、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驾欧乡党组织建设有以下特点: (1) 全乡党员人数占全乡人口的2.8%, 平均年龄48.93岁, 39岁以下党员总数30.87%, 50岁以上的党员占38.26%。党员队伍年龄偏大; (2) 230名党员中, 初中文化程度及初中以下者占66.52%, 大专及本科者占仅15.22%, 党员文化素质低; (3) 全乡党员性别比例为7.5∶1, 少数民族党员占98.3%其中布依族党员占95.13%; (4) 村支两委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的待遇低; (5) 支委对党员的管理教育不力等等。
这就是贵州省荔波县驾欧乡基层党建工作现状, 据了解这是中国边远山区基层党建存在的共同现状, 根据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共同探讨。
四、对策
1. 提高认识, 把农村基层党建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
第一, 各级党组织要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认识高度出发,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 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二, 建立和落实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抓, 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制,
2. 健全和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第一, 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增加村干部待遇的财政投入, 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 保证他们的基本开支, 让他们安心工作。第二, 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 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不断提高村级组织自己解决村干部报酬的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报酬待遇偏低的问题。第三, 推行村干部公开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激励机制。让村干部感到在政治上有“奔头”;同时强化报酬激励制度, 把村干部报酬与创业实绩相挂钩。第四, 逐步健全完善离退职村干部生活补助机制, 对已退特困村干部实行资金救助, 让他们老有所靠, 这样他们才会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为国家效劳。
3.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提高班子队伍素质, 使党支部成为群众真正拥护的领导集体。
第一,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配备好村级领导班子, 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第二, 加强对村干部进行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 定期选派部分优秀年轻村干部参加实践锻炼, 进一步提高村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第三, 拓宽视野激发激情,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将村干部带到全国各地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观学习或者请全国知名创富能人前来村里搞讲座, 激发村干部创业致富的激情, 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创业致富。第四, 建立村干部谈话诫免制度。乡党委要对那些工作不认真负责、对制度执行不严格的村干部进行谈话诫免, 让每个村干部都有强烈的事业心, 做到任职期间有所作为, 真正为民造福。第五, 加强村委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每村选拔3~5名文化素质较高、公道正派、有带动力并愿意为民服务的人作为村委后备干部, 随时可以接任村干部的每项工作。
4. 建设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
第一, 健全制度, 形成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机制, 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二, 强化培训, 完善党员素质提升机制, 大力培养更多思想好、作风硬、技术新、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村党员。第三, 推行“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活动, 给党员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充分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 使到每个党员都有发挥先进性、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对那些出色完成任务, 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第四, 对于那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 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将外地加快发展经济的好经验、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办法带回家乡开花结果。
5.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
第一, 乡镇党委要督促村支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 支部组织委员是具体责任人, 并调动其他党员的积极性,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党支部发展党员的工作, 共同培养和选拔入党积极分子。第二, 村支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党员规划, 确定重点发展对象, 做到新党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当前要着重在村委会干部、退伍军人、种养加经商能手、知识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 尤其要注重吸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优秀青年入党, 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第三, 改变过去那种“等待入党积极分子自然成熟、自动上门”的发展党员的方式为积极做好正面引导和宣传发动工作, 最大限度地把优秀青年农民、农村致富能手、乡镇企业骨干、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回乡知识青年等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内来, 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佛山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11月,佛山乡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大清扫、大整治活动,全力治理农村“脏、乱、差”,全乡面貌显著改善,形象大幅提升。全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呈现出“群众得实惠、政府树形象、干部转作风”的社会效应。
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乡上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了环境卫生整治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了整治方案,各村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职责。
2.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全民参与。通过悬挂横幅、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和召开乡镇党代会、人代会、村干部会议、党小组长会议、群众大会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的深入持久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3.开展集中整治,改善农村环境。(1)加快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在乡整治办的带领下各村组都开展了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和“清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三乱”(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美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为整治重点目标的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发动群众对村内外的积存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共组织发动近5千人次干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扫活动100多次,清除公路、河道、村庄、乡村道路等区域积存暴露垃圾90余吨。(2)整顿秩序“治乱”。整治乡政府驻地广告牌乱悬挂、车辆乱停放、街道卫生难保持等突出问题。采取统一模式,统一尺度,所有广告牌统一贴墙;对街道实地勘察,定位置、划车位,规范车辆停放;与商家住户签定“三包”责任制,确保门前卫生有人管,门前绿化有人护。(3)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整治资金,共新建垃圾池47个。努力改善农村环卫设施基础条件,为长期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4)以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为出发点,建设“绿色乡村”。全乡共种植柳树、雪松等各种树木3万多颗,核桃树和油橄榄15647万颗,不仅美化了乡村人居环境,同时也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真正做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效果。
二、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德钦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改变农村面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影响面,努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增强公民“讲文明、讲卫生,保护环境、洁我家园”的思想意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
(1)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和环保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建立宣传栏、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等形势,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完全把村民“要我干”的观念转换成“我要干,干得好”的自觉。
(2)要通过制定卫生公约等村规民约,规范约束个人家庭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行为,对不卫生、不文明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一定的经济处罚,并给予公开曝光,有效促进群众规范个人卫生行为,以巩固垃圾处理成效。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农户卫生检查评比、文明卫生户创建活动,促进观念转变,影响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实现全民参与。
(3)以典型促发展。对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2.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
(1)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2)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科学的规划配置各乡镇的环卫基础设施,可以由县环保局牵头,对各乡镇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检查,并绘制区域环境卫生设施散布图,科学考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级管理。
(3)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县级的主管部门要帮助各村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厕、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派专业人员进行建设指导,使村庄建设科学公道,整洁美观。
(4)对已实施的不符合要求的乡、村建设应尽快制定整改方案,以弥补规划滞后带来的种种弊端,规划实施时,城建部门及乡、村两级要加强指导,强化服务,使村庄建设科学公道、整洁雅观。
(5)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熟悉。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3.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
(1)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继续积极争取省、州政府对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弥补乡镇资金运转难的空缺;
(2)财政倾斜。提高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资金的倾斜比例,安排量化的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有效形势,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对经济薄弱村,要增加村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补助力度,全力打造“干净、有序、优美”的城乡环境。
(3)部门帮扶。县委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环保、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除提供资金外,还可以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4)村民参与。不让村民出一分钱不见得是一个好方法。由于没有付出,所以才不会去珍惜环境卫生整治的成功果实。要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村民的亲身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让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卫生保洁费制度,使村民构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保障长效管理走得更远。
高庄洼工作组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日)
10月23日至11月15日,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乡党委政府安排,我工作组于10月25日对高庄洼村2009-2010所有农户的基本情况、家庭承包土地面积与种植情况、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情况及家庭收支情况等多方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现将本次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高庄洼村距乡政府4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有102户518人,其中外出户50户246人。有总土地面积8395亩,2009年种植面积7310亩,其中:洋芋2857亩、小杂粮2934亩、油料1519亩。本年有机耕面积530亩。2010年种植面积8395亩,其中:洋芋3900亩、小杂粮3152亩、油料1343亩。机耕面积680亩。全村共有小汽车7辆,农用车55辆。有大家畜64头,羊子1553只,生猪21头,家禽98只。全年有组织的劳务输出16人。2009年全村总收入222.7万元,人均纯收入3905元。2010年全村总收入851.5万元,人均纯收入15858元。
二、存在问题
开展调研活动主要是采取与村民单独座谈、现场提问、走访农户,了解农村政策落实情况、深入田间地头,和种养大户看生产发展亮点。通过调查,该村地理位置属涧地,主导产业以洋芋、荞麦、养羊为主,传统农业生产在该村还是占大头,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慢,种植作物科技含量不高,现代化农业耕作技术不能普及,90%的农户耕播还是以畜力为主。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不学习新技术,只顾眼前利益。
三、发展思路及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方筹资购置农机具,提高生产效率。大量引进新产品,带动群众积极性发展现代农业。
2、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根据本村土地结构和气候因素洋芋新品种引进尤为重要,突破性地发展洋芋产业,对低产田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进行对土质的测土配方,改变种植模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3、由于该村地理位置原因,给农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更影响农产品的出售,村民要求政府对通村道路给予资助维修。从而让我们的主导产业能打出品牌,打出亮点。
全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凤鸣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围绕培训干部、服务“三农”的方针,积极探索“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新方法和好路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
一、基本情况
全乡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6000余人,党员358人,其中农村党员289人。全乡的远程教育设备分三类:2006年配备了龙口村、中子村、石场村的远程教育设备;2007年配备了双凤村、仙寨村、达洲村的远程教育设备;2008年配备了政府会议室和社区的远程教育设备。除了达洲村的远程教育设备正在维修中,其余的设备齐全完好运行正常,“四薄一册”齐全。开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以来,乡党委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资源、加强协调、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硬件设施以用带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庞大的信息资源优势,随着教育培训的不断深入开展,远程教育作为构建农村党员干部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举措成效日益明显。
二、加大对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
凤鸣乡全乡在家人口不足7000人,老弱病残占大部分,有知识和有文化的年轻人在家务农的几乎没有,凤鸣乡村干部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培养村干部为远程教育管理员较为困难,现只有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力度,提高管理的认识,增强业务技能水平。
三、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规章制度,采取定时自查,不定时检查,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对各站点的监督、检查力度,并将远程教育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未完成工作任务予以惩罚。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管理员责任心不强,每年通过多次培训加之网络知识基础差掌握不了基本的操作程序,下载不来节目,个别站点几乎是没有下载节目。二是村支两委重视力度不够,使用频率较少,个别站点设备存在运行上的问题,无法下载节目。
五、远程教育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做到技术强、懂业务。
2、增加对远程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培训教育正常开展。
魏奥
前言:2016年魏奥开始驻张家口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他朋友圈的照片便换了一种风格,牧羊放牛,种菜收瓜。农村里贫苦却又充满希望,乡野的风景淳朴又令人向往。我建议魏奥关注一下当地的教育问题,并请他有可能的话做个调研。魏奥秉持着一贯的严谨、认真态度,做了黄梅乡的教育调研,并完成这篇调研报告!我们即将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乡村教育现状。在这里,向魏奥,也向所有参与扶贫工作的同志表示感谢。
我于2016年参加省精准扶贫工作组,驻张家口市蔚县黄梅乡黄梅村,至今一年多。今年受同学邀请,同时也是自己想给自己在闲暇之余找点事情做,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教育状况调研,写了这个简单的报告。由于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不敢胡说八道,报告仅是对乡干部、校领导等人的座谈整理以及我走访村民时了解的情况,不提意见和建议。由于水平有限,错误谬论不可避免。
一、黄梅乡基本情况
黄梅乡为蔚县辖乡。1953年置黄梅乡,1956年撤销,1958年分属北水泉、吉家庄公社,1961年置黄梅公社,1984年复置乡。黄梅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29.3公里,面积72.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国道109穿境。辖15个行政村(黄梅、柳家泉、烟墩庄、榆涧、木井庄、木井、赵家寨、黑埚、常胜疃、柏木瓜、东吕家庄、小枣碾、定安县、西洼、下康庄)和2个自然村(上康庄、李家梁)。农业主产玉米、谷、黍,果树为杏树。依托杏资源,开展杏产品加工业,主要是开口杏核、杏仁、杏干,全乡绝大部分加工企业集中在黄梅村。
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
乡里有中心学校一座,位于黄梅村村西。学校总占地面积37389平方米,校舍为平房,面积为5880平方米,校舍情况较好,无危房旧房,分为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图书室、实验室等。校园内有水泥硬化的非标准操场,篮球架两个。
黄梅村村东有幼儿园一座,由中心学校管理,原为黄梅乡中学,中学撤并后改为幼儿园。原中学校舍已成危房,现在的校舍为新建,有三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三间宿舍(因为无住校生,没有投入使用)。园内无游乐设施。
全乡有9个教学点分布在乡其他村庄,分别是烟墩庄、榆涧、木井、常胜疃、柏木瓜、东吕家庄、小枣碾、定安县、下康庄。教学点仅有学前、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及以上需要到中心学校读书。教学点校舍为之前撤点并校的小学,校舍为平房,虽老旧但是尚不属于危房。基本上无体育器材。
乡里之前有初中,但是由于撤点并校以及生源减少,已取消初中教育。
三、师资、生源情况
全乡有教师36名,其中中心学校27名,教学点9名(为代课老师,多为退休教师)。
中心学校为1-6年级完小。全乡学生403名,其中中心学校338名,分为9个班,教学点学生65名。中心学校里有190余名学生住校,其余走读。全乡无因贫辍学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每个教学点一个老师,学生较少,最少的小枣碾教学点仅2个学生(1个一年级1个二年级),最多的木井教学点也不过12名学生。
幼儿园分大中小三个班,共有学生95名,全部为走读,以黄梅村孩子居多。
四、上学费用情况
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政策,免学费和课本费。学生只需要购买练习册和作业本。村里学生基本不参加课外辅导和兴趣班。
县里核定了75个贫困学生名额,每个学生每年补助500元,()但是实际住校学生190余人,享受这75个名额的补助资金。住校学生每天伙食费7元,每周在校吃饭4.5天,每月约18天,每月伙食费约130元。这个费用比较低,村民能够承担。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还是有保证的。
幼儿园阶段是收费的,每个学生每学期托费500元,一年1000元,另每年取暖费100元。由于现在家长比较重视学前教育,适龄儿童都能够上园。
五、存在问题
(一)生源流失。一是年轻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带到打工地入学。二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将孩子送往县城、西合营镇、吉家庄镇等教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就读。
(二)学校经费不足。经费标准为每个学生每年600元,全校每年办公经费约24万。经费主要开支为冬季取暖、电费(这两项占大头,蔚县当地冬季寒冷且取暖期长)、办公经费等,另外学校雇佣的学生食堂厨师、宿舍管理员等工资也从经费中解决。另幼儿园为收费性质,每年收费约10余万元,能够弥补中心学校经费不足问题(貌似全国没有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经费充足)
(三)教师待遇问题。教师基本工资、乡镇补贴、绩效工资等约3000元,基本和乡镇干部、公务员工资一致。但是较县城学校老师没有工作时间以外收入,造成好的老师都不愿到乡镇学校。教学点代课老师由之前的月工资300元提高到年一万元,即使这样,年轻老师也不愿意去教学点,基本还是退休教师为主。
六、个人感想
(一)学习成绩。根据乡中心学校六年级(46名学生)第三次模拟考试成绩分析,第一名283分(语数外满分300),并列倒数第一名153.5分。大部分学生为220分-250分,相比于城市学生三个一百分,确实存在差距。
(二)教育资源闲置。黄梅村东有原来的初中,撤点并校后改为幼儿园,但是还有较大面积的校舍、场地闲置。东吕家庄有一个两层教学楼(至今乡政府都是平房),为国家扶贫教育工程,2001年建成,但是现在由于撤点并校已闲置不用。定安县、烟墩庄、下康庄教学点,校舍面积都很大,除了教室、办公室,多余的教室大都堆放杂物。操场也被村民开辟种上了玉米。(也算另外一种程度的资源利用吧。)
烟墩庄教学点多余教室放满杂物,这种现象很普遍。
(三)撤点并校。我当时问学校教导主任,教学点学生少,教师水平低,为什么不把它撤掉。教导主任说,撤点有难度,一是有的村庄离中心学校远,最远的有20里地,路也不好走,学生上下学不方便,二是村里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年岁大无力接送。应老百姓的要求,保留这9个教学点。
六一儿童节,我们工作组筹集资金为县级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幼儿园全体小朋友购买了书包、笔、本、铅笔盒等文具。我们看到小朋友欢天喜地的样子,不由的感叹:还是小时候好啊!
一、实证调查
本研究采用实证问卷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采用国家产业划分标准进行设计。2009年1月10日至2月10日, 通过对豫中郑州市登封县宣化乡才沟村第6村民组、许昌市鄢陵县南坞刘圪垱村和平顶山汝州市小屯乡范湾村第4村民小组, 豫南信阳市潢川县白术村第9村民小组、南阳市红泥湾乡竹园村第5村民小组和驻马店市遂平县和兴乡后楼村第5村民小组, 豫北安阳市安阳县辛村乡南伏恩村、新乡市原阳县陡门乡安庄村、焦作市郇封镇雪庄村第6村民小组、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西韩森固村第6村民小组和济源市北海庙后村, 豫东周口市淮阳县齐老乡杨楼大队西三刘村、商丘市虞城县城郊乡罗庄村和开封市兰考县坝头乡孟房村第2村民小组, 以及豫西的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七里坪村第9村民小组和三门峡市灵宝县马家寨村等河南省豫中、豫北、豫东、豫西和豫南等五大区域的16个村庄或村民小组共2076名农村劳动力工作满意及意愿情况的抽样普查, 通过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力求得出河南农村劳动力工作满意及意愿的基本规律。
二、河南农村劳动力工作满意及意愿分析
(一) 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研究发现, 河南农村劳动力具有以下特点:男女比例接近, 女性稍多;已婚占大多数, 其次为未婚劳动力, 但离异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集中在18-55岁年龄段;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等较低的教育程度为主, 其次为高中和中专, 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占比较低。
(二) 农村劳动力工作满意分析
1. 农村劳动力工作满意总体分析
在对全省不同地域16个村庄2076名农村劳动力进行的调查表明, 农村劳动力对所从事工作持满意态度的比例仅刚超过一成 (219人, 10.54%) , 近九成 (1857人, 89.46%) 的农村劳动力对所从事的工作表示不满意。如此低的工作满意度背后是对工资待遇或是工作环境条件的不满。
2. 农村劳动力工作满意相关性分析
(1) 性别。男女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满意程度有所差异, 女性农村劳动力对工作的不满意程度 (91.37%) 比男性 (87.43%) 更高一些, 这个可能与女性的挑剔的性格有关系。但是总体如此低的工作满意度背后的原因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2) 婚姻状况。不同婚姻状况的农村劳动力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不同, 未婚的 (11.99%) 和离异的 (14.29%) 农村劳动力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略高于已婚的 (9.97%) 农村劳动力, 可能是由于未婚和离异企业务工劳动力承担的家庭责任和义务较小, 已婚家庭的负担较重对工作的待遇等方面要求较高有关。
(3) 年龄。不同年龄的农村劳动力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有所差异, 12-17岁和26-35岁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对所从事的工作表示不满意所占比例最高, 分别为100.00%、99.68%;其次是46-55岁, 18-25岁这个年龄段, 分别为92.75%、88.27%;65岁以上的仅为72.73%, 所占比例对比总体稍低一些。这样的情况可能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经历有关联, 6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比较珍惜找到工作的机会;12-17岁年龄段的比较容易幻想冲动, 所以不是很务实, 对工作比较挑剔;26-36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有一定的工作历练和经验, 对从事的工作能否实现自我价值比较关注, 希望通过不断的变动提升自己。
(4) 受教育程度。由表1可以看出,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不同。在本次调查
中, 如果把大专及以上学历程度的群体定义为高学历群体, 而把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程度的群体看作中等学历群体, 将初中及以下学历程度的群体作为低学历群体。其中, 高学历群体对工作表示满意的比例相对较高不到三成, 明显高于中等学历群体忽然低学历群体。这可能与高学历群体的经济收入高于其他学历群体, 并且考虑到伴随高收入带来的良好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 高学历群体对自己当前工作的高满意度顺理成章。
(三) 农村劳动力工作未来打算分析
1. 农村劳动力工作未来打算总体分析调查显示, 回城市继续原来工作或寻找新工作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 8.5 8%、11.12%;在家创业或务农的分别为16.37%、28.89%。说明对未来务工的打算, 有三成多的农村劳动力表示了去城市打工的意向, 而同时选择在家务农和创业的比例也占到了四成。这一方面说明了城市由于机会多、工资相对较高, 仍保持对农村劳动力的强烈吸引力。另一方面, 面对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工作机会难寻的情况, 众多打算在家创业的劳动力则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未来希望。
2. 农村劳动力工作未来打算相关性分析
(1) 性别。男女农村劳动力的未来打算表现出对未来务工的打算, 有三成多的农村劳动力表示了去城市打工的意向, 而同时选择在家务农和创业的比例也占到了四成。另外, 男性农村劳动力去城市打工的意向比例均高于女性劳动力, 尤其是在家创业的男性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 而女性农村劳动力在家务农的比例则明显高于男性农村劳动力。这说明了城市由于机会多、工资相对较高, 仍保持对农村劳动力的强烈吸引力。面对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工作机会难寻的情况, 众多打算在家创业的劳动力则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未来希望。而女性也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回归家庭, 重新做起了家庭主妇, 所以选择在家务农的比较多。
(2) 婚姻状况。不同婚姻状况的农村劳动力在未来的打算方面表现出对未来务工的打算, 有三成多的农村劳动力表示了去城市打工的意向, 而同时选择在家务农和创业的比例也占到了四成。这说明了城市由于机会多、工资相对较高, 仍保持对农村劳动力的强烈吸引力, 另一方面, 面对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工作机会难寻的情况, 众多打由表2可以看出, 算在家创业的劳动力则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未来希望。
(3) 年龄。不同年龄的农村劳动力在未来的打算方面表现出对未来务工的打由表3可以看出, 算, 有三成多的农村劳动力表示了去城市打工的意向, 而同时选择在家务农和创业的比例也占到了四成。这说明了城市由于机会多、工资相对较高, 仍保持对农村劳动力的强烈吸引力。面对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工作机会难寻的情况, 众多打算在家创业的劳动力则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未来希望。另外, 12-17岁、18-25岁、36-45岁、46-55岁以及56-65岁五个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在城市打工的比例都占到3成以上, 在家创业或务农的所占比例较高, 12-17岁、36-45岁以及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达到5层以上。但是12-17岁这个年龄段在家务农的比例接近5成, 6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家创业的所占比例3成以上,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 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在未来的打算方面表现出对未来务工的打算, 有三成多的农村劳动力表示了去城市打工的意向, 而同时选择在家务农和创业的比例也占到了四成。这说明了城市由于机会多、工资相对较高, 仍保持对农村劳动力的强烈吸引力, 另一方面, 面对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工作机会难寻的情况, 众多打算在家创业的劳动力则构成了乡村振兴的未来希望。另外, 大学以上学历以及小学农村劳动力表示去城市打工的意向比例略低于高中或中专、大专学历和文盲农村劳动力去城市打工的比例。而选择在家务农和创业的比例由表4可以看出, 则明显较高, 而且呈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家创业的比例越高。这说明,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于人的择业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三、调研结论
农村劳动力对所从事工作持满意态度的比例仅刚超过一成, 近九成的农村劳动力对所从事的工作表示不满。关于对未来务工的打算, 有三成多的农村劳动力表示了去城市打工的意向, 而同时选择在家务农和创业的比例也占到了四成。
一、农村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彻底理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纳入各地财政部门的议事日程。
二是“乡财县管”改革不断深化,乡镇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切实加强乡镇部门预算管理,建立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规范乡镇财政供养人员经费管理。严格乡镇账户设置,规范乡镇票据管理。
三是乡镇财政专管员制度建设强力推进,专管员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专管员全覆盖,建立健全专管员信息管理制度,扎实开展专管员培训,积极落实专管员下乡补助政策。
四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监管成效显著。
各县(市、区)乃至各个乡镇都成立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注重落实领导专班的运转效能,充分发挥农村财政管理局履行日常监管工作的职能作用,加强财政内部科(股)室的协调沟通机制,从根本上理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体制。
建立监管机制,通过统一监管台账、统一监管档案、统一监管流程、统一监管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印鉴管理、资金拨款审批、资金盘库等各项基础管理,确保监管工作有序进行。
创新监管方法,突出抓好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实效性。
五是规范化财政所创建工作全面启动,财政所面貌焕然一新。
明确创建目标,统一创建内容;落实创建措施,加大创建投入;严格申报程序,把握创建质量;统一使用标识,提升创建水平。
六是村级财务和“三资”监管代理程序规范,服务指导到位。
各地在财政所设立了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和“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打造“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了服务代理工作的全覆盖。
出台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和“三资”监管办法,全面推行村级财务会计电算化,对村级财务软件进行全面升级,做到“三资”监管代理与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同核算、共软件,并实行县乡联网。
规范财务管理,维护基层稳定,提高保障水平。
二、农村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尚存问题
一是乡镇财政所履职条件差。
可概括为“五多五少”:工作职能多,人员编制少。目前乡镇财政所承担工作任务有20多项,其中仅惠农补贴就达30多个项目,而绝大部分财政所在职人员数与编制要求相差甚远,有些偏远地区财政所甚至只有3至5人;工作成本多,经费安排少。据测算,一个管辖3万农户的乡镇财政所,要保证工作正常运转和专管员切实履行农村财政监督、管理、服务职能,一年约需日常公用经费25万元左右。目前,除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惠农补贴省里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外,市级以上财政部门对财政所几乎没有经费安排,而县市区本级预算安排的经费又太少,财政所普遍存在经费缺口;贯彻落实的政策任务多,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型的专管员少。全市基层财政所平均人数只有11人,35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61%,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39%,有的财政所平均年龄51岁,最年轻的也有48岁;旧房危房多,必要的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少。全市乡镇财政所现有办公用房中,使用年限20年以上的所45个,有19个财政所办公用房属危房,28个财政所无单独办公用房,财政所建设资金需求大,而上级财政部门安排的资金数额太小;工作任务多,待遇报酬少。目前,乡镇财政所的工作职能越来越多,专管员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但工资待遇却不高。虽然乡镇财政所履行的是行政职能,但财政所定性为事业单位,也未实行参公管理,以至于乡镇财政专管员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无法落实,与乡镇同类单位相比差别较大,影响了基层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手段不强。表现在:资金信息难掌握,乡镇财政主要掌握经过财政所直接发放的补贴资金以及财政部门下拨的有关资金信息,而没有经过乡镇或是直接由主管部门下拨的资金,很多乡镇难以掌握其信息,导致资金监管存在盲区;审核把关难到位,由于专管员力量不足,加上监管条件和监管手段落后,对补助资金和项目资金的事前审核难度较大;专管员权责不对等。基层的同志普遍反映,制度规定专管员职责多,但赋予的手段少、事权小。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财政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是以专管员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充实专管员力量,按照定人、定岗、定村、定责的“四定”办法,落实财政所人员编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公开招考录用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并建立专管员轮岗、交流制度,合理调配人员,充实基层力量,逐步建立一支搭配合理、业务熟练、扎根基层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要进一步加强专管员宣传教育,加强专管员服务于民、廉洁自律的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要进一步强化专管员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县、乡三级培训计划,努力提升专管员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要进一步完善专管员创先争优和奖惩激励机制,大力开展专管员“学标兵,创业绩”活动,积极推行痕迹工作法、专管与协管同步工作法、盲区清除法、流动红旗法、星级评定法,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
二是以资金监管为主线,不断强化“两基”建设。
要完善管理制度。要按照“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要求,整合现行惠农补贴项目,简化工作流程,实行统一发放,高效率、低成本地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
要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做到信息畅通,彻底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
要创新管理办法,建议按乡镇成立“乡村财务代理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和村级财务代理服务工作。
要加大惩戒力度,将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制度化、常态化、网络化,强化村级财务常规性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增强村干部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
三是以规范化创建为重点,切实改善乡镇财政工作条件和资金监管手段。
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从基础资料、基本信息、基本流程、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乡镇财政所配备必要的办公、文体设施和交通工具。要加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行信息通达和反馈的网络化,提高资金监管效率和水平。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乡农村工作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经验材料07-09
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07-19
乡年度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总结06-28
新发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10-28
农村工作调研报告07-02
农村工作报告12-04
农村妇女儿童工作调研报告12-16
农村信访举报工作调研报告06-15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调研报告09-15
乡镇农村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