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渔歌子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渔歌子

古诗渔歌子 篇1

一、回忆学法,引出渔父。1.借助画面,认识渔父。2.回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设计意图:

由渔父形象走进渔父词,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回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赏景入境,体悟诗情。

(一)初读古词,感知大意。1.自由读词,交流预习收获。2.指名读词,发现词的特点。3.齐读词,读出词的节奏。◎ 设计意图:

通过自读、合作、交流,三次诵读,要求各有不同,引导学生能够把词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发现词的特点,梳理词的大意,为引导学生走进情景、感悟情感做好前期的预测和相应的铺垫。

(二)抓住景物,赏自然之美。

1.这首词中的景是怎样的呢?自己先读读赏赏,再选择一处令你感受最深的景,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绘一下,先和同桌说一说。

2.交流点评,指导读。

交流一下你欣赏到的景吧,咱们就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西塞山前白鹭飞

(1)交流,感受白鹭飞翔的意境。(2)白鹭飞到哪儿去了?(3)指导朗读 ▲桃花流水鳜鱼肥

(1)夹岸桃花蘸水开,还有谁也想来说说?(2)鳜鱼怎么会长得那么肥呢?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两幅画面描绘出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仔细看看,斜风细雨中的渔父是什么样的?

(2)即便斜风细雨,渔父都不愿归去,这是为何?(板书:自然之美)

(3)此时的渔父与这美景已经融为一体,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读这两行景(齐读)◎ 设计题图:

古诗的文字精练含韵,意境幽邃深远,读古诗词,要善于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品出韵味。这一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有序观察,通过想象画面,品读感悟,化静止的文字为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自然环境之美。通过全班交流,形成生生互动,学生自主解读词义,形成最初词境。紧扣“白鹭飞”“鳜鱼肥”,深刻体会白鹭和鳜鱼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的自由,从而走进渔父的内心世界,感受渔父置身于如此美好的环境中的陶醉,初步理解“不须归”的原因。

(三)和答悟情,明自由之志。

渔父不须归仅仅因为景美吗?张志和又仅仅是在写渔父吗? 1.深度体会景。

(1)联系课前资料,说说你了解到的张志和。(2)交流:你觉得渔父不须归还有什么原因?(3)小结,感悟词人蕴藏于景中的自由之志。2.深度体会“不须归”。

(1)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学生自读。(2)师生以词和答。

(3)师范读,学生评议体会境。(4)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学习资料,从不同角度认识张志和的人物形象,进而体会“不须归”的真正原因。接着,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师生和答,巧妙引领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体悟到词蕴含的情感之美,再来朗读更是入情入境,读出了豁达开朗、淡泊名利、寄情于山水的词人形象。古诗词中,景物往往是传情达意的,景随情动,境由心生。由想象景体会渔父的情,由走近词人,感悟渔父正是词人自己的化身,教学在一次次品读中层层推进,学生走进景,走进渔父,最终走进了张志和的内心世界,如此,体会情感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落实。

三、拓展比较,感悟渔父。

1.补充渔父诗词,寻找此类词的共同点。2.学生自读,小组学习交流。3.学生联系诗句,全班交流发现。

预设1:渔父的形象相似,都是快乐自在、寄情山水的。预设2:这些景色都在词的一、二两行,都非常开阔。预设3:渔父形象都出现在三、四行,由景及人。

预设4:形式相同。补充张志和的《渔歌子》开了渔父词的先河,成为固定的词牌。预设5:这些渔夫形象都是诗人词人的化身。

4.总结:渔父的形象成了一类人的代表,他们得意时,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山水,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

◎ 设计意图:

中国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并不是几堂语文课就能让学生深刻领悟的,而课堂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引导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古诗词殿堂。通过一首词,走向一类词,学生以本课习得的感悟诗词的方法为基点,通过对一类渔父词的品读、比较、感悟,寻得这类词的共性,在比较中抓住特点,培养阅读能力,也为今后赏读这一类诗词提供了方法。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实现主动发展的根本。

四、课外延伸,品读意象。

古诗渔歌子 篇2

一、景物比对, 走进诗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中的情感都是以景物为载体, 想要体会诗词的意境, 必须要走进诗词丰富的画面之中。我先让学生从色彩上比对:

师:诵读《渔歌子》前两句, 你脑子里呈现出了什么色彩?

生:白、红、青、绿, 五彩的颜色。

师:如果要你画一幅画, 你最想画什么?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桃花、青山、白鹭、绿水……

在轻缓灵动的音乐声中, 学生闭目想象, 仿佛能听到流水的欢唱, 白鹭的鸣叫;看到粉红的桃花, 青翠的山色, 而自己则像是走进了江南的美景中, 想要歌唱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那么, 《江雪》呈现给人的是什么呢?

师:诵读《江雪》前两句, 看看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空旷的山, 孤寂的小路。没有鸟, 没有人。

在轻缓的古乐声里, 学生抓住两个字眼“绝、灭”, 感受到压抑和肃杀, 眼前仿佛一派白蒙蒙、灰沉沉的景象, 毫无生气, 诗句中透露出孤绝、凄凉的寒冷, 而这种冷, 是一种心灵的天寒地冻。

从景物比对, 学生查找两者异同:同样都有山、鸟, 但却迥然有异, 一个生机盎然, 一个萧条肃杀;一个花红柳绿, 鱼跃鸟飞;一个万籁俱寂, 人迹罕至。

从情感基调上, 学生有了把握。与其说这是季节的不同 (春天和冬天) , 不如说这是诗歌意境中, 作者心境的不同。情感的悲凉和凄冷, 使得诗境也显得惨淡晦暗。至此, 男女生对比朗读, 把握意境传达的情绪, 读出欢快明丽和孤寂凄凉的不同心境。

二、渔翁比对, 解读诗情

古诗词的精妙博大来自诗情的蓬勃。无论是字词的蕴藉还是诗境所提供的空间感, 学生都能够从中感悟到内在的言语之美, 并建立审美体验。

在对比鲜明的背景下, 两首诗词中的渔翁又有何不同呢?学生从《渔歌子》中看到:一个青箬笠、绿蓑衣的闲散垂钓者, 即使斜风细雨, 依然不归, 自得其乐;而从《江雪》中则看到一个孤舟上的蓑笠翁, 独坐一江寒雪, 执着垂钓, 冷也不归, 自我坚守。

两者的内心世界有何不同呢?学生从诗词的字眼中挖掘意涵, 解读诗情:春天下着小雨, 有着微风, 渔翁身着青色箬笠, 在明快的画面中欣然垂钓, 此时, 他心情淡然闲适;冬日天寒地冻, 渔翁的蓑笠被白雪覆盖, 辨不出颜色, 这时, 他心情凄凉、孤绝, 超然物外。

师:《江雪》中的渔翁, 你用什么字眼来表现?

生:孤, 独。 (孤舟, 独钓)

生:冷。 (天冷, 地冷, 人也冷, 心更冷)

学生从万物复苏的春日垂钓中看到了诗人淡然的身影, 并体验到他那忘我的心境, 是真的为钓鱼吗?当然不是。那是诗人通过垂钓表达诗情:淡然面对世间纷纷扰扰, 只一个人享受这宁静安详的雨境。同样, 在柳宗元的诗歌世界里, 也有一个不归的渔翁, 即使天寒地冻, 也“孤舟”、“独钓”, 孤寂而超然。

三、作者比对, 感悟情怀

孟子曰:诗无达诂。从诗词的意境上比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 尽情解读, 只要符合诗词的审美即可。但值得一提的是, 诗词的主旨却需要从作者资料入手, 知人论诗, 才能更完整全面地理解诗词的意境, 感悟诗词的情怀。

师:我们来了解两首诗词的作者, 看张志和和柳宗元的资料。

从资料中看到, 张志和与柳宗元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受到当政者的排挤, 不得已隐居山林。但两者相较, 前者就显得旷达潇洒多了。唐代诗人、画家张志和堪称才子, 善音律, 16岁便受到皇帝赏识, 赐名志和, 志存高远, 被排挤后, 忘情于山水, 做和尚喜好垂钓, 自取名号“烟波钓徒”, 此后排除纷扰, 再也不愿回到官场。

而柳宗元则坚韧、隐忍得多。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家族世代为官, 后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牵连, 屡受迫害, 被贬为永州司马, 颠沛流离长达十四年之久。生活潦倒, 朝不保夕, 后被僧人所救, 在寺院中暂居多时。即便如此, 永州的十年间, 柳宗元坚持着自己的研究, 笔耕不辍, 《江雪》就写于当时的困境之下。

师:张志和和柳宗元, 两人分别在钓什么呢?

在时代背景下, 两个人的人生际遇并无太大区别, 但两者的人生态度却不同。张志和垂钓的是自己远离官场的自在, 无官一身轻, 洒脱自然, 随心所欲, 不须归就不归。而柳宗元钓的是对自己的坚持, 虽然风刀霜剑严相逼, 但他选择绝不屈服淫威, 不放弃自己, 即使冷到极致, 也自岿然不动。

《渔歌子》、《江雪》看似垂钓, 实则是诗人人生态度的体现。学生透过两者垂钓的追问, 理解感悟诗词中所蕴蓄的精神所在, 更透彻地把握古诗词。借此, 我带领学生朗读, 在对《江雪》后两句处理时朗读语调由沉郁变为坚定, 而《渔歌子》则变为旷达, 洒脱。

《渔歌子》 篇3

设计思路:(1)情境导入·感受歌曲·分析处理·舞蹈体验·创作表现·展示表演·自我评价·小结。(2)本堂课设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的地把学生热爱祖国的教育加进去。本堂课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教学目标:(1)用亲切,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渔歌子》,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2)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愿把古典诗词唱响神州。(3)强调学生的民主开放意识,参与和自由创作意识。让每一位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和基本情绪,加强节奏训练。

3/4拍歌曲的强弱变化。

教學准备

教具:录音机、小乐器、挂图、多媒体。

小乐器:串铃、响板、三角铁、沙锤。

服饰:扇子、古装衣服。

组织教学(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部分:播放歌曲《赋得古原草送别》与学生一起拍手进入教室,帮助学生找自己的队列,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受古诗给我们带来的浓郁气氛和美丽意境。

基本训练:1用a,li做12345发声练习;2唱一唱,出示音阶条,指导学生试唱D调音阶;3练一练:指导学生 3/4 拍的强弱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们从诗人那优美而凝练的诗句一路从“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走进了银装素裹的冬,细雨霏霏的春。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流连于江南美丽的春景,在张志和的《渔歌子》中观景,悟情,唱景,舞景……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聆听。

二、感受诗意,创设情境

老师换古装衣服化身为张志和介绍自己及写诗的意境。

提问:同学们对这首诗有怎样的理解?都描写了那些景物?

老师讲述诗词意境:

西塞上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娇艳的桃花随着流水飘去,水中的鳜鱼又肥又大,江上的一位老翁头戴斗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坐在船上沐浴着斜风细雨,他们沉浸在垂钓的欢乐和美丽的春境之中,乐而忘归。这景这情,让我们沉醉其中,此时,你一定看到了他们的神情,悠闲,从容,自在,快乐,来吧,让我们静静的站在岸边,任清风拂面,任细雨飘洒,任空气的芬芳扑鼻而来,哼唱起这首《渔歌子》吧!

过渡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我国著名的学者阎勇的谱曲下我们的这首渔歌子再一次用听觉侵润到了我们的心田,不信你听?

三、歌曲学唱

(1)唱谱子;(2)填词。教师弹琴伴奏,运用音乐接龙法学习歌曲填词;(3)演唱歌曲

四、处理歌曲

五、师生共同表现歌曲

六、展示作品

(1)个性天地,展示自我,拿起自己的手和笔,再次为美丽的景色添上一笔;(2)分小组展示可以有画画,有唱歌,还有跳舞。

七、对各组的展示进行评价

八、小结

古诗词是祖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它像粒粒种子播撒我们的心田,滋养我们的心扉,愿我们读它,唱它,思索它吧!老师与学生歌舞着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渔子歌》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词,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所谓以诗言志,以诗传情。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背后,传达着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因此我在讲授这首词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品读,想象画面进入意境,体会情感。

引导想象,进入意境。在教学中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实景,让学生想象出词中所描绘的景物,然后再加上色彩去想象。让学生明白想象不仅要用大脑,还要用视觉、听觉、嗅觉等融为一体,发挥各个感官的作用。

23 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出来,默写生字。

2、能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并书面描述出来。

3、通过品诗句扩展阅读,体会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怀。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的意思,背诵这首古诗词,能默写。【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揭趣,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词,作者张志和。(板书:张志和)你们猜,他的名字是谁取的。(学生猜测)

师:这个名字是皇帝给他取的。16岁,中了举人,给皇帝写了一份折子,他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于是皇帝封他做了官,并且赐名张志和。(课件出示)他的原名叫做张龟龄。猜猜他爸爸为什么给他取名张龟龄?(学生猜测)师:父亲希望他像乌龟一样长寿。我们今天要学习他的一首词——《渔歌子》(板书课题:渔歌子)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词,叫《江南春》。词和诗不一样,词是长短句。《渔歌子》表示这样的固定格式,文人再把词填进去。

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比如,忆江南、渔歌子。看到这个词牌名会想到什么?(渔人、唱歌等)

二、读词,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词。师: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渔歌子》,至少读3遍,读得字正腔圆。(学生自由读文)

2、指名读词。

3、学习生字。

师:你们看,这首词里漏了几个字。

西()山前白()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清箬(),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学生写生字3遍。提示写“鹭”字漂亮的诀窍。上面小一些,宽一些。课件出示:多音字“塞”

三、品诗,想象画面

1、说画面。

师:有一句话说得好,诗词中有画,画中有诗词。张志和这首词中画了什么?拿起笔,把它画出来。(学生动笔画圈)

师:诗中画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圈画有关词语。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词语展开想象)

预设:(课件出示①:展示一组图片——山前白鹭、桃花流水图)

西塞山:在云雾的笼罩下,朦朦胧胧。或者是西塞山郁郁葱葱,如同披上了巨大的风衣。

白鹭:一群洁白的鹭鸶鸟展翅飞翔在蓝天。

桃花:桃花张开了粉红色的笑脸,远远看去,如同彩霞一片。流水:湖水清澈见底,如同碧绿的翡翠。

斜风细雨:风轻轻地吹着,雨儿编织着细丝飘飘洒洒。

鳜鱼肥:鳜鱼在水里欢快畅游,有时还扑腾跳出水面欣赏美丽的景象。师:意境中感悟“不须归”——读“斜风细雨不须归”,感悟诗人“不须归”的原因。

预设:鳜鱼肥中感悟“不须归”,箬笠、蓑衣中感悟“不须归”。——品读第三、四句词,感受春景的宁静之美。(板书:悠然自得)

2、写画面。(配上音乐)你们说得真好。抓住了词中的一个景象展开想象。从你们陶醉的眼神中,我看到你们心中的画面了,拿起笔,提高一些要求,用心写下一行或者两行诗句中的画面。

3、一人读自己写的画面情景,其他同学附和着读词的内容。

预设:远处,连绵起伏的山云雾缭绕,一群洁白的鹭鸶扑腾着翅膀,飞向青天;近处,桃花盛开了,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鳜鱼悠闲地游来游去,好自在啊!——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四、拓展,品诗情

1、体会诗情。

师:这么美的景色,张志和当然不想回去。(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他被雨淋坏了。写了一首《和答弟志和于赋歌》来了.(课件出示,老师范读;再配乐和画面范读)

《和答弟志和于赋歌》张松龄

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学生自由读两遍)

师:会读不是本事,读得懂才是了不起。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狂风暴雨且须还)

师扮演哥哥,学生扮演弟弟整待对读,整句对读,“且须还”与“不须归”对读。

师:因何不归?(出示:张志和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

师:张志和根本就不是钓鱼的,他钓鱼不放鱼饵,你们说他是来干什么的?(板书:悠闲自在)

师:张志和就这样直钩垂钓,天天在溪流边,钓来清闲、适逸。哥哥干脆给他修了几间茅草房,周围花竹掩映,环境优美,让他在那里沿溪垂钓。他太爱这样的生活了,他还想让自己在这里成为长生不老的仙人呢。让我们再来诵读。

2、指名读背(根据板书背词).五、延伸,再积累

1、延展积累。

师:这首词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很多诗人都向往这样的悠闲风光,都希望像他那样寻求仙境,诗人徐俯来寻找张志和了!(音乐,)

《鹧鸪天》徐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也来了:

《浣溪沙》苏轼

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人黄庭坚来了:

《鹧鸪天》黄庭坚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张志和当年垂钓的地方(出示照片),那里就是现在浙江省湖州。那美丽的山光水色令人流连忘返。我们也去看看。(学生再读全诗)

古诗渔歌子 篇5

作者:段天华 单位:资兴市二中 电话:*** 学习目标 :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

2、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3、体会诗中所表现的内容、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1、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感受词的音乐美,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的意思,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的意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意境,导入课题

1、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放松一下,请你看看画面,猜猜是哪首古诗,背一背。(课件出示:《江雪》《忆江南》《小儿垂钓》)

2、教师:同学们积累的古诗真不少。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诗歌中其实有一首是不一样的?(词)那什么是词呢?(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唱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

3、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渔歌子》。(课件出示古诗)【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诗词积累,巩固诗与词的区别,进一步了解词的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创建学习古诗词的氛围,初步入情入境。】

4、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5、了解作者及背景:先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再进行补充,最后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年轻时在朝廷过个官,后因仕途不顺而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与颜真卿等为好友。擅长歌词,能书画、击鼓、吹笛。作品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渔歌子》这首词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设计意图: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课上借助搜集的资料,有助于学生对诗人及写作背景的了解,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读中明意,读中悟情

(一)、课件范读,营造气氛。

(二)、学生自读,读通、读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把词读准、读通、读顺,注意“塞”“鳜”“箬”“笠”“蓑”的读音。

2、巩固字音,记忆字形,重点掌握多音字“塞”在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词语的朗读教学是理解一首词的基础,每一首词都有自己的意境,这些意境正是由这一个个的事物组构而成的,读词语便是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了解这些事物,为下一步对诗词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2、指名读词,师生正音。

3、指导朗诵,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4、男生齐读,女生齐读,最后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利用多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由浅入深地激发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诗词之美。其实,这也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读通,读出节奏和韵味,不仅是让学生在读中去体悟,更是通过朗读、倾听、感悟等学习方法,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四)、读中想象,理解词意

1、学生默读,思考:(1)、这首词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2)、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是什么颜色?

2、指名反馈学习情况。

3、教师范读,学生闭眼聆听,想象画面。【设计意图】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可以感染到课堂里的每一个人,让学生尽情畅游在诗词所描绘的美妙画面中。

交流:自己眼前仿佛出现的画面,尝试用口头描述或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借助文本和多媒体课件,利用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绘画能力。通过自己的想象再次真切地感受诗词背后蕴涵的感情。】

4、精读,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能理解的诗句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情况:a、学生自由反馈自己理解的句子;b、指名完整地说出词意。

(3)、教师归纳,课件展示词意。、【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诗词的认识,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样始终都以学生为主体,人人有机会发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利于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五)、探究设疑,领悟诗情

1、引导学生质疑、师发问:

(1)、词中那位渔翁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雨天还不想回家呢?(2)、词中描绘的渔翁到底指谁?

(学生小组交流,自由发言后,教师点拨小结)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指名说)

(师小结,课件展示:这首词的作者借这样一幅春江水涨、细雨濛濛、渔翁迎风冒雨垂钓的画面,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江南春色的赞美之情。)【设计意图:紧扣“不须归”,引导学生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讨,再由教师凭借课件进行小结,使学生释疑,从而升华主题,领悟诗情。】

三、读中感悟,升华情感

1、教师:现在就请大家带着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江南春色的赞美之情,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词中的意境。

2、配乐朗读:指名朗读,小组轮读,全班齐读。

3、配乐有感情地背诵,感悟意境。(出示课件)

4、课堂练习:找一找。(出示课件: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词中的错误)

5、欣赏歌曲《渔歌子》。(出示课件)

6、教师结语:同学们,让我们从美妙的音乐中回到现实,回到我们身边的春天,在校园里寻找春天,去大自然感受春天,也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笔去表达春天、描绘春天吧!

古诗渔歌子 篇6

第一次执教对象是给四年级的学生。

教学实录:

师: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

(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这样吧,我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诗和诗吧。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哪!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指名说)

师:是啊,张志和在太湖边上修了一座茅草屋,他每天清晨打开窗,就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每天出门时,也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过的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生活啊。

他早就厌倦了朝廷的争斗,流连于山水之间,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渔钩是没有鱼饵的。钓鱼要放鱼饵,鱼饵放了,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钓得到鱼吗?鳜鱼会上钩吗?

张志和却说,他钓着了很多很多。他钓着了什么呢?

生:心情,

师:对,心情,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悠闲、自在。

师: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配乐)

第二次执教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

教学实录如下:

师:垂钓,正是有这样丰富的内涵,所以,就有很多写垂钓的诗歌。

(课件出示:绝句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配情景图))

师:请大家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你的脑中一定有了很多问号。

生:为什么诗人要在大雪天去钓鱼?

生:他在这样的天气钓鱼,能钓到吗?

生:他钓鱼时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师:大家问得很好,我们就来想一想,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我们刚学的《渔歌子》,诗人在美丽的春天垂钓,有美丽的景色,那是自由自在。这首诗诗人在大雪中独自垂钓,应该不是很开心吧?

生:我从“孤舟”“独钓”这两个词中,感觉他好像很孤独,因为没有人陪伴他。

生:严寒的冬天,人们应该在家避寒,他去钓鱼,一定是因为孤独、郁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的确,诗人柳宗元在这首诗中表达的就是孤独、郁闷的心情。你看,同样是钓鱼,表达的心情却不一样。像张志和一样,他的生命经历不同,对“垂钓”也有不同的体验,所以就有了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诗歌。要读懂这些诗歌,我们得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教学反思】

同一首词,因为面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进行拓展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设计,但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也深刻地悟道一些教学的原理。

一、语文拓展因生而异

上面的两个拓展,都是循着《渔歌子》这首词生发出来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第一个拓展,因为四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低,所以采用诵读的方式,拓展阅读《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让学生感受到诗人不愿归去的心情,体会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情。第二个拓展,是拓展阅读《江雪》,理解《江雪》中的情感,就只能是面对六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梯度,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不考虑年龄的因素,随意安排拓展,有可能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达不到拓展的目的。

二、语文拓展有根有据

说到拓展,有时让人茫然,不知如何拓展,会出现盲目的拓展。其实,语文的拓展是有依据的。语文的拓展源于教材,因为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凭借。我们进行拓展,是拓宽语文学习的面,是把学生从有限的教材学习引向广阔的资源学习。所以这种拓展,就要以教材为依据,进行链接,这样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如上面的拓展,第一个是从《渔歌子》的作者引出的他哥哥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第二个则是从理解主题引出柳宗元的《江雪》。

三、语文拓展有边有岸

面对一些漫无边际的语文拓展,甚至有些学校,把语文拓展作为特色,大量地给学生拓展无限多的语文资料,以致大大超过教材本身的数倍,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就背离了拓展的初衷。我感觉拓展一定要有限度。这个限度,就是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时间等因素,有限度地进行拓展。

四、语文拓展非富多彩

语文拓展学习应该丰富多彩,有文章拓展阅读、有实践活动拓展、有学习交流、有动手体验等。这样让语文的趣味性显现出来,使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拓展作为重要一点提出,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语文拓展的有效策略,设计一些切实的案例,方便一线老师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志和.渔歌子[J].小樱桃(好少年),2012(4).

古诗渔歌子 篇7

一、基于文体,从文本特质甄别教学的“需要”

1.需要确立适切的生长价值

《渔歌子》是张志和的代表词作,全词仅有寥寥27个字,却形象再现了景色的恬静闲适,并极好地衬托出人物内心的安逸逍遥。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能够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在说的基础上动笔写下来。其意旨在于引领学生感知“人景合一”的优美意境。

结合课标以及当下语用教学的思潮,笔者确定了以下的生长点:借助多种形式的诵读,在想象、表达中能够赏析并表达词作所描绘的意象,感受诗人内在的闲适情怀。

2.需要营造适切的学习情境

词中景隐藏在文字中,如何将其移植到孩子的内心意识中呢?这是具有相对独立的建构过程,古典诗词的意境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营造特定的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素养的孕育与生长。

伴随着轻柔的古典音乐,教师这样引导:“请同学们静心聆听,你的脑海里好像出现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卷,那明艳的色彩,那淡雅的香气,我们好像沉浸在其中,谈谈你印象最深的画面。”

显而易见,情境的创设融合了视听等多重的感知方式,在音乐渲染、诵读感知、想象体验中,将学生的内在意识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时代的碰撞、虚实的对接、人景的交融,使得整个学习情境呈现出情意真切的意境,从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需要创设适切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紧扣“西塞山前白鹭飞”一句,在学生感悟了词句的意思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词句探寻语句中的美。不少学生在深入思考之后发现,张志和以西塞山的静态之美与白鹭飞的动态之美形成对比。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文本,感受色彩的浓淡对比、山之沉稳与鹭之轻巧的对比,那鲜明的对比与和谐的意境,使整首词充溢着中国水墨画的韵味。

体验是教学活动的实质,教学中以发现式学习活动吸引学生步步深入,引领他们去发现、体验与倾吐,探寻深藏于画面中的那种浓淡与轻重,从而让学生获取更为丰厚的感悟,形成更具深度的建构。

二、依托学情,从认知需要甄别教学的“不要”

1.不要无视实效,拓展过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不少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拓展一些资料:如李白的名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而在感受词人内在的意趣时,则又补充了古代文人的评价标准“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样的教学体现了教师深厚的素养,文化传承的意味很浓。但笔者在执教时,却觉得学生面露难色,根本来不及反应。

其实,这种脱离学生实际能力的拓展,无法与学生内在的记忆储备形成匹配,除了彰显教师的素养之外,对学生能力的生长毫无效益可言。在最后的斟酌中,笔者选择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不仅因为学生拥有这样的认知体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语句是学生原始经验的内在存储,便于学生在特定环境中将其唤醒、运作。

2.不要毫无限度,拓展过度

还曾经看到一位教师在执教这首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男声演唱的《渔歌子》,孩子们兴趣盎然,随着轻快的旋律载歌载舞,整个过程可谓是其乐融融。

但是细致算来,这个视频就花费了将近有三分钟的时间,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带给孩子们轻松愉悦的体验,但这还是语文教学应该承担的职责吗?这样的教学已经严重滑向了非语文的泥潭之中。

渔歌子教案 篇8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这首词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张志和、积累张松龄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教师准备:课件(包括词语、音乐、画面、自然界的声音、古诗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识词,了解词牌:

板书课题,读课题。了解本首词的词牌名。

二、初读古词,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让学生先把整首词读通读顺,划出不理解或难理解的词句。

2、检查六个词的读音。第一步读准字音(西塞山、白鹭飞、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不须归)

3、让学生对词语进行质疑,理解词义——“箬笠、蓑衣、不须归”等。再读词语,第二步读出词语的含义来。

1、教学本课生字,着重指导“塞”字书写。

2、学生字正腔圆地读读整首词。师范读,学生试着再把词读得有板有眼。

3、让学生畅所欲言,读了这首词有什么感觉。

三、走进文本,想象画面。

1、伴随着音乐,想象画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嗅到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感受到的美妙画面。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画。适时引入有关春天的其他诗词,丰富画面,感受意境;并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让学生把整个画面连起来具体生动地说一说。

2、配乐感情朗读全词。

四、揣摩语言,指导背诵。

1、第一次背诵,看着板画,试着背诵整首词。

2、第二次背诵,闭眼,边想象边背诵。

3、第三次背诵,边背边想:这首词美在哪?

4、交流这首词的美:色彩丰富、动静结合。

五、对比拓展,升华情感。

1、学生交流为什么张志和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A、这里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女生读前两句词。B、作者怡然自得,怎不流连忘返,男生读后两句词。

2、引入张志和的生平,进一步理解他的“不须归”的原因。

3、拓展延伸:出示另一首《渔歌子》,学生自学感悟。

4、交流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5、全班身临其境地朗读《渔歌子》。

六、吟唱歌曲,布置作业。

1、教师哼唱歌曲——《渔歌子》。

2、学生伴着乐曲,轻声吟唱。

3、布置作业:继续去了解张志和,找找其他几首《渔歌子》读读。七:板书设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画。

教材分析及设计说明:

《渔歌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向往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味优美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远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的渔翁„„这画面是那么清新,这色彩是那么明丽,整个天地浸润在朦朦烟雨中,宁静而美好。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本学期,他们在第一单元学习《忆江南》时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的常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张志和“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表现特点,尤其是感悟“不须归”的境界就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此,我在这节课也便有意识地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一、营造丰厚的古典文化氛围

古诗词的学习应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古诗词中,诗意地栖于课堂,别具一番情趣。所以整堂课教师应通过富有古典文化魅力的语言,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美好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我对课上的导语、过渡语上都做了精心推敲,并且课中也自然无痕地渗透了许多已学的古诗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语言魅力,也使得整堂课语文味很足,上出了古诗词的味道。

二、夯实字词,注重学法指导

作为一节比赛课,我活用教材,将《渔歌子》作为第一课时来上,字词教学是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字词的教学上,我也是煞费苦心。第一次读,读准字音;第二次读,读出词语的含义;第三遍读,记住难点的笔画,正确书写生字。三次的教学,三点要求,层次分明,解决了音、形、义的问题。在教学字词的同时,渗透了读词的方法:读词要读出语气的变换,读出词语的含义,让词语“站起来,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联系注释,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反复吟诵等等,都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三、引导想象,感悟意境

虽然只有27个字,但这首词语言朴素生动,意境优美,就是一幅画。虽然大家常说“意境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如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教师也是可以让这种诗情画意变成学生生动的语言流淌出来的。我这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先如何上出这首词的意境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山野田园的如诗如画又是这课的重中之重。于是让学生充分想象、丰盈画面以及教师辅以板画的想法油然而生——在意境空远的笛声中,教师配以古典吟诵,将学生带入画中,尽情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于是学生思绪翩飞。继于引导学生同桌互说,全班交流,让学生具体描述心中的美景,让他们心中的画面有色彩,有声音,有味道。在这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渗透已学的有关春天的古诗词,以词解词,把诗词的教学推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也是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景色的美,诗词意境的美。拓展延伸,走进诗人内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词借景抒情,是首抒情诗。既然是抒情诗,就要关注诗人内心的情感。所以,走进诗人的内心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我抓住了“白鹭飞、鳜鱼肥、不须归”三个关键词教学,通过朗读,通过想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和那种悠闲自得、淡泊不争的生活情趣。同时,适时引入诗一堂课光教学一首诗词,容量是很小的,也是非常单薄的。我除了教学这首《渔歌子》,还引入了其他有关春天的诗词,并且后面还补充拓展了他的另一首《渔歌子》,这首《渔歌子》也是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一首词,与本单元的专题很符合,同时它里面表达的“醉宿渔舟不觉寒”和前首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够引领学生能够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对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泊名利的张志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一首词的方法学习这首词的同时,也解决了课文的第二个重点: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人张志和的生平,让学生对词中的难点“不须归”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五、注重多种形式朗读,引导读中感悟

朗读在诗词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目的。我在这课设计了多次不同的读。每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力求做到读得有层次有提升。从自读时的读通读顺,到再读时的字正腔圆,再到教师范读后的有板有眼。从“白鹭飞”中的带着自己的理解的读,到“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美美地读,再到“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想象读,从教师引读,到男女生读,再到全体师生的深情配乐朗读,多种朗读的形式把学生的读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情感高潮。教学目标:

1、能认识 “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体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学法渗透:

通过此课,让学生意识到,诗词可读,可画,可唱。结合课文拼音、注释,想象画面、联系作者生平和已学诗词是学习诗词的好办法。课前谈话:

《渔歌子》改写 篇9

浙江省湖州市西面有一座山,叫西塞山。那里风景如画,四季如春,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在西塞山附近有一条小溪,上溪上方和四周都有许多白鹭在展翅高飞。那些白鹭的.羽毛像雪一样白,十分可爱。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有许多鳜鱼在水中游戏。鳜鱼肥嫩鲜美,味道十分好。小溪边有几棵桃树,桃花开得正盛,粉红色的桃花被青山绿水衬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看,这里有一个钓鱼的人,他钓得可真专心哪!你从他身边走过,肯定不敢大声说话,怕打扰了他。“唰唰唰……”下起雨来了,钓鱼人应该回家了吧?不,他没有。只见他穿上了绿色的蓑衣,戴上了青色的斗笠,仿佛沉浸在这自然的美景之中,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地继续钓鱼。

下田歌子与中国妇女改良运动 篇10

为缓解统治危机,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1903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上书《奏定学堂章程》,拟兴办新式学堂。在这场史称“癸卯学制”的革新中,《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章第九节主张:“选取外国家庭教育之书,择其平正简易、与中国妇道妇职不相悖者(若日本下田歌子所著《家政学》之类),广为译书刊布。”

下田歌子的《家政学》,在1902年5月就曾由清末外交官钱恂之妻单士厘译刊。单士厘幼承庭训,自1899年起随钱恂驻日期间,曾送长媳在下田歌子创办的实践女子学校就读,她自己也与下田歌子结下了深厚友谊,更将翻译下田歌子《家政学》作为她宣扬女学、启蒙妇女事业之先声。

下田歌子是谁?

她的著述为何能成为当时中国的官方推荐书目?她的女子教育理念又对近代中国女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皇族公主的老师

下田歌子原名平尾鉐,1854年出生于美浓国惠那郡岩村(日本岐阜县),是松平藩藩士平尾镖藏的长女。据说她家学渊远, 自幼学习四书五经等汉文经典,是个小神童。1871年,18岁的平尾鉐前往东京投奔父亲。翌年,皇室后宫改革,士族女性也可像贵族女性入宫充当“女官”,平尾鉐得以入宫做最低等的宫廷女侍。她才貌出众,能文善歌,很快得到昭宪皇后赏识,并得赐“歌子”之名,在宫内步步高升。8年后,“歌子”辞去宫廷职务,嫁给东京的士族下田猛雄。自此,平尾鉐得名“下田歌子”。

遗憾的是,下田猛雄嗜酒成疾,很快病逝,下田歌子的生活也陷入困顿。1881年,在首相伊藤博文等政府高官的援助下,下田歌子创办了桃夭女塾,开始从事女子教育活动,并由此逐步成长为被当时日本女性奉为楷模、影响遍及东亚诸国的著名女教育家下田歌子。

下田歌子创办的桃夭女塾,主要招收士族出身的政要人物的妻女,学习内容以吟咏和歌以及讲解《源氏物语》为主,完全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日本传统文化修养。

1884年,宫内省开始筹建华族女子学校。下田歌子因曾为女官,又与伊藤博文等政府高官熟识,便受宫内省派遣,参与华族女子学校的建设。

1885年,华族女子学校成立时,下田歌子作为筹建人之一,以“年俸千元”的高薪,被破格聘任为该学校的干事兼教授,桃夭女塾也被并入其中。次年,她又升任学监,统管学校的教务,同时兼任家政课、修身课的教授,地位仅次于校长。此后20年间,她一直是华族女子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她主编的《和文教科书》三卷、《小学读本》八卷、《家政学》等也一直是华族女子学校的教材。

这期间的下田歌子,“才色兼备”,被世人奉为女性楷模。她也因此被选任为两位皇族公主的老师。1893年至1895年间,为更好地完成皇族公主的教育任务,她获得海外考察教育的机会。她曾在英国皇室附设学校生活过一段时期,并受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接见。后来又考察了法、德、意、瑞士、美国等欧美国家上流社会女子的教育情况。

下田歌子回国不久,华族女子学校并入学习院,她也升任了“学习院女学部”部长,继续负责日本贵族女子教育。1898年,她牵头组建“帝国妇女协会”并出任会长。不同于当时通常只面向上流社会的妇人团体,她组建的这个协会面向全国妇人,特别是中层以下的大众女性。

下田歌子将实践女子学校教育目标定位为“传授修身齐家所必需的实学,培养贤妻良母”,在教学内容上开设国文、历史、家政、技艺等科目,学制五年。而女子工艺学校学习年限则为二至三年,主要以教授裁缝、编织、刺绣、插花、烹调等实用的家政技能,目的是“传授处世所必需的实学、技艺,兼授(女子)自立之道”。1908年,下田歌子将实践女子学校与女子工艺学校合二为一,保留实践女子学校的校名,同时增设附属幼儿园、高等专科部家政科和技艺科。

明治四十年,即公元1907年,就任“学习院女学部”部长兼教授的下田歌子,是当时日本官阶最高的妇女,声誉正隆。但幸德秋水等社会主义者办的《平民新闻》突然连续刊登其丑闻,特别是她和当时日本政要的性丑闻。1908年,下田歌子因此辞去日本内务省“学习院女学部”部长职务,将全部精力转向由实践女学校及女子工艺学校合并而成的实践女子学校管理上来,大力推动日本平民女子教育的发展。1920年,下田歌子出任日本爱国妇人会会长,并兼任“顺心女学校”、“明德女学校”校长。1936年逝世之前,她一直居于当时日本女子教育界的指导地位,她推崇的“和魂洋才”的贤妻良母主义也一直是当时日本女子教育的主流理念。

来自历史的回声

甲午战争之后,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从一衣带水的日本的崛起历史中认识到,国家“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之不学始”,“欲强国,必由女学”。“癸卯学制”革新后,民间自愿和清政府官派留学东洋的中国女子日益增多。因下田歌子与皇室及政要关系密切,实践女子学校成立初始便声名远播,很多清朝留日女学生都选择进入这所学校求学。下田歌子便在学校开设清国女生部,专门招收中国女留学生,并在学制建设、课程体系上进行了特别的设计调整,以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对清政府留日女学生,下田歌子也推行其一贯主张的贤妻良母主义。

下田歌子认为中国女子“性不卑屈,其所长也;行不从顺,其所短也。惟矫其不从顺之行,而养其不卑屈之性,斯可以为内助矣。故其施教也,于品行陶冶之事,尤注意焉”。她的这种办学宗旨,与当时大部分的清朝国人对女学的态度相符合,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女学生东渡日本到实践女子学校就读,甚至一些赴日考察教育的清廷官员为振兴中国的女子教育,建议将下田歌子引荐给慈禧太后。据统计,到1911年,清朝女子在日本留学毕业生总数为116人,其中实践女子学校就有94人,占比为80%以上。

这些清朝女子留学归国后,纷纷效仿下田歌子,翻译女学书籍、兴办女子学校、创办女性报刊,掀起中国女学热潮和妇女解放运动思潮。下田歌子也因此被视为“中国女子改良运动的功臣”。

事实上,不同于清朝盛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观念和女子“闭笼一室,不知有国”的现状,下田歌子推行的贤妻良母主义教育,虽然还是以女性家庭角色的存在为前提,但已将女性角色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她认为女性不仅要做恪守妇德、践行女教的好妻子、好母亲,更要做有知识、有文化、有近代国家国民自觉的贤妻良母。在她的办学实践中,下田歌子也一直强调女子教育妇德涵养应与国体观念并重。因此,在清朝留日学生教育上,她也一直以日本国体利益为重。在日俄战争爆发后,下田歌子反对中国女留学生参与反日政治活动,坚持如果实践女子学校学生参加罢课便给予退学处分,让秋瑾等当时在女子实践学校求学的中国女留学生失望愤慨,毅然退学。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正处救亡图存的关头,那时的中国女性不可能像日本女性那样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下去接受教育和知识的熏陶去做贤妻良母。所以,中国的女子教育重心很快就转移到妇女解放运动上来。

上一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藏医学专业学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