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考试小抄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宪法学考试小抄

宪法学考试小抄 篇1

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1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规定的内容不同2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

宪法分类: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刚性宪法:凡效力高于一般法律、宪法修改须经过比一般法律更为复杂和严格的程序的宪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的宪法。凡是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政权组织 不成文宪法:以国家的一般法律、惯例或法院判例形式出现的宪法

宪法实施监督方式:事先审查;事后审查;附带性审查;宪法控诉

:1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2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3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宪法控诉:公民个人有权就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而向宪法法院提出控诉,有权

宪法的作用:1宪法对组织和规范国家权利的作用2宪法对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作用3宪4宪法对经济的作用5它可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宪法解释:由法定的机关对宪法条文的的内容、词义以及适用范围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宪法惯例:在国家长期的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涉及国家根本问题,调整相应基本社会关系,宪法规范:是调整有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 宪法规范特点: 1宪法规范是最高的法律规范2宪法规范的包容性和概括性3宪法规范的宪法规范表现形式: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宪法判

1宪法规范的科学性2宪法规范的完备性3适宜的社会外司法审查制度:在实行宪政的国家由法院按照诉讼的程序对某些行为进行合宪审查

:1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2在法律效力上与普

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以“天赋人员”、“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积极启蒙思想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4法律部门的增多,法律形式的分化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宪法得以产生的法律条件。近代宪法正是基于上述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的因素才得以产生的,它是时代的产物

《国旗法》内容: 关于国旗升挂、使用和实施监督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内自管辖范围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1954年宪法的历史地位:1954年宪法的制定贯彻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体现了原国经验和外国经验、领导智慧与群众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为普通立法提供了原则和依据,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宪法是一部比较好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部宪法带有过渡性的特征,没有很好地解决宪法的稳定性问题。宪法自身对于宪法的保障与监督也没有用出有效的规定。当我国宪的稳定和严肃性便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内容: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导3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完善土地征用制度5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6的规定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9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7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10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811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12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13增加对国歌的规定 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政府在革命形势的压力之下预备立宪,于1908年9月颁十九信条:1919年重大信条十九条,也称为十九信条,是1911年11月3日清政府公布的共同纲领: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由中国的宪法性文件。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各项基本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的宪

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民主普选的基础上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大职权:立法权、人事任免权、国家重大问题的决定权、监督权、应当行使的其他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根据宪法规定的范围行使立法权、解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的审批权、人事任免的权力、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国家生活中其他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1模范的遵守宪法和法律2是同原选举单位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3是保5是接受原单位和群众监督

人大制度是根本制度: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机构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权组织形式,其核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表现在:1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充分和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国的阶级本质。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其他各项制度建立的基础和依据,反映国家政治生活的全貌

人大制度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1从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政权组织形式: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取的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国家形式

所组成的。人民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人民的使者,能够充分地体现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和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代表机关即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并规定有一定任期意志和利益。人民代表向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负责,接受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2从人民代

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君主立宪制:君主或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形式上由君主或国王一人掌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国家机构的 核心。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受它监督3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 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实行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 中央的原则,才能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才能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同时,中央又不能集权过多,必须充分照顾地方特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 特点,使地方有可能充分发挥它们的首创精神

人大的性质和组成:现行《宪法》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 ”。这表明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其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

地方制度:在国家治理上有关行政区域划分和地方国家机关或自治机关的组织、职权以及力机关,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之上,也不能与之平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全经济制度: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调整的,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核心的各种经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制基本是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军队)相结合,而以地域代 表制为主的代表制

经济制度特点:1982 年的宪法是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制定的,在经济制度方面它突破了长地方各级人大会的性质、职权和任期: 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年。职权:1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了四次修改,主要是经济制度方面的内容,宪法的修改对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有非常重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我国宪法先后进行不适当的决定2地方性法规制定权3地方重大事项决定权4人事任免权5监督权6其他职要的意义。其中,2004年修正案在经济制度方面主要增加和修改了以下内容:1 加大私权

有财产保护力度2 继续提升非公有经济地位。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还在朝着更深入的方宪法强化全国人大职权的具体表现:1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向发展,其改革的成果必将会在我国宪法中有所反映。因此,我国宪法在经济制度方面还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其有关的规定也将还会有所修正和变化

有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在发展经济方面,实展计划及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做的部分调整方案。电大答案,电视大学教学2,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针。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通过计划来有权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等等 配置社会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企业的经营必须要按照国家计划安排,社会的一切经营活选举:由选民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推举民意机关代表国家公职人员的政治活动。动都要执行和遵守国家计划。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是生产者根据市场的需要自主地决定各种: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有关制度的总称 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国家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利用价格、税收、利率以及 各种政策导对市场施加影响和调节。到底用何种方法来建设社会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对每一个享有选举权的公民,从法律上确认其选民资格的行为 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我国 1954 年《宪法》规定: “ 国家用经济计划导国: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

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选举权的平等性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并只能享有一个的独立和安全。”我国 1975 年《宪法》规定: “ 国家实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社会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在社会生产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5选民对代表实际监督和罢免的原则6选举的物质保障和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1978 年《宪法》规定: “ 国家坚持鼓足干劲、法律保障原则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完善选举制度:加强选举制度的民主化1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2改进和健全候选人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以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我国 1982 年《宪法》原来规定: “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4改进和完善代表候选人的介绍办法5健全对人民代表的监督机制6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禁止任除了继续坚持按地区选举的制度外,还可以探索辅之以按界别选举与其他方式产生部分代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 1993 年《宪法修正案》第 7 条表的办法,使民主的选举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将之修改为: “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物质文明: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是实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 :1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具有决定意义23持国家性质:的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在政治学上称国体。在宪法学上国家性质一般以有关的实现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著特点4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力保障

制度的根本属性。1982年《宪法》开宗明义第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精神文明:是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和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表现:1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文明通常的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是人类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他们都属于人民的范围2状态的标志。社会文明,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其中,精神文明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的民主权利3神生活的进步。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定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人民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两个方面 社会事务4通过在城市和农村设立居民委员会这种基层群众性自治编织的形式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5我国人民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还享有各种权利和自由,这些自由 和权利非依法律不得剥夺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1从领导权来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性质2从阶级基础来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他们都是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3从国家职能来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一 样,在实现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方面也是一致的4从担负的历史使命来看,我们的人民

国家形式:要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地消灭私: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制,同时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实现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的共产主义。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导下,“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爱国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广泛的同盟军以

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结构的形式: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不仅包括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联盟,而且还包括工人阶级和其他一国家结构形式分类:单一制和复合制

一直存在着这两个联盟

第一个联盟

我国单一制原因:1实行单一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无论是相互压迫还是相互友好,中国量。现在这个联盟比过去有了很大发展,这里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当前社会变革中3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民族的团结4从我国资源分布的情况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5根据我国尚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个联盟是全体社会主义未完全统一和少数民族多的特点,我们需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具有灵活性的单一制国家。劳动者之间的联盟,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一致性基础上的联盟,它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体总之,国家结构形式是特定国家为实现统治所采取的适合于自己国情的形式。

和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的依靠力量。国内电视大学学生交流社区,提供学习资料复合制国家:以几个有一定独立性的单位组成各种国家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联邦下载,交流,电大就业导等。第二个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所谓一个国家,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统一的不可的历史条件下这个联盟也有了新的发展,其范围空前地扩大了,它不仅包括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而且还包括了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了广大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和台湾,都不能分割或分离出去,也不能变成任何独立的政治实体。所谓的两种制度,在海外侨胞中的一切爱国人士

我国一般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可以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传统的理论和政党制度:就是有关政党的产生、其法律地地位和作用;政党的活动方式、其参与或影响模式,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只能允许一种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实行“一国

两制”后,突破了原有模式,形成了在一个国家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两政党制度特点:我国的政党制度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这个制度就是中国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国家制度上的一大创新和发展,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结合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体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民族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对于我们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和进一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有着重要的意义

内事务的政治制度。内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地方制度的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组成一党制: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一个政党的手里,只有该政党才是惟一合法政党的制部分23民族区域自治是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力

两党制:在一个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内,政治上存在着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他们通过几年自治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有大会制定的,有关本地区这行民族区域的基本组织原一种制度 范性文件

多党制:就在一个国家里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长期保持绝对优势,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自治权的范围内根椐当地民

我国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1制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自治权2组织本地方公安部队的自治

4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5管理本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自治权6配备民族干部和培养民族人才的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的统一2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助于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助于逐步消除民族间发展的事实上的不平衡,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考区域自治,建立民族自治地方2有利于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出发,以有利于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生产的发展3便于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行政区域划分既要便于政府工作,同时又要有利于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4照顾到历史状况、民族传统和人民生活习惯以及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情况综合考虑 特别行政区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又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

特别行政区自治权:1原有的政治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不变,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2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3行政管理权。特别行政区政府依照基本法的规定自行处理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事务,制定和执行政策,进行人事任免,管理社会治安,编制财政预算和决算,提出法案、议案等4立法权5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6财政独立权7.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授权范围内,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8除悬挂国旗、国徽外,可使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职权:行政权、与立法有关的职权、人事任免权、中央交办事务的特别行政区政府行使的职权:制定并执行政策;管理各项行政事务;办理基本法规定的中法规;草拟行政法规;委派官员列席立法会会议、听取意见或代表政府发言等 设立特别行政区理论法律根据:《宪法》第3l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宪法是根本法,它巩固并确认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现在,宪法在行政区域划分中提出特别行政区,无疑说明允许特殊情况下可以有另一种制度的存在。这些制度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特点:1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群众性的社会组织,不同于国家政权2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一个具有自治性质的社会组织3基层自治组织具有基层性的特点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基层人民政府的关系1层人民政府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导关系2众性自治组织在与基层人民政府的关系中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

国家机构: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等等。特点:1鲜明的阶级性2历史性3国家机构是一种国家组织,享有特殊的强制力45协调性

国务院的七项职权:1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发布权2行政措施的规定权3提出议案权4对所5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组的领导和管理权及对外事务的管理权6行政人员的任免、奖惩权7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

国家主席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交权;荣典权 规定,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我国人民法院基本上是以国家行政以有利于审判工作和方便群众诉讼为原则设立的,组织系统:最高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最高法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任免本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在人民法院院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从本级人民法院副职领导人中决定代理的人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在省、自治区内按行政公署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任免。人民法院院长的任期与产生它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相同,均为 5 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我国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组成。(实践中,除军事检察院外,还有铁路运输检察院。)我国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组成。下级人民检察院在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的同时,还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因此是一种双重领导体制 居委会性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

“政治避难权”或居留权。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进入该国居 人权:就是作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人所固有的权利

: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从事一定行为和要球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 政治权利和自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表达对国家事务、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1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3公民的住宅不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公民享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平等,即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也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予以保护。而对于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予以追究和制裁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人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的特点:1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3公

宪法学考试小抄 篇2

一、法学专业教学工作应该接轨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是一种法律职业的资格性考试, 它和其他考试制度相比有如下特点:

(1) 统一司法考试是从事法律职业的专业资格考试。凡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这三大法律职业的人员必须参加统一司法考试, 合格者才能从事这三大职业。

(2) 司法考试是一种面向全社会的公开考试。建立全社会公开招考的资格考试制度, 增加法律人才选拔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不仅树立了从事法律职业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职业形象, 而且确认和维护了法律职业的严肃胜和权威性。

(3) 司法考试是我国法律职业的准入条件和标准, 是衡度法律职业人才的重要尺度。我国现在培养法律人才的途径及方式多种多样, 所培养的法律人才层次、技能、知识等也有所不同, 而统一考试则是衡量上述各类法律人才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关于法学教育的性质, 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法学教育是以培养法律职业人才为主旨的职业教育, 因而偏重司法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训练。有的人认为法学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当然还有人认为法学教育兼具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性质。 (1)

但是, 无论何种认识, 即便把法学教育定位于通识教育, 也不可能否认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教学的影响力, 在一定程度上, 法学教育教学应该接轨司法考试。

(1) 司法考试是一种职业准入考试, 是进人法律职业的一道“门槛”, 司法考试规范了法律职业人员的统一标准及法律专业知识的要求, 明示着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应当顺应司法考试的要求, 适应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需要。作为职业准入考试, 通过司法考试就意味着取得了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 否则, 就意味着被拒绝在相关法律职场的大门之外。司法考试对于法学本科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它直接关系到大部分法学本科毕业生的饭碗问题。司法考试与大学生个人利益的这种直接相关性, 要求高校的教学不能对司法考试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基于对学生个人前途负责的考虑, 高校的法学本科教学应该对司法考试做出适度的反应。

(2) 从根本上讲, 法律职业的发展和需要, 决定并引导着法律教育的发展, 鉴于法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法律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 因此, 脱离了法律职业的引导, 法律教育不仅缺乏发展的动力, 而且会迷失力向, 这也正是造成法律教育在培养规格、培养渠道上的混乱状况的根本原因。

(3) 本科法学教育应当教授的法律原理和制度应以中国现行法律为核心, 引导学生对于中国现行法律的立法背景、法学原理、司法运行状况、法律文化的深刻理解。这也正是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在内容上的真正契合点所在,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司法考试都在考查本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及其适用。

(4) 法学教育围着司法考试转肯定行不通, 但司法考试通过学生的个体选择对法学教育也会施加影响。有志于从事司法实务工作的法科学生必然会参加司法考试, 即使没有从事司法实务工作意愿的学生也会把参加司法考试当作一次自我检验的机会, 把通过司法考试当作一种能力证明。拥有司法资格证书无疑会加大寻找工作的筹码。

法学教育界肩负着为法律职业培养预备人才的使命, 面对一项每年有将近30万人参加的职业考试显然不能无动于衷。如果一个高校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很高, 至少可以说明此高校的法学教育是不失败的, 因为它的学生至少具备了应对考试的能力并掌握了相对完整的法学知识;如果一个高校培养的大部分法学本科毕业生都无法通过司法考试, 就意味着此高校“生产”的“产品”无法体制化地转变为“商品”, 无法顺利地进人“市场流通领域”, 这至少可以说明此高校的法学教育是算不上成功的。法学教育界应当积极对现行教育体制作出调整, 为法科学生参加并通过司法考试提供帮助, 而这应该贯穿法学专业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督促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取、教学管理等都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考试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人才质量观和人才评价方法。作为教育教学中如此重要的一环, 法学课程考试应该对司法考试的影响力有认识、有反应。但是, 从总体上看, 目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考试存在许多问题。

二、当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和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近些年来在高校中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与其他专业考试一样, 法学专业课程考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 但当下考试仍然存在着不适应培养创新人才与法律职业人才的因素。

(1) 考试目的定位不当。高校考试与教学的关系中, 教学目的应该是起主导作用。但是,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已经不自觉地颠倒了二者的位里, 考试成了目的。目前, 绝大多数考试管理者仅把考试作为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获得学分、奖励、学位及能否毕业的依据;不少教师仅仅把考试当作教学的一个环节, 认为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学生则认为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分数、取得学分, 获得毕业文凭。由于存在以上种种考试目的的错位, 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 为了分数而考试, 难以起到培养能力和素质的作用;教师则为了考试而教, 改完试卷得出分数后, 即认为课程结束, 教学任务完成。很少有人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考试情况作认真仔细的分析,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因而根本起不到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这就更谈不上发挥其支撑司法考试, 为司法考试练兵的作用。

(2) 考试内容片面。当前的高校考试, 考试内容失于片面。大多数考试只注重对知识、领会和运用的测查, 而忽视了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测查。大学所培养的人才, 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正确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测查, 应成为高校考试测查的重心。考试内容的片面, 是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动手操作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够适应司法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不符合作为司法职业人才准入选拔的司法考试的需要。

(3) 考试功能未全面发挥。一般认为, 高校考试应至少具有如下功能:

首先, 考试具有检查功能。通过考试, 教师可以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借此学生也可端正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进而扬长避短, 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 考试具有激励功能。考试需要精心准备, 因为考试易使考者产生心理压力, 而压力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另外, 考试成绩的好坏对人也是一种激励, 成绩优异者说明他学习方法对路, 容易产生成就感, 教师对他们应正向激励;成绩较差者说明他本身对课本知识没有掌握或者没有掌握好, 容易产生失落感, 教师对他们应加以鼓励。因此, 考试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不矛盾, 科学的考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复合、能力的培养。这里,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组织考试, 如何认识从考试中获得的信息, 这就使高校考试改革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2)

但是, 目前的普遍情况是考试功能的失衡, 尤其是考试的诊断、反馈功能基本未得到发挥。由于命题不科学、不严谨, 造成试题效度不高, 导致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情况同时存在, 很难准确地诊断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同时, 由于许多教师仅把考试当作课程结论性评价, 不重视考试的反馈功能, 所以, 考试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质量的促动作用无从发挥。加之课程考试大多数是一次性完成的, 既难以准确评价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和水平, 也难以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三、法学课程考试接轨司法考试的改革实践

司法考试在设计考试的内容和科目, 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不能脱离法学教育的实际状况, 一是本着测试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律实务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考试科目。 (3) 后来司法考试有一些变化, 加强了综合素质考试的比重, 对应试人员的理论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特点恰恰体现了法学课程考试接轨司法考试的依据。虽然司法考试不是解决目前法学专业考试中存在问题的唯一途径, 司法考试也不能解决所有的现实问题, 但是法学专业课程考试接轨司法考试对于解决高校法学专业考试存在的问题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1) 与司法考试接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考试的目的性问题, 并可以更好发挥考试制度应有的功能。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都知道, 专业课程考试不仅是获得学分和毕业的一个必要环节, 也是走向法律职业的一种训练, 因此与目前相比, 重视程度肯定有所不同, 也更能发挥其激励和检查功能。

(2) 与司法考试接轨可以解决法学专业考试内容片面的问题。司法考试考查的内容不仅包括法学基础理论, 还包括法律实务, 接轨司法考试的法学专业考试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可以考察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着上述缘由, 2004年我校法学专业申请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接轨司法考试的法学专业考试改革。在几年的实践中, 我们围绕以下几项内容进行了探索。

(1) 改革的指导思想。实现法学专业所有主干课程的考试“司法考试化”, 让学生做好平时的演练, 适应司法考试的形式与特点;并且反馈到教学中, 改革课堂教学, 实现良性循环。

(2) 改革的主要内容。法学专业所有主干课的考试比照司法考试的形式与方式进行;平时教学测试着重学生的应用能力, 特别是法律文书的写作;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 并考虑跟司法考试的接轨。

(3) 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对司法考试特点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培养计划, 按照课程安排, 按年度逐步实施。

(4) 预期目标。建立历年的司法考试试题库;每门课程形成不少于5份试卷符合司法考试的形式与特点的题库, 并不断加以更新与完善;所有专业主干课实现教考分离。

由于专业大部分教师都通过了司法考试或者律师资格考试, 对司法考试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 并在教学中已经注重法律与实践的结合, 因此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在改革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 接轨司法考试不是单纯的罗列历年司法考试的题目作为专业考试题目, 而是在研究司法考试特点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创造。

(2) 司法考试的模式并不是确定的, 其形式与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是出于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因此, 接轨司法考试应该与时俱进, 其改革也应该不断地推进。

(3) 注意避免专业教学围绕司法考试, 从而对学生价值观产生误导。如果不适当的引导, 导致学生可能为了通过司法考试而学习, 使专业教育成为应试教育。

(4) 接轨司法考试的实践可能会导致一些现实问题。从我们的实践看, 对于严格要求按照司法考试的要求进行的, 学生考试成绩偏低, 这虽然符合目前司法考试成绩不高、通过率低的现状, 但是出现比较多的补考现象, 并对学生的就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 接轨司法考试的专业考试不应该一考定终身, 应该有多种方式进行学业考试。

从2008年开始, 国家司法考试允许法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参加司法考试, 这对法学专业的教学工作必然带来一些挑战。在这种形势下, 继续研究司法考试特点, 完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推进接轨司法考试的法学专业考试改革, 应该更有现实的意义。

摘要:司法考试作为一种法律职业的资格性考试, 对于法学专业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法学教学包括考试工作应该接轨司法考试。法学专业课程考试接轨司法考试对于解决高校法学专业考试存在的问题是有其独特意义, 进行接轨司法考试的改革, 完善存在问题, 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司法考试,法学教育,课程考试

注释

1 参见周伟, 李桂芳, 王健等学者在2002年7月"中国法治之路与法律职业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载张文显, 信春鹰, 孙谦.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3.

2 王轶, 陈敏.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湖北招生考试, 2008 (, 4) .

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关系 篇3

【关键词】司法考试 法学本科教育 区别性

【中图分类号】D90-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05-01

所谓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是指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包括二者之间共同性和区别性,以及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可能性。

一、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不同价值定位

首先,法学本科教育是培养专门法律人才的一种方式,重点在于对法学本科生法学基础理论、法学知识体系、人文修养和学术精神的培养。司法考试是法律职业的一种选择人才的方式,必然更多地体现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以法律实务为重点。

其次,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视两种情况为不同的途径,产生的效果自然不同,在我国法律教育教学中,本科教育是较为重要的培养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对学生培养的侧重方向,将对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上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影响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取得成绩的位置。我们所塑造的什么层次、什么水平的司法、法律工作人员,那么我们就采取什么层次的素质教学。与此同时,司法考试也是我国当前选取法律职业人才的一种选择方式,可以提高应试者的专业水平,但不能提高法学本科教学水平,但会影响到法学本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第三,从逻辑关系上看,法学本科教育是司法考试的前提和基础,而司法考试未必是法学本科教育的必经之路。因为受到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生只有一部分参加司法考试。因为一部分学生会选择从事法学理论的研究,还有一些学生会参加公务员考试。事实上从法学院毕业的学生并非人人都从事法律工作。但是不经过法学本科教育,则不能参加司法考试,法学本科教育仅仅是司法考试的基础。

二、法学本科教育和司法考试

(一)司法考试是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律职业的纽带

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共同目标都是为法律职业输送合格的法律人才,而司法考试是连接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纽带。司法考试反映的是法律职业的业务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可以促进法学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而且司法考试折射法律职业的技能要求。这会引起法学本科教育对法律技能的训练。

(二)司法考试离不开法学本科教育的专业支持

司法考试的基本要求,应试者参加司法考试需要本科教育的经历,而法学本科教育为应对司法考试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并向各法律岗位输送专业人才。只有经过系统地学习法学知识,才能通过司法考试。因此,法学本科教育为司法考试提供了法学专业知识的支持。

(三)司法考试是衡量法学本科教育的标准之一

司法考试是法学本科学生通往法律职业之路。实际上司法考试成为评价、检验法学本科教育是否契合国家法律职业标准之一,对大部分法学本科生而言,通过司法考试也是他们的愿望,因而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一所高校的法学本科专业如果司法考试通过率较低,那么这将被大多数人认为该校的法学专业不是特别优秀。事实上全国各类法学本科教育都会关注司法考试对法学本科教育带来的影响,并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职业培训等方面关注是否存在问题和缺陷,发现学生在职业化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学校在培养方案中迅速做出调整。

三、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

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目标上有较大的差别,法学本科教育的功能是培养法学人才,而司法考试是筛选人才。法学本科教育目标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既要培养法律职业人才,还要为培养法学理论研究人员提供人才基础;法学本科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而司法考试范围有限。因此,法学本科教育可以适度考虑司法考试的要求,实现与法学本科教育的互动。

首先,司法考试制度下的法学本科教育应该保持其独立性。法学本科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途径。司法考试从机制上将仅仅是选拔人才的方式,而不是培养法学人才的土壤。但如果司法考试成为法学教育的指挥棒,将严重影响到法学本科教育的教育方式,导致本科教育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使得本科教育难以培养出真正的法律人才。如果把法学本科教育简单与司法考试对接,那么全国各院校的法学本科教育将千篇一律,既不利于法学教育的深入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法学本科教育还承担者培养法学理论高层次人才后备军的任务。法学本科教育除了关注法律现实问题,还必须具备前瞻性,关注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甚至是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问题,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法治建设。

其次,法学本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要适应司法考试,没有发达的法学本科教育,司法考试就成为无渠之水,法律职业化也无从谈起。换句话说,如果法学本科教育不能为司法考试输送合格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将会脱离法律实践,成为只开花不结果的状况而沦为空谈。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相联系,让法学本科教育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四、结束语

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职业有共同的基础,二者可以良性互动,相互促进。这对我国法治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刘涛:《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学改革》,载于《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华鹰:《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关系的定位與对接》,载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3]张伟新:《论我国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载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公路施工考试小抄 篇4

半刚厂拌路拌法厂:重要拌和、摊铺、碾压。1 下承层准备与施工放样 2 备料 3拌和与摊铺4碾压 5养生与交通管制;路:下承层准备、施工测量、备料、摊铺、拌和、整形、碾压、养生爆破裸露药包法、炮孔法(钢钎炮)、深孔爆破、药壶法(葫芦炮)、猫洞法、微差爆破、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抛掷爆破(扬弃爆破)、抛坍爆破、定向爆破、松动爆破、多面临空地形爆破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工业建筑中的生产车间、办公楼、仓库,民用建筑中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住宅,公路工程中独立合同段的路线大桥、隧道;单位:生产车间的厂房修建、设备安装,公路工程中同一合同段内的路基、路面、桥梁、互通式立交、交通安全设施;分部:房屋的基础、地面、墙体、门窗,公路路基的土石方、排水、涵洞、大型挡土墙,桥梁的上、下部构造、引道混凝土施工 施工方法:滑模式摊铺机施工、轨模、碾压混凝土施工、三辊轴机组施工、小型机具人工施工.滑模优势:1内在质量高 2表面功能好 3路面动态平整度好 4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稳定 5适应范围广 6生产效率高,施工进度快 7便于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8路面使用寿命大幅延长。其他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混凝土预制块沥青层铺法沥青层铺法是将沥青分层撒布、矿料分层撒铺,然后碾压形成沥青面层的施工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工艺和设备简单、功效较高、施工进度快、造价较低;缺点是结构强度低、使用寿命短、路面成型期较长,需要经过炎热季节经行车碾压之后路面才能最终成型。根据铺装时所采用的具体工艺、结构层厚度、适用条件的不同,又分为沥青表面处置、沥青贯入式和碎石封层等类型。表处(防水、抗磨耗、防滑和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使用品质,改善行车条件,按嵌挤原则构成强度,三四级):1清理下承层 2撒布沥青 3铺撒矿料 4碾压 5双层式或三层式沥青表面处置施工(重复234)6初期养护;贯入式(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其强度构成主要依靠矿料的嵌挤作用和沥青材料的粘结力,二级及以下公路):1整修和清扫基层 2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 3铺洒主层矿料 4碾压 5浇洒第一层沥青 6铺洒第一次嵌缝料 7碾压 8浇洒第二层沥青 9铺洒封层料 10初期养护路基施工准备工作组织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测量、施工前的复查与试验、清理施工现场、铺筑试验路)任务原则施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做好施工部署,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器具,统筹安排施工顺序,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需要的人工,材料,机具等资源的数量,布置施工现场,做到邵占农田,节约开支、方便生活、拟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继续、质量、安全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公路施工组织的一般原则1,认真贯彻我国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2,根据建设期限的要求,统筹安排施工进度3,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快速施工4,实现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5,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6,增产节约,降低工程成本。特点1,线性分部工程,施工流动性大2,固定性的建筑,占用土地多3,类型繁多,施工协作性要求高4,工程形体庞大,施工工周期长5,野外作业,受外界干扰和自然因素影响6,工程质量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水泥栓优缺优点:1强度高 2水温稳定性好,无老化现象 3耐久性好,20-40年使用寿命 4适用特殊车辆,如履带车辆等;缺点:1有接缝,施工养护复杂,舒适度差 2修复困难 四项制度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土质路堤材料要求为保证强度、稳定性,应选择强度高、稳定性好易于开挖的土石作填料。如碎石、砾石、卵石、粗砂等透水性好的材料。由于他们具有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填筑时受含水率影响较小等特点,经分层压实后较易达到规定的施工质量,应优先选用。用透水性不良或不透水的土(如黏土)作路填料时,必须在最佳含水率下分层填筑并充分压实。粉质土的水温稳定性均较差,不宜作路堤填料,在季节性冰冻地区更应该慎用。粘质土和高液限黏土可用来填筑高度小于5m的路堤,且要水平分层填筑并压实到规定的实密度。压实天然结构上的土,经挖装运等工序后变为松散状态,为了使填筑的路堤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必须将路基填土碾压密实。使用压实机械压实土质路基,就是利用压实功能使三相土体中的团块和粗颗粒重新排列,互相靠近挤紧,使小颗粒土填充于大颗粒间的空隙中,排出土中空气,使土的孔隙减小,密实度提高,内摩阻力和粘聚力增加,从而使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压实是保证路堤获得强度和稳定性的根本措施,是路堤施工的最重要工序之一。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包括内因(如含水率、土的性质)和外因(包括压实功能、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等)。含水率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若压实功能一定,在最佳含水率下,容易获得最佳压实效果,土质:在同一压实功能下,粗颗粒含量多的土,最大干密度较大,最佳含水率较小,易于压实,压实功能包括压实机械质量碾压遍数等,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对同一类土,最佳随功增而降,最大干随功增而增,只有达到一定的压实功能才能将土碾压密实。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碾压传布深度和碾压速度对压实效果的影响,用压实质量大的压路机碾压,可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压实机械:夯击、振动、静碾。最大干密度击实试验是压实度基准值

半刚厂拌路拌法厂:重要拌和、摊铺、碾压。1 下承层准备与施工放样 2 备料 3拌和与摊铺4碾压 5养生与交通管制;路:下承层准备、施工测量、备料、摊铺、拌和、整形、碾压、养生爆破裸露药包法、炮孔法(钢钎炮)、深孔爆破、药壶法(葫芦炮)、猫洞法、微差爆破、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抛掷爆破(扬弃爆破)、抛坍爆破、定向爆破、松动爆破、多面临空地形爆破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工业建筑中的生产车间、办公楼、仓库,民用建筑中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住宅,公路工程中独立合同段的路线大桥、隧道;单位:生产车间的厂房修建、设备安装,公路工程中同一合同段内的路基、路面、桥梁、互通式立交、交通安全设施;分部:房屋的基础、地面、墙体、门窗,公路路基的土石方、排水、涵洞、大型挡土墙,桥梁的上、下部构造、引道混凝土施工 施工方法:滑模式摊铺机施工、轨模、碾压混凝土施工、三辊轴机组施工、小型机具人工施工.滑模优势:1内在质量高 2表面功能好 3路面动态平整度好 4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稳定 5适应范围广 6生产效率高,施工进度快 7便于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8路面使用寿命大幅延长。其他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混凝土预制块沥青层铺法沥青层铺法是将沥青分层撒布、矿料分层撒铺,然后碾压形成沥青面层的施工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工艺和设备简单、功效较高、施工进度快、造价较低;缺点是结构强度低、使用寿命短、路面成型期较长,需要经过炎热季节经行车碾压之后路面才能最终成型。根据铺装时所采用的具体工艺、结构层厚度、适用条件的不同,又分为沥青表面处置、沥青贯入式和碎石封层等类型。表处(防水、抗磨耗、防滑和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使用品质,改善行车条件,按嵌挤原则构成强度,三四级):1清理下承层 2撒布沥青 3铺撒矿料 4碾压 5双层式或三层式沥青表面处置施工(重复234)6初期养护;贯入式(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其强度构成主要依靠矿料的嵌挤作用和沥青材料的粘结力,二级及以下公路):1整修和清扫基层 2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 3铺洒主层矿料 4碾压 5浇洒第一层沥青 6铺洒第一次嵌缝料 7碾压 8浇洒第二层沥青 9铺洒封层料 10初期养护路基施工准备工作组织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测量、施工前的复查与试验、清理施工现场、铺筑试验路)任务原则施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做好施工部署,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器具,统筹安排施工顺序,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需要的人工,材料,机具等资源的数量,布置施工现场,做到邵占农田,节约开支、方便生活、拟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继续、质量、安全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公路施工组织的一般原则1,认真贯彻我国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2,根据建设期限的要求,统筹安排施工进度3,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快速施工4,实现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5,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6,增产节约,降低工程成本。特点1,线性分部工程,施工流动性大2,固定性的建筑,占用土地多3,类型繁多,施工协作性要求高4,工程形体庞大,施工工周期长5,野外作业,受外界干扰和自然因素影响6,工程质量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水泥栓优缺优点:1强度高 2水温稳定性好,无老化现象 3耐久性好,20-40年使用寿命 4适用特殊车辆,如履带车辆等;缺点:1有接缝,施工养护复杂,舒适度差 2修复困难 四项制度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土质路堤材料要求为保证强度、稳定性,应选择强度高、稳定性好易于开挖的土石作填料。如碎石、砾石、卵石、粗砂等透水性好的材料。由于他们具有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填筑时受含水率影响较小等特点,经分层压实后较易达到规定的施工质量,应优先选用。用透水性不良或不透水的土(如黏土)作路填料时,必须在最佳含水率下分层填筑并充分压实。粉质土的水温稳定性均较差,不宜作路堤填料,在季节性冰冻地区更应该慎用。粘质土和高液限黏土可用来填筑高度小于5m的路堤,且要水平分层填筑并压实到规定的实密度。压实天然结构上的土,经挖装运等工序后变为松散状态,为了使填筑的路堤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必须将路基填土碾压密实。使用压实机械压实土质路基,就是利用压实功能使三相土体中的团块和粗颗粒重新排列,互相靠近挤紧,使小颗粒土填充于大颗粒间的空隙中,排出土中空气,使土的孔隙减小,密实度提高,内摩阻力和粘聚力增加,从而使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压实是保证路堤获得强度和稳定性的根本措施,是路堤施工的最重要工序之一。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包括内因(如含水率、土的性质)和外因(包括压实功能、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等)。含水率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若压实功能一定,在最佳含水率下,容易获得最佳压实效果,土质:在同一压实功能下,粗颗粒含量多的土,最大干密度较大,最佳含水率较小,易于压实,压实功能包括压实机械质量碾压遍数等,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对同一类土,最佳随功增而降,最大干随功增而增,只有达到一定的压实功能才能将土碾压密实。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碾压传布深度和碾压速度对压实效果的影响,用压实质量大的压路机碾压,可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压实机械:夯击、振动、静碾。最大干密度击实试验是压实度基准值

政治学原理考试小抄 篇5

1.(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学科的奠基人。

2.(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3.(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4.(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5.(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6.(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7.(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8.(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9.(精英民主)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

10.(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11(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2(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13.(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14.(宪制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1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6.(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2.(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17.(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18.(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19.(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0.(制约权利)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21.(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22.(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23.(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4.(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25.(公民权利)

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6.(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27.(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28.(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29.(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A

1.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B

1.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C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

2.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的(合法性)唯一来源。

3.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4.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5.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D

1.(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5.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

(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

F

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治)的中央集权制。

G

1.(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2.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3.制约机制。

4.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5.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

(公共政策)三个方面。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8.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9.(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10.(公民权利)

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11.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

12.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13.国家的产生以(政府)的形成为组织标志。

1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1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J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2.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3.(精英民主)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

4.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议)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K

1.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

2.(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L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处理

(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3.(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M

1.(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学科的奠基人。

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5.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政治事务)的参与。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7.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8.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9.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10.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涉己行为和涉他)行为。

11.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12(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13.墨子的政治学说以(谦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4.目前,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和多党制。

Q

1.全球化的内容以(经济)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R

1.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2.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S

1.(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2.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

3.(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W

1.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X

1.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2.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3.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对人民的保护)

两方面的内容。

4.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5.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的思想。

6.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包括秩序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和(宽容和理性)精神。

7.宪法和(个人权利)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8.(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9.(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10.(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11.(宪制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12.(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13.选举权和(罢免权)

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Y

1.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精英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2.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3.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4.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5.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6.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7.(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8.英国革命确立了(议会政治)的民主模式。

9.与古代社会的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采用普选制。

Z

1.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2.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3.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4.在西方,(市民社会)是伴随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衰落、自治城市的兴起、社会角色的日益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而逐步孕育生成的。

5.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6.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三个阶段。

7.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贯被看成是(暴民统制)的典型。

8.政党的产生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9.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利)。

10.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11.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12.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1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14.“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奴隶)社会时期。

15.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6.(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7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1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1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0.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21.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22.(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23.(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24.(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25.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26.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27.政治(正义观)是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体系的标准。

28.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29.政治秩序并不要求预测人们的行为,它更多地关注人们之间的(合作)行为。

30.政治秩序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公开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的概念。

31.(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3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

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33.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34.(制约权利)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35.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36.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

3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8.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39.(中华全国总工会)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

40.(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41.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治)政治延续2000多年。

42.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43.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44.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

二、选择题

0.(A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1.(美国、法国、英国)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2.(A法国D阿根廷)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3.(B

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4.(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5.(C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6.(A布坎南)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7.(A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8.(A宽容D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

9.(B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10.(A

理想主义)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11.(C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12.(A《公民文化》)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13.(D人民主权原则)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14.(A法国)是多党制的典型。

15.(A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16.(B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17.(B规范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18.(C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

19.(D理论与策略)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20.(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21(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22.(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23.(组织、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24.(A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25.(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26.(A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27.(B潘恩)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28.(C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29.(D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

B

1.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2.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对以(D法国革命)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C

1.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

复决权

B

罢免权

C

创制权D选举权)。

2.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包括(A政治制度化

D减少政治参与)。

3.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官本位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权力本位)。

4.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政治秩序),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5.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A

自由权C公民权)。

6.从历史和理论发展逻辑来说,(直接参与)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最早和最典型的形态。

7.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推动着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有(A技术革命B各国的制度变革C文化趋同D跨国公司)。

8.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苏维埃政权形式

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9.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10.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A政府职能)的民主化改造。

11.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A义务B责任D权利)关系。

12.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效率精神C契约观念)。

D

1.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D重叠共识)的形式来实现的。

2.当今世界,(法国、中国、日本)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3.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多党制)。

4.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5.“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

新社会民主主义D后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6.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C政治文明化)

7.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妥协)。

8.多元民主理论认同(B代议制)主义的民主观,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

E

1.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福利改革B经济干预)。

G

1.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B组织政府的手段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2.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参政权)上。

3.根据(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4.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

5.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政治权利)。

6.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A撤销决定B制止行为C否决议案D选举权利)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7.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单位化)政党的典型。

8.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城市国家的观念、城邦的理论、世界国家论)。

9.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

君权神授论)。

H

1.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D实用主义),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J

1.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C社会平等

D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

2.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C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3.渐进—妥协式的发展道路,以(英国)为典型。

4.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A工人阶级B中产阶级C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5.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A文化C政治D道德)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6.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民主权B

财产权C生存权)。

7.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B伦理政治学)。

K

1.克林顿和布莱尔政府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宣称是一种“新革新主义”,它倡导建立一种新的结构,并把(机会平等、个人责任、公民和社区动员)作为其基础。

L

1.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B平等)。

2.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权威、平等、自治)

3.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B平等)

4.两党制以(C英国D美国)最为典型。

M

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C历史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对于(D政治参与)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3.马克思主义认为(D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专制君主制)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5.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A私有制D分工)的产物。

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7.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经济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利益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

8.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经济的集中体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9.美国政治学家(B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10.美国政治学家(D达尔)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11.民主的限度包括(以不干涉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2.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是在(20世纪)。

13.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C宪政民主D人民民主)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14.目前,现代国家一般都采用(B一元)民主制。

O

1.欧美的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核心会议型)政党。

Q

1.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自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2.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是(A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B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C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D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

1.人们把古希腊(A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德治C礼治)。

S

1.“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保卫国家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

2.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C公共利益D市场原则)认同之上的合作。

3.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4.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B合作

C伙伴关系D协商)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5.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B制度效率C回应性D管理效率)。

6.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合作、伙伴关系、协商)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7.社会主义将(议行合一)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8.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A制度化D独立性)为特点。

9.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10.孙中山先生是(A

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T

1.特定的政治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代表意义、象征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

W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D理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2.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代议制民主理论家提出(A有限政府C高效政府D法治政府)等原则,限制公共权力,3.还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实现公共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4.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限任B监督

D选举)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5.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申诉和控告权C监督权D批评和建议权)。

X

1.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B英国)。

2.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A大众传媒B立法机关C超国家机构D政党和议会党团)。

3.下列关于改良社会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按照道德原则分配财富C反对暴力革命)。

4.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受教育权利、健康、选择职业、保持最低生活标准)和居住等权利。

5.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韩非)

6.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欧洲共同体B独联体D东南亚国家联盟)。

7.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平等选举原则B直接选举原则C间接选举原则

D普遍选举原则)。

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D

人民主权原则)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9.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政府的执行危机D利益冲突加剧)。

10.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的统一,而要求(D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一。

11.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平等原则B宽容和理性精神C自由原则

D秩序原则)。

12.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C国家干预)为特点。

13.宪政的核心是(D民主政治)。

14.宪政的核心是(形成公民社会)。

15.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A法治B形式C结果D程序)正义。

16.宪政制度于17世纪在(D英国)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17.新闻舆论的监督方式主要有(调查、报道、评论)等舆论形式。

18.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A自由经济D强国家)。

19.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D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20.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A

政府

B

政党

C

利益集团

D

选民)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Y

1.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2.1880年美国(D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3.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D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4.1970年代以后,(C新右派)的产生,使英美保守主义思想受到冲击。

5.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6.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国家)。

7.一般来讲,(社会监督)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8.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C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D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

9.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行政机构、国家元首、司法机构、立法机构)

1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11.议行合一原则是(A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12.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D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13.英国政府一直在(A保守党D工党)的轮流执掌之下。

14.舆论监督以其(A评价性B

广泛性C及时性D公开性)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Z

1.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2.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日常社会生活、大众传媒、政治实践、政治活动)来实现。

3.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现代化)过程。

4.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冲突C竞争)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A

政府

C

市场)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6.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合法示威抗议、政变、恐怖活动、司法诉讼)。

7.在现代法治社会,(D新闻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8.在现代社会中,(B选举)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9.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B自由主义)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10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

公共权力

D

人性)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11.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D政治改革)。

1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13.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民主制)。

14.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B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C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

D有助于经济发展)。

15.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D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16.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C政治合作)的理解。

17.政治权力具有(A权威性

B扩张性

C排他性D强制性E支配性)的特性。

18.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奖酬方式)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19.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大众传媒、立法机关、超国家机构、政党和议会党团)等。

20.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A

法制B

民主

D秩序)。

21.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D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

22.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的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哈贝马斯)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23.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柏拉图)

24.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

25.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科学研究)。

26.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

权力研究途径)。

27.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

隐性价值问题B

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28.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平等协商)精神的结果。

29.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青年组织、工会、妇女组织)。

3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参政党)。

31.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势、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32.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D治国之道)而展开。

33.自上而下的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立法监督、政党监督)等。

34.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A

权力制约原则

B

法治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35.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司法独立、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体现了法治原则。

36.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C马克斯·韦伯)。

37.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A汉密尔顿)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38.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C社团D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名词解释

D

1.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

E

1.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F

1.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G

1.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公共权力: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和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3.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4.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5.公民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6.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7.寡头:铁律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8.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9.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J

1.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L

1.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2.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3.两院制: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M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3.民主限度:指民主必须限定在“公共领域”,以不侵犯私人生活自由为限度,民主必须被限定在作为公共准则的法律的范围之内,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Q

1.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S

1.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2.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X1.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2.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4.选举制度: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代议机关代表的制度.5.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Y

1.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2.一党制: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政党制度。

3.议会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4.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5.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Z

1.政

治: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4.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5.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6.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7.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8.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9.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10.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它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

11.政治权利:是指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12.政治社团:政治社团是基于共同的利益目标而联合起来的,为实现其特定的利益目标,组织参与、影响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决策的团体

13.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4.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15.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17.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18.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19.政治学:是指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0.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1.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

22.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3.治理: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24.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四、简答题

B

1.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有哪些?

答:(1)传统观(2)实用主义(3)人性论(4)社会有机论(5)等级观念(6)权威观念(7)财产观念

2.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答:保守主义把财产私人所有看得至关重要,在它看来:(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3)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C

1.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答: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1)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

(2)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3)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2.从政治学的角度讲什么是权利,如何理解这一含义?答:(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

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含义: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再次,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F

1.法治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答:(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

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5)司法独立。

2.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答:(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5)司法独立。

3.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统治的特点是什么?答:(1)在权力分配上采取封建等级制度,使政治权力与土地所有者密切结合;(2)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君主的意志和权力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3)在经济和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4)在思想上,封建地主阶级广泛利用宗教和宗法思想,对农民阶级进行精神奴役。

G

1.“公权”与”私权”划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公权”与”私权”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下:第一,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第二,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第三,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与”私权”的侵犯.第四,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2.构成宪法精神的原则统一体是什么?答:(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2)、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3)、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来说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手段,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

J

1.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答:(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2)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3)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

2.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答:(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2)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种政治观被称为神学政治观;(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K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答:(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2)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M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民主的价值是什么?

答:第一,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

经验主义途径认为(1)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的和平交接2)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的幸福。3)民主制度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能的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的一种制度

3.民主的限度有哪些?答:(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2)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4.民主固有的缺陷是什么?答:(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和专制”;(2)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3)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此外,民主制度避免了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对社会大多数人的奴役和颐指气使,却也为大多数人的盲目性和狂热性的发作留下了空间。、5.民主可能具有的缺陷有那些?答:(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2)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Q

1.契约观念包含有哪几个要素?答:(1)自愿;(2)一致同意;(3)责任性;(4)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答:(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双重影

3.全球化具有哪些特征?答:(1)全球化是自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以来而开始的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和趋势;(2)全球化的内容以经济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3)全球化的进程是世界各民族、国家和文化相互冲突和磨合的过程。

R

1.如何理解人民主权原则?

答: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首先,一切政治权利属于人民:其次,人民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再次,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最后,宪法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2.如何理解治理的含义?答: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这一概念具有如下几个要素:(1)治理的目的是维护一种政治秩序;(2)治理具有公共性,其对象是公共事务;(3)治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答: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S

1.善治的精神是什么?答:(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2.善治的效率精神包括哪几方面的内涵?答:1]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善治程度越高,管理的有效性也就越高。c(2)制度效率,制度效率将两种不同的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制度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善治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特定治理行为本身的效率,更关注某种制度的影响。(3)回应性,回应性是责任性在效率问题上的体现。

3.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它对效率的强调则不局限于管理效率,同时还关注制度本身的效率。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答: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4.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答:(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一般来讲是各种政治社团)、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

5.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答:(1)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2)社会团体监督,这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3)舆论监督,这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6.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答: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关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7.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有哪几种?

答:对任何一个政治体系来说,要取得生存就必须取得合法性。大致来说,实现政治合法性存在如下几种途径:(1)建立政治共识。(2)宪政建设(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8.实现政治合法性有哪几种途径?答:1)建立政治共识2)宪政建设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9.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么样的意义答:(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10.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11.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答案要点:(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T

1.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第一,政治色彩浓厚;第二,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第三,政府职能包罗万象,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统揽与政府;第四,治理方法单一。

W

1.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答:(1)它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2)它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3)它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如何改变现实

2.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发主派?答:(1)崇尚自由,反对干涉;

(2)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3)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3.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答: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X

1.西方国家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答:第一种,游说;第二种,决策咨询;第三种,社交活动;第四种,支持竞选;第五种,主导舆论;第六种,百常规方式。

2.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的作用的方式是什么?

答:1.游说2.决策3.社交活动4.支持竞选5.主导舆论6.非常规方式

3.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大致包括哪几个环节?答: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在各国的选举法都有具体规定,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划分选区。(2)、选民登记。(3)、提出候选人。(4)、竞选。(5)、投票。(6)、计算选票。

4.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

答: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5.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是什么?或(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哪些原则要求?)答:1,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2,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3,法治原则,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是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手段,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

6.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答:⑴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⑵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⑶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⑷政府的执行危机。⑸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7.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秩序原则,它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2)自由原则,它体现在政治上指个人的自由权和有限政府;(3)平等原则,它体现在政治上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民主;(4)宽容和理性精神,它包含如下内容、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妥协精神以及责任精神。

8.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哪些原则要求?

答:(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2)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3)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4)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手段,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

9.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那些内容?答:(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

10.行为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行为主义政治研究的特点是什么?答: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其二,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其三,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形容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其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其五,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其六,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坐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Z

1.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有哪些?答:(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2)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2.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3.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答:(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4.政府的基本特性是什么?答:(1)阶级性;(2)公共性;(3)权威性;(4)有机组织性;(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5.政府组织机构的特性?答:1.阶级性

2,实体性,3严密组织性

4特定的职能性、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1)集权原则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政府组织机构设置的通常原则;(2)分权制衡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原则(3)议行合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基本原则。

6.政府组织机构具有那些特性?答:一般来说,政府组织机构具有如下特性:(1)阶级性。(2)实体性。

(3)严密组织性。(4)特定的职能性。

7.政治参与的特征是什么?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8.政治参与的意义是什么?答:(1)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9.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答:(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10.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答:(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4)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11.政治革命的特征是什么?答:(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的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2)政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3)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体制;(4)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12.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答:1.暴力方式;2,压力方式;3,命令方式;4,规范方式;5,说服方式;6,奖酬方式;7,处罚方式

13.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有哪些?答:第一,能力素质,政治权力主体的能力素质是智力和体力的总和,第二,身份资格,政治权力主体的身份资格的含义同样因主体不同而相异,第三,理论与策略,理论是政治权力主体对于社会政治目标及其原则的构思,第四,组织,组织是若干个人的有机集合14.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答:第一,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第二,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所致了社会的支配力量,第三,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第四,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阴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第五,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15.政治社团具有哪些特征?答: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16.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功能是什么?答:(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17.政治文化的功能?答:(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

18.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功能是什么?

答:第一,影响社会政治体系,任何社会的政治体系都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取向模式,这就是政治文化;第二,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既然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取向,那么,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第三,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力量.19.政治稳定对政治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答:(1)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一个有良好社会的政治秩序必然是稳定的,人们将有序地组织他们的社会生活,而不必因为政治不稳定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总损失;(2)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政治稳定作为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政治体系实现政治发展目标的基础保证,只有在政治有序运行的前提下,政治发展的目标才能按照既定的计划、方案逐步得到实现。

20.政治选举的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二,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第三,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第四,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21.政治制度化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

答:(1)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是整合社会阶级、阶层和利益团体的重要阶段。它要求:(a)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b)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2)政治管理的制度化,政治管理是将已经转化为政治决策的政治要求和利益实施和贯彻的过程。政治管理的制度化要求:(a)政府职能结构的合理化;(b)行政执行的程序化;(c)反馈监督机制的制度化。

22.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8个政党,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

24.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个人主义原则2.自由原则3.理性原则4.平等原则5.宽容原则6.同意原则7.宪政主义原则

25.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理论有那些?

答:(1)直接参与民主理论(2)代议制民主理论(或自由民主理论)(3)精英民主理论(4)多元民主理论

26.组织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

答:1.暴力方式(武力)2.压力方式(操纵)3.命令方式(权威)4.规范方式(契约)5.说服方式(灌输)6.奖酬方式(激励)7.处罚方式(遏制)

五、论述题

H

1.划分公权和私权的的意义是什么?答:“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L

1.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答:a.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b.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c.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d.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管理政治观。e.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2.论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团体,都有可能为传递政治信息、传播政治文化、影响和塑造社会成员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的媒介。(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2)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化、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方面,而且在改造政治文化、引导社会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新闻报道、舆论渲染等方式。二是宣传报道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们通过宣传自己组织的主张和信仰,吸纳新成员,使其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等方式,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播。在所有的政治组织和机构中,政党是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此外,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M

1.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那些基本条件?答:(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民主应有哪些限度?请加以详述?

答:所谓民主的限度,就是指民主作为一种制度所适用的有限范围,这一范围可以从民主作为”公共生活”作为”国家形式”和作为”多数统治”三个角度来加以限定.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然而,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在外延上似乎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作为公共生活的民主范围的最大化,就意味着私人劣等和个人自由范围的最小化.民主的理想模式并不在于二者择一,而在于寻求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合理界限.;2.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组织方式,也是公民利益凝聚和表达从而形成最终的国家意志的基本途径,因而也是国家和政府的基础.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玻为限度;民主必须以全体公民加以认可和接受的”法律”为原则,以不剥夺少数人的个人人权为最低限度才不失其合理性和正当性.综上所述,民主必须是有限的才算是合理的,依据民主的上述合理限度可以推结而论,并非任何形式和任何意义的”扩大民主”都具有积极意义.作为政治制度,民主可能是所有可选的制度中最好的,但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R

1.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答:(1)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良好社会包括以下基本因素:A存在着稳定的政治共识,并可以调节人们的政治行为;B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理来实现的;(2)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应当包括:

A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如果一种利益坚持不肯妥协,必须与对方达到你死我活的结果方肯罢休,这将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而良好社会要求对立利益的各方尽可能地理性地思考合作的后果,而不是不顾后果地对一己利益的坚持。如果对立双方都坚持认为自己的目标、原则、要求是绝对正确的、绝对合理的和公正的,并认为对方的一切都是错误的、不合理的,应该全部抛弃的,这样他们往往会不惜任何代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求,可以想象其结果只能使矛盾更加尖锐,合作无法达成。因此,在良好社会里,人们抱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承认对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让步,使双方各自的要求得到部分满足,从而解决冲突,形成一种文明的秩序。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B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稳定性是良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稳定性就要求存在一种稳定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法治是通过一种制度化的机制来协调不同利益的。制度既是某种特定的利益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追求利益的方式的可能性规定。制度具有全局性。相对于其他手段来说,制度的影响不在于一时一地的事件或利益,而在于长期的整体的规范的作用。作为一种相互冲突的利益的解决制度,法治的根本作用在于让人们自愿地表达其利益,综合各种不同的利益,并以人们的偏好来自愿地做出裁决。在人治的情况下,制度如同虚设,社会治理依统治者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从而造成一种不稳定的局面。而在法治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对制度形成一种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人们在政治中有序地解决其利益冲突;

C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这对于利益冲突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解决的边界。而有效的协商机制则有助于确定在大的秩序范围内,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合作形式。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前者规定了人们讨价还价的外部边界,而后者则提出了讨价还价的内部选择。协商机制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正式的制度,更多意义上它还包括各种非正式的规范,而这涉及到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因为什么样的协商机制才有效并不是纯粹抽象的理论问题,它关系到参与博弈的行动者对于策略的选择。协商机制需要重视团体的自主性。一个在适当范围内保护自己利益的团体并不意味着与政府的对抗,而是对政府管理功能的一种弥补。它促成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得到平等而又合理的解决;

D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现实。从经济管理上看,它可以使国家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从社会管理上看,它还可以有效缓解和抑制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有效防范政治秩序混乱的重要环节。

S

1.“善治”模式具有那些特征?答: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善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平等合作,依赖互动的新型关系;(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治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未分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代社会的模糊说明利益整合和聚合的程度,其前提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模糊却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发生的;(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善治组织的产生不是来自于授权,而是来自于协商,是由成员平等协商产生的。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办事程序又经过成员协商约定。决定事项的过程由于通过了彻底的民主协商,成员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具有非常灵活的利益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统治的典型模式是运用发号施令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

2.社会监督具有那些功能?答:社会监督的功能是指社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生活进行的监控和督察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功效和价值。一般来讲,社会监督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产生的危害则是相当严重的,腐败会扰乱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政府的管理效能,损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影响政府的权威,直至危害社会的稳定以及政权的更迭。而社会监督是一种针对公共权力主体的无所不在的、严密的监控机制,这种机制使得权力主体的用权行为完全处于一种透明化的状态之下,没有滥用权力的条件和机会,从而体现了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当出现政治决策失误,决策执行过程中失职,或由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等导致不良的后果时,社会公众有权要求追究发生事故的权力部门或公职人员的政治和法律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有利于吸取教训,以儆效尤;(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社会监督是推动一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在一定意义上,一个社会的政治民主水平是与社会监督水平成正比的。社会监督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有助于民主政治建设;(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通过社会监督可以使社会公众的种种意见、批评和不满宣泄出来并要求执政者感知到和做出相应反应,真正体验到宪法所规定的自由民主权利,从而进一步激发公民意识和积极参政热情,也有助于实现政治认同。随着社会监督的有效实现,公民的政治责任感、政治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普遍提高,进而也必然提高自己的行为能力。随着公民监督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也就更愿意参与政治,使自己的监督更有效、更有力度。

3.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答案要点:(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辩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2)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种政治观被称为神学政治观。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在西方,有许多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的角度来探讨和阐述政治的含义。(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也具有片面性。

4.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是什么?答: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的损害;(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5.试述经济发展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

答:民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政治参与和选举,它必须由许多措施来加以保障,才能得到实现,尽管不能完全证明经济发展与民主化之间的必然关系,也很难确定经济发展达到什么水平才会开始民主化转变,但是,从长远来说,人们并不能否认民主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发展政治学研究表明,民主不一定促成经济发展和繁荣,但经济发展和繁荣可能促进民主发展,经济发展一方面,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煸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的蛊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政治民主化已经成为政治发展的趋势,而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分化;平等观念的深入,教育的普及,以及全球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等,所有这些因素,促成非暴力的和平转变成为民主化发展的趋势.6.试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巨大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对立。面对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这种变化,氏族社会的原有公共权力及其组织设施制度已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共同利益基础,又不能胜任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协调新的利益矛盾的政治作用,氏族制度已经过时了。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镇压和控制奴隶阶级的反抗,协调其他利益矛盾,需要一种新的、不同以往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国家即是这种新的公共权力组织;(2)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比起原始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来,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a)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b)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氏族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本纽带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阶级关系产生后,取代了天然血缘关系的基本纽带作用,并促使社会成员为了谋求本阶级的利益而进行社会流动,不同氏族和部落的成员混然杂居,为了便于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统治,使得他们在其居住的地方实现其公共权利和义务,地区来划分就被作为出发点。这种按照居住地组织国民的办法,是一切国家共同的;(c)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作为一种暴力机器,国家不同于氏族社会武装组织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一,国家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等物质附属物,即常设的暴力机关,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不过是自己组织为武装力量的居民。其二,国家的暴力为统治阶级专属,并以它为主要凭藉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社会秩序,以及对付外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由全体居民构成,主要用于对付外敌,氏族社会内部则主要以道德强制力维持秩序。其三,国家是系统采用的暴力,是精巧的暴力机器,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则不具备国家暴力的系统性和精巧性。在上述三方面差别中,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是最根本的,国家与氏族社会公共权力在划分居民和暴力组织方面的差别,不过是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的自然延伸和特定表现;(3)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国家本质的论述,可以认为,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7.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关系.第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第三,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第四,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8.试述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答:(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9.试述民主的价值是什么?

答: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理想,具有极大的魅力,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它意味着个人充分地实现了自主权,政治服从不是服从强加于个人之上的外部或内部的某种专制力量,而是服从包括自己在内的公共权力;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民主反对任何特权,反对权力垄断,强调公民平等,提倡所有的职位和权力风吹草动所有公民平等开放,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力,平等也是人类生活的价值目标,而民主正是平等信念和精神的最好体现;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民主反对霸权,反对个人专制反对强暴统治,民主为政治权力提供了合法性,在民主基础上产生的政治权威不是以暴力和恐惧为基础的专制王权,而是一种法的权威,合理性的权威和对人人平等的公共权威.在理想的民主制度下,政治统治不是某个人,某个家族或某一小部分人的统治,而是所有人的统治,即全体人民的自我管理.10.试述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答: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1.试述人民主权原则。答: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1)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人民对主权的所有权,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国家政权机关必须经由公民普选产生和更换这一法定程序,任何非经公民普选而产生的国家机关的更换均被视作非法;(2)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3)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4)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12.试述如何取得政治合法性?

答:对任何一个政治体系来说,要取得生存就必须取得合法性,第一,建立政治共识,政治共识的统一是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它是人们在政治合作中对于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剩余分割的基本观念,也是人们对于政治正义的认识.在当代,只能要求社会共同体中的成员在政治的基本问题上而不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价值观等问题上取得基本的一致.第二,宪政建设,宪政建设是实现政治合法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实现方式.对于新的政治体系来讲,往往是在政治革命发生以后,用宪法来规定这一体系的各种基本的政治制度.第三,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政治体系的效率对于政治合法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代社会,如果某种政治制度在政治正义观取得优势,在绩效方面却落后于别的备选制度这也可能会削弱这一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首先就要求政府的职能合理,机构精简,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对政治体系的要求,其次,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各种治理问题的全球货,政治体系还应具有相当的协作精神和适应能力,能够面对全球化时代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所提出的挑战,实现高效的治理.13.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

?答:善治模式的特征是:第一,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平等合作,依赖互动的新型关系。第二,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统治基本上局限在社会公共领域,所关联的对象是一种二元对立式的国家与民众。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治理(如公司治理、社区治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未分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代社会的模糊说明利益整合和聚合的程度,其前提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模糊却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发生的。第三,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善治组织的产生不是来自于授权,而是来自于协商,是由成员平等协商产生的。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办事程序又经过成员协商约定。决定事项的过程由于通过了彻底的民主协商,成员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具有非常灵活的利益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第四,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统治的典型模式是运用发号施令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

14.试述社会监督具有哪些功能?答:社会监督的功能是指社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生活进行的监控和督察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功效和价值。一般来讲,社会监督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产生的危害则是相当严重的,腐败会扰乱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政府的管理效能,损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影响政府的权威,直至危害社会的稳定以及政权的更迭。而社会监督是一种针对公共权力主体的无所不在的、严密的监控机制,这种机制使得权力主体的用权行为完全处于一种透明化的状态之下,没有滥用权力的条件和机会,从而体现了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当出现政治决策失误,决策执行过程中失职,或由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等导致不良的后果时,社会公众有权要求追究发生事故的权力部门或公职人员的政治和法律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有利于吸取教训,以儆效尤;(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社会监督是推动一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在一定意义上,一个社会的政治民主水平是与社会监督水平成正比的。社会监督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有助于民主政治建设;(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通过社会监督可以使社会公众的种种意见、批评和不满宣泄出来并要求执政者感知到和做出相应反应,真正体验到宪法所规定的自由民主权利,从而进一步激发公民意识和积极参政热情,也有助于实现政治认同。随着社会监督的有效实现,公民的政治责任感、政治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普遍提高,进而也必然提高自己的行为能力。随着公民监督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也就更愿意参与政治,使自己的监督更有效、更有力度。

16.试述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式,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政治色彩浓厚。在古代社会,政治、行政二者合一,以统治为核心理念的政治管理行为是作为政治的附属行为,公共性尚未得到充分自觉。此时的治理基本上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而很少具有公共利益的色彩;(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神权论大行其道,最高统治者——君主或教皇被认为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政府权力来源于神,来源于最高统治者。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在欺压愚弄人民的同时,居高临下地统治着人民,防止人民起来反抗;(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在古代社会,国家与社会领域的界限是模糊的,国家和社会高度融合。国家可以随时侵入社会,但社会力量对于政府的参与也往往缺乏制度化的渠道。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不明导致国家权力的分化程度也比较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统揽于政府。政府职能一方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专业化程度低,这使得治理的效率非常低下;(4)治理方法单一。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统治为核心理念的治理主要运用酷刑和宣传教化的手段。统治者一方面用残酷的刑罚威慑民众,另一方面用教化的手段用宗教或宗教化的思想禁锢民众。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平等协商精神的结果。

17.试述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包括哪些内容?答: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宪政的功能在于将政治文明转化成法律价值使之能够得到程序性保障,它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十分广泛。但应看到,某些基本权利的细化和实施上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宪政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宪法阶段,而应当在各种普通立法中体现基本权利;(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在人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并使之上升到宪法保障的高度。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真正作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使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实现政治法律化、制度化,体现出政治文明的内在题旨。另外,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罢免制度和质询制度以及人民代表的构成、职权也是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步推广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选人资格的逐步开放、罢免提议条件的逐步放底,是当前扩大人民民主的重要步骤。只有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确立,公民的自由才可能得到保障,而两者的统一是在宪政的框架下才能实现的;(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的组成,参与重大国策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也是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18.试述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两种途径产生经济上的分配不公,进而引起政治不稳定。其一,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能创造出比传统社会更为平等的分配方式,但在短时期内,经济发展和增长很容易扩大贫富之间的差距。其二,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分配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一些在传统社会中看来是顺乎自然的分配方式公正性,并且期望能有一种新的公正合理的分配方式出现;(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当现代化加速体制转轨、社会关系调整和生活改善的步伐时,处于变革社会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以现代文明为背景的现代政治文化观念逐步传播,在同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的交汇与抗争中,传统的政治文化渐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萌生和成长。但是,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和替代决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和实现,传统文化的解体并不意未着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成型,其间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复杂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旧价值观念发生激烈的冲突,并往往引发现实的政治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的期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推动,会急剧膨胀,甚至可能带来一场“期望革命”。与此同时,文化变迁使得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新兴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在无法通过制度化途径参与政治的情况下,往往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进入政治领域,这对政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4)政府的执行危机。在后期现代化国家中,由于政府发展的过程往往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政府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往往无力进行整合和管理,形成一个“弱政府”。政府的官员也在原有价值观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往往落入腐败的陷阱,这使得政府不稳定的情形更加严峻;(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或者试图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或者试图谋求势力范围,从而干预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内政,这使得政治不稳定的局势更加复杂。

19.试述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答:(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价值的秩序,即法律秩序,它是人们行为的稳定的、可以预期的规范。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法治是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的统一,它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2)自由原则。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体现在政治上有如下几个含义:(a)个人的自由权:包括诸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自由权是有限度的,每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限度。(b)有限政府。自由原则还要求实施有限政府。政府的有限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方向,而其限度就在于人们的自由权利。政府不得以侵害人们的自由而为其行政的边界;(3)平等原则。平等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形成尖锐的对立。平等原则在政治上有如下两上基本含义:(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民主。平等体现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体决策时,就是民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冲突日益复杂,体现着平等原则的民主是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机制。就此而言,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4)宽容和理性精神。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含如下内容:A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B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只有妥协才有可能取得双方共赢的结果。C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责任。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负责的态度,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

20.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答: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21.试述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答: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政治权力的权威性表现在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威性上。政治权力的权威性还表现在行使政治权力的行为的权威性上。由于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反映的是公共意志,受到民意、法律、组织、暴力等支持,所以,其权力行为具有权威性;(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政治合作和妥协往往是在权力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时候才有必要和可能。掌握权力的人,一般也不希望其他权力介入而发生影响;所以,专权既是某些政治领袖个性的结果,也是权力的特性使然。

22.试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团体,都有可能为传递政治信息、传播政治文化、影响和塑造社会成员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的媒介。(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2)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化、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方面,而且在改造政治文化、引导社会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新闻报道、舆论渲染等方式。二是宣传报道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们通过宣传自己组织的主张和信仰,吸纳新成员,使其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等方式,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播。在所有的政治组织和机构中,政党是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此外,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23.试述政治社团具有哪些功能?答: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的功能、提供情报的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⑴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⑵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既为维护成员利益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发展和聚集成员,形成共同行动提供了条件。⑶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⑷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⑸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一方面,其成员通过参加政治社团的活动和社会政治生活,了解政治生活的规则和技能;另一方面,政治社团也以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影响其成员。

24.试述政治社团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答:(1)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的功能、提供情报的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等。政治社团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在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政治社团通过其利益表达活动,在不同程度上维护了本社团成员的利益,而且还从各个方面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生活。首先,它通过在竞选中的活动对政府权力的更迭产生影响。其次,政治社团通过院外活动影响了国家的立法以及行政部门的政策。此外,政治社团通过其利益表达活动还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维护正常的政治秩序;(3)在中国,各种政治社团也通过利益表达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本社团成员的利益要求,同时也从各个方面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生活。首先,各政治社团在党、政府与本社团群众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它们既向党和政府反映本团体成员的利益要求,使党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法律时能最大限度地考虑到各群体的利益要求,又向本社团成员传达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其次,各政治社团通过对党和政府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和政府的廉政建设。最后,各政治团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参政议政,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立法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25.试述政治文化的功能。答:(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任何社会的政治体系都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取向模式,这就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赋予政治体系以某种形式的合法性,而这一合法性支持正是政治系统有效运行的心理和观念基础。在传统社会,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正当性的信仰可能来自统治者的血缘世袭或宗教习俗,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形成的政治文化常常带有明显的依附性特征,这种依附性反过来成为政治系统实现有效统治的基础;而在现代民主体制中,当权者的正当性则主要取决于他们在选举中是否获胜,他们在制定法律过程中是否遵守宪法程序,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形成的政治文化成为该体制进行有效统治的基础。可见,政治文化的性质直接决定着政治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既然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取向,那么,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顺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除了被动地接受政府行动所施加的影响外,并不打算去影响政治过程,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只是政治系统的依附者。而在参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能够获得必要的政治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各种机会介入政治事务。在这种政治文化中的公民,往往认为自己可以对政治过程发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并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参与政治过程。可见,不同政治文化环境下人们的政治行为常常存在着明显的差异。(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力量。政治变迁和发展总是与一个社会人们在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思想等层面的改变相伴随。政治文化的变革往往预示了社会变革的来临。另外,社会成员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态度的分布,也决定着政治变迁和发展的方向和速率。

26.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由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和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和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公民通过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议政;(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27.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

答:(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广泛内容。三纲五常,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法、术、势统治术;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28.试述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原则。答:(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7)宪政主义原则,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T

1.统制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式,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政治色彩浓厚。在古代社会,政治、行政二者合一,以统治为核心理念的政治管理行为是作为政治的附属行为,公共性尚未得到充分自觉。此时的治理基本上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而很少具有公共利益的色彩;(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神权论大行其道,最高统治者——君主或教皇被认为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政府权力来源于神,来源于最高统治者。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在欺压愚弄人民的同时,居高临下地统治着人民,防止人民起来反抗;(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在古代社会,国家与社会领域的界限是模糊的,国家和社会高度融合。国家可以随时侵入社会,但社会力量对于政府的参与也往往缺乏制度化的渠道。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不明导致国家权力的分化程度也比较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统揽于政府。政府职能一方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专业化程度低,这使得治理的效率非常低下;(4)治理方法单一。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统治为核心理念的治理主要运用酷刑和宣传教化的手段。统治者一方面用残酷的刑罚威慑民众,另一方面用教化的手段用宗教或宗教化的思想禁锢民众。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平等协商精神的结果。

W

1.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包括那些内容?答: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宪政的功能在于将政治文明转化成法律价值使之能够得到程序性保障,它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十分广泛。但应看到,某些基本权利的细化和实施上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宪政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宪法阶段,而应当在各种普通立法中体现基本权利;(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在人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并使之上升到宪法保障的高度。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真正作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使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实现政治法律化、制度化,体现出政治文明的内在题旨。另外,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罢免制度和质询制度以及人民代表的构成、职权也是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步推广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选人资格的逐步开放、罢免提议条件的逐步放底,是当前扩大人民民主的重要步骤。只有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确立,公民的自由才可能得到保障,而两者的统一是在宪政的框架下才能实现的;(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的组成,参与重大国策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也是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X

1.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两种途径产生经济上的分配不公,进而引起政治不稳定。其一,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能创造出比传统社会更为平等的分配方式,但在短时期内,经济发展和增长很容易扩大贫富之间的差距。其二,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分配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一些在传统社会中看来是顺乎自然的分配方式公正性,并且期望能有一种新的公正合理的分配方式出现;(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当现代化加速体制转轨、社会关系调整和生活改善的步伐时,处于变革社会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以现代文明为背景的现代政治文化观念逐步传播,在同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的交汇与抗争中,传统的政治文化渐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萌生和成长。但是,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和替代决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和实现,传统文化的解体并不意未着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成型,其间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复杂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旧价值观念发生激烈的冲突,并往往引发现实的政治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的期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推动,会急剧膨胀,甚至可能带来一场“期望革命”。与此同时,文化变迁使得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新兴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在无法通过制度化途径参与政治的情况下,往往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进入政治领域,这对政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4)政府的执行危机。在后期现代化国家中,由于政府发展的过程往往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政府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往往无力进行整合和管理,形成一个“弱政府”。政府的官员也在原有价值观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往往落入腐败的陷阱,这使得政府不稳定的情形更加严峻;(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或者试图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或者试图谋求势力范围,从而干预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内政,这使得政治不稳定的局势更加复杂。

2.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价值的秩序,即法律秩序,它是人们行为的稳定的、可以预期的规范。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法治是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的统一,它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2)自由原则。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体现在政治上有如下几个含义:(a)个人的自由权:包括诸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自由权是有限度的,每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限度。(b)有限政府。自由原则还要求实施有限政府。政府的有限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方向,而其限度就在于人们的自由权利。政府不得以侵害人们的自由而为其行政的边界;(3)

平等原则。平等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形成尖锐的对立。平等原则在政治上有如下两上基本含义:(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民主。平等体现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体决策时,就是民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冲突日益复杂,体现着平等原则的民主是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机制。就此而言,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4)

宽容和理性精神。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含如下内容:A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B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只有妥协才有可能取得双方共赢的结果。C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责任。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负责的态度,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

3.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的建构提出了那些原则要求?答: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其次,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再次,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2)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是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环节。当人民主权原则确立以后,人们却发现无论多么民主的政体都无法做到所有的人都能直接来行使权力,因此必然要求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国家权力的委托行使者的相互分离,这样一来主权者如何控制执政者就成为政治设计中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了保障国家权力所有者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并使这种保障机制具有足够的权威,确认权力制约机制的根本法也就应运而生。就宪法的基本内容来说,不仅应该首先确认人民主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始终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而且对国家权力不同部分之间的制约机制也应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权力制约成为宪法对国家组织建构的核心要求之一;(3)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依法组织和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纵观各国的宪法,在体现法治原则时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国家平等对待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同时任何政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自己,一旦违反法律,必将受到法律规定的惩罚;第三,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也即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第四,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国家机关的构建、改组和解散,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的规范和程序,否则,不具有合法性。同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机关政治治理以及自身的运作均应依照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不是临时的意志来进行;第五,司法独立,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整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保持相对独立和超然的地位,以作为对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基本保障;(4)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来说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手段,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

4.宪政体制下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哪些?请详述之.答:1.自由权: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此外,在政治行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等.3.民主权,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

Z

1.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2.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答: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3.政治权利具有那些特征?答: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政治权力的权威性表现在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威性上。政治权力的权威性还表现在行使政治权力的行为的权威性上。由于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反映的是公共意志,受到民意、法律、组织、暴力等支持,所以,其权力行为具有权威性;(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政治合作和妥协往往是在权力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时候才有必要和可能。掌握权力的人,一般也不希望其他权力介入而发生影响;所以,专权既是某些政治领袖个性的结果,也是权力的特性使然。

4.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团体,都有可能为传递政治信息、传播政治文化、影响和塑造社会成员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的媒介。(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2)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化、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方面,而且在改造政治文化、引导社会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新闻报道、舆论渲染等方式。二是宣传报道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们通过宣传自己组织的主张和信仰,吸纳新成员,使其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等方式,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播。在所有的政治组织和机构中,政党是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此外,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5.政治社团具有那些功能?答: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功能是:(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既为维护成员利益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发展和聚集成员,形成共同行动提供了条件;(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政治社团能否有效动员本社团成员和普通民众,能否说服议员或政府官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提供情报的数量和质量;(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在西方国家,大量的政治性利益集团都是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政治社团的宗旨就是通过组织的力量,运用政治手段来维护和实现其经济利益;(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一方面,其成员通过参加政治社团的活动和社会政治生活,了解政治生活的规则和技能;另一方面,政治社团也以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影响其成员。

6.政治社团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答:(1)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的功能、提供情报的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等。政治社团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在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政治社团通过其利益表达活动,在不同程度上维护了本社团成员的利益,而且还从各个方面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生活。首先,它通过在竞选中的活动对政府权力的更迭产生影响。其次,政治社团通过院外活动影响了国家的立法以及行政部门的政策。此外,政治社团通过其利益表达活动还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维护正常的政治秩序;(3)在中国,各种政治社团也通过利益表达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本社团成员的利益要求,同时也从各个方面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生活。首先,各政治社团在党、政府与本社团群众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它们既向党和政府反映本团体成员的利益要求,使党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法律时能最大限度地考虑到各群体的利益要求,又向本社团成员传达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其次,各政治社团通过对党和政府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和政府的廉政建设。最后,各政治团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参政议政,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立法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7.政治文化的功能?答:(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任何社会的政治体系都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取向模式,这就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赋予政治体系以某种形式的合法性,而这一合法性支持正是政治系统有效运行的心理和观念基础。在传统社会,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正当性的信仰可能来自统治者的血缘世袭或宗教习俗,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形成的政治文化常常带有明显的依附性特征,这种依附性反过来成为政治系统实现有效统治的基础;而在现代民主体制中,当权者的正当性则主要取决于他们在选举中是否获胜,他们在制定法律过程中是否遵守宪法程序,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形成的政治文化成为该体制进行有效统治的基础。可见,政治文化的性质直接决定着政治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既然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取向,那么,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顺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除了被动地接受政府行动所施加的影响外,并不打算去影响政治过程,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只是政治系统的依附者。而在参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能够获得必要的政治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各种机会介入政治事务。在这种政治文化中的公民,往往认为自己可以对政治过程发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并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参与政治过程。可见,不同政治文化环境下人们的政治行为常常存在着明显的差异。(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力量。政治变迁和发展总是与一个社会人们在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思想等层面的改变相伴随。政治文化的变革往往预示了社会变革的来临。另外,社会成员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态度的分布,也决定着政治变迁和发展的方向和速率。

8.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由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和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和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公民通过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议政;(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9.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答:(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广泛内容。三纲五常,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法、术、势统治术;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10.自由主义理论遵循那些原则?答:(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六、重点问题解答

B

1.不同年龄段的政治社会化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答:(1)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个人从出生到取得公民资格所经历的时期被称为儿童期。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般以政治认同、政治归附、政治忠诚、政治服从等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以直观的、感性的、形象的政治事物和政治行为作为学习对象,以服从和直接模仿为学习方式。儿童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家庭和学校,家庭成员和教师是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启蒙老师。(2)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青年时期是人们取得公民资格到成年阶段的经历。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个人一生中政治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青年时期的政治学习以政治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功能在于形成个人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念。青年时期政治社会化的任务主要由学校和社会来承担。由于青年时期人开始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所以,参与社会政治实践也成为获得政治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3)成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成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成熟阶段。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过程与他们实际参与的社会政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在成年阶段,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基本成型,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日常社会生活、大众传媒、政治活动和政治实践来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主要是为个人进一步提供政治知识和技能,完善其政治人格。此时,个人已经不再是单纯消极被动的社会化对象,而是成为以自身的政治观念和行为影响他人的政治社会化的主体。

C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权力本位或官本位;(2)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3)“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G

1.关于国家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哪些?答:(1)社会共同体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是许多家族及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古罗马的西塞罗认为,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权利意识及利益互享的观念而结合成功的组织体。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为,“国家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在当代西方政治学家眼中,国家通常都是被看作特定社会生活共同体的。从这些论述中可见,社会共同体说的基本特点就是把国家看作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在一起生活的群体。这一说法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社会特征,同时,它也没有把国家与氏族、部落等社会群体区别开来。(2)国家契约说。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鸠鲁。16—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市场交换和契约行为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如格老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从自然法的角度完善了社会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社会契约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由此可见,国家实际上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社会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可是,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3)国家统治说。在研究国家的过程中,不少政治学家看到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统治的一面,并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国家,这方面的代表主要有法国政治学家博丹、奥地利政治学家巩普洛维奇、意大利思想家狄骥等。博丹认为,“国家是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联合体,这一联合体由最高权力及理性统治着”。巩普洛维奇认为,“国家是凭藉强制力而组织及统治的社会”。狄骥也指出,“国家是一种人群组织,在这一组织中,人群有治者与被治者的不同区分。”国家统治说虽然指出了国家的统治特征,可是,它并没有指出这种统治的本质内容及其社会基础,因而也就没有能够揭示国家的本质。(4)国家要素说。国家要素说大多根据“国家”一词的词源意义,从国家的可见特征出发来定义国家。国家要素说一般有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所谓三要素说,是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所谓四要素说,是在人民、领土、主权之外再加一个政府。国家要素说所描述的只是国家的外观表征,并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同时,由于它从国家的构成要素出发定义国家,因而混淆了国家与“国度”之间的区别。除此之外,还有国家神权说、国家有机体说等定义。这些学说或是把国家的产生归之于上帝的意志,或是用生物或其他自然现象来机械地比附国家,因而不仅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国家认识的很大混乱。

J

1.经验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是什么?答:(1)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2)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3)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2.就其行为方式来说,政治参与常见的和主要的方式有哪几种?答:(1)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结社: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3)政治表达:政治表达乃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这些手段中主要地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等等。政治表达影响政府主要是汇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些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4)政治接触是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政治接触本身既包括合法行为,又包括非法行为。政治参与意义上的接触仅指合法的政治接触,而不包括行贿或威胁等非法的甚至是犯罪行为。(5)政治冷漠:最初的词义是表示一种心理状态,但在政治行为的研究中,政治科学赋予了它行为方面的意义,借以表示参与行为的缺乏。如果说前几种政治参与方式都可归为自动参与或动员参与类型的话,那么,政治冷漠就应归为消极参与类型。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3.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权力的定义有哪些?答:(1)霍布斯认为权力是行动者与行动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2)罗素认为权力可以定义为有意努力的产物;(3)马克斯·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4)拉斯韦尔和卡普兰则认为,权力是施加影响力的特例:这是借助制裁背离拟行政策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决策的过程。

L

1.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是什么?答:(1)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民主的实质就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即“自治”;(2)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民主反对任何特权,反对权力垄断,强调公民平等,提倡所有的职位和权力向所有公民平等开放,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力(3)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民主反对霸权,反对个人专制,反对强暴统治。

2.两党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在政治体系中,尽管也有着一些小党存在,但是,只有两个主要的政党真正拥有选举和立法的有效实力,具有赢得政府权力的现实可能性;(2)以选举为基础,两党中赢得选举的政党(多数党)一般可以单独执政,而另一个在选举中失败的政党(少数党)则成为反对党;(3)政府权力在两党之间轮流交替,二者都可以通过选举上台,一方执政,另一方就成为在野政府。

R

1.如何理解宪政的含义?答: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这一概念具有以下几个要素:(1)宪政必须以宪法为前提(2)宪政的核心是民主政治(3)宪政以限制政府、保障公民的权利为目的。

S

1.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答:(1)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2)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3)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舆论监督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保持探照灯式的监察和控制,以其公开性、及时性、广泛性和评价性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2.社会主义包括哪些理论形式?答:(1)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思想被统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被认为代表了早期的手工业者和贫苦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是渴望克服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弊病的一种社会思潮;(2)科学社会主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分析历史和社会发展,阐发了一种宏观的历史发展观。根据这种科学的分析,社会主义不是从道义上应该取代资本主义,而是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3)革命社会主义,马克思以后,科学社会主义出现分化。20世纪以列宁和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反对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路线,坚持走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道路(4)改良社会主义,改良社会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早期与列宁主义展开论战的时候,强调通过和平的议会道路来实现社会主义。在20世纪以后,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目标不是推翻资本主义,而是使资本主义得到人性化的改造。

3.试述传统中国政治研究所形成的主要理论观点?答:(1)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2)圣贤政治观:一种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民众是愚民(3)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大家长。(4)重民养民教民思想:从防民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在如何对待臣民的问题上,道家明确提出愚民主张,儒家则强调教民,教民服从,热爱君主,热爱大家庭,热爱等级秩序。中国传统的愚民和教化政策由此而来。(5)德刑兼重:儒家重德,法家重刑,统治者兼而用之。依照孔子的说法,乃“宽猛相济”(6)法、术、势统治术:这是法家的思想,是统治者的必修课。(7)重农抑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太富有的人容易为非作歹,商人易于致富,所以要抑制。证之西方历史,正是如此,商人发展成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家聪明绝顶。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老百姓中间产生不了强大的力量来同政府相抗衡,消除了来自经济力量的威胁。(8)天朝大国理想:在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中,中国是世界中心,中华文明是世界之归依。(9)忠孝观念,三纲五常:主张统治教化从小做起,使人接受服从观念,尊卑观念,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中,追求奇装异服不被允许,追求个性化也得不到认同,发明“奇技淫巧”更要受到惩罚。(10)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春秋大义,名分制度。每个人在制度结构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不能有非分之想。(11)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这表现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则之中,也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之中。清朝的制度可为这些原则的最佳表现,体现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治、行政监察、民族政策等方面。(12)“汤武革命,应天顺人”:上述各项理论和原则足以保证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但“变故”也是常有的。社会出现重大变数,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

X

1.西方国家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答:

(1)游说:由政治社团代表或专职院外说客直接对参与决策的议员和行政官员进行说服工作。游说活动主要包括,陈述本集团对审议中的议案的立场、观点和重视的程度;(2)决策咨询: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的不同决策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和顾问,从而影响政府公共政策;

(3)社交活动: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展开公关活动的重要方式就是定期不定期地举行社交活动;

(4)支持竞选:在竞选过程中政治社团通过支持候选人的提名、提供政治捐款、协助选民登记、动员选民参加投票等活动,支持对其表示友好的候选人当选或连任;

(5)主导舆论:政治社团利用公众舆论和大众传媒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人员;(6)非常规方式:政治社团有时候也采用非常规手段或方式实现利益表达,包括合法的方式如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

2.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大致包括哪几个环节?答:(1)划分选区:选区是指选民开展选举活动的区域单位。通常是把全国划分为若干选区,以便进行选举活动;(2)选民登记:主要是进行选民资格审查,对符合选民资格的给予登记,成为合法选民。选民登记是确认合格选民必经的法律手续,其过程就是将审查合格的公民编入选民名册,并发给选民证;(3)提出候选人:现代国家的议员、总统、副总统等候选人的提出,有自荐(亲自登记)与推荐两种方式;(4)竞选:竞选一般是在西方国家的议员和总统、副总统等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中,各候选人在投票之前为使自己当选而展开的争夺选民选票的活动。(5)投票:竞选之后就进入投票。一般规定,一个选民投一票,但有的国家也规定一个选民可投数票,既可以在居住地投票,还可以在财产所在地投票;(6)计算选票:投票结束以后,还必须采用一定的计算选票的方法,才能确定投票的结果。

3.现代国家选举所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答:(1)普遍选举原则:是指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皆可参加选举,除了由于某些疾病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等因素受到限制的公民外,所有公民均应享有选举权;(2)平等选举原则:是指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政治特权;(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直接选举是指议会的议员或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间接选举是指先由选民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他们投票选举有关国家公职人员(4)秘密投票原则:秘密投票是指选举时投票人不在选票上署名,填写的选票不向他人公开,并亲自将选票投入票箱。

4.宪政体制下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哪些?答: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政治权利有不同的内容。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一般来说,公民自由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公民不受随意性逮捕、拘留和其他非法人身侵犯。同时,公民被捕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受到审查或审讯;言论自由。其中包括以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如言论、出版、著作、新闻等自由;通信自由。一般指公民的通信秘密不受侵犯,不受当局随意检查;集会自由。指公民以一定形式进行临时性集会而表达自己的意志、意愿或商讨特定问题的自由,其中包括各种地点、各种形式的集会;结社自由。主要指公民结合成某种确定的组织以实现特定目的的自由;此外,对公民自由权的规定还包括迁徙自由、罢工自由等等。(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此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等。(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选举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定程序推选他人担任政治职位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他人推选担任政治职位的权利。这种政治职位一般不包括政府文职官员在内。创制权主要指公民的立法提案权。复决权是指公民投票表决立法草案的权利。罢免权则是指公民依法罢免国家官吏的权利。

Z

1.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有哪些?答:(1)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良好社会包括以下基本因素:第一、存在着稳定的政治共识,并可以调节人们的政治行为;第二、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理来实现的。(2)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应当包括:第一、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如果一种利益坚持不肯妥协,必须与对方达到你死我活的结果方肯罢休,这将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而良好社会要求对立利益的各方尽可能地理性地思考合作的后果,而不是不顾后果地对一己利益的坚持。如果对立双方都坚持认为自己的目标、原则、要求是绝对正确的、绝对合理的和公正的,并认为对方的一切都是错误的、不合理的,应该全部抛弃的,这样他们往往会不惜任何代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求,可以想象其结果只能使矛盾更加尖锐,合作无法达成。因此,在良好社会里,人们抱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承认对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让步,使双方各自的要求得到部分满足,从而解决冲突,形成一种文明的秩序。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第二、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稳定性是良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稳定性就要求存在一种稳定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法治是通过一种制度化的机制来协调不同利益的。制度既是某种特定的利益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追求利益的方式的可能性规定。制度具有全局性。相对于其他手段来说,制度的影响不在于一时一地的事件或利益,而在于长期的整体的规范的作用。作为一种相互冲突的利益的解决制度,法治的根本作用在于让人们自愿地表达其利益,综合各种不同的利益,并以人们的偏好来自愿地做出裁决。在人治的情况下,制度如同虚设,社会治理依统治者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从而造成一种不稳定的局面。而在法治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对制度形成一种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人们在政治中有序地解决其利益冲突。第三、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这对于利益冲突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解决的边界。而有效的协商机制则有助于确定在大的秩序范围内,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合作形式。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前者规定了人们讨价还价的外部边界,而后者则提出了讨价还价的内部选择。协商机制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正式的制度,更多意义上它还包括各种非正式的规范,而这涉及到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因为什么样的协商机制才有效并不是纯粹抽象的理论问题,它关系到参与博弈的行动者对于策略的选择。协商机制需要重视团体的自主性。一个在适当范围内保护自己利益的团体并不意味着与政府的对抗,而是对政府管理功能的一种弥补。它促成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得到平等而又合理的解决。第四、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现实。从经济管理上看,它可以使国家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从社会管理上看,它还可以有效缓解和抑制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有效防范政治秩序混乱的重要环节。

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国家建设,即通过君主集权和绝对主义从封建主义、诸侯割据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2)民主化,即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渐进式改革确立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扩大政治参与,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制,如代议制、普选制、政党制、现代官僚制和司法独立制度;(3)福利化,国家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福利国家。

3.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有哪几种模式?答:(1)渐进—妥协式的发展道路,以英国为典型。这种发展模式一般较为稳定,不存在疾风骤雨式的革命和破坏运动,主要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不断进行妥协斗争,以达成互相认可的法律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共识,尽管其间也不乏诸如宪章运动之类的重大政治斗争,但数百年来的政治发展主要是在君主立宪和代议民主之下通过和平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完成的。这种发展道路的特点还包括政治生活相对稳定,政体长期延续,尊重传统体制,先例和习惯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激进—革命的发展道路,以法国为典型。这种政治发展的模式主要是依靠革命和暴力在政治生活中的颠覆性效果来实现对体制和政权的更替。通常,政治激进主义的思维假定政治生活的发展只有当一种新制度和新政权替代旧制度和旧政权时才能实现,政治发展只能以制度和政权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为标志。而旧制度和旧政权不会在历史进程中主动退出政治舞台,因此,政治发展只有采取革命和暴力的方式,新政治形式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反复较量中最终完成。(3)保守—改良的发展道路,以德国为典型。与英国和法国相比,一些早期现代化国家在进入近代政治发展的历程时显得远为落后,不仅政治上远未统一,对外主权没有独立,而且面临着来自外部政治现代化示范效应的压力。这些国家同时面临着国家建设和民主化的双重任务,这就决定了它们无法像英国那样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政治发展,也不能像法国那样通过革命和暴力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因此,这些国家采取了改良主义的保守道路,通过政治统治自上而下对原有的制度在保存其实质的前提下进行逐步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政治形势变化的需要,以此来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

4.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有哪些?答:(1)集权原则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政府组织机构设置的通常原则。集权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国家的最高立法、行政、司法、监督、军事、外交等大权集中于国王或皇帝一身,一切国家事务和决策均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国家根据国王或皇帝的旨意设立机构,这些机构全部向国王或皇帝负责,其主要官员均由国王或皇帝任命或撤换。(2)分权制衡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将政府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别由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承担,这些权力机构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各自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各权力机构之间的权力是交错设置的,即存在一部分共有权力,同时又具有相互监督和相互否决的权力,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3)议行合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它是指在政府组织结构中,三权划分是基于职能分工意义上的,而并无制衡的作用。三权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也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结合在一起。立法机构是最高权力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都由立法机构产生,并对其负责。

5.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答:

1)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现代民主开始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是,就是从其民主的形式来看,资产阶级民主,尤其是普通公民政治权利的获得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中人民的政治参与对于这一发展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选举权为例,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期,公民仅获得了一种选举的参政权,而且选举权的行使,要受到严格的资格限制,即选举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财产数额及一定的教育程度,而且还必须是男性公民。以上限制的取消,是人民不断参与政治,进行政治斗争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公民逐步获得了普通的或普遍的选举权,即凡具有本国国籍的法定成年男女,未经刑事处罚剥夺公民权,且有行为能力者均可享有参政权。在社会主义国家,自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以后,人民群众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党和国家通过他们了解民情,沟通民意,掌握实际情况,制订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人民群众通过参加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并通过参与基层组织的活动,为政治管理注入不断的活力,有利于政府政策的顺利贯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通过选举、罢免公职人员,通过意见表达和舆论监督活动,或者通过直接介入管理过程等,来制约政府的政治管理活动,从而保障政府的廉洁和效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建设;(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由于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同,发展水平各异,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呈现复杂的色彩。判断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根据政治参与的内容及其所处的历史条件而定。公民参与所做的成本—效益选择,可以影响到经济政策中的资源配置与社会效果,决策中的选择与结果直接挂钩,会迫使公职人员的政策行为要合乎经济效益的原则。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由于经济增长与社会的活力是分不开的,政治参与从这个意义上也获得了对于经济发展效率的积极作用。政治参与不仅沟通了公民与政府间的信息交流,促使政府做出较为合理的经济政策选择,而且还可以使公民许多利益的直接实现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北欧几个“福利国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参与政治,通过政治斗争扩大和实现自己政治和社会经济权利,迫使统治阶级让步的结果。在实际政治运行过程中,民主选举作为一种政治参与途径,也是促使统治者更广泛分配经济和社会利益的重要因素。当然,政治参与如果被利用,也有可能使那些操纵者借机扩大自己在社会利益中所得的份额,往往会导致反复无常的政治选择,降低社会中的效率因素,并使政治生活中的分歧加剧。这些情况也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6.政治心理有哪些表现形式?答:(1)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2)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3)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4)政治态度:是在以上三个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作为政治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上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政治心理的整个形成过程。

7.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理论有哪些?答:(1)直接参与民主理论,从历史和理论发展逻辑来说,直接参与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最早和最典型的形态,这种理论认为,民主就是人民统治,即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的实现途径就是大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实现“自治”;(2)代议制民主理论(或自由民主理论),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3)精英民主理论,精英民主理论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民主理论模式。它是19世纪以后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修正传统民主信念的新民主理论(4)多元民主理论,多元民主理论认为,现代民主是一个开放和竞争的舞台,不同的利益和团体为了影响社会而展开竞争。它被认为是介于精英民主和传统民主之间的中间立场。

补充

●政治革命不同于其他政治发展方式的特征是什么?(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的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2)政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3)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体制;(4)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政治科学化研究面临着哪些难题?

1.数据问题。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的数据和可观察的实验。没有准确的数据,我们无法开展科学三研究。2、隐性价值问题。科学研究是一种客观的研究。但政治研究模式和理论要实现完全的客观是非常困难的,政治学的许多理论本身建立在假说和信念之上,这些本身就隐含着一定的价值。3、价值中立问题。行为主义政治学倡导价值中立而著称。就是强调政治研究应当实现价值祛除,主张社会科学研究应当跟自然科学研究那样,排除任何个人或社会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政治问题进行客观的研究和分析,然而在政治领域几乎不太可能。

政治学所形成的政治设计思路有哪些?

1)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2)现实主义方案。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

理想主义政治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

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返璞归真。另外,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基于上述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现实主义政治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

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人是自私的动物,自利自爱、趋利避害、求福避祸是人的本性。人原本就不是天使,今后也别指望会变好。能做到彼此不伤害就谢天谢地了。另外,对公共权力也多持否定性倾向,认为公共权力本身就是“恶”,用好了能以“恶”制“恶”,用不好就更是变本加厉,雪上加霜。所以,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哪怕是“坏人”也无法“作恶”。这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有哪些?

(1)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2)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一般是指劳动形成的物质产品。任何物质财富本身都代表着一定的力量。掌握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物质财富,也就具备了对他人的支配能力。(3)暴力。暴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因此,它构成了政治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暴力具有直接强制力。

(4)其他。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等。

政治权力分配理论模式有哪些?

(1)精英主义模式。精英主义认为整个社会权力掌握在精英手里,精英分为政治精英和行政精英。政治精英指的是直接掌握国家政权的精英们,也称为权力精英或统治精英。行政精英指的是为政治精英提供强大后盾的其他领域的精英,分布在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2)多元主义模式。多元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因此,权力分化和多元社会集团之间实现权力分享是政治权力分配的基本模式。(3)多元精英模式。多元精英主义者认为,现实中单纯的精英模式和单纯的多元模式都是不存在的;政治权力既不掌握在少数封闭的政治精英手中,也不掌握在多元的利益集团手中,而是掌握在多元利益集团的精英手中。(4)马克思主义模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经济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政治权力也必然集中在处于少数的统治阶级的手中。国家作为一种强制机器,也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权力的工具。

政治权力分配的现实模式有哪些?

1.阶级分权。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的权力分配模式,政治权力一般为统治阶级所享有,但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政治力量之间也可能存在妥协或协调关系。2、政党分权。不同政党之间的权力分配模式。3、政府横向分权。现代政府一般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构分开使其必履行不同职责和功能的原则,这就是通常所谓的三权分立。4、政府纵向分权。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

●政党具有哪些特性?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什么是宪政?如何理解宪政的含义?

所谓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这一概念具有以下几个要素:(1)宪政必须以宪法为前提。(2)宪政的核心是民主政治。(3)宪政以限制政府、保障公民的权利为目的。

什么是宪政?如何理解宪政的含义?

所谓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这一概念具有以下几个要素:(1)宪政必须以宪法为前提。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框架,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法治的实施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依据。宪政是通过宪法规范政治行为并判断政治行为的,宪法为宪政的实施提供了实质内容的表述和形式上的保障,它是宪政实施的前提。我国宪法学家张友渔指出:“所谓宪政,就是拿宪法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人民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使政府和人民都在这些规定之下,享受应享受的权利,负担应负担的义务,无论谁都不许违反和超越这些规定而自由行动的这样一种政治形态”。当然,仅有良好的宪法,并不意味着宪政的存在,宪政的真正实现还必须将宪法实施贯彻到现实政治生活中之去。(2)宪政的核心是民主政治。毛泽东曾说过:“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宪政本身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核心内容就是民主政治。人民都要求表达自己的利益与偏好,民主政治本身即渊源于人们的利益需要,是不同人们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产物。只有在现代性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民主才有必要。列宁在论述宪法的本质是曾经指出:“宪法的实质在于:国家的一切基本法律和关于选举代表机关的选举权以及代表机关的权限等等的法律,都体现了阶级斗争中各种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3)宪政以限制政府、保障公民的权利为目的。一切政治权力来自人民,但由于政治权力的行使者与人民存在某种程度的分离,这种分离可能引起政治上的偏离。政治权力不是按照权力所有者的整体意志,而是凭着权力行使者的意志和情绪而运行,以至出现政治异化。为了防止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宪法必须宣布人民主权和公民权利的内容,规定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职权、范围和行使职权的程序,同时建立有效监督体系和制约机制。在制宪后,还需制定出行政法、各类程序法、国家赔偿法等制约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从而有效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试述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内容?

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被概括如下:

(1)传统观,保守主义思想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保守”,其字面含义就是“保持”和“维护”。“保守”主题与保守主义者对传统美德的理解、对已经建立并持久延续的风俗习惯和制度的尊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保守主义看来,传统是以往智慧的积累,代表着久经检验的制度和实践;传统也赋予个人以社会和历史归属感,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传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2)实用主义,强调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是保守主义的传统。在它看来,我们所生活的周围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复杂性,而我们所自信的那些抽象的思想原则和体系是根本不可靠的。我们只能相信经验和历史,相信实用主义原则:我们只能依据实践环境和实践目标来形成我们的行为。因此,保守主义更愿意把自己的信念说成是一种“主观意见”,或者“接近生活的途径”,而不一种是意识形态改造方案。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实用主义,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3)人性论,保守主义对人性持一种悲观主义态度。认为人是有限的、追求安全的、依赖性很强的动物。人倾向于在一种熟悉的、经过反复验证的稳定和有秩序的环境中过一种社会生活。另外,从精神上说,人也是腐化的动物。人经常被自私和贪婪的本性以及对权力的欲望所污染。一切罪行和混乱的根基在于人类的个人本性,而不是社会制度。因此,维护社会秩序需要有强大的国家,需要实施严格的法律和严厉的惩罚。

(4)社会有机论,反对上帝创造世界的观念,使现代许多思想家坚信社会是人类精心缔造的产物。在这个问题上,保守主义一贯的看法是,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者说,是一个富有生命的实体。社会是根据自然需要所形成的,它的各种制度和结构(如家庭、社会组织和民族等)维护着社会的健康和稳定。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享有共同的价值和文化对于维护共同体和社会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

(5)等级观念,按照保守主义的观点,在一个有机的社会中,社会地位的等级化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雇主和雇员、教师和同学们、父母和儿童,这些都反映了不同的角色和责任。由此看来,等级制和不平等并不会导致冲突,因为社会使人们根据相互的义务和责任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当一个人的生活地位是由运气和偶然的出生所决定的时候,由此获得的荣耀和特权反倒使他具有了特别的责任,更加关心和在意不幸运的状况。

(6)权威观念,在权威的问题上,保守主义认为,权威总是自上而下来实施的。它是对没有知识、缺乏经验和教育的人的一种领导、指导和支持,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采取明智的行动。在保守主义的权威观念中,自然的(即天赋的)知识精英的思想曾经一度盛行,但是,现在,保守主义者们更加普遍地认为,权威和领导主要是经验和训练的结果。权威的意义在于,它是社会凝聚力的源泉和基础,它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谁是权威?对他可以抱有什么期望?如果说自由必需与责任共存,那么,自由也必然以自愿接受义务和责任为内容。

(7)财产观念,保守主义把财产私人所有看得至关重要,在它看开,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同时,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此外,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最后,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政府具有哪些特性?

政府是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作为履行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关,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1、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政府的阶级性决定了它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政府活动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于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作为政府的本质特征,政府的阶级性对于政府及其活动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并且贯穿在政府的机构构成、制度设置、政策制定、价值倡导和各种实际活动中。就此而言,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统治阶级的性格构成了政府的基本性格。

2、公共性。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但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得不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而政府就是实现这种表面上公共性的基本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在这个范围内,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而运用政府权力谋求特定社会团体或者私人利益,是与政府的这一特性相违背的。由此可见,政府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但是,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或者实际要求来行使权力。

3、权威性。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一方面,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这是国家权力强制性在政府机构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合法赋予。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得到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社会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这是国家权力的政治合法性在政府特性方面的延伸。国家权力特性在政府构成和运行中的这种体现,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了政府的特有的权威性,即政府权力与其所统治和管理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政府的职能才能得到实现。

4、有机组织性。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体。各政府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共同运行和协调发生作用,以保证统治阶级意志的完整统一的贯彻实行。同时,政府都是以组织的形式而存在和运行的,这些组织由特定的人员、物质和财力等要素按照特定的原则和规则构成,政府的权力依托这些组织机构而得以行使,按照这些组织的原则、规则和程序得以实施。

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执行着国家的对内和对外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基本职能,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个不同的国家的政府的职能在其范围、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政府内部的不同机构和部门来看,其职能分工又有其特定的规定性,这些机构和部门按照政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职能分工、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构成了政府的总的职能。

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地理边界的定义正在变得僵化和模糊,不仅经济一体化在打破这种限制,全球化的统一治理也在冲破主权范围的禁锢,而把各国纳入通盘考虑的范围。生产力的国际化把整个世界高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世界市场在对各国政策施加影响,力求用国际规范约束国家主权的行动空间。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扩张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席卷欧洲、拉美的私有化浪潮,开始大规模解除国家对国内经济的管制;福利国家也开始进行大规模改革,旨在减少国家公共开支,缩小国家范围。全球化使自我认知、个体意识得到了发展和复苏,全球展开了亲市场反国家的改革。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改革。资本市场变成了以私人为主体,国家越来越无法控制和管理资本的流动。此外,市场衍生的价值理念在全球扩散,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主权。利润第一、消费体现生存价值的价值取向几乎已经遍布全球。企业在逐利过程中不顾国家利益,个人在追求消费过程中忽视民族认同,市场和国家价值取向的冲突最终导致国家主权的衰弱。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扩张,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也日益呈现出一种世界性趋势。各国政府不仅要致力于治理本国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还需要联合其他国家,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承担全球性环境保护职能、人口控制职能、反恐怖职能、打击毒品犯罪和利用互联网犯罪等职能。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来于,除了这些所有国家都共同面对的问题之外,还需要处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特殊的机遇和问题。发展中国家需要抓住全球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大力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后发优势”来实现自己的发展。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缺少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市场体系不完善等等问题,政府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对本国经济的导向和驱动。所有这些问题,都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

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民主与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产品的价值实现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成员利益实现方式决定着社会政治权力的构成、运行方式和规则,比如自然经济是专制政体的基础,而商品经济则确立了民主政治的原则”。市场的扩张将推动着民主化的深入。全球化已经或正在塑造多元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模式,正是这些模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冲突最终为民主政治营造了一个产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一方面,全球化过程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其民主政治的理念、价值和制度实践借助全球化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展。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家将从市场中生发出推动着民主化的力量,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主政治模式。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全球化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作用起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全球化大大推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开放,存在着一种政治文化趋同的趋势。全球化使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更加开放、民主。西方强势文化意图建立文化霸权,经常指责一些后发展国家违反“人权”或压制“民主”,力图推行其经济、政治模式。西方的思潮、价值观、生活方式,经由各种渠道,不断对后发展国家产生影响,这种异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维持社会向心力的凝聚因素,改变着人们的某些政治观念,改变着公民对本国政治制度及政治领导的评判标准。

如何衡量一个政治制度的制度化程度?

可以用四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政治制度的制度化程度,即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聚力。

1、适应性。适应性指的是一种组织和程序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及其存续能力。根据系统分析的观点,政治体系存在于内外环境的包围之中,并与内外环境各要素构成一种互动关系。政治体系的各种制度始终面临着环境变化的挑战,政治制度随着应付挑战经验的增加而发展,同时,也可能由于不能适应挑战而终止。因此,制度化水平与组织程序适应水平成正比,政治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越强,政治制度化水平就越高,反之,政治组织和程序适应性越差,其制度化水平就越低。那么,怎么衡量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可以从组织和程序延续寿命的角度演化出三个量化指标:(1)政治组织的年龄;(2)政治组织领导人换代的次数和(3)组织和程序在功能方面的创新性。一个组织和程序存在的年代越久,其适应性就越强,制度化水平就越高,它在未来某个特定时期内继续延续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一个组织和程序的年龄越短,其适应性就越差,制度化水平就越低。一个组织的领导人换代次数越多,组织的适应性就越强;换代次数越少,制度化水平就越低。一个组织不能平稳实现领导人换代,也是制度化水平低的表现。一个组织的功能需求决定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如果功能需求不存在,也就意味着该组织的结束。因此,一个组织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创新和开发新的功能需求。假如一个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政治组织在实现独立目标以后不能将其功能转化为和平建设的需求,它就很容易丧失因革命而获得的政治地位。

2、复杂性。复杂性意味着一个组织由庞大的下属机构构成,隶属关系和职责明确,并具有高度的专业化水平。一个分工细致,结构分化,功能专门化的组织就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组织和程序的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一个组织的复杂性越高,其制度化程度就越高。依靠一个政治领袖的政治组织的复杂性水平最低,其制度化程度也最低,因而也最不稳定。一般而言,暴君统治的组织复杂性低,其统治寿命也比较短。正由于稳定性来自复杂性,因而,那种复杂的混合体制就要比单一的简单体制要稳定得多。

3、自主性。政治制度的自主性指的是政治组织和程序在与社会势力和利益集团关系中的独立性或中立性,即它是否具有独立于社会势力之上的自身的利益和价值。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组织和程序的自主性成正比。政治组织和程序的自主性越高,说明制度化水平也越高。因为,自主性水平越高,它们就越不代表某些特殊的社会势力,越不容易为特殊社会势力所收买,也越不容易为特殊社会势力所左右。反之,越容易腐败,越容易为特殊社会势力所利用,越不利于适应整个社会需要,越易于导致政治不稳定。

4、内聚力。内聚力反映了政治组织和程序内部的凝聚力和协调性,表现为整个组织内部存在基本共识,具有内部协调机制和起码的组织纪律。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组织的内聚力水平成正比。内聚力水平越高,制度化水平越高,政治稳定的程度越高。

中国与西方在政治观念方面有什么不同?

政治研究的源头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考察源头可见,中西方政治研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西方政治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国家构建的制度选择(政府形式和体制问题),而中国政治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国家统治的策略选择(治理国家的个人条件和政治统治术);西方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具有独立地位的政治学科,而中国长期以来政治与伦理高度结合,形成的是伦理政治学。在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也走过了不同的道路。西方政治学经历了古典时代——神学时代——理性时代——科学时代的发展过程,而中国经历的是传统时期向现代时期的转换过程,在实现转换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建立——取消——恢复的曲折历程。概括而言,中西方政治研究的不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两种政治观念的不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人治主义与法治主义的不同;集体至上主义与个人至上主义的不同;国家权力本位主义与个人权利本位主义的不同。

西方政治文化有哪些特点?

基于自由主义基础上的现代西方政治文化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与东方文化相比较,我们通常认为它是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基于性恶论之上的法治主义。西方近现代文化承继了基督教的罪感文化,依据这一宗教文化,人的天性过去就从来没有好过,将来也恐怕不能指望它会有什么好转。每个人总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这势必造成社会的矛盾与混乱,避免这种矛盾与混乱、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协调公私关系的机制就在于立法。人性为恶,立法方使之为善。因此,道德说教和“善良意志”从来也不能成为政治生活的依据,只有法治才能使大家过上一种稳定和谐的共同生活。

2、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怀疑主义。所谓的个人主义是指人们行为的一种方式和倾向,即把个人的体验、个人的判断和个人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和尺度。文艺复兴实际是个人主义的兴起。近代以来,西方许多文化名人一再阐述“个人永远是目的,国家或政府始终是手段”的个人主义理念,这一理论必然导致对人性、对政府官员的权力以及对国家或政府的怀疑态度和戒备心理。在这种文化中,“清官明君”的思想较难形成气候。政治设计的立足点不是产生“好人政府”,而是从制度上防止“坏人”当政。

1交通工程学考试小抄 篇6

1交通工程学: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出行效率最大、交通事故最少、通行速度最快、运输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面、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 8高峰小时系数是高峰小时交通量和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4交通量调查常用的方法有人工记数法、浮动车发、机械记数法、录像法 2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5根据观测距离和观测时间的不同,在研究中常可以定义的车速种类有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运行车速、行程车速、临界车速与设计车速

6区间车速调查的方法有 牌照法、流动车发、跟车法、基于GPS的车速调查 8在排队论中,常用的排队规则有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9交通信号的基本参数包括周期长度、绿灯时间、绿信比

10道路交通事故的现象主要分为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七种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

3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1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2、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辆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5、道路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车速、舒适、方便和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5服务水平: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5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科学

8交通工程中的排队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方式,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有等待时间、忙期、队长

10交通信号按控制范围可分为单点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系统控制

1视野:两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2、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时间平均车速: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这些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

4道路的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5智能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他是当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旨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系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2交通调查的对象有那些?交通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交通流现象,而与交通流有关的诸如国民经济、城乡规划、运输状况、交通设施、交通管理等均可做专项调查

13停车场按停放车辆的类型分为机动车类型、非机动车类型,按停车场的服务对象分为专用停车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

5描述车辆停放特征的有关参数有哪些?停车供应、停车场容量、停车需求、停车密度、停车目的、累计停车数、停放时间、停放车指数(包括停放饱和度、占有率)、停放周转率、步行距离

7交通预测的四个阶段为: 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6预测交通需求的四阶段法,包括哪些步骤?各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出行生成:通过对城市社会经济资料的分析,预测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出行分布:将各交通小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转换成各交通区之间的O-Df分布矩阵。方式划分:确定出行量中各交通方式所占比例,方式划分通常在出行分布结束后进行,也可在出行生成后,出行分布前进行。交通分配:把各出行方式的O-D矩阵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产生道路交通量或公交线路乘客量

3车头间距是指一条车道上前后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用车辆上有代表性的点来测量,如前保险杠或前轮

6信号相位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

4交通事故的定义是什么凡车辆、人员在特定道路通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规或依法应该承担责任的行为而造成人、畜伤亡和车物损失的交通事件 12渠化交通:在道路上划分道线或用分隔带、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不同方向的车辆顺着规定的车道行驶

13流率:把在不足1小时的时间段内(通常是15分钟),通过道路(或道路上某一条车道)指定地点或断面的车辆数经过等效转换得到的单位小时的车辆数。交通流密度是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

驾驶员疲劳的主要原因:驾驶员的睡眠、生活环境、车内环境、车外环境、行驶条件、驾驶员自身条件

21路网密度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 1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交通工程学是从道路工程学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道路交通;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特性分析技术(2)、交通调查方法(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6)、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7)、交通安全技术(8)、静态交通系统规划(9)、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10)、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4绿信比:某一方向通行效率的指标,它等于一个相位内某一方向有效通行时间与周期长度之比

2汽车的通过性可分为轮廓通过性和 牵引支承通过性

3、交通流的宏观参数包括流量,密度,速度 微观参数有车头时距车头间距 6主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有:周期长度、绿信比、相位差

9、道路交通标志可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 10车辆的停放方式有: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

4组织单向交通的有什么优缺点优点:

1、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2、减少了道路的交通事故

3、提高了道路的行车速度 缺点:

1、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的距离,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量

2、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

3、容易迷路,特别是对不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员

4、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的道路公用设施

5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RT)有什么特点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 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快速公交系统采用先进的公共交通车辆和高品质的服务设施,通过专用道路空间来实现快捷、准时、舒适和安全的服务 5交通标志的三要素为:颜色,形状和符号

6交通事故现场根据完整真实程度可分为:原始现场 变动现场,伪造 逃逸,恢复

9处于跟弛状态的车辆有制约性,延迟性,传递性三个特性

12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工具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轨电车,地铁出租汽车轻轨城市轮渡和索道等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交通工程学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基础理论形成阶段、交通规划理论形成阶段、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只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

交通量调查分类:不分流量调查、分流量调查、转向调查或交叉口调查、分车种调查、车辆占用调查、行人交通调查、境界出入调查、分隔查核线调查 非自由状态行驶的车队有三个特征:制约性、延迟性、传递性

道路网络交通分配:最短路交通分配方法、容量限制分配方法、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评价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交通安全评价定义:以一个地区或一条道路为研究范围对象,通过收集资料,事故调查,现场测量等手段获得与研究对象范围内相关的信息,通过事故指标、隐患指标及风险指标等应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研究对象范围进行安全程度的评价,分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

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分隔带、设交通岛、设行人横道、设防眩设施、设置道路标志、路面标线、交通信号、变向车道、单向交通、建立交通信息系统、视线诱导标志

宪法学考试小抄 篇7

一、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关系现状

当前的法学教育方向大致朝着三种方向发展,第一种是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测试方式上都是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东部的某政法学院,其从大一的课程设置就基本是按照法律职业资格开始设置,课程内容也主要是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为主,学术观点也多是以张明楷等出题人的观点为主,测试方式上也以模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方式进行,而这所大学每年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基本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比一般的法律职业资格辅导机构的通过率还高。第二种是完全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法律素养为主,是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素质教育,这种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这两所大学在法学教育上并不是十分重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是以探究法学研究为主,以培养学生丰富的学术素养为主,其课程设置上十分的广泛,比如犯罪心理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等都被设置为必修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也不拘一格,更多的在于客观的介绍中外关于相关研究的前沿观点,比如缓刑制度我国比较主流的观点在和解方面,且普遍认为缓刑撤销制度过于激进,而在于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的法律实践中缓刑撤销制度也取得了较好的实效,而这些在以法律职业资格为导向的高校在开展法学教育的时候则完全不会涉及。同样,在测试方式上,这两所高校更多的愿意通过主观法理分析题来测试学生的法律知识功底是否扎实,法律思维的深度等。第三种是法学教育是较为尴尬的一种,即其在法律素养的培养上没有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那样专业,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促进上也并没有过多的努力,其在教学上更多是照本宣科,简单的介绍一些主流观点等,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是法律素养较低,法律知识面窄,司法考试通过率普遍在百分之三十以下,毕业后继续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也较少,最可悲的是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可能在大四也未能培养出法律思维。

二、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衔接的中心

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其都需要法律思维。这点无论在法学教育上还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应对上都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法学教育更多的关注法律知识的传授和实体、程序法律方面的训练,而法律职业资格的考试则更侧重法律条文的考查,这两者之间看似是割裂的,但是其在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的层面上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比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可以从法律条文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也可以从犯罪构成上,法理方面上进行分析,前者侧重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层面,后者侧重于法学教育方,但是其在客观上都在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法学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认识到了其在培训学生法律论证和推理方面的欠缺,而法律职业考试也出现了减少客观法律推理,即通过法律条文分析案件的考查模式。近几年的法学实践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趋势都体现出了这些,法学研究生教育多会在研究生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时候要求学生去公检法机关实习,或者到律师事务所或者企业法务部门进行实习,这就体现了高校对于培养学生法律论证和推理能力的重视。同样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在逐渐增加主观题的体量,更多的去关注考生的法律思维。法律思维并不是单纯的积累法律知识或者长期的法律实践就可以简单的培养出来的,其需要长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培养出来。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不是强制性,而是说理性,暴力强制的必要性根植于法律的说理性之中。法与理性在天性上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是人们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法律总是与各种理性概念联系在一起。法律的理性特征和人们思维的习惯决定了未来法律人才培养和选拔只能以法律思维的培养和测试为主线来开展,否则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仍是缺乏法律推理和论证能力的理论人才,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往往会只会照搬法条,而不是去更多的分析每个法条背后的内在逻辑性和正当性。

法律思维既是法学教育的中心,也是法律职业能力的核心要素。首先从法学教育的角度来看,法学教育不应当仅限于法律知识的传授,而且在电子图书馆如此发达的今天,法律知识的获取已经变得十分的容易,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更多的关注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理解每个法律背后的价值和精神。对于法律人来讲,思维方式比专业知识更多重要,因为专业知识可以查询,而且会不断更新,其背后的法理和精神则是历久弥新的。而且通过法律思维的培训能够使得法律知识和理论不断的加深巩固。其次,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角度来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中国选拔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法律思维是法律人应当具有的品德,这种品德是进行法律论证和法律推理的基础。所以,作为具有行业准入门槛性质的资格考试有必要对此进行突出,以法官为例,法官的裁判行为抽象来说是将抽象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进行具体化,特殊化的过程。无论从案件事实的认定,法律规则的寻找和判决的形成都需要法律解释技术,没有任何一个案件是能够完整的对应法条的每一个文字的,因为法律的具体化需要法律思维进行指引的。法律知识在法官判决的过程中主要是提供者基础的作用,法律思维则是起着导向的作用。如果简单以法律条文的考查作为法律职业资格的主要内容,那么选拔出来的人才在法律思维方面则是较为匮乏的,可能无法很好的胜任法律工作,尤其是在面对新案件,新情况之时。所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应当以考查法律思维为中心,否则这种选拔法律人才的方式是缺乏合理性的。综上所述,法律思维在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可以成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衔接的有效突破口。

三、以法律思维为中心协调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模式

为了提高研究的实效性,笔者结合本文第一部分当前高校法学教育开展的现状,对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实际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是以法律职业资格为导向的法学教育模式,这种法学教育的缺陷是对于法学理论,法条本后的精神研究不足,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其优点在于学生对于法律条文和学界的主流观点掌握较为牢固。对于此类政法类院校,在协调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关系上,应当尽可能体现法律思维,具体可以在课程的设置上适当增加法学方法论,法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等边缘课程,在内容上客观的讲授更多的前沿的观点,而不是拘泥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命题人的观点。其实对于政法类院校而言,其在师资力量上是可以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可以较好的培养出学生法律思维。其次,对于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之类的法学一流院校,虽然其在法学教育中并没有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但是其学生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并不低,一般在百分之六十左右浮动。此类院校尽管通过率较高,但是其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适当的增加法律实践的环节,并将其增加到必修学分之中。最后,对于法学教育缺乏明显导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院校在协调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上任务较为繁重。因为此类院校的教师自身的层次较低,要么理论功底一般,要么实践经验缺乏,这种情况下要想向政法类院校或者一流法学高校一样介绍丰富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的案件细节可能较为困难,而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方面似乎更为容易一些,毕竟法律职业资格的命题人观点较为固定和统一,而且有历年真题可以进行测试和模拟。虽然笔者比较倾向于此类高校培养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法律思维的培养。此类高校可以在培养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就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大纲内容涉及的理论及其背后的精神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此类内容进行相关案例和实践的介绍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对学生以后从事法律职业有着较大帮助,避免此类高校的学生既没有较高学历,又缺乏法律思维,还未通过司法考试,只能无奈跨专业就业。

四、结语

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当前法律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方式,其核心都是法律思维。实践中高校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冲突完全可以法律思维为中心进行协调和互动。但是由于各个层次高校的师资力量的差异,如果让所有的高校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法律思维的培养终会走入形而上学的泥淖。所以,笔者就当前法学教育中的三类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分析,尽可能保障在各自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做到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良性互动,保障法律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建伟.统一司法资格考试:观察与省思[J].政法论坛,2011(01):61-78.

[2]霍践烨.中国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吉林大学,2013.

[3]肖萍.从转型中的日本司法考试制度看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2010(03):101-104.

[4]张利民.评司法考试导向性法学教育——对中国法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06):59-63.

宪法学考试小抄 篇8

关键词:人事考试;作弊行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专项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1-0066-04

考试是人才选拔测评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针对成人的考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的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学位类教育考试,二是人社部门组织的各类招录和专业技术资格取得等选拔评价类人事考试。但现在所有的考试都面临着一道难题,那就是考试中作弊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尤其是近些年考试作弊的科技化和集团化趋势愈发明显,这不仅对广大考生的诚信道德、法治意识等方面形成巨大冲击,也使考试制度的“公平、公开、公正”理念无法实现,使各行各业公正选拔评价效果乃至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并形成巨大隐患。笔者作为一名具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从事人事考试工作的人员,认为之所以导致此种状况,与我国针对于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处罚的立法一直缺失有很大关系。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已经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15年11月起正式实施。该修正案中第二十五条对于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试题、答案的以及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人事考试的等情形给予明确刑罚,此举无疑将对遏制人事考试中作弊行为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想要有效防控人事考试中的作弊现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人事考试中作弊行为存在性分析

作弊行为从表面上看,是作弊行为主体的诚信缺失,属于社会道德调整的范畴,而不属于法的调整范围。其实不然,考生对于考试诚信的态度不仅仅属于道德范畴,同时也是法的调整内容,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诚实信用有的是其基本原则,有的是其具体内容,但均具有法律效力,违背诚实信用同样是违法行为。所以人事考试中,违背诚信的作弊行为的产生原因值得我们从法学的角度去思考,笔者认为它的存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人利益驱使

目前,人事考试已经成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获取行业从业资格以及水平认定的必经途径,由于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社会关注度高。人事考试表面上是分数之争,但是因为每项考试都有淘汰率或者通过率,其实追根究底还是利益之争,只有获得了相应资格才能取得对应的利益,故而作弊行为的实施都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如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仅有面子,获得了较高级别的职称,同时也有里子,工资薪级也得到提升;取得从业资格或者水平证书,除了证明自己有某方面资质、能力以外,同时也在就业、获取更高待遇方面有促进作用。有些诚信缺失的考生,利用各种手段作弊,追求个人利益是考试作弊的主要动机,在不法利益的诱使下,不少考生甚至不惜违规违纪。

(二)专项立法滞后

目前人事考试的专项立法滞后于人事考试发展现状,现有规范人事考试的考试法规大多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缺乏高阶位的、统一的人事考试专门法律。以安徽省为例,目前只有2002年11月开始实施的《安徽省人事考试违纪处理规定》、2009年儿月开始实施的人社部第4号令《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2011年5月开始实施的人社部第12号令《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常见的作弊行为处罚手段为考试成绩当科无效、被取消考试资格、停考等,这样的处理力度实在难以起到有效的处罚和教育作用,对其他有作弊动机的考生也不会产生威慑作用。立法的滞后,让作弊成功后的巨大获益和作弊失败后的较轻处罚之间的反差,使某些考生趋向于铤而走险,导致人事考试的公正性和主管部门的公信力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三)作弊行为界定不明

仍以安徽省为例,目前我省现有的人事考试有关规定,在对作弊行为的界定方面刚性不足、作弊情节描述不够具体,可操作性有欠缺,导致结果一是有的作弊考生持有侥幸心理,有打擦边球、钻空子的想法;二是监考教师因为作弊行为界定不明,有怕惹麻烦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作弊行为;三是现在大多数人事考试都是多科目考试,如果考场对作弊行为处罚不力,会导致某些本来有作弊意愿但是尚未作弊的考生产生从众心理或者吃亏心理,将作弊意愿转化成作弊行为。

(四)执行主体不合理

目前人事考试中,对很多作弊行为多半采取联合执法的模式,即不同的作弊类型,认定或者处罚的部门不同,尤其是目前的高科技作弊,都是依靠无线电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行动,而人事考试的组织部门在某些作弊行为的处罚执行方面权力缺失。譬如,身份证的真伪界定、无线讯号的捕捉等,有时一线监考教师因为需要请其他有关部门协作,导致失去了最佳的捕获作弊行为的时机。而且无线电管理部门也没有对利用无线讯号进行作弊的处罚依据,还得依靠公安部门,在考试过程中会导致出现因为等待公安部门赶赴现场未能及时抓获作弊行为人的情况。

(五)制度落实不到位

目前,大多数省市对试卷流转存放、考点学校职责、考务组织管理、监考人员职责、巡考人员职责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或者出台了一些办法,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贯彻落实时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到位,让作弊行为有机可乘。同时,虽然每逢考试,人事考试的组织部门都请无线电、公安、教育等部门协助进行,由于环节多、跨度广,致使在执行人事考试的有关制度上出现不到位的情况也在所难免。二、遏制人事考试中作弊行为的途径初探

(一)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社会规范对公民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主要是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于人内心的调整,另一种是法律条文的刚性力量调整。一般来说,只有在道德手段调整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的情况下,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强制性调整。所以我们先通过加强社会的的诚信道德体系建设,使考生深刻认识到考试作弊是一种诚信道德缺失的负面行为,利用道德来引导、评价考生的行为,形成一种以诚信参考为荣、失信作弊为耻的氛围,增加道德对于考生内心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如果整个考生群体都以考试作弊为耻,互相监督,那么作弊者的作弊成本会增大,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加。

(二)加快人事考试专项立法

“公平竞争”是人事考试制度的灵魂,

“公平、公正、公开”是考试制度的核心原则,而这一原则本身就体现着法的理念和法的尊严。因此,除了道德约束手段外,我们仍要通过法律手段,确保人事考试的公平、公正,真正做到依法治考。人事考试立法将提升国家考试的严肃性,使人事考试作弊治理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人事考试中的作弊行为进行刑罚,刑责明确、罪罚相当,提高人事考试作弊行为的法律及经济成本,必将对考试作弊行为收到强有力的震慑效果。打击人事考试作弊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可谓意义重大且深远。

作为一个人事考试大国,我们应站在依法治国高度审视,从“依法治考”角度思考,虽然目前我国在考试立法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仅在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一个条款显然不足以担起规范各类人事考试、遏制各种作弊行为的重任。实行人事考试法治的主要标志,是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人事考试法律和制度,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人事考试有关法律,这就意味着必须出台一部针对人事考试特性的专门性法律作为实施依法治考的依据。…人事考试法制的构建,当以实现考试公平正义、保障机会均等为价值取向,立法的宗旨在于保障人事考试的公平、安全和秩序,终极目的是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致力于对人事考试权力滥用的有效遏制,对人事考试舞弊的防控以及对考试作弊行为的制裁。

(三)明确人事考试法律法规的执行者

人事考试执法活动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它也是为广大考生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所以要求各级人事考试机构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为广大考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为了保证人事考试的权威性和威慑性得到顺畅保障,建议按照谁具体负责考务组织工作谁为执法主体的原则,明确人事考试的组织者为考试的执法主体,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一方面,人事考试法律法规的落实需要职业化、专业化的考试执法队伍,因为人事考试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试卷入闱命题、印刷装袋、接送流转、试卷保管、考务组织、巡考监督、阅卷统分、成绩公布等环节,都有一系列的程序和规定,只有专门设置的人事考试机构才能胜任,以确保考试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明确牵头负责的机构,有利于明确责任主体,使工作落实到位。目前,我国各级人事考试通常由行政机关统一管理,由各级人事考试机构组织实施,这样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府职能的革新,各类人事考试有必要逐步实行由人事考试机构或者行业协会组织实施,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与监督的模式,权责明确,执法到位。

(四)做好人事考试执法队伍建设

即使采取法律手段对人事考试中作弊行为进行打击,如果人事考试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很好地贯彻和执行,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这些都是由人来执行的,所以加强人事考试执法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做好人事考试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执法素养的培训与锻炼,培养合格的人事考试执法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及监督制度以及执法责任制,增强执法人员的自律意识,最大程度杜绝失职渎职和滥用权力,是人事考试执法队伍建设的关键。人事考试的执法者一是要牢固树立人事考试公平至上的法治理念,贯彻法治理念的根本在于将正义、公平、公正等观念成为自觉意识。执行者要在思想上真正认识法律的最高权威性,把公正、正确实施人事考试法律法规作为执行者的首要天职;二是要熟悉并理解人事考试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款。人事考试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应当成为人事考试的专家,即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应能够运用法律法规所蕴涵的法律精神来贯彻执行,从而使抽象的法律在适用具体案件时准确化。

(五)落实对执行者行为的监督

人事考试执法人员如果违法执法或者知法犯法,不仅损害考生的利益,更恶劣的影响就是损害了政府的威信。为此,立法机关在立法时要尽可能规范人事考试执法的自由裁量权,减少自由裁量的范围,缩小权力寻租空间;同时在具体执法中,要避免选择性执法和钓鱼执法,严处知法犯法的行为。人事考试法律法规如何有效地得到落实,除了与执行者自身素质有关以外,同时也加强考试执法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制,通过监督机制确保执行者正确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应内部监督主要是指人事考试的主管部门,通过建立内控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外部监督是指主动接受广大考生、新闻媒体、人民团体、其他国家机关乃至全社会的监督。

对执法者的监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他们的保护。行政执法的规范化不能仅靠一时的检查巡查,而必须确立在稳定、恒久、权责对等的法治化轨道上;只有让执法者始终处在法律的严格约束和监督下,才能营造公平公正的人事考试环境。

(六)创新标准化人事考试模式

目前人事考试中,尤其在专业技术资格类考试中,很多科目已经采取标准化考试模式,全部都是客观题,诸如考试作弊率高发的职称外语考试、经济师考试等,可以先试点进行上机考试,采取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的模式,由于机考是随机性从题库中抽题,且应试者试卷从内容到顺序上都采取随机模式,只要做好考试入场身份验证,作弊几率几乎为零,大大降低了作弊行为产生的风险。一旦试点成功,其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的全标准化考试科目,都可以推行机考,创新考试模式势必有效降低作弊行为的发生率。

总之,有效遏制人事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事考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切实保障所有考生的合法权益,强化人事考试法律制度在国家与社会功能中的正面效应,真正使人事考试成为为社会选拔人才和评测能力的一种可信可靠的途径。

上一篇:写给毕业自己的一封信下一篇:运动会开幕式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