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歌教学设计反思新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韵歌教学设计反思新(精选12篇)

对韵歌教学设计反思新 篇1

———杨宁

(一)、课标分析

每一课都有插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便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对韵歌》是摘取《声律起蒙》中的内容,围绕春夏秋冬,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且含适当生字的韵文。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背诵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学生分析

一班九十个学生,一定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然课程上起来很费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2.会写生字“山”和基本笔画竖折。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五)、教具

字卡 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导入读题。

同学们今天白雪公主想邀请我们去城堡里做客,但是要想进入城堡必须会读城堡大门上的对韵歌,这首对韵歌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对韵歌是一样的,来,孩子们,请读课题——对韵歌。2.认识“对”字。带读生字对

看图猜字,认识云、雨、雪、风、花、树、鸟、虫 通过漂亮的图片感受祖国青山秀水

(二)、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过渡:孩子们,孩子们我们继续来玩看图猜字游戏。(出示:云图片)2.课件出示图片,指名学生领读。3.再指名读。

4.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引导学生组词。

5.你看到的云是什么样的?看谁的眼睛最亮,最会观察。出示课件,展开语言训练。

6.小结:老师很喜欢你,因为你有一双会观察的慧眼。

7.过渡:知识丰富的孩子们,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字?认识“雨”。(出示雨的动态图)

8.小结:这个字,是我们中国古人最早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这个是金文、小篆,最后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楷书--雨。(出示字卡3---雨。)跟着老师读两遍,开火车读。9.出示:云对雨

10.(出示雪花图片,)看,谁来猜字?(出示雪的图片)

11.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个后鼻韵母,学生容易读错,重点指导读准字音。师领读三遍。开火车读,通过语境组词,让孩子加深印象。如:今天刮大风了。春天来了,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它就是风筝的风。12.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飞舞起来。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过渡:孩子们学得用心,听得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奖励你们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

13.(出示----盛开的花树束)

14.出示字卡:花

指两名学生读。

15.那谁来说:补充(课件出示:花对(树),指名学生读。

16.出示课件鸟的图片当学生猜到鸟字。(出示字卡:鸟)指两名孩子读。17.出示生字卡片 虫。学生开火车读。

那谁来告诉大家,鸟对什么呢?课件出示补充(鸟对()虫)小鸟没有了眼睛,连虫子也看不到的。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练读。请孩子们自己学着读一遍吧!学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后,同桌两人听读。3.师生合作读两遍。(老师当大喇叭,孩子们当小喇叭。)

(四)、课中游戏,拍拍歌。

(五)、过渡: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我们一起欣赏桂林的美景吧!出示课件:桂林山水的美景图片。1.你们看到了什么? 2.什么样的山?什么的水呢?

3.孩子们,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课件出示此词)师领读几遍,学生读几遍。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桂林山水的美丽画面,来,让我们欣赏一下我们漯河的河堤美景吧!出示(柳绿桃红)请看图片说一说,这是什么树? 5.这是什么花?

6.像这样,有绿树、红花,我们可以称为:柳绿桃红。师领读几遍。看!课件出示:(山清水秀变成山清对水秀,桃红柳绿变成柳绿对桃红的课件)

(六)、朗读训练,合作对读。1.(出示课文)指名学生读。

2.我们来观察韵文,无论单字对还是双字对,他们字数相等,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韵文。我们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3.师范读。4.带上节奏读。5.师生接读;

6.总结:通过读,我们发现,对韵歌读起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重,也可以轻,这就是读书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读出书中的味道。7.背诵。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了引趣导入,然后看图猜字。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每一个同学都积极举手了。这是一个好办法,以后在课堂上要经常采用这个方式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但是在这节课上,我对教学内容设计过多,在看图猜字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以至于后半节课很紧张。在识字教学上有些生拉硬记的迹象。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教人学会不如教人会学,在一年级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并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在时间划分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应该两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就要两节课完成。

对韵歌教学设计反思新 篇2

作为教师,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 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言辞精准、旁征博引、意气风发, 似乎给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教师自我感觉也不错, 但结果收效甚微, 学生对所学内容并没有真正理解;有的教师对课堂设计得相当精彩, 而且准备工作也比较扎实, 如知识点的搜集与整理, 问题的归纳与探究, 课件的制作等等, 但最终学生掌握得并不好;还有的时候, 教师为了加强课堂练习, 在注重精讲的同时, 留下大量时间让学生做题, 并从中查找疏漏, 再进行纠错分析, 但从做题的效果来看, 学生一片茫然, 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使教与学二者之间完全脱节, 真所谓事倍而功半。

有效的课堂应是教与学二者的统一,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单纯的教或单纯的学都是不全面的,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务必要对当天的讲课进行必要的归纳、整理、去粗取精, 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并从中摸索经验, 力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 做到教学相长。

二、教学反思应立足学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结构, 忽视对学生智力及学习状态的开发与探究, 教师尽管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但着眼点往往只在于自身。但在新课改的理念下,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并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及对学生教学中的表现来反思教学的成与败, 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为此, 我拟定了以下几个方法: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生活情趣, 激励学生学习;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帮助他们排除杂念, 疏导他们的心理阻碍;促使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重新认识自我, 并鞭策他们消除自卑心理, 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教学反思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面的发展或多或少的存在忽略现象, 新课改下不仅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我们教育的对象都是鲜活、独立的生命个体, 他们的情感关乎课堂氛围、教学成败。

学生的情感体验绝大多数是在教学过程中迸发出来的, 高效课堂必然要求教师要有激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 还要面带微笑地走上讲台, 并且以教师的情绪带动起学生的情感, 从而让学生在愉悦中掌握知识、增长才干。

四、教学反思应以学困生为落脚点

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切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然, 学习好的同学能够跟得上教学节奏, 只要教师稍加留心, 他们学习的热情自然不会减退。后进生有的由于基础薄弱, 有的由于心理脆弱, 也有的由于家庭教育跟不上等诸多因素的困扰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教师要对他们更加关注, 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少一些责备, 少一份放弃, 多一些宽容, 多一份耐心, 才能让他们看到希望, 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也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之中, 只有这样, 后进生才不会感到有失落和被遗弃的感受, 班级自然也会变得更加谐起来。

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取得成功, 最根本的就是他们对学生付出了爱。师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品行乃至生命。身为一名教师要始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又充满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并能愉快、主动地学习, 进而促成他们的快乐成长。

五、教学反思离不开教师的行为表现

古语云:“名师出高徒”, 理固依然。一个伟大的教师不仅仅是因为他懂得如何教会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人难!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 要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更难!教师生活在集体当中, 要兼顾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为此需要权衡, 有所取舍;教师又是家庭中的一员, 既有每天的上班之职, 又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还要面对儿女的拉扯之苦, 我们在时间分配上也要有所取舍;教师也是社会活动的主体, 既要应酬人情世故, 又要面对亲朋好友;所有这些也都是人之常情, 谁都不可避免, 教师应如何应对?古语说得好“行高为师, 身正为范”, 身为一名教师, 我们必须要处理好这些关系, 应先公后私, 甚至是公而忘私, 还要始终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引导和示范学生, 惟其如此, 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学生才能视教师为榜样, 让学生做到“不令而从”, 也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造自己的品质意志, 端正自己的思想风范。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境界!

对韵歌教学反思 篇3

一年级五班马渭丽

《对韵歌》是孩子们上一年级接触的第一首小儿歌,它的风格是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儿歌里有七个二类字,三个一类字。这些字他们基本上都认识,所以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让他们学到一些新的东西。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到了识字教学上,并且让识字的形式多样化,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我在识字教学环节一共用了三种方法。

一、复习旧知,在教学“对”这个字的时候我问孩子们在哪里见过或听过这个字,有的孩子说在报纸上,有的孩子说作业全部正确老师会打对勾等等,在说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打开了,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图文结合法,我把云、雨、鸟、虫等字的图片出示给学生让孩子结合图片识字、认字、组词说句,孩子在学习汉字结构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谜语猜字,在讲风字的时候我跟孩子们说我们还有一个生字宝宝有点害羞,你们猜到它的名字它才会出来呢,谜语很简单,但是孩子们一听猜谜语,一个个精神都来了,保证了课堂效率。

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教学反思 篇4

一、课堂常规。

本节课,我的课堂常规管理可以说处理得非常失败,我只关注于授课内容而忽视孩子们课堂上的纪律问题,从而导致事倍功半——老师教得累,学生吸收少。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班级纪律有助于学生整体学习效率的提高。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自我约束,加强课堂常规管理,促进学生更好地、有效地消化、吸收知识。

二、教学三维目标和重难点。

我在备课时忽略了这两点,一味地以流水线的形式向学生呈现课文的解读。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后面的授课过程中我一定会好好备课,仔细揣摩重点难点。

三、导入环节。

可能因为紧张的原因,我的导入环节呈现的故事不够完整,我认为最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在备课环节中做的不够充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法才能够上好一堂课!

四、指导书写环节缺失。

此次我执教的课题是《对韵歌》,第一句中已经产生了本节课的第一个生字“云”,而我没有及时指导书写。只是单调地、反复地读,缺乏课堂内容呈现的多样性。除了读,写生字也是低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注意。

五、语言语调问题。

一年级的学生更应该注重语言的活泼性、节奏感、抑扬顿挫。我在授课中虽然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与学生互动,但是没有注入很强的感情色彩,这导致语言显得不够生动,缺乏了一点生气。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我会在课堂上更多练习更多尝试增添感情色彩,以及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氛围中去。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中的一些图画虽然是临时起意,但是不应该呈现得凌乱,随意。运用和设计好板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它应是简洁明了、易懂。以后教学我会在板书设计上下功夫。

《对韵歌》教学设计 篇5

1、学习7个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初步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掌握3个基本笔画,能准确说出名称,练习正确书写。学习在田字格中按笔顺书写“虫、云、山”3个生字。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韵文的节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读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请读课题——对韵歌。(齐读课题)

2、认识“对”字。对左边是“又”,右边是“寸”,你们知道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吗?(指名说),再次认读。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过渡:音乐课上,老师听孩子们唱歌非常好听,其实,韵文读好了,也像你们唱歌一样好听。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

1、想自己试试看吗?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试着读一遍。

2、检查读文。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3、齐读。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过渡:孩子们,看!动听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

2、出示字卡“云”,指导认读。

3、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学生组词。

4、你们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师告诉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这个小知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希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

5、出示“雨”的甲骨文,谁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的“雨”像小雨点。)认读“雨”

6、说话: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引导学生说“大雨”、“雷雨”、“小雨”……)

7、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天气马上要下雨了。所以,出示:云对雨(指导读句子)

8、(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形状引导孩子去观察)

9、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

10、课件出示风字。(出示:风)。认读生字———风。风是一个后鼻韵母,学生容易读错,重点指导读准字音。

11、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飞舞起来。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开火车读。

过渡:孩子们学得用心,听得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奖励你们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

12、(出示花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认读“花”字。你们见过那些花?你们还见过那些像花的东西?(引导学生说烟花、火花……)

13、刚刚老师给大家看到的花都是长在哪里的?出示字卡“树”,指导认读。

你喜欢树吗?为什么?大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师:花的美丽,树的高大,都是大自然中美丽的风景,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所以我们说——出示“花对树”,指名读,齐读。

14、瞧,我们的大树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出示小鸟图片)你们认识鸟字吗?出示字卡,指导认读。

比较“鸟”和“乌”:有些小朋友容易把鸟和乌混淆,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引导学生说出“鸟”字里面有一点,像鸟的小眼睛。

15、有谁指导小鸟喜欢吃什么?认读“虫”。鸟和虫是一对天敌,所以我们常说“鸟对虫”。指名读句子。

四、巩固延伸

过渡:刚刚我们学习的对韵都是一个字的对韵,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根据黑板上的字卡齐读课文前两句。)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对对子呀?

2、出示填空:天对日对()红对()大对()

3、指名对对子。

五、学习生字

过渡:小朋友对对子可真厉害!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两个生字宝宝,还认识他们吗?

1、出示:云、虫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重视教学反思, 践行新课改 篇6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任何一个理性而成熟的教师都是在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反思之后成长起来的, 教师反思能力的养成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基本条件。通过反思, 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使自己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

反思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1) 最优化原则。看课堂教学是否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 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 目的性原则。看教学过程是否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围绕课程标准优化课堂结构, 认真落实各学段、年段的课程标准。 (3) 整体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把各种教学因素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 既考虑到对教材、教师、学生的优化, 又考虑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的优化, 使系统的各个要素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的合理结构。 (4) 教学和谐性原则。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 看实际教学中教与学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中, 两方面是否和谐互动。

任何与教学实践相关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但一般而言, 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较、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教学机智与灵感、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等, 是反思的主要对象。

实行新课改这么多年来, 很多老师还是“穿新鞋, 走老路”, 习惯于知识的灌输和方法的传导, 喜欢辅导资料, 不喜欢课本, 喜欢做题, 不喜欢研究教材, 所以出现了“千课一面”--习题课的局面, 学生的成绩短期内提高了, 但是学生的很多可贵的潜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

《新课程标准》要求告诉我们:学习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所以, 教学活动要进行以下转变: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转变观念, 要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构建、自我生长的过程, 这种构建必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学生地位的转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对新学知识不作认真思考, 不下一番功夫, 是难以形成能力的。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反思, 去经历痛苦的思索过程;教师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 使学生的思维僵化。3.教学手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 要放手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配以先进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新课程新的理念主张采取“发现式”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强调课堂教学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空间, 要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要改变过于强调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意义,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对教师而言, 课堂教学就必须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 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自由探索, 大胆猜测, 大胆质疑, 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甚至是异想天开, 而不是扼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采取四种方法。1.激发学习爱好,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 教师上课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 实现自我, 提升自我。不是被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照亮着别人, 燃烧完自己的“红烛”, 而是既照亮别人, 又不断进行自我充电, 自我提升, 实现教学中的“双赢”。2.教会学生学习, 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课堂职责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探索, 给学生的思维搭建一个自由飞翔的平台, 引导着他们进行自我调试、自我选择, 引导着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 这样才能让学生以后自己会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相互交流、发展创新思维。3.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 不要让学生因循守旧, 要有创新的思维, 才能在创新中不断前进, 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面向全体, 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得。在课堂教学中, 不能一刀切, 要针对不同的学生, 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 要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这样的教学才有效果。

《对韵歌》优秀教学课件 篇7

1、小朋友,我们前两天认识了好多拼音朋友,这些拼音对我们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帮助,现在老师相要考考小朋友,看哪个小朋友的记忆最好。(出未拼音卡)记得这些拼音朋友的小朋友就大声念出来。

2、开小火车读卡片。

二、拼读音节

1、小朋友拼读音节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声母读得短,韵母读得这,现在请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试着拼一拼这些音节。

2、出示课文下的音节

3、自由拼读,同桌互相检查。

4、用小黑板指名读,检查个别拼读情况。

5、全班大声拼读。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现在我们就请拼音朋友来帮帮我们,一起学习这首“对韵歌”全班轻声读课文,圉出不认识的字,用拼拼音的方法认一认这些字。

2、请小老师上前教生字,其他同学跟读。

3、出示生字苹果树,请同学把自己认识的字摘下来贴到相应的拼音篮子下,并教小朋友读。

强调“苹、风”的后鼻音读法,李是一种水果。

4、齐读生字。

5、用自己喜欢的生字口头组词。

6、小组轮读生词。

四、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学习第一句。

1、齐读第一句,找出句中的水果,用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水果的名字有的是一个字的,有的是两个字的,在课文里它们是一对一对地出现的,比如葡萄——苹果,李——瓜。

2、观察图,葡萄长在什么地方(架),苹果长在什么时候方(园)。(板书)

3、你知道这些水果是什么味道吗?在课文中圈表示味道的词。甜——苦是一对什么样的词语(反义词)。

4、小结:像样子的词语,有的是一组意思相反的词,有的只是结构相同,意思相对的词语,就是一对对子。对对子是为了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好记,下面我们男女生来对一对。

5、试着用对对的的方法背诵第一句。

(二)学习第二句。

1、自由读第二句。

2、找出相对的地方。风—雨习习—绵绵 地—天 北—南

(三)齐读全诗,这篇课文有美味的水果,有凉风细雨的天气,多舒服,多美丽的景致呀!让我们美美地再读一读这篇课文,看哪位小朋友读得最美丽。

对韵歌教学设计反思新 篇8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

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

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

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

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读要求写的生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

8.小结。《对韵歌》优秀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

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新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篇9

新教师在任何一节教学活动中, 都会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 出现了问题, 就促使我们要进行教学反思, 反思是为了实现下次的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解决实际问题有着较大的作用, 有效的教学反思是促进新教师的更快更好的专业成长。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 对象。

福州市晋安区幼儿园, 工作时间不满两年的教师和随即抽取12、13级毕业班在不同园所实习时写的教学反思中抽取若干篇进行分析研究。

2. 研究方法。 (1) 访谈法; (2) 作品分析法。

三、新教师教学反思现状调查

1. 新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

所谓的反思意识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或后有意识、有目的的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积极主动的反思心理意向。

从表1可以看出, 幼儿教师对待写反思的意识比较淡薄, 只有73.4%额新教师会在课后进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 近乎一半的新教师教学后没有太多的感觉或者直接准备下次的课;4.4%的新教师不做教学的任何心得反思, 28.8%的新教师只做偶尔的反思;在新教师写教学反思的频率中, 只有64.5%的新教师经常性的对教学进行反思, 可见, 在教学实践中, 新教师的反思意识仍有待加强。

2. 新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反思途径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后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反思的。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在对45名新教师写的教学反思中, 有25名的新教师是通过写反思日记的方式来反思的, 还有6个人通过评价别人的课、8个人通过交流讨论和6个人通过内心反思这些途径来进行教学反思的, 可见, 采用写反思日记的方式是新教师们进行反思中采用的最多。

3. 新教师教学反思的对象。

反思对象是指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 都从哪几方面入手来写反思的, 调查结果表明, 教师的反思对象太过于的单一, 大部分是从教学的技能方面进行, 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 导致反思的内容比较单一, 局限, 价值的意义不够突出。新教师在写反思的时候, 有大多数人是从自身教学方面进行反思、少数人是从幼儿方面进行反思, 而少数的新教师是对自己准备、创设的教学环境方面进行反思。

四、新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1. 反思的内容过于空洞, 没有针对性。

新教师在写教学反思的过程中, 很倾向于用大概的语言描述活动过程, 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反思某一方面。

反思案例一:“在组织幼儿半日活动中, 各个环节的时间比较紧凑, 在幼儿起床的时候能及时的引导幼儿进行快速穿衣服, 在集中活动的时候能结合实物图进行降故事[1], 但因为没有顾忌常规, 导致了部分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在操作活动的时候因为中班幼儿的合作不足所以效果不好。”

分析:这篇的教学反思的内容就较为表面, 只是泛泛的来谈, 大概的进行描述在半日中孩子的普遍情况, 没有抓住在这半日活动中你重点是放在哪里, 在重点指导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只有这样具体的分析, 才能在下次的半日活动中你知道该怎么来改进, 才能新教师的专业水平。

2. 描述过程过多, 缺乏反思程度。教学反思是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后进行分析研究, 而不是单纯描述你的课堂过程。

反思案例三:“一位新教师是这样来写她的课后反思:活动一开始, 我就进行提问:‘有一头奶牛很神奇, 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神奇在哪里’?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2], 激发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之后进行相应的图片, 通过教师的提问让孩子们了解故事中有些角色, 并让孩子们说:xx动物吃了xx颜色的牛奶就变成xx颜色的。

分析:这位新教师在阐述的时候, 太多的是在描写、回忆这堂课的几个流程, 并没有回忆几个流程的基础上捕捉到出现的问题, 从而进行反思不足之处或者好的地方, 类似于这类的反思可以说是无效的。

五、结论与建议

1. 提高理论水平, 认识反思的本质。

新教师在平时应该都读书、多积累专家的经验总结, 提高理论素养, 这样的反思才价值存在, 对下次的教学才有推进的作用。

2. 扩宽反思途径, 提高反思效果。

教师在幼儿活动的时候可以记录下有代表性的词, 幼儿偶然出现的行为表现, 这些都可以是反思的重要资料, 只有多渠道的进行, 才能促进新教师的全方位反思。

3. 选择反思内容, 改变反思效果。

一提到反思, 新教师多认为要从中挑毛病, 提不足之处, 其实教学成功之处恰恰也是反思的一个思路。教师在设计任何一堂课中, 都会下足功夫在某一处, 出发点都是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来选择, 那么在反思的时候来一下总结, 在此基础上找出成功的原因, 在下次的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来发挥, 这是一种积极的递进。

参考文献

[1]李瑞瑾.幼儿教师反思性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长治学院学报[J], 2009 (5) 164-168.

[2]于建华.强化反思策略, 培养反思能力.新视野理论》[J], 2008 (8) 104-106.

[3]张洁.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教研[J], 2010 (2) 45-47.

5对韵歌(教案) 篇10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鱼、虫”8个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虫、云、山”三个生字。(重点)

2.认识笔画“提”“撇折”“竖折”。3.朗读对韵歌,感悟韵律美。(难点)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4)理解“桃红柳绿”。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②说一说:()的桃花,()的柳树。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读要求写的生字。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7.汇报朗读。8.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

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对韵歌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在对对子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导入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部关于儿童的电视剧《少年大钦差》,不知道你们看没看,我特别喜欢陈文杰这个人物,他非常聪明。他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大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草)。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儿歌里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对子,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一读?遇到困难怎么办?

(拼音老师来帮忙,认真读,仔细看,在帮宝宝找伙伴。)

学生轻声自由读。

(三)精读课文,学习字词

1、精读

师:刚才老师感觉有一些同学读的有些吃力,可能是一些生字宝宝在捣乱,现在我们再把第一小节读一遍,边读边划出字宝宝,再用喜欢的方式学一学,同桌互相考一考。

2、汇报:

师:谁愿意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字宝宝。

生读生字

师:老师在文中也找到了字宝宝。(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演示。(或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

师:谁能试着读一读,这里出现了2个生字,一起读一下。谁愿意把“雾”(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字介绍给大家。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谁再介绍介绍“夏”(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字,书写时哪部分需要注意呢?

(2)课件出示山水画(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这幅画的景美不美?你能用书上的哪句话来形容一下呢?(青山伴绿水)读一读这句话并介绍“伴”。

(3)第一小节的生字小朋友们学的真棒,那是不是能把第一小节读的更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3、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课件出示图画)(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老师这里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看的出来这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很多蔬菜瓜果都丰收了,想不想亲自去采摘品尝一下。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快乐的采摘节吧!

(1)生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字宝宝

(2)课件出示带词的图片(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读一读,去掉图片再读词,再去掉拼音看谁读的准。

(3)课件出示(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菜”和“芽”,观察一下有什么共同点,说说怎么记住它们,再说个词语。

(4)课件出示(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葡萄穿紫袍”,读一读这句话,给“穿”“紫”找个伙伴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师:现在我们和所有的字宝宝都成了好朋友,再读课文一定感觉轻松多了,愿不愿意读一读?可以看屏幕也可以看书读。

中间休息:律动

(四)巩固练习

1.休息完了,想不想把刚才的词语再读一读。看屏幕(文件夹里的“对韵歌”课件),这么多词语谁读的又准确又响亮,就会有一只漂亮的蝴蝶来为他喝彩,谁愿意读?(生读)

2.感情回读。

反思:新课程英语教学的精华 篇12

一、精华, 源于“思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 教师要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计划;另一方面, 还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例如, 在讲解教材重点内容时, 选择深刻、生动的例证;在突破知识难点时引用巧妙新鲜的比喻;为提高学生的某种能力, 采用卓有成效的专项训练;在学生解答问题时, 具有独创意识的见解, 等等。在课后追思、回忆时, 应及时把握住它们, 反复推敲, 记载下来, 经过日积月累, 不断充实, 可以集腋成裘, 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例如, 笔者在教26个字母按读音归类时, 先让学生朗读辨别每组字母所包含的元音。为了强化记忆, 还为学生编了一首儿歌:

/ei/音四家族:A, H, J, K

/i:/音八大家:B, C, D, E, G, P, T, V

/e/音七颗星:F, L, M, N, S, X, Z

/ai/音姐妹俩:I, Y

/ju:/氏兄弟三:U, Q, W

O, R无依靠

这个归类方法的优点是:既指出了字母所含的元音, 又指出了个数, 幽默风趣, 便于记忆。

又如, 在学习tomato和其他以o结尾的名词的复数时:在强调以o结尾的名词复数有的要加-es, 有的要加s, 还要记住一般来说无生命的名词变复数时加-s, 有生命则加-es, 就可要求学生记住以下两句话:

1.小马虎弹着钢琴 (piano) 听着收音机 (radio) , 又到动物园 (zoo) 照了张相 (photo) , 但考试得了个大鸡蛋 (零分zero) , 一律加s。

2.黑人 (Negro) 英雄 (hero) 爱吃土豆 (potato) 西红柿 (tomato) , 全部加es。

这样, 学生在哄堂大笑之后, 相信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几个单词。通过联想, 方便学生的记忆, 达到了从短时记忆到长期记忆的飞跃。所以, 努力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不但是科学的教学任务之一, 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精华, 源于“思失”

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群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有着很大差异的活生生的青少年, 他们在知识基础、能力程度和认知水平上各有不同, 因此, 教师课前精心的设计和谋划课堂教学的实际总会有不相吻合之处, 如新课的导入;教材的处理;知识结构的剖析和归纳;练习的配备与分析;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板书板图的设计;教学媒体的操作, 乃至字、词、句的规范读写等在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方面的缺陷之处, 便是教师引为教训之失。思失可以使教师及时采取矫正、补救等调节教学的措施, 因此, 教师思之愈深, 发现问题愈准, 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补益就愈大。

例如, 在学习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4时, 很多学生对直接引语是陈述句连词that可省略容易掌握, 故上课时笔者便一语带过, 没进行拓展讲解。但在课后练习中, 不少学生对在口语和非正式的书面语中, 关系代词that在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或表语时可以省略, 而引导同谓语从句的连词that则不能省略不理解。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就补讲了下面的例句:

1.This is the house (that) they built last year.这就是他们去年建造的房子。 (that在定语从句中作动词宾语, 可以省略)

2.Have you met the person (that) he was speaking about?他讲的那个人你见过吗? (that在定语从句中作介词的表语, 可以省略)

3.She is no longer the girl (that) she was.她已经不是从前的她了。 (that在定语从句中作表语, 可以省略)

4.Where did you get the idea that I could not come?你在哪儿听说我不能来? (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 不能省略)

5.The hope that he may recover is faint.他康复的希望是渺茫的。 (that引导同位从句, 不能省略)

三、精华, 源于“思效”

思效就是要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如何。具体地说, 一方面要分析学生对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运用得较好, 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同一类知识, 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好, 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差等。教学反思的实际效果, 主要是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 验收检测, 个别询问调查和对学生解惑答疑等手段从中获取反馈信息, 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从客观上全面地对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这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大作用;在学习Go for it Book2 (下) Unit 5中有一句“They watch too much TV.”笔者在课上讲完too much与much too的区别后, 用投影仪将一组判断正误呈现在字幕上:

1.toomuch water (√) 4.much too excited (√)

2.much too water (×) 5.too much fat (√)

3.toomuch excited (×) 6.much too fat (√)

结果不少同学忽视了fat一词的双重词性而将much too fat误判。随后, 笔者就为学生呈现了这样一个例子:He’s had too much fat and become much too fat.做错的学生一个个恍然大悟。

又如, 讲了practise doing sth.的用法后, 笔者出了一道选择题:He often pratisesEnglish.

A.speak B.spoke C.spoken D.speaking

该题在字幕上一出现, 大家立刻作出反应, 一致认为D是正确答案。于是, 笔者进一步暗示答案可能不唯一, 大家很快发现答案C也完全正确。最后笔者让大家将下列例句朗读两遍:He’s practising speaking spoken English.此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大家不仅愉快地掌握了practise doing sth.和Spoken English这两个表达, 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的品质, 而这种批判性思维品质一旦形成, 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时就会避免固有的思维定势, 解题时也会审慎思考, 全面考虑, 由此提高了正确率。

四、精华, 源于“思改”

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得与失的自我意识, 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客观分析, 面前展示一幅清晰的课堂教学分析图。这幅图中所呈现出来的课堂教学境况, 特别是教学工作中失误之处和距离教学目标有一定差距的教学效果, 促使教师进一步思考造成教学之失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何在?尤其重要的是,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改进教学?例如, 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欠缺, 教师应帮助纠正、弥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通过训练来提高, 属于少数人的问题可个别辅导;而大多数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则需要在课堂上统一解决, 甚至调整教学进度,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举一反三, 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

上一篇:文明创建资料分类下一篇:安全使用天然气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