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学生进步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家访,学生进步(推荐11篇)

教师家访,学生进步 篇1

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家访在现下还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家访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促进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补和配合。

现在老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开通家庭学校热线电话,甚至也有学校在网上让老师和家长通过网络聊天的形式进行交流。那么,随着通信和网络为师生交流带来方便,“家访”还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家访对孩子教育的效果非常深刻。”张绍清老师说,“十次电话家访抵不上一次上门家访。”张绍清老师解释,上门家访是老师、家长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时对孩子的教育,除了语言上的外,还可以利用肢体动作、眼神等传递情感。

真正的教育以情动人、以情暖心。电话与网聊的形式可以实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便捷沟通,但这种交流方式起到的大多是“暗访”功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学生不在场。相信很多人至今依然能够回忆起当年得知老师来家访时那种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忐忑”是因为不知道老师要跟父母谈什么问题,家访后父母如何“对付”自己;“期待”是因为老师的登门经常也会提到自己的优点。同时,老师还会有针对性地拿出具体举措,与家庭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及时的改进,采取哪些方法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提高。

上门家访是学生、家长与老师互动最好的一种方式。老师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家长也能详尽地了解学生在校状况。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处在同一空间,谈论的焦点与重点集中在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思想动态上,这样的机会并不太多,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关怀的温度:老师放弃休息时间,不辞辛苦来到家里是为了让自己及时改正缺点,督促自己进步,而且老师对自己在学校的表现有如此全面的了解,也体现了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重视;教师家访过程中,父母经常会表达出对孩子进步的强烈期待,并安然接受老师提出的一些建议,全力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虽然基于年龄和思想上的不成熟,学生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怀不会完全到位,但谁也不能否定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

当然,家访时老师有时会在家长面前就学生某一方面的缺点进行善意的批评,只要老师语气得当、行为得体,家长心平气和地听取意见,完全可以让学生把家访带来的“上门批评”看成一种“赏识”与“督促”,从而生发出感激之情,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

教师家访,学生进步 篇2

一、潜能生的类型及成因

1. 逆反心理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专断式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 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 久而久之, 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 你越说, 他越烦;你越打, 他越硬, 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 不能沟通。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没有足够的关心, 就可能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 以致仇视父母, 与老师作对, 甚至在同学身上寻找报复。

2. 自由散漫型

一些特殊生由于家庭破裂或是单亲家庭,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 放任自流, 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 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 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 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 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 因此到处游荡, 行为散漫。

3. 孤僻冷漠型

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 或从小受到外界过多的批评, 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自卑感强, 渐渐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的屏障。他们不善交流, 喜欢独处, 自我欣赏, 久而久之, 就形成一个自我中心, 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 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们不相干。

4. 意志薄弱型

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不放心, 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由于受到的外控过多, 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因此自制力差, 做事也没有自觉的行动目标, 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 就是随波逐流, 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战胜困难。

认识学生、研究学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 使他们各有发展。

二、采取的教学策略

1. 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 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 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潜能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 为了使他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和场合, 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上。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 让潜能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 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 若班主任不关心他们, 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 那么, 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 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潜能生的自卑心理, 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怎么让潜能生感觉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 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 要求优生帮助潜能生;课堂提问, 我激励潜能生踊跃发言, 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 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 经常与他们交谈, 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 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 我则寓爱于严, 严中有爱。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是成功教育潜能生的关键。

2. 诚心是教育的保证

和潜能生谈心、谈话是班主任工作主要方式、方法, 我也常常找潜能生谈, 但应注意的是与优生相比, 潜能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 长期受冷落、歧视, 他们一般都很心虚, 对外界极敏感, 心灵总有一堵厚厚的墙, 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谅解和信任, 如果你翻越这堵心墙, 那么你就成功了。谈心过程中切忌用“你自己想想……是不是, 对不对”等话语。我的做法一般都是先拉家常, 谈谈自己的过去, 不论成功还是失败, 甚至有时还抖抖自己的“丑事”, 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到心平气和, 以诚相见, 以诚相待, 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之交流。如果赢得他的一句“老师, 我和你好相似”, 说明他把你当成朋友了, 把你当作可以倾诉的对象了, 那么以后的工作就容易了。如果他们犯错, 不要当众批评, 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 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是成功教育潜能生的保证。

3. 耐心是教育的前提

如果你的心情不好或烦躁, 切莫去做潜能生的工作, 因为这时你没有耐心听他的理由, 听他的“述说”, 更不可能给他机会。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是潜能生的特点, 你做工作之前应抱有“允许犯错”的想法, 千万别说“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 你怎么还……”, 更不要动辄叫家长等等。做潜能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潜能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 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 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 做到防微杜渐。当然, 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 而是要做有心人, 为潜能生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 比如学习差的, 他在体育方面很好, 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 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发掘其身上的潜能, 充分肯定, 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 使潜能生重新找回自我, 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4. 激发兴趣

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学习兴趣浓厚, 而学习落后的学生则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 不愿动脑, 害怕困难, 会产生厌学情绪, 以致做出违纪的事。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 在日常教学中, 不能太苛求, 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也就是要对他们提出难度低一点, “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问题, 使他们也能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喜悦。二是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要经常组织他们阅读优秀课外读物, 培养读书的兴趣, 组织他们参加有益的兴趣活动, 使潜能生在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体验自身的价值。这时, 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 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三是要常抓不懈。潜能生学习底子薄, 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 而其身上的毛病会时常重犯,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 花大功夫。只有不折不扣地付出, 才会有显著的成效。如果忽冷忽热, 将会事倍功半。

用教师的爱激励学生进步 篇3

一、潜能生的类型及成因

1.逆反心理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专断式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没有足够的关心,就可能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以致仇视父母,与老师作对,甚至在同学身上寻找报复。

2.自由散漫型

一些特殊生由于家庭破裂或是单亲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到处游荡,行为散漫。

3.孤僻冷漠型

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外界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渐渐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的屏障。他们不善交流,喜欢独处,自我欣赏,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自我中心,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们不相干。

4.意志薄弱型

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不放心,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由于受到的外控过多,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自制力差,做事也没有自觉的行动目标,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就是随波逐流,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战胜困难。

认识学生、研究学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使他们各有发展。

二、采取的教学策略

1.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潜能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为了使他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上。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潜能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若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潜能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怎么让潜能生感觉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优生帮助潜能生;课堂提问,我激励潜能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是成功教育潜能生的关键。

2.诚心是教育的保证

和潜能生谈心、谈话是班主任工作主要方式、方法,我也常常找潜能生谈,但应注意的是与优生相比,潜能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心灵总有一堵厚厚的墙,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如果你翻越这堵心墙,那么你就成功了。谈心过程中切忌用“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对不对”等话语。我的做法一般都是先拉家常,谈谈自己的过去,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有时还抖抖自己的“丑事”,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相待,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之交流。如果赢得他的一句“老师,我和你好相似”,说明他把你当成朋友了,把你当作可以倾诉的对象了,那么以后的工作就容易了。如果他们犯错,不要当众批评,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是成功教育潜能生的保证。

3.耐心是教育的前提

如果你的心情不好或烦躁,切莫去做潜能生的工作,因为这时你没有耐心听他的理由,听他的“述说”,更不可能给他机会。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是潜能生的特点,你做工作之前应抱有“允许犯错”的想法,千万别说“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还……”,更不要动辄叫家长等等。做潜能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潜能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潜能生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潜能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4.激发兴趣

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学习兴趣浓厚,而学习落后的学生则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愿动脑,害怕困难,会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做出违纪的事。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太苛求,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要对他们提出难度低一点,“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问题,使他们也能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喜悦。二是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要经常组织他们阅读优秀课外读物,培养读书的兴趣,组织他们参加有益的兴趣活动,使潜能生在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体验自身的价值。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三是要常抓不懈。潜能生学习底子薄,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而其身上的毛病会时常重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花大功夫。只有不折不扣地付出,才会有显著的成效。如果忽冷忽热,将会事倍功半。

潜能生身上也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也有他们的优点,只要你有爱心、诚心、耐心,你就会发现,你就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就能转化他们。

教师家访,学生进步 篇4

——中共xx镇中心小学联合支部委员会

开展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大家访”活动

为了认真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进一步推进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切实提高帮扶实效,中共xx镇中心小学联合支部委员会组织教师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大家访”活动。

2018年3月 28日,xx镇中心小学各位党员、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各村、进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每到一家,教师都认真同家长详细沟通交流:一是了解近期学生家庭情况;二是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安全教育,学生在校情况等同家长交流;三是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向帮扶学生家长宣讲科教体局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叮嘱学生家长要知晓自己享受的帮扶政策;四是倾听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帮扶教师来到xx镇xx村xx组帮扶学生xxx家中,xxx同学在家里,她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位勤奋学习,心系班级,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小小年纪,就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连年被评为校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她是同学中的名人,她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帮扶教师向xxx家长宣传了教育脱贫政策法规,了解了家庭的经济和生活情况,鼓励家长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勤劳致富。通过本次家访活动,学校及时了解到贫困学生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情况,同家长“零距离”沟通,进一步拉近了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的感情,对学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共xx镇中心小学联合支部委员会

教师家访,学生进步 篇5

录内容整理[1]

精选作文:下次,会更勇敢(1100字)作文 风轻轻吹,花儿轻轻摇曳,我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害怕的望着周围。我是一个来自江西一个小村庄的小男孩,村庄里只有一座小学,由于常常被老师骂得无地自容,于是我学会了逃学,第一次说说就放过了,第二次上了一堂教育课…

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总结

饮用水源地保护直接关系到水质的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饮用水源地

保护工作,市政府也一直坚持把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档案户口去向说明

一、签订三方协议的同学

1、签订三方协议,且用人单位为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单位本身具有档案、户口管理权限的,即档案户口到用人单位,7月1日领取的就业登记证、户口迁移证也是派遣到用人单位。

2、签订三方协议,用人单…

小学教师家访记录内容整理

1.家访记录:

该孩子在校表现较很好,上进心很强,学习成绩优异,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但是这孩子却非常的粗心,受到一点打击就会掉眼泪,内心比较脆弱。

该生在家尊重长辈,关心他人。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适当地做一些家务。在学习方面比较主动,主动完成各科作业。在家与妈妈相处的时间较多,不经常与周围的孩子玩耍,可能内心脆弱与这个有关。

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健康成长很

欣慰,认为孩子在学校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希望学校今后也能多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能从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孩子健康人格。

2.家访记录:

该孩子在校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但脾气较暴躁,虽然脑袋灵活,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比较拖拉。

孩子的父母很负责,对孩子的学习抓的很紧,但孩子在生活上不太善于收拾,学习时也总是注意力分散,思想不容易集中,完成作业自觉性不够,需要家长守着。

家长希望老师多给孩子鼓励,作业时多盯紧她,家长也会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访记录:

该孩子在校表现较很好,上进心很强,学习成绩优异,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喜欢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有不俗的表现。但是这孩子却非常的粗心。

该生在家尊重长辈,关心他人。主

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适当地做一些家务。在学习方面比较主动,主动完成各科作业。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当地实践活动。做完作业后,最大的兴趣就是看课外书,父母如果强加一些练习给他,他就非常的不情愿。

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健康成长很欣慰,认为孩子在学校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希望学校今后也能多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能从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孩子健康人格。

4.家访记录:

该生在校表现较好,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按要求完成各项任务,但是该孩子学习基础很差,各科学习都相当吃力,上课也经常开小差,作业不能独立完成。

该生在年龄上比其他学生要小的多,因此学习比较吃力,相对有些难度的习题他就无从下手。不过该孩子平时都能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其爸爸每天也

会耐心地辅导她,渐渐地她对学习也产生了兴趣。

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很满意,感谢老师们为孩子的耐心付出,希望在今后能继续加强对孩子的学习的辅导,让孩子能缩小与同学的差距。

5.家访记录:

础较好,但课外知识积累不够。

该生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过父母对其学习不够重视,不会着重培养她的爱好、兴趣。虽然她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优异,但是思维不够活跃。

家长表示一定积极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配合老师共同管理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6.家访记录:

该生在校行为规范,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自觉遵守学校及班级规章制度,不足的是该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所完成的各科作业字迹较为潦草。

该生父母生意较忙,没有时间顾及

到孩子的学习,只是把孩子的学习都归咎为老师。在学习上也显得不够主动,比较好玩,没有进取心。

希望在校期间,老师能够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改掉拖拉的毛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7.家访记录:

教师家访心得 篇6

——————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在学校的号召之下,利用休息时间,有针对性地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让我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使我加深了对一些同学的了解,对学生的教管理和教育有了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是在家访过程的我的小小感受:

一、对孩子期望太高,给孩子的压力过大,导致重压下学习效率低下。

当家访到本班的万晨玥同学家的时候,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高兴,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她的爸爸妈妈是工人,首先,我给他们简要汇报了该生的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接着介绍了我校的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后提出了该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该生一直以全年级分数以第一的成绩进入我班,但本次月考考试成绩下滑较大,但平时非常努力,通过与家长谈话了解到,平时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很大,家里管得很严,小孩自己也给自己的压力很大,每天晚上学习到很晚才睡觉,导致白天精神面貌不好,效率低下,所以成绩不进反退。。。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家长非常感谢我指出了他们的对孩子成绩下滑的困惑,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肯定。

二、学生学习效率有限,自制力较差,不会去主动学习。

来到本班的阿克卓同学家,该同学性格十分开朗,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学校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巩固提高的要求一下子难以做到,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而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就显得很重要。家访过程中家长说的最多的就是学生一回到家就是看电视,学生对家长一次又一次提醒的回应就是:“噢,知道了„„烦人!”家访中学生也毫不遮掩的承认这一点。于是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也进行了沟通,告诉她应该怎样在上课时和老师积极配合,提高学习效率。这不但感染了学生,而且更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启迪,对以后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三、后进生更需要关爱和鼓励。这次家访重点是平时成绩和习惯较差的孩子家:有的学生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使孩子自己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马洪梅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结果这个孩子克服了爱贪玩,上课不认真的习惯,端正了学习态度,其成绩也提高不少。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浅谈教师的家访策略 篇7

一、家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家访前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制定计划要具体详细, 如本期家访的人数、次数、时间、目的、内容等, 并要按计划行事。

例如:王XX同学家长每次见到我要询问他儿子的学习情况, 而每次他都唉声叹气, 对孩子的教育信心不足, 这成了家长和教师的一块心病。

针对这一案例, 我决定发动全班学生找该生的优点, 待时机成熟后, 我约了十来个学生和我—同到王XX家家访。我们与其家人交谈, 并请学生们罗列出王x的优点, 仅用十分钟时间, 就罗列出了二十多个优点, 王XX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在同学们心中如此重要。家长也说:“没想到孩子还有这么多优点!”王XX同学经过反思后, 又反过来请同学帮他挑毛病。这次有准备的“家访攻坚战”, 使王XX同学信心大增。从此他的成绩稳步上升, 慢慢成为了班级的骨干力量。

二、家访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适时地家访, 易于老师走入学生内心, 触动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真情, 唤起他们对班级工作的参与热情, 从而达到促进班风建设稳步发展的目的。

把握家访时机,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当接手新班时, 为了解掌握全班每位学生的思想、学习、性格、兴趣、爱好、身体、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在摸清每位学生的真实情况后, 和家长一起商定相应的家校合作育人措施, 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 当学生学习缺乏自信时要及时进行家访。在家访中,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进步给以成功的积极暗示与激励, 让学生和家长燃起希望之火, 并坚定信心、困而思进。

(3) 当学生认识错误并有改正迹象时及时进行家访。通过表扬学生, 鼓足他改正错误的信心, 使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当学生情绪出现波动时要及时通过家访告知家长, 与家长共同商议帮孩子矫正异常情绪的办法和措施, 以引导孩子尽早走出不良情绪的“沼泽地”, 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克服困难。

(5) 当学生生病需要关爱时及时进行家访。可以通过亲切慰问, 帮他补课等形式,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三、家访要选择恰当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问题, 应当采取不同的家访策略。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性, 所以应“对症下药”。

(1) 对知识型家长: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 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流, 我们应当如实地同他们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具体情况, 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他们观察自己孩子比我们还要深入、细致、具体, 作为班主任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

(2) 对放任型家长:要多报一点喜, 少报一点忧, 不能夸大问题, 要使家长充分认识到, 自己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 对他以后发展的重要作用。

例如:韩XX同学是个聪明的孩子, 可是父母忙着生意, 长期对其放任不管, 导致他好玩、懒惰成性, 成了班里的“学困生”。但这孩子却具有非凡的绘画天赋。我家访时, 先从他的优点“绘画天赋”入手, 让学生和家长重新燃起促其成长的信心。然后再提到孩子的文化课成绩, 并希望家长能够给予孩子多一点关爱。通过交谈, 家长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并保证以后不管生意有多忙, 都要抽时间多陪陪孩子, 关心孩子的成长、学习。

(3) 对暴躁型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 孩子一旦出现毛病, 他们就会“恨铁不成钢”, 甚至拳脚、恶语相加。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 谨慎行事, 要让家长知道:老师上门来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错误, 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 齐抓共管, 共同教育学生。

另外, 除了以上几种“登堂入室”的传统家访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发E-mail、打电话、QQ聊天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 这些方法不拘形式、时间、地点, 他们可以作为直接上门家访的有效补充, 丰富我们的家访工作。

让教师不再“怕”家访 篇8

老师怕家访、不愿家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家访的目的认识不够,二是学校制度僵化。解决这一问题可分两个层面进行。

一、加强管理

要求教师做到:(1)家访目的要明确。即每次走访,教师必须明确本次家访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带着问题家访。(2)家访形式要多样。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要求教师家访也要多样化。除传统意义上的家访外,老师可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如电话、校讯通、班级QQ群、博客留言等。至于究竟选择哪种形式,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家庭情况而定。有些孩子和家长非常喜欢老师能像朋友一样到家中坐坐、聊聊,老师最好上门家访;有些年轻家长不愿意老師走进家庭,就可采用电话访问、短信沟通、QQ聊天等形式,确实需要面谈的,可请家长来校或事先约定时间、地点,或在街头,或在公园、书店,只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就行;对于那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孩子的某些问题的家长,老师可以和其他家长、学生在QQ群里交流,可能其中的某些话题会给这样的家长一些启发和触动。家访工作只有形式多元,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3)家访的艺术性要提高。教师不但要善于与学生交往,还要深谙与家长沟通之道。在家访工作中教师能真诚并正确展示自身的亲和力,与家长、学生进行有效、坦诚的交流,这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境界,更是一种教育艺术的体现。

二、完善制度

学校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1)从满足教师需求的角度进行管理。学校对家访工作的考核应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正面方式。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教师也不例外,因此学校可以从满足人的需求这一心理原理出发,把原来的扣分制变为加分制,以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2)取消家访次数、人数的规定,淡化记录,检查时主要看家访效果。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学校跟踪家访效果。如对同一个问题学生,教师可访几次或十几次,通过家访,只要该生较原来有进步,在考核中就给予教师加分奖励。(3)家访工作与年终绩效挂钩。工作与利益挂钩虽不是鼓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唯一手段,但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学校应充分利用好绩效工资制,把每个学期每位教师家访的考核成绩纳入绩效方案评比之中,使家访工作成为绩效体现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做好家访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常平镇木棆小学)

教师家访记录 篇9

自恃小聪明,上课不怎么听讲,作业多有不交或迟交现象;喜读文学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但不求甚解;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行文较花哨,有哗众取宠的意思;近期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在服装和发式上比较下工夫;与别的班级的某个女生过从甚密,课间常常找其闲聊,并多次护送其回家。

与家长交流的结果:

回家基本不做作业,时间一般都用来看文艺书籍;钟情于某女生,但该女生对其追求不予理会,他陷入感情的泥潭中,整天痛苦不堪,学习根本提不起神。家长对他的教育一向比较民主,认为他已经很痛苦了,就不必在言语上刺激他了,所以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措施。

初步的对策:

可不触及他的伤口,多关心他,可利用春节的时机与他做平等的交流,主要与他谈成绩退步的问题,利用迂回包抄的方法,达到纠正目的。

初步的反应:

春节后,新学期开始,上课依然心不在焉,作业还是有不交或迟交现象,有事没事还是去找某女生搭讪,特别是他父母应他要求给他买了手机,他却在晚自习时用手机给某女生发信息。他的一篇小作文特别能反映他此时的心态,内容大概是他星期天在家无聊,面对白纸无意识地画出了一堆线条,他画的线条,杂乱扭曲,可见他此时的情绪是相当茫然若失和躁动不安的。

与家长的再次交流:

家长说春节期间曾与他多次谈话,也买了名牌服装和手机来宽慰他,但效果甚微,甚至起反作用。老师建议不能一味地采取民主的方法了,宽容解决不了问题,老师、家长、学生三方见面,分析问题,直点其死穴,讲明单相思的徒劳无益,以及目前上课“魂不附体”的严重后果,打消其幻想,让其“定神”。

除思想上教育外,重点落实了以下几件事:

1、在这一段时间,家长回家检查作业,老师讲到哪里,作业必须做到哪里;

2、在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课外书籍暂时停看;

3、无事的话不要再找某女生闲聊;

4、手机暂停使用;

5、为帮助起集中注意力,位置由后排调至前排。

收到的效果:

作业基本上能完成了,由于位置的关系,上课注意力提高了,能安静地听讲了,晚自习也不讲话了,虽然精神并不十分振作,但与以前相比已大有好转。转变的契机:

由于文笔尚好,他与别的同学一起起草了全校晨会的讲话稿,实际演讲的效果相当好,他自己非常得意,在小作文中他写了这件事,我在全班公开表扬了他,他精神上很受鼓舞。在单元测试中,他在班级的名次上升至第3名,从倒数第一恢复到优秀成绩,这使他重拾信心,我在单元分析时,特地以他为例,用来激发他

和别的同学的进取心。

目前,他虽然也常常犯点小错误,但可以说是在正常的轨道上发展了。

教师感想:

学生有了思想变化总会在种种现象中表现出来,老师要善于观察,要注意与家长联系,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个全面的把握,从而能对症下药。

老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出现偏差,老师应该指导他们适时调整,提醒他们对于特殊问题,不能用一贯采取的方法去应对。民主的方式、朋友式的劝喻并不是时时能起效果的,重症下猛药,否则,长期的神思恍惚,带来的必然是成绩的急剧下滑和心灵的失衡。

老师家访的目的不是告状,不是把“皮球”踢给家长,而是充分了解情况,最后在教育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老师要采取主动,给学生创造改变自己的有利条件,并能抓住契机,促成学生的转变。学生的转变不是一两次家访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有时还很漫长,老师与家长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杨秀华,天资聪明,思维敏捷,人际关系和谐,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和维护班级荣誉。但据家长反映,该生有两大缺点:一是迷恋于小说,贪玩厌学,以致学习成绩下滑;二是与家长对立情绪严重,父母的话听不进去,存在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几次想登门“拜访”,通过当面“挑刺”,给他一个“下马威”,但又怕这样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适得其反,因而欲行又止。我想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于是我换了一种思路,千方百计寻找他的“闪光点”。一次我在浏览学校网站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一个以“某某天使”为网名的学生,为我们三班的49个同学逐一“画像”,在充分肯定同学优点的同时,善意地指出了不足之处,可谓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就连我这个老班给学生写的评语与其相比,也自愧不如。事后才知道,这个“某某天使”正是朱某。还有一次,班级排练健美操,缺少一个男生角色,同学们一致推荐“某某天使”。在排练过程中收录机电池用完了,这位“天使”主动买来电池,健美操比赛结果,三班获得了一等奖。我带着这些“闪光点”,高兴地踏进“天使”的家门报喜,当着家长的面“奉承”孩子,并且要求他把对网络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像热爱同学、尊敬老师那样尊重自己的父母。事实证明,一个人在受到表扬的同时,让他改正缺点是最有效的。后来他无论是学习还是礼仪方面都表现得很棒。

“好话人人爱听”,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向上的勇气和信心。这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明白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心理学常识。

张思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发现她都表现得比别的同学有些迟钝,从家长处了解才知道这孩子早年得过一场重病,反应变得有些慢,了解到这样的孩子要比别的孩子多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他们由于孩子的疾病而带来的内心痛苦是让人同情的。这个学生庆幸的是还有一个非常疼爱她学生的母亲,而她的父亲并不知道自己有意无意间的话语早已伤害了孩子。例如“笨”、对她不厌烦、不理睬等。为此,我来到了她家,介绍这位学生一个又一个闪光点“有爱心、善良、热

情、大方、守纪律、爱劳动、画画很有个性„„”当然有的优点是我有意说给她的父亲听的,我只想让他知道,他女儿有许多可贵的优点,只是作为父亲的他还没有觉察到。那次家访令孩子开心无比,同时我也给这个学生提出了近期的学习目标。她很有信心地点了点头。家访一结束,我马上要求学生的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说类似“笨、傻”的字眼。我和她妈妈不但在教育语言上积极配合,在功课辅导上也更尽心了。在我们的帮助下,她真的进步了,同学们都对她的进步感到吃惊。唤回一个孩子的自信不是一次家访可以达成的,但是这次家访,唤回了一点父亲对女儿的信心。我坚信,这份信心会随着孩子学习的进步而越来越足,从而形成个良性循环。

实践使我认识到,家访,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一种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联系方式,它可以彻底串联起学生、老师、家长的思想情感,有利于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让家长清晰了解子女,让子女也能真正地理解老师和家长的用心良苦,利用三方的“合力”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

王兴富,男生,平时在学校劳动值日不认真负责,上课时常出现分神现象,作业也不是很认真,学习成绩出现急剧的下降,可他仍然无所谓,我找他谈话后发现他并没有多大改变,所以,我决定进行家访,探寻其深层原因所在。其实,这个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是无责任心,没有想到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班级负责。通过家访,我知道了学生甲在家的一些行为习惯:放学回到家,父母已经把饭菜弄好全放在桌上,等他回来吃,他回来吃完后,就坐到沙发上看报纸或电视,父母从来不要求他帮助做一点家务活。他需要钱的时候,直接问父母要,觉得这是自然的事件。父母为什么要什么事件都帮学生甲弄好,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社会学生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他们想这样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休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甲的动手能力就非常弱,一些好的、基本的行为习惯也没有得到培养,所以,在学校劳动值日就不认真。同时,不给他动手的机会也大大防碍了他的成功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所以,我建议他父母给学生甲一些动手的机会,并要求他一定要把他做好,在学校我把他的位置调到了班级的第一排,在一些活动中尽可能的让他来负责一些事件。事实上,这样做,确实有些效果了,现在,他的成绩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了,责任意识增强了,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问题了。我期待着他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董瑶,女生,平时比较文静,平时劳动值日属于应付型,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可学习时间比较长,效率不高,桌面书籍摆放比较乱。这些表现出学生乙的习惯不是很好,所以,我决定对她进行家访。通过我的观察和她父母的交流知道,该生在家的书桌自己从来不整理,每次学习完了都是父母帮忙整理,而且经常出现找东西找不着的现象。在家没有拖过地面,没有帮父母做家务的习惯和兴趣。周末或晚上在家,经常一会儿喝点东西,一会儿起来到客厅转转,学习不定神。由此可知,学生乙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乙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平时学习没有时间意识、整理意识和效率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其父母尽可能的为

她创造一个可以让她不分神的环境,例如,提前要求她把水倒好,并要求她做好作业后才能做其他的事件,要求她自己做好书桌的整理工作,并尽可能的帮助父母做一些事件。在学校,我要求劳动委员重点监督她的值日情况,并向她建议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都是我观察班级成绩较好学生所得来的,并注意她的学习行为。现在,她的一些习惯已经开始改了,学习成绩也开始有起色了。

多角度看教师长假家访举措 篇10

现在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要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还有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以及偶发事件的处理,家访会占用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就会减少家访的次数,或用“电子家访”替代传统家访。时代发展了,信息交流多元化了,学生住得分散了……难道我们就不需要入户家访了吗?笔者班上曾有这样一个学生,因为对许多社会现象看不惯,又不愿和同学以及老师沟通,表现出了严重的自闭和抑郁症状,最后闭门在家,不愿上学和外出。我发现后,抽出课余时间,深入该学生家庭了解情况,并与其家长研究解决方案,一起对这个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最终使这名同学重返校园,回归生活。这种情况下,如果依靠通讯、家长会等方式,肯定达不到这种效果。所以,传统家访在现代教育中仍然不可缺少。“电子家访”虽然有着很多优势,很多小事情一个电话就解决问题,不会耽误教师和家长的工作。但是,传统家访应该成为“电子家访”的补充,尤其是需要深入了解问题时。

在呼唤传统家访回归的今天,教师长假家访也屡见不鲜,只要你在网上搜索,利用长假进行家访的新闻报道很多,但这些活动都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组织开展的。如笔者所在学校曾决定利用“十一”长假期间进行教师家访活动,倡议每位教师家访2个以上学生家庭,家访对象以“五生”为主,即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时要求教师做好详实家访记录,填写相关表格,由被家访学生家长签意见后上交学校,归入教师师德档案。笔者觉得利用长假带着孩子到农村,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顺便去学生家里家访,一举两得,又有何不可?即使学校不发出倡议,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有这一计划。学校的该项举措是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当然也是为了更好落实教育局“千名教师万户行”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探讨新形势下教育学生的新方法。架起“沟通”桥梁,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了解学生的家境状况,做到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师德行为的监督,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这可能是福建厦门市教育局发文要求教师必须在国庆家访的客观原因所在。

据当地教育部负责人介绍,国庆期间的家访是“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为了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努力使家访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可见,其“出发点”自然是为学生好,为教育好。说实话,这一举措,除了给教育局“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提供了必备的现场资料(教师家访与学生家长的留影)外,恐怕很难看到真正有什么其他教育效果。

要求教师国庆假期家访,暴露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依法治校观念的淡薄,既不遵守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也把其他法律条文置于一旁。在行政命令下推行的家访,用“留此存照”汇报效果的家访,很大程度上是走形式。因为家访需要教师做大量的事先准备,家访也要备课,要确定家访目的,制定家访的计划,安排家访的最佳时间,针对不同的家庭、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家访。

教学反思,教师进步的阶梯 篇11

首先,教学反思是对事务性教后小结的学理性改善。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尽管经常按照学校规定写教后小结,但有些认识是肤浅的,未能把教后记同真心的教学反思联系在一起。有的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有的表述笼统,有的互相抄袭,因而缺乏个性。教后小结本是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存在上述应付了事、虚空浮泛的现象,所以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毋庸置疑,教学反思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教学过程及其环节和因素的反思,其中“自我觉察水平”至关重要。作为教师,专业知识与讲课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教育思想和驾驭教学的能力更为必不可少;如果缺乏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意识,教师很难从一个客观的建设性的角度审视自己。只有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冷静地、条分缕析地进行评判,具体地对于某一课程、某一教学环节甚至一个讨论回合展开“回头式”思考。在反思中,有的经验积淀下来,成为进一步教学的背景,新思想在抽穗、在拔节、在生成,这其中,有对他人思想的评判,有对自己思想的衡量,有对学生对象的更深层次的教学关怀。而书面形式的教学反思,比起教师内隐的没有形成书面的教学反思更加明晰、更具条理。

其次,教学反思是对随机性教后记的规范化扬弃。教后记,亦称“授课心得”“教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话是这么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后记的缺省现象比较突出,可有可无,可长可短;过于浮泛,流于形式的居多。规范化的的教学反思,不仅发扬了教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干扰因子的优势,而且更明确地聚焦于既定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下轮教学提供可靠依据,更自觉地定位于内在省察,由此加深对课程标准的领会、教材的理解和教法的改革力度。它是促进自己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再者,教学反思是对传统教学常规的合理弥补。从教学环节上来说,备课是预设的,教案是主观的;上课是真实的,课堂是生动的。教学反思是对预设和教案进行检验评估,对曾经的教学过程和课堂生态进行的回放阅读。从认知的过程上讲,有了教学反思的介入,认知更具理性,实践更具价值;从教育哲学和教学规律上看更为圆合周至。从教学时空上看,传统教学常规是以教师为主角,学生是验证教学理想的配属;有了教学反思的环节,教师才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作教育的主体进行观照,才能称衡自己把初衷置换成效果的生态过程中的教学效率,才能把教案运演或课堂生成的显性实践作为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隐性内化和理性表述。由此可见,教学反思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主观见诸于客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由表及里,是实事求是,因而是真正的教学“心”得和教后“新”得。

另外,教学反思是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有力呼应。“教”后小结、“教”后记的称谓存在有教师主体、任务主体的嫌疑,这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产物。虽然本身无可厚非,但在倡行教育全面改革的理论家那里,教学反思既有对教师主导层面“教”的反思,也有对学生主体层面“学”的反思,能够涵盖新课程理念;同时,反思远比小结、笔记有内涵、有深度、有弹性,更具理性和学术色彩,对于推动教育科研,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更具前瞻性和感召力。教学反思不仅使一个教师能够进一步明白“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还能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这样教”“这样教的结果是什么”“怎样改善和优化”等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重视教学反思不仅实现了学生和教师的双赢,也造就了名师和名校。教学反思由教后小结的一项内容、教后记的一种形式发展为一种与之平起平坐的专门的实用文体,进而凌驾于前者之上,成为教学常规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学反思的萌生和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标推进过程中的可喜变化。

那么,教学反思应该包括哪些教学内容呢?可以说,教学要反思的内容可以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教学的维度上讲,既可以对教师“教”的层面进行内省,也可以对学生“学”的层面进行反思,还可以对课堂生成进行总结,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开拓课程资源;从反思教学过程的角度而言,它包括对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所选择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乃至所安排的教学步骤甚而评价教学效果等;从反思的时间上来看,教学反思既可以是针对某节课的反思,也可以是针对某一阶段的反思;从教师本人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来看,可以分为对经验的反思和对教训的反思,通常情况下这二者往往共存。对经验的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先进性进行及时总结,作为制订下一步教学方案的重要参考;对教训的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及时修正自己在教案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其中隐含的深层原因,以使今后教学避开相同问题的缠绕。正如布鲁菲尔德在《批判反思型老师ABC》的前言部分所说:“和学生交流使我认识到为何教学,为何这样做,认识到学生为何感到我的教学并不像我能设想的那样浅显易懂。我的教学不一定就是糟糕和有害的,但是却存在着问题,我的意思是我们的教学充满着未被承认的议程、不能预测的结果和未认识到的方面。”

上一篇:描写高温天气的散文诗下一篇:我学习雷锋好榜样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