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面试心得(精选2篇)
二.志愿的选择和填报修改
三.自主笔试环节
四.自主面试环节&之后的加分
五.高考出分之后
六.面试
七.录取
【准备环节一】
首先说面试的准备环节,我参加了港大2011年3月在北大进行的自主招生面试,当初面试是两个外国考官,并且没有让我们自我介绍,还出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谈一谈中国文化”。因为那次面试,选报的专业也许并不太适合自己,加上对港大面试考察的侧重点把握有偏差,有些错误地将面试理解为口语考试。两个老师也没有按照常规程序出牌,所以那一次我并没有得到加分。这也是我后面参加北外培训班,明晰面试要求的重要原因。
【专业选择】
这里想特别强调的是,专业的选择十分重要,虽然港大最后会问是否服从分配,但是如果自己选择了符合自己能力性格和爱好的专业,会使自己明确不少,而且也会使得录取的几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第一次我报的志愿有BJ(新闻)BA(LS)(园林景观设计)以及IBGM(环球管理),前两个是我所喜欢的,后一个是随大流即所谓的经济金融热而报的。但现在回想其实有些不明智和轻率,首先是听说环球管理一年只招两个大陆本科生,第二是:在第二次面试的时候我们的BENG(工程)院系面试教授说:“大陆学生对经济金融十分热衷,所以这些学院都是很难申请的了!”。这句话据我的理解就是,其实港大方面已经知道了大陆生的这种偏向,而且肯定不欢迎不分青红皂白就一股脑儿冲向金融,所以如果不是具有绝对实力或者真正的兴趣爱好,请不要只因为别人说“金融有钱”或者“妈妈喜欢我读”这些原因而去报,因为如果有二面的话,校方会问起你选择的理由,不是真心喜欢既会露出破绽还不利于录取。在高考后的面试之前的一段时间,我多次修改专业,最后改成了:BA(LS)、BA(AS)、BSS即为园林景观设计文学士,建筑学文学士,社会科学学士。这三个都是我非常有兴趣的。
【北外培训】
浙江高考三天结束之后,6月10日我马上奔赴北京,抛下对答案等各项事情全身心投入港大面试的准备之中。11日至17日一共七天的培训,北京同学占多数,班上也有三之一左右来自外地,如天津、山东、湖北、重庆、四川等地。上午班从8点半到12点半,中间只有一次休息,大家都很认真。
我这里想说自己最深切的体会是,口音不重要(当然好了会留下好印象),积极的语调,敢于发言的态度是非常吸引人的(当然不是当面霸)。此外,老师上课会有很多很多幻灯片,当然需要认真听,实在记不下来的课后的确可以去老师那复制文件,但是我认为:即时记笔记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帮你加深了印象,比如说:我就在本子上零零碎碎记录了很多老师投影的连接词,这其实是为了加深记忆。
每节课老师会表扬一些同学,我认为胡老师把握的一些面试注意点还是很正确的,比如发言的结构,逻辑性,简洁性。以及学会倾听(虽然同学们口音有时候不易听懂,但是必须听出来!因为面试时候就是这样的状况,你听不懂别人有些蹩脚的英语就不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会合作这些本领在七天里如果注意会得到一些提升。
老师布置过很多基础性的作业:自我介绍(两个版本一个一面用,一个二面用)现在一面的自我介绍放宽到一分钟,老师们可以引起注意。对自己三个志愿的理由,了解都非常重要。当然重点准备第一志愿。关于自我介绍,这里要说一些,有些也是Piers老师的建议。首先
词语和语调要透露出热情,介绍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对港大的热爱以及自己为什么适合这个专业之外,还有一点:你自己能为港大做什么?非常重要。因为大学肯定是需要你才会录取你,如果一味强调自己能从港大获得什么,就会显得偏狭。所以当我在面试时候提出:I hope by studying landscape,I can makeHK,this highly developed metropolis a much more well organized city.老教授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会心一笑,而很多同学是想不到这个方面的。所以这个非常重要。当然对自己的贡献也要把握一个度,说得太大太空还不如不说。
此外,胡老师多次提到上HKU的网站,了解它的历史和理念(比如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然后将它适当地结合到自己的回答中,是可以体现自己是真诚向往学校,了解学校历史的。
一些具体问题的准备,我觉得北外培训做得十分到位了,大家只要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会很有效果的,就不再赘述。
【面试过程】
高考成绩还没有出来,6月21日,我就收到了港大的面试邀请,时间为6月25日上午,地点在浙江大学。这是因为我是上次入围自主招生面试的考生,所以被安排在第一天上午进行首次面试,可见港大对我们的重视。为此建议学弟学妹,参加自主面的经历是很重要的,无论有没有加分,它毕竟可以为你高考后的面试赢得先机,让老师在新鲜感存在的时候满怀兴致地面试你。
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我对高考成绩真的很不满意,是三年中的中下水平,排在浙江省170名(文科),英语成绩也只有130分,出分后我很失望,对进港大几乎不抱太大希望,但是想到毕竟参加了培训,可能还能挽回一点,所以也就提起精神去面试了。事实应该证明了,北外的面试班真的帮了大忙,如果仅仅凭高考成绩,我几乎没有任何优势。2011年港大在招生说明中曾强调将加大面试的比重,后面发生的事说明港大确实很看重面试这个环节。面试开始之前有漫长的等待,我很不幸是上午的最后一组,但是第一天教授们兴致很高,我们上午组原定为12点结束,结果十二点过了一点,我才刚刚进去面试。分完组,不要闲着一个人发呆,可以趁此机会去认识一下同组的同学,互相了解一下英文名。因为一会儿面试时大家还需要一起讨论问题,如果互相连名字都不知道会为沟通增加很大的障碍。并且,群面其实就是一个大家一起演戏给教授看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所有参与者一起配合。如果大家互相认识,没有什么隔阂,面试的气氛就会热闹许多,讨论也会显得更加深入和流畅,这会给面试官留下更好的印象。
首先说面试着装,由于我没有申请商科等课程,所以穿了一件有领子的T恤,中裤以及凉鞋就去了。
当然这里提出三点总体性建议:
(1)穿着整齐简洁,至少不可过于随便,视自己申报的学科,正式程度可稍稍不同。商院同学特别要注意。
(2)面试时保持镇定,适时地带有一定的面部表情,给人从容应对之感。
(3)妥善处理好与组员的关系,不要粗鲁地打断他人或是一味地附和,要在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还能顾及整组气氛的和谐(言语中要提及别人的观点,给予补充或礼貌地提出异议,显示出你听了别人的意见)。
由于我们组都是参加过一次面试的人,所以大家还算有些经验,也许潜意识里都想当领导者,我们组的话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能否找到平衡?这个问题虽然容易猜到,但说起来真正不好回答。由于我并没有被叫去二面,所以一轮面就是我唯一的展示机会,我会进行细说。
首先,进入房间后即时和老师打招呼,面带笑容十分重要。进场时,做到自然大方。面试时事实上很随意,你可以做些笔记,表情不必太严肃也不要刻意微笑得很假,不要随便打断他
人。落座后保持自然姿态,不要显示明显的紧张动作,自我介绍开始,首先要认真听别人的演说,分析他的表现,也给自己鼓鼓劲。自我介绍的时候尽可能与每个同学,以及考官进行眼神交流。但侧重于同学进行眼神交流,毕竟他们是你接下来的合作对象。(小组讨论千万不要看老师太多眼!!看同学,忽略老师!!)
自我介绍之后就进入了最重要的讨论环节,如果你没有想好,其实也不必一定要抢在第一个发言。稍微有一点头绪之后,第三第四个发言都不存在很大问题。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就是对问题中的关键词下定义。我在面试时候第四个发言,当同学们一头扎下去开始讨论时,我却提出:首先我们应该定义几个关键词(!!)。One is the ecnomic development:means what what what.And protect thenature means what what what.So you can see,there is no significent conflict inthese two things.For eg.,we protect the nature so we can have a goodenviornment,we can develop tourism.This is a win-win mood.个人认为,下定义不但为讨论开了个好头明确了重点,还显示出你个人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又使得自己有话可说。此外,大家不要有一种每个人对关键词的说法理解都一样,比如说: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人才需要什么素质?这个问题,就有很多值得阐述。什么是全球化?大家组员对全球化的理解是否相近?
后来又有几个同学发言,但大家不是举出一些例如“温州模式”的具体例子,就是一味重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达到平衡。这时候刚刚开始没多久的讨论似乎有种难以为继的感觉,我适时地推动了讨论的进程:Till now,I think we all reach an agreement that we can keep abalance between these two things.But in fact,just like the conference inCopenhagen,developing countries&developed country can not reach anagreement.It’s essence is that it is very hard for us to keep a balance in reallife,so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t?我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目光对向了一个尚未发言的同学,她对我这一举动十分感激的同时,我相信也给面试老师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并且这一个问题的提出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进程,缓解了危机。因为之后同学们提出了方法:教育,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科技等。
之后我再发言了一两次,讨论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我时机不巧,没带手表,也不知道讨论时间是否将尽,所以没把握住总结机会。不过没有也不太要紧,同学们可以注意争取一下。
之后教授们很有兴致地主动提出让我们向他提问,很多人认为这个环节就是纯粹的放松,随便问什么都可以,但是正像我们胡金涛老师说过的:只要你没有走出面试房间,面试就没有结束。虽然我真的不知道这个环节到底会不会算分,但是面试毕竟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一举一动都会有影响。
我首先说一些肯定不能问的问题
1.老师我能不能被录取?
2.老师我上次加分了这次怎么样?
3.老师请给我介绍一下某某系。
诸如此类问题,一体现不成熟,二体现不了解院校。可能还会有别的不太适合问的,大家心里有数就行。
我问了两个问题,自认为还是有意义也能体现自己的1.老师,我申请的专业是园林景观设计,我对文学和地理等等也有兴趣,港大选课的自主性大吗?
(体现对学业的关注,爱好的广泛)
2.我听说港大有HALL EDUCATION?请问教授是否意味着老师经常性加入社团活动?(体现对港大的了解,有舍堂教育。)
所以说了解校园网,校园简介等等都是很有用的。
然后要说的是,我没有被叫去二面。很多同学也就是一面就说清楚了,所以没进二面不需要
太紧张。最后走的时候,和老师纷纷说再见,把椅子复位,细节也重要。
走出试场,已过下午1点,我们小组整整耗时50多分钟,期间工作人员曾3次催促考官吃中饭。
2011年7月1日,我收到了港大发出的录取通知,专业为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学士。
【以下是从网络及其他地方收集到的关于面试的几点注意点,本人回顾面试经历认为很有用的,摘录在后】
一:高考分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若要说高考分数会对港大录取产生决定性影响,恐怕只是说给各省市的状元和那些比一本线高不了几分的同学听的了。对于大部分同学(省第二名至几千名)来说,面试依然会对其录取与否产生重大影响。
港大应该确实是存在某种标准化的评分系统,此系统会综合考虑考生的高考分数(此分数会依据各省状元分数进行换算)和面试分数,最终给出一个分数进行全国排名,从而确定录取名单。而由于各省状元身份之特殊性,可能会给予直接录取,不在此评分系统之列。二:面试不是英语口试,主要是考察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三:面试时落落大方,进场出场都保持你一贯的习惯,你临场的表现自然就会比你平时显得更正式,更礼貌。
四:不管是小组里的领导型,工作型,发言条理,逻辑清楚,有合作精神等等都是最重要的。不一定非要当领导者。
五:往年题目不能轻视,港大会反复考。
六:如果自己没有听懂教授的问题,可以向教授提问,请他/她重复一遍。如果大家已经开始讨论了,那么请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你可以从他人的发言中大致听出问题是什么。千万不要在不明问题的情况下贸然发言,你很有可能会乱扯问题。
从25日到28日,香港大学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分批面试申请去港大就读的浙江、江西、上海考生。今年浙江有多少考生申请去港大呢?面试现场的港大老师不愿透露。据了解,今年港大共收到10362份内地本科生入学申请,比去年增加了1300余份,内地招生计划维持在300名左右。
今年高考全省理科第九名的学军中学学生邬慧丽,25日就参加了这场面试。全英文的形式和大视角的考题,让她对面试过程印象深刻,“真见识到了人外有人”。
港校在海南中学进行群面。(资料图)
【港大面试心得】推荐阅读:
爱港如家兴港有责心得体会05-24
面试保险心得01-26
行政助理面试心得06-18
学生会面试心得12-30
北京银行求职面试心得02-02
如何面试的心得体会09-27
大学生面试心得总结12-31
面试第一名的经验心得11-14
面试心得体会参考方案1000字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