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技术论文

2025-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造林技术论文(共11篇)

造林技术论文 篇1

林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原动力,是基础型的产业,是发展的根本,其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稳定发育,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使之平衡。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林业发展一直给予重视与大力支持,但鉴于自然原因,一些非人为因素的灾害时常发生,及雾霾等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致使营林生产与实际造林工作实施范围更加广泛。

二、造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造林规划设计首先应考察目标规划区域内的实际状况,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质状况、造林区域、造林规模、发展方向、技术设施、林木种类、生产进度等,有全方位的考量,多项工作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进行符合规划目标的设计。在设计的同时,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问题。

1.共享性

造林规划设计是一项比较繁琐复杂的工作,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也就具有很多部门,若想使规划设计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是多个部门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才能完成的,应将各类设计情况实时在部门间进行共享,确保信息全面,才能使设计更加完善。

2.便捷性

造林规划设计应具有便捷性,是指在设计工作时,应对设计方案尽可能的简捷与方便,使之再余下设计时能够便捷使用。若在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详细与繁杂,则在下一环节的设计时,后续设计人员会浪费很多时间来解读前方案,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3.拓展性

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虽然设计完成后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但随着营林的发展与具体的实施,还要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与进一步完善,这就使得设计方案应具有拓展性能,能够在原设计上进行充实,才能使其更加符合实际,一方面有利于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在后期的方便改进,另一方面有利于后续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化发展。

三、造林规划设计具体流程

当前造林规划设计涉及到的主要任务包含有:为相关部门制定出较为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案,为工作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协助现场造林设计工作,并进行施工指导,以此来保障造林的实际质量;结合实际情况相应的扩大森林覆盖面积,促使生态环境平衡,为林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规划

造林规划是对所在区域整个造林工作进行比较详细的宏观上的安排,如实际比例、发展方向、施工进度、生产规模及技术手段等多项内容。实行造林规划的目的是实现为当地领导进行林业规划的决策和编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调查设计

为了确保造林规划能够在林业规划原则指导背景下进行,在实际规划工作中,就要事先依照上级所属部门所统一下达的设计任务书,对基层单位及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详细调查,特别是针对宜林地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调查,同时根据调查情况展开具体规划设计。

3.造林施工设计

在开展施工设计工作前,要确保实际规划设计内容具有科学、合理性,并将施工设计内容作为施工中具体的参照依据。施工设计主要包含确定造林位置及施工面积、造林时间、施工条件等,制定出详细的设计文件,协助造林施工能够顺利开展。4.规划设计中具体注意事项在针对不同植被进行施工前,需要设计人员对最终生长的绿化植被规划出一条相对独立的生产链,要遵循设计原则的基础之上确保季节交替性。同时在进行局部地区的造林规划设计时,需要对造林工作进度进行适当的评估,以此来避免盲目施工,预防不必要的风险发生。

四、营林生产中造林技术探究

1.营林整地

在实际造林施工前,首先要对造林地位置进行合理选择,选择条件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来满足大规模种植树木的立地条件,要与附近住户持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对其正常生活带来干扰。(1)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营林地实行全面的消毒清理。由于我国近些年来所开展的人工造林所用到的林地大部分都是通过退耕还林后得来的,其土地基本上也都是被开垦过、利用过的,为了有效预防病虫害侵扰,加强营林地的消毒清理工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2)为了彻底的清除土地上的杂物,可以首选人工清理,在实际清理工作中利用粉碎机、推土机等对其实行割除清理,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适当的借助化学物品进行清理。(3)在通常情况下,营林整地主要涵盖了全面整地及局部整地这两种,其二者在具体施工中具有不同的效果。全面整地在具体施工中是对营林整地实行整块翻耕,以此来促进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林木根系的发育生长。

2.实施造林时的具体方法

(1)植苗造林。在进行植苗播种前,要事先做好处理工作。为了确保种子出苗后健康整齐,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的能力,需要严格按照消毒、拌种、浸种催芽的步骤进行。在进入到春播时节中,工作人员要重视对进入到深层次休眠的种子实行催芽,针对不同的品种要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尤其要注意当遇到干旱季或是低温等恶劣天气时不宜对其进行浸种催芽。(2)分殖造林。分殖造林技术在整体营林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一项重要的造林方式。其在具体施工中主要是针对移植树木的枝干及根茎中具有再生能力的原树木枝杈及根部等培育崭新的林木。该项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其自身最大的优势在于造林成本相对较低且技术含量低,操作实用性强,继而提升了造林效率。(3)播种造林。播种造林技术是我国传统造林技术中一项常见的应用方法,在具体应用中主要是指将幼苗种子大面积的播撒在土壤中,虽然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相对简单,但对于土质条件要求及后期养护管理等方面均较为严格。因此播种造林技术通常应用于大面积的造林项目中,其适用效果一般。

参考文献

造林技术论文 篇2

1.1 固体水造林技术

这一造林技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有效地稳固植物的水源, 固体水造林技术的主要工作是由高分子技术来完成的, 高分子材料能够改变水的性质, 由于水本身就具有易融化、易蒸发、易冻结的特征, 我们利用高分子技术可以对植物的水源起到一个稳固的作用, 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为高分子技术能够降解土壤当中的微生物, 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说在我国可以对抗旱造林技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还能够逐渐改善全球气候环境。

1.2 覆膜造林技术

这一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创造出一个利于苗木生长的环境, 我们通过提高苗木周围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来促进苗木的生长, 覆膜造林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膜的一边向着中心来剪出一道缝, 在栽种苗木的时候将树穴弄成浅锅底形, 要求穴边缘要比地面低一些, 在栽种苗木之后盖上地膜, 要将苗木的根茎通过膜的中心, 然后再将膜四周的缝用土压实,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倒伞形的没有透气孔的小温室, 这样的一种技术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温度和湿度, 防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为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1.3 雨水造林技术

这一技术可以说是一种土壤改进技术, 它主要是通过对土壤进行性质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种造林技术, 有的时候也会在植树的过程中添加适当的吸水凝胶, 以此来让周围的土壤都能够储存足够的天然水, 使苗木形成一个稳定的水源, 让苗木能够在相对干旱的状态下依然可以为树苗提供生产所需的水源, 满足树苗生长需要的土壤环境。可以说雨水造林技术对提高林业的经济产量, 保证造林的成活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这也是在干旱状态下进行植树造林的一项全新技术。

2 造林技术要点分析

2.1 抗旱型树种的选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现象是生物界乃至我们人类都遵循的法则, 而对于造林工程来说, 因地制宜的选择种树类型是目前干旱造林的主要需求, 这也体现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在干旱造林的工作当中, 因地制宜的选择树种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基础, 而在造林的工程当中, 树种的合理选择与否不仅会影响到树木的生产, 而且对树木的效益发挥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实际的造林工作当中, 一般情况下都是将树和地进行结合, 除此之外, 还要对树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气候进行深入的分析, 并根据气候和环境来选择最适合的树种, 以此来发挥出树种的生长潜力, 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植物来说, 其自身的抗旱特性是决定水分利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而树种的变化也会引起水分的改变, 所以我们在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根据植物的耗水情况来选择耗水性小、水分利用高的、抗旱能力强的树种来作为造林的树种, 这样也能够避免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进一步恶化。

2.2 抗旱造林中起苗和种植的要点分析

在整个造林的过程当中, 对树苗的起苗是非常关键的, 尤其是时间的把握上一定要有严格的控制, 一般的起苗工作时间都是在上午进行, 在上午进行起苗主要是因为上午湿气重, 有利于苗木根部水分的保持, 能够有效减少苗木根部水分的蒸发, 与此同时, 我们还可以对那些比较高的苗木进行枝干截枝处理, 截枝之后要用塑料薄膜封好切口,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从而进一步确保植树造林的整体质量, 利于林业建设的发展。

2.3 抗旱造林整地的要点分析

整地在抗旱造林工作当中所占的分量是非常重要的, 整地也是提高树苗成活率、改善幼苗生长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之前我国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造林的时, 经常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通过多年的工作之后我们发现, 在造林工作开始之前, 如果先对种植树苗的土地进行整理, 可以有效积蓄水分, 提高土壤中的含水量, 而且还能够有效改善林业生长的环境, 使土壤中的肥力有所增加。一般情况下, 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整地工作要在半年前实行, 而对于一些半干旱的地区, 我们可以将整地工作提前一年。

3 结语

我们通过对抗旱造林技术的全面掌握发现, 只有利用合理的、科学的抗旱造林技术才能够有效保证造林的质量, 而在实际的抗旱造林工作当中, 我们还要不断扩大抗旱造林工作的范围, 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对于国家重点的工程建设, 我们也可以多运用抗旱造林技术, 不仅可以得到国家资金的支持, 还能够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对抗旱造林技术的种类及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 结合我国各个地区造林的实际状况, 推荐了适合的抗旱造林技术, 最后对树种的选择以及造林中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抗旱造林技术,树种,造林要点

参考文献

[1]李慧生.原平市山区林木覆盖抗旱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3) :104-105.

[2]韩海兵, 韩海红.铜川市耀州区春季林木抗旱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3) :194-195.

[3]孙颖, 耿立君, 万丽杰, 等.辽西半干旱石质山区覆盖保墒造林试验[J].防护林科技, 2013, (01) :116-117.

[4]杨书祥, 裴世保, 刘龙, 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绿化中抗旱技术[J].交通环保, 2000, (03) :124-125.

造林技术论文 篇3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林业产业也随之在不断的扩大与完善,北方主要是以造林树木和抗旱造林为主,在这两个方面应用了许多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树木蒸腾的时候所需要耗水量,并且对北方的树苗耗水的特性做出了简要的分析,为抗旱造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北方;树种造林;耗水的特征;抗旱造林的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18.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4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林业产业在不断壮大。其中在部分干旱地区都已经开始了较深入的探索,而且随着造林技术的发展,针对林地中水分供应的各项抗寒造林技术进行研究,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例如运用技术来进行实施覆盖,而且还可以运用相关技术来进行造林整地,这些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1 不同区域植被耗水的特征

对于我国而言,森林的比例是非常小的,而且森林地区分布不均匀,很难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当前对于我国的植被所面临到的重要问题是水土的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水资源的缺乏等,这与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而且对于生态环境的破损是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例如干旱、暴风雨以及龙卷风,这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造成森林分布不是特别的均匀,而且存在着树木的质量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其中包含的植被耗水也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各个地区环境不同所造成的。而且不同地区的土壤的含水率也是不一样的。在不同地区,水土流失以及干旱问题日益严重,也对植被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对于不同地区,将种植的植被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极为重要的。在干旱的地区,其所包含的水分是非常有限的,这就代表在干旱地区恢复种植的植物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要想很好的解决不同区域所種植的植物耗水不同的特征,需要加强种植的植物耐旱,并且要加强对于植物在干旱地区地区所消耗水量的研究,这样才能达到不同区域所种植植物恢复目的。

2 不同植被种类耗水量的特征

对于植物而言,植物的种类不同植物的蒸腾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种类的植物其耗水量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植物的成长过程中,其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的代谢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并且植物的生理指标衡量是与升腾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升腾作用,可以反映不同植物对于自身的水分处理以及适应干旱环境不同的能力。而且升腾作用作为对树木有关于水分的参数,已经被很多的研究专家所关注,而且也得到了很多重要的结果。如果想要清楚地知道植物对于水分需求以及利用就要清楚地知道升腾作用以及环境中不同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所种植的植物成活率,而且还可以对于不同耗水量的植物种类给予最合理的选择。

3 抗旱造林树种的技术分析

干旱是制约造林树种技术的主要原因,所以应该在此类地区实行特别的种植树木的技术,而且在干旱地区实行造林树种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措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干旱地区已经开始实行抗旱造林,抗旱造林树种的技术是针对于植物干旱地区产生缺水的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并随着种植产业不断的更新,新的造林树种技术也在更新,有助于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

3.1 选择具有抗旱性的树种

树种抗旱性的强弱是直接关系到造林是否成功,俗话说:“栽树有巧,树种选好。”干旱地区的树种应该选择耐旱品种,其次是所需要的摄水量小,再者就是树种可以很好的利用水分而且寿命还要很长。在干旱地区,种植树种植应当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而且还需要考虑到长效性以及可持续性。

3.2 整地造林

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取种子和树苗,在选取种子或者树苗时应该选择没有森林病虫害侵袭的种子和树苗。整地的方法可以选择穴壮整地,而且整地口径应该选在50~60厘米,这样才可以让树种很好的生长起来,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3.3 起苗与种植

在种植树木的同时,起苗和种植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将选取的树苗标记好并且把土壤的湿度调节好,然后进行拢冠,准备好工具与材料开始试掘,在种植时应该在树苗容易受到损伤的地点做好相应的标记以便于让树苗快速的生长,并可以有效的提高树苗的存活率。

4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林业产业已经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是如果要在干旱地区实行造林树种技术,首先应该做的是了解种植树木所消耗的水分以及种植树木耐旱能力,这样才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以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造出更绿色、更有益的空气质量以及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陶曙光.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研究[J].2014,(03).

[2]招礼军.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研究[J].2003,(02).

荒山瘠薄旱地造林技术 篇4

一、就地育苗,就地栽植

一般而言,宜林荒地大多干旱瘠薄,因此树种应选择耐瘠薄,抗干旱的苗木。根据适者生存的原理,你应该注意的是在那里造林,就应选择在那里进行育苗。阴坡育苗阴坡栽,阳坡育苗阳坡栽。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运途运输耗埙,而切能够保证苗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的抗性,造林成活率就高。

二、巧妙用地,巧妙造林

荒山荒坡在我省来讲,原指那些石块地,往往被人们作为弃耕地。对此类地如果能够巧用小地形,在石块的间隙植树,巧妙地利用石块构成的小盆地,使石块上的雨水集流于穴内,充分利用雨水保证造林成活,可以起到“径流林业”的功效。

三、细心起苗,细心栽植

植树的成活率在很大长度上取于起苗和栽植,起苗要求不伤根,离土移栽的苗根应沾泥浆,保证苗栽植前根不干、不伤,栽植时坑内要使根放展,坑内土填好后踩实。每坑植苗后浇一碗“保命水”,水渗后散一层虚土,并用草或石块覆坑面,减少水分蒸发。

四、解决用水,解决干旱

解决干旱荒山造林都是因为缺水而成活率低,特别是刚栽植时的水是“生命”的开始。如何解决用水问题,本文推荐三种模式。1.在既无地表水、又缺地下水的造林区,建议植树用“固体水”,一般可保持三个月,用“固体水”造林的旱地与用水浇过的地相比成活率、长势基本一样。比用大水漫灌需浇三次水费用可节省10元以上。2.在造林区较近的地方如果能取用地下水或无地表水时,可耻下场铺设临时输水在水源软管送水。3.方便,位置低时可在高处建固定蓄水池,把水提入池内,再从池向下铺管进行灌溉。

五、适地选树,适地植树 不同树种对光、热条件,土壤肥瘠,墒情好坏和酸碱度等要求都不相同,因此荒山造林必须根据树种的特性和经济要求,把各种树栽到适合生长的地方或根据造林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如晋南老百姓总结多年的荒山造林经验,摸索出一套适树造林的办法即垣面川地林网化,选择杨树就不差;沟边阳坡栽刺槐,风口阴坡种油松;地埂核桃河边柳,黄土崖头木瓜稠;塌积土上种臭椿,湿润沟边栽泡桐。

浅析北方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篇5

摘要:杨树在我国北方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流域、西到新疆东至沿海都有分布,杨树在用材林和营造防护林上都是主要的造林品种。因此杨树造林的技术日益重要,针对杨树喜光喜湿的特性,要求杨树要种在长日照的平地上。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杨树造林地的选择、整理、栽培技术的分析,简单的阐述了北方杨树造林技术。

关键词:北方杨树;造林;技术

一、造林地选择

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杨树速丰生产的基本的条件,造林地应选择阶地、河流滩地、废河道、地产林地、采伐迹地、退耕还林地等土层深厚,地下水位适宜,土壤质地比较轻,土壤里没有或者只有轻度的盐渍化,土壤养分含量比较高的地方。具体来说,造林地选择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质地比较轻。针对杨树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的土壤下种植。比如白杨派树种一般种在较轻重土壤上,而黑杨派树种,最好种在轻壤土和沙壤土上,也可以种在中壤和紧沙上。

2.土层比较深厚,一般来讲有效的土层厚度要大于1.0M才适宜。

3.土壤中没有盐碱或只有轻度的盐渍。正常情况下,土壤的含盐量应该小于0.1%,地下水矿化度应该小于1克/升。

4.地下水位比较好,杨树生长最适宜的地下水位应该是1.5M左右,在杨树的生长期地下水位应低于1米,适宜杨树种植的地方水位不得低于2.5M。

5.土壤中含有较高的养分,一般来说,杨树有机质含量应该在0.4%以上,氮含量应该在0.03%以上,有效氮应该在15mg/L以上,有效钾应该在40mg/以上,速效磷应该在2mg/L以上。

二、造林地的整地

选择好造林地后,就需要就造林地进行整理。造林地的整地是人工林培育技术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1.对造林地的局部整地。局部整地是通过翻垦走林地部分土壤进行整地的方式,一般包括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带状整地是翻垦造林土壤时以长条为形状,并在翻垦部分中保留一定的原有植被的整地方法。带状整地有利于改善立地条

件,改善土壤侵蚀,同于也方便畜力或机械耕作。一般来说,在山地时进行带状整地的时候,要沿等高线与带的方向保持水平。

2.对造林地的块状整地。块状整地是通过块状翻垦造林土壤进行整地的方法,一般用于各种条件的造林地,整地灵活性比较大、成本比较低、整地比较省工,引起水土流失的危险比较小,它的缺点是不利于改善立地条件。在块状整地时,种植行是与块状地的排列方式一致的,山地顺坡或沿等高线成行的,平原上一般成南北方向。块状整地在平原、山地的各种造林地应用较多,甚至可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风蚀严重的沙地或草原荒地、地形破碎的山地和沼泽地等。

3.对造林地的全面整地。全面整地是整个翻垦造林地的全部土壤,它可非常见效的改善立地条件,同时对杂草、灌木的清除比较彻底,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和林粮间作,而且全面整地可使杨树幼林生长较好、林木比较容易成活,但是,全面整地耗资大,所花工时多,还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所以,全面整地一般用于平原地区,在秋冬时节全面耕翻土地,一般要耕30—40cm,经过冬季风化和冻融,在第二年的春天造林前把地耙平。

三、杨树树种的选择

1.提倡多品种造林,因为单一品种的造林容易使林木的遗传性比较单一,当发生虫害和产生环境变化时,单一品种的树木适应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所以,应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实行多品种的造林。

2.要适地选品种。因为不同品种的林木特性不同,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适应性、栽培地区的自然条件、造林地立地条件,选择适合栽培区环境条件的林木品种,发挥良种杨木的优良特性,实现杨林的速丰生产。

四、苗木的选择

1.杨树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有着重要关系,同时,苗木也会影响着林木的生长。一般来说,应该选择两年生的苗木,也就是一年干两年根的苗木,同时要选择胸径大于4cm,高度大于3.5m的苗木。

2.一般来说,在平原地区采用的是大苗造林,栽植后生长比较快,苗木的成活率比较高;在低山谷地或丘陵地区一般采用的是壮苗造林,一般要选择高5—6m,胸径为3—4cm的壮苗。

五、造林密度和方法的选择

1.在立地条件比较差的造林地,应当采用密植方式。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林地,可通过培育中径材确定造林密度,一般每株营养面积达15—24m²,主伐年限为8—10年。

2.在立林条件比较好的造林地,应该采用稀植方式,培育一级木材。一般每株营养面积为24—30m²,主伐年限为8—10年。

3.在有计划进行密植的前提下,间伐溃疡病严重的杨树,确保必要的株数,但是应该在种植后三年内进行间伐,否则,树冠升高将会影响剩余杨木的生长。

4.对于渠路造林可利用边际效应理论,适当的加大造林的密度,但是林木间距要大于2米,行距也应该在适合的范围内。

5.在造林方法上,杨树栽培一般采用大苗、大穴、大株行距,深栽即“三大一深”的造林方法。同时,不管是植苗造林还是截干造林,都要保证足够的栽植深度,一般栽植深度大概是苗木高度的15%左右。

六、栽植技术的使用

1.栽植方法:“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杨树栽植要领,也就是先回表土和肥料搅拌均匀,挖20cm的深度,将树苗放入塘中,扶正后在填入表土的一半时,将树苗轻轻往上提提,使根系和土壤更为紧密的接触好,然后踏实,浇上足量的水,再进行填土、踏实,在距地面15cm左右时,再浇一次水,使填土下沉,土壤和苗根密切接触,等水渗入土壤后,将树苗扶正并培土。

2.苗木的处理:在运苗、起苗、栽苗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对苗木水分的保持。在起苗前应该进行灌水,在运苗的过程中要保持苗根的新鲜性和完整性,尽量使起苗、运苗、栽苗连续进行,对于不能及时栽培的苗木要妥善的进行假植处理,把根部在清水中浸泡1—2天,剪去苗木的侧芽或侧枝。

3.栽植时间:一般来说,要在3月下旬—4月初或者10月底—11月中旬进行杨树的种植,因为此时苗根容易生根,可有效的减少苗木水分的蒸腾。

4.栽植的深度: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上一般栽深60cm左右,能有效的抗旱抗风,增加生根量,促进杨树的成活,对于粘重的土壤和洼地一般来说要栽植的浅一些。

七、加强杨树的抚育管理

1.合理施肥。一般来说,杨树施的肥为尿素。第一年是不追肥的,第二年每株施肥0.3公斤,然后第三年施肥0.4公斤,从第四年开始直到采伐前2—3年一直每年每株施肥0.5公斤。可以通过在树冠边缘进行挖沟深埋或使用机械中耕撒施等办法进行施肥。

2.松土除草。如果在一段时间后放弃对林地的土壤管理,就会造成杂草丛生,土壤硬化等现象,导致杨树产量的大幅度下降,所以每年都应该使用机械中耕对林地进行除草。木材生长加快,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3.防治有害生物。对有害生物的管理,一般采用“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政策。①杨树的叶部生虫会造成树叶被吃光或者提早掉叶,对树木的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阻碍了杨树的生长,长期下去可能导致杨树的死亡,所以,对叶部应该早发现、早管理,要抓住害虫的薄弱环节,在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对叶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②干部的有害生物一般是检疫害虫,在防治中,要抓住害虫危害流淌树叶或排除木削期,可采用注射杀虫剂、用药泥堵洞、悬挂性诱剂等方式。同时,要在造林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害虫的蔓延扩散。

4.整形和修枝。在秋冬或初春季节杨树停止生长时进行整形和修枝。一般来说,如果用大苗造林,在树苗高6米以上的的三年内不修枝,三年后高6米以上胸径10厘米以上时可修枝一次,可使无侧枝的主干长3—4米,但是修枝不能过度频繁。整形应该在第一年生长结束后开始,3—5年后杨树高于10米后并形成通直主干时为止,整形是剪去树枝中影响顶部主梢生长的侧枝,在树木长大后修剪树冠处粗大的竞争树枝,要达到杨树8米以下通直无枝。

结语:

随着我国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杨树造林的技术也变得更加的重要,通过研究分析杨树的特性和特征,了解和掌握杨树造林的技术,对于缓解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重视杨树造林的技术,在科学造林的基础上,争取使杨树造林达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吉成.玉米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系统论与生态观[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0,(05)

[2] 王忠祥, 孟梦, 胡光辉, 闫争亮, 冯志伟, 马惠芬, 槐可跃.松实小卷蛾的危

险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 2009,(04)

核桃楸山地人工造林技术 篇6

在辽宁地区核桃楸分布较为广泛,因抗逆性强、木材质地细腻、纹理通直,软硬适中,易于加工和果材兼用等特点而被推荐为山地造林优良树种.因核桃楸受天然揪种因素影响大都处于天然次生林中,呈散生或野生状态,大多数分布在河谷两翼,林相高低参差不齐,株行距宽窄不等,不便于人工经营管理,为此探讨核桃楸人工山地造林技术,对发展这个果材兼用优良树种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文章把我们近几年所从事的核桃楸山地人工造林生产实践经验加以概括总结,以供借鉴.

作 者:陈贵龙 宋立梅 CHEN Gui-long SONG Li-mei 作者单位:陈贵龙,CHEN Gui-long(辽宁省北票市小塔子乡林业工作站,北票,110032)

宋立梅,SONG Li-mei(辽宁省北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北票,110032)

造林技术论文 篇7

植树造林是当前世界上较为普遍的方式, 目的是通过人工干预方式加速森林和植物资源和群落的生成, 在涵养水源、降低污染、美化环境、重构生态的基础上, 实现社会经济的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保护,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和资源, 真正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的价值和作用。

2 植树造林技术的主要种类

2.1 播种法植树造林技术

播种法主要用于大面积植树造林, 是大型植树造林工程中首选的工作方法。播种法的主旨就是利用植物种子萌生的能力, 将种子直接播入造林地中, 使其在自然环境下发芽生长, 再通过后期不断抚育形成目标林的方法。播种法的优势在于效率和经济, 施工相对来讲比较容易, 但是由于播种法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 特别是幼林抚育期必须严格管理, 这导致后期投入的精力和资源较高。

2.2 植苗法植树造林技术

植苗法主要用于立地条件不高、树种受限的植树造林工作, 由于植苗法需要育苗工序, 因此, 可以在人工干预下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进而可起到节约种子的效果。植苗法使用的苗木具有完整的根系, 因此对抗不良环境和恶劣条件的能力较强, 能够有效应对苗木外伤和缺水。植苗法对于东北地区各类树种有着广泛的适应能力, 是植树造林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特别是在迹地更新、灌木林更新等工程中, 植苗法是首选的技术类型。

2.3 分殖法植树造林技术

东北林区在大量繁育松、杨、柳等营养繁殖类树木中一般应用分殖法进行, 分殖法有利于保持母本性状和遗传上的优势, 可以大范围地利用有利的立地条件进行造林, 突破了传统植树造林对于资源和分布地域的限制。分殖法是将树木营养器官或根茎作为直接造林的材料, 这样的造林方法有利于缩短造林时间和控制相关费用, 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并且幼苗在生长初期的速度较快, 便于迅速成林。

3 植树造林的一般程序

3.1 造林地清理

造林地清理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造林地面的杂草灌木、地上的站杆立木、地下的伐根草根进行清除处理, 使造林地更加适合植树造林的需要, 便于造林树种的发芽、生根和生长, 为植树造林提供先期的准备和便利。造林地清理有三种形式, 植树造林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设计有针对性地选择, 一般全面清理用于大面积平原地形造林地清理;带状清理适用于山谷、河流、丘陵等地理带状分布的区域;在造林地分散、各区块差异较大的区域适合采用块状清理。清理的手段可以有针对性地选用火烧、人工、化学等方法进行清理, 方法应该由不同植树造林设计和实际条件来确定。

3.2 造林地整地

造林地整地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造林地环境条件和立地条件, 整地可以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 增加造林地直接光照, 进而可以推进造林地土壤物理性和土壤温度的变化【1】。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 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为了确保造林地整地质量, 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整地方式。

3.3 人工播种

种子播种前应该经过消毒、拌种、浸种、催芽, 在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方应进行消毒液浸种、闷种或拌种。应该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 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 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 连续或间断;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 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到数十粒种子;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 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2】。

4 造林管理工作的措施

4.1 植树造林的幼林期抚育管理的要点

造林后至郁闭前幼林基本处于散生状态, 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 满足幼林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 达到较高的成活率。一方面对土壤进行管理, 通过松土、浇水、除草改善土壤性质;另一方面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抑制调节, 如:除、平茬、间苗及修剪等, 使之迅速健康地成长成林。

4.2 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期抚育管理的要点

封山育林是对具有天然下种能力的硫林、灌丛、采伐迹地以及荒山、荒地, 通过封禁和人工辅助手段, 使其成为森林或灌草植被。多年的实践证明, 封山育林具有加快绿化速度、用工少成本低、森林生态效益高等好处。封山育林必须贯彻“以封为主, 封育结合”的原则。封与育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4.3 退耕还林措施的执行

退耕还林是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耕地, 有计划地停止耕种并恢复林木植被, 以减轻水土流失, 涵养水源。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立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谢贞贞, 宋国敬, 郭云霞, 等.雨季造林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信息, 2011, (36) :46-47.

侧柏的造林技术 篇8

侧柏在我国分布广泛全国各地都有栽培,黄河及淮河流域为集中分布区。建国以来,人工造林发展很快,六七十年代引种榆林地区干旱山地营造的主要针叶树种,近几年来在我县干旱山地成处造林和机关院落美化环境,生长良好。

侧柏适应性强,能耐-35℃的绝对低温,但在迎风地生长不良。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适宜于石灰岩山地生长,在沙地和平原防护林中生长比较好。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适生于中性土壤,在酸性及微碱性土壤也能正常生长。抗盐碱力较强,在含盐量0.2%左右土壤上,能良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迅速,侧柏树耐涝能力较弱,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上,易烂根死亡。

侧柏是喜光树种,幼苗和幼树耐庇荫,20年后、需光量增大,属浅根性树种,抗风力较弱,但侧根和须根发达,有一定的保持水土、防止冲刷的作用。萌芽性强,枝干受损后能萌芽出新枝。

侧柏的人工造林,生长缓慢。6~7年生时开始结果。我场老院子里七十年代栽植数棵,生长健壮,就我县的实际,拟侧柏造林技术如下:

一、造林地的选择

侧柏造林虽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对水分条件不苛求,但适宜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空气良好、石质山地干燥瘠薄的地方、轻盐碱地和沙地营造,在我县营造侧柏人工林应选择如下条件:

1.土壤水分条件

定边沙区10cm以下,水分平衡层的平均持水量2.69%,沙层水分补给期(5—9月)持水量2.8~3%,水分损失期(10—4月)持水量2.5%,足以满足侧柏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在稠密的灌木林地和有郁闭度高的乔木林地如遇较长的持续干旱,土壤水分含量降至萎蔫临界(1.9%),侧柏幼树根系正处于表土干旱层,影响造林成活和生长。

2.土壤含盐量

侧柏对土壤的酸碱度适宜范围广,适宜于中性土壤,在酸性及微碱性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长而且抗碱性较强。定边沙区沙质土地因长期受降水的渗透和淋溶,土壤呈中性,沙区地下水因受沙层过滤和淡化作用,水质好,土壤含盐量在0.1%以下,故适宜侧柏造林。

3.不受风蚀和沙埋

定边风大期长,风蚀沙埋严重,是侧柏造林地一大危害。据近几年的调查,裸露根流沙迎风坡每年冬春的风蚀强度达30~47cm,侧柏根浅,抗风力弱,所以营造无望。近几年来经过人工治沙和飞播治沙后,灌草植被盖度只要达40%以上,使流沙表面有了拦挡条件(提高地面粗糙度)风蚀强度降至5cm以下,所以在没有障蔽及草灌拦挡条件的流动沙地不宜营造侧柏,最好是近年来新治理的,已达到固定和半固定,但沙层水分条件好没有恶化的沙地。

4.光照条件

侧柏是喜光树种,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幼林耐阴性,光照不足会自然枯死(如自然整枝),所以造林地既要有灌草拦风挡沙,减轻风蚀、沙埋和沙割,还可以与乔木林混交。

5.透气条件

侧柏无论是育苗地还是造林地,都要求透气良好,如透气不良,则会影响成活和生长。在下湿地和季度性积水的地块不能营造侧柏。

二、苗龄、质量标准和起苗

1.苗龄

侧柏造林用苗以2~3年为好,近几年我县以2年生的苗最好,造林成活率高,生长旺盛。3年生的苗因根系打,起苗容易损伤。1年生的苗,对外界抵抗力弱。

质量标准:造林用苗,必须顶芽饱满,根系完整,全株不受任何损伤的健壮苗。

2.起苗

起苗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必须注意:

①起苗时间:在我县干旱条件下,必须在造林季节随起苗,随造林,尽量缩短苗木根系在空气中的裸露时间。

②灌水。在起苗的前一天,沙壤质地土壤,灌足水,使根系完全吸足水分,是土壤湿润,可捏成团为宜。

③起苗。起苗要从根系外围下铣,深度要超过主根数厘米,保证根系完整,起出后,随时整数装入塑料袋(带容器含母土)或蘸泥浆(胶土掺母土)避免根部裸露。

④安装运输。起苗后将带有容器苗木整数用塑料袋把根部包装好,装车运往造林地,不能散装散运。

⑤遮阴防晒。从起苗、运输到造林全过程中,都要特别注意,苗根的遮阴和防晒,严格避免根系暴晒,尽可能缩短根系在空气中的裸露时间,所以苗木随起随时整数装入塑料袋容器里。这样即保湿又防晒。

三、造林技术

1.造林季节

针叶树容器苗全年可以造。在我县,由于干旱多风,容器苗10月均可。春季造林(3月下旬~4月中旬),正是干旱多風季节,新造林因根系还没有回复吸收水分的功能,容易风干,加之风蚀,沙埋和沙割,不易成活。9~10月,是定边湿润无风季节,土壤墒情好,苗木正处于冬休,造林后压埋保湿,根系经过一个冬春的恢复和适应过程,第二年气湿适宜时抛土放苗,即能恢复正常生长,提高成活率。

2.整地

植被盖度在50%以下的半固定沙地不宜整地;植被全覆盖和出现与原始结皮的固定沙地,要在造林的前季(即7~8月)进网格状态地,消除造林地带的杂草,又可雨季蓄墒,为造林创造适宜条件。

3.造林密度

栽植过密。林木的营养面积空间不足,互相挤压,影响生长发育,而且造林时费苗费工;栽植过稀,树冠大,侧枝多,干行不良,产量低。每亩以111~166株为宜(株行距2×2或2×3m)

4.栽植

一般采用穴栽或窄缝栽植,应先抛去表层干沙,再挖穴或开缝,回填湿沙严禁回填干沙,栽植坑的大小以根系直、展为宜;栽植后应稍低于地面,便于压埋,若土地干旱,要浇水栽植。

5.培土保湿

侧柏秋季造林,要随栽植随培土压埋。方法是:栽植后,紧靠树苗基部垫土枕,将树苗压倒,压5~7cm湿土,再覆上塑料薄膜。一是可以保湿保墒,防治风干,二是可以防止风蚀裸露。压埋时,一块造林地方向应该一致(一般向北),便于第二年抛土扶苗,少伤枝、叶和顶芽。

6.扒土扶苗

应用4月中、下旬进行,将土完全抛开将苗扶查,将枝、叶、杆上的土抖净。

对造林地内及大块裸露流沙,要搭柴草障蔽。

四、抚育管护

陕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 篇9

陕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

本文就陕北地区如何应用抗旱造林技术,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作 者:李夏刚 LI Xia-gang  作者单位:安塞县林业局,陕西,安塞,717400 刊 名:陕西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 分类号:S728.204 关键词:陕北地区   造林技术   造林成活率  

营造林工程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 篇10

关键词:营造林工程;技术;应用;改进措施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如何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绿色生态家园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营造林工程以绿色生态体系为核心,退耕还林,充分保护了林业资源,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营造林工程还实现了林业资源的全面利用,构建了良好物质生产、使用及再利用循环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林业经济价值。

1营造林技术在不同迹地的应用现状

1.1火烧迹地造林

火烧迹地造林的过程中首先要清理火烧迹地,其次,结合火烧迹地状况进行合理地筛选,选取合适的树种,确定区域造林密度。仙女山火烧迹地造林就严格依照上述营造林工程流程,在该基础上选取混交树种种植技术,实施密度计算,造林效果非常显著,其具体状况见图1。

混交树种选择时,要结合火烧迹地林木状况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树种与区域内的林木种类、树林比例等近似,这样才能够保证区域生态的稳定性。混交树种种植时常采用80cm×80cm×20cm块地进行补植,处理时要注意保留阔叶树种。除此之外,还可以选取40cm×40cm×30cm林穴进行人工造林,多用在大叶栎、红椎、米老排等树种种植中。

造林密度设计时可以适当参考区域林木密度,在该基础上使用∑xiyi(xi即第i个树种的造林比例,yi即对应树种的标准造林密度)计算密度数据,保证林木的生长状况。

1.2伐木迹地造林

伐木迹地造林的过程中,要先分析伐木状况,确定林木区域内伐木的种类、面积及林木毁损状况等,在上述基础上合理选择树种进行补植。不同林木具有不同的更新能力,阔叶树更新能力较强,补植的过程中密度可以控制在900株/hm2,杉木更新能力较弱,补植的过程中密度可以控制在1000株/hm2。伐木迹地造林补植时很容易出现补植密度低于区域林木密度的状况,可以适当补植松、柏、柳、杉等较容易成活的树木,或选取桉树、樟树等抗病能力较强的树木,从而保证补植密度。

1.3病虫害迹地造林

病虫害迹地造林的过程中使用的营造林工程技术与伐木迹地中使用的技术大致相同。处理时也需要先分析病虫害迹地林木的损毁状况,结合上述数据确定树苗种类、数量等。与此同时,还要对病虫害迹地的损毁林木进行清理,在保留阔叶乔木树种的基础上全面烧毁病虫害树木,防止出现病虫害扩散。该区域要尽量选用桉树、樟树等抗病能力较强的树木,这样才能提升造林的病虫害“抗性”,优化造林效益。

1.4阔叶树次龄、幼龄林

阔叶树林营造的过程中要加强保护,构建相应的保护装置,或选取相应保护人员实施珍稀树种的防护,从而保证阔叶林中珍稀树木能够成活。依照树龄状况、密度状况等进行相应的人工调控,合理设计阔叶林林木的密度。常规造林中阔叶树次龄幼龄林的密度一般控制在200~1600株/hm2。与此同时,阔叶树次龄、幼龄林木生长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实施幼中林抚育,控制幼中林郁闭在0.6左右。当超过0.6后要采用相应的措施实施间伐抚育。选取长势较劣的树木做间伐标记,将上述树木与常规树木加以区分,间伐抚育时直接选取其作为目标,排劣存优。除此之外,在珍稀林木幼苗成长的过程中也要对影响其成长的草木,如灌丛、杂草等进行伐除,从而保证珍稀树木茂盛生长。当10%的林木个体胸径超过40cm后,可砍伐利用上述林木,重新进行补种。

2新时期营造林工程技术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国在营造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结合不同迹地形成了针对性的营造林工程技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营造林工程技术体系。但其在树苗培养、营造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树苗苗根损坏,成活率较低。树苗苗根损坏,成活率较低是当前影响不同迹地营造林效益的关键。(2)缺乏科学营造管理制度。我国营造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营造林工程技术指标及规范,造林管理过于开放和自由,这直接导致造林工程粗放,严重影响了造林质量。因此,在完善营造林工程技术的过程中,要加强树苗苗根培育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实现营造林工程的全面控制,实现造林效益的最大化。

不同迹地营造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优化树苗培育技术,结合最新培育技术提升苗根的完整性。新时期培育时,可以适当进行开沟假植,从而保证苗木根系湿润。运输的过程中,要采用培养液或培养浆进行包扎,从而减少水分流失。种植的过程中要先对苗根进行相应的日晒处理,同时将其置于相应的培养液中,从而保证树苗养分充足,使其在种植过程中顺利成活。营造林工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明确造林规范,其主要包括:严格依照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状况筛选林木,科学分析种植的林木品种,从而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加强树苗运输管理,结合树苗状况选取合适的运输方式。运输到工地后的树苗需严格筛选,从而保证林木的成活率。依照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状况,形成较为全面的种植计划,对其种植过程进行整理,保证种植人员能够科学、有序地落实营造林工程。与此同时,还要明确种植计划,把握好种植技术,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使树苗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提升树苗的成活率。除此之外,营造林工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把握好营造林工程数据,结合数据内容适当选取营造时期,从而保证营造温度、湿度等因素与树苗成长需求一致,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树苗的成活率。

3总结

林业造林技术方法综述 篇11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方法;综述

造林地的整理是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1.林木资源发展空间大

1.1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

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公顷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2竹资源丰富

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吨。竹材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1.3松香和林副特产品资源

我国松香每年产量在40万吨左右,居世界首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国脂松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出口量均在20万吨左右,年创汇均在1亿美元以上。我国芳香油年产量2-3万吨,其中按树芳香油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我国林副特产品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是名特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信誉,具有较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其中垄断了港澳市场,在东南亚、日本、德国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

1.4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林产品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室内装饰、家具等方面以及对纸产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其木材、人造板、纸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就为我国林产工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1.5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理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履行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供应木材的重任。由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必将导致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短缺,价格上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对林产工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1.6人造板工业落后

我国木材加工业,特别是人造板制造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力量不足、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加上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木材价格偏高和原料生产浪费严重等原因,造成我国人造板事业与世界水平的明显差距。在缺乏必要的竞争条件,整体水平属于低效型结构的情况下,很难在加入WTOrg ,保持我国人造板工业的稳定。

2.造林地的清理技术要求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和理和块状清理三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高台等。

3.植树造林方法

3.1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训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3.2植苗造林法

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統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咱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3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4其他造林法

3.4.1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春季应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选择1.5厘米~2.0厘米粗,1~2年生的枝条,剪去侧枝,剪成长30~40厘米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 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实。插深为使插条的上部露2~3厘米,如果土壤较旱,应该用强土覆盖;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垄作,可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下转第361页)(上接第352页)具体工序为,先整君子坦荡荡,作垄,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后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子后,即可撤掉薄膜;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蜡速插条上切口,即蜡封,以防止插条水分过度散失,然后插入垄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头向下,小头向上。

3.4.2插根造林

这种造林方法和插条造林方法差不多,在春秋季节均可进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厘米以上的根,剪成15~20长的段。按照一定的侏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径20厘米,深30厘米的坑,将根按45度角倾斜埋入,要注意,插穗的方向是大头向上、上都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入土下2~3厘米。

3.4.3分蘖造林

就是直接利用分蘖苗进行造林的方法。由于沙的根能力很强,天然根苗多,尤其在以后,每亩能产生根蘖苗6000~12000株以上,可分为蘖造林提供大量能区分雌雄的苗木。这种方法已为许多地方种植沙棘时所采用。具体做法是:春季或秋季在沙棘林内连根出分蘖苗,直接运输到造林进行造林,载植 时要保证根系舒展,并且要覆土踏实。■

【参考文献】

[1]王有忠.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浅析,民营科技,2010.

[2]董秀云.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城市建设,2009.

上一篇:生存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活动会议主持词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