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运动会经营管理分析(精选15篇)
长期以来,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体育运动会,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在学校的体育工作,就是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个相当规模的学校,一学期或一学年开展一次体育运动会,不仅锻炼了学生身心,活跃了校园气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一、让学生成为运动会的主人。
第一,一般学校的运动会,都是体育老师组织、策划,任科老师做裁判,班主任担任领队,体育老师做教练,学生是运动员。整个运动会的组织工作,从报名到编排,从场地安排到裁判工作,几乎由教师包办。从新课改的理念看,学生没有很好地积极参与,整个过程没有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部分学生被动参加,积极性不高。如果学生参与管理,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第二,项目单调。学校运动会设置的项目,大多采用的是千篇一律的常规田径项目,可以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开展一部分趣味性体育活动,调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与不同于传统竞技的娱乐性。
二、让运动会成为大家的运动会。
往常运动会学生只参与竞技,不参与决策,也很少参与裁判,让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管理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没有参加竞技的同学投入运动会当中。
三、淡化名次意识,多方面进行评价。
运动会可以体现师生之间团结,守纪律,讲究卫生,不仅在比赛中体现了体育水平,而且能赛出精神文明。低年级的同学虽然刚入校,经过入学教育,在第一次全校大型活动中也可表现出高度的自律性、自强性、自觉性,听从指挥,服从安排,遵守大会纪律。高年级同学也能通过运动会严格要求自己,座位整齐,讲究卫生,胜不骄,败不馁,给运动场上的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和积极的鼓励,主动维护大会秩序,表现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体现同学们积极热情,奋发向上,为低年级同学树立榜样。同学们以动人、动感、动魄的体育精神,也写就了学校学子挑战自我、迎接未来的必胜决心。在运动会也能反应出各年级导员从训练队形队列到参加检阅,班级管理都努力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为大会做出的重要贡献。师生工作人员在比赛中不畏酷热,在炎炎烈日下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公平无私,也能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
(一) 研究对象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教育学院等高校随机在校大学生2000名。其中男生1200名, 女生800名。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 对目前国内高校运动健身及大学生锻炼意识的研究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2、问卷调查法对资料中2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运动健身情况的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2000份, 收回190份, 有效问卷1900份, 有效回收率95%, 并与时间充裕的学生进行交流,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导出结果与分析。3、逻辑分析法对资料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 提出促进大学生进行运动健身的方法的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体育锻炼基本情况
调查表明, 坚持锻炼的 (每天锻炼和经常锻炼的) 有45.74%, 54.26%的学生偶尔或者很少锻炼。
(二) 影响大学生参加运动健身的因素
调查表明, 影响大学生参加运动健身的关键因素, 在于现阶段大学生对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材的要求和对学业完成程度的态度。而没有时间, 没有同伴和怕累怕脏也成为比较重要的原因。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运动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游泳、跆拳道、健身操、瑜伽健身等, 而以上运动大部分都受到场地器材和缺少志同道合的同伴的限制。女生不喜欢跑步的居多, 大多数女生因为有不利于体育锻炼的思想 (运动会使手臂和小腿变粗) 或者怕流汗、怕热、怕晒黑、怕受伤、要做淑女等原因而不喜欢参加运动健身。在交流的过程中, 运动时缺少人指点, 不能使运动技能得到提高而使兴趣降低或转移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客观来看, 懒惰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三) 对全民健身的了解
大部分学生表示, 对于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的有着大概的了解, 但对于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 对于细节和推广方面以及涉及到自身和周围的体育锻炼的情况并不乐观。
三、讨论
运动健身是指每个人根据自身所具有的各种身体特征, 有选择性地适量地做一些有利于自身身体健康发展的各项活动。比如跑步、游泳、登山、跳绳等等。运动健身应该遵循科学性、适应性、时代性、针对性、趣味性和统筹性的原则, 并坚持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 另外提倡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 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进行体质测定, 主要包括精神、身体和社会健康三方面内容。
(一) 从运动健身概念入手, 培养大学生健身的意识
大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较高阶段, 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较一般人强, 思想独立性也较强, 如果只是在体育老师或辅导员老师的逼迫和监视下参加体育锻炼, 那就不可能激发其兴趣。我们要从思想入手, 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强弱, 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现在的大学生早已摆脱直观的思维方式, 理性求知欲强,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健身理论知识系统、深入、有针对性地加以学习, 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体会, 对其产生影响。
(二) 大学生健身方法的掌握
良好的身体状态离不开体育锻炼, 而良好的体育锻炼也离不开正确的健身方法。在校园中, 应加大力度推广正确的健身方法的宣传, 使学生的系统地了解健身的过程、步骤以及原则。在健身方法的选择上, 应根据自身的情况, 如健康状况、体质水平、爱好、客观氛围等不同情况, 并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地选择。要使学生清楚在运动和健身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比如要热身, 不要过激运动, 动作不要太急, 运动后的必要放松等是尤为重要的。
(三) 高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建设
要使学生自觉进行锻炼, 达到运动健身的目标, 还是要通过教学以及在社团活动中的接触, 使教师指导学生健身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指导自己或者相互指导健身, 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运动健身。那么, 就这方面来说, 就要加强教师本身意识的进步, 使高校教师更多地接受健身指导的培训, 提高在职体育教师开展学校运动健身活动的能力, 掌握现代健身理论与方法, 在原有的基础上, 重视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更严谨的学科知识影响学生。
四、建议
(一) 继续坚持采用分项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潜意识中所爱好的运动及健身, 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运动健身中来。可以适当地增多分项教学的课时,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已经初步形成的运动或者健身技能, 另一方面可以逐渐养成健身的习惯, 树立终身健身的观念;
(二) 进一步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加大对全民健身、健身理论及其方法的宣传;
(三) 更多地发起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比赛和社团活动, 从开始的教师指导转变为学生指导, 使更多的学生了解运动健身和参与运动健身, 形成良性循环;
(四) 加大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 使高校体育教师具备系统的健身理论知识、指导能力和较高的技能水平, 并且能够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五) 加大对场地、器材的资金投入, 对场地和器材的管理适当地放宽尺度, 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运动健身中来, 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将来能够成为社区体育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1]乔培基, 王胜超.对大学生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 (6) .
[2]寇建民.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 2002 (3) .
[3]教育部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R].2002.8.
[4]常生, 陈及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0) .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各高校健美操队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为甘肃省高校健美操难度动作水平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甘肃省大运会健美操难度动作
比赛中的竞技水平体现是最直观、最真实的。就竞技健美操而言,运动员选择的难度动作也是个人竞技水平的最高体现。通过录像资料,对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中9套男单、11套女单、6套混双、10套三人,共计36套比赛套路中出现的难度动作做了详尽的统计,内容包括所有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难度动作的数量、名称、分值、组别、完成分值及难度连接。
一、难度动作的数量
《FIG2005-2008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规定,成套动作中最多12个难度动作,对最先出现的12个难度动作每一个动作给予0.1-1.0的分值。多于12个难度动作有相应的扣分,少于12个难度动作必然降低成套动作的难度分值。一套完整的健美操动作要包含12个难度动作,这已经在国际范围内达成共识。通过对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36套动作的分析得出:包含12个难度动作的成套动作有21套,占总数的58.3%;少于12个难度动作的成套动作有15套,占总数的41.7%。
二、难度动作的组别
《FIG2005-2008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中规定的难度动作有332个,分为四个组别,分别为:动力性力量、跳与跃、柔韧与变化。通过录像统计得出,在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36套动作中出现的难度有95个,占总数的28.6%,分值从0.1到1.0不等,难度动作的使用率偏低。总共有难度374个,平均每套10.35个难度动作。四组难度动作的百分比分别为:45.3%、22.6%、19.8%、50%。由此可以看出,四组难度动作中种数最多的是以体现爆发力为主的C组动作,虽然选用个数最多,平均每套4.19个,但选用率最低,仅有19.8%。A组难度动作主要是以展示上肢力量为主的,它的选用率排在第一位,B组在难度动作的选择上最少,平均每套仅1.25个,只有45个,一方面是因为难度表中可供选择的难度动作最少,另一方面运动员普遍柔韧性较差。同时周期规则规定,四组难度动作中,每缺一组将予以减分。在被统计的36套动作中有2套存在缺组问题,虽然只占总数的5.56%,但是这还是说明在难度动作选编方面存在漏洞。
三、难度动作的名称、分值及完成情况
对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36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统计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完美完成的难度动作比例只有27.8%,而动作失误比率则达到了11.2%,也就是说差不多每十个动作就有一个失误。如果难度动作的选编不够合理,难度动作的高失误率就很容易造成动作缺组。
在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36套动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2个难度依次为:科萨克跳、转体360度团身跳、屈体分腿跳、跳转360度成纵劈腿、单足转体360度、后举腿静力文森支撑、直升飞机、垂直劈腿、四次连续垂地高踢腿转体360度、提臀腾起、直角支撑、转体180度科萨克跳再转体180度。录像统计数据分析,出现频率最高的12个难度动作,平均分值为0.325。在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难度即是高竞技水平的象征。第9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单项目前8名共8套动作中的96个难度动作的平均分值高达0.665。一些健美操强省,如山东、广东、江西等省大学生运动会的难度动作平均分也都在0.4以上。只达到0.325的平均分值说明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整体水平偏低,要提高就要从训练入手,从专项素质训练及难度动作相关影响因素入手去分析,找出问题,合理化地去改进。
由统计数据可知,出现频率最高的12个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同样不好,平均完成率仅为30%,而平均失误率却高达11.7%,高于所有难度动作11.2%的失误率。现代健美操比赛中,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是决定比赛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说高分难度动作失误率高尚有情可原,但是如果连平均分值较低的最常用的难度动作完成率都提升不了的话,必然是训练环节存在较大的问题所致。
四、难度组合分析
规则要求成套动作中所选择的12个难度动作,如跟命名不同的动作直接以组合形式完成,除动作本身的分值外,还将获得0.1的连接加分。这为有能力的运动员提供了在难度上加分的可能性。本次大学生运动会36套动作中有8套采用了1-2个难度组合动作,采用率为22.2%。目前我省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成套动作的难度组合采用形式缺乏创新,且组合中A组动作采用的都是提臀起类难度。难度动作创新与发展的热点是在一个难度动作中展示多个身体姿态,难度动作组合多样化、复杂化。这就需要运动员有扎实的基本功,教练员要在基础训练上多下功夫,为难度动作连接高质量的完成和进一步创新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
[2] 教育部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教育部中国学生健身健美操竞赛评分规则(第二版)[M].2005.6.
[3] 陈立农,曾湛科.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优秀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4):83-87.
[4] 魏纯雷.从新规则看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发展[J].体育文史.1999(4):35-36.
耐克运动鞋是世界第一体育运动品牌nike推出的一款鞋子类别。耐克运动鞋的设计符合人体运动学原理,使得穿着脚感更好,运动时候更舒适,便捷。耐克运动鞋最大的特点和特征在于鞋身侧边有耐克勾勾的标志。运动鞋是人们日常生活,运动,旅游的消费品之一,更是热爱运动的人们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因此,运动鞋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尤其是像耐克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其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就更为广阔了。
在几年以前或许大家对运动鞋的消费并没有现在这么普遍,然而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购买一双运动鞋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品牌运动鞋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合肥这样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会城市里,人们对运动鞋的消费就更平常和普遍了。因此针对耐克运动鞋在合肥的消费状况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首先,我们从消费者的收入情况出发,研究收入对耐克运动鞋消费状况的影响。我们将运动鞋的价格分为100元以下、100元到150元、150元到200元、200元到250元以及250元以上五个层次,调查发现约有13%的人会选择消费100元以下的运动鞋、20%的人会选择消费100元到150元价位的运动鞋,比例最高的是150元到200元的运动鞋,约占32%,200元以上价格越高消费人数越少。通过调查中对消费者收入状况的简单了解,我们很容易发现消费者购买运动鞋的价位选择通常是和自己的收入挂钩的,收入较低者较倾向于价位偏
低的运动鞋,而收入较高者一般都会购买价格相对较贵的运动鞋,其实不光运动鞋的消费状况如此,我相信大家在消费任何东西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商品价格与自己的收入联系起来。这一点说明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价格因素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往往收入越高,就越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相应的所能接受的商品价格就高。
其次,我们对耐克运动鞋消费人群的年龄进行分析。无论是从接受调查的对象分析,还是从整体年龄的比例分析,年轻人都是耐克运动鞋消费群体的“绝对主力”。其中,尤其是13-25岁的青年人是运动鞋消费群体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运动鞋消费的主力军。由于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充满活力,热爱运动,对于品牌又有着敏锐的嗅觉和独特的追求,因此,他们构成了运动鞋消费的主体。而其他年龄阶段的消费人群则大为减少。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运动鞋主要是用于休闲运动,体育活动,而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运动量较少,对运动鞋的需求不大。或者其他年龄段的人更适合穿其他类型的鞋子,例如中年女士一般会穿高跟鞋,而男士则穿皮鞋较多。
消费者收入对能够接受运动鞋价位的影响总体来说没有性别上的本质差异,但是我们发现性别对运动鞋的消费状况有一定影响。从低价位消费数量来看,女生较多而男生消费较少,从总体上来看,运动鞋的男性消费者也是多于女性消费者。其原因主要是,同样年龄阶段男性的运动量一般要大于女性的运动量,而且男性在购买运动鞋是一般较注重质量,而女生也是比较看重外观款式。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购买运动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运动鞋是生活必需品,近78%的消费者是由于这个原因选择购买运动鞋,而33%的消费者是因为运动鞋正在促销降价而选择购买。除此之外,分别有11%和6%的消费者选择了产品样式引人注目和追赶潮流作为购买原因,10%的消费者是因为身边的熟人和朋友推荐而购买。这些选项中选择的男女比例相当,男性和女性购买原因几乎相同。
对于消费者在购买运动鞋时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一问题,57%的消费者选择了品牌,77%的消费者认为价格和质量是主要考虑的因素,72%的消费者选择了款式,还有分别12%和2%的学生认为流行和其他因素也能影响消费决策。从调查结果看来,女生会更加注重品牌和款式,选择品牌的女性占32%,男性只占25%,选择款式的女性占40%,男性占32%。比较而言,男性更加关注运动鞋的材质,这一项男性比例为25%,而女性比例只为19%。从分析消费者选择品牌的原因,可以看到,不管是男性消费者还是女性消费者,他们最看重的都是运动鞋的穿感和质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顾客的体验感知价值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比较注重“实用”的消费市场,中国消费者永远是把质量放在首位的,这个可以说是由中国的文化背景决定的,产品耐用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所追求的,另外,选择款式时尚的人也不少,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也开始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这也是各类品牌之后的营销所要注意的。
运动品牌不同于时尚品牌,更注重舒适度和实用性。个人认为,运动鞋的样式更新较慢,使用寿命较长,所以对于运动鞋的更换频率不像时尚品牌那样频繁。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每月购买一次以上运
动鞋和每半年购买一次以上运动鞋的人数比率分别为3.5%和38.14%,每年购买一次以上运动鞋的人数占总数的26.80%。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平均每半年会更换一次运动鞋。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月购买运动鞋和每季度购买运动鞋的被调查者中,女性比重高于男性;而每半年和每一年购买一次以上运动鞋的人中,男性比重高于女性。简单地说就是短期内女性消费者购买运动鞋频率要高于男性,而从长期看男性比列要高于女性。当然这个结论并不是绝对的,也不能代表所有人,但足以代表大多数消费者。
对于在最喜欢的运动鞋品牌的选择方面,有41.86%的女性消费者选择了耐克,买像耐克这样的一线品牌,主要是因其固有的品牌魅力和附加值以及能够满足消费者自我喜好和价值认同的产品和风格,耐克这个国际运动鞋品牌巨头,它的营销创新主要在于于其传播。它采用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如迈克乔丹等进行传播,还利用电子游戏设计耐克的专用游戏。每当新款式推出之后,它请乐队来进行演奏,传播一种变革思想和品质。耐克的传播策略使其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建立其高度认同的品牌资产价值。另外,很值得一提的是,耐克从1999年开始集中火力进攻女性市场,创建与女性交流、沟通的全新方式。首先为女性创建舒适的购物环境, 其次,耐克女性运动鞋的设计适应女性节奏多变、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耐克公司的设计师为女性设计出一种看起来像是凉鞋的运动跑鞋,一双没有鞋帮的运动跑鞋,受到顾客的欢迎。耐克公司还为练瑜伽功的女性设计了简朴、优美、紧凑的“耐克”瑜伽鞋。这都是耐克公司重视女性消费市场的表现,耐克
公司充分分析了女性购买运动鞋的需要,女性消费者购买运动鞋一般都不是为了“像刘翔跑得一样快”,“像乔丹打篮球打得一样好”,也就是运动功能是其次的,女性消费者注重的是时尚感和个性的体现,也就是满足尊重的需要。与此相对的,对于最喜欢的运动鞋品牌的选择,男性消费者的选择主要集中在李宁和安踏两大国内运动鞋品牌,另外,与女性消费者的选择不同的是男性消费者选择运动鞋的范围较广,并不像女性消费者的选择比较集中,这些都与影响男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因素有关,对于男性消费者而言,运动鞋的运动功能是他们最注重的,而所谓的个性的宣扬则没有女性需求那么强烈。在这点上,耐克做得很不错。
最后从调查可以我们还可以发现:总体来说,大部分消费者喜欢在品牌专卖店购买运动鞋,这主要是因为专卖店的运动鞋质量有保证,穿起来舒适,性价比相对较高,所以颇受消费者青睐。在百货商场购买运动鞋的比例也较高,占到37.11%,可能是由于百货商场品种多,可供选择的机会大,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所以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网购作为消费者购买运动鞋场所的新生力量也开始逐渐壮大。
关键词 大学生 参与 排球运动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排球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技术的全面性、高度的技巧性、激烈的对抗性、技术的两面性、严密的集体性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和观赏价值也得到充分的体现。该运动还具有促进人类和谐、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拼搏向上的优秀品质等作用。排球运动是能够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与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勤奋、助人、拼搏、合作等优秀品质的运动健身项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学院参与排球运动的学生为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学生参与排球现状的相关资料,以及咨询相关教师和学生,对全校非体育专业参加排球运动学生发放500份问卷,进行学生参与排球问卷调查,其中回收498份,回收率为100?g。回收有效问卷495份,有效率为99?g。
2.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需要,利用中国知网和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云南师范大学排球运动现状
1.学生参与课外排球运动对象分析
从研究可以看出,喜欢排球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其中,大二学生占总人数的48?,喜欢人数最多,大一学生次之,占总人数的32?,大三学生占13?,大四学生占6?。不难看出,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在大一和大二时学校开设排球选修课,有些是必修课,更多的人接触并了解和认识了排球运动,改变了以往对排球的观念。大三学生主要在有排球技术的基础上喜欢上排球运动,还有就是大三学生平时课程比较多。大四学生打排球的人有点少,主要是大四学生正在忙着找工作和写毕业论文,各种压力忙的没有时间打排球。
(二)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现状
1.每周参加排球运动的频数和时间
从调查看出,大学生在每周运动次数和时间上的分配是不均的,其中男生在每周参与排球次数1次的为28人,占总人数25?,2次的为40人,占总人数36?,每周参加排球运动次数最多的是2次,每次时间为1-2小时占绝大多数,女生在每周参与数最多的是1次,占总人数的15?g,而每次运动时间最多的人数是在30到60分钟左右,说明我校女大学生参与排球运动时间和次数分布的比例是比较低的。排球技术性要求较高,其次,排球较硬,有些人受不了打排球时手的疼痛感。排球运动只有在打比赛时才是有趣的,而打比赛又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这就让学生在参与排球的次数和时间上有较大差距。
2.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
从“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动机”中可看出,增强身体健康的比例占38?,兴趣爱好的比例占34?,从数据上看,学生参加排球运动主要是为了增强身体健康其次主要是对排球运动有一定兴趣爱好,接着是为了增加交流和丰富课余生活。在此基础上,在校大学生也通过排球运动来提高排球技术水平,从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努力拼搏、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较单一,除了平时上课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宿舍打游戏、看电影等。和其它学生很少有交流,朋友就很少,通过排球运动的组织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增加朋友圈,增进交流,从而丰富课余生活。
3.影响参加排球运动的因素
从调查中可知,影响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因素主要有:1.个人的身体素质差; 2.场地、器材不满意;3.没有人组织管理;4.校园排球文化氛围不够;5.没有专业人员指导;6.其它。从而可看出没有专业人员指导问题占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从问卷中可看出由于排球本身的特点限制,让许多人对排球的兴趣不怎么浓厚,但学校的场地也没有充分得到利用,也没有人进行组织和没有专业排球者进行指导。由于排球运动自身的特点,使许多人在排球课中怕球,在开始学习排球时由于项目单一,使学生产生厌学、对排球兴趣度不高等心理。在学校里面排球场地不完善,没有人组织排球比赛或者排球运动,让学生原本喜欢排球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制约,让原本并不怎么兴起的排球运动处于平淡状态。
三、结论
(一)缺乏专业排球指导员。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每个人都照顾到,致使学生只是掌握了排球技术的一些皮毛。没有掌握到专业的排球技术,大多数学生的动作都是不规范的,与专业排球出身的指导员相比还是不够科学。
(二)排球运动技术性较强,对排球运动缺乏兴趣。排球技战术特点对参与者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不过这些基础技术动作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指导,不断反复练习。
(三)学校宣传力度和组织上不够重视。学校只有通过积极的宣传方式,才能让学生产生潜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排球比赛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热情和兴趣。
一、沟通案例
大学本科时有一张姓同学,是上一级的留级生,父母均是教师,从张的教育环境我们都想着该生应该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事与愿违,在大学期间、张经常性旷课,学习成绩较差,在大学期间不顾学业而从事商业经营,在之前的辅导老师多次引导教育后还是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正确教育不仅不听还说话威胁老师,最后由于成绩未达到必修的要求给予留级处分。张留级后,根据学院工作要求,辅导老师要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学生留级情况。在和家长取得联系之前,辅导员与张进行了谈话,首先让学生正确面对现实问题,结合自身不足,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另外就是留级是学生学习期间的大事,也是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向家长告知此事,家长也能配合学院更好地引导学生顺利毕业。张向老师谎称:“他担心父母知道自己留级后感到伤心和失望,想自己和家长交流,并向老师保证好好上课,不旷课等。”但在之后的学习中,张还是依然不把学习当回事,辅导老师和其家长取得了联系,并和家长交流了孩子的留级问题,希望通过家长的工作能改变张的学习态度。张在知道老师和家长交流其留级情况后,打电话骂老师并威胁老师的人身安全。最后,通过与家长交流几次后,家长对老师工作的支持,共同对张进行教育引导,张能理解老师的工作,对老师态度也有很大的改变,在自己的学习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二、案例分析
大学生思想偏激和暴力倾向的产生与其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就其家庭因素而言,现在的很多家庭中父母往往重视工作和事业,而轻视与子女的沟通与教育;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后,把教育问题全部托付给了学校,平时与子女的沟通更多的是生活方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不亚于学校这个大环境,家庭教育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从社会环境来看:我们现在生活已进入信息时代。孩子获取的渠道更多了,而不像以往孩子每天所接触的只有学校的老师、家长和同学。现在大量的信息渠道融入到学生的视听中,就把家长的信息大大淡化了。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2〕53号) , 按照“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 引导学校合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的要求,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开展,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 (黔党发〔2008〕19号) 精神[1],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开始举办。
2006年2月至10月, 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在贵阳市举办, 由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孔令中和省体育局局长蔡国祥担任首届大运会筹备委员会主任[2]。比赛受到了各高校和教育厅、体育局的重视, 共设立了11个竞赛项目, 来自贵州省各大高校的19个代表队3600多名学生运动员参与比赛。此后, 2010年、2014年分别举办了贵州省第二、三届大学生运动会, 是目前贵州省最高水平的大学生体育综合赛事。赛事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影响逐渐提高, 2014年第三届大运会时, 已有共计40个代表队的近万名学生运动员参赛。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竞赛成绩能较好地反应目前贵州省各高校的竞技水平, 以及贵州省大学生整体竞技水平。而在通过赛事检验竞技水平, 促进其不断提高的同时, 也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改善生活方式, 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3]。此外, 通过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间的交流。因此, 无论是从贵州省高校的自身发展, 还是贵州省大学生整体竞技水平的发展来看, 以竞赛成绩为突破点, 实现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其现实意义。
2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赛事分析
2.1 竞赛周期及时间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以4年为一个竞赛周期, 运动会举办初期, 采取了自然年度为竞赛时间, 因此, 第一届大运会时, 其竞赛时间为2月至10月。为了更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从第二届大运会时, 改采取学年度为竞赛时间, 集中于竞赛年度的下半学期进行比赛。在竞赛周期上, 与多数综合性运动会类似, 4年1次的竞赛使得赛事受到贵州省各大高校的重视;而在竞赛时间上, 一方面体现出了大学生的学习特点[4], 另一方面, 由于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多数为夏季奥运会项目, 以下半学期为竞赛时间更符合项目特点。但由于竞赛规模较大, 竞赛项目较多, 在整体竞赛时间的把握上仍体现出一定的劣势, 容易出现各大高校课程、考试等安排与竞赛时间冲突的情况。
2.2 参赛条件及分组情况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对运动员基本条件的限制是:必须是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有关规定, 经考生 (户籍) 所在地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办公室) 审核录取, 并已进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全国高校新生录取及在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并根据学生运动员的专业性质分为了体育专业组和非体育专业组, 但并未对团体总分的计算进行分组。至2014年第三届大运会时, 划分为了三个组别:甲组:本科院校 (非体育专业) ;乙组:体育院校 (含运动系、高水平运动队;甲组运动员可报名参加乙组比赛) ;丙组:专科院校 (专科、高职院校) 。
从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员参赛条件及分组来看, 随着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 赛事细分化趋势逐渐呈现, 但仍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关于运动员参赛条件的鉴定, 尚需进一步细化, 如学生年龄、入校前经历等因素应列入到参赛条件规定内。此外, 关于组别的划分, 特别是乙组 (体育专业组) 仍存在竞技水平不一的情况, 如浙江省关于省大运会组别的划分, 就将体育专业组分为了全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院系组和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组[5], 以保证竞赛的纯洁性。
2.3 竞赛项目设置情况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竞赛项目自2006年首届起, 设置了11个项目, 包括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定向越野、跆拳道, 从2010年第二届大运会起, 增设了网球项目, 总计共12个竞赛项目, 与国内多数省市大运会项目设置相似, 如浙江省、广东省, 均是这12个竞赛项目[6]。这些项目均是在高校开展较为广泛的项目, 参与人群较多, 体现出贵州省大运会在项目设置上与国内各大省市接轨的趋势。
但贵州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较为广泛[7], 同时也体现出了地方特色, 而在省大运会中, 未曾设置相应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贵州省曾承办了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 其特色项目诸如独竹漂、篾鸡蛋等均蕴含了一定的民族文化。就当前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上来看, 尚未体现出民族特色。
2.4 赛事组织与宣传情况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是由贵州省教育厅和贵州省体育局共同举办, 目前三届大运会均在贵阳市举办。每届赛事举办前3-4个月公布竞赛通知, 并下发竞赛规程总则, 以第三届大运会为例, 如图1琐事竞赛通知公布后进行运动员注册, 各单项比赛前1个月进行竞赛小项报名, 期间同时开展阳光体育先进学校、先进案例评选, 并收集科报会论文, 阳光体育评选得分及科报会得分共同计入团体总分, 赛事结束后举行科报会和阳光体育表彰大会。
而在赛事宣传方面, 主要由组委会及各单项赛事承办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 与国内其他省市大运会相比, 宣传方面较为薄弱, 没有设立专门的宣传栏目 (如网站、微信、官方公布栏等) , 仅依靠各高校自主报道本校参赛概况, 以及部分媒体对单项赛事的报道。
从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赛事组织和宣传来看, 相对较为简单, 同时承办地较为单一, 集中在贵阳市进行, 然而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纳入到大运会之中, 又体现出了特色, 为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8]。但赛事宣传力度仍然不够, 省大运会作为贵州省高校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 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而宣传报道作为扩大一项赛事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是不断扩大省大运会规模的一项重要手段。
3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合理规划竞赛计划, 保证赛事的正常运行
从当前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赛事规模上来看, 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凡事的发展必须要有度, 既要有“需要”, 又要对“需要”进行限制[9], 当前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合理规划竞赛计划, 充分考虑大学生学习特点, 设置各单项竞赛时间。同时对现行参赛办法进行改善, 包括完善参赛条件的限制, 设立专门的参赛审核部门, 加大对报名队伍的审核力度, 以保证每场比赛都得到有力的保障, 使赛事能够得到正常的运行。
3.2 进一步完善竞赛项目设置, 融入民族文化特色
贵州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是其特色。为继续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保护传统体育项目, 有必要在竞赛项目设置上适当增加项目的竞赛项目, 以形成贵州省特色, 实现大运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继续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 把握潮流热点, 更多地进行赛事传播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作为省内最高水平的大学生综合性赛事, 赛事影响力不言而喻, 但在其宣传造势上却略显薄弱。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舆论宣传, 赛事规模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 必须建立在赛事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的前提下[10]。因此, 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 以当前时事最热门的事物作为吸引社会大众关注撒施的因素, 建立相应的宣传网站、传播途径等。不断更新理念, 紧握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热潮。
4 结语
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开展相对较晚, 2006年起至今举办了三届, 但赛事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已是贵州省最高水平的高校综合性运动赛事。其赛事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竞赛时间冲突、项目设置缺乏特色、赛事组织较简单、宣传力度不足等均是需要后续完善之处。因此, 为实现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做到合理规划竞赛计划, 保证赛事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完善竞赛项目设置, 融入民族文化特色, 继续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 把握潮流热点, 更多地进行赛事传播。
参考文献
[1]青春飞扬精彩大运——贵州省举办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N].贵州教育, 2014, 6 (1) .
[2]古鸿宇.2006年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足球比赛二过一战术运用情况统计与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 2007 (03) .
[3]付强, 宋晴.大学生运动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的探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2) .
[4]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11.
[5]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Z].2014, 01.
[6]李凤梅.我国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09) .
[7]李涛.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调查分析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8.
[8]张婕, 汪爱平.贵州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投掷项目成绩分析[J].体育科技, 2015 (05) .
[9]廖赤眉等编著.可持续发展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11.
关键词:体医结合;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
1 前言
高校开展一切体育课程以及进行学生体质测试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了解学生的机能与健康状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许多大学生开始自觉地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去。随着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项目的增多,体育运动风险也伴随而来,风险的类型、严重程度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高校体育对人体的健康也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增进学生身体素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给体育运动参加者带来了一定的运动风险;本文从体医结合角度对大学生运动风险的控制进行探讨,从而为构建大学生运动运动风险控制理论体系提供有用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运动风险及分类
运动风险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概括的来说“运动风险”就是指在一切体育运动或身体活动(包括体育健身运动)中可能发生的对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因子或能引起隐藏的、负面的影响的、具有不明确性的事件的总称。
运动风险相比于运动损伤其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运动风险不仅包括运动损伤(如常见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等)、运动性病症(运动性低血糖、运动性血尿和蛋白尿、运动性猝死等),还包括运动伤害(出血、骨折、休克等)等。
3 体医结合与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分析
“体医结合”对大学生运动风险进行控制就是运用体育运动的方式促进健康,同时又将医疗加入到体育运动之中将运动风险率降到最低或者将运动风险的影响减少。体育和医疗各有优势但也各有不足,体育能促进健康但伴随着运动风险,医疗能治疗运动损伤但不能代替体育对机体功能的康复作用。
3.1 体医结合与运动前运动风险评估
在每一届新生正式开学上课之前,对新生进行医学健康体检的基础上增加健康体适能的测试(包括心肺机能、肌肉适能、身体成分和柔韧适能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对学生个体进行运动风险、健康状况(这里的健康是指健康中的身体健康,包括拥有健康的身体、维持健康的能力)、健康体适能进行评估。运动风险评定的目的是筛选出那些在运动中容易出现风险的个体,如体弱者或者有疾病者,使这部分学分直接进入医疗监控之中,使教师在体育课上有区别的安排运动内容和运动负荷。健康状况评估的目的是看脏器是否有疾病和发现潜在的疾病,对运动风险等级进行评价,分为有很大风险,较大风险,较小风险,小风险等不同级别。健康体适能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的适应学习和日常生活身体能力的主要组成成分、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进行评价。
在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体适能评估之后,根据检查结果在校医和健康体适能专业人员之间建立联系,将学生分为基本组(身体健康无异常,有一定的运动史)、准备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异常,平时较少参加运动且身体素质较差者)和医疗体育组(身体发育不良,不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者),并制定出相应的运动处方,学生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有疾病者通过运动锻炼和医疗来恢复健康,其他学生可以通过运动增强体质。
3.2体医结合与运动中的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是指运用医学、卫生学、生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评价其发育水平、训练水平和健康状况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高校运动医务监督的目的是使学生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和训练,使各种安全、卫生措施得以实施,促进健康、预防运动性伤病等。除了医务监督,运动锻炼者也要学会必要的自我监督,自我监督包括心率、运动心情、食欲、睡眠等。
3.3运用“互联网+”进行医务监督
首先,利用网络建立学生健康管理体系,利用云数据将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质测试成绩、运动史、疾病史等等传入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体适能水平。
其次,为了避免没有专业的运动指导而导致盲目运动引起的运动风险,开发适合大学生的体育运动APP,与商业的运动APP相比来说更加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些运动APP的入口端可以是微信公众平台、QQ、微博和PC平台端网站等;学校的运动APP不仅与学校的健身场馆、体育赛事、校医、体质测试中心、学校体育指导员还有体育用品等联结在一起,形成学校体育健身微社区(运动圈);还可以在健身器材上设二维码,学生既能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也可以了解设施的具体情况,APP中还可以设置个人运动处方以及提醒等菜单;并且运动APP能够将将康体适能与周边的朋友进行对比,分享运动的体会,最重要的是每个月、每个季度或者一年,运动APP会对个人运动效果做出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运动处方做出相应的调整。
最后,还可以利用可穿戴运动监控装备对运动过程进行监督,如运动手环和腕带等与运动APP绑定对运动中的心率、血压甚至是运动前后睡眠质量对比等进行监控,防止过度运动,学生还可以对运动中的问题反馈给系统,系统可以给出相应的建议。
3.4 运动防护师对运动风险进行监控
在去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李国平提出“推进运动防护师队伍建设”的提案,这项提案正在落实,“运动防护师”作为一种新兴行业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运动防护师的职能是在体育运动中对运动损伤进行预防、评估、急救、治疗和康复的人员;每所学校可以培训、配备几名“运动防护师”可以有效减少体育运动风险的发生率,“运动防护师”是体育和医疗有效结合的产物。
3.5体医结合与运动后健康体适能恢复
研究表明运动前、中、后的营养补充显得越发重要,不仅可以给机体补给充足的能量,还可以延迟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对机体有保护作用。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性疲劳与运动风险的产生有很大的相关关系,运动性疲劳发生的理论包括衰竭学说、堵塞学说、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自由基破坏学说等,大都说明能量缺乏,代谢产物堆积需要运动后膳食营养的补充。学校或是运动APP制定的运动处方还要包括运动后的营养补充说明才能有效的缓解运动性疲劳,减少运动风险的发生。
4 结论
大学生运动风险不可避免但是具有可控性,在“体医结合”的背景下,高校运用体育、医疗共同对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在运动前、中、后分别进行运动风险评估、医务监督和健康体适能的恢复。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对高校“体医结合”建设提出了要求:(1)培养“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2)教师队伍建设,(3)体医结合服务平台建设,(4)寻求社会的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将运动、健康和医疗等其他多种资源整合起来,使运动促进学生的健康,减少运动风险的发生率或影响,使运动成为日常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成明祥.体医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6
[2]陈德明,李晓亮.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
皖西学院第十六届运动会工作总结
在这丹桂飘香,金秋送爽的十一月,皖西学院一年一度校运动会于11月4日下午圆满闭幕。这是一个展示大学生风采与团队精神的舞台,各二级学院都卯足了劲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些成绩背后凝具了建工学院每个成员的积极准备与不懈努力,从院领导到每位同学,自始而终,建工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发扬,建工人的风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在这次运动会中,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整个运动会的进行,学生会的各个部门都付出了汗水与努力,为这次运动会的正常有序的进行提供了各项保障。
综观本届运动会,以下为这次运动会的成功与不足:
一、学院领导重视
在运动会筹备阶段,学院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前期的运动会宣传,到后来选手的选拔,学院团总支许支江老师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保证了运动员选拔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准备充分、分工落实
运动会前期准备工作事项繁多、内容繁杂。但是为了保证运动会期间,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我们部门召开专门会议;将各项工作分配到各人,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稳步进行。
三、热情参与,积极奋斗
此次运动会得到了同学们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在报名时,我院同学积极申报田赛,径赛项目中的各项比赛,在选拔和训练中努力拼搏,/ 3
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
校运动会前一个月,健美操和太极拳参赛人员每天早晨六点多便开始训练,其它运动员们也每天抓紧时间锻炼,也许训练枯燥疲劳,但我们的热情,训练场的所有运动员都在为校运动会积极准备,挥洒汗水。我们每个人都抱着“为挑战自我而奋斗,为建工荣誉而拼搏”的信念投入到前期准备中,大家拧成一股绳,扭成一股劲,热情满怀,踌躇满志地期盼着校运会的到来。虽然因为天气原因,校运动会没有如期的举行,但这对我们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这样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训练,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在比赛场上顽强地拼到底,不放弃,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涨的积极性投入比赛,充分体现了我院同学以“责任,荣誉”为信念,敢冲敢拼,不怕困难的精神风貌。运动员们也奋勇拼搏,不轻言放弃。比赛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拔河项目,每位参赛人员都奋力拼搏,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在每位参赛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拔河项目取得优异成绩。
四:不足缺点,查漏补缺
这次运动会,我院的成绩优异,总分获得全校第三的好成绩,但是任需继续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总的来说,这次运动会,从准备到开始到最后结束,我们都尽全力将每项工作都做的最好,发扬了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至此,运动会终于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在比赛中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泪水。古人云:“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成绩已是昨天的了,翻过这一页,明天的空白还需要我们自己去书写,让我们共同期待下届运动会的到来。/ 3
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
当天下午,阳光明媚,全体师生在规定时间集合后,由学生会主席宣布开始后,大家便一块儿快快乐乐的进行活动了。袋鼠跳、十人九足、编花篮、背靠背,心连心接力赛等等精彩的比赛和各种搞笑的比赛过程引来了大家一声声的喝彩,更有不知是谁的微型录像直升机参与了一段活动过程的拍摄。整场活动举行的比较顺利。
这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准备方面,一方面是时间紧迫,导致的准备不充分,再者各个成员之间缺乏协调性和沟通,每个人的负责准备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临时做的流程修改不能及时通知到与自己协调配合的部门。还有就是成员的积极性问题,个别成员的不积极准备不充分导致活动时举行拖大家的后腿等等,下次还要讨论学生会成员的替换问题。
不过相对比上次的活动来说,这次还是进步了很多。整体组织能力提到了不小的提高,大家都基本明白了该怎么去做。虽然暴露了很多问题,但我觉得这是好事,知道问题了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大家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不断的进步。一帆风顺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不断进取,不断进步,坚持努力,我们会做的越来越棒的,加油!
通过这两次的运动会活动组织,我们学生会得到了很多经验,进步了很多,明白了一些事应该怎么组织,怎么去做,怎么样合理的分配任务等,当然,其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感觉就是挺累的。
首先,因为要管的人多而且有些杂,大一和大二的同学都有,年龄的差距使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在做一些决定上经常出现分歧,怎样协调他们的想法做到发挥其优点,摒弃其缺点,避免场面讨论混乱无序,这是个很好的组织锻炼过程。而且有些同学的积极性不高,开会经常缺勤,活动准备时偷懒,我正在想制定一套学生会奖罚制度,包括学生会学分制度,以及成员的调动和替换等。
再者,成员的准备互相沟通协调不够,还没有形成互相沟通的习惯,经常是各忙各的,等活动开始了才发现准备活动互相不匹配,流程衔接不好,配合能力不足。
关键词:心理亚健康;运动处方;实验研究
现代医学和体育科学理论与实践证明,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增进机体的生理健康、增强体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同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亦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促进作用。在我国高校体育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沿袭传统的竞技化教学模式,学生们的体育学习与其年龄、身体状况不相符合,因此,学校体育没有发挥应有功能和作用,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心理。
健身运动处方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针对个人特点和身体状况而制定的运动锻炼方案,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对症下药开处方一样,针对不同锻炼需要的人制定相应锻炼方法。国外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实施已广泛进行,人们已逐步普遍习惯于运动处方来科学地指导健身锻炼。我们尝试在大学体育专项提高课、普通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实践“健身运动处方”,通过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指标的测试与对比,对运动处方的实施运用,提供一定的评价指标。
1 身体锻炼改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机制
1.1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并达到预期效果所持有的信念,它包含许多元素,即可以是认知的、社会的和身体活动的。自我效能最初由Ban-dur提出,他认为,人们完成了一项自己认为较为困难的任务后,会感到自我效能提高。研究表明,人们对运动能力的自信心与完成这一行为的现实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经常锻炼者相比,非锻炼者对于完成同样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小的自信心。对于没有身体锻炼习惯的人来说,身体锻炼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自己能够养成锻炼习惯,人们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和自我效能提高感。这种感受有助于打破与抑郁、焦虑和其他消极心境状态相关联的恶性循环,改善心境,增加对影响心理健康事件的处理能力。因此,身体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抵抗作用。
1.2 社会交互作用假说
体育运动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是和造成人们心理障碍的活动不同的一种活动。在比赛场上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中,用语言和文字进行的交往少,用身体的动作、表情、眼神等非语言的交往多。这是因为表情或身体活动同言语一样具有传达意思的作用。通过对方的表情就可知道是喜还是怒,进一步根据对方的动作就可以理解对方的意图。比赛中常常可以看到通过拥抱、拍拍肩膀、对对手掌或握手等身体的接触来表达友好、亲爱之情。这种特殊的交往形式使人与人之间交往时不会因为感情深浅、身份高低、年龄长幼、长相俊丑、不同种族而存有戒心。这种运动中形成的全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运动时间、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得到强化,被强化了的这种关系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成为经验,而这经验在后续生活交往中对原有的心理过程又有很好的调校作用。尤其对心理障碍患者来说,通过运动这个媒体可改变对人,对事的态度、想法,从而起到了治疗心理障碍的效果。
2 运用运动处方促进大学心理健康的可行性分析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交往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多参加社会交往和体育活动,往往有利于大学生锻炼心理、增强意志、丰富经验、发展才智。人的行为是为适应和改造大自然或社会环境,或为生活中达到某一目的而产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部反应。课外体育活动运动处方具有促进行为健康的五个特征,即有利性、规律性、统一性、适宜性、整体性和和谐性的特点。
2.1 有利性
行为表现有利于自身、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大学生通过处方锻炼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也会有为别人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意愿和行为。
2.2 规律性
行为表现要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恒常性。课外体育活动的经常性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动机和行为的进一步巩固。
2.3 统一性
行为同一性表现为外显行为和内隐思维动机和能力协调一致。即在表现某种行为时,无冲突存在包括心理冲突、机体冲突和社会冲突,这是内在的同一性。其次,行为还有外在的同一性,即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无冲突。
2.4 適宜性
行为强度在常态水平及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运动强度的适宜性。
2.5 整体性与和谐性
即要求个体的行为反映自己固有的特征——个性。但若与他人或环境发生冲突时,又能够随自身和外界的条件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3 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
在制定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时,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才能保证获得制定运动处方所必须的资料,制定的运动处方才能符合个人心身特点。
3.1 心理障碍的诊断
包括两个部分:①主体诉说,即根据主体诉说的情况初步判断患有何种心理障碍。②心理量表诊断,即根据初步判断的结果进一步确诊,心理障碍诊断的根本目的是评价当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最主要的信息。
3.2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询问病史,如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了解运动史,如运动爱好,运动情况等;了解运动的目的,启发对运动效果的期望,了解学习情况、生活情况。
3.3 制定心理健康运动处方
通常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和心理障碍诊断的结果,开始制订心理障碍运动处方。首先确定处方的任务,并选择适宜的运动种类及练习的手段和方法。然后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确定运动时的负荷,提出注意事项,这样一个完整的心理障碍运动处方就制订好了,开始进行实施。
3.4 心理运动处方实施中结果反馈与调整
在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实施中,经常会出现某一个小方面的不适应情况,因此,要经常对处方的实施结果进行评定和检查。出现了局部的不适应,及时作出调整,以确保处方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群,孙远刚.走向卓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1
[2]高希庚,孙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9
[3]刘俊庭,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4]田继宗.运动处方教学模式[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2
注: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运动处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用的可行性研究》,编号1413007,成果论文。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聊城大学2009级、2010级、2011级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20人, 其中男252人, 女16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内图书资料库和互联网, 收集了国内与排球运动项目相关的文献资料, 获得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 为本文的选题和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遵循社会学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初步设计了“聊城大学排球项目开展现状调查问卷”, 并多次征询专家意见加以修改和补充后定稿。问卷发放采用亲自发放和委托发放两种形式。共发放问卷420份, 回收410份, 回收率为97.6%, 其中有效问卷400份 (男240人, 女160人) , 有效率为95.2%。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咨询、调查、访问获得的有效数据, 进行归纳、统计、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对问卷测试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逻辑性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聊城大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2.1.1 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 有78.5%的男生和73.2%的女生粗略的掌握了传垫发球技术, 其它技术比例都小于50%, 这说明基本技术是掌握人数最多的。而且男生对排球各个技术的掌握要好于女生。总的来看, 学生对扣拦以及比赛这两方面都不熟练, 需要进一步学习。
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真正热爱排球, 才能提高水平。经调查 (见表2) , 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动机中, 首先强身健体是比例最高的, 其次是消遣娱乐, 最后是考试达标、交际交流和业余爱好。这说明学生们是以健康第一为主, 想通过排球运动来增强体质, 说明还是很喜爱这项运动的。但是只有少数学生把排球当成是一种爱好, 这说明排球运动还不够深入人心, 应该加强宣传教育, 使更多的人自发的热爱排球。
(多选)
(多项选择)
2.1.2 教师现状
师资力量影响着任何课程教育的开展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任务的实施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教师们来完成。调查表明 (见表3) , 17名被调查的排球任课教师, 只有6名是排球专业的教师, 而且只有9名参加过排球培训, 这说明严重缺乏专业排球教师, 学校应注重对教师的选拔以及培训, 理论与技术全面发展的师资力量才能促进排球项目的发展。
2.1.3 排球课教学内容现状
根据排球理论知识得知, 排球技术主要分为准备姿势与移动, 发、传、垫、扣、拦网等技术。调查显示 (见表4) :聊城大学普通学院只是把排球的基本技术——“传、垫、发球”教授给学生, 其它稍微有点难度的技战术等只有一两个学院进行了讲授, 也只是作为了解, 并没有深入学习。这基本符合规定的教学要求, 但是教师应该在学生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 让学生对其它技战术有所了解, 能够组织简单的比赛, 提高学生的兴趣。
2.2 影响聊城大学排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通过表5可以看出, 无时间、无场地设施、无技术指导等是影响学生进行排球运动的主要原因。这说明学生的课余时间不够充足, 学校场地设施不健全, 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学校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实施对策, 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里提高排球技术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现如今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比较缓慢, 主要是因为 (1) 学生对排球没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动机并不是兴趣爱好, 这说明学生对排球的了解不深入。 (2) 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会对高校排球运动开展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专业排球教师比较少, 对排球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以及排球的发展方向了解的不全面, 所以对学生传授的教学内容也非常有限, 学生就只能掌握基本的排球技术, 对技战术以及比赛方面了解太少, 这样根本不能增加学生们对排球的兴趣。 (3) 影响学生进行排球运动的客观因素也是阻碍排球项目发展的原因。这些客观因素主要有活动时间、场地设施以及教师技术指导等。
3.2 建议
学校应该有计划地加强排球场地和设施的建设, 给学生足够的课余时间去进行排球运动, 为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让教师掌握全面的理论与技术知识, 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然后利用竞赛手段, 提高排球运动水平。教师可以先组织简单的比赛增强学生的兴趣, 在比赛技术掌握的比较全面之后组织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排球比赛, 从而推动排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加大对排球运动的宣传和教育, 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排球, 喜欢排球, 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排球运动中来。
参考文献
[1]主红.对排球大力跳发球失误的技术原因分析[J].科技信息, 2010 (14) .
[2]曲宗湖, 杨文轩.课余体育排球教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3]曲宗湖, 杨文轩.学校体育排球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4]马敬衣, 王克, 耿同满.北京市中小学开展排球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0 (3) .
赛前我们对正式比赛期间需要处理的各项事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虑,做出了详细的赛期策划书,对场地安排、考勤监督、后勤服务、赛场掌控等几大方面的任务划分和人员调配进行了细致明确的规划,同时将各项任务责任明确到个人,确保了整个运动会期间所有的事务杂而不乱、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为我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组织基础。其次,作为运动会生力军的广大运动员们在备战阶段牺牲自己绝大部分的课余休息时间,克服了天气、伤病、器材、场地等等各种困难因素的限制,积极参加项目训练,在互相竞争、互相提高的良好训练氛围中为正式比赛打下了坚实基础;比赛期间,运动员们沉着冷静奋勇争先,表现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和水平,用自己的激情和汗水、信念和勇气书写出了经管学院的骄人战绩。
再次,各班班委认真负责,在班级考勤和运动会后勤及赛事服务方面给予了学生会强有力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很好的组织和调动了广大同学们的积极性,比赛期间各班同学们热情高涨,用一篇篇文采飞扬的新闻稿为运动员加油,用一声声激情澎湃的呐喊为运动员助威,表现出了空前的凝聚力和高度的集体荣誉感,为我们取得好成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历数这些好的方面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一,训练和比赛期间各部门各小组之间虽然分工明确,但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够灵活,以至于工作时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一些部长和干事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强,不愿意主动积极的帮助和配合其他部门、小组的工作,对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比赛开始前各位项目负责人与运动员沟通不够,对运动员的提前通知不到位,不能随时掌握运动员的动向和状态,为赛前检录工作带来了额外的麻烦。
三,未能及时的做好个别项目运动员的心理辅导工作,出现了临阵退场和不愿参赛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对我们的总体成绩造成了一定损失,而且有损于我们的集体形象。这些缺陷和不足的产生与我们学生会成员的工作方式及责任心不无关系,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经验教训。
大学运动会优秀心得体会大学运动会优秀心得体会
规则
是无私的利剑你是公正的法官脚踏一方热土头顶一片青天风沙,烈日
口裂,唇干
你以雕塑的屹立站成一道风景你以旗手的执著撑起赛场晴空一片
青春的承诺
凝望蓝天
给青春一个许诺让梦想高高飞翔
让青春结果出累累硕果
诗一样的年龄
意志如大河般广阔不期望得到幸运毅然背起执着
飞吧
飞吧!
鼓起你的信心!在运动场奔驰!
在一片欢呼声中跃起!
向理想奋勇拼搏!
那滴滴汗水流淌在你的脚下!但你毫不在乎,依旧向着目标的大门前进!
无人喝彩
---致大会裁判员
同样的骄阳,同样的暴晒,没有热烈的欢呼,没有激动的喝彩。
你用精密的仪表,和细致的耐心,记录着运动员的辉煌。我为你们自豪,辛苦了,敬爱的老师!
不知是谁
不知是谁
闪电般从跑道上飞过
冲向终点;
不知是谁
划出一道漂亮的抛物线远远飘落;
不知是谁
从平地高高跃起
飞过横杆,奋力掷出希望的种子
飞向远方;
不论是谁
都展示了我们
当代中学生的风采
致运动员
美丽的大雁在天空中飞翔,快乐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奔跑。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勇争第一。他们个个像一个个飞舞的音符,在音线上谱出一首春天的乐章!同学们,加油!!
信 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乡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的07级、06级、05级三个年级的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问卷法:对这两所院校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 发放300份调查表, 回收284份, 有效卷267份, 占94%。
1.2.2 文献调查法:根据调查内容, 查询有关资料
1.2.3 统计学知识以及人体下肢实验解剖知识, 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运动中的损伤分析调查的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个年级大学生的运动损伤频率
由表1可以得出, 07级、06级、05级三个年级的大学生的损伤频率依次是67.7%、77.5%、82.6%。即随着年级的升高, 三个年级的大学生的损伤频率也逐渐升高。
2.2 三个年级大学生的每次运动时间
表中, 05级平均每周参加运动次数为1次, 06级为3次, 07级为4.5次。每次参与运动的时间, 07级的大学生在两小时的运动时间选项中所占比例52.2%是三个年级中最大的, 06级的大学生在一小时的运动时间选项中所占比例51.7%是三个年级中最大的, 05级的大学生在半小时运动时间选项中所占比例18.8%是三个年级中最大的。由此可以得出, 随着年级的升高, 大学生运动时间长度逐渐缩短, 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也逐渐减少,
2.3 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原因。
受伤原因分析:技术动作不规范、场地条件差、身体状况不良、带伤参加比赛、准备活动不足、运动量过大, 反应迟钝、动作粗野, 违反规定、与别人对抗、心理准备不足、服饰、鞋子不合适等。
准备活动不充分是发生运动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但许多学生对此认识不够, 准备活动不够认真, 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 肌肉的弹力不足, 关节不够灵活, 此时人的大脑皮层没充分兴奋起来, 表现为反应迟钝, 进入激烈的运动状态时, 是肌肉和韧带容易产生损伤的潜在因素。但是准备活动的量也不宜太大, 以防运动疲劳。
技术动作不规范:在体育教学中和课外活动中, 学生由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和技术动作而导致运动损伤也较常见。在体育运动中, 大部分体育运动者都是业余的, 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够熟练, 且速度快, 力量大, 对抗性强等原因易发生运动损伤。
场地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运动的效果, 不良的场地条件是造成运动损伤的潜在的原因。如果室外场地坚硬, 缓冲不好, 对人体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场地表面滑、凸凹不平、或者有裂缝及其他障碍物等因素, 影响运动员的运动, 是导致受伤的隐患。
在对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中, 各年级的大学生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缺乏、技术动作不规范、运动量的调节的失衡、身体状况的不良等因素也促使了在运动过程中的损伤的形成。
2.4 大学生自我保护的重视程度
随着年级的升高, 大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强, 即07级重视的概率93.8%, 06级的重视概率94.4%, 05级重视概率94.6%。由于平时没有针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进行有目的灌输和培养, 所以高年级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的并不明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 受伤频率也在不断升高。
3.1.2 由于受现行教育制度的影响, 高年级的学生更加繁重的课业, 使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幅度减少。
3.1.3 各个年级对自我保护意识都非常重视。
3.1.4 仅靠短时间的锻炼是不能满足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需要。因此, 高年级的学生更应该有意识的延长身体锻炼的时间, 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与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3.2 建议
3.2.1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加强。但是增长的幅度却不到1%, 应该增强大学生自身保护意识,
3.2.2 高年级的大学生的学习时间长, 分配不合理, 经常因为某些事件而打乱锻炼身体的计划, 锻炼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综合科学有效的锻炼计划, 长期坚持实行, 以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渤海大学运动会经营管理分析】推荐阅读:
渤海大学毕业论文09-09
渤海大学艺术高中实习总结07-16
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的统计论文07-05
大学生兼职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10-30
大学运动会经典致辞09-09
大学运动会项目加油稿06-20
大学运动会策划书范文07-08
关于大学秋季运动会总结07-09
大学运动会绑腿跑总结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