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共11篇)

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 篇1

限制企业局域网电脑流量一直是企业网络管理中的难题,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各种限制流量的方法都不够长久,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使用更新速度快,能限制网络应用的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这样的网管软件来帮助自己管理,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但是在借助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的同时,我们应该用其他方法来辅助,以达到更高的效果。

首先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无论采用何种限制局域网用户流量的方式,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企事业单位最好还是建立一些相应的上网管理制度。并且这些上网行为管理制度,应该较为明细地规定客户端的具体上网行为;与此同时,最好还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结合上述网管设备、网络监控软件的检测结果加以执行,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局域网上网主机流量监控和上网行为监控的目的。

其次为局域网的电脑设定上网权限的方式来限制计算机流量。比如,你可以通过局域网的上网设备,如路由器限制电脑流量或者通过交换机限制流量。具体实现方式如下:现在的路由器都集成了防火墙功能,比如通过IP地址过滤、MAC地址过滤或者其他过滤方式来实现只允许局域网某一台或者某些电脑上网,而其他电脑是则被禁止上网。比如你可以将局域网运行上网的IP或者MAC地址添加到允许上网的主机表里面,然后启动路由器的防火墙功能,那么这些电脑就可以上网了,而其他电脑就无法上网了,通过对不必要上网的电脑进行限制以此来实现对网络资源、网络流量的控制与合理分配,可以很好地将网络资源充分分配给局域网的关键应用,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正常业务所需要的网络流量,最大程度上提升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通过防火墙允许或者限制局域网某些电脑上网方式与此类似;另外,如果交换机是可管理的网管交换机,一般还支持带宽和流量的限制功能,通过交换机限制主机流量或者限制主机带宽也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

严格规范上网行为,杜绝不合理的网络应用。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可以知道,当前不合理的占用带宽的行为主要有:P2P下载、P2P视频、在线视频、在线电影、网络游戏、股票软件、以及各种各样的下载。所有有效地控制这些不合理的应用,可以从根源上分配电脑流量。

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 篇2

一、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现代化管理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 而是融合了应用科学管理方法与管理科学的技术方法的科学管理模式。企业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当今企业的管理方式在逐步的完善与发展中逐渐的形成了以下五大方面的管理方法:

(1) 法律方法。即国家为了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的规定, 不触动国家与人民的合法利益而设定的条例, 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2) 行政方法。即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中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 运用指示、条例、规定或者简单的命令实施对下属的管理, 这也是企业中经常用到的管理方式, 甚至渗透于方方面面。 (3) 经济方法。在遵循理解经济的调节作用时, 结合客观规律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以促进各种管理方法的优化配置, 进而提高企业效率。 (4) 决策方法。即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同时准备相应的后备方案以备意外事件。在减小风险的形式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 量本利分析方法。即销售量、利润、成本综合分析的方法。

二、人力资源对设备高效运行的作用

设备的管理归根结底是人对于设备的管理, 因此在制定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时尤为要注意的就是对于人员的管理,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重视人才的开发、培养, 充分的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促进设备的高效运行。

1、全员管理是保证企业设备管理效率的核心。

设备管理从来都不仅仅是管理或者维修人员的工作, 而因该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特别是由于操作员与设备的接触时间最长, 对于设备的运行状态与故障状态更佳的清楚, 更加的具备发现问题的优势。因此要做到全员参与管理的模式, 将设备的管理成本降至最低, 提高管理的效率。

2、动态管理是维持设备管理系统健康发展的杠杆。

动态的管理即运用多种手段、方式, 包括终生的故障排查、专业管理与作业员的关注、设备的检测与人员的经验判断、定时的检修与抽查等方式, 力求做到将设备的故障率降至最低, 保证设备的高效正常运行。

3、自主创新是推动设备高效运行的强大动力。

自主创新作为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 具体的表现在技术创新与管理制度的创新两方面。尤其是设备管理的创新更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然才培养为手段, 依靠技术创新不断的改进生产设备, 淘汰落后的生产力, 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

三、促进设备高效运行的措施及其作用

设备的管理目的就是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但是究竟从哪些方法入手来体现管理的现代化, 这些方法又从哪些方面促进了设备的高效运行呢?

1、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高效运行的作用。

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应该是如上文上所说的全员参与、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测、专人负责与作业员关注等内容。这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对于设备异常的及时的发现与处理, 降低设备的故障时间, 提高利用率。

2、加强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对设备高效运行的作用。

设备档案的管理就是将有关设备的使用、维修、改造、及更新等信息进行整合, 为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维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保证设备进行正确的使用、及时的维护以及良好的运行的关键。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图片或者录像, 设备的管理部门负责资料袋的整理与保存。

档案管理的范围很广, 内容要尽量的详尽, 包括:设备的制造图、设备的改造图、企业设备的说明书、设备档案袋、维修工具图册等。

3、信息技术资源对设备高效运行的作用。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就是指, 从设备的购置、资产建账再到资产的变动、点检检查检验业、故障事故处理、润滑作业、保养作业、维修作业、库存管理、备件采购、设备报废等方面进行信息化。将设备使用中进行的点检、保养以及润滑等的技术分析、参数进行设计, 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可以极大的提升设备的管理质量, 减少设备维修中的浪费。

4、细化设备现场管理对设备高效运行的作用。

具体标准是做好日常的细化的清洁、润滑、防腐以及调整设备等细微工作。检查的过程严格的按照设备的“五定”进行润滑, 并且及时的进行润滑的检查, 以保证设备的良好润滑。经常提到的设备“无泄漏”管理就是基于这一理念制定的, 其目的是通过细微之处的保养, 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维修周期, 以达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四、结束语

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只有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制定出为本企业量身定做的发展规划才能极大的促进设备的高校运行, 使得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特别是企业在面临管理中的新问题时要积极的寻求解决方法, 不断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思路来充实管理, 使得管理更为人性化、合理化、科学化, 充分的展示现代化管理对于企业设备高效运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忠.以人为本, 加强全员设备管理[J].甘肃科技, 2008, (11) .

[2]、杨世伟.加强设备管理制度建设促进井下作业市场的开拓[J].维修与管理, 2008, (11) .

[3]、李业强.现代设备管理的新趋势[J]上海煤气, 2008, (6) .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探究 篇3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企业意识;发展战略;人才;企业文化

1.引言

现代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在现代社会中,管理日益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无论在行政机关或工商企业以及各个组织中,管理都显示出勃勃生机,特别是目前我国进入WTO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步,崭露头脚,就必须扎扎实实地从管理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别人兼并,才会求得生存和发展。

2.自觉提升素质,增强企业管理意识

企业主的素质决定企业的素质和发展,因此首先企业主要努力提高素质,在观念、能力方面下大工夫,特别是增强企业管理意识,通过学习、总结、借鉴,建立系统的管理思想,纠正企业管理中的陈旧观念和错误认识,把自己从事必躬亲的习惯中解脱出来,立足于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勇于接受、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放手建立自己的管理队伍,结合企业实际,创新管理思路和办法,推进企业良性发展。

3.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战略规划都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环节。通俗地说,企业战略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企业战略界定企业的经营方向、远景目标,明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行动指南,并筹划实现目标的发展轨迹及指导性的措施、对策,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具有指导性、长远性、全局性、竞争性等特征。

作为中小企业经营者或者管理者来说,他们头脑中对企业的发展都会有一些思路或者想法,如何将这些没有形成理念的思路和想法转化为成形的企业战略规划,如何制定战略规划、如何避免规划成为一纸空文,在实践中应该如何操作等,都应该是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有了战略管理的观念和认识,就会制定出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4.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

完备的管理体系,应该是对人财物全方位管理的一整套制度。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小,无需建立这些繁琐的制度。其实不然,完备的管理体系是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起管理体系架构,也就是先分块,决定应该在哪些领域建立制度。一般来讲,不外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营销管理体系、物流管理体系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把每个管理体系需要建立的文件目录拿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文件框架,然后按框架分步建立,并严格实施,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5.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

众所周知,人才是当今企业竞争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争夺的竞争。构建自己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在发展中必须正视的问题。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最重要的是建立人才培养制度。由于中小企业不具备大企业对人才的待遇和环境,很难吸引优秀的顶尖人才,所以就必须靠自己的培养。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对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企业对人才需求有个长远的规划,根据业务发展趋势,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到底需要哪些基本的环节,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支持,等等。要始终贯穿于企业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中,在每个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都要注意人才的培养。譬如,在技术开发方面,不能仅仅是为了做事而做事,而是应该通过做事把人才队伍同时也培养出来,其他业务工作的开展也是如此,所以要求每个企业管理人员在带领团队开展任何一项业务的时候,都应该形成一个观念:我的团队成员是否会因为此一业务的开展而得到某些方面的提升。人才培养还应该从系统方面进行建设。譬如,企业是否形成了一个尊重人才的环境?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是否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企业是否能够就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一套系统的解决机制?在员工的薪酬、福利、工作环境、责任分配、监督检查、日常培训等等诸多方面,是否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持的系统?

总之,企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大课题,很多知名企业自己建立各种培训学院或者商学院,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需要的培养体系,这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值得推广和借鉴。

6.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规模大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只不过在没有进行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和总结的时候意识不到,而这时企业文化中的不健康因素会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企业文化的塑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同等重要。

塑造企业文化,当务之急是解决对企业文化理论体系的理解,对企业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然后再探讨企业的做法是否正确以及塑造企业文化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企业文化层次论认为,企业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组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在于首先必须梳理企业的战略规划,弄清楚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远景目标。其次,要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的文化现状,为以后的步骤打下坚实基础。如何真实、深入的了解企业文化现状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在企业的文化构成元素中,有许多属于民族、行业、地域的共同特征,也有很多个性特征。因此,中小企业的调研要从外部和内部同时人手。在调研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企业文化现状的分析。分析工作主要从企业文化现状的外部和内两个方面展开,然后进行企业文化现状总结。最后要对企业文化进行提炼。提炼出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参考文献:

[1]张蕾,闫奕荣.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2]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7

[3]李旭量,程玲云.企业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需要层次动机理论(D)。

A.基本需要B.共同需要C.特殊需要D.最高等级需要

2.行为科学学派属于(C)。

A.早期的管理思想B.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C.现代管理理论D.古典管理理论

3.领导是科学,也是艺术是指领导者在运用权力影响力中要(C)。

A.用权要慎重B.用权要公正

C.用权要讲究艺术D.用权要廉洁

4.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是(B)。

A.享利·法约尔B.泰罗

C.马斯洛D.伯特·西蒙

5.库存管理的目的是(C)。

A.增加一次订购量可以节省订购费成本,是可取的B.增加一次订购量可以增加了存储成本核算,是不可取的C.要在降低库存成本的同时实现满意的服务水平

D.需求多样化降低了生产准备成本

6.从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D)。

A.管理要把目光集中在企业内部B.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一致C.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是组织的最终目标D.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7.目标管理中目标设立的过程是(B)。

A.自上而下的B.上下结合的C.自下而上的D.无法预知的8.通过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经营成果相结合来分析企业的各项报酬率,属于企业财务分析的(C)。

A.营运能力分析B.偿还能力分析

C.获得能力分析D.社会贡献能力

9.得到大家称赞和爱戴的领导者属于领导者类型中的(B)。

A.不知有之B.亲而誉之

C.人皆畏之D.人皆悔之

10.综合影响筹资的各因素,企业可有下列○1内部积累○2金融机构贷款○3出售短期金融资产等筹资方式,正确的顺序为(A)。

A.○1○2 ○3B.○3 ○2○1

C.○1○3 ○2D.○2○3○1

11.属于现代企业组织形态创新的形式是(C)。

A.矩阵制组织结构

B.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C.战略联盟

D.直线制组织结构

12.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首先提出过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即(D)。

A.事业部制组织结构B.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C.直线制组织结构D.职能制组织结构

13.为了保证授权不会导致失控,必须建立(B)机制。

A.激励B.反馈

C.预测D.补救

14.下列工作中,容易制定控制标准,也容易衡量效果的是(A)。

A.技术性强的生产环节B.技术性不强的工种

C.主管人员的管理工作D.企业的行政工作

15..在人力资源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A)。

A.公司的战略伙伴B.行政管理的专家

C.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D.内部公关的高手.应用网络图来进行活动(作业或工序)的计划安排方法称为(C)。

A.线性技术法B.网络计划技术

C.决策树法D.期望值法

17.按系统的(D)可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A.物质属性B.自然属性C.空间属性D.运动属性

18.以集中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结构类型的代表是(A)。

A.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B.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C.直线制组织结构D.职能制组织结构

19.把需要决策的问题以发函的方式反复征求专家意见的决策方法是(B)。

A.头脑风暴法B.德尔菲法C.决策树法D.环比法

20.本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成本的准则,应采用的生产方式为(B)。

A.企业资源计划B.准时化生产方式

C.敏捷制造D.物料需求计划

21.古典管理思想中,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A.福特B.法约尔C.马斯洛D.泰罗

22.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如果将别人的需要放在高于自己的位置上,从而维持和谐的关系,这种处理方式是(B

A.合作B.迁就C.强制D.妥协

23.某商店5-8月份销售额分别为10,12,11,13万元,用移动平均法预测该商店9月份销售额为(D)。

A.11万元B.12万元C.13万元D.11.5万元

24.成本加成定价法是(A)。

A.在单位产品直接成本的基础上加一定比例的间接费用和利润

B.采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相等时的价格

C.根据全部固定成本预计利润额及产品的变动成本

D.所定价格使所得销售收入超过产品的变动成本

25.质量管理常用方法中,因果分析图法又称(D)。

A.树枝图 B.直方图 C.管理图 D.鱼刺图法

26.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是从(D)开始的。

A.本世纪初B.本世纪30年代C.二战后D.本世纪60年代初

27.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D)。

A.利润最大化B.每股盈余最大化C.股东价值最大化D.企业价值最大化

28.计算利息时只有本金生息,利息不再生息,这种计算方法称为(A)。

A.单利B.复利C.全利D.合利

29.消费者购买行为主要是指(B)。

A.工业购买者购买商品的行为B.个人、家庭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购买商品的行为

C.中间商购买商品的行为D.政府机构购买商品的行为

30.通过工作评价可以揭示(D)。

A.各工作的复杂程度B.各工作的资格要求

C.各工作环境D.各工作队组织价值的高低

二、多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培训与开发B.选择与招聘C.绩效评估与反馈D.薪酬管理E.劳资关系

2.价值工程基本原理涉及的基本概念包括(ABC)。

A.价值B.功能C.成本D.人员E.环境

3.被称为最先进、最有价值的管理技术中,除价值工程、质量管理、网络计划技术外,还包括(ABD)。

A.系统B.行为科学C.人力资源管理D.工业工程E.现场管理

4.下列方法中,属于质量管理方法的是(BCDE)。

A.PDCA法B.分层法C.排列图法D.直方图法E.统计调查表法

5.市场的大小取决于哪些方面(ABC)。

A.人口B.购买力C.需求D.购买动机

6.按照筹资的性质,企业筹资方式可分为(ABCE)。

A.权益筹资B.负债筹资C.混合筹资D.内部筹资E.杠杆收购筹资

7.领导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包括(ADE)。

A.奖励权B.工作权C.计划权D.压制权E.法定的权力

8..市场的大小取决于哪些方面(ABC)。

A.人口B.购买力C.需求D.购买动机

9..下列关于头脑风暴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B)。

A.尽量反驳别人的意见B.对每个人的意见都要进行结论性评价

C.鼓励独立思考,不要重复别人的意见D.意见和建议越多越好,允许相互之间存在E.适用于明确、简单问题的决策

10.管理的基本方法有(ABCDE)。

A.法律方法B.经济方法C.行政方法D.教育方法E.数学方法

11.人力资源管理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培训与开发B.选择与招聘C.绩效评估与反馈D.薪酬管理E.劳资关系

12.在库存管理中(ASDE)。

A.库存管理耗费了大量时间和资金B.应用帕累托原理,即少量物资占用了大量投资

C.ABC管理法按年耗用量把物资分成ABC三类D.库存必须考虑缺货成本

E.ABC分类的目的在于对各类物资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13.被称为最先进、最有价值的管理技术中,除价值工程、质量管理、网络计划技术外,还包括(ABD)。

A.系统工程B.行为科学C.人力资源管理D.工业工程E.现场管理

14.下列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中,属于统计方法的有(ABD)。

A.相关分析B.趋势分析C.经验研究D.回归分析E.动作研究

15.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ABCD)。

A.营运能力分析B.偿债能力分析C.获得能力分析D.社会贡献能力分析E.突发事件能力分析

三、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它是以提高劳动效率、工作生活质量、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为目的而对人力资源进行的获取、培养开发、评价、调整、保持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2.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全体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管理,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服务的全部活动。

3.企业管理是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盈利目的的活动过程的总称。

4.德尔菲法是定性预测法的一种,此方法是采用征询意见表,利用通信方式,向一个专家小组进行调查,将专家小组的判断预测加以集中,利用集体的智慧对市场现象未来做出预测。

5.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条件下,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或完成一定量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6.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7. 人员选聘是根据组织人力资源规划所确定的人员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手段,广泛吸引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向本组织求

职,并从中选取适合各种岗位需要的人员,使其加入本组织的过程。

8.品牌是产品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为自己的产品确定的商业名称。

9.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人为实现共同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10组织文化分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组织文化认为组织文化属于意识范畴,仅仅包括组织的思想、意识、习惯、感情领域。包括四个要素: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广义的组织文化认为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组织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与隐形文化两部分。即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养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理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有机复合体。

11.共同愿景是一种描绘组织目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念的浓缩的未来发展“蓝图”,是一个组织最终希望实现的美好前景。

12.团队是一个组织在特定的可操作范围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相互合作、一致努力的由若干成员组成的共同体。

13.市场细分是根据消费者和用户需求及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把具有异质性需求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求大体相同的小市场。

14.市场营销是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交换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

15.财务管理是指根据财经法律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系列经济管理工作。

四、简答题

1.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财务活动的根本目的,决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符合企业的目标。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有以下几种选择:

(1)利润最大化(2)每股盈余最大化(3)股东价值最大化(4)企业价值最大化

2.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1)有效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企业组织结构改革。(3)激励员工有效地工作。(4)有助于开展有效的控制活动。

缺陷(1)企业目标难以准确确定。(2)员工参与费时、费力。(3)当管理者和下级不能达成一致时,管理者往往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把目标强加给下级,而不是协调企业和员工双方利益解决分歧,使得员工参与流于形式。(4)员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的实施。

3. 网络计划技术工作程序?

网络计划技术工作程序主要有:

1确定目标进行项目分解○2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3绘制网络图○4确定关键路线○5网络图的优化○

○6网络计划的实施与控制

4.市场营销组合包含的内容

市场营销组合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基本变量,称为4P。

5.激励的基本原则?

激励的基本原则包括:

(1)激励需要平衡增加(2)激励情境要得当(3)激励要公平

6.成本控制应做好的工作?

(1)把竞争作为成本控制的基准;(2)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3)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4)精细管理,从细节入手;(5)整合优化内外部资源。

7.企业投资的基本原则

企业投资的基本原则一是通过市场调查,及时捕捉投资机会;二是通过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可行性分析;三是通过合理的筹资,确保资金供应;四是分析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适当控制投资风险。

8.如何进行有效的培训?

有效的培训活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培训需求评价。(2)确保员工做好接受培训的准备。(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4)确保培训内容得到实际转化。(5)选择培训方法。(6)培训评估。

9.控制的作用?

作用:(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保证。

(2)控制是及时改正缺点、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

(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4)控制在管理的四个职能处于非常特殊的地位。

10.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哪些?

企业筹资的方式主要有:(1)吸引直接投资(2)发行股票

(3)银行借款(4)商业信用

(5)发行债券(6)融资租赁。

11.全面质量管理需做好哪些环节的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全社会推动下,企业的所有组织、所有部门和全体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经营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方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服务的全部活动。

1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有:

(1)质量管理的内容是全面的(2)质量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3)参加质量管理的人是全面的(4)质量管理的方法是全面的13.商务环境变化包含的内容?

商务运行的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重视信息资源、全球化竞争、虚拟工作地点和电子商务、强调智力资本的作用等方面。

14.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管理的职能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

15.薪酬管理内容?

薪酬管理内容包括:确定薪酬管理目标、选择薪酬政策、制定薪酬计划、调整薪酬结构等。

五、论述题

1.谈领导者如何充分利用权力来源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权力可划分为:惩罚权、奖赏权、合法权、模范权和专长权。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职位权力,来自于组织的正式赋予,它随职位的变动而变动,人们出于正式组织的压力必须服从这种权力;二是个人权力,这种权力来自于领导者自身的某些特殊条件,比如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经验、卓越的能力等,这种权力附着于人身,不会随着职位的变动而变动。领导者要善于利用职位赋予的惩罚权、奖赏权和合法权,取得被领导者对自己的服从,同时又要善于运用模范权和专长权,树立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使下属产生公开和私下的顺从以及内心的信服,才能提升领导力,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2.为什么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两者如何实现统一?

管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人们经过管理实践,方法不断完善,最终形成科学。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实践性,没有实践也就无所谓艺术性。

二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

3.论述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应采取的营销策略?

(1)介绍期,新产品刚刚上市,消费者对产品还不了解,知名度低,销售增长缓慢,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高,企业利润低。可采用的营销策略有:快速撇脂策略、缓慢撇脂策略、快速渗透策略、缓慢渗透策略

(2)成长期,新产品在上市后被消费者所接受,销售费用下降,销售量迅速增长,利润显著上升。可采用的营销策略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努力提升品牌地位、选择合适时机降低价格。

(3)成熟期,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最佳时期,产品销售量和利润都达到高峰且持续时间长,销售量增长速度减缓,市场趋于稳定。可采用的营销策略有:积极开发新的细分市场、改进产品性能功能和款式、调整促销组合。

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 篇5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59.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33-0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有企业都如同雨后春笋般随着经济发展澎湃而出。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国民经济管理迫切需要现代化的更新。才能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就要先从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做起。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的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经营模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符合时代发展的管理模式都是最基本的条件。

1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从实际意义上分析,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管理的模式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手段,在这里暂时分开进行论述。

1.1企业管理模式

1.1.1基本概念

什么是企业管理模式呢?企业管理模式就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所组织的资源和经营活动的框架和方式。目前我国企业在实际的运营中使用的比较有效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企业的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过程重组,生产技术的优化等。虽然这些管理模式在企业的经营当中较为常用且有实际性的效力。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效益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现今的发展趋势,显出疲态。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从原来单纯的盈利性组织向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企业发展。

1.1.2未来新型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在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过程中可以发现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①组织结构扁平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企业采用的都是科层组织的形式,这种科层组织跟金字塔类似。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这种科层组织凸显出了其优势效果。特别是在大规模生产环境下,这种管理组织帮助企业降低了自身的成本,同时提高了产量。但是,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大规模生产已经不再占据市场主导。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组织结构开始向团队型扁平化过渡。管理的扁平化,其意义在于减少管理层次,使管理方式更为系统。②竞争模式合作化。企业竞争模式化是有共同目标的多个企业,为了更好的发挥效益和开创市场而进行的一种合作的运作模式。多个企业的共同合作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各个企业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伙伴关系来达到共享资源,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等目的,合作化在现今的经济型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它能让企业在合作竞争中找到新的契机。企业之间的友好的战略合作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方式,是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的很好选择。

③组织结构柔性化。所谓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主要指的是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有柔性的组织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的集团化和分权化的分歧。

2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基础

在对现今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后我们来谈谈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的问题。

2.1基本概念

所谓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就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手段,建立起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管理组织,使企业管理达到更为先进的水平。

2.2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跟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有关。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管理思想上相对落后,观念陈旧,营销机制不健全,缺乏市场开拓精神和意识。管理不严,纪律松弛等等。许多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工作本就薄弱,又一味的追求盲目改革,大大削减了企业管理的组织力量。例如:近几年来许多企业片面的追求股份制改革热潮,认为进行改革是处理企业种种问题的有效手段,从而长期忽视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有些企业更把改制作为硬性指标,而对管理却松散对待,出现了“以改代管”的倾向。企业

3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实施方法

3.1建立专业化的管理体系

要实现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建立一个专业的管理系统是必要的条件之一。如负责质量全面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负责目标全面管理的计划管理体系;以经营机制为核心的现代化经营体系等都是企业建立管理系统的方法。各管理系统建立后,实行归口管理。在企业体制原则的建立时要注意原则的统一性,制定统一指挥和各级管理结合的原则;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2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机构

管理的基本定义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进行活动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过程。从管理的基本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管理结构的建立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必要保证。管理结构的现代化包括建立机构和组织活动两个大致方面。首先是机构的建立,在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成立一个或多个领导组织机构并不困难,难的是真正发挥这些组织机构的作用。

4结论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我们发现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是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永恒课题。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应紧跟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注重创新的管理理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加快企业现代化的进程。使企业自身更好,更快的融入现代的主流经济。全面提升,推动企业良好、健康的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探析 篇6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管理

西方国家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强调依法治国,法制健全,在管理中事事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因此以管理的制度化见长,并且注意管理的硬件,重视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相比较而言,东方国家是人情社会,在管理上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性化。也许有人会说,管理活动搞中国人的一套,人情至上,不注重科学,但笔者认为,纯制度化的东西在目前的中国不太实用,因为这有悖于中国文化注重人情的传统。现代企业的管理应该在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这二者中找到契合点并加以运用。

一、人性化管理及其特点

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式,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种根本性的超越,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所谓人性化管理,是指通过建立一种机制,使人性中的优点得到最大发挥,使人性中的弱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制约,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方向,使员工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以合法的途径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员工个人的需要、满足及一生幸福得到最佳结合。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有其不同于其他管理方式的特点:

(一)管理情感化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情感的影响。我们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用制度约束人,另一方面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感,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二)管理教育化

管理教育化就是在管理中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使企业成为员工成长的学校,使员工成为不断学习的人。管理教育化是伴随着竞争激烈而使技术或技能不能适应需要而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公司的宗旨、价值观、政策能够形成共识,这保证了分权能够得以很好地进行。

(三)管理民主化

管理民主化就是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在管理中给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发言权,充分考虑广大员工的意见与建设,使员工觉得企业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而不是由领导者或管理者、独裁者决定,员工只能完全被动地接受命令。管理民主化可以使员工的权利受到尊重,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使企业的决策过程更科学、更全面。

(四)管理自主化

自主管理是指员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理自己”。管理自主化在承认并尊重员工自主性的基础上,给员工充分的信任,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也为员工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从而也使企业保持活力。自主化是管理的高境界。

二、制度化管理及其特征

制度化管理是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协作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制度化管理是与机器大生产共生共产的,它的出现是管理理论的一大进步。它的主要特征是:

(一)在劳动分工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

(二)按照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中组织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

(三)明确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能力的要求,根据技术资格挑选组织成员。

(四)管理人员根据法律制度由赋予的权力而处于拥有权力的地位,原则上所有人都服从制度规定,不是服从于个人。

(五)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

(六)管理者的职务是他的职业,他有固定报酬,有按才干晋升的机会,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

三、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区别

(一)制度化管理是“刚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强调纪律,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管理对象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动的人格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主要以人的心理、行为、形象等诸方面去实施,具有情感性、亲和力和人文色彩。

(二)制度化管理是基础,人性化管理是灵魂

制度化管理是管理的基础,是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手段。制度化管理要求管理者通过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将整个管理目标层层分解,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表可比,保障管理的有序和有效,从而提高工作的有效性。管理不仅是一种约束限制,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促进人的发展。人性化管理是管理的灵魂,是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发扬“以人为本”的管理精神,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管理对象的内在潜能和创造力。因此,人性化管理必须建立在对被管理者工作特点、心理特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四、管理活动是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紧密结合

正确的管理方法就是在制度化和人性化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链接点并加以整合,实现“软硬”两种管理并用。人性化管理必须与理性化管理结合起来才是最有效的管理。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把握两点:

(一)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

制度化是管理中的“刚性”成分,如果没有“刚性”作为前提和保障,那么人性化管理就可能演变成人情化管理。我们在倡导人性化管理的同时,要积极推行制度化管理。首先,制度化管理推出一种严格、守时的职业精神。其次,人性化管理不应当在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下去奢谈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否则就会出现职工愿意享受企业主人翁的一切权利,却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承担自己的岗位责任,以至于企业只有主人,而没有公仆的结果,也就演变成了人情化管理。如果人情化管理在企业中滋生蔓延下去,势必导致员工懒惰拖沓、人浮于事、得过且过的局面。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在意识到人性化管理重要性的同时,决不能重人性而忽视科学化。尤其在中国这个有着注重血缘、亲情和人情传统的社会中,如果不用科学理性的尺度去丈量企业的行为,企业管理难免会缺少公正、公平的准则,员工就不会受到平等的对待,企业行为也就无疑会流于非理性化。一个任人唯亲的企业,一个内部制度执行起来因人而异的企业,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又从何谈起呢?

(二)人性化管理是制度化管理的补充

如果说制度化管理体现了“刚性”成分,那么人性化则体现了“柔性”成分,刚柔相济才能将管理活动使之更高效、更务实。笔者从管理实践中体悟到,管理活动只讲刚性,不讲柔性,则会变得僵化、生硬、不务实、不知变通。只要将制度化这个底线牢牢把握住,人性化管理将使管理活动变得一种艺术。上面已经提及,中国社会重视情感,只要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给予人足够的尊重和理解,管理活动将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赵广华:《人性化管理的实施构架》.经济经纬.2002 (3) , P96.

[2]杨力:《企业管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3]张滨生:《论管理的人性化趋势》.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

[4]苏东水:《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 篇7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代企业;财务规划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他们承担经济责任。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是以适应市场竞争、满足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对会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观念和技术来处理企业个体的历史或预测性的经济资料,已达到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的目的。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层次和水平都还不高。大多数的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现在一般的企业均运用了责任会计,但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都知之甚少,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营管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归纳为:

(一) 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范围不广泛迄今为止, 管理会计只是在我国部分地区、少数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对管理会计知之甚少,因而使得管理会计的应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二)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程度不深入从目前情况来看, 虽然管理会计在一部分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但仅就这部分企业来讲,他们也仅仅是初步参考应用了部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还有很多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非常有益的管理会计方法并未得到应用,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不完整尽管管理会计的部分理论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但它们基本上还是处于零星分散状态,彼此缺乏有机的、紧密的联系,尚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三、提升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要处理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财务会计通过信息系统将财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于社会各相关方面;管理会计通过信息系统所产生的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在企业经营决策与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直接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新理论、新方法,还要总结完善我国以往行之有效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的相关经验和方法。

(二)加强管理会计增强理论实用性,推进决策科学化:1.开展案例研究,完善理论体系。由于一些管理会计理论的假设条件与现实不符,或者是将其付诸实践花费太大,管理会计研究人员亟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尽快建立全国性的管理会计职管理组织是开展案例研究,完善会计管理体系的当务之急。2.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管理会计应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管理会计的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模型得以应用。目前,我国企业应用最多的是会计核算系统,而管理会计系统应用不足,难以发挥管理会计进行会计分析、财务规划和预测决策、企业经营活动与效益评估、内部责任会计的作用。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得有关企业情况的信息。同时,管理者依靠量化数据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高了高层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减少企业经营风险。3.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发展战略管理会计,要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材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将应用性较强的作业成本法等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突出管理会计的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加紧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转移到战略总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上;使业绩评价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将物力资本向知识资本转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识资本,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知识资本结合起来。4.加强管理会计教育。理论界要针对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经济院校不仅要把管理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设置在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还要在其他相关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力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理论。只有让企业领导对于管理会计具备一定的基本认识,使其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未来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在今后的工作共关注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真正地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企业的自身实践。

四、结语

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实务界与理论界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合适的宏观环境条件提供支持。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雨《企业应重视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 《江苏财会》 1998年第9期

[2] 朱连生《管理会计》科学出版社2004年

[3]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2007年

[4] 孙维霞 郑德亮 刍议 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对策

(作者单位: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 篇8

随机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

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民营企业中的独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独裁式管理作为一种随机化管理,就是因为有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很独裁。他说了算,他随时可以任意改变任何规章制度,他的话就是原则和规则,因而这种管理属于随机性的管理。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行政干预,即政府机构可以任意干预一个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最后导致企业的管理非常的随意化。可见,这种管理模式要么是表现为民营企业中的独裁管理,要么是表现为国有企业体制中政府对企业的过度性行政干预。现在好多民营企业的垮台,就是因为这种随机化管理模式的推行而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创业者的话说错了,别人也无法发言矫正,甚至创业者的决策做错了,别人也无法更改,最后只能是企业完蛋。制度化管理模式

所谓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当然,这种规则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是责权利对称的。因此,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牵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如果不适当地“软化”一下也不好办,终究被管理的主要对象还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人是有各种各样的思维的,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完全讲制度化管理也不行。适当地吸收一点其他管理模式的那些优点,综合成一种带有混合性的企业管理模式。这样做可能会更好一点。这恐怕是中国这十几年来在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方面,大家所得出的共识性的结论。

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 篇9

管理思想理念作为当前公路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引导性思路,往往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不断强化对公路管理理念的重视,才能使后续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促使公路工程能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顺利完成。通常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优化。无论是从施工企业还是工程自身角度来说,领导机构始终处于带头位置,对公路工程管理有效性有着直接影响,一旦领导层管理理念得到强化,对于公路工程实施效率和质量水平的提高无疑也是有着积极影响的。②基于公路工程工作人员角度,相关部门应大力培养工作人员创新性思想,便于为公路工程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价值,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定期组织针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其在公路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能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2.2不断创新公路质量工程管理模式

公路工程现场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提出创新型公路工程现场管理模式就具有一定必要性,具体可将其分为工程进度和质量两点,使公路工程实现最佳管理成效。基于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进度情况来说,其中包含了众多步骤,如材料节约、物品归纳及表面清理等,不断加大自身对公路工程各项工序管理力度,切实增强工程管理有效性,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管理质量水平,确保施工进度得以顺利完成。除此之外,还需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水平,促使公路工程建筑行业可取得突出性进展。公路工程质量保障监督体系构建也相对重要,不仅需具备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制度,还要建立完善奖惩制度,对工作人员行驶自身权利起到监督性作用,而对于一些质量水平较差的公路工程项目来说,管理人员需提出针对性方案,便于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深入了解设计人员设计意图,确保公路工程能够高质量完成。并且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后,各部门之间需充分保证分工合理性,严格按照计划实现公路工程质量目标,建立相应责任制度可对相关部门及个人开展严格化监督,这样一来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也能落实追究到个人身上,从而极大提升公路工程质量水平,为人们出行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2.3针对公路工程进度创新管理模式

公路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需具备相对科学完善的进度表,可有效规范公路工程中各项工作,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然而因公路工程开展期间极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要灵活运用公路工程进度管理模式,合理利用进度表,结合工作程序实施公路工程管理,促使公路工程进度管理能够取得最佳成效。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注重公路工程编制的管理情况,将其看作是管理模式创新主要内容之一,从而可为公路工程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于一些明显滞后的工程项目,必须加强人力和财力资源投入,确保施工工序安排合理恰当,从而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

2.4工艺管理和安全管理

所谓工艺管理就是指针对公路工程整个施工流程展开的管理工作,科学有效的流程管理无论是对施工效率还是施工质量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效果。在工艺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工艺水平,定期开展专业化工艺培训教育,使其能够快速掌握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将其合理应用到公路工程之中,推动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②严格贯彻落实标准化工艺规范,在公路工程具体施工前做好相应规划安排,参考相关标准制定完善工艺流程,便于为施工人员实际操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一旦发现工艺流程中存在某种问题便要立即做出调整改进,或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直至等到检查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改进。安全管理也是公路工程管理应重点关注的话题,为进一步保证安全管理,就应适当加强安全管理力度,保证公路工程各道工序都能顺利执行,总结归纳以下几点展开详细阐述:①制定合理恰当的安全管理目标,严格按照此目标要求落实每一项工作,确保安全管理意识能够深入贯彻到公路工程之中,构建形成较为规范的安全管理部门,定期针对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做出改进,避免对公路工程后期环节产生不利影响。②定期针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帮助安全管理人员树立良好安全思想观念,不断规范约束工作人员行为技术,积极将一些法律法规融入到专业培训之中,不断加大有关安全方面宣传工作。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公路工程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管理理念创新还是管理行为创新无疑都十分重要,再加上公路工程普遍具有复杂性特点,涉及众多方面内容,如技术、工艺、安全及质量等,为充分确保上述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进一步创新完善管理理念,基于当前公路工程管理现状提出科学化管理模式,借此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促使我国公路工程整体质量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不断探索实践过程中取得更好发展前景,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公路工程管理现状问题及完善方法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

[2]王荣利.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现代营销,2015(3).

[3]董洋.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J].装饰装修天地,2017(10).

[4]和桥康.浅谈云南山区公路工程设备的科学化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4(9):252-253.

[5]唐凤琴.分析公路工程作业质量管理详细方法[J].低碳世界,2017(10):178-179.

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 篇10

【关键词】企业制度;方法途径;探究

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中保证职工群众当家做主的本质表现。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五部分”,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标题,进一步高扬起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并且进一步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一、深刻领会国企职工民主管理在现实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

(1)职工民主管理能够更好地定位国企的“主人”地位。国企的许多问题都与“主人”缺位有关。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其它改革措施很难充分发挥作用。然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仅靠实行公司制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还是不够的,构建国有企业的“主人”离不开职工民主管理。在现实中,国企的各级管理者很难做到时时处处从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考虑、解决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破产倒闭、职工下岗失业,企业职工开始认识到,企业经营好坏将影响到个人的终生,企业效益和自己息息相关。(2)国企职工民主管理能够充分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目前企业职工工作态度消极、工作行为怠惰的问题较突出。有人就工作态度问题在企业青年工人中进行调查,76.7%的青年工人表示自己对工作并没有投入最大的能力和精力,而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企业中一心一意干工作的人不到30%,有43.6%的青年工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等、靠、混”的心理,要么就是不多干也不少干,要么就是推诿扯皮,出工不出力。由此可见,要想消除低效率状态,完全激发出职工的潜能,仅仅依靠工资刺激和严格制度是不行的,必须要了解和满足职工的多种需求,给予职工一定的参与权力,使他们能以合法的身份、明确的途径、有保障的权力参与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来,这既有利于职工关心企业、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也有利于提高职工工作热情、发挥其内在创造性和积极性。(3)国企职工民主管理能够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制衡力量。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变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国企管理更将面临着新的课题。按照目前的做法,继续把国企的资源处置权不加制约地悉数交给某一个经营者,企业的前景将很令人担心,职工也不满意。从近年来在国企改制中不断出现的职工集体上访,以及“穷庙富方丈”等现象,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这种管理方式所隐含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国企改革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二、当前实现国企职工民主管理的载体和现状

(1)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根据职代会民主管理的要求,要定期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事宜。但职代会目前存在越来越形式化的危险,如有的企业职代会每年召开一次,而且与本企业工作会合并召开,开会时间有逐年缩短的趋势,职工代表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对企业的重要事项进行讨论。企业职代会各专门委员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2)职工民主监督职能作用弱化。职代会中关于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走样。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会更加促进单位内部干群关系的团结稳定,使领导干部接受群众的监督,使员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但是,民主评议目前一般仅限于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没有进一步延伸到各个基层单位的领导评议。(3)厂务公开内容的公开度不够。对企业的具体运作情况,一般职工是没有机会涉及的,主要是通过厂务公开等形式,对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事项有所了解并发表意见。但在实际运作中,厂务公开的形式与内容不平衡,一些单位仍停留在通过职代会公开上,对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公开不够重视,公开途径偏窄,职工了解厂情不多。并且公开的内容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没有真正把职工普遍关心的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公开,有的只公开事情结果和相关数字,不公开过程,让职工难以真正了解真实情况。(4)职工民主诉求渠道不畅。据对多家企业网上调查后发现,2001年前后,多数国企均在局域网上设立了职工论坛,当时职工在本单位局域网上发表意见和建议非常踊跃,明智的企业领导人在职工论坛中了解职工的意愿,回答、解释职工的疑虑,鼓舞了职工的干劲。但是到2003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在本单位局域网上设立职工论坛栏目的逐年减少,到目前基本全部消失了,这样职工唯一的一个不用面对面发表意见的诉求渠道被彻底堵死。(5)民主管理运作机制未能充分体现出民主的意愿。作为职代会、工会的负责人,一般由党委、行政直接任命,即使召开会议选举,那一般也只是走走过场,很少由基层“海选”产生符合全体职工意愿的领头人。由于在职代会、工会负责人的选举、任命、管理方面,未能充分体现出民主意愿,这样这些“领导”在带领职工进行民主事务时,自然大打折扣。另外,在民主管理运行机制方面,一般职工知之不多,具体办事机构也有意或无意应付敷衍,最终空有其名,徒有其表。

三、健全完善国企职工民主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1)大力提高企业领导干部对企业民主管理重要性的认

识。企业开展民主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制度,是动员、组织职工群众全员参与企业管理,进行民主监督的基本和主要形式,它对于激发职工企业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创造性,永保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开展企业民主管理,也是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所要求的,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2)大力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群众观念的教育。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建立,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也强化了权力和利益观念。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个别领导的群众观念逐步淡化,工作中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职工的意见、建议听不进,职工反映的的问题看不见,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己放在群众的对立面,造成上下气息不畅、干群关系紧张,职工怨气较大,这些无不影响群众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企业职工思想情绪的稳定、影响着企业的民主管理。在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开放的今天,相信群众、发动群众,落实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不仅是巩固发展改革开放成果的需要,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需要。(3)大力加强对职工代表的培训和管理。我们要充分认识对职工代表培训的重要性,要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巩固党执政基础来认识、看待这一问题,其中要重点加强职工代表对履行责任意识和履行职责能力的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和掌握《工会法》、《公司法》、《经济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和内容,增强法制观念,正确掌握和运用与企业民主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组织他们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一般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民主管理更具有针对性、直接性、实效性。代表们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政策规定,议政才能议出道理来,参政才能参到点子上。同时,为促进职工代表的履行职责,应建立代表竞选制、述职制、淘汰制,把那些代表全体职工利益、有大局观、热心为职工办事、敢于站出来说话的职工选举到职工代表队伍中去,通过他们来发挥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4)规范职代会运作方式。对一些涉及到职工重大利益的事项,如住房分配,收入分配,职工劳保福利等事项,需表决通过的,应将举手表决改为无记名投票表决,避免职工代表因表决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表决真正体现代表们的意愿。对行政工作报告、企业年度计划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在职代大会召开前7天至10天印发到每一名职工代表手中,让职工代表早点学透精神,能够更充分地发表意见或建议,更好地参政议政。(5)强化厂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厂务公开的质量行不行,效果好不好,能不能得到群众认可,关键在监督。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讲究质量,注重实效,抓住职工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公开。哪些问题最制约企业的发展,哪些问题最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哪些问题最关联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就应该紧紧抓住不放,坚决实行公开。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确保厂务公开不走形式。(6)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平等协商机制。规范、平等协商机制的运行,要做到定期协商与临时协商并举,签订集体合同时的协商与履行集体合同中的协商兼顾。在签订集体合同、进行集体协商当中,工会应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提前考虑下岗职工的转岗培训、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将其纳入集体合同条款当中。在此过程中,要将集体合同与厂务公开有机结合,把平等协商的内容、决议、进行的次数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履行、监督等情况纳入厂务公开中,使广大职工及时了解集体合同工作的进展情况,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同时也要将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具体措施写进集体合同,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7)切实做好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评议工作要在企业党组织和行政的领导下,由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领导小组主持进行,评议小组对职代会负责。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评议的日常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党组织要严格干部制度管理,组织部门和主管职能部门要把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意见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在考察任用干部时要倾听和吸纳工会的建议和职代会评议的意见。国企的领导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评议中要讲真话、讲实话,职工代表在评议时要依据他们德、能、勤、绩的具体表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避免评议走过场。(8)企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纳入到职工的民主管理。坚持把广大职工关心的国企改革和发展方面的重点问题、事关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及企业领导班子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难点问题纳入到职工民主管理之列,使职工群众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形成职工群众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各级工会组织要通过“创建职工之家”活动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让广大职工的权益更加紧密地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做企业的主人,共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9)进一步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突出维护职能,发挥工会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工作方式上,工会要逐步转移到依靠法律手段上来,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参与和推动集体合同的制定,按照《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各项权利,理直气壮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现代化企业网络管理的方法 篇11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方法

一、税收筹划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分析

(一) 税收筹划的理论分析

税收筹划是指在符合税法的条件下, 对企业筹资、经营、投资等各项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达到为企业节约税款的目的。税收筹划完全不同于偷税漏税, 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合法性, 是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进行的。其中筹划代表企业进行的是一种事前控制, 企业要想进行税收筹划就必须事先规划、设计安排。由于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纳税义务常滞后于应税行为, 使得事先筹划成为可能。如果在应纳税额已确定的情况下, 事后进行的少缴税额的行为, 不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的目标是获得税收利益, 减少税收的支付, 因此,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进行整体考虑, 不要只追求某种税款的减少而增加整体税款的短视行为。同时, 企业的税收筹划还要以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展为基础, 不要用税收筹划取得的一点收益取代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可以看出理想的税收筹划应是企业总体收益最多, 并不一定是单纯的纳税最少。

(二) 税收筹划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分析

通过税收筹划的定义可以看出, 收筹划活动就是一种理财活动, 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因此,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就要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 为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贡献力量。因此, 税收筹划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之间是一种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首先, 税收筹划处于财务管理的大环境之中, 就要满足企业财务管理所处环境的各项要求与规定。企业的税收筹划要满足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要求, 包括企业的经营环境、各项法律法规和企业所处的金融环境。企业的税收筹划只要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各项环境要素的约束下才能有效运行。其次,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 要受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约束。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目标, 因此税收筹划也要以此为依据进行筹划。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是通过获得税收筹划的利益为实现企业财务整体目标作出贡献的。税收筹划要以企业财务管理为中心, 当筹划纳税方案自身最优时, 并不一定可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和给社会效益时, 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整体目标受到损失。此时, 筹划纳税要让位于企业财务管理整体目标。最后,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要依据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企业的税收筹划要深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部分, 包括企业的投融资、资金运营管理和企业利润分配。通过企业进行不同时期的财务管理特点, 有针对性的进行筹划, 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做出贡献。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下税收筹划的方法

(一)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下税收筹划方法的分类

在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下, 企业的税收筹划可以依据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 (1) 依据不同的税种进行税收筹划而后整合。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税收筹划时, 要考虑到不同税种的特点依据企业自身具体情况进行筹划。这种方法使得企业有针对性的、条目清晰的、实用性强的进行筹划。由于企业每一生产经营环节都会涉及很多税种, 因此税收筹划要从总体上把握。 (2) 依据企业所处的行业进行税收筹划。企业可以依据投资的不同行业进行筹划, 包括高科技行业、金融行业、建筑行业等等进行筹划。运用这种方法要了解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充分了解行业税收政策用足用好税收优惠。 (3) 依据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税收筹划。依据企业融资、投资、跨国经营等不同的经营活动方式进行的税收筹划。通过利用专业知识、遵循税收筹划的特点, 从财务管理的整体出发, 针对每种生产经营活动比较普遍的行为进行筹划。

(二) 从技术层面看税收筹划方法

企业的税收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从技术层面可以将税收筹划的方法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采用免税的技术方法,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转变企业的经营角色, 由纳税人变为免税人, 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 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的手段。 (2) 采用减少的技术方法, 通过国家税法的优惠、鼓励条件, 减少应纳税收而直接节税的技术。 (3) 利用税率差异的技术方法, 通过税法在不同的地区、国家、行业和企业类型间采取的税率差异进行的税收筹划方法。 (4) 采用适时对象分割的方法, 通过将财产在两个或多个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割来减少超额累计税率的方法, 达到减少绝对税款额的目的。 (5) 采用抵免的技术方法, 通过合法的手段将扣除额、宽免额、冲抵额等尽量增加的方法, 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6) 采用延期纳税的技术方法, 通过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和资金的机会成本, 进行延期缴纳税款, 获取收益的方法。 (7) 应用退税政策的技术方法, 通过利用税法规定的各项有关退还纳税人已纳税款的政策获取税收节约的方法。

(三) 从税收构成上看税收筹划方法

企业税收的多少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包括税基、税率和纳税时间。通过对税收的结构分析, 可以找出税收筹划的突破点。首先, 分析通过税基的控制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税基的筹划包括对收入和支出的筹划, 通过使收入总额最小化和使税前可以列支的成本项目金额最大化降低税基。减少应纳税的收入总额的方法有选择合适的对外投资方式, 包括股票、债券等免所得税方式。扩大可以在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的主要方法有成本费用法、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盈亏互补和优惠退税等方面进行筹划。其次, 企业通过利用税率的变化进行税收筹划。包括税率的地区性差异和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例如企业的营业收入刚好在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的左右时, 应该通过收入的延迟确认来实现筹划, 使其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最后, 对纳税时间的筹划, 企业可以通过递延纳税的方法获取很多的利益。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时间的推移相当于给企业获取一笔无息贷款。企业可以利用这笔资金进行投资, 一方面可以获取收益, 另一方面达到相对节约税收的目的。

(四) 从财务管理内容看税收筹划方法

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综合管理企业的经营收入和支出的职能。因此, 在税收筹划时采用的方法就要围绕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进行。此时, 采用的税收筹划方法有: (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正确计算和提取折旧, 不但有利于计算产品成本, 而且保证了固定资产在生产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很多种, 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比如说盈利的企业可以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合法等方法来节约税款。亏损和享受优惠的企业可以选择直线法、工作量法等进行节约税款。 (2)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存货成本对企业利润及所得税缴纳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计价方法会有不同的销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例如在物价下降时, 选择先进先出可以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物价上下波动时, 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可使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较为均衡。 (3) 坏账损失处理办法的选择。不同的坏账损失处理方法对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如备抵法可以增加其当期税前扣除项目, 能更好的达到减轻纳税人的所得税负担的目的。 (4) 合理分摊企业成本费用, 利用成本费用的充分列支是减轻企业税负的有效手段。在税率和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在遵守财务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的前提下, 将企业发生的准予扣除的项目予以充分列支, 减少企业的纳税基础, 达到节税的目的。 (5) 企业收入的控制。通过对收入合理控制来实现节税的目的, 主要方法有:利用公允的会计方法或准则设定收入时点包括对取得货款时间、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进行的适当控制;利用税收优惠, 控制所得实现时间, 把利润提前放入减免税期, 亏损放入无优惠期;通过把收入控制至一定范围, 避免税费的急剧增加。

参考文献

【1】岳荣生《对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法的思考——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财政监督2008 (2)

【2】阳德盛《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税收筹划方法的变革》商业会计2008 (12)

【3】魏婉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科技资讯2008 (13)

【4】王晓波《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方法分析》才智2008 (4)

上一篇:基金合作协议范本下一篇:2019年廉政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