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产业的政策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字文化产业的政策(精选8篇)

数字文化产业的政策 篇1

一、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策

2002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以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一年中伦敦的境内外游客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花费超过了60亿英镑。在20世界80年代,因为政府的产业政策成效不彰,英国的文化等众多产业的发展陷入困局。工党再执政后,对经济发展动力、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力量重新评估。工党认识到美国等国家因为重视知识产权,鼓励文化投资而获利良多,经验证明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政府认为文化政策应该普及全民,而不再只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精英艺术,推广创意产业是拯救英国经济困境的有效方法。

英国政府提出了以下政策思路:首先,设立了创意产业专门工作组(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具体规划和协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次,规划创意产业蓝图,倡导创意产业的概念,发掘文化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力;再次,建议各地政府与民间通力合作,以伙伴关系来推动创意产业。英国的创意产业企业并不希望政府干预太多,只希望协助建立优质健康的环境,帮助产业未来的发展,文化媒体体育部为政府的统筹部门,扮演的是为创意产业催生的角色。针对创意产业当时所面临的诸如缺乏支持的网络、缺乏经营忠告、缺乏良好的策略、教育机会有限等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诸如创意投资的财务支持、智慧财产权的保护、促进输出、教育和训练等补救对策,促使了软件开发、出版、广告、电影和电视,艺术和设计,以及表演艺术等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

二、韩国政府推动创意产业的方法和政策措施

在亚洲,韩国是较早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国家。早在1990年,韩国政府就设立了“文化产业局”,负责出版等相关事务,后经政府内部整并,文化创意、观光事务等合并成立了“文化观光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促使韩国政府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并纳入政府主持发展计划。韩国1998年文化经费只占国家总预算之0.62%;1998年后逐年增加,到了2002年文化预算达到政府总预算之

1.09%。

韩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走过了立法和机构创新之路。1999年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成立“文化产业基金”,为新创文化企业提供贷款。设立“文化产业局”,下设文化产业政策、新闻出版、广播及广告政策、电影录像带、多媒体、文化内容推广等六个部门,分别执掌各项文化创意产业事务,包括政策面的研究、对厂商的辅导经营、营销推广、人才培育、行政事务的协调统合、补助/赞助、奖励等。“文化产业局”附设十二个附属机构,韩国广播公司、出版伦理委员会、电影委员会、电影图书馆、媒体仲裁委员会、韩国广播院、国际广播基金会、媒体中心、媒体基金会、游戏产业发展基金会、工艺发展基金会、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等,以辅导监督管理各项产业。“文化产业振兴院”协助将创意文化内容衍生成文化产品的一个辅助机制,其界定的产业项目有:动画、音乐、卡通、电玩等,以提供设备租借、投资、技术教育训练、协助发展国际营销策略、进行产业中长期计划的研究、并与其它单位发展策略联盟的伙伴关系。

韩国振兴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政策措施有:(1)提供设备支持技术。政府提供设备给业者,只收取低廉的使用费,提高民间业者的研发能力,提高文化创意成为产业的可能性。如:韩国文化观光部是游戏事业的主管单位,1999年成立游戏推广中心,提供游戏产业所需的一切援助。(2)投入公共硬件基础。宽带是韩国政府主力发展的策略型产业,早于1993年即开放固网宽带硬件系统的架设,使得软件内容的开发可以很快的占有市场,得到广大商机。

(3)提供资金。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基金”,提供新创文化企业贷款,使得中小企业也能贷到资金,开始文化创意的研发生产。(4)立法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1999年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明确协助文化、娱乐、内容产业,并设立奖励措施吸引民间业者的投入。(5)设立一系列的产业振兴院:1998年成立游戏产业振兴中心(壮大游戏软件产业),IT业振兴院(壮大数字内容与软件),2001年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扶持动画、音乐、卡通),有七十多位员工,上百亿韩元的年预算。(6)充足的政府经费协助厂商。政府以充足的经费全力辅佐补助,从人才培育、研发、到生产后的国际营销推广等各个环节,如全额补助翻译与制作费,使文化产品国际化。(7)推动手法周延细腻。政府辅助创意厂商的发展,采取许

多有创意且细腻的作法,如运用国防替代役补救软件人才短缺的问题、补助厂商海外参展、播放广告等手法。

三、新加坡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新加坡的文化创意产业包括音乐、剧院、书籍出版、视觉艺术、电影/影带、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建筑/设计、玩具/主题乐园等,以及与之相关产业及服务业。新加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是:

自我定位:艺术本质有向上提升生活的影响力:以艺术本质对人的影响为出发,来思考艺术与社会、城市的交互关系。政府补助的角度:政府积极地投入艺文硬件设施的建设,建立一个平台来激励艺术创作与发表。

策略:新加坡提出成为世界一流城市的愿景,以文艺来复兴一个城市,为了达到这个理想,政府提出许多策略:透过艺术教育来培养艺文的欣赏人口:为了加强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影响力,每年额外提供40万坡币的补助,扩充艺术教育委员会对中小学及学院推广艺术教育的监督;强化艺文组织的经营管理能力;发觉培养具艺术天分的人才;投入艺文硬件设施;国际交流;挹注艺文经费,建立文化活动的亚洲知名度。

新加坡政府思考如何使新加坡成为“国际艺术活动的举办中心”,并透过下列方法达成目标:对于到新加坡演出的国际表演艺术家以及经办艺文活动的经纪公司,给予税法优惠;连续三年共投入50万经费研究国际表演艺术市场-以亚洲为主,让表演艺术团体找到表演的舞台,如:艺术节的策划者、经纪人;以国际展演中心来定位新加坡,做为世界一流展览或表演艺术中心。

现状问题的检讨和调整。根据新加坡(Advisory Council)咨询委员会环顾新加坡的文化发展所面对的诸多议题所做的评估:缺乏基金、缺乏知识、缺乏专业人才、倡导不足、文化设施不足、缺乏教育机会、对文化资产议题的认识不足。通过四方面努力来改善现状:改善组织、改善教育系统、改善文化设施、致力于艺文的推展。

社会资源利用。新加坡的文化创意发展资源来源于全社会,如艺文基金来源有政府、民间和赛马赌金。以1999年为例,彩金收益拨出580万作为艺文经费,其中有60%做为艺文赞助

数字文化产业的政策 篇2

广播电视数字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坚持正确方向, 确保文化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 为加快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 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制定以下政策。

一、明确发展目标

(一) 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 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三网融合”, 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 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传输与接入、用户服务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二)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由模拟向数字化整体转换。2008年, 通过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向世界播出北京奥运会节目;2010年, 东部和中部地区县级以上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2015年, 基本停止播出模拟信号电视节目。

(三) 实现我国电视工业由模拟向数字的战略转变, 2010年, 数字电视机及相关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500亿元, 出口额达到100亿美元;2015年, 力争使我国数字电视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和关键件开发和生产基地, 实现由电视生产大国向数字电视产业强国的转变。

二、优化投融资环境

(四) 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负责组织实施数字电视专项工程, 积极支持数字电视标准开发、关键产品产业化以及基础平台建设等重要项目。

(五) 积极支持数字电视相关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新股等方式筹集资金, 增加对数字电视产业的投入。

(六) 鼓励金融机构在科学、审慎、风险可控的原则下, 积极支持数字电视网络和基础平台建设, 进一步为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七) 国家投资的数字电视示范网建设, 其有关工程建设和系统集成优先由国内企业承担, 在同等性能价格比条件下优先采用国产设备和产品。

三、加强税收优惠支持

(八) 对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范围内的数字电视领域投资项目, 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和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 (含软件) 及配套件、备件, 除列入《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的商品外, 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九) 2010年年底前, 广播电视运营服务企业收取的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 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并报财政部、税务总局批准, 免征营业税, 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

四、推动技术进步

(十)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联合的数字电视技术创新体制, 鼓励企业联合开发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技术和产品发展。加强数字电视标准化工作,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

(十一) 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 在现有科研院所和企业基础上组建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加强数字电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国家有关科技计划和基金重点支持数字电视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

(十二) 积极发展地面数字电视, 加强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 大力推进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升级改造, 满足数字电视发展的需要。

(十三) 鼓励境外有关研发机构和企业来华设立数字电视技术开发中心, 并与国内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数字电视关键技术领域的合作。

(十四) 有线数字电视接收终端 (包括机顶盒和一体机) 实行机卡分离技术体制 (即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与条件接收模块完全分离) 。从2008年起, 有线数字电视运营机构应按照机卡分离的技术体制开展数字电视业务, 在境内销售的具备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接收功能的数字电视机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十五) 数字电视传输等重要的国家标准应经适当规模试验验证。发展改革委、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应组织建设数字电视试验区, 为试验、推广数字电视传输等重要的国家标准和机卡分离等重大技术提供条件。

(十六)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有效利用数字电视广播业务所需无线电频谱资源和卫星轨位资源, 保障数字电视广播业务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市场培育和监管

(十七) 转变广播电视运营方式, 推进实施网台分离, 形成适应数字化发展需要的广播电视运营机制。

(十八) 积极推进电视节目制作数字化, 进一步加强公益性电视服务, 鼓励为用户提供专业化节目, 充分发挥数字电视的信息服务功能。

(十九) 加强业务监管, 规范市场秩序, 确保信息安全, 维护用户权益。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要按照职责分工, 组织制定并监督执行相应的制度、标准和规范。广电总局要加强对数字电视节目制作、集成、播出等环节的监管, 确保数字电视内容导向正确和播出安全。

(二十) 为确保数字电视系统安全, 鼓励采用以国内技术为主体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已采用国外接收系统的应与国内产品同密。

(二十一) 完善数字电视价格形成机制。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实行政府定价, 增值业务服务费和数字电视付费节目收视费根据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或由有线电视运营机构自行确定, 具体价格管理办法另行制订。

六、推进“三网融合”

(二十二) 有关部门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促进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

(二十三) 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前提下, 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融资政策的前提下, 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

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二十四) 有关执法机关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惩处数字电视设备制造、技术开发和应用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二十五)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业在制订产品标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数字电视技术标准专利拥有人、软件著作权拥有人、设备制造商、内容服务商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知识产权许可机制。

中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演变 篇3

一、中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含义与基本特点

从学理上讲,产业政策属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而言,“产业政策是对于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目标的设想,同时规定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实现这些设想的政策措施”。① 狭义而言,产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鼓励或限制某一特定产业发展而采取的政策的总和。② 关于产业政策,在国内外理论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在市场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产业政策是政府替代市场而发挥的阶段性作用,且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发育完善而调整变化,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不仅阐释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特定的重要作用,更揭示出了产业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和具体的条件背景下需要运用不同的政策思路作出调整,这就为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中具有某种或某些内外基本逻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支撑。

所谓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主要是指国家权威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的旨在鼓励、规范、扶持文化及传媒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这里需要厘清三个问题:其一,我国的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不仅涉及到国家文化及传媒产业总体性政策、全国性文化及传媒产业子类政策,也包括文化及传媒产业地方性政策和文化及传媒产业相关的第三产业、服务业等政策,既涵盖文化及传媒产业核心层,又囊括了文化及传媒产业的外围层和衍生层。可见,我国的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是一个复杂的政策体系;其二,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和层次性,不仅体现在政府层面,还体现在执政党和立法机关等层面,特别是执政党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其三,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手段形式多样,工具性较强。根据政策作用途径和特点的不同,可将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手段归结为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三种。总之,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除具有产业政策一般性特征外,还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复杂性、地域性等特点。

二、中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

实际上,早在建国初期,私营文化及传媒机构的短暂存在以及公营传媒单位的企业化经营探索也具有一定的产业属性。

为缓解政府财政支出的沉重压力,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即在北京召开全国报纸经理会议研究对策,决定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方针。中共中央在批转这次会议的通知中,要求“条件好的公营报纸争取自给”,“多登有益广告”、“废除予取予求的单纯报销制”。1950年,中宣部发布了《关于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情况通报》,肯定了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成效,明确指出,报纸的“企业化经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可以实现的”。③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后,当年10月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一整套改革电影体制的具体方案,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组成立了上海电影制片公司,下设海燕、天马、江南三个故事片厂;长影与北影试行以导演为中心、自由组合、自选剧本、自负盈亏的创作集体,然而计划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内最终确立以及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扩大化,这场探索迅速夭折。但这些文化及传媒业经济政策的初步探索,为以后产业化阶段的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制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真正的文化及传媒的产业化阶段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开始的,因此,我国的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也是从那时起步的。截至目前,我国出台的文化及传媒产业全国性和地方性政策文件与具体措施数以千计。从整个实践过程考察,其政策的演变是有序的,并遵循了一些基本逻辑。在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从计划性管制调控演变至体制与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的新政策组合、从松散粗乱的行业政策演变至体系完善的产业政策、从区域与城乡产业隔离演变至产业联动的政策,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从“全面封闭”到“逐渐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与市场二元推动型”的发展转变。大体而言,其演变历程可以分为文化及传媒市场政策酝酿期的文化政策制定、文化及传媒市场全面推进期的政策制定、文化产业合法性建构时期的文化及传媒政策制定、文化产业合法化发展时期的文化及传媒政策制定、文化及传媒产业纵深发展时期的政策制定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文化及传媒市场酝酿期的政策制定

第一阶段的大体时间是1978年至1987年。在这十年中,改革开放虽然使文化及传媒事业出现了复苏和空前繁荣,但文化及传媒的市场化步伐还未大幅迈开,文化和传媒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虽初步显现,但文化及传媒单位中计划经济色彩仍旧浓厚,国家仅出台少数政策放松了对文化及传媒外围行业的限制,政策的基本取向体现为计划和管制。

改革开放初期,文化及传媒事业的大多数领域都严格控制在党的宣传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手中,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文化及传媒生产还属事业范畴,还没有赋予“产业”地位,广义的文化及传媒产业实际上也没有出现,只是与意识形态关系不密切的部分行业出现了产业化、市场化的趋势,这些行业包括大众娱乐业、广告业、文化制造业等。既然文化及传媒生产的主要部门还没有产业化,也就没有所谓的“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然而,1979年11月中宣部发出《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台刊登和播放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允许刊播外国商品广告,这是新中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对广告工作做出明确指示的文件。1980年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局长会议认为:“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很多,严重地影响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提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会议明确提出:“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随后,一些体制内的演出团体开始展开经营活动,文化娱乐场所和广告公司大量出现,但政府却一度严令取缔营业性舞会和公共场所自发舞会,禁止收购、出售、转录进口录音带、唱片,禁止营业性录像放映。为了加强对这些文化单位的管理,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关于改进舞会管理问题的通知》《广告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当然这同时也为开启文化及传媒市场起到了铺垫作用。

2.第二阶段:文化及传媒市场全面推进期的政策制定

第二阶段的大体时间是1988年至1998年。这一阶段见证了文化及传媒“市场化”的整体蜕变过程,政策制定着重凸显文化及传媒的经济属性,从确立“文化市场”、推进文化及传媒产业化发展到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进入了初步觉醒期,政策的基本取向体现为引导和培育。

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一里程碑式的文件,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同时明确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地位正式得到承认;同年,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对报社可以开展的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进行规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关于当前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放开图书发行市场。1989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艺术表演团体“双轨制”的具体改革意见,即一轨为国家扶持的少数全民所有制院团,另一轨为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团体。这一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④ 从产业政策角度分析,这一阶段的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强化文化及传媒体制改革,出台众多经济政策。一方面,以总体性政策为主,谋篇布局,推进文化及传媒市场化进程,规划构建文化及传媒市场、文化及传媒经济发展的格局和体系。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文化经济”概念正式提出。1993年6月,中央《关于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将报刊经营列入第三产业,中国报刊业逐步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其后,国务院在1996年推出《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另一方面,从金融、投资、财税等领域,制定并细化文化及传媒产业各个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国家在1993年出台了《国家税务总局、文化部、国家体委关于来我国从事文艺演出及体育表演收入应严格依照税法规定征税的通知》《关于继续对宣传文化单位实施财税优惠政策的规定》之后,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于1994年和1996年出台《关于境外团体或个人在我国从事文艺及体育演出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对电影发行单位的发行不征收营业税的通知》。这些政策为解决文化及传媒单位的实际经济困难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1998年,我国提出在3年内取消包括电视台在内的部分事业单位政府财政拨款,明确要求电视台等事业单位在3年内全部实行自收自支。于是,广播电视事业在优厚的财税减免中被成功地推向完全市场化。

3.第三阶段:文化产业合法性建构时期的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制定

第三阶段的大体时间是1998年至2002年。这一阶段是文化及传媒的产业属性急剧迸发,并在有一定“市场化”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的过程,文化及传媒的外围层行业和衍生层行业开始走向产业集群,形成了文化及传媒“市场化”和“产业化”同时推动、相互促进的局面。这一时期,我国越来越注重建构文化产业的合法性,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基本取向体现为建构和规范。

1998年8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成立并制定工作规则,成为第一次设立的文化产业专门管理机构,这标志着政府确认了文化产业的合法性,并且此后不断提高重视程度。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政策”这一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在此两个月后的同年12月,国务院就推出了《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联合下发《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传媒产业化步伐加快。“文化产业”这一提法和政策在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报告中得到了深化和细化,并进一步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至此,文化产业终于由依附于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和脱离文化事业而完全浮出水面,文化产业的合法性建构取得实质性突破。

与此同时,国家也在推进文化及传媒产业法治建设,规范文化及传媒产业的管理层面。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阶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文化管理部门陆续制定和颁发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或部门规章多达百个,涵盖了舞台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如《著作权法》(2001年修正案)《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规章的出台,直接而有效地规范了文化及传媒产业管理,为文化及传媒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制环境和保障基础。

4.第四阶段:文化产业合法化发展时期的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制定

第四阶段的大体时间是2003年至2008年。加入WTO和十六大开启了文化产业合法化发展的新时期,在文化产业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正式确立和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生产力进一步释放,文化建设活力显著增强的大背景下,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发展进入了由“相对封闭”向“逐渐开放”转变的“快车道”,并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国际化竞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阶段国家在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上更加开拓创新,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重心,结合文化及传媒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利用有利时机全力助推“走出去”战略,内外统筹推动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发展繁荣。政策的基本取向体现为鼓励和扶持。这一阶段,我国的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推动部分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体制改革最紧迫的就是要重塑国有文化市场主体,2005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就文化体制改革做出重大决策,《意见》明确划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范围和界限,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种类型的分类改革有了明确目标和政策依据。《意见》还首次允许转制为企业的文化单位,可以吸收部分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存量改革的深水区。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2006年7月文化部推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就文化及传媒行业改制方案做出具体部署,国有文化及传媒单位的产业化改革愈加深入。

其二,注重吸纳非公有资本发展文化产业及传媒业。继2005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国务院又公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使得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及传媒产业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现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同年7月6日,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又联合发出《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就外资进入文化及传媒领域做出明确规定。总体而言,在对待国内社会资本和外资上,我国相关政策坚持内外有别原则,一方面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外资进入文化及传媒产业的监管,以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和意识形态安全。

其三,引导和扶持文化产品和服务逐步外向型发展。2003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走出去”战略首次出现在文化产业领域。200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走出去”战略在文化产业领域已经基本成型。⑤ 2006年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我国文化的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文化部、财政部、商务部等相关部委于近年先后配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促进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的通知》《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等,并确定了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要求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国家财政和有关文化部门联合设立了例如“国产音像出口专项资金”、“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资金;文化部还设立了优秀出口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奖励措施。这些举措表明了政府着力扶植、培育外向型文化及传媒企业的决心,增强了文化及传媒企业“走出去”的信心。⑥

其四,积极鼓励新兴文化产业和新媒体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新媒体是未来文化及传媒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为抢占这一战略高地,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即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助推我国动漫产业迅速崛起。同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出台,旨在加强网络著作权保护,激发网络传播文化作品潜能。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明确要求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新媒体。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从政策上为数字电视这一新兴文化产业和新媒体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5.第五阶段:文化及传媒产业纵深发展时期的政策制定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致使全球多数产业遭受巨大冲击,但文化及传媒产业在此背景下却呈现出了反经济周期增长,对引领各国经济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显示出强大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于是,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在刺激经济方案中明确扶持文化及传媒产业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强调要做好八项重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机遇期”和“转型期”中已经确定成为引领我国经济走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成为助推社会转型、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动力,步入了纵深发展时期。可以预见,今后一个阶段的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基本取向将以大力扶持为主,体现为振兴和激励。

国家在此背景下出台的《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措施,是我国利用文化及传媒产业自身特性和运行规律以及“机遇期”和“转型期”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及传媒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具体体现,这些政策措施促使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求,为全球金融危机中文化及传媒产业的“逆势上扬”提供了政策保障。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仍未彻底结束。2009年9月,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国新办就我国文化建设60年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将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并大力发展以网络文化、手机文化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可见,随着文化及传媒产业地位的提高,文化及传媒产业的内容将进一步拓展和细化,新兴衍生行业将大量出现,国家将出台更多激励政策和措施,强调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及传媒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进文化及传媒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产业政策的演变是诸多因素共同、动态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受到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经济体制、政府发展战略、经济环境、政府行为能力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相关产业及产业集群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上文的分析更加清晰地证明了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是“有序的”,因为这种政策演变逻辑符合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和各项体制改革的推动进程,符合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发展规模变化、执政党建设思路演变、民意诉求变迁(包括学者专家建言)以及世界文化及传媒业发展趋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根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中的测算数据,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水平只达到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人均消费潜力远远没有释放出来。中国的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程度也低于相同发达国家约10个百分点,以文化及传媒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远没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今,“大洗牌”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世界文化及传媒产业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经出台,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及传媒产业向纵深发展,在此背景下,更要善于梳理和总结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和有效经验,抓住机遇,以推进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释:

①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485

②汪同三,齐建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7

③保育钩:《报业经营管理三题》[A],《四川省报纸行业经营管理协会报业纵横谈》[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l:9

④韩永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启示》[EB/OL],中国网,2005-02-23

⑤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2005——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分析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6(6):8

⑥蔡尚伟,王理:《内外统筹,全面开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时代》[EB/OL],人民网,2009-04-24

数字文化产业的政策 篇4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及世界性的资源能源匮乏,环境破坏等问题的涌现,许多国家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下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相对滞后,产业秩序混乱,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为应对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中。在此进程中,财税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分析。借鉴国外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经验,结合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实践,提出适合我国文化产处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

第二部分文化产业与财税政策作用机理分析。该部分阐述了文化产业的属性;分析了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作用机理。

第三部分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运行状况。该部分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运行状况,指出了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财政方面,对文化产业投入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税收方面,缺乏完整、连贯的税收体系,税收政策缺乏针对性,税收优惠措施单一,文化企业税负较重。

第四部分国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及经验借鉴。首先,从财政、税收两方面,分别介绍了美国、韩国、日本三个国家的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然后,分析总结可供我国借鉴的基本经验:从法律高度、财税政策角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五部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运行状况,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在财政政策方面,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构建文化产业融资环境。在税收政策方面,要健全文化产业税收体系,增强税收政策的针对性,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文化企业的税收负担。财税政策的综合运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结论可靠,所提建议可行。

在分析财税政策作用机理时,采用了理论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运行状况时,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在深入分析文化产业与财税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由于经验所限,本文本着重要性原则,对文化产业财税政策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研究。如何建立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财税政策体系,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关键词:文化产业,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目录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创新与不足

2 文化产业与财税政策作用机理分析

2.1文化产业及其属性

2.1.1文化产业的界定

2.1.2文化产业的属性

2.2文化产业财税政策作用机理分析

2.2.1财政政策作用机理分析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共) 篇5

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开始于文化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该产业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领域开始有经营性活动,但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形态出现在经济领域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成长阶段(1993年——2002年)、全面扩张阶段(2002年至今).一、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在此期间,政府出台了为数不多的主要是针对发展迅速的文化外围行业的政策,政策基调以管制为主,这一阶段文化还没有赋予“产业”地位。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广州东方宾馆开设了我国第一家音乐茶座,各大城市以歌舞厅为主体的经营性文化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文化市场。娱乐业成为文化产业的先导,从无到有,极大地刺激了社会文化消费的增长。

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广告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正式确认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的产业性质,以营业性舞会和音乐茶座为发端的文化市场日益活跃。

1987年的《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不仅在政府文件中首次出现了文化市场的字眼,而且对众说纷纭的文化市场的范围、管理原则和任务等做了界定,从而结束了文化市场管理无法可循的局面。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政策的概念。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二、成长阶段(1993年——2002年)

国家开始有意识的运用“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基调以规范为主,这一时期我国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文化的产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日趋活跃,出现了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和文化消费场所,各类演艺公司、广告公司等文化企业发展迅猛,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

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全面地提出一整套文化经济政策。1998年,文化部设立了文化产业司,标志着我国政府正式将文化产业纳入政府工作体系。这个时期以国有大型文化单位改革为标志,文化产业化趋势席卷文化领域,不仅非公有经济纷纷进入文化领域,而且一批国有大型文化单位进行了改革和转型,出现了以广州日报为标志的报业集团和以北广传媒为标志的传媒集团以及众多大大小小的文化化传播公司。

2000年国务院叉颁布了《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比较系统地制定了鼓励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两个标志性的文件:

(1)一是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其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二是2001年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总结了近些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当时的认识和思考。《意见》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着重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律体系、市场环境、开放格局五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创新,以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

三、全面扩张阶段(2002年至今)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文化竞争的日益家加剧,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国家集中出台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基调以鼓励为主。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国际文化竞争日益加剧,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得以真正确立。2002年11月,“十六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全面启动、快速发展阶段。国家集中出台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政策基调以鼓励为主。

这一阶段一是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新兴文化产业如互联网发展的政策。二是完善了旨在鼓励非公有制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准入政策。2005年国务院连续推出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为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提供了基本依据。三是出台了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的政策。四是制定了支持文化单位改制的有关经济政策,为文化单位改制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项重要国策:“十六大”报告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正确决策,把文化产业发展定性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党在文化产业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和重大理论创新,不仅区分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而

且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并被确立为一项重要国策。

2003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专门研究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国有包括北京、重庆、广东、深圳、沈阳、西安、丽江在内的9个省市和39个宣传文化单位参加了改革试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为制定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做准备。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确认了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国家开始将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指出切实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扶持力度,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再次突出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2004年3月29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两个文件,正式由国家统计局出台,不仅是首次从统计学意义上对文化产业概念和范围所做的权威界定,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统计列入国民经济的统计框架体系,使原来分属多个部门和领域的文化产业统一了统计口径,为今后全面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科学规划打下基础。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这也是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提法,它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直指事物的本质。

2005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作为“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措施,指明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2006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一系列重大事件凸显出开局之年的新气象。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2003年以来的改革试点进行了全面总结,发出了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的信号。9月13日,我国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明确指出:“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10月11日,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明确提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同年,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的背景下,《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跟进,决定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事业性文艺演出院团转制为企业。

除总体性政策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文化产业部类政策,如《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2005)、《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2010)等。全国31个省市区以及五个计划单列市均出台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大都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一些地区还成立了文化产业协会或促进会。

以上文件,是指导“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环境、发展任务以及战略方针,最终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由此可见,“十一五”将成为改革和发展更加紧密结合的时期,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并轨,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并举,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汇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逐步形成综合发展态势,为更大范围和更为根本性的改革积蓄力量。

一、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把文化产业写进中央文件

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政策”这两个概念,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也标志着我国理论界对文化产业政策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始。

根据《建议》精神,2001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与之相适应,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理论上的突破,体制上的改革,政策上的跟进,必然会促进实践上的飞跃。从此,我国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地位上合法化了,而且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二、党的十六大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了新的高度

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党的报告里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详尽论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精神、发展战略和政策定位,明确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区分,要求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增强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战略层面加以考虑。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短短四年时间里,党中央对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把发展该产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2 年11 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03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对如何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决定》指出:“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认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

三、党的十七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007 年1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党的十七大给我国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其中许多论述既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性,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比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这必将给中国文化产业营造出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也会极大的调动社会各界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为贯彻中央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放到增强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战略层

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篇6

一、制定和发布《*市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明确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二、市政府每年设立4000万元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扶持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和进驻文化产业园区、在我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从事文化产业开发、生产经营、培训和中介活动的企业,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开发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生产单位。主要采取贷款贴患、房租补贴、投资奖励、经济贡献奖励及成果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三、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博物馆和展览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艺术教育与培训、文化艺术中介、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艺末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广播影视技术开发运用、电影院和电影院线、农村电影放映;书报刊分销、音像制品分销、包装装璜印刷品印刷等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等国有文化单位的公司制改建,非公有资本可以控殷;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出版物印剧、可录类光盘生产、只读类光盘复制等文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

四、简化审批程序。属市级或市以下审批事项并需要观场勘验的,在公示期满、听证会通过后,不超过3个工作日审批;对不需要现场勘验的,全部变承诺审批为即办即批。属省级以上审批事项的,市文化行政主营部门代企业办理申办手续,受理申办文件材料后,不超过3个工作日内报省有关审批部门。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时,申办企业提交文件材料齐备后,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须在3个工作日内核发营业执照。

五、设立文化有限公司,允许其注册资本在2年内缴足,首付应不低于注册资本约20%。允许投资人以商标、品脾、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后作价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超过70%。

六、在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严格认定,企业所得税自获利起2年内免征,2年后按15%税率征收。在一定时期内对新办的文化企业:自取得第一笔收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

七、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

八、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撮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九、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亏过营业收入2%的,可在税前据实扣除。

十、各相关行政管理、执法部门不得向文化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切实维护经营者的佥权益,为文化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

数字文化产业的政策 篇7

与模拟信号记录音乐相对应,数字音乐是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和传播的音乐,从单纯的技术角度来讲,数字音乐根据其技术来源可分为三种:一是通过数字采样录音的方式将自然界中的模拟音乐信号进行数字化记录;二是通过模拟-数字转换(简称模数转换)技术将原模拟音乐转成数字音乐;三是通过电子音频设备或电脑等数字设备进行创作而直接形成的数字音乐。(1)本文所说的数字音乐是指音乐行业人士所说的数字音乐,也就是用数字格式存储的,并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来传输的音乐。CD唱片虽然用数字格式存储,但却不能直接用网络来传播。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数字音乐的范畴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从音乐产业的视角来根据产业平台分为在线音乐(通过有线互联网提供,在电脑终端下载或者播放的音乐)和无线音乐(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在手机和其他移动便携终端播放的音乐)两种,它是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与电信融合、与互联网融合及与传媒融合的产物。数字音乐是数字娱乐产业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创意产业之一,它的兴起,为传统唱片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转变方向,并创造出新的业务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一、数字音乐的发展及传播体系结构

数字技术的介入使人们的音乐生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数字音乐成了21世纪以来音乐爱好者们施展音乐才能、表现音乐喜好的最重要的延伸手段。目前,世界上的数字音乐服务网址浩如烟海,有难以计数的数字音乐技术传播源正在面对全球无数台PC终端或手机终端进行音乐的全方位传播。数字技术的便利及快捷性使得数字音乐传播者们不但能够传播古典音乐和传统民间作品,还可以传播原创的大众音乐作品;不但传播音乐作品,还传播音乐的制作(如配器、编曲、即兴伴奏等)和演奏技术;不但传播音乐技术,还能发布各种音乐评论文章、音乐学术论文,进行音乐讨论;不但传播音乐思想,还能传播有关音乐产业的各种新闻,如演唱会的活动、新专辑的发布等……最重要的是,数字技术使得音乐传播者及爱好者可以进行P2P音乐文件共享。这种全方位的音乐传播的实现,都得力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把音乐创作、音乐评论、音乐出版、音乐研究、音乐教育、音乐共享等全部纳入其中。这种数字化的音乐传播方式,使每一个人都成为音乐的制造者,同时又是音乐的享受者。

(一)数字音乐的发展、格式和分类

关于音乐是艺术品还是商品,以及音乐传播方式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一直以来都被西方一大批艺术理论家、哲学家所关注、思考、批判和争论。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层面,一种是常见于西方传统艺术的,侧重于艺术作品的膜拜价值,另一种是常见于西方大众艺术的,侧重于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这部重要的著作中认为,19世纪技术复制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准,它不仅能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从而以其影响使社会开始经受最深刻的变化,而且它还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获得了一席之地。(1)阿多诺(Theodor W.Adorno)在《文化产业》、《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段》等书中对文化产业、流行音乐的批判,实质上是对艺术复制手段、行为和复制时代的全面否定。他认为文化产业是一场虚伪的承诺,是一场骗局,是一幅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假的快乐图画,认为文化产业用虚假的快乐骗走了人们从事更有价值的活动的潜能。(2)这种争论恰恰证明技术的进步改变着艺术存在的方式,体现在音乐文化方面,就是音乐在传播过程中所展现的经济功能、娱乐功能和政治功能等在增强,导致音乐外在形式变化成为理论家、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乐谱传播、唱片传播、影视、广播传播,直到现在的网络传播,而且,技术带来的音乐传播发展并不是取代型,而是叠加型的,正应了麦克卢汉(Marshall Mc Luhan)的预言“未来会出现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覆盖全球的电子新闻地毯”。(3)技术的进步、数字音乐的出现,并没有改变音乐的风格类型,数字音乐与非数字音乐,就其音乐本体来讲没有差异,变化的是音乐外在的存在和传播方式。

数字音乐编码格式多样,有的音频格式还支持多种不同编码,如WAV格式。如果按压缩编码格式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损压缩格式,如APE、TTA、TAK、FLAC、LPAC、Wavpack(WV)等,这种格式的文件压缩比一般为2比1,文件经解压后不会产生声音质量上的损失,也就是压缩前与解压后的数据完全相同。另一种是有损压缩格式,如MP3、WMA、AAC、OGG等,可以有很高的压缩比,例如相同时间长度的音乐文件,用通常的MP3格式参数储存,数据量只有不压缩的CD唱片WAV文件的十分之一,声音质量相对也不错,但已不如CD音质,因此在专业音频领域应用较少。

数字音乐按分发网络不同,可分为在线音乐和无线音乐,前文已经提到过,这里说具体些。在线音乐是通过互联网络直接传输给PC机的,PC机作为在线音乐的客户端,与互联网的接入是通过LAN、ADSL等有线网络或者Wi Fi等无线网络完成的,但由于Wi Fi的传播距离较短,目前习惯上仍被归为“在线”。无线音乐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以及移动增值业务模式传输到移动通信终端,其产品和服务的下载必须经过移动运营商,采用移动音乐模式,与Wi Fi类在线音乐的界限有时不是很清晰。

技术发展使得音乐传播逐渐开始能建立在普通人而不是专门音乐家的基础之上了。只要拥有一台电脑,知道简单的音乐知识,了解基本的音乐技巧,就可以独自在家完成音乐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传受双方可以一起创造和分享音乐、赋予音乐各种意义,二者有时甚至是重叠或“辐合”的状态——“辐合”指在数字音乐的人际传播状态下,两人或更多的人向同一点移动,或一人向其他人靠近,在共同的兴趣或焦点之下结合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再现了以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为媒介的参与者双方创造并分享信息的动态过程。

(二)数字音乐的传播过程与体系

音乐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可以是无国界的,音乐本身具有的特质决定了其从一个社会传播到另一个社会,或者从社会的某一部分传播到另一部分后,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意识和世界观,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变迁。数字音乐的传播体系观念是指在综合的层面上把数字音乐的传播过程当作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数字音乐的传播过程不仅仅受到其内部各环节的制约,也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

数字音乐传播过程与一般物理学意义上的传播过程一样,由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即数字音乐传播者(个人、群体或组织)、数字音乐产品、数字音乐受传者(同样是个人、群体或组织)、媒介(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以及反馈。在传播学研究方面,很多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各种说明,并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对理论加以解释或描述。对于数字音乐来讲,受传者往往也是传播者,体现出一种“循环模式”,(1)传播学著名学者施拉姆与C.E.奥斯古德的循环模式能够说明数字音乐传播的这种互动性:传播双方都可以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由于双方在经济、文化、政治地位、传播资源及传播能力方面的差异,因此应该存在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也就是说,数字音乐的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通过大量复制的音乐信息与受传者相联系,而数字音乐的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分别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并具有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如图1。(2)

数字音乐传播过程的结构是该过程中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形态上的链式结构则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各环节或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另外,许多外部条件都会对数字音乐传播过程本身产生重要影响,单一的过程也不是独立的,会与其他过程相互影响。因此,对数字音乐传播体系结构的考察不仅是微观的,也带有中观和宏观的综合考察成分。

数字音乐传播过程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其结构是多重的。首先,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有各自的活动,即自我传播。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联系,形成人际传播。同时,个体系统又不是孤立的,各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因此就形成了群体传播,而这个群体系统也是在更大的总体社会系统中运行的,并且与经济、文化、政治及意识形态等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也是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系统之一,因此数字音乐传播过程不但受其内部机制制约,还受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数字音乐传播结构中的每个环节,都是这些影响力或者因素的集结点。

如下页图2(3)所示,数字音乐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个传播系统内,影响数字音乐传播者的因素有他们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社会环境、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音乐本身及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的约束力等;影响和制约数字音乐受传者的因素则有受传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受众群体对受众个人的影响、音乐内容的效果、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自音乐本身及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的约束力等;而制约和影响音乐本身及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传播者对音乐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这些选择和加工是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对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的接触选择,这种选择也是受传者基于本身的需求和社会背景所决定的。

因此,数字音乐的体系化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对该体系涉及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数字音乐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关系,如果属于人际传播关系,那么他们都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着音乐社会实践活动,传播音乐是他们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如果属于大众传播关系,那么传播者就是作为组织的企业,而受传者是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的个人。传受双方都有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背景,每一方的传播活动都受到环境或条件的制约。人际传播是“点对点”的传播,大众传播是利用媒介进行的“点对面”的传播,而数字音乐利用数字媒介既可以进行“点对点”传播(如P2P音乐文件共享),也可以作为大众传播工具进行“点对面”的传播。(1)传统的音乐传播行为,以唱片生产为例,是“点对面”的传播,“点”为“面”复制,而“面”却不能参与复制(除了盗版)。然而,数字音乐的传播行为却是一种人的高度、强烈的自主性复制。这种由于数字技术而带来的更为广泛的音乐传播意味着一种爆炸式的复制时代的到来。音乐传播的主体与受众在此有所不同,它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数字音乐传播主体的变化。音乐的创作、表演及推广与以往不同,可以做到简单的大众化普及,音乐爱好者可以运用基于数字技术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及电脑录音设备轻松完成音乐的创作,甚至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动伴奏软件进行创作,通过电脑数字录音将自己或他人的演唱录制下来,然后上传至网站或者运用即时通讯软件、P2P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将自己的音乐发布传播出去,还可以很轻松地转换格式并制作成CD、DVD。数字音乐的到来,对录音棚形成了一种打击,因为人们可以在自己家里就完成创作、录音、编曲和配器等工作,这也体现出了数字音乐时代音乐传播者群体的融合性特征。当然,这并没有完全颠覆唱片时代的社会分工,纯粹的音乐创作者、编曲人及推广者仍然存在,只不过数字时代的音乐传播者群体呈现出一种有机叠加的多元状态。

第二,数字音乐传播受众的变化。在传统的音乐传播过程中,受众处于信息传播过程的下游,实际的话语权被当时的传播主体控制。如今互联网具有的辐射性特点,导致了数字音乐时代的受众数量急剧增长,其地位也与以往不同,在接受音乐的同时还具备了及时反馈并再次传播的可能。数字音乐传播者主体的“把关人”功能的弱化转而增长了受众的话语权,对于音乐艺术品的选择把关权力在数字音乐时代某种程度上已部分转移给了受众,他们的反馈及再次传播对音乐市场和大众的审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原来“接受或不接受”的初级选择转变为“接受你还是接受他”的高级选择。另外,网络音乐传播中的“自来水效应”和音乐网民的自由复制使得世界上有多少种网络终端就可以有多少种音乐作品的格式与之对应。数字音乐受众兼具“接受”与“传播”的双重身份。

二、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状况

音乐是领先进入数字时代的创意产业,全球的数字音乐产业规模十年来一直持续增长。2011年,数字渠道在整个数字音乐产业中占32%的收入份额,2010年占29%,2009年占25%,而数字新模式在电影和图书行业中的份额只分别为1%和2%。尽管整个音乐产业的经济价值减少近三分之一,但数字方面的收入八年来累计涨幅超过1000%。2011年,全球数字音乐市场的价值估计为52亿美元左右,与2010年相比增长8%。美国数字音乐收入规模占全球数字音乐市场规模的39%,比重最大;其次是日本,占全球市场的19%;英国、法国、德国的数字音乐收入规模则分别占全球总规模的16%、12%、9%。包含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数字音乐收入规模共占全球市场的5%。(1)

(一)国外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数字音乐市场的总营业额超过图书、报纸和电影在线收入的四倍。许多国家数字音乐订阅用户数都在持续增长。新的社交网络和推荐功能被添加到现有服务当中,新一代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使得很多数字音乐服务得以实现,唱片公司与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简称SP)建立了新的合作方式,众多的数字音乐消费者空前地通过各种平台(甚至在家里的电视上)享受他们喜爱的音乐。在一些国家的音乐市场,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于数字音乐渠道,例如美国为52%,韩国为53%(我国在这方面更是高达71%,但其中99%都存在版权问题)。2011年,全球范围内付费下载达36亿次(单曲和专辑下载均计算在内),增长了17%。截止2011年,全球的合法音乐服务商近500家,数字专辑销售的增长幅度超过了数字单曲。在美国,数字专辑销量占所有专辑销量的26.5%,英国是17.5%。纵观全球,音乐下载仍然是数字音乐收入的主要来源,i Tunes自2003年成立以来数字音乐下载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其业务范围扩大到全球50多个国家。(2)数字音乐的发展趋势并不是单一业务化,无论在线收听、下载、铃声还是像广告等其他收入来源,都是发展程度和速度各异的多个业务模式的组合。近几年来,音乐行业与服务提供商的合作风靡全球。合作主要遵循两种模式:一是音乐服务提供商开发自有品牌的音乐服务,如TDC Play,购买音乐版权,提供音乐试听或下载等服务;二是与现有的音乐服务结合,如瑞典的Spotify和Sonos进行合作,Spotify的付费用户可以通过Sonos的“家庭音乐系统”(Multi-Room Music System)在家中任何一个房间在线欣赏音乐,这项服务可以在欧洲的七个国家使用。在瑞典和芬兰,Spotify与Telia合作,可以让音乐消费者通过电视机欣赏音乐。市场调研机构高德纳(Gartner)公司2011年底的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全球在线音乐销售额有望达到63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Spotify和苹果等在线音乐服务提供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Spotify、Last.fm和Pandora为代表的大量音乐订阅服务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些服务通常由第三方提供,例如Facebook和移动运营商。(3)至2011年,下载服务提供商7Digital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推出新店,业务范围已达37个国家。订阅服务Spotify、Wi MP和Deezer也在快速跨国扩张,Spotify的业务范围达12个国家。2011年数字单曲下载的销售在美国增长了10%,在英国增长了8%,在法国增长了23%。数字专辑销售在美国增长19%,在英国增长27%,在法国增长23%。2011年的全球音乐订阅用户数达1340万,较2010年的820万增长了65%。(4)

在北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数字音乐市场,数字音乐销售收入占唱片公司在美国收入的近50%。2010年数字单曲在美国的销量增加了近1%,数字专辑增加了13%,占美国专辑总销量的26.5%。美国的手机铃声和彩铃业务呈下降的趋势,这一点与亚洲国家不同。美国人的音乐消费越来越多地使用Sirius XM卫星广播及Pandora等数字广播服务。Slacker和Pandora是北美两大著名数字音乐服务商,Slacker的用户群从2010年4月以来增长了七倍,与七个最大的运营商中的四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其客户端被预置到数百万设备上,通过运营商收取订阅费用并进行该服务的市场营销。Pandora到2011年注册用户已达7500万(2008年只有2000万),其中付费用户已达50万。这两家服务商都针对年轻用户提供了低价的入门级数字音乐服务。Rhapsody与移动服务提供商Metro PCS的合作(主要形式为将Rhapsody捆绑到每月60美元的不限流量的套餐中)使得Rhapsody的付费用户突破100万大关。美国2011年创新服务的推出(如Spotify和Muve Music)、市场新参与者的加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增长,以及非法文件共享服务Lime Wire的关闭,均有利于数字音乐市场的增长。拉美地区的数字音乐收入2010年增长超过50%,阿根廷、墨西哥和巴西三国数字音乐收入占拉美地区的80%以上,其中墨西哥增加一倍多,巴西增长超过30%。(1)

在欧洲,2010年的数字音乐收入超过许多人的预期,总增幅近20%,在欧洲大部分市场都有近两位数的增长。这种增长不仅仅限于下载服务,也体现在订阅服务方面。例如Spotify是挪威和瑞典最大的数字零售商,也是欧洲排名第二的数字服务商,仅次于i Tunes,其服务已经进入11个国家,全球付费用户达250万。Deezer在法国取得了巨大成功,活跃用户中有13%使用这项服务。Deezer还与Orange在2010年8月建立合作,在法国已有2000万注册用户和超过150万的付费用户,还在英国与Facebook进行战略合作,使艺人与音乐爱好者可以合法地共享音乐。至2012年2月底,Deezer已将业务扩展到非洲、大洋洲及拉美80个国家。(2)另外,沃达丰(Vodafone)是全球电信巨头,其移动领域在欧洲拥有最为庞大的数字音乐付费订阅用户群(8个市场超过60万用户),即使在盗版严重的西班牙,沃达丰提供的无限下载音乐服务也吸引了30多万订阅用户,使之成为西班牙最大的数字音乐零售商。该公司目前开发MP3捆绑项目,用户可以使用订阅费换购歌曲(如10首歌5.8欧元),这种捆绑销售的方式在英国已经以10首歌为单位销售了十多万个捆绑包。丹麦的TDC是第一个向其无线和宽带用户提供无限量免费下载的SP。截至2010年11月,TDC的客户已经下载了2.5亿首歌曲,相当于丹麦全国每人下载45次,其在线试听每月也平均增加52%,这种数字音乐帮助TDC减少了约50%的客户流失。在瑞典和芬兰,Telia向其签约的客户提供四个月的免费订阅,Telia曾在2009年的年度收益报务中称这种方式的合作是其取得显著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挪威的Telenor与两家挪威最大的音乐连锁店Aspiro、Platekompaniet一起合作推出了订阅服务Wi MP,丹麦也可以使用这种服务。Wi MP不提供广告支持的免费服务,只凭借免费试用期便成功将70%的试用用户转为了付费用户。这种合作方式的成功之处在于音乐服务的上乘品质,消费者只要尝试一次就会被音乐服务的内容吸引。对运营商来讲,他们可以在用户信任的环境中提供各种各样的音乐服务,使用户与其产生账务关系,从而推动付费音乐订阅市场扩大。现今Wi MP在挪威、瑞典、丹麦、葡萄牙的付费用户已超过35万,并与挪威的网络接入服务商Canal Digital、Telenor以及葡萄牙的Portugal Telecom合作,向电视订户提供在线试听服务。在爱尔兰,Eircom公司于2010年12月宣布启动音乐服务,Music Hub向Eircom用户提供不带广告的四百万首免费无限试听歌曲,用户还能以每首0.32欧元的价格下载无DRM限制的曲目,并且即使他们离开该音乐服务时依然可以保留这些曲目,同时可以建立播放列表、通过社交网络功能推荐歌曲。在意大利,2010年FASTWEB公司与Dada合作一个音乐服务项目,音乐消费者每月付6欧元就可以享受数百万首歌曲,还可以下载15首高品质的单曲并免费在线试听全部曲目。

充分意识到数字音乐的前景可观后,音乐业界人士开始改善设备的兼容性、底层技术和宽带普及水平。例如Rhapsody和Napster的订阅服务虽然已存在多年,但只限在某些设备上使用,改善技术后,2010年在音乐订阅模式上取得突破,现在服务质量和消费者体验均大幅提升。Deeer、Spotify、Slacker和We7现在向消费者提供两种选择:免费的受广告支持的流媒体服务和优质的付费服务。Spotify在2010年在两个层面的用户数都大幅增长,目前吸引了超过75万个付费用户。这种“一个服务,两个层面”的模式被称为“免费增值模式”。Rara.com在法国、德国、英国等全球20多个国家提供在线试听服务,由Omnifone提供网络支持,主要面向热爱CD但想通过浏览器获取数字音乐的用户。欧洲的惠普电脑大多预装了Rara.com,通过Android、i OS等平台提供。

在亚洲,日本音乐市场在2010年仍然不够乐观。与之相比,韩国的数字音乐收入增长强劲。韩国SK电信早在2004年11月就推出了包月数字音乐服务Mel On项目,该服务使得SK电信成为数字音乐领域的领航者。近年韩国的法律环境有所改观,推动了市场增长。2010年韩国音乐市场增长12%,Naver和Daum等门户网站的数字音乐服务业绩上升,在网民中的占有率分别达22%和17%。(3)2011年上半年韩国的音乐市场又增长了6%,其数字音乐市场已排名全球第11位(2007年排名第23位,2009年排名第14位)。韩国用于本土音乐的投资占到市场销售额的80%,韩国流行音乐销售中约70%来自于数字音乐渠道,从市场整体上看,数字渠道占55%。(4)

在澳大利亚,电信集团AAPT与EMI合作,为固话网络用户和宽带用户提供订阅服务,提供来自多个厂牌的歌曲。2010年前十个月,受下载模式的驱动,澳大利亚的数字音乐收入增加了32%,但是由于实体销售的下滑和盗版的增加,该国唱片业整体收入还是呈下降趋势。现在该国的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服务和新应用,包括AAPT的捆绑式订立服务,Guvera和Bandit.fm等。

数字音乐市场仍然有大量的拓展空间。其实音乐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抓住了数字世界中的商机,盈利远远超过其他创意行业,如电影、图书和期刊。自美国和欧洲出现第一家在线音乐商店的十年间,数字音乐单曲和专辑的下载都在持续增长,全球500家合法服务商已提供超过1800万个曲目,“云播放”进入音乐市场又为音乐用户提供了存储和管理音乐资源的新方式。

(二)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的数字音乐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发展史,2004年左右进入产业化阶段,发展速度基本上与国际同步,也同样经历了世界数字音乐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首先是百度、搜狐这类搜索引擎的出现使网络盗版音乐泛滥,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随意下载歌曲。之后,随着美国帝盟(Diamond)公司在与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官司中胜诉,维护了其Rio MP3播放机的合法性,作为数字音乐载体的MP3数字音乐播放机大范围兴起,MP3播放机生产厂商一时生意兴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数字音乐的普及。随后,P2P音乐软件酷乐(KURO)在大陆地区的出现,使P2P这种新的传播形式在中国的数字音乐市场兴起。业内人士相继效仿其运营模式,一时出现了众多与酷乐(KURO)类似的P2P音乐软件,如Muper、酷狗等。与传统唱片业一样,数字音乐盗版问题的治理力度和广度一直不够,非法音乐下载大量存在,导致中国数字在线音乐至今都没有形成十分成熟的收费模式。

《2011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摘要)》显示,2011年我国数字音乐总体市场规模已达人民币27.8亿元(以网络音乐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总收入计),较2010年增长20.8%。获得文化行政部门审批、具有网络音乐业务经营资质的企业达到452家,比2010年增加了28.7%。2011年,在线音乐收入规模达到3.8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5%。在线音乐用户规模为3.8亿,较2010年增长了6.5%。中国无线音乐市场规模达到24亿元(以内容服务提供商总收入计),比2010年增长18.8%。电信运营商的无线音乐相关收入达到282亿元(包含功能费)。至2011年底中国无线音乐用户数近7亿,在移动用户中渗透率为45.7%。(1)

目前,中国的数字在线音乐仍处于艰难探求发展模式的过程中。美国的“i Pod+i Tunes”模式的成功是建立在苹果公司对数字音乐版权的有力控制及整个市场的正版消费习惯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在线音乐首先缺乏成熟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和控制措施;其次,国内受众似乎已经习惯于免费获取音乐,其消费意识有待提高;再次,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度和管制措施有时还不够。如果无法解决这三个问题,中国在线音乐很难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中国唱片公司数字收入的百分比达到71%,也就是说,音乐销售额大部分来自于数字音乐,市场潜力巨大。然而,我国多年来却一直受到高达99%的数字音乐盗版的困扰,导致在互联网用户是美国两倍的情况下,人均数字音乐收入只有美国的百分之一,总的音乐销售收入不如小国爱尔兰。(2)2011年7月,百度与万仕达(OSC)公司签订协议(万仕达由三大唱片公司——环球、索尼-BMG及华纳合资成立,可以同时代表三大公司对中国大陆地区进行音乐资源方面的授权),百度承诺会关闭深层链接的数字音乐侵权搜索服务,音乐用户可以通过受广告收入支持的合法服务“听”免费音乐。这一协议的签署堪称破冰之举,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音乐公司的专业经验及创作能力与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影响力的深度结合,标志着中国合法在线音乐的进步与进展。

与在线音乐的困局相比,无线音乐业务自2003年在中国开展以来,展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市场规模在很短时间内快速扩大,电信运营商及各大门户网站都参与其中。中国无线音乐,尤其是开启彩铃服务之后,成了世界上少见的、繁荣的移动增值服务市场,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应用无线音乐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基于手机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音乐,顺应了潮流,代表着一种全新的音乐消费形态,智能音乐手机不仅是人们24小时不离身的音乐终端播放器,也成了音乐爱好者自主创造和传播音乐的全新工具,带给人一种独特的、便捷的音乐体验和享受。同时,传统唱片公司也从无线音乐版权分成中改善了生存状况。

中国众多手机用户的无数次小额支付购买彩铃,让音乐消费者的核心人群从此前购买唱片的群体扩展到了到数以亿计的购买彩铃或铃声的移动用户群体,大大拓宽了音乐产品的销售面。多年来,电信运营商依靠其独特的市场地位已经成功地培养了音乐用户的付费习惯,这与盗版横行的在线音乐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无线音乐的网络具有一定的封闭特征,音乐下载由电信运营商统一控制收费且用户支付费用的方式简单,没有经过授权的音乐产品不能在电信平台上销售,因而无线音乐的发展较少受盗版的困扰,其数字音乐正版率大致达到了80%以上。无线音乐的成功运作使网络运营商、唱片公司、数字音乐服务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等看到了数字音乐领域潜藏着的巨大商机,因此,在我国虽然是网络盗版音乐最先出现,但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是无线音乐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在线音乐的成长,是无线音乐真正推开了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化的大门。上面的表格列出了文化部官方网站公布的一些数据,(1)从数据中亦可看出这一点。

未来几年,无线音乐业务仍有很大市场潜力,仍将是电信运营商的重点业务。其重中之重将放在移动增值业务领域,无线音乐应用作为最为普及的网络应用之一,将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大量收益。在全业务竞争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将发挥固话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协同效应,为用户提供多种路径,获取无线音乐产品和服务,这一过程离不开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及终端厂商的参与。随着3G的普及和电信运营商政策的调整,在努力加强无线音乐产业链规范管理的背景下,无线音乐服务商也开始转型,丰富业务类型,拓展营收来源。根据艾瑞调查公司通过上市公司财报、行业访谈及艾瑞统计模型进行的预测,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充以音乐为重点的业务服务内容,开拓其他增值业务;二是探索新的业务渠道,在电信运营商通道之外,尝试以无线门户、移动终端软件等方式服务用户。(2)

我国的数字音乐市场潜在用户群庞大,虽然许多市场条件仍不完善,盗版问题仍较严重,在线音乐销售额与许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宽带正在高速普及、与世界同步的移动通讯基础设施在不断建设,中国的数字音乐产业发展前景依旧值得期待。

小结

伴随着技术和媒介载体的进步,音乐传播的形态不断地发展变化,其轨迹遵循着从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的音乐传播规律。如今的数字音乐,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已在音乐传播活动中占有支配地位。

数字音乐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到90年代晚期逐渐发展起来,并促进了其他衍生产业的发展。

数字技术的进步,导致了音乐的动力性发展,技术的不断革新也改变了人们接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观念。数字音乐编码格式迥异。如果按内容分,则可分为在线音乐和无线音乐。数字音乐具有交互性、海量性、自由性及超越时空性等特点。

发展文化产业需健全政策体系 篇8

刘玉珠:达成共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会后,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此方面表现积极。文化产业对于文化建设,特别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方面意义重大,社会各界对此达成高度共识。

需求增长。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经济增长水平整体放缓,但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增速较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同比增长21.96%,远远超出同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攀升。

高度重视。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口头号召,而是相继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获得了各级部门、政府的大力支持。

《经济》: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刘玉珠:政策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对文化性质、功能及作用的认识起步较晚,对于文化以产业形态发挥作用的认识尤为滞后,因此造成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建立,诸多重大政策问题尚未解决。文化企业以中小微企业类型居多,金融机构如何为其提供资金、评估、质押、降低信贷风险等制度性安排,还未形成公认的评估体系。税收减免、资本市场等问题与实际发展现状不相符。

法制保障亟待完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法制做保障,现有制度相差甚远。涉及文化产业的市场规范、准入制度、监管标准等问题,还有极大的完善空间。

规律性认识不足。文化产业项目的基本立足点,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若想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特色与创新是关键。我们应在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其内容、特色、创新、市场、消费与人气,由此找到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市场环境的切入点,这是今后政府努力的目标。

《经济》:2013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有哪些工作重点?

刘玉珠:第一,加大力度推进现有规划、政策的落实。加快落实十二五、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

第二,继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努力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在文化产业规划、设计方面,继续努力出台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政策问题,合理税收,并推进各级部门、政府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解决中小微企业生存问题,鼓励文化产业围绕创新与特色发展,加大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第三,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带领,加大对骨干企业产品的支持和保护力度。2012年,文化部从动漫产业入手,设立各项动漫品牌保护计划,2013年,将继续推进落实。同时,要将此类保护计划扩展到各个文化产业门类当中。重视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抓手问题”上从具体方面入手、实施。

第四,鼓励各类行业组织、协会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时,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篇:改变作文下一篇:国庆游玩的主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