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精选6篇)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1

科学教育理论:

依据科学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的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梳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小组讨论、交流为主的“参与式”教学法;采用“大胆猜测---实验研究——分析数据——形成结论”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三个班中,每班学生均为23名,从平常接触以及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态度比较认真。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不强。家长和某些教师由于观念的问题,低年级时偏重于语数教学及辅导,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观察、操作。更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3、学生分析:在小学六年级,儿童对周围事物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而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实际,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弄明白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

用杠杆尺做实验、通过实验收集并整理、分析数据,理解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对杠杆尺实验研究

教学难点:

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等实验用品;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羊角锤撬钉子图(ppt)等8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简单操作导入

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撬大石头的情况,请同学们用墨水瓶、橡皮擦、直尺试一试家长们是怎样撬石头的? 为什么家长们会这样做呢?让我们来揭开它蕴含的科学道理。

二、学习新知

认识杠杆:刚才我们做的撬起墨水瓶的直尺,在我们农村叫撬棒(撬棍),向撬棒这样的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杠杆”。请一个同学来讲台上示范,其他同学自己操作,教师适时分析指出杠杆各部分的名称及定义。榜书:支点、用力点、阻力点。自己在小组内指一指这三个点位置,说说定义。

三、巩固新知

那么我们以后遇到一些简单的机械,如何判断它是不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呢?想想该用那些知识去判断呢?要求组内简单交流,教师请同学交流,其他同学谈谈想法,说说同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教师在总结说明。

四、应用所学

出示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请同学们自己认真思考,这是不是杠杆?是,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想好后,组内讨论。教师请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学生观察的很仔细,部分学生想到跷跷板的阻力点、用力点在随时改变,教师对同学的这种观察仔细、勤于思考精神给予表扬)。

五、实际判断

出示羊角锤撬钉子图(ppt)、老虎钳(ppt)、剪刀(ppt)等6张幻灯片,请学生判断是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先自己想,在小组交流)。教师抽小组代表逐图分析。

六、实验研究

教师让学生试着猜测判断:所有的杠杆都省力吗?带着这个猜测我们来深入研究隐藏在杠杆上的科学道理。

教师指导各组安装实验装置,叙述清楚实验要求。让各小组做实验探索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的三种情况,要求小组分工,记录好实验数据,把它填写到课本第6页的表格中。

七、数据统计

对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

八、对数据梳理分析,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什么?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思考后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对各组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小组交流后,抽小组代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允许其他同学追问、质疑、辩论。教师也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追问和质疑。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回顾开始我们的猜测判断对吗?

九、课堂小结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2

一、研究课程标准,分析内在联系

要做好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任课教师必须要熟悉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从表1可以得知,两者基本理念有共通之处,都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学习的内容知识、组织形式、作业评价等均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小学科学是强调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着重强调活动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表2中较为详细地对比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为初中地理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在适龄阶段接触到了最基础、最贴近生活的地理知识,仔细梳理会发现有些知识是与初中重合的。例如:人类认识地球及地球运动的历史中涉及的“地心说”与“日心说”、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地球的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关系、影子的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等等。有些知识范围甚至高于初中,比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四章第六节“地球在公转吗”中出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六年级下册中出现月相、月食、日食等天文知识。这些宇宙天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初中的地理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小学科学课程里设有地球仪知识的课标内容,要求为“了解”,教材里出现了“地轴”“北极”“南极”等字样,而地球仪部分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难点,要求则上升为“运用”,这些都为初中地理学习埋下了伏笔。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师有必要熟悉小学的课程标准,在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详略得当,有效衔接。

二、准确把握学情,实现高效课堂

初一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基础教育,个体的学业水平差异显著,在家长、学生心中小学科学课程也是“副科”,学生对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掌握情况不可一概而论,对于我们初一的地理教师而言更是不得而知了。依据近两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就地理素养而言,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性较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较为敏锐、活跃,课外知识比较丰富。例如在学习麦哲伦环球航行部分时,有些学生可以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把麦哲伦的生平事迹都了然于胸,对于这类学生,课本上的阅读注释已索然无味了。相反,有些学生对于小学阶段所学的课本知识都难以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学情。

一方面,在开学之初,做一个简单的关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知识的测评,如此一来便可知所教学生掌握的旧知识情况了,以便于把握整体教学的知识难度和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地理导学案。例如:地球运动部分,教学参考要求是一课时内容,但实际教学时会发现,课时容量较少,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间使用导学案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挥教学机智,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实现高效课堂。此外,有些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随意地提出一些无效问题,例如:我们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啊?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吗……等等,课堂提问是面对大多数学生设计的,这样的类似问题,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明显是无效、无价值的,根源就是教师对初一新生的学情不了解、对小学课程的不熟悉所造成的。

三、“吃透”教材,找准衔接点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3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为依据,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关键词]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地理教材 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19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地理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为依据,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料,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编排。新教材的出现,不得不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它与湘教版旧教材相比,究竟有何变化?下面对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新旧教材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一、 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而且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总—分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一般到具体,先介绍中国的产业,包括上一册的中国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内容繁杂,追求面面俱到,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都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度的变化。旧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图注更加清晰,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比如在教材第12页,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观,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更强的说服力。除此之外,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时,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新版教材也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它是“十年磨一剑”的成果,现在又正返回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怀抱着这样的期望,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 周侯辰)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4

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第二节、从“南橘北枳”说起

1、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原因: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P7页例子)例如: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2、产于北方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梨子、哈密瓜等。 产于南方的水果有:柑橘、荔枝、橙子、香蕉、芒果、菠萝、火龙果、榴莲等。

3、动物的生存也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北极熊、鱼、非洲豹、骆驼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与所生活的环境有关。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第三节、走进池塘

1、浮游生物 孑孓 水虿 ,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3、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第四节、假如大树都倒下

1、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的时候,势必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严重时,甚至造成某些物种灭绝,这就是生态灾难。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篇5

1、知识目标: 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通过学习歌曲与 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 作用;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 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 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 造。

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 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 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元“粤桂飘香”;第八单元 “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 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 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 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 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 造能力,合作能力。

采取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 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 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 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 高课堂教学效果。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安 排 备 注

第一周 《浏阳河》

第二周《浏阳河》 第三周 《哩哩哩》

第四周 《哩哩哩》 第五周《放风筝》

第六周《斑鸠调》

第七周《幸福快车》

第八周《幸福快车

第九周 《拉库卡拉查》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五一放假 第十二周《龙里格龙》

第十三周《京调》

第十四周 《撒尼少年跳月来》 第十五周 《落水天》

第十六周 《槟榔树下摇网床》

第十七周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浏阳河》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

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

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

生:……

师:你觉得这段旋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生:抒情、舒展、流畅……

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 1.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欣赏歌曲)生:对答或问答式

2.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生: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

3.师: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出示课件)在前三句的句尾加上重复的字词。(师范唱,生伴唱)。

(1)师范唱,生按节奏说

(2)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加入音高,指谱)生:

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音是向上走的。

(3)师: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

4、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1)听乐句模唱

(2)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同学们,那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觉。(师示范一两句)

(3)这首歌曲中略为上扬又比较舒展,可以作为小高潮的部分在哪里?应该怎样唱?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

(5)师:评价,能否将第二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

(6)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7)师: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你有什么想法呢?老师想在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其他同学也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生: 齐唱、合唱、轮唱等想法……(师尝试一两句表现)

(8)师:可不可以将我唱你来和的形式加进去呢?我们来尝试一下他的想法好吗?(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9)师:事实证明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哦。

(10)完整演绎(领+齐+伴)(第一段慢速,舒展优美的;第二段加速,活跃欢快地,似乎在歌唱着毛主席和共产党。)

第二课时

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

1、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唱浏阳河》,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乐)生: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伴唱(独唱、有

加入合唱的部分)

2、师: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

3、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合唱的曲谱,感受这浏阳河磅礴的另一面。(出示浏阳河第一句曲谱和改编后的又唱浏阳河曲谱,将原曲与改编部分进行对比演唱)

4、让我们再次欣赏。(复听,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在合唱处完整加入进来演唱)

5、师:《又唱浏阳河》运用了原曲《浏阳河》的旋律元素,但又加入了其他音乐元素,进行了改编,更富有时代气息。美好的旋律象浏阳河水一般清澈荡漾,它涌动着的音符拨动我们的心弦,你听,老师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小小的改编(弹奏)

四、小结 师:《浏阳河》的旋律六十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留在我们的心中,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声音,让这旋律伴你成长!

《哩哩哩》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哩哩哩》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2.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3.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力度记号的表现、声音的颗粒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师:描写春天的歌曲很多很多,其中有一首是同学们从小唱着长大的,想一想是什么歌曲?

生:《嘀哩 嘀哩》或《春天在哪里》。师: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教师弹旋律,学生跟唱)。那么,通过演唱我们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是明亮的、节奏是活泼的、欢

快的,旋律是流畅的,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同时它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向往。这是我国描写春天的歌曲,其它国家描写春天的歌曲也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朝鲜民歌《哩哩哩》。

二、学习歌曲(总-分—总)

(一)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1.:我们带着问题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否和刚才我们唱过的《嘀哩嘀哩》相似?

师生小结: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嘀哩嘀哩》的风格相似,它的色彩也是明亮的,节奏欢快、旋律流畅,都是以少年儿童纯真、甜美的口吻,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了渴望春天到来,祈盼丰收的喜悦心情,同时在演唱中还运用了轮唱、合唱、对唱等多种形式使歌曲情绪更加热烈欢快,那抱春的布谷鸟,使人联想到农事的繁忙景象;那尽情欢歌的百灵鸟,使人想象;人民生活的很幸福,进一步体现了朝鲜人民祈盼丰收的乐观主义精神。

2.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图式,给予肯定)

引子

A

B(1~4)

(5~18)

(19~16)

初步陈述

展开主题

(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难点

1、节奏难点及图示,师范奏。然后读奏,学生模奏,反复练习,切分节奏借用体育课“ 向

转” 的口令来加以联系和想象达到会奏的目的,逐一解决难点。总结:因为有了这些密集节奏才使歌曲富于变化、活泼、具有舞蹈性,使歌曲显的流畅、自然。

2、学唱主旋律:

(1)在学唱旋律前先练习音阶

(2)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找A、B、C、D四位同学分别唱、连起来唱。

(3)教师范唱后学生随琴轻唱并发现难点,及时指导。

3、填入歌词,加二声部合唱。

第二课时

一、演唱全曲

(1)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这首歌曲用什么速度、力度和情绪,通过练习进行比较,提示注意歌曲前后两部分情绪的对比。

(2)演唱的基础上可适当做游戏,游戏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请

男女两个同学分别演唱二声部。

(3)全班同学进行演唱,同时邀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碰铃、响板、三角铁等)为同学们伴奏。

二、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朝鲜民歌《哩哩哩》,主题是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喜悦心情,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两个典型节奏型,有了它们才使歌曲的情绪更加热烈欢快,体现了朝鲜人民的乐观精神。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民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让我们在以后的音乐课上领略更多不同民族的音乐。

《放风筝》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放风筝》 教学目标: 1.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情绪。2.学生能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兴参与音乐活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3.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放风筝》,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4.能听辩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教学重点:

演唱河北民歌《放风筝》。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放风筝》,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能听辩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

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感受歌曲情绪。

引导学生带着背景音乐所渲染的情绪愉快进入教室。

二、激趣导入

阶段性目标:用“猜猜歌名”的方式自然导入作品,初次完整视听歌曲、感受歌词,使学生充满兴趣,带着几多新奇、几许期待来欣赏音乐。

1、瞧瞧你们一张张笑脸,快来说说听了这首歌曲你是带着怎样的情绪走进教室的?

生:高兴、愉快、开心…

2、同学们的感受很准确,刚才带给我们愉快情绪的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河北民歌,它的名字是什么呢?老师先不告诉大家,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听到的歌曲中找到答案。

3、同学们起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老师看得出来,你们都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这首歌的歌名就在同学们的答案中,是什么呢?(揭示课题)

4、《放风筝》这首歌曲是流传于我国河北南方一带的民歌,它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知道什么是南歌北唱吗?

“南歌北唱”就是将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优秀曲牌“移”到北方,用以歌唱当地民俗的歌曲,我们这首河北民歌《放风筝》用音乐描绘的是怎样的当地民俗呢?让我们完整地视听一遍歌曲,细细地体会歌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听赏。(播放动画《放风筝》课件)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听赏,展示汇报。师评价并给予奖励

5、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再现了歌曲的情景,音乐感受把握得很准确。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意境正如同学们汇报的一样,描绘的是旧时难得出门的姑娘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趁着阳春三月大好的时节,带着各自喜爱的风筝去野外踏青、游玩的喜悦心情。

三、分段赏析

阶段性目标:通过方言和歌词的学习,理解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1、下面,让我们分段欣赏,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情绪和河北民歌的旋律特点。

还记得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吗?听过河北南方的地方方言吗?老师现学了几句,现在呢我就用纯正的河北南方的地方方言给大家把第一段歌词朗读一遍。(师幽默地用方言朗读歌词)

学生模仿

2、欣赏第一段,体会方言和民俗对歌曲的影响,学唱最具特色的乐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3、欣赏第二段,听辩这首歌曲的歌词和以前学过的歌曲有那些不同?(讲解衬词)

4、欣赏第三段,师生对唱。

四、整体复听

阶段性目标:以视听为基础,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1、通过一遍遍地欣赏歌曲,我们感受到了河北民歌《放风筝》

带给我们的欢快、愉悦的情绪。音乐除了能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那么这首河北民歌《放风筝》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呢?让我们再一次完整地视听歌曲,通过《放风筝》这首歌曲来感受我们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出示课件选择)

3、师小结,因为这是一首“南歌北唱” 的成功范例,所以它既有南方民歌的委婉、细腻,也有北方民歌的粗犷、高亢和嘹亮的曲风特点。

五、对比欣赏,拓展学习

阶段性目标:通过对比欣赏感受南北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特点,并能分辨。

1、《放风筝》这首歌曲的版本很多,歌唱的内容大同小异,旋律风格却因地有别,欣赏南方版本的《放风筝》

2、(出示课件选择)

3、师小结,同学们找得很准确,南方民歌的旋律曲调就是委婉、细腻、平稳、柔和地。

4、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以一曲《茉莉花》为例,分别演唱两个乐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我们已掌握的知识来区分南北民歌。(师声情并茂地演唱)

学生欣赏、判断

六、总结 师:看得出大家今天的学习很有收获,这节课我们在河北民歌《放风筝》的伴随下,共同体验了放风筝时的乐趣和喜悦的心情,同时也感受到北方民歌高亢、嘹亮和南方民歌委婉、细腻的旋律美,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让我们带着想象的风筝下课吧!(在《放风筝》歌曲的伴随中愉快地“飞”出教室)

《斑鸠调》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斑鸠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特征。

3.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斑鸠调》。教学难点:

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乐曲中音程大跳的演唱。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等。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望庐山瀑布》图画,对话交流,让学生看画吟诵《望庐山瀑布》。

2.引领学生根据自身所了解的介绍江西人文景观。3.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请茶歌》、《江西是个好地方》。4.聆听歌曲《斑鸠调》,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新歌《斑鸠调》 1.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

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

4.板书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5.学生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采用听录音范唱学、随琴声学唱等方式进行)

6.疑难解答:

师: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最难唱?为什么难唱?(1)板书出示:“叽哩咕噜”的乐句。(2)指导学生边唱边用手指画出旋律线。(3)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解决难点问题)7.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教师聆听发现不足,及时纠正)8.完整地随琴声演唱全曲。

三、歌曲巩固与处理:

1.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1)师与生对答演唱练习。(2)学生分组分句演唱。(3)学生接龙对答式演唱。(4)男、女生分段练习。

(演唱时,教师进一步强调乐句间的强、弱处理,尽可能的与歌曲风格相一致)

(5)有表情地完整地随伴奏演唱《斑鸠调》。

四、小结:

1.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的音乐内容。适当渗透情感、思想教育,并布置课后收集自已家乡的民歌唱一唱。

2.全体师生再次唱起《斑鸠调》。

《幸福快车》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演唱《幸福快车》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轻松、流畅、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幸福快车》。2.了解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3.善于发现幸福,能够积极乐观地区热爱生活。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流畅、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幸福快车》。教学难点:

了解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通过一则故事:懂得什么是幸福,用心去感受幸福。

二、新课教授

1.整体聆听歌曲《幸福快车》,思考以下问题: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小结:轻松、活泼。2.节奏练习

学唱歌曲前,来打打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X X X

X X

X(师做示范,生练习)

生分组展示,师及时给予鼓励。3.学唱歌曲

师范唱:在老师的范唱中,歌曲的顺序是怎样变化的? 了解反复记号。分句学唱。

请生仔细聆听,老师在什么地方加入了击拍?生:休止符。师:你能不能也想一种方法来代替四分休止符?

按自己的方式唱一唱。(学生表现较积极,有在休止符处捻手指、拍手、跺脚等等尝试不同的方式表达。)

三、分组演唱

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分别演唱一二段,第三段男女生齐唱。在休止符处加入不同的方式表现。

分组歌唱、小组竞赛、学生互评、独唱。

四、小结

学生畅谈对于幸福的理解、幸福的意义。

师: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生活中你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你能像歌曲中写到的乐观看待事物,不要怨,不要悲,好的运气一定会陪伴你,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向幸福快车出发!

第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

师范唱:在老师的范唱中,歌曲的顺序是怎样变化的? 了解反复记号。分句学唱。

请生仔细聆听,老师在什么地方加入了击拍?生:休止符。师:你能不能也想一种方法来代替四分休止符? 按自己的方式唱一唱。(学生表现较积极,有在休止符处捻手指、拍手、跺脚等等尝试不同的方式表达。)

二、、分组演唱

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分别演唱一二段,第三段男女生齐唱。在休止符处加入不同的方式表现。

分组歌唱、小组竞赛、学生互评、独唱。

三、小结

学生畅谈对于幸福的理解、幸福的意义。

师: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生活中你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你能像歌曲中写到的乐观看待事物,不要怨,不要悲,好的运气一定会陪伴你,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向幸福快车出发!

《拉库卡拉查》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演唱《拉库卡拉查》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了解拉丁美洲音乐风格。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歌曲《拉库卡拉查》积极参与音乐审美和体验活动(唱、奏、舞),培养其音乐表现能力。

3.通过感受墨西哥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体验并喜爱拉丁美洲民族音乐,增强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不同结尾句,区别音准、节奏; 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及弱起前的换气; 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歌曲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感受拉美舞蹈:

(一)感受墨西哥舞蹈鲜明的节奏和热烈的气氛: 看《墨西哥舞》片段提问: 1.猜猜看舞蹈演员们表演的是哪个洲的舞蹈? A亚洲B非洲C拉丁美洲。

2.舞者的服饰有什么特别之处?(女,花哨的大摆裙。男,宽沿帽。)

(二)感受、体验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舞蹈、音乐风格特点: 这段舞蹈是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的舞蹈,请同学们接着看,仔细听舞曲的音乐是什么风格?音乐节奏有什么特点?

1.赏的同时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体会舞曲的音乐风格----热烈、热情,舞步节奏----轻快、快。

2.学生感叹舞曲的热烈,舞步的轻快之余,拍拍舞步基本节奏: XXX XX XX|XXX XX XX :|| XX

XX

XX|XX

XX XX :|| 拍念节奏。

引导学生说出舞步基本节奏的节拍3/4,在每小节第1拍上加>(重音记号)。

加速拍节奏,体验舞曲风格的节奏感觉。

3.单纯的节奏体验到肢体的参与,学习教师编创的简化舞步。男:X X X|(踢 踩 踩,右 右 左)

女:XX XX XX|(踩踩 踩踩 踩踩,右左 右左 右左)

教师示范舞步,分男女生学习。

师提示《墨西哥舞》中舞者的双手是怎样配合舞步的?

(生:甩大裙摆、托帽沿……)当人们的心情随着舞蹈越来越雀跃时又加入了哪些动作?(跳、旋转……)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表演能力加上动作。

随着《拉库卡拉查》伴奏音乐片段音乐舞一舞。

二、新歌学唱:

(一)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体会墨西哥音乐带来的欢畅: 1.示歌曲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明快的节奏、欢畅的歌词。(听第1遍,聆听前读歌名。)

你觉得这首墨西哥民歌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2.学唱歌曲:

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换气记号、反复跳跃记号,知道歌曲的演唱顺序,准确地念出歌词。

用三拍子的基本节奏X X X|为歌曲拍手伴奏,通过分辨歌曲情绪,节奏变化选色卡(橙色、红色)标出歌曲段落。

知道歌曲可分为两部分,找出基本节奏:

A XX XX XX|X X — |XX XX XX|X X — |

(由学生拍、念节奏找出)

B X XX|X XX XX|X X —|XX XX XX|X.

(由教师引导学生认知)

a歌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不同结尾句,区别音准、节奏;

b: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及弱起前的换气,两个不同结尾句,区别节奏;

C:知道1、#1、2的音高关系,唱准1#1|2..填唱歌词。

a:提示,舞蹈、最好的、32(舞),两字一音、一字两音。b:师示范歌曲二部分的连接处,清唱指导练习。教师用较慢速度弹伴奏,学生心里默唱。学生跟琴练唱。

教师示范歌唱轻巧、快速的吐字。

你们观察到老师吐字的要领了吗?(唇齿运动幅度小,速度快)用热烈、欢快的歌声体验歌曲带来的欢畅。3.“拉库卡拉查”的意思:

①谁知道“拉库卡拉查”在当地的语言中是什么意思?(生:一种舞蹈、一种音乐)

②“拉库卡拉查”本意是“蟑螂”现在作为墨西哥一种民间舞蹈的名称。

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墨西哥人的舞步之所以那么快,那是因为地处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墨西哥遍地是蟑螂,因为卫生条件的限制,古时候的墨西哥人在踩踏蟑螂的过程中有了这样的舞步。

③用踩蟑螂的兴奋与速度唱一唱歌曲。

(二)聆听对比:

1.聆听墨西哥民歌《蟑螂舞》,找出改编的中文版和西班牙语版的不同处。墨西哥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所以下面请大家听的是西班牙语版的《蟑螂舞》。

人们开心到极点用什么方式表示?

(听第1段后暂停)听出即兴的喊叫、口哨(在前奏、间奏处),提问:“那个版本更有气氛更带劲?试着兴奋地喊一喊、吹一吹”

仔细听听音乐伴奏里都有哪些乐器的声音?(听第2段)吉他、小号伴奏。

用已有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串铃、沙球、舞板。师提示哪个乐器适合强拍的伴奏,哪个乐器适合弱拍的伴奏。X X X |(舞板)(沙球、串铃)(沙球、串铃)和着清唱的歌声唱唱敲敲。

聆听发现歌曲最后速度渐快,歌曲更热烈更有气氛。(试着用渐快的速度唱唱B段反复部分,师用X X X|拍手方式提示速度。)

2.热烈、欢快的歌曲中加入即兴喊叫、口哨、打击乐器伴奏。3.再加入舞蹈。

三、了解墨西哥:

1.说说通过音乐《拉库卡拉查》你感受到墨西哥人怎样性格和生活态度吗?(快乐、开朗热情、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一个古老的民族,她们的音乐中流淌着印第安土著文化、吉普赛、西班牙的音乐元素。

2.想知道有关墨西哥的哪些情况?(第一步学生自主选择相关内容,第二步引导学生认识墨西哥地理位置。)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上网了解。美洲国家还有很多,比如:加拿大、委内瑞拉等等,它们的音乐将在接下来的音乐课中为同学们展示。

四、小结下课。

《龙里格龙》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课演唱《龙里格龙》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龙里格龙》,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

2.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京剧音乐的美。教学重点:

唱好二部合唱《龙里格龙》。教学难点:

二部合唱时能根据指挥的手势准确地演唱。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了解的京剧的基本知识。

三、京剧的四大行当

1.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哪四大行当吗?(生、旦、净、丑)

2.CAI出示图片,说说行当的门类,教师简要介绍。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

“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有脸谱的角色。“丑行”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像画面上这位《水浒传》中的时迁一样。

3.演一演。(请学生上台演一演各种行当的人物)

四、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工夫”。

唱——演唱;念——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像舞蹈;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2.欣赏与分辨。

播放视频: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交流:这段戏里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工夫?(两个角色:铁梅、奶奶。铁梅是花旦,奶奶是老旦。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模仿这段戏里的唱、念、做。3.模仿四大工夫中的“打”。

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我砍、我挡、我刺、我闪、我扫、我跳。

4.CAI播放视频:《孙悟空打闹无底洞》中武打戏的片段。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们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

五、唱一唱《龙里格龙》 1.CAI播放《龙里格龙》,教师带领几个学生表演京剧中的走圆场。

2.再听歌曲,说说听后感。

师: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3.三听歌曲,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4.唱曲谱。

分声部视唱后进行合唱。5.唱歌词。

6.教师指挥进行合唱。7.评价。

六、小结下课。

《京调》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听赏《京调》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

2.通过欣赏《京调》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3.在听、唱的欣赏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我国“国粹”的兴趣与喜爱。

教学重点:

1.感受《京调》欢快活泼的情绪,并分辨它的曲式结构。2.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这两种唱腔。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音乐,分辨《京调》的乐曲结构。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师生问好。

二、简单介绍京剧:

1、师:京剧的四大行当就是生、旦、净、丑。(出示图片)生:男性正面形象。(分别展现老生、小生、武生、文生、娃娃生)

师:同学们,现在请咱们班的男生跟着老师来学学小生的简单动作。

师:同学们表现的不错,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旦。旦:女性正面形象。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师:(分别出示图片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角色)请女同学来学学花旦的动作,我们也来做一回花旦吧!

师:同学们的动作真漂亮,像极了真正的花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净和丑。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出示图片)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出示图片)

师: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小曲儿,请大家说说这段小曲儿中的人物是属于哪个行当的?

2、欣赏《苏三起解》

问:这段京剧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生:旦。

师:嗯,完全正确,这首《苏三起解》是选自我国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表演的《玉堂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听一遍,请大家听听他在唱时用的是真嗓子还是假嗓子?

三、欣赏《京调》

1、聆听《京调》第一主题

师: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情绪是欢快的。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是正确的,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曲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引子过后由笛子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但它到底哪里与刚才我们听的《苏三起解》有联系呢?

生:回答

师:真厉害!原来它们的音调是一样的。(如果答不上,老师唱《京调》的第一主题旋律。)请同学们也来唱唱《京调》的第一主题。

(学生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教师出示:第一句的曲谱,学生随教师的钢琴唱曲谱,教师提示乐曲的情绪)。

师:这是《京调》的第一主题,按照曲子的曲式结构,我们把这第一主题叫做(板书:引子 + A)

2、聆听《京调》第二主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它的第二主题。

问:听听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节奏慢下来了,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师:是的,第二主题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舒缓。师:(出示第二主题旋律:请学生唱唱第二主题旋律,教师提示旋律优美,舒缓的情绪表达)。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这是《京调》的第二主题,我们把第一主题叫做A,那么这个第二主题叫做什么呢?B。

(板书:引子 + A + B)

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耳力,听听在接下来的音乐当中,是否还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呢?如果有,那么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也看看大家听音乐时是否能一起静心的欣赏!

四、师小结 : 同学们,咱一起说说今天学习后的感受吧!今天对于京剧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呢?

《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学内容:第六课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欢快热烈的情感。

2.二声部合作,运用声势动作为歌曲的齐唱部分伴奏。教学重点: 演唱二声部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教学难点:

高、低声部的合作。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弹琴,师生共唱问好歌。

二、活动与练习:

1.发声练习 1=C

1=F 2/4 要求:声部和谐,声音轻柔。2.视唱练习1=A 2/4 3/4(1)从歌曲中摘取变拍子部分要求学生划拍视唱。3 1 1 1 3 5 5 5 1 6 1 3 5 5 3 3 5 1 6 6 1 5 5 1 5 3 3(2)要求三拍子与二拍子的交替清晰。(3)学生随琴演唱。

三、新授歌曲

1.听全曲,让学生对歌曲在情绪、力度、与节奏上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学生自主视唱旋律,用手中的乐器伴奏(自由的)。

(可以个别唱、小组唱、男女唱的形式)

3.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所学旋律,其他人仔细聆听,指出优缺点,更正错误;

4.分成高、低声部整体视唱旋律,用手中的乐器伴奏,情绪要求轻快活泼的。

5.用lu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曲谱,注意二声部和谐均衡。要求:声音跳跃有弹性;并能加以简单的伴奏。6.全班随琴用lu唱旋律,加手的伴奏; 7.学习歌词,有节奏的念歌词。分高低声部学歌词;

分高低声部唱歌词,出现错误及时纠正。8.教师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学唱歌词。9.随琴高低声部合唱歌曲,歌曲艺术处理。

10.参与表现歌曲,用声势动作为歌曲的齐唱部分伴奏。

四、小结下课

《落水天》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七课演唱《落水天》 教学目标:

1.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并能用竖笛吹奏其旋律。

2.能认真听赏广东音乐《旱天雷》,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并用

简单的语言描述乐曲的基本情绪。

3.能用对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广东、广西 同学们“粤”是哪个省的简称;“桂”是哪个省的简称。它们地处我国的南部沿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音乐也有不同的特色与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广东、广西音乐。

二、演唱《落水天》 1.导入

八十年代,广东流行歌曲在我国非常流行,你们的父母或许都会唱

一、两首广东歌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落水天》。2.初步感受歌曲

学生听赏歌曲 说一说歌曲表现的情感

然后学生用普通话读一读民谣 有同学用广东客家方言话读一读吗? 学生逐句模仿广东客家方言 3.学习歌曲 学生视唱歌谱

歌谱的节奏 X X ︱X X。︱这种节奏有一种悲与叹息的感觉。学生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方言有表情表现歌曲一唱一叹的悲凉感情 4.演奏

用竖笛吹奏《落水天》

注意气息,把握节奏X X ︱X X。︱

三、听赏《旱天雷》 1.了解广东音乐

《旱天雷》是广东音乐传统曲目之一。

什么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民间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广州市区的民族乐合奏乐种,风格明快活泼,音色清脆明亮,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清晰而富于变化,南方民间情调突出。

广东音乐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的气息。音乐绮丽精致,华美光彩,性格乐观向上。早期的乐器主要有:二弦、提琴、横萧、月琴和三弦五件成为“五架头”。后用二胡提高音乐并辅以扬琴、秦琴称为“三架头”并逐步代替“五架头”,使乐队音色更加明亮。后来又增加了洞箫、底子、椰胡、琵琶、三弦、低胡,扩大了表现力。

广东音乐大多篇幅短小,传统曲目无复杂的大套形式。有影响的有:雨打芭蕉,双飞蝴蝶、旱天雷、步步高、赛龙夺锦等。

2.听赏音乐的主题,并初听全曲,学生感受有纽约的基本风格和情绪。

学生交流对音乐的初步印象:音乐的基本情绪(欢欣喜悦)、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演奏乐器(扬琴主奏)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3.听赏第一乐段,认真倾听并尝试记住它的旋律。交流音乐的表现的情绪

活泼欢快的 音乐大跳音程的艺术效果

欢欣雀跃

4.听赏第二乐段,注意与第一乐段的异同:音乐表情的变化

优美流畅,相同的结束

5.最后完整听赏,学生可随乐哼唱,参与表演

四、学唱《什么结子高又高》

1.学生听赏《什么结子高又高》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现的形式,歌曲表现的内容 2.学生视唱歌曲

注意音准与节奏 3.学生学唱歌曲

4.学生按书上要求进行演唱

五、小结

学生说一说对广东音乐的基本了解。布置学生回家了解广东音乐与广西音乐的特点。

《槟榔树下摇网床》

教学内容:第七课听赏《槟榔树下摇网床》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

2.学会聆听其他同学的声音,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

教学重点:

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教学难点:

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槟榔树下摇网床》,引入课题。1.介绍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表现的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歌曲格调宁静,舒缓,旋律优美,展示了迷人的南国风情。

2.引导学生放松心情,营造宁静的课堂氛围,开始欣赏音乐。3.听完歌曲,同学们,这首歌曲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表现一种宁静、温馨的画面。)

二、进行声音训练。(老师讲解要求,并进行示范。)

要求:

1.身体放松,深呼吸,逐步体会歌唱要有气息的支持。

2.关于发声方法及声音的位置:尝试半打哈欠,体会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头腔有什么样的感觉?尝试在这样的状态下发声。

3.钢琴弹奏练声曲,引导学生发“呜”音,要求口型圆,发声之前要有气息的准备,口腔找到半打哈欠的感觉轻声跟唱。

4.分两声部进行发声训练,要求加强合作,营造谐调,柔美的共鸣效果。

三、学唱歌曲。

1.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旋律,要求划拍,唱准节奏。注意节奏的强弱对比,老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体会。

2.朗诵歌词,引导学生体会歌词描述的场景,营造宁静的氛围,为下一步有感情的演唱做好铺垫。

3.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歌词。要求耳朵要灵音要准,节奏要准。

4.老师检查学习情况,并请唱的好的同学做示范。

四、再次欣赏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对歌曲情绪的深刻体会。

五、尝试进行两声部的合唱训练。节奏音准仍是重中之重。可以选音准节奏较好的同学做示范,要充分发挥示范的作用。

六、小结: 师:同学们,《槟榔树下摇网床》是一首优秀的合唱歌曲,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把握好歌曲的情绪,深入体会歌曲的意境。同时要加强我们的音准,节奏的训练。祝同学们进步!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内容:第八课综合表演《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情、学唱歌曲,通过音乐创编,启发学生对音乐剧的了解,培养兴趣。

2.了解音乐剧的相关知识。分析、了解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不同段的情绪,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创编台词并排练。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俄罗斯风格的歌曲,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2.运用简单的变奏手法来创编一段《渔夫放走小金鱼》唱段。

3.分析剧中的人物性格,并鲜明地表现出来。教学过程:

一、了解剧情

师:同学们听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讲? 生:学生简单讲述故事情节。师:老师也想来给大家讲讲。

二、把剧情划分出场次,并说明理由

1.结合课件中出示的几张图片,分组讨论出现顺序,并把它们划分出场次。

2.在教师的启发、提示下,学生补充回答:还可以再加序幕和尾声。并知道序幕的作用是交代故事背景。尾声则有让人回味、思考的作用。

三、欣赏、学唱剧中歌曲,并安排它们在适当的场次出现 师:下面老师要请大家听三个唱段,你们仔细听,试着从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歌词中分析这三个唱段分别放在剧情的哪一场中最为恰当?

1.欣赏、学唱歌曲。

生:这一段音乐主要表现的是小金鱼被网住后哀求老渔夫放了它,所以安排在第一场比较合适。

师:这一段同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出示词谱)

生:这是第一段的变奏,它们的节拍相同,节奏和旋律相似。师:在小金鱼的唱段中,同样一句歌词在两次处理中一样吗? 学生分析出有一个音不一样。教师马上追问为什么?请同学们再把这段听一遍。

生:(从五度变成八度大跳)更加突出了小金鱼的伤感、恐惧及苦苦哀求的情绪。

四、欣赏、学唱歌曲 1.初步欣赏音乐。2.共同讨论。

师:曲安排在哪一场较合适? 生:第三场。

师:这段音乐也是第一段的变奏,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这段歌曲的第一段有些激动,有些愤怒,大海被老太婆的贪婪激怒了。第二段的后一句有些无奈的叹息。

3.教唱曲。

道具:旧房子、破木盆、蓝绸布(表现大海用的)、小鱼头饰。

五、课堂小结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九课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用宽广、优美地声音表现歌曲。

2.感受音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学会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用宽广、优美地声音表现歌曲。

指导学生划拍节奏及旋律音高。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感受田野:

1.播放歌曲录音,并随机播放其他美丽的田野的风光的图片,学生边欣赏歌曲边欣赏图片。

2.听后交流,师: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尽情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歌。

二、学唱歌曲: 1. 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学唱曲

(1)熟悉歌谱,师:我们先来仔细看一看歌曲的歌谱,歌谱中有一些记号告诉了我们歌唱的顺序等,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并告诉大家歌曲的延长顺序是什么样的?

(学生仔细观察歌谱,交流得出:反复记号告诉我们这首歌曲有五段,并且结尾一句不一样)

(2)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 提出难点:后半拍唱:“0 3 53”;“0 5 12”。

突破难点:在休止符的地方请同学们尝试轻轻闭上双唇,来感受停顿。

(3)完整地视唱曲谱。

3.学唱歌词:

(1)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2)随伴奏轻声默唱歌词2遍。4.歌曲的处理:

师: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轻声演唱。5.齐唱歌曲。

6.分角色演唱歌词。

(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分角色的方式)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围绕豆腐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对祖国和家乡的爱恋之情。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有关资料,生活体验来感悟,交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家乡的爱恋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对祖国和家乡的爱恋之情。

教学准备:豆腐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起豆腐,同学们都不会陌生,大家都来说说吧!

2、豆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吃法多样,然而对异乡游子来说,仅仅是这些吗?让我们一同去品味黄苗子的《豆腐》吧。

3、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文章写了些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听写词语,辨析多音字,理解词语。

(1)辨析多音字

和hé huó huò hú

喷pēn pèn

供ɡōnɡ ɡònɡ

(2)理解词语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眉飞色舞:形容人非常高兴,得意的神态。

2、理解内容: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豆腐,具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地~2自然段):写几位在英国多年的华侨一起聊天时说起了家乡的豆腐。

第二部分(3~12自然段):介绍有关豆腐的传统小吃,豆腐菜的加工与制作,营养价值及桐城特产“叫豆腐”。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再一次点明豆腐容易勾起中国人心头的一种特殊的滋味。

三、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读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作者围绕豆腐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具体怎样写的?

(1)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2)班内汇报。

2、作者仅仅是向人们介绍豆腐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1)学生自读开头、结尾部分,圈点批注。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①“对祖国和家乡的爱恋……这是很自然的。”

积聚海外的游子把自己对祖国和家乡的眷恋之情寄托在平凡的日常事务中,借这些平凡的日常事务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家乡的一片深情。这个句子写出了海外游子思念祖国和家乡是的普遍举动,他们检务生情,睹物思人,特别思念祖国和家乡。

②“的确,作为一个中国人……体味到生活的多彩。”

豆腐作为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菜肴,不仅花样繁多,而且风味独特,他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味道香滑温清,而且容易勾起人们的思想之情,它丰富的品种和风味更让人们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乡土之情”指的是海外游子眷恋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怀。

3、你有这样的体会嘛?联系生活体验说说吧。

四、理解、升华感情。

1、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依照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断。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7*豆腐

寄托 掺和

冻豆腐 油豆腐 豆腐干 豆浆

豆腐——豆腐干、千张、油豆腐、酱豆腐、腐乳、大豆、“娇豆腐”

上一篇:劳动节会议致辞下一篇:读胡适自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