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推荐11篇)
1、发展过程:
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世界上各个民族基本是在封闭状态下独自发展,相互之间往来不多。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与全球化相伴,区域化也明显加快。
2、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和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在生产和科技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地理上分散于全球的经济活动开始综合和一体化的现象,其主体一般认为是跨国公司,具体表现为资本、技术、产品等跨国快速流动或扩散以及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
3、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①在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②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大多数国家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和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③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扩大,贸易额增加,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长。
④在生产领域,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分工更为精细。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⑤在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和主体:
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除国家以外最活跃的国际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跨国公司作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它的迅速发展不仅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在生产、投资、贸易、金融、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5、认识: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为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能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促使不同文明与民族间交流加强;促进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另一方面,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并把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到发展中国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冲突。
6、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①积极应对,快速反应。
②引进来,学习先进的技术、材料和管理经验、市场营销方式等,走出去,加入世贸组织,在竞争中求发展。
③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自主创新。
④加快进行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企业改组、重组、联合、并购等。
⑤遵守游戏规则,运用游戏规则。
⑥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在世界贸易中的利益。
⑦要敢于抵制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霸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笔者将一些省份中可以作为知识拓展的选择题例举如下 (考题本身省略) :
江苏卷:
第2题拓展史料、史评等相关内容;
第6题拓展农民政权封建化的相关内容;
第7题拓展清朝驻外使节思想渐进变化的相关内容。
山东卷:
第15题拓展文明史观等相关内容。
四川卷:
第4题拓展驻外使节思想观点的相关内容;
第6题拓展晚晴社会转型各方面新旧杂糅等相关内容。
重庆卷:
第1题拓展封建社会纪检监察的相关内容。
其中, 涉及史料、史评方面的还有浙江卷中的第13题和第19题, 上海卷中的第7题和第23题, 安徽卷中的第22题, 北京卷的第12题。
广东卷:
第16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制度的起源追溯内容。
天津卷:
第5题拓展小农经济解体中农村市场化、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外出打工等相关内容;
第11题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有关的一些重要史实。
诸如此类, 不一一列举, 但复习中拓展到的高考再现时必然成为一个送分点。如江苏卷第7题:1876年, 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 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 学政治、经济的都有, 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 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 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复习中的模拟题为:据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记载, 清朝官员郭嵩焘1876~1878年出使英法期间经常写信给李鸿章, 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学习机械一门, 学政治经济的都有, 他劝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上述内容表明郭嵩焘 ()
A.是洋务运动的典型代表
B.代表的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C.已具有初步的维新思想
D.开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进程
对比两题的正确选项C, 答案内容相近, 考察的都是近代学习由器物向制度的过度阶段, 故而驻外使节由于亲身经历, 他们的所见所闻能代表一种进步性, 可作为知识拓展的例子使用, 同时早期维新派的人物和观点也应做简要介绍。
历史资料浩如烟海, 其中拿一手史料来看, 也是丰富多彩的。对应课本任何一个知识点, 都可以选出多段不同的材料来从不同角度命题。可见, 这确实是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列举两题如下:
试题一:胡佛担任总统期间, 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 确定最低销售价格;会见市长和州长, 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成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 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由以上资料不能得出下列哪一结论? ()
A.罗斯福新政某些政策实质是胡佛政府时期政策的某种延续、深入和强化
B.胡佛的政策是由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到罗斯福国家干预政策的过渡
C.历史学习需调整“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 形成联系、发展的观念
D.胡佛对危机缺乏正确认识, 实施以行政命令取代市场调节的偏激政策
试题二:明清时期某位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 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 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 亦不敢以为是也。”这位思想家最可能是 ()
A.黄宗羲B.李贽C.顾炎武D.王守仁
作为思维定势的教授方法, 我们都认为胡佛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没有摆脱危机, 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来摆脱危机。为了突出罗斯福, 而对胡佛的政策一概否定, 这正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这道试题除了正确答案的D选项外, 其他几项可以作为我们已有知识的补充, 也可以作为小论文的素材备用。喜欢这部分历史的学生, 教师可以推荐《关荣与梦想》给学生来拓展知识面。
对于试题二, 从和学生的交流中, 可以发现他们选B选项的原因就是关键词“孔子”、“是非”, 继而联想到李贽观点之一“不以孔子言论作为是非判断标准”, 而此题的本意却是在考王阳明。这里体现出王守仁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要把判断是非的标准仅仅是依据孔子的是非标准, 或者说不要把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衡量所有是非的一个判断的标准, 那么是什么标准呢?即“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一、试题特点分析
1.突出主干基础知识,涉及隐含基础知识
历史基础知识是指重要的历史年代、主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最基本的历史概念。新课标规定高中生所掌握的基本历史应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第28题所呈现的“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试验科学”、“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主干基础知识。
隐含基础知识是指隐藏于主干基础知识之下,与主干知识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隐含知识往往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与教材鲜有提及,但必须挖掘、拓展的知识。“哥白尼的‘日心说”就属于此方面的隐含知识。
2.一题一专题,考查容量大
通过专题呈现考题逐渐成为高考试题命制的趋势与特点,一道选择题往往是一个单元主题的浓缩、一段历史阶段特征的总结。第28题考查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轨迹,考查了近代科学的独立、奠基、形成与拓展过程,这种以专题形式呈现的试题形式也恰恰符合了新课程以来以模块组织教学的特点。
3.关注热点,突出现实
第28题关注的是科学发展问题,隐含着对现实的关注,不仅如此,该题还巧妙地切入了周年热点问题,2013年是哥白尼(1473—1543)诞生540周年,命题者以隐性的方式,通过引用恩格斯的材料来设问,以此考查与时代热点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突出反映了历史学关注现实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学科价值。
4.设问精巧,强调理解
从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来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三新”试题逐渐成为命题主流。第28题以恩格斯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评价为材料来设置问题,“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是指近代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脱离出来而成为独立发展的学科体系。哥白尼的“日心说”最早否定了宗教神学深信的“地心说”,宣告了科学的独立;伽利略的试验科学开创了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该题要求学生综合对比四个选项,在深刻理解四位科学家的成就与特点的情况下作出正确选择。
二、基础知识复习策略
1.以主干知识为主,隐含知识为辅
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依托课程标准与教材,着力做好主干基础知识复习,除准确、全面、深刻把握具体史实、基本概念、理论观点外,更应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比较,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师要善于挖掘隐含知识,理解隐含知识的原因、特点、影响与评价等,帮助学生形成具体历史问题的多元认识。
2.运用联系的方法组织知识,形成整体架构
联系方法是基础知识整合的有效方法。联系有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纵向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史实本身的理解掌握。横向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阶段总体特征的把握。第28题是有关近代科学在不同时期的贡献、发展,属于纵向串联方面的考查。现行教材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模块组织教学,由于各模块之间各有侧重、彼此独立,因此,只有把相关历史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联系对比才能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3.以时间为脉络,突出热点,关注现实
历史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任何史实都可放在时间的大坐标中定位。时间有两类:一类是历史时间。历史的连续性和规律性是通过按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体现的。教师在基础知识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时间,必须培养学生的时序性思维。另一类时间是现实时间。即任何一个历史史实都可与现实时间发生联系。教师在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既依托课本又能跳出课本去关注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热点、焦点与周年等问题。
4.研读高考真题,提高复习效果
新课改以来,国家以高考试题来推动课程改革、推动教学改革的意图日益彰显。教师通过研读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者的立意旨趣,提炼试题的关键信息,以此指导复习,能有效提升复习效果。以第28题为例,通过恩格斯评价入题,在2010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第40题第3小问已出现,该题要求学生阐述对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前提”的认识。而且,对哥白尼、牛顿等科学家的考查在2011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第35题就已出现,教师在复习中如能对该题仔细解读,无疑对2013年的第28题的作答大有裨益。
一、农业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废井田,开阡陌(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四大农具
两汉:耧车(专用的播种工具) 耦犁:赵过,二牛三人 南北朝:马钧的翻车又叫龙骨水车
唐朝:(江东)曲辕犁: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筒车
(2)水利工程——春秋战国:都江堰(秦国时李冰父子修造,位于四川) 西汉:白渠、漕渠、龙首渠(关中地区)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涿郡(北京)到苏杭
作用:1、促进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带动两岸农业和城市的发展3、加强了中央集权
(3)耕作方法:春秋战国 垄作法 西汉:代田法
(4)土地制度:商周:井田制(土地国有)
春秋战国以后:小农经济,土地私有,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特点:1、以家庭为单位,规模比较小2、男耕女织3、自给自足
二、商业
商业发展的历程:商周时期:商人出现,商业为政府服务:工商食官。 官营手工业特点:1、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2、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产品供宫廷和政府使用
春秋战国:民间商业兴起,各国首都都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城市
秦汉: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汉武帝实行盐铁酒专卖,抑制大商人的势力 隋唐:草市兴起(柜房、飞钱、邸店) 城市繁荣:扬(扬州)一益(成都)二 宋元: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夜市流行;海外贸易发达;元大都是国际性大都市
明清: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出现商帮:徽商和晋商
明中期以后,官营手工业超过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基本特征是雇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
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开始反抗。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3.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南京进行了六周的杀戮,30多万人被杀害。
4.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
(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①1935年中共瓦窖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至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两党亲密合作
④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由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的计划.
②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3.共产党组织的敌后抗日战争
①政治: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②军事: 采取全面抗战路线斗争,取得平型关大捷,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1937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为陕甘宁边区。晋察冀根据地是第一个敌后根据地。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③思想: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抗战方针,指明了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4.抗日战争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②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感兴趣的:
1.20全国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3.2018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4.2018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汇总
1.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等是世袭的,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如何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确立标志: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这套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3.制度的本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
4.内部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矛盾,即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从2009年起,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参考答案出现一种全新的形式,以2009年第34题的第(2)问为例: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利的转换给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略)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问题(2):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
该题的参考答案是:
史实方面: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关联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答案2:仅运用边缘性知识进行回答。
组织方面:
类型1:组织形成结构,语句连贯通顺。
类型2:语句连贯通顺。
类型3:部分列举,只进行简单组织。
从以上参考答案可见试卷的两大新变化:其一,评价既从“史实方面”提出要求,也从“组织方面”提出要求:其二,史实要求方面提出了“核心知识”“边缘知识”和“其他知识”的概念。
从2009年开始,上海高考历史试卷评分标准将试题的参考答案区分为“核心知识”“边缘知识”和“其他知识”三部分。核心知识以“答案1”表述,是与问题关联度较大的知识;边缘知识以“答案2”表述,是与问题关联度不大的知识;其他知识则以“其他答案”表述,是与问题没有关联度的知识。
2011年的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选择题又出现了一个新变化,3分选择题首次出现。以第32题为例: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三分选择题的出现,反映的实质是PISA评价方式向历史全卷渗透,套用前文所述,运用核心知识回答或回答核心问题的得3分,运用边缘知识回答或回答边缘问题的得1分,运用无关知识回答或回答的与问题无关的得0分。
二、教学建议
在当评价模式发生变化,核心知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字组织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们的历史教学理应发生相应变化。
1. 核心知识因历史观的变化而变化
自上海二期课改教材推行以来,其核心史观实质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发展史观或社会形态史观逐渐让位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因此,教材中的核心知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期教材中的许多重点内容已风光不再,甚至不再出现于教材,而跟现代化、文明的进步、世界由分散向整体演变相关的许多重要史实已经悄然成为教材的核心知识。以工业革命为例,上海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教材在貌似接近的表述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变化。现行教材淡化了社会形态和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即现代化)、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文明史)、商品和市场推动分散的国家向整体的世界演进(整体史)等角度重新加以诠释。
2009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4题(康德拉捷夫曲线题)和201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9题(工业时代题)均是从新的角度组织材料,要求用新的史观进行分析。201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9题的参考答案将“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作为答案1 (即最高层次)中的要求,更是直白地要求考生从世界由分散向整体演变的角度来组织答案。
类似的变化甚至出现在教材的中国古代史章节中,以春秋战国史为例,现行教材完全淡化该时期的社会性质变化(一期教材特别强调的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确立),转而将社会转型定位于从王国向帝国、从封邦建国向中央集权、从列国纷争到大一统的转型等。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以往教材体系的重点——孔子思想中的教育思想、商鞅变法中有关封建制度的确立等已经无法纳入新的教材体系,更不用说成为核心知识了。
2. 核心知识因问题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中根据史学理论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教学重点,这只是教学调整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面对的问题,提炼或选择核心知识。
以前文所引2009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第34题第(2)问为例,该题的问题是: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中,核心是“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因此,“英国世纪”是如何形成就不包含在该问题之中,叙述的起点就只能是从“英国世纪”确立(甚至是“英国世纪”开始向“美国世纪”转换),叙述的终点也只需要说到“美国世纪”确立而不再需要谈及确立之后的情况。如果问题改变成分别叙述“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确立的历史进程,英国由弱而强、由强而霸的过程则都成为核心知识。
当材料大规模引进历史教学的各环节成为常态,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或核心知识,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要求。以前文所引2011年第32题为例,该材料引自查理一世遭审判时的辩护词(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和首席法官布拉德肖的论证词(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为了设问的需要,试题直接指明这两段对话出现在“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由议会(实质上是由议会组织的特别法庭)在审判国王,而国王却以权力来自上帝为由进行辩护并进而质疑审判的合法性,由此可以得出C选项(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和B选项(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都是正确的,但该题的情境,如果只能读出B、C两选项的意境,只能说明认识停留在表面,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得出更高一层认识——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因为查理一世所持有的观点是自己的权力来自上帝的托付,这正是君权神授的反映,而主审法官秉持的却是权力契约观点(以人民与国王间的契约为依据,既然国王已解除这份契约,那人民自然也可以解除这份契约),是“主权在民”的实践。因此,议会与国王的矛盾、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背后都反映了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将“核心知识”和“边缘知识”稍加迁移即成为层次差异,在学习中掌握核心知识,迁移至考试中就变成追求最高层次。学习中的“边缘知识”迁移到考试中就成了退而求其次——当最高层次无法实现时,也不拒绝残酷的现实(稍低层次)。以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选择题第21题为例:
有网友发帖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很明显,本题B选项(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和D选项(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都是不错的,但它们都只涉及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个仅涉及史实,一个仅涉及评价,而C选项却完整地将史实与评价两方面纳入其中,其反映出来的思维水平比B、D两项都要高一个层次。在这道题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将D选项所反映的认识水平再作一种分类,因为这一项将科举制的产生时间与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错误都已经发现,这比只发现一处错误还是要高一个能力层次的。本题A选项是对这个网帖中的三方面错误视而不见,自然是最低的能力层次了。这样的题目极可能成为未来3分选择题的主要类型,因为它可以鉴别出应试者的思维层次。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知识浅化;学习兴趣;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58-1
高中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辩证思维也有较大的发展,他们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抽象和理论性的知识上,开始把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向到扩大知识面,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对他们最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历史人物详加解读,帮助他们梳理清楚基本的历史线索,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当然要达到以上目的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如果我们把复杂的历史知识简单化、浅化,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就变得较容易了。
首先,用语要简单。历史知识具有抽象、深奥的特征,而历史教师必须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其浅显、易懂。而要做到这点,作为教学最常用工具的语言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因此教师必须用学生能听得懂的教学语言来为深奥的历史知识做白话注解。如:讲世界近代史的时候,学生对于资产阶级为什么叫资产阶级、民主与革命为什么要说成是资产阶级民主或资产阶级革命越学越模糊,越学越不懂,越学越焦急。因此,我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资本主义”。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每个同学都在睁大眼睛看着我,等待我的回答。从他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正困扰着他们。而我也知道,如果用经典著作里面的解释去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他们会无比失望。于是我尝试着用下面的解释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说:“其实资本主义的东西,在我们身边也有。”学生听我这么一说,精神就来了,眼睛睁得更大了。“大家在政治里面学过,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很多东西就是向资本主义国家学过来的。像股份制、大工厂、商品经济等。”学生若有所误,我继续往下讲,“同学们,如果让你办工厂你需要什么?”学生“需要钱”、“需要土地”、“需要人”、“需要市场”……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我再问:“在封建社会末期,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有钱吗?有土地吗?有劳动力吗?有市场吗?”同学们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学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在封建社会土地属于谁的?”“地主”,“农民能离开他们租种的土地吗?”“不能”,“商品能自由流通吗?”“不能”,“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吗?”“没有”,“这些都是什么造成的?”“封建制度”学生们想起了所学的知识。“所以资产阶级需要的东西他们得不到,他们要得到这些东西,就必须推翻封建制度,甚至铤而走险去掠夺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市场。当然他们还需要技术。并且让他们得到的这一切有保障,形成一种制度。这就是资本主义。”同学们松了口气。这样,就用简单的语言实现了历史的深度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了历史学科的思考方法。
其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破除难题的利器,有兴趣了难的也会变易,深的也就无畏,也就会感觉到它的浅。如果历史教学能从学生的心理入手,着重处理课本的某个细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在学生的有意注意中浅化深邃的历史知识。如讲到中国瓷器部分时,我先通过投影展示《2005年拍卖年鉴·瓷器》中的青瓷、白瓷、青花瓷、冰裂纹瓷、斗彩瓷、五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又讲述了:瓷器由原始陶器演变而来,白瓷和青瓷,是瓷器出现的早期形式,青瓷是瓷器的起源、瓷器之母,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了白瓷,之后再派生出了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等各色瓷系。并简单介绍了各种瓷器之特征及其价值,还讲了几个瓷器相关的故事,当学生听到: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了一件“鬼谷下山”的元青花大罐,这个罐子高27.5公分,腹径为33公分,一共20来斤重,当时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3亿,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这件元青花是全世界范围内最贵的瓷器,也创造了单件工艺品的最高价时,他们再也不能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他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拉伸、收缩的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提高了自己人文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不再凝固,也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了,而且这种空间的拓宽带来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再次,在现实中解读历史。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我们把握过去、回顾历史的支点就是现在,就是在历史和现在之间找到交汇点,用生活来见证历史,用现实来阐释历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感兴趣的“热点”。然后教师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就能在现实中嗅到历史的气息,因之学生的热情被点燃。如讲到国际关系变化时,我就分析中美关系,点明中美利益攸关、国际关系进入大变革时期。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课后居然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中国不害怕美国赖帐呢?”我的回答是“假如你借了别人的钱,别人会害怕你不还吗?”学生若有所思,然后我接着说:肯定借钱给你的人担心,但你如果欠债不还,你见了债主心理是什么感觉?学生觉悟了,说“经济上的强大是现在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资本,也成为中国制约美国的重要因素了。”学生明白了我这样上课的目的。
总之,我们不仅要把“死去”的历史用很浅的生活常识加以注解,而且学生感受到的是鲜活的历史,让学生思维的火花迸放出来、脑筋开动起来,能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掌握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在生活中找寻历史的答案,懂得历史和现实惊人的相似;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有关历史规律,分析预测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预见性。
显著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高二历史必修1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这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思想并没有付诸实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图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这场洋务运动虽然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但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洋务派的“自强”的迷梦彻底破灭。
(2)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人,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正在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他们的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他们的思想为维新变法思想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3)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们奋起救国,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注人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尽管它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强烈的冲击。
(4)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作为思想战线,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浩地位,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当然,他们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而且他们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隋唐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高中必修二历史知识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与饮食变化
服饰变迁: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有人穿西服,有人穿粗布大衫,还有人穿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依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
饮食变化: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如磐石地沿袭下来。
2、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1)轮船: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火车: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3)汽车: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4)飞机:19,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1)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无线电报: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后来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
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3)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个市内电话。到1949年,电话普及率仅为0.05% 。
3、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A 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B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
C 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中外纪闻》等,宣传维新思想。
D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E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F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G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电影:
A 19,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B 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C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
D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历史 知识结构 构建 有效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高中历史教科书变为“模块+专题”的编排体例,高考也突出考察主干知识,重视历史概念、发展主题线索、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虽然大家都早已知道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但是综合历史学科的特征、考情、学情,其运用的有效性却值得我们思考。新课程改革主张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采取什么方法,更好实现知识结构的有效教学?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将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结合使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培训,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媒介应用到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多媒体课件,课件中丰富多彩的史料、图片、视频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传统课堂中呈现知识内容脉络框架的板书日渐被忽视。很多老师选择将板书放在课件中以知识结构或者课堂小结的形式展示,不在授课过程中亲自构建。从教学实践看,板书呈现知识结构的作用是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的。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往往讲授完知识内容,最后展示知识结构,展示速度非常快,留给学生思考总结的时间短暂,没有时间记录重要的知识点。有时甚至直接跳过不展示,知识结构也成为摆设。一堂新课结束后,关闭课件,经常会出现黑板空白的情况。学生脑海中堆积了很多零散无序的知识点,但是并不能理解知识内在的联系,掌握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待历史问题。此种情况不能发挥知识结构的有效用途。
真正实现知识结构的有效构建,教师需要处理好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将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板书恰当结合起来。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记忆的时间比听觉要长多倍。高中历史课堂中,板书形象直观,提纲挈领,揭示知识内容,体现结构程序,突出重点并强化记忆效果,还能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此外,师生同步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更具有亲切感,增进师生交流,构筑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而板书设计需要教者在课前根据学情精心构思,既要展示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注重规范性,避免随性而为和有始无终。如此,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上课过程中既要利用课件展示史料、图片等方面的优势,又要同步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板书,提升课堂效率。
二、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坚持连贯性和长期性
教材是授课的重要载体。新课改以后,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传统的通史体例,采用“模块+专题”的编排方式。这种体例使学生更難从整体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对教学提出更大挑战。这要求教师在学期或者学年之初就要深入研究教材,熟练掌握课时之间、专题之间甚至是模块之间的联系,为整个学期构建专题和主题教学的知识结构做好充足准备。
我们现行的课程设置和考试模式决定构建知识结构要遵循连贯性和长期性,根据教学进度和不同学情选择不同类型的知识结构。新授课,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整合一节课的教材内容,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专题教学结束,宏观分析基础知识,展示历史发展脉络和规律,构建系统的专题式知识框架。在复习备考时可选择主题知识结构和通史知识结构。高考一轮复习通常按照主题体例复习,二轮备考多按照通史体例复习。构建通史知识结构,可引导学生以时间为线索,纵向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历史的变迁和延续,在头脑中形成脉络清晰的历史体系。
三、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新课改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考也侧重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构建是发挥知识结构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由于学生学习任务重,历史学科知识内容多,课时设置有限,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小科目,不重视学习,构建知识框架更是不屑动笔。要实现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需要一定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首先,要教给学生构建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开学之初就要告知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方法,引导学生仿照教师的做法梳理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模仿教师构建知识结构是自主构建的开始,以后则会逐渐构建起每一课时、专题、主题、模块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其次,放手让学生自主构建。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后,可放手让他们自己构建。课前,学生通过预习初步构建框架,可能会有遗漏或者错误之处,上课时经过师生、生生交流,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提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构建虽不是完美方案,但比老师直接讲解的效果好,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能力。最后,加强监督,长期培养。基础年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尚未形成良好习惯,需要老师不断监督和规范。要注意及时矫正、点拨学生,课后要加强检查,并形成长效机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结合使用,坚持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和长期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的良好习惯,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知识结构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宏观把握历史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效率,塑造良好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课本知识点09-08
高中一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07-11
历史水平考高中知识点总结07-19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政治史知识点09-13
高考历史知识网络06-30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概括06-05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总结09-12
高中历史阅读能力05-24
高中历史培训反思05-27
微课程高中历史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