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通用12篇)

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篇1

财务会计是提供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果,并为企业利益相关人(包括银行、债权人、潜在投资者)提供真实相关的信息,便于他们投资决策。而税务会计则是按照税法来核算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系统。其目的是保证国家税收的充分实现,调节经济和公平税负,为国家税务部门和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主要目标包括以下方面:依法纳税,履行纳税人义务,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协调与财务会计的关系,选择纳税方案,科学进行税务筹划。

(二)、核算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并非所有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对象,凡是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才是会计对象。

一。税务会计的对象就是税务会计这种特殊的专门会计管理活动的客体,它是纳税人方面因纳税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而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则无论是否涉及纳税事项,只要涉及企业全部资金运动,都要进行核算。

(四)、核算的原则不同

财务会计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为使报表公允地反映某一会计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允许企业在一定情况下对收益和费用进行合理的估计。税务会计遵循收付实现制要求,纳税人只有在实际收到或实际支付时,才能在列报损益或列报费用。

权责发生制则是以收入和费用已经发生为标准来确定当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即只要已经发生了收益与费用,不论是否已经实现,均列入当期收益和费用之中。税收会计主要是遵循的收付实现制原则,为了保障税收收入,便于征收管理,一般不允许估计收益与费用,要求贯彻税收刚性的原则,在会计期间内的现金税金、上解税金、在途税金、入库税金、提退税金(包括征后减免退库)和损失税金方面,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在应征税金、欠缴税金和征前减免税金方面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财务会计只要求达到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此外,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动,更重视可以预见的事项,而财务会计则可以有所不同,在特定时候,财务会计可以考虑币值不稳的因素,如在物价变动情况下,企业通过会计计价方法的选择,寻求能够较为合理的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计量模式。财务会计只要求达到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目的,允许企业在一定情况下对收益和费用进行估计,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企业收益和费用,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呈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

(一)、法律性。

税务会计的法律性源于税收所固有的强制性、无偿性的形式特征。税务会计 必须以

现行税法为依据,接受税收法律法规的制约。具体会计核算中的一些计算方法(如存货的计价、准备金的计提等),企业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适当选择。但税务会计必须在遵守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选择。税收法律法规作为税务活动的基本准则制约着征纳双方的分配关系。当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与现行税法规定发生抵触时,税务会计必须以现行税法规定为准,进行调整。由此可见,税务会计必须以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接受税收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制约,这是税务会计区别于其他专业会计的突出特点。

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

税务会计的信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

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篇2

一、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一) 概念不同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在企业, 会计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会计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逐步由简单的计量与记录行为, 发展成为以货币单位综合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决策与控制, 并对其所体现的价值属性及财务关系进行的一种管理, 它是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进行的管理, 其本质是资本的价值管理.

(二) 核算的时间范围不同

会计是面向过去, 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而财务是注重未来, 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 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 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不应该发生、应发生多少, 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用时间轴表示如下:

(三) 两者的确认计量原则不同

财务管理强凋要使用现金流量分析, 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是理财第一原则, 在对项目进行评估时更多地使用折现现金流量法。会计核算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时间价值观念指货币的所有者因让渡货币的使用权而根据时间的长短所获得的报酬。货币时间价值观念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可以将不同时间所发生的价值量按照同一的标准进行加总, 从而提高了价值间的可比性、可加性、为长期财务决策的作出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依据然而, 会计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在历史成本计量下, 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则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或则按照购置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责按照因承担现实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资产的金额或则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 或则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责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并不考虑货币的时间因数的影响。

二、财务与会计的联系

(一) 会计是财务的基础, 财务离不开会计

会计基础薄弱, 财务管理必将缺乏坚实的基础, 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将缺乏可靠的依据。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新会计制度普遍采用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有利于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 减少财务决策风险。

例如, 财务分析就要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 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揭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 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一切都是取决于会计提供的客观、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为支撑的。

(二) 货币时间价值在新准则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利用现值进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限制使用条件和会计处理方式:即购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作为未确认的融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并在以后各期进行分摊。

借:固定资产 (本金)

未确认融资费用 (利息)

贷:长期应付款 (本+息)

现值计量模式与其他的计量模式相比而言, 有着很大的差异, 以历史成本为代表的传统计量模式反映的是过去的信息, 而只有现值能提供未来的信息, 因而相关性强, 能为信息使用者未来决策服务, 同时现值的运用, 丰富、发展了财务会计理论, 因此对现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财务与会计在组织体制上没有明确的界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组织是有效开展企业财务活动。调整财务关系的重要条件, 同时也是有效实施财务制度、财务控制等财务活动的组织保证。目前, 我国根据企业规模大小不同, 有财务会计合并、财务会计分设等组织形式。

在财务与会计管理机构合并的一体化的财务会计组织形式下, 会计核算职能与财务管理职能不作明确划分和分工, 而且机构内部往往以会计核算职能为轴心来划分内部职责。

因此, 财务与会计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但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教学和课程安排过程中, 我们应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核算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理性化的财务思维, 重视和发掘其财商, 从而建立企业理性行为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苏亚民.翟华云 《财务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6) 人民出版社 2007

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篇3

摘 要 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概念来看,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财务管理主要是从价值的角度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会计核算主要是从资金角度对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实现全面有效管理。但是从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开展来看,二者虽然有一定区别,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企事业单位中存在一定的交叉。为此,从促进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区别 联系

一、前言

对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而言,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都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但是从二者的定义和实际工作的侧重点来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从定义来看,财务管理侧重于从价值角度进行管理,而会计核算侧重于从资金角度的核算与管理。所以,二者在侧重点方面存在不同。但是出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实际,二者在管理过程中又存在着交叉和联系,只有做好这两方面工作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需要。为此,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区别和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定义

通过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进行深入了解后发现,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定义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财务管理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其内容主要分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润管理三个方面。

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出了对价值的尊重,在财务管理的内容中主要体现了对价值的管理。其内容虽然分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润管理,但是其侧重点在于对价值的管理。所以,财务管理归根到底是价值管理,与价值有着紧密的联系,对财务管理的研究也应该从价值管理入手,保证财务管理的整体效果。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对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反映和监督,以加强经济管理的一种专门工作。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会计核算更多的体现出货币和资金的衡量,会计核算工作的主体是对货币和资金进行全面有效管理,以此来满足会计工作需要。所以,对于会计核算而言,货币是主要的量度手段,会计核算工作在推进的同时,也是对货币进行量度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对会计核算的本质有所了解。

三、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

虽然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都是以价值运动为对象,但是财务活动抽象来看就是价值运动,财务管理也即是协调企业内外的各种经济关系的管理活动。

而会计具有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反映与监督。会计所反映的是价值,是价值的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会计监督的是价值的量,它促使商品生产者加强经济管理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

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定义来看,二者具有明显的区别。首先,财务管理突出了价值运动和价值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管理原则和管理规律,也是以价值管理为主。其次,财务管理相对宏观一些,主要管理对象是若干管理过程,不具体。

从会计的职能来看,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这两项职能,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具体的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并达到提高资金管理效果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资金管理是主要内容,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成为了会计核算的主要原则。所以,会计核算更侧重于对资金的管控,管理对象比较明确,与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区别。

四、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

虽然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由于二者同属财务范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必然的联系,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实际开展来看,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必须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和企业内外部经济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在财务管理中,要想取得实效,就要以会计核算为主要手段,积极利用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和内外部信息,丰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财务管理取得积极效果。所以,财务管理过程需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

2.财务管理必须根据会计核算的记录反映,运用必要的经济手段,通过调节资金比例取得最佳管理效果。财务管理除了需要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以外,还要根据会计核算的记录来作为调节资金的依据,由此可见,财务管理的效果与会计核算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财务管理的实行与会计核算具有必然联系。

3.会计核算必须以财务管理的规定和要求为依据进行,管好、用好资金。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就要根据财务管理的规定执行,保证会计核算能够实现资金管理的积极效果。由此可见,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也存在紧密联系。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过程中,只有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取得积极效果。为此,我们应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定义和实际应用出发,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区别和联系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魏迎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与会计的关系.财经界(学术版).2011.01.

[2]殷丽娜.Excel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家天地.2010.04.

[3]李恩柱.安全会计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中国矿业大学.2010.

[4]鞠秋云.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1.

[5]刘海洋.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10.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篇4

审计隶属于会计吗?这是很多人的一种误解。

先让我们来看看会计都做些什么?

会计利用会计资料,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和劳动耗费水平,进一步分析得失,查明经济效益高低的原因,趋利避害。因此会计的实质是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同时会计还要反映财务状况,要计量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计量营业收入、费用和成本。进而可以说会计是一门计量的技术,是一个信息系统。

再来看看审计——可以分成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具有监督的职能。外部审计中的CPA(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CPA接受委托,对公司、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的会计报表或其他特定事项进行的审计,并以出具审计报告为目的。

审查会计账目、会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出具查账报告,这是CPA业务的主要部分。内部审计也做一些相关的审查,但仍是管理活动,毋需出具报告。

浅谈账外账与小金库的区别和联系 篇5

在审计实践中,有些审计人员会将“小金库”与“账外账”混为一谈,有的把“账外账”定性为“小金库”,有的则把本该属于“小金库”的资金定性为“账外账”,从而导致对“账外账”和“小金库”的处理处罚不当,给审计带来潜在的风险。事实上,只要认真分析,仔细辨别,就会发现,“账外账”和“小金库”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违纪违规问题。

一、“账外账”和“小金库”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账外账”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设立的账册。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二)表现形式不同

“账外账”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就其资金来源而言,既包括属于本单位的正当收入、收益,又包括违规收入,如截留应当上缴财政的收入、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三乱”行为获取的收入等;在资金的处置上,既存在支出合理的情况,又存在乱支滥补、私存私放的问题。

“小金库”只是“账外账”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 1. 化公为私,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收支、私存私放的资金(不含党费、团费、工会经费、互助金等);

2.虽已入单位会计账,但只是挂在“暂存”账上,或跨没有正式列收列支、或将支出直接冲减“暂存”的款项; 3. 既不纳入预算内管理,又不纳入预算外管理的资金; 4. 将预算内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或将财政性资金作为单位资金存放,不交财政专户储存;

5. 通过虚列支出、假报账、资金返还等形式将资金转到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外;

6. 执收、执罚单位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不上交,自立账户存放。

(三)定性依据不同 1.“账外账”的定性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2.“小金库”的定性依据

对“小金库”权威的定性依据通常有两个,一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5]29号)第一条和《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的通知》(财监字[1995]29号)第二条: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二是《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第一条规定:各部门、各单位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将财政拨款转为有偿使用,更不得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

(四)处理处罚依据不同

从国家现行财经法律法规看,是把 “小金库”作为一种严重的经济违纪违规行为来对待的。对“小金库”的处罚比“账外账”的处罚要重得多,所以我们运用处理处罚依据时一定要坚持谨慎性原则,注意二者在适用处理处罚依据方面的区别。1.“账外账”的处理处罚依据

对“账外账”的处理处罚适用《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依法设置会计帐簿的;

(二)私设会计帐簿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小金库”的处理处罚依据 对“小金库”的处理处罚,可以分别适用以下法规。(1)税收征收机关及工作人员对按规定征收的税收收入款项不按国家规定及时上缴国库,设置“小金库”的,适用《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二)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三)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四)不依照规定的财政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五)违反规定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六)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2)其他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设置“小金库”的,适用《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3)对于行政性收费方面资金私设“小金库”的,按《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规定“责令追回资金上缴财政”,还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按《违反行政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三条“不按照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管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的规定给予处分。

二、“账外账”和“小金库”的联系

“账外账”和“小金库”都是在合法账簿和库存现金之外,非法筹集和转移资金,以供本单位或少数人支配的舞弊行为,均是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

首先,从“账外账”的成因看,其设置动机、企图尽管都是以逃避税收和财政监督,谋求单位、团体利益为目的,但也不乏有深层次的其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为隐瞒单位自营收入;二是为攫取不正当收入或谋求不正当支出;三是为用钱上的方便。由于“账外账”和“小金库”成因均较复杂,如果仅从设置动机、企图上来看,很难将“账外账”与“小金库”区分开来。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和联系 篇6

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道德与法律作为两种调节手段,道德与法律具有明显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从作用机制来说,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道德主内,法律主外;从操作方式来说,道德扬善抑恶,法律惩恶扬善。

道德与法律,不可相互替代或混淆。法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政治建设,道德建设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建构来说,“依法治国”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避免随意性和任意性,以此保证国家社会生活秩序和人们的合法权益;“以德治国”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的价值判断,依靠人的良知和传统习惯来维系,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力量。

法律和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

法律又需要道德的支持。违法一定与道德相连,但违背道德的不一定违法。失德与违法、犯罪之间有一片断层带,这个断层地带显然要靠道德自觉来规范。法律必须以社会上公认的道德为基础和前提,如果缺少道德基础,法律不仅会失去自身的权威甚至会法不责众。

法律与道德相同之处是:第一,它们都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第二,它们的内容是互相渗透的。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要求常常明文规定在法律里。例如我国宪法第24条、第46条、第51条等条款中,就明确规定了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内容的“五爱”以及社会公德的要求。在宪法的其他条款和一系列法律中,也直接规定或隐含了道德的要求。第三,二者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经济基础基本不变而经济体制有了变化、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的情况下,法和道德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宪法作了修改,法律、法规正在进行大量的立、改、废,道德也发生了变化。第四,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追求的都是社会秩序安定,人际关系和谐,生产力发展,人们生活幸福。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是:第一,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道德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才有的。第二,表现形式不同。法律不论是成文法还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道德的内容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道德意识中,表现于人们的言行上。第三,体系结构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有不同的位阶和效力。道德虽然有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之分,但不具有法律那样的严谨的结构体系。第四,推行的力量不同。法律当然主要是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守法来推行,但也要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道德则主要靠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来维护。第五,制裁的方式不同。违法犯罪的后果有明确规定,是一种“硬约束”;不道德行为的后果,是自我谴责和舆论压力,是一种“软约束”。

法与宗教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是社会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属于广义的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早期,法与宗教是浑然一体的,没有严格分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与宗教逐渐分离,二者的调整范围也分离开来。法只规范人的行为,退出了对人的精神领域的调整。而宗教却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还控制着人的精神。在当今社会,除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以外,其他国家的法与宗教都严格分离,只有政教合一的国家还把某些宗教教义作为本国法的渊源。道德是法律与宗教之间的桥梁,没有宗教的堤坝,道德难以形成势能,一旦失范,往往一溃千里。而没有道德基础,法律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同时,法律又是道德的最后防线。

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篇7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概念

1. 管理会计的概念

所谓管理会计是指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该系统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 通过确认、归集、分析、编辑计量等方法进行会计信息的传递工作, 在使其自身参与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过程的同时, 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就现阶段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 其管理会计系统的主要工作方法包含:本量利分析法、存货决策、投资决策、标准成本法以及变动成本法等。

2. 财务管理的概念

所谓财务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的直接管理, 其所从事的内容包括了对资金的筹集、核实、运用、回收与分配等工作, 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经济资源并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财务管理以企业的资金周转为工作对象, 通过研究企业的筹资方法以及如何实现利润的合理分配, 进而对企业资金流动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经济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并为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其具体内容包括了:财务分析、长期投资决策、筹资方式决策以及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与管理等。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1. 实际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实际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是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主要区别之一。就管理会计而言, 其比较重视企业的短期决策与内部控制, 例如, 管理会计通过制定企业的产品生产、定价决策、销售决策以及存货决策和生产设备的优化方案等企业内部的重要决策来支持企业的自身运转。而上述短期决策是以企业现有的技术、设备和经营条件为基础, 为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在其生产与销售方面做出的相关决策, 其所涉及到的经营活动通常在一年之内。因此, 管理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则是为企业提供短期经营决策信息。

与管理会计不同, 财务管理则更侧重于企业资金的筹措工作与企业投资和筹措方面的长期决策。一方面,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金筹措不仅关系着企业的运转和发展, 同时, 其对企业所属行业也具有较大影响, 对于内部资金运转不平衡的企业, 有效的筹资可以帮助其解决内部资金问题, 避免破产现象的发生;而对于盈利企业而言, 也有可能出现内部资金临时流转困难, 这就使得筹资成为了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融资决策、股利决策以及投资决策等均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而上述相关决策除了受企业内部运转情况的影响外, 还与市场环境、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相关联, 只有对上述因素进行实时分析, 才能确保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 财务管理工作则更加侧重企业财务的长期决策。

2. 工作性质方面的区别

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一方面, 管理会计方面的工作人员属于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参谋人员, 其不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直接规划或决策, 而是通过提供并分析相关会计信息, 对企业内部各个工作环节的正确决策施加相应的影响。另一方面, 管理会计又属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其可以对企业内部的经济信息进行直接管理, 是企业成功实现控制自身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

从工作性质和内容的角度出发, 财务管理则是企业相关资金的筹措、投放以及分配的系统管理工作。作为对企业资金活动的直接管理要素, 财务管理对企业内部资金的运转具有直接的管理职能, 且这种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对资金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手段来实现的, 所以,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根据企业发展的总目标来决定的。企业要想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要通过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进行直接计划、分析和决策, 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3. 基本要求不同

由于会计管理工作是企业的一项短期决策工作, 且其本身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 对该项工作的展开则需要视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而定, 即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工作的工程中需要哪些会计信息, 管理会计人员就需要为其提供相关方面的信息, 而如果企业的某种经营活动不再进行, 与其相关的管理会计工作也随之退出该活动领域。因此, 就工作的基本要求而言, 管理会计在企业整个运营体系中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高, 相反地, 企业对其工作的实时性和间断性要求较高。

由上文可知, 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到企业筹资、投放与利润分配的一项长期管理工作, 因此, 其工作本身也是相对稳定的。一方面, 由于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内部资金运转工作的有效组织和监督, 而在一段时期内, 企业资金的运转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 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不能脱离企业资金运转规律而单独存在。另一方面, 因为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到企业运行状况与财务关系分析的长期决策工作, 因此, 财务管理则更加注重完整性和工作的连续性。

4. 作用对象不同

作为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 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经济决策提供有效的成本信息, 而这种成本信息则包括了企业的成本预测与决策以及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计划等, 因此, 管理会计的作用对象为企业的成本管理。而财务管理则主要是对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 与管理会计相比, 其更加重视企业的资金收益和资产流动的管理。因此, 财务管理的作用对象则是企业的资金 (筹措资金、投入资金、分配资金) 以及资金的流转。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1.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概念方面的联系

从概念的角度出发, 首先, 管理会计是以灵活多样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完善和延伸, 而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工作则是通过将企业一定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并使其为企业经营者的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因此, 无论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管理, 其均可以利用财务会计的相关资料为企业未来的经营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其次, 作为管理学科的两个重要分支,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虽然在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的时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 但是就其所提供信息的内容而言, 均涉及到了经济管理方面的信息, 可见,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共同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提供着有效的保障。

2.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信息输出—输入关系

首先, 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 现金流量的计算工作, 特别是短期现金投资决策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工作是由其内部的管理会计系统来完成的。管理会计系统通过本量利分析法, 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收益与支出提供具体的计算和判定方法, 从而增加企业经济决策的合理性。另一方面, 管理会计又通过对本、量、利等数据的计算和规划, 可以为企业的财务预算提供必要的信息, 并结合其对销售、成本预算的汇总, 从而形成完整的财务预算。可见, 管理会计以输出信息的形式为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预算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其次, 在财务管理体系中, 建立岗位责任中心并落实经济责任制等工作又离不开管理会计所制定的相关标准与计算方法。因此, 财务管理又以一种信息输入的方式与管理会计共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

3.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部分工作环节类似

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会计的工作可以包括在企业经营的下述环节中:企业经营目标———经济决策———全面预算与责任预算———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计量并记录———责任预算与全面预算的差别对比分析———制定改进决策的相关措施。在上述工作环节中包括了决策方案的选优、加工与汇总、经济指标分解、不同预算的差别分析以及信息的输入和反馈等。而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与上述管理会计的工作环节基本相同, 且财务管理是在明确企业财务目标的基础上, 开展企业的财务预测、实时财务控制与财务考核工作。可见, 无论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管理均是根据上述环节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 进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4.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部分基本作用相同

管理会计是从企业预测、决策、计划与控制等方面为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而财务管理则是通过对企业内部资金的有效管理来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 通过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使企业更好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 也可以通过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增加其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发展, 并全面提高人员的劳动效率, 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概念进行分别阐述, 从工作侧重点、工作性质以及基本要求等方面分析了二者的区别, 同时, 又从定义、信息输入、输出关系与工作环节的角度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 从而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只有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才能够通过制定合理而有效的经济决策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 我国的企业得以迅速发展, 且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不仅关系着企业的整体运作, 同时, 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本文通过阐述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概念, 进而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经济决策

参考文献

[1]陈治国.关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问题[J].神州, 2013, 23 (12) 259.

[2]欧阳安琪.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两学科利润指标差异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0 (09) :93-94.

频率和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篇8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严格意义上的确定性现象是非常有限的,相反,不确定现象(又称随机现象)却大量存在,而概率正是这种随机现象的数学描述。概率,又称机会率、机率或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度量。表示一个事件可能性大小的数,就叫做该事件的概率。人们常说某人有百分之多少的把握通过这次考试、某件事发生可能性是多少,这都是概率的实例。但如果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是1/n,不是指n次事件里必有一次发生该事件,而是说此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于1/n这个数值。频率,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n(A)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比值n(A)/n称为事件A的频率,并记为fn(A),用文字表示定义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就是频率。其实频率实验中事件发生的具体比率。概率是个抽象的数学概念。简单的说,概率是一般,频率是特殊。

要想更好地掌握这两个实用知识,必须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 频率和概率是相互联系的。

某个试验如果只能进行一次,在这样的条件下得出的结果根本无随机性可言。事实上,频率稳定于概率这个结论,是针对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的重复试验而言的。如果在试验的次数不多的前提下,用频率来估计概率是不太合适的. 例如,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我们只抛了20次,结果发现正面朝上有5次,就认为正面朝上的概率大约为0.25,这样的结论我们肯定不会接受的,误差太大了。如果我们不断试验就会得到不同的试验值,也会越来越接近于这个事件的理论值0.5(见表格)。所以频率稳定于概率是对大量的实验而言的。

在大量的重复的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地在概率附近摆动,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求得随机事件的频率,来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越大,说明在一次试验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反之就小。 同样道理,事件的概率越大,在重复试验中,该事件的发生就比较频繁,因此事件的频率也较大。这就是说概率的现实意义是可以用频率来解释的,它能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但不可以替代。

其次,两者还有本质的区别。

频率在试验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它随着实验的次数变化而变化,即使两次重复试验的次数相同,关注事件出现的次数也可能不同,结果( 频率) 也就可能不同.频率是一个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可能发生变化的统计量.而概率是完全决定于事件的本身,先于试验而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譬如,抛掷一枚正六面体骰子,出现同一数字向上的概率是1/6、,与做多少次试验无关。

有时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大,按道理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应该较大,但是在多次试验中该事件有可能就不发生;反之概率小,但在一次或两次试验中就有可能发生。 这正是事件的随机性与概率的确定性的区别特征。如我们买体育彩票就是这样,尽管中特等奖的概率很小,但是并不是不能中奖,或许买一张也会中大奖的。

事实告诉我们,概率是频率在理论上的一种期望值,即使你重复试验也无法得到准确值,它始终是个近似值。概率其实是频率的科学抽象,如抛一枚正六面体骰子,在试验次数很大时,同一数字朝上,都会在常数1/6 附近摆动;再如抛掷一枚硬币,不断重复试验,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比值会接近1:1……这个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次数相当多时,试验值会更接近理论值,这对于我们研究事件是会有帮助的。

不过有人认为“试验次数越多,用频率估计概率就会越准确”,这样的说法其实不够严密。如果一个不透明口袋里有红白两个球,从中取出一个球后再放回,重复500次,或者1000次,按道理拿到白球的频率应该接近0.5,但事实上就有可能差距很大。所以说随机现象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这就是表现在大量试验中随机事件出现频率的稳定性,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常在某个固定的常数附近摆动(尽管在许多场合这个固定的常数很容易被确定),这种现象被称为统计规律。

试论工程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篇9

试论工程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工程哲学、技术哲学和工程技术哲学的`兴起,对于工程和技术的关系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关于工程技术哲学这个学科名称是否合理的问题,争议颇多.理解工程和技术的关系问题就有助于我们弄清并区分三者的关系.

作 者:刘莹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刊 名:南方论刊英文刊名:NANFANG LUNKAN年,卷(期):2007“”(6)分类号:B0关键词:工程 技术

4P与4C营销理论区别和联系 篇10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ppt主题是《圈圈点点会展营销》,为什么我们要围绕会展营销来展开讨论呢,因为我们觉得,在当今的中国,会展活动越来越频繁,怎样面对日益发展的会展业,怎样利用会展当中的利与弊,会展的营销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我们对会展营销的圈点,也是我们私人的看法,希望大家给予不同的意见。对关于会展营销的一段话的圈点:

会展营销是运用市场营销学的各种理论、原理解决会展业问题的过程,是市场营销理论在会展业的具体应用。其中,会展营销的管理分为会议的营销和展览的营销。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越来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的会展营销新理念,如绿色营销和网络营销。提到会展营销新理念,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曾经为大多数企业成功应用的4P营销理念,更加不能忽略的是现今正不断成熟和完善的由4P发展而来的4C营销理念。因为,4C营销在会展营销中影响之大,作用之广,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接下来我们会就以上被圈点出来的词句,介绍一下我们看来会展营销要提到的东西:

一、会展营销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简单介绍。

1.会展营销是运用市场营销学的各种理论、原理解决会展业问题的过程,是市场营销理论在会展业的具体应用。具体的分为广义的会展营销和狭义的会展营销。

2.会展营销的主体:

会展活动的举办方、参展商、观众

3.会展营销的作用:

●对于会展活动举办方而言

成功的会展营销活动可以有力的塑造会展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参展商而言

会展营销活动可以为参展商提供关于会展的有用信息,使参展商了解展会的概念及目的。

●对观众而言会展营销活动是观众了解并选择参加展会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会展的营销管理

1.会议的营销:

会议营销是一种借助和利用会议,运用营销学的原理、方法,而创新性开展营销活动的营销方式或模式。

2.展览的营销:

通过展览这种形式高效的与需求者取得联系,达成商品交易与沟通的目的营销方式或模式。

三、会展管理新理念

1.关键词:方式、手段、主体、观念、营销

2.现今两种会展管理新理念:绿色营销和网络营销

1)绿色营销

 场馆的绿色设计

 宣传绿色理念

 强化绿色意识

2)网络营销

 搜索引擎注册排名

 交换链接

 信息发布

 许可E-mail营销

 邮件列表

 个性化营销

绿色营销案例:

图(第一张)

请看图中的造型奇特的会展场馆,该场馆是米兰-2015年世博会越南场馆“梦想梯田馆”,该场馆是一座永续发展的绿色设计场馆,处处体现绿色主题,并因此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该场馆的设计充分体现出场馆的绿色设计,又能间接达到宣传绿色理念,强化绿色意识的作用,真的可以说是体现绿色会展营销的不二选择之一。当然了,2010年我国上海世博会上的众多绿色设计如:世博轴的太阳谷理念、中国馆以及主题馆等众多场馆的绿色科技理念,也无一不是与该场馆相近的会展绿色营销的先进典范。

图(后三张)

这分别是德国的汉诺威展览中心和法兰克福展览中心等场馆,准确的说它们都是世界著名的会展中心,场馆设计都别出心裁,也都很漂亮,并都承办过许多大型会展,说世界著名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的,但我们想如果它们能更多的引入绿色会展营销的理念,或许将会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网络营销案例:

一则来自东方今报的新闻报道

(全国首届地产微展会调查报告 以小搏大成经典案例)3月20日,国内首个微展会——春望·2013(春季)河南地产微展会在郑州启动,据后台数据显示,在活动当天已经有上万人参与此次微展会。截至目前,热心网友回复的信息有数万条之多,来今报领取购房优惠卡的网友也是络绎不绝。

报道中提到,在竞争激烈的地产营销领域,人人都在探索着营销创新的新模式,而“不占场地、不占人工、不用搭展台”的地产微展会横空出世,让所有人有了一种全新的营销体验。而“微展会”正是基于东方今报地产公众微信平台举办,属国内首创,摆脱传统房产展会的局限,只需通过手机微信进行“二维码”扫描或微信搜索,即可获得众多楼盘的限时优惠和特供房源。

由此可见,微展会不仅便捷、准确,服务性也更强,不得不说微展会正是网络营销的一种,它从事实的角度充分体现出了网络营销的优势所在,相信以其独特的优势,网络营销一定能走的更远。

三、应用于会展营销的4C营销理念

1.传统4P营销理念(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P)

传统4P营销理念分别由Price/Place/product/Promotion这四部分构成的:

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价格(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分销(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促销(Promotion):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注:以上这四点讲的时候就不详细介绍了)

2.4C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C)

4C营销理念分别由customer/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这四部分构成,下面是对4这四部分即4C含义的详细介绍了:

Customer(顾客):主要指顾客的需求。企业必须首先了解和研究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提供产品。同时,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客户价值。

Cost(成本):不单是企业的生产成本,或者说4P中的Price(价格),它还包括顾客的购买成本,同时也意味着产品定价的理想情况,应该是既低于顾客的心理价格,亦能够让企业有所盈利。

Convenience(便利):即所谓为顾客提供最大的购物和使用便利。4Cs营销理论强调企业在制订分销策略时,要更多的考虑顾客的方便,而不是企业自己方便。

Communication(沟通):则被用以取代4P中对应的Promotion(促销)。4Cs营销理论认为,企业应通过同顾客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

以上就是我们对4C营销理念的基本介绍了,下面我们将4C营销理论与传统的4P营销理念加以比较:

4P与4C营销理论区别和联系

目前业界有两种最为主流的营销理论:4P和4C。所谓4P就是指Product,Price,Place和Promotion。所谓4C就是指Consumer Wants and Needs需求与欲望、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

从二者的字面我们就能看出,其实不论是4P还是4C都是指为了把产品传递到目标消费者手里,从而最大化产生利润,所能够使用的手段。就拿4P来说吧,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他购买的前提是产品,必须要有符合他需求的产品,他才会考虑付出相应的金钱来获取。第二,只有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还不够,还要有有吸引力的价格,如果价格过高,再好的产品也会失去销路,也就是所谓的性价比。第三,不近要有价格适中、满足需求的产品,还要有好的通路,让客户能够够买的产品,这就是Place。最后,还要有好的促销手段,来让客户了解你的产品和通路,这就是Promotion。由此可见,这四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缺乏哪一个方面,都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比如说,在过去在中国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就是典型的缺乏营销中Place和Promotion。现在的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产品极度的发达,每一个细分市场都会有相当多的类似产品。彼此之间才产品和价格上的差别会越来越小,这样一来Place和Promotion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4C而言呢,也是类似,首先要研究客户的需求,通过一个比较低的成本和高效的沟通,让可能顾客能够便利的获得产品,从而产生利润。

两套理论听起来都十分完美。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发现,实际上4P的理似乎在企业中更易应用,因为每个P都可以找到具体的人或者部门来操作。比如说Product就可以很容易的对应到企业内部的研发部或产品部门,Price就是定价的部门(市场部或者财务部),Place就是渠道部或市场部,而Promotion就是市场部或营销部。我再来看4C却发现就不那么容易在企业内部找到Owner了。似乎每个部门都会影响4C中的每个C。难道4C理论真的只是一个概念,很难应用于实际吗?

其实不然,仔细研究不难发现,4P和4C理论产生的根源在于着眼点不同。4P理论的着眼点是企业,也就是生产者,而4C则着眼于消费者,从消费者对企业的要求角度来演展开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4C是更加贴近客户的营销理论,因为只有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才能成功。那么如何把4C转化为企业可操作的举措呢?

这中间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简单的列举一种方法,那就是把4C与4P连接起来。把4P作为企业操作的工具,把4C作为4P实施效果监控指标。比如说,衡量Product是否有竞争力,就要从是否满足客户需求(Customer wants and needs),成本是否足够低两个方面来衡量。衡量营销部门作广告(promotion)是否有效,就可以从对客户的沟通效果

(Communication)和客户接受沟通的便利性(Convenience)来衡量。制定价格时要从客户的整体成本(购买成本、维修成本、沟通成本)出发,考虑客户需求的强烈性来定价。最后,对于渠道(Place)的策略,在考虑要什么样的通路方式来把产品转移到客户手中时,要考虑客户获得产品的便利性(Convenience)还要考虑客户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产品的成本(Cost)。

总而言之,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4C和4P有这密切的联系,只要企业在实际使用4P时,实时通过4C来衡量4P的效果。就会使企业不会偏离客户需求,从而使企业用具竞争力。

现如今,围绕4c这个理论中心,相应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体系随之形成,与此同时,我们在实际会展营销中对之的应用也不胜枚举。

案例:

为期3天的“世界营销大师研讨会”(日期、酒店已定),由某亚洲营销协会主办,两家商业企业承办,是一次培训讲座性质的会议产品,主讲师有印度某知名营销企业CEO,澳洲某体育协会董事兼某营销企业常务董事,某资深零售业界顾问,和该主办协会董事兼全球营销协会南亚地区副总裁,课程(5次)包括数字娱乐业、体育品牌、零售业等方面的市场和营销战略。报名费为每课程3000到4000不等,具有优惠期限及优惠政策。该会议的宣传材料共8页,加上附在结尾的报名表格共9页。资料中介绍了该培训会的目的、内容,主要是对主办、承办单位和诸位培训师的详细介绍。在会议举行前两个月该企业将会议宣传材料以传真、电子邮件方式,对照上海企业黄页的联系地址发给各企业董事、总经理和营销或市场部门经理,会议举行一个月前各临时电话销售人员开始打电话确认,同时进行电话销售。该企业销售经理也亲自拜访主要大企业客户,推销该次会议。

在电话销售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电话号码有误;对方是无该需求的财务、人事等部门;邀请对象在会议举办期间不会在该地;确认中几乎所有人都回答未收到邮件或传真;等等。还有来自临时电话销售员的问题,比如英语不好根本无法与听电话的外国人对话;不

够礼貌,直接被对方回绝;对本企业和会议不了解,无法向对方清楚解释;非正式员工,没有报酬提成,打电话漫不经心,敷衍了事;等等。最终报名人数只有预期人数一半,故只能缩小规模举办,该次会议运营基本无利润。

对该次案例会议的4C理念分析:

顾客:没有从顾客角度出发对产品进行精包装。这5门课程可谓精品,但给人的感觉却是“腾”地硬邦邦砸在客户面前。通常为期三天的会议都会穿插招待会、文化晚会、商务考察、拓展训练、娱乐活动、公关活动、旅游参观等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其它活动,一来让会议内容丰富多彩,二来提供给与会者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便利性:宣传促销手段选择不当,不利于客户购买。很难想象如此重量级的会议产品竟然没有正式的前期广告宣传,仅仅是应用发电子邮件、传真等“哑巴式”的推销手段,且不说能真正到达目标客户手中的资料有多少,即使目标客户收到,那长达9页纸的宣传资料能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细看呢?为什么不从客户的角度考虑,把宣传材料做的精简一些、更人性化一些呢?抑或早期先散布会议的简要信息引起客户的关注,中期再传达具体信息以加强宣传效果,这种分两次邮寄的方式是否比突如其来的一堆资料效果好得多呢? 沟通: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客户数据库,对于客户资料未有跟踪和更新。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客户数据库,也没有采用购买数据库的办法,而是依照企业大黄页联系客户,成本是节约了,但是效率也更低了。一个典型问题就是:很多企业已经搬迁,或者该人员已经离职许久,这就是缺乏与客户有效沟通而造成的最直观后果。而对于客户企业的最近状况、人事变动、需求变化更无法了解清楚,这都使电话销售失去了明确的指导,犹如大海捞针,当然难以成功。成本:定价高了?还是低了?这样的一个重量级的高水准会议产品,如果经过精包装、广宣传、细策划再呈现在客户面前,参考目前市场上的会议产品价格,其在客户心中的心理价位远不止原定价。该定价是根据对场地租金、设备租金、发言人报酬、工作人员费用、交通费用、相关服务费用和杂费等支出的预算和会议赞助、与会者报名情况估计等制定的,但承办方忽视了客户的心里可接收价位。

总结经验,提出建议:

一是以客户为中心:做好策划的每一个环节。成功的策划体现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为客户考虑周到。比如会议在上午举行开幕式,那么远道而来的与会者就必须在提前一天到达会议举办地,为什么不利用午餐会作为开幕式,让与会者在这里少逗留一晚呢?会议是否避开与会者的工作繁忙时期?比如邀请学校工作者参加,有没有考虑避开学期的始末?企业是否与航空企业、旅行社、酒店建立了长期合作,为与会者提供往返交通、旅游考察、住宿膳食等的便利和优惠?宣传材料中是否附有一个邮资已付的自署名信封方便客户直接回执呢?

当客户切实感受到策划中的每一处细节都是在为他们着想,这便是建立客户忠诚的开始。

二是CRM:全力获得政府、协会、媒体的支持。在CRM的理论体系中,“客户”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指给企业带来直接赢利的购买群体,还包括与企业运营紧密相关的其他群体,对于国内会展企业来说政府、行业协会和媒体便是重中之重。在目前我国会展市场上,政府和行业协会举足轻重的地位无可否认,甚至有时成为决定性因素。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副总林大飞先生建议,中小会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必须获得政府部门和有关协会的大力支持,这是打响新品牌的关键。而公众媒体,如业内期刊杂志、各大报纸、电视广播等是会议展览宣传推广的主要渠道,媒体的宣传造势是吸引市场注意力、鼓励客户参与的重要途径,故与媒体部门的有效沟通也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是数据库营销:应用好客户数据库资源。根据市场行情,很多企业采用购买客户数据库的办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话销售前,要对数据库进行检测,即选择一部分客户数据打电话测试,统计一下数据库准确率,如果出现较多误差则不应再浪费太多企业资源。

购买的客户数据库不应是一次性使用,可以对其进行修正完善,将其变为本企业的客户资源,并应用相关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客户跟踪,随时了解客户动态,在此基础上的电话营销有效率会高得多。

电话销售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前期市场调查、市场细分作铺垫,而且电话销售人员除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极强的耐心外,对其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保持销售队伍的稳定也十分必要。

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便利-服务。会展就是做服务,任何会展企业不能只依靠“关系”来维持,而在这个前提下最终留住客户的是提供给他们的一流品质的会展产品和服务。我们通常所说的辅助服务、增值服务、附加服务,最终落到一点上,就是为客户提供极大便利。上海贸促会秘书长余晨先生说,会展企业的“特色”服务,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该企业所提供的广告宣传服务;二是针对某会展项目的行业特性所展开的服务。也可以说,在对客户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步骤,都做到为客户着想,换位思考。这就是成功的特色服务,是吸引客户、留住客户的最佳筹码。

以上就是我们利用4C营销理念对该案例的分析。

我们的PPT结束了,谢谢大家。

小议山水画与风景画的联系和区别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B)—0063—01

我們知道,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的相对于人物画和花鸟画的一种分类。而风景画是从西方传来的相对于人物画和静物画的一种分类。在外国的绘画分类中并没有山水画这一概念;中国的传统绘画也没有风景画这一概念。只不过中国称为“山水画”,外国称为“风景画”。人们之所以在概念上混淆,是因为画面的内容大都相同。的确,它们的表现内容都离不开山川、江河、树木、建筑、交通工具和风雪雨雾等自然景色。从绘画内容上讲,山水画与风景画是没有多少差别的,只要画面所呈现的是户外自然风光都可称为广义的风景画。从这个角度讲,它可以包含山水画,当然也包含着表现自然景色的水彩画、油画、素描和各种版画。由此可以看出它们是由绘画内容而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一提到山水画或风景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内容的一致性,因而才有《游春图》要早于西方独立的风景画一千多年的类比。

由此可知,山水画与风景画的关联是在相对人物、静物(花鸟)之外的统一性。它们都可谓“艺术”的大自然。然而,它们的区别确实多多。

首先,它们的造型手段是不同的。山水画大都是用“线”来塑造形体,它将山石概括提炼成不同的皴法,树木的勾点、舟桥的画法都体现了“线”的艺术魅力。这种“线”既是塑造艺术形象的媒体,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显著特征。而风景画是用“块面”来塑造形体的,它将自然界的物象概括成基本的几何形体,用块面的衔接、转合的明暗方法来表现自然景色的体积、空间关系的,所以它更接近现实生活,更加贴近大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风景画的客观真实性主要依靠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焦点透视”理论,它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将物体的透视线集中在一个或两个点上,突出中景、近景,淡化远景,而且视点是不能移动的。而中国的山水画恰恰相反,它采用“以大观小、以小显大”的方法“搜尽奇峰打草稿”,将视线移动所见的“奇峰”,重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散点透视”。它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布局方法去表现空间关系。所以两者的透视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色彩的处理上差别更大。中国画讲究“随类赋彩”,山水画的色彩一般是表现对象的固有色,它将山石、树木概括成赭石、花青和叶绿,这就是浅绛山水。当然也有不着颜色的水墨山水和颜色厚重的青绿山水。总体上讲,色彩都显得淡雅、沉稳、凝重。西方的色彩风景画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装饰性色彩,一是条件性色彩。而且以表现光源、环境的条件性色彩居多。色彩变化丰富,色调的处理尤其显得重要。它表现的风景绘画更加接近现实景观。也就是说色彩、明暗关系是风景画的最主要的艺术语言,它在色彩方面积累了诸多技巧。山水画的色彩没能统领画面,那么它的艺术语言精髓是什么呢?是传统的笔墨技巧。笔力的遒劲与贯通、墨色的浑厚与变幻,是中国画家一生追寻的最高艺术表现手法,也是行家为之动心的鉴赏目标之一。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两个画种在表现方法上的不同点。

山水画与风景画区别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创作方法的不同。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的差别,它们的创作方法各有千秋。中国的山水画讲究意境的创造,精到的笔墨技巧服务于主观的情思,特别是受文人画“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影响,在形体上大都塑造为意象。这个意象是画家对山石及其他景物本质、气势的主观创造。所以,山水画是抒发个人情感的表现性绘画艺术。然而,西方的风景画追求客观的真实感受,用明暗和色彩去塑造大自然的具象。一山一树、一房一舍都塑造得极为真切,让人们贴近画面的大自然。所以是表现画家个人情感的再现性绘画艺术。当然,随着中外文化长时间的广泛交流,艺术家的思想在与时空的对话中,在不断探求新的绘画语言的同时,主动吸取着其外部艺术的长处,丰富了本国、本民族的绘画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这样的作品毕竟是通过借鉴、融合的方法进行创造的,其原本的艺术特征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或者说,新形式的绘画语言是在原有艺术特征上发展过来的。

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篇12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之间是紧密联系而又略有区别的, 如若我们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相关规定去分析, 则可以看出,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之间存在着以下联系:

(一) 两项审计工作在识别重要账户及相关认定上相同。这是因为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已经明确指出, 注册会计师必须要对重要账户及相关认定进行识别。而在重要账户及相关认定的风险因素评价上, 二者在考虑因素与处理方法上相一致。因此, 两项审计工作在识别重要账户及相关认定上是相同的。

(二) 两项审计工作在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上相同。可以说, 在财务报表的检查中, 注册会计师旨在查找财务报表中是否存在着重要的错报。因此,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必须要确定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中, 则旨在检查财务报告内是否存在重大缺陷。而这里所指的重大缺陷, 则是说内部控制之中可能会存在的并导致无法及时防止、发现, 财务报表之中所存在的重大错报的一项控制缺陷组合。所以, 两项审计工作在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认上相同。

(三) 两项审计工作都是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以风险评估为工作起点。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往往会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在风险评估程序的实施上需要识别财务报表层次以及认定层次中是否存在着重大错报风险, 加以应对。而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往往也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对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 进而加以应用。其中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则是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否足以应对财务报表层次以及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因此, 两项审计工作的评估方法与评估结果是相同的。

(四) 两项审计工作在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测试上方法相同。在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测试上, 两项审计工作都会用到观察、询问、检查程序;而在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测试上, 两项审计工作又都会用到观察、询问、检查、重新执行程序。因此, 两项审计工作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了解与测试方法上是相同的。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区别

我们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相关规定去分析, 又可以看到,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之间存在着以下区别:

(一) 两项审计工作的测试目的不同。注册会计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中其测试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并需要在对外审计报告中专门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情况。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测试的根本目的则在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的风险要素, 以此支持相应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一般来讲, 注册会计师是不会对外公布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的, 除非内部控制已经影响到了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发表。因此, 两项审计工作的测试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二) 两项审计工作的测试范围不同。注册会计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中, 需要针对每一项相关认定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证据测试, 进而对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的审计意见进行支持。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则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对不同认定采取不同的审计策略。也就是说除了准则规定的, 必须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的, 注册会计师不用对所有认定进行测试, 而是可以绕过内部控制直接进行审计。因此, 两项审计工作的测试范围是截然不同的。

(三) 两项审计工作在测试涵盖时期上不同。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审计中往往是针对资产负债表中某一时期内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的。因此, 注册会计师也无需获得整个期间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运行证据。虽然, 在时间点的选取上也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详细的考察, 但仅仅在于某个特定时间点的考察, 发表有效性审计意见。而在财务报表审计之中, 注册会计师则必须获取整个期间内可以证明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 进而发表审计意见。因此, 两项审计工作在测试涵盖时期上是截然不同的。

(四) 两项审计工作在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要求上不同。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审计中往往需要获得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高度保证。所以, 在样本量的选择上弹性常常较小。而在财务报表审计上, 注册会计师对样本量的需求, 完全取决于计划从控制测试中得到的保证程度, 具有很大的弹性选择空间。因此, 两项审计工作在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要求上是截然不同的。

三、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联系与区别的阐述, 我们可以看到, 两项审计工作具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相互结合在一起势必能够相得益彰, 提高审计效果与审计效率, 同时还能够减少审计工作对客户的干扰, 避免重复劳动的发生, 进一步降低审计成本。因此, 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有机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为了实现两项审计工作目标, 在审计中应该调整审计策略, 从而做到双向共赢。因为两项审计工作的实际目标是不相同的, 因此为了能够在审计工作中同时达到两项审计目标, 实现审计目的, 就必须在设计与实施审计工作时就要做好审计策略的调整, 必须要获取充分的、适当的证据, 以此支持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意见, 同时又要能够支持财务报表审计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审计意见。尤其是两项审计工作在测试范围与涵盖期间也存在着差别, 所以就必须针对此种情况采取综合性方案进行认定, 进而对两项审计目标做到同时兼顾, 进而实现审计证据相互利用, 相互验证, 降低审计成本的共赢局面。

(二) 对于两项审计工作所得的审计结果, 应该做到相互印证, 相互利用, 从而实现“整合”审计。而要想做到此点, 在审计工作中, 则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 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中,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作出结论时必须要对财务报表审计所认证的内部控制风险测试结果同时进行核对与衡量;第二,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中, 应该结合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测试结果同时进行考核。如若在内部控制审计中识别出了重大缺陷, 则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该缺陷对财务报表审计中实施性质、期间、范围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有效评价。

(三) 将两项审计工作队伍合二为一。自2012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的全面推广, 即彻底割裂了两项审计工作所存在的内部联系, 而这一局面不仅使审计成本直线上升, 同时审计质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因此, 如何将两项审计工作有机结合由一个项目组共同负责两项审计工作, 则成为现如今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始终不懈研究的方向。而要想实现由一个项目组同时完成两项审计工作, 则必须将两项审计工作队伍合二为一, 并遵循经济业务的循环进行, 也就是说尽可能由同一个人负责整个经济业务循环内的控制与实质性测试, 进而实现控制与实质性测试能够进行有机结合, 而使两项审计工作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 切实实现“整合”审计。

四、结语

上一篇:我的自画像小学三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