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经典解析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历史试题经典解析(推荐8篇)

高考历史试题经典解析 篇1

材料一(5世纪起)基督教的牧师们更是禁绝了洗浴,达1000年之久,因为他们使人们相信,蔑视人体本身是敬神的行为。如果说贞节高于婚姻,那么轻视肉体就高于自我的整洁。

----摘自理查德〃扎克斯《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

材料二在十四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有毁灭性影响的瘟疫(即黑死病,这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病菌是由跳蚤的唾液所携带,带疫的跳蚤可能是先吸到受到感染的老鼠血液,再跳到人体身上,透过血液把细菌传染人体内)侵袭……,断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总计约2500万人。

----摘自《死神之舞: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

材料三在当时主流价值观念即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影响下,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这时的工人在雇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法国爆发的一次又一次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大陆上的广泛传播,也给英国统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贫民窟卫生条件恶劣,成为流行疾病的渊薮……一但疾病形成,就不只是穷人的专利,所有的人都会感染,穷人死亡,富人照样死亡。

----摘自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四(英国)1855年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的河水。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疾病预防、污染行业的管理……,《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摘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问题:(25分)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5—19世纪前期欧洲的卫生状况。(5分)

(2)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促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卫生状况改善的主要原因。

(5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5—19世纪欧洲卫生状况变迁的看法。(15分)答案:

(1)(能结合材料至少得出3个概括结论,每一结论1分,材料运用恰当1分,共5分)

结论参考:个人卫生长期受到教会压制;14世纪黑死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工业革命时期贫民窟卫生条件恶劣,疫病流行等。

(2)工人运动或法国革命的推动;卫生观念的改进;政府采取治理措施或通过国家立法方式加强治理;工业发展客观上需要健康劳动力引发的重视程度提高;生命个体对疫病传播恐惧的自然规避等(答出其中1项得2分,两项得4分,三项得满分,共5分)

高考历史试题经典解析 篇2

一、(理7题)若f(x)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则f(x)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1:(原解,直接法)当x<0时-x>0,

所以.

又f(x)是奇函数,所以f(-x)=-f(x),

所以当x<0时,f(x)=-2x-1,

即,可得f(x)的图象(图略),

由原函数与反函数之间的关系,可知选(A).

解析2:(极限思想)当x>0时,函数f(x)单调递减,值域为(1,2),此时,其反函数单调递减且图象在x=1与x=2之间,故选(A).

解析3:(特殊值法)在原函数中取点(10,),则反函数的图象必过点(,10),所以选(A).

该题有一点不严密,从已知条件看,原函数与反函数均是分段函数,点(0,0)即在原函数的图象上也在反函数的图象上,而试题中四个选择支的图中均没有明显的标志有该点!

二、(理10题)在抛物线y=x2+ax-5(a≠0)上取横坐标为x1=-4,x2=2的两点,过这两点引一条割线,有平行于该割线的一条直线同时与抛物线和圆5x2+5y2=36相切,则抛物线顶点的坐标为().

(A)(-2,-9)(B)(0,-5)

(C)(2,-9)(D)(1,-6)

解析1:(原解)当x1=-4时,y1=11-4a;

当x2=2时,y2=2a-1,所以割线的斜率,

设直线与抛物线的切点横坐标为x0,

由y'=2x+a得切线斜率为2x0+a=a-2,所以x0=-1.

因为直线与抛物线的切点坐标为(-1,-a-4),

切线方程为y+a+4=(a-2)U+1),

即(a-2)x-y-6=0.

圆5x2+5y2=36的圆心到切线的距离

由题意得

又a≠0,所以a=4,此时,y=x2+4x-5=(x+2)2-9,顶点坐标为(-2,-9).

答案:A.

解析2:由已知的割线的坐标(-4,11-4a),(2,2a-1),k=a-2,设直线方程为y=(a-2)x+b,

又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有,其中△=4+4(5+b)=0.(2)

由(1)(2)联解可得a=4,b=-5,

则抛物线的方程为y=(x+2)2-9,所以选(A).

三、(理11原题)已知定义在[0,+∞)上的函数f(x)满足f(x)=3f(x+2),当x∈[0,2)时,f(x)=-x2+2x.设f(x)在[2n-2,2n)上的最大值为an(n∈N*),且{an}的前n项和为Sn,则.

解析1:(原解)由

当x∈[0,2]时,f (x)=-x2+2x,a1=f (1)=2-1=1;

当x∈[2,4),x-2∈[0,2),所以f(x-2)=-(x-2)2+2(x-2)=-x2+6x-8,x∈[2,4),

当x=3时,;

当x∈[4,6)时,x-4∈[0,2),f(x-4)=-(x-4)2+2(x-4)=-x2+10x-24,,

x∈[4,6)时,当x=5时,-…

所以,数列{an}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无穷等比数列,

所l以

解析2:由题可得,,即f(x)在[2,4)的函数值就是f(x)在x∈[0,2)上的函数值的倍,在[2n-2,2n)上的函数值就是f(x)在x∈[0,2)上的函数值的倍,x∈[0,2)时,a1=f(1)=2-1=1,,所以数列{an}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无穷等比数列,.

四、(理12题)在集合{1,2,3,4,5}中任取一个偶数a和一个奇数b构成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α=(a,b).从所有得到的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中任取两个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记所有作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n,其中面积不超过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m,则.

(A)(B)(C)(D)

解析1:(原解)由向量a的坐标可能有以下6种情况:(2,1),(2,3),(2,5),(4,1),(4,3),(4,5),

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中任取两个向量为邻边共可作平行四边形(个),即n=15,

以向量a,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别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超过4,故m=5,所以,即选B.

解析2:基本事件:由(2,1),(2,3),(2,5),(4,1),(4,5),(4,3),.

设,

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点B到OA的距离),直线OA的方程为,

又,S=|y1x2-x1y2|≤4,

高考历史试题经典解析 篇3

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其意为:山歌虽然通俗,但难道不是《郑》、《卫》等国风之篇的遗韵吗?说明“民间性情之响”(山歌)与国风(诗经)一脉相承。且据材料“民间性情之响”与楚辞(楚骚)、唐诗(唐律)“不得(并)列于诗坛”,故排除B、D项。正确答案为A。

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由题干中“攻木……”、“攻金……”、攻皮……”等不难看出某项手工业生产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水平高。A项为近代机器工业的产物,B项中的“产品丰富”和D项中的“产量庞大”材料中没有反映。材料中的“工七”、“工六”等指专业工匠的人数而非产品产量。正确答案为C。

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页上图场景的是 (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解析】《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宋都东京的商业繁荣景象。据此排除A项(汉代长安的集市特征)和B项(草市远离大都市,不可能在东京)。而图景所示车水马龙现象亦非夜市景象,故排除C。正确答案为D。

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解析】内阁制非选官制度,故排除A选项。材料中“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说明内阁自设立起就不是法定决策机构,只是皇帝决策的顾问机构,故排除B项。C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即可排除。“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反映了内阁地位的提升变化,但未有信息反映其职能的变动。正确答案为D。

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否定④,进而排除B、D选项。图文材料所揭示的是洋务派军事工业,为清政府官辦,非私人投资和市场化运作,故不能得出“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剩下的A、C选项,判断的关键是要不要②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引进的西方技术有不少是西方过时或要淘汰掉的,故②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正确答案为A。

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政体的重大变化,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且材料中南京临时政府令“……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因此排除B项轻而易举。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治、经济、司法、社会习俗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新的举措,不可能“沿用前清审判制度”,排除A。C项中的“有意”与题干中的“最宜”不相符合。正确答案为D。

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解析】材料中“国家又濒于危亡”、“以为……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反映出“悲痛的心情”源于外患而非内忧,故排除A、C、D项。正确答案为B。

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解析】捕捉材料中最关键的文字:“上海犹鱼,内地犹水”、“欲求鱼(上海)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内地),其可得乎?”意为:要想促进上海等大城市的持续发展、健康发展,不先帮助内地发展经济是不行的。材料呈现的主干信息与A高度吻合;B、C、D项在材料中看似涉及,但非核心与主干内容。正确答案为A。

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解析】根据材料中“晋冀鲁豫解放军(即大家熟知的”刘邓大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不难推测出该军事行动为:1947年6月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正确答案为A。

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解析】回顾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两岸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俗称“九二共识”;港澳回归分别为1997、1999年。而题干时间信息为“1987年”,据此,排除C、D项。“一国两制”的构想时至今日尚未得到台湾当局和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排除A项。“想家”的老兵因不能自由返乡探亲而哭。正确答案为B。

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979年12月”,当时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贷款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巨大的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密不可分。A项叙述与题干内容构不成因果联系,B项中(1979年以来)“依赖外援”的表述不妥,“吸收外资”不等于“依赖外援”。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对外封闭的政策,不可能有大规模的“民间融资”,据此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C。

1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体系,不属于万民法体系,不可能“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十二铜表法》“有些条款……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不等于《十二铜表法》“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据此否定①,从而排除A、C、D项。正确答案为B。

13.“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为“……以往的一切社會形式和国家形式……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意指猛烈抨击当时的社会制度即封建专制制度,这样的代表人物应为启蒙思想家。A、B、C人物皆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并未涉及对专制王权的猛烈抨击,排除之。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他明确反对专制王权,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正确答案为D。

14.右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8世纪七八十年代”可知,当时英国刚刚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故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棉纺织机器革新加快,带动了棉纺织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对原棉的需求与日俱增。D项强调“手工纺纱”明显悖于工业革命机器化生产推动棉纺织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排除。A项决定于C项,非“主要原因”,排除。正确答案为C。

1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为国会拥有,据此排除C。该宪法还规定,美国为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据此排除B。美国的权力运行严格执行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互相制约的原则,而总统大选中“选票上发生争议”最终由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正反映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互相制约,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正确答案为A。

1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解析】材料中最关键的信息是“《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回归教材知识,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明确提出布尔什维克党要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此后半年即发生十月革命,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因此不难排除A、C、D选项。正确答案为B。

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解析】根据材料中“1921年开春以来”、“改良主义的办法”等信息不难得出结论:该办法是指“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在此等同于“实质上”,要求透过表象看本质。D项最合要求。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分配方式和商业贸易方面的规定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大变化和否定,不能说成“补充”,排除A。该政策“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排除B。C项中“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显然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D。

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结束前后组建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其所属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承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扶贫开发贷款和稳定国际汇率的职能,有利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据此否定①和③,从而排除A、B、D三个选项。”此外,也可根据材料中“借贷国……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和“世界银行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从正面肯定②、④叙述的正确性。正确答案为C。

1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解析】经济是基础,决定政治;实力是后盾,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向海外派兵、争取“入常”无一不显示出其强势的外交态势,其“底气”显然来自于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A项的“主导”、D项的“占上风”表述本身就错误,易排除。C项不构成“主要原因”。正确答案为B。

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 )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強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解析】中国加入WTO,使得西方国家的企业和产品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势必打破本国一些企业的垄断地位。从短期看,会对我国的某些落后产业和企业形成冲击,但从长远和全局看,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符合我们的长远利益。因此,A项、C项表述错误。B项叙述颠倒了因果关系,将中国加入WTO导致的客观结果“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错误地表述成了目的(“旨在”)。漫画生动揭示了中国加入WTO后原处垄断地位的国企(“最后的贵族”)面临激烈的外来竞争和挑战(“真以为我不怕你哪”)。正确答案为D。

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解析】试题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主题,分别选取了西方和近代、当代中国著名史学家(学者)的有关观点。命题者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意义、主体功能和对今天的借鉴价值等三方面进行设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在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第(1)问的前一部分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不难作答;后一部分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提炼整理的能力,强调材料解读的完整性,并要整合教材有关知识作答。第(2)问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并予以完整、准确解读的能力,作答时要紧紧把握“政治”、“思想”和“整体”三个词语找寻材料信息、回顾教材知识。第(3)问彰显了历史学科呼应现实的学科特点,学生只要精确锁定材料中的关键字词“持续流动”、“机会均等”、“激励了个人”即可提炼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1)选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功能: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22.(13分)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多年前草寫《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二 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识,所谓“假民权”、“假维新”,原来都是真的。

——汪荣祖《康有为论》

材料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4分)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解析】试题围绕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史且以“康有为研究”为切入点,罗列了萧公权、汪荣祖、恩格斯的相关论述,探究“一定的时代条件会影响人们的认识程度”这一主题。本题主要考查如何全面认识历史事物,借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相应的史观。第(1)问侧重基础,学生紧扣“制度”和“思想”两个词回顾教材知识不难答出“提倡君主立宪制度”和“宣传近代西方学说”等要点。第(2)问要求学生统筹材料信息和教材知识,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要求,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论证“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这一观点,要结合材料寻找史实依据,并遵循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要注意观点明确,史料充分,逻辑严密。该问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史学特色,难度较大,其答案也是开放式的。

【答案】(1)内涵:抨击专制皇权;提倡君主立宪制度;宣传近代西方学说;政治制度变革和思想启蒙的双重目的。

(2)略。

23.(14分)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福利制度的演变过程。第(1)问是基础题,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即可回答(抓住“机构”、“体系”、“工程”三点);第(2)问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归纳,要抓住设问的关键词“积极作用”和材料中“儿童津贴”、“其他津贴”等信息;第(3)问要通过比较材料二、三的变化进行回答,应着重分析高福利对工人生产积极性、政府财政负担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第(4)问是对福利制度的认识,依据材料一、二、三不难提炼出“政府是福利体系的决策者、调整者和承担者”。该问作答时的关键是把握住“政府”、“角色”这些中心限定词。

【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無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

【解析】试题以梭伦改革切入,全面考查改革的背景、措施、影响,材料简约,设问精细,层层递进,难度适中,体现了小切口深分析、以小见大、纵横联系、以史鉴今的命题思想。命题者通过相关材料呈现了改革的背景、原因、主要特点和最终结局,着眼于对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第(1)问要求学生对材料中“奴隶地位”、“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进行准确的解读从而归纳出“寡头政治的弊端”,而回答社会危机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作答。第(2)问完全依据教材知识作答,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第(3)问的答案组织“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有较大难度,考查了学生深层次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古今联系的史学研读方法。

【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3分)

【解析】对中西方思想的对比是近几年高考命题中的重点,本题选择了中西方各具代表性的人物孔子和柏拉图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回答第(1)问要注意理解材料的意思,其“共同性”要从“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和“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等关键语句进行归纳;第(1)问的另外两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回答第(2)问的关键是要理解材料中的思路,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24.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夏文化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

(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材料二 二里头早期文化层直接叠压新砦期的地层。……新砦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有外濠、城墙和内濠三重防御措施,中心区的高地上发现一座东西长92.6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遗址,其性质……是祭台,此处出土了铜器残片……等高规格遗物。

——赵青春《新砦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据此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些考古文化遗存可以成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新砦遗址已经出现了哪些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的价值。(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在哪里?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因此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3分)

【解析】(1)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与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标本年代都有重合的部分。(2)材料中出现的最有效信息为“城堡遗址”、“祭台”、“铜器残片”。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提供了实物证据。(3)二里头文化中心区依据教材内容即可回答。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需要实物证据加以佐证。

【答案】(1)文化遗存: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一、二、三期)。

(2)文化现象:城堡;祭台;铜器(青铜器)。价值:新砦文化把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紧密连接起来;为了解夏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中心区:河南中部(西部);山西南部(西南部)。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24.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

——(明)尹耕《塞语》

材料二 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明万历年间)《宣府镇志》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

材料四 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唯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環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

——陈长芬《仰望长城》

(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3分)

(4)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2分)

【解析】(1)“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说明长城易守难攻,能有效保护边境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免受南下少数民族的破坏。(2)材料二反映边境贸易商品种类丰富、规模大、边境贸易繁荣。边境居民生活的需要和统治者的重视都推动了边境贸易的发展。(3)文化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长城使古代建筑艺术得以保留下来;体现出现了众多描写它的诗歌上,如材料四中的诗句;体现在围绕它留下了众多的传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等。(4)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是保护其原貌,让它真实地呈现,只有这样才是对历史的尊重。

【答案】(1)作用:便于军事防御;保护边民正常生产生活。

(2)历史信息:边关贸易繁荣。原因:长城内外经济的互补性;历朝政府设置边贸市场。

(3)依据:长城是建筑艺术的典范;长城诞生了众多传说故事;长城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

(4)原则:真实性。原因:尊重历史。

Ⅱ试卷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1.考点覆盖面广,结构、分值分布合理。

试卷稳定平实,考点覆盖面广(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科技革命、历史人物等),时间跨度长(中国史从商朝到中共十四大召开,世界史从文艺复兴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结构合理:中国古代史占30%,中国近现代史占36%,世界史占30%,开放式设问占4%。在这份试卷中,所有命题均依据考纲和教材,无偏题怪题,试卷难易适度,内容比例合理。一些主干知识在试卷中占了很大比重,比如科举制、康有为、夏商历史、长城、雅典民主政治、罗斯福新政都属于历史学习的主干知识。选择题的落点均出自教材,学生在解读题目材料的基础上,必须依托教材所学知识才能正确作答;非选择题涉及的均为教材主干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教材知识的基本学科思维能力。不过试卷在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上也显示了难易梯度,以便测试出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水平,部分设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分析等能力,全面多角度作答才能得高分。

2.注重材料阅读,体现历史的学科本位。

试卷中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或文字叙述、或借图说史、或引用表格漫画,进一步提升了思维的力度,突出了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生动活泼的“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3.关注过程与方法,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

试卷在考查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方面有所突破,由单纯的识记考查转向了多维的历史能力考查。引用的许多材料中,有的是考查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的是考查學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有的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试卷注重知识的整合与重组,注意挖掘与主干知识相关联的延伸性知识或隐性知识,以此考查学生把握特定历史阶段时代特征的能力。

4.强调以史为鉴,注重考查能力。

试卷加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第22题第(1)问: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要正确回答问题必须有多方面的能力:正确的历史文本阅读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能力等。第(2)问则干脆要求学生“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Ⅲ2013年高考备考建议

1.立足教材,注重拓展。

江苏历史卷注重情境设置,形式活泼、设问新颖,但问题的解决终究还是以教材为依托,能力的考查更是依托于学科主干知识,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为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不拘泥于教科书的章节结构,对相关内容进行主题整合,这里的整合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在确定主题时,要多关注该主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这往往是高考命题的给力点。要把握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要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大模块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以构建起立体的知识框架和网络。

2.强化史料研读,有效分析历史信息。

要注重史料研读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史习惯,掌握基本的学史方法,如中外联系,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相互联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在复习中,要注意选取丰富而又多样的史料(如文字、图片、图表,包括教材中的知识链接等),并对其充分挖掘整合、合理设计问题、注重思考探究,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3.注重过程与方法,提升历史学科能力与素养。

高考历史试题经典解析 篇4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参考答案】A

【解题必备】

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1.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规定此后不得再立丞相。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2.内阁的设立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制度正式确立。3.南书房的设立

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选召翰林院学士入值,名义上陪侍皇帝赋诗作画,实际上是参与机要 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清朝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终集权于皇帝。

5.加强思想控制

明、清两朝将程朱理学奉为统治思想,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加强了对官吏的思想控制。清朝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更加残酷。

二、对明清君主专制基本认识

1.明代内阁“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是专制主义皇权强化的表现,本质是帝国政治制度的畸变。

2.清设军机处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皇帝的专制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3.此时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以后,内阁开始全面侵夺六部职权,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这反映出 A.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 B.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 C.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 D.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

清顺治帝曾说:“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未能俾尔等各出所见佐朕不逮,是皆朕不能委任大臣之咎,以致尔等俱未获尽展才猷。”据此判断清初 A.处理章奏完全依靠成规 B.内阁大臣辅佐皇帝不力 C.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 D.顺治皇帝不能知人善任

历史文化试题解析 篇5

?C、《尚书》?D、《论语》我的答案:A3《仪礼》是礼制文论的汇编1.0分?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我的答案:D4()衍生于论辩明实问题的形名家传统1.0分?A、

名家?B、法家?C、墨家?D、儒家我的答案:A5我国第一部算数经典是()1.0分?A、《周髀算经》?B、《九章算数》?C、《缀术》?D、《五曹算经》我的答案:A6()被列为“六经”之首

1.0分?A、《尚书》?B、《诗经》?C、《春秋》?D、《周易》我的答案:D7反映宇宙事物必然性的本质和法则称为:1.0分?A、民为邦本?B、国家?C、道心?D、民心我的答案:C

海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与解析 篇6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2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D、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较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 “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的结晶过程.作 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 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ψ鞯闹 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 “否定”三个要素.所 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 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田像系 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 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 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 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走丈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I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试读, 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 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 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 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 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 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 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 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股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 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 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 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 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 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 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 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番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 性,正如 <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千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感训,幼儿卓荤;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祁等广陵镇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人寿出,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 脂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两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架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石,并牛酒,令遏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架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架驻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何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 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S下今何在?” 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埴.知复何言! ”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 ”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北史*来护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_户z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敕饨ㄍ醭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理承

6下列对蚊有关神__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删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 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思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诔,后被奸人杀客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 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 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庸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旅舍戌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成京气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意归净城.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斥*,拂执朝瞽待瞅明*.

[注]①(约84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 _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它相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衾铮并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庄? 逍s》指出”_____” ”_____”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样.

(2) 白居易很琶行》中”_____” ”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政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考 篇7

一、先看材料解析题的引言部分, 掌握题目的中心。这一点往往非常有利于最后一问的解答, 只要考生紧扣中心, 基本都能得分。切忌跑偏主题胡写一通。

二、读题目, 找出题目问什么, 用笔将它圈起来, 防止漏答。通常不建议学生先读材料, 而且如果材料复杂有可能导致考生紧张影响答题。

三、看分值, 估算得分点。做到看菜下饭 (多少分答几点) 。

四、明确问法。怎么问就怎么答。

一般而言, 材料题主要有三种问法, 问法不同, 答案的来源也有所区别。

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组织答案时要克服思维定式, 具体材料具体分析, 既不要从已有的知识中找现成的答案, 也不要把老师的话语当成标准答案, 而要根据材料的具体信息精心作答。可以肯定的是, 这种题目的答案一定隐藏在材料中, 考生要立足材料加以筛选, 归纳整理, 寻找答案要点。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这种题目的答案要求考生联系材料的背景知识, 放到特定的时代和国家寻找答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这种问法的答案要点很显然有两个来源:材料和材料的知识背景。

五、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访问材料, 很多学生怕读材料, 特别是材料较长时更容易使考生紧张。其实不然, 据我统计, 材料较长的题目更容易拿分, 原因在于较长的材料往往包含了更丰富的有效信息, 只要考生耐着性子对材料加以筛选、概括整理, 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特别是“根据材料概括”的题型。

六、考生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条理清晰, 最好是分点回答, 让阅卷老师很容易找到答案, 同时把有把握的放在前面, 把握不大的放在后面, 如果是两分的题目, 答案要点可能是两点, 考生可以选择回答三点以上, 尽量多答会使得分的机率变高!

下面我们列举一道高考真题具体说明。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23题 (15分) 近代世界史上, 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 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 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 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 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 ……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1796年时, 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 占下院总人数的21%, 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 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 二者加在一起, 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 开始了产业革命, 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 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 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5分)

(2) 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4分)

(3) 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 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4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分)

首先看引言部分, 明确本题考什么。发现本题主旨是考查“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明确了这一点, 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直接解决第四问: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 (这其实是我们经常讲到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其次看题目:考查工业革命的原因, 这更使我们信心大增, 毕竟这是每位老师重点讲到的问题, 再看问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这种题型的答案主要依据教材, 最后看分值“5分”, 这也在提示我们可从“政治制度、劳动力、技术、资本、市场”等方面回答。

第二问共有两个关键词“建立及特征”, 建立的标志应该没有问题, 而“特征”的答案既有大家熟悉的“议会权力至上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也有材料中提到的“贵族占据议会多数”。

第三问“新的斗争”, 我们可以从材料中“1830年”马上获得启发, 这应该与英国1831年的议会改革有关, 究其“原因”一定要从材料中加以提炼, 至少要从材料中概括三点, 切忌思维定式。

提供答案, 仅供参考:

(1) 原因:君主立宪制 (或资产阶级代议制) 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2) 建立:通过光荣革命 (或《权利法案》) 而建立。

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 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 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

总体而言, 高考的材料解析题并不可怕, 关键在于考生要从心理上克服畏难情绪, 掌握科学的方法, 每题得到基本的7~8分应该没有问题。

摘要: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是比较难的。学生在解答中要找正确的解题方法, 以此来提高得分。

一道历史试题的解析 篇8

王阳明认为,真正的良知不是纯观念上的,也不是进行纯观念上的推导便可以得出的,他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王阳明表达的观点是( )

A.良知的实践以观念的推导为前提

.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融为一体

C.内心自省是获得良知的重要途径

.通过动静结合以促进良知发展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从材料中“也不是进行纯观念上的推导便可以得出的”这句话可以直接否定A项,C项与题目所给材料表述不符,所以选择项的同学较多部分老师对正确答案存在一定的疑问,现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同时结合王阳明的思想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对于王阳明的思想,人民版教材的表述是:“王阳明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这个‘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人教版教材是这样叙述的:“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岳麓版教材是这样描述的:“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主动的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整合三种版本的教材可以看出,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心学“心即理也”的基本命题,同时提出了“知行合一” 、“致良知”的思想,构建起心学完整的思想体系题目中的“静”可被视为是道德修养的方式和方法,是获取良知的过程,即道德认知,而材料里的“在事上磨练”指人的道德实践,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应该是统一的,都是致良知的活动结合教材内容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项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认识,仔细分析可以看到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与题目中的“静”和“遇事”以及教材中所提到的行为实践有着很大的差别,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项需要从材料中推导出来,教材没有直接给出相关信息,这需要对王阳明的思想进行进一步的认识

该选择题的材料出自《传习录》中所载王阳明与弟子陈九川的一段对话,(陈九川)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王阳明与陈九川这段话的主旨是揭示以静悟的方式获得良知的同时要进行实践,才能使良知进一步被感知,促进人的自我良知的发现与发展在王阳明看来,尽管良知用静悟的方式进行了感知,还要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的良性互动和统一,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实现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做事和寻本源是相通的,不应该割裂开来,两者都是在找寻良知:“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道德观念是在做事中得以体现的,用良知支配人的行为实践,同时又是寻找良知的一个过程,达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融合

题目中项所提的道德观念是静态的,可以理解为良知,而题目材料中的“静”其实是一种动态的思维过程,这种理性的思维,也是体悟良知的必要环节;只有通过精思,对良知的理解才能由模糊粗浅走向明晰深入除此以外,行为修养也不能准确地概括“行”的含义王阳明所说的“行”,指的是道德实践而并不是单纯的行为修养,道德实践在致良知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王阳明所提的“在事上磨练”,是在良知的支配下进行的道德实践,同时亦是行而致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知到行进而到知,用行为修养难以对这一过程进行精确的概括通过一个实例来看,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王阳明)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有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从王阳明对属官说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致良知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静中的悟是蕴含了动态思维的体察、动中的做蕴含了静态良知的再现,这便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体验过程,是德性的培养与道德实践的统一,并不是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融为一体那么简单

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良知本体是超越动静的,或说是恒动恒静的心之本体为良知,而一旦落实到现实中,心便有所谓的“循理”与“从欲”王阳明认为:“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在寻本源的过程中,不管是静悟还是做事都要循理去欲,才能致良知“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在王阳明看来,格物是不分动静的:“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因此在循理的过程中,悟的静和做的动要相互结合方能是完整的体悟过程“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生,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从王阳明思想来看,良知无分动静,在致良知的过程中需要将理性思维的静和做事情的动相结合,动与静都是致良知的功夫

上一篇:浅谈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及学习心得下一篇:地下城与勇士春节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