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教案(精选7篇)
2012年春学期
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
2.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3.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教学难点
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方法
阅读——理解——朗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这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的宣言。一个外国人如此崇拜中国的孔子到底是为什么?孔子的智慧又是什么?今天,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请大家详看课文注释①。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梳通课文 1.课文朗读。
①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没听清读音的字画出来。②进一步明确读音。
2.教师出示投影,以此检查读音掌握情况。
①论语(lún)②颛臾(zhuānyú)③社稷(jì)④虎兕(sì)⑤ 出于柙(xiá)⑥焉用彼相矣(xiàng)⑦干戈(gē)⑧冉有(rǎn)⑨椟(dú)
3.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1)两个“于”字:见于孔子曰 有事于颛臾
古今异义词: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把(他)封为] ..词类活用:无乃尔是过与 [名作动,过错——责备] .省略句: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 判断句:是社稷之臣也。
宾前句: A)无乃尔是过与? B)何以伐为?(2)一词多义:且尔言过矣 .句式:是谁之过与?
(3)古今区别:既来之,则安之。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成语:祸起萧墙
五、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字词理解和翻译情况。1.结合《新新学案》中的“基础积累”题。2.学生朗读课文。
二、理解与诵读(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
(一)“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1.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讨伐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理由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无劝伐
2.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由以上分析,我们读这一段时注意“季氏将伐颛臾”是陈述语气,应读得平稳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责怪冉有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三条理由读时应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
3.学生朗读。
(二)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1.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3.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
4.学生朗读。
(三)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1.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学生讨论后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3.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4.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泰州三中高一(9)
2012年春学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5.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
6.学生朗读。
三、总结与拓展
1.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
2.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3.同学们,我们学习《论语》,不仅学习了其中的一些文言知识,还了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在内部创造一个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思想不照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吗?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需要一个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因此,我们应刻苦学习,掌握知识,为创造一个长期安定、和平的政治局而努力。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完成“自主评价”题。
《季氏将伐颛臾》是苏教版高一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中“经世济民”版块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记录了在鲁国王室衰微、三桓叛上、四分公室的年代里孔子和弟子冉有的言论。文章有三次对话,体现出孔子的治国主张。
因为文章结构清晰,以前每次教这篇文章时都觉得教材很好处理,每次也都能达到“扫清字词障碍,理解文句大意,理解孔子的治国主张”这一教学目标。无疑这一教学目标只定位于识记或表层理解的能级上,只着眼于某种狭隘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因此每次都把这篇文章教得干瘪乏味。而如何把这篇文章教活, 让学生在对话语言中体会人物的鲜活形象?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后来我深读文章,发现文章在对话时只有“曰”,而没有“曰”前的情态词,于是我就设想让学生揣摩“曰”前的情态,并添加情态词,希冀学生在揣摩对话情态时走进文本,深挖文本,读出说话者内在情思。
二、案例主题
揣摩对话情态,读出内在情思。
三、课堂教学部分实录
师:三次对话由六个“曰”字领起。既然是一场对话,说话者在一定的场合里必有一定的说话神态、语气。请同学们在每个“曰”字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说话人情态的状语并说说理由。
第一次对话:
生:我觉得应该是很恭敬。孔子是他老师,他们也应该很尊重孔子。
生:我觉得不该是,因为冉有等始终尊敬孔子,此时不必专门强调。
生:可能是“悄悄地”,因为他不可能公开大胆地说去攻打颛臾。
生:我觉得“悄悄地”的不妥,因为“悄悄地”则有“泄密”嫌疑。
生:冉有可能会“含糊其辞”,因为他们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是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把“伐”字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试探一下孔子。“含糊其辞”表现了冉有等既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心理。
师:(见同学们都点头)看来这位同学的分析非常符合大家的想法。他的分析可谓有理有据。你能不能给大家读出这种矛盾心理。
师:(生读)读得真不错,“有事”这个词把握得很准确。那么孔子呢?
生:孔子可能是“理直气壮地”。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理由非常充足:“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说的是颛臾受先王之封,是不可伐的;“且在邦域之内矣。”是说颛臾在鲁国境内,已是鲁国的附庸国,是不必伐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说颛臾是鲁国的臣属,是不当伐的。
师:(落实字词:“以为”“是”)因此我们读得时候应该读得铿锵有力,理直气壮。(请生读)
师:如果把这句话的“矣”“也”过掉行不?再读,体会“也”“矣”中所蕴含的情感。
生:“勃然大怒地”。因为孔子是先责备,再陈述理由。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可见孔子说话时的感情非常强烈。还有两处反问句,这是明显地表示孔子对季路和冉有的指责。
师:请同学翻译这两个反问句。(翻译中落实句式和重点字词)读这句话我们尤其要读出这两处反问句的语气。(请生读)
师:(生读)语气似乎不够强烈,读这两句话不仅要读出强烈的语气,而且要读出这两种语气是逐渐加重的。(师范读)
生:“义正辞严地”。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孔子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对学生的指责也是很严厉的,孔子不指责主谋季氏,而指责作为季氏家臣的两个学生,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孔子摆出的理由也是无可争辩、大义凛然的。(生读)
第二次对话:略。
第三次对话:
生:“强词夺理地”。侵略者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受害的弱者,这是强盗逻辑,冉有居然还在孔子面前振振有词,真是颠倒黑白。
生:“自欺欺人”。他们既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说明他们也认识到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他们还要固执强辩,那应是自欺欺人的狡辩。
师:同学们这几个词说得都不错,理由也非常充足。同学们按自己所选的词给大家读出这种语气。(生读)孔子又会怎样?
生:“一针见血地”。孔子首先指出,说“后世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
师:这些话里哪些句子语气比较强烈?试着读读。
生:“求!”直呼其名,语气很强。(生读)
生:“疾”是痛恨的意思,语气比较强烈。(生读)
生:正反对比,更加大力度。语气强烈。(生读,落实字词)
生:指出问题所在,三个“而”字语气最为强烈。(生读)
师:三次对话,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孔子给人的印象一向是温文尔雅的,可是这篇文章里我们似乎看不到这种影子,为什么?
生:跟他的思想对立。
师:孔子的理想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翻译并阐述。
……
三、课堂活动效果
“让学生在每个‘曰’前加一个表示说话的情态词”,这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整堂课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实现了老师、学生、教材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发展了智力,增进了理解力。而且因为思维的活跃确实产生了很多的“生成资源”,譬如每个学生对“曰”前的状语的揣摩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其实基于学生自己对“曰”后内容的理解。因为每个人揣摩出来的情态词不同,所以学生在朗读时也尽显自己风采,书声琅琅,琅琅书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把握,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更为立体。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四、课后反思
同一篇文章,因为教学方案的不同,效果截然不同。文言文教学以前只注重文章内容的疏通,文言字词的落实,孰不知这样的教学很难让学生从文言文中切切实实地品尝到快乐,也很难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要读活一篇文章,活现一个人物,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高中文言文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对话性的文章也较多,如《寡人之于国也》《渔父》《烛之武退秦师》等,如果要读活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就必须揣摩人物的语言,推敲说话者说话时的情态,从而添加还原这种说者者的情态。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深挖文本,读活文本。那么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揣摩说话者的情态,读出内在情思呢?
1.揣摩时务必要让学生立足文本说出根据
要能准确揣摩说话者的情态,务必要读懂话语中的内涵。老师在引导学生时必须要求学生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从文本中找到揣摩根据。只有如此,揣摩才不会成为花架子,才会真正有效。因为只有立足文本寻找根据学生才会自觉地走进文本、自觉地落实字词、疏通文意,学生才会真正地与文本对话,发挥主观能动性。譬如在第二次教学实录中,学生添加情态词时所找的理由正是基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当我要求学生寻找理由说出根据时,学生有时读书比老师还细致。在第一次对话中给孔子添加的情态词,有个学生揣摩出了“勃然大怒地”,并且阐述了这样的理由:“因为孔子是先责备,再陈述理由。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可见孔子说话时的感情非常强烈。还有两处反问句,这明显地表示孔子对季路和冉有的指责。”这个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已细致到一个标点、一个问句,对内容的理解非常深刻。在第三次对话中,有个学生用了“一针见血”,理由是:“孔子首先指出,说‘世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这个学生的理由无疑是很充足的,他的回答足见他对文本理解的深透和思维的严密。所以揣摩情态词比枯燥地讲解字词疏通文意效果可能会更好,更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更容易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只是在揣摩时千万别忘了让学生立足文本寻找根据。
2.揣摩时务必要让学生读出说话者内在情思
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对话型的文言文,应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多一些陶情怡性的快乐,多一些个体的自我体验。
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朗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感情,也能反过来提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在揣摩情态词时,必然要对内容、对字词句进行推敲,必然要对说话者的情感进行分析,必然要体会说话者当时的处境,这样学生自然会把注意力吸引到语言本身上来,自然会主动地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且还能读出自己的个性。
现在老师们都知道文言文要重视朗读,关键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诵读指导。朗读,若没有教师的精妙点拨,兴致盎然的涵泳品味就会枯燥无味,文言的精髓就难以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朗读指导不仅要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而且要教学生在这些技巧的帮助下读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味,否则技巧也仅是花架子而已。文言课文中文言实词是承载文言思想和情味的客体,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无疑是走进作者内在情思的必要途径,所以大部分教师也很注意对实词的推敲和品味,但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是对话型的文言文中紧抓虚词(尤其是语气词)进行揣摩也是读出文章情味的好方法。譬如第一次对话中揣摩“无乃尔是过与?”和“何以伐为?”中的语气词的区别,才能更好体会孔子说话语气之变化;再譬如第三次对话中对“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中“而”字的揣摩更有助于体会孔子态度之强烈,处理好“而”字的朗读更能走进孔子内在的情思。
3.教师备课时务必要多方位多角度地揣摩
添加情态词,每个个体都会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教学过程中就很容易有“生成资源”。而教师要能从容地应对学生的“生成资源”,自己必须吃透教材,要先多角度地揣摩对话者可能出现的情态,同时还要正确地把握教材。只有这样,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才能给予正确点评,而不会不置可否。同时教师对课文的朗读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也就是在备课之时一定要自己读透文章,不仅要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而且要对每句话每个字的语气进行揣摩,读出说话者内在的情思。这样,上课之时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当学生读不出对话情味时,老师自己也可以范读。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去备课。更多的预设可能会让“生成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羊刚.对新教材文言文教学的反思.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4, (3) .
[2]高帆主编.明师营造课堂气氛的经典细节.九州出版社, 2006.1.
一、开篇导入
播放电影《孔子》主题曲《幽兰操》视频,师生轻轻应和,营造氛围。
(上课铃响,起立,问好)
师:“以日以年,我行四方……君子之守,子孙之昌”荧屏上的孔子从春秋到盛唐再到当下,以那份经世济民的情感,感染着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这么一段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幻灯展示该语句并师生齐读)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季氏将伐颛臾》,一起“品师者语录,悟圣人智慧”。(幻灯展示课题)
二、在诵读中走进先哲(孔子)
师: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就让我们先在诵读中走进孔子吧!(幻灯显示:在诵读中走进孔子)
生自读两遍,师巡视、倾听、个别指导交流。
生齐读,生评读后感悟。
生1:没有感情。(摇摇头,很感慨地说道)
生2:孔子的话,在朗读时应有语调的变化。
师:言为心声,因声求气。语气和情感的准确把握,需要我们深入文本,于字里行间细细品悟。
(结合课文注释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人物的真性情在对话中体现。在冉有与孔子的对话中,我们是否可以感受到孔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如果此时要在孔子的脸谱上描上表情,你觉得是怎样的?
生:气愤、恼怒、懊恼、无奈……(大部分学生不由自主地回答)
师:在接触课文之前,同学们印象中的孔子是怎样的呢?
生1: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生2:像一位长者,一位老爷爷似的,很慈祥。
生3:像我们的老师,平时都笑咪咪的,一旦生气就会很严厉。
三、在微言中领悟真情
师:这是课文插图中的孔子,这是《论语》中弟子眼中的孔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幻灯显示孔子像及《论语》中对应的语录)
那么,是什么让主张温良恭俭的孔子严肃了起来,我们试着从课文中寻求一下答案。(幻灯显示:在微言中领悟真情)
生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里看出来孔子很生气,因为冉有是主张打颛臾的却找借口。
师:这句话你能试着翻译一下吗?
生: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师:很好。这句话的翻译我们在课下注释2能够找到,大家做上记号。那么,这句话中的哪一个字最集中最直接表现孔子情感的?
生:疾。在这里是痛恨、讨厌的意思。
师:他痛恨讨厌冉有的什么?
生:失德。
师:很好。(板书:冉有——失德)
师:文中冉有还有让孔子生气愤怒的地方吗?
生2:第二自然段,“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了,冉有却说是季氏要打,不是自己的主张。孔子认为,冉有没有尽到为人臣子的职责,就像后面提到的“相”和“虎兕”“龟玉”的看守者一样。(板书:冉有——失德 失职)
师:弟子冉有的失职、失德让身为老师的孔子很生气。那么,师生争辩或者说矛盾的焦点究竟是什么?
生:季氏将伐颛臾(生小声议论,季氏要打颛臾。)
生3:季氏要攻打颛臾,孔子认为不能攻打颛臾,因为孔子主张仁政,反对武力攻伐。
师:孔子认为不能攻打的理由在文中有吗?
生:有。(异口同声)
师:哪些语句?
生4:集中在第一自然段。有三条理由。“先王以为东蒙主”,伐颛臾于礼不和;“在邦域之中”,没有伐的必要;“是社稷之臣也”,不能伐。(师板书:冉有——失职、失德、失礼、失理)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在文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孔子反对伐颛臾,并且陈诉了充分的理由。其实在这里,是否伐颛臾,关键不在冉有,而在季氏。那么季氏是何许人也?
(幻灯展示:补充关于季氏的知识和孔子的相关主张。“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
师:同学们,在当时当地的情境之下,孔子的情感应是怎样的?
生1:痛恨之外还有气愤和无奈。
生2:还有谴责。
生3:还有批判。
师:师生对话之初,是怎样的?
生4:责备、谴责意味重一点。
生5:孔子的情感是随着和冉有的对话的深入而逐步变化的。
(师板书:孔子——责备、谴责、批判、痛恨)
四、在真情中涵咏大义
师:在这次对话中,孔子步步紧逼、义正词严,冉有节节败退、闪烁其词。让我们通过更优秀的诵读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分角色诵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先同桌互读互练交换角色,再班级展示,学生互相点评。读前提醒注意区分四种情感的强度。)
师:读的真好,要是真实的孔子也有这般的容颜和风度,我想会打动更多的人。
师生之间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孔子作为一个师者的真性情。孔子除了是教育家外,还是政治家、思想家。我们关注课下注释,这两者还排在教育家之前呢。我们看看能否在课文中找到集中体现孔子政治思想的语句,并试着找出里面的核心词汇。
生1:前两段间接体现了仁和礼的思想。第三段集中具体一些。从丘也闻这里开始……endprint
生2:我认为可以再精炼一些,“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生3:还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也是。
师明确并板书:均、和、安、修文德
(师生对话中提醒关注“既来之,则安之”古今异义和成语典故“祸起萧墙”。)
师:刚才我们领会孔子的情感时说道,孔子此时听了冉有的托辞是痛恨的。那么,当他向学生陈述自己的政治思想时,孔子的情绪是否有所变化呢?
生1:由开始的痛恨转而语重心长。师者风范又出来了。
师:嗯,有道理。我们自己读读第三段中孔子的语言,揣摩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语重心长。(生自读)
生2:语重心长中也有变化的,有些担忧。
生3:有担忧,有批评,有无奈。尤其是最后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该生不由自主地读,大家不由自主鼓掌叫好。)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自己把这段文字诵读一下。试着读出情感的变化。痛恨、语重心长、责备、无奈、担忧。
师:孔子希望的国家是哪样的一幅图景,现实呢?一个“恐”字饱含了孔子对现实的无奈与担忧。
让我们再次诵读该段文字,体悟这微言微语中的大义深情。(“丘也闻……”)指导诵读语调、语速。如“也”字。(师范读,生自读,生展示)
师:此时,除了掌声,我似乎什么也无法给你们了。太棒了。
五、在穿越中对话圣贤
师:春秋过后是战国,这是一个更加混乱不堪的年代,孔子的担忧成为了历史的真实。我们无法评说这是幸还是不幸。
(扩展孟子相关言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500多年前的一次师生对话,到今天还是那么让人感慨万分、心潮澎湃。季氏将伐颛臾,究竟伐不伐、伐没伐?
生1:我觉得伐了。因为季氏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他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生2:我希望没有伐,但我觉得可能性好小。(生笑)
师:假如,三次对话之后,冉有还有话要说,你认为他会说什么?孔子又将如何回答?你认为孔子能够说服冉有,甚至阻止季氏吗?
(生自写自话,小组讨论对话提升完善,生展示)
生1:冉有说:老师,纵观当前形势,我们不伐,别人也会伐。攻打下颛臾后,我保证用您教育我的礼乐去治理颛臾去好好辅助季氏,让百姓安居乐业。(掌声)
生2:冉有说:老师所言极是,弟子谨遵教诲。孔子说:孺子可教也。但是我认为冉有回去后,还是会照原来的想法办,只是这里给孔子面子或者出于礼貌。(笑声)
生3:我写的是文言文,我觉得要和课文格调一致。冉有曰:夫子言过矣。师者教诲吾辈未敢忘矣。然季氏一世之雄也。欲图霸业,难免征伐。愚以为,战,不可免矣。(掌声雷动)
师:好厉害的学生呀。孔子如何回答的呢?
生3:我觉得孔子要么转身离去,要么怒吼一声“求”,再拂袖而去。(掌声再次响起)
生4、生5、生6……
师:这哪里是一次假如的穿越,这分明是一场超时空的辩论。我们与冉有辩论与孔子对话,刚才分享着同学们的智慧,我觉得自己真有说几句话的必要了,可以吗?
我想对孔子说几句话:(即兴配合幻灯显示后世对孔子思想的评价)
致孔子
你可曾想到千年之后的课堂依然有你
一群学生、老师,如当年的你、你们
坐而论道、谈古论今
我们想象着你的嬉笑怒骂
我们体悟着你的怨恨嗔痴
是啊,你怨!怨“逝者如斯”,你等不到天下大同!
你恨!恨“礼崩乐坏”,你却无力扭转混沌乾坤!
你痴!痴念“爱民富民”,三寸之舌怎敌百万之师?
周游列国的沉沉车辙,湮灭于金戈铁马的飞扬尘土。
可是,你听到了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你看到了吗?435所孔子学院644个孔子课堂117个国家流传哪!
壮哉!孔子,你的思想之光已透彻寰宇,上下千年!
伟哉!孔子,你的赤子之情正撼动天地,纵横万里!
美哉!孔子,你的经世之梦将圆在中华!
你的济民之略正逢此盛世!
(掌声)
师: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我们的思想火光正呈燎原之势,我希望这份热情能够绵延不绝,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起诵读单元知识首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们以雄才大略行富国强民之道,圆民主自由之梦;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经世济民的卓越思想和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代代传承,缔造出人类灿烂的政治文明。先贤的话语音犹在耳,具有征服人心的力量……”
另——
推荐书目:李泽厚《论语今读》,于丹《论语心得》。
课后作业
1.归纳整理课文文言知识(重点词语、特殊句式)。
2.自主研习《沂水春风》,并完成课后练习。
1.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2.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教学难点
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投影胶片、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熟读课文。[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先秦诸子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投影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请大家详看课文注释①。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熟读课文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朗读条件好的教师范读。(一遍)①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没听清读音的字画出来。②进一步明确读音。
2.教师出示投影,以此检查读音掌握情况。投影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颛臾(zhuān xū)虎兕(sì)出于柙(xi)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B 颛臾(chuǎn yū)虎兕(shì)出于柙(xiá)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C 颛臾(zhuān yú)虎兕(sì)出于柙(xiá)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 D 颛臾(zhuān yú)虎兕(shì)出于柙(jiá)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3.叫2~3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如发现读音错误问题及时纠正。4.分组朗读 5.全班齐读。
6.要求学生各自结合课文注释朗读,大致疏通文意。
(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自己结合注释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向本组同学提问,学生自行解决)7.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进一步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并进行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
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2.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讨伐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理由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无劝伐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由以上分析,我们读这一段时注意“季氏将伐颛臾”是陈述语气,应读得平稳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责怪冉有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三条理由读时应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教师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并背诵。全班同学背第一段。
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
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全班同学齐背第二段。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全班同学齐背第三段。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并加强背诵。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全班同学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做阅读训练,总结文言知识,对全文进行小结。[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背诵。抽查2~3名同学背诵。
二、阅读训练
提供下列材料给学生,教师适当解释其中难懂的词句,让学生拿课文和材料比较阅读,从而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突破本文的难点。投影: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
材料1:注释 北辰:北极星。共:同“拱”,环抱,环绕。
[译文]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材料2:注释 道:引导。格:亲近归附之义。
[译文]用政法来导引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要求结合课文比较,进一步明确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课文和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可归纳出孔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报人,反对法治,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
三、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的情况。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答案:来、安,使动用法 2.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并注意加点词的用法。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答案:①恐怕该责备你吧!
②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1.是
例句 出处 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判断词,是 2.疾
例句 出处 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 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 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 妒忌 3.止
例句 出处 释义
陈力就列,不能止者 《季氏将伐颛臾》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只是、仅仅 4.见
例句 出处 释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看见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 拜见、偈见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被动,相当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xiàn,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 见解、见识 5.过
例句 出处 释义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超过
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错误、过失(名)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责备 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 错(形)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 拜访、访问
三、小结
★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教学设计
★ 季氏将伐颛臾说课稿
★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
★ 《登高》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
★ 过秦论(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 劝学(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 《〈呐喊〉自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 乡土情结(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 《想北平》(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子路沉默了
文中共有三次师生对话,如果我们细心阅读,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说话的过程中,子路不见了?第一次对话是冉有与子路一起的,而后两次只剩下冉有。里面没有了子路,准确地说,是子路沉默了。因为,在第三次对话中孔子点了季路的名。由此可见,季路没走,还在场,只是一言不发了。
为什么只剩下冉有“一个人在战斗”?这里有“嚼头”。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与当时气氛有关。师生相见,一旦学生躲躲闪闪地说出了想法,就招来老师一顿猛批,可见气氛紧张。刚开始,孔子是“温柔一刀”,“无奈……乎”,表面猜测,实则否定,话中有话,绵里藏针。接着是慷慨激昂,从“伐”之无名(“先王以为东盟主”)、无礼(“在邦域之中”)、无理(“社稷之臣”)三个角度,证明此战无义无德。二人观点被批得体无完肤。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选择闭嘴是明智的。再者,与子路性格有关。子路伉直好勇,讲义气,对老师忠心不二,是尊师敬道的典范。《说苑·建本》记载:“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对子路的尊师孝顺,孔子也有评价:“由也事亲师,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且子路还是善于接受别人批评和勇于改正错误之人。孔子曾经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对此,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因此,当老师指出自己错误时,子路不敢反驳、不能反驳。第三,从表达效果看,子路与冉有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噤一犟,一柔一刚,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同时也反映出孔子的教育效果,一次谈话就浇灭了一位学生心中的火苗,效果立竿见影。
三个军事术语
文中人物对话,三次提及军事进攻术语,分别是“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何以伐为”、“今不取”。
第一个“有事”,根据书下注释,指祭祀和战争,此处应补一句:古代多指祭祀。例如,以《左传》为例,“有事”共出现过7次,只有2次指战争。二人此处用“有事”,说法婉转,闪烁其词,别有用心,含混不清的背后是心虚和忐忑。第二个词“伐”,是孔子所言,大有“剥你的皮、抽你的筋”之辣劲。“伐”本为砍杀,如《广雅·释诂一下》:“伐,杀也。”后来引申为进攻,如“武王伐纣”“郑子罕伐许”,孔子直用“伐”字,洞若观火,明晰“有事”的内涵,揭开虚伪的面纱,使进攻之意昭然若揭。且,文献中常称“有钟鼓曰伐”,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孔子此处用“伐”也是良苦用心,意谓此次军事行动师出无名,不可伐(先王封国),不必伐(邦域之中),不当伐(社稷之臣),一个“伐”字直言此战师出无名,不可妄为。第三个“取”,这是冉有脱口而出急不择言的结果。取即拿下,跳过进攻过程,直言胜利结果,包藏的是冉有言必行、行必果的战略雄心。巧妙的是,冉有用的是“不取”,反面立论,先破待立,着眼未来,夸大后果,力证此次军事进攻的合理性、前瞻性与重要性,试图力挽狂澜于既倒,让老师收回成见。
孔子四次点名
文中,师生三次对话,老师四次点名,前三次只点冉有,第四次是兼顾两人。这四次点名,中间两次正常,前后两次不正常。说其正常,是因为中间两次老师只与冉有对话,愤慨的老师无暇顾及在旁低头不语的子路,当然主攻冉有。在此,主要剖析首尾两处的非正常。
第一次点名,孔子直言“求”一人,而没有提及子路。按理,二人拜见,老师应兼顾双方。可为啥不提子路呢?这正是孔子的聪明和高明之处,这高明建立在对两位了解的基础之上。在孔子眼里看来,冉有政事能力远高于子路,《论语·先进第十一》:“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且此次拜见是“冉有、季路见孔子”,冉有在前,为主,子路在后,为宾。综合考虑,此次战略思路应为冉有提出,子路只是来帮助壮胆的。对此,孔子明察秋毫。同时,孔子了解子路为人,曾言:“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即子路性格率性粗鲁,立场不坚定。相对于老沉的冉有,喜欢意气用事的子路更容易被攻破。“擒贼先擒王”,为此,孔子直接与冉有交锋,抓住矛盾主要方面,有的放矢,直击要害。再者,在孔氏教育集团中,据载,孔子与子路的关系最铁,子路曾陪侍老师十余年之久。再说,即便此处孔子冷落了子路,子路也不会心生异想。
第四次点名,实属突然。孔子明明在与冉有一人对话,怎么忽然提及子路,让被冷落的子路冷不防地被拎到读者面前。并且,这次还是先点的是子路。为何?原来此处点名,具有转承作用。一则表明仁政思想和以德治国方略已被阐释清楚,二则说明接下来你们应该要传承和弘扬仁政德治思想,不可阳奉阴违。在方法论方面,老师在廓清认识误区,统一思想认识,当然需要二人都要留心。此处将子路放在前面,似乎在着重提醒子路要认真聆听,不要以为老师刚才只顾跟冉有说话就忘记了你。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介词 引出对象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在
3、虎兕出于柙 介词 从
4、龟玉毁于椟中 介词 在
5、固而近于费 介词,引出对象
6、而谋动于干戈邦内 介词,在【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 助词,不译 是社稷之臣 助词,的 夫子欲之 代词,这样 寡人之于国也 助词,不译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代词,这样;2)代词,他们。则修文德以来之 之:代词,他们
既来之,则安之 使之来,使之安。代词,他们 吾恐季孙之忧 助词,的 而在萧墙之内 助词,的【者】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助词,不译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助词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助词 的人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助词,的人
【而】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连词,表转折
2、固而近于费 连词,表并列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连词,表转折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连词,表修饰
5、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连词,表并列
二、文言句式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结构后置句 无乃而是过与 宾语前置句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省略句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何以伐为。宾语前置句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词结构后置句
三、经典翻译
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孔子说:“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吧!颛臾,过去的周先王让他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而且它处在鲁国的疆域之中,是鲁国的藩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孔子曰 :“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孔子说:“冉求!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这样却偏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诸侯和大夫,不怕人口少怕不安定,不怕贫困怕分配不均匀。
3、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覆。像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使他们来。使他们来了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四、实词(略,见创新设计,自行整理到积累本。)
1、词类活用
2、通假字
3、一词多译
4、古今异义